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之旅范文

时间:2023-10-18 06:51:40

地心之旅篇1

二龙山,湖水秀丽宁静,两座青山绵延而入,揽珍珠小岛于怀中,形成了二龙戏珠的人间奇景。冬季苍松叠翠,白云如雪,是天然的滑雪娱乐区;夏季湖边杨柳如丝,沙滩环岸,是难觅的避暑胜地。

1999年,会展中心落成之后,越来越多的会展服务设施、四季娱乐项目溶入原汁原味的自然山水中,使景区逐渐发展成为以会展旅游为主,兼顾滑雪旅游、四季休闲健身为主要特色的多功能度假胜地。

作为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理事单位,十年来,龙珠二龙山会展中心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二百余万人次,且多次承办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国际性自由式滑雪赛事、大型行业年会、培训会议、室内外展示活动,在国内会展、滑雪业内取得了极高的知名度,正发展成为一个四季体育休闲赛事、经济文化交流洽谈会与展览会的承办地。

会展中心抢先看

为使龙珠二龙山会展中心成为一个会议和奖励旅游的目的地、一个展览和商旅洽谈的最佳场所,龙珠成功开发出了各种消费层次的食宿环境,如欧式别墅群落、四合院式宾馆、贵宾楼酒店等,设施豪华,饮致。

2009年龙珠滑雪集团投资数百万,扩建会议接待设施、更新食宿接待环境。饭店的客房有标准房、套房之分。其中套房分豪华套房、普通套房、家庭套房等;而标准房又分为双人客房、家庭式客房、有露台的客房、豪华观景房等。目前度假区已达到了1100人住宿、2000多人用餐的日接待能力。大小会议厅11处,龙珠具有了更完善的设施以举办大型会议及展示活动。

中心广场可容纳万人举办大型户外庆典或展示活动;广场左侧的龙珠会展中心,一层设有符合国际顶级设计理念的1500平米展示大厅,适合各种商品及文化艺术品的展示陈列;二层的多功能宴会厅,可容纳400人举办宴会或大型会议。同时还设有KTV、健身中心、网球场、桑拿以及租车、摄影等服务。傍晚,山间热烈的篝火晚会,给游人以惊喜,为湖岸山野倍添绚丽。

会后生活亦张亦弛

作为“中国户外极限运动训练基地”,龙珠二龙山会展中心为追求冒险刺激的朋友提供了诸多四季皆宜的体育休闲项目。尤其是冬季,这里有优质的雪资源、安全的雪道、完善的配套设施、经济的价位,是旅游者的滑雪天堂。

冬季的龙珠二龙山会展中心已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滑雪旅游度假胜地,接待国内外滑雪游客多达200万人次,拥有两座初级滑雪场、一处儿童滑雪场地、6条中高级雪道、一座单板公园、两座大型雪具租赁中心(内储进口雪具5000多副)、一座VIP团队接待专区、近万亩的冰上娱乐区,还备有雪橇和雪地摩托专用道。另设有双人吊椅式旅游缆车和两条拖牵索道,雪道索道联网,让游人不出宾馆和别墅即可滑雪。

雪场的综合楼有专业的滑雪培训学校,给初学者学习滑雪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校内有经验丰富的滑雪教练,可进行一对一的滑雪培训,理论知识、实地训练结合现场指导,一般游客在学习两三个小时以后就可以自主游玩了。综合楼同时设有滑雪保健所,为游客滑雪提供可靠的健康及安全保证。

精美饮食别具特色

紧张的会议、尽情的游玩之后,该是享受美食的时刻了。从室内装修精良的餐厅到纯朴的农家小院,再切换至银白世界的户外都可以是游人大饱口福的好场所。二龙湖畔的攀岩广场及贵宾楼酒店前的啤酒广场,是颇具吸引力的特色烧烤区;山顶的农家院,则是外地游客享用东北农家饮食的最佳场所;而在宽敞的宴会厅里,与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则更是犹入人间仙境。

景区内的酒店设有数间不同风格的中、西式餐厅、咖啡厅,备有各式各样的乡土美食,菜品繁多且厨艺精湛,充分展示了中国东北的饮食特色。其中强烈推荐的是东北特有的山珍野味、风味烧烤、农家美食,尤其是二龙湖鱼为主料,集焖、炸、烤、煮、炖、腌、煨、生杀等多种烹饪方法于一桌的金鱼宴,堪称一绝。同时还贴心地外国游客准备了地道的西式美食。

承办会展经验丰富

龙珠二龙山会展中心在举办大型会议和展览方面也累计了多年的丰富经验。从1999年营业伊始,度假区先后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届“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龙珠二龙山滑雪场首游式、二龙山山水节、金秋节、五月端阳广场文化节、数次国内外旅游论坛会、多次政协会议和民间团体会议以及大型商品、文化展示活动以及中俄冰雪汽车拉力赛、中俄国际定向越野比赛、自行车生态之旅等体育赛事活动;2001年之后,更多次承办部级、国际级自由式滑雪赛事;2004年,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赛在二龙山举办;2000年一2009年,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大使团连续十年到访,将龙珠推向了世界。会展中心接待了来自英国、希腊、伊朗、印度、蒙古、吉尔吉斯斯坦等11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法国、奥地利、瑞士、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官员及知名人士,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外事接待人员,及优秀的会议服务队伍。

未来几年间,龙珠二龙山会展中心将继续加快各种会议设施的完善步伐,大大增加度假区举办国际贸易洽谈会、展览会、交易会,及滑雪、冰雪试驾、定向越野、山地自行车等多项极限运动和旅游文化活动的竞争能力;成立会议办公中心,协助各界举办各类会议事务,并不断举办课程,培养组织展览会的专业人才,使龙珠二龙山会展中心成为会展旅游的最佳选择。

地心之旅篇2

关键词:旅游者需求;探索;美好环境;主观评价;具体行为过程

一、旅游决策的形成过程

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旅游者的态度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所谓理性指的是旅游者都会充分考虑并合理安排资金和时间,所以在一定的资金和时间内,所会做出的目的地选择范围是一定的,也是有限的。在这个有限的感知环境中,旅游者会根据自己对每一个旅游目的地的了解,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每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感性的认识。

二、旅游是旅游者加深对旅游目的地环境认识的过程

很多研究表明,旅游具有短暂的、表面的、舞台化的特点。这表明与旅游相关的人们,从内心上都认可:旅游只是短暂的接触与表面的交流。除非经过多次的、较长时间的、频繁的旅游过程,否则旅游难以带来更为深层次的文化的交流;或者说旅游根本不会带来真正的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因为无论是旅游者,还是旅游接待人员都清楚地知道,旅游行程是比较短暂的、旅游者所能到达的范围是有限的,旅游接待人员只是迎合,并满足了旅游者各种各样的需求,并从中得到与之相应的报酬。当然,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加上语言交流的障碍、或者说旅游者与旅游接待人员之间,互相并不是十分了解对方,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商品价值与价格、劳动付出与报酬会出现较大的差异与偏离。即便如此,在整个旅游行程中,旅游者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关旅游服务;旅游接待人员会尽力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旅游并不能让旅游者真正地了解到当地文化,即便是重游多次,更不能真正融入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中。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随着旅游次数的增加,旅游者通过切身体验、加深旅游者对感知环境的了解,并会扩大旅游者视野和见识。

三、旅游目的地提供日常环境所不能体验到的环境,扩大了旅游者的视野

人们之所以旅游,从心理的角度,最可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旅游者感知环境与异地环境的“心理落差或心理梯度力”。这种“心理落差或心理梯度力”最终会指引旅游者到心中向往的环境旅游。“心理落差或心理梯度力”的大小与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差异大小有正相关关系。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差异越大,“心理落差或心理梯度力”也越大,旅游者的旅游愿望也会增强,旅游者所能获得的心理满足感、成就感会越大。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往往对身边的惯常环境相当熟悉,并且已经习惯化,身边的惯常环境不容易引起人们更多的好奇心、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人们的生活、工作比较单调,甚至是枯燥,好像生活就是“简单的,机械化的重复劳作”。但旅游能提供惯常环境所不能体验到的环境,让旅游者暂时脱离较为狭窄的、相当熟悉的、习惯化的空间。旅游当中,旅游者暂时能够从单调生活环境转移到相对自由的、美丽的、心情舒畅的异地环境。

四、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评价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

旅游者往往在旅游后,对切身游历过的旅游目的地做出包括心里的、文字的主观评价,评价的高低和旅游者在旅游该目的地之前的期望值与旅游过程中形成的满足感的差距在旅游者可以接受的合理限度有紧密联系。

如果旅游者在旅游该目的地之前的期望值小于旅游过程中形成的满足感,或旅游者在旅游该目的地之前的期望值和旅游过程中形成的满足感的差距在旅游者可以接受的合理限度之内,那么,重游的概率会提高。本人或许重游;或者因为示范效应,使得其下一代或周围人选择同一旅游目的地或相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或者会激发周围人想去旅游的欲望。

如果旅游者在旅游该目的地之前的期望值与旅游过程中形成的满足感的差距超过旅游者可以接受的合理限度,那么,旅游者重游的概率会很低。同时,考虑到示范效应,其下一代或周围人选择同一旅游目的地的愿望会降低,相应地,选择同一旅游目的地的概率会降低。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会在旅游者及其周围人之间产生一个互动评价,加上各种媒体的宣传,进而可以形成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群对一定数量旅游目的地的审美评价与旅游决策导向。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旅游是旅游者加深感知环境认识的具体行为过程。旅游产生的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劳动效率的提高,带来了人们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与闲暇时间的增长,与之相应,人们对身心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从精神需求层面上,旅游可以说是旅游者感知环境的游历在异地环境中的具体行为过程。

同时,旅游者根据旅游该目的地之前的期望值与旅游过程中形成的满足感的比较,逐步建立针对感知环境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继而影响旅游者及其周围人的旅游决策行为。

参考文献:

1、沈世伟,Violier philippe.法国地理学界的旅游资源研究方法及其演进[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5).

2、赵东喜,丁丽英.旅游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以大学生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5).

3、左冰.谁是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基于新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思考与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

4、汪侠,刘泽华,张洪.游客满意度研究综述与展望[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

5、孙九霞.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影响――基于不同旅游作用的案例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2010(1).

6、谢彦君,谢中田.现象世界的旅游体验: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J].旅游学刊,2006(4).

地心之旅篇3

【关键词】 武汉城市旅游圈 空间一体化 营销一体化

2003年10月,总理在世界旅游组织第15届全体大会上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旅游大国……我们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目前,旅游业已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各省、地区都根据自身特点纷纷制定了发展战略,并采取各种措施推出旅游精品来吸引广大游客。区域旅游空间一体化、营销一体化正成为国内旅游的主旋律。

在此背景下,2004年4月,武汉、黄石、孝感、鄂州、咸宁、黄冈、仙桃、潜江、天门9城市签订了《武汉城市旅游圈1+8区域合作意向书》,这标志着该圈旅游协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旅游圈的空间一体化、营销一体化这些关键问题对于任何一个旅游圈的品牌打造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武汉城市圈概况及城市旅游圈现状

1、城市圈概况。大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以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面积达六万平方公里。合力打造之下的“武汉城市圈”,将形成以大武汉为核心,与周边8个中小城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格局,是湖北产业和经济实力最集中的核心区。同时,这一城市圈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将超过全省的50%,是湖北旅游产业的核心区。

城市圈产业基础良好,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完备,游客集散能力强,基本能满足不同季节、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这些都为城市圈旅游一体化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武汉城市旅游圈的资源赋存现状。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从自然资源来看,武汉城市圈现有自然保护区14个。从人文资源来看,武汉城市圈内有世界文化遗产1个,历史文化名城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个,全国优秀旅游城市3个,风景名胜区部级3个,区域内有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4A级景区8个,湖北省申报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6个。

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紧密性和良好的互补性。对发展一体化旅游市场、建设国内一流区域旅游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武汉城市旅游圈的现状评价。

(1)地理优势。湖北是处于我国旅游流的必经之地,也是我国旅游客源地之一。从武汉自身来看,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构成“武汉城市旅游圈”,建立城市圈旅游一体化系统,可以提高武汉城市旅游圈的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

(2)地缘关系上的紧密性。以武汉为中心4小时旅程为半径的放射状旅游网络随着武汉城市圈间城际交通的迅速发展正在形成,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和火车提速,这个网络覆盖的面积也将不断扩大。交通的发展虽然不能改变城市的地理位置,但可以缩短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从而减弱距离衰减规律对游客出行选择的影响。据调查显示,有60%的游客将交通视为其出行最担心的问题。

(3)武汉是城市旅游圈一体化的服务中心。游客是否选择这个城市,首先考虑的是这个城市的交通、住宿等配套设施。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少有的集铁路、水路、公路、航空、邮政、电信于一体的重要枢纽。武汉优越的区域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武汉城市旅游圈”的核心,并使“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形成成为可能。

武汉的旅游交通已呈专业化发展。目前已发展到12家旅游专业汽车公司,豪华旅游车达400余辆。武汉市已开通至韩国、日本、泰国、香港、澳门以及全国各大城市的空中航线近百条,列车及旅游专列数百车次,形成航空、铁路、水运、公路多渠道、多层次的立体交通体系。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武汉市旅行社达到210家,形成网络化、规模化资本运作的发展态势。旅游饭店已逐步走向国际化、特色化,全市星级饭店达120家,香格里拉、华美达、假日、雅高等一批国际著名饭店管理集团也相继入驻武汉。

(4)城市旅游圈存在的问题。提起武汉,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东湖、黄鹤楼等;谈起咸宁,人们就知有九宫山、温泉谷等,这说明旅游景点已成为城市的另类名片。武汉城市圈的旅游名片缺乏一个有生命力的旅游产品,这主要体现在规划滞后,旅游资源整合有待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制约旅游业快速发展;各城市

宣传促销力度不大,未能形成整体促销氛围;武汉城市旅游圈的旅游收入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尚未显现。

二、武汉城市旅游圈一体化的必然性

所谓城市旅游圈是指以大城市为中心,从区域整个的自然、经济、文化、社会、交通和区位条件出发,合理配置大城市与周边旅游地的旅游资源效应和接待服务优势,从而形成旅游业的“城市一区域”与“市场一资源”共扼型的空间地域综合体。在现在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要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相邻城市应相互协调,突破行政界限,走和城市旅游合作发展之路,形成城市旅游圈一体化发展格局,丰富旅游内容,连点成线、连线成网,使旅游线路不断延长,避免旅游路线重复,增加旅游消费,提高旅游效益有利于旅游资源重组,促进各地在旅游开发、经营等方面取长补短,发挥整体优势,增强旅游圈整体竞争力,实现城市旅游圈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武汉城市旅游圈空间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就不可避免地是区域旅游空间尺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旅游研究应以空间为基本概念来探讨城市旅游产品的特性及其市场营销的方式。但目前城市旅游研究多集中于单因素的研究,很少会有研究把这些单个的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实施一体化研究。城市要构建旅游发展的综合性蓝图,就应对这些单个因素尺度上的城市空间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任一城市旅游目的地区域都应由一些不同旅游主题的旅游节点城市或城市旅游范围组成。如果一个范围内有一特定的风格和旅游重点,那么这个范围就可构成城市旅游圈。城市旅游圈的存在使城市旅游目的地区域有可能会满足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的多样性旅游需求与旅游期望。

武汉城市旅游圈在空间一体化上由以下五大部分构成,即古文化之旅、宗教文化之旅、民族魅力之旅、山水风光之旅、商业休闲之旅。

1、古文化之旅――三国文化之旅。城市旅游地的历史文化及文化遗产通常被认为是城市的重要旅游吸引物。随着城市遗产旅游的升温,城市历史文化旅游区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与遗产保护同等重要,但只有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被赋予经济功用,城市才能为其保护提供所需的资金。这也是在发展武汉城市旅游圈历史文化旅游区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在武汉城市旅游圈内可开发以三国文化为主的三国文化之旅。

(1)线路主要景点有:古隆中、诸葛亮广场、襄阳古城、水镜庄荆州(古城、关庙)、赤壁古战场、明显陵、黄仙洞、鸳鸯溪等。

(2)行程特色。湖北境内古三国遗迹丰富,而武当山、明显陵是湖北境内仅有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都与明朝皇帝有关,即明朝皇家道场、明朝皇陵。

2、民族魅力之旅――清江土家民族风情之旅。城市内部与特定民族相关联的区域已被广泛用作旅游吸引物来进行旅游促销与市场宣传。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少数民族创造了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为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资源加以有效开发就能成为独特的城市民族旅游区。

(1)线路主要景点有:车溪、丹水漂流、清江、清江小三峡、土家歌舞、鱼木寨、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五峰柴埠溪大峡谷、梭布垭石林等。

(2)行程特色。清江是土家族儿女的母亲河,不但风光秀丽,而且两岸土家族风情十分独特。长江上游有以恩施、利川市为中心的游览区,而下游有以宜昌长五峰土家自治县为中心的游览区。

3、城市文化之旅――归元武当之旅。在宗教朝觐型城市可以发现比较明显的宗教旅游区。宗教旅游由于其特殊性,具有客源市场稳定、重游率高的特点。可以通过宗教活动带动为其服务的建筑业和宗教用品生产,以及为游客服务的行业,从而实现城市旅游业的增长。

(1)线路主要景点有:归元寺、宝通禅寺、长春观、武当山。

(2)行程特色。归元寺创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以建筑完美、雕塑绝妙、珍藏丰富而声震佛门。武当山的建筑是根据真武大帝修仙神话来安排布点的,并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图来营建。

4、山水风光之旅――山峡风光之旅。自然的山水风光是人们所向往的世外桃园生活的栖息地。由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城市高度工业化,大自然频遭污染,这些都使得山水风光之旅越来越受欢迎,客源也呈逐渐递增之势。

(1)线路主要景点有:西陵峡、九畹溪、神农溪、巫峡、瞿塘峡、白帝城、神农溪、瞿塘峡、灯影峡、大坝核心景区、毛公山。

(2)行程特色。长江三峡是中国十大著名风景名胜之一,素有“山水画廊”美誉,以雄、秀、险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名列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更使长江三峡举世瞩目,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目睹其风采。三峡库区周边旅游景点十分集中,自然风光以溪流、幽谷见长,这是土家民俗、纤夫文化最为浓郁、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

5、商业休闲之旅――武汉商业街之旅。城市商业休闲之旅的开发与发展为培育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提供了协调购物、休闲与旅游之间关系的最佳途径。城市商业休闲作为城市旅游发展的一种重要空间在未来城市旅游发展中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1)武汉现在主要的商业街有:江汉路步行街、武商武广世贸商业街、中南商圈、徐东商圈。

(2)武汉都市旅游:以黄鹤楼为重点,实施两江、两山、四岸、四桥综合开发,形成“大滨江旅游区”;以东湖为核心,整合省博物馆、武汉植物园、地质大学博物馆等周边科教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大东湖旅游区”;推进以汉口为主体的文化商业街区建设,打造包括会议、展览、商务、购物在内的商务会展旅游中心;进一步开发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等木兰系列景区,形成木兰生态旅游区。

四、武汉城市旅游圈营销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互惠共赢”是旅游圈营销协作目标,而战略规划则是实现目标的导引。根据武汉城市旅游圈的营销现状,营销一体化模式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来构建。

1、整体旅游形象的建立。旅游形象是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武汉城市旅游圈未来发展战略必须以城市圈旅游形象战略为核心。武汉城市旅游圈形象的塑造和定位应通过差别化战略,突出城市圈独有的地方文化,找出旅游形象本体,再围绕本体进行形象系统设计。

(1)形象设计。在上述确定武汉城市旅游圈空间一体化的五大之旅后,应围绕这一主体去设计各个主题的旅游形象,并重点对各主体的视觉景观形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其他感觉形象进行差异化、地方化设计;对游客感知形象即旅游服务行为形象和目的地居民形象进行设计;尤其是对武汉城市旅游圈形象空间结构的核心区域作好形象策划。

(2)形象推广。建立武汉城市旅游圈整体形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旅游圈内各旅游行业的齐心协力。聚各城市之力,把主题形象传播、产品形象传播、企业形象传播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政府、部门、企业等各司其责,实施相应的配套措施。

2、科学的积极的宣传促销。以提升城市旅游形象为目的,建立政府、企业联合的宣传促销机制。一是组织举办推介会、首游式、旅游文化节、旅游论坛等活动,构筑宣传促销平台。二是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宣传促销战略,积极参与省局组织的各类宣传促销活动。三是不断完善旅游网站,精心编印旅游地图、旅游指南、旅游画册,制作旅游光碟。四是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旅行社、星级饭店、景区、交通等宣传促销互动,达到“四个进入”,即旅游线路推介宣传品进大堂,宣传音像品进客房,旅游工艺品和土特产进商场,菜肴、风味小吃进餐厅。

3、武汉城市旅游圈旅游营销资源的整合。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建设应该体现在旅游资源的各个方面,就营销而言,加强武汉城市圈旅游营销合作将惠及城市圈中的各个城市。因此,应按照省旅游局的要求,统一部署,统筹规划。一是成立武汉城市旅游圈联络协调委员会,每年在黄金周期间有目的的召开城市圈互动协调会议,制定相应统一的宣传促销方案,以最低的宣传促销成本,达到最佳的宣传促销效果。二是统一策划武汉城市旅游圈旅游线路、营销宣传,从而避免重复。三是在武汉建立城市旅游圈旅游超市,将旅游产品、工艺品、纪念品等统一展示供游客选择。四是策划以武汉为龙头的城市旅游圈旅游品牌形象,整体推介城市圈旅游产品。

五、结语

一体化模式的构建是武汉旅游圈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互利共赢的关键所在。各成员城市应配合建立统一高效的旅游协作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内的资源整合和产品设计、对外的一体化营销来打造武汉城市圈的旅游品牌,力争成为华中地区最强有力的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研究模式的构建及其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

[2] 刘名俭:以武汉为例城市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模式[J].湖北大学学报,2003(3).

地心之旅篇4

关键词:武汉城市旅游圈空间一体化营销一体化

2003年10月,总理在世界旅游组织第15届全体大会上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旅游大国……我们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目前,旅游业已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各省、地区都根据自身特点纷纷制定了发展战略,并采取各种措施推出旅游精品来吸引广大游客。区域旅游空间一体化、营销一体化正成为国内旅游的主旋律。

在此背景下,2004年4月,武汉、黄石、孝感、鄂州、咸宁、黄冈、仙桃、潜江、天门9城市签订了《武汉城市旅游圈1+8区域合作意向书》,这标志着该圈旅游协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旅游圈的空间一体化、营销一体化这些关键问题对于任何一个旅游圈的品牌打造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武汉城市圈概况及城市旅游圈现状

1、城市圈概况。大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以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面积达六万平方公里。合力打造之下的“武汉城市圈”,将形成以大武汉为核心,与周边8个中小城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格局,是湖北产业和经济实力最集中的核心区。同时,这一城市圈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将超过全省的50%,是湖北旅游产业的核心区。

城市圈产业基础良好,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完备,游客集散能力强,基本能满足不同季节、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这些都为城市圈旅游一体化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武汉城市旅游圈的资源赋存现状。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从自然资源来看,武汉城市圈现有自然保护区14个。从人文资源来看,武汉城市圈内有世界文化遗产1个,历史文化名城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个,全国优秀旅游城市3个,风景名胜区部级3个,区域内有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4A级景区8个,湖北省申报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6个。

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紧密性和良好的互补性。对发展一体化旅游市场、建设国内一流区域旅游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武汉城市旅游圈的现状评价。

(1)地理优势。湖北是处于我国旅游流的必经之地,也是我国旅游客源地之一。从武汉自身来看,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构成“武汉城市旅游圈”,建立城市圈旅游一体化系统,可以提高武汉城市旅游圈的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

(2)地缘关系上的紧密性。以武汉为中心4小时旅程为半径的放射状旅游网络随着武汉城市圈间城际交通的迅速发展正在形成,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和火车提速,这个网络覆盖的面积也将不断扩大。交通的发展虽然不能改变城市的地理位置,但可以缩短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从而减弱距离衰减规律对游客出行选择的影响。据调查显示,有60%的游客将交通视为其出行最担心的问题。

(3)武汉是城市旅游圈一体化的服务中心。游客是否选择这个城市,首先考虑的是这个城市的交通、住宿等配套设施。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少有的集铁路、水路、公路、航空、邮政、电信于一体的重要枢纽。武汉优越的区域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武汉城市旅游圈”的核心,并使“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形成成为可能。

武汉的旅游交通已呈专业化发展。目前已发展到12家旅游专业汽车公司,豪华旅游车达400余辆。武汉市已开通至韩国、日本、泰国、香港、澳门以及全国各大城市的空中航线近百条,列车及旅游专列数百车次,形成航空、铁路、水运、公路多渠道、多层次的立体交通体系。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武汉市旅行社达到210家,形成网络化、规模化资本运作的发展态势。旅游饭店已逐步走向国际化、特色化,全市星级饭店达120家,香格里拉、华美达、假日、雅高等一批国际著名饭店管理集团也相继入驻武汉。

(4)城市旅游圈存在的问题。提起武汉,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东湖、黄鹤楼等;谈起咸宁,人们就知有九宫山、温泉谷等,这说明旅游景点已成为城市的另类名片。武汉城市圈的旅游名片缺乏一个有生命力的旅游产品,这主要体现在规划滞后,旅游资源整合有待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制约旅游业快速发展;各城市

宣传促销力度不大,未能形成整体促销氛围;武汉城市旅游圈的旅游收入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尚未显现。

二、武汉城市旅游圈一体化的必然性

所谓城市旅游圈是指以大城市为中心,从区域整个的自然、经济、文化、社会、交通和区位条件出发,合理配置大城市与周边旅游地的旅游资源效应和接待服务优势,从而形成旅游业的“城市一区域”与“市场一资源”共扼型的空间地域综合体。在现在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要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相邻城市应相互协调,突破行政界限,走和城市旅游合作发展之路,形成城市旅游圈一体化发展格局,丰富旅游内容,连点成线、连线成网,使旅游线路不断延长,避免旅游路线重复,增加旅游消费,提高旅游效益有利于旅游资源重组,促进各地在旅游开发、经营等方面取长补短,发挥整体优势,增强旅游圈整体竞争力,实现城市旅游圈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武汉城市旅游圈空间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就不可避免地是区域旅游空间尺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旅游研究应以空间为基本概念来探讨城市旅游产品的特性及其市场营销的方式。但目前城市旅游研究多集中于单因素的研究,很少会有研究把这些单个的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实施一体化研究。城市要构建旅游发展的综合性蓝图,就应对这些单个因素尺度上的城市空间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任一城市旅游目的地区域都应由一些不同旅游主题的旅游节点城市或城市旅游范围组成。如果一个范围内有一特定的风格和旅游重点,那么这个范围就可构成城市旅游圈。城市旅游圈的存在使城市旅游目的地区域有可能会满足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的多样性旅游需求与旅游期望。

武汉城市旅游圈在空间一体化上由以下五大部分构成,即古文化之旅、宗教文化之旅、民族魅力之旅、山水风光之旅、商业休闲之旅。

1、古文化之旅——三国文化之旅。城市旅游地的历史文化及文化遗产通常被认为是城市的重要旅游吸引物。随着城市遗产旅游的升温,城市历史文化旅游区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与遗产保护同等重要,但只有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被赋予经济功用,城市才能为其保护提供所需的资金。这也是在发展武汉城市旅游圈历史文化旅游区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在武汉城市旅游圈内可开发以三国文化为主的三国文化之旅。

(1)线路主要景点有:古隆中、诸葛亮广场、襄阳古城、水镜庄荆州(古城、关庙)、赤壁古战场、明显陵、黄仙洞、鸳鸯溪等。

(2)行程特色。湖北境内古三国遗迹丰富,而武当山、明显陵是湖北境内仅有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都与明朝皇帝有关,即明朝皇家道场、明朝皇陵。2、民族魅力之旅——清江土家民族风情之旅。城市内部与特定民族相关联的区域已被广泛用作旅游吸引物来进行旅游促销与市场宣传。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少数民族创造了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为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资源加以有效开发就能成为独特的城市民族旅游区。

(1)线路主要景点有:车溪、丹水漂流、清江、清江小三峡、土家歌舞、鱼木寨、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五峰柴埠溪大峡谷、梭布垭石林等。

(2)行程特色。清江是土家族儿女的母亲河,不但风光秀丽,而且两岸土家族风情十分独特。长江上游有以恩施、利川市为中心的游览区,而下游有以宜昌长五峰土家自治县为中心的游览区。

3、城市文化之旅——归元武当之旅。在宗教朝觐型城市可以发现比较明显的宗教旅游区。宗教旅游由于其特殊性,具有客源市场稳定、重游率高的特点。可以通过宗教活动带动为其服务的建筑业和宗教用品生产,以及为游客服务的行业,从而实现城市旅游业的增长。

(1)线路主要景点有:归元寺、宝通禅寺、长春观、武当山。

(2)行程特色。归元寺创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以建筑完美、雕塑绝妙、珍藏丰富而声震佛门。武当山的建筑是根据真武大帝修仙神话来安排布点的,并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图来营建。

4、山水风光之旅——山峡风光之旅。自然的山水风光是人们所向往的世外桃园生活的栖息地。由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城市高度工业化,大自然频遭污染,这些都使得山水风光之旅越来越受欢迎,客源也呈逐渐递增之势。

(1)线路主要景点有:西陵峡、九畹溪、神农溪、巫峡、瞿塘峡、白帝城、神农溪、瞿塘峡、灯影峡、大坝核心景区、毛公山。

(2)行程特色。长江三峡是中国十大著名风景名胜之一,素有“山水画廊”美誉,以雄、秀、险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名列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更使长江三峡举世瞩目,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目睹其风采。三峡库区周边旅游景点十分集中,自然风光以溪流、幽谷见长,这是土家民俗、纤夫文化最为浓郁、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

5、商业休闲之旅——武汉商业街之旅。城市商业休闲之旅的开发与发展为培育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提供了协调购物、休闲与旅游之间关系的最佳途径。城市商业休闲作为城市旅游发展的一种重要空间在未来城市旅游发展中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1)武汉现在主要的商业街有:江汉路步行街、武商武广世贸商业街、中南商圈、徐东商圈。

(2)武汉都市旅游:以黄鹤楼为重点,实施两江、两山、四岸、四桥综合开发,形成“大滨江旅游区”;以东湖为核心,整合省博物馆、武汉植物园、地质大学博物馆等周边科教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大东湖旅游区”;推进以汉口为主体的文化商业街区建设,打造包括会议、展览、商务、购物在内的商务会展旅游中心;进一步开发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等木兰系列景区,形成木兰生态旅游区。

四、武汉城市旅游圈营销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互惠共赢”是旅游圈营销协作目标,而战略规划则是实现目标的导引。根据武汉城市旅游圈的营销现状,营销一体化模式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来构建。

1、整体旅游形象的建立。旅游形象是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武汉城市旅游圈未来发展战略必须以城市圈旅游形象战略为核心。武汉城市旅游圈形象的塑造和定位应通过差别化战略,突出城市圈独有的地方文化,找出旅游形象本体,再围绕本体进行形象系统设计。

(1)形象设计。在上述确定武汉城市旅游圈空间一体化的五大之旅后,应围绕这一主体去设计各个主题的旅游形象,并重点对各主体的视觉景观形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其他感觉形象进行差异化、地方化设计;对游客感知形象即旅游服务行为形象和目的地居民形象进行设计;尤其是对武汉城市旅游圈形象空间结构的核心区域作好形象策划。

(2)形象推广。建立武汉城市旅游圈整体形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旅游圈内各旅游行业的齐心协力。聚各城市之力,把主题形象传播、产品形象传播、企业形象传播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政府、部门、企业等各司其责,实施相应的配套措施。

2、科学的积极的宣传促销。以提升城市旅游形象为目的,建立政府、企业联合的宣传促销机制。一是组织举办推介会、首游式、旅游文化节、旅游论坛等活动,构筑宣传促销平台。二是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宣传促销战略,积极参与省局组织的各类宣传促销活动。三是不断完善旅游网站,精心编印旅游地图、旅游指南、旅游画册,制作旅游光碟。四是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旅行社、星级饭店、景区、交通等宣传促销互动,达到“四个进入”,即旅游线路推介宣传品进大堂,宣传音像品进客房,旅游工艺品和土特产进商场,菜肴、风味小吃进餐厅。

3、武汉城市旅游圈旅游营销资源的整合。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建设应该体现在旅游资源的各个方面,就营销而言,加强武汉城市圈旅游营销合作将惠及城市圈中的各个城市。因此,应按照省旅游局的要求,统一部署,统筹规划。一是成立武汉城市旅游圈联络协调委员会,每年在黄金周期间有目的的召开城市圈互动协调会议,制定相应统一的宣传促销方案,以最低的宣传促销成本,达到最佳的宣传促销效果。二是统一策划武汉城市旅游圈旅游线路、营销宣传,从而避免重复。三是在武汉建立城市旅游圈旅游超市,将旅游产品、工艺品、纪念品等统一展示供游客选择。四是策划以武汉为龙头的城市旅游圈旅游品牌形象,整体推介城市圈旅游产品。

五、结语

一体化模式的构建是武汉旅游圈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互利共赢的关键所在。各成员城市应配合建立统一高效的旅游协作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内的资源整合和产品设计、对外的一体化营销来打造武汉城市圈的旅游品牌,力争成为华中地区最强有力的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研究模式的构建及其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

[2]刘名俭:以武汉为例城市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模式[J].湖北大学学报,2003(3).

地心之旅篇5

【关键词】郴州 旅游中心城市 湘粤赣

一、构建湘粤赣旅游中心城市的理论依据

(一)区域增长极理论

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区域增长极理论中提出,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里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并有规模和等级之分。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根据增长极的理论阐述不难得出,该理论仍然适合旅游产业的研究,旅游业的增长极在物质形态上实质就是旅游中心城市,旅游中心城市同样具备上述增长极的所有特点。

(二)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反映旅游空间集聚和旅游区域分工的是旅游空间结构理论,它是旅游系统的空间表达,是旅游生产体系的空间投影,反应了不同地区旅游发展绩效存在的差异。影响旅游空间结构变动的四大因素分别是旅游业中的规模经济、旅游者多样性偏好、旅行成本、旅游资源的差异性。(Mercer,1970:Weaver,1993)提到以城市为中心的旅游空间结构,这是旅游研究的一个热点,他的研究中表明在以城市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存在着不同旅游圈层,可以分为一日游圈层(adaytrip zone)、周末圈层(a weekend zone)和假日旅游带(vacation zone)。吴必虎(2001)通过对上海的研究也发现,在上海周边地区形成了由一日游圈层和两日游圈层构成的环城游憩带,其中有主要分布在距离城市140千米的腹地内的一日游圈层,以及出游半径约为300千米的二日游。

(三)旅游地空间竞争理论

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内出现时会引起旅游地的空间竞争。当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时,它们各自的吸引力往往会出现相互制约或同步增长的动态变化,同时会造成地域旅游市场结构的重新组织。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转移将会引起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重新选择。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贸、会展等需求的增加对旅游城市场空间的竞争将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能够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城市将在城市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吸引力,竞争的优势将也朝着这类城市转移。在旅游中心城市的构建中,要注意研究旅游者需求偏好的转移、突出自身优势从而赢得旅游地空间竞争。

(四)旅游者空间行为

旅游者空间行为是人们在地域上进行旅游和游玩的过程中,根据涉及的空间大小可把旅游者空间行为划分为大、中、小三个尺度。以省际、全国、国际为空间范围单位的是大尺度,旅游者以力图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尽可能游玩更多的高级别旅游点、采用环状路线旅游为空间的行为特征;以省内、地区(市)内为空间范围的是中尺度,以县(市)内、风景区内为空间范围的是小尺度,中小尺度旅游者除拥有大尺度的三个特征外,还具有采用点状路线旅游、旅行路线影响旅游效果两个明显特征。

二、湘粤赣省际旅游中心城市定位

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很多城市都在积极迫切的寻找着其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竞争优势,在众多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各种“中心”的建设也就作为目标被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旅游中心城市就是指在区域旅游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区域社会文化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城市。

湘粤赣省际旅游中心城市的打造,就是希望在该区域内能够形成一个旅游产业发达,功能完善,具有较强的聚集、辐射和旅游综合服务能力,能够主导和带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城市。从地理位置来看湖南、广东、江西三省边界区域(俗称“红三角”)(见图1),郴州建设湘粤赣省际旅游中心城市,就是要与韶关、赣州展开竞争,力争发展速度更快、服务质量更优、综合实力更强,成为红三角地区的旅游强市。

三、郴州打造“湘粤赣”省际旅游中心城市的必要性

(一)“两城建设”战略发展的需要

2009年郴州市提出将建设“湖南最开放城市”与“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而发展旅游是完善城市产业结构和社会文化功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城市向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旅游是现代城市的一项重要功能,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要求城市不断完善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改善环境质量。旅游服务作为一种高档次的服务方式,更是完善城市服务体系的不可缺少部分,城市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完善旅游功能。

(二)资源整合要依托旅游中心城市

区域旅游发展到一定时期,需要有一个可以依托的旅游中心城市为其提供配套,形成合力。实践证明,旅游中心城市的发达程度是制约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湘粤赣省际旅游城市以生态旅游为特色:一是名山,包括赣州东江源头三百山、五指峰,郴州莽山、苏仙岭,韶关丹霞山等名山群;二是名水,包括郴州东江湖、赣州陡水湖、韶关南水湖为代表的河湖风景区和以郴州汝城温泉、韶关南华温泉、赣州三百山温泉为代表的沐浴文化旅游区;三是名寺,包括韶关南华寺、郴州南禅寺、赣州宝华寺等千年古刹,是国内外有很高宗教地位和文化内涵的旅游胜地;四是名城,江南宋城赣州、福城郴州和岭南文明发祥地韶关,共同组成独具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名城群落。但是三市之间由于行政分割、交通等基础条件的限制,整体上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人为分割和恶性竞争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对于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十分不利。通过培育本区域的旅游中心城市,从而对该区域的旅游发展进行有效整合、协调和带动以加速区内旅游业的发展,提高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成为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三)推动郴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旅游中心城市除具有城市的基本职能外,它以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要为主要职能,保持区域旅游经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其核心,最终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郴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之力争用5―10年的时间努力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产业强市的跨越,在郴州市旅游局提出的“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总体目标中,郴州市旅游业转型发展要实现5个转变:在旅游发展模式上实现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和谐发展”转变;在旅游增长方式上实现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型”转变;在旅游营销方式上实现“产品营销”向“旅游目的地营销”转变;在旅游企业结构上实现由“小、散、弱”向“大而强、小而精”转变;在旅游管理方式上实现由“行政手段为主”向“行政、经济、法律、行业自律相结合”转变。这五个转型与旅游中心城市所要行使是一致的,可以加快本地区旅游产业转型的步骤。

四、郴州打造“湘、粤、赣”省际旅游中心城市的可行性

(一)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郴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秦以来,郴州即为历代县、郡、州、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省历史文化名城。郴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唐宋文人王昌龄、杜甫、韩愈、刘禹锡、秦少游等,均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市内著名的风景区苏仙岭,因其美妙的神话传说,被誉为天下第十八福地。岭上宋代的“三绝碑”、市内的“义帝陵”、北湖韩愈的“叉鱼亭”,处处记载着郴州古老的历史。民主革命时期,郴州还是湘南起义的策源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郴州悠久的历史留下无数历史文物古迹和革命纪念地,让人凭吊,令人发思古之幽情。而秀丽的山河更是享有“山川秀丽甲湖南”的美誉。五盖山,古木参天,野生动物没期间,现已辟为我国南方唯一的国际狩猎场;东江湖,烟波浩淼、山青水碧、有“东方瑞士”的美称,浙水漂流号称“中国生态旅游第一漂”;市郊的地下河溶洞万华岩被誉为“世界洞穴奇观”;丹霞胜境飞天山丹峰耸立,竹海茫茫,显示出大自然的神奇;便江奇观融五千年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百里便江秀美的自然风光于一体,令人叹为观止;仰天源高山草原让人以为是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宜章莽山原始次森林,有“第二西双版纳”之称,具有植物王国的迷人风采;汝城热水温泉水温之高,流量之大名冠全省,且内含硅、钠、钙、氡等30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元素,是南方少有的疗养胜地。

(二)地处红三角,区位条件好

郴州在发展基础方面,在与周边城市比较,主要的优势是从区位条件看,郴州毗邻广东,靠近港澳,是湖南的“南大门”,处于东西向长三角与闽三角、海西经济区和大西南、成渝重点开发区域,南北向武汉与长株潭(长江中游重点开发区域)和珠三角经济圈的中心,是“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在中西部地区,郴州货物出海距离最短、市场半径辐射最广、物流成本最低,是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桥头堡”。这是湖南其他任何一个城市不能相比的,在郴州周边300公里还没有形成占据强势地位的主导城市,郴州具备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地缘条件。

(三)交通网络发达,可进入性强

郴州是华南地区承南启北、联东贯西的必经之地,是交通布局的战略要地,同时拥有纵横双向交通建设的格局。随着武广高铁、桂林-郴州-赣州铁路、衡茶吉铁路、衡武高速、岳汝高速、厦蓉高速、三南高速、桂道高速、宜凤高速、永郴快速干道、耒宜高速4改8等纵横交通大动脉的修建,加上已有的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资郴桂嘉高等级公路,我市的交通将由过去的交通节点变成交通枢纽,在华南腹地构造“大十字架”交通态势。“十二五”期间,郴州将力争启动机场建设,并争取昆台高铁取道郴州,交通优势会得到进一步改善提升,实现航空、铁路、公路互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郴州建设综合性运输物流中心城市已经基本成形。

(四)拥有雄厚的旅游业基础

郴州市通过“创建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打造“粤港澳后花园”等战略实施,为构建湘粤赣旅游中心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郴州市旅游局提供的数据,2007年全市共接待各类游客90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旅游总收入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9.16%。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旅游星级饭店41家,其中五星级旅游饭店4家,全市共有旅行社39家,国际旅行社4家,收入过亿元的旅行社1家,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逾3万人。以上均位居湖南省前列。2007年国庆黄金周,全市接待各类游客69万人次,环比增长15.4%,客房出租率98%,游客的增幅、客房出租率双居湖南省第1位,旅游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均居湖南省第3位(仅次于长沙、张家界)。

与韶关、赣州相比,本文选取了三地的旅游收入和接待人次(表1)相比较,从中可以看出郴州在接待国外游客旅游者人数、旅游旅游收入基本经营指标这两项项重要旅游业指标上均居三城市之首,承担了湘粤赣省际区域的对外口岸功能,成为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的城市,已具备了构建湘粤赣省际旅游中心城市的产业基础。

表1“红三角”地区2005年―2008年旅游收入与接待人次情况表

资料来源:根据2009年广东、湖南、赣州统计年鉴整理。

(五)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环境优越

优美的发展环境是郴州旅游业发展的坚实保障。为了推动郴州市旅游业更上台阶,构建一个定位科学、布局合理、发展迅速的旅游业发展新格局,市委、市政府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提出?“打基础、创环境、促发展”的新思维,对郴州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范。通过全市人民的努力,目前郴州旅游发展的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城市、景区的亮化日益促进,市民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影响渐拓,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氛围不断增强。2009年5月,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郴州非禁即行,先行先试。旅游业可望成为推动郴州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口和着力点。

五、郴州打造“湘粤赣”省际旅游中心城市战略思路

(一)广泛宣传,达成共识

构建湘粤赣省际游旅游中心城市,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加强构建湘粤赣省际游旅游中心的宣传,在当地政府、旅游业界、旅游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形成共识,共同推动。首先,将旅游中心的构建纳入到郴州旅游发展规划的战略目标中,并通过官方媒体进行宣传造势,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郴州建设旅游中心的城市的必要性并引起广泛讨论。其次,在旅游业界、旅游学界以及社会各个方面对郴州构建“湘粤赣”省际旅游中心城市进行广泛的研讨,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共同推动。破除现有的不顾整体形象、长远发展,就旅游谈旅游、就区域讲区域,各自强调本行业企业利益,互相指责、互相拆台的封闭狭隘观念,树立省际旅游中心城市的观念。

(二)加强旅游环境建设,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

发展城市旅游,提质城市形象。城市形象对于一个旅游城市的重要不言而喻。“福韵郴州,山水含福”作为城市形象的广告语,以为大众所知。郴州是为百福之地,北湖是郴州人民的母亲湖,是郴州福文化精髓之所在,是郴州含金量最高的人文资源。还有苏仙岭福山、北湖福水、龙窟福泉、龙王福庙、龙女福鼎等福文化元素,折射出郴州福文化丰厚的内涵。关键是如何挖掘整合福城文化元素,恢复建造福泉、福庙,提质改造福山、福水。为此,要把挖掘整合恢复提质福文化遗迹,作为中心城区提制升级的重要项目,纳入规划,早日实施。使之成为展示郴州历史、文化、生态、现代城市风貌的经典区域提升城市品质和吸引力。

继续实施旅游目的地形象品牌“八个一工程”,在已完成的五个工程(一个形象宣传口号、一份市域导游图、一首目的地旅游歌曲、一本市域旅游手册、一部旅游产品光碟)的基础上,启动一个品牌旅游理念、一个综合城市形象(TVI)、一个目的地形象代言等三个工程,使郴州在众多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中脱颖而出,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需要建设大型旅游集散中心,完善城市旅游信息系统、导游标识系统,培育强大的旅游中介服务体系,增加城市景观与休闲娱乐空间,打造具有独特性格特征的现代城市等措施完善郴州市在区域内的旅游服务功能,对外传递信息,对内组织客源、建设旅游网络。加强城市环境的整治,改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增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互动空间,使山水城市真正成为人的城市、绿色城市、生活城市、体验之城。

(三)整合区内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产业升级

一是要加强市内旅游资源的整合,加强景区、景点之间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大旅游,实行旅游产业集约性经营模式。二是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要打破区域界限,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跨区域合作,从内外两方面打造无障碍旅游。从内来讲,全市旅游业的发展,应当总体规划、优化布局、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形成整体效果,从设施、环境到市场、服务等在县与县、乡与乡之间实现旅游业发展无障碍。从外来讲,充分发挥粤、港、澳“后花园”的优势,建立南北对接,东西互联的旅游格局。三是要加强行业之间的联动共进,建立旅游、景区、文物、湖区等一体化的具有实际职能的文化旅游管理机制,将全市的旅游资源、旅游企业纳入统一管理和经营,尽快形成郴州市旅游业发展的合力。通过发展旅游的吃、住、行、游、娱、购,推动城建、交通、通讯、文化、流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四)坚持机制体制创新,努力提升旅游开发水平

要断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精品名牌”、“资源整合”战略,实施开展旅游“五个一”工程,即通过3年的努力,每个县市区争创一个省级卫生县城、创建一个部级4A级以上景区、建设一个四星级酒店、建设一个高档五星级农庄、建设一条特色旅游文化街区。要充分利用政府、市场和政府+市场三种手段,细分各种产品和游客特点,利用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大境外市场以及周边城市群市场的深度营销,促进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协调发展。大力支持东江湖和莽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加快推进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宝山―柿竹园工矿旅游、便江百里丹霞风景区综合开发、八面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等项目的开发建设,突出在中央、省内长株潭和国内旅游发达地区的旅游宣传营销,加强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例如对旅游星级饭店在用水用电和数字电视收视费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以弥补因实行服务质量和标准而付出的成本。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全面提升旅游城市新形象。

(五)加强旅游人才培养

旅游中心城市的构建,人才是基础。在旅游人才的培养观上,要超越传统资源型的风景区和接待业这一培养模式。现代旅游业需要的已不是简单的从事风景区管理和接待业的人才。具有融合战略观、跨行业驾驭能力、多业务水平的人才才能适应未来旅游行业发展需要,不管是寻求新市场定位的大公司还是在特殊领域生存的小企业都强烈需要这种创造性的人才。因此,要跟随产业动态进行旅游教育体系的调整,既要培养提供行业基础服务的技能型人才,更要培养创造性人才。要充分发挥湘南学院、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地方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培养郴州旅游产业所需的各类人才。

参考文献

[1]柴彦威,林涛,刘志林,等.旅游中心地研究及其规划应用[J].地理科学,2003,23(5):547―553.

[2]李跃军.试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的构建―――以浙东南旅游区为例[J].台州学院学报,2003,25(1):83―86.

[3]冯霞,张立明.构建旅游中心城市之研究―――以荆门市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6):88-92.

[4]杨皖苏,严鸿和.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人文地理,2007(6):106-108.

[5]钱天鹏.重庆作为长江上游旅游中心城市构建研究[M].西南大学,2009年

[6]郴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郴州创建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战略研究”(编号:09YBB366)、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项目“创建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模式研究―郴州市为例”(编号:0910ZZ24)、郴州市软科学项目“郴州创建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模式研究”(编号:2009GL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地心之旅篇6

〔关键词〕道法自然;旅游者;行为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F59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3)02-0110-05

〔基金项目〕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哲学·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项目

〔作者简介〕曾武佳,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讲师,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曾华艳,欧阳立群,四川省会展经济促进会研究人员,四川成都610064。自“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提出以来,学术界曾掀起一股研究“生态旅游”的热潮。一部分学者试图通过案例研究、抽样调查或心理学分析,来解释不同旅游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差异,探索如何促进转变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让旅游行为更加生态、对环境更加友好。另外一部分学者则对生态旅游发展持怀疑态度,他们大多认为,生态旅游的学术研究还不尽成熟,生态旅游开发并未达到最初提出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目标,已成为正在破碎的泡沫。

本文认为,之所以出现上述争议,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研究者仍然以传统经济学的范式在研究生态问题,其关注的重点都在旅游者或投资商的偏好或需求,而忽视了大自然本身的需求与规律,忽视了旅游者的生态伦理教育与文化价值引导。因此,作者试图另辟蹊径,重新寻找指引旅游者行为生态化的哲学路径,即通过对道家在生态伦理方面的生态观点和生态智慧进行挖掘和梳理,借鉴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对生态旅游者的启示与导向,促进旅游者行为的生态化和生态旅游的发展。

一、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者行为

1.“生态旅游”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最早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Ceballos 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此后,学术界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对旅游者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普遍认为,不同旅游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出非常大的差异。为了解释这种差异,学者们又从两种路径对生态旅游进行研究与阐述。大部分学者通过案例研究或者抽样调查,归纳分析旅游者或者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偏好与旅游行为,并以这些受调查旅游者的背景差异进行解释。另有少部分学者为了解释旅游者生态旅游行为上的差异,尝试从弗洛伊德心理结构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及旅游者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解释。〔1〕遗憾的是,由于统计数据的不完整性,以及研究者与调查者偏好的不确定性,纵观包括大地伦理学与深度生态学等在生态伦理领域颇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没有能够提出被社会广为接受并能有效促使旅游行为生态化的理论。

针对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不足,也有一部分学者对生态旅游发展持怀疑态度。他们研究认为,生态旅游并未像它发起的初衷一样,有效地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比如Carrier等对20年的生态旅游发展提出批评,他指出许多所谓的生态旅游开发由于与大众旅游区别不大,这一模式难以达到生态旅游最初提出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目标,它已是正在破碎的泡沫。〔2〕Jessica Coria等人指出生态旅游经常由于多种因素未能实现原住民社区预期效益,包括社区内人力、财力、社会资本捐赠的短缺,生态旅游经济效益公平分配机制的缺乏,以及土地不安全等。最后,在结论部分,作者认为生态旅游面临一系列的谬误,并且指出由于多种变数的存在,生态旅游是否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选择还没有定论。〔3〕Buckley,R.等人则提出了生态旅游可能遭遇的伦理困境,进而质疑生态旅游发展。〔4〕David B. Weaver等人指出,虽然有大量的关于生态旅游文章、期刊和书籍发表和出版,因为其片面性、零散性和缺乏整体思考,表明生态旅游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的问题,其研究还不尽成熟。〔5〕

2.生态旅游者行为的特点

学术界对生态旅游者行为的定义比较多,往往从不同研究目的和角度进行阐释,因而没有形成统一概念。本文主要研究不同旅游者的生态旅游行为,因而主要相对传统旅游者而言进行定义。传统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其行为方式一般表现为只注重观光游览的行为本身,忽视或不关心旅游活动对旅游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这种非生态旅游行为往往导致自然环境与旅游资源的破坏。与传统旅游者不同,生态旅游者的旅游行为不会损害旅游地生态系统或者地域文化。因此,可以认为其旅游行为对旅游地生态系统或者地域文化不会形成损害的旅游者就是生态旅游者。传统旅游者与生态旅游者的行为差异如表1〔6〕。

如果按照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的生态化程度,可以将生态旅游者区分为严格的生态旅游者和一般的生态旅游者,在这个生态旅游者谱中,具有从生态中心主义向人类中心主义发展的倾向,一般的生态旅游者和严格的生态旅游者的生态行为差异如表2〔7〕。如果继续向前延伸到一般旅游者,就可以形成按照旅游动机和生态行为构成的旅游者全景谱。

严格生态旅游者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将旅游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环境保护作为自身固有的责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表现的旅游行为可以称之为生态旅游行为。传统旅游者甚至一般生态旅游者表现的旅游行为,并不总是有利于自然环境保护,对旅游地生态系统和地域文化造成一定破坏,影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以称之为非生态旅游行为。

表1传统旅游者与生态旅游者的

旅游动机与行为差异

序号1213传统旅游者1213生态旅游者11213享乐为基础1213以自然为基础的享受与生态教育21213旅游区文化与景观的欣赏1213旅游环境资源和文化价值魅力的享受31213追求享受视觉观光1213期望获得有深度的体验和经历,追求身体与精神的挑战而非享受,追求积极的参与而非被动的享受41213行为特征是亲近自然1213行为特征是学习自然和保护自然51213对当地居民及其传统好奇1213希望与当地居民交往、学习文化,了解宗教文化传统61213动机是度假、休闲、娱乐1213动机是满足“回归大自然”的心理需求71213有些人乱扔垃圾引起污染1213将垃圾分类收集,约束行为81213交通方式不加限制1213交通方式有选择,一般不使用产生污染的机动车91213可能打扰当地居民和生物的生活规律1213以不打扰当地居民和生物的生活为前提101213破坏环境与自然景观,导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旅游业衰退1213有效保护资源环境,导致旅游区生态与社会和谐协调,旅游业持续发展

3.旅游者行为的生态化

对于如何纠正旅游者的非生态旅游行为,冯春艳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利用心理结构理论设计旅游游程;提升生态行为的意识层次;促进生态旅游者价值取向的转变。潘海颖认为旅游者旅游行为的生态化管理主体包括旅游管理者、经营者、目的地居民和旅游者四个环节,重点是旅游者的行为管理,可以通过制定生态规章、推广生态教育等措施,倡导旅游者自我管理。〔8〕朗艳认为促进旅游者建立生态旅游观念的对策是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一是树立生态意识,进行全民教育;二是加强生态道德建设。〔9〕方百寿在论述宗教旅游的生态化趋向时,指出旅游行为生态化的核心是提高旅游者的消费观念和环保意识需要:(1)在宗教景区制作环保内容的标识牌;(2)借助宗教教义宣传生态保护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的环保意识要加强,能够以身作则;(4)举办一些旅游者参与的环保讲座或活动,如植树、废品回收等;(5)组织旅游线路时,将自然景点与宗教景点交叉设计,既丰富游览内容,又便于旅游者的直观教育。〔10〕深层生态学将社会变革方案建立在个体意识的转变上,要求每个社会个体改变仅以人为中心的态度、价值和生活方式,学会尊重自然,与自然和平相处。当足够多的人做到了这一点,社会就会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就会成为严格生态旅游者,非生态旅游行为将被完全摒弃。〔11〕

显然,意识观念是决定旅游者旅游行为是否生态化的关键。道家正是从意识“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注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这种思想从意识观念的最基础根基上,建立旅游者的具有生态整体观意识,从而让旅游者自觉采取生态旅游行为。

二、“道法自然”的生态思想

1.“道”的基本含义

道家将“道”视为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总法则。那什么是道呢?《道德经》二十五章有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二十一章曰:“道之为物,唯怳唯忽。忽兮怳兮,其中有象;怳兮忽兮,其中有物。”〔12〕由此可见,道在有天地之前就已存在,无声无形,怳兮忽兮,且是亘古不变的,无处不在,永不停止的,是生养天下万物的母亲。

2.“道法自然”的主要内涵

“道法自然”一词出自《道德经》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3〕。道法自然的思想是道家思想中最为核心的思想,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道教宗庙的山门都刻有“道法自然”四个大字,由此可见“道法自然”思想在道教中的地位。《老子想尔注》(敦煌残卷本)将“道法自然”解释为“天地广大,常法道以生;况人,可不敬道乎?”因此人类应该遵循自然之道,效法道的自然无为,按照万物的自然性质,辅助万物自然地发展而不妄加干涉,自觉地顺应天地自然形成的时空秩序而不应对其进行干扰和破坏。〔14〕《黄老帛书·国策》里指出:“过极失当,天将降央(殃)。人强胜天,慎辟勿当。天反胜人,因与俱行。先屈后信(伸),必尽天极,而勿擅天功。”地球相对于宇宙来说,就只是尘埃,人又好像是地球的细菌,是极其渺小的。因此,“人定胜天”是行不通的。道家、道教强调以天为父、以地为母,认为“法自然”是一切事物运行的不变法则,如果不“法自然”,就是自掘坟墓,自取灭亡。

3.“道法自然”的相关生态思想

可以说,道家思想本身就是一种生态哲学,不过它是一种研究宇宙(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的生态哲学,它研究的系统范畴远远大于其他生态哲学的研究范畴。因此,除了道法自然外,道家思想中的“阴阳平衡”、“气化论”以及“清净无为”、“少私寡欲”、“返朴归真”等思想都是其较为独有的生态思想,但这些思想都是由“道法自然”的思想延伸出来的。

比如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有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15〕

河上公注曰:“一,无为,道之子也。”也就是说,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要“清净无为,守道而行”,不然就会偏离本相而走向灭亡。道家明确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和“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要求大家崇尚节俭,将自己的欲望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不要盲目去追求奢侈享受;更不能为了钱财和权力,不择手段,出卖自己的良心和人格。这是和“道法自然”的思想一脉相承的。

三、“道法自然”思想对旅游者生态行为的启示

1.提供了“人与天一”、“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视角

人在自然中的定位是旅游者旅游行为的哲学意识基础,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即所谓“天人之际”问题或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道法自然”的中心概念是“道”,人与自然万物来自一个共同的总根源“道”,天人之道可以合一,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整体,即天人合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16〕“道”作为道家哲学最高与最基本的范畴,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与本质,以及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和法则。《庄子·齐物论》中指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7〕这是道家对人在自然界中定位的核心观点。

传统旅游者和生态旅游者旅游行为之所以存在生态和非生态的差异,其产生的哲学根源就是人与自然之间价值地位观点的不同,二者分别基于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价值观。道家“人与天一”、“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跳出了人与自然谁为中心的非此即彼的分裂或对立思维模式,视自然和人为同一整体,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非要以中心来定义,就是生态中心主义,“天定胜人”主义,目的是要实现生态的和谐及可持续循环。

道家“人与天一”的整体观对旅游者旅游行为生态化的指导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天与人的关系定位上,天人一体构成完整的系统,趋向在合不在分;其次在生态伦理的目标层面上,天与人共生共荣。在将人与自然关系视为同一整体系统以及对生态旅游者行为产生影响上,道家思想与现代深层生态学恰好不谋而合。而后者是当代环境保护思想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与旨在“反对污染和资源消耗”的以保护“发达国家人民的健康和财富”的浅层生态学相比,抛弃了人类中心主义,把人与自然作为统一整体来认识〔18〕,成为严格生态旅游者行为的理论基础。

2.提供了“以天合天”、“法天贵真”的生态伦理视角

在对待自然的总体方法上,“道法自然”思想强调保持事物的本真状态,这正是严格生态旅游者遵循的对待自然万物的总原则。道家反对人的妄为干涉、强调追求纯自然的秩序和状态。老子提出〔1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孰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显然,按照“道法自然”原则,认为自然就是道,自然就是真,因而反对一切外加的人为束缚和矫饰,反对对自然界和动植物的妄为干预,提倡真情与自然。道家在回答“何谓天?何谓人?”时,《庄子·秋水》中认为“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20〕在道家看来,一切人妄为的就是“人”,自然的状态就是“天”。在处理与自然界动物关系时,道家既反对为了人类价值利益对待动物,也反对违背以天合天原则对待动物的方式。《庄子·至乐》中谈到,比如对待鸟类,“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鮋,随行列而止,委虵而处”〔21〕。明确反对“以己养养鸟”,反对按照“人”的方式去所谓厚待动物,明确倡导“以鸟养养鸟”,让动物以天性生活,人类不对它们有任何的干扰。

“道法自然”思想对包括动植物在内的自然界体现了一种尊重而非凌越、自然无为而非妄作的“法天贵真”态度,与现代严格生态旅游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一致的。在旅游过程中,严格生态旅游者十分尊重旅游区的人文与生态环境,以不发生影响为前提进行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的影响限于留下脚印和带走照片与记忆。反之,传统旅游者常常违背道家的万物平等价值观,仅以人类价值为出发点,不尊重自然万物生存权,通过狩猎、垂钓等非生态旅游方式,以虐待甚至残杀动物为享乐,或者有意无意地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以道观之,这些非生态旅游行为产生的根源,主要来源于旅游者内心缺乏对待自然界万物的“道法自然”、“以天合天”、“法天贵真”道德观。

3.提供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活态度视角

“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人产生于“道生万物”的过程中,作为自然万物中的平等成员,人类不是主宰者和优越者,因而人类应效法天地之道,对一切事物采取顺应自然、遵循天道自然本性的态度,过着谦逊无为、自然而然的生活。道家提倡恬淡无为,重视精神而非物质,追求返朴归真,体验生命的真实意义,因此呼唤人类回归自然纯真的生活〔22〕:“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并且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家指引人类进入一个未经雕刻、至真至极的绝对境界,实现人与道契合、人与自然合一。

道家倡导的“返朴归真”简单生活态度,正是生态旅游者所追求的谦逊和不争的品行,这些行为同时体现在现实的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处理中。道门中人的生活范围大都在自然风景优美的“洞天福地”,生活上不过多依赖社会。生态旅游者自助式的简单旅游服务需求,旅游前进行的行程和目的地研究以减少和避免对旅游区的人文影响,追求简单生活和专业化小团队的清静旅游活动,均体现了道家的返朴归真生活态度。而一般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追求个人享乐,表现的旅游行为必然是非生态的。

在对自然与社会的索取方面,不同类型旅游者的行为方式截然不同。道家强调的人类适当克制欲望,凡事适可而止,做到寡欲知足,自然无为,就是严格生态旅游者表现的生态旅游行为。如果旅游者违背道家的“寡欲知足”准则,在旅游活动中必然表现出非生态旅游行为,体现为物质享受欲望无度,欲壑难填,对自然资源过度掠夺和榨取,破坏生态系统平衡,从根本上反“道”而行。

四、结论

意识决定行动。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宗教,应该也能够对旅游者的生活态度与旅游行为的生态化产生重要影响。追求“与道相合、人天合一”的道家信仰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必然表现为理想的生态旅游行为。因为旅游行为只有生态化,才符合“道法自然”原则,才能让求道者与道同一,才能实现精神快乐和愉悦,这是道家道教信仰者的内在追求和人生终极。从传统旅游者角度看,也许理想的生态旅游行为会带来旅游行为的部分约束,让旅游者丧失一些尽情享乐的旅游机会,而在求道者那里,生态旅游行为正是通过这种途径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平静。

道家“道法自然”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实践观,与因生态环境恶化所产生的现代生态理论倡导的生态旅游行为相比,具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高的自觉性与天然性特点。现代生态理论相对具有被迫性、非主动性、由外而内的适应性等特点。道家对生态旅游实践指导作用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道法自然”价值观为旅游者行为的严格生态化转变提供了一种从意识上彻底改变的可能路径。尽管“宗教并不能解决世界上的环境、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然而,宗教可以提供单靠经济计划、政治纲领或法律条款不能得到的东西:即内在取向的改变,整个心态的改变,人的心灵的改变,以及从一种错误的途径向一种新的生命方向的改变”〔23〕,这正是道家思想对旅游者旅游行为生态化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冯春艳,杨萍.生态旅游者的非生态旅游行为的深层成因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6,(2):31-34.

〔2〕Carrier J G, Macleod D V L. Bursting the bubble: The socio-cultural context of ecotourism.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2005,11(2),pp.315-334.

〔3〕Jessica Coria,Enrique Calfucura,Ecotour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communities: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Ecological Economics, Volume 73, 15 January 2012,pp.47-55.

〔4〕Buckley, R. (2005). In search of the narwhal: Ethical dilemmas in ecotourism. Journal of Ecotourism, 4,pp.129–134.

〔5〕David B. Weaver, Laura J. Lawton,Twenty years on: The state of contemporary ecotourism research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 Tourism Management, Volume 28, Issue 5, October 2007, pp.1168-1179.

〔6〕周永广等编著.旅游业环境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37.

〔7〕David Weaver, Laura Lawton. Overnight ecotourism market segmentation in the Gold Coast Hinterland of Australia.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2, 40,pp.270-280.

〔8〕潘海颖.生态学视角的游客行为管理研究〔J〕.经济论坛,2007,(24):72-75.

〔9〕朗艳.构建旅游者生态旅游思想观念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09,(34):144-145.

〔10〕〔23〕方百寿.论宗教旅游的生态化趋向〔J〕.社会科学家,2001,(1).

〔11〕章海荣编著.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15.

〔12〕〔13〕〔15〕〔16〕〔19〕〔22〕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王卡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102-103,101,154-155,86,168-169,14,103,25,130-131,196-197,76-77,113-115,190,262-263,182.

〔14〕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91.

〔17〕〔20〕〔21〕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79,590-591,621.

地心之旅篇7

关键词:体验经济;旅游体验;交往互动模式

在以“休闲者”为中心的时代正逐渐成为一个日益引起关注、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体验经济时代。Pinell和Gilmore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提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产品为基础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并且使消费者产生美好感觉,从而让消费者为‘体验’付费。”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旅游业的发展,关注游客旅游体验,如何使游客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已成为旅游经营者和从事旅游研究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旅游体验的概念及特征

旅游业是体验经济时代的先锋。人们的旅游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休闲和购物,而是追求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旅游经营的中心任务不再是单纯提供旅游产品与服务,而是为游客塑造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满足游客消遣娱乐、求知审美、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不同的学者对旅游体验有不同的理解,邹统钎将旅游体验定义为: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事物或事件的直接观察或参与过程以及形成的感受;谢彦君认为,旅游体验是一种愉悦,是旅游世界的硬核;孙根年认为,旅游体验是指旅游者通过感觉器官与思维活动,对所处景观环境与过程经历的体会与感验;李义平研究指出,波斯汀(Boorstin,1964)把旅游体验定义为一种流行的消费行为,是大众旅游非自发的预制的体验。以上知名学者对旅游体验的定义大同小异,主要是从旅游者的角度进行的,笔者认为还可以从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目地的居民的角度对其加以概述。笔者认为,旅游体验是以旅游服务为舞台,以旅游产品、旅游设施为道具,以旅游者追求旅游愉悦为目标,在整个旅游过程中通过沟通、互动、游览和消费等方式体验放松、新奇等独特的精神享受。

旅游体验是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代表着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高的旅游形态。旅游,表面上是人们离开生活世界到旅游世界寻求愉悦和审美的活动,其本质是到旅游世界体验不同于自己所习惯的文化和环境。因此,获取旅游体验是游客的根本追求,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为满足游客体验服务的。只有游客获得了难忘的经历,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实现其价值。旅游体验具有以下特点:

1.重视旅游者的参与性

从近年来的旅游实践看,人们为了“体验”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高参与性是旅游体验的核心,旅游的经历就是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结果,参与程度与体验效果直接相关,参与程度越高,体验效果越好,反之则越差。

2.重视旅游者的情感反应

旅游体验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认知反应,在认知反应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感,旅游活动就是游客对旅游产品在心理和情感上的体验。旅游者的教育背景、个性、兴趣爱好等影响着情感反应的强烈程度。当旅游产品与 旅游者的兴趣或心境相符合时,就会产生一种积极肯定的情感,表现为愉悦、难忘的一次经历。

3.体现旅游的差异性

旅游体验从心理学角度讲,是当一个人达到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因此,没有两个人的体验是完全一样的。旅游已使人们的社会人角色转变为自然人角色,追求个性的张扬,兴趣爱好的满足,要求旅游体验内容、方式力求独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时刻保持体验物与众不同的个性,不断为游客带来新鲜的旅游感受,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

4.体现旅游的挑战性

旅游体验是区分生活世界和旅游世界的因素之一,因此,适度的挑战性活动才能使旅游者真正忘却自我,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追求超越心理障碍时的成就感和舒畅感,以至充分体味到一种克服种种困难后体验征服的愉悦。

5.体现旅游的主题性

主题是旅游体验的基础和灵魂,鲜明的主题能充分调动旅游者的感官,为旅游者获得真实的体验环境,触动旅游者的心灵,使之留下深刻感受和强烈印象。比如,印象刘三姐,生动的表演、刘三姐的服饰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真切地忘记了时间,仿佛真的置身于刘三姐的表演之中,从而使体验更加真实。

二、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

旅游体验,既是体验旅游过程,又是注重旅游过程带给人的心灵的放松与感悟,也是现代社会压力与竞争日益增加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普遍要求。在旅游体验的过程中,客体是旅游体验产品本身。第一主体是旅游者,也就是形象的接受者;第二主体是旅游企业服务人员,也就是形象的给予者。不同第一主体对同一事物所感知到的或进一步从所感知中做出的判断是不完全一样的。Chris Ryan在其著作《休闲旅游:社会科学的透视》中,将影响旅游体验的因素划分为先在因素、干涉变量、行为和结果几个因素,并认为旅游体验的质量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结合Chris Ryan对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的划分,笔者认为,游客体验的影响因素包括旅游者本人、旅游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旅游过程和旅游体验产品的特性等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如图1所示),决定了游客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总体体验效果。

根据所查文献资料和笔者对游客的调查,笔者对每大类下面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游客旅游体验影响因素体系,见表。

三、旅游体验交往互动模式的构建

游客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追求快乐的体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内心矛盾越来越复杂,人际关系越来越淡薄,然而旅游活动却能让人享受亲情、实现自身心理平衡。当旅游者决定去旅游到返程这一期间,将扮演多种角色,但不论扮演哪种角色,他都会跟诸如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旅游经营者等进行交往。而最为困惑的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知道或是该怎样去跟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进行交往,以形成良好的旅游体验价值。舒茨曾提出,如果说把握行动者的主观意义对于理解不以交往为目的的行动来说已经是至 关重要的话,那么,对于理解以交往为目的的行动来说,把握行动者的主观意义则就是必不可少的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要想真正让旅游者享受到一种高质量的旅游体验,一定要先理解旅游者的动机或主观意图,旅游从业人员提供一系列与此有关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并且尽量情感化,让旅游者参与进去,以及旅游地居民要好好地与旅游者进行沟通,使其产生一种永久难忘的感觉。

根据旅游体验的特点和影响游客旅游体验的因素,游客旅游体验交往互动模式由“旅游者‘我’——旅游者‘他’——旅游从业人员——旅游地居民”4个主体构成(见图2),旅游者是整个过程的核心。“四体”(旅游者‘我’、旅游者‘他’、旅游从业人员、旅游地居民)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旅游者‘我’与旅游者‘他’之间是一种交流关系、与旅游从业人员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关系、与旅游地居民是一种沟通关系;旅游者‘他’与旅游从业人员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关系、与旅游地居民是一种沟通关系;旅游从业人员与旅游地居民之间是一种相处关系。旅游体验交往互动模式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地居民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旅游从业人员要与旅游地居民好好相处,要促进游客与旅游地居民的交流沟通等等,从而深化旅游体验,提高旅游体验的质量。

转贴于

四、构建旅游体验交往互动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人的体验活动,是人必须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人们在认识他们所处于其中的物质世界时,他们不仅借助于认知,同时也借助于体验。旅游活动的亲身经历性,使得旅游者可以通过寻求体验把握旅游的真谛。构建旅游体验交往互动模式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应注重“四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因为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淡薄,加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家庭缺少一种亲情感,人们通过旅游可以获得一种亲情感的补偿,同时情感交流也能促进旅游产品的销售、提升旅游者满意度,从而带来良好的口碑效应,有利于培养旅游者的忠诚度和树立企业及旅游地形象,情感交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第二,应注重“四体”之间美的魅力。旅游体验是现代社会旅游的最高层次,强调以人们感受外界事物的五种感官——眼、耳、鼻、舌、身,即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角度综合体验,加之人人都有爱美之心,所以离不开这个“美”字。因此,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体验,旅游企业要按照美的规律去开发旅游资源、配以美的主题,旅游从业人员要提供美的服务,旅游地居民要增添美的魅力,以迎合旅游者的审美情趣,使旅游者留下美好的体验。

第三,旅游地居民要讲诚信、要讲文明、要与旅游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互动,这样才能使旅游者达到一种忘我的境地。

第四,旅游从业人员要在整个旅游过程中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尽量让游客参与体验旅游项目,同时,还要与旅游地居民好好相处,使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关系,这样才能让游客享受到真正的愉悦和审美;让游客在一种不同于生活世界中文化和环境的异化体验中获得独特的精神享受。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旅游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为了适应世界体验经济的发展趋势,满足人们不同的旅游体验需求,我国旅游业的建设需要从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地居民做更多更全面、更高层次的深入研究以及个性化、人性化的探讨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健华,陈秋华.试论乡村旅游中的游客体验[J].商业研究,2008,(1):176.

[2]宋咏梅.关于体验旅游的特点与设计原则[J].特区经济,2007,(1):178-179.

[3]张丽华,罗霞.乡村旅游体验营销模型的一种设计[J].经济管理,2007,(3):72-73.

[4]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以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为例[J].旅游学刊,2003,(6):66-70.

[5]谢彦君. 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6]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地心之旅篇8

[关键词]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核心―边缘理论;产业集聚;旅游共生;黄河三角洲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2-0032-05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已于2009年11月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区内最重要的两大城市,滨州和东营都将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予以优先培育,旅游开发的力度不断增强。但两市地理空间邻近,旅游产品趋同,都以滨海湿地生态为主要特色,若固步自封、相互设防,势必会导致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因此,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实施联动开发,共塑黄河三角洲旅游品牌应是两市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内涵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已成为当前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是指打破传统行政界限对构建大旅游圈的束缚,根据地理空间的邻近性、旅游产品的内在关联性,开展跨行政区联合与协作,通过“资源和市场共享”、“产品差异化开发”,形成产业集聚优势,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实现区域旅游利益最大化,促进各旅游地的共生共荣。[1]78区域旅游联动开发需要具备两大条件: 第一,旅游资源同质或互补。同质旅游资源通过整合开发可以强化共同优势,产生规模集聚经济效应,并可根据旅游者差异化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和各有侧重的资源开发,构筑多层次旅游产品体系,形成旅游大区。旅游资源互补可以强化旅游地的独特卖点与竞争优势,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提升旅游吸引向性。但需指出一点,实施区域旅游联动开发,区域内各旅游地资源品质差距不能太大。倘若相差甚大,竞争优势突出的强势旅游地一般会对弱势旅游地产生屏蔽效应,抑制其发展,而受替代效应的影响,弱势旅游地的发展将举步维艰,最终会陷入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联动开发的基础条件也就不复存在了。第二,区域联系具有便捷性。交通要素是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旅游地要实施联动开发,除旅游资源同质或互补之外,交通联系还必须便捷,空间上既要保持相邻性,交通网络上也要保证便捷性,这样便于旅游廊道的构建,从而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2]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是规避区域内同质旅游地之间恶性厮杀、建立双赢甚至多赢格局、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3]但现有文献表明,对于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研究目前多集中于旅游业发达、已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尤为强调竞争优势突出或资源互补型旅游地之间的联动,而较少关注区域内经济落后、旅游资源同质、旅游发展热情高涨、竞争有余而协作不足的弱势旅游地之间的联动。通过旅游联动开发,实现此类弱势旅游地的共生双赢将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机理

(一)结构演化

美国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J.R.Friedmann)1966年提出了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式。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核心区和边缘区组成的。核心区域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具有较高的创新变革能力;边缘的界限根据与核心区的依附关系来确定,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核心―边缘理论为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发展核心、带动边缘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空间战略举措。[4]区域旅游开发要树立区域合作的“大旅游”理念。区域中各旅游地均符合核心―边缘结构范式,有着自己独立的核心区与边缘区,而且核心与边缘之间是相对的,两者既联合又牵动,是一种平等竞争、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空间结构形态。通过廊道构建、空间协调、形象叠加、时空演进等联动开发战略举措,可打破各旅游地的现实均衡,突破区域界限,遵循旅游市场需求规律,进行旅游资源深度整合与旅游产品谱系设计,共同构筑新的区域旅游核心―边缘结构,使更多边缘融进核心,实现资源互享、市场互有、利益互惠、风险共担,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5]这种结构变化见图1。

产业集聚能够带来外部规模经济效益,使区域能够获得竞争优势。集聚会导致竞争增强,但这种竞争的层次更高,其结果不是一种“零和游戏”(ZeroSumgame),即一方受益一方受损,而是“正和游戏”(PositiveSumgame),即双方均获益。正如Michael E.Porter所言,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1]79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区域中各旅游地不仅要面对外部市场的巨大竞争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区域内同质旅游地之间的空间竞争愈加激烈,由此导致的内耗严重制约着旅游地的发展。而旅游地联动开发,可使旅游产业布局形成空间聚集,区域内同质旅游地可以集聚整合价值链中的强势部分(核心优势),实施信息、教育、培训、研发、销售的共享,以强化共同优势,产生集群效应与规模经济;区域内异质旅游地可以强化比较优势,在重新定位与分工的基础上构建区域完整产品链,实现旅游要素一体化经营与旅游价值链的重构,形成相关产品协作网络化格局,缓解内部对抗性竞争,实现共生双赢,提高抗风险能力和规模经济效益。

旅游共生是指区域内和区际间出于对整个(或局部)市场的预期目标和总体经营目标的考虑而自愿采取的一种合作经营方式,这能产生“剩余”,也能达到1+1>2的效果,表现在共生单元(旅游地或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上。[6]旅游共生有两层内涵:一是同质共生,它是指同类旅游地之间开展跨区域的对称互惠合作,在合作基础上对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整合,错位开发,强化共同优势,提升整体竞争实力,以避免彼此雷同、相克;二是异质共生,它是指异类旅游地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惠双赢。异质共生包括三种类型,即区域内不同旅游地之间的横向共生、不同产业要素的纵向共生、旅游地和产业要素的混和共生。既可以表现为强强技术互补合作,也可以是强弱资源与资金、技术合作或弱弱联动开发。[7]区域旅游共生关系的形成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区域内旅游资源同质或互补以及具备良好的空间关系或交通网络。二是具备共生界面,有经济、政治、地缘文化上的联系,或资源、市场、信息、人才等要素上的交流。三是共生方式取决于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似度或互补度。同质旅游地可以强强联合,形成规模经济和集群效应;异质旅游地可以优势互补,满足旅游者多层次需求,提升整体竞争力。四是存在区域旅游发展的共生环境。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共生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规定性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将决定旅游业能否获得发展。

三、黄河三角洲旅游联动开发研究

(一)联动开发的背景与条件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的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地域范围共19个县(市、区),包括东营市、滨州市,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以及烟台市的莱州市。作为黄河三角洲两大主体城市,滨州与东营地域相连,文化趋同,交通便捷,公路密织如网,自然条件相仿,湿地景观、海滨滩涂是两地共有的独特景观,且规模大、档次高。由于开发晚,人为干扰少,多数旅游资源都保留了原生性形态,贴近当前旅游者回归田园、拥抱自然的旺盛需求,市场开发潜力巨大。两市很容易被旅游者感知为同质型文化地理单元,能够整合成为具有统一形象的旅游地。大同中亦存小异,总体而言,滨州人文资源多于东营,惠民县是孙子故里,孙子文化扬名四海,备受海内外商界政界推崇;魏氏庄园是国内三大地主庄园之一;博兴县是董永故里,天仙配故事动人,韵味十足;邹平县是范仲淹故里,其“先忧后乐”思想世代流芳。东营自然旅游资源胜于滨州,黄河口风情浓郁,泥海滨滩涂宽浅坦荡,三角洲湿地自然、神秘、诱人,非常适合开展高层次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此外,胜利油田工业文化景观也颇具特色,为自然景观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黄河三角洲大开发背景下,滨州与东营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囿于行政藩篱,双方旅游开发单打独斗,竞争激烈,效益低下,两市旅游收入在山东省17地市中位居后列,见表1,是山东省旅游经济边缘区。滨州与东营两市当前应抛弃单打独斗思想,以“资源共享、位势叠加”为原则,实施弱弱联合开发,共创“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这一品牌,以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总体竞争力。

(二)联动开发的措施

1.统一规划,整合开发

(1)旅游资源整合

旅游资源整合是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第一,资源类型与等级整合。要站在区域高度,重新审视区内各类旅游资源在其地域单元内的地位与作用,确定主要优势资源;对各类旅游资源重新进行价值评估,以确定其资源品位,构建旅游资源新等级体系;与周边旅游地进行比对,确定整合后的区域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筛选区域开发的重点优势资源。[8]站在黄河三角洲区域高度审视,滨州与东营两市资源类型较为齐全,但区域资源总量并不丰富,丰度不足,高等级资源数量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景区。最具亮点的当属两地共同拥有的湿地景观,应整合这一优势自然旅游资源,突出“神奇黄河口、生态大观园”的主题,重点发展古贝壳自然遗迹、湿地生态休闲旅游,同时拓展孙子文化、石油工业观光等文化产品体系,以满足多样的市场需求。第二,资源空间整合。根据区内旅游资源适切度,确立旅游资源开发时序与开发规模。滨州与东营两市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不能散点开花,当前可借助“好客山东休闲汇”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典型湿地景观,贴近目标市场需求,重点开发具有参与性、原生性的生态旅游产品,如湿地观鸟、垂钓、狩猎、滨海拾贝、品尝野果等,以凝聚人气。

(2)旅游产品整合

旅游产品整合是区域旅游整合开发的核心内容。第一,在科学、客观、全面评价的基础上,选择发展潜力大的“资源前沿区域”重点培育,打造颇具影响力的旅游精品;第二,注重资源的互补性,杜绝雷同开发与产品同构,跳出滨州、东营的圈子,站在山东全省的高度,以合作姿态和联动优势构筑东部海滨、中西部历史文化、北部黄河三角洲湿地三大旅游产品,增强区域旅游产品的完整性和吸引力;第三,着眼于整个区域重新组合旅游线路,滨州与东营应重点突出以黄河入海奇观和原始湿地风貌为特征的生态旅游,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青岛、威海、烟台、日照四市的特色海洋旅游圈和中西部的济南、泰安、曲阜、淄博、潍坊的历史文化民俗旅游圈中具有关联性、互补性的特色景点有机串联,促进城市群域内客源流动,形成经纬交织、有机联系的旅游点―线―面圈层。

(3)产业空间整合

第一,树立“大旅游”观念,优化组合区域内各种旅游产业要素,构建一个内聚力高、自我调适功能强的旅游空间组织,以实现规模经济和集群效应;第二,在开发层次与开发时序上,两市相互衔接,联动递进,滚动发展,达到时空上的有机整合与有序运行,变“一次性开花”为“系列产品持续创新”,构建区域完整产品链;第三,加强旅游廊道建设,有机串联类型相异、特色各具的景区景点,逐步由核心、放射双向联系向网络一体化发展,构建核心―节点―网络型区域旅游新板块,并适时与淄博、潍坊等外廊区域实施链接,依托山东旅游的双核――济南与青岛,构筑一个区内一体、区外联动的新核心―边缘结构,共创山东半岛蓝色旅游新品牌。

2.政府主导,企业参与

区域旅游发展的起步阶段,旅游产业要素发育滞缓,仅凭市场机制调节短期内难以创造区域旅游联动的充足条件,政府在区域旅游联动发展中扮演着主导角色,对旅游经济过程多方干预,直接支配旅游资源,主导旅游景区建设,成为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实际推动者。滨州与东营两市刚刚启动旅游,旅游企业力量薄弱,市场主体责任无力承担,加之市场体系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与行政区经济壁垒盛行,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通与整合受阻,区域间旅游企业的联动举步维艰。而要清除区域旅游联动的深层次制度,创建区域旅游联动的良好大环境,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在政府主导型旅游联动模式下,两市政府首先要转变观念,突破地域行政区划,密切合作,以开放、平等的姿态构建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平台。一要加快培育本区域市场主体,促进市场发育,协调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关系;二要优化本地旅游投资环境,提高本地企业竞争力,开放本地市场;三要合理分工,突出地区优势,积极开展政府间的互动交流,发展跨市旅游经济实体,在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上互通有无,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3.打造精品,联合营销

上一篇:医院管理培训范文 下一篇:幸福花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