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11-19 11:34:44

送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篇1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江南江北送君归。

3、《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送别的诗句篇2

是写景?还是送别?鉴于这种情况,的确该细细商榷了。诗里读不到送别的影子,好友送别,尤其是古人,总有一种淡淡的离愁萦绕心头。但这首诗中找不到,整首诗洋溢的是欢快,流淌的是美景。难道,杨万里,造诣极高的诗人,写作也有离题的时候。题目为送别,可诗中却只字未提离别情。情在何处?其实它就隐藏在碧绿的荷叶下,蕴藏在别样红的荷花中。翠绿的荷叶涌向天边,娇媚的荷花别样鲜艳,场面宏大,渲染天地之壮阔,让人惊叹。尽管有离愁也都被这满湖的荷叶荷花遮蔽了,彰显不出来。因为景美心情快乐,因为景美深受感动,因为景美掩盖离别情。所以诗人浓墨重彩地写了荷叶荷花,他们的离别之情则蕴含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句诗中。

这首七绝的名句是“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晋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前两句写感受,造句大气,使读者还未领略西湖美景,已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后两句写实景,诗人描了一幅接天荷叶、荷花在丽日下交相辉映的绚丽画面。全诗先赞后叙的手法,一上来就抓住读者,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用“碧”、“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效果,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接”、“映”又使整湖荷花、荷叶展现出动态之美。全诗虚实结合,动静相宜,情景交融,表现出浓厚的送别情。

诗中着重描写了西湖荷塘的景色。六月的一个清晨,诗人在净慈寺前送客,看来不会是久别远剐,所以作者未将“别”作为描写的主体。这时,西湖旖旎的风光把他迷住了,不禁由衷地赞叹道:“毕竟是西湖的六月,风光独好,与其他季节不一样啊!”“毕竟”二字,增强了感彩。这里用了概述手法。紧接着就是具体写景,抓住了六月西湖最有特色的景象,描绘出了一幅绿海点红,香清色艳的夏日西湖破晓图,足以令人尽情领略西湖美景。根据这首诗的题目,应有送别友人这一内容,但是除了题目,诗中却无一字提到送友。这跟一般的送友诗大不相同,是别具一格的。字面上虽一字未提送友,但我们从诗句所表达的明朗情绪来看,诗人送友时的心境是愉悦的,因此诗人在送友时,就以极大的注意力描写西湖的景色,以别致的风光作送别的背景,来抒发自己送友时的欢愉心情。由此可以看出杨万里虽然送别友人,但诗句中并没有强调送别二字,而是用景来描述当时送别林子方的心情,并且从诗句中能够体会到这次分别的时间并不长久,所以诗人并没有表现出送友的那种悲凉的心情。诗人用“接天”写莲叶覆盖之广,用“无穷”写莲叶数目之多。在这样的前提下,又特别强调一个“碧”字,这样,境界就显得更为广阔,色彩也很鲜明。莲叶与荷花,碧与红,因为分别有天空与阳光作陪衬,所以色彩极为鲜艳,使人觉得六月西湖清晨旖旎绚丽的风景确乎与平常不同,不禁与诗人在一二两句中所流露出来的感情发生共鸣,因而惊叹赞赏不已。

送别的诗句篇3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前言】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为李白名篇之一,全诗八句四十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此诗写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起句点出送友远行时的景物环境,继写友人别后将如孤蓬万里,不知要飘泊到何处,隐含不忍分离之情。后四句寓情于景,把惜别的情思写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

【注释】

⑴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⑵白水:清澈的水。

⑶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

⑷别:告别。

⑸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⑹征:远行。

⑺浮云游子意: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后世用为典实,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浮云,飘动的云。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⑻兹:声音词。此。

⑼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

⑽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

【翻译】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赏析】

《送友人》此诗创作时间、地点不明。安旗《李白全诗编年注释》认为此诗:“诗题疑为后人妄加其城别之池当在南阳。”并将此诗创作时间定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3] 郁贤皓疑为于玄宗天宝六载(747年)于金陵所作。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未见“送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接下去两句写情。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说: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那随风飞舞的蓬草,飘到万里之外去了。此联从语意上看可视为流水对形式,即两联语义相承。但纯从对的角度看不是工对,甚至可以说不“对”,它恰恰体现了李白“天然去雕饰”的诗风,也符合古人不以形式束缚内容的看法。此联出句“此地一为别”语意陡转,将上联的诗情画意扯破,有一股悲剧的感人力量。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因为二者都有屈从大自然、任它物调戏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所以,此句想到“逢”的形象时十分沉重,有不忍之情,非道一声珍重可比。太白集王琦注云:“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写得流畅自然,感情真挚。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寥阔背景:天边一片白云飘然而去,一轮红日正向着地平线徐徐而下。此时此景,更令诗人感到离别的不舍。这两句“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也对得很工整,切景切题。诗人不仅是写景,而且还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就象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会飘泊到何处呢?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而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得徐缓,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遽然离开。而这正是诗人此刻心情的象征。

此句也可理解为游子将行未行的恋旧情意,有欲行又止,身行心留之复杂意绪。落目的形象既可理解为故人的眷恋之情,亦可理解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夕阳无限好”、“长河落日圆”,但愿友人前路阳光灿烂,诸事圆满遂心,呼应了“孤蓬万里征”一句。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末联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用一个“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是鬼斧神工的手笔。

送别的诗句篇4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唐)骆宾王

清人陈熙晋说:“临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骆临海集笺注》)这四句话大致概括了骆宾王悲剧的一生。

骆宾王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平,对武则天的统治深为不满,期待时机,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在时机尚未到来之前的那种沉沦压抑的境遇,更使得诗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于易水送人》一绝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这种心境。

据史载,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寓、宋意着白衣冠(丧服)送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越,“士皆目,发尽上指冠”。这首诗的第一联,“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就是写的这件事。“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如今在易水边送别友人,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诗的这种写法却又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朋友交往、别情依依、别后思念等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内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借怀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今日之易水送人融为一体。从而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第二联,“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两句用对仗的句式,由前一句自然地引出后一句。这后一句也就是全诗的中心所在。它寓情于景,景中带比,不仅意味着荆轲那种不畏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而且还隐含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切感受。诗中用“已”、“犹”两个虚词,既使句子变得自然流利,也使音节变得纡徐舒缓,读来给人一种回肠荡气之感,更有力地抒发了抑郁难申的悲痛。

这首诗题为“送人”,但它并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我们送的是何许人。然而,人们却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想见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挚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愿意、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此诗题为送人,却纯是抒怀咏志。作为送别诗的一格。这首绝句可说是别开生面吧。

送别的诗句篇5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一首千古传颂的送别名作。诗人借史事写与友人之别,抒发了内心中豪壮、悲愤的情绪,从而一反一般送别诗常见的依依惜别、涕泪横流的格调,读来令人顿生悲壮激昂之感。

??首句“此地别燕丹”,直陈史事,抒写当年易水之畔,太子丹送别荆轲之事,起笔便显不凡,远离了儿女分别的惺惺之态。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要去刺杀秦王。太子丹、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即丧服)送荆轲于易水,在当时看来,根本就是以弱击强,以卵击石之举,但荆轲却不畏强暴,慷慨赴死,明知此去会天人永隔,但竟毫不退缩,堪称千古英雄。而此时诗人送别友人,也颇有当年易水别荆轲之境,因而自然而然便想到了借用古人之事来抒自己心中之情。因为此时唐王朝已在武则天的掌握之中,如骆宾王一样忠于唐王朝的分子对此深为不满,心中时刻期待能为恢复李唐王朝做出一番事业,自甘牺牲的心境牢牢占据着诗人的心理。诗人此次送别,送的是谁?所送之人去做什么?虽未言明,但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所咏史事,当不难推出所送之人当与诗人一样同属忠于李唐王朝的死士,所送之人所行之事也必类似于荆轲之事。因而心中才会升腾起愤怒、慷慨、悲壮、激昂之情。这句诗在交待了送行地点的同时,已暗暗定下了为复国大业而甘牺牲的英雄主义基调。

??“壮士发冲冠”,中“壮士”指的是荆轲,同时更是暗指诗人的友人和诗人自己,当年易水送别荆轲之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曲词悲壮激越,身边之人“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这虽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却能写出当时所有人的心境,而诗人借此史事,也正是要表达一下自己与友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如果说诗的头两句是借史言事的话,后两句则是借史抒情。

??“昔时人已没”,是说当年的那些英雄们已随历史的波涛烟消云散了,留下的则是千古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慷慨悲壮之士。语句虽显平淡,却流露出诗人对英雄已逝的惋惜之情。但诗人也是同荆轲一样的勇士,所以虽惋而不伤,语句中反见其“壮”,这是本诗抒情的一大特色。

??末句“今日水犹寒”,则是对现状的一种描绘与刻画,表面上看是写水,实际上是写人,写人心中所蕴含的悲壮之情。句中包含着这样一种意思:当年荆轲虽已不复存在,但他的悲壮英勇之气却化作寒气蕴在水里而流传下来,那么借荆轲之壮、之勇,我们(诗人与友人)也不要作儿女之态,而是要学一学先辈的精神,哪怕万死,也要完成我们所期望的使命。

??“昔”为古,“今”为今,古今虽相隔千年,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时间上的跨越并示阻断诗人的思维,反倒是诗人把昔日之“别”与今日之“送”融为了一体,借写古人之事,抒发了自己心中豪壮的情怀。隐含了诗人对自己“今日”遭遇的愤愤不平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抗情绪。全诗在歌颂荆轲以死酬知己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心中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更是间接表达了自己也会以死酬知己,以荆轲精神与友人共勉之意。

送别的诗句篇6

【关键词】王维 王昌龄 送别诗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07-01

盛唐诗人众多,堪称大家的诗人也多出于盛唐,如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等。这些诗人都写了大量的送别诗,而在个人独特的艺术构思下,每个诗人的送别诗又都别具一格,各具特色。王维和王昌龄,一个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一个则是边塞诗人的代表。他们所擅长的诗体也不同。同是送别诗,王维多用律诗,尤以五律为多,王维七十多首送别诗中五律就占了二十八首,而王昌龄则好用七绝,在他五十二首送别诗中,七绝也为二十八首,而王昌龄七绝艺术成就之高,也是众赞的。

二人虽被后世归为不同的流派,且诗风差异甚大,然而二人在整体上还是可以找到一些相似之处,送别诗尤是如此。

送别诗是因“别情”而起的诗体裁类型。最重要的就是表达离别的情感。送别诗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身的内容。王维和王昌龄的送别诗从内容上看也是极丰富的。除了表达离别的哀愁外,更有对对方的期待,对对方的惋惜,对自身命运的感叹等等。比如王维的《送刘司直赴安西》“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就是希望对方能在安西立下军功,为国守边。而王昌龄则有“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骎骎”亦是希望对方能够建功立业。王昌龄《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庐溪》中“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似写山水清晖对人之怜,实写自己的态度。在王维送别诗中,则表达得更为直接。如《送杨少府贬彬州》中“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虽是化用典故,但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很清晰的,表达了作者对所送之人的能力的肯定和对他命运的惋惜。王维的《送孟六归襄阳》及《送孙秀才》等诗中无不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如“莫厌田家苦,归期远复赊。”、“从此为长策,劝君归旧庐。”等句不仅仅是劝慰,更是明显地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态度。王昌龄《送韦十二兵曹》中则有着对自身的叙述,“县职如长缨,终日检我身,平民趋郡府,不得展故人。”从这四句里我们可以看出王昌龄对自己卑微的官职是有不满的。可以说送别诗不仅仅是抒情了,更有表达心意的方面。

在表达方式上,送别诗经过 一个纯粹写“离情别绪”到借景抒情,以景写情的过程。《诗法家数》中有详细介绍过送别诗的写法“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人事,或嘱托,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渊永为佳。送别诗虽不能说凭此而作,但可以说一些送别诗的特点就是如上所说的情、景、事、人的结合。王维和王昌龄在送别诗中都很好的把景融合进情中,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情境。

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仅他的山水诗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他的不少送别诗也有不少是迷人的风景画。《送杨长史赴果州》中“鸟道一千里,猿啼十二时”刻画出个凄清的送别的场景。“一千里”和“十二时”则让人感到分别的难舍难分。而《送张判官赴河西》中“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则描绘出一幅壮阔的边塞的景色,进而显示出送别张判官时的那种激昂的情感。而《送孙二》中的“山川何寂寞,长望泪沾巾”更是把人的寂寞放入山川,明写山川的寂寞,但更衬人的悲凉之情。王昌龄的送别诗中的景物描写同样很出色。如《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日暮东林下,山僧林独归”这是对山中景色的想象和描绘,“乱”、“微”二字突出了深山的幽僻和人迹罕至。夕阳斜照入深山中,一个僧人独自走在深山里,这幅图流露出一种孤独寂寞之感和一种超脱凡尘的豁达,而这与深山的自然之美又显得很和谐。又如《送张四》:“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句句写景,但又句句抒情,写枫林“愁”,写楚水“悲”,写山月“冷”,都是用拟人的手法把景写活,也是借景的“愁”和“悲”来寄托自身的“愁”和“悲”。王维和王昌龄在描写景物时,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笔法各异,然而二人都能很好地做到情、景、事、人相结合,使送别诗在内容上、情感上和表达方式上都显得更为丰富。

在送别诗的感情基调上,自古以来都是以“愁”和“悲”为主,但王维和王昌龄的送别诗里,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悲”和“愁”之外,也存在着一种慷慨激昂的情感。二人送征人赴边的诗里,都通过对边塞风景的想象和描写,通过对征人的嘱托和期望,展现出一种阔大的情怀。如王维的《送张判官赴河西》、《送刘司直赴安西》、《送平淡然判官》等送友人赴边的诗。王昌龄的《送吴十九往沅陵》、《送崔参军往龙溪》等诗中虽也表现离情,然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并不因被贬而对朝廷失去信心,整个心态还是乐观、积极向上的。

其实诗的内容、情感、表达方式上的丰富和情感基调的多面性不仅仅是王维和王昌龄二人送别诗的共同点,也是整个盛唐诗人群体送别诗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点的形成是有其一定原因的。

首先,送别诗在内容上随着送别情境的增多而不断丰富。可以看到既有送人赴边的,也有被贬谪后送人出任的,有科举失意回故里的,还有出游的。在送别诗中往往根据对方出行目的的不同而做不同的内容。而在情感和表达方式上也因此而有所不同。可以说送别诗在内容、情感、表达方式上的丰富是送别诗自身发展所要求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送别诗的情感基调的多面性则是在盛唐这个特定时期下产生的,也可以说送别诗情感基调中阔大的一面是盛唐气象的有力表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品格和气度,任何一个有其独立特性的诗人也同样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盛唐是一个处于政治相对开明,百姓安居乐业的时代,盛唐的气度和晚唐,宋或清都是很不一样的,它尤其显得大气。盛唐时期的诗往往显示出一种潇洒,一种豁达,即使是送别诗也不是晚唐或宋词中常有的那种凄惨欲绝的情感,往往是体现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气质在其中。在送别时亦不忘劝慰友人或给予鼓励。在身处逆境时,也仍是抱着希望,这就是盛唐气象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曹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尤袤撰.《全唐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计有功撰.《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送别的诗句篇7

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 徐如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

2.通过理解、诵读,想象、体验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背诵古诗,培养主动积累古诗的习惯。

教学过程

01课前谈话,积累古诗

1.在我国历史上,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是个诗的国度,有着成千上万个诗人。其中名气最大的是谁?李白。他的诗歌,我们学习了不少,一起回顾一下(出示,齐读):

《静夜思》(一上P7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汪伦》(二上P116):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二下P7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三上P8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古月朗行》(三下P9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李白的这五首诗歌,你能把它们分成三类吗?(可以按照写“月亮、景色、赠别”等分类,只要言之有理,最终落到“赠别诗”)

3.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赠别诗”(板书:赠别诗)

02揭示课题,感知诗意

1.【出示课题】齐读《黄鹤楼 送 孟浩然 之 广陵》。谁能说说这些画线词语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黄鹤楼:楼名,在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地处长江中游。

送:送别。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是李白的好朋友。当时,孟浩然的名气比李白大一些,他比李白大12岁。

之:去,到。

广陵:扬州的别名。

2.联系作者李白,谁说说题目的意思?(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在黄鹤楼上,大诗人李白送别好朋友孟浩然,他要到东边的扬州去。

3.“鹤”笔画较多,“孟、浩”“陵”要求会写。请工工整整地填写人名、地名【出示“地图”】评价。

黄鹤楼  孟浩然  广陵

4.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100页,大声朗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音乐】

(1)读诗歌,刚才老师提出了两个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其实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读出停顿、读出节奏。你认为自己达到了哪个层次?自己再试一试。

(2)检查:请“读正确”的同过来读……(自评)【正音】孟、陵;

再请读流利的同学读……(自评)

最后请读出节奏的同学读……(自评)

(3)【出示题目和前两句】研究题目与前两句诗的关系:

相同的是什么?(地点、人物、事情)

不同的是什么?(第2句诗中有时间“烟花三月”,指春天时节。“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想浮动的烟雾。

烟花三月好时节,万紫千红总是春。游玩黄鹤楼的人们一般都是什么心情?(兴奋)然而此时此刻,李白却要在此与好友孟浩然话别,心情又会怎样?(伤感)伤感表现在哪里呢?

03想象情景,感受别意

1.我们到诗歌的第3—4句里找一找。(学生自读)

2.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是李白的所见、所闻,还是所感?找出依据(“见”)

3.李白“见”到了什么?孤帆——远影——碧空尽——天际流

你认为他站在黄鹤楼上,送了多少时间?

4.(出示插图),想象刚才在黄鹤楼上话别的场面(学生说话)

此时此刻,你最想读的是哪两句?——这就是”寓情于景”。

5.这首古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齐读。再读,边读边想象送别画面,争取背出来。【配乐】

6.检查背诵。

04拓展深化,体验深情

1.出示:《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指读。

2.这两首诗都是李白写的。写作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1)“赠”“送”:汪伦送李白,表示感谢;李白送别人,表示留恋。

(2)形式:歌送;目送。

3.两首诗中,相同的是什么?

(1)离别之情;(2)感情的依托都是“水”。

4.这节课马上要下课了,老师也要和大家告别了。你们准备怎样送别老师呢?不用歌送,也不用目送,就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吧。

(出示古诗,要求选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送别的诗句篇8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诗歌的浸润,弘扬中华文化,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进行有效拓展,让语文课堂更高效、开放,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全面地发展。

一、拓展、积累“同主题”作品

以教学《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上课伊始,便引入《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边诵读边找到两首诗的共同点,即都是送别诗,从而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到“送别”的氛围中。而后以“折柳赠别”的典故,引出系列杨柳送别的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王之涣的《送别》:“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像这样拓展“杨柳依依离别愁绪”同主题的诗句,将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为一体。这样整合,同中求异,奠定了古诗的情感基调;异中求同,索解出古诗一致的精神本质,为后文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拓展、理解“同文言现象”

诗歌阅读的第一部,便是正确理解词义。掌握文言实词是阅读浅易古诗词必备的知识和能力,缺少它,就谈不上阅读古诗词、欣赏古诗词。换句话说,掌握相当数量的实词,是提高古诗词阅读能力的基A。

教学《乡村四月》中,在理解“白满川”的“川”时,引入学生熟知的词语“川流不息”和李白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通过比对,学生明白了“一词多义”这一文言现象。

再如,教学《四时田园杂兴》时,“村庄儿女各当家”一句中的“儿女”是典型的古今异义,便可拓展相应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和“停车坐爱枫林晚”,其中的“走”和“坐”也是古今异义,由此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文言现象的印象,并顺势渗透了读懂古诗文的方法。

三、拓展、感悟“同意象”作品

古诗词语言的精炼、含蓄,意境的悠长、深远,给我们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果古诗词教学中没有想象,就没有情境,也就没有了品位和创意。而意象是古诗词的细胞,在古诗词学习中具有核心意义,它不是普通、客观的物象,而是浸透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生命体验、认识阅历的特殊的物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

以《渔歌子》为例,作者运用“写意山水画”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艳丽的画卷。教学时着重在还原和拓展意象中,让学生读懂词中景,更读懂词中情。

1.走入意境,寻找意象

古人说得好“一切情语皆景语”,诗词的意境是诗人情感的化身,情感融化在意象中,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教学时应根据古诗文本,去唤起或开掘学生心中隐藏着的文字文本或经验文本,在交流碰撞、相互作用中加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在理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句时,先让学生圈出诗句中的景物,而后让学生在倾听乐曲的同时想象会看到怎样的画面,有哪些色彩,这时学生很快发现了白鹭、金鳜、红桃、青山,于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

2.丰富想象,还原意象

通过寻找意象,学生找到了诗句中的景物:白鹭、金鳜、红桃、青山,这些恰恰都是春天里的,于是让学生回忆描写春天的诗句。有的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有的说“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还有的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在想象、吟诵诗句的基础上,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词中美好的意境。教师又让学生透过诗句,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师生合作找到了许多描写春天的意象,比如:翠柳、黄莺、紫燕等,在语言的互动转化中还原了意象。

3.情辞勃发,拓展意象

在学生找到了许多描写春天的意象后,要求学生填入意象,创作诗词:

此时再问“张志和为何不须归”时,学生的答案不止停留在景美上了,有的说“向往自由不须归”,有的说“爱好垂钓不须归”,还有的说“留恋自在不须归”。这样的读写结合,既深化了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又能入情入境,更好地体验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古诗词教学中的有效拓展,就是这样以诗学诗,以诗悟诗,在有效的拓展中达到新知与旧识的融会贯通!

上一篇:地球的力量范文 下一篇:我的秘密花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