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11-22 03:21:32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篇1

一、 营造氛围激情趣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保障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新课伊始,我引导学生比赛背诵含有“山”“花”的诗句,他们兴趣浓厚。接着我肯定他们的表现:“听你背诵真是一种享受!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人看来,往往会有不同的结果!正如古诗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天上只有一个月亮,可是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月亮,而且个个与众不同,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赵丽宏笔下的月亮。”这样的导入,从学生熟知的古诗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脸上无不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二、 诗文整合生情趣

本课教材中穿插着不少描写月亮的诗句,我首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诗句。如何能借助文本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达到一种彼此交融、互动生情的境界,从而丰富学生的认知呢?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同学们,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在诗人的眼里却有着不同的情思。你们看这每一句诗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他们在借月亮诉说着什么呢?请同学们说一说每一句诗里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呢?有的同学说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看出诗人半夜醒来,独自一人对着月亮的那种孤苦的思乡之情;有的说从“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句诗,看出诗人小时候特别天真、有趣,竟然把天上的月亮当作白玉盘子;有的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体会出作者在中秋月圆之时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让学生从文本入手,在读通的基础上,深入诗句体会,潜心揣摩,情趣无处不在,感悟无时不伴,课堂绽放精彩。

三、 妙用音乐造情趣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艺术,课堂是艺术的课堂,艺术学科间本是融会贯通的。新型的语文教学应该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间的融合。音乐、美术、朗诵、表演等形式若能有机、适时地融入语文教学,营造情趣,这样对语文教学必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利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音乐熏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是教学的一条捷径。《望月》 一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生动的画面,美的文字描写了美的意境,而美的意境唯有靠学生自己去感悟才能领会。教学中,教师从美入手,让学生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感觉文本,触摸文本,学生都从课文中读出了生动优美的图画,领略了文字背后那美的意境。

四、 动态生成显情趣

教学需要预设,但同时又因突破预设而变得丰富多彩和富有情趣。动态生成的教学追求真实自然,展示课堂学习的原生态。

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世界,他们心中的形象是不同的、无限的,在新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位教师这样引导学生想象: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是亘古不变的,诗中说得好,“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你心中的月亮和别人的就不同,张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在你心中,月亮像什么?刚开始大多数学生沉默,其中一位同学说月亮像一扇门,教师和大多数同学都不解,机智的教师没有立即否定他,而是让他大胆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学生补充说:“我觉得月亮像一扇门,天的门,有时把门关上,那是它要休息,有时把门打开,那是它要出去玩。”教者大加赞誉:“有个人见解,言之有理,谁还想与他比一比?”并鼓励大家向这位同学学习。一石激起千层浪:“我觉得月亮像太阳的女儿,她觉得妈妈只在白天出现,晚上人们怎么办呢?她就从太阳妈妈那儿借来一点光,让人们晚上也能看得见。”“你真会思考!”……

学生的想法似乎很幼稚,很可笑,但这是学生真实的体验感悟,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放飞学生的思维,彰显学生的个性,充分地开掘学生的生命潜能。月亮像什么,这是教师的预设,独具匠心,源于文本又超越文本,是展开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阅读的支点。在这里,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师生共同创造着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是向每一颗心灵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五、 艺术评价添情趣

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逐步走向深入的精神交流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关注主体的成功体验,发挥教学“促进者”的作用,运用艺术化的语言热情地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点拨或指正,就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评价的真诚!“你的吟诵很有韵味儿,真不愧为我们班的小诗人!”或发出由衷的赞叹:“听你背诵真是一种享受!”“有个人见解,言之有理,谁还想与他比一比?”“你真会思考!”教师多元化、尊重个性、带有赏识性的评价,创设出了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自由氛围,学生有了安全感与自由感,才能真正沐浴在一种真实、生动的语言交流中,沐浴在一种幸福、和谐与关爱中。可以说,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都会冒出许多“奇思妙想”,拉近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把课堂变成充满情趣的生活乐园。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篇2

在数千年悠久的华夏文明中,人们对不断变化的月亮的憧憬和向往仿佛一刻都未曾停止过。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仿佛与那阴晴圆缺着的月亮密切联系着,从古到今无数的诗人写下了关于月亮数不清的优美诗篇。而月亮圆缺的周期性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呢?从古人的诗作中又能推断出什么样的自然规律?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小词书写了主人公在元夜观灯时引起的回忆和感想。上片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句进一步交代了约会的具体时刻,蕴含着的月相知识是完全符合自然科学规律的,可见作者是通过客观、仔细观察后所作。“月上”指月亮从东边升起,刚到柳树梢头,离地平线不远,方位自然是东方了。“黄昏”表明太阳已从西边下山。月亮与太阳一东一西遥遥相对,正是望月初升的时候,此时日地月的空间位置关系恰好是地球在中间,日月在地球两侧,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被太阳照亮的月球的半个球恰好正对着地球,所以在地球上人们的眼中月亮是圆圆的,而月亮在天空的时间也正好日月完全错开,整个晚上都可以看见一轮满月在天空中东升西落,日期是农历的十五或十六。诗中已写明“元夜”,即正月十五,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七绝,前两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朗: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假若让我们去想象当时的情景,那么天空中的月亮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来推断一下,当时僧寺有夜半敲钟的习惯,故诗人方有“夜半钟声”的描绘。夜半,又名子夜、中夜,这时“月落”意味着当时月亮出现在前半夜,子夜时月落,而后半夜无月。那么此时一定是日地月三者连线呈直角位置关系,被太阳照亮的月面只有一半朝向地球,所以地球上的人们眼中月相为月面朝西的半圆,即上弦月。随着地球的自转,中午月出,但日光强烈,人们是无法看到的,只有等到傍晚日落,这时月亮已升上天空大致最高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夜半、月落”复原诗作的那个夜晚的月相,并且能够推断那是农历的初七或者初八。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首著名的七绝写景佳作。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不难看出“月如弓”正描写了月亮的形状,又根据“九月初三夜”知道这是农历的初三,因此是一个盈峨嵋月。农历月初时日月在地球同侧,大致位置相似,由于日月和地球的连线存在一个很小的夹角,所以人们在地球上可以看到很小的被太阳照亮的月面,故呈现出“似弓”的弯月牙形状。同时月出时间也大致和日出时间相似,只不过稍微滞后一段时间,那么诗中日落之后,人们在西面天空看到那弯弯的月面朝西的月牙,再^了一段时间这月牙也会落入地平线以下,这样的夜晚也是大部分无月的。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篇3

一、了解特点,为解读古诗作积淀

古诗,是我们的国粹,从古到今,都深得人们的喜爱。苏教版小学语文中有许多的古诗,写得很美,读得很欢,虚实相生、理趣融合,具有音乐感、对称美。如: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板书有意识地将对称词或词组列出来,学生看了板书就自然理解对称之美的含义了。我国古代诗歌讲究诗中有画,具有极强的绘图感,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十八个字中,描述颜色的有“黄”“翠”“白”三个字,表示动作的有“鸣”“上”“含”“泊”四个字,此外还有“柳”“鹭”“千秋雪”“船”等具体事物,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边读边画图,以提高读和赏的能力。

二、熟读成诵,是妙引诗情的基础

小学古诗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出节奏和轻重,读出抑扬顿挫,并能凭借注释,将古诗还原成现代语言,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达到熟读成诵,丰富积累的目的。教学时,要通过情境创设,角色体验,诱发学生的情感,进而达到领悟诗情的目的。

古诗一般只有几十个字,但作者的情感以及所表达的内容极其丰富。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地朗读,深刻理解诗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古诗的诵读对节奏的要求比较严格。节奏作为语言音乐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使声音的刺激具有规律性,使人读起来有一种舒适感,便于大脑吸收语言信息,易于识记;二是以一定的节奏表达一定的情感。

节奏关联着声音的速度和力度,读出节奏,不仅要读出快慢,而且要读出轻重,读出其中的情感韵味。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读“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句诗时,要读得快一些,特别是要把“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几个地名读得欢快、流畅一些,以表达作者盼望回家乡的迫切心情。此外,点睛之笔要读得重些,停顿得长些,突出重点,读诵的时候不仅要读出速度,而且要读出力度;不仅要读出韵律美,而且要读出情感色彩。想象可以把无生命的东西变得有生命,把非人的东西拟人化。想象是创造意境的杰出画家,是诵读的得力助手。

三、入境悟情,是妙引诗情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境,达到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想象自己就是作者,就是其中的景物,达到人景合一。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诱发联想,融入诗歌描绘的意境中去,形成“有我之境”。如《望月》的教学设计片段,这篇文包诗里有许多的古诗,可以将学生带入汉民族的月亮文化,感悟中国人的月亮情结。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江上明月”图,《春江花月夜》曲),将学生带入情境。

(2)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望着这轮明月,你想说些什么?

(3)小结导入:是啊,这清风明月,宁静优美,月光下的万物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无限神思,令人无限向往。现在我们就一同走进这江上月夜,坐到江轮甲板上欣赏美丽的月下江景。(相机板书课题)

(二)研读课文,体验感悟

1.欣赏“景中月”(学习第1~4自然段)

(1)自主探究: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与同桌谈谈你的体会和感受。

(2)汇报交流,体会诗情画意。

(3)积累内化。①指导背诵:这么美的一段文字,老师真想把它美美地背下来;这么美的一幅图,老师真想把它美美地画下来。我们分工合作好吗?我来背,你们来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勾勒这幅图,注意先画什么,再画什么?②尝试背诵:请同学们也来一边背,一边画,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先一边读,一边画。

2.感悟“诗中月”(学习第5~13自然段)

(1)过渡: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月亮所倾倒,被月亮所陶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诗篇。(课件出示诗句)你们看,这每一句诗词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诗人借着月亮在抒发什么情感呢?

在这里,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对已学诗词的回顾和预习,引导学生在说和读中,体会诗人借月亮寄托的情思,抒发的情感:独身在外的无尽愁思、异乡做客的孤独清冷、绵长深远的思乡情结,思念朋友、思念亲人,对月亮的喜欢和赞美等。

(2)师生交流所搜集来的有关月亮的诗句。先让学生出示所搜集来的诗放到投影上展示,有可能的话让学生试讲,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讲解,跟随作者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想象作者所写的意境之美。

总之,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我们先要了解古诗,然后才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还可以补充作者的生平经历及所著作品,以供学生阅读,这样更易突破古诗教学的“瓶颈”。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篇4

授课地点:广西贺州高级中学高二(3)班

授课人:李仁甫(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

学生自觉齐读《春江花月夜》。

师:好。贺州高中的同学们,首先,我向你们鞠个躬致敬(师鞠躬,众鼓掌)!开始,你们就给我一个惊喜和意外,很整齐地、很自觉地朗读全诗。这证明,贺高的同学学习热情是很高的,素质是很强的!谢谢你们!今天,来到贵校,有做两件事,一个是现在的讲课,还有接下来的讲座。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更喜欢讲课还是讲座?

众:讲课。

师:这是标准答案。(众轻声笑)为什么更喜欢讲课?因为讲座往往是老师一讲到底,口干舌燥,没人帮我;而讲课,我不必一讲到底,有人帮我。待会儿,同学们愿意帮我吗?

众(小声):愿意。

师:声音不够大,愿意吗?

众(大声响亮):愿意。

师:好,谢谢!

师:怎么帮我?

生1:举手。(众笑)

师:对了。我在外讲课,问同学们“怎么帮我”,他们说“回答问题”,而今天你们说“举手”。我觉得,“举手”要比“回答问题”来得好,因为举手就意味着回答问题,而回答问题是不是一定得举手?

众:不一定。

师:是的,也可能是老师强迫你站起来的,而举手代表着一种高度的自觉性。好,刚才,同学们有两个行动很自觉,一是朗读,一是举手。在大家自觉举手之前,我的要求先降低一点,请你们回答问题。下面老师直接下达指令,检查预习,看看大家的学习情况。请大家看课件。(指向PPT)结合全诗,了解题目中的5种事物所涉及的基本信息。题目《春江花月夜》(学生跟着齐读),第一个题目,根据“春”,我提问是:大致是春天的什么时候?我请一位同学来回答,7号,7号是哪位同学?

生2:大概是晚春。

师:是晚春。你的证据是?

生2:可怜春半不还家。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的?她说是暮春,有没有同学补充,有的话可以举手。现在可以举手了。(一女生举手站起)好,第一个举手的,勇气可嘉,我们点赞给她好不好?(生齐鼓掌)

生3:我也认为是暮春。

师:你也认为是暮春,原因呢?

生3:“江水流春去欲尽”。

师:“江水流春去欲尽”,嗯,有没有不同看法?有,可以举手。(一男生举手)

生4:我觉得是初春之后,还没有到晚春。

师:初春之后,还没有到晚春?

生4:因为有一句是“滟滟随波千万里,江流宛转绕芳甸”。“芳甸”的意思是“开满花草的郊外”,开满花草,就意味着是在初春之后。我个人认为还没有到晚春。

师:这个注释里面有没有?

众:(齐声)有。

师:他依据注释说还没有到晚春。好,现在我们有两种观点了,一种说法是晚春、暮春,还有一种说法是早春往后,那大概是什么时候?诗里面有没有明确讲是春天的什么时候?

众:(小声说)没有。

师:没有吗?第一个同学用一个句子来证明观点,这个证据是真实的,证据是“可怜春半不还家”,什么时候?春天有三个月,“春半”,二分之一,那就是这个同学讲的早春往后,有没有到暮春啊?

众:没有。

师:当然,主人公担心,担心春欲尽,但是有没有尽啊?

众:还没有。

师:好,请坐(示意该生坐下)。第一个问题我们解决了。(指向PPT)第二个问题,题目“江”,大致是长江的哪一段?18号同学。

生5:应该是中间那一段吧。

师:中段,中游,你的证据是什么呢?(生5沉默)好的,你请坐。

师:她是说中游,凭感觉。谁来补充?(两生举手)好,这位同学,(示意另一举手同学)你稍等。

生6:我觉得应该是下游。

师:下游。为什么?

生6:因为诗中有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师:那就是大江连着什么?

生6:海。

师:大海。“春江潮水连海平”,跟海洋相连的,太有才了!这是根据原文来判断的,这就是我们说的“读书有智慧”。能够从原文中看出这个信息,很好。请坐!嗯,那位同学,认同她的看法吗?

生7:认同。

师:那就不给你机会了,你马上还有机会的。(指向PPT)第三个问题,题目中“花”,花期大概如何?21号同学。

众:没有21号。

师:好,那就请25号。

生8:花期应该是晚一点,晚期。“月照花林皆似霰”,月光照到鲜花上就像开放了。

师:她说应该开放了,开满了,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看法?(示意该生坐下)好的,你先请坐。(一生举手)

生9:我认为是快要落花的时候。

师:快要落了,为什么?

生9:因为有一句“昨夜闲潭梦落花”。

师:“昨夜闲潭梦落花”,花已经快要凋谢了,其他同学认同吗?(旁边一生小声说不认同)你能反驳她吗?谁能反驳她?因为总有一个是真理,对不对?不能两个都对。有没有谁来裁判一下?(示意该生坐下)谁来裁判一下?(停顿一下)那老师来当裁判员好不好,“昨夜闲潭梦落花”(“梦”重读),有没有落啊?

众:(齐)没有。

师:是梦中。主人公内心焦虑,于是“梦落花”,有没有落啊?

众:没有。

师:嗯,没有。我们读书要仔细地抓住一些字眼。是吧。它是花期正盛,鲜花盛开,春光美好。(指向PPT)第四个问题,题目中“月”,大致何时之月?我的意思是一个月中的何时之月?请20号同学。

生10:我觉得应该是晚春时候的月。

师:我问的是一个月中的何时之月?

生10:哦,中旬。

师:一个月分上旬、中旬、下旬,你说是中旬之月,证据是什么?(生10沉默)好的,那有谁来发表自己看法?

师:她说是中旬的,你们认不认同?如果是中旬的,月亮应该是怎样,诗中有什么地方写到?

生11:“皎皎空中孤月轮”。

师:哪一个可以体现?“孤月轮”,是怎么样的?月如轮,车轮,对不对?是月轮,一轮明月,所以它是满月吧?(生齐点头)其实诗里还有一个重要地方能够判定,哪里可以看出来?(一生小声说话,师走至其前)好,你说。

生12:“海上明月共潮生”,一满月就来潮了。

师:哦,潮水上涨了,什么时候,月满之时。在江海相连的地方,有大潮,潮汐出现是吧,你解释得很好。好,请坐。(拍其肩膀,示意其坐下)再看最后一个问题,题目中“夜”,大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夜晚?经历了多长时间,长不长?请40号同学。

生13:挺长的。

师:挺长的,怎么看出来?

生13:因为作者写“江水流春春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然后月亮已经从月梢到月落。

师:哦,从月梢到月亮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夜晚。今夜有人难眠,今夜无眠,是不是?(该生点头,师示意其坐下)

师:(指向PPT)这5个事物,春、江、花、月、夜,哪个作者着力写的?

众:(齐)月。

师:月,好的。(板书:月)其实,在这春江花月之夜,除了“月”,还有个更重要的对象,是谁?

众:(小声)人。

师:哦,人(板书:人)。几个人?

众:两个。

师:两个。哪两个?

众:游子、思妇。

师:对了,男的称游子,女的称思妇,注释里面讲得很清楚。刚才检查了预习情况,我们贺高的同学经受住了考验。你们预习得很充分,当然也有一些盲区。有盲区,不代表没有预习,再预习也可能仍然有盲区,有误解。我们对全诗有了整体把握,概括起来,写的是在春江花月之夜,一位多愁善感的游子和思妇的情感故事。对不对?(生点头)下面,我们一起把这首诗朗读一下,体味这一段情感。(生齐读)为大家点赞,因为你们朗读得太整齐了,而且音很准,特别是xié、xiá,“斜”放在最后读xiá,为什么呢?因为要押韵。你们读得很对,这就进一步证明你们预习得非常充分。这首诗,老师是非常喜欢的;前人呢,也表示了他们的欣赏之情,比如有人说张若虚“孤篇横绝,竟成大家”。他一生就留下两首诗,这一首最长、最好。现代诗人闻一多也作了高度评价,这个大家手中材料有,我们一起念出来。

众:“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师:“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确实写得很好,但美中还有更美的,好中还有更好的,不妨借用闻一多的表述方式,“好句中的好句,顶峰中的顶峰”。下面,我让大家现场寻找“顶峰级”的句子。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多句,并且说明理由。记得一开始,我问怎么帮我的时候,这个同学说“举手”。刚才,是老师指定同学来回答问题;接着呢,同学们应该主动地举手了。好不好?减轻老师负担嘛。给大家一分钟时间。看看同学们,谁先举手。(大约一分钟)好,时间到。你认为“好句中的好句”是什么?来,我们交流一下。(一生举手)此处应该有掌声。(众鼓掌)

生14:我划出的句子是“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它写出月光的清澈,写出鸿雁不能为思妇传递信息。这里用了侧面描写。

师:用了一个词语,很专业的,“侧面描写”。这里有没有直接写思妇的情感啊?

生14:没有。

师:没有直接写,但这位同学能够感受到背后有情的存在。什么情呢?(师生共答)思妇思念游子的情感。这种情感通过侧面描写显得非常真切。好,请坐。我们继续交流。我希望大家找到这样的句子,能够很自信地举起自己的手,高高地举起,希望更多的手能举起来。有没有其他同学愿意交流呢?(两位同学举手)这样吧,给坐在后面的同学先说。

生15:我觉得“海上明月共潮生”是顶峰级的句子。春江的潮水像海一样辽阔,水面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这里交代了诗歌的意象,显得非常壮阔。

师:他用了“意象”一词,还用了一个词“壮阔”。有没有“壮阔”的感觉?你来念一下,是不是壮阔的感觉。(生15有感情地朗读)除了壮阔,还有什么感觉吗?

生15:大气磅礴。

师:大气磅礴,这个跟壮阔还是相关的。还有什么感觉?能不能再挖掘挖掘?(生15沉默)其他同学能不能补充一下?(一生举手)好,这位女同学。

生16:我觉得这一句写出了明月与潮水的活泼的生命。

师:明月和潮水活泼的生命,这个活泼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16:一个“生”字,体现出那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师:假如没用这个字而用其他的字,有没有这种感觉?比如从低处升到高处,太阳升起来,通常用升起来的“升”字。张若虚有没有用这个“升”字?

众:(齐)没有。

师:这个“生”,什么写法?

众:拟人。

师:用了拟人手法,写出潮水的活泼。除了潮水的活泼,还有什么活泼啊?

众:月亮。

师:潮水和月亮共生,共同嬉戏,显现出活泼的生命力。这个“生”字用得好。嗯,我们读书还要善于联想,在其他的文本里面,有没有也出现过“生”字来表现这种活泼的生命力?(一生举手)。

生1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师:学过吗?(生齐说:学过)学过的,用的也是这个“生”,这个诗是哪个朝代的?

生17:唐代。

师:唐代还有一位诗人,写日写月,也用了“生”。什么句子?我知道,大家都知道的,大家一起说出来。

众:日照香炉生紫烟。

师:对。还有写月亮的,张九龄的句子。

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师:诗人写诗,经常把上升的“升”改成生命的“生”,写出了事物蓬勃的生机。好的,我们继续交流。(生16重复举手)好的,还是你,你掌握主动权。

生16:我觉得“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这一句也很美。“徘徊”两字,一是写出了浮云的游动,二是借着月光,表现出了对思妇的那种怜悯之情。

师:“徘徊”用了什么修辞?

生16:拟人。

师:拟人的手法。“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嗯,月亮为什么徘徊?从思妇的角度,月亮徘徊来啊徘徊去,你感觉月亮为什么不停地徘徊来徘徊去?

生16:思妇也在楼上徘徊。

师:哦,思妇也在楼上徘徊,今夜无眠吧,可以感觉到一个人内心的寂静。月光徘徊,然后对这个月光是什么态度啊,下一句怎么写的?(师生齐读)“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她对月光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众(小声)卷,拂。

师:嗯,要把月光卷走,要把月光拂去。为什么要把月光卷走,把月亮拂走?

生16:因为有月光的话,思妇会更加思念游子。她觉得如果月光不在的话,可能游子就会回来了。

师:她迁怒于月光――哼,都怪你,惹我生气,惹我思念,我要把你消灭,把你赶走!她生气、怨恨,其实怪不怪月光?

生16:不怪。

师:嗯,其实怪游子,也怪她自己吧。明明是自己本身就忧伤,而怪罪月光,这是一种反常心理吧?古人把这种现象叫做“无理而妙”。就像我们头发白了,到头来不怪自己的基因不好,不怪自己劳累过度,而怪镜子,把镜子砸碎,对不对?明明是自己心情不好,看到地上的落叶,就说:就是你,惹我生气。好了,这位同学解读得很好。下面,我们继续交流。(三位同学举手)

师:好的,那位男同学。他比较近,近水楼台先得月。

生18:我觉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这句话也写得很好。因为在这句话之前,所有的句子都是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美景,用了优美的词语把这个美景描绘得很美好。这里后面那句话“皎皎空中孤月轮”,“皎皎”就是形容那个月亮的月光带给人一种很温暖的感觉。我们看到满月,看到皎皎的月光,会觉得一种淡淡的温暖,但是他后面用了“孤月轮”,哪怕是那么明亮的月光,那么美丽的月亮,他都会感到孤独,所以说这句话就是整个诗连接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的一个转折。

师:好,他用了一个很专业的词“转折”,跟上面有联系,跟下面还有联系。我们一起把上面的句子找出来――上面八句吧,就你一个人读吧,一个人读往往最能体会情感。

生18:“春江潮水连海平……汀上白沙看不见。”(众齐鼓掌)

师:你能不能帮帮老师多讲一点?开始的时候,你们说要帮帮老师,老师不想讲得口干舌燥,对不对?你既然说前面的句子都是写了月光,是集中写景的吧,就如第一个同学讲的,意象。写意象也好,写景也好,集中在一个地方吧。我们列举一下,写了那些事物?(师生齐)写了春江,写了潮水,写了明月,还写了花,还有林、芳甸,还写了流霜、白沙。写了这么多景物,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画面。你能不能概括一下,这个画面有什么特点或者创设了什么氛围?你能不能用几个词来概括它的特点是什么,有几个特点。前面有同学已经触碰到了,比如壮阔、大气,记得吧,还有充满深情。还有,你自己也说了,“皎皎”,这个月光,明亮、明媚,对不对?除了这几个词,你能不能再用一两个词来概括这个景象特点呢?就类似刚我说的这些词。

生18:清明。

师:那就是眼前一切都是那么的清、那么的明,明就是明亮,这个明亮又不是像大城市的霓虹灯的明亮,它是一种很清的,清水的清。往下,很幽寂的,清明的一种景象,这个词用的很有创造性,此处应该有掌声(众鼓掌)。还有吗?

生18:暂时没有。

师:好,你请坐。哪些景物,我们概括出来了;什么特点也概括出来了。那么这里写景用了什么手法?我记得前面有同学讲了拟人手法,除了拟人的手法,还有什么手法?

众:比喻。

师:哦,比喻。那比喻在哪里?

众:“月照花林皆似霰”。

师:“似霰”,用了比喻。那么这两句,我来告诉大家,“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尤其是下一句“汀上白沙看不见”,这里怎么写景物的,写月光怎么样?“看不见”,他没有写月亮吧,可是月亮的特点呈现出来了。

众:侧面描写。

师:侧面描写,间接地写月光。好,前面八句呢,我们回答出了有拟人、比喻,还有侧面描写。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一开始写了这样的八句,有什么作用?

生19(一生小声):借景抒情。

师:哦,有同学说“借景抒情”,训练有素,平时老师肯定经常讲“借景抒情”。不过“借景抒情”这个词,用的太空泛了,还可以再具体说一点。(一生欲发言)

师(走至其跟前):好的,你说。

生20:表现了游子和思妇的――(该生停住)。

师:游子和思妇相思的一种离情,一种悲伤,忧伤。那么这个景跟情是怎么对应的?刚刚这个景已经概括了,那么这个景跟情是怎么对应?前面的这些景跟后面的情,是怎么衬托的?正面还是反面?

生20:反面。

师:写什么景衬什么情?

生20:写景衬哀情。

师:好像这个回答不太符合规范的要求。

众:乐景衬哀情。

师:嗯,前面的景是不是乐啊?(生20点点头)好的,请坐。这样就解决了我们的问题。我们在座的同学一起就把困难克服了。鉴赏诗歌往往要回答,写了哪些景,用了什么手法,其作用是什么,对情感的表达是什么作用。好的,我们继续交流。有没有其他同学发现了其他顶峰级的句子了?(一生举手)

生21:我觉得“青枫浦上不胜愁,何处相思明月楼”这两句写得比较好。“青枫浦上”暗用了楚辞《招魂》里的诗句,“明月楼”暗用了曹植《七哀诗》。

师:暗用,就是“引用”吧。讲得很好!嗯,这边还有同学举手。你觉得顶峰级的句子还有哪些?

生22:我觉得是这两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师:同学们,他说这两句,我们来纠正一下,几句啊?

众:四句。

师:诗歌鉴赏跟白话文不一样,诗歌鉴赏不认字数多少,停顿一次就是一句,哪怕是逗号、顿号,记住这一点。这里有四句。

生22:这四句运用了对偶,蕴含了人类循坏、事物不变的哲理。

师:能不能具体地跟大家分析一下。

生22:“人生代代无穷已”,虽然一个人的时光很短暂,但是世世代代都在循环。

师:好,大家注意啊,他提到了两个概念,个体还有代代,这个“代代”我们用更合适的词对应一下,个体相对的是什么体啊?

众:整体。

师:“个体”、“整体”,这样对应比较好吧,我们学语文就要咬文嚼字才出韵味。就人的个体来讲,人生是有限的,是短暂的;而就人类的整体来看,是无限循环的,也是永恒的。这样一种表述,这种对人生短暂和永恒关系的表达,其他作者、作家好像也涉及过的。就看我们课本吧,《赤壁赋》有没有学过?

众:有。

师:那《赤壁赋》里是怎么写人生的短暂和永恒的?谁能背下来?(一生举手)

生23(流利地背诵):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生齐鼓掌)

师:背得很好。我在网上查了一下你们的校徽,校徽上有棵榕树,榕树上面还有一个白色的鸽子,旁边解说这象征着自由飞翔的生命。今天,你们穿的校服,也是白色的,我想起了白色的鸽子,你们在这课堂上飞翔,自由地飞翔,我今天看到了这种精神。好的,还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众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这两句)。苏轼是这么看待“短暂”和“无穷”。张若虚在这里,一方面写了人生短暂、宇宙的无穷,使人生感到非常的渺小,感到忧伤,但是他说“人生代代无穷已”,这种对人生的看法又充满了一种什么精神?

众:乐观。

师:对,乐观、欣慰。用一个成语说,叫“哀而不伤”。这是张若虚对其他作家人生看法的一种超越。这是诗中的一个亮点,这里的句子确实是“顶峰中的顶峰”!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交流到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这堂课。我们先概括了跟月亮有关的写景的诗句(板书:景);中间呢,我们重点欣赏了哲理性的句子(板书:理);下面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有直接描写,有间接描写,“捣衣砧上拂还来”,“可怜楼上月徘徊”,写了思妇的情(板书:情)。就这样,本诗由景写到理,写到情。通过同学的分享、交流、讨论,我们达成一个共识:这个景是很漂亮的,这个理也是很独特的,这个情是很真实、自然的。最后,老师想现场了解一下同学们这堂课的收获。同学们,文章的后面有这样的说法:“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然后括号里写的《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宫体诗”,乍一看,同学们可能不了解,这首诗怎么会是宫体诗呢?再看前面的注释1,这首诗选自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旧题,说明这个题是不是他创作的?

众:不是。

师:不是的。我补充一下,宋齐梁陈,陈朝是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的国君创作的《春江花月夜》是宫体诗。宫体诗,往往写得比较奢靡,赏花弄月,显得非常俗气;主人公呢,往往是小宝贝、小女人,显得很矫情。现在到了张若虚的笔下,同样写“春江花月夜”,他赎清了宫体诗的罪过。可是,它的罪过是怎么赎清的?谁来总结一下?谁来结合前面大家一起探讨的内容来回答这样问题?宫体诗,只要我们像张若虚这样写,就能够突破宫体诗的框架而达到新的境界,谁来探究一下?

生24:我从这里看到,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江月夜的美丽画图,总结了一个更深沉更辽阔更宁静的境界。跟以往的宫体诗有一个差别,摆脱了那种世俗和俗气。

师:很好。有没有其他同学补充?谁能够最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贺高的同学们,今天都穿上了校服,棒棒的,给老师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一生举手)

生25:宫体诗是指那些奢靡、俗气的诗,而张若虚换了一个角度来写,他把它转换成了对景的描写和对情的表现以及手法的丰富多样。

师:嗯,景、情、手法。是的,景、情都超越了宫体诗通常的写法。比如说“景”,他的景写得壮阔、大气、充满生机,对不对?比如说“理”,不仅仅是为人生短暂而悲哀,他把通常的悲哀超越到一种欣慰、欢乐的境界。“人生代代――”,我们一起读一下。

众: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师:再从“情”来看,比较真实,比较自然,矫不矫情啊?

众:不。

师: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看,张若虚绝对是赎清了宫体诗的罪过。今天这堂课,贺高的同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谢谢同学们!好,下课。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篇5

【关键词】模糊词;唐诗;月亮;修饰

一、引言

自然界的物体,可能没有哪一个像“月亮”这样能够渗透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

自从有了人类,月亮,这个地球唯一的卫星,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其高悬夜空,或升或降、或缺或圆、或阴或晴的周期变化,深深吸引了人类。

对月的崇拜,便有了“嫦娥奔月”、“常羲生月”、“天狗食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唐明皇游月宫”等的中国神话传说。

对月的向往和憧憬,便有了人类欲上九天亲月、揽月的强烈愿望,便有了我国明朝的“万户飞天”,便有了前苏联的“月球9号”、美国的“阿波罗”、欧洲航天局的“智能1号”、日本的“月亮女神”、中国的“嫦娥工程”等飞月、奔月、登月、探月的实践壮举。

对月的认识,便有了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鬼节)、下元节、观潮节、花朝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与月有关的民间节日。

对月的喜爱、赞扬和歌颂,便有了冰轮、冰镜、嫦娥、婵娟、妲蛾、丹桂、娥影、娥灵、方晖、飞镜、悬钩、桂魄、皓彩、晖素、金蟾、银阕、幽阳、月魄等不胜枚举的月亮别称与美称;便有了二月兰、六月雪、九月菊、月月红、月月菊、月见草、月季、月桂等植物花卉的芳名;便有了北京的月坛、承德避暑山庄的月色江声殿、湖南道县的月岩、广西桂林的月牙山、甘肃敦煌的月牙泉等名胜风景的雅号;便有了月饼、月亭、月台等名称。

对月的怀念、依恋和寄托,使月亮成为自然物中最突出的描写对象,与月亮相关的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可谓浩若烟海,而其中李白的《静夜思》《月下小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张继的《枫桥夜泊》、苏轼的《水调歌头》等作品脍炙人口,成为千古绝唱。

毋庸置疑,在我国,“月亮”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笔者仅就《唐诗一百首》中对月亮的模糊词修饰现象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二、模糊词简述

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控制论专家查德(L.A.Zadeh)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模糊集合》,最早提出了“模糊”的概念和理论。此后,模糊理论便逐渐渗入到人工智能、生物学、医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性、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至今,模糊理论在语言学上得到了较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所谓模糊词“指的是那些外延界限不确切,具有游移性的词。”以往,也许过于注重强调语言和文字的准确性、精确性,从而忽略了自然语言及文字中大量存在、俯拾皆是的模糊词。毫无疑问,语言学正因为有了精确性和模糊性,才使人类对世界有了全面立体丰满的感知、认识、表达和描绘。

模糊词从意义上可分为:名词性模糊词(如“朋友”“过去”“古代”“窗前”)、形容词性模糊词(如“快”“大”“雪白”“好”“坏”)、动词性模糊词(如“抓”“拿”“爱”“恨”)、数词性模糊词(如“二三个”“七八个”)、量词性模糊词(如“些”“点”“堆”)、副词性模糊词(如“微”“几乎”“十分”“偶尔”“经常”)。

模糊词从结构上可分为:下无明确界标,上有确定界限模糊词(如“热水”“老年”“高个子”);上无明确界标,下有确定界限模糊词(如“冷水”“婴儿”“矮个子”);上下均无明确界标模糊词(如“温水”“中年”“中等个”)。

三、《唐诗一百首》中对月亮描述的总体概况

《唐诗一百首》含有月亮的诗共40首;“月”字共80字,确指月亮的有70字/词;诗名含有月亮的有5首(《春江花月夜》、《把酒问月》、《月下独酌》、《月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一首诗中提及月亮最多的当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诗共36句,16处有月亮,几近一半;修饰月亮频率较高的字主要有“明”(14个)、“落”(5个)、“夜”(5个)。

无修饰的月亮有10处,如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下独酌)。

四、《唐诗一百首》中对月亮的模糊词修饰

《唐诗一百首》含有模糊词修饰月亮的诗共32首,模糊词修饰的“月亮”共61处(其中模糊名词27个、模糊形容词22个、模糊动词10个、模糊副词2个)。浅析如下:

1.模糊名词

①时间模糊

宏观时间。常用泛指时间的词有“时光”、“时节”、“日月”、“年月”、“年华”、“年岁”、“岁月”等,系典型的模糊词。李颀的“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送魏万之京)、白居易的“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长恨歌)句中的 “岁月”“日月”,不再指月亮,已经延伸转化为大时间的概念了。

过去时间。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李贺的“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金铜仙人辞汉歌)、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句中的“月”均指过去的月亮,分别以“古时”“汉”“旧时”等模糊词进行了修饰。

现在时间。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句中的“今月”的“今”系模糊词,意为“现在”“当今”。

季节时间。白居易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琵琶行)句中的“月”,均指秋天的月亮。“春、夏、秋、冬”四季“之间的过渡呈现‘亦此亦彼’的特性”,难于截然划分,故均系模糊词。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篇6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谓是咏月诗中的名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艳情里,何处春洒不月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时初见月?江月年年只相似。”……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天一碧,平湖秋月作者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描绘出这融入秋水的月夜,一湖金水欲溶秋的壮观景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深刻的描写到观望着流泻的月光,乡情波动,牵挂故乡的亲人,思乡的情愫一齐涌来,只有如霜的月亮知道诗人内心的乡愁。这一份乡愁让人夜深难寐,遥望远方,惟有情寄明月才慰藉心中的乡思之苦。月是思乡的魂。月是诗人对故乡,对亲人最永恒的寄托!

咏月诗中要数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最多。他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秋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挂念、思念、关切同情与这朗朗明月一起,伴随着朋友远行,明月是友爱的使者,友情的见证,也因为这有情的明月,使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情谊达到升华,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

再如李白的《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又写出了诗人的另一种心情,就明月下酒,借明月抒情,豪情奔涌,在这样的月夜,不得不显露出诗人郁郁寡欢,愤世嫉俗而又无可奈何的俗态,那种被政治抛弃,被世界遗忘,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无奈,那种失意悲情与这清冷的明月,一同相映……

李商隐的“晓镜旧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明月象一潭幽静的水,又盛满忧伤的爱情。皎皎的月光照着如霜秋露,冷冷生辉,情人离别,刻骨相思之情无法排解,在月光下徘徊,踯躅夜深不归,为情所困为情所苦,古人用自己独特,丰富、优美、多情的清词丽句,隐晦地表达离别之痛,思念之苦。

今夜,月光如水,到处是闪耀着清澈光辉,多少乡情也便的愈发清晰。此时,在月光下徜徉,水银一样的月光,铺洒在我的身上,是那样的亲切与祥和。思乡的情愫,如同月光长出的翅膀,在月圆的夜晚。向着家乡的方向飞翔。徜徉在月光下,那种魂牵梦萦的乡情愈发的明亮,每当抬头望月,月光里就有一份属于你的心语,那思念经年不改,每当那轮圆月升起,它便踏着月色而来。都说思念是一种温馨的痛苦,那是因为有了痛苦才显得特别温馨。正是有了这挥不尽的想念,才会有今夜明月千里寄相思,思念的人儿泪常流的忧伤;正是有了这挥不尽的的思念,人的感情才对昨日有了悠长的沉湎和对未来有着美好的向往;也正是有了这挥不尽的思念,人的心灵才在深深的思念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别一番滋味在心头”,“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的词句。同样的秋凉,同样的秋月,给人凄惨,给人哀伤,给人以无限的悲苦。每每读到这里,有多少人感时伤怀,涕泪横流。亡国之痛,失国之恨,人生失意,命途多舛,都随一轮清月,漂流而去。

古往今来,人们留下了不知有多少数不清寄语中秋,赞美月亮的绚丽诗文。“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词句几乎成了千古的绝唱。“转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千年一怨,幽怨明月,为何月圆人不圆。月亮本为是没恨事的,却常常在人们离别之时显出团圆的样子,它是有意嘲弄人,还是同情人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不但月圆人未圆,而且连月亮也难以长圆。大自然的事物也有缺陷,人的悲欢离就更不为奇了。人世的悲欢离合,天上的阴晴圆缺,难道一向都是如此,无法两全其美的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无知,明月有情,愿天下有情人共浴明月之光,享受着美丽多情的精魂带给人间最美好的祝福,愿浓浓的乡情,汩汩的友情,绵绵的爱情天长地久。

喜欢唐诗宋词,喜欢读古往今来描写中秋明月的诗文,我曾无数次的翻阅、赏读、分享作者的悲伤与快乐。澄朦的月光,柔曼的秋夜,伴着从远处随风漂来的深情琴音,一地落英,我的苦与乐、喜和悲、我的情、我的爱都融在了,这如梦如痴的月华之中。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篇7

二、研习文本

(一)刚才我们背诵的文章体裁是“词”,那么,请同学们看题目,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说说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生:赋。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古人解释为“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板书:赋,体物写志)“体”的意思是“借”,“体物写志”也就是“借物抒情”。请同学们思考:本文主要借助什么景物来写志抒情的。

生:赤壁。师提示:怀古的地点。

生:江水、清风。师提示:这是俯视。生:还有仰视“月”。师:文中出现的这些景物,哪一个是最主要的呢?生:是“月”。(板书:月)

(投影)一、自读第一段,说说作者是如何借“月”写赤壁之景的。(板书:写景)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师提示:这是月出前的景色,此时作者做些什么呢?

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师提示:《诗》三百篇,作者为何单呤诵《月出》这一章呢?

生:想月亮早点出来。

师提示:月亮听到作者的呼唤了吗?

生:听到了。

师:哪几句能证明?

生齐读: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师:这里,作者用“徘徊”来形容月亮动作,“徘徊”是什么意思?

生:来回走动。师提示:月升起后,又怎么会来回走动呢?生:苏轼酒喝多了醉眼朦胧,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生笑)生:因为作者在江中的小船上,清风徐来,江水流动,小船飘荡,观察点在不断的变化,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师提示:请从下文中找一个字来证明这个分析。生:“纵一苇之所如”中的“纵”。师提示:大家试试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生:拟人。师提示:修辞的效果呢?生:用“徘徊”一词赋与月亮楚楚动人的情态,显得它很多情。生:月亮不会对作者多情,而是作者对月亮多情,作者对月亮情有独钟,不愿离她而去,却倒过来说月亮流连忘返,可见月亮与作者心心相印。师提示:心“月”相印,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分析得很好。

师:作者千呼万唤,月亮终于出来了,此时景色怎样?

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师提示:此时“秋水共明月一色”,那么人的活动呢?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师提示:作者此时的感觉怎样?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师:这天是阴历既望日,为何选择这日?生: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作者就是想去欣赏明月。

师小结:作者借助月亮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清风明月交织,露珠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欲乘风归去”“羽化登仙”之感,本段无一“乐”字,但……(停顿)生答:字字显“乐”情。师:(板书:乐)请大家齐读一遍,要读出这种乐的感情来。生:齐读。

师:作者陶醉在这样的良辰“月”景下,作者由月还想到了什么呢?

(投影)二、作者由“月”想到了什么?

生:与“月”有关的诗歌。

师:诗言志,作者先吟咏诗经中的作品《月出》唤月亮出来,现在,随口吟出自己的作品,大家齐读作者自己的作品。生齐读“桂棹兮兰桨,……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作者饮酒唱歌,由“月”想到在天一方的美人。你是怎么理解“美人”的?

生:不就是美女吗?(生笑)师提示:你的理由呢?

生:上文中的《月出》诗,不就是描写一位男子在月下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吗?(生笑)……此时有酒有美景,不就缺一位美人吗?(学生鼓掌)

师提示:大家都认为你的分析不错,能从书中找到根据,言之有理。大家有不同理解的吗?

生:我认为是指自己的理想。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离自己济世报国的理想越来越渺茫,这个理想此时就像远在天涯的“美人”。

师提示:能知人论世,有道理。还有其它的分析吗?

生:我认为是指君主。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远离了皇帝,用“美人”喻皇帝,用“望”来表达自己对君王的忠贞之情。(学生鼓掌)

师:大家的分析都有理有据,我认为这里的“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屈原《离骚》中的“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其中的“美人”就可以理解成自喻;从创作背景及后文对音乐的描写来看,苏轼心有报国济世之志,却被贬到黄州,这不正是幽壑中的潜蛟吗?对君主忠心耿耿,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不正象孤舟中的嫠妇吗?另外,作者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此诗句后面还有两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就是形容人才没有归宿时茫然无措的样子,不也正是此时苏轼的自我写照吗?所以我认为“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当然同学们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可以。

师小结:由“美人”一词,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壮志未酬的忧伤,作者借月抒发了自己的悲情。(板书:抒情悲)可见被贬黄州,这对胸有“鸿鹄之志”的苏轼打击很大,赤壁的美景只能暂时抚慰一下他失落的灵魂,但还不足以抚平他心中的创伤。看来要想彻底摆脱忧伤苦闷,还得靠自己从思想上精神上去解脱。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通常采用“主客对答,抑客扬主”的形式。

师:(板书:“主客对答”)苏轼此时,就借“赋”的“主客对答”的形式,请出一位“客人”来与自己辩论,其实“客”也是作者自己。通过“抑客扬主”的手法来展现了自己的解脱过程。

(投影)三、自读三、四段,思考主客是如何议论的?

生:客借“月”表达了“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

师提示:为何有此梦想?

生:因为客感到“吾生渺小而天地无穷,吾生须臾而宇宙永恒”。

师提示:为何有此感叹?

生:因为看到了既有文治又有武功的一世之雄——曹操,他与山川明月之永恒相较,也不复存在了;更何况我们这些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等闲之辈了。(学生鼓掌)

师:回答得很精彩,这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对比。

师小结:客借月道出人生最大的理想——永生不朽。同时也点出了人生最大的悲剧——人生苦短、“人生如梦”“人生如寄耳”。客人的言论正是苏轼被贬黄州的内心写照。

师问:那么“主”又是怎样超越解脱的呢?

生:“主”指出,从“变”的角度看,水逝者如斯,月盈虚之变。从不变的角度看,而水未尝往,月卒莫消长。故不应羡乎。师:原来客只知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却不知“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客“知不可乎骤得”是只知皮毛,而并不是真知灼见;那么客的理想“抱明月而长终”能否会实现呢?

生:不能。

师:为何?用下文中的原句来回答。生齐读:“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师:那么我们可以拥有些什么呢?

生齐读:“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如何将清风明月这些无主之物,变成为我所有的有主之物呢?

生:用耳去“得”,用目去“遇”。

师:苏轼说过“江山风月,闲者便是主人”,从此文中,你看如何才能做到“闲者”呢?

生:伸长耳朵,张大眼睛,卸下心中的包袱,用心去拥抱自然,做到随遇而安,随缘自适。

师:也只有胸无尘渣的“闲者”才能享受到明月山水之乐。这场主客之间的辩论,谁取得胜利了啊?

生:是“主”。

师:何以见得?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客人终又破涕为笑、解愁为乐了,于是“洗盏更酌”,重新开怀畅饮起来。三杯下肚,管它周郎曹瞒,管它人间悲欢,放枕便睡,睡即入梦,竟至一觉醒来,“不知东方之既白”矣,月亮此时消失了吗?

生:没有,月亮已与作者融为一体了。

师:不错,苏轼借助“月亮”,通过辩论,从精神上“解放”了自己。至此被贬黄州的苦闷、忧伤已经彻底战胜。(板书:“议论喜”)请同学们再齐读四、五段,读出“喜悦”的感情。

师小结:总观全文,可见词人对月情有独钟,前人评《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这的确有道理。本文中,“月”确是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但是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投影)四、作者借月抒情,但感情既有喜又有悲;以月为论据,但主客结论却迥然不同。这如何理解呢?

生:黑夜中的月亮显得格外皎洁,这与作者品质的高洁相似,所以月下赤壁的美景,引起了作者的共鸣,作者引月为知己,抒发了喜悦之情。

生:同时,夜晚中的月亮,它又是凄清的,这与作者被贬到黄州的悲寂心境类似,所以作者对月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情。

生:月亮的盈虚变化,同人命运的变幻无常相似,作者借月表达了人生的无奈。

生:月亮的永恒长存,这又反衬出人生命的短暂,作者借月抒发了人生如戏的感慨。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看看专家的评论:(投影)请大家齐读一遍。

“苏轼借月与月夜这一意象,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与理想。他从月之盈亏感悟宇宙的无常,从月之永恒追问生命的价值,进而从动态中把握人生奥秘,表达旷达的思想;他又从月之孤冷慨叹生存的挫折,从月之美好坚定人生的信仰,进而从静态中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反弹出达观的心态。总之,月这一‘天地自然之象’当它与苏轼的主观心态相统一时,便产生了苏轼月夜这一‘人心营构之象’。”〔丁美霞〕①

生齐读。

师小结:原来自然中的“月亮”本身就变化万千丰富多彩,而多情的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带着不同的感情去望月寄情,借月抒怀。所以创作的有关“月”的诗文,既首首优美动人,又情感各异。同学们现在对这种借月抒情的手法有点感觉或感悟了吗?下面从补充的诗歌中,任选你最有感觉的一首来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

附:《赤壁赋》拓展阅读材料

虞美人

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注]。

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注]①离披:枝叶散落。

中秋月①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②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熙宁十年(1077)在徐州作,为《阳关词》三首之一。《苏轼文集·书〈彭城观月诗〉》:“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弟苏辙字)观月彭城(徐州州治),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此夜宿于赣上,方迁岭表,独歌此曲,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夕之悲,悬知有他日之喜也。”此跋当书于绍圣元年(1094)作者被贬至岭南途中。②银汉:银河。玉盘:指圆月。

西江月①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②。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③,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一本有标题为“黄州中秋”。《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说本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宋杨湜《古今词话》谓其末句“北望”为表现作者“怀君之心”。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则谓词末两句为抒发“兄弟之情”,“疑是在钱塘(杭州)作”。②夜来二句:谓秋风落叶引起眉上愁,鬓上霜(白发)。③孤光:远照之月光。《文选》沈约《咏源中雁》诗:“单汎逐孤光。”注:“铣曰:孤犹远也。”

生:我说说《虞美人》。我觉得作者由月亮的圆缺,感受到人的悲欢离合,作者借酒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感情,貌似超脱,其实内心充满了苦楚与无奈。

生:我谈的是《中秋月》。这首诗有点张若虚“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味道。作者用天上月亮的永恒,来反衬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生:我对《西江月》有感觉。作者用“月明”来比喻自己的品格高尚,用“云妨月”来比喻奸侫小人排挤打击自己。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篇8

【关键词】李白; 苏轼;月亮意象;相似点

在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中,皎洁澄澈的月亮是最常见的独特景象,她象一位秀美的少女,总能牵动人们的缕缕情丝。皓月当空总是能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多思多感的骚人墨客犹为宠之,千百年来留下的咏月作品不计其数。李白和苏轼就是其中著名的两位。

唐代李白的“月”融化了诗人的风格,成为诗人理想的化身,月激发了诗人的灵感,使诗人观察世界、体认世界获得了独特的视角和感受,他可以泛月、醉月、步月、乘月、揽月、寄月,他甚至赊月。月亮唤起了李白不尽的诗性和灵感。而在李白之后,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也赋予月亮许多东西,使得月亮在文学上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在他们的作品中,描绘了思念的月,亘古长空的月,皎洁如霜的月,凄迷的月……

在李白和苏轼的作品里,“月亮”意象占据了重要地位。他们作品中运用月亮意象具有很多相似点,分析如以下几个方面:

一、 借明月述事理

李白诗《把酒问月》诗开头一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便是一个劈头而来的千古万世之问,写出了诗人对月的神往。“停杯”二字,便是诗人神往的无限情态的写照。明月高悬青天,总使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之感慨,当你无意追攀之时,它又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三、四句一冷一热,写出了月与人似远却近,若即若离,神秘而可亲的奇妙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明月佳境:“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从而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求:人生是短暂而痛苦的,其间有不尽的坎坷曲折,孤独和寂寞,物是人非事事休,且放白鹿青崖间,对酒当歌,忘却尘世的一切,邀月相伴,人生何其畅达!人生虽然不可能永远享有生命,但其精神和理性却可以永远享有宇宙。只有明月相伴,忘却尘世的一切,人生就会象蓝天一样辽阔,象明月一样自由自在。李白思想当中有儒家的济事理想,但是“入世”不如意后,诗人重新顺应了个性解放的召唤,在老庄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下,去追求一种逍遥自适得生活境界。

与李白一样,宋代大词人苏轼作品中也有类似的感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运用直接描绘,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神话传说融溶一起。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此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关乎人事。借明月自喻清高,用圆月衬托离别。“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苏轼一生是以崇尚儒学、讲究务实为主,中年以后,又曾表示“皈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纠葛当中的,尤其是每当挫折失意,则老庄思想上升,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二、借明月寄相思、思乡之情

借明月寄相思是中国月亮文学的永恒主题,月亮可以用来寄托我们的许多飞天的想象和逃脱的情怀。我们所有的人生的幸与不幸,仿佛都可以通过对月亮描写的比兴来达到这一目的。坡和李白一样喜欢月亮,把月亮当作可以寄托思念的美好事物。李白的月亮诗很多是描写思乡之情。如《关山月》描写了塞外证人的见月思乡之情,“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最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正是思乡诗的千古名句。

苏轼悼念亡妻之作《江城子十年生死》。词人思念亡妻,同时也设想亡妻在冰冷的地下对自己同样的无穷思念。这种彻骨的思念全词通过“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三句总束全词,是感情发展的高潮。这里的“月”给人一种凄清、凄凉、凄苦的感觉。那使我断肠的地方,就是那明月照着的沉寂的孤坟。读到这,我们仿佛听到了词人锥心裂肺的声音,同时感受到诗人对亡妻倦倦不已的思念。

三、借明月写孤独寂寞的心情

李白一生不得其志,在现实中屡遭打击。《玉壶吟》云“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他在酒后月下拔剑而起舞,高歌泪下,何等悲壮!《长相思》中“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则用比喻的手法烘托自己被迫离京后的痛苦心情,心情无限孤寂。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世上无处寻觅知音。而《鹦鹉洲》中“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则饱含了对黑暗社会不重视人才的不合理现象的悲惨控诉。

《水调歌头》是苏轼诸多词中对月亮描绘最精到的一首词。全篇都以月亮作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觉抑郁惆怅孤独之感油然而升。上阙表面上到“琼楼玉宇”中去,实际是指政治遭遇,而想回到朝廷中去,又怕党派争斗难以容身。“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这是《念奴娇中秋》中的句子。作者通过高超的想象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的影子当作知心的朋友一起欢乐。这样写,既使词染上了浓厚的浪漫色彩,给人一种奇异之感,又真实地展现出孤独、凄凉的影子。正意味着他对当权者的不满。

四、借明月表友情

月是纯洁友谊的象征。李白常在与朋友交往的诗中,借月抒情,表现了彼此间友谊的纯洁与高尚。在《哭晁卿衡》中,诗人写道:“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将友人晁衡比作明月,把晁衡海中遇难比作明月沉碧海,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真挚的痛悼之情。李白听到友人王昌龄遭贬。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寄予了无限关切与同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中的寄明月这种十分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友人的关慰。同时又用明月象征自己和友人的品质洁白、无暇。

苏轼《玉楼春 次欧公西湖韵》“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时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词中渲染了眼前景物的凄清。“草头秋露”隐含着人生短促的叹息。“三五盈盈还二八”,意在咏叹月圆的姣好。三五十五,二八十六,农历十五、十六正是满月朗照之时。诗人在月圆的此刻夜游西湖,更不胜“人缺”的感慨。这两句绝妙好词,含有玩不尽之情,味不尽之意。一层意思说,欧公也同我一样是贪看风月的恬静淡泊者;第二层意思说,我和明月一样是你的伴随者、知音。我的精神时时和你相随;第三层意思是,惟有我和西湖的明月能理解你、认识你。你是寂寞的,也是高洁的,你的灵魂,你的诗文,将如同明月一样,在人世漫长的夜空中长照、高悬。第四层意思是说你爱月,也爱水,你流连月色。因而,“水底月”,“波底月”也和我一样成为谙习你的伴侣和知音。

五、借明月表现旷达豪迈潇洒的性格

苏轼的词大气豪迈潇洒旷达。一方面展现了词的风格,另一方也表现了人生态度。在他的作品中,月亮意向恰恰体现了这一点。他的《前赤壁赋》这样写道:“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若从变化的一面来看,天地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若从不变的一面看,万物将与我永存。何必去羡慕明月江水呢?永恒的明月在东波的笔下是何等的圆润与饱满,是何等的洒脱与自信。这种坦荡的人生情怀与永恒孤独的明月在此默契相融,又是何等的诗意,何等的融洽!这是何等的旷达与超然!

而李白的豪迈和洒脱是来自骨子里的浪漫。月作为皎洁真率象征,在李白笔下灵机异趣。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诗人爱月,甚至上天捉月,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传说李白死于江中捞月,他于醉中跃入江里,与明月作永久的拥抱。一代诗仙就这样被赋予了神话色彩。他的诗,他的人格,都与浪漫同词,与明月同辉。

月亮是诗,月亮是情,月亮是大自然的清纯之子。月亮是人们忧愁时诉说痛苦的对象。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月亮还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孤独永恒的象征。李白和苏轼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满的月亮意象是如此相似。无论是李月还是苏月,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给中国文学增添了无限的色彩和光辉,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 安旗,《李白传》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6月北京第一版

[2] 杨海明,《唐宋词史》天津古籍出版社

[3] 李华,《宋词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4]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5] 王水照《苏轼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作者简介:

杨毅(1970.1--),女,辽宁盘锦人,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Li bai and su shi works "moon" image similarities

【Abstract】 the nature, the moon is rich in the scenery of romantice, she can inspire people art association. In the moon on the human body the many good ideal, and feelings. In China ancient literary works on chapter, and everywhere. For months, people on expressing lines. This is li bai and su shi works moon imagery similarities and analyzed the reasons of this phenomenon, and reveals the writer theme, character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age works.

上一篇:感人故事范文 下一篇:长歌行古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