凄美的文章范文

时间:2023-11-28 18:35:17

凄美的文章

凄美的文章篇1

2、忧闷 哀怨 伤感 千夏 悲泣 凄美

3、悲恸 惨烈 唯美 心凉 过亦 抑郁

4、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者,但我比任何人都喜欢回首自己来时的路,我不但的回首,伫足,然而时光扔下我轰轰烈烈的向前奔去。

5、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一句话,不是对不起,也不是我恨你,而是,我们再也回不去。就是这样再简单不过的一句话,生生地将两个原本亲密的人隔为疏离。

6、忧感 悲痛 离别 悲悯 哀鸣 烦恼

7、孤寂 哀哭 哀伤 笑靥 凄苦 酸楚

8、悲戚 迷蒙 凄迷 轮回 凄凉 辛酸

9、悲摧 离殇 凄惨 难过 悲观 消沉

10、懊丧 伤痛 清零 浅唱 躲避 悲惨

凄美的文章篇2

〔中图分类号〕 G64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6(A)―0057―01

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只用寥寥数语就写尽了游子之思,凄清的情思幽幽地迂回于字里行间,这久久不绝的凄清成就了这首元曲独有的美学色彩――凄美。那么,这首小令因何能写绝了凄清呢?

一、巧用意象

首先,作者选取典型的景物生成独具特色的意象。如“枯藤”、“老树”、“西风”点染出了秋天肃杀的气氛。品读时这种氛围在读者的脑海蔓延开来,文字间的景与情自然会牵引读者的心绪。其次,提供了具有遐想空间内的独立意象。独立意象为读者的想象提供了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任由读者对原作进行再加工, 凄清的景、肝肠寸断的情由文字植入了读者的灵魂,这首元曲因此获得了不衰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如“枯藤、老树、昏鸦”,这组凄清意象的表征意义是比较固定的,但每个人的具体记忆是不同的, 每个人可以用自己感触最深的记忆内容去填充、感受这份凄清。再次,意蕴相通的意象。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读这首元曲时再造的意境都蕴含并且流溢着凄清之意,想象内容的不同只是丰富了引起共鸣的因素,这不但没有削弱反倒强化了凄清之意 ,极大地渲染了游子之思的凄清。 如“小桥、流水、人家”这一组家园景象的撷取,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记忆素材进行加工和完善。可无论是用村口孤树下的白发母亲,还是旧屋昏灯里的妻儿萦绕,更或是竹林流水边的浣女……无一不在凸显着家的味道――而这正是作者要的效果:激起读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准确运用对比、衬托手法

这首小令层层烘托,层层对比,在情景交融中将情感推向了极致。首句勾勒极具归属感的画面:枯黄的藤条缠绕在老树上,凋敝的老树依偎在枯藤的怀抱中,披着斜阳回巢的乌鸦声声聒噪着。第二句营造温馨的意境:流水缓缓地穿过小桥,小桥对面的人家半掩着门, 炊烟袅袅,饭香四溢,晚归的人听得母亲召唤,正欲推门而入。这两句层层烘托,前一句唤起回家之念,后一句仿佛步入家门,体验一种被亲情包裹的温馨。第三句极力渲染凄清:西风飕飕地吹着,瘦弱的老马驮着主人走在茫茫古道上。这句与前两句对比,片刻的温馨幻觉被现实的凄清击得粉碎,原本的归属感荡然无存,“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是他乡物,“枯”、“老”、“昏” 尽染凄凉清冷之意。第四句承上启下:美艳诱人的夕阳洒满大地,整块大地满铺着令人怅惘的光彩。第五句画龙点睛:孤旅天涯的人痛煞心扉。最后两句再次在对比中渲染:夕阳催人归人却在天涯,骤然间凄清之感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地蔓延开去,这次第,怎一个 “断肠”了得?

三、借用电影技巧

如果说背景“夕阳西下”用的是泼墨法,是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习惯的绘画技巧,那么,大背景下各幅画面的生成, 用的则是现代的电影技巧:一是采用电影文学剧本的写法,用语言描绘一幅一幅画面,就像电影的一个一个镜头一样,造成视觉形象,从而增强艺术效果。二是把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等各种景物一并集结在背景当中, 不同的景物荟萃在同一时空生成意蕴丰富的意象, 这让读者能够整体捕捉画意形成诗情,达到先入为主、先情夺人的效果,诗情与画意相交融,作者和读者的情绪沿着画意由低潮走向高潮,由平静走向热烈。三是运用“蒙太奇”手法剪碎生活,把原材料的空间顺序打乱,按照表现羁旅之思的需要,将不同地点的景物巧妙组接起来,产生各个景物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意蕴。如首句渲染出的具有归属感的意境表面淡化了秋的肃杀,但和“古道、西风、瘦马”一比照,凄清肃杀之意喷泻而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顿时烟消云散,这种愁煞人的效果不得不令人叫绝。

四、悄怆幽邃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的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天净沙・秋思》运用有限的自然景观勾勒出一幅幅独具特色的绘画意象,营造了悄怆幽邃的意境。这种意境震撼和感染着读者。读者通过对意象世界的欣赏、玩味,游历于意境空间,体验和感悟羁旅人生的情怀和意蕴,从而融入作品主体情感,在交融中撞击,在撞击中再生,在再生中宣泄释放,在宣泄释放中获得审美体验,从而提高艺术素养,改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拓展艺术鉴赏视野,增强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凄美的文章篇3

关键词:词史上;奇葩; 苦情之作; 声声慢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史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了。然而要解读李清照的一腔愁绪,却发现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通览易安之词,充斥了太多太多的爱恨情愁!国愁,家愁,情愁,把一个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给折磨得颜色憔悴,花容渐损。心灵的寂寞,国家的颓败,爱情的失落,使李清照的身心倍感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长夜如磐,风雨如晦,把酒问天,相知有谁?无奈只好「黄花伴西风!只好「独抱浓愁无好梦,只好「谁怜憔悴更凋零。

李清照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名门望族里,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眼界开阔,气质高贵。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使她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外美如花,内秀如竹。驾驭诗词格律她如斗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品评史实人物,她又胸有块垒,大气如虹。

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又演绎了一部传颂千古的爱情经典。李清照的爱情从一开始就跌在蜜罐里,就站在山顶上,就住在水晶宫里。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除了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在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这个美妙的爱情故事,经李清照妙笔生花的深情润色,成了中国人千余年来的精神享受。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李清照的一生中,能够传神地表达出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非她的《声声慢》莫属。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词中,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词,它在描写女性内心情愫的深刻,曲折,细腻等方面无人能及。它是一首不同凡响之作,词史上的一朵奇葩。

《声声慢》十分精美细致地表现了一个妇女在秋日从清晨到黄昏一整天孤独寂寞,凄楚悲哀的心绪。这种哀伤之情那样深沉,悲剧气氛那样浓厚。因此,可以认定是李清照晚年之作,与其前半生词中那种贵族少女天真无愁之气不同。这分明是从一颗破碎的心中迸发出的渗着血泪的深愁巨痛,曲折地然而典型地概括了作者南渡之后飘零的生活,凄凉的处境和充满着哀愁的内心世界。尽管这词没有直接反应当时的社会现实,但它决不是单纯的只是作者自我心态的描写,而是以一个黑暗时代的牺牲者的悲剧间接地体现了历史的悲剧,从而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所以表现的这一特定的深沉的抒《声声慢》词,就是李清照身经上述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以及颠沛流离、孤苦无告的反映。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表现作者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呜咽。词评家评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堪称抒情写意的佳作。总结前人研究,《声声慢》之美妙,大抵有四点:

(一)迭字运用,创意出奇

首句连下七组迭字,包含恍惚、寂寞、悲伤三层递进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曾申说其婉妙:「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

下半阕又用「点点滴滴两组迭字,赢得历代读者无比赞叹。有认为创意出奇者,有认为情景婉绝者。或以为工于锻炼,出奇胜格;或以为造句新警,绝世奇文;或推崇其「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或以为公孙大娘舞剑器手,或以为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其中,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的论说,最能传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不然,将求迭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砌,则迭字不足云巧矣。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惟女儿能出之。

(二)叙写伤感,层次分明

整阕词,总共可分三节九个层次。「寻寻觅觅以下七组迭字是第一节。这一节可分三个层次:「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是第一个层次。这个遗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与赵明诚间的幸福与爱情,更有可能是钟爱一生的书画金石;总之,是她十分喜爱的东西,如今不复存在,所以她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叙写外在环境的寂寞;「凄凄惨惨戚戚,转写内在的心理状态分别为第二、第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寂、不幸的遭遇,细致表出。

自「乍暖还寒时候到「却是旧时相识,是第二节。上节七组迭字,总言心情的悲伤;这一节承上申说可伤的情景,也分为三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第一层,写气候冷暖不定之可伤。「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第二层,言淡酒不敌晚风之可伤。「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写雁声过耳之可伤,为第三层。换头三句,仍分三层,渲染可伤的情事:「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懒摘黄花之可伤,为第一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日长难熬之可伤,为第二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雨滴梧桐的凄凉伤感,为第三层。从各种不同的层面,就悲伤心情作渲染挥洒,是借镜辞赋的写作手法。「以赋为词,北宋词人周邦彦最为专擅;李清照亦长于写赋,故也能借镜赋法填词。

至于末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则总结前面三节六层可伤之事。前文蓄势厚实,故此处总结顺理成章。

(三)藉景象描述,表现悲戚心情

上阕「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透过十月小阳春的冷暖无常,转写为忧愁伤神伤身。凸显结果,就可以省略原因,而且曲折有味。「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写她藉酒浇愁,而又忧愁难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透过北雁南飞,曲写家破夫亡、漂泊南方的悲苦。下阕「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枯槁憔悴,愁损容颜,正是李清照不幸遭遇的现实写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愁苦已极,度日如年的反映。「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叶落,细雨黄昏,更添愁思。用「兼字、「细字,细腻道出愁人的苦闷:「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诉诸听觉,象征诸般苦难对作者的摧残。「点点滴滴四迭字的运用,活现了细雨的连密不断,愁苦的络绎不绝。总之,全词藉景抒情,运景入情:透过冷冷清清,乍暖还寒,晚来风急、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诸景象,以表现孤寂、凄凉、悲伤、哀愁的心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读之使人动容。

(四)以声摹情,展现乐章之美

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因此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曾称:「《声声慢》是李清照词别讲究声调的一首名作。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夏先生曾提出全词多用齿声字(齿音)及舌声字(舌音):《声声慢》用舌声的共十六字:淡、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用齿声的四十一字: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时、最、将、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相、识、积、憔悴损、谁、守、窗、自、怎生、细、这次、怎、愁、字。全调九十七字,而这两声却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齿两声交加重叠,这应是有意用啮齿叮咛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忧郁苦闷的心情。不但读来明白如话,听来也有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这可见她艺术手法的高强,也可见她创作的大胆。宋人只惊奇她开头敢用十四个重叠字,还不曾注意到它全首声调的美妙。

综观全词,综观李清照这首写于晚年的《声声慢》,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遣词造句方面来说,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作者以通俗自然的语言、铺叙的手法写景抒情,而抒情又比较含蓄曲折,心中极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党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酸,更能感染人。李清照不愧为李清照,易安词不愧为易安词。

凄美的文章篇4

关键词:古典文学;古文;音乐美

一、揭示作品的主题美

主题美是指作者用美的情感和巧妙的方法感受提炼生活。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寄寓着作者美好的社会思想和崇高的审美观念,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正确评价。

教师在古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感悟“真善美”的文学审美能力,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独立和陶冶,在审美上得到教育和提高。譬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谈生死观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使他超越了庸常的“死节”观念,摆脱了传统意义上“舍生取义”的束缚,“所以隐忍苟活”,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道路。课堂让学生联系屈原《渔父》讨论“为什么屈原要慷慨赴死,而司马迁却忍辱苟活?”这样的论辩对高中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生死观是很有帮助的。

又如,《论语》中《君子之风》讲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可探究儒家的精神追求。颜回的物质生活匮乏,但这并不能改变他的快乐,因为他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求仁。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很高:“贤哉回也!”以此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苦乐观,理解儒家安贫乐道的价值观。师生共同品味那种超凡脱俗的高雅意趣,在美学意义上有教育学生求真、向善的功用。通过探究作品主题,使学生不断加强自我完善的意识,恪守道德规范,追求高尚的审美情趣。这种启发引导学生对作品中主题的探究过程,也是对学生人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

二、欣赏古文的意境美

意境美是作者对生活的艺术反映,它是由生活水平中的景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熔铸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各自独特的意境。

如,品读李清照《声声慢》中的七组叠音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的开篇即沉浸在一种凄凉的氛围中,让人感觉到词人内心浓重的悲苦。下阕再以“到黄昏、点点滴滴”加以渲染,使这种凄惨、悲凉更显浓重。眼前好似浮现一位清瘦忧郁、满心凄苦的女词人,中年丧夫无所寄托、孤单寂寞,此时配以《月满西楼》音乐,多媒体展示女词人独自把盏、苦守窗前,看雨打梧桐“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寂寞孤零。回忆以前和丈夫赵明诚夫妻琴瑟和谐、夫唱妇随、志趣相投的场景,学生诵读时自然会联想,将词中抽象文字转化为形象画面,感受词人“国破家亡、晚年寡居”、孤独凄惨的生活,体会词人颠沛流离、极度愁苦的凄凉

心境。

再如,李密的《陈情表》,作者开头写自己“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年迈苍苍的老妪历尽艰辛,竭力抚养孙子的场景,顿生同情。这样的文字以情动人,后文强调祖母晚景凄凉时说:“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又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字字泣血,语气强烈,语意凝练,文辞恳切,令人动容泣下,最终也让晋武帝化严为慈!教学时要让学生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感受作者声泪俱下、凄婉哀求的“陈情”。身临其境,才能产生共鸣与作者情感沟通,欣赏作品的意境。

三、感受语言的音乐美

古典作品的语言大部分音韵和谐,富于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听之悦耳明快,具有音乐美。

比如,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运用工整的排比句,十条上疏句式整齐划一,叠用十个“思”字,以声传情,一唱三叹,音节匀称,声调和谐,余味无穷。教学时可以此为切入口,重点诵读,教师要尽量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遍,使学生入情入境、跃跃欲试,营造一种美好的氛围。“因声求气”,抓住文章外在之“声”与内在之“气”的契合点,让学生先读出感受来,然后组织学生译解、分析上下两句间的关联,将内容概括为“五戒”:戒奢侈、戒骄傲、戒、戒轻人言和、戒赏罚不公。对课文有感觉,背诵起来也就驾轻驭熟了。

而屈原的《离骚》是用富有地方色彩的歌谣体写成:《离骚》是楚辞体,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带有江淮流域楚地的方言,笔者曾在课堂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四句为例,试着用楚地方言吟唱,那抑扬顿挫、音乐般的吟唱,令学生感觉很新奇,也激发学习课文的极大热情。

有些古典文赋则运用结构整齐的骈偶句,以杜牧《阿房宫赋》为例:“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四句巧妙运用排比、夸张手法间接地写出美人之多,揭露了秦始皇的骄奢淫逸。另一段脍炙人口的排比句也是如此:“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运用夸张、对比,揭示了秦的奢侈是建立在对广大农夫、工女们的剥削之上的道理。师生在铿锵的韵律中感受作者鲜明的爱憎情感和批判意识,进而体会作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这样富有韵律的佳句应指导学生多品味诵读,善于依据文章内容的变化,通过声调的抑扬顿挫去体现不同的感彩。

四、揣摩名句的内在美

名句本身语言音韵和谐,富有节奏,大都凝练、含蓄,用极少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内容,用最贴切的词汇表达了复杂的感情,

往往揭示人生哲理,朗读时应细细品味,揣摩其蕴含的内在美。

如,王勃《滕王阁序》中“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句,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句。古往今来多少有志之士,面对艰难险阻,总能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消沉放弃。作者以此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是对自身的君子之风生活态度的高要求,对我们学生修身养性、培养良好品格亦有借鉴之处。

古典作品还有许多佳句,现已被人们广为传唱,如,《项脊轩志》中的“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秋声赋》中的“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皆为传世名句,这些句子或写景传神,或抒发真情,或提纲挈领,或揭示哲理,都具有深刻的内涵,要启发学生谈名句的内在美,提高审美能力。

诚然,古典文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途径有很多种,贵在教师的不断创新与探索。我们应把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情操陶冶、高尚的人文情怀的培养与审美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语文这个载体使之整合、提升。在大力提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倡导语文美育教学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凄美的文章篇5

看着“春风又绿江南岸,”“赏着”漠漠水田飞白鹭“听着”无边落木萧萧下,“又道”“燕山雪花大如席,我手捧着一本《唐诗宋词选》嗅着窗前幽幽花香,吟着这些清新隽永,语意明快,感人肺腑的诗章,心也随之一起陶醉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我的喜怒爱乐也随之荡漾了。

读着“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们仿佛和坡一起来欣赏着西湖美丽的景色心理是喜悦万分。

又读到“怒发冲冠,凭栏处.笑谈渴饮匈奴”我又感到自己也同作者一起“怒发冲冠”

“凄凄惨戚戚”不觉得我读出了眼泪,“山河破损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读到这里,我又对诗人那凄惨的身世而身感同情。

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又把我从悲痛的感情情景里拉了出来,换成了快乐的笑脸.书中不仅有丰富的知识 ,还有那丰富是感情。书如同<百科全书>里面的知识让我受益无穷,它为我的人生增添了一丝光彩。

老师评语:该篇作文引用多,议论为文章增色不少,中学生作文中往往都是引用少,这是造成作文无亮点,枯燥的主要原因。而该学生的作文大篇幅引用,也为文章增添美感。

作者:蓝田县初级中学

八年级

五班

凄美的文章篇6

论文关键词:柳永,《雨霖铃》,阐释,评析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是我国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人,为宋以后慢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词从士大夫的狭隘中回归到了市井细民的生活中,扩大了词境,转变了词风。柳永的词写得有真情实感,通俗易懂,在当时就风靡全国,“凡有井水饮处即歌柳词”,从皇帝到市民都争唱柳永词,妓女乐工更是以能得到柳词为荣。年轻的柳永在家乡福建崇安学成举业后便往京城应试,因屡试不第,长期留连市井坊曲,与乐工歌妓打成一片,写了大量咏妓词,第一个站在被侮辱被损害的妓女位置上为她们歌唱,为她们呐喊,也与妓女有了一定的感情。《雨霖铃》就是柳永离开京城与妓女离别时所写。词的上片写一幅清秋长亭送别图。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词一开头就奠定了全词的基调“凄切”,使整首词都笼罩在凄惨的气氛中。“寒蝉”,蝉之一种,鸣声凄厉冷清。《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这一句交待了离别的季节,在清秋寒蝉凄鸣的时候,当是深秋时节,在这个季节中更有亲人团圆的中秋节,可是词人却在这样的美好季节里与心上人离别,而且是在一个深秋凄清之时告别。“长亭”写离别的地点,古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文学艺术论文,“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意即此处一为别,归期杳杳,写离别之地点,进一步写离别之凄惨。一“晚”字更显出这凄惨之烈,“晚”是万类生灵归巢之时啊,主人公却要在这归巢之时离别,人生之无奈更无以言说。在这特定的凄惨的离别时间离别地点中,闪出了一丁点希望:“骤雨”这雨下得好啊,在这傍晚时分下这么大的雨,可以不走了,至少今晚可以不走了,今晚还可

以和心上人“偎红依翠”。可是“骤雨初歇”,雨停了,希望立即破灭。人生就是这么无奈,有了一点希望,希望常常被无情粉碎,正如李煜所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消失得太快了,快得让我们来不及心痛。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都门”,京城郊外。“帐饮”,设帐摆宴饯别。“无绪”,无情绪,没心情,心情黯淡无光。这酒实在不是滋味,实在难以下咽。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雨霖铃》是柳永在京城受到沉重打击之后,苦无出路,不得不远涉江湖,与情人分别时所作。如果不能了解这一点,初读此词,心就像江南淅沥缠绵的秋雨打湿了一般,一种失重的悲伤和凄怨难以自禁地袭上心头的感觉就会没有着落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1]兰舟,木兰树做的船,这里是对船的美称,以美酒兰舟这些美好的事物衬托出离别之凄惨、无奈。“催”交待船家心情之急切,一边是留恋,一边是催发,雨停了,天晚了,船家催发了,一步一步紧逼,留是留不下了,“欲留不得,欲饮无绪,矛盾之极”。[2]千情万种,千恩万爱,此刻不得不分开,不得不出发。“催发”还暗示着行程之遥远,相见之无期。留恋处这一句“写出了词人恋恋不舍的主观情感与催促开船的客观形势之间尖锐的冲突,下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愁别恨才因此而更加触目惊心”。[3]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手拉着手啊,泪眼对着泪眼,千言万语哽喉咽。“这两句细腻、真朴、感人,描摹离人的绵绵儿女别情,五内俱焚的复杂心态,酣畅淋漓,妙至毫颠。”[4]“执手相看泪眼”这一细节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是:一方面柳永与歌妓的真情实感;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歌妓追求普通人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更主要的是柳永与歌妓在大道上执手相看泪眼,已完全不顾及士大夫的含蓄蕴籍,完全沦落为浪荡公子,要知道,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文学艺术论文,男女之间更不得在公众场合拉手泪眼相对。当然封建士大夫也做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但那是在暗处,不是在明处,更不是明目张胆地在光天化日之下,并把它诉诸文字。难怪晏殊要说柳永“公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尘”。是啊,封建社会容不得真实,他们需要的是伪善、权术、阴谋,这些东西“常常表现在假面的告白之中,而绝少作为内心的抒情独白袒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中华民族的含蓄、自我克制这样一些美德和与此有联带关系的麻木忍受这样一些缺点,也何尝不与沉重的压迫有关”。[5]柳永能够把他的真情实感如实地书写出来,表现得那么细腻,那么坦率,这正是词人柳永的可贵之处,也是柳词之所以感人的地方。柳永“这一离别形象和传统爷娘妻子走相送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没有什么家国之感,没有什么道德之思,也没有什么家庭之责,它有的是纯粹的男女风情之愉悦。设宴饯别的主人上是纯粹的大众愉悦的对象——歌妓……对这一对象,大众的责任只需甜言蜜语,千金酬一笑足矣……它走向下层贫民的审美趣味,追求的是内心的愉悦和实实在在的快感满足,这样的风情离别,有着更令人刻骨铭心的惨痛,这种惨痛更具有现实性、功利性”。[6]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念”是设想。“想想男女主角的身份和境遇。同是沦落人,君心似我心,写出来唱出来就教人难分彼此了。”[7]“去去”是去了又去,表示行程之遥远,同时也暗示着不愿去也得去,不得不去,为什么不得不去呢?为了蜗角功名,为了区区名利,游宦成羁旅。“千里烟波”写前途之遥远,之渺茫,加之后面之“暮蔼沉沉”更是黯淡一片,更衬托出那离愁如烟波之深广,如暮霭之浓密,离愁层层递增。字字写景,句句含情,景为情设,情随景生。“楚天”指行者要去的南方。船一起航,就只剩下了“泪眼”、“烟波”、“暮霭”,心情之凄然可以想见,前途之渺茫可以预卜。离愁之深,别恨之苦,充溢毫端。

上阙主要写饯别时恋人间难舍难分的长亭离别图,抒发离情别绪,写得缠绵婉致,意旨绵密。

下片写离别后孤独寂寞之种种设想。

“多情自古伤离别”由个人的离别场面转向离别人的普通感受,由个人的感受写出普通哲理。这是词有点有染中的“点”。接下来词人用景来渲染心中之情,这些意象如“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等淋漓尽致地渲染离情别绪。江淹曾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离别而已矣”。生离死别本已令人黯然神伤,“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更何况离别在这凄冷寥落的清秋时节,万物萧条,人何以堪。“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千古名句,写尽了凄凉孤寂之情景。“酒醒”呼应上阙“无绪”,尽管无绪,还是喝醉了,喝醉了好啊,离别是就少了一点缠绵,少了一点痛苦。但是今宵酒醒后,面对寂寥的河岸,凄风袭来,冷月挂在杨柳梢头文学艺术论文,不见了心上人,不见了汴京的繁华与烟花酒地,独自一人孤身苦旅向天涯。古人有折柳赠别之习俗,因“柳”与“留”谐音,取其“惜别”之意。李白《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王实甫《别情》:“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更是借助杨柳把离别写得透彻淋漓。柳永将情境置于岸边残月柳树下,组成了一个美丽凄清孤零的境界,这一境界“更加使人悲生寒心,寒增悲意;更觉得凄冷难耐,苦痛难忍。”[8]对“杨柳岸”这一千古名句,也有不以为然者,如明俞彦《爰国词话》:“子瞻词无一语着人间烟火,此自大罗天上一种,不必与少游、易安辈较量体裁也。其豪放亦止‘大江东去’一词。何物袁绹,妄加品骘,后代奉为美谈,似欲以概子瞻生平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不知万顷波涛,来自万里,吞天浴日,古豪杰英爽都在,使屯田此际操觚,果可以‘杨柳外晓风残月’命句否。且柳词亦只此佳句,余皆未称。而亦有本,祖魏承班《渔歌子》‘窗外晓莺残月’,第改二字增一字耳。”[9]清冯金伯《词苑萃编》亦沿此说:“况‘杨柳岸’句,又本魏承班《渔歌子》‘窗外晓莺残月’只改二字增一字,焉能独擅千古。”此不足为训,改前人句而顿生色者,成为千古名句,自古及今,举不胜举,仅李白杜甫就例不可数。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经年”一年又一年,分别之久,相见无期。“应是”是设想,是离别人设想别后之漫长难挨的孤寂日子,“更深一层推想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境况”[10],因为离别后纵有良辰美景,也如同虚设,子虚乌有。于是词人万般无奈地感伤地呐喊出“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就是有良辰美景,有千般柔情,万般蜜意,从今以后又对谁去说呢!这样的结束,蕴含着无限的意味,“使感情显得更加强烈,这种离愁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日俱增”。[11]

柳永《雨霖铃》意象鲜明,景景含情。如:寒蝉、长亭、骤雨、都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杨柳岸、晓风残月等以凄清的意象抒写离别的愁苦,层层扣进,曲折回环。运用白描手法极佳,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状清秋之景,达伤别之情,又如“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刻画人物神态,生动传种,“几笔勾勒文学艺术论文,传神地道出情人分手时那一刹那丰富的内心世界”[2]点缀渲染,意境深邃,清刘熙载《艺概》:“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反复渲染,相互烘托警句闪烁,意境全出。

词人选用《雨霖铃》曲调,声情婉致。《明皇杂录》、《杨贵妃外传》载:“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王灼《碧鸡漫志》卷五:“今双调《雨霖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柳永选用这一词调声情哀婉的特点来抒写一对恋人的离别情绪,显得声情并茂,柔婉凄恻,如泣如诉。

声韵凝噎,文情交融。《雨霖铃》韵脚字:切、歇、发、噎、阔、别、节、月、设、说为入声字,而多为舌齿音字,且不属一个韵部,读起来气流受阻不畅,有凄噎之感,再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大量使用舌齿音字,如“蝉”、“凄”、“切”、“对”、“长”、“亭”、“骤”、“初”、“歇”等造成一种急促、凄厉、掩抑的“声情”,从而更好地与“文情”相协调,相一致,更好地表达哀怨,悲离的感情。

[参考文献]

[1]李林圃.体验阅读与学生阅读素养的培育——以《雨霖铃》为例[J]. 现代语文,2008,1.

[2]张文光,刘党桦.晓风欺弱柳,残月隐悲凉——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解析[J]. 现代语文,2006,2.

[3]王兆鹏,姚蓉.柳永词[M].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刘寒松.奇章秀句精工英雄巧思——柳永《雨霖铃》艺术手法浅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2.

[5]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6]龙杰.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J]. 语文学刊,2010,12.

[7]刘占泉.柳永《雨霖铃》研究[J]. 中学语文教学,2000,10.

[8]陈华.从《雨霖铃》看柳永对宋词的贡献[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

[9]唐圭璋,词话丛编[C]. 中华书局,1986.

[10]何乔锁,陈采霞.最是黯然销魂的别离情——柳永《雨霖铃》赏析[J].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2.

[11]张贺龙.柳永《雨霖铃》赏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5.

 

凄美的文章篇7

文本是一个多层面结构,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文本的分层教学。文本层次可以分为言语、形象、意向这三个层面。

要想用好文本,就要挖掘文本中的言语训练,扎实的对学生进行言语训练,这样才是回归文本。那就需要首先注重对文本中文字的感受。

如在教学孟子的《民为贵》中孟子那段著名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民为贵”,是说人民的地位与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从根本来说,都是来自人民、治于人民、为了人民。这一段是孟子民本思想最为典型,最为明确的体现,“民贵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名言,一直为人们所引用。这是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反复咀嚼文本的语言得到的结论。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这几句描写邹忌会见徐公后的行动和心理状态:他早知徐公是“齐国之美丽者”,这次又通过实际对照,认真分析,觉得自己并不如徐公美。因此“暮寝而思之”。他经过认真思考以后,从受蒙蔽中恍然醒悟了。原来妻、妾、客之所以说他比徐公美正是由于“私我”、“畏我”、“有求于我”,以至混淆了是非,颠倒了美丑,蒙蔽了自己。这些语言只有认真阅读,反复研究就会研究出来。

其次要更好地感受文本的语言,还要发挥想象,感知文本感情。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把文中描写的人、事、物、景变成生动的画面,一句话一幅画,一段话几幅画展现在脑海里,形成“内心视像”。经过长期训练就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了。如一些诗歌教学,一些散文教学我们都可以做这样的尝试。尤其像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最好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把对文本的理解画出几幅画来,再展示多媒体出示画面,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体会这种诗情画意,愉快地学习。

不同文本可以采取不同层面的教学,有些文章在教学中可以抓住文本中的艺术形象更好的解读文本。如小说、戏剧、诗歌就可以抓住文本中的艺术形象,有些文章也可以抓住文本的意向教学,才能更好的理解文本。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通过对林冲的语言、动作、心理的刻画让我们看到林冲是一个武艺高强,富有正义感,侠肝义胆,嫉恶如仇,同时又有奉公守法、忍辱负重、软弱善良的一面的人。

我们学习《黛玉进贾府》,让学生通读《红楼梦》。认识到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可能是个神仙,可望不可及,林黛玉似乎也是一种姻缘,不想命运如此多作弄,其特点可概括为“凄美”二字。“凄”则主要表现在林黛玉的“身世凄凉、纤弱多病”,“美”则表现在“外在、内涵、艺术”这几个方面。两者相加就构成了林黛玉“凄美”的悲剧形象。

外在之凄美

初见黛玉,作者并未直接着墨来描绘她的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突出林黛玉的绝世美丽。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而在宝玉的眼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好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笔至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之凄美”。

内在之凄美

林黛玉是敏感而善良的。一方面,她寄人篱下的处境让她总是小心翼翼地为人处事,形成了“生怕被人看轻了去”的心态;另一方面,一个兰心慧质的女孩儿的小心眼儿更可以为她增添些“灵慧与可爱”之处,从而使林黛玉这个角色的塑造变得更加生动、有血有肉、感人至深。学生事先读了《红楼梦》,有了对黛玉的认识,在文章中才会更加深刻的了解黛玉。

有些文本也可以抓住意向进行教学。

如教学杜甫的《登高》一诗,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引出诗篇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在诗歌教学中文本分层教学往往是事半功倍。

总之,语文分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语文课时产生的某些心理障碍,也避免学习时产生的自卑心理,更好的让所有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有效参与度。同时让学生在学习时针对不同文本采取不同层面的学习,更好的解读文本,正是

凄美的文章篇8

关键词:《边城》;《阿霞》;爱情悲剧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019-01

创作于1934年的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小说以湘西的边民风情为基调,以茶洞山城和渡口为背景,描述了与老船公爷爷相依为命的翠翠和团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之间的一段凄美的、牧歌式的爱情故事。

沈从文曾言:“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真挚而悲剧的爱情是会引起人们思考并激起同情之情的。

《阿霞》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中篇小说。作为贵族青年知识分子的“我”与阿霞一见钟情,然而这瞬间来临的爱情却没有坚持到永久,终以悲剧结尾。

《边城》与《阿霞》的结局都是凄凉的。《边城》中最后天保身亡,傩送离乡,爷爷在雨夜死去,翠翠孤独一人守候着迷一样的爱情。而《阿霞》的结局也同样的凄凉。阿霞留下了一张纸条悄然离去,而“我”寻找不到阿霞后,只得孑然一身度过寂寞的岁月。

一、“背景”之凄

沈从文与屠格涅夫都擅长对自然风光的描写,并能够将人物刻画融为一体。沈从文在谈自己的创作时说:“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把人和景物相错综在一处,有独到处。我认为现代作家必须懂这种人事在一定背景中发生。”人在特定的生活背景中成长,会得到背景的感染与熏陶。

《边城》在开篇便布置了一背景: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在把茶峒地区边民生活环境诗意描写出来的同时,也不免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朦胧的孤独之意。为整部小说奠定了寂寞而凄楚的基调。

在《阿霞》中,屠格涅夫虽对乡村生活作了诗情画意的描摹,但隐约也能窥到一抹凄凉。“我喜欢这个小城,因为它坐落在两座高耸的小山的山麓,我喜欢它的断垣残壁、倾颓的塔楼。”“白天早已消逝――起初是满天火红,继而是晴朗鲜红,然后变为暗淡朦胧,――悄悄地消失,转入夜晚。”诸如此类的背景式的语言渗透着压抑的气息,弥漫开来,就会影响到男女主人公,不免最终以凄凉的结局结束爱情。

二、身世之悲

一个人的命运打从来到这个世上就定了下来。翠翠便是如此,他是母亲和一个军人唱歌相熟后,发生了暧昧关系,而来到世上的。后来父母结婚不成,父亲先服了毒,而母亲在翠翠出生后吃了许多冷水也死去了。“为了住处两山多竹篁,翠人而来,老船夫随便给这个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作‘翠翠’。”翠翠从小就失去了父母,隔代的爷爷不可能完全了解她的心事,因而她得到的爱是不完全的。也就渐渐地开成了她单纯、孤独、忧伤的性格,使爱情以悲剧的形式结局成为了必然。

而阿霞的身世也同样能得一掬心酸泪。阿霞并非迦庚的亲妹妹,她是她父亲与迦庚母亲以前的女仆达吉雅娜的女儿。达吉雅娜不同意阿霞父亲要求她做他的妻子的恳求。而是带着阿霞住在她姐姐家。当阿霞九岁时,她失去了母亲。

阿霞“很快地明白了自己的尴尬身份。自尊心在她心里强烈地发展,怀疑也同样地产生了;坏习惯生了根,纯朴消失了。她要让全世界都忘记她的出身。”她的生活不正常地开始,并继续不正常地发展下去,因而在她身上体现出多变、多疑这样怪异的性格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结语

《边城》与《阿霞》中所展现的爱情发展到最后已失去了平衡。H先生窃喜没有与阿霞结合;而傩送远走,心中的芥蒂不知何日能消解。悲剧就这样悄悄地降临。但《边城》的悲剧氛围要更浓些,人们给予的“怜悯”会更多些。翠翠、傩送、天保、老船公,甚至包括船总顺顺的结局都是悲剧性的。在感受他们痛的同时,更能回想起他们的善。而《阿霞》中的悲剧意识只能体现在为爱消得人憔悴的阿霞身上。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屠格涅夫和沈从文通过作品《边城》与《阿霞》展现于我们面前的是“爱”的迷失与“美”的幻灭。感叹之余,我们更应该深沉思索,人生中爱的情愫何以带来“美”的毁灭这一恒久的疑问。

参考文献:

上一篇:记忆中遥远的春天范文 下一篇:三八妇女节主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