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秋天的词语范文

时间:2023-11-23 21:37:57

描述秋天的词语

描述秋天的词语篇1

一、 自由阅读,品味诗句,激发想象,进入诗词描绘的画面。

美国哲学家查尔斯说过,“想入非非是通向科学探索的必需的和首要的步骤。” 阅读古典诗词,捕捉意象,是对诗歌艺术形象再创造的过程,这一再创造的审美意识活动,离开了读者生动活泼的想象是无法实现的.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情深意切的意象,你可以想象诗人伫立江边,目送友人渐渐远去,直到友人的船只消失在水天一线之处;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陌上桑》中对罗敷形象的侧面描写是一种虚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兹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读此句诗,我们也不难想象到这是侧面烘托罗敷的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具有化虚为实的艺术效果。因此,在古典诗词审美教学中,教师能否巧妙地启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再现诗词的艺术形象,是学生能否进入意境美的重要问题.启发学生想象的艺术水平的高下,因此,人学生自由阅读,想象,就容易使其进入画面,从而去感受形象之美,意境之美。在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点拨当然不排除教师的讲解描述,不过绝不是填鸭式的"灌",否则只能是以教师的想象代替了学生的想象,从而最终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诗词教学要留出想象于学生.因而讲解应贵在有启发性,以诱发学生创造性地描绘出自己想象中的图景.充分调动起学生想象力。创造性的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学生主动去感知诗歌中的画面美景。

二、细读诗句、紧抓意象,通过形象感知、融入意境。

“诗言志、诗缘情“,叙事写景的诗歌更能体现这一点。叙事写景往往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由景物的物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诗歌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形成了意义上的稳定性,一种意象的形成无论在哪位诗人笔下都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成为诗人抒发感情的专用词语。秋霜、鸿雁、杜鹃、鹧鸪等多表达思乡怀远之情,长亭、南浦、阳关、柳岸、灞桥等多用以送别之情,松、竹、梅、菊、莲、兰等多与人的品行志节有关,流水、落花、梧桐、夜雨、残月、夕阳、老树、乌鸦、等多抒发凄凉伤感之情,大漠、孤烟、黄沙、玉关、羌笛、燕山、黄河、楼兰等多出现在边塞诗中。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如《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2007年湖北卷诗词鉴赏题《过华清宫》也用到了树木的意象:“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如2004年广东卷考查杜甫的《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宋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诗中颔联和颈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等几个意象,构成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而这恰是由这一副清冷、寂寥的意象构成的诗歌画面感知。又如三册教材中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一首山水名篇。首联,初秋傍晚,山雨初霁,空气清新,景色美妙。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如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颈联,竹林里传来一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回来;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诗人选择的意象“新雨”、“明月”、“清泉”、“竹喧”、“莲动”等积极的意象,诗人极力渲染一幅纯洁美好的图景,诗人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美。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从而表现对闲适、恬静的隐逸生活的追求、向往。

因此,捕捉诗歌中的意象,感知画面的“美景“,更能让学生容易进入诗文的意境,从而产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

由于受诗人们的所处环境与人生观的制约,同一种意象在不同诗人的诗作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例如同是写菊花,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赞美的是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郑谷的“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则借菊花的高洁表达了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而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用豪迈的语言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领袖果敢坚定的精神风貌。陈毅元帅的“菊花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如何? “更直接抒发了对菊独傲霜雪的高洁品质。又如南宋诗人郑思肖的《画菊》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所以,对诗歌的教学与鉴赏诗,就要对诗中由典型的意象构成的画面,进行描绘和渲染,以再现其艺术形象,剖析感情,欣赏画面“美景“,从而把握诗歌的意境,准确了解作品的内容与主旨情感。

三、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诗歌的意境鉴赏过程是一个对美的审视过程,鉴赏诗歌的意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诗歌的意境或高亢悲壮,或抑郁顿挫,或激越昂扬,或明丽清晰,或清静悠闲,或凄凉阴暗。这种种意境都具有不同性质的美,学生在品味、鉴赏的过程中,自然会受到美的熏陶,提升审美能力。这是一种人文性质的审美,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审美。

学生发挥联想与想象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意象的组合,意境的展示过程就是一个创新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鉴赏。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意境呢?在教学可以尝试以下做法。1.识记名句。名句常是他人意中所有而语中所无的句子,能惊醒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的句子可以代表作家的风格,因此,可从解读名句入手,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如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酒"如果换成"梦",一字之别,意境有何不同 ?中国的酒文化,古代文人与酒关系密切.与恋人别后,消忧解愁最佳之法便是麻醉自己的神经,麻醉自己的神经即须借酒浇愁终至酣然一醉!"酒醒"即"愁醒",曾被麻醉的愁一经复苏,更是柔肠寸断无以排遣.这是"酒醒"二字的妙处。2.描摹画面。即用绘画的形式把诗歌的意境展现出来。绘画的好处是把心中所想的形诸笔端,成诸纸上,可以把诗歌的意境在视觉上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具有强烈的形象性、直观性。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品味诗歌,他们感到很新鲜,自然也就有了兴趣,自然也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率。再次,这样还能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一举两得,。3.描述图景。即用生动、优美、形象、流畅的语言把诗歌的意境描述出来。描述的好处在于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要点,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和写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描述可分为口头描述和笔头描述。一次精彩的口头描述,就是一次有感情的朗读,就是一次有激情的演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果能配上与诗歌情调相协调的古乐,那效果会更好些。而多进行笔头描述,即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4朗读背诵,即体会感情,把握节奏去朗读诗歌,从而体会诗歌的意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读多了,不仅其义会自见,其境也会随之自见。朗读时,只需学生将意境形之于脑,做到胸中有诗。它可以是一种朦胧的感悟;也可以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当然这需要掌握一定的朗读方法与技巧。如配乐朗读,闭眼摇头朗读,

四、灵活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

运用多媒体,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其实质是要引导学生进入对意境的一种再体验,再认识.诗歌意境的创造,常见的途径是缘景生情.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每个人心中都珍藏着许多情感的记忆,诗人的情感体验,其实学生心中往往也有同样的情感体验.创造情景教学,就是要架设一道让学生能进入诗歌意境的桥梁.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和诗人进行心与心对话,能够身临其境,无疑是一种感悟诗歌意境美的好办法.例如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教师如果能用一定的方法唤起学生的这种体验,与诗人的心灵形成共鸣,学生自然就进入了对诗歌意境的体悟.比如用大家所熟悉和喜爱的电影《赤壁》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重温起宏大的战争换面,打动学生的心灵,或者让学生回忆,讲述故事中的细节,带着心灵的颤动来读这首诗,有谁不会被它深深的感染呢 不用教师多加分析,学生自然进入了意象构成的意境中去了。

另外,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的诗句,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在秋雨绵绵,秋风萧瑟的雨天引导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是可以播放音频鉴赏资料,学生自然会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让其形象感知诗人的处境雨情感。又如引导学生阅读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你看,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碧蓝蓝的,一只雪白的仙鹤穿云直上,色彩多么绚丽,动作多么矫健,充满了勃勃生机。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然后放映关玉秋的影视资料,学生就很容易进入画面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意境之中去.。

描述秋天的词语篇2

一、引导学生在语文教材中提高写作技巧

教材每个版块的设计都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个版块的设计都有其深刻的寓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只是让语文教材简单地发挥着传授基本语文知识的作用,对于语文中包含的其他知识内容仅是一带而过,只要学生能够取得高分就完成了教学目的。鉴于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时,先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然后,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中使用的多种修辞手法,把秋雨人格化。并引导学生对这些拟人手法、比喻手法等进行练习,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丰富词汇,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

水平。

二、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因受到年龄阅历的限制,他们的词汇量小,阅读面窄,词汇匮乏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水浒传》(少儿版)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扩大词汇量,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对不同人物的描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阅读过程中一些好的词汇,一些优美的句子进行积累,让学生动手摘抄,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好词好句,给自己的作文增添亮点。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广泛的阅读不仅能够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使学生能够“妙笔生花”。

描述秋天的词语篇3

没有意境就没有诗歌。我国古诗词的创作非常注重表现意境。因为意境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晴空一鹤排云上”描绘的是秋天的优美景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边塞的壮丽景象。它以一种洗练、含蓄的形式,给人以强烈的感情上的影响,即“一切景语皆情语”。

那么,什么是意境?所谓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是自然景物与作者心中境界的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的自然融合,是包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

在教学中如何探寻诗词意境,再现意境,体味古典诗词的魅力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重在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想象诗中之“画”,体会诗中之“情”,领悟诗中之“理”。我是这样做的:

(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还原古诗画面。

诗人借助语言把自己的生活体验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读者就要运用联想和想象把用语言所描绘的一切还原为生活中的画面,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生活体验。不仅如此,还要根据作品中所表现的部分去想象、意会那些没有表现的景和情。因为诗词的想象和意境,不只包括直接描绘出的有限的景与情,更应包含无限深远、无限广阔的意蕴和情趣,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

同时,在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中,注意知人论世。诗人的阶级出身、文化教养、性格、遭遇等的不同,诗词表现的思想感情也是千差万别的,要注意考虑诗人受各种原因的影响,特别是民族因素的影响,如地理环境的一致,风俗习惯、历史文化背景等等。如《咏梅》诗,陆游与毛泽东的诗风格不同,表现的意境也迥然不同。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

(二)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的优势来创设意境。

古人好讲含蓄之美,往往移情于景,“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充分发挥电化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的优势,通过画面、音响渲染、声画联璧等手段有助于表现抽象的的意境,给学生比较直观的感受。 如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特色的。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近人”,这画面上让我们见到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上见不到而应该体味到的,则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这一隐一现,一虚一实,相互映衬,相互补充,正构成一个人宿建德江,心随明月去的意境。用画面再现以下镜头:(主观镜头):故乡、亲人、团聚,同样是明月皓空,觥筹交错,众宾喧哗,天伦之乐!倏地(闪回现实镜头):月落江底,江水潋滟,(声响)喧哗之声,萦绕在耳。顿时,诗人思接千里,犹如故乡就在眼前:好近啊,故乡的明月!

(三)利用语言描述再现意境。

假如缺少教师的语言描述,就会将再现古诗意境变成盲目的、无计划的、无目的的教学。相反,教师贴切、优美的描述语言,不但能将学生带入诗歌中的情境,还能使学生从中得到语言美的享受。

教师重视古诗文中关键词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古诗用词的精妙之处,让学生明白该注意什么,感受什么,观察什么,联想什么,这时候老师再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去启发他们,学生自然会置身于诗歌的意境之中,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进而感受意境之美。

例:《山居秋暝》的意境描述: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叶摆动,渔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流连徜徉

(三)通过诵读体会意境。

“读百遍,其义自现”,诵读是引导学生体会意境的有效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避免单一的读,要默读、诵读相结合,个别读和集体读交错使用,重点篇目做反复读,声请并茂的读,读中有感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加深对古诗的体会。

当然,再现古诗意境的方法还有很多,如“事复述法”“写再现意境法”等,不再一一赘述。

描述秋天的词语篇4

关键词:思维导图;习作教学;写作灵感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用思维导图来指导学生作文,它能让孩子们迅速地理清思路,抓住写作要点和方向,达到快速构思和快速写作的目的。

一、思维导图能“无中生有”,让学生找到写作灵感

下面一段文字是一个二年级孩子的习作《美丽的秋天》:

秋天真美啊,美得就像一幅图画。我喜欢美丽的秋天。

对于一个低年级的孩子,有这样的表达,按理应该是很不错的,她不仅写出了秋天的美,还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然而,这段话基本上是概括性语言,缺乏描述性语言,秋天有多美,却没有具体体现。怎样才能让他们通过文字来表达秋天的美呢?

孩子们都喜欢亲近大自然,秋天对他们来说触手可及,头脑里有丰富的表象,但他们缺乏正确的思维方式,不能把他们眼中所见、心中所想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他们心目中,秋天的田野、果园、树林、动物、天空……这些事物都太熟悉了,可是怎样把头脑里的这些信息调动起来,付诸文字,这就需要思维导图的引导。我问学生:“你能把美丽的秋天画出来吗?”她眨巴着眼睛,点点头说:“能。”很快,她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卷:田野里有金黄的稻子、火红的高粱;果园里有红彤彤的柿子,还有红红的苹果;树林里,有黄黄的树叶;天空蓝蓝的,不时有一群大雁飞过……

接着我指导她对这幅画的内容进行了增删,顺序进行了调整,然后问她:“现在你能看着自己画的图,按照图上的顺序把这段话修改得更好吗?”此时,孩子眼中闪烁着光彩,自信满满地回答我:“能!”不一会儿,《美丽的秋天》的修改稿诞生了:

秋天真美啊!田野里,一望无际的稻田像金色的海洋,红红的高粱像燃烧的火把。果园里,有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柿子。红红的柿子多像一个个小灯笼啊。树林里,树叶黄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就像一只只蝴蝶在风中飞舞。天空蓝蓝的,一群大雁飞过,它们的队伍多整齐啊!秋天真美啊!我爱美丽的秋天!

修改稿的文字简直就是一幅绝妙的风景画:田野、果园、山林、落叶、蓝天、白云……特别是小作者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刻画,色彩搭配上以火红、金黄为主,寥寥数笔的描述,充满了强烈的画面感和意境美,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和对丰收景象的由衷赞美。

二、思维导图的发散特性,能帮助学生联想出更多的细节

低年级的孩子在习作时,往往过多使用概括性言语,缺少细节的描绘,使文字干瘪无味。如果用思维导图,通过思维绘画这个像游戏一样的环节将要写的内容画出来,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在画画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不断想象、揣摩、增删每个细节,写作时再把图像转换为语言文字,就不会缺失细节刻画了。

下面是一个二年级孩子写的《去游泳》:

今天,下小雨。我和爸爸去游泳,我玩得很_心,我说:“下次还来。”

显然,游泳是学生亲自经历过的,他的头脑里一定有相关的趣事和细节,但这段文字却写得如此粗略,没有相关的细节刻画。怎样让学生把自己经历的细节表现出来呢?我让他把去游泳这件事情用简单的图标和色彩,把印象深的地方画下来,再用曲线连起来,把画出来的内容按照事情的先后顺序标记一下,尝试着以画写作思维导图的办法来指引他写作。图画好之后,再让他把图上的内容一一叙述出来,形成文字。

下面是修改后的习作:

今天,天下起了小雨,但是天气还是很闷热,我和爸爸去江边游泳,游着游着出太阳了,金黄的太阳向我们眯眯笑,水变得更蓝了。江边还有很多游泳的人,就像大锅里下饺子一样。爸爸教我学习游泳,我学得很认真。虽然我呛了几口水,但有爸爸在,我一点不害怕,还是继续学游泳。爸爸夸我真勇敢。我要早点学会游泳,就可以像爸爸那样到深水区游泳了。

这段文字比起前一段,不仅仅是字数的增加,在文章的表达技巧上也有大大的提升。小作者通过画一个简单的写作思维导图,写出了一段更生动的话,而且自然地运用了环境衬托描写、动态描写、场面描写、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直接抒情、语气描写和语言描写等写作技法,把自己先前写的一段话修改得更具体、更能抒发心中的感受。可见,写作思维导图可以引发对最初、最真切感受的回忆和思考,让事情的经过、情感、思绪毫无保留地、快捷地通过图画的形式直观地记下来,让思想的火花一旦闪现,就立即得到捕捉,并不断生发下去,丰富文章的细节。

思维是作文过程的核心,只有抓住思维这一条主轴,作文才能有深度、有广度。用思维导图指导作文教学,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性、条理性、创新性、趣味性、直观性等特点,开启大脑的无限潜能,就能写出内容更丰富、思想更有深度的好文章。当然,思维导图的神奇魔力远不止这些,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让思维导图更好地运用于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桑新民,李林英,李翠白.思维导图与学习:学习科学与技术新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描述秋天的词语篇5

*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会认“抖、蟋”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和同学们交流自己听到的秋的那些声音。

3.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诗歌中的浓浓的秋情。

教学重点

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和同学交流对秋天美好的体会。

教学难点

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熟读诗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重点指导课文中的会认字。

蟀(shuài)不要读成suài,组词:蟋蟀

斗蟋蟀

课件出示蟋蟀的图片。

巧记“阔”:门内的生活,日子不错。

3.整体感知课文。

4.词语理解。

歌韵:和谐悦耳的歌声。

叮咛:反复地嘱咐。

歌吟:歌咏。

辽阔:广阔;宽广。

饱满:丰满。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二、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1~

4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说说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指名让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些。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

5.配乐朗读第1~3节。

三、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第4~6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它们的声音吧。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节诗,好吗?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的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内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5.选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

四、布置作业

仿照第5小节,写一写自己在哪里听到过秋的声音。

板书设计

7

*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这首诗是通过描写秋天的声音来体现秋天的惊喜,所以引导学生在课外留意秋天更多的事物,自己进行诗歌创作。

不足之处:“备学生”这一环节考虑得不够周到,学生接触写作的时间不长,仿写对于他们来说是难点,缺乏对学生充分的指导。

描述秋天的词语篇6

基本答题格式:

写了什么内容;写出了什么样的特点;运用什么技巧;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从四大块入手)

总体要求:

(1)基本描述——靠船下篙

(2)手法定位——名词术语

(3)效果作用——主旨情感

例题示讲:

虞美人(五代)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把握内容(写什么内容):写作者面对美景怀念往昔帝王生活。

把握技巧(用什么方法):用了设问、比喻手法。

把握感情(抒什么感情):抒发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

高考诗歌鉴赏各类型答题格式如下。

1.意象分析——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即解释诗句)+深层含义(比喻义、引申义)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请说说你对“天地一沙鸥”中的“沙鸥”这一意象的理解。

答案示例:(表层含义)天地之间一只孤单的沙鸥。(深层含义)以沙鸥自喻,既是杜甫一生的形象概括,也是他孤独心情的真实写照。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2004年广东卷)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联用了“片云”、“孤月”两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案示例:(表层含义)“片云”“孤月”,孤单的云和月,意境凄凉,(深层含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

2.品味关键词:(含义)+描述+表达作用。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辽宁卷)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3分)

答案示例:①(含义)+描述:“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表达作用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倚东风。

笙歌吹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始觉春空”是全词表情达意的关键句子,请简要谈谈对“春空”二字的理解。

答案示例:一切景语皆情语,(含义)+描述“春空”二字本指群芳落尽,杨花飘飞,风不停息的单调虚空的景象;表达作用在此“春空”的背后实指“情空”,即写出了笙歌消歇,游人离去后的清寂。

3.鉴赏重要诗句:表象(解释、描述诗句)+深层含义+(手法、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天津卷)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案示例:表象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深层含义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作用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4.体味主旨情感:通过某景、物、人、事,运用某手法,表达什么情感。

阅读古诗,回答文后问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根据你的理解结合原诗,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这首诗取题“夏意”,展现的是清幽之境,表现的是内心压抑着痛苦的闲适宁静。“别院”、“深深”、“清”,诗一开始即构成清幽凉爽的气氛,继而以“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流莺”时一声“渲染”,无不给人清凉宁谧之感。削籍隐居的诗人内心是痛苦的,但诗人没有牢骚,对得失荣辱看得很淡泊,但没有牢骚又不等于没有痛苦,清幽之境恰恰反衬着诗人内心压抑着的刺痛,“夏意”“之意”,是值得读者细细揣度的。

5.分析表现手法:是什么(手法)+为什么(描摹)+怎么样(作用)。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提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回答示例: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什么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为什么有手法)。

描述秋天的词语篇7

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艺术魅力,是艺术美、意境美、语言美、声韵美的结晶和荟萃。古诗词以精粹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优美的意境在文学殿堂里独领,可以说它是传承中国古典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最好素材。中学语文课本共安排了88首(包括课外必背),足见古诗词教学的重要。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以“读――译――析”作为古诗词教学的一种模式,课堂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将古诗词解析得支离破碎,破坏了诗词本身的美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入境悟情;而学生听得昏昏沉沉,在诗意阑珊、苍白枯燥的学习活动中丢失了秀气、灵气。那么如何使初中古诗词教学更有效?其教学“路径”到底在何方?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认为运用以画配诗,进入意境;形象描述,体味情境;切己体察,感悟心境等方法能较好地放飞学生的思想,使他们悟出诗味,读出个性。如此,既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美的熏陶,也可以让我们的古诗词教学更有效。

一、以画配诗,进入意境

古典诗词,短小精悍,语言凝练,寓意深刻,具有诗情画意,一首首好诗包含着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宋代诗人苏轼曾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精辟地阐释了古典诗词与国画之间存在着的血脉之亲。诗词之美是抽象的,而绘画之美是直观的,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以形象的直观性促进理解的准确性,更是将抽象的意境美和直观的视觉美融为一体,让学生更容易感知诗词的形象。此外,中国古诗词传统精神的最集中表现就是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诗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上阕,作者将群山、孤城、大雁、烟、落日、边声这些景象巧妙地结合在一幅画中,赋予了边地平常景物以新的意境,描绘了一幅边地在暮霭生成、夕阳西下禁闭城门的景象,这与中原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同时还仿佛听到了风吼、马嘶、号角的混杂声,构成了边地苍莽荒凉、特异的艺术境界,征人见之闻之,怎不百感交集?于是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笔将词中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在绘图过程中,有的学生考虑到各种景象的远近安排,有的学生注意到颜色的搭配,有的学生考虑到大小的处理……甚至有学生还在孤城城门上写上“玉门关”,用号角和五线谱来表现“边声”。通过这样的绘画实践,学生充分地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立体地感知到了一个苍茫寒冷、空旷凄凉的意境,产生了身临其境、眼观其景、耳闻其声的感觉。这样的教学将语言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加深了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尽可能地全面、直观地认识诗歌中的意境美。

二、形象描述,体味情境

古典诗词,因为其凝练的语言,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要让学生充分体味它的情境,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描述进行再造想象。所谓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描述,在读者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新形象过程,这一新形象既是作品形象的再现,又渗透读者的认识,是对原形象的补充和再创造。

最著名的当属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篇只用二十八个字,纯用白描勾勒: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但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怎样让学生领会马致远眼里、心里的景象呢?笔者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插图,进行再造想象,通过着色彩、拟动态、补细节、融入情感等方法来丰富画面内容。

【教学片段】

师:下面,哪位同学能根据词的内容和词的插图,再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把整首诗描绘的内容讲述一遍?

生1:许多的枯藤缠绕着老树,黄昏到了,乌鸦在老树上发出“哑哑”的叫声,远处有一座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桥边有几户人家。这时,在古道上出现了一个牵着瘦马的人,一阵秋风吹来,他不禁打了个寒噤,抬头望着天边,太阳已经西沉,想起来真是伤心。

师:同学们觉得他描绘得怎么样?

生2:我觉得还可以,不过读着读着觉得有点生硬,像是按诗人所出现的物象顺序来写。我觉得可以调换一下物象出现的顺序。

师:请你描述一下。

生2:深秋的黄昏,一个衣衫褴褛、风尘仆仆的游子,牵着一匹瘦瘦的庸懒的白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踉跄地走着,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呀”地盘旋着,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漫漫的长夜啊,我将如何度过?

师:同学们听着他的描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3:我仿佛看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瑟中一派灰暗: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

生4:我仿佛看到了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

师:噢,你从哪里看出?

生4:“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句描绘了潺潺的流水,几户炊烟袅袅的人家,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晚饭的一幅和谐幸福的画面。

师:那不是与“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相矛盾了?

生5:不,这正好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当游子看到别人的生活情景时,想到自己天黑了还在外面流浪,便更感悲愁。

生6:诗中的人究竟到哪里去?在外面流落了几天?

生7:可能进京赶考,没考中,所以心情悲痛,连马也无精打采。在外面流落了好几个月。

生8:因为没考中,不敢回家,但眼看盘缠又要没了。

……

学生各抒己见,描述得异常激烈。

师:大家的描述都有独到之处。所以诗人精辟地发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感慨。

此时,全班沉浸在一种悲伤同情的气氛中。

就这样,学生通过形象描述,真正体验到了游子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情境,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与悲剧美。

三、切己体察,感悟心境

心境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情感。唐朝的希运曾在《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中指出:“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学生通过想象,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达到的地步就是学生已经完成了对诗词形象和情境的把握,此时,就要求审美主体从该情境中跳出来,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去体味作品的思想内容。诗人在诗词中所要表达的是闷闷不乐,还是轻松愉快;是意志消沉、消极被动,还是精神抖擞、积极主动;是悲痛绝望,还是欣喜万分等心境。学生在理解诗句内容后,可以通过广泛的联想和想象,并结合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体验来感悟。正如《红楼梦》第48回香菱读王维诗的体会:“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似乎无理,想去却是有情有理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了。”

如在执教李白的《行路难》时,学生理解了富有才华的李白希望自己像吕尚和伊尹一样能够得到重用,可文章接着却写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一句,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如何?他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笔者让学生反复品味,找出最能抒发诗人当时心境沉重、难过迷茫的词语,并说说这几句诗的句式特点及作用。学生从“难”、“歧”中和反复句及疑问句的运用上得出能表达这种思想感情:诗人为自己的愿望难以实现而难过,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接着笔者又问学生:你在学习生活中也有过心情沉重、难过的经历吗?能否说一说。笔者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其中有一位学生就结合自己解数学题时的经历来阐释这种心境。如下:

“我在解数学几何难题时,有时侯事先认为这个题目能解出答案,满怀信心地去解答,但一做,原来的思路行不通了,于是就换一个思路添加辅助线,结果又走进死胡同,如此往复,始终解不出来。这时,郁闷、生气、迷惘等心情都有。我觉得李白当时应该是和我一样的心情。”

经过他这一亲身经历的讲述,全班同学都认为很有道理,与他的观点产生了共鸣,也与诗人产生了共鸣,加深了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另外,引导学生抓“词眼”――“难”、“歧”和句式的作用,发现它们起到了“抒情言志”的引领作用,并有牵一发动全身之势,于是学生感悟到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及对不公平遭遇的愤懑,达到身临其境、深刻悟情的目标。另外,笔者有好几次听到学生在解答不出理科题目时,就在那里念着“多歧路,今安在”?这就达到了诗词源于生活也回归于生活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笔者经多年古诗词教学实践证明:采用“以画配诗”、“形象描述”、“切己体察”这三部曲,学生才有可能进入诗词的意境、体味情境、感悟心境,去触摸诗人的感情脉搏,体会诗人的感情世界,得到审美的愉悦,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和滋养,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充满活力,更有效。但是如何使“三部曲”教学方法更完善,还需笔者今后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描述秋天的词语篇8

【关键词】古诗词 景物描写 手法

写景状物是古典诗词中经常表现的内容,展示了我国古典诗词文化博大精深的创作内涵。景物描写是作者在文学创作过程中针对能够融合自身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的具体艺术描绘。从文学角度来说,诗词景物的描写,必须注重诗人写景状物的语言表现形式与技巧。本文结合自身对文学诗词的认识,阐述了古典诗词景物描写的表现形式。

一、动与静的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将形容词用做使动动词,是动态描写的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做了不少文章。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了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二、正面与侧面描绘的融合

古典诗词的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三、虚实对比与变化的结合

古典诗词中的虚实,具体地说就是景物的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意象与现实的体现。诗人在诗词创作中常常运用虚实相生的方法,去表现各种景物,实现借景抒情达意的文学艺术效果。诗词中的“虚”是指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在字里行间体味出的虚像和空灵境界,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实”是指诗人描写的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与实往往是相对的,虚实相生可以使作品的结构更为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如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虚写叱咤赤壁的周瑜:雄姿英发,年华方盛却卓有建树,实写诗人自己光阴虚掷,早生华发,“虚”“实”对比,有志报国与壮怀莫酬之情溢于言表。

四、远近层次变化的结合

自然物象的再现,由于观察者所处的方位、远近、角度不同,造成的视觉形象会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古典诗词中诗人从不同角度进行景物描写,能够引导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全面、完美的感受。如杜牧的《山行》,前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诗中分别描绘了秋山远景与近景,生机勃勃,清新刚劲,给人一种视觉变幻的层次美感。

五、景物对象点面形体概括的描绘

诗词中描绘的景物对象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由不同的点线面形体元素构成的概括性物象。诗人在写景状物时,往往不单独表现主体景物,还运用点面结合的衬托手法,描绘出相关的景象,使主体形象更丰满。如柳宗元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通过对人、鸟、孤舟的描写,烘托出千山、寒江的辽阔,运用了点面结合方式,刻画了诗人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六、声与色的结合

古诗词的景物描写,诗人利用感官体验及亲身感受,从多角度去描绘写景的同时,经常要涉及物象的声音与颜色,通过语言修饰的艺术化处理,往往会具有很高的艺术效果。比如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通过对鸟鸣声音的描绘再现了春涧的幽静。古诗写景常涉及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有收到很高的艺术效果。

上一篇:普通话考试文章范文 下一篇:易粪相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