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深长的句子范文

时间:2023-11-12 05:06:42

意味深长的句子篇1

关键词:运用;比较法;落实词句;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185-01

如何落实词句教学目标呢?要达到第一层目标,常用的方法是: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要达到第二层目标,我常常采用比较法去引导学生品词品句,品出“味”来。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例去谈谈几种比较法。

一、换词比较

如《可爱的草塘》一课中,“浪花翠绿翠绿的,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中的“赶”,可以引导学生换上“接”字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可以看出:“接”是指前一层浪花过去了,后一层浪花跟上来;“赶”是 指前一层浪花还没有过去,后一层浪花就追上来,起弧的节奏快,能显示出浪花的活跃。这样――比较体味,学生队“赶”用在这里的含义和表现力就理解得比较深刻了。

又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写道“一位老奶奶双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把‘拄’换成‘拿’,好不好?”学生一比较,纷纷说:“不好,因为拄着可以看出是老奶奶快站不住了,必须借助拐杖撑地才行,从后面的‘背靠’也可以看出来。”我顺势引导学生:“老奶奶年纪大,快站不住了,还要在那里等候总理的灵车,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便会得出:这表现了老奶奶对总理的尊敬、怀念、渴望见到总理的感情。这样,学生通过换词品味,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加深了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换词比较法,通过换上相近的词进行比较,学生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多进行这样的训练,能培养推敲词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二、换句比较

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中写小艇的样子时,出示下面两段话让学生比较,讨论:那一段写得生动?

1、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起来轻快灵活。

2、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学生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课文中的一段话写得生动。因为它用人们熟悉的独木船、新月、蛇作比喻,让人们眼前就有了小艇的样子。学生通过比较,锻炼了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领悟到运用比喻的精妙之处。

又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第一段时,我出示了以下两个句子让学生比较,让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

1、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心理非常悲痛。

2、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两句话都写我悲痛的心情。不同的是第1句写的概括,第2句写得具体。第2句中虽然没有出现“悲痛”一词,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我”极其悲痛的心情,句中不仅写出“我”如何悲痛,而且写出“我”悲痛的原因,感情非常真实,因此,第2句比第1句写得好。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句式的句子,可采用变换句式的方法加以推敲、比较。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个关键句子“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可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呢?经过比较,学生能悟出:运用反问句能更强烈表达出鲁迅先生对黑暗的旧社会的憎恨之情。

三、增删比较

在课文中,有很多词句用得准确生动,包住着思想感情,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之后写下来的。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没有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品味,那么,学生对于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些思想内容的,就会缺乏比较具体的、全面的了解。而培养和提高这方面的分析能力,这应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我常常使用增删比较法。

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学生通过读课文后会知道:课文表现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但是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个中心的呢?那就要通过品味词句去了解了。如在教学这些句子“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他一句一句地审阅”时,让学生把带点的词删去,让学生比较;句子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比较,能够体会到:“一尺来高”用得好,它写出总理要审阅的文件很多;“一句一句”用得好,说明总理对每一句话都看得仔细。

通过这样抓重点词删除比较,不但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知道:作者是运用这些词句去准确表达内容的。

还有一种是增加比较。如在教学《舍身炸暗堡》一文时,有一句话“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教学这个句子时,在句子上添词变成“连长,让我去炸掉它吧!”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能够体会出课文的句子用得好,因为能够表达出请求任务时的坚定,毫不犹豫。语言简洁、有力、掷地有声。

意味深长的句子篇2

郁飞的《关于我的父亲的》中,有这么一段让人颇受启发的文字:“1934年7月,杭州酷热,父亲和母亲便带了才六七岁的我上青岛去住了一个月,随后又去当时的故都北平”。在他后来发表的《故都日记》里,8月16日的最后一段是:“接《人世间》社快信,王佘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明日来坐索”。17日的头一句又是:“晨起,为王佘杞写了两千字,题名:‘故都的秋’”。可见还是编者的函索坐索逼出来的急就章。(见2006年6月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第82页)

这就难怪,《故都的秋》虽说确实写得隽永而富有情致,其中蕴涵了作者深厚的功底、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体会,但细心研读,总不难发现其中仍伴随着不少(因逼所致的)瑕疵。

①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玩赏不到十足。

③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一年了。

④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⑤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⑥“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以上六个句子(均见2006年5月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本第三单元《故都的秋》),句句都是问题句:

句子①有两大问题,一是“我的不远千里”中“的”,不要反而好,否则,总给人似乎在听日本人说中国话(“你的,八格呀路的,大大的”)的感觉,如果说,这是作者长期留学在日本,生活在日本的“习惯遗产”,那倒也罢;二是该句“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后半句虽然用了似在强调的“这”,但读起来让人感到十足是累赘,前半句已经用了“尝一尝”,而且在“秋”字上也加了引号,这就不难让人体会到”秋味”了,何须“这故都的秋味”来把隽永意味弄得索然寡味?

句子②,前边既是“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后边就应该是“总尝不透,看不饱,玩赏不到十足”。这样,才显得陈述一致且连贯。

句子③,“已”和“将近”矛盾,大可删去其中之一。

句子④,前文并没有说“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也”用在后半句更显得妥帖;否则,显得突兀而费解。

句子⑤,作为段头句,“更”来得没有由头,前文并没有说明什么是北国的特产,这里何“更”之有?

句子⑥,括号中的“了”应该加引号,这样,既强调又突出且规范。

意味深长的句子篇3

一、辩词析句的传统

辩词析句主要针对词汇和句子的理解而言。“辩词”即辨别、辨识词语,“辨”的本义是“判别、区别、辨别”,见《说文解字》:“辨,判也”,《小尔雅》:“辨,别也”,《木兰诗》“安能辨我是雌雄”一句中的“辨”字就是这个意思。“析句”即分析、品析句子,由“析”字“劈木头”的本义引申出分析、辨认、赏析的意义,见《说文解字》:“析,破木也。从木从斤”。陶渊明《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中的“析”字用的就是分析、赏析的引申义。

辩词析句是对涵泳体味传统阅读方法的延伸和深化。“涵泳”的本义是“潜游水中,沉浸水中”的意思。明确提出涵泳体味法的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他提出:“诗须是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学者读书,须要致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1]“涵泳”在朱熹先生的观点里不仅是读书品味的一个方法,还是自我反省,涵养德性的一种方法。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继承和发展了“涵泳体味”的读书方法,他在家书中说:“朱子教人读书之法,此二语最为精当……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2]他把读书时的反复诵读和品味形象地比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也就是必须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清代王夫之对涵泳体味法进行深化,他强调对语词、句子、语言环境的重视,提出在整体观照下对字词、语意的赏析,他在《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二九》中说到:“熟绎上下文,涵泳以求其立言之指,则差别毕见矣。”

新中国建国以来,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首次明确提出“双基”。所谓“双基”,一指语文基础知识:字、词、句、篇;二指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由此可见,辩词析句是落实语文双基的可行办法之一,是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正是如此,辩词析句在语文教学中才得到长足发展。

当代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陈钟樑先生旗帜鲜明地提出:“辩词析句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离开了辨词析句, 又何以能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呢?”[3]

二、辩词析句的意义

为什么要提倡辩词析句?辩词析句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有何意义、价值?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促成语文教学回归本真。语文教学的本真是什么?2013年《语文建设》第1至3期在“关注”栏目连续刊发了“本真语文”的系列文章,这些文章从理论认识和实践运用层面回答了本真语文的要点,正如本真语文的《聚龙宣言》所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认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蕴含在工具性中,要紧扣字、词、句、断、篇教语文,贴近学生的兴趣和生活需要教语文。”[4]辩词析句以词和句为基本单位品析语文,感受语言文字的内涵、意味、情志,可谓地道的“语文味”,促成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二是促成语文教学的多维互动对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进一步讲,对话就是围绕文本展开多维互动的学习、讨论、评价,是对文本体现出的思想、情感、风格、语言特色和启迪等方面的对话。达成多维互动的对话,依靠的是实实在在对文本中词语、句子的感受和品析,而不是漂浮于云彩之上的空架分析。惟其如此,方能真切体会到小说的形象、寓言的意味、散文的韵味、诗歌的凝练、戏剧的婉转,说明文的精确等等。

三是有助于课文的解读。课文解读是学与教的前提和基础,接受美学有“作者已死”的说法,即提倡读者对文本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需要破除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授受式教学观,它建议读者(学生)立足于文本,“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行走在字里行间,感受语言文字的呼吸脉搏,完成作品意义的重构。所以,语文新课程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辩词析句的运用

辨词析句是语文教学中品味词句环节的一个常用办法,体现了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使用不当就枯燥乏味、支离破碎,使用得当则画龙点睛、境界全出。哪些词句需要“辩”和“析”呢?笔者认为,当属课文标题、关键词、重点词和重点句、难句。辩词析句的切入点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重视对课文标题中的文眼词语进行辨析。标题往往是“文眼”,其中有些词语是需要认真思考和辨析的。比如,《窃读记》(人教版五上)的“窃”字巧妙地揭示了作者混在成人中偷偷读书的心理和智慧,还明确地指点了课文教学的线索;李汉荣的《山中访友》(人教版七上)之“友”字包括: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等,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对自然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白居易的《长恨歌》(人教版高二选修)的“恨”字,如果不仔细体会和辨析的话,很难品出“恨”字的真正意味:遗憾,而很容易望文生义理解为:怨恨。我们不能忽略全篇语境和作者的感情都在大篇幅地渲染对李杨爱情悲剧的遗憾,正如原诗感慨:“九月九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哪有怨恨味儿?此外,如荀子《劝学》(人教版高一必修)的“劝”字,由于古今词义的演变和对文本解读的差异,很多老师自然而然地解读为“劝告、规劝、劝诫”,其实本文的“劝”字应作“鼓励”讲,用的是本义,《说文》:“劝,勉也”。文中荀子循循善诱,无非在于鼓励学子们创建良好读书环境,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可谓“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二是回到语境,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第一学段至第四学段在“阅读”部分都强调理解“词语和句子要结合上下文理解、推想、揣摩”,即强调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词语和句子的辨析都需要结合语境,很多语文教师在理解词句时都不习惯结合语境,而喜欢采用诸如字词典义项式的标准解释,独立于课文语境之外解释词语,这违反了语文学习感知的原理,即感性认识的形象性,而抽干了词句水分,变成干瘪的抽象语言文字符号了。

请看一则案例:

【案例枚举】《斑羚飞渡》词语辨析

一位老师教学初中语文《斑羚飞渡》时,解决生词:进退维谷、一尘不染、迥然不同、眼花缭乱,教师先让学生读词语,然后解释词语——进退维谷:进退两难。谷,比喻困难的境地;一尘不染:形容非常清净、纯洁;迥然不同:迥然,距离很远的样子,形容差别很大;眼花缭乱:眼睛看复杂的色彩而感到迷乱。

【案例分析】

这一做法把词语的理解孤立于课文语境之外,变成词条解释了。学生能感受到的只有解释而已,时间一长,便没什么印象了,再次遇到又变成生词,不能形成知识的迁移。

句子的分析理解也不能脱离语境。例如:“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5](鲁迅《孔乙己》)这句话的字面意义是:孔乙己站着喝酒,穿的是长衫,只有他一个人如此。如果只理解到这儿,那就没有弄清作者在这句话中所表达的深意,也就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义。小说上文曾经介绍过:站着喝酒的是“短衣帮”,“穿长衫的”都要踱到里面,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在这个背景下,偏偏有一个人,站着喝酒,穿的却是长衫,而且他是唯一一个这样做的人。那么,我们就要问一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原来,孔乙己是个读书人,但到五十多岁了连个秀才也没“捞”到,又不会营生,越过越穷,所以只能站着喝酒;但他又看不起“短衣帮”,不肯与他们为伍,所以总是穿着一件长衫。有了这样的上下文语境,再理解这句话,那么一个穷苦、寒酸而又非常迂腐、可笑的人物形象就清晰地站在了我们的面前,作者的态度也就不言自明了。

三是关注单元导语的提示。“单元导语”是教科书助读系统的重要构成,它往往提示本单元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多版本语文教材都有这个编排特点,然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受到老师的漠视。以下摘录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几例:

人教版四年级单元导语:

上册第一单元: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

上册第三单元: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

下册第一单元: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下册第二单元:理解重点词句和段落

下册第五单元: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

下册第六单元: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片断

下册第七单元: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

人教版五年级单元导语:

上册第四单元: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上册第六单元: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上册第七单元: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下册第一单元: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下册第二单元: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

以上所列单元导语,体现了教材编者的观点,是语文教师教学设计中确定单元重难点的参考依据之一,也可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建议。

四是重视课后练习设置的词句练习题。课后练习是部分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容易忽略的一个板块,常常不参考课后练习,或者把课后练习作为一个独立训练的作业环节。我们都知道课后练习是教材的练习系统,是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编者的意图也很明显:课后练习往往暗示着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可以说,课后练习是教学设计的风向标。值得一提的是,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为例,课后练习的编排理念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设计,具体体例往往是整体感知文本(如朗读、默读全文)、品味鉴赏词句(如体会、理解加点词,品味语句等)、拓展探究阅读三个模块。即课后练习第二、三题往往是关涉重点词语辨析品味和重点难点语句品析的。有研究者曾就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分布做过统计,“涉及到理解层次的字词、句子分析的练习共出现268次,占练数的31.01%;文中细节揣摩的练习有180次,占总数的20.83%。” [7]可以看出词语、句子的辨析占课后练习比例超过一半。试看以下案例:

【案例枚举】《春》(人教版七上)课后练习

二、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仔细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地”“钻”用得很好,好在哪里?)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如果把“闹”换成“叫”,有什么不好?)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这一句先说春风“像母亲的手”,是比喻;又顺着说它能“抚摸”,是拟人。这个句子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使用,写出了春风怎样的特点?)

4.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

【案例评析】《春》课后练在人教版教材里只是一个缩影,它代表了通例,这个课后练习可以用“文笔精华”这个术语来概括,因为它涉及到对文中词语的辨析、品味、推敲、揣摩,也涉及到文中重难点句子的分析、品味和鉴赏。课后练习的这一特点提示我们指导实习生教学设计时,须切实重视和利用好课后练习。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教学中辩词析句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蕴含着宝贵的学习经验,结合语文新课程的理念恰当地运用是走进文本的切入点,有助于语文教学回归语文本真之路。关注课题的“题眼”、文中重难点词句、单元导语、课后练习的运用,对于辩词析句有较强的可行性。当然,还有很多相关的领域值得进一步探析,如:辩词析句与语感的关系、辩词析句与文本细读的关系,辩词析句在中考、高考试题里的体现及阅读教学的呼应等,如此种种,不能一一尽言,留待进一步探讨。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普洱学院校级一般项目“《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研究”(201304)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靖德.朱子语类·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M].长沙:岳麓书社,1985.

[3]陈钟樑.肤浅: 不属于我们新一代[J].语文教学通讯,2006,(09):15

[4]《语文建设》杂志、《语言文字报》等.聚龙宣言.语文建设[J],2013,(01):5

[5]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195.

[6]王本华.句子的理解[EB/OL].人教网.

[7]张慧.语文教材七——九年级课后练习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05):23.

意味深长的句子篇4

1、爷爷慈爱地拍着我的小脑瓜,意味深长的一句:“孩子你还小,等你长大了你就会明白的。”

2、校长每周一说的话都意味深长,让人永生难忘。

3、刚进家门爸爸就意味深长的告诉我这个世界是有志者的天下。

4、禅师意味深长地对弟子说:“时间到了!”

5、她向他投去意味深长的目光。

6、老师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为了自己的将来,努力学习吧!”

7、她沉默了一会儿才意味深长的回答。

8、当海豹看到宫凯时,便意味深长地凝视着他。

9、我通常有一个意味深长和有趣的周末。

10、“其实,你无需自卑,为什么不尝试和享受着昂起头来的美丽呢。”()一节课后,老师深深地望着他的眼瞳,带着意味深长的语气对他说。

11、这是一首意味深长的诗歌,还有非常美丽的摄影风光作品。

12、爸妈昨天和我讲的话意味深长,这些话我会记住一辈子的。

13、在村里德高望重的陈爷爷待人和蔼可亲,对年轻人更是如此,他经常意味深长的说,村子的未来还在年轻人身上。

14、我小时候做的那一件事直到我长大之后才感觉到意味深长,永远无法忘怀。

15、他的这番话意味深长。触动了我的心弦,让我久久不能入睡。

16、父母对我说的话意味深长,我此刻还是记忆犹新!

17、我站在山顶驻足痴望着远处的崇山峻岭,爸爸意味深长的说:“真是站得高望的远啊!”

18、画面古典优美,故事意味深长。

19、书中故事介绍了中国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重大事件和意味深长的传说,语言通俗流畅。

20、实际上,正是你的演奏给予我一个意味深长的秋天。

21、老师刚才说的话意味深长,全班同学永远也不会忘记老师今天说的话。

22、每次品味父亲那经过岁月漂洗的深沉的爱,我就懂得了他意味深长的无私付出。

23、他慢慢走出房间,寂静的空气中却仿佛还回荡着他意味深长的话语

24、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

25、父亲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如果这个漏斗代表你,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那么每天你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

26、朋友不是书,它比书更绚丽;朋友不是歌,它比歌更动听;朋友应该是诗——有诗的飘逸;朋友应该是梦——有梦的美丽;朋友更应该是那意味深长的散文,写过昨天又期待未来。

27、布洛赫的全书封笔之语意味深长,虽与前面的观点不无相违之处,但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一语破的。

28、他常常在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发出意味深长地一笑,继而便是乐观的分析,玩笑般的评价。

意味深长的句子篇5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1、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

2、离离:形容野草茂盛,长长下垂的叶子随风摇摆的样子

3、枯:枯萎

4、荣:繁荣茂盛

【译文】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野草的香味远远传来,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繁茂的草儿也充满着离别之情。

【鉴赏】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就显得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意味深长的句子篇6

怎样才能使文章生动有趣,充满幽默感呢?

一、词汇丰富,表现出灵动鲜活之美

灵活运用优雅的词语,能使文章的语言灵动鲜活,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如:流水(清清),荡漾起声和色的韵律,飘逸出生命的华彩

流水(柔柔),点染开情与感的温和,播洒下爱情的春露。

流水(蓬蓬),激扬了力与美的交响,迸发出灵魂的坚韧。

上面文段中加点的这些带有感彩的动词,优雅而有韵味,再者“荡漾”与“韵律”、“飘逸”与“华彩”……这些巧妙的搭配共同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丽的意境,特别是更婉转而清晰地表达了对水的赞美之情,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加括号的是形容词的重叠,重叠后就使语言充满韵味,具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

二、句式灵活,表现出音韵和谐之美

句式的巧妙运用,能让语言表现出活泼明快具有音韵和谐之美。请看下面句子:

看看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1)杭州的春天是美丽的,瑞士的夏天是美妙的,济南的秋天是凉爽的;

(2)上帝把美丽的春天留给杭州,将艺术的夏天赐给瑞士,而把凉爽的秋天送给济南。

这里前后两句一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前一句是一般陈述句,后一句是把字句,并变陈述句为拟人句,表达效果迥异,不但生动活泼,而且富有情趣,具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三、描绘传神,表现出诗情画意之美

漫步在梅林小径,独观此香雪奇观,我深深被她多彩多姿的魅力吸引了:白如雪,绯如桃,一枝独秀,数朵争妍。整片梅林里,弥漫着淡雅清香。更有流溪河穿行其间,片片花瓣随流水,朵朵香雪逐清波。观此景,闻此味,宛如天仙挥长袖,嫦娥洒暗香。萝岗香雪的魅力,恰在于此。 ――《香雪?红梅》

这段文字特别注重了描绘的传神,你看作者笔下的“香雪红梅”是多么的具有魅力而令人神往。

四、情感充沛,表现出抒情议论之美

王维国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考场作文对语言的要求不仅限于在“美”,更重要的还在“情”。

①我激动了,抚摸着这一树红梅,两行热泪自眼眶溢出――不,这是感性的结晶,是激情的精华!那一刻,我与它相视无言,只有那泪滴与雪花在无声的交流着……

②它红得鲜艳,使人想起了歌乐山上的一位位爱国忠魂。长眠此山,他们也许已被世人遗忘。但这一树红梅,却是他们“为国牺牲敢惜身”的写照。倘若为烈士们树一丰碑,那么,就在这周围栽一圈红梅吧――让烈士们当年殉国之血,把这红岩梅染红,让它红得灿烂!

怎样使语言充满激情呢?一要热情真挚,要抒发发自内心的感受。二要丰富细腻,如上文①②段中对“洒泪”和“联想”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从中体现了作者感情的细腻;三是自然和谐,抒情要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和叙述,才能达到抒感的效果,如上文从看到“红梅”引出“爱国忠魂”的回忆,从而抒发了自己赞美英烈的情感,就显得非常和谐自然。

五、语言幽默,表现出独特个性之美

幽默的语言是充满风趣、可笑和深长意味的智慧语言。我们的作文语言既要有趣,又要有让人回味的东西。一味地有趣而没有深长意味的语言不是幽默,而是滑稽。所以说幽默是有智慧的滑稽,而滑稽是无智慧的幽默。

(一)聪明的命题彰显智慧的幽默

“文好题一半”,有智慧的幽默作文往往有一个巧妙的标题,谋划幽默语言千万不可错过标题。

1. 巧用比喻,传递真情。

如《鞋医生》是一个比喻式的标题,将修鞋工比喻为医生,情真意切。

2. 寓庄于谐,幽默风趣。

《我要我的滋味》、《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利用广告词或歌词的诙谐活泼调动读者阅读情趣,尽展90后青春风采。

(二)巧用修辞推出幽默语言的亮点

幽默效果的产生多是因为“与众不同”。不同的修辞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如带有幽默色彩的反语就是利用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达到超乎寻常的作用;与带讽刺性的幽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夸张则是针对客观事物内在的矛盾性,用显微镜的方式将它的状态放大,给读者以更鲜明的形象和情趣。

(三)不动声色地叙述也会产生幽默的效果

作文中作者着意为之的叙述,目的是已经预设好的,就是要引领读者去领略最终的幽默艺术。有时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故意,也可以说是一种灰色幽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一种气魄和耐力,一种包含智慧的平和心以及思路上的层层深入,使最终价值思想指向幽默。

(四)故意曲说造成的理解指向的不同而产生幽默

为了一定的表达需要,有意巧妙地对有关词语进行曲解或借题发挥,以造成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增强表达效果。运用曲说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情趣。

意味深长的句子篇7

? 1. 文章的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它的作用主要有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文章的线

索、揭示文章的中心、点明写作对象

2. 词语含义

3. 概括内容与中心的关系(揭示了,点明了)

4. 与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情感;是作者感情触发点)

5. 线索、悬念

6. 运用比喻、化用诗词、引用歌词、一语双关等

7. 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

? 1. 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2.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3. 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思想个性)

4. 点明中心(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5. 在文章开头:总领全文、 引出下文等作用

? 1. 在文章中间:承接上文 ,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

2. 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照应开头、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升华主题、

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

3. 品味句子或语段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比喻义、引伸义、双关义找出文中你

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4. 在写作时必得结合文章的具体内部实质意义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

1. 通读全文,把握主旨。依据语感揣摩词义,结合上下文,联系语境辨别、验证。

2. 结合修辞手法理解词语含义。

3. 结合作者的情感倾向理解词语。

4. 内涵丰富的句子要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弄清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用化虚为实

的方法理解;

5. 结构复杂的句子要采用紧缩的方法,去掉附加成分,抓住主干。

6. 句不离段,即参照本段的中心意思去理解句子。

7. 根据句子的位置理解句子含义。总结句有总括全段或全文的作用,理解它要从上文

找答案;过渡句既总结上文,又领起下文,理解它就要前后结合;起始句总领下文,理解它可先理解下文。

8. 理解句子的修饰、限定成分。修饰、限定成分常常能帮助我们打开理解句子的窗口,

从中挖掘出句子的深层含义。

9. 借用法:即借用原文中具有相似意义的句子。

10. 裁剪法:将分散在文章中有用的句子拼接融合在一起。把和语句有关的大段文字压

缩整理,用规范的语言表述出来。

11.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12.

? 人称

1. 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记叙。确定是笔者本人,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和力和真实感。

2. 第三人称:以第三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可以从多方面叙述。

3. 注意: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可能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

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和力,便于感情的交流。

? 1.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3. 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

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4. 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

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5. 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

加工等环节。

6. 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意味深长的句子篇8

2、诗作鉴赏: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3、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为两个词组,而不是两句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

4、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5、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有些堪比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6、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全诗最后用一双关句,写出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7、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此诗写在溧阳,到了清代,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历久而不衰的。

上一篇:高一物理试题范文 下一篇:趣事新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