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斩华雄范文

时间:2023-11-08 16:21:41

温酒斩华雄篇1

1、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虎牢关守将华雄一连斩杀联军多员大将。关羽主动请缨,因为身份低微而受他人嘲笑。

2、关羽于是立下军令状。曹操觉得他是英雄,奉温好的美酒一杯,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关羽瞬间拿了华雄的首级回营,此时酒尚未冷。

(来源:文章屋网 )

温酒斩华雄篇2

作为对比,鲁智深当日野猪林救林冲,要威慑董超薛霸,也只说“你两颗脑袋,比这松树如何”,然后一禅杖打折了松树。跟关羽一比,就小气了一点:名下有大将头颅挂着,就是方便。以后各种戏词话本,关羽动不动就是一套贯口:汜水关前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吓死人!

问题在于:这些人头,还未必都记在关羽名下。

汜水关温酒斩华雄,是《三国演义》里关羽开山第一功,也是全书第一次大场面: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困于汜水关前;董卓都督华雄,先斩了鲍忠,再击败孙坚,斩了江东四将之一的祖茂,十八路诸侯竟奈何他不得。

于是关羽赫然出列,提刀驰马而去,须臾之间,斩华雄而回。这一出戏饱满好看之极,也顺便奠定了关羽的风格――温酒斩华雄,一合斩颜良,三合打跑文丑并追斩,关将军从来懒得跟人耗几十合,都是雷霆一击。

问题是……这事好看归好看,可是真不大靠谱。

历史上,关东诸侯讨董卓,并没有大家一窝蜂赶去:大家都迁延不进,真正勇往直前的,是孙坚和曹操。孙坚在阳人一带大败董卓,斩了董卓都督华雄――这是江东猛虎孙文台的功劳了。至于那时候的刘关张,并不在孙坚军中,还待在河北呢。这个功劳,真是凭空安在关羽头上的。

同样,文丑之死,也跟关羽关系不大,倒是曹操和谋士荀攸,献策击破文丑军,最后斩了文丑。

过五关斩六将,历史上并无明载。倒是关羽辞曹,确实是一段佳话,《三国演义》基本照搬了史传情节。曹操知道关羽必然要走了,重加赏赐。关羽于是挂印封金,留书告辞。曹操部下有想追的,曹操说:“各为其主,别追了。”――这段确实尽显曹操关羽二位当世英雄的大气派,史传原文如此,千秋耿耿。

但是罗贯中嫌不过瘾,还得让关羽多些波折,于是过五关斩六将了。实际上,稍微看看地图,就知道不对劲:按《三国演义》里,关羽过东岭关、洛阳、汜水关、荥阳和黄河渡口,斩了秦琪,招恼了夏侯,过了黄河,又转弯去汝南找刘备。这绕路劲儿,好有一比:有人打上海出发,坐飞机去了郑州,转道西安,去了山东,再去呼和浩特――然后一转身去了广州。这不是奉嫂见兄,是曹操领地大巡游。所以无论是常理还是史册,都没五关六将什么事,纯粹是编来给关羽摆造型用的。

哪位问了:这么多事都是虚的,合着关羽谁都没斩?答:还是有的。那就是关羽斩颜良了。

《三国演义》原文里,颜良十万大军围了白马,与曹操对垒;曹操派吕布降将魏续宋宪出马,被颜良斩了;徐晃出战,二十回合败回来。到此为止,和当年华雄待遇一样:先来几个炮灰,垫垫场面。然后关羽出战,过程极为冷艳:关羽看看河北十万大军、麾盖下的颜良,觉得是土鸡瓦犬、插标卖首,于是拍马而下,一刀斩了颜良回来。

历史上,没这么复杂。当日颜良围白马,曹操派关羽和张辽为先锋去解围。史书上,一句话而已:“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予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不过瘾吗?想一下当日场景:关羽远远看见了颜良麾盖,于是单骑而入,万军之中,斩了颜良,带其首级回来,袁绍诸将,无人能当。这不是编造的传奇,而是活生生的真实场面。打过群架的都知道:好汉敌不过人多,面对十来个人,冲进去二十米都算好汉了;而关羽,突进万军之中,斩了勇冠三军的颜良首级回来。

实际上,这一战如此传奇,因为事实上的古代打仗,并不像评书里那样传奇:两军对圆,将军出阵,刀枪并举,打个百八十回合。单骑突阵,本来就是高难度的活儿。就在三国里,魏国两位大当家,大司马曹仁在南郡之战里突入周瑜军,救出牛金,就被认为“将军天人也”;张辽八百人突击孙权,乱军中亲手斩了对方二员无名将领,就足以让江东小儿不敢夜哭。而三国中,万军突阵,加上手斩对方领军大将,有且只有关羽斩颜良一个孤例而已――后世类似的例子,都不算多。

小说里吕布在虎牢关前的威风,正史未见;小说里赵云在长坂坡的七进七出,正史未见;许褚裸衣战马超,正史未见;张飞与马超的挑灯夜战,正史未见。事实是,正史的三国,没有罗贯中先生编排的那么多华丽单挑,但关羽斩颜良,却是这里头为数不多真实的、声闻后世的、独自斩将并决定战役胜负的传奇。如是,关羽的许多战例都可以被消解掉,但因为这一战如此光辉灿烂,足以让同时代如周瑜,都承认“关张熊虎之将”,足以让后来数百年,萧摩诃、杨大眼、薛安都等猛将,纷纷“时人比之为关张”。

因为当《三国演义》里人人都能斩将时,关羽斩的那些将,就不显得多华丽了;但还原历史,当你发现正史之中,其实只有关羽,真的曾万军披靡、斩过对方大将之后,就明白他独一无二的分量了。

温酒斩华雄篇3

在《三国演义》中改变的最翻天覆地的人物主要包括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周瑜。

曹操,字孟德,是魏国的核心人物,历史上的曹操是三国时期最可以称得上英雄的人物,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使世人都错看了他。

刘备,字玄德,他则是蜀国的核心人物,被称为“真君子、真英雄。”但是在历史上他是否会是这样一位英雄呢?历史上的刘备早期起兵之时,势力渺小,各路诸侯弹指间可另他灰飞烟灭。但是他那时是一位仁义之君,赏罚分明。到了后来,他渐渐的强大了起来,变得凶狠了起来。因为他看关羽攻打樊城,功高盖主,威震华夏,而不救他,想让曹操教训关羽,可是未曾料到吕蒙率领大军“白衣渡江,”关羽被潘璋所斩杀。有人还说“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我觉得这话没有错。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蜀国的丞相,被誉为智慧的化身。但是历史上的他并非那么夸张,他的才能主要在政治方面,“草船借箭”以及“空城计”等都是虚拟的。但是他的确是一位有才能的政治家、军事家,给予刘备很大的帮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

关羽,字云长,蜀国的五虎上将之首,手持一杆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赤兔马,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刮骨疗毒、禽于禁斩庞德。”他武功盖世、勇猛无敌、傲视天下诸侯为草芥。被誉为“关帝、武圣。”但是,经过历史考证,例“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都是取自别人的事迹来突出关羽并美化他的。他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他忠义无双,真可堪称上是英雄。

周瑜,字公瑾,吴国的大都督,文武双全,曾在赤壁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曹操。在历史上的周瑜可是一位伟人,而且心胸及其宽广,不可能嫉妒诸葛亮,《三国演义》中写他只是为了做诸葛亮的铺垫,而且在《三国志》的记载中他与诸葛亮根本没有见过。可是他英年早逝,真是可惜。

《三国演义》只是一本历史改编的小说,并不能把它当做历史来看待,所以我不能那么无知,要正确的看待三国时期的每一个人物,不能错看了他。能成为佣兵的人物,并且在乱世中立足的人不是一位伟人吗,难道伟人不值得我们尊重吗?

温酒斩华雄篇4

吕布原为丁原义子,为人勇猛。董卓想要除去丁原,但害怕吕布,便派李肃带着赤兔马和黄金、珠宝前去劝降。吕布见利忘义,在夜里提刀到丁原帐中,杀之,砍下他的首级,投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董卓赐之金子,封他为都亭侯。

2、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内容: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曹操给董卓献刀行刺失败,回乡招募乡勇,培植个人武装势力。后与袁绍会盟,会十七路诸侯讨伐董卓。

矫诏发完后,有十八个镇响应曹操,一起发兵。于是一路打到了洛阳,董卓派华雄守汜水关,华雄连斩上将祖茂,俞涉,潘凤,最后关羽温酒斩华雄(就是秒杀)。攻下汜水关。

董卓又派吕布守虎牢关,吕布在关前秒杀穆顺,砍断武安国手腕,击败公孙瓒。最后刘关张三英战吕布,将吕布击败。

温酒斩华雄篇5

关羽的忠,惊天地。在“屯土山关公约三事”那一回合中,充分体现了关羽对汉朝的忠诚,宁死不降,期间为了保护二位嫂嫂才被迫投降。在关公与曹操相约“三事”(即三个条件)中,有一个条件是“吾降汉不降曹”。在那时,曹操是汉朝的丞相,已经将汉朝控制了,汉朝名存实亡,降汉与降曹有何区别?但是,在关羽心中,仍认为汉朝还有希望匡扶,定能诛贼臣曹操。后来,刘备建立蜀汉,关羽一时大意被孙权所擒,拒不背离蜀汉,最终英勇就义。

关羽的义,泣鬼神。在桃园,刘备、关羽、张飞结义,发誓匡扶汉室,永不分离,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之后,关羽随刘备南征北战,立下战功无数。在土山避难于曹操后,曹操百般结好关羽,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金帛无数,美女十人,关羽不为所动。后曹操见关羽所骑之马甚劣,又送关羽日行千里的“追风”赤兔马,关羽见之大喜,再三拜谢。曹操不悦,问曰:“吾送金银,公未尝如此,为何吾送一马而如此高兴?”关羽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若知兄长下落,一日便可去矣。”之后,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身边,与刘备并肩作战。

关羽的勇,贯长虹。在曹操聚集诸侯共讨董卓时,关羽温酒斩华雄,留下了“酒尚温时斩华雄”的佳话。在虎牢关前与刘备、张飞大败吕布,将十八路诸侯都看呆了。在土山避难于曹操后,白马之战中,斩颜良,诛文丑。视颜良插标卖首,观文丑如七岁幼童。得知刘备下落后,千里走单骑,过关五处,斩将六员。攻拔襄阳郡,即将攻陷樊城时,曹操派于禁领兵十万前来支援,关云长水淹七军,生擒主将于禁,先锋庞德。威震华夏,无人敢敌。

关羽的气,吞山河。在长沙之战中,义释老将黄忠,为蜀汉赢得了一位大将。在“关云长刮骨疗伤”一会中,众人皆失色,唯关羽谈笑博弈。华佗深奇之,曰:“公真乃神人也,不显于神色中,吾行医多年,未尝遇到公等之人!”关羽对待士兵也很好,他统帅的军队从没有发生过叛乱。

温酒斩华雄篇6

【关键词】关羽形象;三国演义:语言描写

《三国演义》对人物的塑造从整体上看,具备明清小说人物刻画的类型化倾向,但同时又创造并撷取了许多新的、非常富于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如多维角度、环境变化、人物对比、语言刻画、心理描写等等,不仅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多维性,而且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本文主要分析《三国演义》在塑造性格化人物的时候着力运用人物语言描写,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反映不同的人物性格。

关羽为“三绝”之一,是一个理想化的古代英雄的典型。其性格主要特点概括为“义”、“勇”、“骄”三个字,其语言同样很好地体现了这些性格特征。先说其“义”,关羽把“义”看得极为重要,认为“义”重于泰山,贵于生命,为了“义”他豁出一切。可谓真正的义无反顾,义贯千古。徐州陷于敌手,兄弟离散,他被围困在山上,他向曹军派来劝降的张辽提出“三约”,并表示:“若丞相能从,我即当卸甲;如其不允,吾宁受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毛宗岗谓之“辩君臣之分”、“严男女之别”、“明兄弟之义”。这“三约”有忠有义,充分表达了关羽的忠义观。之后又具体描写了曹操厚待关羽的一系列细节,重在表现关羽时刻牵挂结义兄弟的情景。其中关羽的语言极富有个性。操赠其锦战袍,他受之,却穿在里而外面仍用旧袍。曹操笑其俭,他却说“某非俭也。旧袍乃刘皇叔所赐,某穿之如见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故穿于其上。”听了这样的话,连曹操也不得不叹口:“真义士也”。可见关羽的话字字声声无一不在体现着他终生所信守的“义”。毛宗岗许之“至性至情,读至此令人泪下”,这当是受了感染的肺腑之言。后来曹操又赠给他“身如火炭,状甚雄伟”的赤兔宝马,这时关羽却再拜称谢,于是曹操不高兴地说:“吾累送美女金帛,公未尝拜;今吾赠马乃喜而再拜,何而货马邪?”他却正色答之:“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操听后惨然而悔。关羽的话语映衬出了他光明磊落的胸襟,真可谓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义薄云天。第二天,张辽受曹操之命去问关羽何以“常怀去心”,关羽便答到:“深感丞相厚意,只是某身虽在此,心念皇叔,未尝去怀。”张辽又说:“兄言差矣,处世不分轻重,非丈夫也;玄德待兄未必过丞相,兄何故只怀去志。”关羽回答道:“吾知道曹公待吾丛厚,奈吾受刘皇叔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此。要必立效以报曹公,然后去尔”。关羽对张辽所说的这些话讲得肝胆照人,动人肺腑,处处透着一个“义”字。

次说其“勇”。“义”和“勇”是关羽形象的灵魂,也是人们喜爱这个艺术形象的根本原因所在。他的武勇为人们所赞赏,这点在他的语言中也能体现出来。在“温酒斩华雄”这一情节,是写关羽与华雄交战,作者以凝练的语言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把关羽这个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名为斩华雄,却没有重点写交战,作者把战场放在幕后虚写,实写了“聚众议事”的会场。会场上的气氛、情绪完全受战场的支配。战场上的杀声、喊声、鼓声,一次次震荡着会场上众人的心弦,引起会场上一连串的反响。文章中华雄嚣张气焰,骁勇无敌,“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挑战;接着“不多时”,斩骁将俞涉,又斩上将潘凤,使诸侯先“大惊”,后“失色”,气氛紧张而惊慌,已到一筹莫展的地步。关羽就是在盟军内无一将敢应战、盟主袁绍哀叹帐下无能人的情况下“大呼”而“出”的。当时,他作为一名小小的“弓手”,竟敢口出大言:“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就在“众皆失惊”的情景下,关羽飞马“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而“其酒尚温”。瞬间产生了惊人的艺术效果,关羽易如反掌战胜劲敌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屹立在诸侯面前,也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和细致的语言刻画,关羽的神勇英雄本色,已是跃然纸上。

最后说其“骄”。在关羽的身上存着比较严重的刚愎自用、骄傲自负的毛病。他不仅把东吴视为“江东群鼠”,根本没有放在眼里,而且当东吴使者诸葛瑾前来表明良家欲结秦晋之好以同力破曹时,他却勃然大怒,说什么“吾虎女安嫁犬子乎”,从而使孙刘联盟开始破裂,导致失荆州的严重后果。黄忠与他同时刻为五虎将,他却轻蔑地说:“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肯与老卒为伍。”不肯受印。当听说马超武艺超人时,他便不顾重任在身,非要与之比试高低,多亏孔明致书好言抚慰,他笑着说“孔明知我心也”,从这话中足可以看出关羽身上存在的致命弱点。

其他许多人物的语言也很有特点,比如张飞语言的直白,曹操语言的诡谲,诸葛亮语言丰富辞令得体,都能很好地体现出人物的性格。

温酒斩华雄篇7

今天,我来到学校,看见了我的同桌——叶杰来了,昨天,他说了我的坏话,我还没有消气呢!突然想到“武林外传”中说,脾气暴躁,不好不好,我又想到了《三国演义》中的刘备的儿子刘禅,这时我对叶杰说到:“叶杰你是不是刘备的儿子刘禅,刘禅一天只知道玩,把事情都推在诸葛亮身上,你呢?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抄手,真是个刘禅。”“什么刘禅?他是谁?跟我一样吗?”叶杰一脸茫然的问我,晕——我一声倒在了地上。

这天,一个同学把一道数学老师布置的难题做出来了,我一看就说:“你真是诸葛亮下凡,真聪明!想诸葛亮威震四方,跟你一样(拍马屁),你果然不同凡响。诸葛亮临死后,连假的雕塑,都能把大家吓怕,你也跟诸葛亮一样,我们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心惊肉跳。”我又说到:“刘备三顾茅庐请到了诸葛亮,我就是刘备,一请诸葛亮老师讲一下这道“军事大题”。诸葛亮老师讲完后,高高兴兴出去攻打魏国了(玩耍了)

我们班的彭秋露,那可是关公在世啊!被“曹操”(刘钦佩)和“曹兵”(王茜、王紫涵……)抓住了,却不投降,那可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啊!(可惜是个女的,但是那男性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关羽”(彭秋露)温酒斩华雄,那华雄就是他的同桌(不说姓名),只要华雄一不对,“关羽”就会亮出大刀(手)一顿暴K(打)。“关羽”过了五关斩了六将,过了:数学关、语文关、美术关、英语关、科学关,斩了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美术老师、英语老师、科学老师和值日生。(因为这个“关羽”时不时站起来,时不时听讲)。

你问我是什么人物,那当然是名不虚传的诸葛亮了,啊!是什么人打了我,啊!同学们一起一顿暴K(打)我,我可是诸葛亮啊!HALP(救命)

温酒斩华雄篇8

有一次暑假,妈妈就安排我每天看两集《三国演义》。里面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和许多有名的人物,比如说:刘备、张飞、关羽、曹操、孙权、孙策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刘备能识破许多计谋,并且对人彬彬有礼;关羽英勇无比,特别是在温酒斩华雄中,许多人出战,都被华雄一刀砍死,无一幸免,可关羽毫不畏惧华雄,出战前别人为他准备了一杯温酒,关羽还未等就冷却,就将华雄之头挂于帐下;张飞是一个既勇猛又鲁莽的人,他有勇无谋,经常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宛城之战中,因得罪了吕布,致使吕布攻打徐州,从而丢了徐州。除了这些英雄以外,我最敬佩的是赵云,因为他英勇善战,并且做事十分沉稳。

赵云身高八尺,姿颜雄伟,早年在郡衙当差。初平二年,袁绍称冀州牧后,与公孙瓒相争,常山郡人公推赵云为头目,率领大伙去投奔公孙瓒。也在这一年,刘备亦来投奔公孙瓒。刘备对赵云非常亲热,常给以帮助。赵云亦视刘备为长者,为知己,有心相依。经过几年的奔波和反复观察,赵云对公孙瓒的表现明显感到不满意,感到他胸无大志,不识大体,只顾自己,不是可以依靠的主人,便寻机离去。不久,赵云因兄丧请假回家。刘备知道他不会再回来了,依依不舍。赵云告辞时说,我终不会背叛您对我的恩德。建安五年春,刘备被曹操打败后去投袁绍。当时,刘备单身逃出,狼狈不堪。在邺城遇见赵云,与赵云同床眠卧,密派其外出招募队伍数百人,对外皆称刘左将军部曲。从此,赵云追随刘备,转战南北,终身不渝。

上一篇:教学范文 下一篇:形容秋天的诗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