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破吴归范文

时间:2023-09-16 22:01:22

越王勾践破吴归篇1

关键词 吴王夫差 帝王形象 新探

历史剧《卧薪尝胆》在央视已经热播完毕,剧中塑造的吴王夫差的帝王形象,与人们心目中的传统帝王形象大相径庭,可以说,《卧薪尝胆》中的吴王夫差形象,是对传统帝王形象的颠覆。

在大多数观众的传统心目中。吴王夫差是个是丧志的君王,昏聩、残暴、只爱美人不爱江山,而该剧塑造的则是一个非常阳光的、有雄心大志的帝王,并不是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残暴和昏庸,近日翻看诸多史书。吴王夫差基本如此,可以说,《卧薪尝胆》还原了吴王夫差这一历史性的悲剧性人物形象。

塑造人物形象,在于刻画性格。就艺术对生活的把握而言,创作者的才华,集中体现于对人物性格的发现与创造。一部影视作品如果想超脱平庸而获得新鲜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话,就必须把人物性格的刻画放在创作的核心位置上。诚如高尔基所说的“一个严肃的作家的任务,是要用具有艺术说服力的形象来编写剧本,努力达到那种能使观众深受感动并能改造观众的艺术真实,这就是创造性格的工作。”很显然,《卧薪尝胆》正是遵循这一原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吴王夫差的人物性格,正是通过夫差和勾践,夫差和伍子胥,夫差跟西施,夫差和伯豁之间的恩恩怨怨而凸现出来的,使得观众对这样一个重道猖狂的君王又爱又恨。

先说夫差和勾践。夫差和勾践的斗争是全剧的主线,他们之间从国家到个人。从身体到心理甚至于精神上的较量,是整个《卧薪尝胆》的精髓,也是最吸引观众眼球的部分。夫差对于勾践并不存有什么心软,他一直不愿意杀死勾践,更大的源于他自己的猖狂和自信,他践踏勾践的尊严,摧毁勾践的自信,培养勾践的奴性,从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多么的正确,他在勾践面前永远是多么的强大和不可征服,夫差重王道,讲信义,夫差有“仁”,但他并不“慈”,他对勾践的所作所为是残忍的、令人发指的,他不消灭勾践的肉体。而一直折磨勾践的精神,从开始对勾践征服的心理,到后来鄙视勾践的恭顺木讷的奴性,从重视勾践到轻视,逐渐到失去警惕的无视,夫差对勾践决心征服的张狂姿态的变化过程被诠释得层次分明。夫差,作为与勾践有着不同价值观的帝王,胸中怀着对江山社稷的抱负,一心想让吴国成为世界的中心。但历史、命运的选择,却没有让夫差走到最后,在向越王勾践投诚之后,夫差留下了“勿伤我国民,勿毁我宗庙”的“请求”,最终自刎。(《左传,哀公二三年》)“冬,十一月,丁卯,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辞曰:孤老矣。焉能事君?乃缢,越人以归”,他是非常有骨气的。使其居甬东,既不给越王当马夫,更不尝越王之大便,只是当越王之虏臣,也有荣华富贵可享,但吴王拒而不事,硬是走了一条杀身持节之路。岂不壮哉?人们在赞美勾践伟大的同时,却没有注意到他曾经有过的奴才丑象:人们在咒骂夫差无道失国的行径时,却没有注意到他不甘为奴,视死如归的壮举。因此夫差不再是如商纣夏桀般的昏君,而是一个性格真实丰满、抱负远大的吴王夫差,还了夫差一个历史的公正。

再说夫差和伍子胥。夫差和伍子胥在剧中的关系其实是很微妙的,伍子胥一直对夫差是恨铁不成钢,更多的时候他把夫差当成了自己的儿子,两个人有着共同的个性,心里有话都是当面讲出来。吴王觉得伍子胥一直不支持自己的北上称霸,甚至几天不上朝来威胁伍子胥,这更有点像小孩对大人的恶作剧。伍子胥聪明一生,糊涂一时。他当面呵斥吴王“荒唐”“胆大包天”。却忘了在他面前的不是他的孩子,而是一个万人之上的君王。夫差对伍子胥又爱又恨,他明白相国的忠诚。也知道相国谋略过人,但他讨厌相国无视他君王的地位,阻扰他称霸的计划,因而用杀掉相国安排给他的十八位卫士,来警告伍子胥。夫差自从得了西施,就一直住在姑苏台。一年四季享乐游玩,不理政事。朝中大臣屡有劝谏的,都被训斥驱逐,大家渐渐也就不敢说了。只有老臣伍子胥,见吴王如此无道,就在姑苏台下进谦劝阻,但吴王也是不理。伍子胥觉得吴王如此势必取祸,劝谏又不听,于是称有病不再上朝。当时,越国在勾践的治理整顿下,国力日益增强,军队已训练有素。吴王夫差感到威胁,想要征伐越国,被伯呵裳宰枘印N樽玉闳衔,越国才是心腹大患,不宜远征齐国。但伯喝戳χ鞴ゴ蚱牍,并保证出师必捷。由于平日里西施和伯豁一起,总是讲越国的好话,说越王是如何地恭敬吴王。必无二心等等。此时的吴王夫差也就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一心要攻打齐国,但伍子胥坚决反对。一向与伍子胥有矛盾的伯褐霉家安危于不顾,乘机挑拨吴王和伍子胥之间的矛盾。吴王于是将伍子胥赐死。可怜一代谋臣,精于谋略却不懂为臣之道,英明的吴王,虽未昏庸。却不懂得珍惜国家栋梁。因此,夫差虽有北上称霸的雄心,但却不识竭尽全力效忠的贤臣。兀自狂妄自大,骄纵自满,目空一切,终于败亡。

三说夫差跟西施。西施自古被称为“四大美人”之一的同时,也被冠为“红颜祸水”、“祸国殃民”的恶名。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夫差与西施之间不仅仅是占有和被占有的关系,应该还有深厚的感情。夫差一边有着对江山社稷的宏伟抱负,一边有着对心爱女子的深切柔情,是个性情中人。西施初入宫时,一开始是根本不接受夫差的。而夫差也不强迫西施。他每次经过西施窗前察看情形。如果西施不理他就去找郑旦了。夫差对西施的呵护是慢慢积累起来的。西施想念家乡,夫差就在吴宫内修造了一处越国的山水让西施散心,找来一群儿时的玩伴与西施叙旧,让歌伎跳越国的舞蹈让西施欣赏:尤为让人感动的是,夫差对西施说,“我出去征战,当这块玄冰融化之时,就是我得胜归来之日……”这是一个男人对心的刻骨柔情,这样一个对女人怜香惜玉的男人,怎能说是残暴的君王?关于西施的结局有种说法:说她感觉已为国尽忠,但夫差对她百般疼爱确实出自真心,在与他相处的日子里,西施越来越感觉他的好,到完成任务的时候,她发觉自己已真正地爱上了夫差,而战争又让她失去了夫差,夫差战败自杀于越国大殿后,西施才跟范蠡走的。实际上,西施对吴王是有感情的。可惜由于多种原因,夫差最终成为了没有被历史选择的君王,没有被心爱女子选择的男人。从此种意义上讲。西施并不能完全影响夫差的行为。因此。吴王夫差的亡国,应该是因为夫差一贯骄傲自大,一心想北上称霸,耗费国力、财力、民力。而导致亡国、亡身。跟西施这样一个弱女子有何关系?

四说夫差与伯豁。伯豁为人。好大喜功,贪财好色,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安危。内 残忠臣,外通敌国,溜须拍马,投机钻营,蛊惑夫差,使吴国在吴越争雄中拥有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丧失有利时机,逐渐走向衰败。而一度挣扎在亡国边缘的越王勾践却“卧薪尝胆”。终于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励精图治中东山再起,一举灭吴,史称“三千越甲可吞吴”。在这场戏剧性的历史较量中,伯豁是一个举足轻重、至为关键却又极不光彩的人物;而夫差的命运也是与伯豁紧密相连、休戚相关的:越国夫椒之战败亡后,文种将大量珍宝、美女贿赂伯豁,使伯豁在夫差面前说好话,越国才得以保全:勾践入吴为奴三年,又是伯豁在夫差面前极力周旋,方得以保全性命,安然返越;西施、郑旦入吴,越国借粮、还粮,也是借伯豁之力、得夫差之允方得以成功:至于夫差伐齐,赐死伍子胥,筑邗城,盟黄池。导致越王乘虚而入,杀太子,破吴都,求和不成。愤然自杀。更是脱不了伯豁的干系。纵观夫差由强盛转向荏弱亏虚、衰败破落的过程。伯涸谄渲谐涞绷艘桓黾端丑恶的角色。伯豁一人当然不能有那样大的力量,造成堂堂强吴的一朝覆亡。但是却因为他的能够发挥作用,不仅依赖于外敌,也利用了吴王夫差的骄狂和轻信。因此仔细推究起来,这一幕吴亡悲剧。毕竟是被“宝器”、“美女”所打倒的伯豁所导演的,夫差所主演的,伯豁对强吴的覆亡。还是要负一定的责任的,但这种责任,却还是维系在夫差对伯豁的绝对信任上的。对于伯豁这位奸相,当时孔子的弟子子贡对他所作的评论是:“太宰否用事,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历史选择了夫差,夫差又选择了伯海历史的必然和偶然造成了吴越相争的结果,教训是极其沉重而深刻的。

最后谈谈对夫差的历史评价。吴王夫差。因为他亡了国,一直被后人痛骂。骂的罪名很多:听信谗言、残害忠良等等。但是,清代人写的《扬州画舫录》,却发现在扬州,夫差有着很好的名声,很长一段时间内,当地的老百姓筑庙祭祀他。

《扬州画舫录》是这样写的:“邗沟大王庙在官河旁。正位为吴王夫差像。副位为汉吴王濞像。《左传》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此今之运河自江入淮之道也。自茱萸湾通海陵、如皋、蟠溪、此吴王濞所开之河,今运盐道也。”:是王夫差开邗沟,沟通了江、淮这两条东西向的大河,也就沟通了中国南北之间的联系。使扬州处于南北交通的枢纽要地:和吴王开邗沟相联系的。便是吴王造邗城。正因为夫差选择了这一块靠近长江、有利于沟通南北交通的丘陵地区建立邗城。把原来主要用于军事运输和用作后勤保障基地的邗城,发展成长期经济繁荣的城市。夫差建造邗城和开凿邗沟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更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而有他全盘的战略考虑,是为了实现他的称霸的雄心。从长远来看,他的这些措施。把吴文化引入了长江以北,加快了这一块区的开发;同时,也促使吴文化和中原文化进一步结合。对中华文化的融合,夫差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扬州人不管夫差因为亡国而遭骂名。而是由于他在当权的时候确实做了对扬州人民有好处的事,扬州人民就崇敬他。这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朴素的历史观。

现在的诸多历史评论中,已经不认为他是昏庸腐败、好色贪财因而亡国的昏君,而认为他是经营霸业、过度耗掉尽民力才遭到亡国,却又一致称颂他建造邗城和开掘邗沟的功绩。范文澜说:“夫差耗竭民力,经营霸业,因而亡国:但南北水上交通却从此创出新局面。”翦伯赞说:“吴人在邗筑城。又开凿河道将长江、淮水连接起来,辟出一条通向宋、鲁的水道。”朱东润说:“邗沟的完成,不但证明了吴对航运的认识。同样也证明了吴有强大的组织力量。”――应该说:这样的评价是比较公允的。

越王勾践破吴归篇2

教学目的

了解关于《国语》的文学常识

学习常用字“知”、“复”、“既”、“劝”、“遂”、“当”。背诵第五、六段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感受勾践为图复国卧薪尝胆的意志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论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请给这段话用成语起个标题,有能力的把这段话翻译出来。

题目:卧薪尝胆

译文:勾践困守在会稽的时候,喟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样困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着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饭时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地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稽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屈己礼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来访的宾客,救济贫穷的人,慰问死者的家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

诵读课文

根据下列问题学生自己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注意字音、断句。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小声读课文。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时,为什么要号令三军?号令三军的内容是什么?

2文种是怎样进见勾践的?勾践派谁向吴国求和?勾践怎么说服出使者的?

3“夫差将欲听与之成。为什么没“成”?后来为什么又“成”了?

4当越国解了会稽之困后,勾践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5越国国土面积有多大?勾践对父兄昆弟发誓说了什么?勾践对国人下了什么命令?对“达士”,对“四方之士”,对“国之孺子之游者”,对自己什么态度?十年没收什么产生什么结果?

6越国父兄几次向勾践请求报仇?勾践是怎样回答的?

7讨伐吴国的战争开始后,国人有什么表现?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订正字音、断句,并准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复述课文

学生复述勾践灭吴的故事。要求学生在讲叙时要用联想和想像的方法生动叙述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重点字的理解。

注:讲大纲要求掌握的常用词“知”、“复”、“既”、“劝”、“遂”、“当”用幻灯打出这些常用词在初中使用过的句子,并注明出处,让学生快速回答。

评价勾践

分析评价勾践,要求用原文语句来分析。

学生只要自圆其说就行。对勾践评价好与坏,学生可能会超出《勾践灭吴》这课的内容,只要学生引用的史实没能科学性错误,教师都不要轻易否定。目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指导背诵

1越国父兄几次向勾践请求报仇?勾践是怎回答的?

2讨伐吴国的战争开始后,国人有什么表现?

3战绩如何?

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最后两段。完成书后练习第61页第二题。

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的

了解关于《国语》的文学常识

学习常用字“知”、“复”、“既”、“劝”、“遂”、“当”。背诵第五、六段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感受勾践为图复国卧薪尝胆的意志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论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请给这段话用成语起个标题,有能力的把这段话翻译出来。

题目:卧薪尝胆

译文:勾践困守在会稽的时候,喟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样困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着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饭时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地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稽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屈己礼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来访的宾客,救济贫穷的人,慰问死者的家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

诵读课文

根据下列问题学生自己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注意字音、断句。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小声读课文。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时,为什么要号令三军?号令三军的内容是什么?

2文种是怎样进见勾践的?勾践派谁向吴国求和?勾践怎么说服出使者的?

3“夫差将欲听与之成。为什么没“成”?后来为什么又“成”了?

4当越国解了会稽之困后,勾践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5越国国土面积有多大?勾践对父兄昆弟发誓说了什么?勾践对国人下了什么命令?对“达士”,对“四方之士”,对“国之孺子之游者”,对自己什么态度?十年没收什么产生什么结果?

6越国父兄几次向勾践请求报仇?勾践是怎样回答的?

7讨伐吴国的战争开始后,国人有什么表现?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订正字音、断句,并准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复述课文

学生复述勾践灭吴的故事。要求学生在讲叙时要用联想和想像的方法生动叙述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重点字的理解。

注:讲大纲要求掌握的常用词“知”、“复”、“既”、“劝”、“遂”、“当”用幻灯打出这些常用词在初中使用过的句子,并注明出处,让学生快速回答。

评价勾践

分析评价勾践,要求用原文语句来分析。

学生只要自圆其说就行。对勾践评价好与坏,学生可能会超出《勾践灭吴》这课的内容,只要学生引用的史实没能科学性错误,教师都不要轻易否定。目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指导背诵

1越国父兄几次向勾践请求报仇?勾践是怎回答的?

2讨伐吴国的战争开始后,国人有什么表现?

3战绩如何?

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最后两段。完成书后练习第61页第二题。

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

3、认真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勾践在逆境之中不气馁、不沉沦,刻苦自励战胜困难的精神与其奋斗成功的具体缘由,理解文种、申胥的忠贤报国之志。揣摩人物语言,体会说理动情艺术。

教学重点:

(1)积累本课要求掌握的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奋斗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简介《国语》思想内容、文学价值与本文相关时代背景;把握全文内容要点;讲读第一部分。

一、导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幅对联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忍不拔的意志而写的。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务求报仇雪恨,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今天,我们结合历史事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越王勾践是如何实现心中理想的。(板书课题)二、题解: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记述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故事。

1、关于《国语》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一样都是左丘明所作,一般的看法是,《国语》有一个成书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它是分别叙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记言史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的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采择有多少,以《周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国语》的编写意图,是“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国语·楚语下》)。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叙》、刘熙《释名》)之称。《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它具有史家“尚实录,寓褒贬”的传统,也能运用形象思维来写史,具有较强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言谈为事实而发,事实又作为言谈的验证。它着重记述“邦国成败,嘉言善语”,故名为《国语》。它叙事比较完整,着力于通过对话,验证于行动,虚实相生,详略有致地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思想。

2、关于本文时代背景

吴越是春秋后期兴起地两个大国,两国经常攻战不休。公元前496年,吴攻打越,战于木隽李(今浙江嘉兴),吴师战败,吴王阖闾受伤死去。儿子即位。公元前494年为父报仇,败越于春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后讨伐吴国,在五湖(今太湖)大败。率五千甲盾而退保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王求和。勾践在吴国卧薪尝胆三年,回国后“十年生聚,而是年教训”,一方面为保命存国,施行缓兵之计,忍辱含垢图生存,一方面引诱吴王肆无忌惮地膨胀称霸诸侯的野心。吴先后征服中原的鲁、邾等国,压服齐、晋,夺得霸主之位。《左传》说夫差“吴日敝于兵,暴骨如莽”,又说吴王不恤民力,“视民如仇”,穷兵黩武,凋敝不堪。事实如此,吴王沉湎声色,扰乱农工,违背时令,相信谗言,喜欢娼优,疏远了拾遗补阙、劝善规过的大臣,所以通达贤人隐居不出,忠臣背叛;周围人曲意逢迎,施肥不分,苟且偷安。勾践、鲁哀公十六年攻打吴,鲁哀公二十年保卫了吴,在军营中过了三年之后,终于在鲁哀公二十二年冬(公元前473年)灭吴。

三、指名分别朗读课文,正音释词。

(一)正音:会稽(kuàijī)浠(chī)夏天穿的一种细葛布。句(gōu)无鄞(yǐn)地名,在今浙江宁波。嚭(pǐ)人名,即伯嚭。疾疹(chēn)患病的人。无不脯(fǔ)也

(二)掌握本文的通假字

仇雠敌战之国也。“雠”同“仇”

令壮者无取老妇。“取”同“娶”,迎娶

将免者以告。“免”同“娩”,生育

三年释其政。“政”同“征”,税赋

而摩厉之于义。“摩厉”同“磨砺”

无不餔也。“餔”同“哺”,给人吃

振贫吊死。“振”同“赈”,赈济

四、齐声诵读课文一遍,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试简要概括其内容。

明确:全文共三部分,分别为:战败和谈(第一至二自然段),卧薪尝胆(第三至四自然段),胜而灭吴(第五至第六自然段)。

五、讲读第一部分

(一)学生自译此部分,解答学生在字词句方面的疑难处。

难词难句解析: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之上。本指鸟类歇宿,引申为停留居住。2、乃(于是、就)号令三军(古时军队大多氛围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也泛指军队。)

3、有能助寡人谋而退(使动用法,使之撤退)吴者,吾与之共知(动词,主管、管理)越国之政(朝政、政权)

4、贾人夏则资(动词,积蓄,储备。文中是早作准备之意)皮,旱则资舟,水(用作动词,发大水)则资车,以(目的连词,来)待乏(物质匮乏的时候)也。

5、夫虽(即使)无四方之忧,然(转折连词,然而、但是)谋臣与爪牙(指勇猛的将士)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6、今君王既(已经)栖于会稽之上,然后(这样以后)乃求谋臣,无乃后(晚)乎?(无乃……乎:固定句式,岂不是……吗?表反问的句式)

7、苟(如果)得闻子大夫(即大夫,子是加在人名或官名之前的尊敬之词)之言,何后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何后,即有什么晚的)

8、遂使之行成(求和,成,和)于吴

9、子胥谏曰:“不可(与之成)!”省略句

10、夫上(高)党(所、处、地)之国,我攻而胜之

11、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使动词,使服从)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讲和)而去(使动词,使离开)之

(二)讨论:

1、越王勾践为什么要与吴王夫差谈判?

2、越王勾践和吴王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明确:越王纳谏,吴王拒谏)

3、文种对勾践提出了怎样的批评?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批评的?

(明确:批评勾践平时不注意任用谋臣与武将,而到兵临城下时才想到寻找有用之才,为时已晚。采用比喻说理的方法,用贾人与蓑笠作比。)

4、伍子胥反对议和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明确:吴月两国是世代的仇敌;吴越两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两国不能并存;吴国占据中原无利可图,而占据越地则得益非浅。)

5、谈判的结果怎样?(提示:夫差王与之成而去)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第二、三部分;概括评析人物形象;归纳全文中心与写作特点。

一、讲读第二部分

(一)疑难字词句疏通

1、勾践说于国人曰shui劝说

2、寡人不知其(自己)力之不足也,而(却)又与大国执雠(结仇),以(导致,以致)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改变治国政策)【省略句】。

3、吊忧者(慰问)

4、去民之所恶(厌恶)

5、然后卑(恭卑)事(服事)夫差

6、宦(帝王的仆隶,这里名词用作使动词,“使……为宦)士三百人于(到)吴

7、四方之民归(归附)之,若(像什么一样)水之归也

8、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二三子”,春秋时表复数的习惯用语,相当于“你们”“诸位”“各位”等)夫妇以蕃(生息,繁殖)

9、其达(明智达理)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漂亮的衣服穿,让他们吃饱饭。)

10、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礼,礼遇)

(二)讨论: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提示:力之不足,此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2、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提示: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3、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不食,非夫人之所织则不衣)4、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提示: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纳贤士。轻徭薄赋,整肃军纪。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三败吴国)

二、讲读第三部分

(一)疑难字词句疏通

1、昔者(从前)夫差耻(侮辱、羞辱;另解:原为形容词,现作使动词,“使吾君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克制)矣,请报(报仇)之

2、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怎么能不知道羞耻呢)请姑(暂时)无庸(用)战!

3、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请允许我们再打一战)

4、勾践既许之,乃致(招致,召集)其众而誓之

5、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思想行为)之少耻(缺少知耻的精神)也

6、今寡人将助(帮助,顺应)天灭之。吾不与(赞成)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同进同退,旅;俱)。

7、如此,则有常(规定的)刑就会有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

8、果行(果断地这样做(伐吴)),国人皆劝(劝勉鼓励)

(二)讨论:越国伐吴时,国人为什么“皆劝”?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1因为勾践与民休息、体恤百姓的措施,深得民心;越国国力大增,百姓忠君爱国;越国上下精诚团结,雪耻心切。2根本原因是勾践忍辱负重,全国同仇敌忾。具体而言:勾践具有“以民为本”的思想,他认为只有民心所向,才能无敌于天下,因此,他能够尊重民意,依靠民力,与百姓同甘共苦,休戚与共。于是,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勾践有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面对强敌,他毫不畏惧,坚持反攻复国的目标,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终于复仇雪耻。勾践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纪律严明,赏罚分明。)

2、越国灭吴经过了哪几次战争?(明确:三次,即课文最后一句: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三、总结全文

(一)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从越王勾践战败媾和,卧薪尝胆,最终灭亡吴国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2、本文塑造了一组形象鲜明生动的人物,试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他们的思想性格特点。

(明确:

勾践:一代开明圣贤的明君。他胸怀大志,不忘国耻,有胆有识,处变不惊;知人善任,勇于自责,能屈能伸,奋发图强;抚慰百姓,深得民心。

夫差:一个有勇少谋的昏君。他优柔寡断,刚愎自用,骄矜自满,不纳忠言,听信佞臣,终于错失良机,埋下祸根。

文种:一个治乱之贤臣。他耿直坦率,忠贞自负,足智多谋,长于辞令。

子胥:一个失败的忠臣。他忠心耿耿,力谏君主,观察敏锐,分析深刻,但缺乏进谏之艺术,又遇上惑于谗臣的昏君,一片苦心付之东流。

伯嚭:一个色令智昏的奸佞之臣。他置自己的职责于脑后,贪图越国美女,巧言惑君,帮助越国“行成于吴”,成为吴国灭亡的千古罪人。)

3、分析本文详略取舍上的特点。(提问:文章标题为“勾践灭吴”,那么,全文的重点是否在于“灭吴”之战?)

(明确:吴越战争的具体情节不是作者所要反映的内容,因此文中隐去了吴越五湖之战、勾践被打败这一段史实:对于越国反攻过程中数年发生的几次战争,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和谈备战是作者要重点表现的,因此不惜笔墨放开去写。写和谈,各色人等纷纷出场,文势跌宕,高潮迭起。写备战,从人力物力两方面写,人力一面写得尤为详细,如婚娶的具体规定,奖励剩余的具体措施等,无不如实笔录。从而令人信服地表明:勾践灭吴,事有必然;夫差覆亡,无法逆转。)4、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明确:1叙述语言古朴简明,点到即止,绝无赘言;2人物语言个性鲜明,旁征博引,巧譬善喻;3人物对话曲折尽情,起到了推进事态发展与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4人物语言切合特定环境与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例如:勾践只有在兵败国危以后才会亲切地称三军将士为“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并提出谁能退吴,便与他一道分享国家权力。再如文种作为治乱之贤臣,忠心耿耿,才敢于对勾践提出批评。而伍子胥、老谋深算,富有远见,才会入木三分地剖析不可与越国议和的理由。)

四、布置作业

教案点评:

越王勾践破吴归篇3

零,既是起点又是终点,零可以代表一切吗?从零开始,为什么要面对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让人重新面对世间,取得成功。这叫从零开始吗?天底下难道都是从零开始获得成功的吗?或许是,或许不是,大多的成功并不是从零开始的。

《从零开始》中“会稽山的勾践,山河破碎,身世浮沉,何等悲惨;为吴王洗马,为夫差尝粪,何等耻辱。但他明白一切从零开始,卧薪尝胆,一尝便是十个年头。终于,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勾践是从零开始吗?我的回答是:不是。所谓一切从零开始是没有拥有一切的东西,孤零零的一人,从头打拼。勾践是这种情况吗?何况他当年也没有失去什么,只不过打了败仗,做了夫差的俘虏而已,后来的卧薪尝胆只是勾践的醒悟而已,使他促成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胜利并非从零开始,而是百姓对勾践的信任,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吴国民心未齐,而越国人心一齐,百姓众望所归,这样的形式对比,夫差是必败无疑,这就是所谓的从零开始吗?

沙门中学初一:a1998104

越王勾践破吴归篇4

出自唐朝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诗文赏析:

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在吴越兴亡史中,以越王十年生聚卧薪尝胆的事件最为著名。诗中却没有去追述这个为人热衷的题材,而是换了一个角度,以归统领全诗,来写灭吴后班师回朝的越王及其将士。接下一句是对回师那个欢悦气氛的描绘。诗中只抓住一点,写了战士的锦衣还故乡,可留给人们想象的却是一个浩大的,热闹非凡的场面:旌旗如林,锣鼓喧天,勾践置酒文台之上,大宴群臣,满脸得意而又显赫的光辉。举城到处可见受了赏赐,脱去铠甲,穿着锦衣的战士,二十年的耻辱,一朝终于洗净,胜利的欢欣与胜利的沉醉同时流露出来。一个尽字,便暗示了越王以后的生活图景。果然,王宫里开始回荡起歌功颂德的乐曲伴以柔曼的舞姿,越王左右美女如云,缤纷落绎,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二、三两句是诗人在越国历史画卷中有意摄取的两个镜头,浓缩了越国称霸一方后的繁盛、威风,其中更有深味可嚼。昔日,吴败越后,越王采纳大夫文种的建议,把苎萝山女子西施献于吴王,于是迷恋声色的吴王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终日轻歌曼舞,纵情享乐,对世仇越国不再防范,使得越军趁势攻入,最后亡国自尽。吴国灭亡的道理越王哪里不知,可他如今走的又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当年忍辱负重,卧薪尝胆,食不加肉,衣不纹饰,精励图治的英雄本色,随着良辰美景,江山在握都丢得干干净净了。那么这样的繁盛又会存在多久呢?至于越国的命运,诗人不去写了,一切道理已尽在不言之中,而是急转一笔,写了眼前的景色:几只鹧鸪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废墟上,旁若无人的飞来飞去,好不寂寞凄凉。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

越王勾践破吴归篇5

关键词:西施;爱国主义;另类演绎;颠覆传统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024-01

中国传统戏曲是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极为灿烂的一朵奇葩,在传承人类文明乃至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纵观中国戏曲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每当国家遭遇外寇入侵,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时,就会涌现一批又一批宣扬杀身取义、慷慨赴难、忠君爱国的戏曲作品和典型人物,这是文化先贤用如椽战笔激发民族意识,呼唤奋起反抗的檄文。其中有关越女西施以美人计助越灭吴的故事,便是代表作之一,“舞台上正面人物基于历史决定论,将自己或者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看作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的自信”①,西施形象穿越千古,家喻户晓,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人物。

然而,前不久央视戏曲频道播出的江苏省京剧团新编京剧《西施归越》,却对西施的故事作了另类的演绎,该剧没有正面表现西施离间吴国君臣,麻痹吴王斗志,为越国战胜吴国提供重要帮助,而是讲述越国灭吴之后,西施因怀了吴王的孩子,归越之后遭遇越国君民不能容留她的腹中之子,最后走投无路,被逼身亡的故事。

这样的改编,我们从西施的悲剧人生中除看到世俗对人性与母性的毁灭外,所得到的最多的启示却是觉得英雄不可为,救国不可为,女人应从战争中离开。这一社会效果究竟是作者的主观设计还是意外的产物,我们不得而知,但它确确实实颠覆了西施故事中原本蕴藏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感情上令人难以接受。

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扭曲了西施的美好形象

流传千年的西施故事其核心情节是西施受越国君臣所托,忍辱负重献身吴王为妃,以换取越国君臣的苟安,并施美人计蒙蔽吴王,帮助越国战败吴国。这是历史上众多有关西施的文学戏曲作品共同演绎的主题。这一主题趋同的现象,与中华民族累遭外侮,人民苦难深重,祈盼英雄救国救民的历史息息相关,因而深明大义,忍辱负重,除奸报国的西施便成了人民心目中的女英雄,在一代又一代的艺术传承中千锤百炼,日臻完美,成为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该剧的编导者没有正面表现西施忍辱负重,除奸报国的过程,却重点描写西施怀上了吴王的遗腹子回到越国,不仅没有受到救国英雄应有的礼遇,相反越国君臣一致要将她的腹中胎儿处死,西施出于母爱,坚决不从,顽强地生下遗孤,双方由此形成尖锐的冲突,最终在强权和世俗的重重压迫下,儿死母伤,西施众叛亲离,含恨而亡。

很明显,作者的本意是要鞭挞世俗对人性、母性、无辜婴儿的扼杀,为母爱与人性伸张正义,咏叹哀歌,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不难发现,剧中西施的护婴的做法,其实质乃是私情重于大义,母爱高于国家安危的个人主义行为。西施明知存在这样的后果,却不惜违拗越国君臣的意愿,执意保护吴王的血脉,其行为就无异于为战败国将来死灰复燃东山再起保存力量,对越国的安全来说,也无异于埋下了一颗致命的定时炸弹。因此可以说西施的护婴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母爱与人性使然,实质上已构成对越国最高利益的挑战和威胁。

纵观以上情节,《西施归越》精心塑造的西施与过去舍己救国的西施已判若两人,原本深明大义的西施在这里被扭曲成只顾私情母爱,不顾国家安危的俗女,一个流传千年的反暴政的故事业已面目全非,原来为国献身的悲壮精神荡然无存。

二、把历史当成小姑娘随意打扮

稍有历史文化知识的人都知道,《西施归越》中西施护婴的情节及其自绝身亡的结局在过去的史册中是无据可查的,剧中二号主角越王勾践在经历“卧薪尝胆”复国之后,为了保住王位免遭二次灭国,一心要斩杀西施的“逆子”,以致将她逼上绝路,这一情节在过去的史册中也是无据可查的,都是作者的精心杜撰。作者的本意是想借西施的遭遇来探讨如何尊重人的本性,谴责强权和偏见对人性的毁灭,宣扬这一主题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作者借助西施这个知晓率极高的历史人物来表达上述主题则很不恰当,相反使原题材积极明朗的爱国主义思想变得艰深晦涩起来,尤如把一株高贵的兰花移栽到血腥的陋盆中,怎么看都令人不爽,心中憋屈。

面对五千年华夏文明史,我们的艺术家应该承担不断传承与弘扬的责任,而不应随心所欲地改编历史事件,象早年胡适先生批评的那样,“把历史当成小姑娘随意打扮”②,随意颠覆传统,模糊大众对祖国历史文化知识的认同。

《西施归越》把西施和勾践从救国美女和自强不息的神坛上拉了下来,重新打扮成了自私、狭隘的凡夫俗女,这种翻烧饼式的创作手法是很难称之为艺术创新的,结果只会误导和模糊观众尤其是年青观众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知。早在60年前,人民日报社论就批评一些戏剧作者的“胡编乱造”:“他们在修改或改编剧本的时候,不是和艺人密切合作审慎从事,而是听凭主观的一知半解,对群众中流传已久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采取轻举妄动的态度,随便窜改,因而经常发生反历史主义和反艺术的错误,破坏了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完整”③,这一观点,今天看来依然振聋发聩。

三、把积极的主题演变成消极的主题

在今天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下,艺术家在文艺创作上有着极大的自由裁量权,但是,有些底线是乎不应随意超越,特别在涉及某些核心价值观方面,艺术家似应如履薄冰,严肃谨慎,对业已形成的社会共识不应轻易打破,就像黑格尔说的那样:“戏剧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要形成最完美的整体,所以应该看作诗乃至一般艺术的最高层。”④

《西施归越》集中笔墨描写了越国灭吴后西施归来不仅没有受到救国英雄应有的礼遇,相反步步被逼陷入困境:越王勾践因西施怀有吴王血脉而怀疑她有二心,派兵秘密监视,限制她的行动;昔日的恋人范蠡也因她怀上吴王的遗孤而离她远去;乡邻们不仅不感谢西施献身吴王使他们免遭生灵涂炭,相反对她讽刺挖苦,恶言有加;老母亲心疼女儿双目失明,老迈无助悲痛而亡;她因保护遗孤,东躲,心疲力尽,最终走向深渊以悲剧结束。这一系列令人伤心落泪的情节在观众的心底自然会形成一个结论:就是西施受命入吴是一个错误,如果不作吴王妃,她不会有今天的悲剧结局,她为无情寡义的越国君民牺牲自己的爱情,忍辱负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女人应从战争中走开。《西施归越》的情节走向把一个本来想为母爱证明的主题,翻手演变成了质疑献身精神的消极主题,我想,这恐怕是编导者事先也未曾料到的结果。

注释:

①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华夏出版社,1987年出版.

②胡适文集(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208至248页.

③正确地对待祖国的戏曲遗产.人民日报,1952年11月6日.

越王勾践破吴归篇6

棱 角

吉大附中高中部 李奇治

优胜劣汰,物竞天择,变色龙的生存哲学或可警示世人:收敛锋芒,磨平棱角。飞蛾扑火,只会留下断翅和灰烬。

改变颜色,与环境一致,是为了迷惑敌人,隐匿自己。这种智慧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乱世春秋,流传下了一段吴越争霸的故事。越为吴灭,王侯沦为阶下囚,忍辱负重的勾践卧薪尝胆十载,最终复兴越国,战胜吴王夫差,成就大业。吴王被勾践“华丽的变色”所蒙蔽,在阿谀奉承中失去了清醒,不仅放虎归山,还栽倒在西施的美丽陷阱之中,落得个被逼自杀的下场。

大丈夫能屈能伸,放弃了“本色”,只因心中有一份坚守,留得青山在,不至于做无谓的牺牲。

项羽兵败垓下,陷于大泽,后有数千追兵。本可明哲保身,随船而去,归于江东,图东山再起,却因“无颜”而挥剑自刎。气节长存,却一手毁掉本可以更加辉煌的前程。他的棱角使他与世人格格不入,失韩信,失范增,失鸿门宴之机,失信于天下,焚阿房,屠咸阳,注定了众叛亲离的下场。

目光长远,胸怀壮志之人,不会在意一时之屈。

时至今日,虽然还有人歌颂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但大多数人只能发出“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感慨,因为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显然比改变社会来适应自己要简单快捷。人成熟的标志便是看清了幻想与现实的差距。适者生存,是自然法则,也是处事原则。

“孔雀”的炫耀会使他人敬而远之,只能选择离群索居。棱角的尖锐刺破了人际,甚至容身之地。相比之下,“变色龙”的应时而变更易与社会相融,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有人会为“本色”而抗议,为本性不移的高贵精神辩护,但那只能算作精神上的自勉或安慰。睁开眼睛,理性地看看现实,没有什么是不可改变的。

但有一点,随波逐流的是表象,本性不可丧,只是适合时宜的隐藏罢了。

棱角分明的星形与浑厚稳重的圆形相比,自然是后者的面积大。

不过,哪个更新颖美丽呢?纵观历史,英雄豪杰,帝王将相,哪个没有棱角?勾践也有棱角,但他审时度势,不得已屈服,是为了日后功成绽放出棱角更强的光芒。运筹帷幄,适应环境,为自己创造更高的平台。这种智慧,岂非棱角?我们所崇拜的偶像,无不是个性鲜明、有棱有角之人,否则谁会为之倾倒?且夫文似看山不喜平,波澜壮阔,云诡波谲,才是御文之道,谁希望读者昏昏欲睡呢?有没有棱角?有没有棱角?答案毋庸置疑,正因为他们棱角不同,才使这个世界更加精彩。适应环境,需要的不是趋炎附势,而是对环境明晰的认识洞悉,在磨平棱角的同时保护棱角,只因强大的时候未到。

有棱角,谓之大才;懂得收敛,谓之大器。

评点

本文文脉贯通,辞气纡徐,叙议交织,使得文章很富于启发性和感染力;句式多变,如弹丸流转,气度悠然。反问句的使用,警句的锤炼,文言词语的恰当使用,都是文章的亮点。

越王勾践破吴归篇7

《一朵花开的时间》

花开无声,花落无息,是一种高尚的境界。花开花落,不过须臾,昙花一现刹那芬芳,但终归于平静。春去秋来,落英缤纷,只怕物是人非,花枯叶零。但花早已心如止水,毕竟它有过盛开的美丽。

青春亦是如此。侧耳聆听,谁在低声浅唱?绝代风华,皆破碎在后朝的清辉里;金碧辉煌,只醉风韵流转的暗香中。悠悠的后庭唱起了红尘末路,吴王夫差带着苦涩的笑沦陷其间。她以青春为赌注,肩负重担踏上了未名的路途,一个王朝的覆灭握在了云鬓花颜之中。

千百年后的今天,人们掀开历史,静静的穿越时空,看着曾经如花似月的西施,用花开的年华凄美的诠释着“越必灭吴”的将定信念。

生命是一朵花,青春是花开的时间。只有那一刻花才会开的馥雅芬芳,才会美的动人心魄。

《调整与坚守》

时代在变迁,岁月在流逝。花香飘万里总会有它消逝的那一刻,当英雄的名字总能流芳百世。烟随风逝,名随史流,为何?因为他们故步自封,因为他们不会被刮到。

赵王勾践,会稽受困,但他没有放弃,他正视缺陷。卧薪尝胆,不忘复国,坚守自己的征地。苦心人天不负,完成他复国的心愿,成就了“三千越甲可灭吴”的神话。

勾践的调整,让我想起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上,他不懂的调整,一味坚守自尊:“纵使江东父老怜而于我,我何面目见之?”殊不知,正如后人所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他的一味坚守只留下悲歌供后人凭吊。

人生本来就迷雾笼罩,只有坚守和调整着两束阳光,才能使你的人生得到光明,在这百卉含英的时代,铸就辉煌。

越王勾践破吴归篇8

中国历史长河浩瀚多彩,长达500多年的春秋战国更是一个风起云涌,英才辈出的时期。中国最早的商业学家、经济学家,同时也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被誉为一代商圣的范蠡,就是这个时期的一颗璀璨明珠。虽然范蠡所处的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时代,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甚至是价值取向和当今社会都不尽相同,但是其身上的很多特质与精辟独到的思想,还是值得我们今天的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学习的。

德为立身图强之本

范蠡生于公元前536年,楚国宛地三户人,从小酷爱读书,十几岁就学富五车,更难得的还不是其渊博的学识,而是他独到的思维见解,可迅速洞察事物本质,以及宠辱不惊,泰然处事的能力。

范蠡在20岁时遇到文种,两个人一见如故,相约要建立功业,做一番大事。范蠡与文种都是楚国人,但当时楚国已经是列国中的霸主,国君傲慢自大,皇亲贵族结党专权,于是范蠡和文种投奔越国为官。初到越国,范蠡和文种并未受到越王的重用,不久,势力相对弱小的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兵败会稽山。国乱显忠臣,很多越国大臣在越国战败后另投他处或叛离投吴,而范蠡与文种对越王不离不弃,因此得到勾践的重用,范蠡更自愿随勾践赴吴国为奴。

吴王夫差知道范蠡是个大才,几次劝范蠡离开勾践,封赐显爵,范蠡不为所动。为奴的三年时间里,范蠡同勾践夫妻一起耕作劳动、粗食、卧薪,并且不忘和勾践的君臣之别,时刻敬主、护主,三年如一,不离不弃,让吴王即赞许又羡慕。

其实,范蠡忠诚的不仅是勾践,更是在履行对自己人格的承诺。按照现在的一些价值观来看,范蠡的表现可能只是一种愚忠。其实不然,范蠡的这种品德不仅换来了伙伴的信任,也换来了对手的崇敬,具有这样人格魅力的人,再有聪颖的智慧,怎么可能不成大事呢?现如今,不乏因为企业家个人德行的缺失而制约了企业发展的案例。而事实恰恰是,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牛根生将企业经营的核心根本表述得很精辟。

儒道相济的思维哲学

儒家的思想推崇仁、义、礼、智、信。道家思想则追求道法自然,清静无为。范蠡有一个开放睿智的头脑与宽广的胸怀,其兼具儒、道两家之长,更广纳百家之思,而又不囿于其中,跳出百家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即有儒家的礼信才德与直勇,又有道家的顺应环境、至韧至柔的特性。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借鉴法家、墨家、阴阳家等诸子的治国统军之法,使范蠡之思、之行,坚时如磐石,韧时似皮革,而柔时又似湍流入溪,无影无形。

在从政时,范蠡就体现出一种儒道相济的思想与人格特性,也唯有这样的特性才能带领衰弱的越国走出困境。在当今社会,作为一个处于市场环境复杂、生存艰难状况的企业管理者,正应该具备儒、道相济的思维,才能带领企业于逆境中不挫,顺境中不骄,客观机敏地应对宠辱,并发现其背后的机会。

在吴国为奴时,范蠡与勾践卑膝求全,吴王夫差要出门时,勾践趴在地上让夫差踩着自己的背上马,夫差生病时勾践舔舐他的粪便为其诊病,终于感动了吴王,三年后放勾践君臣归国,这些委曲求全的计谋都是范蠡为勾践所出。由于范蠡的奇谋,勾践也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能够在逆境中忍受巨大屈辱与折磨,卧薪尝胆,最终灭敌复国的君王。

勾践被吴王释放回国后,此时的越国内部处于饥荒不断、瘟疫肆虐,民不聊生的状况;在外部,吴国时时监控打压越国,四周又有其他诸侯虎视眈眈。这样的环境下,生存都成问题,如何迅速走出困境,雪耻复国呢?此时范蠡才真正展现出其卓越的领导与管理才能。

范蠡与文种规划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灭吴九术”等兴国灭吴的战略规划。越国作为战败国,是不允许有国防的,包括不能建造城墙、不能组建军队、不能打造武器等。范蠡想出一些妥协的办法:建造只有三面的城墙,并告知吴国,建设城墙是为了防止匪寇与其他诸侯国的侵扰,但面对吴国一侧永不建城墙;不让打造武器,就把炼造场所搬到深山中,与外界隔绝,以密道往来运输;不让组建军队就秘密组建“民兵”,秘密进行训练,各户家中藏有武器,遇到战事时这些百姓随时可以参战。

勾践回国后,转年就要攻打吴国雪耻,被范蠡拦住。范蠡认为:天时、地利、人事,条件尚不成熟。三年后,勾践再次提出讨吴,范蠡再次阻止,范蠡认为现在地利条件有了――周围虎视的国家都已经和越国建立了邦交,水患也已经清除,但是此时天时与人事还缺乏机会。七年后,勾践再次提出罚吴,依然被范蠡拦下,范蠡认为,经过七年的休养生息,越国兵强马壮,士气高涨,反观吴国,连年征战,虽然依然强大,但是已显疲态,士兵疲乏,百姓厌战,此时人事已经具备条件,但是现在还缺少天时。十年后,吴国与晋国争霸,国内空虚,此时范蠡告诉勾践:天时、地利、人事都已齐备,可以出兵了。

出兵后,越军一举攻破吴国国都姑苏,吴王回师后向越国讲和,但勾践想一鼓作气踏平吴国。范蠡清醒地看出,此时虽然占领了吴国的都城,但是吴国的精兵良将都被夫差带在身边,并没有伤到元气,硬拼的话即使获胜,也将是两败俱伤。而经历此次打击,已触发了吴国国力开始盛极而衰的转折,不应急于一时,而是应该顺天时,再等待彻底摧毁吴国的机会。待到10年后,吴国外患不断,国内又遭遇罕见天灾,越国乘机发倾国之兵,彻底覆灭了吴国。

从范蠡为人、处世、治国、罚兵,都可以看出,其深谙道法又不拘泥其中,思维开放、灵活,有刚有柔,是典型的儒道相济型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晓利害知进退

吴国被彻底灭亡后,勾践封赏群臣,范蠡官拜上将军,在勾践一人之下,百官之上。此时范蠡没有冲昏头脑,而是冷静地分析了局势:能对越国构成威胁的吴国已经灭亡,其他诸侯国不是离得比较远,就国力很弱,根本对越国构不成威胁。也就是说,天下已经太平,这个时候功高盖主就很危险了,加之多年的相处,范蠡知道勾践是一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人。于是,范蠡在政治生涯达到顶峰的时候急流勇退,向勾践辞官,虽然勾践以平分国家为条件来挽留范蠡,但范蠡仍携妻儿悄然离去。范蠡走后不久,贪恋富贵没有离开的文种被勾践无故杀死。我们今天的企业领导者不缺乏逆境中奋起的精神,但是往往冲过艰难险阻,却倒在了胜利与荣誉面前。企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后,领导者头脑是否冷静,目光是否敏锐就变得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在荣耀与利益面前是否晓利害,知进退,有所为之后冷静地分析,应该何所不为。“不为”往往是成就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因素。

诚信仁义 成就巨贾

范蠡携妻儿与弟子、门客悄悄来到齐国,化名鸱夷子皮,自此隐姓埋名,开始他另一段同样辉煌的人生旅程。在齐国,范蠡购买了一些靠海边的土地,开垦种田,兼营渔业捕捞、开盐田等。范蠡与妻儿一起下地耕作,同穿布衣,进粗食。范蠡一反商家精打细算的做法,对待雇工十分慷慨。遇到灾年减产,就减免地租,同时,开粥场赈济灾民。在年初,他和一些农民、商人签订商品收购合约,到年底如果商品价格上涨,范蠡按照市场现价收购,如果价格下跌,就严格履行合约价格,由此,各国商人都愿意和范蠡做生意,工匠与农民也愿意为范蠡做工。表面看来,这样做吃些亏,但是范蠡却拥有了大量优质稳定的合作伙伴,使总成本降低很多。

一次,范蠡资金周转不灵,向一个富户借了10万钱。一年后,这个富户带着各家的借据出门讨债,不慎包裹掉到江中,几十万钱的借据和路费都没了,恰好走到范蠡家,于是投奔范蠡。在没有借据的情况下,范蠡不仅连本带息还了钱,还额外赠送一笔路费给这名富户。由此,范蠡的仁信之名广播天下。之后,范蠡为了扩大生意,三次短缺资金,各富户均主动送钱上门,帮助范蠡度过了危机,抓住了机会。短短几年时间,范蠡就成为齐国首富,家资巨万。据说在齐国闹灾时,灾民听闻其乐善好施,千里之外都来投奔,领取施舍,被后人颂称为“富行其德者”。消息传到齐国国君的耳中,齐王请范蠡进宫,拜其为相国。为相期间,范蠡大力发展经济,促进齐国与其他诸侯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冲抵灾年对齐国物资短缺的困扰,也奠定了齐国经济与文化繁荣的基础。三年之后,范蠡再次辞官,“居官致卿相,治家达千金,这对于一介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致。久受尊名,恐怕不祥”。于是,范蠡挂印封金,尽散家财后飘然离开。

物极必反的道理说来简单,但是在巨大的名利面前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我们现在的企业家也很少有急流勇退者,而企业的发展有时需要的恰恰是回头与反思。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反思是为了更加明智,就如范蠡的急流勇退,这不是道家的消极思想,而是行止于知的睿智。凡事盛极必衰,在顶峰的时候主动退下来是为了有机会攀登其他的山峰,而不是重重地摔下来,万劫不复。

辞官后,范蠡举家迁至齐国西北的陶地,再次改姓更名――朱公,又以一介布衣之身,空空双手之本,再次开创家业。范蠡认为,陶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邻齐、鲁,南通楚、越,西达秦、郑,北连晋、燕,是天下的中心,非常适合经商,果然,不久此地就在范蠡的推动下,这里成为春秋末期东周的经济枢纽,贸易之都。

大道自然 顺势而为

范蠡借助地理位置的优势从事早期的各国贸易,范蠡对经营贸易的理解是:越国盛产蚕桑、齐国广耕锄、秦国多冶炼、赵国善土木,各国有各国的特产与需求,经商就是促成各国间的商品交流,在使各国受益的同时自然得利。

范蠡认为,天时决定农业,天时变化是有规律的,所以谷物收成的好坏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在一个农业社会,粮食价格的波动必然引起其他各类相关商品价格的波动,那时的贸易也以农产品为主,顺应这种变化规律来进行贸易,等于抓住了市场的关键环节,获利自然丰厚。范蠡总结了按照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自然特点进行灵活差异的经营。经营策略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予;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他提出“水则资车,旱则资舟”,意思就是在发生水灾时做车的生意,在旱灾时做船的生意。因为,当水灾时,大家多用船作为交通工具,这样必然导致船舶的稀缺,价格上涨,而没有用武之地的旱路交通工具车辆,则大量积压,价格便宜,这时乘便宜大量购入车辆,待水灾过去,车辆必然稀缺,价格就会上涨。

范蠡还发现价格涨落和自然规律是相同的,即商品的波动规律与幅度极限。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到极点后就会下落,价格下跌到极点后就会上涨,出现其所谓的“一贵一贱,极而复反”的规律。这和现代经济学的论点完全一致。范蠡根据这一理论提出一套购买与销售的原则与方法:在物价便宜时,要大量收进,他说“贱取如珠玉”,即像重视珠玉那样对待降价的物品,尽量买进,在像收藏珠宝一样精心的把货物存贮起来。等到该商品价格上涨之后,范蠡认为应该“贵出如粪土”,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吝惜地将货物全部卖掉,不要期待价格会不断上涨,因为,价格的涨跌是要往复的。

这些理论在今天看来并不深奥精妙,不过是一些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但是却非常有效,而我们往往在华丽的技术与纷繁的诱惑中迷失了这些最基本的认知。范蠡能在那个文明尚且不发达,更谈不上经济发达的农业社会时期就综合天时变化、农业生产、社会需求等因素综合考量,不能不让我们叹服。

天下己任 道义于肩

由古至今,商人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甚至为此采用许多不道德的手段,比如投机取巧、哄抬物价、小秤入大秤出等。而范蠡不仅做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有一股侠商的气概。范蠡认为:商人能够牟利的根本是百姓,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消费者,对待百姓要存感激之心,予以其回报,这样百姓才更愿意与你打交道。这和彼得?德鲁克的观点――企业必须为社会创造价值,社会才会回报给企业以利润――不谋而合。

范蠡虽然是一个生意人,但从不急功近利,对于经营的利润只求成本的10%,不再多取,遇到灾年等特殊情况,这个利润比例还会降低,甚至赔钱救济灾民。在那个历史时期,商品10%的利润率是非常低的,因为,那时运输极其不方便,战乱、匪寇导致经营风险很大,做生意的人很少,属于绝对的买方市场,而且,从当时的经济发达情况分析,那时还没出现利润率精确的计算方法,因此,范蠡赚取10%的利润应该是毛利率,而非净利润。这样低的利润率却能使范蠡迅速成为巨贾,主要是其交易数额巨大,加之资金从不闲置,迅速周转,范蠡经营的商品从未积压过(因为其为人信誉好,为商磊落,更关键的是其商品价格比别人的要低很多)。能做到价格低于同行,不仅是降低利润率,更有赖于范蠡的经营理念――“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经营思路,在某种商品过剩,价格很便宜时大量购入,同时,抛售那些稀缺,受人追捧的商品。

上一篇:钱学森的精神范文 下一篇:我的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