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书评范文

时间:2023-10-09 08:56:15

百年孤独书评篇1

最新百年孤独读后感1

 

《百年孤独》这本书是我看得最困难也是最久的一本书,每一代人都用同样的名字命名,这常常让我头痛不已,但我不得不承认,这是我所看过的最吸引人的一本书,这本书是一本人类心灵孤独的苦难史。

 

小说离奇的情节令人叹为观止。在小镇马贡多,布恩地亚家族上演着百年的兴衰史。这个家族由衰转盛,又由盛转衰,一百年的历程,转来转去,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一切都逃不出一个诅咒。

 

霍·阿·布恩地亚与表妹乌苏拉近—亲结婚,阿苏拉担心会像姨妈和姨父近—亲结婚那样生出长猪尾巴的孩子而拒绝与霍·阿·布恩地亚同房。布恩地亚于邻居发生口角的时候,布恩地亚因为邻居嘲笑他被乌苏拉拒绝同房而杀了邻居。结果死者的鬼魂搅得布恩地亚一家日夜不宁,布恩地亚家族被—迫迁移到小镇马贡多。

 

起初布恩地亚家族人丁兴旺,但是随着内战的爆发和外敌的入侵,布恩地亚氏的命运急转直下,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领导的32次土著居民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到了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的时候,因为与姑妈乌苏拉通婚,结果生下一个带尾巴的女婴,正好应验了一百年前吉普赛人用梵语在羊皮纸上写下的密码,而这个密码的破译者就是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自己。这个无疑充满了讽刺的意味。而这个带尾的女婴,被蚂蚁咬烂以后拖入了蚁穴。随后,小镇马贡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中。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结尾写道:“就在奥雷良诺·布恩地亚译完羊皮纸手稿的最后瞬间,马贡多这个镜子似的(或者蜃景似的)城镇,将被飓风从地面一扫而光。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作者对于落后和愚昧的态度是彻底否定的,于是安排了一场飓风队旧事物来了一次彻底的清理。

 

《百年孤独》的叙事结构不同一般马尔克斯采用了连环、环环相套、循环往复的叙事结构来展现小镇马孔多的历史。仿佛一个循环向上的气流。这种环环相套的结构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小说的一个主题:人的孤独、封闭以及由孤独封闭而造成的落后、消亡。作者对“孤独”这一具有民族特性的问题作了深刻的揭示。

 

马尔克斯在谈及作品中人物孤独性时,他说过:“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这是以这个家族的命运来反映整个拉丁美洲的命运,他希望于整个民族的团结。“布恩地亚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他们的孤独并不是拥有真理的灵魂而具有的高洁峭拔,因不能与人分享智慧的快乐而孤独寂寞,而是由于与愚昧并存的感情的匮乏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的心与心的离异与隔膜,这样的孤独竟可以将一个昔日曾经繁华的小镇最终消失。

 

在此,马尔克斯是告诉人们,孤独的实质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生存哲学,它意味着一冷漠、消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事实上,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生活同样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回报你,一个陷入孤独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只能与贫穷、愚昧和落后为伍。

 

这是一部描写家族的小说和中国的《红楼梦》有些相似。但这是形似而神不似。《红楼梦》的矛盾来自于家族内部是封建的等级制度毁了大观园;而《百年孤独》的矛盾来自外部科技、政治、战争、商业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马贡多小镇。开篇的吉普塞人带来了科技令霍·阿·布恩蒂亚发现了“地球是圆的像橙子。”然后随着政治的介入。本来马贡多是个幸福的村庄“至今还没死过人”是他们骄傲的宣言。

 

然后随着政治的介入镇长的出现两党派的斗争都让这个和平的小镇渐渐变质:士兵为非作歹学生向往战场,

 

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以荒诞的形式反映现实,不管马贡多发生的一切有多离奇古怪和扑朔迷离,都是取材于马尔克斯对拉美现实的观察和感悟。

 

梦想与光荣的向往,对独立与自由的憧憬,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现实中的追求和希望超越于形式的虚幻,找到了最终完美无缺的结合点。

 

或许会有人说它太过荒诞,或许会有人说他的内容太过偏激,但这偏偏是它的价值所在,它的荒诞造就了它浓厚的现实意义,它丰富的想象力使它成为文坛上不朽的经典。

 

最新百年孤独读后感2

 

夜阑沉默,所以感觉凝血时间,转完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最后一章,我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心中涌起一种奇怪的感觉,就像一个孤独的和尚后硬,长,终于完成了期旅途的煎熬,却突然失去了方向,人与人之间感到失落和陌生的,充满了孤独感油然而生。

 

《百年孤独》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部文学作品能。初读《百年孤独》时,只觉得它晦涩婉转、深不可测,读起来不知所云,往往是学生昏昏欲睡、两眼无神、托梦周公。但是它却有这样一种文化魅力,即使没有晦涩难懂却还是企业深陷发展其中,让人读了我们一遍又一遍,欲罢不能。在读了四五遍之后,感觉自己脑海灵光一闪,书中内容呆板的人物进行突然活现在人们眼前,那遥远的家乡“马贡多”仿佛浮现在他们眼前,一个国家历经两个百年的家族由刚开始到繁盛阶段时期社会再到经济衰落,一切工作都是可以那么地生动,让我融入这个故事的情节设计之中。

 

《百年孤独》讲述了一个孤独的家庭最终死去的故事。在整本书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每个人都无法逃避被孤独折磨的命运,但集体成就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和民族孤独的历史。

 

这本书将一个原始部落,完全暴露在时代的潮流之下。科技、政治、战争和商业,一次又一次地打击着贫穷的马孔多小镇。从一开始,吉普赛人就带来了一些小把戏,比如他们学会了磁铁,冰和外面的世界。然后政治介入,镇长出现了,镇子慢慢开始改变。然后一场游击战在马孔多蔓延开来,血流成河,冲突不断。代表垄断资本主义的香蕉公司,也利用这个机会让小镇暂时虚荣,但在成分泡沫经济中迅速衰落。作为马孔多的创始家族,布恩迪亚家族一次又一次地遭受外部冲击,在这些冲击下变得富裕,但最终消亡了。

 

书中以复杂的人物和离奇的情节鹤立于拉美文学史之林,其中的现实魔幻主义及“将来时的过去式”的描写方法让人耳目一新。曾有人评价《百年孤独》充满了极致的夸张、现实与虚幻结合、超越时空和地域、时间与空间的互换等种种怪异的写作手法,让人无从追寻,更不可预知。许多中国作家深受其影响,例如莫言、阿来、贾平凸等作家的作品中品出马尔克斯的创作手法,他是许多人的文学先父。

 

马尔克斯采用的环环相套、循环进行往复的叙事空间结构来展现了一个中国家族的历史。其中的情节或时间,特别是对于人物的名字,七代人发展几乎没有名字我们都是具有相同的,马尔克斯将他们自己全部拖入到了一个可以循环的时空中,让布恩迪亚家族企业经历以及循环的命运,让读者能够感受布恩迪亚家族的荣辱兴衰。最后通过故事中借用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的预言——“家族的第一部分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就是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结束了这个社会家族的命运。

 

“百年孤独”是一个复杂的百年,是可悲的家族史,也是在上升和下降的20世纪历史的地方。马尔克斯家族的命运来反映整个拉丁美洲的命运,与小说的主题是:“人的寂寞,由于落后和愚昧封闭,最终导致整个民族的路径的灭亡。”拉丁美洲以希望团结整个国家。

 

读完《百年孤独》后,深刻地理解体会影响到了作为一个国家民族是不能够发展停滞不前,愚昧自闭,必须以创新的脚步、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学习生活能力来顺应经济时代的潮流,跟上信息时代的脚步。

 

最新百年孤独读后感3

 

夜阑的寂静,让时间感觉凝固,翻完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最后一章,我如释重负地叹了一口气。心中涌起一种奇怪的感觉,就像一个孤独的行者历经辛苦,终于走完了那段漫长而又煎熬的旅程,却陡然间迷失了方向,让人感到茫然而陌生,弥漫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百年孤独》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部作品。初读《百年孤独》时,只觉得它晦涩婉转、深不可测,读起来不知所云,往往是昏昏欲睡、两眼无神、托梦周公。但是它却有一种魅力,即使晦涩难懂却还是深陷其中,让人读了一遍又一遍,欲罢不能。在读了四五遍之后,感觉脑海灵光一闪,书中呆板的人物突然活现在眼前,那遥远的家乡“马贡多”仿佛浮现在眼前,一个历经百年的家族由刚开始到繁盛时期再到衰落,一切都是那么地生动,让我融入故事的情节之中。

 

《百年孤独》讲述了一个历经百年孤独的家族最终走向消亡的故事。整本书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每一个人都无法逃脱被孤独所折磨的命运,但集合成就是一部完整的家族与民族的孤独史。

 

这本书将一个原始的部落,完全暴露在时代进步的潮流里。科技、政治、战争、商业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这个可怜的小镇马贡多。从开始的吉普赛人带来的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使他们知道了磁铁、冰块以及外面的世界。随后政治的介入、镇长的出现让这个和平的小镇开始慢慢地质变,紧接着两党派的纷争波及了整个马贡多,到处都是战乱、流血和纷争。而代表着垄断资本主义的香蕉公司也借机趁虚而入,使这个小镇得到了暂时的虚伪的繁华,但又迅速在泡沫经济中衰败。作为马贡多的开创家族——布恩迪亚家族,一次一次地遭受着这些外来的冲击,在这些冲击下变得繁盛,最终却走向灭亡。

 

书中以复杂的人物和离奇的情节鹤立于拉美文学史之林,其中的现实魔幻主义及“将来时的过去式”的描写方法让人耳目一新。曾有人评价《百年孤独》充满了极致的夸张、现实与虚幻结合、超越时空和地域、时间与空间的互换等种种怪异的写作手法,让人无从追寻,更不可预知。许多中国作家深受其影响,例如莫言、阿来、贾平凸等作家的作品中品出马尔克斯的创作手法,他是许多人的文学先父。

 

马尔克斯采用的环环相套、循环往复的叙事结构来展现了一个家族的历史。其中的情节或时间,特别是人物的名字,七代人几乎名字都是相同的,马尔克斯将他们全部拖入一个循环的时空中,让布恩迪亚家族经历循环的命运,让读者感受布恩迪亚家族的荣辱兴衰。最后故事中借用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的预言——“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结束了这个家族的命运。

 

《百年孤独》是一部繁杂和令人唏嘘的百年家族史,同时也是一部百年变迁的地方兴衰史。马尔克斯以这个家族的命运来反映整个拉丁美洲的命运,用小说的主题:“人的孤独、封闭造成的落后和愚昧,最终会使整个民族走向消亡的道路。”以此来希望拉丁美洲整个民族的团结。

 

读完《百年孤独》后,深刻地体会到了一个民族是不能够停滞不前,愚昧自闭,必须以创新的脚步、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学习能力来顺应时代的潮流,跟上时代的脚步。

 

最新百年孤独读后感4

 

最近总算把《百年孤独》第二遍结束了。虽说是第二遍,但仍觉得艰涩难懂。看完了全本,心里异常的累,不知自己到底看懂了几分。仿佛他们都在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但是好像都未能坚持到底。

 

他们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都在坚持着所谓的理想。或许是因为上帝不想让人们过于幸福;所以,当上帝以无边的美意创造了一切后,又会让魔鬼所破坏,正如马尔克斯所说的那样,布恩迪亚家族经历着这样的一切:街上的女人会使人流血,家里的女人会生下长猪尾巴的孩子,斗鸡会让男人丧命、终身内疚,枪弹一沾手便会引发二十年的战争,冒失的事业只会将人导向失落和疯狂……当年迈的乌尔苏拉走了,整个布恩迪亚家族也走向了衰老。梅尔基亚德斯,这个智慧与先进的代表虽然与布恩迪亚家族有着不解之缘,也影响了家族中重要的成员,他预知着一切,可是他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家死去,家族衰败,为什么?

 

直到现在也没能明白这一角色的作用,是在表现人类的无奈吗?乌尔苏拉算是这个家族的精神支柱吧?作为马孔多第一代的移民。布恩迪亚发现了马孔多,他们在那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引进文明,但也随之衰落,也带来了战争,流血,瘟疫,或许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吧,微缩的世界,历经一切,还有人类特有的不安分的心。或许还应该说说奥雷里亚诺·布迪地亚上校,直至他死去,我也仍旧未读懂他。我不懂阿玛兰坦—乌尔苏拉为什么要回来,过着与马孔多格格不入的生活,她是想改变他吗?还是她也拥有者何她高祖母类似的精神力和意志力,但她始终不是乌尔苏拉,所以她失败了。最无法理解的应该是他们“变态”的爱情吧,我不知道是否这样说恰当。布恩迪亚家族最后的爱情还是让这个曾经辉煌但也孤独了百年的家族结束了。正如那卷神秘的羊皮卷所预言: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住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或许我无法读到书中更大的,更宏远的意义,一本书,一百个人读,会有这一百种理解。我只看到了他们极力想拥有者一些感情,可是他们未能作出相应的努力,或许他们是自私和冷漠的,或许我们也一样,但是他们应该也一直在努力,直到死亡的那一刻。

百年孤独书评篇2

刚刚开始阅读《百年孤独》时,我们会发现作品中有两处个性的地方,其一是书中诉说的故事大都荒诞不经;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复出现和相同怪事的重复发生。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百年孤独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1前几天读完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直打算写篇读后感,苦于无从下笔。一方面是对作品本身有一知半解之感,一方面想的太凌乱以至于理不出头绪。

对我而言,单从读《百年孤独》的直观感觉来说,是非常的微妙且有意思的。与以往容易入书入戏的我不同,百年孤独里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生离死别似乎和我之间隔了一层下雨中的玻璃墙。每当我似乎身临其境的时候,总有一层新雨将玻璃重新淋得模糊。也许是因为作者总以戏谑的口吻描述类似神话的种种场景,也许是因为书中人物狂野的孤独离世俗的自己太过遥远。

整本书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从家族第一个霍赛阿卡迪奥,到最后一个具有家族明显特征的奥雷良诺。从高傲果敢轰轰烈烈的奥雷良诺上将到精力充沛平凡而伟大的乌苏拉老妈妈,从纯洁如天使的俏姑娘雷梅苔丝到喜欢热闹以至于娶了两个老婆的双胞胎之一。

这些人,从出生开始就是孤独,逐渐的,有人在孤独中失去自我,比如第一个霍赛阿卡迪奥、梅梅;有人在对抗孤独中失去自我,比如雷贝卡;有人清醒的知道自己的孤独,可却无能为力,比如阿兰玛塔;有人孤独一生却不自知,比如乌苏拉,比如俏姑娘雷梅苔丝;还有人在生命的最后幡然悔悟,可惜为时已晚,比如我的上将奥雷良诺。

一部繁杂庞大的百年家族史,一部脉络清晰的地方兴衰史。在时间的洪流中,个人在大背景的起伏中显得那样无力。羸弱娇小的被夺去生命,孤独执着着的留下悲伤的痕迹。无端去世的雷梅苔丝的萝莉像被作为祖母的形象保存,到最后仍然在咬手指的雷贝卡执着的不肯死去。经历夺走3人生命骚乱的阿卡迪奥得不到任何人的相信。他们都是人群的异子,孤独的极端。

对于我,则早已习惯了与孤独为伴,未必开心,但也未必悲哀。孤独是一个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个既定事实,与其否认,与其抗争,与其无谓的逃避,不如接受它,拥挤的人群里让它保护你回家,周六的上午让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阳光,周日的下午让它陪你晒晒太阳,晒晒俱疲的身体与心灵。

如果你和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周期性的抑郁,不妨看看这本书,让书中孤独人的鲁莽激起你无畏抗争的勇气。也许,我们可以活得更牛逼哄哄,至少在别人眼中。奥雷良诺上将死去的时候,我心中一阵痛楚,就是这么想的。

我相信,这本书能给我的,远远不止于此。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2《百年孤独》,作为为马尔克斯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成名作,它无异是一本不容错过的精彩小说。不少人分析这部作品,说它反映了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等等。我没有足够的知识供我写下如此深刻的评论。因此只能作为读者,去讲述这部小说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两位迥然不同的女性。

“乌尔苏拉象丈夫一样勤劳。她是一个严肃、活跃和矮小的女人,意志坚强,大概一辈子都没唱过歌,每天从黎明到深夜,四处都有她的踪影,到处都能听到她那浆过的荷兰亚麻布裙子轻微的沙沙声。”

比起那个无比经典的开头,我想这句话要显得平凡的多,因此通常不被人所注意——这是这本书中出现的第一句正面描述乌尔苏拉的话语。正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乌尔苏拉这样一位看似平凡的女人,她的勤劳和坚强是她身上最为耀眼的闪光点。她是一位妻子,一位母亲。无论是她的丈夫为怪异的学术痴狂之时,亦或是发现她的子孙陷入了怪诞的命运之中,她都不懈地与命运抗争着。试图让困境得以扭转,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丝联系,统一起分散的力量。

尽管最后这种尝试仍以失败告终,而她的晚年也在由眼疾带来的模糊黑暗和过于长久的岁月所致的逐渐衍生的的孤独感中度过。但她的热情坚强,在一堆性格孤僻怪异的族人中显得尤为珍贵难得。而由她所操持的,几代人同堂而居的生活,也一度是《百年孤独》中最为幸福美好的场景。阿玛兰塔·布恩迪亚,乌尔苏拉的小女儿,这位面容娇俏的少女爱上了钢琴技师皮埃特罗。

嫉妒使她不惜一再破坏表亲丽贝卡与他的婚姻,直到无意中毒死了哥哥的妻子——年幼而贤淑的蕾梅黛丝。强烈的悔意与仇恨交织,扭曲了她的心理。她与皮埃特罗交往,但却又拒绝与他结婚,使得皮埃特罗为此自杀。出于悔恨,她故意烧伤一只手,终生用黑色绷带缠起来,决心永不嫁人。但内心的孤独、苦闷让她难以忍受,甚至和刚刚成年的侄儿厮混,即便如此她始终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她把自己终日关在房中缝制殓衣,缝了拆,拆了缝,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对布恩地亚家族来说,孤独是一种通病。或许即使不存在皮埃特罗,阿玛兰塔的结局并不会有多大差别。在不断重复的命运里,皮埃特罗是一个起点,让阿玛兰塔告别了少女的活泼纯真。她一生都在渴望爱情,同时一生都在排斥爱情。在这种矛盾的煎熬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乌尔苏拉和布恩迪亚经历,可以说是《百年孤独》中,本恩迪亚家族命运的影射——注定与无法摆脱的孤独相伴而老。小说中的魔幻色彩,使得家族的经历被冠以“命运”一说。但实际上许多事物的转变是有迹可寻的:出于人性的贪婪、嫉妒,挑起了战争,引发了死亡;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个人逐渐变得孤僻而与群体失去联系。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3有这样一句歌词唱到“孤单是一群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单”。最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总不能明白其含义。后来反复琢磨设身处地去考虑,倒是有些懂了的苗头。正是因为孤单,才使一群不甘寂寞的人儿齐聚在一起,彼此消磨着对方的时间,去宽慰自己的颤抖的心灵。而与此对立的,纵使这群孤单的人聚集在了一起,在纸醉金迷中沉沦,自己内心的墙依旧把自己圈存在哪只有自己的密闭的空间内,所以他们注定孤单。

正如同我刚开始对那句话的不了解,我在读《百年孤独》这本小说的时候,发现孤独二字在文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但当我合上书本,再去细细品读,却又看到了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隐藏着的孤独,甚至乎那个时代的孤独。

孤独之处首先体现在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故事中的第二代贝丽卡,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阿玛兰妲以及从他们身上展开故事中联系到的相关人物的结局都不约而同地体现出孤独二字。

就好比布恩迪亚上校,在他身上当真发生着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谁会猜想到当初那个延续着父亲没做完的事业在实验室里炼金的`寡言的男人,有一日会成就那样一番大事业,征战沙场,杀敌无数;又有谁料到原本对梅蕾黛丝充满爱意,对家庭充满关怀的男子会在战争中渐渐迷失其本性,变得麻木不仁;更不会有人料到其结局竟是那般。

原本与梅蕾黛丝结为夫妇,孝顺的布雷迪亚本是感性的,如果一定要把孤独往那个时候的他身上套,大概只有他一人在实验室里炼金的时候了。但战争,因对那处“世外桃源”的冲击而爆发的战争却使他彻底改变。冷血,孤僻,对周边的人充满警惕。他禁止一切人在其划定的范围以内出现,包括其母亲。用武器围成了人墙,把自己包围其中。

至于其他人的孤独,我搞不懂为什么阿玛兰妲要让自己笼罩在孤独中,一直费尽心机想要博得意大利技师皮埃特罗的喜爱,到手了却死活不要,让皮埃特罗落得自杀的下场。后来又有了情人赫里索多上校,两人情至深处又断然拒绝其求婚,终使自己在悲伤与孤独中渡过。我想也许是因为她失手害死了梅蕾黛丝而产生的愧疚感,让她诅咒,也不允许自己得到幸福吧。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4孤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感觉到,可是,能以孤独为主题,写成一本畅销但是实际上却也“孤独”的小说,这让人实在叹服。谁要想真正读懂孤独,《百年孤独》必看。

我不敢说,我读懂了孤独。这本书,情节曲折跌宕起伏,事件密度大,而且离奇荒诞,夸张变形,令人应接不暇。所以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感到非常痛快,可是,连里面的人物关系也没有理清。不过,外国人名字长还可以忍受,最难以忍受的是,几代人都可以叫同一个名字。忽略混乱的人物关系对于读小说的影响,我还是得到了一点点感悟。

《百年孤独》以一个家庭为主线,时间跨度一百年,描写了一家人与孤独相关的种种经历。

为爱疯狂是因为孤独吗?因为同时爱上皮埃特罗,贝丽卡和阿玛兰妲展开爱的角逐,当得知皮埃特罗和贝丽卡订婚后,阿玛兰妲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阻挠婚姻。奥雷里亚诺爱上蕾梅黛丝后,迫不及待希望将还是孩子的蕾梅黛丝娶回家。为爱疯狂不是因为孤独吧,是因为爱火中烧,是因为人的欲望。相反,没有爱的能力的人,从来不会爱上别人的人,才注定了一生的孤独。奥雷里亚诺上校,从出生起,就不曾爱过任何人,晚年靠制作小金鱼排遣孤独。

还有一种人的孤独,源于对爱的莫名的恐惧,阿玛兰妲错过皮埃特罗,又断然拒绝马尔克斯上校,一个人晚年靠织一件精美的寿衣打发,准确说是享受这份孤独。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始终拿不出爱的勇气?又是什么原因,让她在生命的尽头终于放弃对于贝丽卡的怨恨?在生命的尽头,她终于领悟了孤独,看到因为孤独,梅梅和贝丽卡遭受的苦难,文中说这不是出于爱或者恨。那是出于什么?出于同情心,出于悲悯的同理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正是如此,她才终于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死神,才能够与往事和解,才能够获得一份真正的心理上的宁静与平和。

看得出,莫言的小说,深受这部小说的影响。《丰乳肥臀》,同样是以一个家庭为线索展开,写爱情时,人物多是着魔的疯狂的状态。悲剧产生的原因,除了个人性格的严重缺陷外,又笼罩了一层若有若无的冥冥中注定的命运的魔力。《百年孤独》中,开头的羊皮卷写下的预言,在结尾处,完美地精准地得到了验证,仿佛这一家族的孤独是注定的无法逃脱的。而上官家的女儿们,一个个丰乳肥臀,但一个个都零落了,好像也是命运的嘲弄。看似是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实际上是,人在自己性格的局限上的无能为力,个人性格导致悲剧。

人的性格,关乎人性,是一个说不尽又说不清的话题。将人性中的某一部分夸大,比如欲望,看似变形不真实,实际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性,因为人性中的一些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隐蔽。从这个角度讲,马尔克斯和莫言都是把人性的思考和表达推到极致的大师。

这部小说中的孤独,我还没有读懂。在这里谈一谈,只是经典作品的一种误读。日后,再读《百年孤独》,恐怕又会有别样的体会。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5就在最近,我读完了马尔克斯写的《百年孤独》。最开始,我选择这本书时其实是受到了一些早期其他歌曲中出现百年孤独的字眼,所以我才去书店买了回来看。

在我刚开始读《百年孤独》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觉得太深奥了,有很多地方都读不懂,而且很多事情很荒谬。这本书中的人名反复出现,相同怪事的重复发生,这是只有在电视剧中才会发生的。从生活实际出发,这些事情根本不可能会有。但是这些竟都写在了这本书中,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成立了一百多年的世家中,男士,叫来叫去就是叫阿卡迪奥或叫做奥雷良诺,一点新意都没有。且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的身上反复的发生着。这些都太奇怪了,甚至使人感到有些害怕。虽然凭借我的阅读水平还不能很好地向大家详细解释什么,但我相信我只要我再细读几遍一定能够读出一些更深的东西,只是我现在实在是没有这个能力。

人物给我印象较深的是霍·布恩蒂亚第二和奥雷良诺第二这对孪生兄弟。首先,他们叫的不一样,不像别的那么复杂,记都记死了。然后就是他们继承了父辈的名字却表现出了完全相反的性格。霍·布恩蒂亚第二像奥雷良诺上校那样深沉而奥雷良诺第二则像霍·布恩蒂亚那样不羁——以至于乌苏娜常常怀疑他们是否是在幼年时交换了名字。这样的怀疑并不离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名字不一定要和性格一样嘛。这是一个深深的讽刺。然而最后两兄弟死去时又搞错了墓穴仿佛这样才是正确的归属,一切是命中注定的。

虽然每一代的成员都经历着波折,但这个家族仍然一代一代地承传着,并且一直传承了下去。只是最后,当家族中的男子死去时,让这个百年世家终于陷入了衰败。不过好在的是,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开窍了,因为他最终发现这一切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这的家族不可避免的宿命,这是永远也走不出的循环。

百年孤独书评篇3

关键词:孤独 高中生视角 《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作为拉丁美洲最负盛名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家,通过将现实与自己的幻想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出了享誉世界各国的《百年孤独》。他通过自己的笔在《百年孤独》一书中勾勒出了在常人看来根本不存在的种种人生,使读者从中对孤独具有更深层次的体会,让人们通过对该书进行阅读能够更加理性的面对自己的人生并且进行思考。

一.霍赛・阿卡迪奥・布恩迪亚

霍赛・阿卡迪奥・布恩迪亚的孤独源于智慧,可以说他是因为无法与他人分享智慧所带来的快乐而变得孤独的。霍赛・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异于常人的地方在于,他丰富的想象力远远超出了整个人类的认知范围,甚至超出了大自然,这使他变得高高在上,从而步入了人类尚未所涉足的领域。最典型的事件有以下几件:其一,霍赛・阿卡迪奥・布恩迪亚为了证明磁铁能够发现并且吸引金子,不顾全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用自己全部的资产与拥有磁铁的人进行交换;其二,在他超越所有人的认知根据航海所使用的图像和仪器说出“地球是圆的”这句话时,没有人惊异于他的想象力,而是将他视为异类、疯子;其三,他也曾试图为自己的家族开拓出能够通往繁荣富裕的路,却无法得到任何一个人的理解和支持,包括他的妻子[1]。正是因为一次又一次的碰壁,使他不得不选择远离人群而独自生活,却又被人绑在树上经受了大量的痛苦,最终孤独的死去。所以,书中将霍赛・阿卡迪奥・布恩迪亚的孤独称之为神灵的孤独。

二.霍赛・阿卡迪奥

霍赛・阿卡迪奥作为霍赛・阿卡迪奥・布恩迪亚的大儿子,却没有继承父亲的聪慧,在霍赛・阿卡迪奥年幼的时候,父亲曾经拿着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问他:“这像什么?”而他甚至没有经过思考就脱口而出道:“像狗屎。”奥雷连诺问他:“爱情像什么?”的时候,他一如既往的用自己的思维给出了最简单的回答:“像地震。”在跟随吉普赛人外出逃亡多年返回家中后,他甚至成了一个能够一次吃掉十六个鸡蛋或是半只小猪崽的“野人”,但他仍旧很孤独,这份孤独使他很少与他人进行交往,而是选择用白天睡觉、晚上去妓院的方式度过自己本该充实的人生。除此之外,他的愚昧更多的在他遇到蕾蓓卡之后被表现了出来,他无视与蕾蓓卡的爱情是否合乎情理和法律,甚至在度蜜月的时候,将同街区的邻居在一夜之间反复吵醒了八次,但是霍赛・阿卡迪奥并没有一直这么放荡下去,他逐渐由一个懒惰的色鬼变成了只知道干活的“牲口”,将曾经表露出的种种情感重新埋藏在他的孤独中,直至死亡[2]。愚昧是霍赛・阿卡迪奥的代名词,因此霍赛・阿卡迪奥的孤独也就是愚昧的孤独。

三.奥雷连诺・布恩迪亚

奥雷连诺・布恩迪亚作为霍赛・阿卡迪奥・布恩迪亚的第二个儿子,其孤独的气质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可以说自奥雷连诺出生之日起,他便不断地显露出异于常人的智慧以及在先知方面的天赋,因此,奥雷连诺是《百年孤独》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男人。父亲所进行的实验使他为之疯狂,而常年从事研究工作又使他具有与实际年龄极不相符的冷漠,直到遇见了9岁的雷梅苔丝才唤起了他心目中本该属于这个年龄的感情,以及他应该具有的朝气和对人生的追求,但是这份感情是不正常的,并且由于雷梅苔丝过早的在充满怨恨情绪的家庭之中夭折,因此,奥雷良诺又无法避免的回到了最初那种消极、孤寂的生活状态之中,对情感的绝望则成为了他前进路上最大的阻碍[3]。令人感觉到无助的是,奥雷连诺所存在的社会对他的孤独是不包容的,因此,他不得不接连发动起义直至第三十二次,却又次次失败,多次的起义使他成为了站在国家和政府对立面的代表人物,也被众多由于战争的爆发而变得妻离子散的人民所痛恨,可以说,虽然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战争,可他却始终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了什么而战,这种心态使他一步一步走向绝望的极端。奥雷良诺的所有信仰都在他不断的自我否定中逐渐变得迷惘,因此,奥雷连诺代表了所有勇于挑战孤独的人们,而他的失败也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综上所述,马尔克斯正是通过他所特有的写作手法对上述文章中所提到的具有奇幻主义色彩的人、事物和观念进行了具有画面感的描写,使读者在阅读《百年孤独》一书时不自觉的被书中的人物多吸引,跟着他们度过了极不平凡的一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孤独”一词的真正含义。

参考文献

[1]昂智慧.孤独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解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J].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4,06:62.

[2]郭子F.生命与艺术的“孤独”:伊瑟尔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视角下《百年孤独》的“孤独情结”[D].福建师范大学,2012.

[3]徐培.百年的孤独[D].南京师范大学,2014.

百年孤独书评篇4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百年孤独读书笔记,请您阅读。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1读《百年孤独》的时候,我十九岁。年纪不算小,,但还是有点幼稚,,因为李伟老师我接触了这本书,也因为这本书而感受多多。。希望大家都能看下这本书。以下就是我的感受。

读第一遍的时候,我被完全雷同的姓名,无数的倒叙、插叙给弄晕了,根本不解其义;读第二遍的时候,我把七代人进行了排列,终于使书中的人物对号入座;读第三遍的时候,我连同《百年孤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世进行了了解,于是,我被深深地震憾了,为作者,为书本,为拉丁美洲。20--年来,我在孤独中体会其中的孤独,并饱受折磨。为了排遣孤独,我不断地向我的朋友推荐《百年孤独》,分享孤独,理解孤独。

孤独是可怕的。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拉丁美洲几乎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下。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拉丁美洲百年的历程不断重复着怪圈,不是前进,而是徘徊。在《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接受专访时对孤独的解释意味深长:孤独就是不团结。作者著书的目的是希望拉丁美洲的民众要团结起来,走向文明,走向开放,走向繁荣。

孤独是自闭的。《百年孤独》描述的是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家族的一部兴衰史,其脉络就是自闭到开放,开放到繁荣;再由开放到自闭,自闭到毁灭。马贡多文明的创始人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与妻子乌苏拉以非凡的胆识和开放的精神,开创了马贡多的繁荣。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曾向妻子抱怨说:“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因为马贡多隐没在宽广的沼泽地中,与世隔绝。他决心要开辟出一条道路,把马贡多与外界的伟大发明连接起来。可惜的是,他却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几十年后才在那棵树上死去。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死了,连同马贡多的文明。之后的几代人,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几乎如出一辙的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孤独、苦闷、猜忌,导致了马贡多狭隘、落后、保守直至没落。于是,书中结尾是:那个长猪尾巴的男孩,也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七代继承人,他刚出生就被一群蚂蚁吃掉。

孤独是需要反省的。读完书本,掩卷深思。《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著书的涵义无疑是深远的:他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摆弄的正确途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无论是文章架构,还是内容选择;无论是叙述方式;还是表现手法;无论是典故引用,还是故事编排,无不采用其极,令人匪夷所思。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可谓是眼花缭乱。作者的匠心独运,文章的跌荡起伏,俨然是对读者最大挑衅。在不可思议的奇迹中,在现实交错的生活中,在血淋淋的现实中,在荒诞不经的传说中,使读者体会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惊的情感,进而理解孤独的本义,理解《百年孤独》的奇特。

孤独是需要摒弃的。“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是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对照《百年孤独》的现实与背景,我们不难发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由此,我们想起了晚清政府闭关锁国以至惨遭蹂躏的结局和新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而重新崛起的历程。《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完成巨著后曾有一个夙愿:希望一百年孤独的历史永远消失并再也不会出现。但愿,作者的苦心和夙愿梦想成真。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2《百年孤独》我并没有真正看完,只是大致浏览了一下,算是知道说了些什么吧。尽管深层次的体会我没有,那种深层次的共鸣也没有。但是我还是觉得我应该写点什么,一些感触,因文中人或是介绍的事带来的感触。

我喜欢一部小说,也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却必定有能然我流露追忆、思绪纷飞、共鸣,人生的、生活的、哪怕是关于看待某人或是赞同某个观点这个缘由。《百年孤独》恰好拥有这点。虽然它刻画的事一个虚构的世界,但是其中的?a href='//xuexila.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徽窍质档挠∩渎?深刻的东西我体会不到。毕竟我经历得不多,或许真实的我看到过很多,然而没有深思,我又怎能理解。

人是矛盾的结合体,我非常赞同。因为我就是一个例子。对于《百年孤独》我觉得它扣住了我的心弦。每个人心中、脑里都有一个虚构的世界——天堂般或地狱般。《百年孤独》的曲折离奇真正让我感叹,至少我内心的虚构世界没有这么繁杂,怎能不喜欢?怎能不对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肃然起敬。但是就算这么多让我沉浸的东西却也让我觉的无味,也许是因为我是个太实在的人,虚构到底是不可能的。而文中那样曲折的故事情节更让它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令我们大哭、大笑、引吭高歌和长吁长叹。但是过后,过后这些都不只是一场心灵盛宴,能留下什么?不过刹那间那些情愫。于是我不得不有点厌恶它,好像我内心那般完美的世界我也只会深藏,只由于那是虚幻。

“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没看完全文或者是没看到最后。我们肯定无法理解这句先在卷首的话的含义。但是我们应该可以揣度出全文主题,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吧。看完后,确实我的推断没错。只是这如何兴、如何衰细嚼谁能知道。有时吸引读者眼球不需要太多的话语,也许只要一个悬念,一个引子,丁点儿可以揣摩却让人不敢确定的提示。

其实每个人都是布恩迪亚。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认为或是人们赞同值得谈及的经历;每个人都冲动过,做过错事,被惩罚过;每个人都曾因为一个突然迸发的奇想干过如今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每个人也都有每个人坎坷的人生。只是它们有事情大小不痛、影响大小不同等等,同性质却质量不同而已。

对于家族这个概念,我不是很清楚。如今的社会关于家族概念早已开始淡化。我们能触及的越来越少。但是小说中的布恩迪亚这个家族却是把兴衰清晰呈现。发家也许并不需要某次奇遇,却必定有一个能干的第一人。衰败不是金银的多寡取决,只要族中人一代不如一代。这不衰败又能往哪个历史方向继续碾动车轮。

最后,文中的种种人物关系使得我非常混乱,国外的种种理念也让人无法理解。这是我想更深刻认识的阻拦,知道最终我也没有冲破。观念问题吧,有些东西改变很易,有些很难,也有很多不可能。

收笔处。我不得不评价下这部小说的结尾,充满魔幻的结尾。原来整个家族兴衰早已被一卷手稿记录,且把这个构造的世界毁灭。让人意想不到,也给我们一些关于此的联想。

那个故事中的人是故事中一卷手稿里的故事;那个故事却又只是作者手中的一卷手稿;那我们呢?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一切是否也只是上帝那些未知手中的一卷手稿中的故事?

尽管此不可能,但是看过这小说后我们又怎能没有这样的联想呢?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3在我刚开始读《百年孤独》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觉得太深奥了,有很多地方都读不懂,而且很多事情很荒谬。

这本书中的人名反复出现,相同怪事的重复发生,这是只有在电视剧中才会发生的。

从生活实际出发,这些事情根本不可能会有。

但是这些竟都写在了这本书中,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

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成立了一百多年的世家中,男士,叫来叫去就是叫阿卡迪奥或叫做奥雷良诺,一点新意都没有。

且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的身上反复的发生着。

这些都太奇怪了,甚至使人感到有些害怕。

虽然凭借我的阅读水平还不能很好地向大家详细解释什么,但我相信我只要我再细读几遍一定能够读出一些更深的东西,只是我现在实在是没有这个能力。

人物给我印象较深的是霍·布恩蒂亚第二和奥雷良诺第二这对孪生兄弟。

首先,他们叫的不一样,不像别的那么复杂,记都记死了。

然后就是他们继承了父辈的名字却表现出了完全相反的性格。

霍·布恩蒂亚第二像奥雷良诺上校那样深沉而奥雷良诺第二则像霍·布恩蒂亚那样不羁——以至于乌苏娜常常怀疑他们是否是在幼年时交换了名字。

这样的怀疑并不离谱,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名字不一定要和性格一样嘛。

这是一个深深的讽刺。

然而最后两兄弟死去时又搞错了墓穴仿佛这样才是正确的归属,一切是命中注定的。

虽然每一代的成员都经历着波折,但这个家族仍然一代一代地承传着,并且一直传承了下去。

只是最后,当家族中的男子死去时,让这个百年世家终于陷入了衰败。

不过好在的是,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开窍了,因为他最终发现这一切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这的家族不可避免的宿命,这是永远也走不出的循环。

即便合上手中的书,那些情节还会在我的脑海中一幕幕地涌现出来。

这本书实在让我受益匪浅,难以忘怀。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4孤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感觉到,可是,能以孤独为主题,写成一本畅销但是实际上却也“孤独”的小说,这让人实在叹服。谁要想真正读懂孤独,《百年孤独》必看。

我不敢说,我读懂了孤独。这本书,情节曲折跌宕起伏,事件密度大,而且离奇荒诞,夸张变形,令人应接不暇。所以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感到非常痛快,可是,连里面的人物关系也没有理清。不过,外国人名字长还可以忍受,最难以忍受的是,几代人都可以叫同一个名字。忽略混乱的人物关系对于读小说的影响,我还是得到了一点点感悟。

《百年孤独》以一个家庭为主线,时间跨度一百年,描写了一家人与孤独相关的种种经历。

为爱疯狂是因为孤独吗?因为同时爱上皮埃特罗,贝丽卡和阿玛兰妲展开爱的角逐,当得知皮埃特罗和贝丽卡订婚后,阿玛兰妲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阻挠婚姻。奥雷里亚诺爱上蕾梅黛丝后,迫不及待希望将还是孩子的蕾梅黛丝娶回家。梅梅爱上巴比伦后,整个心思都掏空了,全都放在与情人的欢爱之中。庇拉尔年轻时,与无数男人欢爱,老年后,还为年轻人提供欢爱的场地。为爱疯狂不是因为孤独吧,是因为爱火中烧,是因为人的欲望。相反,没有爱的能力的人,从来不会爱上别人的人,才注定了一生的孤独。奥雷里亚诺上校,从出生起,就不曾爱过任何人,晚年靠制作小金鱼排遣孤独。

还有一种人的孤独,源于对爱的莫名的恐惧,阿玛兰妲错过皮埃特罗,又断然拒绝马尔克斯上校,一个人晚年靠织一件精美的寿衣打发,准确说是享受这份孤独。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始终拿不出爱的勇气?又是什么原因,让她在生命的尽头终于放弃对于贝丽卡的怨恨?在生命的尽头,她终于领悟了孤独,看到因为孤独,梅梅和贝丽卡遭受的苦难,文中说这不是出于爱或者恨。那是出于什么?出于同情心,出于悲悯的同理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正是如此,她才终于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死神,才能够与往事和解,才能够获得一份真正的心理上的宁静与平和。

看得出,莫言的小说,深受这部小说的影响。《丰乳肥臀》,同样是以一个家庭为线索展开,写爱情时,人物多是着魔的疯狂的状态。悲剧产生的原因,除了个人性格的严重缺陷外,又笼罩了一层若有若无的冥冥中注定的命运的魔力。《百年孤独》中,开头的羊皮卷写下的预言,在结尾处,完美地精准地得到了验证,仿佛这一家族的孤独是注定的无法逃脱的。而上官家的女儿们,一个个丰乳肥臀,但一个个都零落了,好像也是命运的嘲弄。看似是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实际上是,人在自己性格的局限上的无能为力,个人性格导致悲剧。

人的性格,关乎人性,是一个说不尽又说不清的话题。将人性中的某一部分夸大,比如欲望,看似变形不真实,实际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性,因为人性中的一些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隐蔽。从这个角度讲,马尔克斯和莫言都是把人性的思考和表达推到极致的大师。

这部小说中的孤独,我还没有读懂。在这里谈一谈,只是经典作品的一种误读。日后,再读《百年孤独》,恐怕又会有别样的体会。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5《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部作品。作者在小说中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而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

这本书以马孔多这样一个曾经安静而又单纯的小村落为端点,讲述了生活于其中的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历史。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是村落组建人之一阿尔卡蒂亚的儿子。父亲老布恩迪亚曾是一位极富进取心,勇于开拓的有志青年,直到吉卜赛人踏入了这个与世隔绝的村落,并带来了外面的世界不可思议的发明。他与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成为密友,将一腔热忱在磁石、天文、炼金几件事世界奇观上消耗殆尽,这或许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百年孤独的先兆。此后相同的命运又一次次地在布恩迪亚家族人身上不断重演,他们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命运轮回之中,直到一个世纪后家族最后一个孩子死去,奥雷里亚诺·巴比伦翻译出了梅尔基亚德斯在一百多年前所写的关于家族历史的预言。

看似只是一个设计精密、情节波澜的悬疑神秘故事,实际映射了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

例如在阿玛兰妲·布恩迪亚的命运之中,毫无理由的恐惧已占据了她全部的内心,全部的生命。她对亲人的怨恨使她丧失了“爱”,缺乏了爱使她不相信任何人,甚至是亲人,也不相信世界上所有的爱,从而使她永远活在在怨恨中,为自己造了一个牢不可破的牢笼。一个无力去爱的人,又怎么可能被爱?

在这个家庭中,岁月的痕迹已经磨平了所有的回忆,将他们变成废料,垃圾和污物,让这个无数辛劳换来的家庭破碎,堕落。且造且毁,且毁且造,固执于自我,孤独的宿命不断重演。

奥雷里亚诺上校发动的几十次战争,不是为了理想,而只不过是为了他那纯粹的、罪恶的自大。他视高傲为力量,所有的成功或是失败都会让他迷失,他经逼近过权利的极致,为此他放弃了许多东西,而最终,他也像放弃那些一样,坚定的放弃了权利和荣耀,终其一生周而复始的在祖父的炼金房里铸造小金鱼。而最后才发现,战争已经将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永远的夺走了,在临终时,那些无法删除的百年记忆俨然成为了无法避免的折磨,就如同他将会无法避免的死去一样。

还记得马尔克斯上校“悲伤地敲击发报键”说“马孔多在下雨”,他俨然已经认识到了战争摧毁了太多,而换来的只是奥雷里亚诺的冷言冷语“别反混了,八月下雨很正常。”本性忧郁,生来孤独的上校对下雨毫无感触,绝对理性地劝说革命同僚别犯浑。权利、战争已经改变了他,没有“爱”,没有“回忆”。

人心如铁是否真的足以经受这样多的痛苦和折磨?对于命运,我们是否要逆来顺受?怨恨和迷失究竟摧毁了多少的生命?不,我们要有一颗平和慈悲的心,无畏的勇气始终坚定方向。

百年孤独书评篇5

关键词: 范铠 诗歌 “鸟”意象

范铠,字秋门,号酋君,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大师、著名诗人范曾先生的曾叔祖。生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卒于民国四年(1915),享年五十五岁。著有《范季子文集》,存诗一百五十六首。其中有十七首写到“鸟”,占总量的十分之一。秋门的“孤鸟”很特别,视觉上显得空高,触觉上则感觉寒冷。这种悬空的状态与他实现人生价值之前的孤独处境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孤鸟”是他的伙伴,亦是他的化身。“诗之喻,文情归宿之菟裘”[1],从曹植、阮籍、陶渊明,再到范铠,千年“孤鸟”意象,寄托了一代代文人骚客的无限的哀愁。

一、阶段特征

秋门一生多艰,数次科考失利与衰败的晚清社会对他的打击极大,其笔下的“孤鸟”意象呈现出鲜明的阶段特征:在家赋闲时,多写灵凤、黄鹤、黄鹄等,表达自身的宏伟志向,如“灵凤迢迢在赤霄,怒鲲扑扑翻江水”(《对琴篇》),“黄鹄乘霜雪,周窥天地圆”(《庚寅岁莫仲兄之湖北作短歌送之》);羁旅甘肃时,“孤鸟”多与牛羊、龙媒、野狼、龙驹、虎对比,是诗人孤独的心灵倾诉,如“千羊路入稠灵堡,一鸟飞依独树村”(《永昌城外》),“分明鸦影依依上,复有龙媒得得嘶”(《雪坡》其一),“出门一笑空高鸟,保塞千年帖野狼”(《将军》),“鸟飞云漠漠,虎卧石悠悠”(《西平归途》),“鸣雁不闻秋已盛,飞鸟何急暮须栖”(《古浪山中》);山东出仕后,便极少写到“鸟”了。秋门诗歌中的“孤鸟”意象伴随着他人生境遇的变化而变化。尤其在羁旅甘肃期间,“光绪十七年(1891)八月,由范伯子荐,蔡金台出任甘肃学政,范伯子荐姚叔节及范铠同赴甘肃入其学幕……九月初一日,范铠陇西之行”[2],西进路途荒芜,加上病痛与艰苦的食宿,秋门心中升起一丝哀愁:“牛羊、野狼、虎”皆有自己的归宿,与之相比,“一只鸟”显得更加形单影只无处停歇。险恶的自然环境恰似残酷的现实社会,尚未取得功名的范秋门如何立足社会,如何光大范氏家族?这份心灵的孤寂无处排解。

二、“孤鸟”意象

诗人细致观察,精心描写了鸟鸣、鸟惊、鸟影、鸟立、鸟群、鸟飞、鸟栖。然而无论在北风呼啸霜雪漫天的严冬,还是大雁悲鸣落叶纷飞的深秋,这只“孤鸟”都显得极其渺小、孤独、柔弱。此“孤鸟”意象有两层理解:一是诗人的伙伴,二是诗人的化身。“诗人的伙伴”是很容易理解的。秋门从长江边走到北京,再走到甘肃,虽风景在变,可总能听到鸟鸣。而此时,长兄范伯子、好友姚慕庭等皆不在身边,秋门只能寄情于鸟。“鸣鸟不闻龙蛰死,人间何得纵吾徒”(《依韵奉赠罗元香》)。鸟,就像他的伙伴,陪伴他度过漫长的孤行苦旅,唱出他尚未建功立业的愁苦心绪。同时,诗人也像是一只孤独的鸟儿,常年在外奔波谋求,远离故土家人。“苍鹰未省目愁胡,雪拥天山马骨枯”(《乌梢嶺大雪》),现实与自然环境一样残酷,“鸟鸣、鸟惊、鸟影、鸟立、鸟群、鸟飞、鸟栖”,其实皆是诗人的情态。诗人看到鸟儿,仿佛看到自己的身影。所以,“孤鸟”意象也是诗人的化身。

三、形成原因

诗人如此偏爱“孤鸟”,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图腾崇拜。从兴象根源的传统出发,著名学者傅道彬将鸟意象的形成与发展总结为:“《易》之象(鸟焚其巢)——《诗》之兴(宛彼鸣鸠)——鸟之图腾(《左传》‘凤鸟适至’)——男性生殖崇拜。”[3]闻一多先生说:“三百篇中以鸟起兴者,不可胜计,其基本观点,疑亦导源于图腾。歌谣中称鸟者,在歌者之心理,最初本只自视为鸟,非假鸟以为喻也。假鸟为喻,但为一种修词术;自视为鸟,则图腾意识之残余。”[4]秋门自小接受正统诗学教养,有些图腾意识的残余是难免的。

二是时展。随着历史和文学的发展,“鸟”意象承载的文化内涵也悄然发生变化。先秦两汉魏晋时期,“鸟”意象由图腾崇拜向咏物修辞过度,如贾谊《鵩鸟赋》、祢衡《鹦鹉赋》;到唐代,诗歌中逐渐出现鹰、燕、鸳鸯、鹭鸶、鹧鸪、杜鹃等寻常之物。这些鸟有着亮丽的羽毛、婉转的歌喉、乖巧的情态、突出的个性,它们是盛唐气象的象征,如杜甫《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刘禹锡《金陵五题·乌衣巷》;及宋,“重文抑武”的社会制度和日益兴盛的程朱理学让诗人们的心态发生变化,诗歌中更侧重“鸟”意象的意态品格,如“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时至晚清,秋门笔下的鸟意象,索性直接用“鸟”,无色无音。范铠是乱世报国无门的志士,“鸳鸯、鹧鸪”这类缱绻鸟儿远远不能承载他的情绪。同时期其他诗人也多是如此,如“怪鸟群飞来,缘石为一巢”(范伯子《南山》)、“夜鸟啼尽晓鸥闲,日日松林烟岫间”(陈三立《别墓绝句》)。“明清人在远承的基础上,于‘意象’自身构建的理论,较之于前人有了突破与提升,表述话语呈现多元化,具有进步意义。”[5]衰败的晚清残局与进入大集成阶段的文学让诗人们的创作更加理性,注重从内心出发塑造意象,诗歌中的“鸟”意象从纷繁的各类鸟回归到单纯的“鸟”。

三是诗人自身。范铠出身于书香门第,其范氏家族是绵延四百余年的诗文世家,先祖乃“先忧后乐”的范文正公,其长兄为“同光体”晚清名家范当世。据《清诗史》记载:“‘同光体’诗人在清末堪称名家,而且诗艺确实高的有范当世(1854-1904)……少负隽才,与张謇、朱铭盘有‘通州三生’之称,与弟范钟、范铠又称‘三范’。”[6]晚清著名学者更是称赞秋门诗为“神来气来,豪健无敌”[7]。“拙于章句爱疏通,自许才人数子中”(《悲愤之作》其五),范秋门自信满满,但直至三十八岁,才以朝考一等授试用知县签发山东,后因父亲去世,在家守孝三年。这期间,诗人心绪渐平和,“何日看儿侄,还振‘三范’名”(《赴开封道中》)。但一丝孤独油然升起,“寒鸟立北风,不飞亦不啼”(《古意》),秋门以“鸟”写悬空于内心深处的孤独。这孤独跨越千年,当年阮籍笔下“千里一哀鸣”(《咏怀诗》)的鸟意象也似这般孤独哀鸣,悬飞半空。无论是否实现人生价值,诗人作为个体存在,纯粹的精神自由是无法实现的,因而内心的孤独在所难免。

与长兄范伯子一样,范秋门五十多岁便去世,皆可谓英年早逝。在他留下不多的诗稿中,关于“鸟”意象的这十七首诗最能体现诗人内心真切的情感,犹如珍珠一般珍贵。“半壁余霞鸦影乱,百寻坏辙马蹄孱”(《赋谢杨观察招饮》其二),命途多舛的范秋门,且行且远,且飞且高。

参考文献:

[1]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14.

[2]范曾.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纪实编年[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115.

[3]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

[4]闻一多.闻一多全集·诗经通义·周南[M].北京:三联书店,1982:107.

[5]徐兴宝.春江花月夜:宋词主体意象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20.

[6]严迪昌.清诗史[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967.

百年孤独书评篇6

在中国古代,说起强势的政治女性,大家首先会想到武则天。此人驾驭丈夫、控制儿子、治理国家,颠覆了我们关于传统女性三从四德的形象认定。不过,武则天虽然特立独行,但也绝非横空出世。在她之前,还有一位女性,也在御夫、御子、御国等方面成就斐然,堪称武则天的精神前辈。这位女性,就是隋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隋王朝的兴衰毁誉,都与这位皇后密切相关。

一、御夫

独孤皇后御夫有道,最经典的表现是,她让身为皇帝的隋文帝杨坚坚守一夫一妻制原则,创造了中国古代帝王后宫生活的奇迹。根据《隋书・文献皇后传》记载,独孤伽罗十四岁嫁给杨坚,婚后夫妻恩爱,共同发誓 “无异生之子”,也就是说,杨坚所有的儿女,必须都是独孤伽罗所生。历史证明,杨坚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此人共有五儿五女,全部是独孤伽罗的亲骨肉。这在奉行多妾制的中国古代上流社会,已经非常罕见,若发生在皇帝身上,几乎就是绝无仅有了。

独孤皇后能够御夫至此,至少跟两个因素有关。第一个因素是家庭背景,第二个因素是个人素质。先看家庭背景。独孤皇后出身于鲜卑化的匈奴贵族,而鲜卑、匈奴等北方草原民族,本来就有“妇持门户”、“多由内政”的传统,妇女的家庭地位远高于同时期的汉族。更重要的是,独孤伽罗的父亲,是西魏柱国之一,关陇贵族集团的核心人物独孤信。独孤信生有七个女儿,老大嫁给北周明帝,封明敬皇后;老四嫁给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丙,追封元贞皇后;老七就是独孤伽罗,嫁给隋文帝,封文献皇后。一门出三朝皇后,政治地位可见一斑。事实上,杨坚的父亲杨忠本身就是独孤伽罗的父亲独孤信的老部下。独孤家族地位如此高贵,自然强化了独孤伽罗的自信和骄傲。正是有了这种强势的背景,独孤伽罗才敢在新婚之际提出“无异生之子”的要求,而杨坚也并无反对意见。不过,家族背景只能保证独孤伽罗在婚姻初期的强势,能够让杨坚在当了皇帝之后仍然恪守一夫一妻之道,更多的还是靠独孤皇后强大的个人能量。

什么能量呢?有胆,有识,有勇。所谓有胆,是指独孤皇后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助杨坚做出政治决断。杨坚和独孤伽罗的长女杨丽华嫁给了北周宣帝。宣帝荒唐,让八岁的儿子当皇帝,自己为太上皇,肆行暴虐,人心不稳。周宣帝暴卒,杨坚以皇太后父亲的身份入宫辅政,这个时候,杨坚可以选择保存年幼的周帝,做一个掌握实权的权臣;也可以选择代周自立,但这要冒身死族灭的风险。何去何从,杨坚犹豫不决。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独孤伽罗派心腹入宫向丈夫进言:“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一句话点破了杨坚的处境,也坚定了杨坚的信心。就是这种巾帼不让须眉的胆气,成就了隋朝的帝业,也让杨坚畏服。

所谓有识,是指独孤皇后能够给隋文帝贡献政治智慧。据史书记载,独孤皇后一有闲暇便手不释卷,颇有见识。每次隋文帝上朝,她必与之并辇而行,至殿阁而止,派宦官跟随文帝沟通联络,“政有所失,随则匡正,多有弘益”。所以,开皇年间的政治决策,很难分得清哪些是隋文帝的主意,那些是独孤皇后的的主意,因此,宫中将这两人同尊“二圣”。后来,唐高宗时期,武则天与高宗合称二圣,不就是追随独孤皇后的脚步吗!就是在独孤皇后积极地参与和协助下,隋文帝创造出“开皇之治”的治世局面,这当然也让隋文帝敬重。

所谓有勇,是指独孤皇后坚持自己权益的刚猛手段。仁寿年间,隋文帝到仁寿宫度假,偶尔注意到了一个宫女。这个宫女虽然身份卑贱,但气度不凡,一打听,原来是尉迟迥的孙女。当年,周宣帝死后,杨坚矫诏辅政,马上引发了三总管起兵,尉迟迥就是其中势力最大的那一个,当年差点让杨坚的皇帝梦成为泡影。后来,尉迟迥兵败,他的孙女没入后宫,成了宫女。抚今追昔,杨坚的内心充满了征服者的豪情,就临幸了这个宫女。这不是破坏了当年一夫一妻的誓言吗?独孤皇后知道后勃然大怒,趁隋文帝上朝之机,一顿乱棒,将尉迟氏宫女活活打死。等隋文帝退朝,兴冲冲地来找尉迟氏,发现如花美眷早已香消玉殒。盛怒之下,隋文帝“单骑从苑中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馀里。”骑着一匹马,一直跑出去二十多里,跑进了终南山。国家哪能没有皇帝啊?高和杨素这两个宰相赶紧去追。好不容易在山里找到隋文帝,两个人扣马苦谏,请皇帝回去。隋文帝长叹一声,说:“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又调转马头,回到了后宫,算是最终承认了当年誓言的有效性。用如此残酷暴烈的手段维护自己的独尊地位,使得独孤皇后成为中国古代的著名妒妇。然而,根据史书记载,独孤皇后从此“意颇衰折”,郁郁至死。这里的一片痴心,以及为了一片痴心而不顾一切的劲头,是不是也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呢!

当然,残酷和暴烈并非独孤皇后与隋文帝相处的主流,在大部分时间里,独孤皇后与隋文帝同起同居,“相顾欣然”,成为中国古代帝王夫妻的典范,比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浪漫爱情还更禁得起推敲。独孤皇后死后,隋文帝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重心,两年后也随之离开人世。去世之前,隋文帝对负责营建山陵的大臣说:“汝既曾葬皇后,今我方死,宜好安置。属此何益,但不能忘怀耳。魂其有知,当相见于地下。”希望能够在地下永恒的世界里和独孤皇后重逢。生同裘,死同穴,所谓御夫有道,无过于此。

二、御子

独孤皇后御子有道,是指她成功地操控了太子废立,影响了整个隋朝历史的走向。独孤皇后和隋文帝一共生育了五个儿子,隋文帝一上台,就立老大杨勇当太子。杨勇为人文质彬彬,宽厚善良,符合守成之君的要求,隋文帝对他寄予厚望。独孤皇后也为太子杨勇选定了武将元孝矩之女为太子妃,元妃端庄有礼,独孤皇后认为她十分适合将来母仪天下。然而,风雅的杨勇却嫌元妃过于拘谨,喜欢上了活泼乖巧,楚楚动人的云昭训。因妾嫌妻,这不是大大违反了独孤皇后的一夫一妻原则吗?独孤皇后听到风声后,大为不悦。这时候,平定江南,立有大功,且野心勃勃的晋王杨广乘虚而入,做出一副谦恭孝顺,不近女色的样子,处处讨好母亲。独孤皇后的情感开始迅速向杨广倾斜。开皇十一年,失宠的元妃得了急病,两天之后就去世了。独孤皇后怀疑,元氏的死,是太子杨勇下毒所致。为妾杀妻,这可触犯了独孤皇后的道德底线,坚定了她废黜太子的决心。为此,强势的独孤皇后联络一直图谋上位的第二宰相杨素,在宫里、朝廷里上下齐手,一方面打击支持太子的首席宰相高,不断寻求太子的过失,乃至最后诬陷太子谋反,另一方面,则不断在隋文帝面前树立晋王杨广的正面形象。最终,开皇二十年,在独孤皇后的主张下,隋文帝以太子“性识庸暗,仁孝无闻,昵近小人,委任奸佞”的罪名将他废为庶人。一个月后,又是在独孤皇后的授意下,不好声色、专宠嫡妻的晋王杨广被立为太子。

深度涉入废立太子,一直被认为是独孤皇后最大的失误,因为她所喜欢的杨广,虽然在立为太子前表现上佳,但此后却逐渐露出狰狞面目。据史料称,仁寿四年,隋文帝临幸仁寿宫,不幸染病,日渐危重,太子杨广一方面与宰相杨素议论皇帝死后接班事宜,一方面企图隋文帝的宠妃宣华夫人。这两件事让隋文帝大怒,意欲废黜杨广,重新立杨勇为太子。结果,杨广先发制人,派人囚禁隋文帝,并杀死废太子杨勇,隋文帝也因此暴崩。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文帝在临死之前,曾经大叫“独孤误我”。似乎对当年听信独孤皇后的怂恿,废长立幼的事情颇为悔恨。虽然,隋文帝的死亡缘由和死亡过程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但是,杨广并非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心目中那个恭俭孝顺的最佳储君,已经昭然若揭。

更重要的是,杨广当上皇帝之后,固然才智过人,建立了不凡的功业,但也滥用民力,穷兵黩武,只用了14年时间,就断送了大隋王朝的锦绣江山,自己也身死人手,还落得一个“隋炀帝”的谥号,成为中国历史上暴君的经典代表。炀帝亡国,独孤皇后自然也难逃其咎,很多人甚至认为她是大隋灭亡的根源。不过客观来说,虽然独孤皇后参与选择的太子杨广最终被历史确认未能担当起让大隋长治久安的重任,但是,他的失败主要是当上皇帝以后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好大喜功的结果。他的这种性格,在当皇帝之前并未充分暴露。当年独孤皇后和隋文帝决定废杨勇,立杨广的时候,杨勇确实存在着率意任情、奢侈腐化等诸多问题,而晋王杨广则文治武功,好评如潮。仅以当时的情况而言,独孤皇后和隋文帝选择杨广,其实并没有什么错误。等到杨广开始暴露出问题,独孤皇后墓木已拱。这位强势的母后,在她活着的时候,可以操纵儿子的命运,但是,死后,就再也管不到儿子的行为了,又怎能为整个隋朝的命运负起全部责任呢!

三、御国

所谓御国,是指独孤皇后深度地参与了国家管理,不仅在后宫辅政,还把触角直接伸到了政治前台。按照《隋书・文献皇后传》的记载,独孤皇后在后宫母仪天下,堪称贤内助。其中,有两件事最为人称道。第一件事是厉行节约。开皇初年,突厥和隋朝互市,出售一筐明珠,要价八百万钱。有人劝独孤皇后买下来。独孤皇后说:“非我所须也。当今戎狄屡寇,将士疲劳,未若以八百万分赏有功者。”一下子赢得满朝归心。事实上,独孤皇后不仅没有这些高档首饰,甚至连基本化妆品都付诸阙如。据《北史・隋文帝文献皇后传》记载,隋文帝合药,需要胡粉一两,跟独孤皇后讨要,没想到独孤皇后一直素面朝天,竟然没有。独孤皇后朴素到这种程度,跟一向提倡节俭的隋文帝珠联璧合,共同营造了隋朝初年简朴的宫廷风气。第二件事是压制外戚。独孤皇后虽然在后宫专宠,但却自律甚严。整个文帝一朝,独孤皇后的娘家人没有一个身居高位。不仅如此,一旦外戚犯罪,还要从重处罚。独孤皇后有一个表兄叫崔长仁,犯罪当死,本来,以皇后之亲,按照当时的律法和习俗,可以予以赦免。但是,独孤皇后说:“国家之事,焉可顾私!”坚决主张把崔长仁斩首。这种不纵容外戚,自觉维护皇权的态度当然赢得了隋文帝的尊重,体现出贤内助的风范。

除了履行传统的皇后职责之外,独孤皇后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她还亲自参与处理朝政。前文写到,独孤皇后每天与隋文帝一同上朝,随时派小宦官和隋文帝沟通朝政处理,在大臣中赢得了“二圣”的称号。这个称号,后来又被用在了唐朝的唐高宗和武皇后身上,也被认为是武则天干政的标志性事件。不过,虽然都是合称二圣,独孤皇后跟武则天可不一样。独孤皇后虽然热衷政治,也积极投身政治运作,但是,她的价值观还比较正统,衷心认同夫唱妇随的理念,并不借此谋求个人权势。当时,有关部门曾经上奏,根据《周礼》,百官之妻的命妇头衔都应该由皇后授予,现在,请求恢复古制。这不是想给独孤皇后找一个出风头的机会吗!但是,独孤皇后一口拒绝说:“以妇人与政,或从此渐,不可开其源也。”如果让皇后册封命妇,恐怕会开了妇人参与国务活动的口子,甚至发展到干权乱政的程度,所以万万不可。就这样,独孤皇后一方面积极为隋文帝贡献她的政治才华,另一方面则是牢牢把握尺度,并不违规干政。《隋书・独孤皇后传》称:独孤皇后“谦卑自守,世以为贤”,应当看作是当时的公论。

独孤皇后御国的第三个表现是参与大臣的选拔黜落。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高。高本是独孤皇后的父亲独孤信的家臣,北周建立之初,独孤信被逼自杀,一时树倒猢狲散。只有高对独孤家族不离不弃,和独孤伽罗以及杨坚交往密切,这让年轻的独孤伽罗感慨不已。北周宣帝暴崩,杨坚入宫辅政,准备篡周自立,需要辅佐人才,高在第一时间入围相府,无疑有赖于独孤皇后的大力促成。据《隋书・高传》记载:“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是个出将入相的人物。高在文帝一朝辅政近20年,隋文帝时代的每一项重大举措都与高直接相关,又为文帝推荐了苏威、虞庆泽、贺若弼、韩擒虎等名臣,协助文帝成就了“开皇之治”的功业。要知道,隋文帝时期和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一样,存在着各种勾心斗角,纵横捭阖。而高位居首辅十余年,经历多次政治风浪,始终履险如夷、不动如山,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独孤皇后这一坚强靠山,以至隋文帝把他当家人看待,“朝臣莫与为比,上每呼独孤而不名也”。换言之,高能够在如此复杂的局面下最大程度地施展抱负、发挥才干,固然有赖于他强大的个人能力,但是,独孤皇后在宫中的支持与协助,应当也是重要因素。

然而,独孤皇后如此强悍,在她信任高的时候,会提拔高,保护高,是高人生中最重要的贵人,但是,一旦独孤皇后的心情有变,也就成了高最重量级的杀手。前文写到,隋文帝临幸的尉迟氏宫女被独孤皇后打死,文帝一怒之下,跑进终南山,高和杨素前去劝说。为了让隋文帝消气,高说了一句“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没想到,这句话却深深地惹恼了自尊的独孤皇后,让独孤皇后的心里生出了嫌隙。后来,高妻子死去,独孤皇后劝说隋文帝替高再娶。高拒绝了皇帝皇后的善意,却与小妾生子,这又触及了独孤皇后一夫一妻的原则,让独孤皇后更加不满。更重要的是,高支持独孤皇后不喜欢的太子杨勇,这样一来,独孤皇后对高的信任也就逐渐归零,把高看成她废立太子的绊脚石了。怎样对付这个当年的爱将,现在的绊脚石呢?独孤皇后开始在隋文帝面前不断诋毁高。终于,开皇十九年,在独孤皇后的一再挑拨下,高被隋文帝革职为民。随着高被贬,开皇之治也就基本落幕了,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事实上,这句话不仅可以用来评价独孤皇后对高的意义,也可以用来评价独孤皇后对于隋文帝、隋炀帝,乃至整个隋朝的意义。

仁寿二年八月二十四日,独孤皇后病逝于永安宫,享年59岁。随着独孤皇后死去,隋文帝头上的紧箍咒终于解除,马上,有两个美女就出现在隋文帝的生活中。这两个人,一个是宣华夫人陈氏,一个是容华夫人蔡氏。其中,宣华夫人陈氏是陈朝的亡国之君陈叔宝的妹妹,跟哥哥一样风流文雅;容华夫人蔡氏也是南方人,秀丽贤淑。这样两个温顺的南方美女和刚毅的独孤皇后形成鲜明对比,让隋文帝觉得非常新鲜,也非常迷恋。他开始和宣华、容华夫人整天泡在一起,醉生梦死,在国政处理上出现了很多失误,在用人问题上也日益多疑善变,不复当年明主风范。或许,结婚四十多年,当皇帝二十多年,隋文帝已经习惯依赖独孤皇后坚定的意志和敏感务实的政治智慧了,现在,这个支撑一倒,隋文帝这座大厦也立刻开始倾颓。

据《隋书・音乐志》:“高祖(隋文帝)龙潜时,颇好音乐,常倚琵琶,作歌二首,名曰《地厚》、《天高》,托言夫妻之义。”又据《隋书・文献皇后传》记载:“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俱有宠,上颇惑之,由是发疾。及危笃,谓侍者曰:使皇后在,吾不及此云。”从历史的结果看,独孤皇后是御夫、御子、御国的铁娘子,承载着大隋王朝的兴衰毁誉,但是,在当事人心中,也许只有这种彼此间的高天之义,厚地之恩。

百年孤独书评篇7

【关键词】寇准;政治家;清官;诗人

寇准(961~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是历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的北宋著名政治家。19岁(太宗太平兴国五年)登进士第,授大理评事,知巴东县,政绩显著,深受宋真宗赏识,被召入朝任职,任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等职,性豪率,敢直言。真宗景德元年(1004)冬,契丹攻宋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的寇准力排众议,叱退迁都南京或成都的主张,极力促成真宗亲征至澶州督战获胜,迫使契丹议和,成就“澶渊之盟”历史大功。后为王钦若所谗,罢知陕州。天禧三年(1019)因顺应真宗意旨,奏言天书下降,再为相。真宗病时,因卷入皇家内争,被丁谓谗诬,罢相。后贬道州司马,再贬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卒于贬所,年六十三,封莱国公,谥忠愍。寇准在巴东时,曾自选其诗一百五十六首编为《巴东集》一卷,又自为之序。现存《寇忠愍公诗集》3卷,《寇莱公集》7卷。下面以《巴东县志》的有关诗文记载来谈谈寇准给我们留下的不同形象。

首先谈谈作为政治家的寇准,“期年之间,政化大行。”(光绪续修《巴东县志.名宦》)此八个字说明寇准,政治才干杰出,一年即大见政绩。南宋政治家,诗人王十朋给予高度评价:“公为是邑时,年方踰冠,有爱在民,世呼为寇巴东。其后致身宰相,践其所言。景德澶渊之功,尤为儁伟。方契丹入寇,中外洶洶,当时苟从建议之臣幸蜀、江南,则胡马不止于饮河洛,而三光五岳之气必分。公独毅然决亲征之策,銮舆一动,丑虏自毙,社稷安于泰山,天下混一者二百年。较其功烈,与傅岩之人,任舟楫之寄,中兴有商,未可得而轻重。然性素刚直,不与物浮沉,晚节为奸邪所挤,流落南荒以死,天下至今哀之。”① “呜呼莱公,相我真宗。契丹南牧 ,朝野洶洶。群臣劝帝,幸蜀江东。微公决策,天下兴戎。百年无兵,系谁之功。”②“制锦工夫早不同,至今人道寇巴东。澶州一段奇功业,自在孤舟野水中。前双柏今何在,渡口孤舟依旧横。不似公安插竹处,凛然容貌尚如生。”③“莱公经济业,志在巴东诗。斯人不复见,亭上秋风悲”。④这最后一首诗,则把他的政治才干和诗歌创作结合起来,说他的政治才干,见于为官巴东时期的诗歌创作,这个评价很有见地,也切合实际,其他人也有同感。

苏辙经巴东写下《秋风亭》诗:“人知公惠在巴东,不知三朝社稷功。”寇准事功以“澶渊之盟”为代表,集中表现了他的全面才干。王安石在《澶州》诗中歌颂道:“欢盟从此至今日,丞相莱公功第一。”这些后辈文学家兼政治家,都高度肯定其治国安邦的韬略。寇准政治志向可见于《暇日游建平三闾故里庙貌荒凉惨动耳目噫贤者》诗:“馀基虽索寞,清问长光耀。旌贤谁再兴,勿使过者诮。” 表达他希望如屈子一样辅佐国君安定天下的志向。

寇准有爱民、廉洁、能干的历史声誉,是民间口碑响亮且历久不衰的著名“清官”之一,在当时就有“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的汴京民谣。《巴东县志》也记载了寇准清廉品德的形成过程:“寇莱公自少富贵,享用过奢,及拜枢密,赏赉尤厚,宾客莫不称叹。独一老妳潜然隋泪,公惊问故,曰:‘太夫人捐馆时,欲求一缣作衾禭不可得,安知相公有今日耶?’公抚心大恸,由是折节从俭。老妳善于进谏,公勇于改过,均足为法。”

在巴东人民的心目中寇准是一名难得的好清官,传说他离任时万民打伞相送,被后人誉为“寇巴东”。他上任伊始即劝民耕作,修了劝农亭,为了不误农时,他把要百姓做的事提前公布于县衙墙上,让百姓早知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生产生活,为平定水患,铸造铁权镇住江中水怪,兴办学校,发展教育。因此他治下的巴东很太平,他自己官也做得轻松,有更多的时间吟诗作赋,游山赏景,这些从其诗中随处可见。

从《巴东县志·艺文志》中所录的十余首诗歌之中,我们发现寇准又是一名颇有艺术才华的诗人。

寇准与潘阆、王禹偁、林逋、“九僧”、平民诗人魏野等交游唱和,诗风有些近似,与西昆体代表杨亿是诗友与政友。一般研究者把他列为主要师承贾岛、姚合的“晚唐体”盟主,如认为他的五律如《冬夜旅思》等情思凄婉,很有贾岛风味。为寇准诗集作序的同时代人范雍则说他“平昔酷爱王右丞韦苏州诗”,如寇准的名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明显化自韦应物诗句。《四库提要》称寇准的诗作“含思凄惋,绰有晚唐之致”。

从《巴东县志》所录的十余首诗中,表现了以下主题:

其一:个人的怀才不遇之情,如《庚辰岁将命至巴东时已秋序霜荷索然偶赋是诗用遣幽怀》:

乘轺偶将命,抚俗烟江湄。地僻接穷峡,务简稀公期。

秋信任无趣,野怀良自宜。月白夜蝉响,池晴风荷衰。

溪云入破牖,山菊开疏篱。贳酒不能醉,乡园空结悲。

徘徊独凝望,目极长天涯。

这大概是初到巴东赴任时所作,对做县官的无奈,对巴东的偏僻荒凉与孤独寂寞,对家园的深切怀念,都真切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没有丝毫的矫情,从诗歌中我们看到的是普通的常人,而不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的忧国忧民的形象。

其次,最多的是巴山楚水触发的浓浓乡情,如《巴东书事》:

乡思终日有,孤谈厌琴樽。众木侵山径,寒江逼县门。

浪沉滩见脊,雨过壁生痕。憔悴悲蘭蕙,因思楚屈原。

《春日登楼怀归》: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警。

《巴东寒食》:

春雨潇潇寒食天,远行犹在楚江边。人思故国迷残照,鸟隔深花雨断烟。

薄宦未能酬壮节,良辰空自感流年。因循未学陶潜兴,长见孤云倍黯然。

《春晚书事》:

春尽江天景寂寥,思乡还在楚云遥。林花经雨香犹在,堤柳无风絮自飘。

水国独惭临县邑,烟郊争合负渔樵。青梅时节迟归计,且逐馀芳殢酒瓢。

《池上秋书》:

虚斋独语复书空,闲对林塘思少同。霜叶声乾飘夕照,露荷香冷泣秋风。

时平偶作青衫吏,心老浑如白发翁。昨夜渭川归好梦,一船烟雨打孤篷。

《秋夜怀归》:

渭水苔矶阻旧游,梦回空馆却凝愁。一声江曲巴云暝,夜半山风楚树秋。

星落古池孤影动,灯摇疏壁冷光幽。迟明不寐空搔首,踪迹何由得狎鸥。

《秋夕书怀》:

官路时风渐识情,一悲前计远愁生。深秋寒气侵灯影,半夜疏林起雨声。

县令终年拘吏役,烟蓑何日避浮名。穷通休问巢莲骨,大抵无徒是至清。

这些诗中,不管是春光明媚的春天,还是秋高气爽的秋天,青年寇准始终不能忘怀的是北方的家园渭川,并且把思家与政治上的不得志联系在一起,即使“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这样的名句,表达的也是风景虽好,与我何干这样百无聊赖的寂寞之情。从诗中可以看出,寇准对巴东为官是不乐意的,但是又是不得已的,皇命难为,县令太苦,寂寞孤独,有家难回,愁苦满怀,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好公仆。但是作诗和做官是两码事,寇准并没有把作诗的心情带到为官的工作中去,这是要区别开来的。

其三,描写巴东风景,表达朋友情谊。如《巴东驿秋日晚望》:

楚驿独闲望,山村秋暮天。数峰横夕照,一迪起江船。

遗恨须言命,冥心渐学禅。迟迟未回首,深谷暗寒烟。

《题巴东寺》:

寺在啼猿外,门开古涧涯。 山深微有径,树老半无枝。

望远云长暝, 谈空日渐移。 恐朝金马去, 还失白莲期。

《巴东县斋秋书》:

讼庭终日静,琴鹤一长闲。晚树生凉吹,秋思在远山。

水穿吟阁过,苔绕印床班。幸有江云看,何须卜往还。

《巴东有感》:

长岁天涯悲断梗,逢君无处不伤情。

那堪日落红楼畔,更听萧萧杜宇声。

《县斋春书十二韵》:

县幽无俗事,公退只高吟。江到荆门阔,山连蜀国深。

峡云长映日,蛮雨易成霖。群雀鸣春院,饥猿叫夜岑。

庭荒多古木,地僻见沙禽。印锁残阳后,人归叠翠阴。

思乡空索寞,素分信浮沉。乐静稀尘累,甘闲负壮心。

衰容常懒栉,病发岂胜簪。寡欲慵求友,防邪每自箴。

浇风终耻合,前事固难谌。望断天涯外,离魂欲不禁。

《春昼》:

年长追游兴渐凋,况兼巴峡景萧萧。

闲斋为谢杨花到,时拂残书慰寂寥。

《归州留别傅君》:

杨柳如丝拂画桥,此中留语欲魂销。

还愁别后巴东馆,独听空江半夜潮。

这些诗很有南国水乡特色,尤其《县斋春书十二韵》,写景如画,且景中寄情,有唐人风情,又有宋诗理趣,既有真实的历史价值,又有很强的文学价值。作为诗人的寇准,在诗中塑造的是一个不得志的青年才俊的自我形象,这一点,苏轼的评价可以与寇准的诗歌相互应证,《过巴东不泊闻有莱公迹》(苏轼):

莱公昔未遇,寂寞在巴东。

闻道山中树,犹余手植松。

江山养豪俊,林薮困英雄。

执版迎官长,趋尘拜下风 。

当年谁刺史,应未识三公。

苏轼认为寇准作巴东县令是大材小用,是人生“未遇”明主,是寂寞“英雄”被困“林薮”,这与寇准自己诗歌传达给我们的印象是一致的,诗歌中的寇准是一个真实的灵魂的再现,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综上所述,《巴东县志》中给我们再现的是三个寇准形象:后人评价的寇准因为带有崇敬的主观色彩,展示的是伟大政治家和清官的形象,而寇准自己的诗歌,写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因而给我们塑造的是一个真实可信的英俊诗人形象,这就是寇准给我们展示的三张不同的面孔。

注释:

①寇忠愍公祠记. 王十朋《王十朋全集》(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951页。《巴东县志》(清同治五年修光绪六年重刊)有王十朋同名文章,一两处文字略有出入。

②寇莱公赞. 王十朋《王十朋全集》(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671页。《巴东县志》有王十朋同名诗歌,一处文字略有出入。

③宿巴东县怀寇忠愍公. 王十朋《王十朋全集》(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360页。《巴东县志》记载为《过巴东县怀寇忠愍公》“段”字在县志中为“叚”。

④夔路十贤王十朋《王十朋全集》(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425页。《巴东县志》为吊寇莱公。

作者简介:

百年孤独书评篇8

关键词:孤独清醒生死

一个是战国中期人,一个是二十世纪初的人。然而时间的长河却没有阻隔二人共同的精神气质,他们同样喜欢徜徉在孤独的海洋中,他们同样对自身所处的社会有着他人无法体会的看法和认识,然而他们又是不同的,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这就是庄子和《沉沦》中的主人公“他”。

一、孤独者

庄子的孤独主要表现在他具有独立人格,或者说是一种孤傲的态度,这种态度使庄子认为这个世界根本不算什么,根本不值得他正视它!如《庄子评传》中所言:“这‘心不屑与之俱’就是对世事有意识的轻蔑,并在轻蔑中品味骄傲的孤独。”[1](P160)另一方面,庄子品味孤独是一种回归自然,是一种壮阔的想象,也是一种精神的遨游。

庄子的孤傲态度在《庄子》许多篇幅中都有体现。“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途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途中。’”[2](P474)然而庄子家里实为贫困,甚至穷到借粮的地步。但是从上述例子也可以看出庄子名声很大且为政治人物所看重,他改变贫困状态实属简单之事,然而他的清高孤傲却让他继续着他的贫困生活。

另外,“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户闾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百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2](P891)可见孤傲的言语和与众不同的认识也是其孤独的体现。所以不得不说庄子的孤独与他的傲气是透彻的,看看先秦诸子中,有谁如庄子这般藐视一切,又有谁可以如庄子这般敢于对帝王说“不!”。庄子让自炫的曹商丢尽面子,庄子不给楚王面子……或许就如冯伟林所说的那样,“超越是一种孤独,世俗庸众不配孤独”[3]。而我们的庄子已经超越了。

庄子孤独着,主要体现在他回归自然方面。这里所说的“自然”并非简单指自然物或自然界,而是指本性、本然,或者说是“真”。《庄子・渔父》云:“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曷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2](P868)在庄子看来天人应该是合一的,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庄子有了“逍遥游”这种品味孤独的快乐。庄子的逍遥游是一种精神畅游,会带着我们进入一个幻想且奇特的领域。蒙培元也指出:“所谓‘逍遥’,就是摆脱一切主观与客观的限制和束缚,实现真正的精神自由。”[4](P22)亦如陈鼓应所言,“《逍遥游》提供了一个心灵世界,一个广阔无边的心灵世界;提供了一个精神空间,一个辽阔无比的精神空间。人,可以在现实存在上,开拓一个修养境界,开出一个精神生活领域,在这领域中,打通内作重重的隔阂,突破现实种种的限制网,使精神由大解放而得到大自由。”[4](P23)如《逍遥游》开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2](P5)同篇还有如“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2](P25)这些都是庄子带给我们的想象,且在同篇中继续带领着我们环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2](P90)不仅《逍遥游》带领我们进入想象的世界,《齐物论》中“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况利害之端乎!”[2](P601)《应帝王》篇“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这些展现的也都是一种超脱世外的环境,带给我们无边的想象空间。

《沉沦》是郁达夫的代表作品,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他渴望着爱情,渴望着自由,然而他是孤独的。“他”出生在富春江边的一个小市,三岁丧父,家中贫困,小学毕业后又多次转换中学,后来便干脆不进中学了,蛰居在家读书、创作。之后随长兄到日本,在日本读书,最终走上了自杀的道路。成仿吾曾说过《沉沦》主人公“对于爱的缺乏是最灵敏的,孤独的一生与枯槁的生活,也使爱的缺乏异常明显,也使他对爱的要求异常强烈。”[5]《沉沦》开篇就点明了“他”的孤独,“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6](P16),他的孤独正如他所言,“上课的时候,他虽然坐在全班学生的中间,然而总觉得孤独得很:在稠天广众之中,感得的这种孤独,倒比一个人在冷清的地方,感得的那种孤独,还要难受”。[6](P21)所以他喜欢把自己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来品味孤独。“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终古常新的皎日,依旧在她的轨道上,一程一程的在那里行走。从南方吹来的微风,同醒酒的琼浆一般,带着一种香气,一阵阵的拂上面来。在黄苍未熟的稻田中间,在弯曲同白线似的乡间的官道上面,他一个人手里捧了一本六寸长的Wordworth的诗集,尽在那里缓缓的独步。在这大平原内,四面并无人影:不知从何处飞来的一声两声的远吠声,悠悠扬扬的传到他的耳膜上来。他眼睛离开了书,同做梦似的向有犬吠声的地方看去,但看见了一丛杂树,几处人家,同鱼鳞似的尾瓦上,有一层薄薄的蜃气楼,同轻纱似的,在那里飘荡。”[6](P16)环境是清和的,是寂静的,他一个人欣赏着周边的一切,在这静静的大平原上他陪同他的孤独一起精神畅游。

每当他独自在这大自然中品味时,他往往会进入一种幻境,进入他自身的乌托邦:“在这清和的早秋的世界里,在这澄清透明的以太中,他的身体觉得同陶醉似的酥软起来。他好像是睡在慈母怀里的样子。他好像是在南欧的海岸,躺在情人膝上,在那里贪午睡的样子。……他看看四边,觉得周围的草木,都在那里对他微笑。看看巷空,觉得悠久无穷的大自然,微微的在那里点头。一动也不动的向天看了一会,他觉得天空中,有一群小天神,背上插着了翅膀,肩上挂着了弓箭,在那里跳舞。他觉得乐极了。”[6](P17)这样的状况如同庄子“逍遥游”那里在自己的世界中获得快乐的感受,尽管那是孤独的。

他内心十分明白自己是孤独的,但自己并不害怕孤独。当他租房子的时候,房主人担心他因为寂寞呆不久时,他说:“我可同别人不同,你但能租给我,我是不怕冷静的。”[6](P40)也正因为他是了解自己的,所以他会故作冷漠,“向四边一看,太阳已经打斜了;大平原的彼岸,西边的地平线上,有一座高山,浮在那里,饱受了一天残照,山的周围酝酿成一层朦朦胧胧的岚气,反射出一种紫不紫红不红的颜色来。他正在那里出神呆看的时候,喀的咳嗽了一声,他的背后忽然来了一个农夫。回头一看,他就把他脸上的笑容装改了一幅忧郁的面色,好像他的笑容是怕被人看见的样子。”[6](P20)他喜欢孤独,内心里面已经认定了自己的欢乐,自己的笑容是同自己的品味孤独联系在一起的,他容不下别人打破他的这种欣赏孤独的境界。

二、清醒者

庄子生活的战国时代是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一切旧制度旧势力正在为新的制度新的力量所取代。正是在这样的乱世,名利的诱惑尤为凸显,思想家们十分活跃,各色策士穿梭各个国家。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大环境下,庄子依然做到了“不为物役”。庄子还打比方,把拼命追逐外物的人们比喻成猪身上的虱子,说这些人找到点蹄边胯下猪毛疏长的地方就以为自己得到了大的宫苑。《齐物论》中一段话可以说是总结性地说明人生受外物所困是悲哀的: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进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荧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

乱世中的庄子是个清醒者,而同样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沉沦》主人公“他”,也是个清醒者。他在异国他乡留学,那些日本人,都把他看做是“支那人”,不把他看做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平等对待,在根本上歧视他、蔑视他。这种歧视给他精神上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他的孤独感和这种精神压力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他深感弱国子民所背负的痛苦,他内心深处渴望着祖国的强大,小说中也常会反映出他的这种呼唤:

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

我就爱我的祖国,我就把我的祖国当作了情人罢。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另外,也可以说他选择的孤独也是他清醒的一个表现,他的祖国贫穷和落后,使他无法实现他的理想和愿望,反而受到排挤,他甚至被看成是精神病,这样就把他逼着走向一个幻想的世界里去追求他的自由和解放,只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才可以想自己所想,不必为俗世所累,只有这个时候他才是快乐的。他的这种逃避现实,是对当时社会的反抗,从中可以听见他强烈的个性解放的呼声!而他选择死亡,选择了放弃这个世界也是一种抗争,一种悲壮而无奈的反抗。

三、不同的人生选择

王博教授在《无奈与逍遥――庄子的心灵世界》中说过,“在庄子看来,人生也许是悲剧,这么说可能重了一点,但是绝对不是喜剧,不是一个肥皂剧。人生是一大无奈,一大不得意,这就是庄子给我们的东西。”[7](P93)所以庄子抗拒了外物对他的召唤,躲开了世间的利诱,选择了“游世”,这是他与这个世界的相处方式,他充分利用着他的“无用”思想来思考着生活。在庄子看来要学会在尘世夹缝中生存,就要做到不为功利,不为权势所动;就要回避矛盾,不触碰争执的浪尖;就要隐藏思想,不患得患失,总之是要保持自然天性。

《沉沦》主人公“他”,渴望自由,具有打破桎梏的精神,然而他又为传统文化所束缚,渐渐地与世格格不入,最终选择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道路,他宁愿自己死亡也不愿沉入这浑浊得透不过气的世界里,于是伴随着渴望祖国强大的呼唤投入了大海。

注释:

[1]颜世安:《庄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0页。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3]杨济舟:《千年孤独看月人――庄子墓前的沉思》,山东文学,2009年,第S3期,第282―283页。

[4]席格:《与天地精神往来――论庄子美学时空观及其视域中的逍遥游》,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第20―24页。

[5]梁吉:《苦闷的岁月――对郁达夫小说主题的探讨及其他》,名作欣赏・现代回眸,2006年,第2期,第40―44页。

[6]郁达夫:《郁达夫小说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2页。

[7]王博:《无奈与逍遥――庄子的心灵世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93页。

上一篇: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 下一篇:国庆古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