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进口奶源范文

时间:2023-09-28 13:44:59

三大进口奶源篇1

有多少奶可以胡来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几只黑白相间的奶牛在悠闲地吃草散步。蓝天白云,碧水晶莹,牧草丰美,这是牛奶广告中经常出现的画面。

2011年夏天,这幅和谐的美景被关于中国乳业国标的争议所打破。按照我国最新的奶业安全标准,蛋白质含量由原标准中的每100克含2.95克,下降到了2.8克,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而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标准却由原来的50万上升到了200万,比美国、欧盟10万的标准高出20倍!

“这是全球最差的牛奶标准!”――业内专家的炮轰,让中国乳业再次被推至各方口水的风口浪尖。

好牛奶来自于好奶源。对于奶源的质疑,随之再次甚嚣尘上。在对中国奶源的调查中,《商界》记者却发现了一个更惊人的现实:我们喝的被称为“牛奶”的商品中,有相当大的比例,并非以真正的牛奶为原料。

如果牛奶甚至已经并非牛奶,那么一切根据牛奶为原料来制订的标准,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我们不想去争论政策与标准是否合理,我们也不想再去过分纠缠于三聚氰胺、皮革奶等已经被曝光和明令禁止的行业丑闻与乱相。我们只想知道,在现行的行业标准下,我们所喝的牛奶究竟来自哪里,究竟是什么。即使不够优质,是否能至少让我们喝得健康和安全。

中国究竟有多少牛奶?超市牛奶的价签上有着怎样的悬机?牛奶产能高速扩张是否与牛奶产量的增长相对应?当相关数据摆在一起,中国乳业暗藏的最危险的信号开始显现出来。

关于牛奶的危险数据

比牛奶还多的乳制品

我们关于奶源的疑惑,起源于以下相关数据:

2010年,全国奶牛存栏1260万头,牛奶产量3575万吨。

2010年,全国乳制品生产量累计达到2159.39万吨。

仅从这两组数字的对比上看,似乎一切合情合理,无可厚非。然而问题便出在“乳制品”三个字上。

普通消费者很难注意到,统计数据中的乳制品,指的是以生鲜牛(羊)乳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产品。其中既包括液体乳类,如杀菌乳、灭菌乳、酸牛乳、配方乳,也包括乳粉类、炼乳类、乳脂肪类、干酪类其干酪素、乳糖、乳清粉等其他干乳制品。

而在“乳制品产量”这一大而化之的统计分类背后,一组细分数字是:在2010年全国生产的2159.39万吨乳制品中,液体乳的累积产量为1845.59万吨,干乳制品313.80万吨,其中奶粉140.0万吨。

若非业内人士,这种统计方法更像是一场文字游戏。而游戏背后是掩盖的是令人震惊的事实:包括牛奶在内的干乳制品,其产量与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奶之间自然不会是1:1的比例关系。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以奶粉为例,主要加工工艺是由鲜牛奶脱水而成,牛奶中水分的含量是87.5%,按奶粉从一级到三级的不同级别,所以生产1吨奶粉,约需要8吨~9吨鲜牛奶。而其他干乳制品的生产中,成品与原料奶之间的比例平均在1?6左右,其中还不包括干酪素、乳糖、乳清粉等深加工产品。

按这一工艺数据,我们将2010年全国生产的干乳制品原料成鲜牛奶,140万吨奶粉,大约需要鲜牛奶1190万吨,其余173.8万吨干乳制品,约需要鲜牛奶1042.8万吨。再加上1845.59万吨的液体乳产量,2010年,全国商业原料奶需求量在4078.7万吨。

而2010年,全国牛奶产量仅为3575万吨。

这笔账的另一种算法是:2010年,全国牛奶产量为3575万吨,除去生产奶粉及其他干乳制品所需要的鲜牛奶数量2232.8万吨,余下的1342.2万吨,成为了我们所喝的1845.59万吨灭菌奶、纯牛奶、酸牛奶等液体乳,当然,这是建立在原料充分利用,生产毫无损耗的基础上。

中国的鲜牛奶产量,远低于乳制品产量,卖的牛奶比产的牛奶多,这是每个人都不愿看到,又客观存在的事实。

然而,以中国消费者的坚强,这样的牛奶似乎还是能喝的。现在,让我们大胆无视那些奶农倒奶的“江湖流言”,无视那些不合格的鲜牛奶和原料奶在运输、生产中的损耗,毕竟,与下面一组数据显示的结果相比,我们喝的灭菌奶、纯牛奶、酸牛奶中,如果有70%的牛奶含量,真的要算是个好消息。

奶企都是活雷锋

2011年7月,你走进超市,从货价上拿起一盒某品牌250ml装的利乐包纯牛奶,超市的价签上清清楚楚地显示:2.30元/盒。或许是觉得不贵,你顺手把它放进了购物车。而与此同时,在该品牌远在千里之外的北方某收奶站,奶农正以3.19元/公斤的价格,把牛奶倒进该公司的运奶车。

在供应链中端的批发市场上,该品牌西南地区的牛奶商告诉《商界》记者,这种250ml装的纯牛奶,供应超市的价格在1.6元/盒左右,而他从厂家拿货的价格是每盒1.10元。

在整个渠道终端的消费者们,并不会去算这样一笔账:按成本进行倒推,不计任何损耗,以1公斤鲜牛奶可以制成4盒250ML装的纯牛奶计算,加上收购过程中的人工及运输成本,厂家的原料奶收购成本为每盒1元左右。再加上生产过程中的包装、人工、设备、运输成本及各种税费,以1.10元/盒的价格卖给经销商,若原料真是纯牛奶,奶企们岂不是在进行一场争先恐后的“赔本”大战,以赔得多少论英雄?

某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若严格按产品包装上所标示,原料80%为鲜牛奶,按该品牌的利润率,这盒“纯牛奶”的出厂价至少要在2元以上。而“现在国内的奶企必须靠大面积铺货、打广告才能占领市场,各种市场推广费用及渠道成本普遍占到产品零售价的50%以上,而目前市场上的液态奶产品在零售价中除去这50%,剩下的基本和鲜牛奶收购价相当,算算成本就知道有多少奶是鲜牛奶”。

超级产能背后的危机

从1998年到2010年,中国的乳制品产量从60万吨增加到2159.39万吨,增长了35倍;但奶牛存栏数仅从1998年的439.7万头增加到2010年的1260万头,只增长了近2倍。

这其中固然有奶牛品种改良带来的奶牛个体产奶量提升的原因。然而这种提升,相对于奶制品产量数十倍的增长,无疑显得微不足道。

与之相对应的,却是中国牛奶产能的高速扩张。中国乳业协会相关人士向《商界》记者透露,2010年,全国原奶加工产能有9000万吨,而国内奶源供应量仅有不足3600万吨,巨大的奶源缺口,成为乳制品安全的漏洞。

以“三聚氰胺”事件中影响最严重的河北省为例,仅保定一地,就聚集了蒙牛、伊利、三鹿、完达山、天香五家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日生产能力总和超过2000吨,但当地日产鲜奶只有800吨。

“产能严重过剩使得奶源争夺异常激烈。而抢不到奶源的企业怎么办?为了企业生存,自然不会让产能闲置。”该人士介绍,目前我国的乳制品加工技术决定了,企业必然想方设法满负荷生产,“因为奶企的生产线,哪怕只启动20%的产能,却必须要对整个设备进行清洗消毒保养。”

产能与原料奶产量之间的巨大缺口靠什么填补?异地奶源显然不现实。牛奶是一种易变质食品,无法将其桶装后储藏起来。原料奶的保质期在冷藏情况下最长也只有一星期,这决定了乳制品加工企业必须就地取材。更何况,奶源紧缺是各地共同的现状,在奶源上,没有“富裕”的地方。

据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秘书长王伟民测算,保守估计目前我国原料奶的缺口至少占总量的30%。在企业生存需要与利润的驱动下,产能与奶源之间的缺口自然需要填补。这些被我们饮用的,在全国牛奶产量之外的“乳制品”又是什么?

对比奶源、价格、产能等方面的相关数据,一个任何人都不愿意承认的事实,残酷而有些讽刺地摆在我们面前:若企业以赢利为出发点,我们每天喝的“牛奶”中,有一半以上的成分并非牛奶,或是并非从奶牛身上生产的牛奶!

于是,一个问题成为每一个人心头高悬之剑:我们喝的“牛奶”是什么?又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怎样的影响?

进口的原料,国产的奶。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似乎是个好消息。然而,当商业因素作用于其中时,一切开始变得不一样。

进口奶源的中国潜规则

进口的原料,国产的奶

2011年7月,当《商界》记者来到张珩位于广东某市的乳品公司时,他正为奶源而四处奔忙。张珩的乳品公司拥有每年70万吨的产能,但产量几年来最多只有产能的一半。原因只有一个――缺奶。

广东并非奶源丰富的产区,对于像张珩这样的区域性乳品生产企业而言,寻找奶源一直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任务。而今年,奶源的形势因为国家的一指公告来得似乎格外严峻。

2011年3月,海关总署公告,由于原产于新西兰的脂肪含量大于1%未浓缩的乳及奶油本年度合计进口数量已超过今年特保措施触发水平数量,自2011年2月26日起,将从新西兰进口上述产品的关税提高至15%。

对于中国众多的乳制品企业而言,这次税率的上调是一道沉重的压力。脂肪含量大于1%未浓缩的乳及奶油,在内业被称为“原料奶”,由于奶源的短缺,包括张珩在内,国内大部分乳品企业都是新西兰原料奶的“大客户”。

张珩介绍,这种进口的原料奶,普通应用于中国乳品行业的各种产品,尤其是酸牛奶。此外,一些号称“进口奶源”的奶粉,其原料大部分也是这种原料奶。

由于奶源的短缺,奶企使用进口原料奶已经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张珩甚至相信,日前曝出奶源风波的澳洲乳业,这次真的很可能是被冤枉的。“因为即使进口原料奶的关税上调至15%,1吨原料奶的成本也不过2700元左右,相对于眼下国内原料奶每吨3200元的收购价,可谓‘质优价廉’。”事实上,据张珩说,无论质量如何,中国奶源的成本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高的,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进口的原料,国产的奶。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似乎是个好消息。然而,当商业因素作用于其中时,一切开始变得不一样。

奶粉秒杀鲜奶

从上面的数据中不难看出,尽管进口原料奶“质优价廉”,然而2010年1月~11月,进口量也不过1.36万吨,相对于2010年全国2159.39万吨的乳制品产量,这几乎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其他的奶源缺品从何填补?上面的数据清晰地表明:目前国内进口量最大的乳制品并非原料奶,而是以全脂奶粉为主的固体浓缩乳。

事实上,进口奶源在国内奶粉市场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东方艾格高级乳业分析师陈连芳向记者提供了另一组数据:2010年,国产奶粉总量为110万吨,而进口奶粉为45万吨,其中60%~70%来自新西兰,其余来自澳大利亚、美国以及西欧。

受保质期的限质,国际市场上原料奶数量有限,而奶粉作为原料,在保质期上无疑更有优势。进口奶粉的经销商段国臣告诉记者,某种程度上,奶粉的进口数量,可以看做衡量国内奶源缺口的标志。

这正是张珩选择进口工业奶粉作为“奶源”的决定性因素。工业奶粉,并非工业合成,而是指原料奶进行加工后,用于含乳食品生产的大包装奶粉。1吨工业奶粉按1:8的比例与水“复原”后,可以得到9吨以上的“牛奶”。

巨大的奶粉进口量背后,必然是“复原乳”大肆流入液体乳市场的现实。2011年8月,当记者以奶粉采购者的身份拨通进口奶粉经销商段国臣的电话时,他在电话中一再保证自己所经营的澳大利亚某工业奶粉的品质,为了证明自己的产品,他甚至提及了几个品牌的酸牛奶,称其也从自己这里购进工业奶粉。记者注意到,其中包括当地市场上两个主流的地方乳业品牌。

这一现状,也得到了张珩的认可。而在他提供给记者的几个进口工业奶粉经销商的网站上,记者都看到了类似的产品介绍:“可加工制成的产品包括:超高温(UHT)牛奶、炼乳、巴氏杀菌牛奶、酸牛奶及发酵乳品……”几乎涵盖了目前市场上所有的液体乳品类。

复原乳还是不是牛奶?

关于复原乳的争议,在中国乳业市场上早已不陌生。复原乳究竟是不是牛奶?其营养成本与鲜牛奶有着怎样的区别?

复原乳又称“还原乳”或“还原奶”,本质上是奶粉再添加适量水,勾兑还原而成的与原乳中水、固体物比例相当的乳液。张珩介绍,目前市场上的复原乳加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鲜牛奶中掺入比例不等的奶粉;另一种是直接以奶粉为原料加水勾兑而成。

原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顾佳升认为,由于以奶粉而非鲜牛奶为原料,复原乳与国际标准定义的乳制品完全不同,只与国际标准以乳为主的食品的定义相一致。因此复原乳甚至不能称之为乳制品,而只是以乳为主的食品。

顾佳升回忆,200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要求生产加工企业凡在液态奶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复原乳的,必须在产品正式投产前如实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但是此后奶粉的实际进口量还是有增无减。复原乳甚至已经成为整个乳品行业的潜规则,张珩将矛头直指整个中国液态奶市场:“我敢说,几乎所有的乳企,都用过‘鲜牛奶+复原乳’方式生产纯牛奶。”

在顾佳升看来,复原乳的横行,与行业标准不无关联。“市场上鲜见复原乳的标识,是因为目前国家的规定是:除了标鲜乳的巴氏杀菌乳和标纯牛奶的UHT灭菌乳两个产品必须以生乳为原料之外,其他各类乳和乳制品均允许使用复原乳为原料;且除了液态乳之外,其他的所有乳制品,包括炼乳、奶粉、奶酪等,如果不是以生乳而以乳制品为原料制造的话,均不必备案和标识。

对于消费者而言,相对于原料与工艺的区别,他们更关心的也许是复原乳与鲜牛奶之间在营养上是否有区别。记者就此走访了食品工业的相关专家,主流观点均认为,“复原乳”要经过两次高温灭菌加工,通常采用UHT即超高温灭菌法,灭菌温度在130℃~150℃。根据国际乳品联合会1981年第130号资料,UHT灭菌不仅破坏了鲜奶中的全部物质和大部分维生素,还会使易被人吸收的钙离子变为不易被人吸收的磷酸三钙。因此,“复原乳”中的营养价格仅和米、面相当,甚至不如冰激凌和雪糕。

一个尴尬的现实是,在三聚氰胺、皮革奶等劣质国产奶源一再挑战并打击着消费者的信任时,进口奶粉所生产的复原乳,在中国消费者看来,似乎也变成了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毕竟,抛开营养价值上的流失,至少原料中没有有毒有害成分。然而,事实果真如此简单而乐观吗?

进口奶源的中国隐患

2011年8月,记者向进口奶粉经销商段国臣询价,一包25千克,产自澳大利亚的工业奶粉,报价为人民币850元/包。他还表示,“量大可以相应优惠。”随后,记者在相关食品工业网站上咨询了多家进口工业奶粉经销商,得到的结果是,一包25千克装的进口工业奶粉,价格在850元~950元不等。

这样的报价,让记者陷入了疑惑。以此价格计算,每公斤进口奶粉的价格至少在34元上下,按奶粉与水1:8的比例制成复原乳后,每公斤成本达3.8元,甚至高于市场上3.2元/公斤的鲜奶收购价,又怎能让奶企舍鲜奶而就奶粉?

在张珩的指点下,记者发现,同一时间内,国际市场上全脂奶粉的价格为3700美元/吨,折算后约为2.33元/公斤。

价格的差距便是隐患产生的根源。

段国臣介绍,奶粉的一般贸易进口需要提品标准检验报告、入境动植物检疫证、检疫证书、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品质证书、安全卫生证书、原产地证明、输出国相关的卫生质量认证、检验合格证、中文标签,涉及通关、关税、检疫等多个手续,一些不具备相关资质的公司便通过这些外贸公司、货运公司“特殊渠道”进口奶粉,这些检验手续不齐全的奶粉价格较低,但在质量和安全性上便很难得到保障。“一般都向一些小型的奶企长期供货”。

由初乳制成的奶粉便是其中一种。根据国际标准,奶牛的初乳因为激素含量高,是不被允许作为原料奶的,而这部分初乳被制成奶粉后,其价格对被奶源所困的中国奶企相当诱人。

复原乳更重要的隐患是奶粉的保质期。奶粉的保质期在12~18个月,进口奶粉从国外成品到国内加工销售,历时将一年左右,此时进口的奶粉已到保质期或超保质期。而张珩介绍,当这些奶粉被国内企业“复原”成各种液体乳后,其保质期便开始重新计算,以出厂日期为准。“消费者喝到的哪怕是刚出厂的牛奶,如果以奶粉为原料,则很有可能是一年前所出产。”

另一条普遍的潜规则,来自于中国式的工艺。在中国液体乳市场上,牛奶中加水早已不是新闻。相应地应用于复原乳,则是奶粉与水的勾兑比例远远低于1∶8。为了节约成本,即使是奶粉,奶企也会尽可能地“节约”用量。而使牛奶的各项成分含量达标,除了三聚氰胺,还有太多合法的添加剂可以使用。

这是张珩犹豫再三,最后写给记者的一张配方。他说,绝大部分奶企的配方和它大体相差不远。当这张配方在生产线上变成产品,摆上货架,走上我们的餐桌时,它的名字叫做“纯牛奶”。

山寨牛奶实验室

2011年6月底,一场关于牛奶国标的争论,将已经饱受诟病的中国乳业再次推至风口浪尖。被质疑为“全球最低”的中国乳业行业标准,究竟能让我们喝上怎样的牛奶?

一位不愿具名的食品行业教授在仔细看了卫生部颁布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后笑了,他对《商界》记者说:“如果仅以国家标准为参照,即使不用一滴牛奶,仍然可以调配出无论是感观要求、理化指标,还是微生物限量都符合规定的液体。只是,你能说它是牛奶吗?”

从历次危机来看,中国的乳制品行业一再向公众证明着其绝不逊色于其他行业的“山寨”精神。当短缺而混乱的奶源,遭遇利润的诱惑与成本的压力,奶农要满足的只是奶企的检验标准,奶企要满足的只是国家的检验标准。整个乳品产业就像一个巨大的山寨牛奶实验室,消费者便是这个实验室中的小白鼠。

实验一:乳清粉+自来水=牛奶

在中国的乳制品进口数据中,乳清粉的数量,仅排在奶粉之后。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在中国山寨牛奶的实验室中,乳清粉正是制造“牛奶”的重要原料。

乳清是乳制品企业利用牛奶生产干酪时所得的一种天然液态副产品,将其直接烘干后就得到了乳清粉。乳清粉中的乳清蛋白极低,一般为百分之十几,不超过百分之三十,因此价格也非常低廉。以常用的90乳清粉为例,其蛋白含量只有13%,价格在每吨15000元左右。

已经退出乳品行业的李林(化名)向《商界》记者介绍,当应用于食品时,乳清粉与水结合会产生粘度,并具有乳化作用,增加食品的风味,用乳清粉兑水后掺入牛奶中,即使是专业收购人员,在外观上也很难认别。

早在两年前,李林在某知名奶企工作时便发现,奶农往牛奶中添加乳清粉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将乳清粉和脂肪粉按一定比例勾兑后加入刚挤下来的牛奶中,因为乳清粉的全部成分都来源于鲜乳,掺假的牛奶不但外观上毫无区别,甚至用常规的化学方法也很难分辨真假。

记者在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查询发现,对于生乳的理化指标,主要要求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8g/100g,脂肪含量不低于3.1g/100g,另外还有关于冰点、相对密度、杂质度、非乳脂固体、酸度几项指标。

李林称,如果仅仅意在通过检测,所有的这些,在实验室完全可以实现。乳清粉和脂肪粉可以提高脂肪和蛋白含量,并提高密度,尽管三聚氰胺和以皮革奶为代表的水解蛋白被禁,还有其他的蛋白粉如大豆粉、羽毛粉可以提高蛋白质含量,加入过氧化氢可以降低细菌总数……这样添加之后的结果是,企业在收奶时,明知其中有掺假,但各项指标均达要求,让检测人员也无话可说。

李林回忆,在原料奶市场最混乱的时期,奶站附近到处是出售这些添加剂的广告。

除了奶农与奶站的添加外,奶企也成为山寨牛奶生产线上的一员。某奶企的一位内部人员告诉记者,绝大部分的液体奶,都使用过“进口乳清粉”等产品来提高浓度及蛋白质含量。“尤其在巴氏杀菌乳中,要求脂肪含量不低于3.1g/100g,然而现在的原料奶有多少能达到这样的含量?只有在加工中自己想办法。”

当牛奶中添加乳清粉成为普遍的现实,乳清粉的安全性便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事实上,乳清粉作为一种乳制品,本身对人体并无危害,一些配方奶粉也需要添加乳清粉来调节蛋白质比例。问题在于,添加乳清粉后,常需要另外添加别的成分,以使“牛奶”的各项指标达到相关检验标准,三聚氰胺便是其中一例。

另一个隐患在于,进口的乳清粉中,很大一部分由不被国外允许使用的初乳制成。其中含有的激素成分,曾经造成了国内轰动一时的幼儿奶粉“性早熟”事件。

实验二:乳品专用蛋白秘方

三聚氰胺、皮革奶的曝光,让“山寨牛奶”失去了几种廉价实用的原料。然而“山寨”的“优势”便在于,永远不缺乏造假的创造力。

经业内人士指点,记者通过电话找到陕西一家食品公司,其主要产品,是一种名为“乳用蛋白粉”的添加剂。当“蛋白粉”前堂而皇之冠上“乳品专用”四字,山寨牛奶俨然显出专业化、产业化的态势。

该公司销售人员在电话中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他们生产的乳制品专用蛋白系列,是以大豆蛋白为原料,“为乳品行业用户量身定做,由特殊工艺制备而成。产品蛋白质含量高,具备良好的溶解度和分散性,从而赋予乳制品优良品质。”

记者追问,这种“优良品质”是怎样实现的呢?该销售人员笑称:“牛奶中的蛋白质高了,等级自然就高了,原理不用说大家都明白。”

记者再追问,添加大豆蛋白是否有风险?得到的答复是:“反正不是三聚氰胺,不是水解蛋白,没在国家明令禁止的行列。不懂的话可以去查资料。”随即挂断了电话。

在该公司位于某食品工业网站的销售页面上,记者看到这样的描述:“将该产品添加到乳制品中,不仅可以提高乳制品的蛋白含量,还可以大大降低乳制品的生产成本,从而使乳制品企业更具有市场竞争力。我公司可为乳制品企业提供专业乳粉用蛋白粉、液体乳用蛋白粉、乳制品用分离蛋白;同时也为客户提供‘量身订造’的产品。产品可应用于各类乳制品,用量不限。”

记者在网上还找到了多家同类产品销售商,均看到了如出一辙的类似描述。上述指点记者的业内人士,揭开了这种乳品专用蛋白粉的真相:产品本身是以大豆为原料的植物蛋白,与普通的大豆蛋白并无太大差异。

大豆蛋白同样是牛奶中经常添加用以提升蛋白质含量的原料。普通的大豆蛋白粉蛋白质含量在50%~65%,浓缩产品最高可达90%以上。因其蛋白质含量高,因未在被禁用之列,正成为“山寨牛奶”所钟爱的秘方。牛奶兑水后,添加大豆蛋白,再辅以增稠剂、香精,能够保证蛋白质达标,而对于奶企,成本与使用纯牛奶却是天壤之别。

作为植物蛋白,非转基因大豆蛋白的确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对于消费者这或许已经能算是个好消息,然而以此为原料制成的产品,能够称为牛奶吗?

实验三:代乳品的自由方程式

酪蛋白酸钠7.5克、蔗糖36.0克、不完全氢化处理的豆油30.0克、添加剂1.0克、乳清固形物41.0克、乳糖31.0克、蛋白5.5克、苏打水4.0克

用上面的配方生产出的,是一种名叫全脂代乳品的产品,每公斤可勾兑出12升“液体奶”。

在山寨牛奶的实验室中,如果其他项目的本质是在牛奶基础上的添加,那么代乳品就是不折不扣的人工合成与创造。

四川某饮品企业的食品工程师方伟宏向《商界》记者介绍,代乳品是以40%~60%的乳清为主要原料,与4%~10%的可溶性酪蛋白盐、5%~35%的食用菜籽油混合,加入蔗糖或人造甜味剂制作而成的乳品仿制品,在食品工业中被用于制作饮料的原料。其仿造乳制品的性能、外观、气味及成分,但价格却比乳制品低得多。

在原料配方上,代乳品就像是一道自由方程式:脂肪可以用如玉米油、大豆油、棕榈油等植物脂肪,也可以用鱼油、奶油等动物脂肪;蛋白质可以用酪蛋白、乳清蛋白,大豆蛋白;碳水化合物可用糊精、乳糖、低聚糖等……

在奶源的压力和利润的驱动下,代乳品因其外观、性状与价格的优势,也被包装成各种“牛奶”摆上货架。方伟宏称,由于本身并不含任何鲜牛奶,代乳品变身牛奶多少还要遮遮掩掩,加工这些产品的多是一些地方小厂,监管相对较弱、产品品类不够丰富的二三线市场更为其所钟爱。而名目众多的“含乳饮料”,更是代乳品最庞大的市场。

寻找真牛奶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明胶、果胶、安赛蜜、阿斯巴甜、食用香精、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这是记者随意拿起超市中的一盒酸牛奶,包装上明确标示的8种产品添加剂。而在一些甜牛奶、调味乳和含乳饮料中,标明的添加剂标示甚至在10种以上。

尽管这些添加剂属于被允许合理使用的“无害”原料,然而却被失去了对中国乳业信任的消费者一再质疑与诟病。

而对于乳企,添加剂大量使用的背后,却有着一种被市场推着走的无奈。

“加入食品添加剂,为的就是让产品好看、好吃、好卖!”某知名品牌乳企生产人员直言。乳业的激烈竞争,让乳企不得不在产品的特色与口感等指标上做足文章。“消费者说牛奶稀了,我们要不要加增稠剂?说牛奶没有奶香,我们要不要加香精?说牛奶口味没有变化,我们要不要开发新口味?每一项指标都要靠添加剂来完成。”他颇有些无奈地表示:“市场已经是这样,大家都加,如果我们不加,结果就是产品卖不出去。所有的工艺都是消费者在决定。”

然而在无奈的背后,企业对这一现状却不能说没有责任。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润,作为原料的牛奶被一再地人为做文章,然后再用添加剂寻回本应属于牛奶的外观和口味,滥用添加剂的现状,从奶源开始已经被决定。

没有保障的国内奶源,奶粉勾兑的复原乳,掺加乳清粉、脂肪粉、糊精、植物蛋白的掺假奶,工业流水线上的代乳品,名目繁多的添加剂,这就是我们喝到的牛奶的真相。

当市场对一个产业失去了信任,喝到真正的、放心的牛奶的愿望,开始催生出一些原本普通,却看似新奇的商业构想。

几头家养奶牛,两间简陋小房,两个家庭用铝盆,天津一家奶牛养殖户在这样条件下生产出的牛奶,每天却吸引了大量市民排队购买。究其原因,这主要是会抓住商机的养牛户打出了“当日生鲜牛奶”的旗号;

以新鲜、纯正为卖点的鲜奶吧,在北京、沈阳、济南等地的社区和街头落地开花,每500克现场杀菌的鲜牛奶卖价达7~10元,依然买家不断;

上海一些私人农场,推出了奶牛认养与牛奶加工预订服务,将每头牛、每瓶奶直接编号;

重庆一家乳企经营者向记者表示,计划以社区为单位,建立鲜牛奶直供点,每个直供点自养奶牛,现场加工,针对社区提供预订和配送……

尽管这些依然算不上成熟的项目有着种种问题需要完善,或者有的只是还未付诸现实的商业构想,毕竟,它们已经开始寻找让纯正的鲜牛奶走上餐桌,让消费者重建对牛奶信任的途径。这样的结果,对于中国乳业,无疑是迫切需要的。

至少,真牛奶不仅仅是存在于梦想之中。

被异化的中国乳业

这或许是近年来受质疑与争议最多的行业。

自三聚氰胺事件以来,无论奶农、奶站还是奶企,一方面,行业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苦难言,另一方面,却没有任何一方可以在扑天盖地的指责中独善其身。

对于奶企,究竟应该是满足国标,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还是生产货真价实的产品?

对于消费者,究竟应该追求产品的口感,还是应该关注喝的是什么,喝得是否营养、健康、安全?

对于奶农,成本的压力、生活的需要、行业的良知之间哪个更迫切而紧要?

对于监管者,继续加强监测,是否真能消除行业中的种种乱象?

中国的乳业,成为一个充满矛盾、悖论的工业市场,却与行业的本质擦肩而过。

乱象纷呈中,监管者希望靠加强检测与管理对市场加以控制,而结果却是,奶企为追求实验室指标“不择手段”。这种手段与结果的倒置使中国乳业成为一个被规则、更被自己所异化的行业。企业不是追求质量,而是追求达标;不是为了做产业,而是为了牟利润。中国乳企,走向了自己一手划定的困局与怪圈。

健康的乳业不是纯粹的工业生产,如同真正的牛奶只能产自牛身上,绝非实验室可以勾兑。打破怪圈的手段也许同样如此直接而简单。达标不是目的、只是结果,毕竟消费者的动机永远是:喝上真正的、安全的、营养的牛奶。

三大进口奶源篇2

2011年乳制品行业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无论收入还是利润,均成为食品行业增速最快的子行业之一。进入2012年后,伴随经济下行趋势,去年增长良好的乳制品行业发展出现放缓迹象,业内预计下半年乳业消费仍疲软,但进口奶粉量或可创新高。

近年来中国乳业发展出现了高成本、高奶价、高进口等新趋势,我国乳业如何在生产成本持续高涨、外资进一步扩张以及消费者对国产乳业的不信任这“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如何让消费者对国产乳品重燃信心,还中国乳业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

乳业转型之困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奶源国,但奶业发展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市场2/3的奶制品需求依赖进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2011年牛奶产量为3656万吨,以当年人口计算,中国人均占奶为27公斤,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10月9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中国奶业发展基础仍然薄弱,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多方面严峻挑战。他强调,加快发展现代奶业意义十分重大,任务十分紧迫。当前要按照优质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合作化的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提升乳制品的质量和产量,国家加大了推进奶业转型升级的力度,力图转变长期以来以户为主的分散经营方式。然而,来自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制约成为奶业发展的瓶颈。

中国乳业协会常务理事南庆贤指出,近年来中国下了很大力气整顿奶业。过去中国奶牛大约60%分散在个人手里,而加强整顿后,个人牛群大约占40%,规模化养殖占30%。投入多规模小,导致中国的生产成本远高于发达国家。

华夏畜牧总裁邵祁则认为,中国奶牛牧场经营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缺乏人才。

中国北方拥有得天独厚的黄金奶源带,但由于缺少优质种牛和饲料,产量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因此不得不大量从海外引进奶牛。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仅进口奶牛2800头,而2011年达99361头。

然而,不断增多的牛群也给中国有限的耕地带来沉重压力。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奶业协会秘书长陈三有表示,在市场需求旺盛的广东,尽管奶业有积极发展的动力,却面临无地可养奶牛的尴尬。另外,农业免税政策实施后,地方政府非但不能从养殖场获得税收,还要承担各种补贴和污染治理。再加上土地用于农业养殖创造的财富远低于工业生产,地方政府没有拿出土地扶持“低效益”的农业养殖发展的动力。

同时,规模化养殖亟须破解资金、管理等难题。

奶源争夺战激烈上演

奶源兴则奶业兴。

目前全球奶源紧俏稀缺,随着中国对乳制品需求的增大,奶源供给长期处于偏紧的状态,因此,对乳企来说,得奶源者得天下,加快奶源产能布局将成为新一轮竞争的关键。

尽管我国乳业屡陷信任危机,但业内人士依然看好中国乳制品的市场,国外乳业巨头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力度。

为扩大在华生产,新西兰恒天然今年4月宣布投资5.57亿元人民币新建两个中国牧场,使其在华牧场增加到5个,奶牛增加至15000头,牛奶产量达到15万吨。

今年年初,瑞士雀巢宣布,将在未来5年投资25亿元人民币在黑龙江省双城市兴建其在我国的最大鲜奶供应基地。在加大双城奶源基地投资的同时,雀巢集团近日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政府签署合作建设奶源区协议,将在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投资建设奶牛基地,在2013年底前建成拥有2000头奶牛规模的基地。

在更早之前,日本明治乳业公司出资约2.4亿元人民币,在苏州成立全资的生产厂家,拟于2013年生产和销售冷藏奶和酸奶。

随着恒天然、明治等外资乳企窥视中国乳品市场,国内外奶源之争箭拔弩张。

近年来,乳业龙头自建牧场已成风潮,伊利、蒙牛、光明等国内乳业巨头布局全国牧场的动作频频,先后砸下重金投资自建牧场。

以伊利为例,其曾高调宣布,仅2011年在奶源建设方面投资即达14亿元。2012年,伊利继续强化奶源建设与管理,预计全年将投入12亿元用于奶源基地的建设与升级,从源头上保障产品品质。从2007年至2011年,伊利在奶源建设方面的投入已达74亿元。

而据蒙牛乳业年报显示,蒙牛乳业已在奶源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超过40亿元,参股、合建了14座万头以上超大型现代牧场,其未来还将继续参与建设20座到30座超大型牧场。日前,蒙牛官方微博表示,蒙牛将新增投资30亿元到35亿元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牧场,三年内实现100%原奶由规模牧场提供。

同处乳业三甲的光明乳业,在奶源方面也是动作频频。据了解,2012年年底之前,光明乳业在武汉投资1.3亿元建设的“生态示范牧场”将竣工投产,可饲养奶牛3000头,年产鲜乳1.3多万吨。光明乳业的股东上海牛奶集团也在苏北布局了一个4万头规模的海丰牧场,已经初期投产,目前存栏牛突破1万头。

中国乳协理事长宋昆冈透露,目前企业自有奶源比例为30%左右,“十二五”的目标是超过50%。

“奶源的保障在整个乳业中的重要性十分突出,自建牧场或成国内乳企走出奶源困境的最新竞争力”。业内专家指出,生产企业自建牧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奶源不足的现状,提升牛奶品质,但同时对企业也是不小的考验,“企业建立规模化牧场至少需要3年到5年,前期资金投入大、盈利难,再加上我国缺乏丰富的大规模牧场经营经验,人才匮乏”。

海外投资寻奶源

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奶粉31.33万吨,同比增长5.66%,进口金额11.22亿美元,同比增长5.64%,全年进口可能达到60万吨的新高。

另据中国国际乳制品交易会公布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奶粉进口14万吨,2009年进口31吨,2010年进口48万吨,2011年超过65万吨,其市场占有率高达60%以上。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部分厂商的主要奶源已经不再是收购原料奶,而是进口奶粉,从新西兰等国家进口奶粉后,再制成常温奶、酸奶等产品。

“中国的原料奶奶价已经成为除日韩以外世界上最高的!”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说。他介绍,今年新西兰进口奶粉的价格最便宜时每吨2.2万元,现在在2.3万-2.4万元左右,如果用国产奶源,成本就要3.5万元。郭本恒算了一笔账,目前原料奶收购价为3.5元/公斤(光明收购价为4.27元),一吨就是3500元,9吨奶做成1吨奶粉,再加上其他费用,差不多是10:1,也就是说一吨奶粉的成本3.5万元,远超进口奶粉。

一直以来,欧盟与新西兰的奶源都被宣传为“全球最佳”,坐拥环境上的优势——地广人稀、水草丰茂,为自然放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国外的土壤和水质相比国内而言污染较少,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国内并非没有好的奶牛饲养地。与国内乳企青睐进口奶源相反,国际知名品牌雀巢食品却选择在中国施行奶源本土化战略。早在1987 年,雀巢就开始在黑龙江双城建设奶区,双城位于北纬45度,是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

面对国内消费者一面倒向消费“洋奶粉”,中国资本争相拥抱欧洲乳企。

光明食品曾缔造了中国乳业首桩跨国并购案例,早在2010年就收购了新西兰信联乳业有限公司51%股权,耗资约3.82亿元人民币。去年扭亏为盈,目前该厂是10万吨奶粉的产能,相当于光明一年总的原料奶收购量。

刚成为蒙牛乳业“二当家”的丹麦乳业巨头爱氏晨曦(Arla Foods)近日宣布,将扩大其本土Arinco工厂的生产规模,以履行和合生元签订的10年奶粉供应合约。

无独有偶,国产奶粉商圣元也宣布签约法国索迪亚集团,投资9000万欧元在法建奶粉加工厂。这也是圣元首次“出海”投资。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称,中国乳业走出去正是时候,也正合适。在海外找奶源成本要比国内低,加上这两年海外投资门槛在降低,也让中国企业愿意“走出去”,建立自己的加工基地。同时,欧洲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期和当地市场需求的饱和,也急需要对外新兴市场的发展。

同时,宋亮表示,乳企海外投资,应当注意风险。对于国内乳企来说,最直接的风险有三点。一是市场风险。投资后有关产品能否顺利在国内实现销售;二是政策风险。目前我国正和欧洲保持“小蜜月”的氛围,但是如果有一日“风云突变”,中国的资本输出还可不可行值得观察;三是当地的劳资、产权等风险。如果对当地产业政策和法规不了解,盲目投资就有机会给经营带来负面冲击。

把握机遇促产业升级

乳业进入调整期,也是机遇期,将迎来健康成长期。

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在年初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目标,我国计划到2015年达到原料乳产量5000万吨,“十二五”期间增长33.4%。

近日,英国咨询机构的全球乳业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全球乳业市场将从目前的4360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 5050亿美元,增长地区主要在亚太和拉丁美洲。报告称亚太地区的主要增长将来自中国,预计2017年中国乳业市场将增长9%。

从长远来看,乳制品行业仍会继续呈现上升发展态势。东兴证券刘家伟指出,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仍不高,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国内乳制品消费有巨大提升空间,行业规模也会得到持续扩大。

日前,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婴幼儿乳粉质量报告》,称目前国产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状况是历史最好时期。

中国乳协理事长宋昆冈说,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主要有四个:一是标准先进,新修订的标准是我国婴幼乳粉的第四代标准,技术上是先进的,也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之一;二是原料的质量与安全有保障。近3年来,政府和企业加强了对原料基地的整顿和改革,对全国的奶站进行清理整顿,关闭不符合要求的奶站;运奶车辆实施准运证制度;原料乳进厂批批检验;三是加工技术装备先进、质量保障体系完善。质检部门重新核发生产许可证,对生产企业的资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国家监管系统完善有力。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对婴幼儿乳粉的生产环节加强监管,工商部门对经销单位实施许可证管理,3年来,国家对乳制品行业的整顿改造取得了明显成效。

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司副司长马纯良表示,乳制品企业重新核发生产许可证,对企业规模、车间洁净度、包装全部机械化、具备对产品所有检验项目的自检能力等纷纷提高要求。在企业管理、质量管理方面,婴幼儿乳粉企业都普遍实施先进的管理模式,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质检部门加强对原辅料质量检验,整个生产过程的监管,建立完善的乳制品追溯体系,经过对全国乳制品企业集中重新审核,原来的1176家,已淘汰400多家。

工信部消费品司司长王黎明指出,目前我国乳制品行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原料基地建设投入不足,奶源建设滞后,使生产环节不能保证稳定,产品价格变化较大;还有一些企业用奶粉生产还原奶却未在包装上标注等。

广州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认为,当务之急,是整合企业创新、政府监管、市场发育三方面的力量,从提高我国奶牛饲养水平,加强现代化专业管理入手,逐步淘汰一些小散户,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大型牧场,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芳表示,“目前,国内乳企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要减轻乳企负担,政府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推进,第一个方面是加强对奶源的检测。第二个是加快培育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构建公开、公正、公平交易体系。只有这样,乳企在出现产品问题时,才不会推卸责任,国家监管部门也要做到公开、公正、人性化地处理问题,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承担风险,重新赢得消费者的忠诚度和信任感。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认为,当今乳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国乳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乳品要缩小与公众预期的差距,并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老老实实地重视质量,一点一滴地唤回公众的信任。

兼并重组大势所趋

早在2009年,工信部与发改委就制定了《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鼓励国内乳品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强强联合等方式,整合加工资源,提升产业水平。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规定,加快乳制品工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企业通过跨地区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培育技术先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目标是通过兼并、重组,培育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骨干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乳品公司之间已经燃起的价格战、奶源争夺战仍将继续,优胜劣汰机制进一步显现。在政策的引导下,伊利、蒙牛、光明等龙头企业或将加快兼并落后产能,扩大市场占有率。此外,在国家前期多项政策提高乳制品加工及销售门槛的背景下,乳制品企业数量减少也是大势所趋,资源将会进一步向大企业集中。

一些经营管理不善的公司会面临破产、拍卖、兼并重组的可能,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倚仗资本、品牌、技术优势会不断攻城略地,规模化扩张道路越走越远。

三大进口奶源篇3

这一检测结果,一方面反映黑龙江省乳品企业从整体上遵从注重实效、讲求诚信的企业经营理念;另一方面也为黑龙江省乳品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里,从政府财税政策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大力推动黑龙江省乳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黑龙江省发展乳品业的现实条件

(一)黑龙江省发展乳品业的自然条件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南北跨10个纬度,属温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雨热同季。所处气候带有利于玉米生长,为奶牛的生长发育提供质量好、成本低、数量大的粮食、秸秆,具有发展优质奶业的独特优势;同时,黑龙江省拥有草原6 500万亩,年产饲草800万吨(数据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这些自然条件都为黑龙江省生产绿色、安全的奶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气候和资源条件。

(二)黑龙江省发展乳品业的企业基础条件

近年来,黑龙江省将奶业列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并在各项政策方面以全力打造奶业强省为目标,使乳品企业得到全面和快速的发展。目前,全省拥有乳品加工企业74家,日处理鲜奶能力为1.9万吨。全部企业所产鲜奶量约占全国的1/7—1/6左右,是仅次于内蒙古的国内第二大奶业基地。2007年末数据显示,全省奶牛存栏达181万头,牛奶产量478万吨,位居全国第二位。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农垦地区为主的奶牛基地集群。(数据来源: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网站)

(三)国家大力发展乳品业的宏观政策背景

2007年9月,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意见》中指出,国家要在五个方面抓好促进奶业发展的工作,包括在思想上充分认识保持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要贯彻的基本原则;提出奶业健康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加大奶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在组织领导方面,加大执行政策措施的力度。此外,农业部也提出采取重大措施来推动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其中有完善奶牛良种繁育体系;理顺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奶牛养殖方式转变;强化扶持和服务;严格液态奶标识制度。

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8年第35号),内容涉及政策目标、产业布局、行业准入、奶源供应等12方面,是建国以来我国的第一部系统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这一政策在乳制品工业布局方面要求应充分发挥奶业传统优势地区的资源,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其中传统优势地区包括东北地区,政策要求加快淘汰传统优势地区布局不合理、规模小、技术落后的产能;大城市郊区奶业要加快乳制品工业的现代化步伐。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乳制品工业新格局。

(四)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3年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黑龙江省奶业条例》。《条例》对奶牛饲养应具备的条件,奶牛基地的建设,生牛奶的销售与收购,乳品安全等都作了明确规定。黑政发[2007]41号文件《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完善原料奶价格机制,规范奶源市场秩序,保护各环节合法权益;强化龙头企业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转变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奶业生产和效益水平。

2008年《黑龙江省千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启动,《规划》中指出要加大生产基地建设。预计到2012年,全省乳制品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将达到1 100万吨,年产值将达到600亿元,利税超过37亿元,实现奶牛养殖业产值315亿元,乳品加工业产值达到600亿元,利税37亿元以上。力争奶牛良种覆盖率提高到60%,奶牛平均单产水平提高到5.5吨。(资料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

(五)“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为黑龙江省乳品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2005年“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该区域以哈尔滨为龙头,以大庆和齐齐哈尔为区域骨干,包括沿线肇东、安达等市在内工业相对集中的经济地带,是黑龙江省经济实力最强、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该区域是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突出产业链和优势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地位。在农副产品深加工方面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其中重点发展乳品业,鼓励采用先进的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加快食品工业产业升级步伐,提高农副产品转化程度和精深加工比重及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健全以绿色特色食品为主导的新型食品工业体系,在乳品业,发展灭菌奶、酸奶、配方奶粉、功能性奶粉,脱脂奶粉及奶酪等。

二、黑龙江省乳品行业的现状与不足

(一)奶源价格低廉,损伤奶农利益

从2006年以来,我国奶牛养殖效益就开始大幅度下降,部分奶牛养殖户亏损,个别地区出现杀牛现象。主要原因是饲料价格上涨、原料奶收购价格偏低。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奶牛良种覆盖率和单产水平低,养殖方式较为落后;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合理;加工企业恶性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液态奶标识制度不落实;消费群体培育滞后,市场开拓力度不够。

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奶粉数量下降,前7个月全国出口奶粉3.4万吨,8月份8 077吨,10月份仅48吨,下降了99.4%(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外国进口大包装奶粉以低于我省同类产品成本价35%以上的价格进入我国市场。抢占了国产大包装奶粉市场,导致我乳品加工企业库存继续增加,效益下降,经营风险上升,同时奶农利益进一步受损。

(二)进口乳品冲击,国产乳品竞争激烈

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国外奶粉以低价方式对我国进行倾销,挤占了国产奶粉的市场, 2008年前7个月全国进口奶粉5.3万吨,8月份4 686吨,10月份猛增到7 570吨,比8月份增加了61.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据美国乳品出口协会公布的最新资料显示,2008年7月世界全脂奶粉离岸价为4 150美元,8月为3 150美元,9月降到2 600美元,未来国际市场价格有继续下降的趋势,预计到2009年7月份将有10万吨大包装奶粉进入我国市场,超过2007年全年进口总量。在这样国际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当前国内大包装奶粉积压、奶农效益下滑、奶牛养殖业形势严峻。

“三鹿奶粉”事件后,国产奶粉销量下降了40%,受国内外双重原因影响,国产的大包装奶粉市场严重萎缩,企业生产的大包装奶粉积压达30多万吨。虽然黑龙江省是全国惟一的在“三鹿事件”中没有大量倒奶的省份,但由于黑龙江省的企业生产配方粉的产能有限,大约有50%左右产能只能生产大包装奶粉。目前,黑龙江省库存大包装奶粉在三万吨以上,由于大包装奶粉加工企业库存增加,效益下滑,黑龙江省已有约1/3的小型乳品企业停产倒闭。(数据来源: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网站)

(三)乳品监管体系、营销体系尚不健全

乳品质量监督方面,还存在着监督体系不够健全的现象。虽然地方政府在政策上对奶源的质量做出严格的要求,但是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不符合规定的奶源,如掺水奶,污染、变质、有异味、有疫情的奶。同时还存在畜牧、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物价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履行奶牛防疫检疫管理职责,对染疫奶牛不及时处理的现象,不对举报或投拆进行及时的受理,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现象。

在乳品营销方面,还缺乏一定的营销观念,营销体系尚未健全。黑龙江省虽为北方产奶大省,但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于其它部分省份,缺乏组织严密的营销网络,对树立绿色品牌形象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实际上阻碍了黑龙江省乳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大力发展黑龙江省乳品业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从国家层面上

1. 对扩大乳品出口数量及销售国产奶粉的营销企业给予税收优惠。从国家层面上,对符合出口条件的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可以在商检流程、出口验放手续方面给予简化处理,在出口退税方面给予更加优惠的待遇;同时对于生产销售和使用国产奶粉的企业给予税收政策优惠和财政补贴。此外,还可以建立奶粉国家贮备制度,补贴生产贮备企业和机构。通过稳定乳品价格,进而稳定奶农的收入。

2. 以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内资企业的乳品基地建设。与外资乳品企业相比,我国乳品加工企业的最大优势在于基本垄断了国内优质奶源基地。但是随着我国入世以来,外资企业也开始渗透到我国奶源基地建设中,尽管目前比例不高,但效应和趋势却不容忽视。所以,我国乳品企业必须把重点放在奶源基地建设上,在这方面,国家可以在融资方面,企业走联合化方面给予税收政策倾向,不给外企更多的机会。应支持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改变奶农与企业之间互相不讲诚信的局面。当前可推广实行奶农合作经济组织,给予免税待遇,以提高奶农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奶农在奶业链条上的话语权,让奶农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大进口奶源篇4

在当下战火纷飞的乳企圈,拥有自有牧场的乳企纷纷被列为各大巨头抢食的对象,圣元却一直无动于衷。2013年年底,低调的圣元似乎终于再也耐不住寂寞,也加入逐鹿之列。但等最终并购对象彻底浮出水面后,换来的却是业界的大跌眼镜――被兼并者育婴博士依然和奶源无关。

圣元主张中国婴儿奶粉用进口奶粉,使用干法工艺生产,反对所谓的“自给自足说”。在张亮看来,中国的土地现实,根本容纳不了奶业消费大国所需要的原料。“中国婴儿奶粉如果真的要自给自足,就要先让国人吃奶酪。没有乳清,狠抓奶源是大忽悠。”

有牛就能做好婴儿奶粉?

从2008年开始,国内乳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一直倡导由乳业企业自建或合作等形式,建立质量稳定的奶源。国内各大企业也都响应号召,伊利集团提出计划在2017年前新建800家不同规模牧场,以稳定原奶供应。另一乳业巨头蒙牛也斥资超过30亿港币成为现代牧业第一大股东。但张亮却极力反对这一趋势:“国产奶源这么费劲,何苦呢?”

“自建奶源是大企业想要给行业设立的门槛。细则对于外资企业及大量小企业来说都不是好消息。杜绝进口基粉意味着很多企业需要扩建或改建,这对于小企业是不可能的。育婴博士选择被圣元收购,很大程度上是在规避国内代工的问题。”乳业专家宋亮说。

与同行国内自建牧场的做法不同,圣元生产奶粉因为是使用干法,所以生产原料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不愿意与国内拥有奶源的企业有过多的牵扯。

“有牛就能做好婴儿奶粉?如果此理说得通,那些国际大牌早就消失了。现在是全球经济,为什么不能利用世界各地更好的资源来进行高效的配比,非要在国内抢来抢去?”雅士利等国内乳企纷纷开始在新西兰等地投建工厂之前,张亮主导下的圣元更早开始探索运用全球资源来完善产业链模式。

圣元国际2011年就放弃了国内奶源,全部选择法国和新西兰等国外进口奶源,目前婴儿粉主要是用进口的大包粉来生产。而没有自建牧场也成为其未能进入政府推介名单的主要原因,尽管其销售额、市场占有率、产品品质各项资质行业排名都居前列。

在政府主导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乳业兼并重组的大背景下,进入政府推介名单的伊利、蒙牛、飞鹤、高原之宝等六家企业一度被认为将获得在资金和政策上的重点倾斜,其间,“300亿元”政策红利的说法一度在业内甚嚣尘上。

对于乳企整合,张亮曾在微博中表示:“这次整顿的重头戏是国企扩张,业内国企就那么几家,能够入眼的可并购对象也屈指可数,我懂事,不会搅局的,让国企们先搞,如果有剩下的,我再看。”

张亮支持光明、三元等液态奶为主的企业发展奶牛养殖业,认为做巴氏奶液态奶的当然应该有自己的牧场,至于婴幼儿奶粉企业,张亮坚持支持进口:奶粉是干的,更适合国际大物流,不像鲜奶,有运输半径的限制,“法国人给我养牛供奶,这不是挺好吗?为什么非要自己去养牛?我再自己种牛饲料、建药厂生产兽药……最后,我真可能找不着北了。”

投建奶源基地,投入大、周期长,饲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很多企业难以承受。进行国际化奶源布局是一个主要趋势。而三元、蒙牛、光明等乳业巨头最近纷纷上调部分产品的价格,平均涨价幅度为8%,并且覆盖到入户奶、商超等渠道,似乎在印证企业承担奶源建设背负的重担。

“由于散户大规模退出,而规模化牧场并没有能够及时填补散户退出留下的空缺,导致原奶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宋亮认为,奶源短缺预计要到2015年才会有所缓解,但随着消费需求增长,奶源紧张是一个长期要面对的问题。另外,成本也在不断增长,原奶价格或将继续维持高位,国内低价牛奶时代已经过去。在奶源短缺背景下,海外并购无疑是寻找奶源最快捷的出路。

张亮作为进口奶源坚定拥护者,他提出圣元要实现四个国际化:原料、科技、装备、资本,其中原料被张亮摆在了第一位,并且不断在付诸行动。

2011年,圣元通过组织多家媒体和消费者分赴其位于新西兰和法国的奶源基地――恒天然公司和欧洲乳清公司,以见证了圣元奶粉的原料从牧场养殖到加工、质检、分装的全过程的方式,对圣元奶粉的海外奶源基地进行近距离的展示。

2013年4月25日中法商务论坛上,张亮发表了关于圣元与法国的长期合作渊源和投资法国的战略意义的演讲,并与法国索迪亚集团签署了圣元在法项目执行协议。将在法国布列塔尼投资建设一座10万吨的婴儿奶粉工厂,预计当月开工,工期18个月。其首批产品预计2014年年底在中国面市。

对于此次战略合作,张亮表示:“圣元公司借此获得高品质奶源的长期、稳定的供应保证,为未来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得以始终保持产品的最佳品质。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增强广大消费者对我们产品的信心。”

黄金地段中的黄金

乳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对婴幼儿奶粉品牌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一大批中小企业开始面临生存困境。由于行业并购重组的最终细则尚未完整出台,因此国内并购高潮还没有到来,不少企业只是传出洽购绯闻,但是并没有实际性动作。大部分面临生存困境的中小企业还在选择观望。而从企业并购的方向上来看,企业可能更看重的是上游的奶源和下游的渠道。

此次圣元收购育婴博士,张亮看中的便是渠道。育婴博士原为上海纽贝滋营养乳品有限公司的旗下品牌,长期专注于婴童渠道,市场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育婴博士的优势在于婴童渠道,并且在东部沿海、南方市场更有优势,这恰是走传统销售渠道,如超市、卖场的圣元国际需要填补的领域。通过这次收购,张亮可以加大在母婴店渠道的布局,而母婴店渠道是目前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最大的渠道。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育婴博士影响并不大,但对于圣元来说,育婴博士出价低,且江浙地区的母婴渠道是“黄金地段中的黄金”,可帮助圣元进一步完善布局。关于母婴店渠道,圣元国际董事长张亮认为,三聚氰胺事件并不是国产奶粉衰落的根本原因,而根本原因是过去5年奶粉行业最大的一个变化――婴童渠道的快速发展、强势崛起。2013财年,圣元净销售额由上年的3.425亿美元降至2.658亿美元,毛利润下降33%,净亏损6390万美元。

而婴童渠道的快速强势崛起或许只是圣元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

2008年,圣元优聪受三聚氰胺事件波及损失超过10亿元。在那之前,圣元是国内婴幼儿奶粉一线品牌,市场占有率14%,第二名多美滋占有率11%。三聚氰胺风波刚刚平息,雌激素乌龙事件又起,一系列事件致使目前圣元的市场份额已经从市场第一到了市场第十,目前占有率只有5%。

大家都半斤八两

“激素门”对于圣元而言,可谓凭空一击。张亮曾将原因归结于行业恶意竞争,但又不太敢相信。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他反复强调很多乳企都在使用来自新西兰恒天然的奶源:“大家都半斤八两,会有人这么挑起事端,不怕惹火烧到了自己?”

张亮表示自己和公众一样想知道那些与圣元一起接受检测的其他品牌的激素含量情况,但他又对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称国家卫生计生委)迟迟不予公开的苦衷表示理解,“国家标准里没有这个成分,又确认不存在安全问题,政府也就没有恰当理由来公布含量了,这属于企业的商业秘密范畴了吧”。

乳业专家宋亮表示:“圣元这些年的下滑,源于子虚乌有的性早熟事件影响。当时的媒体是比较混乱的,开始夸大莫须有的报道,虽然最后被证实是一件子虚乌有的事件,但是最后对圣元造成的打击非常致命。当时的企业没有很正视媒体。那次事件后,圣元的业绩急转直下,这些年圣元一直在下工夫,不断地尝试重新扩大市场。”

虽然目前业绩已经有一定恢复,但并不如市场预期,因此急需新的品牌提振销量。而对于育婴博士,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类似于育婴博士这样的中小企业与大型乳粉企业整合是大势所趋。2013年业绩开始好转,今年大环境对于整体国产奶粉来说是一大利好。圣元能否抓住大环境的利好便是关键。

虽然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力挺下,圣元惊险逃过一劫,但市场损失及消费者信心的缺失难以挽救。圣元自“三聚氰胺事件”后二次受伤,即便风波过去了,有些问题还是悬而未解。既然不是奶粉的错,那些只喝奶粉的孩子怎么就突然性早熟了呢?张亮为此投资了1000万元慈善基金去资助探究这个谜题。但有人指出这1000万资助中有与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合作的项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刚好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属的单位。

局势的新变化

圣元的发展路线似乎刚刚明朗,但是一纸文件的出台又让市场局势产生了新的变化。

2013年12月25日,《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下称《细则》)正式,新版《细则》要求严格监管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基粉,不再受理新建企业以基粉为原料,采用干湿法复合工艺异地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生产许可申请。对集团公司采用干湿法复合工艺异地生产并已取得生产许可的情况,给予一定过渡期限进行工艺整改。

关于基粉的管理要求,仅有包装产地、工序、设备,没有完整的生产工艺条件的不给予生产许可;仅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基粉,不生产最终产品的也不给予生产许可。这将给东北、广州等地的一些乳企带来致命一击。由于历史原因,东北很多乳业生产基粉但不做产品,而广州的一些企业不生产基粉但做产品,按照《细则》,这些企业都将面临停产整顿。

按照《细则》,现有的128家婴幼儿奶粉企业中将会有近50家乳品企业面临停产整顿或退出。同时《细则》中要求全项目66项检验制度,对于很多过去不检测,或者委托检测的企业来说,将投入很大的成本,这些成本或许会成为压垮一些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专家指出,根据“乳粉的热处理分离标准”,不同等级的乳粉只能用来生产不同的乳制品。因此优质的奶粉只能用新鲜的生乳加工,但是由于国内目前确实对进口奶粉等级有划分,这就使得国内牧场的鲜奶失去优势。另外,对乳企的加工生产工艺也不会有任何促进。

但细则里没有对受到争议的干法生产做任何限制,只要进口的是合格原料原粉,干法生产是不存在问题的。但是关于基粉的进口仍然存在问题,因为有了干法和湿混必须在同一厂区完成的,现在已经变相地不允许进口基粉,国内很多企业都会受到影响。

三大进口奶源篇5

考察期间,中国奶业协会代表团一行与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澳大利亚乳业局、维多利亚州政府、澳大利亚领科集团等单位召开了专题报告会。双方就两国奶业发展情况、澳洲奶业投资环境及相关机构、中国奶业市场需求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报告会间隙,澳大利亚领科集团负责同志和代表团成员就双方较为感兴趣的乳制品贸易和来澳投资建厂等话题交换了意见和看法。同时,代表团一行还参观了吉普斯兰岛地区的牧场,caldermeade奶牛场,考察了澳大利亚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商迈高集团下属的jelbart奶牛场。代表团成员与农场主及技术人员就奶牛繁育、饲养管理,草场分栏管理及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此次考察活动,在澳大利亚领科集团的精心安排和支持下,代表团全方位地与澳大利亚奶业各方面的官员、专家、企业家就奶牛饲养管理,乳品加工,政府及行业服务,乳制品贸易及乳制品消费市场开拓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交流,较全面地了解了澳大利亚奶业发展状况,并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达到了预期目的。在考察中与澳大利亚奶业界的政府机构、专家学者、乳业协会等建立了联系,拓宽了沟通的渠道,为今后中澳双方奶业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澳大利亚奶业概况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的澳洲大陆上,总面积776.4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22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90万人。全澳农牧业用地4.9亿公顷,其中牧业用地占55%。另外,澳大利亚是世界天然草原面积最大的国家,草地面积达458万平方公里。奶业是澳大利亚农业中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是仅次于小麦、肉牛的第三大农业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优良的草场,科学的管理,及最新遗传育种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澳大利亚以高效率的方式生产出优质的牛奶,其乳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一)以放牧为主的奶牛养殖业

20xx/13年度,澳大利亚产奶牛总数约为165万头,牛奶总产量为920万吨。奶牛养殖在澳大利亚各州均有着很长的历史,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其中以维多利亚州为最主要的奶牛饲养和牛奶生产区,该州的奶牛饲养数量占全国65%,其次为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州,奶牛饲养数量占全国的22%。澳大利亚的气候和自然资源十分有利于奶业生产,近80%的奶牛是草地放养,牧草生产依靠天然降雨,有部分内陆地区是依靠灌溉系统。具体来看,目前不补饲,完全依靠天然降雨的牧场占到牧场总数的30%,生产的牛奶占总产量的18%;不补饲或补饲少量饲料,依靠天然降雨加灌溉的牧场占到总数的50%,生产牛奶占52%;在降雨和灌溉的基础上,补饲谷物等饲料的牧场占16%,生产牛奶占25%;还有2%的牧场采用集中饲养的模式,生产的牛奶占4%。在这种灵活多样的生产模式下,澳大利亚的牛奶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而且成本远低于世界上其他主要的牛奶生产国。

(二) 乳制品企业和乳制品品种多元化

澳大利亚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其开放的市场和多元的文化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这种多元化也体现在奶业生产上。

澳大利亚的牛奶加工企业是多元化的,包括由奶农所拥有的合作社公司、上市公司、私营公司和跨国公司。合作社公司不再占据主导地位,其加工量占牛奶总量的33%左右。最大的合作社公司(双江mg公司)加工的牛奶约占澳大利亚牛奶总量的30%。其他形式的澳大利亚乳品公司也表现的十分活跃,上市公司有瓦伦堡干酪和奶油公司、必佳干酪公司;私营公司有百乐公司、burra食品公司和longwarry食品公司;国际化的跨国公司包括恒天然(新西兰)、麒麟(日本)和lactalis公司(法国)等。这些世界乳业中的巨头通过新建或收购的方式争夺澳大利亚乳制品生产消费市场。

澳大利亚乳制品品种的多元化表现在产品的丰富多样,有奶酪、饮用奶(包括鲜奶和uht奶)、脱脂奶粉、黄油、全脂奶粉及其他产品(包括酸奶、奶饼干、奶油冻等,见表1)。奶酪是最重要的乳制品,其产量占到了乳制品产量的33%,饮用奶和脱脂奶粉是其他两个产量最高的乳制品,分别占到乳制品产量的27%和28%,全脂奶粉占到9%,其他占3%。)

(三)旺盛而趋于稳定的乳制品消费

澳大利亚主要消费的乳制品是牛奶、奶粉、奶酪、黄油、黄油混合物及酸奶(见表2)。澳大利亚奶业的发展,源于旺盛的消费需求。据澳大利亚乳业局的数据,20xx/13年度,澳大利亚人均消费牛奶107千克,奶酪13.5千克,黄油3.7千克,酸奶7.2千克,将以上折合成液体奶,年人均消费达到惊人的323.2千克,而发达国家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为238千克,世界平均为107千克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为72千克,我国仅为32千克,由此可见,乳制品在澳大利亚餐桌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澳大利亚乳制品消费趋于稳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饮用奶消费从全脂牛奶转变到特制的牛奶品种,如减脂和低脂牛奶,同时风味牛奶的市场份额也在增加;干酪消费中非切达干酪的消费不断增加;奶油的消费量一直在减少,这是因为消费者寻求降低饱和脂肪的摄入量。酸奶的消费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因为它既方便又健康,所以倍受时间紧迫的消费者青睐。

(四)乳制品贸易具有较强竞争力

澳大利亚是重要的乳品出口国,在国际乳制品贸易方面有较强的竞争力,其牛奶产量仅占全世界产量的2%,出口量占到全球总量的7%,在全球乳品贸易中排名第4,仅次于新西兰(37%)、欧盟(31%)和美国(11%)(见图2)。近十年来,澳大利亚牛奶总产量中约40-45%用于出口,与本世纪初50-60%的出口比例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近几年中一系列的干旱使澳大利亚的牛奶总产量出现下降。

20xx/13年度澳大利亚乳制品出口总值超过27.6亿澳元。澳大利亚的出口集中在亚洲地区—占出口总量的74%。日本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占出口总值的19%,其次是中国大陆,占出口总值的14%。20xx/13年度澳大利亚最大的五个出口市场是日本、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新西兰。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仍然是中国(见图3)。

二、澳大利亚奶业经验及对我国奶业发展的启示

(一)奶牛生产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在过去30年间,澳大利亚的奶牛场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二,从1980年的22,000家减少到20xx年中的不到6,770家。与奶牛场数量减少形成对比的是,澳大利亚牛奶的总产量却稳步增加,1980年的总产奶量为556.5万吨,到20xx年总产奶量增长为920万吨。这是因为奶牛场规模的扩大和奶牛单产水平的提高。1980年,平均畜群规模是每个奶牛养殖场85头奶牛,平均单产为2848升,20xx年平均畜群规模增长到240头奶牛,平均单产达到5926升。澳大利亚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但其奶业发展并未一味追求数量和规模,而是通过提高生产水平,增加单产,选择与其国情相适应的适度规模。我国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小规模养殖在一定时期内仍是未来奶业发展的主体,因此我国奶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通过改善饲料、改良品种和提高管理水平来增加牛奶的单产,从而实现更少的奶牛场、更适度的规模、更高的牛奶生产率。

(二)利益合理分配的合作社模式保证奶业生产安全高效

澳大利亚奶业生产有两种模式,一是农民拥有的合作社和股份公司进行奶制品的生产与加工,另外一种是奶牛场和独立的乳品企业(包括私营、上市及跨国公司)通过合同收购的方式进行合作。其中奶牛场参股的合作制模式占有重要地位。奶农通过自愿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奶农是合作社的股东,合作社则直接创办加工企业。加入合作社后奶农所生产的牛奶必须全部交给合作社乳品加工厂,合作社的乳品加工厂也有义务收购社员生产的牛奶,这样既可以解除奶农销售牛奶的后顾之忧,又可以使奶农有更多的精力做好奶牛养殖,进而提高牛奶的质量和产量,进而合作社的乳品厂可以获得数量稳定和质量较好的原料奶,协调牛奶的生产加工和乳品销售。奶农合作社使奶农和乳品厂之间的整体利益一致,关系易于协调,为促进奶业生产的优质高效,保证乳品质量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奶业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奶农和乳品加工企业还没有建立紧密的利益链接机制,这为生鲜乳质量安全带来隐患,可借鉴国外的经验,有序提高原料奶生产、乳品加工、市场营销环节的依存度,通过建立奶农合作社、奶牛场入股加工企业及自建乳品企业等方式推进一体化经营,推进利益合理分配的同时保证牛奶生产的优质高效。

(三)种养结合模式推进奶业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草原和土地资源丰富,特别是拥有高质量的牧草,适宜的气候和茂盛的牧草使得全年放牧成为可能。以放牧为主或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既保证奶牛饲草饲料、特别是青贮饲料和牧草的供应,发挥奶牛的遗传潜力,又保证合理利用奶牛粪便还田,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形成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平衡的生态农业系统,可谓一举多得。在美国、欧洲等一些奶业发达国家,奶牛生产必须配套饲草饲料地,种养结合的奶牛生产方式十分普遍,即使在土地资源稀缺的荷兰、日本等国家,种草养畜也被十分重视,只不过不同国家根据资源禀赋不同,配套的饲草料地比例不同。我国奶业目前进入到转型时期,特别是当前,随着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迅速推进,奶牛粪污处理和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在发展现代奶牛养殖业的过程中必须实行农牧结合。我国幅员辽阔,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规划,如在大城市郊区,土地资源紧缺,可考虑发展集约化规模养殖;在农区和牧区,可利用草地、山地和耕地,发展种养结合的奶牛养殖模式,提高奶牛生产的质量效益。

(四)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保证奶业生产稳定有序

三大进口奶源篇6

本人之前曾经从事液态奶行业,故对液态奶行业的发展态势较为关注,本人现将“奶粉事件”对液态奶行业的影响及看法作出如下观点。

第一、 整个液态奶行业遭遇短期信任危机

虽然整个液态奶行业均存在信任危机,但一线品牌尤其是曾经检测出含有“三聚氢氨”

的品牌危机更为严重。相反区域性的二线品牌因奶源能够自给自足而得到质量保证,所以区域性的二线品牌的信任危机反弹周期较短,因此将迎来比较乐观的扩张机会,比如北京三元、广 州燕塘、深圳卡士、杭州味全等。

但是较为可惜的是,区域性的二线品牌并未借此良机加大力度宣传各自优势,尤其是差

异化的优势,从而错失建立、丰满品牌形象的良机。

第二、 国产优质奶源供应有限,进口奶源订单不断增加

作为用于生产液态奶的奶源,本土供应量只够生产液态奶整个行业容量的60%-75%之

间,不足的奶源均需要进口供应才能完成生产。受国内奶源供应限制,进口奶源订单不断增加。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进口奶源价格不断上涨,至“奶粉事件”发生后,进口奶源从原来的不足4万元/吨上涨至4.8万元/吨,甚至是5万元/吨。原材料的不断上涨,必将导致液态奶终端销售价格的一致上涨。

第三、 消费者消费意识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总观液态奶的消费习惯,完成了从最初的喝牛奶,到前几年的喝乳酸菌饮品,再到现在的喝酸奶转变过程。

因为酸奶含有较多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而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液态奶的发展趋势将以酸奶为主导方向。同时,消费者在选择酸奶的时候,消费意识已发生根本转变,重心将由便宜、名牌向优质、健康过渡,因此各品牌的酸奶质量、价格将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故带来各品牌对奶源的选择问题。

第四、 “复原乳”到“奶粉事件”的升级

2006年,整个液态奶行业闹得沸沸扬扬的“复原乳”事件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曾经

争论的焦点就是“复原乳”与鲜奶作为液态奶的奶源哪个更具有优势,更能够博得消费者的欢心。当时受影响的只是液态奶,未涉及奶粉及其他奶制品。而“奶粉事件”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液态奶,还严重影响到整个奶制品行业,甚至是消费者的消费态度与消费习惯。

从此看出,不论是“复原乳”作为奶源还是鲜奶作为奶源,只要生产操作严格按标准执行,营养成份都同样被消费者接受。但“奶粉事件”的性质完全不同,已经危害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因此本人将之定义为“复原乳”到“奶粉事件”的升级。

第五、 国家缺少长远规划,企业缺少社会责任

对于整个液态奶或者说包括奶粉行业,国家的监督都不够到位,不能够做到完全令消费

者放心的地步。前有“大头娃娃奶粉事件”,后有“结石奶粉事件”,均为国家名牌产品。是否名牌就不需要通过相关机构的检测?若再次出现类似的事件,难道就只针对部分产品批次进行检测?难道国家在整个奶制品行业不应该有一套完善的标准与监督制度规划吗?

当然,国家只管理大方向的政策与标准,那么反过来讲,发生这样的事件,就可以说明企业缺少社会责任了。国家或者说机关政府机构没有可能时时刻刻针对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监督,但至少企业应该自觉在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环节对消费者、对整个社会负责任。

总结以上个人观点,消费者在对待企业的错误方面已经相当宽容与大度,但企业也应该反省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让消费者满意、让整个社会满意。

三大进口奶源篇7

旺角是内地游客赴香港的首选目的地,这里的商铺密集程度世界第一。 眼下,去香港买进口奶粉已然成为了一道风景。相比黄金和化妆品,奶粉已经跻身香港旅游纪念品第一位。

从广州到香港,173公里,和谐号需要2个小时。奶粉作为宝宝日常最大的消耗品,每个月需要大约4罐。对于内地妈妈来说,要买到奶粉却并不容易。是什么让内地妈妈远赴千里,踏上这趟寻找粮食的征程?

超市开出限购令

2009年中国新生婴儿数量为1615万人。新生婴儿数量在2010年仍有增加。就以2009年的婴儿数量为基数,按照一个月4罐的消耗量计算,每个月内地对于奶粉的消耗量为6460万罐。

但是,三鹿奶粉事件后,皮革奶粉事件进一步折磨着妈妈们的信心。洋奶粉似乎遭遇了“春天”。购买洋奶粉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在网上海外代购,另外一种就是亲自或者托朋友从海外代买。

在旺角,正在购买奶粉的人,既有来自广州的专程购买者,也有来自北京、东莞和深圳的来旅游者,“顺便帮朋友代买两罐”。这一轮抢购导致的结果是,香港所有超级市场都面临奶粉断货状况。

在香港最大的四家超市集团屈臣氏、万宁、百家和卓越超市,四家超市的美赞臣1至3段奶粉都为零库存,4至5段部分超市还有少量存货;美素佳儿在屈臣氏全面断货,在其他超市有部分存货。而价格相对较贵的日本品牌奶粉和其他品牌奶粉货源比较充足。

旺角一家万宁超市的店员告诉记者,几乎全部货源都是被大陆游客买走。只要有货,大陆游客买都是一两箱起买,1箱6罐。该店员还透露,即使补货,数量也很小。

而在屈臣氏和百家超市,对于奶粉的抢购已经迫使超市开出奶粉限购令。屈臣氏超市的奶粉柜台上贴出公告, 美赞臣及美素佳儿系列奶粉,每人每日限购3罐。而百佳超市的限购令更为严格,规定不管哪种品牌和型号,奶粉每人每天限购2罐。

内地供应充足

上海各超市的奶粉供应状况仍然正常,大型卖场世纪联华表示奶粉供应非常充足。同样一罐洋奶粉算上汇率,两者价格差别不大。美赞臣大陆区杨韵称,大陆版和港版美赞臣在主要配方上是相同的,只是个别成分会有不同。而他们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大陆版的美赞臣全部由广州生产,而港版的美赞臣全部是由荷兰生产,原装进口。

杨韵坦言,自从国内爆出一系列奶粉安全事件后,即使美赞臣一再强调大陆美赞臣的原材料也是进口的,大陆妈妈也更相信全进口的产品。目前在大陆的供货非常充足,完全没有短缺可能性。

而在一国内知名的母婴论坛上,有言论认为,港版洋奶粉比大陆版颜色上更白,质地更细腻。

相反,香港市场的部分洋奶粉,面临内地抢购疯所致的极度短缺。美赞臣香港何女士则称:“我们意识到货源的短缺情况,但是我们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先要保证本港供应,至于内地的需求,我们现在还顾不上。”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屈臣氏集团的证实。屈臣氏集团是香港最大的零售集团,旗下拥有百佳超市和屈臣氏超市。屈臣氏集团香港公关经理Kevin告诉记者,公司方面已经意识到奶粉断货的情况,所以为了保证每一个有需求的顾客都可以买到奶粉,才颁布了限购令。这个限购令的颁布已经有大概4个月的时间。

除了限购令以外,他们目前并没有加大奶粉供应量的打算,因为和供应商的谈判结果是,保持奶粉供应量的稳定,不加大供应。他还表示,奶粉断货并不是因为减少了货源,而是因为需求的急剧增长。他们原本的供应量完全可以保证本港的需求,这部分激增的需求都是来自内地。

对于内地妈妈来说,最为关心的莫过于奶粉短缺是否会意味着商家蓄意抬价。但何小姐表示,美赞臣在2010年9月全线产品提价20%,是由于配方的升级,而不是由于需求的激增。近期港版产品不会涨价。

黑市爆炒水货

香港人爱食补,大街上鳞次栉比的药店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旺角的每一条街都有三家以上的药店,这并不夸张,香港的药店和内地不同,更像所谓杂货铺,更有生活用品出售,价格比超市便宜。而近期,药店的生意比往日更是好了许多,“奶粉族”更是药店常客。

在超市全面断货的洋奶粉,在药店货源却还比较充足。某款洋奶粉价格比超市高出了28%。“利润跟卖纸巾差不多。”但尖沙咀一家药店店员诉苦。她自称拿货贵的原因是背后有炒家在炒卖奶粉,所以他们也苦于拿不到低价的奶粉。

近期也有香港媒体披露,内地对港版奶粉的巨大需求也令香港涌现出一大批网络奶粉炒家。他们每天徘徊在各零售商店,一有奶粉就全部买下,再到网络上加价三成卖出。

来自大陆的专职奶粉购买团,只能退而求其次,转战药店购买“高价奶粉”,或者网上购买“天价奶粉”。

更令人担忧的是,如今在香港市场上,奇货可居更带动了水货销售。

在旺角一家药店,店主拿出一罐外形上与港版奶粉无异产品,唯一不同是,超市包装为中文,而这罐包装为全英文。售价仅200港币。业内人士分析,水货由泰国进口,在配方上与港版完全不同,来源不明,运送及储存情况亦不清楚,因此不建议消费者购买水货。

香港奶粉限购令

港府2月初提出立法限制婴幼儿奶粉离境,昨日港府正式在宪报刊登《2013年进出口(一般)(修订)规例》,建议规定除非获工贸署署长发出许可证,否则禁止从香港输出供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的配方粉,包括奶粉或豆奶粉。规例2月27日交立法会,3月1日生效。

3月起去香港买奶粉

16岁以上人士限带两罐

港府本月初提出立法限制婴幼儿奶粉离境,昨日港府正式在宪报刊登《2013年进出口(一般)(修订)规例》,建议规定除非获工贸署署长发出许可证,否则禁止从香港输出供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的配方粉,包括奶粉或豆奶粉。规例2月27日交立法会,3月1日生效。

同时,考虑到个人自用需要,所以港府建议每名16岁以上人士可带不超过1.8公斤奶粉,即大概两罐。因不希望小朋友被卷入水货客行动,港府首次禁止16岁以下人士携带奶粉。

港府发言人:

新规旨在打击水货客

港府发言人表示,近期配方粉供应链失效的情况与水货客的活动有很大关系,水货客庞大的需求往往引致香港母亲严重缺乏某些牌子的配方粉,因此修订规例旨在打击从事水货活动的人士。

据了解,港府的新规定提出,任何人如输出配方粉(除法例另有规定外),必须取得由工贸署署长根据《进出口条例》发出的出口许可证。任何人若违反有关规例,即属犯罪,一经定罪,可罚款50万元及监禁两年。

港府发言人表示,工贸署一般只向已根据《食物安全条例》登记的“婴儿/幼儿/成长配方粉(供36个月或以下婴幼儿饮用)”进口商,或根据《食物安全条例》所述无需根据《食物安全条例》登记有关的进口商,发出出口许可证。

新规首次加入年龄限制

与此同时,考虑到离境人士可能有自用需要,港府建议每名16岁或以上人士,可携带净重不超过1 .8公斤的配方粉离境。目前市场上最大的罐装配方粉一般净重0 .9公斤,因此根据修订规例,每人可带两罐配方粉离境。加入年龄限制是防止儿童被利用携带配方粉进行水货活动。港府发言人指出,1.8公斤的建议豁免只适用于在每24小时计的首次离境人士。

据悉,修订规例将于2月27日提交香港立法会进行先订立后审议的程序,将于2013年3月1日 起生效。

港府官员近日表态称,至少一年后才考虑取消奶粉限购令。其他的海外奶粉代购也有类似情况,有媒体爆出,一罐在本土折合成人民币65元左右的洋奶粉,卖到国内妈妈手上已经是180元/罐。

自香港限购令发出后,这十几天来,代购奶粉涨声一片,一边是洋品牌默默吸金,一边是内地的妈妈们为宝宝的一口安全口粮殚精竭虑,更有“山寨洋奶”搅得市场一片混乱,限购令究竟给市场主体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真正刺激到国内奶企自强?消费者被透支的信任如何才能重建?本报进行了市场走访。

洋奶粉涨声一片成最大受益者

65元/罐的奶粉卖到中国价翻三倍

作为一个深圳妈妈,香港“限奶令”对周娟鹏是个好消息。“限购之前,香港奶粉都被‘水军’拖空了。”限购之后,像她这样很方便去香港的,可以很从容地每次带2罐回来。

但是,对于像长沙谦谦妈妈这样不具备地理优势的消费者来说,限购令的直接影响就是,她从此要为宝宝的口粮付出更高的价钱。以谦谦一直吃的港版3段美赞臣为例,“春节期间约220元/罐,现在猛涨到了270元/罐。”长沙某母婴店以做港版奶粉、海外奶粉代购闻名。昨日,该店店长朱女士向记者介绍,港府“限奶令”3月初实施后,美赞臣、美素、雅培、牛栏等港版奶粉的价格上涨了10%至20%不等。其他的海外奶粉代购也有类似情况,有媒体爆出,一罐在本土折合成人民币65元左右的洋奶粉,卖到国内妈妈手上已经是180元/罐。

最让人揪心的是,妈妈们就算咬咬牙愿意为宝宝的口粮“下血本”,但因为“水军”遭到“限奶令”的严厉打击,许多专营香港奶粉代购的商家都断了货源,长沙的顺顺妈妈一直给儿子吃的是港版的牛栏奶粉,如今几个经常光顾的代购商都在缺货,她现在最大的恐慌就是有钱都买不到儿子的一口安全口粮。

不断提价还是不用愁销量

有分析认为,“限奶令”最大的受益者是洋品牌奶粉。据观察数据显示,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多个洋品牌奶粉进入了集中涨价期,且每次提价幅度在10%左右。目前,一些洋奶粉在内地的价格超过了300元每罐。

记者近日走访长沙桐梓坡的咿呀、贝贝熊等母婴店看到,占据大部分货架的仍是“雅培”“美素”“美赞臣”等洋品牌奶粉,价格多在200元以上,几者之间的价格竞争也很微妙,同一阶段的指导价只相差2元左右,对消费者的让利折扣不大。

限购令是否会给自家品牌带来市场影响?洋品牌奶粉的公关普遍表现低调。“限购令现在还只实施了半个月,对我们在国内市场上的影响目前尚未评估。”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的湖南区域相关事务负责人说,她未肯透露更多市场计划。不过,她表示,就自家品牌而言,其实港版和国内版的生产标准、检测标准是一致的。

消费者需警惕“山寨洋奶”

由于产品信息的不对称 ,目前普通消费者普遍将产品安全等同于“价格高、纯进口”的消费心理,让许多“洋奶粉”一入中国就平民变贵族,价格比本土贵出多倍。

经常请国外朋友代购的妈妈们对此都深有感触。一罐在荷兰售价大约人民币100元左右的奶粉,即使加上税、代购费用和邮费,也比在国内售价便宜三成左右。来自商务部商务预报系统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21日,全国国外品牌婴幼儿奶粉零售价为200.71元/公斤,而国产品牌零售均价仅为153.79元/公斤。

三大进口奶源篇8

从三鹿出事以来,中国的乳品市场好像就没有消停过。这次与以前不一样,是新西兰的乳品巨头恒天然这块大牌翻牌了,它栽到了肉毒杆菌上。该公司一个工厂去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这些产品有中国进口商涉及。坏消息又一次挑动了人们的神经。

据报道,乳业巨头恒天然控制了新西兰90%的奶源,而中国是新西兰乳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80%的进口奶粉来自新西兰。2012年,中国进口奶粉60多万吨。今年上半年进口奶粉47万吨,估计全年会超过70万吨。

我们必须清楚一个事实:相对于13亿人口的巨大需求,中国的牧业资源禀赋是严重不足的,优良牧场的缺乏更是无从弥补。这是中国乳制品目前无法整体优质起来的原因之一。好奶需要好牛,好牛需要好草!

中国拥有4亿公顷草原,但多在高寒地区,而且近年来退化面积不断扩大。20世纪70年代中期,全国退化草原面积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15%,80年代中期增加到30%,90年代中期达50%。目前全国约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达1.5亿公顷。与此同时,全国主要牧区天然草原牧畜超载问题十分突出,超载率达44%。

1986年,《生鲜牛乳收购标准》。较之前的政策,它取消了生鲜牛乳收购对提取物和添加物的约束。这本不是一个显著的变化,也很少有人关注,却最终引发了巨大的灾难。没有了这个约束就等于撤掉了生鲜牛奶的一道防线!什么东西都可以往牛奶里加,那还是牛奶吗?终于,三聚氰胺出现了。5万名儿童患病、1万名儿童住院治疗。中国乳业从此踏入信任黑洞。

一个令人寻味的场景是:1999年,福建长富乳业投入6亿元建设34个牧场。可是,到了2005年,长富即陷入困境,不得不寻求蒙牛的支援。

奶源是乳业的根本。建奶源的倒下去,不建奶源的却火起来。这个行业能长久么?

在优质奶源稀缺的情况下,一些企业想的不是如何建设奶源,而是想方设法靠添加剂欺骗消费者的味觉,用广告营销忽悠消费者的决断。这种办法能不出乱子吗?

缺乏好牛奶是一回事,出现坏牛奶是另一回事。

这些年,人们总是站在道德的角度痛骂乳品企业黑心无良。实际上,我们更应该关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它们是一个行业的底线。只要底线在,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底线如果不在了,坏到哪里去,谁也不知道。

质量安全短板在哪 ?

上一篇:寻书看范文 下一篇:户籍地计划生育证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