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10-13 14:24:00

邓稼先阅读答案

邓稼先阅读答案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课堂;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24-01

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课文富含德育内容。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对相关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从而有效渗透德育,不断提升初中生的思想品德素养。近年来,笔者在具体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始终关注德育的有效渗透,取得的教学成效也较为明显,接下来简要论述具体策略。

一、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均蕴含爱国主义精神。对于这些课文,语文教师不应轻易放过,在具体阅读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例如,教学《邓稼先》一课时,引领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之后,笔者说道:“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你们是否发现邓稼先身上有很多可贵品质呢?”问题提出后,有学生立刻回答道:“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极为值得我们学习的,这是一种典型的爱国主义精神。”听到这样的回答,笔者感到非常满意,随即说道:“没错,作为一名中国人,每个人都应热爱自己的国家。你们现在虽然仅是一名初中生,但将来会成长,希望你们今后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成为一个爱国的人。”听到笔者这样说,学生若有所思。

初中语文教师在具体阅读教学中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文的表面内容,应对相关知识进一步挖掘,有效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这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是一份职责,更是一份荣誉。

二、渗透感恩教育

每个人都应学会感恩,拥有感恩意识之后,才会发现这个世界多么美好,才会真正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成为一个知恩D报的人。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还应有的放矢地积极渗透感恩教育。

例如,教学《背影》一课时,正值下大雨,切合当天的天气情况,笔者说道:“今天下这么大的雨,相信很多同学都是由父亲骑电动车送来的。当父亲离去的时候,你们有认真观察过他的背影吗?”提问结束后,教室内立刻骚动起来。在笔者的鼓励下,有学生深情地说道:“今天我就是由父亲骑电动车送来学校的。本来我是决定自己来上学的,但父亲执意要送。看到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我发现他的衣服很大部分都被淋湿了,那一刻我非常感动。从幼儿园开始父亲便一直接送我上下学,他的辛苦我能够深深体会,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回报他。”听到这样的表达,班里其他学生也纷纷发言。从他们的发言当中可明显看出,他们已经在无形中受到了感恩教育。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渗透感恩教育虽是教师的刻意为之,但这样的做法并不会让学生感到反感,相反,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在阅读课堂中积极挖掘素材,利用相关素材对初中生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渗透。

三、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每个人将来都会走向工作岗位,做好每个岗位的工作均需要坚守职业道德。为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让他们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中还应积极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例如,教学《敬业与乐业》一课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对敬业与乐业进行深层次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初步理解了敬业与乐业的内涵。为了加深学生对敬业与乐业的理解,笔者又要求他们结合当前的社会职业,对职业道德进行深入讨论。这样的话题很容易引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在讨论中有学生说道:“对于医生而言,其职业道德应该是真正关心每一位病患的痛楚,为其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而不应该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给病人开更贵的药。”有学生说道:“对于收银员而言,应该切实为顾客提供服务。如若顾客落下了财物,应做到及时提醒和归还。”还有学生说道:“对于出租车司机而言,应该做到谨慎开车,为每一位顾客的生命安全负责。”……听到学生滔滔不绝的回答,笔者颇感满意。虽然学生说的并不全面,但从中可看出他们对职业道德已然有一定了解。

所以说,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中积极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亦是极为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初中生提前树立正确、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帮助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好本职工作。

邓稼先阅读答案篇2

1978年,张艺谋听说北京电影学院要招生,就积极准备着。他把自己拍摄的作品收集粘贴成册,并详细地将每一张照片的拍摄经过写成文字附在其中。后来,他利用一次出差机会,把这本册子带到北京去给招生的老师们看。那几个老师把张艺谋的作品传着看了一遍,都面露喜色,非常欣赏,说:“从来没有见到过摄影基础这么好的考生!”但一问年龄就直摇头。张艺谋那年已经28岁,摄影系最大年限是22岁。他们对张艺谋说,他们向学院反映这个情况,建议他先返回西安,到西安考点的招生组去等待。来西安招生的电影学院的老师们对张艺谋十分热情。他们都很欣赏张艺谋的摄影才能,却又为校方不能放宽招生年龄而替张艺谋惋惜。他们对张艺谋讲了许多鼓励的话,并主动表示要尽力帮助他。老师们还到过陕西省文化局,反映了张艺谋的情况,向他们竭力推荐张艺谋,请求他们帮助张艺谋,使他能发挥才能。谁知对方反而嫌这些老师多事,当面顶了回去说:“你们好好招你们的学生,少管这些闲事。”世上的事往往都是在最后的努力中成功的!的确,这不是最后的结局。正当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的时候,接到了姐姐和姐夫的来信,这封信使张艺谋上北京电影学院的事有了转机。

素材解读

张艺谋靠自己永不言弃的精神最终成功了。他的成功也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生活中,我们无法回避挫折,只能面对。重要的是在挫折中能坚持到底,永不言弃。

适用话题

永不放弃、执着、坚持到底、直面挫折

钱学森:“玩”出来的大家

钱学森在北师大附中读书时,没有考试追高分的压力,他把大量的时间用来“玩”。其实他的“玩”就是读课外书、动手实验和外出实践。生物课上,老师常常带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制作标本,钱学森就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标本。虽然当时学校还很穷,但是化学实验室却对学生随时开放,钱学森在那段时间做了很多化学实验。教育家林砺儒是钱学森的校长,却不是他的任课老师。为此,钱学森的父亲特地找到林校长,请他额外辅导自己的儿子。林校长并没有答应下来,而是出了几道题,要考考钱学森。两个大人正在聊天,却发现钱学森跑出去玩了,而他的答题卷子却放在桌上。他的解答深得林校长认可,于是,林校长就收下了这个学生,教授他伦理学。后来,钱学森在接受北京师大附中教师访问时说:“当时附中的选修课很多,每天中午大家吃了午饭,在教室里互相交谈感兴趣的各种科学知识,数学的、物理的、化学的,什么都有……”

素材解读

钱学森中学时代的“玩”彰显了其个性。钱学森“玩”出了兴趣。正是这种没有过多限制、形式多样的“玩”让钱学森对知识充满了兴趣,对探索新知充满了向往。

适用话题

兴趣是创新的催化剂、教育、成长故事

邓稼先:艰苦中搞科研

中国研制原子弹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虽有较高的粮食定量,却因缺乏油水,仍经常饥肠响如鼓。邓稼先从岳父那里能多少得到一点粮票的支援,却都用来买饼干之类,在工作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日夜加班。“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他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前苏联用10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素材解读

邓稼先从34岁接到命令研制中国的“大炮仗”以来,告别家人,隐姓埋名进入戈壁滩。他把自己的姓名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深爱埋在祖国最荒凉最偏僻的地方。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与同事克服种种困难,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

适用话题

爱国、速度、条件、研究、成功、试验、方案、实践

邓亚萍:不叫苦,不喊累

童年的邓亚萍立志做一名优秀运动员,但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她跟父亲学乒乓球,父亲规定每天在上完体能课后,还必须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腿上绑上沙袋,把木拍换成铁拍。腿肿了,手掌磨破了,她从不叫苦,不喊累。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的训练强度堪称全队之首。由于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邓亚萍从颈到脚,身体很多部位都有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劳损、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强忍着,实在痛得受不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邓亚萍练出了近乎完美的右手横拍和快攻结合弧圈打法,弥补了自身条件的不足,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素材解读

邓亚萍虽不具备成为出色运动员的身体条件,但她心中有自己的梦想。为了梦想的实现,她甘愿付出比别人多百倍、千倍的努力。近似魔鬼般的训练,使她在乒乓舞台上不断进步。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邓亚萍的成功,离不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不怕吃苦的精神。

适用话题

追逐梦想、挑战自我、以勤补拙、化短为长

万方:自立自强的“多才作家”

万方由于家庭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再加上自己的天赋,小时候就对事物有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她看天上的乌云,会琢磨出种种鬼怪的影子,从墙壁的水迹中能找到公主、国王、神仙,能和童话的形象对上号。她上幼儿园时居然能写短诗,那诗句有快乐有忧伤,但却是大人想不出来的句子……

“”使她父亲和全家跌入深渊,一代戏剧大师曹禺竟然干起了看大门的工作。困境没有束缚住万方创作的翅膀,她为父亲改编电影剧本《日出》获得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可是万方却不想借助父亲出名,她腼腆而真诚地对采访她的记者们说:“等我再得一次奖您再写。”

她的几部中篇小说《在劫难逃》《杀人》《未被饶恕》《珍禽异兽》等作品均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

多年来,万方拿过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她的几部中篇小说登在《收获》上,文学圈内给了很高的评价。她曾应洛克菲勒基金会创作中心之邀赴意大利写作话剧《谁在敲门》。她创作的歌剧《原野》在美国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

素材解读

泰戈尔说:“经历过流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万方不做温室里的花朵,而是自强自立,闯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学道路。

适用话题

磨难、超越、熏陶、潜力、谦逊、自立自强

柴泽民:把冷板凳坐热

“你们这些穷小子,不去好好学医,挣个好饭碗,倒去学什么世界语,难道还想当外交官不成?”西安绥靖公署军医处处长1935年曾这样教训柴泽民。柴泽民当时是地下党,想通过学习世界语传递信息,同时了解外面的世界。

25年后,也就是1960年,柴泽民调入外交部,先后在匈牙利、几内亚、埃及和泰国担任大使,并于1979年成为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中美建交之初,美国政界侨界的亲台势力占主导地位,对大陆人普遍怀有敌意。在这个极其特殊的岗位上,柴泽民以他坚韧的意志、博大的胸怀和高超的斡旋技巧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把冷板凳坐成了热板凳”,柴泽民为我国的外交事业作出开创性的卓越贡献。柴泽民也是中国公共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首届国际公关协会会长。值得一提的是,柴泽民不懂英语,但一直保持着对世界语的爱好。

素材解读

柴泽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不满足于学医的穷小子,成长为新中国历史上折冲樽俎、不辱使命的外交官。他的成长故事再一次证明了理想、心态和成功的关系:信念是成功的旗帜。

适用话题

理想、执着、抓住机遇、走自己的路、心态与成功

任继愈:为后人着想

1987年的一天,刚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不久的任继愈,在图书馆里遇见了自己的老乡兼好友季羡林。当时,季羡林正带着一个年轻人在翻看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赵城金藏》。任继愈一问才得知,原来那个年轻人是季羡林带的研究生,他急需查阅《赵城金藏》,但是根据国家相关制度的规定,研究生是没有资格翻阅如此珍贵的古代文献的。于是,爱弟子心切的季羡林便以自己的名义来图书馆借出这本书,但由于此书实在太贵重,因此就连像季羡林这样身份的人也不能将其借出,而只能在图书馆里翻阅,闭馆后必须立即归还。那天看着比自己大5岁的季羡林(76岁)足足站了一下午,而那位研究生如饥似渴地抄录《赵城金藏》的样子,任继愈心里不是滋味。他在反问自己,为什么如此珍贵的东西却不能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不能让真正需要它的人获得?

让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发挥作用,帮助年轻人提升!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任继愈的头脑里产生了――“一定要将此书重新整理、编撰、影印出来,然后流动起来。”这便有了后来的《中华大藏经》。但《中华大藏经》这部浩瀚的大典共100多卷,工作量极大。为此,任继愈每天早上4点就起来工作,中午也放弃了之前一直有的午睡习惯,争分夺秒地加班加点。面对外界对此事是否真有价值的质疑,任继愈是这样回应的:“即使不为目前,也要为今后,今天没有用,但是未来有用,就值得去做!”

素材解读

为后人着想,并为此而努力工作,是任继愈这位国学大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适用话题

爱才、物尽其用、着眼未来、投入、精神财富

杨澜:要有气质

1990年2月,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主持人。杨澜以其自然清新的风格、镇定大方的台风及出众的才气脱颖而出。但是,由于她长得不是太漂亮,在第六次试镜时还只是在“被考虑范围之列”。杨澜知道后,就反问导演:为什么非得找一个漂亮的女主持人,是不是一出场就是给男主持人做陪衬的?其实女性也可以很有头脑,所以如果能够有这个机会的话,自己就希望做一个聪明的主持人。“我不是很漂亮,但我很有气质。”就是因为杨澜这些话,彻底打动了导演。随后,杨澜正式成为“正大综艺”的节目主持人。直到现在,杨澜也一直坚持主持人不一定非得漂亮,头脑更重要的原则。

素材解读

一个人的外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头脑、气质。头脑、气质决定了一个人的能力。杨澜的成功,便是因为她的头脑、气质。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气质,做到气质出众,除了穿着得体、说话有分寸之外,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品德修养。

适用话题

邓稼先阅读答案篇3

阅读教学是职高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关系到职高阶段语文教学目的能否实现和教学要求能否达到全面。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讨了职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以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关键词】

职高语文 阅读教学 自我阅读

阅读课是锻炼学生自学能力的最佳方法,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必要手段。通过运用多种阅读方式,经过教师适当点拨,使学生能理解文章的布局和作者的构思,在细读课文中形成良好的语感,积累文中优美词语和精彩语段,深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了课堂阅读的能力和经验,在开展课外阅读和积累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时,学生也就有了阅读的方向和技巧。那么,该如何开展有效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呢?

一、在独立阅读中培养学生自我阅读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倡导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教师应突出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性,细心指导,让学生学会独立阅读和思考。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导后学的方式,教师先指出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学生再根据这些要求和方法自学;或是采用先学再导的方式,学生先自学,初步理解文章大意后,教师再对其进行引导,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可以采用边导边学的方式,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学相结合,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从而领悟自学内容。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自学方法,再加以引导,通过初读课文,初识文章大意;到逐段朗读,理清段落大意;再到学生口述文章主要内容,整个过程都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学习《邓嫁先》这一文时,我以读代讲,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然后我提出问题:①在写邓嫁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②为什么把邓嫁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③如何理解文中“邓嫁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以及“如果嫁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自己走过的路吗”。 ④试用一句话说说“我眼中的邓嫁先”。让学生在初步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在寻找答案的同时,也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对文章中的重点片段进行赏谈,在质疑探究中进行深入理解,如第四部分最后说“我热泪满眶,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通过对这些重点句子的品读,去体会邓嫁先的伟大抱负和精忠报国的伟大精神。 最后,让学生自主交流在学习后的体会和感受,以树立学生为振兴中华民族而读书的伟大志向。

二、在品诵积累中培养学生自我理解能力

学生经过自学和讨论之后,把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用笔画下来,或做摘录,牢记文章的精彩部分,并说出自己喜欢这些词句的理由或是对这些词句的感受,对文中重点或精彩的词句的意思做进一步的理解和体会。同时,学生将语言信息、语言材料大量地储存积累起来的过程,也是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过程,更是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一文时,这篇体现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传世佳作,在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中处处展现着精彩的语句,比如:第一节中用三个“轻轻的”定下抒情的基调;第二节中用岸边柳树的倒影倾吐眷恋的感情;第三节中借用康河的水草道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第四节中描写榆树下的青潭以融情入景;第五节中借着幻想情感达到高潮;第六节中再由幻想回到现实;最后一节跟开头呼应。很多同学都在反复诵读中做到熟读成诵,并说出了自己喜欢的理由。其中有一位学生说:“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用“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词语,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全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尤其是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让我更加喜欢上这首诗歌。”通过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在读读、说说、品品中无疑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在深化延伸中提升学生自我感悟能力

在“大语文”教育观念下,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但决不能禁锢于课本。学生只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课本为中心,向课外辐射,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其语言积累。在阅读过程中,应注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读物的选取上要保证阅读内容的健康性和丰富性,可提倡学生看一些中外长篇名著,磨炼学生的意志,熏陶他们的情感。

例如《包身工》一课,文本篇幅较长,表达方式多样。为实现以人为本的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包身工制度,以及夏衍回忆《包身工》的由来,以了解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让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自主地获得知识。并结合初中时已经学过的《地质之光》《谁是最可爱的人》总结报告文学这一文学体裁的特点。在学习完本课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阅读《在“世界工厂”深处――珠三角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这篇通讯稿,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这篇通讯稿的写作特点与文中报道的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课内探究,课外资料的深化延伸,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梳理、鉴赏、评析等能力。

邓稼先阅读答案篇4

2012年央视调查“你幸福吗?”可谓家喻户晓,我也常常反思:我们关注高效课堂的研究已有多年,如果让我们的学生来回答此问,那么答案会如何呢?

曾听过一节初三复习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师首先出示知识目标,由学生自主记忆;接着,教师围绕“五个一”(一次会议、一个决策、一位人物、一条道路、一种理论)检查学生的记忆效果;最后完成练习,巩固记忆。作为一堂单元复习课,仅从三维目标的角度看似乎高效了:应当掌握的知识,学生基本记住了;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通过练习题渗透了。这样的课堂结构在初三复习中极为常见,但是旁观这样的课堂,总觉得少了些精、气、神:只看到学生圈囿在知识点上死记硬背,看不到他们的思维灵性;只看到学生被动完成任务,看不到他们的积极和热情。也许这样的课堂,能使学生接受考场的检测,但不一定能带给学生幸福感。

一、谁“偷”了他们的幸福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所谓幸福感不仅是一种心理现象,更多的则表现为一种价值感。对青少年来说,他们的幸福感包括:能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安全感;自己的想法和创造,能得到认可接纳,有归属感;能胜任所承担的学习工作和其他活动,有成就感……总之,幸福感是一种内在的、坚定的心理状态。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以文化人、以史育人是历史学科的优势。从我走上讲台的第一天开始,就希望能通过教学带给学生享受,享受“学会”和“会学”的成就感,享受老师和同学的认同感,然而,多年来上课、听课、观课,常常感叹让他们享受幸福何其容易?

1. 历史学科的边缘化,“偷”走了学生的真情。虽然学习是一个人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主动性过程,但人毕竟是社会的人,人的学习不可能不受外界的影响,许多人学习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要中考的就学,不中考的就不学;中考权重大的多学,权重低的就应付学。在历史学科未列入中考范围时是副科,近年来,历史列为中考科目后,因为只有50分,比起语、数、外等其他学科来说,就成为小科目。为考而学,为分而学,何谈幸福感?

2. 历史课堂的被动化,“偷”走了学生的灵性。虽然课程改革已有多年,但课堂生态依然是目前最亟需改善的问题。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填鸭式”的教学依然压抑着学生的个性,影响学生的思维,使即使本身对历史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也离历史越来越远。以初三年级为例,每周两课时的时间与中考压力的矛盾,必然使师生的心态都处在高压之下,为了应付考试、获得高分,死记硬背、焦虑、抑郁,有何幸福可言?

二、提升幸福感,为高效插上隐形翅膀

高效教学是每位教师的追求,但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仍不乏低效现象:单薄、少厚度,重视知识与技能,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肤浅、少深度,缺少主线和灵魂,用简单问答代替深层次思考,用表面热闹掩盖实际低效;沉闷、少温度,课堂冷清压抑,师生情感游离于课堂之外。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坚信:“乐之”是“知之”的不竭源泉,幸福感是推动课堂高效的隐形翅膀!

1. 扩大教学的透明度,提升学生的安全感。所谓安全感就是胸有成竹的、稳定的、不害怕的感觉。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不主动,往往正是因为没有准备、没有底气,只能听之(老师)任之,被动应付。《孙子兵法》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说,课堂就是特殊的战场,学生有备而战方能胜。例如,常见的学案导学法就是一例较好的方式,使学生心中有准备、动手有痕迹、思考有依据。

(1)设计学案:“目标导航”呈现课标要求,“前置学习”了解基本知识点,“协作共进”突破重点难点,“提升学习”及时巩固反馈。

(2)使用学案:以“案”引导课前预习。学生阅读目标要求,明确学习的方向;完成前置学习,初步达成基本知识目标;思考习题,发现疑难之处。

以“案”引导课堂学习。在交流预习知识的过程中梳理知识网络;在讨论探究中理清思路,加深对预习知识的理解;在练习检测中及时巩固学习效果。

以“案”引导课后复习。学案上既有基本知识,又有思路痕迹,学生只要及时温习学案,就可以轻松地温故知新。

2. 增强教学的厚度,提升学生的成就感。衡量课堂厚度的首要指标是量的积累,即增加学生的学习储备。以学生的前置储备为课堂起点,给学生充分展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展示自己所知的过程中,享受老师和同学的认同感;在交流自己所惑的过程中,感受被老师和同学支持、尊重的幸福感;在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扩充自己的储备,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

衡量课堂厚度的重要指标是质的提升,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前置储备的知识往往是分散的、孤立的,只有引导他们跳出孤立的点,挖掘内在的联系,串点成线,梳理整体脉络,连线成面,理解因果缘由,才能最终在由点到线、由平面到立体的多维建构过程中形成严谨的思路和严密丰满的知识网络,也使他们认可自己所储备知识的可用性及理解能力的可行性。

例如复习《步入近代》(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学生前置预备: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影响;新航路开辟的代表人物及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2)引导学生思考:14~18世纪,欧洲的制度正悄悄地发生怎样的变化?(抓住单元主线: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即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也即所谓“步入近代”。)

(3)启发学生纵向比较:以英国为例,分析资本主义时代与封建时代,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区别。(厘清三条副线:近代化的主要特征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上的先进化。)

(4)启发学生横向比较:比较中国近代化探索与欧美国家步入近代的过程,分析中外近代化的异同及原因。(中外比较,深层次思考并完善知识网络)

3. 调整教学的适度,提升学生的归属感。为了达成高效教学,常见两种误区:一是减少或增加课堂的容量或难度,二是加大强记硬灌的力度,最终导致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或“消化不良”,更谈不上有被认可与接纳的归属感。

(1)容量要适当。在一次督导听课中发现某教师用一课时复习两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格局演变,虽然从逻辑角度看,这样有助于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专题,但从实际效果看容量偏大,至少涉及了九年级上下两册共8篇课文。首先要回忆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诸多史实,然后分析战后格局的演变,最后总结影响世界格局的主要因素。为了完成任务,教师只能匆匆地讲,学生只能急急地赶。在密集快速的猛烈轰炸中,学生很难找到归属感。

(2)视角要巧妙。一个最佳的视角,就是学生思维的恰当制高点。视角过高,学生会茫然,找不着方向;视角过低,又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拓展。

在学生的印象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乱”得可畏,记不清,理还乱,诸如三国鼎立、江南开发、孝文帝改革等知识点,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为此,我带领学生从时代特征的高度俯视单元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归零为整,抓住两条线索: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① 政权分立:

4. 保持课堂的温度,增强学生的愉悦感。正如陈寅恪先生主张的对历史要做“同情之理解”,课堂需要情感的温度。温情是课堂教学的调和剂,更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历史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师生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历史人物的情感交流过程,还是学生自身心理和情感的历练、成长过程。

(1)挖掘历史的情愫,潜移默化。历史课堂的情感并非无本之木,历史课程本身即是情感之源。课标要求“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和思想情感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以八年级下册“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为例,学生多以死记硬背为主,常常出现错别字、贴标签等错误,如果首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现实和愿望、成功和失误,然后,播放相关视频:《大庆油田》(王进喜)、《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邓稼先)、《焦裕禄》,就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具体。当学生走进历史人物心理之时,历史人物也随之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2)链接现实的情境,体验感悟。课标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的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的过程。”初中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对感性事物比较容易理解。通过一定的情境,联系现实,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与社会实际出发,以现实的经验与眼光审视历史,无疑有助于他们加深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仍以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为例,在教学中以学生熟悉的神舟上天导入新课,从现实中的自豪感切入我国五六十年代原子能、航天科技等研究的艰难。学生在情感的跌宕中对邓稼先的爱国精神油然敬佩,带着五六十年代的时代感触,走进大庆油田,走进兰考,体会王进喜、焦裕禄的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关注学生的心情,乐学上进。特级教师郭富斌老师曾说,“用力做只能做到合格,用心做才能做到最好”,学生只有怀着愉悦的心情用心学习,才能学得最好。虽然学生的个性水平各异,但人非草木皆有情,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注。优等生希望表扬,中等生也不能忽视,学困生尤其渴望鼓励。只要给他们一点阳光,还你的将是一片灿烂。

2009年6月15日是南通市中考的第一天,中考作文《我们一起走过》。晚上收到小陈同学的爸爸发来的手机短信“上午作文陈**写的是您,不知道写得怎样,但我相信绝对是出自内心……”的确,在一起走过的一年里,小陈对历史学习从厌学到乐学、从懒散到积极,正如家长所说“他越来越喜欢历史课……”记得有一次在我的有意设计下,他与班上前三名优秀男生同上黑板回答问题,且他的答案非常圆满,放学到家后他迫不及待地自豪地告诉妈妈:“你知道今天历史老师让我跟哪几人上黑板PK吗?……”我相信,多年以后,学生不一定还能记起曾经学过的某一个知识点,但一定不会忘记曾经在课堂上的温暖和幸福!

高效的课堂不一定是幸福的,但幸福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让幸福感回归高效课堂,对学生来说学习一定是一种幸福的享受!

邓稼先阅读答案篇5

1.创新导入

指教师设计出具有创新思维价值的问题,能够使学生在快速阅读课文后积极思维,大胆创新,在创新中完成对新课的学习。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导入:我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家”字,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后,大胆想象,发挥创造性,结合家庭成员的性格特点和金钱关系的主题,把七个家庭成员巧妙地组合在这个“家”里;有了于勒的钱财,这个家显得和睦、温馨和稳固。有了于勒的大力支撑,有女婿的紧紧依附,这是一个多么完整美满的大家庭。然而,事实上菲利普夫妇的行为告诉我们所谓的“亲情”只能是置于金钱之上的。没有钱,长脚的女婿自然更是随时可能迈出家门。

这个导语的设计始终让学生处于紧张而有兴趣的思维状态,既要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提炼的抽象思维,又要进行扩展的创造性的发散思维。这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较为完美的结合。这样“新”“巧”的导入设计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保持高频思维的吸引力。

2.悬念导入

指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产生一种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而后自然导入新课学习的一种方式。

例如《论求知》一课的导入:上课一开始,我先把一只空口袋用手提起来,然后往讲桌上连放几次,口袋都摊倒在桌面上。然后,我在口袋里装满书,再往桌子上一放,袋子便端端正正地立在大家面前。我说:“同学们看到这一过程后有何感想?请用最简洁的文字把自己的感想说出来。”有的学生说:“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站得笔直的。”有的说:“一个人自强自立,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在学生认为我紧接着要向他们讲一番道理时,我只是停留片刻,让他们自己思考。然后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想获得知识吗?获得知识都有哪些方法?请看《论求知》是怎么说的。”这样就自然地导入了新课的学习。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造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发兴趣;二是启动思维。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的意料,或展开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饥渴和兴奋,想打破沙锅问到底,尽快知道究竟,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和“悱”的状态。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认知发生冲突,进而促进期待状态和探究行为的产生。学生急于寻求答案,读课文的积极性大为高涨,从而使课堂教学由始至终扣人心弦,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3.直接导入

指教师不用借助其他材料,只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引起学生思想重视并准备参与的教学活动,做到“课伊始,明其意”的一种方式。

可选择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歌曲作为开场导入新课。例如教《邓稼先》,上课伊始我就出示邓稼先的照片,让学生谈对他的了解,随后引读:“邓稼先,‘两弹’元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这是一个‘大写的人’,我们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课文导读)“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让我们随着作者饱含深情的笔触,去感悟这位不平凡的科学家吧。请大家读课文,思考课文都写了哪些内容。”

直接导入法又叫“开门见山”导入法,我们谈话写文章习惯于“开门见山”,这样主题突出,论点鲜明。当一些新授的知识难以借助旧知识引入时,开门见山地点出课题,可立即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情境导入

指教师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绘画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一种方式。

例如教《听潮》,一边在磅礴的音乐声中朗读课文,一边播放“海睡”“海醒”“海怒”幻灯片,并伴以海潮涌动、拍打岩石的音响。教《“友邦惊诧”论》,放映帝国主义侵华的资料片,使学生认清“友邦”的丑恶嘴脸。

创设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具有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当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处于极致时,学生的认识功能也发展到极致,教师的教授能力得到最佳状态的发挥,会达到忘我的状态。

5.温故导入

指教师依据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由已知向未知引渡,架设攀登新知识高峰的梯子,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的方式。

例如《春》一课的导语:“同学们会许多古诗,其中有不少是描绘春天的诗句,同学们来一个比赛,看谁能说出得最多。”学生纷纷抢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今天就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去领略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万象更新的春天吧!”这个导语的设计,通过复习旧知识,拓宽旧知识,使学生联想到将要学习的新知识。

邓稼先阅读答案篇6

历史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选择题部分

1——5,CDACD6——10,BDDCC

11——15,DADDC16——17,AD

阅读下列材料

18、(1)三国时,吴国大将卫温到达台湾;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台湾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

明朝遗将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回台湾;

清朝1683年,清政府攻下明朝最后的堡垒——台湾,1885年,清政府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设置台湾省;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割台湾给日本;

1945年,中华民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根据战前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战后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回中华民国——中国当时的中央政府,故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收回台湾的主权,并设立台湾光复节;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不对,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义务,我们青少年也不例外;我们中学生要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同一切破坏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4)对台湾人民说:回来吧,祖国人民欢迎你;两岸兄弟一家亲等。对“*”分子说:分裂不得人心;“*”没有和平;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等。

19、台湾同胞,中国人民,祖国统一,中华民族,共同愿望

20、(1)费俊龙,聂海胜

(2)作为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他乡或是异域,都会为中华民族的兴盛而自豪,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骄傲;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众多海外华人的共同心声。

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广大科技人员努力钻研、探索;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改善了发展科技条件。

⑷原子弹爆炸成功;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袁隆平育成杂交水稻

21、⑴中国申奥成功说明了中国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全面提高.

⑵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福娃(2分)、会徽是“中国印”(2分)、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⑶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尤其是学好外语,以文明上进、热情的姿态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学好一门外语,争取到奥运会当一名志愿者。

22、(1)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

邓小平袁隆平

(2)努力学习他们的精神,最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地理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一、填空题

⒈西北边陲面积⒉三山夹两盆天准噶尔塔里木

⒊稀少干旱50⒋绿洲棉花甜菜瓜果

⒌坎儿井干旱水分大量蒸发⒍油气

二、选择题⒈D⒉B⒊D⒋C⒌B⒍D⒎B⒏B⒐A⒑C

⒒D⒓C⒔D⒕D⒖B⒗A⒘D⒙C⒚C⒛C

生物参考答案

一、1-5:AAACD

6-10:ACBDC

11-15:BDDCD

16-17:BC

二、18、(1)受精卵(2)水中鳃(3)变态发育

19、(1)AaAaaa(2)正常(3)Aa(4)患白化病

邓稼先阅读答案篇7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40分。)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要以曾经激发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呢?为什么还要时时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是( )A学以致用 B知耻后勇 C居安思危 D警钟长鸣⒉“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⒊如果要了解有关建国后土地改革的历史资料,可以查阅下列哪部作品( )A《暴风骤雨》 B《狂人日记》 C《雷雨》 D《班主任》⒋如果你需要一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准确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你将选用( )A当时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B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C195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D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生产合作社⒌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为20%,60年代仅剩9%,森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急剧增长 B盲目垦荒 C洪灾频繁,水土流失 D“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⒍有人喜欢收藏“1969”“1971”年发行的毛主席像章,我们可以断定这些文物是( )A抗美援朝时期的 B三大改造时期的 C*时期的 D改革开放以后的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D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⒏右表反映的粮食产量发生于( ) 风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A土地改革后 B三大改造时期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⒐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称谓是在(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⒑“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称谓是由于(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 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⒒中国政府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⒓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空军战斗英雄是( )A邱少云 B黄继光 C蒋道平 D雷锋⒔1955年谁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⒕尼克松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里指的是( )A中美关系改善 B万隆会议召开 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日正式建交⒖他,曾经荣获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A邓稼先 B杨利伟 C王选 D袁隆平⒗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下列哪项成果变成了现实。( )A计算机网络 B电视 C报纸 D课本⒘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_______的发展战略,把_______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A科教兴国 高等教育 B科教兴国 九年义务教育C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 D可持续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⒙以旧北京的生活面貌,从侧面描写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正如作者所说:“一个的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部作品是( )A《茶馆》 B《班主任》 C《屈原》 D《红岩》⒚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 人们上网浏览、发E-mail ② 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 ③ 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 ④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⒛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是( )① 土地改革 ② 农业合作化 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 人民公社化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二. 非选择题(共6小题,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材料二: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即依托先进的科技寻求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追求“理性的繁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也就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发展。请回答:⑴请写出“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2分) ⑵列举“一五”期间取得的重大建设成就。(至少三项)(6分) ⑶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指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制定有何新的特点。(3分)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称,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请回答:⑴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4分)⑵“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2分)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2分)⑶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2分)2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该法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反对和遏制“*”势力的法律。材料二:2006年2月27日台湾领导人决定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适用,同时表示在条件许可时,会推动台湾公众制定新“宪法”。材料三:2005年4、5月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这一系列访问为海峡两岸的进一步沟通送来了缕缕春风。请回答: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代中央政府曾采取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试以古代相关史实加以证明。(至少举两例)(4分)⑵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⑶有人认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大人的事情,与青少年无关。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3分)⑷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请分别针对台湾人民和“*”分子写一句心理话。(2分)我想对台湾人民说: 我想对“*”分子说: 24.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请你用“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共同心愿、祖国统一、台湾同胞”五个术语补充完整下列这段话:(5分)胡锦涛四点意见,充分表达了包括 在内的13亿 实现 反对“*” 根本利益的 。2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10月12-17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载着两名航天员顺利完成飞天使命,令海内外中华儿女感到振奋。⑴你知道两位航天员的名字吗?请你写出两位航天员的名字。(2分)⑵请问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为什么让海内外中华儿女感到振奋?(3分)⑶我国航天事业为什么能取得巨大成就?(3分)⑷请列出我国科技上巨大成就。(至少举两例)(4分)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1年7月13日,对炎黄子孙来说,是一个彻夜难民、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宣布:“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材料二: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在2004年、2005年相继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会徽、主题口号。请回答:⑴中国申奥成功说明了什么?(2分)⑵请你写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是 、会徽是“ ”、主题口号“ , ”。(6分) ⑶作为一名中学生,为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你觉得自己应做什么?(3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A D D C B D D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B A D A B A B B二、非选择题(60分)21.⑴1953-1957年(2分) ⑵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一点2分 共6分) ⑶ 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追求“理性的繁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分)22.⑴因为1978年底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所以说“是一个春天”。(2分) 这里的“春天”指改革开放。(2分) ⑵邓小平。(2分) 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分) ⑶是指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2分)23.⑴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清朝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帝时,统一台湾,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答一点2分 共4分) 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⑶不对。(1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义务,我们青少年也不例外;我们中学生要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同一切破坏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的 行为作坚决的斗争。(2分) ⑷对台湾人民说:回来吧,祖国人民欢迎你;两岸兄弟一家亲等。对“*”分子说:分裂不得人心;“*”没有和平;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等。(2分)24. 台湾同胞、中国人民、祖国统一、中华民族、共同心愿(答一点1分 共5分)25⑴费俊龙、聂海胜。(2分) ⑵作为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他乡或是异域,都会为中华民族的兴盛而自豪,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骄傲;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众多海外华人的共同心声。(3分) 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广大科技人员努力钻研、探索;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改善了发展科技条件。(3分) ⑷原子弹爆炸成功;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袁隆平育成杂交水稻。(答一点2分 共4分) 26⑴中国申奥成功说明了中国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全面提高。(3分) ⑵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福娃(2分)、会徽是“中国印”(2分)、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2分) ⑶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尤其是学好外语,以文明上进、热情的姿态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学好一门外语,争取到奥运会当一名志愿者。(4分)

邓稼先阅读答案篇8

(2) 材料二邓小平的话,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已经成功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4分) ( 4)你认为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2分)23.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看图回答问题:(18分) 图一1954年6月访问印度缅甸 图二1955年4月在万隆

图三 图四乔冠华大笑(1)图一中,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2分)其内容是什么?(2分)(2)图二中,周恩来正在参加什么会议?为确保会议的圆满完成,周恩来提出了什么主张?(4分)

(3)图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4)图四中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2分)这项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2分)(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活动取得了更大的成就。请举一例说明。(2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材料二:“必须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普 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这两句话是江泽民分别在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上作的报告内容。(1)材料一是由谁提出的?(2分)(2)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为了保证学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于哪一年颁布实施了哪一法律文件?(2分)(3)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又实施了哪一教育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奠基工程是什么?(4分)(4)国家实施的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为宗旨的工程的名称是什么?(2分)

上一篇:会计电算化模拟题范文 下一篇:有关母亲节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