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触动范文

时间:2023-09-21 06:11:12

灵魂触动篇1

关键词: 班主任教育 爱 身教 舆论 班风

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班主任更是塑造学生灵魂的能工巧匠,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的骨干力量,其地位和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德育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领悟到:班主任教育应触动学生的灵魂。

一、用“爱”开启学生的心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是教育的前提,我们在选择教师职业的同时,也选择了责任。因此,我们要以爱心关注每一名学生,以温暖的双手抚慰每一颗柔弱而细腻的心灵。

我班有一名叫陈宇的学生,有些特别,很聪明,但爱逃课,还爱撒谎。对于这样一个孩子,真是又爱又恨。这天,陈宇又是最后一个来到教室,他已经习惯每天最后一个进教室了,看到他来,我从教室走了出来,微笑着把他请进了我的办公室。他也很自觉地跟着我进了办公室。我轻轻地拉他到身边,看着他,他也很无奈地看着我,我知道这是他惯有的表情。我询问:“今天怎么会来那么晚啊?”

“……”

“是你起来得晚了?”他摇头。

“你家住得远?”继续不说话,摇头。

“你不想来?”

“不是的。”终于发话了,我松了口气。

“是不是肚子疼了?还是头疼了?”

“都不是的。”

“那你上次那肚子疼是……”他摇头。

“上次是装的?”

“上上次是真的胃疼,上次还有前一次是装的。”原来是这样。

“为什么要装啊?是因为来晚了吗?你来晚了老师骂你了吗?”

“没有。”

“你肚子疼,老师怎么会不管呢?这么严重的事情你知道老师有多担心啊,昨天因为送你去医院,老师都没来得及吃早饭呀!”

“我知道的。”说着,眼睛里尽是泪珠。

“男儿有泪不轻弹,你怎么说掉就掉了啊?赶快把眼泪擦了,老师知道你胃不好,有时会疼,你可以尽管来和老师说,老师这里药都有,如果你因为这个就找理由不来上学的话,老师会有多难过的。知道吗?”

“我觉得对不起赵老师。”说出这么一句话,我都惊讶了。

听他说这句话,我意识到这孩子还是懂事的。“你没有对不起我啊。你是对不起你自己了。你知道吗,其实你很聪明。你写的作文,文通字顺的,每一句话都那么精彩。考试成绩也不差,两天没来,还照样和别的同学考得一样好,就说明你真的是很聪明,但是一个人只靠天生聪明,不再用功,那是没用的,知道吗?”接着,我给他讲了伤仲永的故事,说完这些后,没有再多说,示意让他回教室里。

在第二天的日记里,他写道:“我会按老师说的去做,我要做个好学生,让同学们都刮目相看,更不能让老师失望。”看着他的日记,我感受到了,是爱心让迷途的“羔羊”知返了。

二、身教重于言教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长辈等家庭成员之外,就数教师了。教师必须处处、时时、事事、言言、行行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如果教师言行上不严谨,则势必会不知不觉地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

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有一次班会课上,我看见教室地上有很多纸屑,于是弯下身子将纸屑一片一片地捡起来,学生看见我在捡,也都加入了我的行列,教室很快变干净了,从那以后我很少看见教室地上有纸屑。短短几分钟,我一句话没说,却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想这就是“身教”的力量吧。在公共汽车上,我常常给老弱病残者让座,虽说这件事小之又小,但我觉得有着深远意义,因为它代表的是教师的形象。如果教师在学校教育学生尊老爱幼,而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却并没有为学生树立起榜样,那么试问:教师尚且做不到,又凭什么要求学生呢?教师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般地受到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三、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以影响和制约每个学生的内心,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和激励作用。在扶正、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因此,要注意在班级内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议论与评价,营造“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

我接手过一个六年级的班,班内学风很浓,凝聚力强,学生都有较远大的理想,可是“傲”气很重,都看重“大事”,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同学们在班会上倡议班会之后成立愿团,定期为学校社会做好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中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灵魂触动篇2

关键词:活动;教学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9(S)-0012-2

活动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方案在教师引领下由师生共同参与设定。能力由互动生成,过程由师生共同把握,凸显师生在互动中真诚倾听、相互激励、共同感悟。旨在建构民主、开放、互动、生命的课堂,呈现的是不断优化的课堂结构。折射的是对生命的尊重。放飞的是灵性与智慧。因此,活动教学并非从传统的“灌输式”转化为“放羊式”。而是教师在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前提条件下,给予科学的指导,使得学生在活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在整个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演员,而是导演,学生不再是观众,而是主角。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让他们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真正做“课堂的主人”,使课堂充满生命力。笔者基于课堂活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活动教学设计的原则。与同仁共同探讨。

1.活动情境创设的生活化和探究性原则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学科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活动情境的建构应充分发掘和利用生活资源,使活动内容生动形象化;活动设计应强化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生活化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活动探究过程中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例如: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活动一:首先让学生拿一个碗,学生很轻松完成:活动二:然后我们把碗抹上油,再让学生亲身实验。通过两个生活化活动情境的对比探究。学生马上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疑问,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很容易就会将探究的方向明确下来。

新课程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就是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在做中发展”。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把活动教学的过程变成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过程,变成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实践兴趣、实践态度和实践能力的过程。因此,活动设计应充分体现探究性。例如: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实验探究,活动一:通过频闪照片获取小球自由落体时的相关数据。活动二:从刚才的观察到小球的下落,思考自由落体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是匀加速运动还是非匀加速运动?学生:直线运动。可能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活动三:如何来验证你的猜想?教师引导: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满足哪些规律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出多种规律。有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有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有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等于定值,等等。活动四:小组合作探究小球自由落体的频闪照片给出的数据是否满足上述规律呢?小组分工。组员自主探究是否满足其中的一个规律。组长汇总结果,小组代表发言进行成果展示,组间交流碰撞,教师适度评价、总结提升。学生活动中轻松完成探究过程。规律自然生成。使学生在活动探究中得到不断提升。

2.活动方式多样化原则

活动方式的选取应依据探究内容而定。(1)自主活动探究:对于一些难度不大又无安全隐患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探究独立完成;(2)合作探究:对于一些复杂,特别是系列性的探究活动(如楞次定律的活动教学),教师应帮助学生设计活动方案。为学生铺设台阶,提供活动方向,使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互动合作探究。在互动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组内各成员的角色作用,对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从而形成“师教兵,兵教兵”的活动氛围,让所有的组员充分参与到小组活动探究的过程中,使组内各成员的探究能力均得到有效的培养。

3.活动实施的差异化原则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有不均衡现象。”这说明人存在个性差异现象。传统教学注重共性,对个体的差异性关注不够。新课程从课堂目标、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进一步突显个体的差异性。实施差异化活动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个体的最优化学习。为此,要做到以下五点:(1)学生分层:首先根据学生的物理知识储备、物理学习能力、物理学习习惯将学生划分为这三个层次:A基础达标层次、B能力提高层次、C能力发展层次。活动教学经验告诉我们:①三个层次的学生的比例根据具体班级学生的组成情况有所不同:②三个层次的发展是动态变化的;③分层只能作为教师为了提高活动教学有效性而实施的教学策略。不宜告知学生,教师只需做到心中有数即可。(2)分析物理教材,活动设计分层:教师在活动设计时要分析物理教学内容。制定适宜的层次化活动教学内容,即活动设计应铺设台阶,层层递进,以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活动探究过程中找到自身对应的位置。(3)面向全体的同时,突显个体的差异性: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强化活动教学的目标意识,另一方面课堂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活动环节,基本活动目标,又有兼顾优、后进生的活动环节,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可以明确不同的活动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活动探究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通过活动探究使各个学生均能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4)因人而异,分层练习:随堂训练是检验活动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低层次设计补缺题,中等层次练习巩固题(全班都能完成的),高层次设计的深化题。课外作业是学生巩固课堂教学知识的必要措施,分层练习通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暂时完成不同水平的作业,暂时完成一些或暂不完成选做题,然后在接下来建构新知识的同时继续完成,即“允许推延”的原则,从而达到发展能力的目的。(5)分层辅导:实践证实。课堂活动以B层次学生为重点开展的效果比以A或C层次学生为主要好,因此针对A层次的学生要通过课外的辅导工作进行异步达标,而对于C层次的学生要给予他们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并且通过帮助成立物理兴趣小组和组织参加各类物理竞赛来发挥他们的潜能优势,从而发展他们的自学能力。

4.活动评价体系多元化原则

传统教学的评价以考试分数为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这显然是违背“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标准。新课程提倡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要充分重视评价体系的全面性,坚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并重。因此,课堂活动教学效果的评价在沿用书面测试评价的同时,还要充分依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和心理特征进行,对A层次和心理比较脆弱的学生要鼓励,运用激发式的评价机制来促进其课堂情感向着优化学习过程方向发展,减少这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倾向。因为课堂活动教学设计以B层次作为设计标准,所以这部分学生有时会感到有一些学习困难,课堂活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观察与科学引导等方式了解其活动动向和目标达成情况,并运用评价机制促进其活动探究的不断深化。对其主要采用批评与鼓励相结合的评价策略,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同时,又不断产生追求感。对于C层次的学生和好强的学生要给予其一定挫折感评价,让其在承受思维“打击”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其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胡东芳,孙军业,困惑及其超越——解读创新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灵魂触动篇3

为什么会出现“灵魂出窍”现象?其原因被认为主要包括:

·因大脑神经细胞缺氧而导致大脑活动改变;

·大脑为处理创伤而选择暂时“离开”身体,以提高龟,机状态下的生存率;

·大脑因压力(应激或恐惧)而紊乱放电,导致身体的自我感觉(本体感受)出现混乱,无法分辨信息到底来自自己身体内部还是外部。

“灵魂出窍”现象通常被认为与疾病或创伤性事件联系在一起,但不久前,英国和瑞士的研究人员指出,“灵魂出窍”也可以发生在健康人的身上。

英国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两次测试研究。

在第一次测试中,志愿者坐在椅子上,眼睛上戴着视频显示器,上面显示来自志愿者身后两米处的两个摄像头的投影图像。两个摄像头起着两只眼睛的作用,分别显示左边和右边的投影,让志愿者可以从身后两米的地方看到自己的背部。一位研究人员站在摄像头前,就好像站在志愿者的“虚拟身体”旁。然后,研究人员用两个塑料棒同时触碰志愿者的真实身体和“虚拟身体”的胸部。结果显示,尽管志愿者能够感觉到塑料棒触碰了自己的身体,但仍然会产生一种自己“漂浮”在自己身体后面、处于“虚拟身体”内的感觉。这种非常逼真的的感觉让许多人都觉得非常有趣。

在第二次测试中,研究人员又增加了汗水感应器,以检测志愿者在实验中的情绪反应。从摄像头中看出去,研究人员对着志愿者的“虚拟身体”挥下一锤。结果,传感器检测数据显示,志愿者们都很担心和害怕这一锤真的会落在自己的身体上。

瑞士的研究人员则进行了第三次测试。他们先给志愿者分别展示了三种立体投影图像——木块、假人和志愿者自己身体的投影图像。然后,一位研究人员用手触碰志愿者真实身体的背部,另一位研究人员则用刷子触碰志愿者背部的投影图像(或触碰木块、假人的投影图像),某些情况下前后两个动作同时进行。接下来,研究人员用眼罩蒙住志愿者的双眼,将他们往后移动,取下眼罩,要求他们回到刚才的位置。结果,那些只看到木块或假人被触碰的志愿者回到了正确的位置上,而真实身体和投影图像身体同时被触碰的(也即触觉信号与视觉信号同步)的人则去了发出投影图像的地方,而不是他们原来站立的地方。

我们之前已经知道,人之所以能感知自己的身体,是因为“本体感觉”——来自皮肤、肌肉和关节的信号,指示了身体各部分的相对位置。而上述令人产生错觉的实验则显示,视觉和触觉也很关键,大脑需要不断整合各种感官信号,才能产生自我感知。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橡胶手实验”:实验参与者把自己的手藏在桌子底下,桌面上则放一只用橡胶做的假手,实验人员同时以同样的方式击打实验参与者的真手和假手,结果实验参与者感觉那只假手就是自己的。与之相比,英国和瑞士研究人员的实验效果更接近于“灵魂出窍”。当然,它们与真正的“灵魂出窍”也不完全一样。在真正的“灵魂出窍”中,人会认为自己实际上是在自己身体之外;而在人为制造的“灵魂出窍”实验中,参与者仍然知道投影图像并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别的什么”。

“灵魂出窍”研究表明,大脑的确容易被“欺骗”,身体的感觉对自我意识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灵魂触动篇4

黑格尔从精神出发,认为精神规定物质,物质是被规定的观念性的东西,进而形成他独特的身体观。身体是灵魂所产生的关于它自身的一种表示,它的物质性不能独立存在,服务于灵魂并为之所渗透,最终形体化为灵魂的现实。这些也都直接影响了他对雕刻艺术的再理解。

一、精神哲学下的身体

(一)从普遍精神到个体身体

黑格尔认为精神是绝对的、实体的,它自为存在,它天然具有对一切进行规定的能力,也必然实现这种能力,同时又内在地存在对立,必然规定出非我。因此,普遍的自然灵魂爆裂为无数个体灵魂,个体灵魂作为一种精神,为实现自己的存在,又规定非我,产生相对于它而言的他物――“既包含着特定的原始固定部分又包含着只通过行动才能形成的特征的整个外在”[1]205,其中,“特定的原始固定部分”就是指身体。

1.个体灵魂规定身体。内在精神自我实现的要求必然使其规定身体,只有内在精神形体化,主体才能感受到,为此,它们有必要被规定为既区别于主体又与主体同一。内在精神发生的形体性范围,这个有限制的区域即是身体。“身体就这样确定自己为灵魂的诸内在规定和诸外在规定的感受范围”[2]110,也由此划定了身体的区域和灵魂感受的范围。身体的本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不能独立存在,属于灵魂并为之所渗透,最终形体化为灵魂的现实。即身体是个体自身所产生的关于它自身的一种表示,是显现的一种符号。由于身体的这种本性,感受的形体化才成为可能的和必然的,灵魂的运动才直接成为身体的运动,并最终完成行动,成为个体性的现实。

2.个体灵魂发展三个阶段及其对肉体的规定。黑格尔在人类学层面将灵魂发展归结为三个阶段:自然灵魂、感觉灵魂和现实灵魂,肉体也相应经历从混沌到独立的阶段性变化。普遍精神首先崩裂出无数灵魂,“在这个最初的精神生命中还没有任何区别设定起来,即没有个体性对普遍性的区别,也没有灵魂对自然事物的区别”[2]46。灵魂的自我实现使其离开无规定性进展到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应理解为总体性以及概念的模写即进入自然灵魂阶段。自然灵魂尚未从自我出发规定外在以确立自己的主体性,而是源于普遍精神给予的全然普遍的质的规定,它自身以同情同感的方式参与其中,反映在人类上就是“人类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种族差异性以及各民族在精神上的区别”[2]46。自然灵魂在对立统一的觉醒中进入感觉灵魂阶段,感觉灵魂开始拥有自我与感受,虽以自身为中心但尚未与外界区别,如同胎儿开始有各种器官,整体却与母体直接连通。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规定其内部后,便区别出整体的自我,明确规定自我与外部,“当它感觉的时候,它已经在为它自己而规定这个感觉对象了”[1]163。这一阶段自我与外部的区分同时进行,灵魂把这些规定为其身上一种单纯的存在。感觉的特殊性也是灵魂的形体性因素。进入现实灵魂阶段,身体成为属于灵魂的外在事物,灵魂是主宰,并使身体成为自己的工具,但它与身体在协同之外仍有对立,不能绝对控制身体,如有机生命方面的机能。在此,灵魂感受到自己的局限,并开始内向回归,将身体作为异己者排除,最终成为彻底的自我,实现彻底的觉醒,即我是自己的主体、自己的本质与全部,并将外在世界排除出去又与之联系,形成意识。黑格尔认为人的灵魂过渡到意识后,就进入精神现象学阶段,继而是心理学阶段,最终彻底觉醒,实现“绝对精神”。相关阶段较少涉及身体,本文不作展开。

3.精神协同下肉体的阶段性发展。个体精神的产生与回归存在不同阶段,也是一个年龄的系列,身体的发展与之对应。在胎儿阶段,个体精神还未形成,尚沉浸在类中,也不具有任何真正的个体性,依附于母体,是母体的一部分,其身体状态如同植物;到婴儿阶段,婴儿从母体诞生,如同个体精神从类中分离,过渡到动物的生活方式,开始独立、对立、个体化。此后,婴儿身体主要变化是生长,这一过程并不构成新事物的产生,只是机体内的一种发展,并产生一种与强度和广度有关的单纯量的、外部的变化与区别。到儿童时期,黑格尔认为我们再也不能纯粹在个体的生理发展中去寻找个体精神的对应物,因为儿童时期在个体精神发展的某些方面能够赶在身体发展前面,比身体更早的发展以显示它对身体的独立性。比如儿童时期就呈现出来的艺术方面的才能,它的提早出现一般预示着某种卓越性,而艺术才能的显现意味个体精神中就存在特别突出的对立,同时又在这种对立中产生统一。到最终阶段,身体作为个体精神的表现无法对抗类的普遍性,最后以死亡的方式回归类。

(二)灵魂对身体的“器官化”

1.身体器官产生的原理与两层性质。精神只有通过对象化,使自己成为可见者,才能显现自身。精神通过规定、制造身体器官作为一个极端与自己相对,并使自己成为原因对身体发生作用。在此之下,身体器官“它既是它自身中先在着的内在的自在存在,又具有一个为他的存在”[1]208。

一方面,身体器官作为精神的一种规定,“活动器官同时既是一个存在又是它自身所包含的行动”[1]208,本质上属于精神,只是精神规定出“非我”以实现自我的手段。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自为的存在,首先是“自我意识的本质在其自身中的行动器官,如果可以说它对付外界,那也仅只是对付它自己的身体而已”[1]216。由此呈现两个极端,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作为一个极端,对象化后面对与它自己相对立的它自己的现实作为另一个极端,自为地保持着身体。

另一方面,作为显示其存在的一种规定,精神把身体的不同部位分化为不同的机能,以配合精神这个运动系统中的不同环节,与内部自我的定位区别,并使内在成为可见的东西。精神活动又通过这些器官获得外在性,成为可见。同时,器官的行为成为一个从个体分离出来的现实,见证不可见的内在。对于内在精神而言,器官是为他的存在,“它们是精神作为一个极端跟另一个极端,外在对象之间的中项或桥梁”[1]216。身体作为自我意识的本质在其自身中的行动器官,又在行动中完成自身,它也必须被理解为两者的中项。

2.身体器官之间的联系与差别。不同的器官之间也存在活跃与僵化、自为与为他之别。如大脑、脊髓、神经属于较活跃的精神,是自为的存在。而心脏、肝脏、骨头等是相对僵化的精神,是为他的存在。同时,面部是自为的结果,手、脚是精神的外在现实。以下具体分析。

就身体内部器官而言,首先,大脑、脊髓、神经系统被视为活的精神,会规定与自身相应的外在性,可称之为自我意识的自身持存的直接显现。因此,首先存在的是“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个体性的存在的大脑”,同时这个作为精神的大脑又通过规定“作为动物身体之一部分的大脑”[1]220获得相应的外在性。脊髓、神经也是如此。其次,心脏、肝脏等个体脏器运动不能完全视为个体的完全反映自身的运动,“在肝脏心脏里的运动已经转化为个体的躯体,变成了一种动物性的、反应外界现实的具体存在”[1]217,因此不具有以非理性的方式表达最高存在的那种才能,是僵死的精神与现实的东西。再者,关于骨头,他以大脑、脊髓相应的头盖骨、脊骨为例,“如果现在说大脑和脊髓是精神的身体性的自为存在的前一极端,那么头盖骨和脊髓骨就是那分离出去的另一极端,即固定的静止的事物的那一极端”[1]217。头盖骨作为精神分离出去的一个为他部分,以一个静止的具体存在作为精神另一极端的对象,并在这一对象中实现自身的自为存在。大脑与头盖骨的关系并非将自为存在的规定落到大脑、具体存在的规定落到头盖骨。在有机统一体内,两者间建立的并非是一种外在性的因果关联,而是有机的预定和谐。“这种和谐听任彼此关联的两个方面各自独立,听任每一方面具有独特的形象而不强使另外的形象必须与之配称”。以摸骨术为例,头盖骨的特定位置与大脑的精神活动及相关样式之间的关系难以一一对应,说明并非因果关系,“只能是而且必然是双方的相应规定性之间的一种无概念的、自由的、预定的和谐罢了”[1]222,其中有一方是无精神的现实,也规定了其作用的外部界限。

就身体外部器官而言,第一,黑格尔认为面相是灵魂的外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灵魂的状况。相面术是就特定个体的内在与外在、精神与形象间的必然关系展开考察,在理论上有一定依据,顺着对相貌的观察可以推测其内在的精神状态并考察其命运。但在具体实践中面貌可以非自在,可通过行动改变,就只能通过对行为的辩证分析来把握,因此,相面术的效用在实践中视情况而定。第二,手是人类用得最多以显现和实现自身的器官,这也是人行动的结果。手、脚等都是实现内在和完成内在的器官,它们以自己在世界里的实现当作自己的外在性,而命运作为一种外在现象,表现着自在的特定个体的内在的原始规定性。因此手、脚对于命运而言,并非完全外在。

3.感官及其作用。器官的不同区域分别对应身体的内感官和外感官。内部感受有两类:一类与特殊环境和状态有直接个别性相关,如愤怒、报复、嫉妒、羞耻等;另一类与自在自为的普遍性相关,如法、伦理、宗教、美、真等。外感官系统又被细分为三大类别、五种感官。因它们与艺术紧密相关,以下具体分析。

形体观念性感官是指不需直接接触对象即能把握其观念的感官。眼睛(光感官)与耳朵(声感官)归属此类,对应视觉与听觉。视觉不与事物产生直接作用,以光作为介质,生产观念。局限是经由视看,物体不是作为空间的总体,而是呈现为一个面,无法直接体验事物的深度。听觉实现也不需要通过直接接触对象,而是对象物理运动所形成的震动经由空气的传递在耳朵中形成。

实在差别的感官指能够感知有差别的实在性的感官,它所把握的是某种具有双重性、变化性的实在性。这类感官必须与对象发生接触,且只有在对象的物体性处在分解状态时才能起到作用。如鼻子、舌头只有在物体分解过程中才能感知其气味与滋味。相较而言,嗅觉的接受对象是简单的、气化状态的物体,味觉的对象则是实在的、完全分解的物体。前者虽需接触对象,但属于较为间接的范畴,且其对象自身不必完全分解,而后者则需直接接触对象本身,且对象必须化学解体,因此更为次等。

地球总体性的感官指围绕特性为中心建立的感官。黑格尔并没有具体指出身体中的哪些部分是该感官,但说这类感官包括坚固实在性的感官、重物质的感官、热感官、形态感官,等等。同时也指出它们的基础官能是触觉,因为触觉是所有官能中最具体的,“它既不是与抽象普遍的或观念的物理东西有关,也不是与物体的分离着的特性有关,而是与物体东西的坚固的实在性有关”[2]105。因此,对于触觉而言,存在一个由独立持存的他物,即一个自为存在的个体在作为一个同样自为存在的感受者的对面。

黑格尔认为艺术是心灵的活动,即使是感性的事物,也是在心灵作用下发现纯粹的观念。在5种官能中,视觉和听觉是观念性的,因此与艺术紧密关联,嗅觉、味觉、触觉都要与事物接触,乃至必须在事物自我消解中才能实现作用,因此只是单纯的物质性、可接触性而已,与艺术的关联不大。从中可见,在黑尔格看来,艺术是纯粹心灵的活动,用以把握独立、自在的观念,而不能对对象产生影响,这样艺术才具有独立性、完整性。以上相关观念也直接影响了他对雕刻艺术的理解。

二、对雕刻艺术的再理解

在精神规定、创造一切的过程中,身体是其实现并外化自己的最原始存在。因此,身体是创造艺术的主体,也是其最初的对象。若精神是艺术,身体就是灵魂表现自己的艺术品。“人的身体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存在,而是在形状和构造上既表示它是精神的感性的自然存在,又表现出一种更高的内在生活。”[3]身体作为精神的现象,是精神塑造的结果,它反映精神。对于艺术家而言,人的形体是现成的表现精神的艺术品,无论是形体的特点、姿态还是其他细节都是人的精神内在生活的反映。因此,在古典艺术时期,身体成为艺术的中心,集中体现就是雕刻艺术。

(一)雕刻艺术的天然性与本质

黑格尔认为人们最初采用象征艺术表现精神,如古典庙宇的建造即是如此,但这种艺术无法完全体现精神;此后注意到了身体,如眼睛、面孔、皮肉乃至整个形状都能更好地显现灵魂,身体因此成为精神最初的表现者,也成了艺术表现的现成对象,雕刻也就成为最初的方式。

雕刻艺术主要是通过雕刻肉体的空间,将精神的本质恰如其分地表现在肉体形象中,在此,精神和肉体两者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呈现出来。所以黑格尔说:“只有在雕刻里,内在的心灵性的东西才第一次显现出它的永恒的静穆和本质上的独立自足。”[4]它把一种精神实体注入到一个肉体形象中,使精神充盈在肉体中,和谐一致;同时既可以突出表现肉体中普遍的心灵状态,又不失个体性与独立性。这里所谓普遍的心灵状态,指的是雕刻表现的心灵的坚实与静穆,不会受偶然机遇和情欲影响就发生变化而四分五裂。它借助刻画空间形体来实现对时空的占有,通过肉体空间的雕刻,将精神凝固在时间的节点上,从而占有空间,呈现为永恒的精神。古典的雕刻艺术即是如此,以个性的闪电似的光芒照耀着并渗透到无生气的物质堆中,用心灵本身的无限形式把相应的身体性相集中并表现出来。灵魂似安居肉体中,并照耀出它的荣光。

(二)雕刻的基本原则与理想形式

雕刻以形体的塑造为基础,把握精神实体与人体形象的和谐所在,通过肉体不仅表现出精神的普遍状态,还要表现个性特征。首先,要在肉体中呈现普遍性的精神状态,又不使之成为完全抽象的规律,而是一个和普遍性融合的个性性状。这里需要排除外在现象中偶然的特殊细节。其次,在排除了偶然机遇之后,也要排除主体本身情欲、主体性等内在感受,在面貌方面不应走向面相表情。再者,雕刻还要除掉瞬间面部变化的表情,例如微笑、愤怒的眼神等。这些是绘画的材料,不能用在雕刻里。下文从面部、姿势、服装三方面展开分析。

1.面部。黑格尔认为在精神所造的序列中,动物相对僵化,人则较为活跃。反映在身体及器官上,动物的面部结构只为进食需要,人的面貌在肉体形状上不仅有实践功能,更有精神的烙印,比如额头、眼、耳等都具有精神性质。因此,在雕刻时要特别注意提升这一特质。这也在古希腊的雕刻艺术中获得集中体现。比如额头与鼻子之间的线条笔直或微曲成为人与动物的重大区别,因此总是刻画得泾渭分明;鼻子作为面部上下部分桥梁,连接着精神性的额头与实践性的口,在希腊人雕刻的面部轮廓中,流露精神的额头总是和鼻子连成一气形成和谐之貌,仿佛鼻子也属于额头,将鼻子提升到精神体系中从而获得一种整体性面貌的精神张力。这些特点都反映出他们理想中的身体形式,同时这些形式均以精神为旨归。

2.身体的姿势与运动。身体的其他部分如肢体虽也可以表现感性的生命之美,但不能像面孔那样单凭形状就呈现出精神。在雕刻的原则中,精神必然灌注到全身形状中,而非与肉体相对立。所以,肢体的表现只能通过姿势,涉及以下两点:一,身体各部分的关系由精神内在因素决定,使人感觉身体凭它自身如此,不能违背身体结构及其规律以及雕刻材料本身的特点,勉强做出姿势的结果只会分割精神和肉体,无法成为一个协同的整体。若姿势违背雕刻材料的特点,往往也难以雕刻成功,也就无法呈现其内在精神。二,肢体的动作不应呈现为被瞬间僵化的石块,而要表现动作的未来性,呈现一种意图。这种意图是肉体本身的自为性,它的未来性预示着某种已确定的待完成的行为,后者使精神成为现实。古希腊雕刻在此方面做了诸多努力,一个基本范例就是站立姿势。正如上文所言,身体的姿势本身也是精神的某种呈现,对它的处理至关重要。在黑格尔看来,人的自然姿态是爬行,如同婴儿,有了意志后才开始挣脱束缚,尝试着自由站立,所以直立本身是精神的表现。在雕刻中,爬在地上的姿势意味着丧失自由,如同奴隶,而站立则显现出拥有自由,加以其他肢体姿势的配合,更加凸显这种意志与精神。

3.服饰。在黑格尔看来,人类穿衣除了自然需要外,也是精神的羞耻感使人把身体遮蔽起来。这种羞耻感源于人对不合适事物的厌恶,比如腹胸背腿等部位由于不能直接表现内在精神,只服务纯然动物性,没有直接的精神使命与表现,因此,人有意识地将之遮蔽。从雕刻的角度看,裸体呈现的是感性美,有它的自然优势,古希腊雕塑中也不乏这一类的典型代表,但感性美终究不是雕刻的最终目的,所以,此后出现诸多有服饰的雕塑。雕刻服饰的规律也一目了然,头部是精神的荣光所在,不能遮蔽,而腹胸背腿等多被修饰、隐藏,以示端庄。当然,衣服的处理以不妨碍动作为前提,根本原因也是为便于精神的呈现。

(三)雕刻艺术的局限

相较原始的象征型艺术,雕刻艺术在表现精神方面有其突破性。首先,它把心灵的内容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其次,雕刻通过肉体空间与心灵内容的完美结合,能更好地显现精神。但也正是这一特点,导致它无法抛开外在的肉体形象本身而专注心灵内容的呈现。在他看来,精神最后总要突破身体,因此,雕刻艺术存在一定的局限。

雕刻虽然最善于保持自然的真相,但这一方式最终无法脱离肉体空间,也碍于肉体形象本身而不能更直接、更纯粹地表达精神的意义。比如就雕刻与绘画而言,造型艺术的表现在理论上存在两个阶段,在现实中不能截然分开,但概念上须加以区别。一是肉体作为空间的整体以及它的抽象形式,即单纯的人体形状;二是肉体在颜色的多样性方面所展现出来的生动的个性细节。雕刻在处理人体形象时属于第一阶段,它只是把人的形象当作一个立体物,按其三维处理,只能处理单纯、显而易见的一般光线,不能顾及光影的交织变化――真正的颜色。雕刻在这方面只能割裂整体,表现其一面,不如绘画。后者能通过面貌的颜色以及光影变化把精神表现得更为完美,不仅能就物质的自然意义来了解,更能把面貌和病理方面的现象描绘得生动、精确。即使为雕像上色彩,也不能与绘画相比。雕刻只是具体人体的一个抽象方面,个别具体化的颜色与运动不能使这种形象的形式显得更丰富。这是它的天然缺陷,由其用作媒介的占空间的物质材料和表现方式的局限所决定。雕刻也不如诗。雕刻所用的只是笨拙的石头,刻画肉体的外部,因而只能呈现某一个静止的动作,而诗用语言的方式使人物在行动中展示情感和命运,从而揭示其内心活动和外在事迹。在语言述说的行动和事迹中,精神得到了它的实际存在,因为它们是从内心生活发展出来的,更能显示精神。

灵魂触动篇5

四周的窗户像着了魔似的呼呼作响,风从外蹿了进来,调皮的晃动那台高高悬挂的大灯,灰尘被刮了下来,覆盖了刚才我留下的足迹,刚才的脚步声没有了,脸也消失了,一刹那间,似乎时间停滞在了那一刻,所有的声音都奇迹般的静止了,连我自己的呼吸声都减弱了,我张大了眼睛,旋望着这里发生的一切。

突然,乌鸦的一声鸣叫,灯坠落下的破碎声,一时齐发,我猛一转头,一道光飞速的闪了过去,雷声吼叫了几声,不一会儿,风雨雷电,在一瞬间,全都毫无保留的释放出来,那威力好像沉淀了数百年,一时的发泄,震惊了天地,就在这时,琴声突然响了起来,激昂的曲调中带着悲伤的调子,但不逊色于雷的嗥鸣,声音越来越大,琴声澎湃在雷雨间,那声音,比黄河的咆哮更有力,比长江的长度更悠长,比狼的低嗥更可怕。琴椅上却没有人,到底是谁拨动了这琴键,创造出如此完美的音乐。

停了,雨停了,雷停了,琴声也停了,一切终于都恢复平静,心稍稍舒了一口气,刚才触目惊心的场面,真是一场精美绝伦的比赛。天放晴了照在了那架钢琴上,我看到了那个天马行空的演奏者,那个与命运抗争的音乐神,那个一生经历曲折却不退缩的梦想追求者——贝多芬。原来他是用灵魂在弹奏,每个音符都沉稳有力,像雄鹰在翱翔,像生命在嘶吼,爆发的力量像爆发了整座地球,它那股苍天之魂的魄力,是与命运抗争激撞的火花。

没有见到他深邃的灰眼睛,没有见到他杂乱无章的头发,没有见到一切书中描写贝多芬的样子,我只看见一双执着的眼睛,只看见一头经历风雨的卷曲头发,只看见一个巨大的灵魂环绕在钢琴旁边,他用灵魂在弹奏着每一个音符,用钢琴诠释心中的梦。每一首曲子都那么悲壮有力,让我感到音乐的独特魅力。音乐的柔美,音乐的雄伟,他用他的手指完整的演奏了下来。

灵魂触动篇6

项羽触动了我的心灵。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的霸王,一位诸侯混乱中力挽狂澜的能者,令各路诸侯匍匐称臣的王君,一位破釜沉舟以激动士兵的将帅,垓下一战,不肯过江东,金戟一扬,血洒疆场。他创下一番霸业因要面子付诸流水,我为他惋惜。

苏轼触动了我的心灵。东坡,那个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惊魂未定中自省反思,从而悟儒家之推已及人,会佛家之众生平等,领道家之珍重生命,集众家之精华,铸造“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脱豁达。我为他赞许。

司马迁触动了我的心灵。“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的司马迁,在蒙受不白之冤,遭受宫刑之辱下,为达成先父遗愿,完成自己的理想,在狱中艰苦度月,终于著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传承的《史记》。我为他的坚毅表示赞许。

梵高触动了我的心灵。梵高,这位印象派画家,为探究一个未被发现的新世界,不惜放弃自己的家财。论家境,他的家族是当时欧洲最大 的画商,几乎控制着全欧洲的美术市场,他完全可以迎合时尚以谋利,但是他却不屑。他的思想超前,难以为人接受。终于,在巴黎一处无人知晓的角落里,梵高像自己笔下的向日葵一样绽放自己最后的美丽。他自尽在一片金黄的麦田中,一如他的追求光明。我为他的执著赞许。

望古今中外多少风流人物触动了我的心灵:苟践卧薪尝胆,韩信受胯下之辱而富强,祖狄闻鸡起舞,生活即是艺术的毕加索……他们编著的篇章,他们的品质,他们的精神,是人类历史上的魂宝。我要学习他们的精神,让自己的人生别有洞天。

灵魂触动篇7

不过,通过上述方法却不能让志愿者误认为自己是“非人物体”(如椅子或大石头)。一年前,科学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志愿者成功体验到了所谓“灵魂出窍”的幻觉。利用最新的“控制大脑方法”,研究人员更让志愿者感到“我的灵魂”离开自己的身体并进入到别人的体内。其结果是,“灵魂伪宿主”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参与实验的志愿者“感同身受”。

在其中一项被戏称为“灵魂附他体”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在人体模型的头部(双眼位置)安装了两台摄像头,并将其与放在志愿者眼前的两台小屏幕联机。如此一来,志愿者就能看到人体模型所“看到”的一切。当人体模型的眼睛(其实就是摄像头)与志愿者的头部同时朝向下方后,志愿者通过屏幕看到的人体模型和他们自己亲眼所见的一模一样。

这时,一旦研究人员用小棍触摸人体模型的腹部,“灵魂附体”的幻觉就会油然而生:志愿者在看到人体模型腹部被异物触摸时,自己腹部会有相同感,并且坚信那具人体模型才是自己的身体。这项研究负责人表示,上述控制感觉印象的方法,能让科学家使某人误以为自己真的“灵魂出窍”,并“附在”别人体内。而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实验参加者产生的“幻觉”。

更有意思的是,当研究人员拿着一把小刀刺向头戴摄像头的人体模型胳膊时,志愿者便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应激反应(躲闪)。在随后的实验中,科学家把摄像头装在另一人头部。当此人与志愿者面向对方握手时,志愿者会将对方的身体当成自己的身体。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人体影像如何在大脑中形成变化,以便能最终揭开传说已久的“人类灵魂”之谜。

瑞典科研人员宣称,通过操控人体认同感(即自我感知)使人相信他们拥有“别人”身体的技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可用于虚拟现实技术、机器人开发领域以及体像障碍疾病的研究工作。

灵魂触动篇8

我是一个魂魄,一个孤独的灵魂??孤魂。

看着幽幽竹林里的灯火,听着河流潺潺流过的声音,任风在我的耳边呼啸,吹动我那轻如白纱的长衣。

银月挥洒无边的银光,凝视那漆黑的天空中唯一的光亮,我无语。我只是我只是一个孤独的魂魄。月光披洒在我身上,如瀑布似的倾泻。我想伸手去碰那一轮明月,可我触摸不到,更感觉不到。

如此凄凉的夜晚,冷风拂面而过,我感觉不到??我是惯了的。树在摇曳,风在呼啸,灯火在闪耀,夜莺在哀唱??而月亮,依然是那么地平静。

落叶的萧瑟,令我打了个寒颤。看着那依然平静的月亮,听着狼在饥饿地悲嚎,我没有惊悸??我只是一个徒有虚表的魂魄。

我枯干的心灵,已被无尽的狂风风化,已被冰霜一次又一次地冰冻,我拯救不了自己??我只是一个孤魂,一个孤独飘渺的灵魂。

游荡在田野间的,是我;飘摇在荒山上的,是我;穿梭在枯林里的??亦是我??

上一篇:牵挂的诗句范文 下一篇:文章导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