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的名言范文

时间:2023-11-02 16:28:50

自强不息的名言篇1

依法治理网络谣言的背景

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不完全统计,2012年3月中旬到4月中旬,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会同通信、公安等部门清理的各类网络谣言信息已达21万多条,依法关闭的网站已达42家。网络谣言不仅直接影响到互联网的正常运行,也影响到了公共秩序和社会正常生活,是社会公害、网络“毒瘤”。积极治理网络谣言,消解网络谣言的负面影响,是互联网管理的迫切需要。当前对网络谣言的治理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规范网络言论,对造谣、传谣进行依法究责;二是采用新闻会、官方媒体辟谣等形式来澄清事实,以达到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和扩散;三是通过强化网民及其他网络参与者的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来净化网络生态环境。

通过辟谣的方式来遏制谣言传播具有针对性强、时效性强的特点,但是其公信力往往受到质疑,治理网络谣言的效果并不理想。提高网民素质、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固然是谣言治理的治本之道,但是难以在短时间见到实效。相较之下,依法治理网络谣言具有定优势,世界上互联网发达的国家普遍强调依法严惩网络谣言,如美国、法国、新加坡、韩国等。不仅有专门的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对不实网络言论的界定、惩罚等进行了明文规定,其他部门也有适用于网络谣言治理的条款。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对影响到国家稳定、民族安定的还可以“煽动分裂国家罪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定罪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对网络制谣、传谣的违法犯罪也作出了明确规定。近年来,我国在依法治理网络谣言上也付诸了一系列行动,政府针对利用网络无端编造、刻意传播谣言及产生的恶劣社会影响的个人进行了依法处罚,对批造谣、传谣,疏于管理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互联网站依法进行了查处或关闭,如2012年3月,公安部门拘留了散布“军车进京”谣言的李某、唐某等6人,关闭了16个传谣的网站。

学界专家也强调网络不是法治的盲区,不能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互联网的每个参与者既有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权利,也有遵守法律、合法利用互联网的义务,在互联网上制造、散布谣言且触犯法律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依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既是当前恶劣的网络生态环境所迫,也是依法治国方略在依法治网上的重要体现。

依法治理谣言的局限与网络实名制

纵然多数国家采用法治手段治理网络谣言取得了定的成绩,但是从法律规范的角度考察可以发现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的延伸,网络中的参与者都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他们在网络上的行为均会影响到网络以外的现实社会,那么网络上的切行为都应该受到社会法律的规范和制约。但是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社会),参与者在这个虚拟的社会中往往也是匿名的,对于其性别、年龄、职业等等信息都是未知的或者不真实的,从而出现网络与现实社会脱节、无法实现链接,导致法律主体缺失进而带来责任者的不明确造成网络行为无人“买单”的局面。虚拟的主体不具备承担法律后果的能力,依法治理谣言的震慑力对于虚拟主体也是不起作用的。如果不能解决网络行为的法律主体问题,依法治理网络谣言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则受到质疑。当然,现代通讯科技的高速发展可以准确地定位网络参与者,让网络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承担相应法律后果,但是其治理成本却增加了不少,而且时效性也受到影响。

网络实名制是种以用户实名为基础的互联网管理方式,要求与网络有关的主体在进行网络行为时需要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并通过相关部门、机构的认证和使用追踪,从而对相应网络行为进行处理。网络实名制在我国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发展过程,目前对有关网络服务提供者即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网络内容提供者、网络平台提供者执行了实名制;而网络服务的获取者只有部分执行了实名制,例如高校BBS实名制、QQ群主实名制、微博实名制、博客实名制、网络游戏实名制、网吧上网实名制。网络实名制作为一种新的网络管理制度在许多方面不尽完善,遭到网民的诟病和抵制,但是在治理网络谣言方面却具有一定的意义:第一,加强网络参与者的自我约束,减少规避义务和责任的心理,从而降低网络谣言的制造、传播;第二,实现网络行为主体与现实主体相链接,使网络谣言制造、传播行为具备可承担法律责任的现实主体。

实名制下的网络谣言治理

在网络实名制下确定网络行为主体与现实法律主体的统一,可以补位当前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缺位,降低网络谣言产生的几率;也可以有效管控网络谣言散播过程,降低网络谣言的危害。通过网络实名制也可以对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起到震慑作用。

网络实名制在网络谣言产生前可以补位“把关人”作用,扼制谣言源。在传统的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信息必须经过“把关人”的层层把关、筛选与编码,才能最终到达受众面前。因此,传统媒体运作过程中,“把关人”具有重要作用,对信息的传播有绝对的控制权,具有权威性。但是,网络传播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程序,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基本没有任何“隔阂”,传播者可以在网上自由各类信息,而受众则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基本没有经过“把关人”的把关。同时,网络中的海量信息也加大了把关难度。因此,“把关人”角色在网络传播中逐渐被弱化,其权威性逐渐消解,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网络传播中谣言兴起。网络实名制的实行,一方面可以降低网络信息传播的把关成本,有选择性地审核重点信息,推动网络信息传播“把关”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网络实名制的实行让每一位网络参与者在传播信息时更加慎重,对自己传播的各种信息会严加审核,这也就让网络参与者实际起到“把关人”作用。“把关人”作用的缺位得到弥补之后,网络谣言的传播源头则得以有力的扼制,网络谣言产生和散播的几率则减到最小。

网络谣言的传播呈“裂变式”、“病毒式”,其传播过程的管控异常重要。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一般会通过网络论坛、聊天工具、博客等各种网络平台制谣、传谣。当谣言产生之后,相关网页、网站会被网络监管者删除和关闭。但是这种机械的做法并不能解决网络谣言传播,制谣和传谣者可以方便地注册(无须提供真实信息即可)成为其他网站的用户继续传播谣言。网络谣言的传播与治理之间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而在网络实名制下,网络监管者可以根据实名制信息直接禁止网络谣言传播者制谣传谣,甚至可以禁止他们从事任何网络活动,彻底切断网络谣言的传播渠道降低其危害。

网络实名制下,法律可以迅速有力地打击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对这种非法行为起到较强的震慑作用,对那些企图利用网络传播虚假信息而谋取各种利益者也有巨大的震慑力。

凡事有利弊,网络实名制下依法治理网络谣言固然有很好的收效,但是其弊端也是不能忽视的。我国网络实名制缘起于2002年,整整十年的时间里原信息产业部(现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分别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网吧、高校BBS、QQ群、博客等实行实名制,可是情况并不理想。200-2007年,互联网博客实名制大讨论中,反对声音高过赞成者。网络实名制实施情况较好的韩国也在2011年底宣布逐步废除该项制度。对于网络实名制的否定和抵制之根源在于担心网络隐私权、言论自由权、人身安全权等受到威胁。

网民的担忧不无道理,却也略显多余。网络隐私权在网络匿名情况下也会有网民随意泄漏他人隐私信息、恶意进行“人肉搜索”以及“网络暴力”等,造成网络隐私权受到侵犯。而网络实名制并非剥夺网民的言论自由权,在我国《宪法》明确赋予了公民言论自由权的同时也要求其履行“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等义务。

自强不息的名言篇2

论文关键词 互联网 名誉权 保护对策

网络环境下的名誉侵权行为是近几年来才发生的事情,由于当前我国网络人口已经突破5亿人,且网民规模仍然在不断增加,各种网络媒体工具层出不穷,因此,网络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人们通过网络获取自由的同时,名誉侵权案也层出不穷。

一、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概述

(一)网络名誉权的概念

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是人们在网络环境中享有的名誉权,这一概念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在现实社会中的名誉权是指自然人和法人所享有的与其自身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并以此获得的社会公正评价权利,我国《民法通则》通则第101条规定:“我国的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禁止使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和法人的权利”日常生活中人们相互交流思想,彼此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样在网络空间中,人们通过网络相互连接,并可在网络空间中相互交流评价,因此在这种环境下的相互交流环境中需要定义名誉权。一般情况下我们把以下行为,称为侵犯了别人的名誉权,这些行为包括通过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形式来降低或贬损他人名誉信息的行为。网络名誉权是传统名誉权在网络中的延伸,正是由于网络名誉权与传统名誉权之间的这种关联性,致使自然人或者法人的名誉权在网络环境中发生变化时,那么其传统名誉权也就发生了变化。因此,可以说网络名誉权的侵权与现实生活中的侵权的是一样的,侵权人的目的和侵权后的效果与现实空间是一致的,因此,网络侵权只是一个新的法律现象,并不是一个新的法律问题。对网络名誉权实施保护体现着对独立主体的保护,因此,我国当前法律不管是现实世界中的名誉权还是网络中的名誉权都是适用的。

(二)网络环境下名誉权的特点

与传统网络名誉权相比,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与传统的名誉权相比,网络环境下名誉权的侵权途径由现实空间转移到网络空间中来。由于网络自身的特征,致使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与传统名誉权相比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如下:

1.通过网络发表侵权言论,传播具有高速性

由于在网络环境中,危害信息的传播速度相当快,而且传播地域广,不但在一国之内短时间内全民皆可知晓,全世界也同样如此。尤其是在微博、微信以及其他即时通讯工具大量应用之后,信息的传播几乎成为即时状态,往往是一条消息,在出现的几分钟之内,便会让全国都知道,这种即时效应,是其它损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望尘莫及的,但这使得网络环境下保护人们的名誉权变得更加困难。

2.通过网络侵犯名誉权,传播具有广泛性,处理起来比较复杂

由于互联网是全球通达的,因此,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信息和行为有着广泛性的特征。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其他国家的网站,以及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有害信息,可以说任何个人信息,一旦接入互联网,就可被广泛传播,导致人们没有任何隐私可言。同时,它与传统媒体相比,又缺乏较为完整的预先检查体系,很难考虑到信息在大范围传播之后的影响,尤其是跨国的传播,由于全球各国的法律体系都不相同,因此,一旦涉及到名誉侵权的问题,往往会引起各国法律体系之间的矛盾,经常出现对于相同的侵权事件,各国对法律侵权人所负责任的不同的现象。

3.通过网络侵犯他人名誉权更加隐蔽、方便

在当前网络背景下,侵害他人名誉权只需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侵权人也只需轻敲键盘就可在网络中散播大量能够降低被害人社会评价的信息,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由于互联网上人们身份的匿名性,因此,导致要想真正找到侵权人是非常困难的,无异于大海捞针。

4.通过网络进行名誉侵权,责任更加难以确定

侵权行为的发生,需要信息发表者、信息传播者两部分组成,其中侵权言论的者担有主要责任,但是网络接入服务商、网络信息内容提供商和网络服务提供商,也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已经平台,因此有些学者认为,一些相应的提供商对于名誉侵权也担有一定的责任。因此,名誉侵权行为的责任者除了侵权言论的者承担以及煽风点火者之外,责任承担着还要包括服务提供商、信息内容提供商和接入提供商,也可能包括一些非盈利性的网主,如大学、公益性组织等,因为他们为侵权言论提供了平台。

二、网络环境下名誉权的方式

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名誉侵权行为,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平台进行。首先是微博、轻博客、博客等自媒体工具;其次是用来交互讨论的社区、贴吧、论坛等;第三是通过新闻和新闻评价的形式来侵犯他人名誉权。

(一)通过微博、轻博客、博客等工具侵害他人名誉权

当前,微博是人们最常用的网络工具之一,但也是当前出现侵权言论最多的平台之一,由于微博具有互粉、转发、评论等众多功能,因此,一但出现一个网络热点,很快就能在整个互联网上泛滥开来,并且,一些微博的博主比较自我,法律意识淡薄,同时网络平台又缺乏对其约束的良好措施,因此,在微博言论很多都带有侮辱、诽谤的成分,个人隐私信息很容易暴露在外,因此,在微博平台上出现的名誉侵权行为屡见不鲜。同时轻博客与博客同样作为一种个人展示工具,也经常出现各种侵权行为。

(二)通过在贴吧、社区论坛的形式发表污染、诽谤他人的言论

互联网各种贴吧论坛无数,供网民发表意见和提出话题的地方众多,其中贴吧和论坛是普通网民经常逛的地方,这些地方一般用户群体比较大,像天涯、猫扑等论坛都有几千万用户,因此,其中存在着众多的话题,对于论坛上的各种言论都有众多受众,而有些发帖者通过在网上侮辱、诽谤他人或者揭别人隐私来吸引用户眼球,这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别人的名誉权。其中揭别人隐私的一种极端行为是进行人肉搜索,一些人将自己所知被侵权人的信息张贴在网络上,一般包括的内容有被搜索人的手机号码等通讯信号码,人际关系,精确的家庭住址等。由于这样的内容更能激起用户的好奇心,吸引用户点击,提高点击率。同时一些网站经营者在法律意识淡薄和利益驱使的双重作用下,对于名誉侵权的行为不做评论或者有意散播有关信息。

(三)通过网络新闻侵害他人名誉权

通过网络新闻来侵害他人名誉权主要责任方有三个:首先,编写侮辱、诽谤、诬陷,总之是降低他人社会评价新闻的作者或者网站,它们是这些信息的制作者,它们对此负有主要责任;其次,是一些自行转载网站,起到传播的作用;再次,网民的评述,尽管评述的网络新闻内容可能真实发生过,但评述者将一般的违反道德行为夸大为严重犯罪行为,将他人的生活琐事升格为他人伦理道德的缺失等,严重降低了受害人的社会评价,因此,网络新闻会侵害他人名誉权。

三、网络环境下名誉权现状及保护措施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名誉保护机制,国家不仅从宪法的高度规定了名誉权,同时从刑法和民法等众多具体法律条例中,明确了人们的名誉权。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我国公民享有人格不受侵犯,并禁止任何侮辱、诽谤、陷害他人的行为。这里的禁止任何侮辱诽谤行为其实就是指禁止名誉侵权行为。除宪法之外,我国还在少年儿童保护法、妇女保障法、和残疾人保护法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明确禁止名誉侵权行为。由于网络名誉侵权与常规侵权在目的和结果上具有相似性,将原来的法律应用于网络之中是正确无误的,但是在网络中名誉侵权又有着许多新特征,因此仅用传统法律保护是不够的,必须专门制定些针对网络名誉权的法律规范或者出台一些与之相应的司法解释。可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尚没有对一些具体问题做出详细规定。面对以上情况,笔者以为防止网络背景下的名誉侵权,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措施实现。

(一)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增强网民的自律意识

由于互联网自身具有隐蔽性的特点,致使许多网民在网上发言时“肆无忌惮”,出现一些言论越界问题不可避免。因此,通过各种手段提高网民的道德水平,净化网络空气可以为防止网络名誉侵权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尽管网络环境中的人具有虚拟性,但是他是个人在网络中的身份,他是真人的虚拟存在,他们的行为是现实生活中人的一种表现,正如人类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形成组织,并逐步走向自制一样,网络环境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也会自觉走向自制,并会不断提高自身的自觉性。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约束条件来加强自律,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明确自身义务,尤其是网络媒体要树立起新闻传播意识,无论是自己还是转载都要保证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在此过程中,要加强文化引导。

(二)加强网络监管,规范网络言论

加强网络监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加强行政监管,一种是自律进行监管。行政监管包括对用户网络行为的监管,还包括对还包括在宏观行业自律层面的监管,通过为它们制定共同标准和行规,规范他们的行为。网络监管还可以积极引导和监督网民,通过规范网民行为,加强教育说服等众多方式,来规范网民的言论,从而在网络上构建其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另外,加强对网络自律行为的监管,对于网络上侵犯名誉权的事件,网络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停止侵权事件,并对侵权人做出相应处罚。

(三)完善网络名誉权立法,弥补法律真空

基于网络自身的特征,使人通过网络侵权变得非常容易,其影响程度也较深,因此,必须针对网络环境的名誉侵权行为进行立法,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对侵害人进行一定的惩罚,矫正并限制侵权人的不当行为,另一方面可以抚慰受害人的心灵,补偿其损失。让网络环境下的名誉侵权者承担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停止损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其中,道歉方式可以采用在相关网站上公开道歉的形式,并要对道歉相关信息进行记录,以方便核对。通过赔礼道歉,可以达到减轻受害人精神压力,抚慰其内心痛苦和创伤的目的。同时侵害人要赔付受害人的财产损失,对于赔付标准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自强不息的名言篇3

据新华网消息,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新闻宣传局透露,近期网上流传的所谓“新疆籍艾滋病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病毒”、 “海南支教女学生被灌醉”、“武汉大三女生求职时被割肾”、“玉溪将发生8.6级大地震”、“黔西部分乡镇儿童被抢劫盗肾”等信息,已经有关部门查明均属谣言,多名捏造事实、编造和传播谣言者已被公安部门依法予以治安拘留处罚。

手指轻轻一点,谣言震惊一个省

2011年11月12日凌晨2时许,海南师范大学08级某工程学院23岁的福建籍学生刘强(化名) 使用“树兜”的网名,手指轻轻一点,在豆瓣网上了《就刚刚,班上顶岗支教的两个女生被了》的网帖。内容大致为:在光棍节当晚,两名女学生被支教所在地的领导请去吃饭,然后被灌醉。帖子还叙述了同学们给她们打电话以及报警的情景。

令他没想到的是,几分钟以后,这一则消息在网络上被广泛转发,网友纷纷表示“震惊”和“求真相”。文中所说的“顶岗支教工程”是指自2006年开始,海南省政府利用海南师范大学的教师培养平台,整个项目通过“顶岗支教”、“回炉提高”、“送教下乡”等方式开辟了师资培训的新途径,解决了当地教育的供需矛盾,为农村中小学输送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也为加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推进教育公平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同时,还很好地构建了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大实践”平台,创新了师范生的培养模式,推动了海南师范大学教师队伍的转型和成长。

这一网贴一出,顿时震惊了海南各界。海南省各级教育、警察部门迅速行动,进行细致调查,结果证实,这竟是一出弥天谎言。2011年11月16日,谣言的制造者――两名“受害女生”的同班男同学刘强迅速被移交海口警方查处。

“有关两名女生被的事,十几天前就在同学之间流传,不是我虚构的。我对警方全都说清楚了,你去问警方吧,我什么都不想说。” 当谣言制造者刘强走出拘留所后对记者的采访很是抵触,称他也是谣言的受害人,他只不过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不愿意正面应对记者,眼睛不时转向别的地方,情绪有些低落。他戴着一顶白色的遮阳帽,帽檐几乎将上半边脸遮住。

真相是化解谣言的重要环节

经过记者耐心劝说,刘强终于开口了。刘强是海南师范大学学生,与白沙两名支教女生是同学。谈起与两名女生的关系,刘强说,他们见面都打招呼,两名女生留给他的印象还不错。“有关两名女生被的事,十几天前就在同学之间流传,不是我虚构的。”刘强再次对记者说,他没有去白沙支教,留在海口在一家单位实习,所以对支教同学的事情不是很清楚。在十几天前,他在学校的宿舍里,一名在白沙支教的男生小刚(化名)突然接到同在白沙支教的女生的短信,说两名在白沙支教的女生被了。当时小刚看着短信大叫了一声,宿舍里的同学非常震惊,大家都想知道是哪两位女同学,另一名男同学就上网查两名受害女生是谁。因为支教同学都是两人一组,其他同学是一男一女,只有杨梅(化名)与陈婧(化名)两名女生在白沙育新中学,所以同学认为两名受害女生就是杨梅和陈婧。

“你说你与两名同学关系不错,你打电话问她们没有?”对于记者的提问,刘强说,因为都是同学之间在传,不能十分肯定,再说这事说出来很难听,作为一名男同学,他不好向对方求证。

那么,为什么此前同学之前会流传两名女生被一说呢?记者了解到,由于白沙育新中学初中部合并到县民族中学,2011年10月27日晚,育新中学相关领导和几名老师以及支教的杨梅和陈婧,与民族中学校领导一起吃饭,饭后杨梅、陈婧被两名老师送往宾馆休息没有回校。一名女同学打杨梅和陈婧的电话,但她俩中一个人的手机没电关机,另一人也没有听到手机响,所以都没有接电话。那位女同学担心两人出事,就打电话给在白沙带队支教的老师。当杨梅发现同学打来的电话后,就给同学及带队老师回了电话报平安。

两天后,有人打电话给杨梅,说有人传10月27日当晚她们被灌醉后,她们得知后立即打了很多电话给同学一一澄清,学校老师也向同学们澄清了事实,但没想到11月12日,刘强又将此消息贴到了网上。

为博点击率,网络酿谣言

既然不是什么好事,又为什么将事情捅到网上去呢?刘强说,当时他觉得这事很有故事性,发到网上去,一定有很多人跟帖。12日凌晨两点多,他在学校宿舍里用自己的手提电脑了这条消息,他以网名“树兜ONEMANARMY”在豆瓣网上发帖,内容大致是“就刚刚,班上顶岗支教的两个女生被了”。

“我没想到,刚一发上去,就有人跟帖,问是否是真的,我也回了帖,将情况稍做描述。”刘强说,关于受害女同学打电话哭诉,后来又报警等细节,都是他编的。“因为我是编故事,被了,肯定要报警的。”刘强说,后来跟帖的人很多,网友纷纷猜测是哪所学校的,甚至有人罗列出了学校名单。

“后来,在网上我看到有人点出海南师范大学的名字,我就怕了。”刘强说,他只是想编个故事,觉得好玩,没想到学校的名字出现在网上,这样会伤害到学校,影响学校的声誉,更伤害到那两位女同学,他非常害怕。“海南师范大学两名支教女生被灌醉的消息在网上传得太厉害,我都快要被吓死了。”刘强说,约凌晨五点钟,他开始删自己发的帖子及所有跟帖,删了有半个小时,但这些都没用了,消息通过微博传开,很多网站都出现了,这时他感觉,他对此已经无力回天了,没有办法阻止网上的传播。14日下午,他在学校宿舍睡觉,有人敲门进来,是便衣民警。民警问他的名字,让他把电脑拿出来检查,后来又把他带到保卫处接受调查。

“我没有想到后果这么严重,否则我是不会这样做的。我现在非常后悔,我向两位女同学道歉。”刘强一脸愧疚。“我不敢给她们打电话,怕她们不原谅我,但我真的想打电话给她们求得她们的原谅。”刘强说。“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在网上的东西是假的,是我编出来的,我不该在网上散布这东西,给你们造成的伤害,我非常痛心,希望你们原谅我。”刘强说,他对不起学校,这件事给学校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作为学校的一名学生,他真是不该往学校脸上抹黑。

受害女生的无妄之灾

再说到谣言中的主角两名支教女生,更是遭遇一场无妄之灾。杨梅的手机24小时都不敢关机,且时刻要带在身边,因为她要辟谣。电话蜂拥而至,全国各地的都有,、新疆、内蒙古,“除了港澳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人给我打电话”。

有一天晚上,深夜两三点,电话来了,迷迷糊糊中听到对方解释说:“我刚从国外回来,看到了你的事,想求证一下……”

也有好心的警察打来电话,告诉她该怎么报警,一步两步三步,一条条进行指点。

两三天内,她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接了多少个电话,“几百个总是有的吧,一个一个地解释,喉咙都说干了”。

事发当天是星期六,她和陈婧正在支教学校的计算机房上网看电影。她俩是海南师范大学物电学院2008级的同班同学。一个月前的10月10日,她俩来到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育新中学,开始为期两个月的顶岗支教。“相当于实习,我们两个一起教初二的物理课。”

一起来白沙县的有60多位同学,其中有两个同班同学留在了县城,她俩去了育新中学,这所中学离县城只有4.省略

警方提示

如何应对网络谣言

谣言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人们对谣言的态度。余秋雨说,恶者播弄谣言,愚者享受谣言,勇者击退谣言,智者阻止谣言,仁者消解谣言。

和以往不同,今天的谣言多少有点“高明”:炮制者甚至采用新闻报道的手法,在形式上力求“逼真”,以增加“可信度”。网络谣言、手机短信谣言,在海量信息时代,传播迅速是一大特点。因此,对于谣言,可操作的应对之策,是保证公共信息的及时公开。只有公共信息及时到位,才能迅速中止谣言。

与此同时,公众也应树立一定的责任感,不要传播未经核实的消息,避免自己成为谣言蔓延的“帮凶”。一段时间来,网络谣言、手机短信谣言正呈现泛滥之势,严重扰乱公众的正常生活秩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

自强不息的名言篇4

    论文关键词 互联网 名誉权 保护对策

    网络环境下的名誉侵权行为是近几年来才发生的事情,由于当前我国网络人口已经突破5亿人,且网民规模仍然在不断增加,各种网络媒体工具层出不穷,因此,网络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人们通过网络获取自由的同时,名誉侵权案也层出不穷。

    一、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概述

    (一)网络名誉权的概念

    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是人们在网络环境中享有的名誉权,这一概念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在现实社会中的名誉权是指自然人和法人所享有的与其自身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并以此获得的社会公正评价权利,我国《民法通则》通则第101条规定:“我国的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禁止使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和法人的权利”日常生活中人们相互交流思想,彼此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样在网络空间中,人们通过网络相互连接,并可在网络空间中相互交流评价,因此在这种环境下的相互交流环境中需要定义名誉权。一般情况下我们把以下行为,称为侵犯了别人的名誉权,这些行为包括通过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形式来降低或贬损他人名誉信息的行为。网络名誉权是传统名誉权在网络中的延伸,正是由于网络名誉权与传统名誉权之间的这种关联性,致使自然人或者法人的名誉权在网络环境中发生变化时,那么其传统名誉权也就发生了变化。因此,可以说网络名誉权的侵权与现实生活中的侵权的是一样的,侵权人的目的和侵权后的效果与现实空间是一致的,因此,网络侵权只是一个新的法律现象,并不是一个新的法律问题。对网络名誉权实施保护体现着对独立主体的保护,因此,我国当前法律不管是现实世界中的名誉权还是网络中的名誉权都是适用的。

    (二)网络环境下名誉权的特点

    与传统网络名誉权相比,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与传统的名誉权相比,网络环境下名誉权的侵权途径由现实空间转移到网络空间中来。由于网络自身的特征,致使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与传统名誉权相比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如下:

    1.通过网络发表侵权言论,传播具有高速性

    由于在网络环境中,危害信息的传播速度相当快,而且传播地域广,不但在一国之内短时间内全民皆可知晓,全世界也同样如此。尤其是在微博、微信以及其他即时通讯工具大量应用之后,信息的传播几乎成为即时状态,往往是一条消息,在出现的几分钟之内,便会让全国都知道,这种即时效应,是其它损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望尘莫及的,但这使得网络环境下保护人们的名誉权变得更加困难。

    2.通过网络侵犯名誉权,传播具有广泛性,处理起来比较复杂

    由于互联网是全球通达的,因此,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信息和行为有着广泛性的特征。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其他国家的网站,以及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有害信息,可以说任何个人信息,一旦接入互联网,就可被广泛传播,导致人们没有任何隐私可言。同时,它与传统媒体相比,又缺乏较为完整的预先检查体系,很难考虑到信息在大范围传播之后的影响,尤其是跨国的传播,由于全球各国的法律体系都不相同,因此,一旦涉及到名誉侵权的问题,往往会引起各国法律体系之间的矛盾,经常出现对于相同的侵权事件,各国对法律侵权人所负责任的不同的现象。

    3.通过网络侵犯他人名誉权更加隐蔽、方便

    在当前网络背景下,侵害他人名誉权只需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侵权人也只需轻敲键盘就可在网络中散播大量能够降低被害人社会评价的信息,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由于互联网上人们身份的匿名性,因此,导致要想真正找到侵权人是非常困难的,无异于大海捞针。

    4.通过网络进行名誉侵权,责任更加难以确定

    侵权行为的发生,需要信息发表者、信息传播者两部分组成,其中侵权言论的者担有主要责任,但是网络接入服务商、网络信息内容提供商和网络服务提供商,也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已经平台,因此有些学者认为,一些相应的提供商对于名誉侵权也担有一定的责任。因此,名誉侵权行为的责任者除了侵权言论的者承担以及煽风点火者之外,责任承担着还要包括服务提供商、信息内容提供商和接入提供商,也可能包括一些非盈利性的网主,如大学、公益性组织等,因为他们为侵权言论提供了平台。

    二、网络环境下名誉权的方式

    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名誉侵权行为,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平台进行。首先是微博、轻博客、博客等自媒体工具;其次是用来交互讨论的社区、贴吧、论坛等;第三是通过新闻和新闻评价的形式来侵犯他人名誉权。

    (一)通过微博、轻博客、博客等工具侵害他人名誉权

    当前,微博是人们最常用的网络工具之一,但也是当前出现侵权言论最多的平台之一,由于微博具有互粉、转发、评论等众多功能,因此,一但出现一个网络热点,很快就能在整个互联网上泛滥开来,并且,一些微博的博主比较自我,法律意识淡薄,同时网络平台又缺乏对其约束的良好措施,因此,在微博言论很多都带有侮辱、诽谤的成分,个人隐私信息很容易暴露在外,因此,在微博平台上出现的名誉侵权行为屡见不鲜。同时轻博客与博客同样作为一种个人展示工具,也经常出现各种侵权行为。

    (二)通过在贴吧、社区论坛的形式发表污染、诽谤他人的言论

    互联网各种贴吧论坛无数,供网民发表意见和提出话题的地方众多,其中贴吧和论坛是普通网民经常逛的地方,这些地方一般用户群体比较大,像天涯、猫扑等论坛都有几千万用户,因此,其中存在着众多的话题,对于论坛上的各种言论都有众多受众,而有些发帖者通过在网上侮辱、诽谤他人或者揭别人隐私来吸引用户眼球,这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别人的名誉权。其中揭别人隐私的一种极端行为是进行人肉搜索,一些人将自己所知被侵权人的信息张贴在网络上,一般包括的内容有被搜索人的手机号码等通讯信号码,人际关系,精确的家庭住址等。由于这样的内容更能激起用户的好奇心,吸引用户点击,提高点击率。同时一些网站经营者在法律意识淡薄和利益驱使的双重作用下,对于名誉侵权的行为不做评论或者有意散播有关信息。

    (三)通过网络新闻侵害他人名誉权

    通过网络新闻来侵害他人名誉权主要责任方有三个:首先,编写侮辱、诽谤、诬陷,总之是降低他人社会评价新闻的作者或者网站,它们是这些信息的制作者,它们对此负有主要责任;其次,是一些自行转载网站,起到传播的作用;再次,网民的评述,尽管评述的网络新闻内容可能真实发生过,但评述者将一般的违反道德行为夸大为严重犯罪行为,将他人的生活琐事升格为他人伦理道德的缺失等,严重降低了受害人的社会评价,因此,网络新闻会侵害他人名誉权。

    三、网络环境下名誉权现状及保护措施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名誉保护机制,国家不仅从宪法的高度规定了名誉权,同时从刑法和民法等众多具体法律条例中,明确了人们的名誉权。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我国公民享有人格不受侵犯,并禁止任何侮辱、诽谤、陷害他人的行为。这里的禁止任何侮辱诽谤行为其实就是指禁止名誉侵权行为。除宪法之外,我国还在少年儿童保护法、妇女保障法、和残疾人保护法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明确禁止名誉侵权行为。由于网络名誉侵权与常规侵权在目的和结果上具有相似性,将原来的法律应用于网络之中是正确无误的,但是在网络中名誉侵权又有着许多新特征,因此仅用传统法律保护是不够的,必须专门制定些针对网络名誉权的法律规范或者出台一些与之相应的司法解释。可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尚没有对一些具体问题做出详细规定。面对以上情况,笔者以为防止网络背景下的名誉侵权,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措施实现。

    (一)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增强网民的自律意识

    由于互联网自身具有隐蔽性的特点,致使许多网民在网上发言时“肆无忌惮”,出现一些言论越界问题不可避免。因此,通过各种手段提高网民的道德水平,净化网络空气可以为防止网络名誉侵权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尽管网络环境中的人具有虚拟性,但是他是个人在网络中的身份,他是真人的虚拟存在,他们的行为是现实生活中人的一种表现,正如人类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形成组织,并逐步走向自制一样,网络环境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也会自觉走向自制,并会不断提高自身的自觉性。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约束条件来加强自律,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明确自身义务,尤其是网络媒体要树立起新闻传播意识,无论是自己还是转载都要保证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在此过程中,要加强文化引导。

    (二)加强网络监管,规范网络言论

    加强网络监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加强行政监管,一种是自律进行监管。行政监管包括对用户网络行为的监管,还包括对还包括在宏观行业自律层面的监管,通过为它们制定共同标准和行规,规范他们的行为。网络监管还可以积极引导和监督网民,通过规范网民行为,加强教育说服等众多方式,来规范网民的言论,从而在网络上构建其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另外,加强对网络自律行为的监管,对于网络上侵犯名誉权的事件,网络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停止侵权事件,并对侵权人做出相应处罚。

    (三)完善网络名誉权立法,弥补法律真空

自强不息的名言篇5

论文关键词 网络 言论自由 法律规制

在现代社会,言论自由被称为第一政治权利,言论自由的保障程度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水平,网络所特有的淡化距离和缩短时空差距的功能,使普通人也获得了发表并且传播言论的途径,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快速迅捷。网络言论自由权的规范行使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但是,在享受网络带来的种种好处的同时,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令许多人忘记了现实世界的约束,无所顾忌,网络言论侵权事件时有发生。这些网络言论暴力事件的出现,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网络言论自由与权利滥用的严重后果。

一、网络言论的特点

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打破了媒介对社会舆论的相对垄断,造就了一种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呈现出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显著特点。

(一)匿名性导致审查困难

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网络言论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匿名性。网络上流传着一句名言:隔着电脑,你可能在和一只狗交谈。网络的匿名性使人获得一种安全感,人们可以自己所设计的任意一种身份“畅所欲言”,如果他匿名发表言论,监管者很难查出言论发表者的真实身份。

(二)表现形式多样导致煽动性强

载体和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使网络言论表现形式多样,煽动性强,如果用于负面宣传会在很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易造成大面积的社会恐慌。有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接近70%的网民学历在大学本科以下,这也使得大量网民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蛊惑,缺乏是非判断理性,易于冲动。

(三)网络公开性导致高度传播性

网络的虚拟性、言论的高度公开性和易复制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言论的、传播速度极快,某些热点网贴,,在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内,浏览量可达几十万人次。言论一旦经网络公开,将以几何级速度向外传播,瞬间传播到全世界。

(四)辨识的间接和滞后导致其真伪难辨

在浩瀚的网络信息中,谁能吸引眼球谁就能名利双收。利益的巨大诱惑使许多人恣意传播不负责任的言论,或者捏造、半真半假的信息,或者对信息进行了扭曲和夸大。对网络言论的真实性需要时间来检验,往往需要通过间接的手段进行印证,这就给网络谣言的存在和散布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时间,有的虚假言论常常都有很强的迷惑性,在得不到足够的真实信息时,人们常常会信以为真。

二、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权立法缺陷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对网络言论进行规制,更没有形成体系,许多方面还是空白。

(一)缺乏对隐私权、名誉权保护等方面的立法

侵权责任法第一次正式提出“网络侵权”的概念,对其进行规范,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同时还对网络服务提供者课以监管义务。 但这项规定与整个法律制度的衔接与协调、网络服务提供者监管义务的落实,网络侵权受害者法律救济手段的提供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只限制网络传播的内容,对违反者应承担的责任规定缺失,更没有对于违法行为进行制裁的法律手段。刑法中也没有专门针对通过网络言论犯罪的规定,更缺少对相关犯罪的认定标准。

(二)立法层次低,制定主体混乱

现有的立法绝大部分属于管理性的行政规章,调整范围窄,而且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法律,立法层次过低,也是目前网络言论暴力现象失范的主要原因。现行法律规范中普遍存在客体交叉,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行政部门多头立法,且多以零星的法规方式出现,未能构成严谨的法律体系。

(三)立法内容雷同,缺乏实际操作性

纵观我国7部有关网络的规定,在涉及到网络言论的内容时,并没有针对网络自身的特点,表述的文字几乎异曲同工。这些表述又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5条、《出版管理条例》第26条、《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32条、《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第3条、《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第9条等有关言论自由限制的法律法规的表述雷同。

(四)责任义务多,权利保护少

我国对网络制定规范,多是政府从方便管理的角度考虑,内容也大多是规定网络从业者或者网民承担的义务,强调网络经营者或网民违反相关规定时应承担的责任,比如罚款或者停业,取消其刊载新闻资格或查封网站的处罚,少有对网络从业者和的网民权利进行保护的规定。甚至有少数条款严重限制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如《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中规定了强制审批制度,如果要经营电子论坛、网络聊天室、留言板,除了要有经营许可证以外,还应当在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或者信息产业部提出专项申请或者专项备案,涉嫌违法。

三、完善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权立法的几点思考

(一)立法原则

1.保障言论自由的同时,保障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这是网络立法的基本原则。言论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网络使言论自由在更宽广的领域得到实现,但其核心依然是人人都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基本权利,只是由于网络的特殊性使其表现形式区别于现实社会。网络言论自由权,是《宪法》保护的言论自由权在网络上的自然延伸。“国家保障公民互联网言论自由,公民依法享有互联网上充分的言论自由,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在网上发表言论。”

网络言论作为公民言论的一种形式,同样要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人权法都指出言论自由是有限度的,受到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等的制约。从私法的角度来说,言论自由受到他人权利的限制,比如隐私权、名誉权等的限制。

2.必要性和最少限制手段原则。政府对于人民而言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在网络社会亦是如此。政府不能仅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想方设法的限制言论自由,而应当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合法的信息表达自由空间,并且最大限度地限制网络不法行为,在表达自由的保障和限制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推进自由的技术和限制自由的手段都应该用于人类自己谋取福利。 限制手段的采取必须是必要的,必须是舍此不能达到控制效果的方法。在几种方式可供选择时,应该选择能达到消除侵害目的且对网络言论限制最小的方式。

3.科学性原则。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一日千里,这就要求网络立法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从内容和形式上更加科学地制定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权的法律制度。例如,网络过滤技术在过滤暴力信息上的作用还有待证明,但它在过滤色情信息上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德国的《多元媒体法》就要求信息散布者以技术手段防止某类信息被青少年获得。美国等国家不仅依靠法律,而且注重发挥技术及用户控制对规范网络言论的作用。

(二)完善相关配套法律

1.针对现阶段网络言论传播的特点,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细化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种类,对应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行为种类加以规定。

宪法层面,将公民的隐私权写入宪法,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明确隐私权的法律地位。刑事法律层面,增加对侵犯公民人身权、名誉权、住宅不受侵犯权、通信秘密权行为的规范与制裁,实现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考虑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纳入刑法的保护范围,将侵犯私人信息秘密、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事务自决等行为予以刑事法律规范。设立“侵犯隐私权罪”,对于情节严重、手段恶劣并造成严重后果的隐私侵权行为进行刑法惩戒,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在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七)草案时,有很多委员提出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需要追究网络“人肉搜索”者的刑事责任。

(三)专门立法

1.推行网络实名制。实名制被公认是规范网络秩序的最有效手段。为了让网络运营商和网民适应实名制,同时保护网民个人隐私,可以允许网民在身份验证通过后用网名发帖。迄今为止,韩国已通过立法、监督、管理和教育等措施,对邮箱、论坛、博客甚至视频实行实名制,成为全球贯彻实名制最彻底的国家之一,这也使得韩国成为网络安全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从2009年开始,韩国增加适用“限制性本人确认制的网站”,在实行互联网实名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适用的范围。 我国未来网络实名制的道路如何设定,韩国的经验值得借鉴。

自强不息的名言篇6

名词化语法隐喻

系统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一个多层级的系统,包括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层,而各层次之间自下而上是一种体现关系。但它们之间是多元体现关系,一种语义可以由多种不同的语法形式来体现。韩礼德把语法结构对语义的体现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致式体现,另一种是非一致式体现(隐喻式)。认知语言学认为,语法反映了人们感知的现实与语言符号之间的基本关系。一致式体现是说语言结构直接反映现实世界的结构,表现为语法与现实世界的一致性,即语言的象似性。“语言的象似性指的是感知到的现实形式与语言成分及结构之间的相似性。换言之,它是指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或者说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有着非任意、有理据、可论证的一面。”①句法结构的相似性具体说就是句法结构跟人的概念意义之间的一种自然联系,如用动词表达过程、用名词表达参与者、用形容词体现形性状、用副词或介词体现环境意义、用连词体现逻辑意义。非一致式体现也就是语法隐喻,是说语言结构不是直接反映现实,是经过了某种转换的语法形式与概念意义之间的非自然关系,如用名词体现过程、性状、逻辑关系或环境意义。②简单地说,语法隐喻是发生在语法层,是不同的语法形式转换使用的结果。这种转换既包括不同语法类别之间的同级转换,也包括不同层次语法结构之间的异级转换。

语法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名词化是一种语法隐喻工具”,是语法隐喻思维的具体体现。关于名词化的解释较多,有人把它看做是动词或形容词用作名词的语言现象。朱永生认为,从语义功能的角度来看,名词化指的就是把某个过程或特征看做事物,词性转换是这种现象得以实现的一种方式。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定名词化:名词化在形式上将一致式的动词词组或形容词词组隐喻为名词词组,在意义上将过程或特征事物化,是事物和过程、事物和特征的复合体。③简单说来,词语在概念语义上呈事物化,在语法上就有被视为名词化的可能。我们这里的名词化概念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名词化概念一致,是指在一致式里用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式表达的意义在新闻标题里变换使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达,在这个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是名词化的动词或动词短语。例如:“新闻资料的利用”(《对外报道》,1992年第6期)就是“利用新闻资料”动宾短语的名词化,“新闻资料的利用”是定中式的偏正短语,整个短语是向心结构,具有名词性。在向心结构里,“利用”也名词化了,并且名词化后具有了名词的性质,成为名词短语的中心。

新闻标题名词化语法隐喻的表现及条件

印欧语言里,名词化主要通过形态变化实现,名词化有形态标志。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很少有确定形式类的形态标志。而虚词和语序是现代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新闻语言里动词的名词化也是由虚词和语序决定的,虚词的语法手段运用主要是动词前加虚词“的”、“之”,语序的语法手段的运用,是由动词处于主语、宾语位置的句位结构来体现。例如:每年一次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将永久放在天津。这种安排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见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高手、开拓眼界的极好机会……(《新华日报》,2009-06-28)在这个例子里,“安排”做句子的主语,不再是动词,而是名词化了。这种名词化的方式多见于新闻语段中。我们发现,新闻标题里的名词化实现形式主要是动词前加“的”或“之”,也就是“NP+的/之+VP”的形式。例如:

1.一位火车司机的诉说……(《人民日报》,1989-03-21)

2.马拉松式交易心态的培养(顶尖财经网,2010-03-14)

3.对山东省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与思考(《农民日报》,2010-03-31)

4.我国农业机械专业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中国农机化导报》,2010-04-20)

5.普通话的推广(青岛信息港,2006-01-18)

6.直击车展之观察(中国新闻网,2010-04-23)

7.高温“大烤”之(《新京报》,2010-07-07)

上面例子里的“诉说”、“培养”、“建设”、“观察”、“”都是动词,“调查与思考”是动词性联合短语,在这里它们前面都加了助词“的”或“之”名词化了,具有了名词的特性,带有了修饰限定性的成分,整个结构成为一个定中式的偏正结构,相当于名词的功能。

从历时的角度看,新闻标题的这种名词化方式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是对古代汉语句法的继承。这种句法在古代汉语里比较多见。例如:

8.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论贵粟疏》)

9.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捕蛇者说》)

例8、例9的“之”用在动词“收”、“出”、“入”的前面,都是插在主谓结构中间,取消主谓结构独立成句的资格,降主谓结构为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语法隐喻思维,一种语法类别或结构由另一种语法类别或结构所代替,从而达到了句法平面的名词化。

在新闻标题里通过“NP+的/之+VP”这种方式实现动词的名词化涉及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动词的音节形式,二是动词的结构类型。对于音节方面的限制条件,詹卫东具体考察了进入“NP的VP”里的“VP”。④他考察了《动词用法词典》中的2117个动词。其中单音节动词共1316个,能进入这一格式的只有“爱、哭、死、笑”等4个;双音节动词共801个,能进入这一格式的共519个,占双音节动词的65%。就是说:“动词名词化是有条件限制的,不是随意的,汉语中双音节化动词才有可能转为名词,单音节一般很少名词化。”⑤新闻标题里动词的名词化现象符合动词名词化的音节规律。

动词的结构类型与动词名词化的关系,究其实质是动词的动性对于其名词化的影响。根据张国宪的研究,“动词的动性强度等级序列为:单音节>前加/后附>偏正>补充>陈述>支配>联合”⑥。也就是说,单音节动词的动性最强,联合型双音节动词的动性最弱。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来看,范畴内成员不是共享范畴的所有特征,它们的地位不是均等的,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分,典型成员较好地享有该范畴的特征,是原型,非典型成员较少地具有了该范畴的特征而与其他范畴有交叉特征。由于非典型成员的这个特性,某范畴的非典型成员容易向其他范畴游移。词类的划分也是范畴的划分。单音节动词动性最强,是动词的典型成员,而双音节动词的动性弱,并且联合型双音节动词动性最弱,是动词的非典型成员,所以最容易向其他词类游移。从这个角度看,这也较好地解释了双音节动词才能名词化、单音节动词很少名词化的原因。我们进一步探究,非典型的动词容易向其他词类游移,更容易游向哪一类词呢?这与“NP+的+VP”格式功能和意义有关。“NP+的+VP”格式整体功能相当于名词,而名词主要是表示指称,所以“NP+的+VP”格式也表示指称意义。就指称性而言,这个格式又不同于一般名词。一般名词的所指是“事物”,而这个格式的所指是“事件”。这就要求能进入这一格式的动词,本身语义构成中应包含“事件性”的一面。⑦哪些动词具有事件性呢?是否可以说,“动词的动性强度等级序列”的反向序列就是动词“事件性”等级序列呢?如果可以,就是联合结构的动词事件性最强,最容易发生名词化,支配结构次之,以此类推。我们收集的新闻标题动词名词化语料就是双音节的联合结构的最多,比如“培养”、“建设”、“观察”等;支配结构次之,如“”、“推广”等。

新闻标题名词化的功能

新闻标题的名词化增加了标题的信息。名词短语可以包含若干个修饰成分,把一个动词短语名词化后转换成名词短语,能够增加名词短语的信息量,从而达到浓缩信息的目的。这正适应了新闻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有限的版面空间尽可能地增加信息密度的要求。例如:“一位火车司机的诉说……”转换成自然语言是“一位火车司机诉说”,自然语言里这样的表达是不成立的,句子残缺,表达不完整。把一个句子表达的内容压缩成一个短语,语法单位降级,用名词化的短语就可以了,同时还给读者留有思考、猜测的余地,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每一句语言往往都包含着某种基本信息,固而这种信息对接受者的刺激强度又总是和语符的多少成反比。”⑧

新闻标题的名词化体现了意义的客观性。新闻的价值在于真实性,也就是要客观地报道客观世界,即使播报者要表达个人的主观评价,也是采用隐蔽的表达方式(新闻评论除外)。名词短语可以对施事进行虚化,“名词化具有掩盖或模糊施事的功能,以使句子体现的意义显得更加客观”。⑨名词化短语没有语气选择,隐藏播报者的情感、评价、态度等主观内容,增强了话语意义的客观性、公正性。上文中的1~7例都没有指出实施者,掩盖或模糊了施事,只是一种客观现象的客观呈现,对于事件的评价留给读者,使读者作为一个参与者来自己读解新闻,避免传播者的意志强加在文本里,引起读者的反感,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

新闻标题的名词化突出了语义重心,从而强化了标题与正文的连贯衔接。一个句子的焦点是句子的语义重心,句子的常规焦点在句末,所以句子的语义重心一般在靠近句子末尾的位置上。“所谓语义重心本质上是说话人有意要对听话人强调的信息(包括指称信息)。”⑩例如“新闻资料的利用”和“马拉松式交易心态的培养”,“利用”、“培养”名词化后成为语义重心,并且下文主要围绕语义重心展开,强化了标题与正文的连贯衔接。语篇连贯指语篇中语义的相互关联。如:“马拉松式交易心态的培养”正文的第一句是“如何保持良好的稳健的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下文是对语义重心的进一步叙述。同时动词短语名词化后在句法上是不完备的,有人称之为不完备性或黏着性,也就是一般情况下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论断或陈述,不能独立成句。正是这种不完备性使得标题与正文连贯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一个语篇,实现语篇的连贯,从而表达完整的论断或陈述。

结语

一般来说,新闻标题要力求涵盖整个新闻报道的内容,包括人物、动作和事件等,这样,语言表达的句式选择上,人们多使用主谓结构和谓词性结构,因为主谓结构和谓词性结构表意完整,但这种结构被较多地使用就成为惯常表达,缺乏新颖性,缺乏语言的“冲击力”,而超常的、变异的语言表达,具有“陌生化”的效果。实际上,新闻标题的名词化语法隐喻属于语言形式的超常性、变异性的表现,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使用名词化语法隐喻变换语言的形式,会增强语言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正是新闻语言,尤其是新闻标题吸引读者所需要的。(本文得到2009年北方民族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名称为“隐喻视角下的新闻语言研究”,项目编号:2009Y001)

注 释:

①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页。

②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第168页。

③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

④⑦⑨詹卫东:《关于“NP+的+VP”偏正结构》,《汉语学习》,1998(2)。

⑤刘国辉:《论汉语动词名化现象的限制条件:双音节化》,《外语学刊》,2006(3)。

⑥张国宪:《“V双+N双”短语的理解因素》,《中国语文》,1997(3)。

⑧杨守森:《艺术想象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93页。

⑩沈家煊、完权:《也谈“之字结构”和“之”字的功能》,《语文研究》,2009(2)。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自强不息的名言篇7

本报讯北京市四部门昨天首推《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佟力强解释说,真实身份信息只用于后台注册,前台发言则可以继续使用匿名,也就是“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因此不会影响用户的微博体现。

-官方

新规不影响用户浏览微博

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佟力强解释说,真实身份信息只用于后台注册,前台发言则可以继续使用匿名,也就是“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因此不会影响用户的微博体现。对使用微博客浏览信息的用户,则没有限制性规定。对于一些网民关于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心,佟力强表示,北京市明确要求网站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障用户信息安全,严禁泄露用户信息,并落实技术安全防控措施。

-专家

微博实名可杜绝僵尸粉

行业专家分析认为:微博实名基本上杜绝了僵尸粉问题,可以让微博媒体功能发挥得更好,即通过真实粉丝数量判断媒体品质好坏,可以降低恶劣营销发生频率。另外微博实名可能对社交功能有影响,但影响有限,但对微博营销功能、开放平台均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业界

全力推进真实身份信息注册

新浪、搜狐等多家微博运营商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微博实名注册对于遏制虚假和有害信息通过微博传播、营造诚信健康的网络环境将产生积极效果,对新规定实施后微博业务的发展充满信心。

“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是社交网络的大趋势,是非常好的一个政策。”新浪副总裁、微博事业部总经理彭少彬昨日接受采访时称,新浪将积极响应政府的新规定,全力推进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政策,“我们一直都在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在产品功能和机制方面积极引导用户去使用真实身份信息认证。”

对于网民关注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新浪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此前新浪微博推出的名人认证也需要用户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手机号码等真实信息,但并未发生泄露情况。新规定所提出的微博实名制,肯定不会跟名人认证等方式一样,“我们会等待政府部门的相关实施细则,按照具体要求来实施。”

搜狐公司市场部微博运营总监刘鑫智表示,搜狐将通过技术和产品的完善,保证用户的微博体验不受影响。他说:“实名注册将有效减少微博上不负责任的和有害的信息,对用户的交流沟通将更有实际意义,长期来看对微博发展是有益的。”

“我最近微博用得越来越少了,就是因为在匿名的情况下,微博上的口水,甚至人身攻击的情况越来越多,微博作为一个优质媒介的价值在减弱。”作为微博运营商的凤凰网首席执行官刘爽告诉记者,新规定的出台将对微博媒体信息品质化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正面作用,从而使微博重新回归到优质媒介,“因为政府部门的规定将有助于网民对自己言行更负责任,有助于大家更讲诚信。”

-微博用户

理性看待真实身份信息认证

对于“微博用户真实身份信息认证”,记者在新浪微博中发现,新规已经得到了众多理性网友的支持。

自强不息的名言篇8

一、网络谣言概述

所谓谣言,通常认为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或指一种缺乏事实根据,或未经证实,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伪的闲话、传闻或舆论。网络谣言,本质上属于谣言的一种,只是传播渠道有别于传统的谣言,通常认为是指通过电子邮箱、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网络介质而传播的缺乏事实根据或未经证实的话语,从我国发生的诸多网络谣言事件来看,主要涉及重特大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

网络谣言的特点一般表现为以为几个方面:第一,从者和传播介质上看,具有隐蔽性。第二,从谣言传播利用的手段上看,更具欺骗性。第三,从传播的速度上看,具有即时性。第四,从内容上看,可以具有最大的多样性。第五,从危害程度和范围上看,具有瞬时爆发性和受害地域广泛性。第六,从消除负面影响上看,具有持久性。第七,从散布者的出发点上看,具有攻击报复、宣泄诱惑、强迫炒作性等特征。

网络谣言肆意传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当前所处社会转型期对未来发展的风险性与不可预见性的认知,自然灾害、公共事故频发,政府舆论引导不够,互联网自身属性局限,少数不法分子和低素质的网民及少数网企责任缺失和传统媒体的判断不当,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因素导致了我国网络谣言得以产生、迅速传播并成为公众焦点热点。

二、我国网络谣言法律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导致网络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原因是多方面,但我国当前对网络谣言规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是其中重大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对网络谣言的规制的法律规范主要有:一是《电信条例》对互联网出版、登载新闻业务、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规定了网络媒体的资格和准入监管,该条例规定网站应当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其中非经营性网站实行备案制,经营性网站实行审批制。二是《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了对非法有害信息的治理。第15条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制作、复制、、传播不得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传和封建迷信的;(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七)散布、色情、、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三是《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对网民的权利保障。第2条规定侵害名誉权、荣誉权和隐私权等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第36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资金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四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对网络谣言犯罪行为的刑事法律制裁。第2条规定,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二)通过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或者军事秘密;(三)利用互联网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四)利用互联网组织组织、聪颖组织成员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同时还规定,对于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利用互联网销售伪劣产品或者对商品、服务做虚假宣传及利用互联网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综观以上所述,我国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并非无法可依,但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立法无疑是粗线条的,无法彻实有效的对网络谣言进行法律规制,归纳起来,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制度不到位:一是法律体系建设不到位。具体表现为第一,现有法律法规对现实问题覆盖范围不足,存在一定的立法空白,不能迅速迅猛发展的网络社会的实际情况;第二,现在法律只做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完善的治理程序和治理机制;二是对网络谣言的监管体制和监管机制不到位。我国目前对网络实行的监管体制是分头监管,主要由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广电、新闻办、工信部、公安等七个部门进行监管,监管体制存在多头管理,存在执法主体不明确和职权重叠的现象。三是网络谣言侵权及犯罪行为惩戒制度不到位。在现实生活,一旦侵权事件发生,通常由于侵权主体难以认定,取证艰难,很难去追究侵权者的责任。网络媒体通常以媒介中立、技术中立、消极审查义务对其责任进行抗辩不承担责任,仅由网络用户承担全部侵权责任,这显然违背了义务分担原则,此外,侵权责任法规定的“通知和删除机制”也为其提供了护身符。要追究相应的犯罪行为刑事责任也非易事。

三、完善我国网络谣言法律规制的建议

如何完善我国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这是一个摆在我们每一个法务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笔者以为,我们可以结合我国的实践情况,借鉴他人的有益经验的路径来完善。

(一)加强网络法治建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网络谣言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问题,为了有效防治网络谣言,世界各国相继制定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德国1997年起,为了解决经网络传输的违法内容,在《民法典》和《刑法典》框架内逐步建立涵盖11类法律的互联网法规体系,以规范互联网秩序。在专项立法方面,出台了《信息与通讯服务法》。美国的国会及政府各部门先后通过了《联邦禁止利用电脑犯罪法》、《电脑犯罪法》、《通讯正当行为法》、《儿童互联网保护法》等约130项相关法律法规。2000年,印度颁布《信息技术法》,涉及网络管理的刑事诉讼、行政管理等内容。韩国制定了《电子通讯基本法》严重危害公共利益的虚假信息散播者。概括起来,世界各国的网络法律规制立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法律体系比较完善,除了民法、刑法的明确规定外,还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法规;二是法系条文周全、慎密,具体、可操作性强;三是认定标准和处罚措施严格,惩罚力度大,威慑力强。

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首先必须有法可依。我国应当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制定更加具体的网络法规及实施细则 ,或者根据司法实践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并且与我国的《刑法》、《侵权责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规定相衔接。具体来讲,主要要完善以下具体规定:一是明确对网络谣言侵权行为的认定。司法实践中对网上侵权主体的认定、损害结果的认定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这是急需要通过立法予以解决的问题。二是要进一步在立法中明确执法主体,建立常态化的监管机制。三是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定严厉的惩治措施,加大对造谣者的惩罚力度。我国目前对造谣者的惩治力度小,非常不利于对网络谣言的规制。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散布虚假恐怖信息者可追究刑事责任,其他针对社会层面不特定对象散布谣言均以行政责任追究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相对于网络谣言所造成的后果,只追究网络造谣者和传播者行政责任,处罚明显偏轻。如《德国刑法典》第276条明确规定,凡是明知传闻有误,并会在广大人群范围内产生不安,由此危害公共秩序,还有意散布者,应被处以最高6个月监禁或罚款,如果这一行为造成多人死亡,违法者应受到最高5年监禁的处罚。因此我国应当对制裁谣言的罪名体系予以完善。

(二)建立信息机制和问责机制,及时公开真实信息,澄清谣言

具体来讲,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几点具体措施:一是建立透明、快捷、权威的信息机构,如谣言控制中心和政府官方微博等,使广大网民能够及时、准确、便捷的获得可靠信息;二是建立政府信息与网络谣言信息赛跑机制;三是建立多样化的辟谣机制;四是构建网络谣言应急预案体系,五是要建立政府问责制度,在网络谣言事件中,因为政府监管不力、信息不及时或刻意隐瞒事件真相而造成重大损失的,对有关部门和责任人要实行事后问责。

(三)强化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

互联网在网络谣言的传播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化网络服务器提供者的法律责任非常必要。互联网提供者的义务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保证信息内容合法的义务,二是监控义务,三是协助调查的义务教育。我们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服务提供商这三方面的责任予以明确的规定,但规定相应的责任承担机制。

(四)通过立法保障,逐步推行网络实名制

网络的匿名特征,使得造谣者隐居幕后,普通民众通过诉讼方式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存在的最大障碍就是不易获得匿名造谣者的真实身份。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第二款关于民事诉讼条件规定要有明确的被告,如不实行网络实名制,网络用户的真实身份不能得到确认,没有明确的被告,致使法院无法立案,当事人的权利也就无法得到法律的救济和保护。韩国在2005年和修改《促进信息化基本法》、《信息通信基本保护法》等法律,为网络实名制提供法律依据,自此,韩国一些主要网站论坛上谩骂、人身攻击和侵犯隐私权等情况减少了一半以上,实名制收效明显。同时,网络实名制使得现实世界中的道德、法律等社会调整机制得以在网络世界中继续适用,建立了他律机制。

(五)加强和完善互联网行业协会自律监管

在立法不完善,政府监管缺位的情况,行业协会的自律监管可以有效补充法律规范、政府监管的规制和调整。较之政府监管,行政自律监管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及时性、预防性等特点,行业自律是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网络监管中的重要力量。英国于1996年成立的互联网监管基金会,成立十多年来,与政府部门合作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此外,日本、澳大利亚等都是注重行业协会自律监管的国家,我国目前的互联网行业协会虽有所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自身制约不完善,部门设置不健全等。因此,我们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加强和完善行业协会的自身建设单位,以实现真正的互联网行业自律。

(六)提高网民网络诚信意识和网络法律责任意识

网民应当增强自身守法意识,做有责任的公民。政府应对网民进行守法教育,引导其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让网民参与到网络谣言的监督中来。

上一篇:且行且珍惜范文 下一篇:重阳节文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