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11 10:20:20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篇1

论文摘要:有关西汉太学设立的时间,自古及今争讼纷纭。本文认为,东汉以降太学、辟雍关系在思想观念上纠缠是造成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东汉现实政治生活中,两者虽在目的、功能上有部分重叠,但地点上分离,各自拥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然而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两者却被混而为一,以辟雍指称太学。此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太学与辟雍的分离,是教育日益显示其独立性的表现。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太学作为阐明五经要义、培养行政后备人员、实现儒家教化社会的重要机构,在两汉的政治社会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古往今来前圣先贤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从晋朝尚书郎晋灼在其《汉书集注》中根据天子在曲台行射礼而下了“西京无太学”的论断之后,围绕太学创建时间的问题聚讼纷纭,直到现代,学者们依然在此问题上纠缠不休,不能达成共识。姜维公博士在《汉代学制》一书中对此问题的古今争讼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争论的共同点是将有没有独立校舍作为汉代太学创建的重要标志。既然太学的设立有明确的标志,每种观点的论者都引经据典地论证,但为什么古往今来那么多学者殚思竭虑、严密论证依然没有定论?西汉有无太学的问题。在两汉时期并没有引起过任何的疑问,为什么后代反而在这个问题上会产生分歧?笔者认为:东汉以降,拥有各自独立地位的辟雍与太学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混淆并以辟雍指称太学,是晋灼作出论断以及古今聚讼的根本原因。

一、两汉时期。现实政治生活中的辟雍与太学

元朔五年(前124)丞相公孙弘、太常孔臧等根据武帝的诏书,提出建设太学的具体计划:“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官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常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汉武帝接受建议,西汉太学建立。西汉中后期,太学的规模和影响呈日益扩大之势。辟雍是周代的大学教育机构,作为追寻周代精神而起的机构是在西汉后期儒学全面向政治渗透的背景下被提上日程的。成帝时“丞相大司空奏请立辟雍,案行长安城南”,结果因成帝驾崩未能成行。平帝时王莽,于元始四年(公元4年)“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作市、常满仓,制度甚盛”。汉很快被王莽所篡,新朝国祚短暂,辟雍在西汉存在的时间很短。

东汉建立后,儒学在皇权的支持下落实到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太学、辟雍很快在洛阳修建起来“建五五年,乃修起太学……中元元年,初建三雍”。太学和辟雍在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电子版《后汉书》中查询到辟雍出现69次,太学出现109次。我们知道,周的文化精神虽是汉政府效仿的对象,但是建立在家国合一,宗法血缘之上的礼乐制度已经消失在春秋战国的战火硝烟之中。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汉代文化建设虽重视礼乐文化传统,但内容和形态上都与周有本质的不同,这就决定汉代的大学“太学”与周代的大学“辟雍”有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实际的运作中两者地点分离,两者各自具彼此不能替代的功能。

1 两者各自有独立的建筑。“光武初兴,愍其荒废,起太学博士舍、内外讲堂,诸生横巷,为海内所集。明帝时辟雍始成,欲毁太学,太尉赵熹以为太学、辟雍皆宜兼存,故并传至今”。这则史料明确地表明了在东汉。太学和辟雍是作为两个机构存在,各自有各自的建筑。太学先建成,辟雍后建,但是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后汉书·明帝纪》注释中引用《续汉志》的资料讲到在举行养老礼时的程序:三老、五更“皆齐于太学讲堂。其日乘舆先到辟雍礼殿,坐于东厢,遣使者安车迎三老、五更,天子迎于门屏”。太学和辟雍拥有各自的建筑,太学的标志建筑是讲堂,辟雍是礼殿,两者有一定距离,但是距离不会太远。考古的遗址发掘也证明了两者是互不统属的建筑:王仲殊《汉代考古概说》中绘制的东汉都城平面图上,两者在都城外东南方向,相临而建,辟雍在太学南。考古报告指出:“太学的遗址主要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在辟雍之北,周围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00米:另一部分在它的东北约100米处,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50米。明堂和辟雍建于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56年),在平城门和开阳门外约1000米处,辟雍在东,明堂在西,相距约150米”。

2 两者各自有独立的功能。三国魏国名臣王朗谈到汉代历史说:“辟雍所以修礼乐,太学所以集儒林,高襟所以祈休祥”;晋朝纪瞻也有基本相同的看法:“辟雍所以班礼教,太学所以讲艺文”。东汉时,辟雍主要的功能是举行养老礼和大射礼。《汉官仪》记载“辟雍去明堂三百步。车驾临辟雍,从北门人。三月、九月,皆于中行乡射礼”。《后汉书》中记载的明帝、和帝、顺帝在辟雍中的活动是举行飨射札、养老礼。《白虎通·辟雍》:“大学者,辟雍,乡射之宫”。孙诒让《周礼正义》卷五十九云:“案乡大夫之射,不得在辟雍,而班氏以辟雍为乡射之宫者,乡与飨通,即诗大雅灵台孔疏引韩诗说所为春射秋飨也,依其说,则辟雍为天子大射之宫”。辟雍中的典礼仪式一方面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同时作为皇帝施政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建制的一部分,它通过象征性的仪式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上面引用《续汉志》的资料中三老、五更到辟雍后:“天子迎于门屏,交拜,导自阼阶,三老自宾阶升,东面。三公设几杖。九卿正履。天子亲袒割俎,执酱而馈,执爵而醑。五更南面,三公进供,礼亦如之”。在整个程序中,皇帝处于尊位,从象征尊位的阼阶进礼殿;象征社会生活中最德高望重的老人,只能从宾阶进入礼殿。之后的讲经更是耐人寻味:“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皇帝正坐讲经,意味着皇帝即是君又是师拥有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权力,经学大师只能如弟子一样听讲问难,丝毫没有一点为君师的特权。

光武帝时戎马未歇,就着手修建太学。顺帝时修缮太学“乃更修黉宇,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几乎每位皇要亲临太学,视察工作,并且给予太学师生各有等差的赏赐,以示优容。太学在东汉的功能主要有一、为政府培养行政人才。“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董仲舒建议在太学设立后得到了实施。通过考试选拔,博士弟子进入行政系统。东汉时随着太学人数的增多,政府从太学选拔人才的路径越来越广:东汉初太学的考试设甲乙两科;质帝时,规定不再分科,岁试只取高第“岁满课试,以高第五人补郎中,次五人太子舍人”。桓帝时,废除了取官的名额限制,以通经多少作为录用迁升的标准,并更定课试办法,两年一试。二、太学是全国的学术中心。这里汇聚了著名的经师讲学论道,赵翼在《陔余丛考》中专门列出“两汉时受学者皆赴京师”条:“经义之专门名家,惟太学为盛,故士无有不游太学者。及东汉中叶以后,学成而归者,各教授门徒,每一宿儒门下著录者至千百人。由是学遍天下”。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议郎蔡邕、张训等正订六经文字,刻成熹平石经,立在太学的讲堂外,作为经书的标准版本,“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

二、东汉时期,人们思想观念中的辟雍与太学

如上所述,辟雍、太学在两汉是各自具有独立地位的机构。然而,在东汉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两者却被混而为一,主要表现是用辟雍指代太学。

王充《论衡·骨相》篇中有“韩太傅为诸生时,借相公五十钱,与之俱入璧雍之中,相璧雍弟子谁当贵者。”我们知道,汉武帝时辟雍还没有营建,王充所指只能是西汉的太学。蔡邕在《明堂论》中明确地指出两者是异名同实:“故言明堂,事之大,义之深也。取其宗祀之清貌,则日清庙。取其正室之貌,则日太庙。取其尊崇,则日太室。取其向明,则日明堂。取其四门之学,则日太学。取其四面周水圆如璧。则日辟雍。异名而同事,其实一也”。《史晨碑》:“臣伏见临璧雍日,祠孔子以大牢,长吏备爵,所以尊先师,重教化也”。笔者以为此“璧雍”并不是指洛阳的辟雍是指洛阳的太学。学校师生祭祀先师的礼仪称为释奠礼:“周制,凡始立学,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礼记·学记》载“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学礼的祭品只有野菜、钱币而已,东汉时祭品升格为太牢。《乙瑛碑》载太常祠曹掾冯牟和史部玄答复司徒司空的询问:“故事辟雍礼未行,祠先圣师。侍祠者,孔子子孙,大宰、大祝令各一人,皆备爵。大常丞监祠,河南尹给牛羊豕鸡口口各一,大司农给米祠”。光武帝“冬十月,还,幸鲁,使大司空祠孔子”。章帝“帝东巡狩,还过鲁,幸阙里,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孔子虽是万世师表的圣人,但没有政治地位只能是“素王”。祭祀的仪式不是如养老礼一般由皇帝亲自主持,而是“乃命有司行事”,《乙瑛碑》记载主持祭祀孔子的是大常丞监祠,既体现尊师重教的圣意,又不失至高无上皇权的威严。另外。在《乙瑛碑》中“故事辟雍礼未行,辞先圣师”明确的说明了辟雍礼与祭祀先圣的释奠不是一回事。查阅《后汉书》、《汉官仪》等典籍,辟雍内举行的典礼主要是养老礼和飨射礼,并不见祭祀孔子的礼仪,这应该不是文献记载的疏漏。所以,史晨所见的天子临雍,应该是在太学内命有司祭祀孔子。

从蔡邕著名学者观念以及记录着当时语汇的碑刻和王充的著作中,我们可以得出符合逻辑的推测:辟雍即为太学的思想应该存在于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观念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汉代辟雍、太学的兴建都是为实现教化民众的目的。东汉政治、社会儒学化的过程中,太学、辟雍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发挥教化的作用。太学内研习学问紧密配合为维护皇权的礼制建设的需要。“夫太学者,礼仪之宫,教化所由兴也”东汉建立之初的太学。在五经教授之外,另一项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礼仪的学习和实践:“建武五年,乃修起太学,稽式古典,笾豆干戚之容,备之于列,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太初元年,梁太后诏日:大将军下至六百石悉遣子就学,每岁辄于乡射月一飨会之”。《汉官仪》曰:“春三月,秋九月,习乡射礼,礼生皆使太学学生”。三雍宫修成之后就由明帝主持的一系列礼仪被用于实践,庄严肃穆的仪式中包含了尊君、尊老、尚贤、尊经的丰富内涵和象征意义,由太学和辟雍共同完成的仪式所起到的教化作用是空前的“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其所影响面之广远远超出太学本身的教育。二是意识形态的强大力量。辟雍为太学是儒学思想中的概念,东汉时期随着儒学在东汉政治社会中霸语权力地位的确立,成为不证自明的常识。儒家思想中关于辟雍的认识在《白虎通·辟雍》有集中的体现:“辟者,象璧圆,以法天也。雍者,壅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辟之为言积也,积天下之道德也。雍之为言雍也,雍天下之残贼,故为之辟雍也”,辟雍不仅是教育的总纲,也是大学的称谓。《白虎通》是具有封建法典性质著作。我们知道当某种观念一旦和权力结合在一起,而这种权力又是绝对庞大,占据统治地位,控制主流话语,即是这种观念与事实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它完全能够自证自明,成为一种现实的政治合法性。

三、魏晋以来,人们观念中的辟雍、太学

魏晋以后,战乱频繁、典籍散乱,加上经学衰废、世族门阀制度兴起,辟雍和太学建制逐渐没有严格的区分,这一方面是东汉以来人们思想观念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则强化了这一观念。《三国志·魏书》载齐王三次在辟雍行释奠之礼。西晋时两者分开,释奠大学,飨礼在辟雍。《太平御览》五百三十五引晋尚书大事太常王彪:“魏帝使有司释奠于辟雍,此是魏之大事,非晋书旧典。泰始元康,释奠大学,不在辟雍,泰始五年,二行飨礼,皆在辟雍,不在大学。是则释奠于大学,行飨于辟雍,有晋已行之准也。”两者在政治生活中结合非常紧密。1931年河南偃师县西晋太学遗址出土的《西晋辟雍碑》记载了晋武帝和太子先后五次i晦辟雍举行大射礼和乡饮酒礼,还记载皇帝考察学生、奖赏太学师生等事迹,碑阴为立碑的四百多名太学博士和学生的名字。从这通碑中,我们已经很难分辨两者的不同了。

南北朝以后,学校教育繁荣发展,辟雍建制缺失。唐朝归崇敬因辟雍礼阙,上疏请求重建旧制:“古天子学日辟雍……晋武帝临辟雍,行乡饮酒礼,别立国子学,以殊士庶。永嘉南迁,唯有国子学。隋大业中,更名国子监。今声明之盛,辟雍独阙,请以国子监为辟雍省”,百官们“皆以习俗久,制度难分明”为由,拒绝实施。直到宋徽宗崇宁元年辟雍重新营建,此时,辟雍已经完全是学校的建制,是接纳州学上舍生升舍的贡士之学,相对与京城内的太学称为外舍:“凡州学上舍生升舍,以其秋即贡入辟雍”。《选举志三》在后人的思想观念中,汉代辟雍即为太学的观念更加根深蒂固。元代马端林的《文献通考》中,辟雍被列在“学校”子目。他对有关辟雍的疑问已不能找到答案:“辟雍,王莽时方立之,武帝置博士弟子员,不过令其授学。而择其通艺者擢用之,未尝筑宫以居之也。…岂即辟雍?或另一所邪?”。之后,一些著名学者如王船山、戴震、黄以周、余嘉锡就此问题专门撰文对辟雍、太学的关系进行考辩。指出两者的区别。但在强大的习惯观念面前,他们的声音终是旷古之音,没有起到以正视听的效果。

四、结论

正是东汉以来人们在观念上将辟雍、太学混而为一,以辟雍指代太学,才会有晋灼将辟雍拥有的射礼功能作为判断太学是否存在的标准。如果晋灼指的“太学”就是“太学”的话,这一论断只能是个伪命题,因为前提是错误。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晋灼所说的西京无太学的“太学”,有指称“辟雍”之意,在晋时人们的观念中两者没有区别,这样晋灼之论也可以说是“西京无辟雍”。受此思想观念的影响,辟雍最显著特征即对空间面积的要求影响了后人对太学的判断。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原道》篇中指出:“教之为事,羲、轩以来,?已有之。观《易·大传》之所称述,则知圣人即身示法,因事立教,而未尝于敷政出治之外,别有所谓教法也。……治教无二,官师合一,岂有空言以存其私说哉?”三代时期,政教不分、政教合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混沌合一的社会要素不断发展增殖,其内部各方面逐渐显示出各自的内部法则和外部联系并成为相对独立的部分。原来附着于政治中的教育,在经过了春秋战国思想文化学术的发展以及士阶层的强大之后,逐渐显示出自己独立的特征,与政治逐渐分离“其后治学既分,不能合一,天也。官司守一时之掌故,经师传授受之章句,亦事之出于不得不然者也。”太学与辟雍的分离,正是教育显示其自身属性的表现。当然,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教育与政治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造成概念上的混淆。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赵北城高崇文,秦汉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4]陈寿,三国志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

[5]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赵翼,陔余丛考[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7]高文汉碑集释[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5

[8]杜佑撰,王保锦等点校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9]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0]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1]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2]马端林,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篇2

2012年是中国龙年。当中国集邮总公司在媒体上公布龙票图案,立即引发热议。邮票上这条龙的形象让许多人感到惊诧,而全国各地发售的首批龙票在短时间内被集邮爱好者抢购,这是邮票界近年难得一见的现象。龙票设计者陈绍华也开始引人瞩目。

面对种种争论,陈绍华不得不主动解释:“1. 不是所有设计都需要创新,选择也是设计;2. 公共产品的设计,要与现实生活应景,传统题材亦然;3. 龙是12生肖中的神,神不能随意更改异化(如现代化卡通化);4. 在民间,龙主要功能是辟邪,驱魔避灾降福,故凶也。”

同时,陈绍华也公布了《壬辰年生肖龙票的设计说明》:“威严感和神性不断强化的龙,一方面表现着力量与权威,另一方面也代表着辟邪和吉祥。在设计中,表现出龙和其他所有的生肖都不一样的权威,神性以及辟邪的含义就至关重要。壬辰年生肖龙票的设计,在基本构型上参考了明清蟠龙的造型。这也与中国第一枚邮票―大龙邮票的形式有某种程度的呼应。蟠龙造型是古代龙图形发展到巅峰时期的‘正宗造型’,甚至连盘绕角度、鳞爪造型都有严格的规范。选取蟠龙造型,正是希望凸显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这一历史事件所带给人民的精神气度。”

陈绍华仿佛“一夜成名”。他是何许人也?陈绍华曾经有过自画像:“浙江生,西安长,教书六载,下海十年,非文化人亦非商人,啥都懂点儿,啥都不精。虽已知天命,仍童心未泯,爱胡思乱想,盼上苍开天,好另辟蹊径。恶陈规陋习,鄙视功利,与世无争。喜孤独,亦交挚友,做事求完美。眼睛不揉沙,见不得邪恶,好打抱不平,直肠直言,常得罪人。论学业,非天才,本属马,劳碌命,凡事做不到人前,但肯多下工夫,若算有成,那是积劳成‘绩’。”这是2000年初,陈绍华的北京申奥标志公布时接受媒体采访后即兴绘制的自画像。

1972年,陈绍华考入西安美术学院装潢专业。1978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计系,他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张仃、吴冠中、袁运甫、樊文江等人。在北京读书期间,陈绍华认识了陕西老乡张艺谋,但他对电影不感兴趣。1982年毕业后,陈绍华从北京回到西安美术学院任教,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他大胆进行“素描教学改革”,受到青年师生的欢迎,却受到校方的反对与非难,这是促使他在1988年离开学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教书期间,陈绍华创作的招贴画《绿,来自您的手》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招贴画金奖。在张艺谋推荐下,当时几乎对电影一无所知的陈绍华出任陈凯歌电影《孩子王》的电影美术指导,获得了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美术奖。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 图文史料 初中历史教学 高效教学

一、图文史料的魅力:描绘多彩历史,打造高效课堂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又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而史料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要求的有效的、可行的教学方式。[1]

初中生喜欢绚丽的色彩,形象的图片,生动的语言……从认知方面来讲,少年的思维正向着更为抽象、概括和注重逻辑的方向发展,他们较儿童具有更强的学习迁移能力。[2]初中历史教学不同于高中历史,其史料的开发,首先应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其次才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文字史料、人物肖像(《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文学作品、新航路开辟的地图及知识体系的思维导图等方式共同实现《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的多层次教学。

二、图文史料的选用:围绕课程标准,训练学生思维

朱光潜说过:“真正的史料只有两种:证据与批判,即生活与思想。”而史料大致也有两大功能:一是为我们呈现较为真实的历史,二是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感悟和理解。用从史料中提炼出的思想指导我们的生活。

史料如烟波浩渺,一望无际,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后人的层层足迹。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其选取必须以课标为中心。以《世界历史》(人教版·九上)中《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一课为例,笔者结合多年初三历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选用史料以实现高效听课,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1.围绕课标选材,突破重难点。

2011版新课标:(1)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2)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3)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本课两大主题是“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其核心是“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属于资本主义时代曙光的两件大事。教师应该围绕这两件大事开发史料,将这两个主题讲清、讲透。笔者在此选取了几则史料进行说明。

材料1: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世界在发生巨变。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勇敢地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航路,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动摇,资本主义新时代即将到来。

材料2:这是一场主张以“人”为中心、提倡人性解放、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奠定了欧洲新时代的思想基础,使欧洲人走出了愚昧的时代,走在了世界发展的前列。

从这两则史料上看,世界正处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思想上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封建教皇的控制,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以但丁、达·芬奇和莎士比亚为主要代表,其核心思潮就是“人文主义”,突出人的价值所在,通过批判天主教会的贪婪、描绘蒙娜丽莎的容颜,展现“人”这个中心。经济上,追求财富的欧洲人对黄金的梦想促使他们开辟了通往世界的航路。

相对于历史概念,初中生对人物的兴趣是最浓厚的。针对本课重点人物哥伦布,在史料开发方面设计如下:他,出生于意大利,起航于西班牙,越过茫茫大西洋,来到了古巴、海地,发现了一个远离亚洲大陆的新世界,当他向西南航抵美洲大陆时,他相信自己到了马六甲海峡附近,因而有了印第安人的称号。

人物众多也是本课的特点之一,人物、国籍、作品众多,使学生记忆容易出现混淆,张冠李戴的现象层出不穷。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自行设计了一段文字资料:一位威尼斯商人慕名来到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莎士比亚,探讨了达·芬奇《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还欣赏了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通过辨认错误以正视听,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

2.结合问题设计,训练学生思维。

史料教学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历史观的形成与历史方法的掌握方面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学生历史空间思维无疑是本课的目标之一,初三学生对地图及方位的把握上还相当欠缺,利用地图《新航路的开辟》进行新课内容的传授是多年来被证明最有实效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是学习方位最初始背诵的口诀,看着地图,学生就能完成文字表述:哥伦布西行,越过大西洋,到达今天的古巴和海地,发现了美洲大陆;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回到西班牙,绕地球一周,证明了地圆学说。可见,当学生进行文字表述时,是建立在读图识文的基础之上的,空间感跃然纸上。

培养学生利用辩证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也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一课,探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尤其是哥伦布开辟欧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的影响,是训练唯物史观最好的课题。笔者在此选取了以下几则史料:

材料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讲道: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的。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材料4:马克思说:“在原始积累的历史中,对正在形成的资本家阶级起过推动作用的一切变革,都是历史上划时代的事情。”哥伦布的航行和发现确实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过推动作用,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材料5:西欧国家使殖民地成为他们的附庸,从而攫取了大量财富。正如亚当·斯密所说(1776):“在任何一块西印度群岛殖民地的甘蔗种植园里,我们所获取的利润一般都远远超过在欧洲或美洲已知的任何一块耕地。”

上述史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对欧洲来说确实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世界来说,则打破了原来各洲孤立的状态,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但是对印第安人来说却是灾难的开始,生命被屠杀,资源被掠夺……这告诉学生评价历史事件要从多方面考虑,要站在不同人物的立场上看待问题,不能以偏概全,以点覆面。

三、图文史料的升华:构建知识图表,实现高效学习

与传统的声音和文字刺激记忆相比,图像记忆的效率要提高3~10倍,图像记忆的要领是图像必须精简。而所谓的“思维导图”,就是通过绘图,增强人的注意力与记忆力,从而促进大脑潜能的开发,将大脑的思维过程进行可视化的展示,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模式。

针对《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一课,学生通过构建知识图表,把分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体系;通过设计表格,对相似知识点进行区分,从而帮助基础知识的记忆。设计如下:

初中历史教学史料基本由原始史料、二手资料和资料创建三个方面构成,史料的选择和创造必须兼顾单元、课题,围绕“课标”这个核心进行运用和开发。

参考文献:

[1]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课程·教材·教法,06.9.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篇4

自著名的互联网创业客王兴把twitter引进国内创立微博体网站――“饭否”以来,国内发展已经走过了6年的历程,而今年新浪微博隆重推出后,火线吸引大批高端用户加入,微博一时走红大街小巷。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微博用户数量以高达208.9%的增幅,从2010年底的6311万爆发增长到1.95亿,成为用户增长最陕的互联网应用模式。

然而随着“微博局长”等事件发生,微博不仅成为炫富、沟通私情等“烂事”意外主动曝光平台,也成为谩骂、谣言集散地,同时还是广告平台。一位同事告诉记者说:“现在回复一条地产商的微博,就会有十几条卖房子的广告发到手机上来,微博都快成广告聚集地了。最有趣的是,常常一条骂地产商的微博下面跟着一长串回复,一看,都是售房广告。”

“烂事”、谩骂、谣言、广告……有人称之为“微博乱象”,也有人称微博是一把“双刃剑”。

“微博的存在具有两面性。一面是它使真相传播得非常快,然而,另一面谣言的传播也变得如此迅速,两者是矛盾体。”武汉大学信管院和计科院沈阳教授评价道。

也正因此,在网上开始有人自发地辟谣,而以“窦合章”、“吴法天”、“点子正”等为发起的“辟谣联盟”则是当中最受人关注。如今“辟谣联盟”的核心成员已有一三十个。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追求真相的愿望。”辟谣联盟发起人之一、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丹红(网名“吴法天”)说。“辟谣联盟”辟谣的渠道主要是通过网上的信息检索,用搜索引擎将一条微博的多个关键词在新闻、论坛、博客里面检索消息出处,如果是原创就联系本人,甚至让网友现场调查,尽可能多渠道查证消息的真实性。

实际上,在此之前果壳网建立的“谣言粉碎机”以及新浪官方的“微博辟谣”都已存在。但“辟谣联盟”从成立至今一直遭到反对者质疑。批评者最强烈的质疑是说它“只辟民谣,不辟官谣”。

“我这么说话有什么可丢脸的吗?作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我支持自己的政府怎么了?”窦合章反驳道。

针对微博的谣言泛滥,一些专家学者也纷纷参与点评与讨论。无论如何,微博时代,一场造谣与辟谣的角力已经开始。

随着乱象频出,微博在某些人群中出现了“未兴先衰”的趋势。一开始很多明星、知名人士、成功人士经常发微博,热度很高。但逐渐地,他们的微博发言数量越来越少。倒是现在很多媒体记者,尤其是都市报的记者,热衷于到微博上去寻找新闻线索。而这又引发了公众对新闻可信度的质疑。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篇5

恭城职教中心  蒋思源

为期5天的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却充实,紧凑,收益斐然。专家教授们敏锐的思想,结合当面职业教育发展和自身经验、体会出发、畅谈对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与特色专业优化的独特见解,并给予精辟分析,让我耳目一新,同时感受到巨大地震撼。通过与参会老师的交流,使我启发很大。

首先是赵仕芳先生通过专题讲座从香港职业训练局的专业开发和专业设置的依据、原则、内容与步骤、方法与策略方面作了系统而详细的介绍。其次李日全先生从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上的应用方面展现了未来科技在中职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及美好前景。第三是冯建强先生从设计思考创新模式方面对学员进行了安全分享与实用演练。专家们讲课生动有趣,平易近人,与学员热烈互动,建立了深厚的师生之谊。非常感谢专家的指导与信任,向专家们致敬!

通过培训我充分认识到:作为中职学校教育的新生,我感觉我要学的、要做的很多很多。无论是专业开发设置,还是人才培养、学校管理方面,都要有推陈出新、运用创新思维,努力整合现代教育科学技术,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想结合,才能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作为中职教育的一员,今后我将时时处处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育教学实践,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视角、新举措,为我校职业教育专业开发与设置以及学校管理质量保证方面作出努力与贡献。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自然色彩;艺术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anation in this artistic and natural alliance time, elaborated the beauty in design application, union own practice, expound beauty and the natural material quality design brings natural rhythm.

Key words: natural color; art

1 自然韵律的美为设计开辟新途径

1.1 艺术将进入与自然的联盟时代

古代人看来大自然是智慧的源泉,是万物的母亲,所以中国古代便有天人合一的说法。但到了近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业社会成了一个把世界拆零了的时代,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该是结束这种局面的时候了,则进入了一个把拆零了的世界重新组装的时代,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盟以及艺术与自然的联盟时代。

美国匹兹堡艺术学院安吉洛·西奥堤教授的作品正是这一时代的体现,他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史前的原始风格,他认为这是最接近自然本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他的作品中,常看到大小参差不一的金字塔般长满植被的土堆,还有原始洞穴般的建筑物。通过他的设计,原先杂乱无章的废墟,变成了别出心裁,具有艺术情调的绿郁葱葱的休息胜地。其目的就是让人和自然融合在一起,追求人类和大自然最初的那种感情。

安吉洛·西奥堤教授说,画家是用笔来绘画,而他是用植被表达自己的艺术思维,达到所追求的艺术效果。这些植被是大自然赋于人类最美最丰富的色彩。他的艺术行为给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带来了清洁、带来了美丽、带来了艺术,同时也给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艺术创作领域。

1.2 自然韵律的美为包装设计开辟了新途径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现代包装设计的观念和理论已日趋完善,但各国的设计家对新形态、新技术是使用材质和处理手法的发展,自然韵律也就是从材质和处理手法上更直接地运用大自然本身的美。

时下,“返璞归真”已成为人们的新追求,时装、饮食都已成为先例,自然韵律的美为包装设计也同样开辟途径。四川美术学院装璜环艺系的一组包装设计就是很好的实例,他们用竹筒包装了调料,用木盒包装了山货,竹皮编成小篓包装了大枣,给人一种亲切的自然美。

2 肌理美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肌理,书面语言原指生物体表面,皮肤羽毛纹理而言。飞禽走兽斑斓美丽的皮毛,花草树木的花纹、年轮等天然纹理。

2.1 肌理美是大自然的杰作

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纹理美是早在人文之实已被人类发现,并运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及民间艺术出现拍打泥坯成型规整的拍打纹、绳索纹等条状、点状肌理,这种无意的制作,却流露出大自然的美,至于古老丝绸、民间的编织物、玉器、金银器皿等实用品色彩纷呈的人工肌理美,无处不在美化人类生活。到了近代,随着艺术观念更新,石木纹理、刀法凿痕、水印油渍、喷滴熏灸等艺术肌理早已突破了“笔是唯一的绘画工具”的传统,这些形式各异的工艺技法,令人耳目一新。

2.2 肌理的包装设计运用的基本规律及其独特意义

肌理美作为一种形式美,运用于包装设计中,如:即产品形象、商品特色、销售地区、消费对象、设计定位为出发点,或选取自然肌理,或设计人工肌理,这都应由设计者对产品研究调查后来决定。

包装肌理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就产生不同的意境、不同的趣味,它的运用正好与千奇百怪的商品相匹配,相得益彰。

(1)肌理美,肌理效果在包装中巧妙运用,是删繁就简、快捷精练地传达信息的促销手段,其中以群体出现的展示商标(或标志或文字)的肌理美,强烈的装饰效果,深刻的记忆力、冲击力,为创名牌创造了条件。如今充满各个大小商店的悬挂pop广告,整体上看重复出现的文字,商标产生一种肌理,使人们增强了对产品的印象,从而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2)肌理美与肌理效果不是单纯附于造型表面的饰物。明快质朴的肌理有利于突出牌号、名称,肌理本身有耐人寻味的意境,远观、色调和谐统一。对主题:有红花靠绿叶扶持之功;近观,肌理之美溢于言表。使得一件貌似敦朴,简练明快平常的包装产生“有东西,耐端详”的艺术效果。

被誉为日本现代玻璃工艺先驱者的藤田乔平,设计的一个首饰盒《海之彩》正是一件“有东西,耐端详”的艺术品。从一个小小的盒面,让人看到了大海那容纳百川的气势,更感到浮动藻类形成的那种自然肌理的美。

(3)借助于肌理的包装画面上的空间作用,可十分容易地调整形象、主次空间层次、色彩关系,一扫过去盲目地在画面上堆砌形象干扰视觉的弊病。

(4)肌理美与肌理效果本身蕴藏的秩序,匀称、韵律、节奏反映了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和谐与大自然的奇险之美。“对伟大的艺术家来说,自然界的一切都蕴藏着独特的性格”(罗丹)。人工肌理、设计肌理反映出的音乐美、几何学的比例美有助于包装设计的现代感。诸如亚里斯多德指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恰当而巧妙地设计肌理,运用肌理美与肌理效果,会净化包装画面摈除其形象上的堆砌、琐碎与零乱,获得包装物体形象的一次开花。

3 自然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色彩是作为人类的一种共同语言而存在着,在大自然的色彩中,有很多的经验直接影响着人对色彩的感觉,如橙色在自然界的包装代表有橘子,多用于食品类的包装上;紫色在自然界的包装代表是茄子,神秘、高贵的印象使其常用于女性化妆品上;灵感来自于蓝天、大海、蓝色宁静、清爽、冰凉的印象使其都用于药品及冷冻食品上。

4 自然韵律的运用

4.1 品牌上自然气息的流露

关于饰品的包装,包括头饰、胸饰、钮扣等,取名“氏族”,一来代表其品种多,二来让人感到一种最原始的自然气息。

4.2 肌理上自然韵律的运用

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饰品多数都被搁置在小塑料袋中,简单的放在一起,与其价值很不相符,于是选用了盒饰,提高了其自身价值。盒子用纯天然木质结构,用其木纹的自然肌理,传达饰品的自然美效果;有采用木盒结构,用人工木纹肌理做其装饰纹样,配以深褐色底盖,再加上银色装饰,使得沉稳、大方。完成后加上精致小巧的标志,恰似万绿丛中一点红,突出了主题。虽然没有过多的文字说明,但那份精巧,会让人对产品产生无尽的联想,你一定挡不住它的诱惑!

4.3 色彩上自然韵律的运用

黄色在自然界中包装代表是香蕉。它有一种光感,给人留下光明、辉煌、灿烂、轻快、柔和、纯洁和充满希望的印象。皇室的运用加强了崇高、智慧、神秘、华贵、威严和慈祥的感觉。在设计中为了达到一种朴实、丰厚、自然的效果,也为了配合那种纯天然的木质肌理便采用了黄色做基调,再加上具有高级感的黑色(文字和标志)以及优雅的银色做点缀,增强了其表达效果。

4.4 材质上

时下正流行粗粮细做,受其启发,选用纯天然产物——高粱杆制作了一组中高档装饰品包装。用大针将其固定在镂空的泡沫板上,外表包装自然,内在饰品典雅,体现了自然韵律的独特之美。

天然、人工木纹肌理和大自然的产物(色彩、材质)相结合,构成一系列中高档饰品的包装。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创新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到大力推进教学创新。正确解读课程标准,是顺利实施高中新课程的前提和基础。为此笔者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以系统论为指导,创新历史课堂教学,使教学目标和流程更为清晰明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目标。

一、认真审视高中历史新课程

1、 了解史实。史实是指人类过去活动的客观事实。史实的最大特点,是它的一去不返,不能再现。史实必须通过史料保存。史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史料只能反映史实的某些部分和某些现象,不能反映史实的全部。具体来说,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史实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如洪秀全、天京事变、土地兼并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是构成具体历史史实的基本元素。

2、 掌握史论。易中天先生将史论分成历史意见、时代意见和个人意见。新课程中的历史结论,我们不妨称之为“课程意见”或“教材意见”。教材意见也是考试考查的主要依据,是我们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当然,新课程也明确指出,要“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在教学中提出个人意见,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历史课程中的史论主要包括:历史概念、历史线索、阶段特征、历史规律等等。

3、发展史能。从信息处理角度而言,包括阅读、获取、整理和运用历史信息的能力,如阅读历史材料、归纳历史史实、编制历史图表、表述历史观点等等。从认知能力角度来看,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从思维能力角度来说,包括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能力,并以此解决问题。从学习方法角度而言,包括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和交流观点的能力。

二、创新教学实施步骤

1、掌握史实。由学生根据教材,查找、罗列、筛选和整理史实。包括:著名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即开辟的过程,可让学生识图、列表。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实。

2、提炼掌握史论。由学生根据教材归纳提炼教材中的历史观点:主要包括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影响;具体来说,如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等等。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观点的能力。

3、用历史证明历史观点。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此基础上可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用历史事实来证明和论证历史观点,阐述自己对历史结论的解读。如设计问题:“请用史实论述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这一命题”。这一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并实现主动建构历史结论的目标,避免学生机械接受教材现有结论。

4、培训学生历史能力。选取经典题目或自编题目,以材料解析题为主,通过解题训练,培养学生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该课可选取2000年全国高考题:“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此题可培养学生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5、辩证的对待历史结论。可选取与教材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让学生发表意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新教材课后的“学习延伸”有很多好的例子。该课可设计如下:对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我国史学界有几种不同的看法:(1)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的交往做出了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2)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3)更多的人倾向于用“进步与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认为哥伦布航行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基础上的客观的历史进步性。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此题目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即学会从不同的角度(道德评价与历史进步评价)评价史实。

6、让学生领悟历史观点。在上述环节完成后,可让学生让自己对历史的感悟,将学习体验升华为历史观,进而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该课可设计:“你如何看待哥伦布的功与过?他值得你肯定的地方是什么?该否定的地方是什么?”通过这些思考和感悟,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进步史观。通过对开辟新航路使世界从分散开始走向整体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全球史观。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适当变通,但总的宗旨通过学科解读,让学生遵循历史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使历史课堂由浅入深、浅入深出,扭转了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历史学科应有的教育功能。

人贵在创新,创新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课标理念下,愿历史创新教学争妍斗艳,千姿百态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2] 人民教育出版社会历史室.世界近代现代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篇8

网络以其开放性、交互性和及时性的特点,不仅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也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公司党委十分重视网络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坚持发扬优良传统做法的同时,把利用自身的信息网络优势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对全公司的网络建设进行了科学、整体的规划,把开展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网络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并把它作为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

去年初,公司党委就成立了网络建设领导小组,把“思想政治工作上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重点是抓好了“三项建设”:一是抓好队伍建设。要求各分局、公司党委和各直属单位党支部都要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同时,我们还把网络知识的学习纳入党务政工干部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的计划,通过对他们进行网络知识的培训,逐步建立起一支能够熟练掌握网络知识和技能、学历高、素质好的“网络政工”队伍。二是抓好硬件建设。近两年我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网络建设,在本系统建起了“局域网”。同时,还给每位管理人员和部分基层员工配备了联网的计算机,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硬件。三是抓好主页建设。为了使各单位、各部门的主页做到科学、合理、艺术,充分发挥网络在“内凝人心、外树形象”方面的作用,成立了以企发部牵头组成的网络主页规划小组,并要求各单位的主页都必须/!/有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栏目和内容。

我们以建立健康、开放、实用和具吸引力的网站为起点,注重“局域网”的自身特色,在网站内容上追求丰富而有个性、鲜活。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分设党群办(含团委)、审计监察部和工会3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根据分工的不同制作出项目与内容各异的网页,其它各单位和部门也很快建立了自己的网页。思想政治工作网站的建立,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党群办建立的“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站点,成为企业党组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喉舌。建立的“企业文化”站点,为培育新型的企业文化理念营造了浓厚氛围;审计监察部建立的“廉政窗口”等站点,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辟了新渠道;工会建立的“企务公开”、“民主管理”等站点,为员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创造有利条件。团委根据我公司青年员工多、思想活跃、可塑性强的特点,开设了“动感青春”、“青年之园”等栏目,用网络的独特优势教育团员,丰富团员的生活。许多基层单位也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站点,如“支部生活”、“党员之家”等,为党员开展活动开辟了新阵地。目前,全公司已经形成了一个由上到下、由下到上、信息共享、反应迅速、相互关联而富有特色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二、把“网”作为宣传阵地,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新空间

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重视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为此,我们利用网络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大、覆盖面广的优点,把“网”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宣传阵地,拓展了网络信息的辐射空间。如开设的“学习园地”栏目,汇集了“两思”、“ 三个代表”、“六中全会”等有关资料。为了推动学习宣传活动的深入开展,开设了每月的中心组和职工组学习网页,使公司党委中心组、党员干部的学了座谈等形式,还可以进行网上学习,扩大了学习的覆盖面。同时,还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宣传和纪念“七.一”活动,开辟了“党旗飘飘”、“党在我心中”等网站,介绍党的基本知识,宣传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受教育、得到启发,在工作中模范带头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尤其是在今年“宽带大会战”和“保收入大会战”中,广大党员干部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带领广大员工在“两个会战”中,忘我工作,努力拼搏,为增创深圳电信发展新优势作出了新的贡献。另外,我们还把公司的内部刊物《深圳电信》和工会主办的《心声》简报上网,让员工随时浏览、查阅,及时了解公司的各类信息和发展动态。去年,在中国电信实行主辅主附分离的改革中,员工很希望及时了解分离的政策和情况。我们将有关宣传资料,如省公司领导关于主辅主附分离的讲话、关于组建实业公司的问答等及时上网,增强了言论疏导和思想引导的及时性,有效地帮助员工端正对实业公司的认识,增强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自觉地支持改革,积极地参与改革,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公司改革中的引导作用。

三、把“网”作为教育基地,开辟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

随着形势的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把网上教育融入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网上活动新颖、快捷的优势,使主题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去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提高深圳电信的竞争力,重点开展了两个主题教育活动。

第一是开展“创新与超越”教育活动。随着电信市场开放步伐的加快,深圳电信要保持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必须实现观念创新。可以说,帮助广大员工消除垄断条件下形成的传统观念,牢固地树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价值观,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去年,我们在全公司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创新与超越”的系列教育活动。为了使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利用局域网有关学习资料,在网上组织讨论和征文比赛等,在全公司倡导敢于突破常规,打破条条框框,鼓励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创新与超越”的大讨论和网上征文比赛,在全公司营造了一种超越过去、超越自我的舆论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全公司创新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公司已建立了创新工作管理体系,形成了创新工作机制。

第二是开展“客户意识”教育活动。为强化全员的客户服务意识,我们从寻找身边的醴陵事件入手,建立了“客户意识大讨论”专题网站,并以客户意识大讨论为轴,建立了“e丝不苟”、“e望无际”,“e目了然”、“e挥而就”等专栏,充实了内容,并组织了全公司的网上讨论活动,逐步将活动推向深入。据统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总访问人次3100多次,员工发表各类贴子360多篇,网络点击数达9260次,230多名员工上网参加了现场讨论。客户意识大讨论活动的开展,升华了广大员工对“客户服务关系到电信企业兴衰成败”的认识,强化了员工“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公司上下积极行动起来,从前台到后台、从基层到机关,努力提升服务层次,树立了深圳电信的服务新形象。

四、把“网”作为交流渠道,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新效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员工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感到网上交流有其快速、平等、亲切的特点,运用网上沟通交流,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合力和有效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使企业的管理更趋人性化,增强企业的亲和力,公司开辟了“e论纷纷网上行”系列员工网上论坛。我们围绕企业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捕捉热点问题定期开展网上交流活动,先后组织了“用人机制”、“客户意识”、“共话六个转变”、“来自宽带大会战和保收入大会战的思考与感受”等四次网上交流活动。公司领导、职能部室领导和广大员工直接在网上对话,员工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对企业改革发展的看法,为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共商企业发展大计,还可以向公司领导反映平时不敢提或不便提的意见和建议。公司领导与基层员工吐露心声,交流感情,解答员工关心的问题,拓宽了领导与员工交流沟通的渠道,形成了一个可以让员工畅所欲言发表意见,可以对企业“议论纷纷”的轻松环境,增强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深受员工的欢迎。许多员工还建议公司领导定期与中层干部和基层员工在网上进行思想交流,以谈话、谈心的方式,与他们见面。

我们还设置了“廉政信箱”,群众有什么意见、问题、看法,包括举报违纪违法等问题,都可以通过网上“廉政信箱”直接向公司领导和纪检监察部门反映,及时得到处理。数据局、新技术中心还开通了24小时对员工开放的全天候“网上直通车”,制作了“实话实说”、“我有话说”、“你说、我说、大家说”和分类聊天室、谈心屋等。到目前为止,上网注册的用户数达650个,发表文章20__多篇。通过开展这些喜闻乐见的活动和开辟形式新颖的专题网站,吸引了员工的广泛参与,逐步实现了从主要面向管理人员到面向全体员工的延伸。

网上思想交流活动的开展,拉近了领导与员工的距离,增强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克服了过去思想政治工作“居高临下”、“你说我做”的老一套做法,把思想政治工作向民主化方向推进,使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了“两个转变”。即由单向“灌输型”向双向“交流型”转变、由“被动式”向“参与互动式”转变。

我们还把网上思想交流作为员工的内心观察室,作为把握员工思想动态的阵地。通过网上交流,掌握员工真实的思想脉搏,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及时有的放矢地做好引导、教育工作和帮助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当在网上了解到员工对住房问题所提的意见后,立即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解决方案,受到员工的一致好评。另外,我们还就员工比较关心的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改革等问题,在网上开展调研,由政工骨干当版主,及时将员工的意见收集整理,有针对性地做好释疑解惑、理顺情绪的工作。

上一篇:省级三好学生主要事迹范文 下一篇:非常女生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