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童话集范文

时间:2023-11-16 12:35:37

叶圣陶童话集

叶圣陶童话集篇1

我写的十大杰出人物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人物,这十个人是:雷锋、伽利略、林肯、比尔。盖茨、老舍、冰心、叶圣陶、鲁迅、陶行知、胡适。雷锋:他的助人为乐让我敬佩,我要学他的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伽利略:不是骄傲的人,虽然伽利略说亚里士多德有错,但不是想抢亚里士多德的位,伽利略的这种及时给别人找出错误,让别人做题的时候就不会做错了!林肯:是美国的总统,我在书上看的不管多大的官都有有错的时候,这一次美国的大总统去给小小的老百姓道歉,这说明总统知错就改,林大总统这点我应该向总统学习!比尔。盖茨:我虽然不知道比尔。盖茨的故事,但我知道比尔。盖茨在“微软”工作。老舍:是现代著名的作家,老舍曾写过这样一句话“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为个好作家”这句话永远在我心里记着,我会时时刻刻想着!冰心:是现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的原名叫“谢婉莹”冰心是笔名,冰心的话:假如生命是无趣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叶圣陶:是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叶圣陶的话: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鲁迅:是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的作品很多,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Q正传》、《孔乙已》……等鲁迅的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陶行知:我不知道陶行知的故事,我知道他的几本书,如:《中国教育改造》、《行之书信》、《行之诗歌集》……等。胡适:是现代著名学者,他是安徽人,曾戏称自己是“新诗老祖宗”胡适的话: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我敬佩的十大杰出人,我永远敬佩他(她)们!

叶圣陶童话集篇2

幸逢1988换届当年,记得苏州民进当选省七届人大代表的有谢孝思等。当选省政协六届委员的有刘振夏、罗世杰、卢雪来、吴民先等。当选苏州市十届人大代表的有吴羊木、王鹰等。当选苏州市政协八届委员的有刘振夏、罗世杰、张继馨、潘国光、尹建民、金丽生、谈明媚、崔护、康儒铭、王染野等。以上前辈,都与我有或多或少的交往,故记忆犹新。

1988年12月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同志的骨灰,由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等亲属护送,从北京归葬甪直。我随同到甪直去参加活动。首次见到久仰的会中央副主席叶至善等。1989年4月10日,民进市委举办新会员学习班。我作为支部主任参与学习。期间一起前往吴县甪直祭扫叶圣陶墓,参观叶圣陶纪念馆。 1991年4月22日,叶圣陶研究会首次研讨会在苏州举行。会议至26日,我一直参加了这次大活动,见到了尊敬的中央领导雷洁琼和费孝通、孙起孟。参观了叶老早年从教过的市一中、甪直小学、干将小学。会议期间,雷洁琼主席来到市委机关看望基层干部,那天,我事先得知消息,专门去理了头发,穿戴整洁到会场,和雷主席一行领导见面合影。那张集体合影照,我一直妥为收藏。 1992年8月,苏州市叶圣陶研究会正式成立。我是学文学搞教育的,对叶圣老由来崇敬之至,对叶圣陶研究兴趣很浓,曾系统拜读了他的主要著作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散文集《脚步集》、诗集《荚存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和《叶圣陶文集》等。

1990年12月29日,民进市委在临顿路苹花会堂纪念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四十五周年。会上聆听了雷洁琼主席在民进中央“纪念民进成立四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赵朴初副主席的献辞,放映了《民进四十五年》文献资料录像片。我觉得作为民进会员无上光荣。

我直接参与组织的活动在1991年6月10日,我民进小教支部会同市委文化工委,联合举办了“圣陶杯”少儿书画比赛活动。征集到全市青少年近千幅书画作品,600余名小作者参赛,100余名获奖,我的学生也获奖多多。10月11日,举行获奖作品展览会。主委谢孝思、市委宣传部长范廷枢出席了仪式。我全程参与和见证了这次活动。

1993年各级人大政协换届,我会担任省人大八届代表的有丁志萍等;担任省七届政协委员的有刘振夏、卢雪来、吴民先、朱永新等;担任市人大十一届代表的有王鹰、吕锦华、言恭达、李秋莎等,担任市九届政协委员的有罗世杰、强亦忠、尹建民、金丽生、康儒铭、朱永新。我一直在基层小学工作,担任小教支部主任,故被选举为平江区十一届人大常委。

1993年10月14日,民进苏州市委与市委统战部举办“谢孝思九十寿辰祝寿会”。市委副书记周治华、民进省主委章臣桓等参加祝寿活动,我们一干民进支部主任等小字辈朋友,追随谢老游览苏州光福司徒庙,在清奇古怪四古柏前留影纪念。

1994年9月16日至18日,民进苏州基层干部培训班在常熟市琴湖饭店举行。基层负责人70余人参加了培训。 1995年11月10日,我参加了民进市委召开的六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会上,苏大教授强亦忠选为市委委员,朱永新选为副主委。在这次会议桌上,我与朱永新老师隔桌而坐。如今看朱永新的著作,成了我的爱好。

叶圣陶童话集篇3

[关键词]叶圣陶;教育思想;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09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46

[本刊网址]http://

叶圣陶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代宗师”。叶圣陶在教育领域有着卓越的建树和高深的造诣,形成了被誉为“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一面镜子”的叶圣陶教育思想。下面就叶圣陶教育思想中有关德育观、养成习惯教育现、导学自学教学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教就是让受教育者学会自励做人

叶圣陶“做人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其精髓是自学自励教育。从教育目的看,他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并强调,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做社会的够格的成员,做国家够格的公民。”“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也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不难想象,这样的人不断增多,社会和国家将达到何等繁荣昌盛的境界。”进而提出,要“使每个人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合格的公民”……

围绕着“做人”的德育总目标,叶圣陶重视对学生的人生理想教育,强调“人不能没有理想”、“德育是贯彻一切行为的态度和精神”。他认为,婴幼儿时期在人的一生中很关键,家庭教育对儿童观念养成非常重要;小学阶段主要进行公民良好习惯教育,“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中学阶段应该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给予学生处理生活的一般常识,养成学生处理生活的一般能力,使他们能做一个健全的公民”;大学应着重学生身心健全的人格和成才教育,“学生受教育,为的是得到真实受用的知识,把自己培养成人,独立不倚的人,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人。”

对于如何教育做人,教育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叶圣陶的观点是:“教育的注目点应该是社会,而教育的着力点应该是个人。”因为个人总是社会的细胞和国家的公民。并认为有四项原则和方法可帮助德育目标的实现:一是主体性。强调受教育绝非是被动接受的“空瓶子”,而是活动的主体,是学习修养的主体;二是实践性。强调“为人之道”,贵在“为”,在实践,切不可流于形式主义;三是整体性。强调以生命为对象的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德智体几方面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四是师表性。强调身教重于言教,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到“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二、教就是让受教育者养成良好习惯

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叶圣陶一贯坚持要求受教育者个个成为真知真能的人。而“真能”的标志又是什么呢?他的观点就是:要习惯成自然。“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的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他认为,“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越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的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并确信:教育的本旨就在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终身以之。

“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在叶圣陶心目中,养成习惯和接受教育是二合一的事。为此,他还专门写过《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等文章,来论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在他的一些文章和讲话里,多次强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必要性。“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他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养成良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什么是好习惯?叶圣陶认为:“能使才性充量发展的是好习惯,能把事情做得妥善的是好习惯,能使公众得到福利的是好习惯。”并且,养成好习惯,要从“早”抓起,从“小”抓起。从“早”抓起,就是强调要抓“开端”,抓起始的第一步。“大凡一辈子需用的事最需养成好习惯。在习惯没有养成之前,取个正当适宜的开端,集中心力,勉强而行之。渐渐的不大觉着勉强了,渐渐地习惯成自然,可以行所无事了。这就是好习惯已经养成,足够一辈子受用。如果开端不怎么正当适宜,到后来就成了坏习惯。”所谓从“小”抓起,强调从细微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上注意养成好习惯,这样才能在对待大事、处理大局上也处处正当适宜。

三、教就是让受教育者掌握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叶圣陶提出的教育观点。早在20世纪初,他抓住了传统教育中的一些弊端,提出了在21世纪的今天仍富有蓬勃生命力的“创新”教育观。他在1919年所写的《小学教育的改造》一文中就提出:“他们(学生)的本质是创造的”。在《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中更是明确地说:教师要“把儿童的性情详细研究一番,然后本着自己人生观的方法,顺了他们的天性,指导他们也走上正当的轨道。”并将学生的创新能力概括为“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

创新能力,是指创造新事物的本领、才能,主要包括新发现、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针对学生而言,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使他们能够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叶圣陶十分倡导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认为“不要以为读书是学习的唯一途径,从劳动中,从服务中,从娱乐游戏中,从接人待物中,都可以学习”……

创新型的学生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培养,“创新教育”呼唤自主创新型的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用创新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评估学生、引导学生。要学会鼓励学生的自主行为,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主行为,尊重其自我体验,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思想空间,并积极探索多种渠道、多方位地培养其自主创新能力。

四、教就是让受教育者开展自主学习

叶圣陶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则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这一思想既继承了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又吸收了外国先进的教育理论。“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在叶圣陶看来,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须是一个具备足够的自学能力的人,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自我教育的人,否则算不得是个受过教育的人。“所有各级各类学校以及补习、进修机构的主要职能,全都在引导来学的人向自学方面不断进展。”叶圣陶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其关键,就是要随时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为此,他多年身体力行,提出把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从而改革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善导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苦恼为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

叶圣陶主张学生本位的教育,认为学生是“教育事业的中心”,教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他说:“学习的主体是自己,千古不易。自己努力,才有进步。教师和朋友无论如何高明,总之只能从旁启发,尽切磋的责任,代替学习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学生不应该把教师的讲授看作学习的终极目的;教师的讲解只是发动学习的端诸,学生必须自己再加研求,才可以得到能运用于实际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善于启发的老师都把学生看成有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只要给以适宜的培育和护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美蔬、好树、好花。”在叶圣陶看来,在知识的广度上,要做个“够格”的现代人,应该掌握的知识太多太多,说也说不尽。各种教育机构只能取其重要的、基本的,教给学生。其他的更多的东西,必须由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自己去学习、研究和掌握、扩充。因此,受教育者对于现成知识,决不可“光知守而不知变”,一定要在接受前人经验基础上,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有所发现、有所改革、有所创新才是。这种发现、改革、创新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必须在自学过程中逐步到达此境地。

以上仅是对叶圣陶教育思想的部分分析与探究。他70多年来经历了我国近现代和当代教育领域的诸多重要变革,他的著作和众多精辟论断,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说为我们后人贡献了一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现代教育学。研究学习他的教育思想,领悟贯彻他的经典理论,对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是很有必要的,对我国教育事业也是永不过时的。

参考文献:

[1]任苏民.叶圣陶教育改革思想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2]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叶圣陶.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M].北京:开明出版社,1989.

[4]叶至善,叶至诚.叶圣陶散文乙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5]李士江.叶圣陶公民教育思想初探[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2):50-53.

[6]叶圣陶,生活教育叶圣陶随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叶圣陶童话集篇4

确实,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每一个父母都需要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提出了“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理念,并专门写了《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等文章.

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也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早年留学美国,师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大师杜威.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

陶行知认为,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他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中写道:“从福禄倍尔发明幼儿园以来,世人渐渐地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从蒙台梭利毕生研究幼儿教育以来,世人渐渐觉得幼稚园之效力;从小学注意比较家庭送来的与幼稚园升来的学生性质,世人乃渐渐觉得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不可不趁早给他建立得稳.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要顺其自然,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

一,好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事实正是如此,孩子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家里,父母应该注重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

陶行知先生认为,各种知识和技能学习最好在生活中进行,习惯培养更应该如此.他在《生活教育》一文中写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

德国哲学家康德从小就在父亲的教育下养成了严谨的生活习惯.据说,他每天散步要经过镇上的喷泉,而每次他经过喷泉的时候,时间肯定指向上午七点.这种有条不紊的作风正是哲学家严密思维的根源.可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着积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6岁前的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个小朋友叫阳阳,由于父母工作繁忙,阳阳从小就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对阳阳非常宠爱.他们对阳阳总是照顾得无微不至.当阳阳进入幼儿园时,还不会独自上厕所,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睡觉……阳阳在生活中根本就没有学到良好的自理习惯……这时候,阳阳的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把阳阳接到家中,对阳阳进行生活习惯的训练.

由此可见,生活即教育,父母应该积极为儿童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同时,父母应当经常在行为,举止和谈吐等方面给儿童一个最好的榜样,讲话时要注意礼貌,举止要文雅,表现出高尚的情操,道德行为和良好的习惯.如果能够经常这样以身作则,这种长期熏陶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养,通过日积月累,让儿童的良好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二,好习惯要在实践中培养

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非常重视在做中学.因此,他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在实践中养成习惯.他在《教育的新生》一文中写道:“我们所提出的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才能“习惯成自然”,收到相当的效果.

什么是“习惯成自然”呢?

叶圣陶是这样解释的:“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他举例道:“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勉勉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那种能力.”

“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现代控制论创始人,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在回忆父亲对他早期学习习惯的严格训练时说:“代数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困难,可父亲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精神不得安宁,每个错误都必须纠正.他对我无意中犯的错误,第一次是警告,是一声尖锐而响亮的‘什么’,如果我不马上纠正,他会严厉地训斥我一顿,令我‘再做一遍’.我曾遇到不止一个能干的人,可是他们到后来一事无成.因为这些人学习松懈,得不到严格纪律的约束.我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正是这种严厉的纪律训练.”父亲严格的训练,终于使维纳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成为誉满全球的科学巨人.

三,要抓住教育的关键期

自从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发现动物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并荣获诺贝尔奖后,人类广泛地开展了对自身各种能力与行为的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研究发现,孩子习惯的养成有一个关键期的问题.幼儿园和小学是培养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而到了中学,就是改造习惯时期了.

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在儿童时期养成了坏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到伤害.因此,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利用儿童的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对习惯的改造将要比塑造艰难得多.抓住关键期进行习惯的培养,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下表是一些儿童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年龄2岁3岁3岁半4岁4岁半5岁5岁半6岁习惯计数能力规则意识观察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生活观念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要使孩子养成一种好习惯,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第一次出现的行为.

例如,孩子第一次骂人的时候,他并不是道德驱使,而是觉得好玩.这时候,孩子会观察父母或其他成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如果成人的态度是冷淡的,严肃的,孩子就会明白:“大人不喜欢我的这种行为.”由此,他会减少这种行为.如果这时有成人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赞扬,夸奖或者高兴地笑等反应,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受到成人喜欢的,由此,他会增加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从而养成不良的习惯.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抓住教育的关键期来教育孩子.

四,好习惯要培养,坏习惯要纠正

对于父母来说,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更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因为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具有自然的驱动力和心理惯性,有时候就算没有外部条件,习惯行为也同样可以做出.许多孩子有时候知道自己有不良的习惯,但是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而重复不良的习惯.这时候,父母要帮助孩子抑制和纠正坏习惯.

那么,什么是坏习惯呢?叶圣陶认为,习惯不嫌其多,但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除此之外,其他的习惯多多益善.这两种习惯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和妨害他人的习惯.

什么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呢?叶圣陶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习惯的养成来说明不养成什么习惯的害处.他说:“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要洗脸漱口,每事要有头有尾,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起码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和精神就能保持起码的健康,但这些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就形成的,要逐渐养成.在没有养成的时候,多少需要一些强制工夫,自己得随时警觉,直到‘习惯成自然’,就成为终身受用的习惯.可是如果起先没有强制与警觉,今天东,明天西,今儿这样,明儿又那样,就可能什么习惯也养不成.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一种习惯,牢牢地在身上生了根.这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最要不得.”这种习惯与其他种种习惯冲突,一旦养成,其他种种习惯就很少有养成的希望了.

例如,在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时,可结合孩子兴趣特点先选择故事书,由浅入深,由短到长.不在一朝一夕,贵在长久坚持.一位细心的妈妈观察写作业的儿子,一会喝水,一会撒尿,不到一小时出来四五次.这位妈妈看在眼里却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第二天孩子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个建议:坐下前把该办的事办好,我看你写作业时出来三次完全可以.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果真少出去一次;过几天妈妈又提议再减少一次,孩子又轻松做到了.家长的要求依次递减,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既帮孩子克服了不良习惯,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

另一位家长的做法更有意思.他的孩子看书写字的习惯非常不好,经常是眼睛离书本非常近.他担心孩子会患上近视,非常苦恼.后来,他去咨询一位教育专家.教育专家问这位家长,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好恶.这时,他想起孩子对大葱的气味非常敏感.于是,教育专家指导家长把大葱的液汁涂在桌面上,并告诉这位家长,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养成看书写字的好习惯.这位家长将信将疑,但还是按教育专家的意思去做了.果然,这个方法真的有效.原来,孩子在写字的时候,一旦头低得接近桌面,他的眼睛就受不了大葱的刺激而流泪,从而不得不抬起头.久而久之,孩子真的纠正了坏习惯.

什么是“妨害他人的习惯”呢?叶圣陶举例说:“走进一间屋子,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喉间一口痰上来了,噗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好像是无关紧要的事,但这既影响他人学习和工作,又可能传播病菌,一旦习以为常,就成为一种妨害他人的习惯.”

妨害他人的习惯是恶劣品质形成的重要根源.如果一个人不明了自己与他人的密切关系,不懂得爱护他人,一切习惯偏向妨害他人的方面,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恶人.

对于好习惯要培养,坏习惯要纠正.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的公式是: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

保尔听后,马上将口中正抽着的烟卷拿下来揉碎,说:“从今天以后,我绝不再抽烟.”从此,保尔戒掉了几乎是从儿童时代就养成的抽烟习惯.

坏习惯难以改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决心不大,毅力不强.富兰克林说:“习惯就利用轻忽,嗜好有时比理由还强硬.”对于抽烟这个坏习惯,不少烟民都想改,但为什么有的改掉了,有的改不掉?关键是不仅要认识到坏习惯的危害,而且要痛下决心去改.这样,诸如吸烟,酗酒,随地吐痰等不好的习惯,都是可以改掉的.

教育学家威廉·坎宁安说过这样一个寓言:

一个人正在沙漠里散步,突然,一个声音对他说:“捡一些卵石放在你的口袋里吧,明天你会又高兴又后悔的.”

这个人弯腰捡了一把卵石放进口袋.

这种方法是教育学上所说的“厌恶法”,这种厌恶法不仅可以纠正孩子在行为上的习惯,而且对纠正孩子某些心理上的坏习惯也有较好的作用.

当然,纠正孩子不良的习惯不仅需要行为的弱化,还需要大人们配合做一些思想工作,如心理辅导和正向诱导,各种方法共同参与,协调配合,坏习惯是可以消除的.

五,纠正孩子坏习惯要有毅力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到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确实如此,如果孩子养成了一种坏习惯,他将一辈子受这种坏习惯的折磨.

美国研究发现,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也就是说,教育孩子养成一种好习惯至少要21天的时间.但是,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一种坏习惯,要纠正孩子的这种坏习惯,需要花费的时间却比21天要多.这就要求父母在纠正孩子坏习惯的过程中要有毅力.

事实上,在纠正孩子坏习惯时,父母应该直接提出坏习惯的不良影响,并以此触动孩子的心灵,这样纠正起来相对容易得多.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这样的情节:有一次,保尔参加青年团员们的争论:人能不能克服已养成的习惯,如吸烟?保尔说:“人应该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

当时有位青年嘲笑说:“保尔就会说漂亮话……问他自己抽不抽烟?抽的.他知不知道吸烟没有好处?知道的.可是戒掉呢———又戒不掉.”

第二天,当他将手伸进口袋时,他惊奇地发现口袋里放的不是卵石,而是钻石,绿宝石和红宝石.他感到非常高兴,不一会儿,他又感到非常后悔.他高兴的是自己拿了一些卵石,后悔的是,自己没有多拿一些.

叶圣陶童话集篇5

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只是简短的八个字,可它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说明美被人们所喜欢。我们知道,学生在作文中要创造并表述真善美,鞭打假丑恶。不仅如此,学生的写作也是在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的精神航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因此,作文中说真话,述真情,是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练。这与新课标对于作文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说真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是相吻合的。然而,在学生的习作中,我们却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描写:我扶老奶奶过马路,帮老爷爷提东西,我让座给老奶奶,我的心情真高兴……这些充满“假大空”的内容。在作文的世界里,学生的童心童真童趣是否被淹没在我们应试教育设定的习作套路中呢?试想,如果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不会成为这“假大空”的复制品吗?当学生的人格被扭曲,个性的健康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学生作文求“真”求“诚”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真、诚”感呢?经过十几年教学摸索,我认为可以从几方面努力:

一、身临其境,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如何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呢?教师就要引领学生“常回家看看”。告诉我们的学生,作文并不是有了华丽的词汇、优美的语句才是“好作文”、“真作文”。只有感人的故事,真实的感受,这样的作文才是好的作文。而且只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那才是“真正的作文”。引领学生“常回家看看”,就是要引领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要是自己的感受,什么样的都可以写。如“妈妈正在烧菜,糟糕,酱油没了!”这种发生在许多学生身边的小事,经过老师巧妙地点拨,也能写出好的习作。“妈妈见我帮她买来酱油,对我微笑,还高兴地说:‘谢谢你。’妈妈真是客气,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在平时,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多少事呀!我总觉得他们似乎理所应当的,我不会在意的,今天……”当学生娓娓道着自己的“家常”,述说着自己的感悟,这难道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作文吗?教师要让学生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到使自己动心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因此,引导学生学会真实地习作,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

二、尊重童心,引导倾吐。

小学生的作文与我们的观察角度不一样,他们的作文处处充满了纯真无邪的童真。学习了《小壁虎借尾巴》之后,学生中有些人早已萌生特‘想要写作’的念头,蓬蓬勃勃地几乎不可遏止了。你看!“小壁虎呀!你向老牛借尾巴,你是不能用的,太重了!小壁虎,你应该向你的哥哥姐姐们借,这样才能装上你的尾巴呀……”这充满童真的语言就是他们自己的。如在讲《农夫和蛇》时,一学生蹦出一句:“冬天农夫穿厚棉衣,蛇怎能把他咬死呢?”这样的问题,不禁让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赞同,有的随声附和:“是呀!”于是,我顺势引导:“是呀!同学们想象一下,蛇是如何把农夫咬死的?”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说:“蛇苏醒了,它用力一咬,一看是棉花,于是它顺着衣扣缝隙的地方钻到农夫的怀里,在他的胸膛上咬了一口,农夫就中毒死了。”还有的说:“不是,农夫为了赶快把蛇救过来,就用双手紧紧地拉住棉衣,蛇一醒,头探了出来,咬到农夫的手,农夫中毒而死……”多么大胆的想象,这如同续写了多个小故事。我们应该赏识孩子们那幼稚天真的语言,赞赏他们抒发自己的童真世界。为什么不能说花儿睡觉了,是不再与小蜜蜂做朋友啦?为什么不能说小蜜蜂飞进教室,它是来听我们上课的,看看我们有没有认真呀?赏识孩子的幼稚,让他们去写,去描述。在童言稚语中,不论孩子的想法多么可爱、天真、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应当加以表扬。因为高尚的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这些真实的感受成为孩子写作的第一手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我们更清晰的感受着孩子们文章的生活性,趣味性,而教师能够去赏识、尊重他们,学生对作文就更感兴趣了。

三、尊重主体,自主创新。

在教学中,我们的作文命题有时与学生的积累不一致,与学生的兴趣不一致。这样,学生的信息被深锁在大脑里,写作时就会无从下手。为此,应让学生参与命题,给学生写作的自,写出他们想写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真实性可言。 作文命题不在乎“大”与“小”,而在乎能否给学生抒发“真情实感”的空间,能否给学生提供“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情”的题目才关键。不造假是对作文的起码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从学生的主体出发,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无论哪篇作文,其题目不超过学生的经验范围,应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所能写的,所要写的,经过选择才能定下题目来,万不可出一些离奇的题目,离开学生经验十万八千里,叫学生抓耳挠腮,心生怨意,毫无写作的欲望。学生自由命题的作文,在体裁、题材等不作要求的情况下,凡是学生感兴趣的、感触比较深的,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展示才华的都可以写。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喜好来说明自己想说的话,这样学生才能写出真实的感受。如学生作文《305室的女生》就有这样的描述:开始打水了,动如脱兔的小个子阿兰箭步上前,一手提桶,一手提瓶,五步并作半步一下子窜到队伍的最前头,“哗”白色的水流响起。熄灯了,寝室“管家婆”黄静“咳咳”两声,道:“盖好被子,静下心来,开始睡觉,不许讲话!”起床铃响了,“闹钟”杨圆圆特殊的铃声与学校起床铃同时撞击着每一张床:“喂,喂,快,小心迟到!”于是,“我的袜子怎么只有一只啦?”“我还有一只鞋呢?”“等我一会儿。”“把你的牙膏挤我点儿……”乱成一锅粥,好不热闹。你看,这活色生香的语言就这样诞生在孩子们的笔下。

其次是可让学生凝眸新语言,认识流行语。世界变化莫测,科技突飞猛进,语文视野日益开阔,作文视野日显变化,传统对话模式被打破,网络交流走向前台;新语词汇充实话语,流行语加倍提速,与网络对话,与流行语相融,语言更显勃勃生机。新词汇、新句式、新流行语、新仿词等,突出了语言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如一学生在《一件有趣的事》中写道:老鼠见了我,吓得没命地跑,突然一头撞到墙上,四脚朝天,躺在地上,不省鼠事。多鲜活的语言,好一个“不省鼠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吸收新词汇,积累当为首,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社会是所大学校”,引导向他人学习借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生活是多样的,每个人的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异彩纷呈的。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真实的反应。生活是真实的,作文也应当是真实的。叶圣陶先生说过:“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乎事实的真理,切乎生活的状况。”这就告诉我们,摒弃假浮夸,才能写出真实之文,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说真话、诉真情”的机会和条件。就让每一个一线教师为学生在追“真”求“诚”的写作道路上插上健康人格成长的比翼之翅吧!让我们的学生茁壮成长,尽显生气勃勃的青春朝气吧!这一义务你我能少吗?

参考文献:

[1]叶圣陶的(《论集》《〈文章例话〉序》)

[2]李家春(《让你的作文语言摇曳生姿》)

[3](《文心雕龙·知音》)

叶圣陶童话集篇6

早期的童诗之旅

圣野早在金华蒲塘读高中一年级时,就于一九四二年三月二十三日的《前线日报》副刊“学生之友”上,以周大鹿原名,发表了平生第一首儿童诗《怅惘》。不久,居然得到了一元钱的稿费,令他喜出望外,赶紧到附近的民智书局买了一本萧红的诗体自传小说《呼兰河传》,一得空就到村后的小山坡上大声朗读。又巧遇青年诗人畸田,给圣野寄来了一册艾青诗歌的手抄本,令他捧读不舍。因身在蒲塘,圣野还斗胆与一位爱诗同学组织了一个叫“蒲风”的诗社,他哪知道,真有一个叫蒲风的诗人,却从未读过他的诗。可见“初生牛犊不怕虎”。读初中时,圣野在五哥槐庭的帮助下,读到了冰心的不少新诗,以及徐志摩的许多诗,他特别钟爱那册中国文学研究会出的诗选集《雪朝》。读高中一年级的圣野,在爱上萧红小说的同时,又在民智书局购得胡危舟、鸥外鸥主编的《诗创作》,从中读到了艾青、田间的诗。一九四七年起,他与儿童文学作家鲁兵一起,业余担任了《中国儿童时报》的文艺编辑,负责儿童文学版,这就进一步密切了他与孩子们的联系。如此,圣野渐渐摸到了写童诗的门路,且大着胆向上海《新民报》副刊“夜光杯”投稿,儿童短诗《他睡》和一组散文诗《感情的花朵》等竟意外得以发表。此后,《浙江日报》副刊“江风”,《当代日报》的“学生园地”,《天行报》副刊“原野”等一批国统区的报纸副刊,常常刊用他的诗稿。《天行报》的编辑史坚还约他一同主编“原野诗辑”,并以每期赠送三百份作为报酬。乐于以诗会友的圣野,将诗报广赠诗友,和外面世界的联系,便日益扩大。

一九四七年八月,圣野先生的第一本儿童诗集《啄木鸟》问世,以“旗社诗丛”的名义出版发行。诗集的封面上是一幅木刻,一只大大的啄木鸟正在啄树干上的害虫,简洁扼要地点明了主题。收入集子的五十七首短诗,已初步显示出圣野儿童诗的特色。他写《蜜蜂》:“我们/一群向春天出发的/美丽的/采访员/我们介绍/花朵与花朵/结婚/把花朵的/一份心底的/最甜的感谢/带回来”。此诗用的是拟人法,读来亲切有味。集子中有一些讽刺诗,亦以儿童口吻写出,如讽喻当局滥发贬值纸币的《印钞机谣》:“印钞机/摇呀摇呀/白的进去/花的出来。印钞机/摇呀摇呀/信用进去/强盗出来”。这些诗,是圣野儿童诗写作的最初成果。诗评家刘岚山看到《啄木鸟》后,用方元笔名在《新民报》副刊“夜光杯”上撰写了热情洋溢的推介文章,这是对圣野儿童诗最初的评论文字。后来圣野才知道,身为"夜光杯"编辑的刘岚山,是大量采用圣野诗文的责任编辑,每每接到诗稿,他就马上送审,负责终审的原来是著名诗人袁水拍先生。

一九四八年三月,圣野接着出版了儿童诗味更浓的《小灯笼》,列入“小草丛刊”第二辑,同辑出版的还有鲁兵的童话寓言集《桥的故事》等。圣野的这部儿童诗集,计三十六首,都以“小妹妹”为小主人公。这些诗,展示了更多的童心、童趣、童情,是儿童文学园林中格外亮眼的一束迎春花,既充分展示了圣野儿童诗的写作才华,又显示其亲切、生动、贴切的儿童诗独特写作风格,写出了儿童眼里的大千世界。这册《小灯笼》诗集,得到颇多赞誉,著名九叶诗人唐亦在《中国儿童时报》上专门写了诗评。

一九四八年,诗人田地、黄耘在青岛主编《星诗丛》,圣野以《列车》为书名,出版了第三本诗集。这时的圣野,因与史坚合作编《天行报》的“原野诗辑”,得以结识公刘、田地、徐朔方等一大批诗人,视野更开阔。那时,沙鸥在上海编《新诗歌》,曹辛之编《诗创造》,吴在湖南《国民日报》编“诗与木刻”,苏金伞在河南编《诗之页》等等,圣野与他们取得广泛联系,以十来个不同的笔名,轮换着发表作品,是当时相当活跃的青年诗人。从《列车》的几十首诗作看,圣野的诗创作显然有了突破。他的观察,不再留在表层,而是融入自己更多的思考。他对丑恶现象的揭露,对社会的批判,都有了更大的容量与深意,而又不失儿童诗的意趣。如:“狗咬醒了黄昏/黄昏又咬醒了我”(《黄昏》);如:“我穿着衣服/像穿着一身荆棘/一身的蛇”(《黑夜》)。《列车》亦为六十四开本,正正方方又薄薄的小册子,共十几张纸三十八页码,小巧玲珑惹人喜爱。现今这样的小册子,出版社是不会感兴趣印行的。可以说,这册《列车》,是圣野在民国年间创作儿童诗的一个小结。从《啄木鸟》《小灯笼》到《列车》,可清晰地看出,圣野在儿童诗的创作上,一步一步留下由浅渐深的印痕。圣野还在一九四七年编选出版了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儿童诗选《小母亲》。可以说,圣野是我国儿童诗写作的力行者与开拓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是至今最为年长的老一辈儿童诗人。

解放后,圣野调到少儿出版社任编辑,后又长期主编《小朋友》杂志,先后创作出版了六十多本儿童诗集。然而,没有早期的三本儿童诗集打下扎实的创作基础,就不可能有日后的丰实硕果。

中国儿童诗不知从何起步。在有关现代文学史甚至新诗发展史的书籍中,常常忽略了儿童诗的存在,然从早期新文学史料看,冰心的《春水》《繁星》,其儿童诗的韵味已初露端倪。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下了不少儿童歌谣,他是极力主张用优秀儿童诗来陶冶少年儿童心灵的先行者。熟悉现代文学史料的人都知道,民国时期专写儿童诗的诗人寥寥无几,儿童诗集的出版,亦是凤毛麟角。而圣野在短短的几年中,相继出版了三本儿童诗集,这极为难得。摩挲三册他的童诗旧著,甚觉异常珍贵。当初,正是这些诗集的艰难出版,坚定了圣野毕生为儿童写诗的信念。

以诗养生颐晚年

国外有一种“诗歌疗法”,就是通过写诗、朗诵等诗歌活动,使人得到心灵慰藉,有益身心健康。在我国,尚无人作此实验。但老诗人圣野,则堪称以诗养生的典范。

与圣野老人交谈是一件愉快的事,常深受感染,令人难忘。他语调缓慢,亲切,随和,就觉得我是在听一个“老小孩”说话,充满童趣,心底纯洁透明。谈起养生话题,他总离不开诗,真可谓“为诗快乐为诗忙”。他说:“我的脑子一开动,就进入诗中,身体一走动,亦是为诗而动”。但他不是忙乱,是忙而不乱,多少年来,已形成自己以诗养生的规律。比如,走在路上,圣野也在构思着诗,每得佳句,就立刻捕捉下来,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上。这样的小本,他已记满两百多本。他按照这个规律,逐渐形成自己探求长寿的独特秘诀。

每天,他都要散步去附近的邮局,除了取挂号邮件,就是寄信,给全国各地小朋友修改儿歌,向他们推荐优秀儿童诗歌范本等。

每周二,这一天他像过节一样,准会兴致勃勃来到光复西路三小,给孩子们讲诗。在他的悉心辅导下,“玉兰诗社”的孩子们,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六百多首刊发在全国各种儿童报刊上。而对圣野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到孩子们中间去,与他们交朋友。天真烂漫的儿童,不仅是他创作的源泉,而且使他童心不泯,越活越年轻。他先后担任《儿童诗》及全国几十个儿童诗社顾问。这令他无限快乐,仿佛忘了自己的年龄。

每隔半月,他就要亲自操瓢,自编自印一份叫《诗迷报》的儿童诗小报。他买来复印纸,用自己的家用复印机,选编优秀儿童诗,排版装帧后,一份份复印,然后寄发给孩子们阅读、欣赏。

每年夏季前,他更是为一年一度的“全国小诗人夏令营”而忙碌。大量的组织工作,从化缘筹款,选定会址,到邀请几百个小朋友欢聚数日,一起赛诗评诗,他忙得不亦乐乎。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诗的养分,随着有规律的生活节奏,悄无声息地滋润着老诗人的一颗童心。

圣野说:“人要有爱好,不论什么爱好。当他进入老年时,总得有事可做,也叫精神寄托吧。也许,我的爱好与众不同。儿童诗,别人以为‘小儿科’,我则乐此不疲。几十年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觉得越活越有活力。”时下,诗歌不景气,更不用说儿童诗,可圣野一写就是六十多年,矢志不渝地坚守这块圣洁的园地。他以诗来充实自己,亦给别人带来无穷乐趣。

有一年,为筹备第四届“全国小诗人夏令营”,他与《儿童诗》主编黄亦波去浙江武义打前站,不慎在火车站摔了一跤,造成左股骨骨折,急送华山医院动手术。在住院的十七天里,他仍乐哈哈地天天写诗,《摔跤》《一个骨折病人的请求》《躺着》等儿童诗,接连发表。如《摔跤》中写道:“老人最怕摔跤/可小孩却说/摔跤最好玩/我们小孩/就是在摔跤中长大的”。童趣跃然纸上。他不但写自己,还给同室病友每人写一组诗,结合各人情况,写得亲切而贴切,博得大家阵阵喝彩,在嘻嘻哈哈的快乐声中,有的人康复很快,有的人甚至提前出院了。不知这是不是一种“诗歌疗法”,或者说,圣野于不经意中,发现诗歌确能给人带来神奇的疗效。

葆有孩童般的纯真

在我交往的文化老人中,依然葆有一颗纯真童心的,圣野是最为典型的一位。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可对于他来说,不但处处爱护人帮助人,而且从无防人之心。在他的眼睛里,世界如同童话世界,充满爱充满童心般的纯真。他不但把这种爱心给了儿童,也给了家人,给了邻里。

圣野说:“夫妻恩爱,是家庭充满欢乐的基础。”他与妻子方彩香结婚六十多年,养育五个子女,妻子把一切都包办了。他们相爱一生,从来不曾吵过一句嘴。妻子说他不会烧饭菜,不会洗衣服,不会买东西。除了一天到晚给孩子们改诗,给孩子们写回信;除了一起床就拿起一支笔写诗,他什么都不会。妻子虽然因病离开了人世,然而,每当想起相濡以沫的半个多世纪,圣野感到心头温馨而宽慰,仿佛妻子仍在陪伴他,支持他多写儿童诗。圣野说:“只要做我喜欢做的事,写我爱写的儿童诗,妻子在天堂也会莞尔微笑的。”

他的五个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尤其是他的诗教。圣野的长子周方方,从小在父亲的调教下,从牙牙学语起,就能哼几句童谣一样的山歌。五十年代在复旦中学以优异成绩毕业,免试直升外语学院。小女儿周晓波,更是继承了他儿童思维的基因,成为儿童文学研究专家,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出版了《当代儿童文学面面观》《现代童话美学》等多种专著。在女儿眼中:“老爸一生与儿童诗结缘,他生活中的所有的一切似乎都与诗有关,他好像就是生活在他的诗歌里,离了诗,他似乎什么都不会。他是一个纯粹的、童心永驻的老诗人”。

圣野家在长风公园附近住了十多年,成了公园感情深笃的邻居。在这里,从每天早起的晨练,到夕阳西下的散步,他留下了数不清的儿童诗:“我们被花包围了/我们被香气包围了/我们成了美丽的俘虏”。临到乔迁之际,他依依不舍,感叹“银锄湖畔柳如丝,翠拂行人惹梦思”。他写居家旁的那条小街:“剃头的老师傅/一刻钟可以给你理个发/价钱公道又便宜/假如闷得慌/他会打开收音机/让你听一曲迷人的江南丝竹”。

叶圣陶童话集篇7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 学生

身为老师的我们一定在某个时段遇到过这样尴尬的情况,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传道授业解惑时,学生努力地去认真听却昏昏欲睡,和备课时设想的完全不一样,教书育人的激情也逐渐被毫无回应的气氛所熄灭。学生无动于衷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所讲内容难度过大,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可能是自认为生动感人的话语却完全背离了学生的兴趣与期待等等。这些失败元素的共同点都是老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没有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完全站在自己的位置去理解学生,自认为学生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应该怎么样去教他们。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成绩一定是南辕北辙。如果可以换位思考,以“学生”的身份去教学,就会在教学灵感山穷水复的尽头收获教育果实那柳暗花明的美丽。

以“学生”的身份教学首先要乐于和学生做朋友,平等地对待学生,要了解学生方方面面的东西:生活、学习、思想、情感、生理特点、心理因素等等。我们只有和学生一起参加运动,一起学习,一起娱乐才能接触到学生最真实、最直接的一面。 其次,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学生。这是一个开放和包容的时代,当代青少年强调自我,要求平等与民主,更看重个性的解放。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二三十年前的我们格格不入,如果我们试图把改变这一切的行动操之过急的话往往会适得其反。与时俱进的不仅是新的思想和理念,更是我们接受的脚步。只有承认和接受眼前的社会现实,才会从客观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真实世界,才能从根本上正确认识学生的所作所为,从而给予他们公正的评价,最终达到师生和谐相处的目的。学生对老师没有抵触情绪了,老师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授课了,那么教学成绩的提高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为什么义务教育的课堂里总有学生一脸无奈,为什么收费的郭德纲剧场却一票难求,是不是我们该思考改变教学方式的时间到了呢?郭德纲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把深刻的道理寓于作品之中,使大家在欣赏艺术得到快乐的同时,也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启发。新课改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可以大胆尝试把兄弟行业的成功形式引入课堂,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把教学组织成学生乐于接受、积极参与的内容与形式。虽然这样我们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学生不断地带给我们的惊喜会让我们乐此不疲。

叶圣陶先生认为,不管是语文教学还是其他教学。都要把学生放到最主要的位置上,教师应该站到学生中间,甚至成为“学生”中的一员。我们反其道设想下,如果教师越俎代庖,把学生的事包办,学生就会有了依赖的心理,他们会很轻松,因为听与不听都可以,不会的话老师会帮助解决的。于是老师成了学生的拐杖,学生依赖成疾最终造成无法独立行走的局面,这不是浓浓的爱反而是对学生最大的伤害。新课改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如果以“学生”的身份教学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习惯和创新的精神,但是要注重“导”的方法,学生能为之则不需老师去教,这与叶老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需要我们潜心思考和学习的。

如果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物我两忘,那么我认为教师应该忘掉自己,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学生,去探寻学生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然后把以“学生”身份得到的答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要给学生以自由,做学生的学习伙伴,戒用强迫与干涉。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转变观念,把自己教育教学的核心由自身转变为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身份教学,结合学生各个阶段不同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正如世界著名的教育学家卢梭在《爱弥儿》一文中指出的:“你(教师)的职责并非指示儿童应当学习什么,学习以及要来寻求和发现应该学习的事情,是儿童的工作。你应当把儿童学习的事物安放在他们能够接触的范围内,你应当很巧妙地唤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并且给他们以满足欲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法)卢梭著,李世章译. 爱弥儿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叶圣陶童话集篇8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家族统治的揭露和鞭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陶罐和铁罐》、《爬山虎的脚》)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那该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一年一年过去”到“这就算安了个家”):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

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牛郎高兴地回答”):老牛说了话,告诉牛郎将有仙女成为他的妻子。

第四部分(“第二天黄昏时候”到结束):牛郎巧遇仙女,二人结为夫妻。

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1)学生甲: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2)学生乙: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变本加厉地让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这个年龄应该无忧无虑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学生丙: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乐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过“两个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说明哥嫂待他不好。

(4)学生丁: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起的。通过他对牛照看得那样周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的,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对牛很好,无论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的、过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说明他是勤劳的孩子。

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1)学生甲:长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干活却更多、更重、更累了。

(2)学生乙:哥嫂怕他分遗产,于是不给他分文,把他赶出了家。牛郎勇敢地离开了家,开始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3)学生丙: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劳动得来的,从无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

(4)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5)学生丁: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这头牛,是他们共同的努力劳动,才有了一间茅屋,一块地,才会安了家。

(6)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1)学生甲:老牛向他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

(2)学生乙: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文中写道“姑娘听他说,听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爱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诉他了。”织女听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惨的遭遇,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的心,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

(3)学生丙:织女是王母娘娘身边织锦最好的外孙女,王母娘娘只让她们干活,织女厌倦了这种生活,她勇敢地摆脱了受压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五、你喜欢他们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六、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上一篇:教科院实验范文 下一篇:中秋节猜灯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