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社区范文

时间:2023-12-13 02:59:41

人之初社区

人之初社区篇1

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对比研究

硕士研究生:宋海涛

导师:赵鹤龄教授

业:教育管理

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目录

[此篇范文为文秘站 作者呕心呖血之作转载时请加文秘站 站外部链接]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绪论…………………………………………………………1

第一章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的差异…………3

第二章师生关系差异产生的原因…………………………8

第三章师生关系的差异对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11

第四章改进初中教育工作的策略…………………………13

结论………………………………………………………15

注释………………………………………………………17

参考文献………………………………………………………18

附录………………………………………………………19

后记…………………………………………………………20

摘要

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阿城市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与城区经济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种存在于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显著差异,反映并影响教育活动的诸多方面。本文从调查研究入手,将师生的教学关系作为师生关系体系中的一方面,主要侧重于从宏观角度来全方位考虑师生之间这一特殊的人与人的关系。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抽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法,从学校获得了有关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了科学准确的分析、综合,发现了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了对本研究进行深入探讨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就如何改善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所应采取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差异对比研究

ABSTRACT

Becauseofreformandopening,ruraleconomyinAChengcityhasdevelopedgreatlyinthepast20year.Butcomparedwithurbaneconomy,there’sstilldistinctdifference.Thedifferencewhichliesinmanyaspectssuchaseconomy,culturereflectsandinfluencesallaspectsofeducationalactivities.Byresearching,theauthorthinksitimportanttoconsiderthespecialrelationshipthoroughlybetweenteacherandstudentsincetheirprofessionallyrelationshipisonesideofthisrelationshipsystem.

Adoptingvariouswayssuchasinvestigation,experimentandanalysisofcases,theauthorgainedthedirectmaterialsaboutsomeissuesconcerned.Theauthoranalyzedandsummarizedscientificallythemanddiscoveredtheproblemsofrelationshipbetweenteacherandstudentinjuniormiddleschoolincityandcountry.

Thewriterthinksitisnecessaryandfeasibletomakeafurtherresearch.Moreover,theauthoranalyzedanddiscussedstrategiesabouthowtoimprovetherelationshipbetweenteacherandstudentinjuniormiddleschoolincityandcountry.

Keywords:cityandcountry,differentrelationshipbetweenteacherandstudent,comparativeresearch.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阿城市是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所属的县级市,经济是黑龙江省县级市中最发达的,也是黑龙江省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县级市,同时,阿城市又是一个农业县,农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一方面,城区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农村经济虽然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与城区经济仍有较大差距。20__年,阿城市实现财政收入45,063万元;全口径工农业总产值1,499,563万元,其中工业1,273,737万元,农业225,826万元;城市人均收入5,800元,农村人均收入2,658元。经济发展的显著差异,决定了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也反映在教育活动中的许多方面。那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师生关系,是否会因城市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异的影响而不同呢?

阿城市共有初中生42,877名,其中城区14,238名,农村28,639名;共有初中

教师2,505名,其中城区1,168名,农村1,347名(包括代课教师262名)。本研究调查阶段抽取样本六个,其中城区初中三所,农村初中三所,共下放问卷2,000份,调查学生1,700名,实际有效回收问卷1,228份,其中城区初中生729名,农村初中生499名;调查老师300名,实际有效回收问卷217份,其中城区老师113名,农村老师104名。经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有显著差异。根据调查结果对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作此对比研究。

(二)研究的意义

研究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阿城市教育工作全貌,为教育决策提供理论基础;能够客观上反映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差别,提高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能够对师生关系理论研究做一补充。

(三)以往研究的情况

师生关系问题从总体上看居于教育理论研究的边缘,虽然有些观点引起了广泛争论,但许多领域未受关注。从研究涉及的方面看,分别探究二者之间的特点的较多,研究二者之间关系的较少,研究教学方面的较多,而研究其道德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法律关系、政治或经济关系的较少。从方法上看,经验总结和理论分析较多,实证性研究较少。

(四)研究的方法

抽样调查、个案分析和走访座谈等。

(五)基础概念的界定

师生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教育活动基础上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形成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初中师生关系对初中教育活动,尤其是对初中生心理和生理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师生关系的讨论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热门话题。

近年来师生关系的定义也很多,诸如:“师生关系(teacher—studentrelation),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

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1)

“师生关系就微观而言,主要指师生之间在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包括为完成教育任务而发生的工作关系,以满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以组织结构形式表现的组织关系,以情感认识等交往为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2)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3)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4)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其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其中以教育与被教育、促进与发展为最高核心层次,由它制约着师生间的管理关系、人际关系、伦理关系等。”(5)

本文从这些定义出发,并且不局限于这些定义,将师生关系放在大教育观中来考虑。从大教育观来考虑,师生关系不应局限于教学工作之中,师生关系应是一个以教育活动为核心的特殊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体系,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从教学角度考虑)只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还应包括师生的道德关系、师生的文化关系、师生的心理关系、师生的法律关系、师生的政治或经济关系等。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以往对师生关系的讨论从教学工作角度考虑较多,因此,本调查研究将师生的教学关系作为师生关系体系中的一方面,主要侧重于从宏观角度来全方位考虑师生之间这一特殊的人与人的关系。

第一章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的差异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无论是城区初中还是农村初中师生对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都有较深认识,如在回答你认为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是否重要这一问题时,认为很重要的学生比例分别是:农村:92.8%,城区:94.5%;认为很重要的老师比例分别是:农村:95.2%,城区:98.2%;认为不重要的老师没有,学生个别也有,农村:2.8%,城区:2.1%;但也有个别学生和老师认为有作用但不大,农村:学生占:4.2%,老师占:4.8%;城区:学生占:3.3%,老师占:1.7%。但在调查中师生关系的每个方面都各有差异,下面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此次调查进行总结。

一、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师生的教学关系方面的差异。

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分别充当一定的角色以及在双边活动共同体中的分工合作。简言之,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工作关系,即教师指导学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互动关系。师生的教学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6)。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总结,和对走访座谈的分析,发现阿城市城区初中师生关系与农村初中师生的教学关系存在以下差异:

1.对师生关系对教学工作影响的程度认识不同。经统计分析,农村师生认为师生关系在教学工作很重要的普遍人数比例比城区师生低。例如,在回答“你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会影响教和学的效果吗?”这一问题时,认为没有影响的学生:城区占:36.1%,农村占:40.1%,老师:城区占:

8.8%,农村占:30.8%;认为影响很大的学生:城区占:40.9%,农村占:38.5%,老师:城区占:80.5%,农村占:50%。

2.对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认识不同。罗森塔尔等人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期待会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并将其称之为教室里的皮革马利翁效应.教师的期待是教师通过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施加影响的一种重要方法.经统计分析,农村师生认为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成长的人数比例普遍比城区师生低。例如,在回答“你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对学生成长是否有影响?”这一问题时,认为没有影响的学生:城区占:28.4%,农村占:33.3%,老师:城区占:3.5%,农村占:31.7%;认为影响很大的学生:城区占:48.7%,农村占:43.5%,老师:城区占:74.3%,农村占:54.8%。

3.对处理好师生关系的能力在教师的业务素质中所占的地位认识不同。经统计分析,农村师生认为处理好师生关系的能力在教师的业务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人数比例普遍比城区师生低。一方面,无论城区还是农村,师生都期望改善师生关系,例如,在回答“对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不正确观点学生应该怎么办?”这一问题时,大多数师生都期望委婉的指出错误。而另一方面,在教师的业务素质方面,城区师生比农村师生更注重处理好师生关系的能力这一因素,例如,在回答“你认为对一个老师来说,知识渊博且有特长和专业知识丰富但其他知识了解较少两者相比,哪一个更重要?”这一问题时,认为知识渊博重要的学生:城区占:27%,农村占:42.6%,老师:城区占:38.9%,农村占:27.9%;认为

两者都重要的老师:城区占:71.2%,农村占:54%。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知识丰富渊博的老师更易于让学生接受,便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对知识

渊博教师的期望,其潜意识里也是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期望。

二、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师生的道德关系方面的差异。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一种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是维持人类社会正常生活的基本的行为规范。可分为公德、私德和职业道德”(7)。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因师生关系这一特殊的人与人的关系也区别于其他的道德关系。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总结,和对走访座谈的分析,发现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的道德关系存在以下差异:

1.对社会公德对师生关系的影响认识不同。经统计分析,农村师生认为社会公德会影响师生关系的人数比例大大低于城区师生的人数比例。例如,在回答“教师办公室环境的好坏能否影响学生对教师的看法?”这一问题时,认为影响很大的学生:城区占:32.2%,农村占:23.8%,老师:城区占:57.5%,农村占:41.3%;认为没有影响的老师:城区占:8%,农村占:23.1%。

2.对尊重学生隐私的认识不同。在这一问题上学生的分歧较大,老师的认识比较一致。例如,在回答“你对教师检查学生日记和信件怎么看?”这一问题时,认为在学生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看的学生,城区占:60.6%,农村占:28.1%,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看的学生,城区占:19.3%,农村占:57.5%。这一结果表面上反映出农村学生对自己的隐私权很看重,而实质上则反映出农村学生思想较城区学生保守的事实,这给师生沟通带来了障隘。

3.对教师职业道德对师生关系的影响认识不同。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师生关系影响较大。在这一问题的调查和总结中发现,学生对这一问题的

看法基本一致;而教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则有较大差异,反映为农村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弱于城区教师。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到师生的交往,职业道德观念的弱化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带来了许多难题。例如,在回答“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是否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交往(比如说,工作积极认真和消极不认真相比)?”这一问题时,认为会有影响的学生,城区占:53.6%,农村占:45.9%,老师:城区占:84.1%,农村占:57.8%;认为没有影响的老师:城区占:1.7%,农村占:25%。而在回答“你怎样看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一问题时,学生的看法基本一致,而教师的分歧较大。认为“应该,因为学生犯了错的”学生,城区占:15.6%,农村占:15.4%,老师:城区占:6.1%,农村占:15.4%;认为“应视错误情节而定”的学生,城区占:32.4%,农村占:27.9%,老师:城区占:38.9%,农村占:25%。以上结果表明,教师职业道德对师生关系的影响主要在教师身上。

三、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师生的文化关系方面的差异。

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涵义有三:1、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和纯自然界有区别;2、文化是人类的思想观念体,包括语言、传统、习惯、制度以及思想信仰、价值等。3、文化是人类不同的心理类型。文化是观念的,是特定社会有行为和思维方式、价值观的体系,或者说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特有意义体系。文化对教育有制约作用,“文化决定着学校教育的内容”,(8)文化对师生关系也有着较大影响。通过对此次调查的分析,发现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的文化关系存在以下差异:[此篇文章来源于文秘站 -文秘站 -帮您找文章,12小时内解决您的文章需求]

1.传统文化对师生关系的影响不同。传统的道德文化塑造了中国等

级森严的封建家长制和民族性格中深厚的等级观念,在价值取向上,重道

德轻功利,也即重义轻利是最显著的特点(9)。从而形成了带有浓重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而这种观念对农村初中师生关系遗留的影响要大大超过城区,加之阿城市是金代古都,传统文化色彩较重,这种影响尤为显著。例如,在回答“从道德角度出发你认为师生关系应是哪种类型的?”这一问题时,认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学生,城区占:24.3%,农村占:28.1%,老师:城区占:5.3%,农村占:13.5%。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持这种观点的人数比例农村均大于城区。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官本位,读书做官”、“中庸”思想在农村和城区师生关系中都有不同反映,但有一点是一致的,既在农村遗留的传统影响要大于城区。

2.大众传播对师生关系的影响不同。“大众传播”(MassCommunication)是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书籍、电视、电影、等传播媒介,向为数众多的人提供信息、知识、思想、见解、娱乐、广告等的活动(10)。大众传播也是文化。以现代技术革命为基础的大众传播因其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和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客观上减少了学生对老师的知识依赖,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发展。在这一点因经济发展和教育设施的差别城区要比农村更加显著,阿城市也是这样。

四、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的心理关系方面的差异。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在头脑中的反映。人的心理现象包括:①.心理过程:认识过程(知)、情感过程(情)、意志过程(意);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也泛指人的意识、思想、感情的表现。师生的心理关系是指师生之间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在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的过程(个人看法仅供商榷)。通过此次调查,发现阿城市城区

与农村初中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差异如下:

1.对师生关系对认识过程产生的影响认识不同。城区师生认为师生关系对认识过程会有影响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农村师生。例如,在回答“你认为师生的思维和认识问题的方式相互影响吗?”这一问题时,认为“会相互影响”的学生,城区占:39.2%,农村占:36.1%,老师:城区占:77.9%,农村占:51.9%;认为“没有影响”的老师:城区占:3.5%,农村占:15.4%。

2.对师生的情感关系的认识不同。前苏联学者K.H沃尔科夫认为,对感情接触的需要是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基础,这种感情接触在人的生活中及社会关系系统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对情感的看法会影响师生关系.农村师生认为师生的情感关系应该象父母对子女一样的感情的人数比例高于城区师生的人数比例,而城区师生认为师生的感情关系应是一种包涵多种情感的特殊感情的人数比例高于农村师生,表明了城区师生对新型师生关系的渴望。例如,在回答“师生之间的感情应是:”这一问题时,认为师生感情应“象父母对子女一样的感情”的学生,城区占:17.3%,农村占:22.2%,老师:城区占:15%,农村占:22.1%;认为师生感情应是“一种特殊的感情,包涵很多感情。

”的老师,城区占:50.4%,农村占:38.5%。

3.对师生关系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认识不同。在回答“师生的性格对师生关系的影响:”这一问题时,认为“影响很大”的老师,城区占:58.4%,农村占:36.5%;认为“没有影响”的老师,城区占:9.7%,农村占:23.1%。从这一结果上可以看出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在是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上,农村师生的认识与城区师生的认识还有较大差距。

五、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师生的法律关系方面的差异。

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和认可,由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阶级的工具。自1978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学

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律,基本结束了教育工作“无法可依”的局面。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颁布,从法律角度规定了师生关系应该是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的的前提下,教师对学生——正在发展中的个体的正确指导和严格要求的民主型的师生的关系。但因城区与农村发展的不均衡,对师生的正确的法律关系认识仍有不同之处。例如,此次调查中,在回答“从法律角度讲,师生之间应是怎样的?”这一问题时,认为师生应是“平等的,有事应协商解决”的学生,城区占:83.1%,农村占:76%,老师:城区占:92.9%,农村占:76.9%;认为“学生就应听老师的”的老师,城区占:2.7%,农村占:22.1%.有人曾在某地专门进行过中小学校体罚或变相体罚情况的调查,得出了体罚面广、形式多、随意性大的结论。(11)而在农村体罚现象较城区要严重的多(前文已有表述),这表明,对师生关系应该是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的的认识农村和城区仍有较大差距。六、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师生的政治或经济关系方面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与政治有着必然的联系,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与过去那些谎言不同,我们不能不公开提出问题,公开承认教育不能不联系政治。”(1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教

育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经济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和政治生活的匮乏必然会影响教育,也必然会影响师生关系。例如,在回答“一个爱国对社会负责又能将这种思想经常渗透给学生的教师和一个对国家社会都不关心的教师相比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应怎样?”这一问题时,认为“两者对师生关系没有影响”的老师,城区占:10.6%,农村占:20.1%;认为“前者对师生关系有积极影响,后者对师生关系有消极的影响”的学生,城区占:66.8%,农村占:58.9%;老师,城区占:85%,农村占:65.4%;认为“前者对师生关系有消极影响,后者对师生关系有积极的影响”的学生,城区占:18.2%,农村占:24.2%;老师,城区占:4.4%,农村占:14.4%。这一结果反映出农村师生对政治的漠然。又如,在回答“你对老师补课收费怎么看?”这一问题时,认为“应该收,老师付出劳动了”的学生,城区占:27.6%,农村占:17.2%;认为“不该收,老师已有工资了”的老师,城区占:6.1%,农村占:15.4%;认为“可以收,但不应太高”的老师,城区占:77%,农村占:67.3%。这一结果表明,城区师生之间的功利性关系倾向明显大于农村。

第二章师生关系差异产生的原因

阿城市城区师生关系与农村师生关系所产生的差异,归根结底主要是由阿城市城区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距决定的,也正是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造成了政治生活、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差距,从而造成了教育活动中这一基本要素——师生关系的差异。下面分别对产生师生关系以上六个方面差异产生的的原因进行分析。

原因之一: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造成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差异的主要原因。虽然,改革开放的二十年农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对比而言城区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快,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些地区的城区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加大了,阿城市正是这种情况。教育承担着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人的培养,(13)因此,经济发展的差距必然造成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同时也必然造成教育活动中人与人关系——师生关系的差异。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师生之间交往的实用性、功利性和庸俗的商业化色彩越来越明显,原本纯洁的师生关系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影响,例如,等价交换原则为某些教师乱补课、乱收费、利用家长谋取不当得利找到了籍口。这种情况在城区表现为补课收费屡禁不止,家长请客送礼,老师坦然受之等现象,师生关系过多地掺杂了物质因素,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物质化,使个别教师收入有了不正当提高,在社会上和教育内部造成了极坏影响。这种情况在农村也有表现,但表现形式不同。农村教育的对象是农民子弟,这就决定了诸如补课收费(或者说补课收不上费)、请客送礼现

象很少。但是,多年来农村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经济地位始终不满,而城区与农村教师当前的经济收入依然有较大差距,这就使很大一部分农村老师不安于本职工作,千方百计想调到城区,所以就造成了农村教师对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作用认识的漠然,影响了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动性;在学生方面,则表现为一方面升学有望的学生积极主动与教师交往(有经济条件的学生则千方百计进城读书),升学无望的学生则疏远教师甚至辍学(农村初中的实际辍学率要远远高于统计数字)。

原因之二:教育设施建设发展不均衡造成了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城区教育设施与农村教育设施相比有较大的优越性,阿城市城区初中的微机普及率已是百分之百,而农村只有百分之八十七,其他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在实践性教学活动中较多,例如,一堂设施完备的实验课,师生之间的交往机会更多一些。而这种实践活动中师生的交往往往更利于形成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这一角度考虑城区先进的教育设施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提供了物质条件,而农村则有很大差距。

原因之三:教育体制改革深度的不均衡造成了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目前对师生关系影响最大的是教师人事制度的改革——教师的聘用制。阿城市城区初中已基本实施了校内教师聘用,为实施教师的全员招聘提供了基本条件,积累了宝贵经验。教师招聘制的实施增加了教师的危机感、紧迫感,使教师普遍提高了对教育工作的认识,更加注重师生的交往沟通。尤其有些学校开始搞学生选老师的试点,将学生意见加入对教师的考核中,更促使教师认真对待师生关系问题。这些举措都促进了师生关系向良性发展,但在阿城市农村初中只有个别学校进行了尝试,没有大面

积推开,这也是当前农村初中教师对师生关系普遍认识不到位的一个原因。

原因之四:文化传统,尤其是地域性的习俗、习惯等造成了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在传统的文化背景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极其不平衡,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师者,所以正礼也”(《苟子》),“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韩愈《师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学记》),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在当代师生思想观念里仍然有着深深的烙印,而这种传统在农村师生中间(包括在学生家长的思想里)的影响遗留更大。另外,阿城市特有历史文化底蕴也对师生关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阿城市是金代第一个建都地,是金代文化的发源地,是满族人的聚集地,满族人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尤其是在农村仍有较大的影响。但因城区是建国后发展起来小型工业区,这种影响在城区却很小。这些因素也是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不同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五:教师的知识占有量,尤其是教育理论知识的占有量不均衡造成了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据统计,阿城市城区初中共有教师1,168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包括本科)的有724名,占

城区初中教师的62%,大专学历的有405名,占城区初中教师的35%,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的有39名,占城区初中教师的2%,师范专业毕业生有1,127名,占城区初中教师的96%,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有41名,占城区初中教师的4%。阿城市农村初中共有教师1,347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包括本科)的有363名,占农村初中教师的27%,大专学历的有692名,占农村初中教师的51%,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的有292名,占农村初中教师的22%,其中,师范专业毕业生有1,041名,占农村初中教师的77%,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有306名,占农村初中教师的23%。从以上得

数据可以看出,城区初中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初中教师。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教师的知识水平,尤其是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占有量,在师生交往中有积极的作用,专家型的教师始终受到学生的尊敬。而在教师所掌握的知识中,教育理论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最大。一个教育理论功底深厚,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的教师更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所以,城区初中教师与农村初中教师知识水平的差距也造成了两者师生关系的差异。

原因之六:学生获取信息、知识途径的方式造成了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前文已述,大众传播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知识上的依赖性,从而在一定意义上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疏远和冷漠(当然师生关系的疏远和冷漠的原因不止如此)。但大众传播因为许多方面的原因在城区和农村发展还有很大差距,农村广播、电视、电影、报刊杂志、Internet等传播媒介的软硬件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区,阿城市也如此。所以农村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还很单一,在知识上对教师的依赖远大于城区学生,这一点是农村良性师生关系形成众多不利因素中的有利因素。

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差异产生的原因还有很多,例如,师生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不同,师生交往的内容不同、当代城区师生与农村师生的特点不同等等。

第三章师生关系的差异对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

教育生产对象是正在发育的不成熟的人,教育工作实质上是人的生产,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必然会影响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造成了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反过来师生关系的差异也必然会影响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下面就师生关系的差异对教育工作的影响谈谈我的看法。

影响之一:师生关系的这种差异是客观上造成受教育者享受教育的权利不公平原因之一。我国已签署的《世界人权宣言》中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该是免费的,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14)1999年阿城市在迎接国家义务教育检查时,初中辍学率是1.98%。但是,农村初中的实际辍学率远远高于这个数字(毕业班甚至高达30以上),当然这种情况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师生关系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在对辍学生的调查中,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老师瞧不起或不喜欢某一老师等原因而辍学的。那么,在如此多的辍学生中,真就没有人具有继续接受高一级教育的条件吗?综观初中升学情况,农村毕业生总量远远高于城区,而升学人数远远低于城区,教育的不公平显而易见。

影响之二:师生关系的这种差异客观上给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增加了难度。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15)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和落实,素质教育以发挥人的潜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已任,不单纯的传授知识,这和应试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素质教育客观上要求师生之间要有

良好的配合,要形成以平等的、相互尊重为前提的良性师生关系。阿城市农村与城区初中师生关系的这种差距,显然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师生关系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那么,怎样缩小差距共同发展是我们有待解决的问题。

影响之三:师生关系的这种差异给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根据管理学理论,沟通联络作用有三:使组织中的人认清当前形势,使决策能更加合理和有效,稳定组织内人员情绪便于统一组织行动.师生关系也是一种沟通联络关系,所以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产生影响.一方面师生关系的疏远和冷漠给学校班级管理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农村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轻视心理更对班级管理不利.另一方面,城市师生关系表现出来的较强的实用性与功利性造成了乱补课、教师利用特权谋求私利、家长请吃请喝等现象屡禁不止。而农村师生关系表现出的较强的专制性则造成了体罚、变相体罚、随意辱骂学生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都给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影响之四:师生关系的这种差异不利于教师的业务成熟,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商品经济的影响,教师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改变,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如等价交换观念)在有些教师中产生了影响,至使城区教师漠视师生的交往,只教书,不育人,只研究利益,不研究业务,尤其是教育理论业务;而农村有些教师因为城乡经济的差别,长期经济地位的压力使他们不安于本职工作,挖空心思想进城,更别说研究业务,主动与学生交往了。另一方面,因为种种原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降低,使学生不愿意与老师交往,至使其在心理上、生理上、学业上不能健康成长,尤其是初中学生是心理和生理成长的关键期,这一现象更显著。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其与教育发展不协调之

处,必然会对教育工作产生影响。教育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城区与农村教育也必然会相互影响,师生关系也不例外。研究这种影响,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发展。

第四章改进初中教育工作的策略

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虽然只是教育工作中差别的一部分,但是,因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的特殊性,它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区教育工作与农村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通过以上研究,从缩小城区与农村教育工作中师生关系的差异、促进城区与农村良性师生关系的形成角度,对初中教育工作提几点建议。

建议一:加强政府行为、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缩小城乡教育经济环境差距,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提供经济条件。经济差别是农村与城区教育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但这种经济上的差别也有政策的原因,或者说是政策原因将城区教育与农村教育置于不公平之处。1995年国家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877.95亿元,高等教育:304.57亿元,16.22%,中等职业教育:227.70亿元,12.12%,普通高中:175.96亿元,9.37%,义务教育:1061.25亿元,56.51%。(16)从数据上看国家在义务教育上的投资比例较大,但真正投到义务教育上有多少呢?据国务院发展中心统计调查,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中,乡镇负担约78%,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财政负担约11%,中央财政负担约2%。(17)乡财政负担的78%,一方面是在税收体制实行一级一级按任务指标下压的前提下负担

的,另一方面这些负担都来自农民自己(或者说是农民自己承担了义务教育的78%费用)。而城区则完全靠在财政上,无忧无虑。所以说,城区与农村教育是处在政策和经济不公平的位置上,要想改变这种境况必须由政府来改变(当然不是地方政府),由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来缩小城区与农村教育的经济差距。只有城区与农村经济差距的缩小才能使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缩小,才能使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共同步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建议二:加大教师在职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素质,提高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农村教师在学历整体水平上低于城区(前文已有统计),只是教师业务素质差距的一个侧面,此次调查,在和教师的座谈中发现,农村教师和城区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差距更大,远远大于学历水平的差距。另一个方面,无论城区还是农村在教研工作中注重更多的只是专业知识方面的研究,对教育理论方面(如师生关系)的探讨很少甚至没有。教育理论决定了教师在理论上对师生关

系认识的深度。因此,加大教师在职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素质,是改善师生关系,促进良性师生关系形成的有效手段。建议三: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在初中开设实用技术学习课程,为不能升学的学生提供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减轻升学造成的师生心理上的压力,为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条件。因经济的制约,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只实行到初中,能够升入上一级学校的学生还是很少一部分,这就使大部分升学无望的学生产生厌学思想,甚至辍学,这一现象在城区和农村都很严重,尤其是在农村更为严重,这种情况也给师生的交往增加了难度。针对以上情况,为继续加大素质教育实施力度,应在城区和农村初中分别[您所阅读的这篇文章来源于文秘站 -文秘站 -是]

开展适合于城区和农村特点的实用技术课程,为不能升学的学生提供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在这些课程的开展中,可以激发学生对学校的兴趣,增加师生交往的机会,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

建议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深层次改善师生关系,使初中生心理、生理共同健康成长。师生之间认识、思维、情感、意志、性格、个性等心理方面的相互影响也是师生关系的重要方面。城区与农村师生对师生心理关系看法的不同,并不是说师生之间的心理特征相互影响很小,相反,这种影响是潜在的、长远的、重要的,只是师生都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初中时期是生理、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尤其是当代学生生理、心理的发育普遍提前,独立性较强,所以,在初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当然是由受过专业培训的老师或者专家来主持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良性师生关系的形成,对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对教育工作的很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那么,无论是城区和农村,师生关系应该向哪一方面发展呢?这是一个值得大家讨论的问题。有些学者认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发展方向应是一种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教育民主精神、崇善本性和发展至上宗旨的有机结合型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师生情感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联系型的师生关系。(18)这种说法颇有道理。

结论

综上所述,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在业务、道德、心理、文化、法律、政治或经济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差别产生的,这种差别的产生反过来又对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这种差异并不局限于初中阶段,在其他教育阶段也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其存在具有普遍性。虽然我们从教学关系、道德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法律关系、政治或经济关系等方面分别探讨了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的差异,又从几方面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和对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师生之间的各种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所以,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不应孤立地从某一方面去看问题考虑问题,应始终坚持从全局角度看问题、考虑问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均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虽然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但是师生关系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教师队伍中和社会上一些不良倾向造成师生关系恶化,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得家长、学生对教师尊敬、尊重的风尚甚至对教师的依赖性减弱;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敬业精神下降,追求新思想、获取新知识的兴趣锐减,固步自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身心发育"早熟",各年龄阶段对教师的评价和与教师交流的需求差异明显,均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教师自身素质的下降,"与世无争,于功无争,

于利无争"的传统美德日渐消褪,"为人师表"的观念日渐淡化。这些不良倾向极大地败坏了师德形象,是恶化师生关系的根源所在。

学校、家庭、社会是广大青少年的生活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而影响最广泛的是社会教育。原因很简单,"人是社会中的人,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通过社会教育这一途径,能够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能够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潜力,丰富课余生活。然而农村教育却忽视了社会教育这一有机组成部分,只看到的是学校教育。学生的教育主要依靠学校的培养,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低,文盲偏多)根本不重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把学校视为"托儿所",情愿多交钱把未到入学年龄的子女送到学校,为了给自己减轻所谓的"负担"。总之农村教育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不能很好地结合,家庭、社会不能给学校以大力支持,彼此间不能很好地沟通。

农村教育中,应试教育仍居主导地位,素质教育难以推广,涵盖面过于狭窄。农村教育部门的领导在素质与能力之间很轻松地划上等号,认为能力就是素质。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只喊口号,而无具体的实施方案。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克服弊端,构建一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教育体系,具体表现为:第一,调整现存的农村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第二,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农村现状,减轻升学压力;第三,调整和改革课程的体系、教材的编排,建立新的教育课程体系;

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第五,在农村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扶贫计划的实施力度,解决农村中小学失学率逐年加大的恶性循环;第六,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相结合,全面推进农村教育改革,使农村教育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这一轨道上来。

注释

[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320页。

[2]南京师大教育系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版,第140页。

[3]许高厚主编:《现代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版。

[4]李谨瑜:《论师生关系及其对教学活动的影响》,《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5]姜智:《师生关系模式及其选择》,北京师范大学申请学位论文,未公开发表。

[6]阿莫纳什维利等著,朱佩荣译:《到新学校去!》,《外国教育资料》1989年第1期。

[7]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215页。

[8]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__年10月版,18页。

[9]王旭东编著:《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师生关系》,《国外师生关系研究》,海南出版社20__年1月版。

[10]刁培萼主编:《教育文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__年10月版。[11]刘杭玲苏正旺:《中小学校体罚现象的调查与分析》《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3期,第59页~60页。

[12]列宁:《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厅政治教育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列宁论国民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401页。

[13]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__年10月版,19页。

[14]童大焕:《中国青年报》20__年4月1日第8版。

[15]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366~373页。

[16]转录于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68页。

[17]《南方日报》20__年3月14日。

[18]华东师范大学教科所王本陆:《关于教学工作中师生关系改革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__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版。

[2]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

[3]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__年10月版。

[4]刁培萼主编:《教育文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__年10月版。

[5]余永德主编:《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__年1月版。

[6]吴琅高主编:《城市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__年1月版。

[7]皮连军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版。

[8]谢德民主编:《论学习》,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版。

[9]扬文士张雁主编:《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版。

[10]王鼎宏著:《师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__年月版。

[1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5月版。

[12]申亚权张守臣著:《教育测量学》哈尔滨出版社1996年7月版。

[13]付道春主编:《情境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版。

[14]付道春主编:《情境教育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版。

[15]程正方主编:《现代管理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__年

3月版。

[16]刘国光王洛林李京文主编:《20__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__年1月版。

[17]齐亮祖著:《学校管理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8]冯增俊主编:《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__年2月版。

[19]宋晶如注译:《古文观止》,中国书店出版社1993年1月版。

[20]李江颜波主编:《中国经济问题报告》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21]《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1987年3月版。

[22]阿莫纳什维利等著,朱佩荣译:《到新学校去!》,《外国教育资料》1989年第1期。

[23]H.O.林格论著,章志光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版.

[24]A.M弗里德曼K.H沃尔科夫著,李国臣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3月版.

[25]F.E卡斯特J.E罗森茨韦克著,李柱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6]R.Rosenthal&L.Jacobson,Pygmalionintheclassroom:Teacherexpectationandpupils’intellectualdevelopment.NewYork:Holt,RinehartandWinston,1968.

附录

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调查问卷

表一:阿城市城区初中师生关系问卷调查统计表

表二:阿城市农村初中师生关系问卷调查统计表

表三: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问卷调查统计对比表

阿城市初中师生关系调查问卷

1、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1)、很重要;(2)、不重要;(3)有作用但不大。

2。你期望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1)、传统家长式的;(2)、朋友式的;(3)家长式和朋友式相结合的。

3、你对你们班现在的师生关系是否满意?(1)、满意;(2)、不满意;(3)、不太满意。

4、你认为师生的思维和认识问题的方式相互影响吗?(1)、会相互影响;(2)、不会相互影响;(3)、有影响但不大。

5、你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对学生成长是否有影响?(1)、没有影响;(2)、有影响但不大;(3)、影响很大。

6、你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会影响教和学的效果吗?(1)、没有影响;(2)、有影响但不大;(3)、影响很大。

7、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是否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交往(比如说,工作积极认真和消极不认真相比)?(1)、会有影响;(2)、没有影响;(3)、有影响但不大。

8、你对老师补课收费怎么看?(1)、应该收,老师付出劳动了;(2)、不该收,老师已有工资了;(3)、可以收,但不应太高。

9、你对送老师礼物怎么看?(1)、应该送,是当今社会和老师沟通的一种手段;(2)、不该送,玷污了师生关系的纯洁;(3)、送一些小礼物,可以更好地沟通师生友谊。

10、从法律角度讲,师生之间应是:(1)、平等的,有事应协商解决;(2)、学生就应听老师的;(3)、除了学习学生都可不听老师的。

11、你能将你的真实想法告诉老师吗?(1)、能;(2)、不能;(3)、有时能说一些。

12、你认为你和老师(学生)之间沟通的怎么样?(1)、很好;(2)、不太好;(3)、无法沟通。

13、你认为对一个老师来说,知识渊博有特长和专业知识丰富但其他知识了解较少相比,哪一个更重要?(1)、前者;(2)、后者;(3)、两者都很重要。

14、师生的性格对师生关系的影响:(1)、很大;(2)、没有影响;(3)、有影响但不大。

15、你认为师生之间的沟通会不会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1)、影响很大;(2)、没有影响;(3)、有影响但不大。

16、一个注重仪表的老师上课和一个不注重仪表的老师上课对学生有无影响?(1)、有很大影响;(2)、没有影响;(3)有一些影响,但不是最重要的。

17、师生之间的感情应是:(1)、像父母对子女一样的感情;(2)、像好朋友一样的感情;(3)、一种特殊的感情,包涵很多感情。

18、从道德角度出发你认为师生关系应是哪种类型的?(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2)、尊师爱生,教学相长;(3)、老师工作是义务,学生学习是权

利。19、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例如,歌咏比赛、郊游)应是:(1)、组织者和参加者;(2)、只是组织者,不参加;(3)、应让学生自己组织,教师只做旁观者。

20、师生关系的范围:(1)、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只要师生存在就会存在;(2)、只有在学校内存在师生关系;(3)、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师生关系在校内和校外都存在。

21、一个爱国对社会负责又能将这种思想经常渗透给学生的教师和一个对国家社会都不关心的教师相比:(1)、两者对师生关系没有影响;(2)、前者对师生关系有积极的影响,后者对师生关系有消极的影响;(3)、前者对师生关系有消极的影响,后者对师生关系有积极的影响。

22、对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不正确观点学生应:(1)、立刻指出,不用考虑环境;(2)、委婉地指出,不要伤教师的自尊心;(3)、知道也不说,老师自己会纠正的。

23、你心目中的老师应是:(1)、一个既严格要求学生又平易近人的老师;(2)、一个要求学生宽松又平易近人的老师;(3)、一个要求学生严格又严肃难以接近的老师。

24、你对教师检查学生日记和信件怎么看?(1)、在学生允许情况下可以看,这样可以更好地沟通师生的感情;(2)、不用学生允许也可以看,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心理;(3)、为保护学生隐私任何情况都不可以看。

25、你认为师生之间感情应怎样沟通?(1)、在现今的经济社会里应主要以物质沟通为主;(2)、师生感情是纯洁的,不应有物质关系,应只通过精神沟通。(3)、物质和感情同等重要,所以师生之间沟通应既有物质又有精神。

26、教师办公室环境的好坏能否影响学生对教师的看法?(1)、有较大影响;(2)、没有影响;(3)、影响不大。

27、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和一个严肃刻板的老师你喜欢哪一个?(1)、前者;(2)、后者;(3)、两者对我都没影响,知识最重要。

28、你怎样看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1)、应该,因为学生犯了错;(2)、不应该,应尊重学生以说服教育为主;(3)、应视错误情节而定。

29、当你在课余时间上网吧时,老师批评你,你认为:(1)、课余时间是我自己的,老师不应管;(2)、老师批评的对,他是为我好;(3)、老师不应太主观,我上网吧可能也有好处。

30、你对家长和老师沟通怎么看?(1)、应常沟通,有利于学生成长;(2)、不应沟通,对学生成长没好处;(3)、沟通与否应视情况而定。

后记

在本文的选题、开题、撰写、修改到完成的过程中,得到了导师赵鹤龄教授的悉心指导,整篇论文都凝聚了赵老师的亲切关怀和辛勤汗水。在与赵老师相处的日子里,他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兼容并蓄的博怀,让我在做论文的同时学到了更多。在此,谨向我的导师赵鹤龄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本文的资料搜集、撰写、修改、文字润色与打印到最后定稿的过程中,得到了李铃老师、高峻峡老师等多方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人之初社区篇2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走过20xx,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崭新的精神面貌踏进了20xx年的殿堂。新的一年春节即将到来,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搭建居民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平台,增进“邻里情”,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营造出一种团结奋进、文明和谐、喜庆祥和的浓郁氛围,按照区工委办的安排,结合社区实际,特此制定了社区20xx年春节期间文体活动方案。

二、指导思想

为深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广大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会议精神,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促进社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区。

三、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开展好本次社区的文体活动,保证各项活动的有序进行,区工委办决定成立社区2013年春节文体活动筹备组,组长为陈圣炜,副组长为·····,筹备小组下设评委裁判组和后勤保障组,胡正田兼任裁判组组长,成员为····兼任后勤保障组组长,成员为····。评委裁判组负责策划、提供活动场地及制定、执行活动规则,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比赛所用的器材及奖品等。

四、活动安排

1、举办庙会

时间初定在x月x日至x月x日。

活动地点:社区人口文化广场。共设立五个活动区:

一是娱乐区,由社区委居民演唱庐剧、黄梅戏、歌曲及拉二胡等节目为主的文艺演出。

二是宣传区,利用展板宣传反、禁毒、科普、交通安全及民生等相关的政策和事例。

三是送年货进社区,社区委联系区内华泰、统一、可乐等相关企业,引导企业担当社会责任,送相关产品进社区服务千家万户。

四是赠品区,主要发放购物袋、一封信及“福”字等宣传品。

五是写春联区,联系区内学校老师、社区居民中广大书法爱好者为居民义写春联。

2、象棋比赛

时间初定在x月x日至x月x日两天

比赛地点:社区老年活动中心。

参赛人员:社区象棋爱好者,男女不限,年龄不限,参赛人员由小区委选送或自愿报名,由小区委汇总后于x月x日下午6:00前报社会事业科。

3、拔河比赛

时间初定在x月x日下午2:00开始

比赛地点:社区人口文化广场。

参赛人员:社区居民,由各小区委选送男、女各1—2支队伍(每支队伍成员不超过12人),x月x日下午6:00前报社会事业科。

4、顶气球

时间初定在x月x日下午

比赛地点:社区人口文化广场。

以社区居民三口之家为参赛单位(小孩为小学生),每个小区委选送不少于10个参赛家庭,名单于x月x日下午6:00前报社会事业科。

5、绑腿走比赛

时间初定在x月x日下午

比赛地点:社区人口文化广场

以社区居民三口之家为参赛单位(小孩为初中生),每个小区委选送不少于10个参赛家庭,名单于1月14日下午6:00前报社会事业科。

6、露天猜灯谜

时间初定在x月x日下午

猜灯谜地点:社区人口文化广场。

参赛人员为社区居民,自由选择灯谜,猜中者由工作人员发放奖品(每人限得一份奖品)。

7、乒乓球团体比赛

时间初定在x月x日全天

比赛地点:社区四楼文体活动室。

参赛人员为社区乒乓球爱好者,由各小区委选送1—2支队伍,x月x下午6:00前报社会事业科。

五、资金预算

本着节俭的原则,预计共需活动资金8100元,其中庙会1500元,象棋比赛300元,拔河比赛1500元,顶气球比赛200元,绑腿走比赛300元,露天猜灯谜500元,乒乓球团体比赛800元,文体活动期间设置彩虹门、彩旗、彩气球、横幅、印刷宣传品3000元。

六、活动要求

1、比赛项目原则上只取前三名(猜灯谜除外),将颁发纪念性的奖品。

2、社区委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积极参加上述比赛项目,由各科室负责人汇总本科室工作人员参加的活动项目并报社会事业科。

3、各小区委要安排人员维护比赛现场秩序,参赛队员要服从裁判判决。

4、请各小区委加大宣传,选送相关人员参与比赛。从即日起要做好前期准备和宣传工作,力争把今年的各项节目办好、办精彩、办到位,为社区居民送上精美喜乐的娱乐文化大餐。

人之初社区篇3

【论文摘要】:近年来,社区学院的发展有目共睹,它从诞生以来在美国高等教育界一直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作用,但是同时又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如教学质量差、教师责任心不高、学生流失率高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社区学院引进自由教育这一理念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却在另一方面阻碍了其原有优势的发展,因此要解决发展的问题,社区学院就必须从自身的特色入手寻找出路。

美国的社区学院近似于我国的职业教育学院。近年来,美国的社区学院已经成为一股新鲜血液注入到高等教育领域,很多人为其大颂赞歌,因为社区学院普及了高等教育,推动了教育民主化进程。但是,社区学院在给许多无法进入大学深造的高中毕业生以及步入社会后仍想继续深造的人,提供学习机会的同时,自身的发展又遇到了很多问题,如:教学质量差、教师责任心不强、学生流失率高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社区学院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如何在这些问题上找到突破口,是目前美国社区学院关注的焦点。

一、社会的发展需要发展社区学院

社区学院(CommunityCollege)的前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初级学院(Junior College),当时最主要目的是解决中学和大学衔接问题,因为中学生升学的压力不断加大,四年制大学的年限长、费用高,不断发展的美国工商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猛增,而对一些非技术人员的需求则大大减少,这些事实都降低了大学的吸引力;另外,人民大众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大,此时大学内部缺乏效率的问题也很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寻求改革的出路。1892年,有"初级学院之父"之称的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W.R.Harper)提出要将四年制的大学分为两个阶段:初级学院以及高级学院。前两年初级学院的课程相当于中等教育的课程,后两年在高级学院的学习,则相当于专业教育和研究生教育。1920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召开了全美第一次初级学院会议,成立了美国初级学院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Junior College ),并且发起规范初级学院运动,规定"初级学院是一种提供严格的两年学院水平教学的教育机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结合战时国内国际的需求,职业技术教育成为初级学院的一项主要职能,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美国教育的发展更加倾向于面向地方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公立初级学院改称为社区学院。社区学院在二战后有了更大的发展,截止1992年,美国共有社区学院1200余所,学生人数从1985年的470万增至1992年的640万,占全国在校大学生总数的40%。①

我们从社区学院形成的过程可以看出:社区学院虽然是大学改革的产物,起点在大学之下,其功能主要是职业培训,但是,社区学院在客观上确实为许多升学无望的人,提供了继续教育的机会,提高了普通大众的受教育程度,使得美国高等教育结构更符合现实的需要,特别是在后继发展中,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社区教育,其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为美国经济的腾飞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一百多来年在美国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地中争得了立足之地,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作用,并逐步扩大着自己的影响。

二、社区学院在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难题

近年来,虽然社区学院的数量以及学生的入学人数空前地得到增长,但是辍学率和转学率一直居高不下,是社区学院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学生能够最终拿到副学位的人数并没有随着规模的增长而得到相应的提高,1970年美国社区学院在校人数为2447401人,当年获得协士学位者为206023人,获得协士学位者占在校人数的8.4%,1975年社区学院在校人数为4069279人,当年获得协士学位者为391454人,获得协士学位者占在校人数的9.6%,1983年社区学院在校人数为4977975人,当年获得协士学位者为481720人,获得协士学位者占在校人数的9.67%,②这一问题与学生进入社区学院学习复杂的动机有关,20世纪80年代的一项调查显示,36%的学生读社区学院的动因是为了向四年制大学或学院做准备。有些学生因为在大学里无法修满学分,于是返回社区学院里获得一些足够毕业的学分;还有一些学生进入社区学院学习根本就不是为了拿学位,而是为了多交些朋友,扩大交际圈或者选一些感兴趣的课程来打发时间。

另外,社区学校的教学质量不高与社区学院学生整体素质不高两个因素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因为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学习,只有资质较低的学生进入社区学院学习,多数社区学院采用开放性招生政策"任何人只要年满18岁,无论性别、民族,也不管中学期间的成绩和品行如何,均可免试入学。"因而社区学院在校生成分复杂,有低收入青年、在职成人、新近的移民、老年人等,他们学习能力差,毅力弱,有许多学生不会写信,不会计算,甚至读不懂英文报纸,这就导致了教学质量差;然而质量较低的教学,也很难使学生的素质在较短的两年内获得较大的提高;由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又导致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流动性大。另外,由于社区学院教师工作辛苦、收入较低,也是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三、社区学院当前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目前社区学院已经开始教学改革。首先是课程改革。一些社区学院通识教育的比例较大。如西斯敦-瓦普顿(Sisseton Wahpeton)社区学院规定,在文协士学位至少应获得的60学分中,通识课程有36学分,占60%;在理协士学位至少应获得的64个学分中,通识课程有40学分,占62.5%;在应用科学协士学位至少应获得的60个学分中,通识课程有23学分,占38.3%。与通识课程紧密联系的是选课制,在大多数社区学院,通识课程被分成若干组,由学生从中选择,必须完成规定的学分。"在主修领域之外,学习文理学科、商业管理、会计、建筑技术等课程有最低学时要求。社会科学选修课可以选自人类学、经济学、政治科学、心理学、社会学课程;自然科学选修课可以来自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课程;人文学科选修课可以选自音乐欣赏、艺术史、文学、哲学;交流领域的选修课可以选自写作、演讲、新闻学或其他以写作为主的职业课程。"

其次是发挥社区资源优势。社区教育是社区学院所特有的,社区学院与社区有着天然的联系,为社区服务是社区学院的办学宗旨,这个优势是其他高教所不具备的。目前,社区学院正在加强与社区企业的结合。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说:"美国正领导着高科技的潮流。预计在今后的七年,美国80%的新的工作机会将属于高科技。社区学院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保证我们有训练有素的员工,使企业能抓住数字化时代的机遇。"与高科技结合。如某社区里有计算机厂商,社区学院则选择电子信息技术作为努力的方向;有机械制造业厂商,社区学院则选择机械设计、工艺等技术作为努力方向……。另外在教学领域,社区学院根据社区企业的要求开办各种培训班,也将企业里的先进技术引进到教学中来,为其培养人才。因此社区学院通过与社区企业的合作,使得自己的特色更加鲜明起来,竞争力得到增强,生源的质量和教师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逐步得以解决,逐步走出困境。

四、总结与建议

美国的普通大学,是一种精英教育,而社区学院,是一种普及教育。两者的侧重点不一样,性质也有着显著区别,但是,正因为有区别,才使得两者能够长期共存于一个高等教育体系之下,各自发挥作用。因此,社区学院不是要做一个跟在大学脚步后面的模仿者,社区学院也无须改革成为大学,社区学院亟需解决的是要进一步发挥自身的特色,提高自身的品质。

我国职业教育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步形成发展高潮。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政府投入逐年增加,学校规模越来越大,教师素质越来越优,生源越来越多。从去年开始,国家又加大了对职业学校的扶持力度和学生的资助力度。

在我国新一轮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潮中,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经验教训,作者提出如下建议:

1. 鼓励企业联合办学。目前,我国的各类职业学校,大多是政府和民间团体创办的,企业自身创办的并不多。国家应出台政策,鼓励大的企业集团(公司)自己办学或联合办学。这样,既可减少政府投入,又可增强办学针对性。

2. 提高民办职业学校的教师待遇。目前,公办职业学校的教师都是列事业编制,而民办职业学校的教师雷同于打工者,因此,缺乏长远意识、责任意识。建议国家出台政策,将民办职业学校的教师和公办教师实行同样的管理、考核办法,享受同等的政治、经济待遇。国家应鼓励更多的教师和毕业生到民办职业学校任教。各类职业学校应到企业和社会上去聘请更多的兼职教师。

3. 增加职业学校的公共课程。和美国的社区学院一样,现在,我国少数职业学校,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知识参差不齐;学校应加大公共课程的比例,如: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等课,要增加课时、增加学分,学生如达不到规定要求,必须补学、补考;学校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向社会输送有用之才,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希望。

注释

① 数据参照miracle-us.com/AOrder.asp.

② 赫克明.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P297.

参考文献

[1] 王保星. 《美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确立》,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

[2] 续润华. 《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0.

[3] 万秀兰. 《美国社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 [英]约翰·亨利·纽曼, 著. 徐辉, 等译. 《大学的理想》,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人之初社区篇4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篮球运动;篮球教学;相关建议

从目前现状来看,绵阳市区有些学校缺乏专业的人才或者以思想品德教育来取代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凡此种种,都影响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所以促进绵阳市区初中生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一、绵阳市区初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绵阳市区来说,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初中生不是很多,但是很多初中生都处于健康和非健康之间,在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很大的空间,既不是很健康但又不是完全没有心理问题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亚健康状态。处于此状态的初中生常常表现出:厌学,生活中缺乏目标与动力,情绪不稳定,整天提不起精神,感到生活没有意义,自卑地去逃避很多事情等种种心理状态。

二、篮球运动在促进初中生意识、社交、情绪、意志方面的具体表现

1.篮球运动可以增强自我意识,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据调查显示,人们在生活中由于个体差异的不同,会使每一个人有不同的身体自尊。在正常人群中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身体都有一定的缺陷。据调查发现,绵阳市区64%的初中生对自己的体质表现出了不是很满意,一个人的自尊和身体体质的好坏与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密切相关,自己对自己概念的好坏会影响自己的自尊。在绵阳市的初中生中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对自己身体产生不满意的情绪时都会降低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时还会产生一些焦虑甚至可能出现阴郁症状。研究表明,篮球运动可以使初中生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对篮球运动的学习和掌握不仅加强了绵阳市初中生的自信心,同时在篮球运动这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过程中,也培养了绵阳市初中生战胜自我、超越自己、勇于去挑战、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困境面前执著、勇于拼搏、坚强的心理品质。

2.篮球运动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的竞争运动。教育改革后对体育教学提出了“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科学指导思想。这种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使每一个初中生都得到了不一样的发展空间和不一样的体验。在篮球运动中通过任意的组合和对抗练习,通过篮球分组比赛,不仅使广大初中生扩展了交流的空间,还使学生体会到互相帮助,体验到篮球运动中受人帮助和帮助别人的快乐和成就感。篮球运动不仅有利于绵阳市初中生的人际交往、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和其他陌生人友好相处,而且篮球运动中的帮助别人和保护别人的过程也有利于一名初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锻炼。篮球运动使学生得到成功喜悦感的同时也会产生挫折感,这对绵阳市区初中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心理锻炼过程。据资料显示,一个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最主要的就是人际关系处理的好坏。

3.篮球运动有助于培养初中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篮球运动本来就是一项非常激烈、高强度、对抗性非常强的体育运动。正是因为这种对身体和心理的激发作用,推动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高度热爱。学生在参加篮球运动的时候,总是有一种拼劲和不懈感。通过篮球运动一方面培养了绵阳市区初中生的顽强拼搏、敢于吃苦、坚持不懈、克服难题的作风,有利于学生之间团结互助,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沉着、谦虚不骄傲的思想品质,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篮球运动来培养绵阳市区初中生和困难作斗争、对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篮球运动对绵阳市区初中生产生的心理作用不可估量,其对学生的作用是长远的。通过篮球运动,更多的学生投入到锻炼中来,使绵阳市区初中生永远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以饱满的情绪和激情面对自己的学习压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有利于以后对绵阳市区的建设和祖国的建设。

通过本文调查发现,绵阳市区初中生喜欢篮球运动的人特别多,而且很多都在坚持打篮球,很多爱好篮球运动的初中生打篮球都形成了一定的规律。通过篮球运动可以让绵阳市区初中生中那些孤僻的学生敢于和别人交往,与别人说话,积极地参与到集体中去,在学习生涯中人际关系能力得到较好的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也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任波.体育锻炼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模型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

[2].初中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J].搏击:体育论坛,2011(4).

[3]周小酉.篮球教学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探索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人之初社区篇5

尽管社区教育的概念是近几十年才出现在西方教育界中,但是,欧洲古代教育家的理论和实践早已蕴含着社区教育理念,例如,近代英国举办的教堂学校、“星期日学校”;瑞士裴斯泰洛齐创办的“新庄”学校;美国教育家沃特的“二部制”,即“工读游戏学校”;丹麦“成人学校之父”格朗德维奇建立的“属于人民的学校,为人民服务的学校”。这些和社区教育有着相当程度联系的教育虽然还没有成体系,甚至以当今的眼光看还很不成熟,但是在崇尚贵族教育的西方社会已经难能可贵,它们是西方现代平民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源泉。美国的社区教育最为发达,它的起源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克尔所提倡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本位教育理念。真正的社区教育兴起于20世纪初的初级学院运动,这也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这种全新的教育形式形成了后来的美国社区学院,它的出现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起初,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提出把大学四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两年的“初级学院”,第二阶段为两年的“高级学院”,规定学生取得第一阶段的初级证书才能进入高级学院学习。初级学院是中学和大学之间的过渡,大部分初级学院由地方社区、私人团体和教会开办,学生就近入学接受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方面的知识,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升入高级学院继续学习。“二战”后,为了服务地方政治和经济发展,公立的初级学院统一被改为社区学院。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社区教育都把人的发展作为主要职责,都十分关注人的基本知识的培养以及自身价值的实现。为了使个体教育生涯得到有效的补偿,社区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良好公民、赋予个人生活的知识、提高全民的人文素质。“在公立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共同努力下,帮助所有人熟悉以职业为导向的社会价值,把这些价值纳入个人的价值体系中,并应用到生活中去,使职业对每一个人都变得有意义,并且让每个人感到满意”,[4]这充分体现了社区教育以人的生涯发展为中心的价值观念。

二、社区教育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涯意义

从改善人口素质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政治和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全球化,加之人口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社区教育主要承担着专业技能和管理人材的培训,以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而,改善社区生活条件和居民素质已成为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社会的高度发展、经济和政治的现代化都需要人口素质的极大改善。关注“人”,了解“人”,重视人的“生涯性”,强调建立学习型社区,实现人的终身学习,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是西方现代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西方生涯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职业技术和现代化社区教育的角度来看,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西方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方方面面的变化,包括家庭观念、教育、医疗、科技、法律等。人们对于旧有的教育体制、教育价值、功能结构和效率等都有着新的要求。如果说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那么,从职业技术和现代化社区教育的本质来看,它应该是一种培养人、关注人的生涯发展的活动,这种生涯的发展是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的价值追求的真正提高。职业技术和现代化社区教育必须具备一套完整的职业性和非职业性的教育培训,以满足人的发展的各方面需要,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无论是职业性还是非职业性,都是人的生涯性的一部分,是教育与经济相互补充的结果,也是社会竞争力的重要部分。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终身教育发展的角度看,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社区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是适应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西方传统的升学教育已不能完全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大学的竞争力加大,加上四年制大学高昂的学费和较长的时间,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社区教育提升自己的技能,通过学习和培训,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大价值,还有一部分人选择社区教育是为充实自我的闲暇时间。

三、西方社区教育“生涯性”的内涵和特点

不同的研究者对西方社区教育的“生涯性”认识不同,但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一是社区教育“生涯性”的外延从职业生涯拓展到人终生的历程;二是社区教育“生涯性”的内容既包括职业性的活动,又包括非职业性的活动;三是社区教育“生涯性”是人对职业世界和非职业世界生活的价值追求;四是社区教育“生涯性”构成要素是全面的,包括职业生活、家庭、生活角色以及教育经历与各种经验。有研究者描述美国社区教育的特色时指出,社区教育具有多重目标,它集学术、文娱和职业教育为一体,既有职业性学科,也有非职业性学科,主要是为丰富地方居民生活,如插花和烹饪等学科。由此可见,西方社区教育的“生涯性”内容丰富,具有终身性、职业性、非职业性和发展性等特征。

(一)终身性奥巴马曾引用甘地名言来阐述美国终身教育的特点,“要活,就要像明天你会死去一般活着;要学习,就要像你会永远活着一般学习”。美国的社区教育承担了推动终身教育的重要角色,大量的成年人在社区教育中找到了出路和新起点。目前,美国有1500所社区学院,人数占在校本科生总数的90%。社区教育对于西方社会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社会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职业性西方社区教育主要以职业教育类课程为主,既有半专业的,也有职业的技能培训。这些职业课程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涵盖面极广,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如护士、医疗技术员、病理化验师、社会工作者、绘图员、测量员、通讯技术员、文员秘书等。在美国,企业与社区教育的合作更加深入,很多地方的社区学院与企业建立了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为本社区和企业培养人才。还有的企业把企业培训纳入社区教育课程,双方通过协作教育实现人才的共同培养。

(三)非职业性西方社区教育的对象具有开放性特征,无论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职业需要,社区教育提供的教育条件和入学机会都是均等的。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是非传统学生,而且学校的课程也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和社会发展而设计的,既有职业性学科,也有非职业性学科,为丰富地方居民生活,社区教育学校也向社区不同年龄阶层开放和服务。

(四)发展性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上各行各业对专业化、专门化、技术化的要求较高。一个人终身从事一种职业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职业对人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任何人要想在社会中追求生涯价值的最大化,就要不断的学习,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发展自己,实现全面发展。社区教育不但能为失业者提供职业技能教育,为失学者提供补偿的继续教育,为从业者提供全面发展的成人教育,而且还能为成功者提供闲暇教育。这些都为人的全面发展、继续发展、终身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四、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提供民众职业技能的教育形式,对于个人的生涯和社会发展尤为重要。进入21世纪,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但总体来看,职业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完全突显,与西方社区教育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西方社区教育的“生涯性”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回归人性教育职业教育更加关注人的职业技能教育,通过人的技能提高达到支撑社会整体发展的目的。但是,要理解人、关注人、重视人、发展人,需要更多对“人”的人性教育。人性的核心是一种支撑人一生存在的发展性,这种发展性不仅仅是职业技能的提升,也包括各方面所具备的能力和素养。[8]“生涯性”指的是人发展需要的各方面能力和素养。“生涯性”教育是人性回归的教育,是人性潜能充分发挥的教育,是把人当做人的教育,是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教育,是把发展的自由还给人的教育。西方社区教育对人的生涯特性的关注让我们重新思考职业教育的本质问题,任何教育最终都应该是实现人性的发展和优化,只注重人的发展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人发展的更多潜能,这不是教育的初衷,职业教育要回归到人性的原点。

(二)回归终身学习西方社区教育的“生涯性”实际上是把人的终身学习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国内的社区教育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整体上由职业教育担负着社区教育的部分功能,因此,职业教育一方面应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各类适应就业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岗位证书培训,成为区域内职业技能培训的整合平台。另一方面应开展终身学习,组织各类以提高市民素质为目标,能够满足市民多样化学习需求的休闲文化教育,使之成为区域内社区教育的主要场所,指导和服务街镇(乡)社区学校及各类办学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对基层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进行指导,使之成为区域内市民终身学习的指导中心。

(三)重视网络学习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职业教育,职业的和非职业的学习需要职业教育,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西方社区教育的办学目标,这应该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而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重新审视网络学习,充分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MOOC学习已经成为西方教育发展的亮点,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上学习。职业教育有良好的实训条件,有专门的教育网站,这些都是搭载学习交流平台、开放学习资源的基础条件,也是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资源。

(四)为成人学习服务成人学习的目的虽然呈现多样化特征,但其本质是为了完善和发展自己。服务所有的成年人,满足他们所需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西方社区教育办学的初衷。职业教育实行自主招生政策以来,越来越多的25岁到40岁有工作的“非传统”学生成为职业教育的对象。“非传统”学生不同于青少年儿童,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职业教育应确立成人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真正实现为成人学习服务的本质功能。

人之初社区篇6

实施办公自动化与数字化管理情况汇报

根据区委区政府数字化社区建设总体要求,为建设现代化数字办公新社区,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提高社区工作效率。光华社区在创建高标准文明安全社区工作中,在各级领导大力帮助和支持下,初步探索开发并设计安装使用了“光华社区微机管理系统”。

一、社区微机办公基本概况:

光华社区微机管理,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由于社区工

作纷繁复杂,涉及千家万户,有时各位社区主任不分白天黑夜,忙得焦头烂额,还不能按时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尤其上级部署工作量大的数字统计任务,例如人口普查统计工作,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统计明细,社区离退休人员统计工作,社区安全检查及综合治理工作等。大量工作需现场调查统计,综合归类分别上报,登记造册,耗时费力。

2004年以来,我们以创建高文明安全社区为契机,结合社区工作实际,我们边工作、边探索,并聘请电脑软件设计人员,安装了《光华社区微机管理系统》。这一管理模式的突破,将社区户籍、计划生育、社区党建等工作中的具体信息全部录入微机,随时调录查询,联网后还可以在互联网内互通信息,交流反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为居民服务的水平。

二、下步工作设想和计划:

根据区委区政府数字化办公建设目标,光华社区下一步

微机化管理及数字化办公需增设《光华社区离退休人员管理系统》、《光华社区日常管理系统》等。另外,社区在宽带接入基础上,初步实施三级区域网信息传递和无纸化办公。需进一步开发增设微机办公软硬件系统如下。

1、《社区局域基础站信息传递系统》,主要功能是加强社区与上级中心信息网络访问,进一步完善社区各类信息上报统计。初步建立光华社区电子政务交互平台,努力向无纸化办公迈进。

2、《社区利民、便民直通车系统》,主要功能是社区基

础网站与辖区居民的信息联络,充分体现公众参与,服务居民,方便居民。及时倾听、采纳、处理或反馈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居民与社区工作互动。

3、《社区信息收发、传递直通系统》。此系统功能方便

快捷地、传递、上报信息。实现各社区之间、上级与社区之间,区域内各单位之间信息交流,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随时快速准确传递社区信息。

建设现代数字化管理新型社区,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形势的需要,由于现代化办公网络浏览的先进性多态性以及多媒体新技术应用,从而营造出丰富多彩的网络虚拟社区。将社区的各类工作与建设,社区文化,社区发展前景,各种规划设想统一体现在一个数字化平台上,更直观、更便捷、更全面地展现在屏幕上,从而实现社区政务信息化、社区服务网络化、社区管理智能化,营造出更好的社区人居管理环境。

目前,光华社区管理软件急待进一步开发,但苦于资金困难,希望上级给以支持帮助。

光华社区居委会

人之初社区篇7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山区农村初中 英语教学生态环境

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耗时低效、长期为人们所病垢,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国家提出“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并为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收效甚微。其实,教育要均衡发展只能是有限层面上的相对均衡,不可能是理想的绝对均衡。教育失衡问题,自古就有,“孟母三迁”等典故都揭示这样的教育失衡问题,也昭示环境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影响。教育生态学认为学校内外部的环境对教育始终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英语教学生态环境指对英语教学的开展及效果产生影响的内外部有机联系的各因素的总和。为了进一步找出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笔者将对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态环境进行简析,以期引起同仁们对此有更多的思索。

一、教育生态学简述

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中最早提出“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是依据协同进化、生态平衡等生态学的原理,研究教育的内外部系统,从而揭示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的理论。教育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它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依据教育生态学生态位观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需要与当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及学生自身互为条件、协同发展。英语教学对于山区农村中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语言学习,更依赖各种教学生态环境。

二、社会生态环境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讲,社会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当地英语教学的成败。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同样受到社会生态环境的严重制约。山区农村儿童进入初中前,很少到过所在乡镇,去过所在县城的人更少。他们大多数常年生活在自己落后的村里,听到的普通话都没有城市儿童讲的外语多。进了初中,学生有了出入乡镇的机会。在乡镇上,会说英语的人很少;没有大城市里铺天盖地的英语补习班、辅导班、英语广告、英语俱乐部、英语标志;从来不见讲英语的外国人;甚至连个英语广播、电视电视节目也收不到;也很少有人注意到某些药瓶、化妆品、机器上标有酷似天文的英语。

英语对于山区农村人来说,就像美元、“9・11”事件、外星人一样,都与大家没关系。大家唯一可能说起与英语有关的话题就是子女的英语成绩。对子女们低得可怜的英语成绩,家长们多是一笑而过,因为大家别无他法。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社会生态环境本就如此,何处“染”英语?

三、家庭生态环境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学生家庭生态环境对英语教学有促进或者制约作用。宋德铭教授反复强调家庭环境对儿童教育之重要。因为学校教育只管一段,但家庭必须立足子女终生发展乃至家族的发展。可见,家庭教育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学校教育,当然也影响到初中英语教育。家境较好或者学生父母有能力的,都举家搬到大城市去享受优质教育环境和资源。当前,山区农村初中生的家庭大部分经济和精神都贫穷。大多数学生的父亲小学未毕业,依靠出卖体力或做小买卖为生;他们的母亲是被从外地拐卖回来的,不是身体残疾就是智力障碍。这些家长自身没文化、不识字,加上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根本无法对其进行英语教学。这些家庭经常因为生计问题乌烟瘴气,从不注重家庭教育生态环境。在城市家庭里,学生姊妹之间可以互相辅导。但在山区农村,这样家庭的儿童学习都困难重重。如果他们互相辅导,只会越“辅”越差。多数家长认为子女学英语知识没用,学些语文、数学知识能用来做生意“写名字记账”。这就是山区农村初中生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的脆弱的家庭生态环境。这样的家庭生态环境不但无法给初中英语教学提供辅助,反而会有意无意地制造很多障碍。

四、学校生态环境

教育生态学的观点认为,学校环境对英语教学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学校是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唯一阵地。马克思、恩格斯唯物论强调,环境决定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山区农村这样的社会、家庭环境,决定这里的初中英语教学完全依赖学校。学校的生态环境又在多大程度上促进英语教学呢?这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很多还是停留在“假、大、空”口号的思维定势中,根本不会也没有这样的跨文化建设和培养的意识。在山区农村中学校园里,“培养四有新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这样的口号比比皆是,却无处寻觅英语的痕迹。校园宣传栏英语内容更少;很少提倡校园广播播放英语歌曲;教室的美化也很少涉及英语,因为大多美化被定义为“给不懂英语”的上级领导看;甚至在学校图书馆,要找几本英语书或者资料都得寻寻觅觅,也未必能找到所需。英语课堂就是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唯一能依赖的生态环境。学生除了依靠死的英语教材外,就只能依靠老师的课堂教学用语。然而在山区农村初中能用英语顺利讲课的老师凤毛麟角,现实是大部分单词能准确读出来的老师已经算是功力较扎实的,哪还能期望用英语讲课?不止一次听到上级领导用“英语发音比较准确”表扬山区农村学校比较优秀的英语老师。可见这些老师可以给学生创造的英语教学生态环境多么有限。

学校这个英语教学生态环境的主阵地岌岌可危,教师们在如何保住这条底线的努力中挣扎着,学生对英语越学越害怕、以置越来越多学生放弃英语学习,英语教学成了学生、老师和学校共同的噩梦。

五、学生生态环境

教育生态学的最适度原则说明,学生相互构成的生态环境对英语教学起很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生生态环境促进英语教学高效进行,反之则严重影响英语教学效果。在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同伴互助学习成为“空谈”。“三人行必有我师”。英语教学中,学生互助学习本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目前山区农村中学的班里几乎没有英语学习优秀的学生。在初中入学时,小学学习较好的学生都想方设法地进城或者市里的学校,留下的学生几乎一样差,尤其是英语。笔者所在农村的中学,三个年级学生每次英语考试平均分都在25分左右,由于英语试卷选择题比重较大的特点,试题的难易度似乎对这些学生的成绩没有多大影响。在英语学习方面,学生之间根本不具备互为榜样的条件。其次,即使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个别学生英语成绩提高到及格线,本以为可以带动其他学生学习英语。但这样的学生都会很快又转到别的学校。班里的学生成绩似乎又回到“起点”。这样的山区农村中学留不住能成为英语学习榜样的学生。另外,高年级学生理论上也能成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助手。由于学校留不住“好学生”的恶性循环的影响,高年级学生基本不具备充当英语学习榜样的条件,也没有这样的信心和勇气。笔者曾检查单词的读音时,某学生把“rule”读作“ruler”,原来是其同校的哥哥教她这样读该单词的。事实上,向高年级学生求教的很多知识很多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重复。这种学习环境,对英语教学无积极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生态环境都非常脆弱,与城市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态环境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然而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使用与城市初中英语教学一样的教材、要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接受同样的评价标准,这样无论对山区农村学校,还是教师和学生,英语教学的“公平”与“平衡”成为泡影。王笃勤教授曾指出,在英语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分析环境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分析这样的英语教学生态环境,我们无法不思考――除了教育要均衡发展之外,教育尤其是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更需要“区别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鲁子问,唐淑编.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林立(主编).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英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宋德铭.道德要素和道德建构[EB/OL].(2012-10-25)[2013-11-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焦晓骏.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英语老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人之初社区篇8

[关键词]庐山;战乱;移民;卫所;社会变迁

[中图分类号]K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3-0104-05

龚志强(1976-),男,南昌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旅游史研究。(江西南昌 330031)

庐山是我国第一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在众多文化名山中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自北宋初年始,庐山分属德化(今江西九江县)、星子两县管辖,本文所指的庐山地区即涵盖上述两地。相较其他名山而言,庐山的交通区位条件优越,其西北麓有连接我国南北方的驿道,东南麓则有鄱阳湖——赣江水上航运线与长江相通。因此,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地区社会发展常常受到战乱的严重冲击。元末,庐山地区是战乱的重灾区之一,地区社会遭到毁灭性破坏,至明初才逐步得以重建。这一社会变迁过程是在战乱、移民和卫所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展开的,对此后庐山地区的社会发展与山区开发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拟对之进行初步探究。

一、战乱对庐山地区社会的冲击

元末,各地豪雄并起,战火纷飞。其中,徐寿辉在湖北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声势浩大,于至正十一年(1351)十月攻占湖北蕲水(今浠水)后建立天完政权。庐山西北麓的江州(今九江市)与蕲水仅一江之隔,战火随时可能蔓延过来。在此情况下,江州路总管李黼积极备战。据《元史》记载:

九江居下流,实江东、西襟喉之地。黼治城壕,修器械,募丁壮分守要害,且上攻守之策于江西行省,请兵屯江北以扼贼冲。庶几大江之险,贼不得共之。不报。

显然,屯兵江北可以有力遏制红巾军攻打江州的意图,但李黼的建议未被江西行省采纳。因此,长江北岸的蕲州、黄州很快相继失守,江州失去屏障。至正十二年(1352)初,红巾军攻陷武昌,其将领赵普胜随即率军顺江而下攻打江州。李黼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使红巾军在江州遭到重创,“尸横敝路,杀获二万余”。但赵普胜不断增兵围攻江州,李黼孤立无援,最终城陷被杀。李黼的抵抗活动曾得到当地百姓的大力支持,“郡民闻黼死,哭声震天,相率具棺椁葬于东门外”。因此,红巾军攻占江州后展开了大规模的报复性杀戮。乾隆《德化县志》记载:“元末,徐寿辉伪将攻破江州,屠戮殆尽。”与此同时,庐山东南麓的南康也被红巾军将领邢万户攻占。

经过多年征战,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攻占了江西、湖南及四川、陕西的部分地区。至正十七年,天完丞相倪文俊欲杀徐寿辉以自立,阴谋败露后为部将陈友谅所杀。陈友谅因功升任平章政事,掌握了天完政权的军政大权。此后,陈友谅以江州为大本营,加紧扩充地盘,成为元末割据势力中最为强大的一支。至正二十年,陈友谅取徐寿辉而代之,改国号为“汉”。于是,江州成为陈友谅割据政权的政治、军事中心。此后,陈友谅一面继续推进反元战争,一面针对邻境割据势力朱元璋所部展开兼并战。但由于内部纷乱,军事实力一度占优的陈友谅在与朱元璋争霸的战争中逐渐陷入被动。至正二十一年八月,朱元璋率部攻占江州,陈友谅被迫退守武昌,南康亦很快被朱元璋占领。朱元璋随即改江州路为九江府,下辖德化、德安、湖口、彭泽、瑞昌五县,改南康路为西宁府(次年更名南康府),下辖星子、建昌、都昌三县。次年春,陈友谅部下胡廷瑞在龙兴(今南昌)献城归降朱元璋。至正二十三年四月,陈友谅率军大举围攻龙兴,朱元璋率,军驰援龙兴,双方决战于鄱阳湖上,陈友谅战死。至此,庐山地区局势基本稳定。

元末长期战乱使庐山地区社会遭到严重摧残。朱元璋占领南康后,委任王祎为南康府同知。对于当时的情形,王祎有文记曰:

郡实治庐山之阳,然自十五年来兵燹荐罹,凡山水名胜之窟,皆为荆棘虎狼之区,人迹所通,仅一二数而已。

可见,经历严重战乱后的星子县景象十分荒凉,大量人口死亡或逃离。这一情况还可以从地方宗族的兴衰中得到反映。例如,星子县四都横山张氏家族自南宋以来便定居于此,其族谱记载:“我祖洽公,奉提点袁甫公命,主讲鹿洞,柽留居星渚。”张洽(1161-1237),字元德,清江县(今江西樟树市)人,朱熹门人。南宋绍定六年(1233),江东提刑兼提举袁甫与南康知军史文卿重修庐山白鹿洞书院,礼请张治出任山长。张洽生三子,其中幼子张柽定居星子县四都横山。张柽的后裔张道胜(1339—1415),字均辅,生活于元末明初,其《墓志铭》曰:“昔胜国时,横山宗族特众。公之诸父昆弟凡数百指,皆殒于兵疫,独遗公。”可见,元末张氏家族人口众多,男丁数十人。但战乱使张氏家族遭到灭顶之灾,仅剩张道胜一人。这一记载真实地反映了元末战乱对庐山地区社会的严重破坏。元末战乱使德化县的人口也大幅度减少。据《元史》记载,元延祐三年(1316),德化县有29750户。而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德化县仅有户2686,尚不及元延祐年间的十分之一,其中缘由便是大量人口死于战乱或逃离。

战乱还迫使地区部分人口避入庐山深处结寨自保。位于庐山中部的吴王寨就是当时百姓进山避乱的地点之一。明代桑乔所撰《庐山纪事》载:“吴王寨者,胜国兵乱时,土人相与团结避兵处也。”百姓进山躲避战乱,选址立寨时需考虑便于防御。吴王寨地处庐山正中偏南的位置,山路崎岖,通常情况下乱兵不易到达。类似吴王寨情形的还有庐山南部的李骥山,这里“山四高而中下,亦昔人所立寨处”。这样的地形显然也是易守难攻的。为了躲避战乱,人们不得不成群进入庐山深处。据各类地方史志记载,庐山的女儿城、黄龙寨、黄莺寨、避难冲等地名均与元末百姓进山避乱有关。

二、庐山地区社会的恢复与治理

上一篇:写坚持不懈的名言范文 下一篇:春雷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