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范文

时间:2023-11-13 23:43:19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篇1

1、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首先应该从文化说起,关于“文化”的内涵,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在1986年出版的《原始文化》最早提出“文化”的概念:“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校园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对于校园文化的定义,不同学者的观点不一,前文己谈,在此不再赘述。结合不同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指存在于高校校园中,由各校园主体(含学校老师、学生、学校管理者、服务者)创造和实践的、在长期发展和演变中形成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它是一种亚文化,具体包涵了以下几层涵义:第一、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的场所在高校校园;第二、高校校园文化的创造和实践者是校园的主体即在校园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学校老师、学生、学校管理者、服务者;第三、高校校园文化不是短时间形成发展的,而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创造的;第四、高校校园文文化体现了学校的全面素质和整体教育水平,显示出该校特有的精神风貌;第五、高校校园文化是所有文化形态的总和。

2、高校校园文化的分类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有机文化整体,它可以分为三大类: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景观、校园硬件环境等,如校园建筑、基础设施、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设备等;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在规章制度上的体现,如各种管理制度、行为规范、文化仪式等;校园精神文化,是体现学校特色和精神的优良传统、校训校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在几类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是外在表现,制度文化是运行载体,精神文化是文化核心。精神文化通过各种有效的制度文化规范和约束,将具有本校特色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物化在一些具体的校园文化景观中。因此,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形成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

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给全体师生的身心以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它更是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较强的催化与引导作用。校园文化在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功效。“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是多方面的,关涉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各种素质的培养”。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目的性较强的亚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所需大学生人才的重要载体,在培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专业、身心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起着全面育人的功能。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导向功能。校园文化对校园主体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到引导作用,使之符合学校所确定的教育目标。一个学校的整体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建立起自身独特的价值和规范标准。这种价值和规范会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引导学生们在这个标准下学习、生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

第二,约束功能。校园文化对每个学校成员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校园精神文化一旦在整个校园中形成,所有成员就会在自己的思想、行为中自觉遵守和继承这些精神文化。同时当校园主体在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与校园精神文化的标准产生不和谐的现象时,校园文化也会通过规章制度、群体舆论等力量,强行修复这些与整体文化不和谐的观念和行为。

第三,融合功能。校园利用其强大的环境氛围和自我调节机制把来自各种文化背景、具有不同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的学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能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发展。在统一的校园文化影响下,大家求同存异、和谐相处,发挥各自的优点使之与这个整体文化相融合,达到发展自身的目的。

第四,凝聚功能。当某种共同的价值观被学校全体师生共同接受和拥护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介质,把所有成员团结起来,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这种内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推动下,全体师生就会自然地为这种向上的精神添光增彩。使分散的力量转化为一种整体的力量,从而学校得到发展,自我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第五,激励功能。校园文化能使学生从内心产生积极进取和发奋向上的精神。在全校师生共同认可的校园精神的鼓舞下,上进的所有学生都会求得自身的提高和发展,与整体的文化氛围和谐统一。良好的校园文化及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对暂时落后的学生是一种启迪,促使他们改变陈旧的观念、消极的情绪,达到转化的目的。

二、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关系

1、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联系

第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实施平台。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特征可以看出,校园文化能够通过耳濡目染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影响和规范校园主体的成才环境和塑造校园精神。校园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可能弥补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的不足,发挥文化的整合功能。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创新力,在筛选各种信息和进行相应选择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创新行为,塑造学生创新人格。

第二,大学生创新素质作为大学生素质当中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其培养任务同样可以通过特定的校园文化中来实现。创新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如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周末学术讲座、“挑战杯”学术科技大赛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发明创新的规律和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创造力,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全面发展,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2、高校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素质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精神导向。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精神文化,将成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精神导向。一所高校最珍贵的文化就是该学校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是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精神支柱,指导着学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当一所学校将创新教育作为自己的大学精神时,它就会在办学的全过程逐渐将这种理念渗透到每个校园主体的头脑中,促使学校将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的校园文化必将营造一个人人争创新、处处有创新、时时有创新的环境氛围,受这种创新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必然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创新观念,争取创新行动,树立创新人格。科学家钱学森最后一次谈话中指出: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因此,在当前,高校将创新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迫在眉睫。

第二,校园制度文化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保障。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制度文化的建设将为创新素质培养的提供重要保障。在高校,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校园主体的行为,就必然导致纪律涣散、秩序混乱,滋生各种不利于创新的因素,而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放任和过分自由都不利创新素质的培养。严格有序的制度能保证教育顺利实施,同时,灵活弹性的制度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各种规章制度的制约和引导下,大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才能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道路,当然,不可否认,太过死板的制度文化也将成为约束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障碍,这就要求相关的部门应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三,校园物质文化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物质基础。高校校园的物质文化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形态,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作用是显性的、直接的。物质文化的内容包括校园文化景观、活动建设及教学科研硬件设施等,优美的校园使人精神振奋、启迪想象、触发灵感,合作互动的第一课堂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先进的教学、科研和生活设备为教师的创新教学、科研人员的创新研究、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宽松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实践证明,很多创新离不开良好的硬件环境,如实验设施,教学、科研资源、校园环境等,因此,校园物质文化是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物质基础。

三、基于校园文化下的大学生发展策略

校园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集中体现在大学创新精神的表达与传承。因此,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应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充分体现大学创新精神,传达创新理念,彰显创新特色,丰富创新内涵,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把大学校园建设成为孕育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导向功能

校园环境可以浸透、体现高校行为主体共同创造和设计的文化理念,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正确的审美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校园环境的导向作用就是它能以校园环境的自身创造性激发和带动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目的。在大学教育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在集体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没有良好的创新性环境,便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不能培养出最佳的创新能力。所以要通过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的良好氛围,为他们创新提供环境帮助。

2、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具有创新特点的校园环境体现着大学创新精神,各个学校的历史背景、办学条件、专业设置、学生构成、地域特征均有不同,学校在进行校园规划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本校的地域特点、文化内涵和创新精神,确定合理的校园布局,科学规划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同时要在校园各种文化景观中体现优秀民族传统、现代科技气息和高校学术特色。这种融入了创新特质的“文化载体”,在自觉与不自觉的过程中影响和熏陶着学校各主体,使其对这种创新环境产生认同感,容易激发人的创新热情,从而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另外,具有特色的校园环境迎合了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塑造出个性多样化,避免了高等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和统一化的倾向,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素质。可诱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正如我们张院长说的:“让校园的没一面墙会说话,让每一个空间都成为育人的场所”。

3、充分发挥校园学术环境的熏陶功能

浓郁活跃的校园学术环境,可以促使师生科学思想的浸润和熏陶,从中不断吸取创造性的养分。因此,学校应树立宽容的校风,提倡风格多样化与个性化,创设学科之间互相融合的环境,为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提供有利条件,形成师生在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氛围,营造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气氛。这就需要学校要经常不断地组织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学术沙龙、成果展览等,使师生了解到最新科技信息,激发其创新意识,引导师生共同开展以课题为载体的科学研究,形成创新的整体合力。通过这种创新学术氛围的熏陶,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有力的帮助。

大学校园是知识形成、传播的主要社会场所,也是文化积淀、发展和传承的主要社会机构。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不仅能够为引领现时段的主流价值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未来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也能起到启示和形塑的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就是要善于发现校园内外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文化要素,通过总结、积淀,形成文化,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让大学生感受、认同并深深习得这种文化,将此种和谐校园文化的烙印带入日后的工作岗位,在工作中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

[1]汪子为等.校园文化与创造力的培养.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2]寿韬.大学校园文化的设计与实践.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3]陶国富等.大学校园文化.学林出版社,2010.

[4]史华楠等.校园文化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院人学联合出版社,2011.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篇2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环境分为物质文化环境(硬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软环境)两个层次。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基础,根本在于文化设施和校园景观的规划和建设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环境的目的,根本在于规章制度、符号体系、文化活动等的制定、提炼、组织过程中体现浓厚的人文理念。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为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营造氛围;可以为培养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需要做好支撑;可以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可以为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条件。因此,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一、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基本任务

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划分两个层次:一是以文化设施、校园景观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环境;一是以规章制度、符号体系、文化活动等为代表的精神文化环境。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任务,就是在文化设施和校园景观的规划和建设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实现功能性、艺术性与教育性的统一;在规章制度、符号体系、文化活动等的制定、提炼、组织过程中体现浓厚的人文理念,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统一。

二、建设功能性、艺术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1.在建筑功能性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全面提升校园建筑的文化内涵是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的基础。建筑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通过各种功能的实现为人服务,在建筑功能层面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方面,要通过合理的规划、现代化的设施更好、更便捷的实现其基本功能;另一方面,就是通过精心的设计、巧妙的布局完善其扩展功能。给师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多的便利、更多的服务,让其全方位感受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人文关怀的理念

理想的大学校园建筑美学设计有其独特的气质,是功能性、艺术性、教育性的统一,通过其传达的人文关怀理念给与身处其中的师生愉悦的精神感受,陶冶师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师生的爱校热情。因此,在学校建筑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与现有校园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融合与协调,体现和谐性;精心设计每一栋建筑,使其既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又同时具有独特的建筑形式;要认真装饰建筑内部环境,以高雅、庄严、艺术气息浓厚的装饰设计体现教育建筑的庄严感和神圣感,全面提升建筑的品位和层次。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不断被建筑文化的魅力所熏陶和感染,从而实现校园建筑的育人功能。

3.建设承载深厚历史和人文价值的校园景观

校园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是提升校园文化层次的点睛之笔。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涵盖了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强调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统一,承载着学校的历史和人文价值。要通过整体呼应,协调统一的布局体现校园景观的和谐感;要通过发掘校史中的优秀人物、标志性事件等,选择最具代表意义和象征意义的部分作为校园景观设计的主体来增加历史感;要将校训、校歌、校徽等元素通过校园景观的方式加以强化,增强校园景观的教育性;要以雕塑、书画作品等元素营造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景观的内涵。让校园景观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文化气息时刻影响学生,提升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层次和品味。

三、建设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相统一的精神环境

1.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

健全的制度体系是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健康、和谐发展的保证。实现规章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改进和完善校园制度体系。高校是知识分子相对高度集中的场所,对于社会新的变化、新的理论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和接受力。所以,在高校制度体系运行过程中,更加需要及时废除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修改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确立解决新问题的新型制度,这也是高校制度体系灵活性、有效性和约束性的基础。二是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年来,我国高校在制度规范方面都是重约束、重管理、轻服务,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只有在制度设立和执行的过程中全面贯彻服务理念,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为学生的教育服务,最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做到教育、管理与服务并举,才能形成富有生机的精神文化环境。

2.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体系

符号是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体现,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凝练和浓缩。校歌、校徽、校训、校史、典型的校园景观、大型典礼仪式等等都属于校园文化符号体系的范畴。高水平的校园文化符号体系可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是校园文化环境传承历史、引领后人的重要参照。建设校园文化符号体系,需要以学校发展历史为参考,以学校现实发展条件为基础,以学校未来发展预期为方向,科学的提炼和总结,避免同质化、共性化,追求特色化、个性化,通过校园文化符号全面提升校园文化环境的内在氛围和外在形象,使校训、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符号体系广大师生、校友的精神寄托。

3.建设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水平的重要途径。建设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一是文化活动要实现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坚持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是校园文化活动整体形象的基本要求,是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基础。二是要坚持教育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文化活动是教育理念和思想传播的有利方式,与此同时,它们也是文化活动的基本目的。坚持教育性和思想性的统一,需要探索合理的艺术表现手法,将主流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的渗透与提升文化活动的吸引力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三是校园文化活动要做到文艺性与科技性、政治性的统一。提升校园活动的层次,需要突出科技创新活动的分量,以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大力开展政治参与活动,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学习、形势教育,更重要的是探索和设计提升学生政治参与主动性的活动形式。这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促使其不断勤奋向上、求实创新。通过全面、科学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不断满足大学生学习成才的需要,陶冶大学生的美好情操,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进而增强其对学校历史、学校文化的认同感,达到文化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启文.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路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2]蔡宏生,郑文慧.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07).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篇3

一 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生态归属

既然要研究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生态关系,那么就需要对两者的生态支撑环境进行分析以明确两者的生态归属问题。生态学认为:“环境对于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及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环境包括外环境(Outer Environment)和内环境(Inner Environment)。”[2]

1 外环境――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党的理论创新

首先,要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体现。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其次,要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建设和谐校园又推动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最后,还要认识到党的理论创新是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石,是指导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总之,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党的理论创新为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外部理论环境,这个外部理论环境统筹并指导着高校内部环境的发展方向,并不断地检视高校内部环境的发展状况。在从发展层面上看,高校内部环境的建设外在表现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外部支撑环境的发展归根结底也在促进高等教育的进步。因此,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外部支撑环境从这一角度来说还是要归属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

2 内环境――高校基层党建与大学内部环境

高校加强党的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是党在高校的领导基础和执政基础,是凝聚高校师生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营造和谐内部环境至关重要。首先,高校是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但高校能否肩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队伍素质和领导水平等方面的建设质量。其次,大学内部环境是营造和谐校园环境的基础,大学文化环境、大学精神环境、大学校园环境等都是大学内部环境的组成部分。高校能否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外部支撑环境的指导与界定,很大程度上还需要高校内部各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与适应。因此,高校党建作为高校内部组织的一部分,是要与大学内部各生态环境之间指导协作,和谐适应,共同致力于高校内部支撑环境的建设。从这一层面上看,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同样都要归属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生态关系分析

1 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生态关联性

“任一生态因子总要与周围环境经常不断地处于相互交换之中。”[3]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显性化载体,可看作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一个生态因子,它与周围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存在着物质与精神的交换。高校党建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体现,它既属于政治环境的一部分,同时属于高校发展的内部组织体系建设。因此,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作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两个因子必然存在着生态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具体表现在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都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践行和谐社会理论的前沿阵地,高校党建是指导和谐校园实践与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研究两者关系要关注高校党建的系统构成与校园各种生态环境的相互关联,考察高校党建制度如何发展才能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同时,这种关联性也表明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是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统一体,其存在形式必然是相互依存的,正是两者的依存程度才体现了两者共同发挥潜力的可能性。

2 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生态共生性

从生态共生性视角分析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系,就要“从事物间相互依存、积极合作的关系去认识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各种生态因素和现象”。[4]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环境的互动产生两者的生态共生,高校党建所包含的主体与构建和谐校园所拥有的各种生态元素在共生中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使系统成为了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因此,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生态共生性更多表现的是双方的共生互利,通过这种共生互利关系去增加双方的适合度。当然,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在层次上是不可以等同的,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就在于,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更多的表现为单向度的依存。高校党组织是党在高校执政的重要组织基础,加强党的建设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3 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生态平衡性

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生态平衡性是指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一直处在一种动态平衡与相对平衡的状态。在和谐社会的要求下,高校党建作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主导着高等教育生态平衡趋向于校园和谐的构建,和谐校园的建设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输出部分反过来又促进高校党建的发展。同时,高等教育生态平衡要有生存与发展关系的牵引,而生存与发展的现实运行机制需要高校党建的指导,需要有高校党建的推进与检视。因此,高校党建每一次理论的更新与推进都会影响着高等教育生态体统的平衡状态,但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因为高校不只是会被动地受制于这种不稳定的状态,它也要根据社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及时调节,完善自身的内部结构,主动积极地去适应高校党建理论的创新。于是,高校的主动适应使两者的生态平衡性升级,进而又进一步支持着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交替往复,生生不息。

三 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生态关系的优化策略

1 主动适应策略

主动适应策略也叫适时协同策略,是指生态系统各因子之间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与时俱进,及时协调生态关系,主动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案,形成各因子共同发展的合力。作为相对独立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与其存在的结构与存在状态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生态环境是一个非自足系统,必须靠与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多重内容的交换才能维持系统的生态平衡,从而使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5]这种高等教育与环境之间的交换活动正是高校内部与外环境、高校内环境之间的不断同化、不断适应的过程。对和谐校园建设来说,构建和谐校园是践行和谐社会的前沿阵地,也是高校党建把党的先进理论用于实践,利用实践反思创新理论的有效途径。对高校党建来说,高校党建是党领导下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其发展不但要根据党中央精神的更新而同步,而且要适时协同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即和谐校园建设来创新。因此,高校党建要适时协同党的理论的更新,和谐校园建设要适时协同高校党建的指导,在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通过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内外部环境的不断适应与同化,形成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共同发展的合力。

2 适度超前策略

适度超前策略是指切实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保持高校党组织的先进性。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新时期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生动体现。然而,高校党建是否能够及时准确的接收到党新的理论信息,对和谐校园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适度超前策略就是要依赖于“反馈”作用,通过反馈及时更新党建理论,把实践反思从和谐校园环境带进高等教育系统,通过高等教育系统促使高校党组织采取某些必要的“应对措施”,以达到适应的目的的过程。因此,适度超前策略要求在高校管理方面要建立科学管理信息反馈系统。换句话说,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应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党建的要求、建立科学的管理信息反馈系统以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同时,适度超前策略也要求高校党建建立更新与创新机制。更新与创新机制就是要明确岗位职责,高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对各自的岗位都有相应的更新权力、也要承担相应的创新义务,但权力的行使与义务的体现都要受到学校自我约束机制的监控。这样,更新创新机制与管理信息反馈系统就可以成为一个推动理论创新的有效生态循环体,保证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稳定可持续发展。

3 生态共同体策略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致力于构建由共生性的生存“合力”而形成生态共同体,生态共同体因子之间关系不是独立平行,而是共生互利。如果实时协同策略目的是促进形成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共同发展的合力,那么生态共同体策略目的就是使两者的发展合力最大化。生态共同体因子之间具有共同的目标,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和谐校园的建设直接推动的是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党建作为高校组织的一部分,其发展也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因此,生态共同体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作用的叠加。这种生态共同体产生的叠加主要体现在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相协调的生态“合力”的支持系统。这种支持系统主要目的是促进各种生态因子的共生互利,高校党建方面的支持系统包括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和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党的作风建设等形成党内和谐整体。和谐校园建设方面包括大学精神,大学文化,校园环境、高校教师的生态学识水平、高校教师的生态文化素养等组成校园和谐整体;因此,要加强高校党建与大学和谐校园的构建工作必须把两者纳入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形成共同体,使两者的支持系统相互作用与适应,通过不断实践与创新形成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

四 结束语

加强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从生态视阈研究高校建设就必须将党的建设与构建和谐校园有机结合起来,使高校党建成为改善校园生态环境的生长点,使和谐校园建设实践成为党的理论创新的支撑。但是两者之间的基本规律,特别是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构建的长效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也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参 考 文 献

[1][2]于江涛.政治生态视角下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析[D].

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2006:10,21.

[3]马歆静.对大教育的教育生态学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

学报,1996(4):53.

[4][5]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篇4

关键词:生态校园、景观化、以人为本、绿色自然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第一章 生态校园的概念

校园本身是最基本的环境单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半人工生态系统—由自然生态系统和人造生态系统共同组成。广义定义是“生态校园就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运行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系统”。

第二章 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的新观念

2.1科学与人文并重

大学校园的环境精神的融入都至关重要。其中,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首先要考虑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人文精神可以折射出学校特色,科学精神可以显示出学校实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辅相成、互为融合,共同构建现代大学精神这正是校园环境的精妙所在。

2.2物质与情感并重

好的校园环境,就是创造一种既能满足大学生的基本需要,又能激发精神增长的校园学习环境人创造环境,环境反过来也影响人任何场所的感染力都在于特征的刻画,,其实就是通过各种因素(功能、距离、尺度、性质、环境等等)组成的关系,各种环境(自然、人工)所强调的气氛,以及各种形体所塑造的个性,引起人们对其文化使命的联想;打造具有浓厚人情味,多元而不单一的好的校园环境。

2.3生态与环境并重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在校园景观环境中体现生态与环境的新观念,体现大学校园应注重考虑以下方面:

1)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创建催人奋进的文化品位和人文气息。

2)全面规划,以发展变化的眼光营造校园景观环境。

3)效益优先,资源共享,新老校区协调发展。

4)空间可持续发展,为将来留有余地。

5)结合自然条件,创造良好生态景观环境。

2.4顺应时代呼唤,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当今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种全面开放、教学互动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独立思考与动手能力,与人沟通的社交能力因而,校园环境应体现这种开放、自由、人文的“场所精神”,它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所谓空间关系、功能、结构组织的层面上,也不应到处都充满让人有相同体验的秩序,应在开放。

第三章 生态校园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生态与环境并重是当前形势下我们都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在校园景观环境中体现生态与环境的新观念,体现大学校园应注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1符合心理需求的设计

要建出大学生能够接受的环境。现代大学生对文化景观环境要求具有知识性、和谐性、对比性等一般审美范畴外,还要求有新奇性、丰富性和多样性。他们追求开阔视野、思想深化的东西,不能随便做个塑像就算环境建设,要使塑像与大学校园的氛围相适合,大小比例体现美感,并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3.2节省高效的校园建设

要因财而建,量力而行,要根据学校的财力、物力来建设,不能因为追求美观而挤占教学、科研上的资金。有些大学为了追求新、大、特等要求,在校园内建设大广场,虽然环境景色壮丽,给人以冲击力,但壮丽的背后往往是造成了投资较大、维护成本过高的后果。校园是学习的地方,应注重浓厚学习氛围的营造。

3.3特色的校园景观

校园是教学和生活兼顾的场所,从功能上讲,这里是一个文化交流和学习的场所,依托校园自然及人文环境,充分利用现状,以植物造景为主,提高绿地率和功能作用,在丰富校园季相景观和总体景观的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休闭环境。景观力求做到造型新颖活泼,为环境增色。

3.4生态环境的感染力

注重立意,突出环境感染力“有意无景,形同说教;有景无意,格调不高”,对于校园环境来说,寓教于景、环境育人显得更为重要。中国古典园林非常讲究意境美,现代社会也公认园林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校园是育人的地方,具有特定的场所精神,而景观元素正是表达这种积极向上、富有朝气和带有启示性环境氛围的素材,创造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环境是校园休闲绿地设计的目标。设计时应从构思立意入手,创造能够产生积极作用的环境氛围,使广大师生从环境中也能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激发立志成才的信心和决心。

3.5绿色自然的主题

以绿为主,突出景观美,校园环境应当是满目苍翠、鲜花盛开,以宜人的景观来消除师生们的各种压力。创造宜人的室外学习环境离不开绿化,尤其是合理的配置,但要强调的是,校园休闲绿地在以绿为主的基础上还应注重体现艺术美、自然美和意境美,更进一步讲,在绿化配置上还应考虑能够体现四季常青的校园精神。

第四章 生态化校园的规划原则

4.1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校园绿化是建设生态校园最传统的方式。它能使人从繁重的学业中暂时释放出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校园绿化首先是要为人服务,让人在繁杂的学习间隙享受到宜人的景观环境,身心得到休养;能过利用现状地形、配植色块及色叶植物,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营造人性化的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思想。

4.2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

植物是生命体,每种植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它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很难改变的。我们应尊重客观规律,在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避免种植不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应以本地树种为主,适当选用经过多年引种和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

4.3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原则

统一规划校园内绿地,每一个绿化区域,都是整个校园内绿化计划的一个部分,营造生态风景时要根据校园总体绿化的具体情况来安排布局。

4.4渗透文化,追求艺术

水域孕育环境和文化,成为园林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环境因水而发展,商贸因水而繁荣,建筑因水而灵秀,园林因水而旷幽。因此我们可以借用中国古典山水画的特色,在设计时追求意境,讲究品位,注重人文景观的开发。

第五章 结束语

大学校园生态设计是当前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一个新课题,要在不断探索中进行建设,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宜人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他们在这里学习的更加舒适、愉快,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虽然生态校园的建设还没在各个学校实行,但已经有比较好的例子,我们还要更努力,总结经验,摈弃不足,抓好生态校园的规划。

参考文献:

[1]黄世孟,台湾大学校园规划之经验与策略[J]城市规划2002

[2]费曦强,高冀生,中国高校校园规划新特征[J]城市规划2002

[3]减树良,陶飞.生态校园探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篇5

我校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完全中学,地处泛CBD地区,紧邻东长安街延长线―建国门外大街,毗邻建外使馆区,交通便利,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学校分为永安里和建国里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30亩,建筑面积21 277平方米。学校现有六个年级,近千名学生。学校在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后勤工作中的服务育人具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近年来,笔者作为学校后勤工作的管理者,牢记“服务育人”的宗旨,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后勤管理的服务育人功能,抓好学校财务管理、财产物资管理、学校生活管理、实验室电教室管理、出租出借管理和总务人员管理等,在校园环境建设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理性认识和实践结合

1.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学校后勤管理是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采取一系列特定的管理行为和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人、财、物的功能,以实现后勤工作目标的过程。学校把校园环境整治作为关键工作来抓,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首的领导小组,成立了以总务处、德育处、保卫干部为主要成员的工作小组,分工明确。领导小组主要是对学校环境建设和整治提出具体要求、制订方案,培训工作小组人员不断提高认识。工作小组主要抓落实,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细化有关部门的具体工作。

2.注重学习、提高认识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认为,人的发展和才能的培养是遗传、教育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是不可改变的先天因素,而教育和环境作为影响人成长的后天因素就显得至关重要。人的成长受环境的影响,人也在能动地改变环境。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改变着自己,也同时影响着对方。如果将学校的教育环境看成是一个系统,那么它可以人为地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我们将学校教育环境划分为自然环境、课程环境、人际环境三个子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指学校教育环境中的物质因素,如学校的建筑和布局,学生学习、运动、游戏活动的设施和场所,教育教学设备等。课程环境是学校环境教育的核心。学校的人际环境更多侧重于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主要是指学校中的干部、教职工、学生间、群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间的关系及其总合,是以情感、信仰、传统、共识、氛围、风气等诸多因素构成的人际间的精神场,人际环境是构成学校教育环境的特定条件。

3.建设精致化校园环境

基于以上对学校环境的理性认识,结合我校地处CBD商业区地域特点,从实践“三个环境”建设入手,整合和开发学校三个环境的教育资源,提出建设精致化校园环境的目标,形成学校自然环境、课程环境、人际环境和谐统一良性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诱发、引导师生对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促进师生持续发展。基本形成了“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发展”的多赢局面。

三、构建师生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把落实校园安全责任放在首位

1.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办学精神,体现在浓郁的政治气氛、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完整严密的规章制度、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等方面。学校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场所,也应该是文化氛围很浓、文化品位很高的地方。只有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为实现教育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优越条件和良好环境。我们认识到,校园环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中学校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里奠基。

2.校园安全建设是学校环境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几年来,我校注重抓好两支队伍的建设,不断强化安全意识,从学校特点和实际出发坚持软件硬件两手抓。2009年9月12日教工委领导来我校检查国庆六十周年工作,并进行了指示。2010年全国各地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校园安全无小事,要坚持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为此我们十分重视两支队伍的建设:

第一支队伍是保安员队伍,针对保安存在的问题,我们始终坚持协调机制,做到尊重人格、严格要求、认真履职、严守制度、认真站岗、具体负责并做好记录,由德育处、总务处、保安公司齐抓共管,看好学校的门、管好自己的人。

第二支队伍是学校安保小组,由行政干部、总务处、德育处、年级组组成的安保小组和学生值周队伍组成,安保小组除负责日常校园安全工作外,还要负责出租出借的安全检查和督促整改工作。每天有两名行政干部值班,全权负责当日安保工作。德育处、总务处主要负责学生的安全教育、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年级组负责对教师的教育和检查,学生值周班主要负责学生和非机动车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学生自行车每天码放整齐,检查零件齐全有效并监察是否锁好车辆,避免发生自行车丢失等。

校园安全建设有了保障,校园环境建设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因此校园安全建设是学校环境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3.大量资金的投入,保证设备设施安全有效

为了防止发生触电和火灾事故,配合校安工程的进行,同步完成增容800 kV的电力增容工作,彻底解决了因教育设施设备增加,导致用电超负荷易发生火灾的安全隐患,2009年,学校自筹资金10万元用于购置食堂设备,改善了食堂设备落后的局面,减少了能耗,节约了资金,消除了隐患。2010年,在教委的支持下投资10万元更新了西校区供暖主干线,为我校安全供热提供了有力保障。近日我校又投资近3万元更新了具有垃圾分类作用的环保垃圾桶,改善了楼内环境。配合校安工程,学校投资20万元对操场周边步行道进行了改造,适时发挥了资金投入的效益。

4.构建学校人文景观,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校园应当安排得美观,成为一个快意的场所和对学生富有吸引力的地方。”现代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在人的性格的形成过程中,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学生主要活动范围是学校,校园的环境质量跟学生息息相关,并持久地产生影响。从实用到艺术,从绿化、美化、净化、知识化到学府化,可以行“无言之教”,它们都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暗示性、渗透性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2010年,区教委为我校投资60万元,我校自筹20万元,集中进行景观建设和环境文化建设,我们立足学校实际精心设计,以校园景观建设、绿化、教室美化、走廊艺术化的巧妙设计作为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陶冶情感,启迪智慧,激发潜能。使进入学校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向上、向善、向新”的文化氛围。一进校门的背景墙上刻着“和谐、守纪、健康、向上”的校训,东西教学楼外立面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的巨幅浮雕设计以及校园楼道的文化墙,集中国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于一体,体现出积淀、传承和创新的特色校园环境建设的主题。“激发师生每一个闪光点,教会每一位学生会学,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彰显着我们求真务实对教育本质的追求。

我们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师的办公环境,努力做到冬暖夏凉,舒适可人,室内文化设计突出班级特色和年级组文化。可以说,一流的硬件设施,整洁有序、典雅优美的校园环境,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5.挖掘环境建设细节,学校文化形成特色

几年来,我们的校园环境每学期都在改变,月月都有新面貌。实践中,我们最深的体会是,校园硬件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不能一味追求完美,要量力而行,要在原有物质条件的基础上,挖掘环境建设的细节所体现的校园文化内涵。改变学校硬件条件就是要营造一种校园文化,使师生感受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创建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如为了不更多占用学生活动的空间,我们选用的是可移动篮球架,而且外加防护套防止学生在打篮球时被篮球架碰伤。

学校通过文化资源的整合、再生、创新和互动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学校精神文化引领的“软实力”。通过“校旗、校训、校徽、校歌”等学校标识的征集评选、重新修订和广泛宣传,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通过开展建校五十周年校庆活动,挖掘学校文化积淀的内涵;通过学校橱窗、校刊、广播站和网络宣传,树正风,扬正气,形成了“博学、笃行、慎思、明辨”的学风和“博爱、善管、乐教、高效”的教风;通过“十佳中学生”评选和系列德育活动,增强学生自信,促进他们学业进步;通过“最受欢迎的教师”的评选和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表彰,提升了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

学校的硬件环境建设为师生的校园生活营造出高雅和谐的环境氛围,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营养,注入了活力。我们不断打造学校发展的“硬实力”,提升学校竞争的“软实力”,构建起师生和谐发展的“精神家园”。

四、“借力”才会“给力”,综合治理是搞好校园环境建设的保障

1.警校共建、警钟长鸣

在全国新城区建设工作中,我区成为北京市的试点区,这为我们搞好校园环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机遇。学校立足社区以及社区的丰富资源,坚持发挥社区资源作用,同时关注校园周边环境。我校地处建外大街繁华地段,校园周边环境极其复杂。门前经过车辆密集,加之通惠河北路的施工工程,很多车辆绕行到建外大街,去CBD商业区和国贸办事的东行车辆都要经过学校门口,上下学时段交通环境恶劣。为了确保学生上下学的安全,学校加强与社区、办事处、城管队、派出所和交通队联系,加设了安全交通标志和减速地胶,共同加强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的整治。不断清理游商摊贩,取得阶段效果。学校专门请社区民警来到学校给学生讲安全课。2011年9月27日,我校成功地和朝阳区建国门消防中队进行了以避震逃生和火灾救险为主题的消防演习,同时组织学生参观新式消防设备,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受到了一次身临其境的体验,做到警校共建、警钟长鸣。

2.加强内部管理,及时疏导

学校加强对学生内部的教育管理,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及时沟通和解决学生间问题。通过抓内部管理,杜绝了校园门前的滋扰。每日中午在距校门3米处设置警戒线,由值班干部和保安员值守,确保封闭管理。学校要求学生不得在学校约见同学、朋友,更不允许校内矛盾校外解决,保证了校园门前的安定。

3.形成全方位的监控网络

学校深入学生,深入社区、商场、车站,发现不良现象及时处理。学校与社区居委会建立紧密联系,形成全方位的监控网络。

4.关注网络环境建设,优化网络环境

学校关注网络环境建设,通过规范、引导、教育等方式,优化网络环境,营造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

全方位的环境建设,不仅营造了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也为学校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干净整洁、健康文明、清新优雅的校园环境也为学校品牌建设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为我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吉君.中小学后勤社会化: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管理,2005,12:9.

[2] 安卿.关于中小学总务后勤工作的理性思考[J].贵州教育,2005,20:19-21.

[3] 冯荣娜.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J].中国教育报,2003,2:50.

[4] 蒋雪峰.浅析中学学校后勤管理的规范与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10,12.

[5] 石永超.中学后勤部门育人功能的实践与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08,3.

[6] 鹏.浅谈中小学后勤管理的特点和原则[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10:4-6.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篇6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校园文化建设;相互关系;路径分析

校园文化建设在大数据与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环境艺术设计对于新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将环境艺术设计更好地融入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又是物质文化建设要求,处理好环境艺术设计在抽象性与实用性之间的矛盾,探索环境艺术设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路径,帮助校园文化更好地发挥功能作用。

一、环境艺术设计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联系

环境艺术设计将人工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有机整合,在有限的建筑空间中体现物质与意识相结合的美,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体现设计的审美功能,科学、经济以及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校园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种方面的建设内容,既包含了建筑设施、环境景观等实体建筑的建设,又表现在学校的价值观念导向、学生道德品质素养建设、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的内在精神文明建设。环境艺术设计就是协调校园文化建设的两种方面,积极创造一个人与自然,与生态环境更好相处的环境,有效地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二、环境艺术设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突出特征

(一)营造校园设施文化的公益性

校园设施包括教学建筑、图书馆、各类具有宣传功能的窗口、海报、校园雕塑、绿化工程、学生活动中心等各种功能的设施建设,是文化建筑类别的一种。对于公益性方面的体现,首先,表现在普惠师生。各种校园设施文化建筑为师生提供了文化服务,使师生都能感受到学校公共文化服务,是公益性特征的最大体现。第二表现在服务的便利性方面。校园文化设施更多的以便利师生生活,贴近师生生活为基本要求,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师生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第三,感受艺术。环境艺术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之外,还体现了设计作者独特的艺术品位和艺术个性,师生在享受校园文化设施的服务时,也能感受到建筑设计所带来的艺术表现。第四,广泛的参与性。校园文化设施的服务性质决定了需要师生的参与性,也需要具有满足师生在开展各种活动所需场所的要求。

(二)弘扬校园道德文化的系统性

1.体现时代特点。不同时期对环境艺术设计有不同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要满足师生的时代需求,提供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化活动场所。2.灵活性特点。除了在满足师生对于开展文化活动场所的要求之外,还要满足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的使用特点,要更多地具备适用性和灵活性,综合利用校园文化建筑,提升校园文化建筑的利用率。除此以外,环境艺术设计在校园道德文化的系统性还表现在更多地依靠群众和突出的校园建筑特色。

(三)校园艺术文化的创新性

校园艺术文化是环境艺术设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需要注重的方面。以创造性的思维美化校园艺术文化,是校园艺术文化设计的核心。环境艺术设计在校园艺术文化的创新性表现在:首先是对思维能力的综合,一方面表现在将现有知识的相互融合能力,另一方面是将零碎知识理论形成系统的能力,还有是对于具体环境设计的分析能力;第二是思维对多向思考能力,体现在发散思考,思路的转换,优化选择等方面;第三是思维的独创性,不拘于俗套,善于有新的发现和创造。

三、环境艺术设计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实现路径

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要更好地发挥环境艺术设计的功能,是高等学校真正成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和重要平台。目的性、实践参考文献:性、规律性、情感性和系统性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道路上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途径。

(一)环境艺术设计在物质功能方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在生态环保方面,自然生态环境是环境艺术设计必然涉及的对象,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生态性,在对设计系统的生态环保方面,努力营造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其核心理念。在教学实践方面,环境艺术设计要与社会实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要与目前的发展状态中的国情相结合,发挥环境艺术设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具有的学科的边缘性、综合各种行业的能力以及统筹协调运作,注重实践。在经济方面,要尽可能地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创造条件,因此,环境艺术设计要重视经济的实用性,把物为其用作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点。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环境艺术设计要更多地把服务对象放到师生身上。

(二)环境艺术设计在精神功能方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精神功能是环境艺术设计展示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的重点之一,是对师生传达精神文化特质的重要功能。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在创造过程中,要注重人文特色,建设更多展现学校的校风;注重审美情趣,注重美的创造,展现自然美的同时,不脱离自然环境的本身;注重对于传统的传承,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功能。

四、结语

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通过环境艺术设计展现出来,两者相辅相成,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决定了需要有高水平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又在环境艺术设计更好的效果表达过程中,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荣智.环境艺术设计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4):97-101.

[2]刘语.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艺术设计[J].中国艺术,2011(2):210-211.

[3]夏高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艺术设计的应用价值[J].职业时空,2011(9):156-157.

[4]漆波,许国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艺术设计的应用价值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16):115.

[5]张洋.艺术设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4(10):272.

[6]皮照兴,宋志春.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20-121.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篇7

【关键词】网络环境;校园文化建设;现状;途径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这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注重的是校园文化的功利主义,偏离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真实面貌,使得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那么,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急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轻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核心在于精神文化建设。但很多学校偏离了这一目标,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发展娱乐文化,大力搞建筑、植花草、购设备等,注重物质文化建设,但忽视了精神文化的核心价值,没有认识到失去了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也会失去应有的意义。很多人认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实实在在的,可以给师生创设良好的环境,而精神文化是虚幻的,所起的作用远不如物质文化那样明确。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中偏重物质文化,这种意识必会影响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二)忽视校园文化引导作用。很多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看成是学生管理部门的事情,使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层次上,没有从宏观角度来把握。校园文化也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属于隐性教育,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因此应注重校园文化的引导功能,处理好课堂教学与非课堂教学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忽视网络文化负面效应。网络具有开放性特点,它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环境必对校园文化带来双重影响。网络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给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平台,同时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这是因为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对大学生带来直接的影响,容易使学生处在封闭性、隐蔽性的状态,导致学生焦虑、孤僻、冷漠,久而久之使学生心理错误。

(四)建设者网络修养待提高。师生都是校园文化建设者,建设者网络修养是指师生在虚拟环境中所形成的规范和操守,自觉抵制不健康的信息,在杂乱无章的信息中判断对错、是非、美丑等。但一些校园文化建设者存在网络道德修养淡化的现象,导致网络不道德行为增多,因此应加强建设者网络素质的培养。

二、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转变校园文化建设观念。首先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现代新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对学生进行非智力教育的重要场所。所以应把校园文化建设摆在应有的高度,并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其次改变网络对校园文化建设影响的认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网络,既要看到网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网络的重要作用。

(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首先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做好物质保障。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包括物质设施,还包括网络硬件环境建设,如建设绿化、美化的校园物理环境,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从而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开启学生智慧,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要建设和谐的生态校园,创设美好的物质环境。其次加强网络硬件环境建设。硬件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就要加强网络硬件建设,做好物质保障。当前,很多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并实现了与互联网的联接,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但与信息化要求还相差较远。再次完善网络监管机制,做好制度保障。网络环境下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侵入,这就需要采用最新的网络技术,防止外界对网络的非法访问,同时增加网络立法和执法力度,确保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安全性。

(三)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方法。首先注重隐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包括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显性文化指图书馆、墙报、标语等,是可视的。隐性文化是无意的、非公开的对学生的价值观、态度、信仰等产生影响,包括教师的人格、管理制度等。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隐性文化,形成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其次规范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既包括长远目标,又包括年度安排,因此应加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再次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动态性。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亚文化,与社会有着密切关系,社会动态会反映到学校,当社会文化发生变化时,校园文化也应随之变化,使校园文化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要加强管理,制定合理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首先协调学校网络软硬件的发展。目前校园网建设已初具规模,但软硬件建设还存在问题,影响着信息化的推进。其次协调校园文化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发展。硬环境指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开展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软环境是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就要发扬优良学风,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正常的学习、工作,所以要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五)提高建设队伍综合素质。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是学生,教职工是主导者,领导管理层是倡导者,建设者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因此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提高建设者的综合素质。首先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者应树立网络意识。网络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正反两方面影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敢于面对挑战,又善于抓住机遇,探索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其次提高校园文化建设者的网络技术水平。只有发挥人才优势,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才能更好地利用好网络,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文,黄长军.网络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9(02).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作文篇8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校园文化亦称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的体现。一般说来,校园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取得的学校文化形态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它体现一所学校德、智、体等方面的综合校风。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闲暇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文体活动、行为准则、人际关系、校园环境及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的总和。

校园文化作为特定环境中形成的文化现象,与学校历史一样悠久。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文化主体,以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依托,以塑造校园精神、纯化校园文化意境、培养完善主体人格为目标的特殊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激发人们从文化意义上构建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并从文化的高度把握和统帅各种校园现象,对文化主体的人格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及其建设的内容和功能主要是从优化成才环境、丰富学生业余文化活动、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等方面着手,因此,完成纯化校园文化意境、完善主体人格的重要任务,恰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创新性人才及其基本特征

创新(innovation)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J.A.S.hheum.peter)1992年提出来的。此后,创新的内涵不断得以拓展。创新有两大特点:一是探索未知领域;二是获得创造性成果。而所谓创新性人才,就是在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之上,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并且将自身的创新素质合理地与其专业领域相结合,能够开发出创造性成果的人才。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一种综合性人才,他不仅要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智能素质、社科人文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劳动身体素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目前教育界普遍认为,衡量创新性人才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点:(1)是否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的理论知识;(2)是否富于想象,并具有灵活性和全面性的思维方式;(3)是否具有好奇性与开拓性的探索精神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4)是否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出头、冒尖。

创造性人格有着其独特的特征,其中独立性、自信心和意志力是最显著的三个特征。实践证明,在创造性人才的发展中,非智力因素即创造性人格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其环境与氛围对创新人才的塑造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创新人才创造能力与创新人格都将实现明显飞跃。新的社会环境下,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在竞争与发展的大潮中,培养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

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创新能力来自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提供自由思维的空间,开辟思想驰骋的天地,营造浓烈的创新氛围,并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要靠校园文化建设才得以实现。校园文化正是通过创设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来实现课堂以外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这种目的和效果的实现依靠的是丰富多彩的寓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以及校园的整体布局、建筑设施等的美感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创新性人才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校园互动着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蕴含着教育目的,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个体发展特别是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换言之,影响着学生的意识、思维与行动。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是人类永恒的活动。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以其较强的渗透力、影响力、教育效力,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竞争观,塑造健康的人格,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2.校园文化的激励作用。优良的校园文化有一种催人奋进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的热情。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学术为载体的校园文化,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素养。如全国的“挑战杯”“电子设计”“数模”竞赛等。实践活动的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同时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创新的需要与动机。高品味的校园文化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拓宽了空间,开辟了新的视角,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锻炼和提高自我的平台。

3.校园文化的品质优化作用。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不仅要看他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还要看他是否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坚强的意志是开发创新能力的支撑。高品味的校园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坚忍性,增强了学生敢于面对磨难和失败的勇气;培养了学生的不从众性,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向已知和未知的领域挑战,敢于“标新立异”,去努力地探索、追求、奋斗;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创新人才的切入点

1.注重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实际上有两个大的方面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一个是校园的人文环境优化,另一个是校园精神的塑造。在人文环境优化方面,有自然景观的美化和社会环境的治理,我们通常也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中间包括校园整体布局、美化,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等;而校园精神不仅包括笼罩在大学校园上空的科学氛围,更包括以文化人为主要群体、以高知识层为主要标志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所有这些,对创新人才培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具体到高校而言,要不惜投入创建民族性和时代感的优美校园,潜移默化地影响、提升学生的行为方式和审美情趣。既倡导科技创新,又重视人文关怀,形成求真、求是、求善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觉抵制中外腐朽文化的侵蚀,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

2.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支富于创造性的教师队伍。教师相对学生而言是稳定的、非流动的校园文化主体,他们的治学精神、态度、方法及做人原则等在实际意义上代表了校园文化的主流。教师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健全完美的人格、渊博的学识,而且还能主动接受新事物,在竞争中不断开拓创新来丰富、提高、完善自己。只有创造力强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造力强的学生。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有赖于两个方面:第一,教师一定要从事一些创造性的工作,积极参加科研工作;第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教学规律,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要具有良好的教风。教师正是以其广博的知识、坚韧不拔的毅力、富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为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提供可靠保证。

3.搞好学风、校风建设。优良的学风、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它能创设出一种潜伏、弥漫、浸染于整个校园并体现学术风范,能极大地影响学校成员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学术风气、道德情感、行为习惯等,对学生有启迪和感化作用。“校风”通俗地讲,就是一个学校的风气,即师生员工经过长期积淀和积聚而形成的集体行为、风尚和习俗。优良的校风能够在校内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能正确引导师生的价值取向,培育良好的校园风范和校园精神。“学风”则是“校风”的重要体现,它是一个学校师生员工在学科学、用科学方面凸显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学风可以引导师生勇攀科学高峰,崇尚科学研究,在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办学实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方面能够产生积极的效应。在新形势下,高校应致力于搞好学风、校风建设,努力培养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并形成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求实创新为主要内容的优良校风,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

上一篇:柳州龙潭公园范文 下一篇:孔子删诗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