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范文

时间:2023-09-20 04:10:41

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

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篇1

教学古代文明中的重要历史遗迹要让学生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营造过程,培养学生们热爱劳动、尊敬劳动人民的感情。在全世界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令人神往的名胜古迹。他们是古代劳动人民辛苦劳动的结晶,闪烁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如:我国的成都平原都江堰水利工程、长城、龙门古窟、赵州桥等,外国的有埃及的金字塔、雅典卫城、索非亚大教堂等,他们显示着古代优秀文明,也展示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教学这些内容时除提供相应的历史资料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去理解这些工程的建造过程。如在学习成都平原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时候就可以让四个学习小组讨论李冰等人在修造时所利用的建造原理,可能遇到的困难、解决困难的办法等几个方面去进行。同样的方法可以用在世界历史对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学习中去。

二、在古代思想学说的教学中挖掘思想教育内容

一些思想学说的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获取当代社会生活中需要的人生价值观。在学习“中华文明的勃兴中,从孔子思想中获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温故而知新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矣等。要学会从古人的哲学中获取正确看待事物的方法,如在学习老子的学说中要学会遇到困难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学会把困难向容易的一面转化;在学习孟子和荀子的思想时,要从中获取保护生态平衡的观点,孟子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儿,按时令进山伐树等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而与当今提出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相结合。

三、在历史故事教学中挖掘思想教育内容

首先要在文献成书故事中挖掘思想教育内容。在对一些科学文献的学习中,教导学生除了体会理解古代科学家科学理论外,还要学习对他们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是的刻苦精神。如祖冲之注意学习前人的成就,但又不盲从;贾思勰在写《齐民要术》时注意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并参加农业生产实践;郦道元是在实际游历了许多重要地方后才完成《水经注》的;李时珍经过27年的辛苦实践最终成书《本草纲目》;达尔文经过实地考察才写成《物种起源》一书等等。对这一类的知识的成果容易识记,对科学家们的优秀品质需要进行讨论才能真正感悟。可以指导学生设想科学家们所在的时代前景中的具体环境然后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增加对科学家的成书过程的理解(尤其是成书的艰辛),增强对科学家的尊敬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刻苦钻研、敢于创新的精神,获取正确的探究科学问题的方法。第二是要在重大历史史实中挖掘思想教育内容。众多的历史史实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应有的历史情怀。如在对戚继光的抗倭故事、香港澳门回归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罗斯福新政”等的学习中体会优秀的政治家的博大精深的治国方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宏大政治理想。在对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学习中,除体会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外,更应体会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的进步性。在“最可爱的人”的抗美援朝史实中除获取国阮主义精神外,还要从、等人的事迹中挖掘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做事应有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毅力。在对战争学习中,要让学生体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毁灭性灾难,从而培养学生们珍惜生活、热爱和平并树立为维护世界和平献身的理想。从元谋人、北京人、生活与现代人生活的中体会人类社会的发展,感觉理解到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来断发展的,以及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从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第三是要在成语故事中挖掘思想教育内容。初中历史内容故事性很强,而故事中孕育着思想深刻的教育内容,而故事中孕育着思想深刻的教育内容,教师要合理运用,尤其是古代的一些成语故事。如“卧薪尝胆”中的勾践始终不忘志向立志奋发的情怀,“破釜沉舟”中的项羽誓破秦军,不顾一切获取胜利的英雄气慨都能激发学生情趣。老师要利用这些故事内涵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斗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管鲍之交”、“围魏救赵”中比较管仲鲍叔牙与孙膑、庞涓截然不同的关系和结局,体会团结友爱的重要性。有的故事含有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精神,如瓦特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在这类故事的学习中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体验,通过合理的讲述和讨论来挖掘这些精神财富,培养同学们从身边小事做起,立志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四、结语

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篇2

1、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2、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3、撑上水船:上水船:逆水上行的船只。指撑船上行。比喻学习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4、囊萤映雪:形容刻苦攻读。

5、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6、胡服骑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7、活学活用:指灵活学习,善于运用。

8、鹘仑吞枣: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9、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10、博学审问:博:多;审:详细。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

11、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12、大可师法:师法:学习效法。值得学习和效法。

13、磨穿铁砚:磨穿了铁铸的砚台。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也形容笔墨功夫之深。

14、笃志不倦:笃志:志向专一;倦:厌倦。指学习志趣专一,不知疲倦。

15、车在马前: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16、不愧下学: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17、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18、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19、悬梁刺骨:形容刻苦学习。

20、专心致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21、焚膏继晷: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学习。

22、只争朝夕: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23、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24、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5、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26、尝胆卧薪: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27、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28、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喜欢学习,勤于思考,就能集会其中的含义。

29、孜孜不倦:孜孜,也作孳孳,努力不懈的样子。不倦,不知疲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十分努力。

30、蓬赖麻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31、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32、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33、刻苦耐劳: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

34、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35、夙夜匪懈: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36、顿学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37、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38、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39、好学深思:喜欢学习,勤于思考。

40、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41、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42、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43、坚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44、朝益暮习:朝:白天;益:增加;暮:晚上。白天学习新知识,晚上就温习。形容学习用功。

45、聚精会神: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46、勤学苦练:勤奋、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47、钝学累功: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48、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49、好学不厌:好:喜爱;厌: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50、半工半读: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的个人学习方案。

51、非学无以广才:不学习就无从增长知识,提高才干。

52、凿壁偷光: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53、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54、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55、十年磨剑:比喻多年刻苦磨练。

56、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57、分甘绝少:绝:拒绝,引伸为不享受;甘:好吃的。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58、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59、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60、攻苦食淡: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61、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62、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63、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到不会厌烦的地步。

64、绝少分甘: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65、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的时候也要学习。

66、闻鸡起舞: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67、夙兴夜寐: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68、夺胎换骨: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69、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70、好学不倦: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71、志坚行苦:行:行为。指意志坚定,行为刻苦。

72、囊萤映雪: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73、尝胆眠薪: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

74、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75、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76、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悬梁刺骨:形容刻苦学习。

77、废寝忘食:废,停止。寝,睡觉。忘,忘记,食,吃饭。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很刻苦,专心致志。

78、广师求益:师:效法,学习;益:进步。多方面学习,以增进学识。

79、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80、刺股读书:比喻刻苦攻读。

81、坐薪悬胆: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82、孙康映雪: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83、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84、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85、汉人煮箦:汉:汉中地区;箦:席子。汉中有个人将自家的竹席子当作竹笋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86、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抱负。

87、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篇3

看完这个故事,不禁一笑。客人与店家之所以产生误解源于各地方言习惯不同,福州人这种特殊的解释或许是从古时流传至今吧,早已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这让我联想到曾经语文课文《两小儿辩日》中:“及其日中如探汤”中的“汤”在句中就是热水的意思。课堂上我为学生讲述了这个故事,学生们轻松记住了字义,又何须老师的再三强调、学生的死记硬背?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文言课堂。

提及文言文的课堂,学生都会感到头疼,不仅有晦涩难懂的文字,还有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师口若悬河,从头到尾逐一解释字、词及全文翻译,直到人人了解课文意思,就算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可是教师似乎忽略了我们不是培养古汉语、古文学的研究人员。我们教学文言文的核心任务应该是让学生了解古人思想,感知古代文化,从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所以现在许多城市里开办私塾,重读国学经典,电视台里《百家讲坛》重品先秦诸子百家,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如果用传统的学究式的教学思想去教学生,循规蹈矩,让学生在纯粹的古人世界里苦苦寻觅,非但不能轻松地理解古文,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鉴于此,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做了一点尝试:

一、了解现代汉语与文言的区别,激发学习兴趣

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文言文,一切都觉得陌生而新奇,遇到文言文中不懂的词语,居然查阅《现代汉语词典》。他们这样就忽视了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一次偶然讲解“呆若木鸡”用法,我补充道现在用法用这个词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是个贬义词。最初的含义是一个最高级的褒义词,学生不太相信,我就拿出典故:在《庄子》中说“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学生恍然大悟,更为这种古今异义词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后来学习中如果遇到这种古今差别很大的词语我都会让学生去查阅相关典籍,让他们自己在实践中收获新的知识。我想这样掌握知识的途径或许比背的口干舌燥更有效。

二、与先贤对话,用现代思想解读古文文化

学习了孔子《论语》十则,无论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还是道德修养,对现在的学生来说依然受用。课后我让学生搜集整理了更多的《论语》节选,学生不仅了解了学习内容,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了解背诵后,一名学生说道:“文言文也许有些难懂,学习也有些枯燥,但如果用到学习上,我明白了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只有这样,旧知识不断巩固,才会记忆深刻,对学有裨益。孔子不愧为睿智的文化使者,是中国人的骄傲。”这节课让我感触到文言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读读记记,不能单纯为应付考试而机械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教师要抓住契机,适当引导,拉近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的距离。

三、搭建桥梁,延伸古文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小说单元《杨修之死》《智取生辰纲》《香菱学诗》都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的节选。课文文言与白话夹杂,阅读起来没有太多困难。因为古代白话文中既保留了许多文言文的词法、句法,同时又用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成。正是介于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的一种过渡语言,它理应成为打通古今语言的另一道桥梁。鼓励他们多看这类课外书,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对进一步学好文言文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学习《杨修之死》后设计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一字评曹操。因为受课文影响学生先入为主认为他太过奸诈,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课外阅读《三国志》去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我想课外如能这样由易到难、从浅到深、循序渐进,学生定会受益匪浅。

文言文记载了中华古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是古代文人智慧的结晶。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了解文言文,就好像让孩子们穿越时空去与两千多年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认识我们的祖先,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而打通古今、化难为易是学好文言文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决不应割断古今汉语的联系而孤立地教学文言文。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善于联系古今,善于打通古今,我相信学生学习文言文必能融会贯通、化难为易,定会爱上独具魅力的古代汉语。

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篇4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标题是《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答父母》。

宋庆龄说:“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纵观古今中外的成功者,无一不是这样。贝多芬的刻苦练琴,使《命运交响曲》闻名于世;曹雪芹的刻苦写作,使《红楼梦》成为经典;巴尔扎克的刻苦书写,使《人间喜剧》成为文学遗产;爱迪生刻苦钻研,使钨丝成为光明的使者。由此可见,所有的成才都来源于刻苦学习,而刻苦学习的源泉在于坚定而远大的志向,正如大文豪苏轼所说“古之成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远大的志向是明灯,让我们在黑暗中依然能看见光明;远大的志向是航标,指引着我们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拥有明确的目标,让人更容易成才。

陈胜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豪情,才不愿在田间当一辈子农夫;周恩来怀抱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最终成为一代伟人;少年毛泽东曾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豪言壮语,才使得他发奋读书,最终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让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理想是人生成才的动力,让我们马不停蹄的向着既定的目标而奋斗着,不知疲惫,直到实现。

有人会问,我们刻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中聆听老师的讲课时;当我们坐在饭桌前吃着可口的饭菜时,我们可曾想到从嗷嗷待哺的婴儿成为今天的青年,父母要付出多少血汗?我们是否想过有一天要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他们,有首歌写得好“是谁供儿女上学,是谁教儿女做人,是父母的辛勤操劳支撑起儿女温馨的家,父母是天,父母是地,父母是儿女永远的恩人。”

同学们“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让我们努力学习,用学问把自己武装起来,因为,给自己最好的礼物是学习,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是成才!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作者:何玉青

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篇5

语文,祖国的灵魂

语文是什么?语言和文字?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它是祖国的灵魂。

生活处处有语文,它在我们心里,在我们的脑里,甚至在我们的甜蜜的睡梦里。学好语文是我们做好一名中国人的基础,我爱我的国家,我更爱语文。

没有哪一个人说他真的懂语文,直到去世的那一刻也未必能懂语文的真谛。语文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而所谓的灵魂应该是空灵而且动人的,假若这个灵魂死气沉沉,那么这个国家也会衰败。国家的综合实力中不能缺少语文,个人的自身素质里不能缺少语文。语文是国家的基础,是人民的信念。我们不能死学语文,语文是比数学还难的一门学科,它在于日积月累,所以在上课时,我们必须听讲,因为稍不留神,就与下文无法串联,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生要自主挖掘书中真谛,参考书,资料书,能不要就不要,因为它们只会干扰我们的思维,我们要跳出大脑里的束缚,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语文博大精深,不同的人理解就有不同的认知,所以课堂就应该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质疑。

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我们要善于发现。你会瞧见:水滴石穿是语文,时间流逝是语文,团结拼搏是语文,到处都不缺乏语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要努力的学习,认真刻苦,这样才有美好的未来。而这一切都建立在语文之上,学不懂语文,你读题肯定读不懂,学不好学问,你做题肯定不理解,每门学科都离不开语文,语文永远都是佼佼者。

我希望有一天,别人问我,你是哪里的人,我会骄傲的说:中国人!别人问我,你的祖国有什么让你骄傲的,我坚定地说:语文!

作为一名中国人让我骄傲,因为国家,因为语文,让我自豪。

我喜欢语文,喜欢它的古色古香。

延伸阅读:其他优秀范文两篇 长江后浪,今朝风华

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在这片土地上曾孕育出了许多英杰。同样地,作为“长江后浪”的新时代的年青人,更应该助力发展新中国,展现“长江后浪”的风华。

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强不息助国昌。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不仅是衡量个人品质优劣的凭据,更是展现一个国家精神风貌的重要因素。谭嗣同冷面刑台,“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慷慨陈词彰显了一个民族的自强精神;国学大师季羡林从容面对他的“牛棚十年”,用自强不息的人生准则书写了自己的百年人生。我们作为时代的后继之人,更应该学习并传承前贤的自强精神,密切关注科技发展的前进方向,用每一个人凝聚起来的自强不息的雄壮力量,推进祖国蓬勃发展,为祖国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尊自信报国强。

易安居士曾作诗:“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万花丛中,我们也许是其中最不起眼的几朵,但何须在意那些有着出众样貌的高贵的花呢?无论那些花多么明艳动人,我们都要时刻保持着自信的姿态。艺术家韩美林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将他搜集的砖铭、古陶、壁画、石刻等文物古迹上的符号、图形和文字汇编成《天书》,让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活水长流。复旦附中才女武亦姝更是将新一代年青人的自信很好的展现了出来,面对劲敌,万人瞩目,她以散发着无上自信的姿态赢得了胜利。中华后辈敢争先,用自信创造未来。

长江后浪推前浪,英勇无畏正国风。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先生如是说。辛幼安21岁参加抗金义军,《美芹十论》和《九议》展现了其英勇无畏的气魄,穷其一生,力主抗金。再者,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一个个凝结了中华民族英勇气魄和高尚灵魂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人们记得他们的年轻,记得他们的伟迹,记得他们的无悔生命永垂不朽!同样年轻的生命,他们可以用热血书写出不一样的人生光彩,我们又何尝不能像他们一样英勇无畏?我们后一代人应敢于正视,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方能为国风兴振尽一份绵薄之力。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身处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的我们,要以自强、自信、英勇无畏的面貌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用年青人的蓬勃朝气振兴民族的未来。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长江后浪;观兴振国邦,只览明日盛世风华!

做一位君子

君子即品德高尚的人,君子的观念出现在中国各家中。孔老夫子在《论语》就多次提到了君子一词。在古代君子是德才兼备的代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其追求的理想人格。身为中学生也应当具备君子的品质,做一位正真的君子。

做一位君子当自强不息。《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名垂青史的君子莫不都为了自己的追求而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司马迁忍辱含垢接受宫刑,为完成父亲遗愿,他自强不息,刻苦奋斗,他大笔如椽,发奋而作,才最终写出了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做一位正真的君子必应自强不息,刻苦奋斗,若是言行不一必定不会成功。

做一位君子应当敢于正面人生。鲁迅先生曾说过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做一位君子也应当如此。孙中山发起的反清革命运动不断失败,但他用于正面人生,勇往直前,越挫越勇,再接再厉,最终*了清王朝,创建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张海迪自幼患小儿麻痹,下肢瘫痪,面对这样的人生她选择积极面对,她凭借个人毅力,自学了多种语言,并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在医学方面有很杰出的成就。人生中难免会有许多的不美好,但君子应当敢于面对,勇往直前。

做一位君子应当不断充实自己。魏源曾说过:“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君子当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这也是我们应当做的。俗话说:“学到老,活到老”一个人想要成就大事就必需要不断的学习,这才能使自己的视野变的更加开阔。魏源作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不断学习西方的文化制度等,一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做一位正真的君子。

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篇6

1、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2、不愧下学: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3、胡服骑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4、博学审问:博:多;审:详细。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

5、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6、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的时候也要学习。

7、不足为法:不值得学习、效法。

8、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9、贪多务得: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10、车在马前: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11、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12、笃实好学: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13、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14、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15、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16、一曝十寒: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17、力学笃行: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18、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19、不耻相师: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20、善诱循循:善:善于;诱:引导;循循:有次序的样子。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21、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22、恃才不学:恃:倚仗。倚仗自己有天才,不用心学习。

23、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24、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25、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6、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如不努力推进,则会随水流后退。比喻学习或做事须克服困难,奋勉向前。

27、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28、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29、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30、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31、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32、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33、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34、晚生后学: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35、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36、刺骨悬梁:悬梁:以绳子系头挂在屋梁上。形容刻苦学习。

37、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38、鸿鹄将至:鸿鹄:天鹅。天鹅马上就要飞来了。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39、笃志不倦:笃志:志向专一;倦:厌倦。指学习志趣专一,不知疲倦。

40、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41、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42、一暴十寒: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43、群起效尤:大家一起向坏的学习。

44、博学笃志: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45、夺胎换骨: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46、然糠照薪: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47、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48、刺股悬梁:形容刻苦学习。

49、钝学累功: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50、师逸功倍:师:学习;逸:安闲。比喻善于学习的人,用时不多,收获很大。

51、用非所学: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习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

52、半工半读: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的个人学习方案。

53、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54、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55、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56、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57、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58、水积成川:川:河流。指水积多了才能成为河流。比喻在学习上日积月累,必然能成才。

59、勤工俭学: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参加劳动,而以劳动所得维持生活。泛指在学习期间参加劳动。

60、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61、笃学不倦: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62、以学愈愚:谓用学习改变愚昧的秉性。

63、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64、善与人同:自己有优点,愿意别人同自己一样,别人有长处,就向别人学习。

65、笃志好学: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66、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67、燃膏继晷:燃: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点上灯烛,接续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与学习。

68、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69、蓬赖麻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70、穷日落月:白天连着晚上。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71、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72、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73、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74、顿学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75、切磋琢磨: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76、冷暖自知:水的冷暖,只有饮者自己知道。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77、力学不倦: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78、鲁斤燕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79、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篇7

一、走进诗人心灵,了解诗词创作背景

走进诗人心灵,了解诗词创作背景,这是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魅力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熟悉杜甫生活的历史环境,不知道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疾苦,不了解诗人心怀天下苍生的济世情怀,便很难理解“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凄苦,也无法体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带给诗人痛彻心扉的伤痛。只有了解了杜甫所处的时代及诗人关注民生的情怀,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而甘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怀和为了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要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必须将诗词放归“故土”,从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诗人自身的经历来品味诗歌,方能感受其真正的魅力。

二、注重吟诵,感受意境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诵读吟咏是鉴赏诗词美的最根本的方法。

(1)读准字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有不认识的字,由学生自己或小组查字典或词典解决。

(2)读准诗文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特别是教学古诗,如读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昼出/云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共耕织,也傍 /桑阴/学种瓜”。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

(3)读出语气和语势。这样有利于体会古诗文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从教学的过程看,朗读是对课堂教学的调节。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

三、引入音乐,创设古典氛围

语言形式的音乐性是诗歌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诗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特有的气息,它所具有的音乐气息是其他体裁文学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在教学古诗词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恰当氛围,调动情感体验,则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实现个人的沉醉化体验。

四、借助资源,自主学习

在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文教师要懂得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我们可以发动学生到图书室看看报纸杂志或者利用网络资源等查找有关古诗词的资料,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坡、杜牧……这些大诗人的很多资料学生自己是可以查到的。如果长期坚持下去,这些做法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好习惯,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广大教师应该提倡。

五、激发兴趣,乐教乐学

为了让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产生兴趣,我在班级布置上别出心裁。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一些内容合适的古诗书法作品,并定时进行更换。语文课前让学生诵读古诗,并养成习惯。在教室的黑板报上画出一个小角落作为“每周古诗文专栏”,定时更换栏目内容,让学生记诵,积累其中的内容并且定时检查。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根据诗的意境制作课件,让学生从声情并茂的现代信息技术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奥妙无穷。教师的出口成诗、字字珠玑是对学生最好的感染和熏陶。这种人格魅力,会激发并促使学生努力学习、自觉积累。因而,在工作之余,我搜集了《唐诗三百首》《唐诗宋词》等书籍,一方面自己记诵、积累;另一方面也是激励学生学习背诵古诗,并且在班级内设立奖项,在学期末让学生比背古诗文。这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进行古诗词教学创新改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尽管困难很多,但其探索尝试仍然是必要的,古诗词教学的瓶颈必须突破,何况以上设想在语文课堂上的可操作性仍然很强,只要坚持,收效一定会有的。

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篇8

满文是满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它在清代作为“国书”在文牍中与汉文并用。159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和噶盖二人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满文,俗称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字母数目和形体与蒙古文字母大致相同,使用了30余年。此后老满文除用在查找清入关前的满文老档案史料,就别无他用了。

1632年,清太宗皇太极令达海(1594-1632)对这种文字加以改进。达海利用在字母旁加圈加点、改变某些字母的形体、增加新字母等方法,表达原来不能区分的语音,规范了词形,并改进了拼写方法,创制了专门拼写外来音的字母。改进后的满文有了比较完善的字母体系和拼写法,具有区别于蒙古文字母的明显特征,俗称有圈点满文。

另外还有一种满文篆字,是参照汉文篆书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创制的。共有32种字体,依笔画的特征命名,如缨络篆、龙书等。满文自左而右直写,有6个元音字母,24个辅音字母,10个专门拼写外来音的字母。基本笔画有:字头、字牙、字圈、字点、字尾两种不同方向的撇和连接字母的竖线等。标明句读的符号有∨和?。前者相当于逗号,后者相当于句号。字母出现在不同位置上,字形往往不同。有单用 (即不和其他字母相拼)、词首、词中音节首、词中音节末 、词末等几种字形。这样字母就要记100多个,而且有的字母只差一点儿。因此学习满文不仅记忆难,阅读难,书写更难。

林则徐是带着施展抱负的愿望来学习满文的,他全力向教习成格(成果亭)和陈希曾(1766-1816,江西黎川人,1793年癸丑科探花)学习满文,以后又向通晓满文的林春溥(1775-1861,福州人,1802年嘉庆壬戌科进士)、吴烜(1759-1821,河南固始县人,乾隆年间进士)、赵在田(福州人,1799年进士)学习,以求深入。林春溥认为林则徐虽然粗习满文读音和意思,到底未得要领,于是让他继续跟赵在田学习。林则徐用心研究,尽得其要领。

上一篇:妈妈的恩情范文 下一篇:有关感恩节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