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范文

时间:2023-12-04 18:55:25

淮南子篇1

[关键词] 《淮南子》;法家思想;道家思想;儒家思想

《淮南子》一书中处处可以见到法家思想的痕迹,《主术训》《人间训》《泰族训》等篇章中都可看到主逸臣劳、主静臣动、赏罚分明等字句。虽然法家思想在秦朝灭亡之后不再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但它的影响力并没有消失,汉初儒道两家思想都吸收了法家思想的元素。而汉初道家思想比汉初儒家思想包含了更多的法家思想因子,因为法家思想从诞生之日起就与道家思想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淮南子》作为汉代黄老之学顶峰之作,其中自然不乏法家思想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没有改变《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导的性质。与此同时,被吸收进《淮南子》中的其他先秦思想,如儒家、墨家、阴阳家等思想也都影响了《淮南子》中的法家思想,以儒家思想对法家思想的影响最大,法家思想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之下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试从《淮南子》一书中法家思想的表现、道家思想对法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对法家思想的影响三方面分析汉代法家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与先秦法家有哪些不同。

1 法家思想在《淮南子》中的表现

先秦法家思想的一些重要观念都出现在《淮南子》中并被《淮南子》的作者作为治国之道而吸收。《淮南子》中的法家思想由于为各家思想融贯已没有了先秦时期刻薄寡恩、冷酷险狠等特点,却着重保留了无私赏罚、用众人之力以治天下等观点。

1.1 法、术、势

1.1.1 法

《主术训》中说:“衡之於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於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人主之於用法,无私好憎,故可以为命。”这正是法家思想家对于法的观点,《韩非子》一书说:“人主释法用私,则上下不别矣。”《淮南子》的作者和先秦法家思想家同样认为法是君主向臣民公布的法律条文,法律的主要作用是赏有功而罚有罪。君主在执法时应无私人的爱憎,刑过不避亲眷,赏善不遗匹夫,务必使全体臣民知赏由于有功,罚由于有罪,赏罚不在于君主而在于自身,这样一来,臣民就不会因赏罚而感激或怨恨君主,就像君主在执行赏罚时是无私无我的那样,臣民在领受赏罚时也同样无私无我。这种先秦法家思想家竭力要实现的治国状况被《淮南子》的作者称赞,《主术训》说:“不为丑美好憎,不为赏罚喜怒,名各自名,类各自类,事犹自然,莫出於己。”

与先秦法家不同的是,先秦法家完全从君主的立场出发,认为法是君主制定来约束臣民的规章,《淮南子》的作者却认为法律是从公意产生的,是为了维护共同体的利益而存在的,也正是因此它才具有约束力。“法生於义,义生於众适,众适合於人心,此治之要也。”先秦法家思想家认为法律产生于君主个人的意愿,因而君主本人是不受法律制约的,君主的执法只是用法律为准绳去裁决臣民的言行。《淮南子》的作者却主张君主也要受法律的制约,法律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限制君权,使君主不能任意妄为。《主术训》说:“法籍礼义者,所以禁君,使无擅断也。”在遵守法律上,君主还应成为臣民的表率。“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於天下。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故禁胜于身,则令行於民矣。”这些观点都是先秦法家思想没有的。

1.1.2 术

韩非说:“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这套统治者任免、考核官吏的权术也被《淮南子》吸收,《主术训》说:“上操其名以责其实,臣守其业以效其功,言不得过其实,行不得逾其法,群臣辐凑,莫敢专君。”

但是,《淮南子》使用循名责实、言必称其功、行不逾于法的控制术时与韩非的目的不同。韩非的目的是除Α―消除臣下对于君主的蒙蔽,使臣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君主的监视之下,这样,臣民就不能产生任何对君主不利的思想或行动,臣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只是君主制定的法律要求他们做的或是君主为他们分配的角色要他们做的。臣民就此完全丧失了个人意识,成为君主手中的工具。《淮南子》用术是认为君主如道,应发挥无形无相又能变化万端地宰制万物的作用,而臣民如器,如同每一个器具都有它特定的用途那样,每一个臣民都有一件他最擅长做的事,应给每一个人一种最适合他的职责,并实现人不并事,事不兼人。《主术训》说:“是故有一形者处一位,有一能者服一事。力胜其任,则举之者不重也;能称其事,则为之者不难也。毋小大修短,各得其宜,则天下一齐,无以相过也。圣人兼而用之,故无弃才。”《淮南子》认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的作用,犹如伐树而引其本,千枝万叶莫得不从。

1.1.3 势

先秦法家思想家所说的“势”是指统治者所掌握的权力和占据的地位,先秦法家认为这是君主的爪牙,君主要牢牢抱紧他的“势”,决不容许臣子有一点置喙,这样才能推行其“法”和“术”,一旦君主失去了“势”,他就会像龙离开了自己赖以腾飞的云朵那样,必为鱼虾所制。《韩非子》说:“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也。”《淮南子》中有一句与这句话非常相似的话:“尧为匹夫,不能仁化一里;桀在上位,令行禁止。由此观之,贤不足以为治,而势可以易俗,明矣。”然而,在先秦法家思想家所说的含义之外,《淮南子》赋予了“势”另外一种含义。《淮南子校补》中说:“是故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五寸之键,制开阖之门。”,又说:“岂材之巨小足哉?所居要也。”《淮南子》的作者从老子善闭者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的思想出发,使“势”具有以静制动、以逸待劳、因事利导、以少胜多之意。转木石与千仞高山之上、泻流水与深谷之中不需大力,却有奇效正是借助了势。《淮南子》要求君主持守的“势”更多的是这种含义。

虽然《淮南子》和《韩非子》同样认为君主与人臣之间没有恩义,人臣是迫于势力而不得不侍奉君主,君主与人臣之间是主卖官爵、臣卖气力的利益交换关系。但是,《淮南子》主张君臣之间的义务是相互的,就像君主不能赏赐没有功劳的臣子那样,臣子也不能为没有品德的君主送死。当桀纣统治之时,天下臣民纷纷背叛,当汤武统治之时,天下臣民纷纷归顺,这并不是因为汤武有“势”而桀纣没有“势”,而是因为汤武有德而桀纣没有德。《主术训》说:“是故权势者,人主之车舆也;大臣者,人主之驷马也。体离车舆之安,而手失驷马之心,而能不危者,古今未有也。”就像车和马不协调时,王良、造父也不能让车行走那样,君臣不和,尧舜也不能让天下安定。与先秦法家一味强调人臣服从于君主不同,《淮南子》的法家思想致力于促进君臣之间的合作。

1.2 法籍时变

韩非持历史进化论观点,认为当代必然超过古代,因而反对崇古薄今,认为儒家、墨家把三代的法律与制度搬到当代来应用就像守株待兔、刻舟求剑一样愚蠢。《淮南子》同样反对崇古薄今,《修务训》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乱世暗主高远其所从来,因而贵之。为学者蔽于论而尊其所闻,相与危坐而称之,正领而诵之。此见是非之分不明。”学说托于古代圣贤是因为古人名气大,所以尊古的实质还是崇名。但古代的名人代替不了客观的是非标准,内有所主的人不会被外所动摇,追随与崇拜古人还是因为自己没有独立见解。贵古贱今的人就像这样惑于名而乱实,宝剑重在锋利不在于莫邪干将,治国之术在于周于事而不在于五帝三王。“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故圣人论世而立法,随事而举事。”《淮南子》和先秦法家思想家一样主张及时变法,《本经训》说上古时期的五帝三王也多次改变过国策,相互之间也没有沿袭彼此的礼法,因而今人也不必拘泥于古人之法。

《淮南子》一方面由于先秦法家思想的影响否定了先秦儒家、先秦道家、先秦墨家的历史退化论,另一方面,却继承先秦法家的人性退化论。《商君书・开塞》说:“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说仁,下世贵贵而尊官。”《汜论训》说:“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於古为义,於今为笑。”《淮南子》的作者就像韩非一样认为随着物质文化的进步,人类的精神境界处于不断退化中,远古时期的人纯善,当今的人奸诈,二者都想以此说明为什么适用于古代的治理方式不适用于当代。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先秦法家归于人口增加造成人多而财物少,人们陷入生存物资的争夺中。韩非以此为自己所主张的严酷的统治术辩护,认为在当代争斗为主的天下,古代圣王所实行的仁政治国已经不起作用。《淮南子》却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类越发展受到的外在约束与影响越多,于是人类就离完全的自由越来越远,从而变得复杂虚伪。但《淮南子》没有否定仁义在治国中的作用,《汜论训》说:“故仁以为经,义以为纪,此万世不更者也。”只是想以此说明变法的重要性,“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淮南鸿烈(上)》《汜论训》)

1.3 功利主义

“故不用之法,圣王弗行;不验之言,圣王弗听。”《汜论训》中这句话完全是韩非的语调,几乎让人以为不是出于道家学者之手。《齐俗训》中又说:“公孙龙折辩抗辞,别同异,离坚白,不可与众同道也;”虽然《淮南子》的作者和先秦法家一样持功利主义观点裁判各种理论,认为不能起到实际效果的理论不值得采纳,但是,《淮南子》这样做与先秦法家的目的不同。《齐俗训》说:“故高不可及者,不可以为人量;行不可逮者,不可以为国俗。”犹如鲁班、墨翟用木做鸟可在天上飞三日三夜,这种技术不是不高明,但不宜在国民中广泛提倡,英明的君主不会希望臣下都具有这种才能。“人才不足专恃,而道术可公行也。”(《淮南鸿烈集解》《齐俗训》)先秦法家反对所有形而上学的玄虚理论,认为这些理论会对统一国民的思想不利,而国民思想的同一是君主控制国民的重要方式,因此先秦法家主张以行政命令、刑罚等暴力手段将这些理论作为乱法之物消灭。《淮南子》反对它们却是出于一种近似于儒家中庸的观点,认为凡可以公行与天下的做法必定是简易、平实的,神异的言行一时让人兴奋,却不能作为长久的依靠。《齐俗训》说:“视高下不差尺寸,明主弗任,而求之乎浣省!保ā痘茨虾枇壹解》《齐俗训》)精巧的技师能够不差分毫地判断出物品的重量,但英明君主不会采用,却会依据天平测量,原因就是前者不能推广而后者可以。治世之礼应易行、事应易为、责应易偿,而玄虚之言不是人人能解,神异之行不是人人能做,一旦泛滥开来就会破坏太平。

先秦法家从极端功利主义观念出发,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关系,人的所有行为都为利益所驱动,《淮南子》中也有认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见解。《缪称训》说:“人之情,於害之中争取小焉,於利之中争取大焉。”又说:“诚能爱而利之,天下可从也。弗爱弗利,亲子叛父。”然而,先秦法家指出人的本性是谋利是为了为他们用赏罚二柄控制人提供依据,《淮南子》却近乎孟子利益天下百姓的观念。《齐俗训》说:“故世治则小人守政,而利不能诱也;世乱则君子为奸,而法弗能禁也。”财富有余独夫收孤,财富不足父母卖子,只有让天下百姓都丰衣足食天下的秩序才会维持下去,饥寒并置却不犯法作乱,古今未尝闻。另外,《淮南子》又指出,利益并不仅仅是实际利益,人也会为了比名利更重要的而牺牲名利,就如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舍鱼而取熊掌。《诠言训》说:“古之存己者,乐德而忘贱,故名不动志;乐道而忘贫,故利不动心。”伯夷叔齐舍弃了王位是因为知仁义尊于天下,对伯夷来说,这就是于利之中取大。因此,《淮南子》认为人也会由于趋利避害做出道德行为,而不像先秦法家那样将道德行为看作有远见的精明的利己。

2 道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融合

先秦法家思想在产生的过程中深受道家思想影响,这也是汉初黄老思想盛行时,法家思想能以隐性形式继续存在于汉初思想体系中的原因,法家从产生之日起与道家便是相通的。然而两汉时期黄老思想给予法家的影响不同于先秦时期道家给予法家的影响,汉初法家继承了先秦法家上无为而下有为、因其自然而推之、静因之道等做法,舍弃了其中诡计多端的阴险色彩与过分控制、干涉被统治者的做法。

2.1 无为

汉初思想家认为过多干涉百姓的生活、过分控制臣民是秦灭亡的原因。秦制定了过多过细的法律,以为将臣民完全置于统治者掌握之中就能稳定国家,然而,理治越繁而天下越乱,兵马越设而敌人越多,秦非不欲治天下,却由于太有为而失天下。与法家思想相反,道家思想一向主张少干预百姓的生活,提出以不治治之的最小政府化原则。《主术训》说:“夫水浊则鱼{,政苛则民乱。”圣人之治天下应寂然若无治,淡泊若无忧天下之心。如果统治者多欲、有为,被统治者就会变得多欺多诈,国家就会被烦扰而失去安定。“圣主在上,廓然无形,寂然无声,官府若无事,朝廷若无人,”(《淮南鸿烈集解(下)》《泰族训》)求治者不得治,不求治者方能治之。

先秦法家思想家对被统治者过于有为,却将无为留给了统治者,这种无为为《淮南子》所继承。《原道训》说:“故任一人之能,不足以治三亩之宅也。修道理之数,因天地之自然,则六合不足均也。”“不因道之数,而专己之能,则其穷不远也。”桀纣能杀虎搏象,却被汤武击败,可知勇力不足以治天下;伊尹是古代贤相,却不能与越人乘浮舟游于江海,可知智不足以治天下。凡物有朕,唯道无朕,勇力智谋无论如何巧妙,在瞬息万变的形势前都有力不能胜之时,只有虚无因循之道看似柔弱却不会穷尽。乌获之力虽然惊人,终究有限,百人、千人、万人积力则无不成。人主之治天下,不应凭借自己智能、自己技巧、自己勇力,而应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智思、以天下之力争。先秦法家这种主逸臣劳的思想本来来自先秦道家君主如道,人臣如器的观念,《淮南子》将其进一步发挥,提出“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淮南鸿烈》《原道训》)的观点。后稷尝百草,而不能使禾冬生;大禹疏三江,而不能使水上流;圣人无变于物,因其自然而推之。圣人化育天下之力也不是己力,而是天下之力。体道者逸而不穷,任数者劳而无功,《淮南子》将先秦法家的主静臣动改造为释己而任道。

2.2 道本法末

道家思想家认为失道而后德,是由于离开了道的无为无治状态才不得不以法术来治国。《主术训》说:“故太上神化,其次使不得为非,其次赏贤而罚暴。”

法的作用是惩恶扬善,但是,与无为而治相比,这已经是次一等的做法,君主在使用法术治国时要始终把它当成神化的辅助,而不能视其为最高存在。就像看到五色之后的大象、听到五音之后的大音才把握住了声色,而溺于声色之中反而会被声色所困那样,法是由于顺道才能推行,一味任法就会导致暴政等弊端。申不害、商鞅、韩非之流“凿五刑,为刻削,乃背道德之本,而争於锥刀之末,”残害百姓却自以为治,如抱薪而救火。如无根之花不出三日必死,不以道为根源的法术不久就会走向反面。“是故知神明然后知道德之不足为也,知道德然后知仁义之不足行也,知仁义然后知礼乐之不足修也。”礼乐尚且不足修,何况法术乎?不能使人无欲无求却要靠赏罚使人不敢行恶就像未能防治疾病而在病发之后治疗那样。

《泰族训》说:“所以贵扁鹊者,非贵其随病而调药,贵其息脉血,知病之所从生也。所以贵圣人者,非贵其随罪而鉴刑也,贵其知乱之所由起也。”在此,法家思想家所崇尚的无私赏罚的圣君完全被道家思想家所否定。听无声之声者聪,听有声之声者聋,与无形的道相比,有形的法是为道所制约的事物,只有作为道的辅助,法才能最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3 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融合

鉴于秦亡的教训,汉代统治者认识到一味用法将导致被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又提倡将先秦儒家仁礼治国、友善待人等做法,试图以此缓和阶级矛盾、弥补以法治国的不足。

3.1 仁政

《淮南子》的作者深刻地认识到了法律的局限。《泰族训》说:“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法律只能使人因恐惧受到惩罚而不敢作恶,却不能使人无行恶之心,更不能使人为善。法只能惩处于已然之后,却不能防患于未然之先,如果百姓没有崇善耻恶之心,法律也不能端正他们的行为。“治之所以为本者,仁义也;所以为末者,法度也。”治国应以仁义为主,而以刑罚为辅,如同天地以三时养生而以一时丧死。孔子为鲁司寇时,鲁国道不拾遗、夜不闭户,非刑罚所能至。如果只注重法律而放弃仁义,那就像注重帽和鞋却忘记了头和脚一样。商鞅、申不害、韩非、张仪、苏秦等人之术非治之大本,犹如郑国弦高以欺诈而存郑,可用于一时,不可作为恒常之道。

韩非认为,不能依靠别人不会背叛我,而要依靠我不能被别人背叛,也就是说,不要依靠被统治者有良心、知仁义而不背叛君主,而要依靠君主有威势而使被统治者不敢背叛。《淮南子》同样说:“无恃其不吾夺也,恃吾不可夺。”但这句话的含义却是君主由于行道而使天下归心,从而立于不可被征服的位置,因此不能被征服。《兵略训》说:“上视下如子,则下视上如父;上视下如弟,则下视上如兄。上视下如子,则必王四海;下视上如父,则必正天下。”王天下者必得天下人之力,得天下人之力者必得天下人之心。“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人之所以生者,行善是也。”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虽勇必伤。

3.2 尚贤

先秦法家完全从专制君主的立场出发创造了种种统治术,因而重视法治并忽视人治。韩非说,他的治国之术是为有中等才能的人而设的,只要有完善的法制,即使平常人也可治国,如果一定要等到尧那样的圣人出现才能治国,国家就会千世不得一治。《淮南子》吸收了原始儒家民本思想,认为立民不为立君,立君却为利民。《修务训》说:“且古之立帝王者,非以奉养其欲也;圣人践位者,非以逸乐其身也。为天下强掩弱,众暴寡,诈欺愚,勇侵怯,怀知而不以相教,积财而不以相分,故立天子以齐一之。为一人聪明而不足以遍照海内,故立三公九卿以辅翼之。”统治者的位置一定要让贤良之人担任,有良法却动乱也许有,君子治国国家却动乱自古至今未尝听说。“故法虽在,必待圣而后治;”(《淮南鸿烈集解》《泰族训》)国亡不是因为无法,而是因为没有贤良之人来运用法。《泰族训》说:“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淮南子》肯定了先秦儒家把邪恶的人提拔起来位于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会心服,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位于邪恶的人之上,百姓会心服的观念,否定了先秦法家一味尚法、不考虑统治者本身的素质的做法。

从上述分析可知,与先秦法家相比,《淮南子》所代表的西汉法家思想发生了这些变化――

一是《淮南子》的作者去除了先秦法家思想中末世的危机感与机诈权谋色彩而使其成为公正的、平实的治国方式。

二是《淮南子》的作者引道入法,使法制不至于过分严苛,为被统治者保留了法制之内的自由。

三是《淮南子》以儒家思想的仁爱精神化解了法家思想的一味严刑重罚的暴虐。

总之,《淮南子》虽然吸收法家思想为治国之术的一部分,却并没有像先秦法家那样把法术当成方针,而是把它当成在治国的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一种局部策略,这种策略在实施中也时时受到道、儒两家思想的制约。

参考文献:

[1]牟钟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马庆洲.淮南子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王云度.刘安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淮南子篇2

关键词:《淮南子》;刘安;历史思想

中图分类号:K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10)06-0001-04

汉景帝、武帝时淮南王刘安组织人撰写的《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集》),是《吕氏春秋》之后又一部集体创作的理论著作。其书牢笼天地,博极古今,内容庞杂,思想丰富,但主导思想属于道家,可看作黄老之学的一部代表性作品,也可说是西汉道家的集大成之作。

刘安组织编写《淮南子》意欲“纪纲道德,经纬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有很高的理论追求;他表白:“著书二十篇,则天地之理究矣,人间之事接矣,帝王之道备矣,”有很切实的实用目标。书中阐述:“言道而不言事,则无以与世浮沉;言事而不言道,则无以与化游息。” 明言此书是以史论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探索的。书中所论“天地之理”和“人间之事”是汉代历史思考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以道为本的宇宙观

《淮南子》崇“道”,从天地之理中抽绎出“道”,作为自己理论学说的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本体,又是万物的生成变化根源,还是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根本法则。

书中描述“道”:“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它在空间上包容一切,在时间上无穷无尽,变化无常,不可测度。因为其无限,独一无二,所以又称为“一”,这个“道”或“一”也就是宇宙全体。它无形无声无味无色,却又是充盈一切的客观实在,有形有声有味有色的所有事物都真实地体现着这一客观实在。所以说:“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声而有声鸣焉,无味而有味形焉,无色而有色成焉。是故有生于无,实出于虚。”

“有生于无,实出于虚”,可以理解为世界万物这个“有”、“实”,化生于“无”、“虚”的“道”;也可以理解为外化的有形之物,体现着内在的无形的“道”,即“道”是支配万物运动的普遍内在规律。对于这两点,书中都有明确的说明。

关于“道”是宇宙事物变化所遵循的客观法则,《缪称训》宣称:“道者,物之所导也,德者,性之所扶也。”“道”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与运动方向,事物如体现了“道”即禀赋了“德”,便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根据。它举出物象的具体特征说明“道”的这个秉性:“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

关于“道”是宇宙的本初形态,由它化生天地万物,书中论述:“其全也纯兮若朴,其散也混兮若浊。……万物之总,皆阅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 “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 “道”化生万物是个自然的过程。它无目的、无意识,不主宰万物,也不施行赏罚,具有物质属性:“夫太上之道,生万物而不有,成化象而弗宰。行喙息,飞动,待而后生,莫之知德;待之后死,莫之能怨”。 “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 其实这个意义上的“道”也就是大自然本身。《淮南子》对“道”的性质和功用的论述,代表了当时人们对宇宙自然认识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

对于宇宙的生成过程,《淮南子》以“道”为本,作了唯物主义的描述。《天文训》说:“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故曰太昭。道始于虚,虚生宇宙,宇宙生元气,元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本初形态的“道”,由虚生出宇宙,宇宙又生出元气。混沌无象的“道”至此有了“涯垠”,元气向清、浊两个方向分化,从而形成天地,天地间之气分为阴阳,表现出四时,化合成万物。对于人类的形成,书中解说:当天地形成,万物成形之时,“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是故精神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精神入其门,而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 天的清阳之气形成精神,地的重浊之气形成躯体。人死后,精神上归于天,形骸下消于地,个体便不存在了。这是对人类起源和形神关系的唯物主义解释,尽管它与人类起源的真相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对于万物生成和自然物象的生成,书中还用阴阳气化论作了具体说明:“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淫气精者为星辰。……天地之偏气,怒者为风。天地之合气,和者为雨。阴雨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乱而为雾。阳气胜,则散而为雨露。阴气胜,则凝而为霜雪。毛羽者飞行之类也,故属于阳。介麟者蛰伏之类也,故属于阴。”把世界万事万物及其形成与表现,都说成是阴阳气化的结果,是很彻底的气一元论观点,对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当有直接影响。

对于《淮南子》的宇宙生成论,任继愈先生作了充分的肯定:“《淮南子》把物质世界的活生生的内在力量展示出来,这正是素朴唯物论所具有的辩证特点,因为自然力本来就是具有活力的。……《淮南子》书中,有着中古时代最为系统的宇宙生成论,标志着人类视野的扩大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淮南子》凭藉当时有限的自然科学知识,发挥其极高的想象力和推断力,穷究天地剖判、宇宙演化,其间架结构成为以后整个中国封建时代宇宙论的传统格式。” 这是很恰当的评价。

二、体道而无为的社会历史观

从以道为本的天地之理出发,《淮南子》提出人的生存活动与社会行为应以“体道”为根本原则。要在弄清天地之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顺应自然的行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原道训》中所言“体道逸而无穷” ,“循天者,与道游者也”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书中论述天地万物的本性和相互关系都本于自然:“天致其高,地致其厚,月照其夜,日照其昼,列星朗,阴阳化,非有为焉,正其道而物自然”。 自然万物既然如此,那么由自然化生出来的人当然也要顺自然之宜,才能得其所:“陆处宜牛马,舟行宜多水。匈奴出秽裘,于越生葛。各生所急,以备燥湿,各因所处,以御寒暑。并得所宜,物便其所”。因此,书中推导出“万物固以自然,圣人又何事焉”的理论命题。把这一结论引入社会领域,便得出因自然而清静无为的主张。

书中将人事区分为“天”与“人”两个高低不同的层次:“达于道者,反于清净,究于物者,终于无为。以恬养性,以漠处神,则入于天门。所谓天者,纯粹朴素,质直浩白,未始有与杂糅者也,所谓人者,偶䁟智故,曲巧伪诈,所以俯仰于世人而与俗交者也。……循天者与道游者也,随人者与俗交者也”。 所以“圣人举事也,岂能拂道理之数,诡自然之性,以曲为直,以屈为伸哉?未尝不因其资而用之也”。君主执政要顺其天而应其人,须行无为政治。它论道:君主要“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君主之道要圆,即“虚无因循”,臣子之道要方,即“守职分明”。通过主圆臣方,建立起上下人等各得其所的政治秩序,便能达到“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 的境界了。《淮南子》讲顺自然之宜、循事务之理是正确的,一定历史时期条件下在施政上因循而无为也是适当的。它从体道的角度论证无为而治的道理,也有很强的说服力,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可惜的是当此书撰写之时,历史条件已发生变化,社会已产生全面兴革、开拓进取的客观要求,它的论点,只能给政治家、思想家们提供对施政原则的进一步思考了。

《淮南子》继承了孟子等人的重民思想,认为民是治国之本。《泰族训》论述:“国主之有民也,犹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把民众作为君主生存的根基,比喻非常贴切。《主术训》阐述:“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将食物、民众、国家、君主的命运联系起来,讲述它们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清晰而扼要。这里所言以民为本,并不是说民比君更重要,而是说君主离不开民众的支持,民心向背关系着政权的存亡。书中还讲到安民之术在于“足用”、“勿夺时”、“省事”、“节欲”,这里着重强调经济对民生的重要,反映了见解的切实。同时,我们看到在这个问题上,它又回到了无为而治的根本原则上。

《淮南子》对历史有丰富的见解,对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有很深入的思考。

书中有反对崇古循古的思想倾向。它批评“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以致出现“邯郸师有出新曲者托之李奇,诸人皆争学之,后知其非也,而皆弃其曲”,“为道者必托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等怪现象。它认为历史是变化的,持崇古思想以论当世,必然凿枘难合,无补于世:“今儒墨者称三代文武而弗行,是言其所不行也;非今时之世而弗改,是行其所非也。称其所是,行其所非,是以尽日极虑而无益于治,劳形竭智而无补于主也”。逻辑的悖乱导致行为的乖张,至少从表面上看,这一论证是有力的。它论述:“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故圣人论世而立法,随事而举事。”这是理智而通达的古今关系之论。它还能挖掘历史的内涵,从表象深入到实质去借鉴历史:“故不法其已成之法,而法其所以为法,所以为法者,与化推移者也”。 “与化推移”是光辉的理论命题,其实践意义是可以指导人们获取掌握历史、利用历史的自由,而不被历史的重负所压倒,理论意义是把古代的历史鉴戒思想向纵深推进了一步。

与历史变化的观点相联系,《淮南子》特别强调“时”和“势”的作用。书中经常可以看到“贵其周于数而合于时也”,“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 这样的话语。在它看来,“时”不是空洞的历史过程,而是充满内容的与客观存在交融在一起的特殊时段。所以《齐俗训》中说:“圣人知时之难得也,务为趣也。”抓住时机,因时而作,便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逆时而动,则必然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时既然是个流动变化的过程,那么不同的时世,便有不同的行为要求,也就有不同的是非评价标准。《齐俗训》对此作了论述:“天下是非无所定,世各定其所是,而非其所非。”这个是非相对的观点,对于因时立事的主张是有力的理论支持。《淮南子》还论到了形势与个人作用的关系。所谓形势就是由诸多客观情况所造成的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真训》讲:“治世,则愚者不能独乱,世乱,则智者不能独治。”个人不能改变客观历史形势,只有在与特定的形势相结合才能显示出个人的作用,这个看法虽然有悲观色彩,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对历史阶段性的看法

从《淮南子》中可以感受到历史分期意识。在论述历史的变化时,作者在不同篇章里表述了对历史的阶段性看法。《真训》中谈到了历史上先有“至德之世”,后有“世之衰也”。在衰世中又有伏羲氏之时,神农黄帝之时,昆吾夏后之世,周室之衰。《览冥训》中谈到历史上有往古之时,有羲氏之时,有黄帝之时,有夏桀之时,有晚世之时,有当今之时。《本经训》中谈到“太清之始”和“衰世”。《论训》谈到有“古”,有“后世”。乍一看书中对历史分期的看法很乱,其实稍加清理还是可以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的。书中把历史划成两个大的阶段,即往古与后世。往古又可称为至德之世,后世又可称为衰世。在后世中又可具体分成伏羲氏之时、神农黄帝之时、昆吾夏后之世、周室之衰(与晚世之时是对应的)、当今之时。其中当今之时也可以理解为是往古、后世之后的又一个大的历史时段,这样历史就是三大段了。《淮南子》对历史变化方向的看法是矛盾的。作者认为从道德上看历史是倒退的,从物质上看历史是前进的。《本经训》和《论训》的有关论述正好是一个强烈的对比。《本经训》是这样说的:

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推而无故。在内而合乎道,出外而调于义,发动而成于文,行快而便于物。其言略而循理,其行而顺情,其心愉而不伪,其事素而不饰。是以不择时日,不占卦兆,不谋所始,不议所终。安则止,激则行,通体于天地,同精于阴阳,一和于四时,明照于日月,与造化者相雌雄。是以天覆以德,地载以乐,四时不失其叙,风雨不降其虐。日月淑清而扬光,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当此之时,玄玄至而运照,凤麟至,蓍龟兆,甘露下,竹实满,流黄出而朱草生,机械诈伪莫藏于心。……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当此之时,无庆贺之利、刑罚之威,礼义廉耻不设,毁誉仁鄙不立,而万民莫相侵欺暴虐,犹在于混冥之中。逮至衰世,人众财寡,事力劳而养不足,于是忿争生,是以贵仁。仁鄙不齐,比周朋党,设诈,怀机械巧故之心,而性失矣,是以贵义。……

作者认为原始之时自然与人处于本初的和谐状态,后来人对抗自然的能力增强了,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造成越努力物质要求越得不到满足的后果,随之而来的是争心起而本性丧,以仁义礼乐救其失却捉襟见肘。这是一种消极悲观的历史观点。

《论训》是这样说的:

古者民泽处复穴,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夏日则不胜暑热,圣人乃作,为之筑土构木,以为宫室,上栋下宇,以蔽风雨,以避寒暑,而百姓安之。伯余之初作衣也,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后世为之机杼胜,以便其用,而民得以形御寒。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木钩而樵,抱而汲,民劳而利薄。后世为之耒耜,斧柯而樵,桔皋而汲,民逸而利多焉。古者大川名谷,冲绝道路,不通往来也。乃为窬木方版,以为舟航,故地势有无得相委输;乃为而超千里,肩荷负儋之勤也,而作为之轮建舆,驾马服牛,民以致远而不劳。为鸷禽猛兽之害伤人而无以禁御也,而作为之铸金锻铁,以为兵刃,猛兽不能为害。故民迫其难,则求其便;困其患,则造其备。人各以其所知,去其所害,就其所利。

对于物质生产的进步及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作了充分肯定。“这种历史进化论,来自韩非,又优于韩非,说理更为透彻。……这些观点都是取得全国统一政权后的地主阶级,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表现”。对于书中的矛盾看法,任继愈先生是这样分析的:“总括起来,是否可以说作者触及了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差异问题。作者的思想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但主导思想是认为,社会在物质文明不断进步的同时,道德水准却出现了某种堕落。在私有制下,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经常是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贫困同时并存。本书的提法有助于我们对这个问题作辩证的理解。”

淮南子篇3

【关键词】中国;古代寓言史;《淮南子》;寓言特色

在我国浩瀚如海的文化典籍中,保存着大量的寓言故事。中国是世界三大寓言发源地之一,诞生于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寓言便是这汤汤长河中一朵绚烂的浪花。它们像一颗颗珍珠,散见在各代文史著作中,而寓言故事中深隽的哲理和宝贵的经验,如同薄荷草散发出的淡淡清恬,绵延千年,意蕴无穷。世易时移,这些古老的寓言代代相传,给予人们新的启迪历久弥新。

一、对前代寓言的继承

我国早期的文论,推崇文章表达“委婉含蓄”,而这也适应了先秦大变革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表达需求,在此条件下,先秦寓言应运而生。相对于平铺直叙的生硬表达,先秦诸子为了增强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性,提高游说的安全性,他们选择了形式更为活泼有趣的寓言故事作为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一方面增强了学说的论辩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较高的保险性,这便使寓言由偶一为之发展到自觉的大量运用,因此形成了中国寓言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先秦寓言中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在世界寓言史上都是罕见的,而这也为以后各代寓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紧随其后的两汉寓言。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将诸多典籍付诸一炬,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巨大的雾霾始终笼罩着文化园地,文人的文学创作在现实的压抑下很难有所创新,“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一去不复返,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了寓言的发展,因此两汉时代的理论著作多沿袭先秦,很少有独创性。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下,两汉寓言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多沿袭先秦的寓言,尤其在题材方面,如汉代的寓言专著《说苑》《新序》在题材和体制上都沿袭先秦的《韩非子》和《吕氏春秋》,《淮南子》寓言是两汉寓言的重要作品之一,其作品尤为明显地体现出两汉寓言的特点。

1、对《庄子》寓言风格的借鉴

在先秦寓言中,成就较为突出的有《韩非》和《庄子》,以《韩非子》寓言为代表的一类寓言故事将思想和理论根植于现实的土壤,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笔锋展现了活现的世态,其作品尖锐的批判性和战斗性,表现出现实主义风格;而以《庄子》寓言为代表的,则多通过夸张怪诞的手法,奇幻迷离的境界和恣肆的文风来阐释哲理思想,表现出浪漫主义的风格。

庄子特别擅长借用另外的故事来说理,言在此而意在彼,其寓言中,多以民间故事为题材,主人公多为下层人物,寓言中大量运用拟人手法,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词汇富丽,具有恣肆的浪漫主义风格。《淮南子》寓言站在现实的土壤中,但是和大多数两汉的文学一样,失去高度的战斗性,而在部分程度上继承了《庄子》寓言这种夸张、宏大、广泛又充满想象力的浪漫主义色彩。

2、对《韩非》寓言的继承

在对《庄子》寓言借鉴的基础上,《淮南子》寓言的作者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淮南子》对韩非子现实主义和庄子浪漫主义取舍采纳,形成自己独特的朴素的浪漫主义手法。无论是治国用兵还是修身处世,《淮南子》寓言立足现实,但弱化韩非子寓言尖锐的战斗性和批判性,较多的采用了庄子浪漫主义的手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美好愿望,同时又不乏寓言所必需的深刻性、反思性;但不同于庄子的细节描写和无人物塑造,作者浪漫主义的写法仍以现实为基础的,以国家、民生为中心,围绕多个主题,组织情节,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

二、寓言故事的整体特色

1、巧妙的表现形式

《淮南子》寓言从前代古籍中汲取吸收了大量故事,全书以历史寓言和民间寓言故事为主,有少量的神话寓言故事,其大多出自先秦典籍,有直接引用故事,然后赋予明确的说理论证寓意,使之为作者所用;有的稍加改动,使之更符合论述说理的主题思想。如出自《吕氏春秋》的故事,城濮之战中晋文公用咎犯之谋而先赏雍季,《淮南子》对原文措辞稍加改动,对“或无功而先赏,或有功而后赏”的思想进行了恰当的正反论证,传达出深隽的哲理意义,便有了“先赏雍季”的故事。

同样是寓言篇,作选择材料也不尽相同,在哲理思想深奥,寓意不易领悟的《道应》中,作者首先讲故事,或是人物对话、或是记叙简单情节,最后再引用老子名言来对寓言故事进行概括总结;而在思想哲理相对浅显,易于理解的《人间》中,作者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再用寓言论证,或正面描述,或反面烘托,有的则正反结合,来证明哲理。深奥难懂的先演绎后归纳,浅显易懂的先归纳后演绎,张弛有度。由此可见,作者在寓言的设置方面的精巧用心。

2、丰富的题材来源

除了巧妙恰切的形式,《淮南子》寓言的题材来源也较广泛。相对于外国寓言多采用民间动物故事,中国古代寓言的题材来源则要广泛的多,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下,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丰富悠久的历史故事都是寓言发展成长的沃土。此外中国古代寓言还广泛的借鉴其它题材,如神话传说、鬼怪故事、笑话等来充实作品,如《韩非子》寓言中大量改编援引历史故事,成为传颂不衰的历史寓言。《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和斥燕”,则来自志怪的民间故事集《齐谐》。

《淮南子》寓言正是继承了中国古代寓言,尤其是先秦寓言的这一特色,同西方以动物寓言为主的素材不同,其寓言多以人物为主,以历史故事作为素材。《淮南子》全书140余则寓言,仅有“狡狐搏雉”(《人间》)等为数不多的是动物寓言,其余寓言都是人物故事。如“女娲补天”(《览冥》)、“黄龙负舟”(《精神训)等一类的神话寓言中,故事的主角都是人物。作者往往一两笔,就画龙点睛的刻画出某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准确的描绘人物的鲜明形象,凸显了故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也极大地增强了寓言的深刻性和论辩性。

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神话寓言故事都是《淮南子》寓言的题材来源,如沿袭了《韩非子》寓言群“说林”之名的《说林》,以及与之类似的《说山》中,部分寓言既没有情节,也没有人物,但是依然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淮南子・说山》中“一目之网”的寓言简明的告诫读者,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发挥作用,脱离整体的局部是没有意义的。诸如此类,作者巧妙地采取各类不同的独特形象,运用生动的笔触,用妙趣的故事来间接地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去掌握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深入思索、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前进。

中国古代寓言是我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还成为后世文学作品的题材来源,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更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寓言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语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有大量的成语、格言是出自古代寓言,“化干戈为玉帛”、“塞翁失马”等成语格言,精警凝练、含义深远,几千年来,一直被广泛使用,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古代汉语中的精华。

【参考文献】

[1]刘康德.淮南子直解[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康德.淮南子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3]陈静.淮南子译注[M].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4]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786.

[5]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6]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淮南子篇4

论文摘要:为了挖掘《淮南子》的世界观并为生态世界观的构建提供借鉴,采用 文献 解析和 哲学 分析的方法,研究认为:《淮南子》继承了先秦道家自然中心主义传统,建立其独特的世界观——自然整体主义世界观,它具体体现为:首先,用“道”来统一宇宙万事万物,它等同于“一”,是包容两极的和谐的统一体;其次,天地是生养自然万物的有机体,是父母,或是人格神;再次,从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出发,提出“我亦物也”、“张天下以为之笼”等观点,表明人与自然万物共存于一个统一、和谐的大地共同体中。 

 

自然中心主义是道家哲学的基本公理,它以自然为中心并从自然的大视角下来考察宇宙、社会和人生,其中的自然指天地万事万物。这个传统渊源于

首先,“天”和“地”联系在一起,作为天下万物之母。关于天地的形成,《淮南子·天文训》是这样勾画的:“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日太昭”,此后经过“虚霩”、“宇宙”、“气”等阶段,清阳之气上升为天,重浊之气下降为地。这是一种纯粹想象的描述,而人的感官把人的感知对象圈定在天、地以及天地之间的事物,其中“天”、“地”是最宽广、最久远的存在,因而借经验世界中“产生”的经验把天地理解为世界万物之母。“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六合所包,阴阳所啕……,皆生一父母而阅一和也。”其注解说:“父母,天地阅总也。”而“天地之施化也,呕之而生,吹之而落”中的“天地”具有人格,它施化万物,是万物之母。因此,圣人 自然 应该“以天为父,以地为母,阴阳为纲,四时为纪”。把天地人格化并形象地比喻成父母,《淮南子·精神训》有具体的描写:“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雨寒署,人亦有取与喜怒。故胆为云,肺为气,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以与天地相参也。”把天地作为母亲这种观念在印第安文化中也很流行,而基督教神学家圣弗朗西斯(saint francis 0f assissi,1182—1226)也把地球描述成为母亲的形象。把天地理解为母亲,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便不至于截然二分,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次,天与人相通,与万物相连,这是一种泛神论思想。《淮南子·天文训》中说:“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去地五亿万里,五星八风,二十八宿,五官,六府,紫宫,太微,轩辕,咸池,四守,天阿。”这个世界是天上的神仙世界,是外在于人的经验世界而又仿似于人间世界的神仙居处之地。同时,“天”有时也表示有意志的主宰万物的神,“上天之诛也,虽在圹虚幽间,辽远隐匿,重袭石室,界障险阻,其无所逃之亦明矣”。它有绝对的权力,尽管人“有能为也”、“有能力也”,却“无能作也”、“无能成也”,而“人之为,天成之”,“天”是一个超自然的至高无上的人格神。另一方面,“天”并非因而截然与自然万物分离开来的,而是与之相连相通。“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故国虽亡而天文变,世惑乱而虹霓见。万物有以相连,精棂有以相荡也。”其注解说:“精禄,气之侵入者也。”可见联系着天与人的是一种精气,换句话说,精气普遍存在于天、地以及其间自然万物之中。宇宙形成之前是处于一种“太昭”的状态下,“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是气飘浮不定、无形之貌。“天气为魂,地气为魄,……上同太一。太一之精,通于天道。”天气、地气与太一、天道是相通的。天地形成之后,“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人以及其他动物是万物之一,因而也不例外,“烦气为虫,精气为人”。尽管人与其他动物禀赋不同,但其根本是相同的,就是“气”的普遍存在,因之而万事万物成为普遍联系的整体。所以,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与天地万物紧密联系着,他的行为应该符合万事万物这一整体的精神。“圣人者,怀天心,声然能动化天下者也。”这里所谓的“天心”,“就是稷下黄老学派以下所说的宇宙间的精气。”圣人,就是能体悟到天人相通、万物相连的人,就是“法天顺情,不拘于俗,不诱于人”的人。也只有圣人才能和天地万物融合为一。“人主之情,上通于天”,帝王作为人间的统治者,更是应该“仰取象于天,俯取度于地,中取法于人”,所以“甲子受制,则行柔惠,挺群禁,开阖扇,通障塞,毋伐木”。

这种关于自然具有人格、神性的神话和隐喻,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自然世界以及人在自然世界中所处位置的视觉和思路。 

 

三、人与自然:共存于大地共同体 

 

大地共同体通常指人与大地(土壤、水、植物、动物等自然万物)同属的统一整体,这是个能维持稳定和平衡的生态整体。在《淮南子》的思想中,无论是人还是自然万物都统称为“物”,它在对人与自然万物关系的描述中表明,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于大地共同体。 首先,《淮南子》提出“我亦物也。”思想,它有两种含义:一是人与其他自然事物同根;二是作为物之一种的人与其他物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譬吾处于天下也,亦为一物矣”,人是天下万物中之一物,万物一同来源于自然的创造、化育。在造化者手中,人只不过是一“坯”,人没有办法改变造化者的意愿,“夫造化者既以我为坯矣,将无所违之矣”。人之生死权紧紧地掌握在造化者手中,“其生我也,将以何益?其杀我也,将以何损?”作为万物中之一物的人,渺小得不值一提,其生死对它物或造物者没有太大的影响。“造化者之攫取物也,譬犹陶人之埏埴也。其取之地而为盆盎也,与其未离于地也无以异;其已成器而破碎漫澜而复归其故也,与其为盆盎亦无以异矣。”造化者化育万物,就像陶人制陶一样。万物就像陶人手中的陶器,本质上与制陶的原料——粘土没有什么两样。人也是物之一种。由此可推知,人的生命和其他万物一样,没有什么稀奇之处,其生与死犹如陶器与粘土。生只不过是将粘土制成如盆如盎等各种不同的陶器,陶器破碎又变成土便是死,而土又再生成其他不同的陶器。大自然的生生灭灭便是如此。 

“夫天下者亦吾有也,吾亦天下之有也。天下之与我,岂有间哉?”天下万物是属于人类、为人类所拥有的,同时人类也属于天下万物、为天下万物的。这是一种用平等的眼光来对待人与自然万物,这种观点没有把人类看作是这个世界上特殊的、高级的物类,而是与其他万物放在同一水平上,把人类自然化。“不识天下之以我备物与?且惟无我而物无不备者乎?然则我亦物也,物亦物也,物之与物也,又何以相物也。”这里感叹说,不知道万物是因为“我”(人类)的存在才得以存在,还是即使“我”(人类)不存在,万物也能存在,但是“我”(人类)是物,物也是物,那么“我”与它物之间就没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应该是平等的关系,两者同等重要。“物无贵贱。因其所贵而贵之,物无不贵也,因其所贱而贱之,物无不贱也。”万物平等,没有贵贱之分。万物都各有其用,也各有其害,所以又贵又贱,因而无贵无贱,人类不能独断地为万物划分贵贱等级。 

所以,在“我亦物也”总体观念的影响下,《淮南子》并没有把人类与万物分离开来,没有把人类的位置放得很高,而是以一种自然的眼光来对待人类:作为万物中之一物的人类,其根本上与其他万物没有什么两样。 

其次,《淮南子·原道训》中说:“张天下以为之笼,因江河以为罟,又何亡鱼失鸟之有乎?”①临江钓鱼,一整天也不能钓上一箩筐鱼,即使有上等的钓鱼工具和香饵,再加上詹何、娟嬛的高超的钓鱼技艺,还是比不上用鱼网打鱼所得。同样地,射鸟的人用精良的弓箭加上羿、逢蒙子的射鸟技术,还是比不上用鸟网捕鸟所得。换个角度,把天下当作鸟笼,把江河当作网罟,那么,鸟和鱼又怎么不是你的、怎么会丢失呢?《淮南子》中的这种思想源自《庄子·庚桑楚》:“一雀适羿,羿必得之,威也。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韩非子·难三》也说:“宋人语日:一雀过,羿必得之,则羿诬矣。以天下为之罗,则雀不失矣。”这是一种十分开阔的整体性的眼光,它的前提必然是承认宇宙万事万物共存于大地共同体中,它必将打破那种人与物截然对立的局面,只要改变人的观念,只要人们能够打破以往的眼光,从一个更加广泛的角度来看待其他非人类存在物(特别是动物),那么人与它们便能够彼此共存、和谐共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拥有。 

淮南子篇5

[关键词] 淮南 SWOT 刘安 豆腐文化 旅游 八公山 桃花节 草莓节

淮南市位于中国华东腹地,淮河之滨,是安徽省中北部重要城市。淮河是中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淮南处在中国承东启西、南北对接的过渡带上,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素有“中华咽喉,江南屏障”之称。淮南作为资源型的城市,正在实施工业强市、东向发展、创新推动、城市化带动、合淮同城化、城乡统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给淮南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本论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淮南市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一、淮南旅游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分析

1.自然条件优越

淮南市源煤设市,随矿建镇,城乡交错,点多线长,既是工矿城市也是山水园林城市。市内八公山、舜耕山、上窑山“三山鼎立”,淮河、高塘河、瓦岗湖“三水环绕”,形成了“山水城一体、彩带串明珠”的独特城市面貌。

2.人文旅游内涵丰富

淮南文化底蕴厚重。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招贤纳士,著书立说,编纂了千古名篇《淮南子》,并且还发明了华夏美食豆腐。以其诞辰日,9月15日确定的“中国豆腐文化节”让淮南走向了世界,促进了淮南与海内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2006年9月16日至17日,在淮南市召开的“《淮南子》全国学术研讨会”,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淮南的人文内涵。另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典故都出自淮南。

淮南名胜古迹众多。有被中外考古学家称道的“五古”,即古战场、古墓群、古寿州窑、茅仙古洞、古生物化石群。据有关部门普查,全市各类古文化遗址、古窑址50余处,古墓葬200余座。

3.个性化旅游项目添光彩

淮南市旅游局与田家庵政府共同举办的曹庵“桃花・草莓节”,促进了淮南新农村建设,推动了“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的发展。焦岗湖旅游景区完善了“渔家乐”、“水上乐园”景点及旅游服务设施,初步达到了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桃花・草莓节”、“八公山旅游节”和“花鼓灯旅游节”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淮南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大通“万人坑”侵华日军暴行展示区有万人坑、秘密水库、碉堡水牢、站后碉堡、窑神庙等遗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可推出爱国主义专项旅游。淮南地区煤矿资源丰富,现为全国五大矿区之一,可推出煤炭工业专项旅游。

二、淮南旅游业发展的劣势(Weakness)分析

1.配套设施不完善

淮南市区是按照煤炭资源分布的,具有显著的突发性和分散性,使得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面大。因此,虽然淮南城市化水平高,交通便捷,但基础设施薄弱,信息不够通畅、服务质量较低,吃、住、行、游、娱等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2.城市总体经济水平低

淮南作为全国的重要能源基地之一,与省内外发达城市相比,经济总体水平较低,产业规模不大,城市经济的资源依存度高。资源开发强度大,对环境影响面大且治理任务艰巨,对拉动第三产业消费、结构转型难度也较大。第三产业内部,现代服务业及高附加值产业比重较低。因此,在旅游项目上的资金投入不足。

3.信息化水平低,宣传不够

淮南市还没有实行旅游电子商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利用电子化手段进行旅游促销、支付、服务对于淮南的传统旅游企业来说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淮南旅游业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y)分析

1.淮南市政策面高屋建瓴

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到,淮南旅游市场的开发定位是“以拓展国内旅游市场为主体,以开辟国际旅游市场为导向”。淮南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实施旅游‘4461’工程,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由此可见,发展旅游业将是淮南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2.“安徽东向发展战略”有助于淮南旅游业的发展

安徽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将有利于安徽旅游业融入长三角旅游经济圈。淮南可以凭借“东向发展战略”的东风,积极开辟特色旅游项目,打开旅游市场。

3.“沿淮城市发展规划”有利于淮南旅游业的发展

沿淮城市群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6个市和六安市的霍邱县、寿县,将突出“两淮一蚌”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把淮南旅游经济发展纳入到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将有利于淮南旅游业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特色。

4.交通迅猛发展有利于淮南旅游业的发展

合淮蚌客运专线纳入“十一五”建设计划,新建合肥-淮南-蚌埠客运专线,不仅将使淮南市真正融入国家铁路主干网络,而且将极大地改善淮南人民对外交流的铁路交通条件。“十一五”期间公路建设,淮南将建成合淮阜和淮蚌高速公路。合淮阜高速公路建成后,将串连京珠海高速、东营到香港高速、京福高速、沪蓉高速等国家重要干线公路,同时,合淮阜高速也在规划建设中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附近,这将为淮南迎接四方来客打开方便之门。

四、淮南旅游产业的威胁(Threat)分析

1.来自省内旅游发展的威胁

安徽作为旅游大省、文化大省,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省内各地方政府、旅游部门都非常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都将会是淮南旅游发展的有力竞争者。

2.来自旅游资源保护的威胁

淮南资源开发力度不够、保护不足。淮南虽然“古迹”较多,但是没有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保护,使得各景观出现了有文而少景,有景而少文的现象,难以发挥游人的怀古幽思。另外,旅游资源等级不高,资源环境不同程度遭受破坏。

3.来自融资与人才的威胁

当前,旅游项目融资规模偏小的局面依然存在,这也是淮南市旅游融资存在的问题。淮南市需要通过鼓励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等多种形式进入旅游风险投资领域。

淮南作为发展中的中小城市,知名度不高,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这对于淮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个严峻的挑战。淮南市需要在旅游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上下功夫。

五、淮南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加强领导,将淮南旅游经济发展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宏观上把握淮南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实行旅游资源有偿、有限、有序开发的方针,形成旅游业的长效发展机制。同时,要通过法律杠杆规范与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建立统一规范的的服务标准和完善的旅游市场竞争机制,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促进旅游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积极招商引资,加大旅游投入

淮南市要拓展引资渠道,积极参与国内外旅游交易会,通过合资、合作、承包、托管、租赁等多种方式,集合淮南的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加盟。同时,政府要加大旅游等第三产业的投入。

3.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整合淮南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发掘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蕴,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有效融合与共享。推动淮南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跨区域合作,与沿淮城市、省内旅游城市或地区建立统一的旅游资源研发中心和统一的网络营销平台,形成虚拟的旅游商务联盟,积极应对市场,争取主动权,充分利用互联网扩大对外交流与宣传力度。同时,要积极组织专门的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借助电视、报纸等传统新闻媒体进行宣传。

4.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建设以交通为核心的基础设施体系,促进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与快捷、方便、安全的交通体系有效结合,加强旅游城镇和景区旅游通道的快速化、景观化建设。在出租车、公交车、主要购物商店和餐厅等窗口服务行业,推行双语服务。完善路牌、交通标志、公交站牌等公共设施标牌的中英双语,实现图文标识无障碍。加强中、高、低档饭店与娱乐场所的合理分布与市场分工,尽量照顾到各种旅游消费人群的需要。

5.加强旅游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现代社会,旅游涉及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与推广、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等多方面知识。在旅游业面向全球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既懂英语、电子商务、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宣传促销、形象策划,又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淮南市旅游企业要结合实际,联系高校和地方旅游部门,积极培养旅游人才,加强招才引智的力度,精心打造人才聚集平台,提高旅游企业员工自身素质与企业整体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杨皖苏 严鸿和: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人文地理,2007.06

[2]沿淮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安徽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7.03.30

[3]《沿淮城市群规划》批前公示.中国淮南网,2007.12.12

淮南子篇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南京市吹响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集结号,作为南京历史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更是迎来了文化的春天。在新一轮发展中,如何使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这一南京文化品牌进一步成为世界文化名牌,需要我们重新进行审视。

就秦淮地区的历史发展看,它是以科举文化而聚的典型,作为“中国人文第一河”的秦淮河流域,其所留下的故事无一不与科举文化及才子佳人相关。因此,我们建议,构建“一点一线一面一网”的发展新思路,以此彰显秦淮文化新姿韵。

所谓“一点一线一面一网”,即在“点”上突显科举文化,“线”上搭建文化走廊,“面”上实行功能分区,最后,纵横古今,包罗万象,以“印象夫子庙”大型演出一“网”打尽。

一、重点深挖科举文化内涵,再现古代科举盛况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学而优则仕”根深蒂固,而且必须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秦淮文化底蕴深厚,重要一点就在于它与科举制度紧密相连。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庙宇,其东面的江南贡院明朝初期是乡试、会试之地,清朝全国112名状元,仅从贡院考出去的就达58人。历史上的唐伯虎、吴承恩、郑板桥、李鸿章、张謇等众多名人都与江南贡院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要实施江南贡院扩建工程,复建古码头、考棚等建筑;建设夫子庙科举博物馆,充分挖掘科举文化内涵;建设星级图书馆,培育本土文化名人,扩大秦淮文化的影响力。

二、河岸相彰搭建文化走廊,零距离感受秦淮文化

游秦淮河之人,以必乘灯船为快。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可领略灯船风采一二。然亲临漫步十里秦淮,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因此可以搭建“文化走廊”,涉足行走在灯船所到之处,感悟历史故事,零距离感受秦淮文化,更能达到移步是景、涉足成趣的效果。同时,可以在秦淮河畔、文化走廊上,建设水上银幕和音乐喷泉,增添戏曲文化和民俗表演,更能增加几分文化含量。

三、调整功能分区,多层次展现市井文化特色

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可以重新规划调整,实行功能分区,打造以文化体验、古玩画廊、美食走廊和特色商业四大块,融入南京文化元素和文化创意等高端产业功能,突显南京商业风情和地域特色。文化体验区可设诗词歌赋茶馆、文化名人蜡人馆、民间艺术大观园等,融儒学文化、科举文化、民俗文化为一体,集现场诗词歌赋、白局表演、民间手工艺品制作、地方特色戏曲交流为一身。古玩画廊可以专门陈列古玩和书法诗词等。美食走廊分美食高端专区和美食小吃街,专售南京特色美食如盐水鸭、秦淮八绝、鸭血粉丝等特产。特色商业区可以出售雨花石、云锦、金箔等商品。

四、打造“印象夫子庙”,整体展示秦淮风光古韵新姿

淮南子篇7

1990年秦淮风光带入选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列,2000年被评为国家第一批4A级景区。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八,这里举行夫子庙灯会,热闹非常。1985年,南京市政府修复了夫子庙古建筑群。还改建了夫子庙一带的市容,许多商店、餐馆、小吃店门面都改建成明清风格,并将临河的贡院街一带建成古色古香的旅游文化商业街;夫子庙即恢复了旧观,又展现了新容。夫子庙建筑群由孔庙、学宫、江南贡院荟萃而成,是秦淮风光的精华。

现在的南京夫子庙,已成为富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十里秦淮风光带上的一个重要景点。它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一轴线,左右建筑对称,占地约26300平方米。现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秦淮河是古老的南京文化渊源之地,而内秦淮河从东水头至西水关全长4。2公里的沿河两岸,从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素有“六朝金粉”之誉。自六朝至明清,十里秦淮的繁华景象和特有的风貌,曾被历代文人所讴歌。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原是祀奉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宋代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是就东晋学宫旧址扩建而成。元代为集庆路学,明代为应天府学,清代将府学迁至城北明国子监旧址,这里便成为江宁、上元两县县学。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重建。抗日战争时被日军焚毁。古时立学必祀奉孔子,其各地的孔庙,属于国家祀典内容之一。

所以孔庙的特点是庙附于学,和国学、府(州)县学联为一体。庙的位置或在学宫的前部,或偏于一侧。南京夫子庙是前庙后学的布局。孔庙、学宫与东侧的贡院(通过考试来取士的考场)组成三大文教古建筑群。古时候的孔庙有一定的布局形式。一般前设照壁、棂星门和东西牌坊形成庙前广场,棂星门前设以半圆形水池,称为“泮池”夫子庙的大照壁位于秦淮河南岸,建于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全长110米,气势磅礴,为中国照壁之最。泮池是孔庙的特有形制,源自于周礼,而夫子庙凿秦淮河为泮池,是唯一利用天名河道作为泮池的遗例。岸北为石栏,有“天下文枢”牌坊,游人至此可凭栏小憩,浏览秦淮河风光。

街东西旧有“道冠古今”、“德配天地”两坊,民国以后被拆除。广场左右原有“聚星”、“思乐”二亭。聚星亭重檐六角,夫子庙于1983年复建;思乐亭今移建于东市小广场。棂星门由三座单间石牌坊组成,石坊之间墙上嵌有牡丹图案的浮雕,中间石坊横楣刻有“棂星门”三个篆字,造型朴实无华。其后即孔庙的正门大成门。明清时代的大成门为五间,两侧为耳房,供执事人等休息之用,中为三门,门内陈列戟,东设鼓,西置磬,每逢朔望朝圣和春秋祭典,府县官员由大成门(中门)进,士子执事人等分走旁门。此门

淮南子篇8

传奇和典故,写下南京的沧桑;江河和湖泊,铸就南京的魂魄。

比起上海、广州、香港,今天的南京怎么看也算不上一座繁华的大都市,但是历史上她却曾是江南最奢华的一座古都。“六朝金粉”、“十里珠帘”,那故事似都演绎在风情缠绵的秦淮河上……

秦淮河畔有人家

灯火阑珊的夜晚,永远属于秦淮河,川流而至的游人,古意悠然的建筑,还有,藏在灯影暗处清寒阴碧的河水……

始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东水关,是秦淮河在南京城的入口,背倚六百年前的明城墙,又将秦淮河分为内外两界。一带碧水,蜿蜒而去,秦淮犹如一叶弯曲的眉梢,石头城的无限风情,攒聚在这里。

十里秦淮,六朝金粉,这一条流淌了几千年的蔷薇色的河流,终于再现在我的面前。几座画舫,泊在岸边,铺张着复古的优美。举目,皆是青砖黛瓦的岸上人家。俯首凝视波痕,道道水纹勾断一帘幽梦,在粼粼碎影中,极力拼凑水月镜花。水流脉脉,画舫来去,一切,不过是秦淮人家窗前,淡去的风景。

灯火通明,人潮浮动,春节期间的秦淮河被人们装扮一新。金粉楼台,鳞次栉比,花灯灿烂,波光倒影,许多奇特而别致的灯笼在岸边闪烁。夫子庙和白鹭洲的花灯远近闻名,人们早就沉浸在这一派祥和的春节气息里,大人孩子、老的少的、男子女子个个都是那么兴高采烈,笑容满面;时常还会看到外国的朋友也持着生疏的中国话与商家讨价还价,购买一些地方色彩浓厚的印章,刺绣,丝绸,雨花石。

作为南京的母亲河,很多文人墨客对她有着剪不断的情怀。有些往事,还成了久传不衰的佳话。在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汇流处附近,有个桃叶渡,就是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七子王献之的小妾而得名的。那时秦淮河水面阔,遇有风浪,若摆渡不慎,就会翻船。王献之常在这里迎接他的爱妾桃叶渡河。桃叶每次摆渡心里害怕,因此王献之为她写了一首《桃叶歌》:“桃仙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后人为了纪念王献之,把他当年迎接桃叶的渡口命名为“桃叶渡”。

这个夜晚,月光很亮,灯光很温柔,只因那一段河畔人潮暗涌,让我与桃叶渡遗址失之交臂。自己走在实实在在的秦淮河畔,任思绪在历史的长河中穿梭,宛若游走于时空隧道。不禁纳闷,这秦淮河明明远不止十里,为什么却得了“十里秦淮”之名?也许这十里指的是秦淮河最繁华的一段吧。后来听当地人说,这秦淮河分为内河和外河,再查资料,上书秦淮河全长约110公里,其中内河在南京城中,是秦淮河最繁华的地段。

中华门是内秦淮河的最后一个码头。城门深重,人影被拉得很长很长。城墙上杂草丛生,是南京城里人迹罕至的所在。台城上,可以看得很深,很远。鸡笼山的黄墙,鼓楼的紫峰大厦,一览无遗,远古与现代,交相辉映。不及40公里的城墙上,爬满了苍老的青藤,城墙的通道上,布满了大小的树木,扎堆的野花簇拥而开。城砖上偶有字迹,虽已模糊,却依稀可辨。历史的印记,无不镌刻在上面。每块砖头,仿佛都在诉说一个朝代的兴盛与衰微。

临行的最后一天,特意去寻找传说中的外河,河面很宽阔,却少了内河的那种韵味与灵气。

站在经历了沧桑和风雨的小桥上,依栏而望,秦淮河上烟雾徐徐,蜿蜒朦胧;远处岸边的人家屋角隐隐约约,幻影幻现。微风缓缓吹来,丝滑细腻。我仰起激动得有些微红的脸儿,闭上眼,静静地感受秦淮的柔弱,秦淮的浪漫,秦淮的诱惑。心底,秦淮永远像一位附着面纱的神秘而传奇的女子,温婉忧郁,时痴时怨,秀美旖旎,风采非凡。她的每一个回转都让人留恋而牵挂,每一处吟沉都让人心醉而忘情。如果,我真是一位男子,我也会像冒辟疆、吴敬梓、吴三桂那些文人墨客、风流人物一般,来秦淮河畔“迩来愤激恣豪侈,千金一掷买醉回”,为了这些生长在秦淮河畔的秦淮女子“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之疯狂,为之颠覆,那也该是无怨无悔的了。

秦淮河依旧绕着南京,静静的流淌,载动历史的沧桑,每经一处,都留下它的气息,属于秦淮特有的气息。

帝王都 佳丽地

曾经夜夜笙歌的十里秦淮,氤氲了这个城市的潮湿与缠绵。而由这万古多情之水,孕育的南京女人,也就注定有别于历史上的其他女人。有人说,南京的女人,总让男人有征服的欲望,是让男人英雄气短,抛弃江山,也在所不惜的那种。“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想当年,明嘉靖皇帝选妃,在南京就选了六个美女。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花。”如今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仿佛不是“国破家亡”的历史悲剧,而是轻歌曼舞的“灯火秦淮”……

在秦淮河畔,这个上演了一幕幕才子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的地方,我留恋徜徉。泪光几许,追寻着桨声灯影,融合着秦淮烟雨,在我渐渐凝重的眼眸中放映出古往今来多少悲欢离合的人间往事。我仿佛还能看见昔日风华绝代的秦淮八艳,在灯火迷离的幻影中妩媚风情,袅袅多姿,温柔蜷娟,可有多少人会怜惜她们背后的痴情相守,年年肠断呢?红颜薄命,有情女子总遇负心之人。

“秦淮八艳”是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八个最为知名的青楼名妓。传说她们大都修习诗歌词赋、琴棋书画,有着卓尔不群的才艺;而且在时代变迁中表现出难得的骨气,鬼使神差竟演绎成秦淮河上一群“深得传统文化真传的杰出女性”。

能诗菩画的马湘南擅长画兰,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曾多次为《马湘南画兰长卷》题诗,据说有72句之多,如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藏有她的兰花册页。

陈圆圆色艺双全,惊世奇遇,使得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而引清兵入关。

柳如是魅力非凡,有《湖上草》、《戊寅卓》诗集传世,她女扮男装拜访复兴领袖陈子龙,最后嫁给一代名儒、东林领袖钱谦益。著名的国学大师陈寅恪还专门为她写了厚厚的一本《柳如是别传》。

顺治皇帝因思念病逝的董鄂妃而意绝红尘,出家五台山。而传说董鄂妃就是“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她一腔爱意,所做的董糖还成为南京的名点。另外还有顾眉、李香君、寇白门和卞玉京。

这些千古风流韵事,藏匿在后人带有期盼而羡慕的心里,多少人多想再一睹那倾国倾城的秦淮女子的芳容,他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看到的、感受到的,也就是这一条含有秦淮女子香泪的河流。如今,那些远的、近的风流才子们都不见了,只有那些留着残香的鼓楼、折扇、绢丝,经过后人的精心保存后,默默地流传在那里。桃花零落媚香楼

从古至今,爱情是女人一生所求,为爱而生,为情而死,在爱情中追寻人生的完美。

“瑟瑟西风净远天,江山如画镜中悬。不知何处烟波叟,日出呼儿泛钓船。”这首出自秦淮八艳李香君的诗,见证了她的才情和品位。这个出身秦淮名妓的下层妇女之所以受人仰慕,不在其花容月貌,而在于她有着强烈的正义感、爱国心和高尚的情操,愤世嫉俗,显示出难能可贵的精神。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眷怀故国。

诗书琴画样样精通的香君为生活所逼落入青楼,对爱情

充满美好的渴望和浪漫的追求,终于在欢场中寻到真爱。十六岁那年与才华横溢的侯方域一见钟情,从此心有所属,洗尽铅华,闭门谢客,等待心上人归来。耐得寂寞,忠贞不屈,面对奸贼,以死抗争,血溅桃花扇,侠肝义胆,可歌可泣……

李香君的爱,于个人,是一种真爱;于民族,是一种大爱。

看到这儿,内心很震撼。一个风尘歌妓如此坚贞,令那些没有政治操守,软媚变节的“大丈夫”们汗颜。歌罢杨柳楼心月,舞低桃花扇底风。当李香君黯然合上了那把题有所爱之人诗句的扇子,一段爱情也画上了一个伤感的句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数着时光的痕迹,却再也忆不起,王谢堂前的昔日繁华。一扇朱门,几对花窗,掩映不同朝代的故事,几步开外,李香君故居深隐巷陌中。宽大的芭蕉叶,盛载着如花美人深深的叹息。未见灼灼桃花,也来不及感慨美人义重,楼阁已清淡如洗,《桃花扇》唱响在别处。

在“秦淮八艳”中,李香君的名气虽然没有柳如是或陈圆圆那么大,但是如今漫步于秦淮旧巷,能寻到的也只有她的故居媚香楼了。

如今李香君的媚香楼仍坐落在钞库巷中段的来燕堍。它贴水而建,是一座三进两院式的明清河房,面积700多平方米,花楼河厅、幽静典雅。院内竖立着李香君汉白玉雕像,琴室、书房,卧室里锦被玉枕,大厅内还陈设着她的生平故事及相关的书法、绘画、楹联等。园林小景,遗韵犹存。

说到“怎一个情字了得”,又岂止一个李香君?

伴随着《秦淮景》的江南小调,“金陵十三钗”在波光潋滟中向我们走来,此情此景令人无声落泪。我知道这次张艺谋没有让人失望,十年之后他终于拍出了一部水准之作。

1937年的金陵,却直接链接着一个举世震惊、令国人不能忘却的沉重名词――南京大屠杀,那一年的金陵愁云惨雾,血腥不堪。在《金陵十三钗》里,秦淮河的烟花风月和战争屠城的血腥现场,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南京城符号,被人为叠加交织在一起,于是在这里发生的任何故事,都可能会让人悲伤动容、涕泗横流,甚至刻骨铭心。

曾经的秦淮河畔,是有名的风月场所,作为六朝古都,历经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然而,即便有如此浓厚的王者之风,南京让人更多缅怀的,却是秦淮河上一缕缕纤魂。

上一篇:贺知章范文 下一篇:革故鼎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