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少年范文

时间:2023-09-16 16:45:07

拾荒少年

拾荒少年篇1

这些爱拾荒的老人,无论上街买菜,还是散步,都会拾一些废品回来,甚至相互攀比,看谁拾的废品。其实,老人们都有养老金,经济状况良好。之所以拾荒,多数缘于散步健身时觉得单调、枯燥,能沿路拾些废品送到收购站换几个钱,倒也增添些许情趣。有的节约惯了,不想让东西浪费。而林大爷说他少年时家境差,常常和同样大的孩子拾荒,换些小钱买学习用品,或看场喜欢的电影。“如今拾荒,其实释放的正是对儿时的那份情怀。”林大爷感慨地说。

不过有些晚辈对老人拾荒挺反感,认为把废品囤积家中不卫生不说,更丢面子。一次,邻居老穆叔的女儿把一叠钱摆在他面前说:“我拿这些钱,买穆家的面子,行不行?”女儿认为老穆叔拾荒,败坏了门风。但没想到,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却剥夺了老人的自由。老穆叔说,如果不拾荒,会在家中憋出毛病。为了保住晚辈的“面子”,改在深更半夜,街上行人稀少的时候才出来拾荒。并且用漂亮的行李包装废品,以此做掩饰。“我借拾荒每天四处走走,身子骨硬朗多了,心情也舒畅。”老穆叔开心地对我说过。

林大爷比老穆叔自在多了。林大爷可以随随便便地拾荒,儿女家中如果有废品也都会收集起来交给他,帮助他对废品进行消毒、收纳。除了拾荒,儿女还会抽时间陪林大爷打打羽毛球,骑自行车去郊外游玩,逐渐使林大爷改变拾荒的习惯,多做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运动。

“金钱对我已经意义不大了。把它捐给灾区和我拾荒一样,图的是一个开心。”林大爷在捐款现场说。

一些专家对老人拾荒分析说,一些老人拾荒,关注点不在于结果“能否卖钱”,而在于“我还是能创造价值的”这个过程。老人们为灾区捐款,令人感动。那么也让我们对老人多些爱心和温暖,让老人的生活丰富多彩,愉快安享晚年。

拾荒少年篇2

拾荒者背着蛇皮袋,从一个垃圾箱到又一个垃圾箱,他从垃圾堆里刨出吃的、穿的、用的,直至把自己当成垃圾用双手也刨了出来。城里的红男绿女见了拾荒者都掩鼻远避,久而久之,拾荒者便习惯独自静悄悄地穿行在行人罕至的阴暗一隅。

一年前那个飘雪的早晨,拾荒者在一个大大的垃圾箱里获得了半袋肯德基炸薯条、一个长了斑的红富士苹果和一件千疮百孔的破皮袄。拾荒者高兴极了,他放下那个鼓囊囊的蛇皮袋,“哗”地披上那件破皮袄。啊!真暖和呀!他坐在蛇皮袋上,屁股也就陷了下去,就像坐在松软的沙发上,用黑乎乎的手很绅士地捋捋黏乎乎乱蓬蓬的长发,然后打开那半袋炸薯条,用三根粗糙的手指优雅地一根一根拈来吃,再拿起苹果在裤子上一抹,那苹果比先前就更脏了,“咔嚓”,真的很脆。几根薯条,一口苹果,炸薯条就苹果似乎比蘸番茄酱更有味。拾荒者吃得正香,这时他听见垃圾箱里传来只有动物在求生时才发出的“吱吱”声。他站起来,又把自己塞进了垃圾里,一阵乱刨,他双手拉出了一只跛腿的小狗。从垃圾里出来的小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红红的舌头在拾荒者花花的脸庞上舔了一下。拾荒者脸上露出了不多见的笑容。

他将这只被遗弃的跛腿狗放进自己怀里,那件皮袄下。雪打在皮袄上,化了,小狗不叫了。

小狗在拾荒者的呵护下,除了那条跛腿外,一切都发育正常,渐渐成了一条大狗。

白天,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拾荒者背着蛇皮袋在前面走,皮毛光洁、仪态威猛的跛腿狗紧随其后。每每刨出的美味佳肴,拾荒者都会先满足跛腿狗。像那些带肉的骨头,他一口也舍不得啃,一扬手,头也不回地向身后抛去,骨头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跛腿狗便做出一个高标准的芭蕾跃,一口接住骨头,平稳落地,然后津津有味地享受起来。拾荒者自己则在那些刨出的一次性饭盒里抠一些米粒和菜渣下肚。拾荒者话语不多,每天也就那么几句,“跛子,跟上!”“跛子,接着!”“跛子……”

晚上,跛子就把那狗头枕在拾荒者伸平的胳膊上,拾荒者另一只胳膊一曲,把跛腿狗揽在自己怀里。身上盖的是那件破皮袄,身旁是墙似的大垃圾箱。在这静静的城市的夜里,狗做着狗的美梦,人做着人的美梦。

又是一个飘雪的早晨,雪很厚。城里的人们已开始向垃圾箱里倾倒昨晚生产出的垃圾。做醒美梦的跛腿狗从拾荒者怀里钻出来,在那张它不知舔了多少次的脸上又舔了一次,拾荒者没有动,他动不了了,他冰凉的四肢就像“跛子”的那条残腿,永远没了知觉。他死了。

跛腿狗蹲在拾荒者身旁,发出一声声的怪叫,那叫声就像悲剧片里的配乐,听者不能不为之动容。

拾荒者是一个叫不上名的城市流浪汉。除了他身旁的这条跛腿狗,公安部门没有找到他的一个亲人。最后移交给了民政部门。

拾荒者被人弄上车,向着郊外的火葬场驰去。跛腿狗伸长那条红舌头,在车后穷追不舍。雪地里留下了两道深深的车辙和三串浅浅的爪印。

跛腿狗蹲在火葬场门口,头高高地仰着,静静地望着那高烟囱里冒出的缕缕青烟,那双狗眼里满是滚动着的晶莹液体。

雪一直没停,越下越大。几天后,跛腿狗在火葬场门口成了一尊雪塑,很传神地蹲在那儿,头仰着。有人路过,不小心碰了,它竟倒了!

拾荒少年篇3

等到大家都写完了,老师顺口就说:“三毛,站起来将你的作文念出来。”

小小的我捧着簿子大声朗读起来。“我的志愿――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

念到这儿,老师顺手丢过来一只黑板擦,“乱写!乱写!什么拾破烂的!将来要拾破烂,现在书也不必念了,滚出去好了,对不对得起父母……”老师又大拍桌子惊天动地地喊,“重写!”她瞪了我一眼便出去了。

我那可爱的老师并不知道,当年她那一只打偏了的黑板擦和两次重写的处罚并没有改掉我内心坚强的信念,这许多年来,我虽然没有真正以拾荒为职业,可是我是拾着垃圾长大的……

我自小走路喜欢东张西望,尤其做小学生时。放学了,书包先请走得快的同学送回家交给母亲,我便一人在田间小径上慢吞吞地游荡,这一路上,总有说不出的宝藏可以拾起来玩。

有时是一颗弹珠,有时是一个大别针,有时是一颗狗牙齿,也可能是一个极美丽的空香水瓶,又可能是一只小皮球,运气再好的时候,还可以捡到一角钱。

捡东西的习惯一旦慢慢养成,根本不必看着地下走路,眼角闲闲一飘,就知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必理睬的,这些学问,我在童年时已经深得其中三昧了。

做少女的时代,我曾经发狂地爱上一切木头的东西。十三岁的时候,看见别人家锯树,锯下来的大树干丢在路边,我细看那大枯枝,越看越投缘,顾不得街上的人怎么想我,掮着它走了不知多少路回到家,宝贝似的当艺术品放在自己的房间里,一心一意爱着它。后来,竟连家里阿巴桑放脸盆的木墩也被我当宝贝似的收藏起来。

在我离家远走之前,我父母的家可以说堆满了一切又一切我在外面拾回来的好东西。当时我的父母一再保证,就是搬家,也不会丢掉我视为第二生命的破铜烂铁。

离开父母之后,我住的一直是外国的学生宿舍,那时心理上没有归依感,生命里也有好几年没有再捡东西的心情。

不再上学后,曾经跟其他三个单身女孩子同住一个公寓,当时是在城里,虽然没有地方去捡什么东西,可是我同住的朋友们丢掉的旧衣服、毛线、甚而杂志,我都收拢了,夜间谈天说地的时候,这些废物在我的改装下,变成了布娃娃、围裙、比基尼游泳衣……

在我的拾荒生涯里,最奇怪的还是在沙漠的那段日子。这片大地看似虚无,其实它蕴藏了多少大自然的礼物,我至今收藏的一些石斧、石刀还有三叶虫的化石都是那里得来的宝贝。

更怪异的是,在清晨的沙漠里,荷西与我拾到过一百多条长如手臂的法国面包,握在手里是热的,吃在嘴里外脆内软,显然是刚刚出炉的东西,没法解释它们为什么躺在荒野里。

还有一次,西班牙人已经开始在沙漠撤退了,也是在荒野里,丢了一卡车几百箱法国三星白兰地,我们捡了一大箱回来,竟是派不上什么用场,结果仍是放在家里人就离开了。离开沙漠时,有生以来第一回,丢了自己东西给人捡,那真说不出有多心痛。

我们定居到现在的群岛来时,家附近靠海的地方也有一片垃圾场,在那儿,人们将建筑材料、旧衣鞋、家具、收音机、电视、木箱、花草、书籍等数也数不清,分也分不完的好东西丢弃着。

也是在这个大垃圾场里,我认识了今生惟一的一个拾荒同好。

这人是我邻居葛雷老夫妇的儿子,过去是苏黎世一家小学校的教师,后来因为过分热爱拾荒自由自在的生涯,毅然放下了教职,现在靠拾捡旧货转卖得来的钱过日子。

在他住父母家度假的一段时间里,他是我们家的常客。据他说,拾荒的收入不比一个小学老师差,这完全要看个人的兴趣。我觉得那是他的选择,外人是没有资格在这件事上评论的。

这个专业的拾荒同好,比起我的功力来,又高了一层。一次,我们一同开始在垃圾堆里慢慢散步,走完了一趟,我什么也没得着,他却抬出一整面雕花的木门来送荷西,这么好的东西别人为什么丢掉实在是想不透。

我的拾荒朋友回到瑞士之后不久,他的另一个哥哥开车穿过欧洲再坐船也来到了加纳利群岛。这一次,我的朋友托带来了一架货真价实的老式瑞士乡间的运牛奶的木拖车,有三分之二的汽车那么长,轮子、把手什么都可以转。它是绑在车顶上飘洋过海而来的一个真实的梦。我惊喜得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接着,一本淡绿封面,精装,写着老式花体英文字母,插画着精美钢笔线条画的故事书《威廉特尔》又被轻轻地放在了我手里,看看版本,竟是1920年的。

这两样珍贵非常的东西使我们欢喜了好一阵,而我们托带去的回报,是一个过去西班牙人洗脸时盛水用的紫铜面盆和镶花的黑铁架,一个粗彩陶绘制的磨咖啡豆的磨子,还有一块破了一个洞又被我巧妙地绣补好了的西班牙绣花古式女用披肩。当然,这些一来一往的礼物,都是我们双方在垃圾堆里掏出来的精品。

拾荒不一定要在陆上拾,海里也有它的世界。荷西在海里掏出来过腓尼基人时代的陶瓮,十八世纪时的实心炮弹、船灯、船窗、罗盘、大铁链。最近一次,在水底捡到一枚男用的金戒指,上面刻着一九四七年,名字已被磨褪得看不出来了。海底的东西,陶瓮因是西班牙国家的财产所以归了加地斯城的博物馆,其它的都用来装饰了房间,只有那只金戒指,因为不知道过去是属于什么人的,看了心里总是不舒服,好似它主人的灵魂还附在它里面一样。

拾荒赔本的时候也是有的,那是错误判断拾了回来的东西。

有一次我在路上看见极大极大一个木箱,大得像一个房间,当时我马上想到,它可以放在后院里,锯开门窗,拿它当客房用。

结果我付了大卡车的车钱、四个工人的工钱。大箱子运来了,花园的小门却进不去。我当机立断,再要把这庞然大物丢掉,警察却跟在卡车后面不肯走,我如果丢了,他要开罚单。绕了不知多少转,我溜下车逃了,难题留给卡车司机去处理吧。第二天早晨一起床,大箱子居然挡在门口。肢解那个大东西的时候,我似乎下决心不再张望路上任何一草一木了。

前一阵,荷西带了我去山里看朋友,沿途公路上有许多农家,他们的垃圾都放在一个个小木箱里。

在回程的路上,我对荷西说:“前面转弯,大树下停一停。”

车停了,我从从容容地走过去,在别人的垃圾箱内,捧出三大棵美丽的羊齿植物。

这就是我的生活和快乐。

拾荒少年篇4

2011年1月18日,这个故事被一网友发到微博后,瞬间被转发1万余次。网友称褚树青为“伟大的馆长”,称杭州图书馆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

褚树青理想中的图书馆,是公平、开放、现代、多元、零门槛和舒适的。为此,他在《服务公约》会上讲道:“我的终极目标,就是把杭州图书馆打造成为每一位读者的天堂。”

为实现这一目标,褚树青上任后,在全国同行中率先推出免证阅览制度,任何人进馆借阅书籍都不需证件和费用、2003年,他又联合当时杭州l市5区的9个公共图书馆,推行了借阅“一证通”。为让外来务工者也能享受到这一服务,经过褚树青的努力,从2008年起,凡在杭州工作的人都享受到了这一待遇。

褚树青多次对员工们讲:“无论任何人,只要进了图书馆,在知识面前都享有同等权利,不得有高低责贱之分。”还在老图书馆时,就经常有乞丐和拾荒者进馆看书。褚树青不仅亲自接待,还鼓励他们常来:“看书学习是每个人的权利,如果你们每天能抽时间来看上一会儿书,那该有多好啊。”

对于图书馆实行的“零门槛”做法,图书馆办公室主任感触颇深:“自实行零门槛后,我们不仅没有感觉到压力增加,反而感觉开放的时间越长,不尊重这种权利的读者越少,我们和读者都被这种和谐的环境所改变。至于进馆时要先洗手,馆内并没有硬性规定,耳濡目染的时间长了,谁都会很自觉地先洗手,然后再阅读。我记忆最深的是见过一个拾荒者,他背着一个蛇皮袋,里面装着瓶瓶罐罐。他把蛇皮袋放在门口,反复洗手洗脸,然后才进阅览室读书看报。那一幕,让我永远难以忘怀”。

对于自己的言论忽然红遍网络,褚树青对媒体说:“在不少人看来,乞丐和拾荒者是肮脏的,也是低智商的。但我认为,知识不分高低贵贱,学者可以到图书馆求知,乞丐和拾荒者同样有这样的权利。其实他们的资质一点都不差,有着很强烈的文化需求,只是因生活所迫没有时间坐下来静静阅读罢了。他们每次看书前都会主动洗手,甚至读的书报层次比普通读者还要高。”

有一次,褚树青看到一名乞丐抱着一本《资治通鉴》全神贯注地在阅读。当他经过时,就放轻了脚步,却被旁边另一乞丐告知他就是馆长。于是,两人很谦恭地站起来,一连说了几句“谢谢”。那一刻,褚树青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那种暖意带着笑意在我心底蔓延的感觉,每次想起都令我感动不已。我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在以行动兑现让杭州所有人都能有尊严地阅读这一承诺。”

拾荒少年篇5

读了《两个馒头与一颗高贵的心》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了一个拾荒老太一颗高贵、善良的心。

《两个馒头与一颗高贵的心》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拾荒老太在路边捡到了一个袋子,里面装有七千元现金。后来,把钱交给了警察,又带着警察去做现场勘查,然后又回警局做笔录。直到九点才做完这些事,而且老人直到九点还没吃早餐。

可是,这时就会有人提问了,老人一颗高贵的心与两个馒头有什么关联呢?原来,当老人捡到这一笔巨款时,又冷又饿,去毫不犹豫的把钱交给了警察,之后又不好意思的去找警察借一元钱买早餐吃,一块钱两个馒头,这一顿再也简单不过的早餐,她甚至都没钱买。七千元,对于一个拾荒老人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天文数字,宁愿去借一元钱买早餐吃,也绝不贪别人的一分钱。这点难能可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面对金钱,巧取豪夺者有之,坑蒙拐骗者有之,杀人越货者有之。但七千元对于一个生活困难的拾荒老人来说,七千元至少可以过上半年,可她却毫不犹豫的交给了警察。

拾荒老人,一个让人禁不住落泪的名词,一件很简单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办到的事,闪出了天地间最耀眼的光芒,映照出了一颗高贵的心。我们应该记住老人的名字——郭冬容。

学洲小学五年级:许思琪

拾荒少年篇6

厄运逼人,拾拾荒寡母 咬牙抚养一对苦命儿

2005年7月22日中午,盛夏的鞍山骄阳似火,家家产户的空调主机都拼命地轰鸣,所有的胡同都翻滚着灼人的热浪。

“收破烂――”随着一阵单调的铃声,―个抬荒妇人干涩的吆喝声从胡同里隐隐传出。“收破烂的过来――”一个少妇从阳台的窗口探出头来喊了一声。拾荒妇人应声,拉起那辆破旧的平板车奔过去。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腿有些发飘。

妇人收下几摞旧报纸和几个可乐瓶,正跟那少妇讨价还价,突然,一个大男孩从胡同口跑来,他满头满脸都是汗,气喘吁吁地大喊:“妈!妈――”妇人惊呆了,连忙问:“小超!你怎么找到这儿?出什么事了?”大男孩的眼泪夺眶而出,兴奋得上气不接下气地冲妇人狂喊:“妈,我考上清华了!”“我的天哪!我的儿啊――”在一声颤抖的呼唤里,关闭了16年的泪水闸门再也控制不住,惊喜的母亲泪如雨下……

拾荒的妇人叫祁桂云,大男孩是她的小儿子苑振超。祁桂云1953年出生在黑龙江省肇东市农村,高中毕业后,她于1977年和同乡军人苑继泰结婚。不幸的是,大儿子苑振源因难产导致弱智,精神出现严重障碍,夫妻俩花去所有积蓄到处给他治病,得到的结论却是“无法医治”。

1987年1月,祁桂云生下第二个儿子苑振超。振超虽然瘦弱,但很聪明,这给一家人以莫大的安慰。

第二年,苑继泰转业到鞍钢燃气厂工作。丈夫回到了身边,小儿子乖巧可人,祁桂云虽然没有像样的工作,但她知足常乐。

万万让人想不到的是,祁桂云与丈夫团聚不到一年,厄运再次降临:1989年11月,苑继泰因肝癌匆匆撒手人寰。9岁的弱智大儿子和2岁的幼子抱着妈妈的腿哭喊着要爸爸。祁桂云使劲地搂住孩子,咬着牙告诉自己不能哭:“孩子,爸爸虽然不在了,但还有妈妈呢!”

刚强的祁桂云一个人扛起了风雨飘摇的家。为了生计,无奈之下,她选择了拾荒。她吃得苦也受惯白眼,可是很难对付病痛的折磨。

1992年腊月的一天深夜,祁桂云的阑尾炎突然发作,疼得在床上打滚,她为了不惊扰孩子,忍痛不吭一声,好不容易才挨到天亮。天亮了,她让振超去喊邻居帮忙,把她送去医院。医生说,如果稍来得晚一些,命就保不住了。

手术后不到四天,因为医药费需要节省,孩子需要照顾,祁桂云坚持出院回了家。

春节刚过,祁桂云就硬撑着身子出去收废品。寒风打在她的脸上,又硬又冷,她的脸冻肿了,手脚早巳失去知觉,但她的脚步一刻都不停留。由于天太冷,人们都不愿意出来,那天,她一分钱也没有挣到。

带着失望和沮丧,拖着铅一样的脚步打开家门时,祁桂云惊呆了:大儿子又犯病了,把家里的东西全砸了,地面上到处都是碎玻璃,用木头支起来的床板也被他拆得七零八落,袋子里仅有的一点白面被他扬得床上、地上到处都是,他自己的脸也被碎玻璃刮破了,血流满脸;疯哥哥坐在振超的头上,振超的小脸憋得发紫。祁桂云赶紧上前把两个儿子分开,心如刀绞的她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

“这日子怎么过啊……”绝望至极的祁桂云找到一瓶安眠药,她真想一了百了。振超跑过来,抢过母亲手里的药,哭着说:“妈妈,你不能死,你死了我和哥哥怎么活啊?”懂事的振超把神志渐渐清醒的傻哥哥拉过来,两人一起向母亲跪下。振超流着泪对疯哥哥说:“哥呀,妈要是死了,咱俩都活不成。咱俩别再惹妈妈生气了,好吗?”望着年纪小小、满脸泪水的儿子,祁桂云既心疼又愧疚:妈妈就是孩子的天,我怎能选择死亡!

第二天开始,出门拾荒的祁桂云把两个儿子放在平板车上拉着走,懂事的振超开始帮母亲拾荒。一辆破旧的平板车,步履蹒跚的拾荒母子,成了大街小巷引人注目的流动风景。祁桂云常常在拾荒路上耐心地教孩子读标语,数路边的树木。聪明的振超学得专,记得准。

一个又一个春秋冬夏,在祁桂云的平板车上,苦命的振超和疯哥哥一天天长大。振超6岁的时候就上了小学一年级。此后,每到节假日,懂事的他坚持跟母亲一起拾荒。

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和操劳过度,祁桂云的身体每况愈下,她得了冠心病,并伴有严重的高血压,因此常常在拾荒路上发晕。1994年暑假的一天,祁桂云拉着半车废品走在鞍山郊区的马路上,吆喝时虚弱无力,她腾出一只手捂了捂胸口,豆大的汗珠映着苍白的脸。她不禁有些担心:不好!可别在路上犯病!这时,闷雷滚过头顶,一场暴雨倾盆而下,她连忙拿出一大块塑料布,不是披在自己身上,而是慌忙去蒙住那半车废报纸。破旧的衣衫片刻就被雨水淋湿,裹在她瘦弱、单薄的身上。燥热后的冰凉让她打了个寒战,她突然眼前一黑,捂着胸口摔倒在一片泥泞里。

“妈!妈――”振超手里拿着两个空易拉罐,腋下夹着一个空雪碧瓶,拼命向母亲奔来,瘦小的身子在雨里楚楚可怜。“妈!你醒醒啊!你看我捡了好些瓶子哩!”振超扑在母亲身上哭喊,“你醒醒啊!妈――”

祁桂云苏醒过来的第一句话是:“小超别哭,快去找你哥。”

有谁知道,在另一条街上,疯哥哥正被几个顽童摁倒在泥水里打。

苦难漫无边际,就像这坎坎坷坷的拾荒路……

拾荒几多苦:母亲教会儿子昂首做人

1995年秋天,长期过度操劳的祁桂云因冠心病突发,不得不住进医院。那一年,振超才读小学三年级。每天凌晨4时多,振超就从被窝里爬起来给母亲做米饭、炒白菜土豆片,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饭菜盛好放进保温饭盒里,一个人摸黑送去医院,还一口一口地喂母亲吃。

半个月后,祁桂云提前出院了。振超却瘦得皮包骨,连走路也常常摔跟头。老师心疼地告诉祁桂云:振超太懂事、太孝顺了,为了省下午餐的几元钱给妈妈治病,这段时间他几乎天天饿肚子……祁桂云听了揪心疼:“是妈妈拖累了儿子,对不住儿子呀!”

此后,祁桂云想尽办法每天坚持给振超加一只熟鸡蛋。贫寒之家,每天早晨的一只鸡蛋,在振超的生命里有着别样的分量。振超在作文里这样记录《最难忘的一件事》:“……每当早晨掀开锅盖,我总能拿到一只暖暖的熟鸡蛋,那是妈妈用拾荒挣来的钱专门给我买的,她自己从来舍不得吃。每次握着鸡蛋,那缕温热总会传遍我的身体……”

为了不让母亲操心,振超每天背着书包跑步上学,以增强体质、锻炼意志。他肩头颠簸的书包,大都是母亲拾荒时捡来的。

小学五年级的一天,祁桂云把一个半新的书包交给小儿子,振超高兴极了。第二天上学的时候,邻班的一个同学看见他不由得一愣,继而跟身边的同学低声说了几句,然后一起哄笑:“哈哈,破烂娃!”振超明白了:自己背着的书包一定是眼前这个同学刚刚扔掉的“破烂”!他恨不得把这“破烂”摘下来撕碎、烧成灰!

无地自容的振超流着泪跑回家,狠 狠地把书包摔在院子里。正在给废品分类的祁桂云惊呆了,她问清原委,一脸严肃地命令儿子擦干眼泪,说:“妈妈虽然是收破烂的,但我们是靠劳动挣钱吃饭。再说,收废品是一项变废为宝、净化环境的工作,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从今以后,你一定要抬起头走路,挺起胸膛做人!”振超从没见母亲对自己发过这么大火,他惭愧地低下头,蹲下来,默默地与母亲一起给废品分类。

第二天,振超背起那个母亲捡来的、沉重的“新”书包,昂首走进教室。

转眼间,振超小学毕业了,许多家长都去走后门让孩子进最好的初中。祁桂云心急如焚,也到处托人,却遭到好多冷眼。有谁会去理会收破烂的寡妇呢,懂事的振超劝慰母亲:“妈,您放心,我到什么中学都会学得最好!”结果,振超虽然进了当时鞍山最差的一所初中,学习成绩却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并多次在省、市以及全国竞赛中获奖!三年后,他以接近满分的好成绩考入鞍山一中实验班。祁桂云开心极了。她给儿子的奖品是新书包,那是儿子盼了五年的真正的新书包!

1999年,全国许多地方遭受水灾,祁桂云从废报纸上看到灾民生活艰难,心里很难受,她把拾荒时捡到的或者别人施舍而自己舍不得穿的半新衣服捐给灾民。不久后的一天,祁桂云在整理废报纸时无意中看到这样一条短讯:《一颗童心与170枚硬币》,看着看着,她突然惊叫起来。她万万没有想到,报道中那个把母亲平时给的170枚一角一角的硬币积攒起来默默寄给灾区的学生,竟然是自己的儿子振超! “感谢孩子的一片深情。”读到灾区有关部门给学校发来的感谢信,祁桂云无比欣慰:振超真的长大了,懂得关心比自己还苦的人了。

2004年8月的一天,祁桂云拉着拾荒的破板车经过儿子学校的门口,看到几行醒目的祝贺标语,她顿时感觉自己的心要跳出来了。原来,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振超获得了一等奖;在辽宁省重点高中五校联考中,振超取得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祁桂云多么开心啊!

就在那一天,拾荒时,祁桂云的右小腿被狗咬了一口,她舍不得花钱打疫苗,一遍遍地用肥皂水和盐水搓洗伤口,直搓得小腿鲜血淋淋……

祁桂云一瘸一拐地走回家,推开家门,嚯,家里又来了几个求教的学生。振超考入鞍山一中实验班以来,家里就没间断过向他求教的学生和家长,时间紧了,有的孩子干脆住在他们家,本来不大的屋子常常拥挤不堪。为了表示感谢,孩子和家长常会送些礼品甚至钱,但祁桂云母子委婉谢绝了。于是,他们家的门外常常会出现一些可乐瓶之类的废品。祁桂云知道,这是好心人特殊的感激……

有泪尽情流:拾荒母亲16年心血得补偿

2004年年末,考虑到祁桂云一家的生活实际,街道给她家200元困难补助款。领这笔钱的时候,祁桂云的手是颤抖的。对她来说,这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啊!她把这200元小心地揣进怀里,在那样冷的冬天,她的心口感到一阵阵温暖。街道的工作人员跟她说了许多暖心的话,她听了就想哭,可她忍住了。她挨个儿去握人家的手,脸上的皱纹成了一朵花。

“可以好好跟儿子过一个春节了!”祁桂云愉快地思忖。她去超市看看,只是看看有哪些比较便宜的年货,心里好有个谱。可是,年货都不便宜,本打算用100元过年的想法基本上是行不通了,祁桂云在心里嘀咕:这200元花完了,年过完了,年后怎么办?振超要交学费,处处都得小心攒着点啊!

真是天遂人愿!祁桂云刚从超市出来,就有一个年轻人跟她打招呼:“哎!你是收破烂的吧?过来。”祁桂云见那人面熟,连忙走过去问候人家。年轻人压低声音说:“我有堆废铁,你要不?”“要啊要啊!”祁桂云忙不迭地应答。

拉着刚刚讨价还价用街道给的200元困难补助款买来的一堆废铁,祁桂云兴奋不已:这可是自己十几年来做的最大的一笔买卖呀,粗略估算,至少可以赚150元!真是老天有眼啊!她心里想:这年要像样地过!买10公斤面、5公斤肉和两条大草鱼,甚至可以给儿子买一只滋补的乌鸡……拉着想着,满头大汗的她高兴得如在梦中。

“你这铁是哪来的?跟我们走一趟!”刚到废品收购站,还没等过秤,祁桂云就被警察一边一个地拉了出去,她好像还在做梦,紧张又茫然地说不出一句话来。

到了派出所,祁桂云才知道,原来一车的便宜废铁是那个年轻人从钢厂偷的,怪不得会这么痛快地卖给她!那一刻,她对那个年轻人恨得咬牙切齿,忍不住诅咒起来。一个值勤民警不屑地呵斥她:“你别装了!说!你一共偷了几次?”“真不是我偷的,求你们相信我,我是花200元买来的!”胆怯的祁桂云百般委屈,“俺这辈子都没做过一回见不得人的事……”“你们这号人我见得多了!不承认是吧?看是你嘴硬还是这门硬!好,你自己在这屋里好好反省反省!”铁门“砰”一声关上的一刹那,祁桂云绝望地大喊:“真的不是我偷的!”

暮色渐渐漫上来,祁桂云心急如焚:这时候小超该放学了,谁给他做饭?没饭吃,他怎么去上晚自习呀?这可是快到高考冲刺的时候,儿子找不到我一定很急!要是他知道妈妈被派出所关起来了,会觉得妈妈让他丢人吗……想着想着,她仿佛掉进了黑咕隆咚的冰窟,感觉到彻骨的冷……

“妈妈!妈妈――”不知道过于多久,恍惚中,祁桂云突然听见儿子振超凄厉的呼喊!原来,放学回家很久不见母亲回来,振超就出去找,可找了很多地方也没有找到,他似乎意识到妈妈可能出事,突然想到了废品收购站……

“叔叔!叔叔!求你们相信我妈吧!她一辈子都不会撒谎。她说没偷就肯定没偷啊!求你们放了她吧!”振超突然大哭着双膝跪地。听着他颤抖的哀求,民警的心被深深震撼了。

经过调查以及街道领导出面证明,那天深夜,祁桂云终于被放了出来,那车她花200元困难补助款买下的废铁却被没收了。她想不通,然而出门时,一生谦卑的她还是不忘给值勤的民警行礼。振超注意到:母亲弯下去的腰,好久好久没能直起来……

那个春节,振超永远都记得,母亲只买了1公斤肉、2.5公斤面,还有几把被踩得不成样子的芹菜。万家团圆、烟花漫天的除夕之夜,振超手捧着瓷碗,咀嚼着母亲亲手包的芹菜肉馅饺子,眼泪直往心里流。母亲拿出20元给他压岁时,他一把抱住母亲放声大哭:“妈――我一定要考上大学――名牌大学!一定!”

2005年7月22日中午,天出奇地热,祁桂云依然坚持收破烂,长期病痛的折磨让她感到一阵阵眩晕。她好想到树阴中歇一会儿,可是现实生活比酷暑多了份严酷――大儿子治病要钱,还要给考大学的小儿子预备钱。长期处在身体透支状态,祁桂云知道自己的健康一天不如一天,她很怕自己哪一天顶不住,两个孩子的天会塌下来……

振超跑街穿巷终于找到母亲,流着泪狂喊:“妈,我考上清华了――”那一刻,祁桂云恍若梦中。她颤抖着手,接过儿子递过来的录取通知书,一个字一个字地抚摸,高兴地看着“土木工程系”五个字,反反复复地看得那么仔细。

烈日下,祁桂云就这么看啊看啊。整整16年了,风霜吹干了她的脸颊,雨雪染白了她的头发,拼死拼活的母亲做梦都盼着孩:子有出息呀!如今,拾荒的母亲终于供养出一个考上清华的好儿子!她是何等的欣慰和骄傲啊!那一刻,丈夫离世后再没有掉过一滴泪的坚强的祁桂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她抱紧已经高出自己半个头的儿子,亲亲地叫一声“儿啊――”幸福的泪水奔涌而出。

儿子紧紧地抱住母亲:“妈――”感恩的热泪打湿了他的双眼。

大街上,这对历尽磨难的母子,这对幸福的母子,就这么旁若无人地相拥而泣……

如今,振超已经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了,由于表现出色,他当选为班长。许多知道他处境的好心人都想资助他上大学,但祁桂云不同意,她说:“吃苦不一定是坏事,苦难会让穷人家的孩子更坚强。”她坚持让儿子贷款上学,要求儿子毕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还贷。

现在,振超的内衣内裤仍然打着大块的补丁,但他写信告诉母亲:“妈,您放心,我一定会自立、自强,将来我会承担起照顾哥哥的任务,会好好地孝敬您!您一定要好好保重。以后的人生路,不管是风是雨,儿子都会搀扶着您……”

拾荒少年篇7

2004年3月8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太平区的一栋楼房内,一个10岁的男孩奔向一对拾荒老人。他哭喊着:“爸、妈,我终于又见到你们了!”三人紧紧相拥在一起。

这是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10年前,拾荒的李凤诚和赵淑琴夫妇收养了一个弃婴。为了这孩子,他们含辛茹苦,背井离乡,吃尽了苦头。7年后,这孩子的亲生父母、一对当年早恋的大学生找上门来,李凤诚夫妇忍痛把“儿子”还给了他们。一年后,孩子的亲生父母辗转东北三省,泣血寻找这对拾荒夫妇,因为这对拾荒夫妇时时走进孩子的梦里,已成了这孩子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拾荒拾来了心爱的“儿子”

1992年,在黑龙江省嫩江县九三农管局双山镇, 40开外的李凤诚和赵淑琴以拾荒为业,他们膝下无子,和父母一起生活。一家人日子过得还算和美,孩子成了两代人最大的心愿。李凤诚夫妇虽四处求医但也没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1994年的2月份,经过两年的辛苦,他们已经攒下了近7000元钱,于是决定不再拾荒了,在镇上开了一家小吃店。

他们的“如意”小吃部定于2月18日开业。17日傍晚,夫妇俩把开业需要的一切东西准备停当,反而有些留恋拾破烂的日子了。李凤诚对妻子说:“咱们再捡最后一次破烂儿吧。”

晚上10点多,李凤诚夫妇在双山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垃圾箱旁,忽然听到了一个婴儿的哭声。老李发现了一个被小花棉被包着的婴儿。当时天上正飞着小雪,他忙脱下棉大衣包在棉被外。他们抱着婴儿在街上等了大半夜,可是依旧没人认领,他们只好把孩子抱回家,打开那个小棉被一看,是一个健康而又可爱的男婴。

一家四口人特别高兴。老李的父亲激动得喝起酒来,疼爱地亲了孩子的小脸蛋一口:“这是老天送给咱们的孙子啊!”捡到这孩子时,天上正下着雪,他们给孩子取名为雪曦,从此,全家人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两三个月过去了,孩子给他们带来了欢笑,也带来了烦恼。因为几乎所有的邻居都知道他们捡了一个孩子,他们心中有了一种无形压力。他们怕孩子早晚让人家认回去,也怕这孩子懂事后会知道老李夫妇不是他的亲生父母。

1994年8月,老李转让了经营得还不错的如意小吃部,领着妻儿告别了年迈的父母继续他们的拾荒之旅。

为了把这孩子养大成人,李凤诚夫妇吃了不少苦头。在辽宁省昌图县时,他们住在垃圾搭起的窝棚里。一天夜里,儿子忽然发起了高烧,用酒擦、吃退烧药都不起作用了。老李背起孩子跑了10多公里,赶到县医院,医生用听诊器听了听孩子的胸部,摇摇头说:“快往大医院转吧。” 身上破破烂烂的老李夫妇根本拦不到出租车。老李情急之下,把孩子紧紧捆在背上,一路狂奔,跑了20多公里赶到吉林省四平市的中心医院,冲进急诊室,他大喊一声:“大夫,快救我的孩子!”当即休克了过去。半个小时后,妻子一路疯跑着也冲进了急诊室……医护人员们流泪救活了他们的儿子。

有一回天下大雨,窝棚的顶盖被大风卷走了。为了不让儿子淋着,老李和妻子几乎脱光了身上所有的衣服,挡在儿子身上。

这孩子也成了爷爷奶奶放不下的牵挂。每年秋天,老两口都要来看孙子。他们知道孙子喜欢吃蘑菇,每次来都要背上一袋干蘑菇,这是他们一夏天的劳动果实。

老李用捡来的废纸为儿子钉了好几个本子,用捡来的课本教孩子识字、算术。2001年3月,孩子已经满7岁了,老张虽然生活困难,但还是节衣缩食把孩子送到了这个城市最好的幼儿园。在这个“贵族幼儿园”门前,一位破烂打扮的汉子接送孩子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

小雪曦特别懂事。有一次,他正在窝棚里看书,忽然发现有两条狗跑进来叼走了爸爸刚捡来的骨头,他和狗拼命厮打在一起,恶狗险些把他的小腿撕烂,但最终,他还是夺回了骨头。老李疼惜地抱起儿子,包扎他的伤口,不想孩子却说:“爸,我知道你不容易,你捡来的东西我不会让狗夺走的。”

老李喜欢唱歌,最喜欢的一首歌就是《酒干倘卖无》,“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是你抚养我长大,陪我说第一句话……”他觉得这是一首唱给拾荒者的歌,也是一首唱给真正父亲的歌。他觉得自己很像歌里的那位父亲,望着心爱的儿子,他的心中充满骄傲、自豪和甜蜜。

大爱无痕:把亲亲的儿子还给亲生父母

本文的另两位主人公吴林和杨洋,都于1974年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两个林业工人的家庭。从小学到高中,他们都是同班同学,高中开始,情窦初开的他们互相表白了心迹。当年8月,他们被哈尔滨市同一所大学录取了,吴林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杨洋学的是自动化专业,他们如愿以偿。进入大学校园,他们的恋情开始升温。

1993年9月,正在读大二的杨洋忽然感到身体不适,吴林就带她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恭喜你要做母亲了。孩子已经4个多月了。”大惊失色的他们想“拿”掉这个孩子,医生告诉他们这相当危险,吴林扶着杨洋失魂落魄地走出那家医院。

吴林和杨洋蜷缩在哈尔滨市的一家小旅馆里,茶饭不思,整整想了3天3夜。无奈之中,杨洋办理了休学手续,来到了吴林远在黑龙江省嫩江县的表姐家,等着孩子出生。

1994年2月11日清晨,孩子出生了。但问题随之而来,表姐家生活也不宽裕,根本无力养育。他们只好忍痛“放弃”这个孩子。17日傍晚,当表姐夫抱起孩子往外走时,杨洋拼命扯着他的衣袖,不肯撒手:“我不要上学了!我要我的孩子!”杨洋的哭喊声让吴林的心都碎了。最终,吴林和表姐夫还是一起把孩子“丢”在了街上,远远望着自己的骨肉在寒风中啼哭,他真是心乱如麻。

“丢”了孩子后,吴林和表姐夫并没有离开,他们一直等到李凤诚拣到孩子,并尾随他回家。吴林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地方。连续几天晚上,他悄悄地来到了李家窗外,看到自己的儿子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1996年7月,吴林和杨洋举行了婚礼。婚礼上,杨洋忽然拿出一个布娃娃紧紧地搂在怀里失声痛哭。当婚礼主持人问她在和新郎相伴一生中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她竟然答道:“一定要找回我的儿子!”弄得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一头雾水。

毕业后,他们在哈尔滨市都找到了很不错的工作,吴林很快成了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杨洋成了一家工厂的助理工程师。然而不时袭来的思子之痛,让他们揪心不已,杨洋不搂着布娃娃就难以成眠。看着邻居的孩子,杨洋常常泪如雨下:“我们的儿子也该这般大了吧。”小夫妻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回儿子!

其实自打1995年7月吴林大学毕业,吴林就没有停止寻找儿子的脚步。他利用休息日多次来到双山镇打探儿子的下落。但镇上没人知道老李带着孩子去了什么地方,吴林一次次无功而返。吴林甚至接触过李凤诚的老父亲,但老人家守口如瓶,一问三不知。

吴林的表姐夫就住在双山镇,受表弟和弟媳妇委托,注意着老李家的风吹草动,然而老李领着妻儿好像从这世界上蒸发了。

2001年9月初,表姐夫终于从李家的邻居那里得到了一条很重要的线索:“我帮老李家捎过一封信,寄信的地址是长春市朝阳区前进大街3―2号。”

吴林如获至宝,2001年9月6日,吴林和杨洋很快找到了老李夫妇和失散7年的儿子。杨洋和赵淑琴都紧紧抱着孩子,热泪长流,不肯撒手。

双方开始了长达两天的谈判。吴林和杨洋拿出2.5万元说:“大哥,大嫂,收下这钱吧,我们知道这些年你们很不容易。”老李摇头拒绝,“我要的是儿子不是钱。”“大哥,大嫂,这孩子和我们在一起会受到更好的教育,我们会送他上最好的学校,要为孩子前途着想。”老李皱着眉头,想了想,跟老伴说:“孩子是人家的,而且咱能给孩子啥呢?”赵淑琴怔怔地想了半天,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只好同意了。

老李想让他们留下地址,好随时都能看到孩子。“大哥,这对孩子成长不利。”年轻的夫妇婉拒了老李。老李夫妇把孩子亲了又亲,再三嘱咐:“一定要听新爸爸妈妈的话,做个有出息的孩子……”两对父母一个孩子哭做一团。吴林又拿出2.5万元,老李推了回去。

2001年9月9日上午10点,李凤诚、赵淑琴一遍遍揩着“儿子”脸上的泪水,老李哽咽道:“再给爸唱首歌吧。”儿子抽泣着唱道:“酒干倘卖无……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是你抚养我长大,陪我说第一句话……”随后,孩子被吴林拉上一辆出租车。车卷起淡淡的烟尘远去了……赵淑琴当即哭昏了过去。他们抚育了7年的“儿子”不知今生能否再度相见。

亲生父母帮儿子找回了“拾荒爹娘”

多年牵挂的儿子回来了,吴林和杨洋决心要把这7年错过的爱都补回来。他们的生活条件是老李夫妇所无法比拟的。他们把小雪曦送到了哈尔滨市太平区一所最好的小学就读。儿子喜欢唱歌,他们在课余时间又把他送进一所少儿艺术学校。在家里,每天杨洋都要给儿子精心辅导功课。每到休息日,吴林和杨洋都要陪儿子去吃肯德基,陪他去公园玩。儿子学习很好,也很有艺术天赋,但他却很少说话,始终沉默着,郁郁寡欢。

儿子的很多举动让吴林夫妇很伤感。家里的垃圾别人是不能动的,小雪曦总要从垃圾桶里把“值钱”的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他说:“李爸爸要是得到这些东西一定会很开心的。”一天早晨,吴林在将两个啤酒瓶子扔到了楼下的垃圾箱里,孩子醒来发现瓶子不见了,就赤着脚跑到了楼下把它们找了回来。

2002年春天的一天,杨洋去接儿子下学晚了一点,儿子却不知道哪里去了。吴林和杨洋一直找到深夜才在太平区北树街的一个垃圾箱旁找到了自己的儿子。他站在那里冻得浑身发抖。“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看看冻成啥样了?”杨洋第一次和孩子动了怒,小雪曦却说:“我在这里等李爸爸和赵妈妈,他们总是在晚上到这样的地方来的。如果他们不来,我想跟别的捡破烂的叔叔、阿姨们打听一下,我想让他们告诉一下李爸爸,让他少喝点酒。……只要是能看到他们,我就是冻死也算值了。”杨洋揽起儿子,只见他满脸泪水。

2002年的大年初三,吴林请同事来家聚会,一个阿姨抚着小雪曦的头说:“给阿姨唱首歌吧。”小雪曦犹豫着,唱起了那首《酒干倘卖无》:“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从来都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是你抚养我长大,和我说第一句话……”唱着唱着,小雪曦泣不成声,搅得聚会不欢而散。春节,小雪曦收到了近600元的压岁钱,他竟然把这钱缝在了自己的小裤头里,开学时,杨洋要他拿出一些钱买本子,可他却说什么也不肯,他说:“我要用这钱坐火车去找李爸爸和赵妈妈……”

现在家里最忌讳的食品就是蘑菇。有一回,吴林的表姐夫来哈尔滨办事,带了一些蘑菇。表姐夫下厨做了一道蘑菇炒肉,小雪曦吃得很香,吃着吃着,他忽然放下了筷子:“蘑菇,这一定是爷爷奶奶送来的蘑菇,他们去哪儿了?我要和他们一起吃!”杨洋一时控制不住情绪,竟对表姐夫发起了火:“都怪你带来的蘑菇。当初要不是你狠心把孩子扔了,现在怎么会这样?”表姐夫一气之下,不辞而别,从此不再和他们来往。

2002年6月一天晚上,小雪曦忽然问杨洋:“妈妈,李凤诚、赵淑琴这几个字怎么写?”杨洋知道孩子的心意,含泪在他的本子上写了。第二天早上,吴林和杨洋发现小雪曦写了满满的一本子“李凤诚、赵淑琴”。

也是从这一年的6月份开始,吴林和杨洋开始认真考虑小雪曦和李家夫妇的感情问题。他们本想让孩子忘记这段历史,健康成长,而今却适得其反。吴林和杨洋深深自责:人家把孩子给我们带到这么大,我们却如此绝情。如果能找到李家夫妇,不仅能够让小雪曦更健康地成长,也是对李家夫妇最好的报答,有过失子经历的吴林夫妇更能理解老李夫妇的“失子”之痛。吴林、杨洋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李家夫妇。

当吴林又来到长春来时,发现朝阳区前进大街3―2号那片平房早已动迁。吴林遍访了周围数十个拾荒者,终于打听到老李的消息,过去一个和老李比较熟悉的拾荒者说:“孩子被要走的第二天,他们就回黑龙江老家去了。我到车站送的他们,他们哭得够呛,你们也够心狠,连个地址都没给他们留。”

吴林回到哈尔滨后,马上给表姐夫打了电话,而一肚子气的表姐夫说再也不管他们的事了,马上挂断了电话。

吴林只好来到双山镇,发现老李又搬走了。邻居们说老李回到老家后,还是以拾荒为生。他没和父亲说孩子被人家要回去,而是说孩子丢了。两位老人无法承受失去孙子的打击,卧床不起,稍一清醒,老父亲就逼着老李去找孙子。

2002年5月,李凤诚的老父亲、老母亲相继去世了,临终时他们还念叨着小雪曦的名字。他们要求儿子把他们葬到距双山镇10多公里的尖山上,那是这个地方最高的山,他们说那里敞亮,好早一天能看到孙子回家。

安葬完父母后,老李夫妇就搬家走了,他们对邻居说是去找儿子。

得知老李夫妇的遭遇后,吴林更加觉得对不起老李夫妻,他们寻找老李夫妇的脚步更加急促了。几乎每个休息日,吴林都在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街小巷里寻找老李夫妇。

历时两年多的苦苦追寻之后,吴林夫妇在哈尔滨一个偏僻的街道里,终于找到了正在拾荒的老李夫妇。他们激动地大喊:“大哥大嫂,我们找你们找得好苦啊!”他们把老李夫妇领到自己家里,给了儿子一个惊喜!5个人抱头痛哭。

拾荒少年篇8

——“中国网事?年度网络人物”颁奖词

v

于化玲,江苏省邳州市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曾经像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的农村母亲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尽管家庭生活艰苦,但也其乐融融。但一切幸福却在2001年戛然而止。这一年,她的丈夫被查出患有脑瘤。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下,于化玲感觉天塌了一般。两个孩子还小,自己如何用柔弱的肩膀扛起这个沉重的家?

坚强的于化玲擦干眼泪,向亲戚朋友借来钱带着丈夫四处求医。但总是借钱不是长久之计,孩子们还要上学,生活还要继续,于化玲一咬牙,决定和村里人一起去江都拾荒赚钱。

vv

从未出过远门的于化玲,第一次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江都,满心的焦虑不安。每天她跟着老乡出去,在大街小巷捡拾破烂,不懂得拾荒技巧的于化玲,不知道什么能拾什么不能拾,只晓得废报纸和矿泉水瓶有用,所以就只盯着这两样。有时候为了行人手里的一个矿泉水瓶子,一跟就是半天,结果人家那一瓶水愣是没喝完,直接坐上车走了,又疲乏又失望的于化玲真想一屁股坐地下,再也不起来了。

这样拾,从早忙到晚,人累得不行,钱却没挣几个。于化玲难过地想:这要捡到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债和供儿子读书啊?

老乡看到于化玲垂头丧气的样子,建议她老是被动地捡拾废品,不如主动地收废品。老乡跟她说:城里人家家都有废弃的纸盒、读过的旧书旧报、喝完的酒瓶等,运气好的话,还能收到人家不要的旧衣物、旧电器呢。

于是,于化玲开始骑着三轮车在江都的大街小巷穿梭。

头一天出门,于化玲还真是喊不出口。一个人捡拾垃圾时,尽管不好意思,但低着头,谁也不会注意;现在可是要亮出嗓子喊,且越被人注意越好。她试着喊了几嗓子,可声音都憋在喉咙里出不来。回到租住的小房子里,于化玲很懊恼,老乡还是开导她:咱们不偷不抢,靠自己劳动赚钱,有什么丢人的?

第二天再出门,于化玲想起老乡的话,想起家里重病的丈夫和上学的儿子,鼓足勇气亮起嗓子喊:收废品来——废书废报纸来卖——

自此,这个吆喝声在江都大街小巷响起,一响就是十多年。

vvv

收废品拾荒,不仅很苦很难,有时还有危险。有一次,于化玲拾了一个硫酸瓶,她根本不知道硫酸的厉害,随手就放到口袋里。结果硫酸流出来,把棉袄烧了个洞,皮肤也烧得通红,疼了两个月才好。幸亏是冬天,要是夏天,后果不堪设想。有一年夏天,于化玲早饭没吃,想趁着早凉跑远点多收些废品。回来时已到中午,又累又饿再加上天热,于化玲头晕眼花,连人带车栽到路沟里去了。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她才从昏迷中醒过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把车子推到路上,又顶着烈日继续赶路。

于化玲每月辛辛苦苦能挣到一千元左右,给家里寄七八百元,剩下的只够付房租和买点生活必需品。于化玲从来没买过菜,都是在傍晚时到菜场捡点剩菜,穿的也是捡来的旧衣服。她更舍不得花路费回家,总想着抓紧时间多收些废品多赚些钱。

vvvv

2006年,于化玲的大儿子冯英龙考上了苏州的一所大学。于化玲心里高兴,收废品的脚步更麻利了,吆喝声也更响亮了,她得为儿子的学费劳作啊。那几个月她出门更早回来更晚,天再热也不歇。终于在儿子开学前一天,凑了5000元,又问老乡借了些,总算把学费筹足了。

2007年2月,放寒假的冯英龙来到江都,和妈妈一起生活了几天,这是他第一次了解妈妈独自在外的拾荒生活。看到母亲每天天不亮就醒来,冒着刺骨的寒风骑行在马路上;看到母亲为等几个塑料瓶和破纸盒,向别人满脸赔着笑;看到母亲忍受着臭味,在垃圾箱里翻拣着废品……小冯满眼是泪,他知道妈妈寄给他的每一分钱,都浸满了汗水和泪水。

回到学校的冯英龙更加刻苦学习,并且在校园里或外出时,看到废旧物品,也会随手捡起来。他知道自己多弯一次腰,母亲就少弯腰一次,他想早点以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

2009年12月,冯英龙在腾讯网上看到“中国人的一天”图片故事征集活动,立刻想起了满头白发、吃苦耐劳的妈妈。自从父亲生病后,是母亲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父亲去世后,母亲的坚韧成为兄弟俩一路前行的最大动力。

冯英龙把跟随母亲拍摄她一天拾荒的辛苦劳作图片发到网上,这组真实的照片点击人次超过百万。央视、凤凰卫视、新华社、新华日报、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了于化玲,质朴无华的苏北农村母亲感动了亿万民众,她也因此荣获2010感动邳州十大人物、徐州市第二届道德模范、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人物。

“中国网事?感动2010”主办方这样评价她:于化玲,这位来自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镇油坊村的妇女,这位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的母亲,把所有负荷扛在肩上,9年如一日,活着,低到尘埃里,却从尘埃里高高擎起一家人的希望。因为她,我们知道:世上有这样一种人,贫或者富,都自有光辉和力量。当儿子从难以启齿到上网“隆重推出”,当“拾荒母亲的一天”定格成“中国人的一天”感动百万网友,我们知道:任何时候,中国式母亲的质朴和坚韧都是民族的脊梁。

如今,大儿子冯英龙已经大学毕业,现在苏州北大青鸟学校工作。他有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未婚妻,年底即将结婚。两人非常勤俭努力,齐心协力为未来的生活打拼,他们还想在苏州买房子,把母亲接过来安享晚年。小儿子冯款就读于南通职业大学,他学习也很刻苦,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冯款在学校办理了助学贷款。

看着孝顺懂事的孩子,于化玲满心安慰。她虽然不懂得家庭教育的大道理,但她却时刻以行动教育影响着孩子;她目前还在江都拾荒,以自己的坚韧与执着,鼓励儿子们遇到困难勇往直前,面对责任敢于担当。

(感谢邳州市妇联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上一篇:松柏树范文 下一篇:再见了亲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