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叫中华范文

时间:2023-12-08 06:15:49

我的妈妈叫中华篇1

我叫兰媛媛,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普通,但名字的背后,却有很多故事,想了解吗,那就听我细细道来吧,

听妈妈讲,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我,一个小生命诞生了,三千五百克的体重,胖嘟嘟的脸蛋,双眼皮,大眼睛,可爱极了,全家人欣喜不已,都争先恐后来抱我。过了几天,大家都欢天喜地地为我取名字,“叫兰天吧”!爸爸兴奋地说,“兰天白云富有诗意,好听。”“不行,不行,天太大,咱担不起啊,爷爷摇了摇头,那叫兰清华,爸爸接着说,他希望我以后有出息,能向清华大学冲刺。还北大呢!做你的黄粱美梦去吧!妈妈嘲笑了爸爸几句,爸爸咧着嘴尴尬地笑着,没有做声。我看叫兰晴不错,妈妈说,这孩子像晴天一样,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多好!好是好,可这不和她姑妈的名字‘青’谐音吗?爸爸又发话了,,妈妈这才恍然大悟。“就叫乐乐吧!这孩子一生下来就会笑。‘奶奶瞅着我的小脸蛋喜滋滋地说。不好,不好!又土又俗。妈妈把头摇的像拨浪鼓。兰丛荷,怎么样颇有学问的姑父扶了扶他那高度近视眼镜一本正经地说,瞧,这孩子,多漂亮!双眼皮,大眼睛姑父像诗人一般,用优美的语言把我比做荷花赞美了一番,但最终因和我姑妈的名字有一字同音而被放弃。叫兰彩虹爷爷脱口而出,亏你想得出,奶奶叫彩玲,孙女叫彩虹。奶奶生气地瞪了爷爷一眼,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大家又陆续为我取了许多名字,什么燕飞、梦圆、旭彤……最后,兰晶晶”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天上星,亮晶晶,希望我成为一颗最亮的星。这个名字就这样被叫开了。

可是好景不长,十多天以后,姑妈到我家,告诉爸妈;“听人家说,这个名字不好,兰晶晶同兰净净,不吉利。”就这样,这个名字在爸爸妈妈的惋惜声中消失了。

以后的一段日子里,我便没有了名字,大家都呼我“丫头“直到爸爸单位让报户口,这才又想起给我取名字。起名字太难了,爸爸和妈妈又绞尽脑汁地为我取了许多名字,最后还是一一被否定。最后妈妈索性拿起新华字典,查了半天,忽然兴奋地喊了起来;“有了,就叫兰媛媛”吧!‘媛代表美好和美丽。希望我能长成一个美丽的女孩,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这样,我终于有了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一直陪我走到现在。

我的名字起的不错吧!你也说一说你名字的故事,让我们听听,好吗?

我的妈妈叫中华篇2

妈妈有了一个营的儿子

5.12地震后,驻滇某师装甲团坦克二营在绵阳安县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不知什么时候起,队伍里多了一对中年夫妇,男的总是默默帮助战士们搬卸东西,女的永远是在浣洗缝补着迷彩军衣。这对夫妇丈夫叫陈刚,妻子叫张秀华。他们的独生子、曾经是消防战士的陈平2006年在参加一次抢险任务时不幸牺牲,年仅19岁。陈平牺牲后被公安部评为革命烈士,授予一等功。张秀华被评为“英雄母亲”。 得知陈刚夫妇的情况后,二营的战士们都亲切地管张秀华叫“张妈妈”。

“长大后还送他去部队”

虽然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但张秀华一直有个梦:希望再次拥有自己的孩子。二营营长李军一直惦记着,是不是可以帮助张妈妈圆了这个梦。他将想法汇报给了上级领导,在部队首长的关心下,成都锦江妇产科医院生殖中心接下了这个任务。经历了两次试管孕育的试验后,老天眷顾,张秀华终于怀孕了。4月9日下午,喜讯电话终于响起。生殖中心主任钟影高兴地告诉记者:“请转告官兵,我们不负所托!”

当晚,记者与远在安县清泉镇的张秀华取得联系。电话里,张秀华的声音洋溢着幸福:“打B超的时候,医生说,娃娃的手、脚都看得到了。老公每天在家给我做好吃的。我胖了,他瘦了。”张秀华说,孩子生下来可以走路了,她和丈夫就会带着孩子到云南,专程去看望装甲团的官兵们。 “如果是一个男孩,长大后,我们还是要送他去部队!”

官兵亲手缝制迷彩婴儿服

当记者把这个喜讯告诉远在云南的装甲团官兵时,电话里,团长马洪昌笑声爽朗:“我代表全团官兵恭喜英雄妈妈,祝她生一个胖宝宝!”正在驻训的坦克二营营长李军则集合全营官兵,告知大家好消息:“英雄妈妈怀孕成功!我们在训练场上遥祝张妈妈身体健康!”战士们真心地为张妈妈鼓起了掌。李军特意请记者转告张妈妈:“我们答应过张妈妈,会亲手给孩子缝制一套小迷彩服,现在已经开始准备了!”

我的妈妈叫中华篇3

那是07年的夏天,我和妈妈随三姨一家从西安坐火车到华阴县华山脚下,准备晚上登山,采购了许多食物,还有手套和手电,并在上山之前品尝了陕特的风味小吃。

大约晚上10点钟,我们随着上山的人群从华山脚下的玉泉院出发,由三姨家的哥哥带路,我们打着手电,光线只能照到5米内,看不见旁边的悬崖深谷,根本感觉不到一点儿害怕。前方黑乎乎的,只能听见悬崖下湍急的流水声和呼呼的风声。

走过五里关、石门、莎萝坪,来到毛女洞,洞旁边的石碑上有关于毛女的传说:从前有一个皇宫里的宫女为了躲避给死人陪葬,逃到了华山里,饿了吃树叶和野果子,渴了喝山泉水,日子久了,她身上就长出了绿毛,所以人们把她叫毛女仙姑,将她住的洞叫毛女洞。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千尺幢和百尺峡了。那两段可险了,路窄而陡,人们好像从石头里钻出来的,看着头顶的巨石,我的腿都在颤抖着,我问这些石头倒塌了怎么办?姨夫说:“这些石山是天然形成的,非常坚硬,不会倒塌的。”我半信半疑想,大自然的力量可真大啊。放眼望去几乎是七十度的角度,令人头晕目眩,宽度不足一米,上山的队伍像一个盘旋而上的长龙缓缓的向前推进。经过了卧牛台和擦耳崖,来到了一个几乎是直角的天梯,台阶很窄,手抓不好铁锁就会摔下来,我大胆地往上爬,妈妈紧跟在我的后面,那时我爬天梯的情景就像壁虎在墙上爬,除非有强力吸盘才可能爬上去。三姨一家被天梯下了个半死,哥哥声音颤抖的喊叫:“姨妈,我连吓带饿走不动了。”把我笑得前仰后合,陕西方言在我看起来极具风趣。三姨一家到了日月崖租了一个帐篷去休息了,此时已经凌晨3点多了,妈妈也想休息,而毫不疲乏的我坚定的说:“你们不去我自己去。”妈妈不放心,同我一起前行,一路跋涉到清晨5点多,爬上了海拔2100米的东峰,上观日台看日出,还抢拍了我亲自用手托起太阳的照片,随后又去了中峰和西峰,西峰又叫莲花峰,上面有陈香劈山救母的石头裂缝,还有一个2米多高的宝莲灯和一个巨大的神斧,这些据说都是当年陈香所用的。

我终于爬上了期望已久的华山最高峰——南峰,山顶有一个石碑,雕刻着“华山极顶2160米”还有一个神秘的符号,石碑周围有两道铁锁,上面挂满了红丝带和吉祥锁,我也在显眼处挂上了一把平安锁,石碑旁边有一个小水潭,清澈见底好似我们新疆的小天池,美丽极了,我迫不及待地让妈妈给我照相作为纪念。此时的体力已透支到了极点,我一屁股坐下来,发现脚底的石头上有许多文字,我一边狼吞虎咽的吃着面包和水果,一边欣赏这俊秀的字体,真正体会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含义。

休息片刻,听一游客说华山还有更险的地方叫华山栈道,我立刻来了精神,虽然妈妈的腿早已不听使唤,但为了我的安全还是陪我去了,妈妈被眼前山边只有一尺来宽悬空的木板栈道给吓坏了,惊讶的说:“这万丈深渊,万一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说啥也不让我冒险。我清楚地看到妈妈的腿在颤抖,但倔犟的我手抓铁锁小心翼翼的迈开了步子,其实并不可怕,只是更惊险、更刺激、更好玩。

大约上午11点多我们准备返回,妈妈说:“还是坐索道下山吧”,而游行未减的我却说:“我到华山旅游,以登山为最大乐趣,我们从这里一直走下去,体味下山难的感受”,妈妈还是顺从了我。

从山顶往下走,石阶依山体曲折而下,有时陡峭无比,我手攥紧铁锁生怕滚下去,战战兢兢十分小心,此时我的双腿早已像灌了铅一样,就在我疲惫不堪时,遇见了几个拄着登山拐杖的台湾游客,友好的和我们交谈起来,当得知我从昨天晚上一直走到现在时,还举起大拇指夸奖我是个了不起的小姑娘,我的心里美滋滋的,也不觉得累了,于是我们结伴而行。没走多久又遇见一个美国留学生和她的中国干爹。妈妈还给我们拍了一张友谊照片,这可是一张最有意义的照片,直到下午5点多,我们终于回到了华山脚下的玉泉院。

我的妈妈叫中华篇4

今天阳光灿烂,鸭妈妈一家像平时一样向公园出发了。当鸭妈妈走到马路对面的人行道,回头看自己的孩子时,不禁大吃一惊:身后一只小鸭子也没有!天啊!孩子们呢?鸭妈妈着急地“嘎嘎”叫着。这时,它隐约听到了小鸭子们的叫声,这才发现路边的井盖打开着,而孩子们没注意,都掉了下去!小鸭子们在下水道里直扑腾:有的用力地扇着翅膀,有的使劲地蹬着水,有的把脖子伸得老长……鸭妈妈站在井盖边,把脖子拼命往下伸,想把小鸭们叼起来。可是下水道太深,鸭妈妈再怎么努力也够不着落水的小鸭子。

怎么办?鸭妈妈抬起头,看见巡警威廉正在不远处执勤,立即飞奔到他的脚边,大声而急切地叫着。威廉听到了叫声,低下头一脸茫然地看着鸭妈妈。鸭妈妈更着急了,围着威廉直打转,用喙使劲地啄着威廉的裤腿。威廉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跟着鸭妈妈赶往事发地点。

威廉站在下水道的边上,看见了那六只将要被冲走的小鸭子,他二话不说,立刻蹲下来,把手伸进下水道想把小鸭子捞出来。哎呀,还是够不着!这时路上的行人也来帮忙了,威廉趴在地上,半个身子探进了下水道,终于捞到了一只、两只……六只!小鸭子们抖着羽毛,围着鸭妈妈“嘎嘎”叫,似乎在述说着刚才的惊险。鸭妈妈不时慈爱地梳理着小鸭子们的羽毛。威廉爬起来微笑着说:“好了,真是有惊无险啊!”

不一会儿,小鸭子们又排成了一排,跟在鸭妈妈的身后,摇摇摆摆地向公园走去。在阳光的照耀下,温哥华的大街更加绚丽夺目了!

点评

小作者通过丰富而有趣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画面。细致的描写加上合情合理的想象,有点有面,带给读者一次心灵的震撼。

细致的动作描写,合情合理的想象,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小鸭子们处境的危险,真让人揪心啊!

因小鸭子们涉险,心急如焚,最终急中生智的鸭妈妈,与挽救小鸭生命的巡警威廉和路上的行人,共同演绎出一个关于“爱”的感人故事!

我的妈妈叫中华篇5

一天,阳光明媚,鸟儿在树枝上叽叽喳喳欢快地叫着。这时,一阵“嘎嘎嘎”的叫声传来耳边。只见一只鸭妈妈带着一群憨厚可爱的小鸭仔温哥华的街头漫步。瞧,那鸭妈妈挺着胸脯边走边“嘎嘎嘎”地叫着,还时不时地回头望了几下,小鸭子随着妈妈地叫声一齐应和着。仿佛鸭妈妈在带领她刚出生不久地孩子,让它们看看外面地大千世界是多么地奇妙,有趣。

突然,鸭妈妈觉得后面的叫声有点不太对劲,她循声望去,“呀,我的孩子啊!”这时,鸭妈妈的叫声一下子急切起来,望着下水道地孩子,小鸭子用尽全力不停地拍动着翅膀尖叫着,好像在说:“妈妈,妈妈,快来救救我们啊,妈妈,妈妈!”尖锐地叫声越来越急切。鸭妈妈试着用自己的手去拉小鸭子,反复好几次,可是由于距离的问题,才知道这样做都是徒劳的。忽然,鸭妈妈看到马路对面,有一个巡警,马上恢复了镇定,就想找他来帮忙。

鸭妈妈走到巡警身边,巡警也没有特别在意,但鸭妈妈却立刻咬起了他的裤脚,并且飞快地扇动着翅膀,仿佛想用这样地举动来告诉巡警,她有一件很焦急的事情,需要他的帮助。可是,面对鸭妈妈这样的反应,巡警便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这时,鸭妈妈却做了一个这样的动作:走到小鸭子落水的地方转了几圈,巡警看了看下面,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她的孩子掉入了下水道啊!”巡警听懂了鸭妈妈的意思,随即,巡警俯下身子,伸手向水中的小鸭子捞去,又怕弄伤了它们,所以轻轻地,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一并捞了起来。

鸭妈妈看到自己地孩子安全地回来了,很是欣喜。这时候,路人看到这样一幅画面,都为这个巡警鼓掌。

我的妈妈叫中华篇6

盛夏的一天,鸭妈妈带着鸭宝宝们出去散步,小鸭们乐得直拍翅膀。就这样,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排成了一排,大摇大摆的走在温哥华街头。

温哥华街头真是热闹非凡,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使小鸭们看得眼花缭乱,突然,鸭妈妈听见了下水道里有叫声,鸭妈妈侧过头去一看。知道了它的三只鸭宝宝神秘失踪,鸭妈妈急忙跑过去看了一下,下水道旁果然有三只鸭宝宝在水井中,下水道里。而且水流速度非常快,很容易将这几只鸭宝宝冲走。鸭妈妈在下水道旁转了两圈,“我们赶紧把下水道围住!”鸭妈妈大声地说道。然后,就叫了起来:“救命啊,救命啊……”

一群巡警正在执行公务,忽然听到了鸭子的叫声巡警们顺着声音赶过去一看。只见一群小鸭子围在下水道旁拼命的叫唤,这是怎么回事了呢?

巡警们跑过去定睛一看,原来是几只小鸭子跌入了下水道中。在队长的指挥下,一名巡警腰上系着保护绳,轻快敏捷到了下水道中,另一个巡警找来一个箩筐巡警把箩筐插入了下水道中,向前一提,几只小鸭子就稳稳当当的被放进了箩筐里。下水道旁的巡警们把箩筐拉了上来。获救的小鸭子们就从箩筐里奔出来,跑到鸭妈妈的身边。鸭妈妈不停地看着巡警们,并在不停的点头,向他们致谢。

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动物之间浓浓的亲情,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人和动物和谐相处是多么愉快的事啊!

我的妈妈叫中华篇7

妈妈弃我而去

左晓文的父亲左华忠由于自幼身体瘦弱,无法从事繁重的农活,成年后便开始走家串户以卖唱为生,挣的钱只能勉强度日。1985年,左华忠到江苏省淮安一个村里卖唱。该村一个名叫刘玉莲的女孩被他那抑扬顿挫的优美唱腔深深吸引住了,遂将左华忠请到家中热情款待。随着交往进一步加深,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半年后,刘玉莲嫁给了左华忠,并随他回到老家。当刘玉莲走进左华忠的家一看,心就凉了半截:两间土坯小屋,房间里根本没有值钱的东西,但事已至此,别无选择。1986年8月,刘玉莲生下了白净可爱的女儿左晓文,可女儿的出生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欢乐,她已经对这样的生活感到越来越厌倦。

10月中旬,刘玉莲弃下出生仅仅两个多月的晓文离家出走。此后刘玉莲曾托人找到左华忠私下签了离婚协议,然后就再无音讯。憨厚的左华忠从此又当爹又当妈,背着襁褓中的女儿以四处卖唱为生。

左华忠每天都要外出卖唱,有时他只能把晓文轮流放在邻居家里请求帮忙照看。有一次,晓文和小伙伴玲玲一起攀树玩耍,一不留神,两人都从树上掉下来。玲玲的妈妈闻声跑来,心疼地抱着玲玲去卫生院包扎,而晓文一个人忍着伤痛孤零零地站在那儿,无人理会。等到左华忠回到家,看到满脸泪水的女儿手臂上满是血痕,心痛不已。晓文忍不住哭出声来:“爸爸,玲玲有妈妈疼她,文文为什么没有妈妈疼呢?”左华忠默默地抱着文文潸然泪下。

小学三年级的一天,放学时正赶上瓢泼大雨,左晓文看着同学们纷纷在母亲的呵护下离去,心里羡慕极了,对母爱强烈的憧憬深深地印在了她的心头。晓文回到家中已经很晚了,见放在屋外的柴禾都被雨淋湿了,晚饭也做不成了,只好饿着肚子坐在漆黑的土屋里等爸爸回来。在饥饿和恐惧的齐袭下,她情不自禁地呼唤起“妈妈”。左华忠回到家中,晓文猛地扑到爸爸的怀里泪眼朦胧地问:“爸爸,求你告诉文文,妈妈究竟在哪儿?文文真的好想有个妈妈爱我呀!”看着女儿悲戚的表情,左华忠心如刀绞。他很清楚前妻的娘家地址,但是前妻离家出走的行为是他不愿面对的残酷事实;此外,他还担心女儿找到母亲后会离他而去。左华忠犹豫了片刻,决定隐瞒真实情况,他轻声说道:“你妈妈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晓文抬起稚嫩的小脸,悲伤地问:“那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左华忠摇摇头,讷讷地说:“不知道啊。”

为了给女儿交学费,左华忠天天带着咸菜疙瘩和糙米饼早出晚归去卖唱,每天要走上40多里,寒暑不辍,累了就躺在稻草堆边睡一会儿;饿了就啃糙米饼嚼咸菜;渴了就到河边捧些水喝。长期的辛苦奔波让本来就很瘦弱的他更羸弱不堪了。1994年深秋的一天,左华忠发高烧,但仍然强撑着外出卖唱,刚走到村口就晕倒在地,幸好被路人发现,将其背回家中。好心的邻居端来姜汤,然后怜爱地对晓文说:“要是有个妈妈照顾你爸爸,你爸爸也不会受这么多的苦啊!”邻居大婶的话回荡在晓文的心头,她看着躺在床上的爸爸疲倦而消瘦,心疼不已,她想:如果能把妈妈找回来照顾爸爸,爸爸就不会那么辛苦孤独了。

一路卖唱一路寻母,满腹辛酸谁人知

渐渐地,晓文开始承担起全部的家务事。寒冬腊月,晓文每天放学回家,先要择些菜叶,做一锅热气腾腾的玉米青菜糊等爸爸回来;清晨,她总要拿着爸爸的脏衣服来到结冰的河边,用砖头敲开一个小洞,然后从里面舀出冰冷刺骨的河水搓洗衣服。左华忠心疼女儿,每次都将脏衣服藏起来想等自己卖唱回来洗,但是,不论他藏到哪里都能被女儿找出来,并洗得干干净净。每每看到女儿的一双小手冻得跟红萝卜似的,左华忠的泪水就会忍不住掉下来。

一天晚上,晓文对左华忠说:“爸爸,文文想和你一起出去卖唱,在外面可以见到很多人,说不定还能找到妈妈呢。”左华忠说:“那怎么行,你这么小,卖唱要走很多的路,吃很多的苦,还要看人家白眼被人家羞辱,我不能让我的女儿和我一起遭罪,何况世界这么大,根本就找不到你妈妈的!”晓文含着眼泪说:“不行,我一定要陪爸爸一起去卖唱,一起去找妈妈,爸爸不带我去,以后我就再也不上学了。”最终,左华忠拗不过女儿,只好在节假日带着晓文出去卖唱。

1995年9月,左晓文随父亲外出卖唱,当他们来到一户居民家门口时,主人厌恶地皱起眉头连声让他们快滚。左华忠红着眼睛说:“虽然我们是卖唱的,可我们也是人,也有自尊,你不应该用这种态度对我们啊!”那人啐了一口痰,“砰”一声将门用力地关上了。这一幕在晓文心中烙下了一个深深的屈辱烙印。1996年5月,左晓文和父亲来到40里外的高沟镇卖唱。口渴的父亲到河边去舀水喝,晓文就站在树底下等着,忽然不知从哪里窜出一条大狗龇牙咧嘴向她狂叫着追咬过来。晓文惊恐地撒腿就跑,边跑边喊救命,慌不择路摔进一条旱沟里。左华忠闻声跑过来用木棍将狗赶跑,见脸上手上满是道道血痕的晓文从旱沟里爬了上来,他心疼极了,抱住女儿“呜呜”地哭着说:“我的好女儿,以后不要再和爸爸出来了,爸爸欠你太多了!”晓文忙说:“不能啊,那样我就没有机会找妈妈了!”

在一次卖唱的时候,一家好心人给他们一碗米饭和红烧肉,同时邀请父女俩和他们一起吃饭。纯朴的左华忠拿着饭菜自觉地离开了,父女俩找了个稻草堆坐了下来。左华忠说:“文文,你先吃吧,爸爸的肚子还不饿。”晓文舔了舔嘴唇,把饭碗推了回去说:“文文也不饿,爸爸先吃吧。”两人推让了好一会儿,眼看饭菜就要凉了。无奈之下,他们就你吃两口我吃两口,很快把饭消灭掉了。看着女儿捧着空碗舔着碗底的肉汁,左华忠一阵心酸,抱住女儿泪如雨下,晓文哭道:“爸爸,等找到了妈妈,我们一家人团圆了,以后的日子就会慢慢好起来,爸爸和文文就不用再受罪了。”

2000年秋天,左晓文以优秀的成绩进入涟水县余圩中学读初中,而她不顾父亲的劝说,依然利用假期陪伴父亲走村串户卖唱。2001年春节前,左华忠父女俩卖唱时,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孩说:“爸爸快看啊,这个姐姐唱得真好听。”女孩的爸爸说:“要饭的唱戏有什么好看的,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和她一样挨家挨户要饭乞讨,多丢人哪!”听后,左华忠劝说:“文文,你以后不要和爸爸一块卖唱了,你应该留在家里好好学习。”晓文动情地说:“文文陪在爸爸身边爸爸就不会孤独了,等找到妈妈来照顾你了,文文才能放心。”但是这一次左华忠不耐烦地说:“我不是早就告诉过你了吗,你妈妈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谁也找不到,你不必再费心思找你妈妈了。”

这时,晓文从父亲那愁怨哀伤的神情和口气中意识到妈妈的离开给父亲带来巨大的痛苦。此后,她便背着父亲悄悄打听母亲的下落。一天,一位好心的大叔告诉她,有一妇女曾经到富民加油站附近寻找自己的女儿。晓文一听惊喜万分,顾不上吃饭,一口气跑到十多里路以外的加油站打听情况,结果那个妇女所寻找的女儿只有4岁,失望万分的她拖着沉重的脚步一路流着眼泪,喃喃自语:“亲爱的妈妈,你在哪里呀?快快回来吧,女儿想你想得好苦呀!”

2003年中考,左晓文考出635分的好成绩,超过了省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但是重点中学的学费需要几千元钱,这对于靠卖唱为生的左华忠父女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眼看离开学日期越来越近,晓文整天以泪洗面,郁郁寡欢。看到女儿一蹶不振的样子,左华忠心如刀绞。一天,他从一张旧报纸上看到市委书记关心百姓生活的照片。于是,在父亲的建议下,晓文把自己面临的失学困境和渴望读书的强烈心愿写成信,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寄给了淮安市市委书记丁解民。丁书记接到信后,对左晓文的遭遇非常同情,他及时作了批示,在涟水县委的关心下,晓文进入教学质量一流的涟水二中。学校的领导非常同情她的遭遇,不仅减免了每学期近千元的学费,还安排她进入重点特色班。开学的第一个学期,晓文就以她积极向上的学习作风而被同学们称赞,并全票当选为班长和校学生会副主席。

学校虽然免收了晓文的学费和住宿费,但是吃饭问题还需解决。晓文深知每一毛钱都浸透着父亲的血汗,每天学校食堂开饭的时候,她忍受着饥饿独自待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看书,等同学们用餐快结束的时候,她才会拿着饭盒来到食堂,打上一点米饭,红着脸寻找同学们吃剩的菜,然后坐下来埋头就着剩菜勉强把肚子填饱。为此,她遭受很多白眼和讥笑,晓文都一一含泪忍受下来。在日记中,她这样写道:“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我并没有因为我的贫穷而感到低人一等,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贫困面前自卑沮丧,畏缩不前,我要在逆境中更加刻苦学习,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进入高中后,学习任务开始繁重起来。但是,左晓文依然像往常一样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随父亲去卖唱。2003年10月,左华忠对女儿说:“文文,你已经是高中生了,功课很多,又是考大学打基础的重要时期,你以后就安心好好学习,别跟爸爸出去卖唱了。”见到父亲执意不肯再带自己去卖唱,晓文急得泪水盈盈:“爸爸,女儿不放心你一个人出去,何况看到同学们都有妈妈关心呵护,文文的心里真的好难过……和爸爸一块去卖唱,文文就有希望找到妈妈,不论妈妈在哪里,只要她还在这个世界上,女儿就一定要找到妈妈……”

我终于见到妈妈了

2003年11月的一天晚上,左晓文看到江苏卫视播出的《服务先锋》节目,寻母的希望骤然之间被点亮。她当即写信向《服务先锋》求助寻母,渴望《服务先锋》帮她寻找到从未见过面的妈妈。节目组的编导被左晓文渴望母爱的那份执著激情深深震撼了。12月16日,江苏卫视《服务先锋》栏目组编导亲赴江苏省涟水县第二中学,决定尽一切努力帮助左晓文寻找妈妈,让这对母女团聚。

当天,在栏目组再三劝说下,左华忠终于说出刘玉莲的娘家地址,还说她有个弟弟叫刘先锋。得到这个重要的线索后,栏目组编导前往刘玉莲的娘家,寻找她的下落,随行的还有涟水二中的张宏图老师。刘先锋夫妇见到突然而至的记者感到很惊讶。刘先锋说,曾经听姐姐说她的女儿在出生后不久便夭折了。晓文眼中闪着泪花说:“我知道你的名字叫刘先锋,你姐姐的名字叫刘玉莲,你姐姐的女儿名叫左晓文,小名文文,出生于1987年8月18日,您看我说得对吗?”刘先锋惊讶地看着左晓文说:“小姑娘,你说得都对,你是谁呀,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晓文哭着说:“舅舅,我就是小文文啊!”刘先锋流泪搂着晓文怜爱地说:“文文,好孩子,你受苦了。”刘先锋告知众人,16年前,她的姐姐去了杭州一家公司打工,一年后就结婚组建了新的家庭,目前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大的已经13岁了,刘先锋担心晓文的“寻母”会搅乱姐姐现在平静的家庭生活。张宏图老师说:“你放心吧,晓文只想看一看妈妈的模样,让妈妈抱抱她,这是孩子最大的心愿,至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开支学校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她的,不会给你姐姐添麻烦的。”编导随后向刘先锋要到了刘玉莲的联系电话,并及时和刘玉莲取得了联系。得知女儿10年来寻找母亲的消息,刘玉莲痛哭不止。在编导的努力下,刘玉莲答应了在节目现场和亲生女儿电话相认。

12月23日,在录制现场,导播接进了远在杭州的刘玉莲的电话。刘玉莲在电话中边哭边喊道:“文文,我的女儿呀,你能听到妈妈的声音吗?”左晓文第一次听到了妈妈的声音,激动得颤抖着双唇哽咽无语。好一阵子她才稳定情绪,呼唤着苦盼10年的妈妈:“我亲爱的妈妈啊,文文听到了,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呀,文文想妈妈想了10年了,文文真的好想让妈妈抱一抱呀……”刘玉莲高声泣道:“妈妈也想见到你呀,等到妈妈有空了,就回去看你,到时候让妈妈好好亲亲你抱抱你……”“妈妈,我盼望着这一天快快来到,到时候我要妈妈紧紧地抱着我,一刻也不要松开,新年就要到了,我祝福妈妈和叔叔还有两个弟弟在杭州生活得愉快,幸福到永远!”

在节目结束后,晓文向主持人提出了请求:“主持人阿姨,我可以叫你一声妈妈吗?”主持人热泪盈眶地点点头,把晓文紧紧地拥在了怀里。泪如泉涌的晓文深情地说道:“妈妈,我现在才体会到妈妈的怀抱真的好温暖!”

2004年大年三十,左晓文终于在舅舅家见到和自己长得很像的亲生母亲。母亲撕心裂肺地呼唤着晓文,母女俩抱头痛哭,久久不愿分开……在场所有的人都忍不住泪雨纷飞。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左晓文盼望通过本刊向所有关心她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左晓文对记者说,如今,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妈妈能多抽些时间陪陪她,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苦盼了10年的母爱浓情,对母爱的渴望已经刻骨铭心地融入了她的生命,任何力量都无法割舍!

我的妈妈叫中华篇8

俗话说,人生百行,以孝为先。中华民族历来以“孝”字作为评判一个人品行的重要标准。“卧冰求鲤”弃官寻母“卖身葬父”等古代二十四孝故事,是中华民族厚重文化的一部分,曾教育、影响了无数代人。根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融洽的家庭教育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家庭角色和责任感。对于处在近青春期的小学毕业生来说,生理、心理都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这一时期,与父母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父母对其教育的效果,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1)有利于孩子智力和人格的健全发展。(2)有助于孩子个性的和谐发展。(3)有益于促进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而家庭教育中不良的家庭教育却已成了不可忽视的现状。

例1:我有一朋友,夫妻俩工作很忙,空余时间就叫孩子理财,在家扫地、洗完、擦桌子都要收取劳务费20元,一次父亲很疲惫,叫孩子给他端杯水给他,孩子说:“可以啊,给我20块。”这时父亲有些恼怒说:“你吃的喝的都是老子给,叫你给我端杯水来还收钱。”之后就是一顿斥责。

例2:有一家长说:“我们家就这一个孩子,爷爷奶奶都很惯着,还动手打奶奶欺负奶奶。不叫他干的事他偏干,客人来了也没规矩,看到他就好头疼。”

现在,我们的孩子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试问:“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呢?都说孩子不听话、不懂事、没礼貌、不孝顺,但有没有想过根源所在呢?”

二、活动课的主题

孝顺父母。

三、活动课的主要目标

1.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

2.要孩子懂得关心、体谅父母。

3.帮助孩子在此次活动中懂得孝敬之道。

四、课前准备的主要内容

1.在班上进行一次亲子调查,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

2.在网上剪切一些敬老爱老的故事视频和中华德语故事。

五、活动的主要过程

(一)父母是个伟大的名字,我们常常把父母比作皓皓长空中的明月,把光芒无私地洒向人间;我们常常把父母比作一棵大树,为儿女撑起一把爱的保护伞。我们也爱父母,我们也总想着将来如何报答父母。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却也有着不和谐的时候。下面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画面……

1.出示幼儿在家任性不尊敬长辈的视频

视频一:孩子要求晚餐一定要出去吃KFC,因为父母刚下班,好累,想在家休息一下,所以没有答应孩子的要求,孩子就大发脾气,哭闹任性……

视频二:今天没有下雨,可是孩子想带雨伞幼儿园,可妈妈不允许叫带,于是哭闹的声音响起来了……

视频三:孩子没有收拾好玩具就跑来吃饭,可是饭菜又不合胃口,这时就和爸爸妈妈撒娇发脾气了。接下来爸爸妈妈就好好地收拾了……

出示后,请孩子们自由发言:说说你自己的感受如何?在家时你曾和同父母发生过什么冲突,你当时是怎么做的呢?

2.怎样才能与爱着我们的父母更好相处呢?我们该如何孝敬父母,能为我们的长辈做些什么呢?

这就是今天这堂课我们要讨论的话题。

(二)通过过观看经典故事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孝敬父母的事例来想想自己应如何孝敬父母。

1.观看中华德育故事并随机点播。

2.游戏:我了解的爸爸妈妈。

小朋友们自愿参与两人一组,抢答问题不可夸口,要把在家最真实的自己那表现出来,游戏结束有班级教师颁发细心宝宝奖两个、爱心宝宝三个、乖乖宝宝四个。

(三)由老师出题:

1.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是什么?

2.爸爸妈妈最喜欢的饭菜是什么?

3.爸爸妈妈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4.我为爸爸妈妈做了哪些事情让父母高兴?

5.如果和爸爸妈妈发生冲突,该怎么办?

(四)教师小结:孩子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什么是真正的孝,可能每一个儿女都有自己的做法。中国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做“百善孝为先”,一切从孝开始做起。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个孝敬父母的乖宝宝,加油!

大屏幕播放《跪羊图》。(师生齐唱)

上一篇:品茶心得范文 下一篇:金波的儿童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