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新·自强·为民

时间:2022-05-20 09:05:09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中,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无疑最为深邃。其中蕴涵的自强不息、求实创新、兼收并蓄、敬天为民的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乾坤之道对今天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 唯变所适 与时俱进

易者,变易也。《周易》的核心思想就体现为“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系辞下》)整部《易经》讲的都是变化、变易、变革,故《史记》说“《易》长于变”。“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变”是一种常态,是永恒的主题。“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面对千变万化的乾坤宇宙,唯有顺乎天时,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生存,才能发展壮大。此乾坤之道。对此,感悟有三。

要善于“知几”。即要见微知著,认清形势。《易经・系辞上传》曰:“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这里的“几”就是事物的微妙变化。要适应形势,首先要了解形势,认清形势。在当前这个大变革、大转型、大发展的时代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外部环境瞬息万变,机遇挑战此起彼伏。如果不明就里,不能应变,必然会贻误战机,贻害无穷。因此,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目光,悉心了解情况,深入调查研究,善于从事物微小变化中,把握形势发展方向。

要勇于“革故”。《易・杂卦传》曰:“革,去故也。”这里的“革”即改革、革命之意。“革故”即是要革除一切陈旧的、僵化的、保守的思想观念和做法。现在不少干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领导方式总是停留在“过去式”,对形势的变化反应迟钝,习惯于用老眼光来审视新形势,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岂不知“刻舟求剑”,结果是一无所得;“墨守成规”,最终是一事无成。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必须洗心革面、脱胎换骨,坚决打破“左”的观念、小农经济观念、计划经济观念等僵化思想的桎梏,破除一切陈规陋习。

要敢于“鼎新”。《易・杂卦传》曰:“鼎,取新也。”“取新”即鼎新之意。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发展不竭的动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没有止境。特别是当前大渡口正处在一个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抓住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2009年3号文件给我们带来的新机遇,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新挑战,如何适应重钢环保搬迁后面临的新形势……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课题。突破口只有一个,就是大胆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创新,敢于突破常规,“大胆越雷池,敢为天下先”。“鼎新”不是剑走偏锋,而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强化以人为本意识、协调发展意识、统筹发展意识、生态文明意识、自主创新意识。坚持从区情出发,积极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改革发展新路。

■ 积极进取 自强不息

《周易》认为,天道本“健”,四时交替,昼夜更迭,天道运行刚强劲健,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象》),即要刚毅坚卓,自立自强,奋发进取,不断壮大自己、发展自己。它阐明了一条深刻而朴素的法则――发展才是硬道理,强劲的发展才是天地运行之本。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加快发展,关键在三。

要持之以恒。即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发展,自强不停息,发展不止步。《周易・恒・彖》曰:“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就是说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终能获得成功。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放松不得。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最终要靠发展。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集中精力谋发展,锲而不舍抓发展,战胜改革发展中的重重困难,就一定能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要包容开放。“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坤》)“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易・系辞下》)万物本质相同,接物度量应像大地一样,才能承载任何东西,而只有有海纳百川的气魄,才能集万物之灵气,并从容运用,致力发展。当今世界,地球越来越平,经济全球化浪潮不可阻挡。在这样的大趋势、大背景下,闭关自守、只有死路一条,唯有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和气度,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才能在“承载”之中,学习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我所用;唯有顺应潮流,扩大开放,才能汇集各方资源,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在开放中实现共赢。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开放意识,强化开放理念,切实用世界眼光来审视自己,用国际标准来要求自己,把自身发展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去谋划,积极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动力。

要居安思危。世间万象变幻莫测,有平就有坡,有往就有复,否极泰来,这是客观规律。《周易・系辞下》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面对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面对各方面的广泛赞誉,一些人免不了会头脑发热,安于现状。“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苏轼《晁错论》)如果我们只看到成绩,而看不到潜伏的危机和挑战,这是相当危险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用科学发展观来要求,用书记提出的“三把尺子”来丈量,重庆发展还有诸多问题。我们必须在成绩之中居安思危、居安思进,在挑战自我中寻求突破,在奋力争先中实现超越。

■ 敬天保民 富民为本

《周易》提出君子“以容民畜众”,“以辨上下定民志”,“以振民育德”,“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以劳民劝相”等思想,认为统治者应体仁修德,少损害“民”的利益,让“民”安居乐业,统治根基才会长久巩固,充分显示出一种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这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无疑有深刻启发。

要悦民。《易经・兑卦・彖辞》曰:“说(通悦,下同)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即首先要让民悦。何以悦民?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千方百计满足民的实际需求,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在现阶段,群众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转向了精神文化的需要,我们要将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作为当前关注的重点。从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素质,进而推动群众心灵的净化,实现高层次的满足。

要顺民。《易・系辞下》曰:“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顺民,就是要重视民意、重视民主,而不能逆民(意)而动。要将符合民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将民主作为推动工作、实行重要决策的主要方式。尤其在处理与群众直接相关的利益问题(如农村征地、城市拆迁等)时,必须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民意,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要益民。《易・益卦・彖辞》曰:“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易传・系辞下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穴《易传・系辞上》)即是要益民、富民、安民,显示出对“民”物质生活的现实关怀。古人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何以固本?贵在富民。改革开放让群众生活显著改善,但总体水平还不高,仍存在较多困难群体,还有许多民生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民生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富民为本、公平正义、公共财政等理念,把更多财力用于改善民生,开发更多的公共产品,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活,特别要加快推进“五个重庆”建设,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作者系中共大渡口区委书记)

上一篇:农民为啥闹“心荒”? 下一篇:为政须兴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