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10-13 03:45:38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1

天涯同一月,笔下万千情。因此,作为象征,月亮有时就反映着古代墨客骚人各种各样的感情。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表明了作者躬耕田园怡然自得之乐;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之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寄托相思的情怀;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抒发了忘情山水之情;还有借月反映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了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理。比如,李商隐《无题》诗中有“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诗句并不是月光有冷暖之分,而是用月光反映孤独与失意者的凄苦心象。因为月宫里还保存着女性遭到驱逐的凄凉忧伤的回忆,因此,失意者站在月光下总是把月写成寒月、孤月、冷月。李白有诗云:“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置身于月光下,遥想广寒宫中失意的嫦娥,自然与诗人宦海沉浮、仕途坎坷、人生失意的感慨相契合。《古诗十九首》有:“明月何皎皎,照我床罗帷。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正是因为月亮反映的孤独失意的意象,才牵系着诗人蹉时伤悲的情怀。

同样,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是借以表现中国古典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典型意象。历代诗人喜欢选择月亮这个意象来融寄感情。

王维《竹里馆》中把明月当成知音。“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为伴,沉浸在清幽澄静的快乐中。《鸟鸣涧》以月出惊山鸟衬托静态,仍然是一片空寂。春夜的山涧里,人闲、夜静、山静,只有开败的桂花悄悄落下,是那么的静、幽、淡、雅,散发出一种清气,似乎诗人的灵魂已离开了肉体,离开了尘世,与静谧的自然融为一体,升上了浩渺的天空,又好像自然摄取了诗人心灵的澹泊之气,变得那么和谐、宁静,叫人分不清哪是物,哪是人,哪是自然,哪是诗人。在王维清幽绝俗的月光世界里,仿佛时空界限已经泯灭,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

李白有不少诗作把月亮当作最亲密的朋友,陪他饮酒,陪他跳舞,陪他探讨问题,读之令人倍感亲切。“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①《月下独酌》、《把酒问月》即是这样的名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人面对明月,问的问题是人类共同的苦恼:造化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这共同的矛盾和苦恼也就使世世代代的人彼此相通,产生某种感情上的共鸣;沟通的媒介便是大家都能见到并会由他引起遐想的明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应如此。”我们读这首诗时,会想起李白,正如李白写诗时想起在他之前的古人一样,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感伤,同时也能得到难以言喻的慰藉。“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是一个远离尘嚣的未受污染的世界,它无论怎样变化,永远都是那样的幽冷而静谧,使人产生达到透明和空灵程度的纯洁感。”②

苏轼更是深谙月亮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关系,他的词《水调歌头》把月亮和人事直接关联:“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生有悲伤有欢乐,有团聚有分离,这就像月亮有时圆有时缺。月亮(自然)是这样的,人生也是同理,那又有什么值得抱恨的呢?只要人安泰长寿,虽隔千里却能共享明月,不也就满足了。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是把月亮写到了极致。究竟《春江花月夜》的魅力在哪里?《春江花月夜》的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全诗便扣紧这五个字,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春、江、花、夜,都围绕着月作陪村。从月升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配合着,构成完整的诗歌意象,形成美妙的艺术境界。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这首诗里,用生花妙笔,绘制了一幅月色人生图。其精神核心就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加以构思的独特,风格的空灵,语言的流畅,音韵的和谐,独具诗的魅力,因而能对读者的心灵产生有力的震撼,继而引起读者的共鸣。使其成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③

中国古代诗歌中摄取描绘的月光意象,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研究月光意象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关系,对于我们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环境教育,维护生态平衡,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有很重大的意义。让学生在诗歌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敬畏生命的熏陶。告诫人们不应当无止境地为了满足物质的需要,竭泽而渔地破坏自然。我们既要发展科学技术,更要珍惜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使二者能够更好地协调发展。■

注释:

①余光中.寻李白[J].中学语文教学.2003(5).

②张宝坤.名家解读唐诗[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106.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2

关键词:中国古诗词,月亮,意象

“意象是以语词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是客观物象的主观化”。[陈植愕.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64页、316页]在文学作品中,月亮受到了中华民族的青睐,与中国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历代文人的笔下,人们的命运与月亮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升沉起落,流转变动,人和月共喜,月与人同忧。思有月,孤有月,玄想有月,叹有月,聚有月,别有月,羁旅有月,征战有月;山月,林月,水月,边关月;圆月,残月,冷月,寒月,孤月……,中国文学中有关“月亮”的原型意象,根植于原始的月亮崇拜。从《诗经“陈风”月出》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开始,月亮不断出现在文人的各种文学创作中,其意象以情感为主,却又丰富多彩。

恋人的象征,爱情的见证

在封建时代,个人的情感无法直接表达,只能隐晦地藏于诗词乐曲之中,而月亮由其神秘、光洁、明亮等特性常被人们用于指代恋人,见证爱情。如表达了希冀与向往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意味深长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表达了对爱情大声疾呼的“愿随明月入君杯”;“花前月下,花好月圆”更是人间美事的代称;再如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最别具一格的要数吕本中的“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用同一轮明月来正比反比,妙极!

表达孤独之情

人生路遥,得意时少,失意时多;陌路可逢,知己难求,就连遗世独立、高蹈尘外的诗仙李白也不例外,想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无人可解愁,只能举杯邀月,再如“天上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其孤独之情可见一斑。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表现了他落第之后的落寞、孤独与苦闷。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也婉转的表达了月里嫦娥的寂寞的。连豪情干云、睥睨千古的都说“寂寞嫦娥舒广袖”,月亮作为孤独寂寞的意象是古今相通的。

闺中的愁怨

王昌龄的“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沈如筠的“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都是表达了古时征夫戍守边疆,闺中女子的思念之苦,彼时月成了他们的一种寄托和情感的载体,千里与共。晏几道的《虞美人》“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更是清楚地表达了闺中的思念和哀怨。

怀旧感伤

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南唐后主李煜词中常以月来寄托他抚今追昔的故国之思,“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在另一首词中,“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倾注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无限深情。姜夔的《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回顾少时赏梅韵事,月色、笛声、花香、人影,融为一体境界非常清高优美。下片赋南北隔绝之意,念念不忘北地故国,昔盛今衰,怅然不已。张泌的“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是一首与情人别后的寄怀诗。梦中重聚难舍难离,依旧当年环境,往日欢情,明月有情,伊人无义,落花有恨,慰藉无人。以明月有情,寄希望于对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情真意切。

思乡意象

月亮也可以说是思乡的代名词。望月而思乡,极易引起共鸣。李白的《静夜思》因表达了思乡之情,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再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曹组的“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都表达文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当然,古代文人也常将写诗作词将越来月亮作为他们所描绘得图景中的一部分,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但这等良辰美景中又何尝不是一种心情的写照呢!

清高脱俗意象

古代诗人在政治上受到打击时,有的人颓唐消沉,而有的人则泰然处之,所作之诗作看似描写景色,实际也是在以明月寄托心灵,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如坡在《赤壁赋》中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又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时的月亮飘逸洒脱,成为诗人飘逸风采、潇洒气度的象征。王维在政治失意时,也在明月和山水中寻找寄托,他在《竹里馆》一诗中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种“人我相隔”“、物我相知”的境界,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操。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显示出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浪漫狂放意象

月光世界浪漫超脱为诗人创造了一个迷离浪漫的境界。张孝祥的“玉鉴琼田三万倾,着我扁舟一叶”这是何等大的气派,其凌云的气度,坦荡的胸怀与壮丽的湖光浑然一体,整首词写得豪放旷达,出神入化。李白的“我寄愁心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想象无理而妙,关怀之情力透纸背,狂放、飘逸,格调高迥,不同凡响。

时空、哲理意象

古代诗人经常通过诗歌表达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使人产生超越时空的沟通和共鸣。如李白的《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四句中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不同于曹植“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别开生面,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3

论文摘要:月亮,向来是诗人的宠儿,与中国文学生而有缘,作为一种意象源远流长。唐诗中的月意象是古典诗词中最具魅力的形象之一。唐代的诗人或借月造境,或以月融情,将自己独特的人文、宗教体验寄予其中,展示了难以言表的情感流程,尤其是孤寂、凄凉、相思等感伤情愫。

自古至今,人们描写月亮,赞美月亮,借月抒怀的诗歌比比皆是。这类作品尤以唐诗为甚,而唐诗中的月亮又经常与人们的孤寂、凄凉、相思等感伤情愫纠结在一起。本文主要从羁旅行役的思乡之愁、两地相思的哀婉情怀、人生感慨的哲理思辨、对月感怀的历史沉思几方面来阐释由唐诗中的“月”意象透视出的唐代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在璀璨、繁荣的唐代诗坛上,月亮从众多的自然物象中脱颖而出,成为唐诗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那么,为什么月亮会如此受到唐代文人的青睐呢?

诗歌中“月”意象的存在有其历史的渊源。首先,“它给人柔和、优美、完整的感觉”·;“月圆之时,发出清幽明亮的光,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引;它那“由缺到圆、由朔到望的有规则的形体变化”,构成了其“形体美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月亮的这些美感特质都暗合了中国人的审美感知。原始社会中,初民所认识的月亮是与女性相结合的。在我国古代的传说或历史神话中有许多感月而孕的故事。《遁甲开山图解》:“女狄暮汲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不觉而吞,遂有娠。”《宋书·符瑞志》上记载:“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以乙日生汤,号天乙”等等。这都应该属于生殖崇拜的范畴。现在不少地方还有着小儿拜月、老人望月的习俗,人们仍是把月亮当作一种生殖崇拜物,渴望对月祈福得以儿孙满堂,人丁兴旺。在古老的传说中,月中捣药的是蟾蜍,又作“蟾蝣”、“詹诸”。《太平御览》卷四引《春秋纬演孔图》:“蟾蝣,月精也。”《淮南子说林》云:“月照天下,蚀于詹诸”。“蟾蜍本是一个为天所‘媚’,受天之恩的‘非类’。然而,它恩将仇报,斗胆蚀月,毁了天之‘目”’,所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常用蟾钩、蟾盘、蟾轮来指代。

其次,诸如“嫦娥奔月”等有关月亮的一系列神话,更体现了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嬗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汉高诱注:“妲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妲娥盗食之,得仙,奔人月中为月精也。”女性是月亮的灵魂,月亮是女性的诗化象征。自然地谈起月亮,人们不能不联想到嫦娥(又作姬娥)。她孤独地在广寒宫中忍受着永恒的寂寞,因而又成为诗人反复抒写的一个女性形象,作为月亮的灵魂被赋予了多重意蕴。月亮“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原始文化内容”,“流转了中国广阔的心灵空问”,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生命感情和审美感情,成为高悬于天际的文化原型”。

再者,月亮与中国传统审美追求相契合,“文人们对‘月亮’这个代表着阴柔、和谐、随顺与宁静的意象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并不是一种巧合,它是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唐宋以来一些以自然闲适、清净虚远、淡泊宁静为生活和艺术目标的文人雅士在生活情调和审美情趣上的必然反映”,这种反映恰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上的中国特色”。

亘古不移的月亮总是莹莹地照着大地,照着有情众生。月光是柔和、迷蒙又清冷、朦胧的,似是蒙娜丽莎那浅浅的微笑。可以说,月亮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在唐代,诗的显赫地位离不开月的激扬和烘托。李白、杜甫、王昌龄、孟浩然、李商隐……常是一卷在手,月下窗前,精心细品,沐一身月辉,抒胸中愁绪,法自然天趣,得万物之灵。由此,月与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入朝洛堤步月》、《江亭夜月送别》、《关山月》、《古朗月行》、《拜新月》、《月夜忆舍弟》、《江楼月》、《霜月》、《静夜思》、《江楼感旧》、《枫桥夜泊》、《春江花月夜》、《春色山夜月》、《峨嵋山月歌》、《正月十五日夜》……难以尽数的优美诗篇在月光的浸润中登上了唐代诗坛。

唐诗中的“月”意象俯拾皆是:1.月的时间意象。月升月落,月圆月缺,契合着生命的轮回,因而古人常以“月”来感伤生命的易逝,岁月的飞度。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寻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的慨叹。2.月的边塞意象。“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俭期《杂诗三首.其三》)的绵藐深沉,“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清……我们还可从盛唐边塞诗中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的浑融苍茫,“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雄心忧患。3.月的相思意象。如孟浩然“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孤寂凄恻;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的深沉蕴藉;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归雁》)的郁怀难耐……在情感世界里,唐人的渴念甚为空灵,同样,爱情也甚是挚热。“待月西厢下”(崔莺莺《答张生》,一作《明月三五夜》)的痴心迫切,“落月满屋梁”(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的空虚寂寞,“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李端《闺情》)的深深痴情……月似乎是爱情的最佳见证,凄迷的月光引起的情思萦绕着爱的惆怅和迷惘。月所造就的相思意绪,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难释的生命情怀,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歌。总之,“月”的意象是时光的飞逝,是情爱的寄寓,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这其中蕴涵着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体现着他们不同的人生观。

(一)羁旅行役的思乡之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代表着团圆,寄寓着和亲人相聚的心愿与期待。然而,唐代的诗人们很少描写月下团聚的欢乐,却屡屡倾诉着离散的痛苦。月在漂泊迁徙的游子、独守空闺的思妇心中,不仅寄托着团圆的期盼,更是引发愁思、怅恨的讯息。月以其惨白凄清的光辉,孤独孑然的身影,唤起并契合了诗人们寂寞孤独的感伤之情。无论他是在踯躅旅途,还是在独守客舍寒窗,只要在月光的沐浴下,就会情不自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借月表思乡怀远之情的莫过于杜甫的《月夜》:

今夜廓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千。

此诗是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八月杜甫被安史叛军所俘,于沦陷的长安月夜思家所作。诗的起首两句“今夜郎州月,闺中只独看”,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但他更焦心的是他远在郧州的妻子对自己的处境何等的忧虑。“今夜”的“独看”与往日的同看形成鲜明对比,“忆长安”,百感交集。“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平添妻子的负担。一个“怜”字,饱含深情,感人肺腑。“双照”与“独看”相呼应,清朗的月光下,“我”身羁敌巢,诸事萦怀。整首诗不正面写自己对月怀人之情,而从写妻子对月怀念自己,泪流不止的情态人手,使怀人的愁思倍显具体、深切,匠心独具。全诗曲折有致,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语丽而情悲。

由于家是依附在故乡的土地之上的,所以游子思欲归家之情便会自然延伸为征人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唐代边塞诗中抒情主人公钟情于把月亮作为其孤独失意情感的象征,借助“月”意象强化征人置身偏远异地、内心孤寂凄凉的特殊处境与感受,从而离开了战马嘶鸣、刀光剑影的阳刚之气,产生了阴柔之美。每当我们读到“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二)等诗句时,便能体会到征人的深深哀怨。王昌龄的名作《出塞二首》(其一)曾被誉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它“音律虽柔,终是盛唐骨格”,其“悲壮浑成,应推绝唱。”J(诗人从“秦月”、“汉关”入手,月照关塞,尽显边地荒凉,征人辛苦,意境悲凉苍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气势雄浑,统摄全篇。唐代经常对外用兵,战争时起时伏,戍边的将士常年镇守边疆,置身在广漠无边的黑夜,孤寂、清冷。可以想见,他们的思乡之情是何等迫切,愁绪又是多么的深沉!面对一弯冷月,月下彷徨,忧苦之情难遏。“征人月”因饱含深沉悠远的历史内涵而尤其显得悲凉空旷。

月亮那凄冷的光,为自伤飘零的人们添愁益恨,成了他们失意困顿、羁旅行役之苦的见证;他们努力寻求慰藉和归宿,于是流于文人骚客笔端的“月”又成了他们借以抒发愁肠百结的归乡之情的载体。“归家”这个永恒的文学母题积淀在唐代诗人心头的依恋显得格外的沉重,在这里,月亮成了孤臣浪子们启动乡愁,回归家园的精神寄托了。

(二)两地相思的哀婉情怀

唐代诗人还用“月”表殷切之爱,达别离之恨,抒发痴男怨女间的无限情思。花好月圆,是爱情美满的象征。满月之夜,清辉照人,正是情侣们互诉衷肠的美景良辰,但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对于相隔两地的情人来说竟是这样的撩人心绪,勾起了多少离愁别恨。张九龄《望月怀远》便是一首怀人之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起句意境雄浑阔大,气象高华。在这漫漫“遥夜”,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对月相思,久不能寐,一个“怨”字油然而生。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情人”与“相思”呼应,“遥夜”与“竟夕”呼应,月亮皎洁圆满的光华,更加让人难以入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唯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哀婉的情思,真挚感人。

明月似乎确实与思妇结下了不解之缘。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孤篇盖全唐,可谓《全唐诗》的诗中诗。在《春江花月夜》里,月光从思妇心头流过,我们不难瞥见民间永驻的情爱光辉。诗人用民歌般清丽忧伤的笔调,将离愁别绪的缕缕情丝,客愁闺思的脉脉情缘娓娓道来。从“自云一片去悠悠”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切景语皆情语,极写春、江、花、月、夜五字之外的“情”字。“何处相思明月楼”是孤舟飘零的游子、阁中思夫的怨妇们共有的“相思”情结。“此时相望不相闻”到“江潭落月复西斜”:今夜月圆人不圆,既然只能“相望”,那么,倘能跟随“月华”,“流”到他的身边也好啊!然而这样也不能如愿,那就请“鱼雁传书”吧,却又“光不度(渡)”、“水成文(纹)”。至此,思妇望月怀人的凄美深情已逐层深入。“梦落花”——“月西斜”——“春欲尽”——“不还家”这一连串让人神伤的意象,极大地激起形影相吊的妇人心中思人、惜春的耿耿情怀。经过曲折、含蓄而又深沉的渲染,全诗自然地进入尾声:“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明月终于慢慢落下,情人却依然远隔天涯。诗人在极写一对恋人忠贞爱情的同时,又宕开一笔,喊出了“不知乘月几人归”的时代心声。这就使五字之外的“情”字有了新的色彩,余情袅袅,情深意远。

(三)人生感慨的哲理思辨

《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能称得上唐诗中的一朵奇葩,还因为诗人引出了对江月与人生、永恒与短暂的哲学思考。面对这一轮孤月,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人生感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不仅仅是“梦境中晤谈”的“宇宙意识”~8J(P17s),还是经人类生命情感浸润过的忧患意识。从明月初升——皎月当空——斜月西沉——落月摇情,这条生命网络直贯无穷的宇宙和有限的人生,从而使诗篇具有了崭新的思辨美和哲理美的意蕴。

月亮也是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的象征。以李白的《月下独酌》为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月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以孤独之苦写乐,以乐反衬孤独之苦。相传写于天宝三年,当时李自供奉翰林,遭人进谗言被唐玄宗疏远,他无处诉说,只好借月下赋诗来排解自己内心的苦闷。诗人身在花间,手持酒杯,一个人登场,其孤独之感可以想见。孤苦实在难耐,于是诗人便把天上明月和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让人感到了淡淡的、难以言状的悲愁。在诗中,月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诗人从澄澈、永恒的自然之月身上,获得了身心的宁静与升华,达到了一种超现实的审美境界,我想这便是文人士大夫追求的“道”家境界吧。

再来看他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诗人以体道合天的豪情,抒发了对永恒生命的渴望。“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诗人把人与月进行比较,从中感悟到了一种超越宇宙的永恒。李白的一生始终在“仕”与“隐”的纠葛之中难以自拔,于是用及时行乐、对酒当歌的呼吁来舒缓心头的压力。“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常照金樽里”。酒是人间的奇物,月是天国的使者。在月下独酌的韵致中,孤独与充实、短暂与永恒都幻化为一片银色的月辉,与茫茫的宇宙浑然相融了。李白对月进行了永恒性的审美观照,而后,他忘却了苦闷与烦忧,感悟到生命的律动,实现了现实生命与无限宇宙完美统一。

永恒而宁静的月亮,曾经引发了多少文人骚客关于宇宙人生问题的哲理思考啊!他们深沉的喟叹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对于人生局限性的审美悲情。面对着月华如水的明月,诗人们总会生发许多感慨,或感于怀才不遇、仕途偃蹇、壮志未酬,或慨叹命运坎坷、时局黑暗、民生多艰……于是唐诗中又有了许多感怀之月。

(四)对月感怀的历史沉思

唐王朝从辉煌的盛唐逐渐走向衰败,面对依旧高悬的明月,中唐以后的一些文人心中难免会涌上一种凄楚的感觉。他们仍有着安邦治国的壮志雄心,对国事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寄寓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发出了盛衰无常、今昔兴亡的感慨。从而,月意象也被寄予了诗人宦海浮沉,人生失意的感慨和抚时伤世的悲悯情怀。刘禹锡在《石头城》中咏道: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曾经繁华一时,而如今,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依旧多情地照着这早已残败的古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描写的是“故国”、“寂寞”的现实,反思的却是六朝近三百年的历史,是江月见证了这些朝代骤兴骤亡的悲凉历史。这秦淮旧月融进了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还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自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杜牧《沈下贤》)等等,这些“月”同样都带有历史的痕迹,笼罩着无限哀婉的色彩。即便是在盛唐,当诗人的理想被现实无情地击碎以后,在创作中便体现出他们人生价值的追求。杜甫的沉郁,子昂的悲慨无不由此开始。正是有开元盛世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才使诗人得以认清国家时事,关怀生命,具有了一种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国难当头,时代又赋予了诗人更为严峻的历史任务。与道教的遗世高蹈和佛教的参禅坐忘不同,儒生士子多是“人世”的,他们注重的不是个性的自由和灵魂的升华,而是民族的荣辱和国家的安危。“诗圣”杜甫的诗歌不仅富有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人世情怀,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儒家严谨整饬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忧患意识。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抒怀》)

怀古之作并不仅仅是在“发思古之幽情”,而主要是体现出诗人对于历史、社会、民生、自身命运及未来的沉思。需要指出的是,诗人们感时伤世,情感虽然凝重,但并不悲观。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政治之间,状态历来是紧张的,自屈、陶、李、杜以来,有无数的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焦虑。这种焦虑必然带来一种反抗,他们将个人的不幸与国家的忧患相结合,以宣泄或抗争。长期影响中国文人的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也是形成这种意识的原因之一。诗人通过凭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将忧时、忧世、忧己之情熔于一炉。于是就有了望月之时宦海沉浮的人生辛酸,报国无门的苦闷压抑。

综观从唐诗中“月”意象透射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的种种体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爱情和青春本是人生最美好、最宝贵的。而我们却不难发现,除少数作品有明亮、欢快的色调外,绝大多数诗作都充满了哀怨、忧郁的色彩。在封建时代,自由美满的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不得不唱出凄苦的哀歌。

第二,民族的灾难,政局的危机,国家的前途堪忧,再加上诗人的身世之慨,凡此种种都通过“忧患”的面貌体现。

第三,诗“可以怨”(《论语·阳货》)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使得许多失意的诗人们借月来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讯息,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在边塞诗、怀古诗中总隐含着挥之不去的哀婉、寂寥的意味。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精华本着表现忧患意识的传统,体现出民族精神中深刻的悲剧意识。总体看来有两大共性:第一,唐诗中多表现伤春悲秋、离愁别绪、国仇家恨、世路艰难以及韶华难驻的感慨,令人掩卷怃然;其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大多是一些痴男怨女、游子思妇等等,他们孤单,他们寂寞,他们苦闷,他们悲凉。总之,他们身上几乎背负着人类全部的悲剧体验而艰难孤独地行进在历史的漫漫长途上,因此谓之悲剧性。第二,唐诗多以“月”的意象来表达泪、愁、恨、怨、叹等情感。不论是豪放诗人的悲慨苍凉,还是婉约诗人的缠绵凄怆,最终都逃脱不了感伤的调门,因此谓之感伤性。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4

月亮在中国悠久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它是美丽的象征,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它寄托了恋人们的相思,也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月亮本身安宁静谧的情韵,又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高悬于天际的皎月,同样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月亮成为永恒的象征。

一、优美的月亮

中华民族历来对月亮有着特殊的感情,月亮也就成为古代文学中典型的意象和永恒的主题。《诗经・陈风・月出》写到:“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即用月亮映衬人的美,皎洁的月光如美人的肌肤,纯洁美好。可见先秦时期人们已经注意到了月之美。周祗《月赋》写到:“气融洽而照远,质明润而贞虚,弱不废照,清不激污。”赋予月亮以高远、柔和、清幽、润洁的特点,给人以清和,明净的感觉。杜牧的《泊秦淮》单看“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何等的飘渺,烟雾袅袅的河面,月如梦似幻般罩在河滩上,恬静、舒适、朦胧,其妙甚矣。

这些诗中,皆因月如梦似烟般的清澄和恬淡,而被罩上一层神秘的“朦胧色”,给世人一种朦胧的美。花月披离,余香袅绕,象征着典雅之美。皎月当空,朗朗潇洒,其神妙高远之美洋溢其中。

不尽的象征创造着不尽的月亮审美意境,无数的心灵创造着无数的明月审美意象。

二、相思的月亮

皓月当空,多少诗人望月生情,多少脍炙人口的诗作由感而发,其诗情之深,意之浓,让人赞叹。

首先,月亮寄托了恋人们的相思,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有诗曰:“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望着一轮皎月从海上升起,远在天涯的情人也许同此情境,无奈月夜漫漫,无奈相见不得,唯有寄情于月,来表达对情人的思念与爱,不禁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佳句。

再者,月亮也是人们对故乡和亲人们的思念的象征。李白的《静夜思》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皎月当空,宁静的夜晚,床前似乎撒着一层轻纱般的霜,久睡无眠,望月生情,勾起人们对故乡的无限遐思。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有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众所周知,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但他每时每刻都在思念故乡亲人。怅望明月,似乎又回到了故乡,内心复杂的感情,国破心碎的痛惜,唯有寄情明月,思乡愁绪溢于其中。

三、失意的月亮

在对月亮的情感升华的过程中,月亮又成了失意文人的寄托。陶渊明在《归园田居》诗中写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跟明月相守,理农桑之事,这是作者心志的表现,宁可开荒种田,早出晚归,唯愿志气不息,誓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月亮与成就了一代隐逸诗宗。

王维的《竹里馆》诗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首诗中,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伴着明月,诗人享受着这份宁静。王维也成为陶渊明之后的山水田园派最著名的诗人。

正如傅绍良所说:“在哲理开发阶段,月亮不仅是主体情感的组成部分,而且蕴含着独立和永恒意志的复合物象创作主体,在将月亮内化为自我情感的同时,还有意识地将自我化为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以感受和体验那种超然物外的情趣。”

四、哲理的月亮

月亮孤悬天际,亘古不变,很容易让人们把它看成跨越时空的永恒见证者,让人产生对悠悠历史的思考,对无限空间的思考,对深刻哲理的思考。

李白《把酒问月》中写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作者描述了月亮的不可知性,他通过人与月在时间上的差距,告诉人们,人生是短暂的,其间有数不清的坎坷、磨难、曲折、寂寞,但沉浮交替,今人古人可共享明月,人类的生命固不可能久远,但人类的精神与理念却可以同享宇宙,只要有朗朗明月相伴,超脱世俗,人生岂不是一大快事,就如明月一样纯洁、自由。

张若虚也曾在《春江花月夜》诗中写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是啊,明月亘古如斯,岁月悠悠,人生短暂,在此喟然之后,而月亮则成为静谧永恒的存在。

五、结语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5

关键词:诗歌 月意象 解析

意象,是抒情文学特别是诗歌的主要构件之一。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意象,即意与象,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结合和统一。意象要有象,即形象、物象。物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山即是山,水即是水”。但当诗人把它作为抒写性情、流泻感受的载体时,这些客观物象也就打上了诗人主观感情的烙印。正如另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山不再是山,水不再是水”,诚哉斯言!

中国古典诗歌创造了一个绚烂的意象库,这个绚烂的意象库又衍生出了许多不朽的诗作。从一些特别的意象入手来解读古典诗歌,或许可以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譬如说月亮,咏月诗数量众多,蔚为大观,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月亮可以说是古代诗人最偏爱的一个意象。诗词中咏“月”的佳句也俯拾即是,细细品味起来,诗人眼中的“月”早已不能用一两个词来概括说明了。“月”早已随着诗人那真挚丰富的情感和传统文化的积淀而蕴蓄了多重含义,面对同一轮明月,抒发的感情却各不相同,正所谓一样明月别样情,一轮明月万卷诗。如果按月的蕴含不同而分类,“月”意象可分为以下几种:

思念幽情寄明月

“月亮圆的时候,思念也圆。”(汪国真语)正因月到中秋这个团聚的日子分外明,分外圆,月也就自然地成为诗人期盼团圆、望远思归的载体。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如“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游秋浦白笴陂二首》),诗人远离家乡、亲人,常年羁旅在外,在这样一个月圆的日子里,不免对月而顿生思家念远之情。正是这样一首首千古绝唱写尽了思乡之情。在游子的眼里,月是故乡明,天各一方,共对明月,不是“不知秋思落谁家”,而是“今夜月明人尽望”;在征人眼里,关山难越,唯有这轮明月可以带着他们的梦,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在思妇眼里,则是“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除了思乡,诗人往往借明月望远怀人。“我寄愁心以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说: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李白把心寄明月,朋友随月收,情谊传千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思念弟弟苏辙(子由)之手足情,一变而为中华民族的普遍祝愿美、思念情。望月怀人,从《诗经·陈风·月出》发轫,至“古诗十九首”之“明月何皎皎”,月亮已然成了怀远思人最常见的意象,凝聚成一种积淀的审美意识,而广泛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以及以后的诗词文赋中。

离愁别恨托明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月圆喻团圆,月缺自然就是离别了。“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宋·吕本中《生查子》)别后的时间是这样的长久,女主人公望着天上的月儿满腔愁怨,楼上的月儿,无论东西总是随着江楼无别离,而君却不知何处去;一方面却恨君如江楼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才暂圆满了一回,便又亏缺,不知何时才得永团圆。一次次盼团聚,一次次落空,满腔愁怨都寄托在明月之上。

又如“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诗人看似无理地嗔怪,却是借月抒写浓重的离愁别绪。黄庭坚的“满川风月替人愁”,则是移情于物,也是赋予明月人的思想感情,将愁绪寄托在明月身上。在诗人看来,明月善解人意,能够慰藉诗人悲苦心灵,并始终如影随形地伴随其度过孤寂飘零的流落生涯,使之暂时忘记尘世的纷扰纷争,在安宁静谧的世界中,感悟人生的真谛,他们相互视对方为知音与挚友,将对方作为情感诉说的对象,诗人将人生的喜怒哀乐诸般心绪都诉之于月,托之于月,常使得人与月共喜,月和人同忧。

苍茫时空共明月

月有阴晴圆缺,又有规律的循环,但人事的兴衰,朝代的更迭,与那亘古不变依旧东升西落的月相比如白驹过隙,千百年来,有多少人发出时光飞驰、人生苦短的感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唐·张若虚)人间不知流转了多少英雄豪杰、凡人庸才,而“月”仅是相似,其实又何止是相似,而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面对那“年年今夜,月华如练”(宋·范仲淹)的永恒意象,多少人发出感叹。“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六朝建都之地,山水依旧,惟有旧时之月,还来相照而已,物是人非。六朝骤兴骤亡,月亮是这一段悲凉的历史的见证者。那“秦时明月”尚照汉家宫阙,那古时明月,今日依旧朗照九州,只是物换星移人不同。面对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有限,月早已由“白玉盘”意化为如流水一般东去不回的时间意象,成为苍茫时空的见证人。明月长在,而人生苦短。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诗人不觉感慨顿生,将千古感慨系之于月,引发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诗人常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通过对月之永恒、无限的深邃的哲学思考。诗人对月之永恒与人生短暂的感慨,呈现出古人朴素的哲学思辨和跨越古今、深邃的时空意识。

美好高洁藏明月

月因其高挂中天,其色或珠黄,或乳白,纯洁动人,于是诗人多把月亮作为纯洁无瑕、没有任何污染的象征,用来表现人的高洁。“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屈原《涉江》)以日月作比把对屈原的赞誉提到了无以复加的顶峰,屈原的爱国忠君气节,可谓代代知识分子的楷模。“知君用心如日月,侍夫誓拟同生死”(唐·张籍)同样以日月并提来表示认为对方用意的光明磊落。“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唐·李白)这更是臆定了月的高贵。

又如“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明月则象征着诗人美好的人格理想,“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在诗人的心目中,月永远是纯洁、美好并且须仰视才见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正是其远大志向、抱负的生动反映与形象写照。

知情达意邀明月

在诗人与月共存的时空,月不再是宇宙间一颗行星,只会发出皎洁的光,而是成了一个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可人。有“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唐·王维)的无语助兴,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的痴情相伴,更有“溪边小立苦待月,月知人意偏不出”(宋·杨万里)的调皮嬉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唐·李白)中,明月可代人相伴相随;“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唐·李白)中,明月可与人交流。原来,在诗人眼中,明月也可是有情人。

状景写境借明月

月挂中天,月光铺洒大地,或朦胧,或明亮,或清幽,或冷峻,而赏月之人心境各不相同,于是文人笔下描述的月色也各有特点,为诗歌营造了不同的意境,渲染了不同的氛围。“月出惊山鸟”的幽静明亮,“明月如霜”的冷艳凄迷,“月光如水”的清丽迷人,“鸡声茅店月”的清冷苦寒,无不令诗人们挥毫写意,写下“天阶月色凉如水”的清凉感受。王维守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谢灵运体味着“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的冰寒,孟浩然感悟着“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寂寥。杜甫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空阔,李白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辽远,苏轼有“明月夜,短松冈”那让人寒从胆边生,泪从腮边落的清冷。

面对无限的月色,诗人涌发了多少灵感,夜因月而有了生气,月因夜而尽显其意。诗人的心灵正是在无边的月色中才得以思接千古,慨天地之茫茫,收万物于笔端。

月,这古今共赏的意象,细究起来意蕴竟如此的丰厚,能理解了它的深层含义,自是对古人思想感情的一种解读,更是丰富自我情感的过程。

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样的月亮,不一样的人带着不同的情绪,便给月亮著上了不同的色彩,赋予了不同的内涵,透过这多情的月亮,仰望这片灿烂的诗歌天空,也许我们可以更加接近古典诗歌的内核。透过熔铸在诗歌中的各种意象,我们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古典诗歌的内蕴。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6

【关键词】李白; 苏轼;月亮意象;相似点

在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中,皎洁澄澈的月亮是最常见的独特景象,她象一位秀美的少女,总能牵动人们的缕缕情丝。皓月当空总是能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多思多感的骚人墨客犹为宠之,千百年来留下的咏月作品不计其数。李白和苏轼就是其中著名的两位。

唐代李白的“月”融化了诗人的风格,成为诗人理想的化身,月激发了诗人的灵感,使诗人观察世界、体认世界获得了独特的视角和感受,他可以泛月、醉月、步月、乘月、揽月、寄月,他甚至赊月。月亮唤起了李白不尽的诗性和灵感。而在李白之后,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也赋予月亮许多东西,使得月亮在文学上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在他们的作品中,描绘了思念的月,亘古长空的月,皎洁如霜的月,凄迷的月……

在李白和苏轼的作品里,“月亮”意象占据了重要地位。他们作品中运用月亮意象具有很多相似点,分析如以下几个方面:

一、 借明月述事理

李白诗《把酒问月》诗开头一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便是一个劈头而来的千古万世之问,写出了诗人对月的神往。“停杯”二字,便是诗人神往的无限情态的写照。明月高悬青天,总使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之感慨,当你无意追攀之时,它又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三、四句一冷一热,写出了月与人似远却近,若即若离,神秘而可亲的奇妙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明月佳境:“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从而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求:人生是短暂而痛苦的,其间有不尽的坎坷曲折,孤独和寂寞,物是人非事事休,且放白鹿青崖间,对酒当歌,忘却尘世的一切,邀月相伴,人生何其畅达!人生虽然不可能永远享有生命,但其精神和理性却可以永远享有宇宙。只有明月相伴,忘却尘世的一切,人生就会象蓝天一样辽阔,象明月一样自由自在。李白思想当中有儒家的济事理想,但是“入世”不如意后,诗人重新顺应了个性解放的召唤,在老庄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下,去追求一种逍遥自适得生活境界。

与李白一样,宋代大词人苏轼作品中也有类似的感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运用直接描绘,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神话传说融溶一起。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此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关乎人事。借明月自喻清高,用圆月衬托离别。“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苏轼一生是以崇尚儒学、讲究务实为主,中年以后,又曾表示“皈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纠葛当中的,尤其是每当挫折失意,则老庄思想上升,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二、借明月寄相思、思乡之情

借明月寄相思是中国月亮文学的永恒主题,月亮可以用来寄托我们的许多飞天的想象和逃脱的情怀。我们所有的人生的幸与不幸,仿佛都可以通过对月亮描写的比兴来达到这一目的。坡和李白一样喜欢月亮,把月亮当作可以寄托思念的美好事物。李白的月亮诗很多是描写思乡之情。如《关山月》描写了塞外证人的见月思乡之情,“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最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正是思乡诗的千古名句。

苏轼悼念亡妻之作《江城子十年生死》。词人思念亡妻,同时也设想亡妻在冰冷的地下对自己同样的无穷思念。这种彻骨的思念全词通过“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三句总束全词,是感情发展的高潮。这里的“月”给人一种凄清、凄凉、凄苦的感觉。那使我断肠的地方,就是那明月照着的沉寂的孤坟。读到这,我们仿佛听到了词人锥心裂肺的声音,同时感受到诗人对亡妻倦倦不已的思念。

三、借明月写孤独寂寞的心情

李白一生不得其志,在现实中屡遭打击。《玉壶吟》云“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他在酒后月下拔剑而起舞,高歌泪下,何等悲壮!《长相思》中“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则用比喻的手法烘托自己被迫离京后的痛苦心情,心情无限孤寂。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世上无处寻觅知音。而《鹦鹉洲》中“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则饱含了对黑暗社会不重视人才的不合理现象的悲惨控诉。

《水调歌头》是苏轼诸多词中对月亮描绘最精到的一首词。全篇都以月亮作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觉抑郁惆怅孤独之感油然而升。上阙表面上到“琼楼玉宇”中去,实际是指政治遭遇,而想回到朝廷中去,又怕党派争斗难以容身。“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这是《念奴娇中秋》中的句子。作者通过高超的想象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的影子当作知心的朋友一起欢乐。这样写,既使词染上了浓厚的浪漫色彩,给人一种奇异之感,又真实地展现出孤独、凄凉的影子。正意味着他对当权者的不满。

四、借明月表友情

月是纯洁友谊的象征。李白常在与朋友交往的诗中,借月抒情,表现了彼此间友谊的纯洁与高尚。在《哭晁卿衡》中,诗人写道:“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将友人晁衡比作明月,把晁衡海中遇难比作明月沉碧海,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真挚的痛悼之情。李白听到友人王昌龄遭贬。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寄予了无限关切与同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中的寄明月这种十分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友人的关慰。同时又用明月象征自己和友人的品质洁白、无暇。

苏轼《玉楼春 次欧公西湖韵》“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时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词中渲染了眼前景物的凄清。“草头秋露”隐含着人生短促的叹息。“三五盈盈还二八”,意在咏叹月圆的姣好。三五十五,二八十六,农历十五、十六正是满月朗照之时。诗人在月圆的此刻夜游西湖,更不胜“人缺”的感慨。这两句绝妙好词,含有玩不尽之情,味不尽之意。一层意思说,欧公也同我一样是贪看风月的恬静淡泊者;第二层意思说,我和明月一样是你的伴随者、知音。我的精神时时和你相随;第三层意思是,惟有我和西湖的明月能理解你、认识你。你是寂寞的,也是高洁的,你的灵魂,你的诗文,将如同明月一样,在人世漫长的夜空中长照、高悬。第四层意思是说你爱月,也爱水,你流连月色。因而,“水底月”,“波底月”也和我一样成为谙习你的伴侣和知音。

五、借明月表现旷达豪迈潇洒的性格

苏轼的词大气豪迈潇洒旷达。一方面展现了词的风格,另一方也表现了人生态度。在他的作品中,月亮意向恰恰体现了这一点。他的《前赤壁赋》这样写道:“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若从变化的一面来看,天地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若从不变的一面看,万物将与我永存。何必去羡慕明月江水呢?永恒的明月在东波的笔下是何等的圆润与饱满,是何等的洒脱与自信。这种坦荡的人生情怀与永恒孤独的明月在此默契相融,又是何等的诗意,何等的融洽!这是何等的旷达与超然!

而李白的豪迈和洒脱是来自骨子里的浪漫。月作为皎洁真率象征,在李白笔下灵机异趣。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诗人爱月,甚至上天捉月,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传说李白死于江中捞月,他于醉中跃入江里,与明月作永久的拥抱。一代诗仙就这样被赋予了神话色彩。他的诗,他的人格,都与浪漫同词,与明月同辉。

月亮是诗,月亮是情,月亮是大自然的清纯之子。月亮是人们忧愁时诉说痛苦的对象。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月亮还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孤独永恒的象征。李白和苏轼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满的月亮意象是如此相似。无论是李月还是苏月,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给中国文学增添了无限的色彩和光辉,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 安旗,《李白传》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6月北京第一版

[2] 杨海明,《唐宋词史》天津古籍出版社

[3] 李华,《宋词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4]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5] 王水照《苏轼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作者简介:

杨毅(1970.1--),女,辽宁盘锦人,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Li bai and su shi works "moon" image similarities

【Abstract】 the nature, the moon is rich in the scenery of romantice, she can inspire people art association. In the moon on the human body the many good ideal, and feelings. In China ancient literary works on chapter, and everywhere. For months, people on expressing lines. This is li bai and su shi works moon imagery similarities and analyzed the reasons of this phenomenon, and reveals the writer theme, character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age works.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7

关键词:古人;月亮;情思

中国古人对月亮的喜爱之情是有目共睹的。“月出皎兮”(《诗经·陈风·月出》),当那一轮明月高挂空中,它带给人们多少的惊喜、赞叹或是哀伤,引发了多少的哲理沉思!从《周易》起,中国人就已经开始描绘那轮明月,而后历朝历代相沿不衰。可以说,当西方文化热恋着日神阿波罗的时候,我们的民族更钟情于一轮朗朗明月,并传达出绵绵情思。

应该说,与太阳相比,月亮更适宜于担当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太阳光照比较刺眼,它的强烈与持久会引发旱灾,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所以才会有后羿射日的神话。而且,随着后羿的射日,实际上也就射落了中国文化中的日神精神。而月亮自身的皎洁和光辉的柔美却往往令人心荡神弛,它是那样的温柔可人,又空灵冷峻,引人遐想,又促人深思。中国文学中辉映着一片月光精神!

一.一轮明月启相思

月亮是母亲世界的原型和象征,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女性互相对应、互相诠释是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观念,《礼记·祭器》说:“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吕氏春秋·精通》云:“月,群阴之本。”《淮南子·天文训》谓:“月者,阴之精地之理也。”月圆了,人却不能团圆,望月而起家园之思,自在情理之中。古典文学中,这类作品数量甚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这首朴质的《静夜思》,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因为它道出了在外游子的共同心声!杜甫《月夜忆舍弟》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更是痴人痴语。由于月圆通常是在阴历十五,故而文人们常把十五化为三五,借月抒发思家之情。如李如璧的诗《明月》:“三五月华流烟光,可怜怀归郢路长。”而八月十五的中秋之月就更为文人所关注了。

而这望月而起的家园之思,包含的情感比较复杂,思故乡,思母亲,念孩子,恋妻子。有相当多的古典作品描写了游子月夜中的思妻之情,含蓄委婉,缠绵悱恻。杜甫的《月夜》构思巧妙,设置明暗双线,明写妻子,暗写自己。“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点明了诗人的相思之泪。同时,这望月而起的家园之思也包含了故国之思。如李煜《虞美人》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思家,亦是思故国,因为李煜的家就是他的故国。而对于身在异国的人来说,家园是一个较广的范畴,的确是包含有祖国的。陆游的《关山月》就直接描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外有游子,内有思妇。当那一轮明月高挂空中,夜深人静,繁忙了一天的闺妇开始消歇下来,更加思念出行的丈夫。所谓“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月光带着愁思渗进思妇的心头,伴着她们独坐、失眠、看月、弹曲、流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权德舆的《秋闺月》等诗都刻画了动人的思妇形象。“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王维的《伊州歌》以良宵美景映衬十余年的相思之苦。“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的《长相思》更是写出了思妇的共有心理。

月亮升起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的夜晚,它能朦胧一切,美化一切,月下相会就成了恋人们最佳的约会方式。“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小晏与心上人定情于月白风清的夜晚。“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用月、花、灯等意象,构筑了极美的意境。“花市灯如昼”和“月上柳梢头”的一闹一静,统一在“人约黄昏后”这一永不泯灭的记忆之中,让他思恋不已,并引发了今朝的“泪湿春衫袖”。

二.一轮明月照古今

月亮尽管有缺有圆,但它给人的感觉始终很美,既美得温柔,又美得冷峻,它站在高高的空中,静观人世的沧桑,跨越历史的苍茫。它唤起了人们浩渺的宇宙意识和深沉的历史意识,引发了文人的哲理沉思。

李白感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酒问月》)的确,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但那轮明月却是月月高悬,年年如此,亘古贯今。因此,面对一轮明月,发思古之幽情,表达深沉的现实感慨,成了文人经常关注的话题。“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的这首《出塞》以古说今,景是古时的景,人是古时的人,作者将诗笔拉向悠远的古代,使一轮明月跨越历史,连接了古代与现在,构建了深沉浑厚的诗意。月的永恒更昭示了生命的短暂,人们思索宇宙,回味人生,不禁仰望苍穹,萌发了天问意识。因为中国文化中笼罩着月光精神,所以中国古人的天问意识常常因月而发。张若虚问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春江花月夜》)李白仰叹:“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苏轼更引申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在这类作品中,无声冷月超越了具体时空的限制,成了历史沧桑的见证,永恒、长久的象征。

三.一轮明月显澄静

在古人的观念中,月是水的结晶,水是月的灵魂,所以有月光如水的比喻。《吕氏春秋·精通篇》云:“月者,水之精。”《抱朴子》中说:“月之精生水,是以月盛满而潮涛天。”《红楼梦》中贾宝玉有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月亮是女性的象征,女性又以水作喻,可见月、水、女性三者有一定的复合性。女性是生命的维系者,又较少受世俗的污染,洁净;水洁净,是不言而喻的,水亦是生命的维护者。月亮呢?始终展示给人们一个纤尘不染的洁净世界,它清洗着大地,清洗着宇宙。它以宁静安谧的神韵和晶莹剔透的色彩创造出了一个静与净的审美境界,进而引发文人的空灵情怀。

在人们的感觉中,月亮始终是那样的冰清玉洁。故而古人喜欢用冰轮、玉轮、银轮、清辉、玉盘、白玉盘、飞镜等代指月亮。“万里冰轮满,千丈玉盘浮。”(张元干《水调歌头》)“银轮玉兔向东流,莹净三更正好游。”(姚合《对月》)“团团三五月,皎皎曜清辉。”(傅玄《杂诗》)“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李白《把酒问月》)“潋滟黄金波,团栾白玉盘。”(何景明《明月篇》)“团团新晴月,林外生白轮。”(白居易《效陶潜体诗》)

月的澄静柔美引发了人的空灵之感,人们欣赏月亮,描绘诗情画意的月光世界,充满了赞叹之情。“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月光的清澄让人无以言表,人在舟中划行,如在月边荡漾,何等的清莹空灵!“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前赤壁赋》)在月光的映照下,一切都美仑美奂。小舟飘荡在江上,如乘风而行,而不知何所止;游人飘飘欲举,如羽化成仙,远离了尘世。这其中有欣喜,有赞叹,更有空灵之感!

四.一轮明月现孤独

月亮给人的感觉并不总是一味的温馨柔美,它静静地独自悬挂高空,不象鸳鸯成对嬉戏,也不似大雁成行飞行,正如张若虚所说:“皎皎空中孤月轮。”(《春江花月夜》)当人们觉得自己孤独失意的时候,遥望天上的那一轮孤月,即使它再圆再亮,也只能更添惆怅之情。甚至人们还会痴痴发问:“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文人们常常借月抒写自己的孤独情怀。杜甫《江汉》诗说:“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诗人描写自然景物,那远浮天边的片云,永夜孤悬的明月,都让他想到自己客中情怀,月亮是孤独的,自己就是那月亮。黄景仁《绮怀》诗云:“有情皓月怜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明亮的月光怜惜地映照着诗人孤独的身影,闲雅的花儿无聊地映照着诗人独眠,景物是主人公孤独无聊心情的外射。

李白的《月下独酌》将“我”、月、孤独三者紧密结合,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孤独感,是此类作品中的名篇。一般认为这首诗写于天宝三年,李白供奉翰林之时。因为李白性格傲岸,得罪了权贵,被进谗言而遭唐玄宗疏远,他心情苦闷,只好借月抒怀。因为非常孤独,所以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但却是“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与影都不会饮酒,这让诗人深感遗憾。“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舞时身影在月光之下,转动凌乱,它们好象在与诗人共歌、共舞。尽管李白表示了要及时行乐,但在他与月的欢乐之中,透露的还是难言的愁苦。现实中有知己理解、仕宦中有君主赏识提拔,又何须与月共欢、与月相约呢?月的孤独,让诗人更深地明了和显示了自我的孤独。

月亮意象凝聚着我们民族的生命情感和审美情感,在中国文化中始终占据着突出的地位,而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并将绵延到未来。月亮,是中国人心目中永远的美丽!

参考文献:

[1]傅道彬.中国的月亮及其文化的象征[J].北方论丛.1990,(4).

[2]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M].长沙:岳麓书社,1989.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篇8

1、思乡之忧。中华民族是具有安土重迁传统的民族,家是祖先留下的根。因此,漂泊的游子常生浮萍之感,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便成了他们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境遇不佳或是触景生情之时。对于故乡亲人的深切眷念,一景一物都容易牵起游子思念的心绪,而这普照人间的月亮便成为他们寄托乡思的情感载体。游子往往借“月”来抒思乡之情。“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可谓是思乡的千古绝唱。诗人身在异地他乡,看着天上的明月,遥想到千里之外也在这月光普照之下的故乡,浅吟低唱中道不尽的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杜甫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感慨,对家乡的思念,以至于在诗人的眼中故乡的月是最明的,透过字面意思,我们不难体会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深,思念之情苦。

2、怀人之伤。月亮作为一个情感载体,一阴一晴、一圆一缺都易引发文人无限的感慨。望月思乡,望月怀人,使得本无关人世情感的月亮也平添了离愁别恨的伤感。“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声声叹息,是苏轼对手足兄弟深切的思念。月本无情,却因人的悲欢离合有了生命有了情感。人世的离别固然令人忧伤,但是阴阳两隔相见无期更让人断肠。如果说苏轼在怀念兄弟之时还有乐观的满怀希望的一面,那么,在他另一广为流传的名篇《江城子》中就只有悼念之人的悲伤之情了。同样的明月之夜,同为怀人,其情却愈见悲苦,读之让人潸然泪下。“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诗人于人世宦海沉浮之中,对亡妻始终怀着刻骨铭心的思念。

3、寂寞之愁。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写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政治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使得诗人惟有逃开世俗,与月痴情相伴,可见诗人是怎样的孤独。一直以为李白是潇洒的、不羁的,却不料在洒脱的背后竟是无人理解的寂寞与辛酸。“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诗人把酒问月,在对神兔、仙女的深深同情中,流露出自己清冷孤寂的情怀。“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日暮泊舟,江水清澄,一轮月影随人漂流,诗人的羁旅之愁弥漫在这空旷寂寥的天地之间。

4、时光流逝之叹。多情的文人望月生情,因情写月。月亮,演绎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也是生命短暂时间飞逝的象征。古人以月计时,但朝代的更迭、人事的兴衰,在月亮看来,不过是长长光阴里的一瞬。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问道:“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是何人初见这月,亦不知这月是何时初照何人。长长的光阴里,月亮仿佛是其中永恒的行者,千秋的轮回改变不了她的模样,万古的风尘湮灭不了她的圣洁。流年似水,人间已不知过了多少春秋、历经了多少兴亡之变、流传了多少英雄豪杰,可明月还是那一轮明月,从不曾改变。人生有限月无穷,此时的月亮随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人生无奈的叹息,化为流水一般的时间意象,让人在浩淼无穷的时间长河里顿生渺小之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纳兰容若也借“月”感伤时间的流逝。落月摇情,逝者如斯,在这周而复始永不止息的自然面前,愈显出人生的短暂、生命的脆弱。

多愁善感的文人们因为有月平添几许情思,那缕缕情思正是在月色的浸润之中才显得空灵悠远,善感的心正是在月色涤荡中才得以思接千古,感天地之茫茫,集万物于一心,流传下无数的佳作。纵观古典诗词,“月”所蕴含的伤感之情是其情感意象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文人将自己内心的忧伤之情移给月亮,厚重的情感积淀成独特的意蕴,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上一篇:令以责之里正范文 下一篇:有关虎的成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