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乡愁范文

时间:2023-10-17 11:56:24

仿写乡愁篇1

学校是一方欢乐的乐园

我在里头

姐姐在外头

长大后

学校是一片大树林

我在这头

老师在那头

后来阿

学校是一条长长的跑道

我在起点

理想在终点

而现在

学校是一片小小的相片

我在外头

回忆在里头

仿写乡愁篇2

1、学习本诗严谨的结构、精巧的构思。

2、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方法。

3、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体会诗中蕴涵的浓烈的思乡情怀。

4、初步掌握读诗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的指导方针是“以读代讲”,即通过诵读体会诗意。共分为四个步骤:

1、深情地诵读;

2、细腻地品读;

3、优美地解读;

4、丰富的联读。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探究】

布置预习,请同学们深入探究,自主完成。

(一)大声地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时的节奏、重音和感情,并试着做标记。

(二)这首《乡愁》诗,“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结合诗的内容,写出“时”、“空”在文中的体现。

(三)这首诗中,作者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在笔记本中抄下这些比喻句。

(四)这首诗除了在整体上具有“结构美”和“音乐美”,在细节上也有许多细致精妙的地方。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用这样的句式写话:“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例如……”。能写几句写几句。

[示例]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五)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炼,但却能传达出丰富动人的意境。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下面是老师对第一节诗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的解读。读一读,然后模仿着写写看(一组的同学写第二节,二组的同学写第三节,三组的同学写第四节;写有余力的同学可全写)。

[示例]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解读]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六)请你从古诗词中查找几句抒写乡愁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及题目。读一读,背下来。

【作家作品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早期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

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土。”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用“四读法”来学习一首诗——余光中的《乡愁》(板书)。所谓“四读法”,是阅读诗歌的一种方法。我把它写出来,也请同学们记下:

“一诗四读:1、深情地诵读;2、细腻地品读;3、优美地解读;4、丰富地联读。”(板书)

下面,请同学们将课前预习拿出来,我们一起来交流,探究。

(二)诵读:

1、试读、范读。先点学生试读课文,教师评价,顺势指出诵读这首诗的三点要求(嘱学生笔记):①要读出节奏;②要读出重音;③要读出感情。然后教师示范朗读。

2、教读、学读。教师从以上三个方面教读第一节,指导学生在诗中标记节奏、重音。然后学生学读。

3、练读、点读。学生自行练读,然后点学生读。

4、赏读。欣赏著名主持人陈铎的配乐朗诵:余光中的《乡愁》。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

(三)品读。

1、简析课文,教师示例。

课前提示说,“余光中的《乡愁》,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又问“作者用了哪此形象来比喻乡愁”,还问其“结构美”和“音乐美”表现在哪里……等等这些都点示出这首诗具有多方面的“美”。(提示:可从整体结构、构思立意、词句运用、思想感情等角度)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从诗文中“寻美”,并把寻出的美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出来:“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例如。”

教师先示范一例: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2、学生发言,教师评点。(从赏析的角度,语言的表达等方面)

3、教师小结,归纳整理。(学生听记,形成一个“板块式积累”)

(1)从整体结构上,A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

B美在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上。

(2)从构思立意上,C美在从小到老的时间顺序上。

D美在身处各地的空间变化上。

E美在托物寄情的比喻形象上。

(3)从词句运用上,F美在数量词的运用上。

G美在叠词的运用上。

H美在每节诗中长句和短句的运用上。

(4)从思想感情上,I美在表情达意时人称的不断变化上。

J美在每一节诗都是一幅凄美的图画上。

K美在主题的逐步深化、最后升华上。

(四)解读。

诗歌的语言言简而意丰,这首《乡愁》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简明而生动的画面。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画面描摹出来。

1、分组交流,互评互荐。

2、各组诵读,教师评价。

3、师生合作,诗文共赏。

(集体读一节诗,教师读第一节诗的解读文字,其余三节解读文字由学生朗读。配乐:二胡演奏曲《江河水》)

生(读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师(读文):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集体(读诗):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生(读文):少年的嘴角长出了短黑的胡须。此时,他正背手伫立在船舷边,遥看着远方。手心里,握着那张窄小的船票。

他在遥望着什么呢?是回忆起大红灯笼中迎娶新娘的喜庆,还是想起离家奔波外出谋生的辛酸?是回忆起夫妻聚首恩爱团圆的甜蜜,还是想到一次次独自登船时,妻子朝雾中的挥手别离?……

故乡渐渐地近了,近了。可,一想到短暂的聚首后,仍是长久的分离……他不由得又握紧了手心中那张窄窄的船票。

集体(读诗):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生(读文):他,又一次地回到了故乡。他在一座新坟前跪伏着,哭拜着——这次,他面对的是和亲生母亲的生死别离!

忘不了啊,幼儿时靠在母亲温暖的怀里贪婪地吮吸她的乳汁;忘不了啊,孩童时玩乐得忘了回家,母亲在村头暮色中声声焦急的呼唤;也忘不了,成人后离家闯荡时,母亲那一句句语重心长的叮咛和慰藉……

可,母亲!您怎么就走了呢?这仁爱厚慈的土层,竟活生生地将我们母子分隔开来——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集体(读诗):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生(读文):人生百年,弹指一挥间。

那半个世纪前的一段兄弟仇怨已成过往,而由此带来的五十多年的骨肉分离理应结束。

到那时啊,我的大陆!我愿手挽起裤腿,在您的牵引下,赤着脚,淌过这一湾浅浅的海峡;

到那时啊,我的大陆!我愿匍匐在你宽厚博大的胸脯上,脸贴着你,对你大喊一声:“母——亲!”

总结:《乡愁》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是一首如泣如诉动人心魄的真挚的情诗。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完美的形式,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在给我们强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时,也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让我们再次背诵这一首诗,读出我们的理解,读出我们的感悟,读出我们的爱国心声!

(五)联读。(可以放在第二课时)

1、《乡愁》在体裁风格上的“模仿”(承继和借鉴)。

虞美人[南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讨论:《乡愁》相对这首古词,有哪样一些“模仿点”?

2、请你背出几句古诗词中写“乡愁”的诗句。

3、欣赏并学唱《乡愁四韵》。有兴趣的同学可比较两诗的写作风格异同。

4、学习《乡愁》的写法,以《童年》为题创作一首小诗。

仿写乡愁篇3

远望,是飘渺的云雾,宫阙之高直耸云霄,诗人捻来一个“动”字,触动至高高的秋空,极言其高。若是太白诗仙或许就会使出惯用的夸张手法,吟哦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句子,或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一副惊悚之容,浪漫而飘逸,连带着吟诗的人自己也踩踏浮云飘飘似仙。然而诗人的心思却不在宫阙的高峻,而是要慢慢引出内心的愁思。

“残星几点雁横塞”,残星疏疏落落,避寒的秋雁业已南归。大雁南归,总是勾起思乡之愁。如: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云雾飘渺,宫阙高耸,雁南归,劈面以高楼之巅萧瑟的诗人来承受,顿时有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之感。雁横塞,是动,人倚楼,是静;残星几点是目睹,长笛一声是耳闻,角度别具匠心。而风流倜傥顾盼自雄的杜牧爱煞这一句“长笛一声人倚楼”,反复摩挲,以“赵倚楼”的雅号赠之,私心艳羡,岂笔墨所能尽宣。杜牧也写笛声,落笔工巧绮丽,“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深秋密雨如珠帘挂在亭阁,是纵向的视觉,落日衔山,悠悠地浮在悠扬的笛声里,是横向的感觉。但杜牧还是觉得赵倚楼更胜一筹。何解?

长笛戛然而止后,袅袅飘着余音,一点点余音仿佛连成一条条虚线,切断了时间空间,任白衣飘飘的诗人捻出白色的茧自缚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淹然无语。而落在仰头看的路人眼里,只是一个高楼之巅迎风倚楼的诗人或仙客,无人能会登临之意。这让写出“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杜牧自然对之赞不绝口,因为审美如出一辙。杜牧是难得一见的唐璜式诗人,风流,花样多,诗丛里郎情妾意的韵脚绊不住他,浓艳缠绵的诗句中依然要做永结无情游的高人,多年后迁居他乡,寄给仍在扬州做官的韩绰判官的诗句里,虽然不胜惘然地追忆韶华岁月,但依然克制得不漏痕迹,多少美好岁月的欣然黯然惘然尽付明净的明月之夜,那些过去的往事虽然存在在记忆深处,但终究已经远去,不为少年留,所以,像是仙人的日子飘渺如梦般不可触及。而赵倚楼的“长笛一声人倚楼”何尝不是如此,远远看去飘飘然有神仙之姿,而内心粘稠的情感却静止在一幅画面里,不曾唠叨,不会聒噪地嘟囔出来,尽管内心世界沧桑得已历几世几劫,但依然是玉树临风嘴角勾起谜一样的微笑。(何以就不能是肥肥胖胖?钱钟书《围城》有妙论,做诗的人似乎不宜肥头胖耳,否则,诗怕不会好)

“长笛一声人倚楼”,这句像一个玲珑有光泽的纽扣,结构上,承上启下。这句之前的诗句皆是外在的晚秋之景,而下文的颈联尾联,都是内心的晚秋之情,羁旅之思。紫菊半开,红莲落尽,这里有季节在嬗变,最美的时候你还不回来,再等就要谢了,而终于落红满地,时间暗自流逝,光影明灭黄历揭去时光的表皮。为了衬托羁旅之愁,诗人着意用秾丽之笔来写如果归乡的美意,紫艳,红衣,鲈鱼肥美,那么美却只能浮在脑袋壳的想像里次第舒卷,更添一重憾恨。妙的是,“紫艳半开篱菊静”,暗含陶渊明归隐之意,仿佛另一曲归去来兮辞心中反复盘旋不去,思乡中夹杂归隐,又显示出诗人案牍缠身的官场之累。而一句“鲈鱼正美不归去”则以舌尖上的乡愁来搅得人心神不宁哈喇子汩汩流淌了一嘴。但家乡的美景美味终究只是倚楼人一晌贪欢的翩翩联想,回到现实空落落的高楼上,依旧只是一个满腹乡愁仕途不得意的他乡客而已。这一个“空”字,有仰天一叹的茫然,有无可奈何的惆怅,既然脱不去这粘稠的愁绪,索性再来一曲吧。

仿写乡愁篇4

摘 要:体现了“读写要有机结合”的理念,提出可以通过四个角度提升读写结合的能力。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关注特殊句式的模仿训练、精析模仿精彩段落的描写、揣摩整个篇章的写作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开展读写结合训练,提升学生解读文本和写作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依据教材;读写结合;词语运用;句式模仿;段落模仿;写作手法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研究发现:立足于初中语文教材,可挖掘丰富的写作资源,消除写作教学“无本可依”的困惑;从理性的角度研究“读写结合”的设计手法与设计角度,以读促写,以写促读,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可解决写作教学“无章可循”的难题,使阅读和写作两者相得益彰。

初中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很有帮助的。我大致梳理了四点:

一、读写结合,先从词语的运用开始

目前,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对词语的教学,侧重的只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我们教师要怎么做才能提升学生对词语学以致用的能力呢?这里我有个建议:就是连词成文。

例如,用“田圃、 喧嚷、 洗礼、 襁褓、 润如油膏”这几个词语连成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

我们来分享下学生的习作:在初春广阔的田圃上,每寸土地都播种下沉甸甸的希望,新翻过的泥土黑黝黝的,在夕阳的怀抱里,沉静的没有一点喧嚷,仿佛刚被洗礼过,又宛若新出生的婴儿,在襁褓中默默接受母亲润如油膏的爱。

这个连词成文的训练,一下子使这些词语有了生命力,在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词语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我们若能从词语的理解运用开始培养学生,他们的写作基础会更扎实。感兴趣的老师可以尝试一下。

二、读写结合,再关注特殊句式的模仿训练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特殊句式的训练,我们看一下学生的习作:

不必说绿油油的菜田,高大的杨树,清澈的池水,美丽的花朵;也不必说鱼儿在池塘中嬉戏,鸟儿在树林中打闹,五彩的蝴蝶悠闲地点在花朵上,贪婪地吮吸着花的芬香。单是半人高的野草丛内就有数不尽的欢乐。

从表面上看这是句式的模仿,实质是深刻理解特殊句式的内涵后,辨别清楚内在的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地表述。利用一个特殊的句式,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思考,为我们展开一幅又一幅生活的画卷。

三、读写结合,注重精析模仿精彩段落的描写

如杜寅润老师在《春》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通过精析春草图、春花图来学“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虚实结合”两种写景方法,同时又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在找准训练点之后,练习了几个精美片段。现有例文如下:

海棠、槐树、紫藤,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争抢着绽放……空气里充满了或清淡或浓郁的芬芳,简直像要把整个大地都熏香了……这样一季繁花,这样一个春天,鸟儿四处是:在枝桠间筑巢的,在树~间唱歌的……

这篇文章,她寻找的读写结合训练点是对精彩语段的学习和模仿,让学生在写作时有个很好的抓手。

四、读写结合,我们更要揣摩整个篇章写作手法的运用

郑春萌老师在探索《阿长与山海经》的写作手法基础之上,又用《最美的善举》这篇文章进一步拓展,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进行了充分的指导训练。除此以外,像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借景抒情等,我们都可以结合课例适时训练。

例如,杜祖平老师对《乡愁》的教学设计,也是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寻找到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点。他在解读诗歌环节抛砖引玉用下水文,引导学生以散文的形式,解读诗歌中学生喜欢的章节。学生习作如下:

《乡愁》第三段

李梓墨

秋风萧瑟,枯叶纷纷,一层层地盖在那座矮矮的坟墓上。一个中年男人跪在坟前。墓碑上刻的是母亲的名字……写满思念的信再也寄不到母亲的手中;满含辛酸的诉说,母亲再也不能听见;久别故乡的自己,再也看不到母亲和蔼的面容,只有眼前这座矮矮的坟茔。

一首《乡愁》,杜老师能从多个角度找到读写结合的联接点,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我们呈现的不仅是具有实效的课堂,更是充满魅力的课堂。

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解读文本,努力从不同文体、不同体裁的字词句段篇章的阅读中,寻找到合适有效的训练点,运用得当能同时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不管是“一物一感”,还是“一课一得”,希望我们都能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

[1]靖永存.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J].快乐阅读,2012(29).

仿写乡愁篇5

一、注重诗歌的朗读训练

文学的骄子是诗歌,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说法阐明了诗的作用。中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读诗的重要性。我在教学《有的人》这首诗时,首先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即读出诗的节奏来。节奏,诗句中根据音节或意义进行有规律的短暂的停顿叫做节奏。教师示范第一段后,全班同学轻读课文,感受节奏停顿。其次,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必须读的抑扬顿挫。为了表达思想感情,有些词语的“音”要读的重些,就是要把重音读出来。师先范读后,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最后还要把诗的韵脚读好。诗是讲究押韵的,诗句中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结尾,就是押韵。本诗隔行押韵,每节押韵。请同学齐读第四节,感受诗的韵脚。通过这一步,学生既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又初步体味到诗中的不同的人生态度。

二、创设有新旧知迁移的教学思路

诗歌语言精练、含蓄,有丰富的意境、强烈的思想感情。但一般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不高,因此诗歌的教学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我让学生先回忆以前所学过的思乡的古诗,学生马上回忆起了李白的《静夜思》、崔颢的《黄鹤楼》,然后体会每首诗中的思乡之情。接着在学生熟读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悟诗的思想感情。再比较本首诗和前边的诗的不同之处,它还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渴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愿望。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在诗歌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进入情感体验中。

三、捕捉诗歌中的意象,欣赏意境

一首诗歌,最易感知的东西是什么?是诗歌的情感。情感又是靠什么传达的呢?那就是诗歌的意象。意象是饱含诗人感情,染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诗人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总要从自然界,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物象用于作品中,借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流水”这一物象本来表达一种客观事物。自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语后,逐渐为诗人所采用,固定的表现时光易逝,人生苦短这一思想情绪,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等,成为带有固定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意象。在教学席慕容的《乡愁》让学生捕捉诗歌中的意象:“笛”“月亮”“挥手”“没有年轮的树”。“笛”“月亮”“挥手”分别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想之情,“没有年轮的树”则形象地抒发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割舍不断,无法用时间计算的思念。学生捕捉到了意象,自然就领到了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的艺术境界,即意境。意境的基本构成就是情景交融。意境不在具体的物象之内,而超出物象所涉及的内容之外,即透过物象表面,表达作者深邃悠远的思想情感,达到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诗歌的教学重点是领悟感情。品味语言,捕捉意象,体会意境就能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四、从仿句练习入手,鼓励学生能写出自己的诗作

新诗语言新颖、凝练,又不拘泥于通用的语法规范,在现代诗歌教学中,伴以仿句训练,既能使学生充分感悟新诗语言的奥妙,又能提高其遣词造句的能力,进而与诗情感相碰撞,充分理解教材。如我在教学《雨说》一课时,让学生仿造句:“小溪见了我,笑出了声;种子见了我,笑出了芽;石榴花儿见了我,笑红了脸……”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把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喜爱完全融入诗中,写出了不同仿写句子。对学生的审美、理解、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真是水到渠成。再细心地把学生仿写的句子整理在一起,又变成了一首赞美春天的组诗。此后再把以前学过的余光中的《乡愁》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也试着让学生仿写,学生也都兴趣盎然,写出了激情满怀、真挚动人的诗句。新诗以情成篇,以情动人。在教学中,抓住新诗这一特点,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进行仿句练习,既培养了学生感悟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

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诗歌的音乐美、结构美和意境美,还要设计丰富多姿的诗歌朗诵、欣赏新诗、研讨等活动。

1.诗歌朗诵,积累活动。在赛诗会上,除了朗诵学生喜欢的名诗作,还指导学生积累一些优美诗句。如:《色彩》《萤火虫》,中国古今不少诗人也写到同样的诗题,课外搜集几首这样的诗,说说它们所表达的内涵是什么。

2.欣赏新诗。给学生欣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致橡树》、戴望舒的《雨巷》等,让学生抓住诗歌的意象、意境来欣赏、点评,并摘抄背诵自己喜欢的优美诗句。

3.研讨活动。如冰心的《纸船》,船――舟是古今中外诗人笔下永远的意象,课外搜集有关写船(舟)的诗歌作品,共同探讨舟的文化意义。

现代诗歌的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着力于朗读、背诵,少做无谓的分析。适当的点评,重在欣赏诗歌的意象、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上,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总而言之,与其铺排分析浪费时间,不如多读多背几首好诗,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生领进广阔的诗歌天地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仿写乡愁篇6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是台湾诗人郑愁予写于1954年的经典之作《错误》。在看多了大陆先锋诗歌之后,当你读到这种类型的诗作,确实会有清新之感,尤其是那份惆怅的感伤情怀,那种古典的忧郁气质,会给人一种别样的诗意。

全诗就三节,第一句即抓住人心:一个人从江南走过,他要干什么呢?暂无交代,只是季节容颜的变化“如莲花的开落”,想象的画面次第登场。一幅江南春景图,此刻印在了我们脑海里,带着惬意和舒缓,也带着从容走过的欢畅。然而,诗人接下来话锋一转,人称由“我”换成了“你”。“你”又是谁?一个幽怨的等待者,等待另一个人的到来。东风拂来,柳絮飘飞,春天能让人看到希望。但是,偏偏是“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遭遇这般景致,人心就难免孤独了,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像傍晚铺满青石的街道,那是怎样一种凄凉。感伤随之而来,不用过多渲染,只要稍稍体验过,就知道这种等待是如何漫长。翘首以盼,可仍然听不到那走过的脚步声,“你”貌似在等待一个季节的到来,其实是在盼着心中的“他”。久等不现,孤独与寂寞又加深了一层,像“小小的窗扉紧掩”,为外界敞开的心思几近关闭,可总还存留一丝希望,否则,世间事也就难成诗了。“达达的马蹄”声终于响起来了,越来越近,但“她”出门一看,却不是归人,而是个过客:等来的只是个“美丽”的错误,就像与人生开了个玩笑。然而,这个玩笑让那等待之人情何以堪!全诗首尾呼应,从江南走过,走到最后,竟是个错误。这错误到底是什么?是“我”错走了,还是“你”错等了?或许二者皆有。第一节和第三节的契合,恰到好处,而第二节的气氛渲染,又为全诗的幽怨基调作了铺垫。从形式上看,这首《错误》在动与静、写实与虚构的交替转换中,更趋紧凑和庄重。

不少人在解读这首诗时,认为诗人是化用了古代闺怨诗题材,写出了等待之痛。但细细品味,我们会发现诗人不只是在写两个人错误的路过和等待,而是在写乡愁。在这首富于闺怨气质的诗中,乡愁何来?诗人虽身在台岛,心却总在路上,这是他的现实状态,也是其精神处境。他一直往前走,可以在中途停下来,找一个归宿度过余生,然而,他不甘于此,终究要继续走下去。在台湾,诗人不断地寻找那乡愁的来源,想要打破乡愁的困扰,这才是他流浪的缘由,所以,郑愁予一度被称为“浪子诗人”。虽然成长在台湾,但他没有安于生活在这个小岛,而是大胆地走出去,为自己寻找更自由广阔的人生空间。他后来去美国进修,又留在美国大学任教,就是他不愿总被乡愁所羁的明证。

在郑愁予成长的那个时代,台湾社会处于严厉的管制之下,诗人们不可能公开去写政治搏弈,写个人遭遇,写现实境况,而只能将笔触移向与此无关的领域,或者是爱情的风花雪月,或者隐晦地写童年记忆,写对彼岸的寂寞乡愁。所以,这才有了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有了痖弦的《红玉米》,有了郑愁予的《错误》等。而相比于余光中和痖弦的直接、张扬,郑愁予的乡愁显得内敛、含蓄,通过借咏他物来寄托情思,这样,诗人就自觉地对接了古典诗词的传统,从而保持了台湾现代诗的一种雅致、素朴的独特韵味。除此之外,童年记忆对于郑愁予的写作,也至为关键。对于《错误》里的马蹄声,他曾回忆:“小时候,母亲和我走过一个小镇,那时还在抗战,我们忽然听到背后传来轰轰声响,后来就见到马匹拉着炮车飞奔而来。母亲和我站在路旁,看着战马与炮车擦身而过,这印象一直潜存在我的意识里。后来写《错误》这首诗时,这个意象自然而然就浮现在脑海中。”可见,童年记忆对诗人的影响有多重要。童年记忆和少年经历,往往能决定一个诗人的视野与眼界,也能决定他的旨趣和胸襟。郑愁予的很多诗作,甚至包括他之所以走上诗歌之路,或许都与他少年时期在大陆的人生经历有关。这些经历为他带来了探索的动力、思考的乐趣和写作的灵感。

从郑愁予那些乡愁诗和带着乡愁意味的作品里,我们能感受到,诗人看似写了一种浪漫情愫,实则更多是悲情的流露。那无根的漂泊之感,那羁旅的苍桑之意,都不自觉地涌入笔端,所以,怀乡的追问才会顺理成章,寻找精神出路才显得真诚,这也是包括郑愁予在内的大部分台湾诗人会立足于婉约的生动,而没有过分追求激情豪放的原因。细腻、绵密、温润和知性的格调,是台湾诗人的写作之根。当然,细腻一直以来就是郑愁予诗歌的风格,也唯有细腻,才会让乡愁成为诗人理想主义精神的写照。“多想跨出去,一步即成乡愁/那美丽的乡愁,伸手可触即”(《边界酒店》)。读到《错误》这样的诗,会让人想起洛夫的《边界望乡》,同一种情怀,不同的笔调,却呈现出相异的诗歌美学。还有他的《乡音》《梦土上》《望乡人》等,皆因乡愁而起,因乡愁而去,思乡心切了,也难免会累,所以诗人会有如此感叹:“不再流浪了,我不愿做空间的歌者/宁愿是时间的石人”(《偈》);才会有这种心理:“飘泊得很久,我想归去了/仿佛,我不再属于这里的一切/我要摘下久悬的桅灯/摘下航程里最后的信号/我要归去了……”(《归航曲》)在路上的感觉过于疲乏,想停下来,寻找精神还乡的入口,这是诗人的愿望。从大陆到台湾,从台湾到美国,再从美国回到台湾,诗人一生的漂泊,都是在各种追寻中度过,那是时代造就的命运,也是自我选择的人生。

仿写乡愁篇7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

2、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的能力,品悟语言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品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2、在朗读中感知《乡愁》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意象感悟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

课时预计: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诗歌、导入新课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无论大人小孩,谁都能吟诵一两首诗。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哪些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诗句?

学生背诵交流。

教师小结,投影显示常见思乡诗: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思乡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现代思乡诗—《乡愁》。

二、欣赏歌曲,简介作者

1、多媒体播放歌曲《乡愁》。

教师:这首歌是由著名歌唱家佟铁鑫演唱的,他以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作为歌词。现在就让我们走近作者余光中。

2、作者简介(投影显示):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1950年去台湾,祖籍福建永春,台湾十大现代诗人之一。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四十余种,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故而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代表作有:《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等。1971年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二十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教师:仅仅用了20分钟就一气呵成的一首短短小诗,却广为流传,甚至成为诗人余光中的代名词。总理曾经在访美期间,在纽约会见华侨华人时,就引用了《乡愁》中的诗句。他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觞,乡之深愁。”道出了我们中华儿女的心声,这首诗再次引起了海内外广泛的关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余光中的《乡愁》。

三、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强调: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

1、教师配乐朗诵。(背景音乐:马思聪的《思乡曲》)

思考:听着这样的一首诗,大家的内心油然而生的是一种什么感情呢?

明确: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歌的朗读技巧。

方法指导:本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本诗感情深沉柔美而略带哀伤,所以语速要稍慢且舒缓,要多停顿,不宜读长句。具体重音和节奏的处理如下:

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

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间,约停2.5秒。

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想象,全情投入。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重读“乡愁”“小小”“邮票”)

我/在这头(重读“这头”,以下类推)

母亲/在那头(重读“那头”,以下类推)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重读“乡愁”“窄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注意“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不能当单字重读)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重读“乡愁”“矮矮”“坟墓”)

我/在外头(语调稍微提高)

母亲/在里头(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轻微颤音)

而/现在(语气转平和)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重读“乡愁”“浅浅”“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那头”拖长音,表现深深的惆怅和期盼)

四、披文入情,体悟诗歌的情感美。

1、全诗共四节,是按什么顺序组织安排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明确:时间顺序,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可以看出来。

2、诗人的思乡情感是借用哪些具体的物象来表达的呢?

明确:船票、邮票、坟墓、海峡。

3、作者为什么分别选用这四种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情感?

要求:同学们先自学,一边读一边把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写在旁边,然后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1)乡愁怎么会和邮票联系在一起?

点拨:小时候的余光中离开家乡在四川求学,身在他乡只有借一枚枚小小的邮票来传达对母亲的思念,只能用书信的方式把自己的思念寄回家(教师板书:邮票---母子分离)。

全班齐读这一节,要求读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2)乡愁怎么会和船票联系在一起?

点拨:长大后与妻子相隔两地,只好借助一张张的船票来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对家的思念(教师板书:船票---夫妻分离)。

男生齐读这一节,要求读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3)乡愁怎么会和坟墓联系在一起?

点拨:矮矮的坟墓表达了自己对已故母亲的深深思念(教师板书:坟墓---母子死别)。如果说前两种思念纵有万般愁绪,终有所寄托可以排解。而此时,矮矮的坟墓却永远的阻隔了生者与死者,母亲再也听不到儿子的呼唤,再也无法感受儿子深切的思念之情,这是一种凄凄的别情。

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

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特别在前三节与第四节间,约停2.5秒。

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想象,全情投入。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重读“乡愁”“小小”“邮票”)

我/在这头(重读“这头”,以下类推)

母亲/在那头(重读“那头”,以下类推)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重读“乡愁”“窄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注意“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不能当单字重读)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重读“乡愁”“矮矮”“坟墓”)

我/在外头(语调稍微提高)

母亲/在里头(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轻微颤音)

而/现在(语气转平和)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重读“乡愁”“浅浅”“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那头”拖长音,表现深深的惆怅和期盼)

四、披文入情,体悟诗歌的情感美。

1、全诗共四节,是按什么顺序组织安排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明确:时间顺序,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可以看出来。

2、诗人的思乡情感是借用哪些具体的物象来表达的呢?

明确:船票、邮票、坟墓、海峡。

3、作者为什么分别选用这四种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情感?

要求:同学们先自学,一边读一边把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写在旁边,然后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1)乡愁怎么会和邮票联系在一起?

点拨:小时候的余光中离开家乡在四川求学,身在他乡只有借一枚枚小小的邮票来传达对母亲的思念,只能用书信的方式把自己的思念寄回家(教师板书:邮票---母子分离)。

全班齐读这一节,要求读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2)乡愁怎么会和船票联系在一起?

点拨:长大后与妻子相隔两地,只好借助一张张的船票来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对家的思念(教师板书:船票---夫妻分离)。

全班齐读这一节,要求学生读出悲伤的情感。

(4)乡愁怎么会和海峡联系在一起?

海峡隔开了大陆和台湾,台湾人民有家难回,亲情难叙。诗人只好把浓浓的乡愁寄予这湾浅浅地海峡。前三个意象联结的是亲情、爱情,这节连接的是爱国情(教师板书:海峡---两岸隔离)。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还看不到两岸有交流的可能,思乡情切。作者在1992年首次回到大陆,在1995年回母校厦门大学参加校庆并发表演讲,回到台湾后,写下了绝唱《浪子回头》(投影显示):“鼓浪屿鼓浪而去的浪子/清明节终于有岸可回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一百六十海里的海峡,/为何渡了近半个世纪才到家?……”离开大陆时还是英俊年轻,回到大陆时已是雪满白头。作为一个浪子对大陆、对祖国近半个世纪的期盼终于实现。让我们带着这份期盼齐读第四节诗。

小结:这首诗借小小的邮票表达了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借窄窄的船票寄托了与妻子长长的爱情,借矮矮的坟墓抒发了与母亲凄凄的别情,借浅浅的海峡表达对大陆深深的思念。诗歌由个人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家国之思,主题得到升华,这正是这首诗高于其他思乡诗的地方。而现在有些人试图将台湾从祖国的版图上分割出去,这一阴谋是不可能得逞的,因为五千年血脉相连的炎黄子孙不可能被他们割断。余光中在《当我死时》中写道: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投影显示),即使死也要死在大陆,死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度。而当诗人得知温总理引用他的诗句时,75岁的老人哽咽着说:“三十年前的乡愁已让我慢慢化解,而历史的乡愁还摆在这里……”(投影显示)“历史的乡愁”是所有华夏儿女的心结。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全诗,体会感情,试着背一背。

五、放飞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

诗是精当的含蓄的艺术,光靠这样的领会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到美丽的画面中飞翔。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一个画面,描绘当时的情景。

学生想象描绘。

示例:

画面1:“生活还适应吗?学习还顺利吗?过节还回来吗?……”一声声的期盼、一声声的叮咛,满载着母亲的牵挂飞到我的身边,我不禁热泪盈眶,这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小小的邮票也请你带着我最诚挚的爱,快快飞到母亲的身边吧。

画面2:亲爱的爱人,你还好吗?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我紧紧地握着手中的船票,站在船舷上,想起了初恋时的山盟海誓,想起了相聚时的柔情蜜意,想起了分别时你婆娑的泪眼,那一声“等你平安归来”一直萦绕在耳畔……也不知哪位诗人为何要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此刻,我深深体验到原来生离比死别更痛苦。

画面3:“母亲,你的儿子看你来了!”我撕心裂肺地喊着。跪拜在母亲的坟前,我双手捧起掩埋母亲的泥土。你一定在怪儿子的不孝吧,您有生之年我不能尽孝,而今……“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矮矮的坟墓竟活生生地将我们分开了,母亲,让我再叫一声---母亲。

画面4:海风呼啸,掀动着我的衣裳,我伫立在海边,目光的尽头是海峡那头——大陆,我多想能趟过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海风啊,你吹得再猛烈些吧,我要随着你到我日思夜想的大陆;海浪啊,请你用尽你全部的力量把我带到我亲爱的祖国吧!

六、回味咀嚼,品读诗歌的语言美。

在所有的情感中,诗歌是情感的铀;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歌是语言的钻石;一起来回味品读《乡愁》的语言形式美。

1.形式美

结构上:寓变化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短句错落有致,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

音乐上: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掩抑,如怨如诉的基调。

2.语言美

四个时间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平平淡淡)

四个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实实在在)

四个数量词: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微乎其微)

四个形容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轻描淡写)

小结: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这首诗。

七、布置作业

1、联系生活,仿照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心中的乡愁。

乡愁是。

示例: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故乡那轮永远明亮的月亮。

乡愁是离家时父亲久久的伫立。

乡愁是别离时妈妈不断的叮嘱。

乡愁是记忆中古老的童话。

乡愁是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家园。

2、下面这首诗,也是抒写乡愁,说说它与余光中的《乡愁》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八、结束全课

这堂课,我们通过对诗歌的品析,看得出诗人已经把乡愁升华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诗人在《从母亲到外遇》中写到:“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故土……”“我离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呢,再还乡时已六十四了:‘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不啻于泣血的悲啼,含泪的呼唤!“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啊,揪扯着我们每个人的心!最后让我们静静地聆听余光中作词,罗大佑谱曲并演唱的《乡愁四韵》,再次感受诗人浓浓的思乡感情。

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个人故乡之思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主题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升华

现在--海峡-两岸隔离普遍家国之思

男生齐读这一节,要求读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3)乡愁怎么会和坟墓联系在一起?

仿写乡愁篇8

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是一首意境优美而又充满无限凄凉的七言绝句。诗人既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浓浓乡愁,也抒发了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还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全诗交织着诗人凄情暖意、欢怀忧心的复杂心境。秋风瑟瑟,梧叶飘飞,寒声阵阵,江船漂泊,诗人客居他乡、归无定所、辗转难寐,孤寂落寞之感油然而生。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原来是孩子们夜捉蟋蟀。孩子们兴致高昂,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举手投足间展露无遗。此情此景令他倍感亲切,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家乡和童年,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想起自己童年时代的天真烂漫。“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巧妙地反衬出悲情,更显现了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

首先,初步来看,《夜书所见》全诗四句均是写景。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景。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一悲一喜,相互映衬,均是不着痕迹地融汇在环境描写之中。

其次,具体来看,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

最后,深入来看,“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发寒秋之感,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深长。正如夜幕和明灯互为反衬一样,童年的蟋蟀与游子的客情相得益彰,各有所致。

全诗,绘声绘色,层次分明,饶有画意,构思别致,章法不苟,起承转合,余味无穷,叶绍翁不愧七绝高手。

有一种地方,当你身临其境,并无特别感觉;一旦离开,思念便像迷迭清香,轻轻揉碎,弥散开来。这个地方便叫故乡。人一旦生在什么地方、长在什么地方,那地方的山水草木、民俗乡情,总会深深地渗透在人的心窝,并怀念着、向往着、回味着。而随时光的流逝,那乡愁便愈加浓烈起来。“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彭邦桢这首《月之故乡》,一个不知所终的流浪者,正柔肠寸断地沉浸在对乡愁的倾诉之中:我原本是有故乡的呀!可故乡呢?一个在水里,咫尺天涯,无法触摸,这不是故乡;一个在天上,天涯咫尺,遥不可及,那也不是故乡!在诗人的反复吟咏之中,思乡的无限惆怅之情展露无遗。

一个怀有乡愁的人,会不安,会感到寂寥,心中会时刻挂念家乡的消息,哪怕在报纸电视网络上看到、听到家乡的名字都会激动不已。在异乡,如果碰到老乡,亲切的方言拉近了感情,而乡愁同时却被放大了很多倍,仿佛所有人的乡愁都叠加在一起,让每一个人想起家乡如坐针毡,恨不得插上翅膀即刻飞回去。乡愁可以写成诗歌,谱成歌曲,画成画卷,但都解不了乡愁带来的苦,只能让更多人陷入乡愁里,加入到想家的行列。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以丰富的意象、生动的情感、精练的语言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一首首意境悠远的古诗,拨动着学生的心弦,孕育着他们热爱古诗文化的兴趣,陶冶着他们的性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歌的本质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是人类某种共同的宝贵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因此,古诗词教学要入情入境,要将学生引入诗歌的意境,教师要舍得“情感投入”,融教师之情和诗人之情于一体,以浓郁真挚的感情去熏染学生之心,把学生引入到诗人创设的情境中,让他们把自己当作“意中人”去推想、思忖、玩味、鉴赏,与诗人情脉相通,做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真正体会到诗人的真情实意,并与之共鸣,拨动心弦,使心灵得到美的享受。

上一篇:春风的诗句范文 下一篇:工伤事故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