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的童真范文

时间:2023-10-01 05:24:36

遗失的童真篇1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意识、强调优胜劣汰的社会。成年人大多在为金钱名利所奔波忙碌,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而这几乎少得可怜的相处时间却也离不开事业的发展、全家的开销及收入等此类问题。长此下去,内心如白纸一般洁净的孩提怎会不受世俗沾染,变得圆滑世故,遗失掉最初的童真呢?

与此同时,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落在起跑线上”,大人彻底扼杀了孩子的童真。如今放学后,又有多少孩子能无忧地腻在父母怀中诉说自己一天下来的各种心事呢?当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里所有教室的灯都熄灭时,各种培训学校依旧灯火通明,离得近些了,有的还能听见孩子们那稚嫩的诵读声。本该无邪笑着的年纪,却一脸愁苦,早晚为学业奔波。

种种事迹使成长中的孩子遗失了最初的童真,那柔软的心灵提前僵化,皓洁的心灵之窗也蒙上了层层尘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似乎早已沾染世俗,遗失了那份最初的童真。每当看见一听到要做游戏时妹妹脸上洋溢的笑容,听到妹妹提问的那毫无依据的幼稚问题。心里有一丝惭愧,也有一点儿欣慰,但更多的还是一种惋惜之情——童真,真的已离我远去了吗?

为什么就不能做一个不断长大的孩子呢?

做一个孩子,当残酷的事情发生时,那最初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将使你无所畏惧。

做一个孩子,不论何时何地,只要用那最初的童真之心去感受,世界的美好都能呈现在眼前。

我只愿自己是个不断长大的孩子,在成长的同时能留住那份最初的童真。

遗失的童真篇2

迈克尔・路特(Michael Rutter,1933-)是英国著名的发展变态心理学家,被称为“儿童精神病学之父”。1933年出生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城,1936年随父母回到英国,1940至1944年被父母寄养在美国。1944年后在英国接受了正规的学校教育。

路特1955年毕业于伯明翰大学医学院。在获得神经病学、儿科和心脏病学的硕士学位后,1958年在伦敦莫兹利医院(Maudsley Hospital)接受了精神病学的训练,1961年获得资格认证,然后去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1962年回国后,他加入了医学研究委员会的社会精神病研究所,1965年应聘到伦敦大学精神病研究所,1966年在伦敦被指定为精神病学会的高级讲师。1973年,他成为儿童精神病学教授、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系系主任。

1984年,路特创立了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儿童精神病学分会,于1984年至1987年担任该会的荣誉主席;1994年,他又创立了精神病学会下的社会、遗传和发展精神病学研究中心(Social,Genetic and Developmental Psychiatry Research Centre),在1994年至1998年间担任该中心的名誉主席。他在1987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992年被授予爵士爵位,是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和医学科学研究院(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的创始人之一。他还拥有莱顿大学、伯明翰大学、爱丁堡大学、芝加哥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沃里克大学等院校的名誉博士学位。现在,他担任伦敦皇家学院精神病学院发展精神病学教授和伦敦莫兹利医院的精神病顾问。

迄今为止,路特出版了38本专著,并发表了400多篇论文。最有影响力的著作是《母爱剥夺再评估》(Maternal Deprivation Reassessed,1972),被New Society评价为“儿童保育领域的经典”。路特被公认,为儿童精神病学在医学和生物心理学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做出了卓越贡献。1995年他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在20世纪最著名的100名心理学家中,他排名第68位。

一、对母爱缺失与剥夺的研究

路特的研究思路主要是诠释自然和教养之间的关系,研究论题围绕母爱剥夺对儿童心理社会发展的影响展开。这个论题涉及依恋关系的缺失与剥夺、依恋关系的丧失等。

依恋关系的缺失与剥夺。母爱剥夺的相关研究,是路特研究的重要领域,形成了他关于儿童成长的心理环境的重要研究范式和观点。路特认为,儿童依恋理论的提出者鲍尔比对母爱剥夺的概念过于简单化。鲍尔比认为,母爱剥夺是指儿童与一个依恋的人分离,失去了依恋对象且没有发展出对他人的依恋。路特认为,这些依恋的性质,每种都有不同的效应。为此他在缺失(privation)和剥夺(deprivation)之间作了区分。如果儿童根本未能形成依恋关系,这是依恋的缺失;而剥夺是指依恋关系的失去或受损害,即曾经拥有过以后的失去。依恋的缺失有两种原因,一是儿童有许多不同的养育者,二是家庭不和阻碍了儿童和成人建立依恋关系。路特发现一个有趣的结果,对于儿童精神问题的风险因素而言,父母离婚和父母去世显然具有相同的效应,然而,事实是父母离婚对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父母去世。他认为,儿童期依恋关系的缺失可能导致了最初的粘滞、依赖行为,寻求注意和不加选择地建立友谊等行为。然后,随着儿童逐渐成长,表现出无法遵守规则,建立持久的人际关系或者有负罪感。路特还发现了行为的证据,情感障碍,以及语言、智力和体格发育的紊乱。出现上述问题,并非如鲍尔比所声称是缺失与母亲的依恋关系所致,而是由于缺少依恋关系通常所能提供的智力刺激和社会经验所致。

1989年,路特领导了英国和罗马尼亚被收养者研究小组,跟踪研究了许多十几岁时被送到西方家庭中收养的孤儿,对于影响儿童发展的早期剥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依恋及新关系的发展,得到了乐观的结果。尤其在实验方法上他采用了更科学的方法,他将大量的时间投身于与儿童的接触,采用自然实验的方式发现可以得出因果推论的方法。作为一个临床工作者对儿童的了解,与对细节或例外结果的关注,路特在弥补鲍尔比提出的依恋关系基础之上,往前更迈进了一大步。

依恋关系的丧失――应对、心理弹性、遗传因素和保护因素。路特着力考察了当面临依恋关系丧失时,儿童的心理行为反应以及相应的机制。

第一,儿童需要考虑应对。即要么有身体上的应对,要么有心理上的应对。路特认为,儿童的应对行为包括问题解决和情绪调整两种,这两种方法中有许多属于偏差行为或不良适应行为。

第二,儿童需要避免压力和逆境,或者用某种方式减少压力所带来的影响。路特认为,在挑战与压力面前,儿童必须学会应对,一种方法是通过暴露,使儿童处于真实的危险中,只不过这种危险控制在儿童可以处理和应对的范围内。这方面的思想和研究使心理弹性成为到目前为止产出颇丰的一个研究领域。

第三,涉及到遗传因素。已有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环境对人影响的易感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寻找涉及到压力应对时的遗传路径,要么是增加风险,要么是增加保护性。

除以上所提到的三种面对压力时可能的机制,路特也是较早关注到部分不利处境儿童发展依然较好的研究者。他特别关注儿童成长中的保护性因素,即那些使儿童免于受到伤害、减低伤害或者修通所受伤害的因素。包括儿童面对应激的性质、儿童生活境况改变、儿童自身的因素、家庭内因素以及诸如学校、家庭外因素五个方面。这些保护性因素的提出,对于早期剥夺儿童后期的治疗工作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尤其对研究处境不利儿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过,路特同时也强调,为了了解与加强心理弹性与保护机制,人们必须考虑到家庭与政治、经济、社会、以及种族情境的互动,以及个人与家庭因而出现的衰败或兴盛。

二、孤独症的研究和思想

路特医学和神经病学的特殊背景,使他关注到了其他研究者可能较少关注的社会行为遗传因素,并且尝试对其机制进行研究,这一点尤其反映在他对孤独症儿童的研究中。

孤独症的发病机理:遗传因素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孤独症是一种情感性的而非躯体,原因是不良的父母抚养方式和其他心理因素导致了该疾病的发生。1977年路特等的研究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孤独症遗传因素的重要性。该研究对象是21对英国双生子,其中10对是异卵双生子(基因相似性与普通兄弟姐妹一样),并用严格诊断标准每对双生子至少有一个是孤独症。结果发现,没有一对异卵双生子是同时发病的,也就是说,异卵双生同时发病机率是0。这可能也是人们对孤独症的遗传因素未给予重视的原因。这篇论文公开发表后,路特开始质疑自己的观点,5%的概率是相当低,但是真正的核心不应该关注很低的绝对概率,而是相对于当时普通人群万分之四的发病率非常高的相对概率,显然,遗传因素非常重要。关于这一点,路特从研究中找到了支持证据,即1977年研究中的11对是同卵双生(基因100%相似),他们中有4对,即36%被同时诊断为孤独症。尽管该双生子研究的样本很小,但是两类双生子发病概率统计学上是具有显著意义的。另外,他的研究设计非常精细,因此,该实验对孤独症领域的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另外,基于路特与其同事的研究工作以及后来的验证性研究,孤独症从作为一个环境影响的心理问题逐渐被理解为重要的遗传性精神疾病之一,其结果大大促进了20世纪80年代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而孤独症则是研究者们首先关注的几个重点领域之一。

孤独症的诊断。路特1977年的双生子研究是另一个重要发现,涉及到孤独症的诊断,他提出了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的概念,其征状是社交及沟通上的广泛性异常、异常局限性的兴趣、高度重复性的行为。事实上,路特及其同事对参加实验的42名儿童进行了细致的评估,包括社会、情绪、认知以及语言功能。最令人振奋的发现是,遗传因素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影响效应比对孤独症的影响效应更大:同卵双生子的相似性竟高达82%,异卵双生子的相似性仅有10%。

因此,路特与其同事认为,孤独症是与遗传因素相关联的广泛性认知障碍。这些发现也在后续的追踪研究中得到证实,即孤独症谱系的广泛性诊断,以及同卵双生子82%、异卵双生10%的症状相似性。路特及其同事的研究工作表明:孤独症的行为如果被认为是从出生到童年早期的发育障碍所致更为合情合理,孤独症是一种躯体性的、与父母抚育方式无更多关联的发育障碍。由于路特等的研究工作,到20 世纪70~80年代,人们基本上摒弃了孤独症所谓“父母抚养方式不当”的病因假说。无论是孤独症生物学病因探讨,还是临床实体的识别与描述;无论是相关症状群的分型,还是研究与其他精神障碍的联系,均提示了对孤独症研究的一个全新时代即将到来,即明确了孤独症与精神分裂症的区别。

三、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路特在2006年出版的《基因和行为:自然-教养的交互说明》(Genes and Behavior:Nature - Nurture Interplay Explained)一书中,系统阐述了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观点。他主要阐释了基因是怎样影响行为的,以及在理解各种行为特点和精神障碍的因果路径中的重要性。他对行为遗传学、精神病遗传学以及环境对风险的调节效应研究等许多领域,进行了清晰而又通俗易懂的描述,尤其是对基本假设、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的细致考虑,以及对研究结果的谨慎解释。同时,路特也指出了纯粹遗传解释的局限,其核心是基因和环境永远不可能完全分开。路特认为,几乎没有例外,人的特点和障碍、体格和精神都是基因和环境多因素影响的结果,一方面,这意味着对所有的行为而言,遗传因素尽管可能不一定是占支配地位的,却是普遍的。这一点不仅对于障碍,而且对于普通人的心理特性,包括气质和认知特点,甚至犯罪或离婚这样的行为也同样适用。另一方面,许多遗传影响效应的例子也通过与环境的各种交互而发挥作用。因此,一些遗传行为会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于环境的风险因素之下,即所谓的遗传-环境相关。例如,父母有遗传因素的行为,可能破坏家庭功能,反过来,它又把孩子置于形成行为的风险环境中。换言之,父母的基因通过环境的影响机制来增加孩子发展所面临的风险。

路特认为,这种遗传-环境的交互作用非常普遍,人们必须在研究中予以考虑。基因不是决定性的,他们不会以任何直接的方式,导致诸如孤独症和精神分裂症等或者精神障碍的产生。基因作用于行为的效应是间接的,很大程度上通过环境的调节而产生。基因和环境相互接触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所谓的遗传-环境的交互作用,这说明了基因为什么影响一个人对环境风险的易感性。因此,遗传学者和心理学研究者,不仅仅是说着相同的语言,还要共同工作。路特因其丰富的跨学科研究背景,以及强有力的分析方法历史性地承担起了这项工作。

三、小结与展望

路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跨度非常广阔,包含了早期的流行病学研究、学校效能调查、社会心理学的风险调节测验、访谈技术的研究,以及后期的定量研究和分子遗传学,涉及到DNA研究、神经影像学、家庭及学校的影响、基因、阅读障碍、生物和社会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压力等方面。他的临床心理学研究的重心包含了孤独症、神经精神障碍、抑郁、行为、阅读困难、剥夺综合症,以及多动症等。这种跨学科研究思路和研究实践,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并给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大大拓展了心理健康研究的内容和范畴。

路特提出的儿童面对依恋关系丧失时可能的应对机制,以及保护性因素的提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对儿童发展和学校教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他给面对不利处境的儿童工作者带来了力量和希望。因为儿童所经历的这些苦难,或许可以看成儿童生长所经历的磨难,而不只是悲惨的不幸与无力的怜惜,这种信念可能同样会传递给处境不利儿童,从而提升其自身的心理弹性。同时,也为早期剥夺儿童的后期治疗工作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尤其对研究处境不利儿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点对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儿童青少年社会问题尤其重要,大量的留守儿童显然处在一个相对不完整的家庭中,父母不在身边,养育者的变更把留守儿童置于处境不利地位,而在客观现实无法改变的条件下,考察和研究其成长中的保护因素并应用于实际,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更现实和可行。此外,路特对孤独症的研究,不但扭转了人们对孤独症的看法,尤其是对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看法,而且使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减轻了养育的心理压力,从而使他们在对自己的养育能力方面减少挫折感,恢复养育孩子的信心。

路特关于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理论观点,在理解个体差异的来源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与此同时也推动了行为遗传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一是研究范式呈现多样化。一方面加强了收养研究的力度,使收养研究与双生子研究在行为遗传学中拥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使这两类研究成为确定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重要研究范式。

二是由于统计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研究方法开始由双生子研究、收养研究拓展到更为复杂的谱系研究,谱系研究可以为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提供更为完备的信息。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未来或许可以关注两个方面的发展问题:一是在发展过程中,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否会发生变化。比如,就认知能力来说,随着个体发育发展,遗传的作用不断加强;共同的家庭环境对童年期的个体是非常重要的,但到青春期以后它的影响可能逐渐变小。一是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遗传与环境的作用在每个年龄阶段是如何持续与变迁的。例如,研究已发现在认知发展方面,从童年期到成人期的,存在令人吃惊的发展连续性。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不仅对发展心理学,而且对儿童精神病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无论如何,撇开路特对儿童工作的热忱和天才的思想,单凭他对待科学研究善于质疑的态度,不盲从权威的科学精神,其“儿童精神病学之父”称号,实属名至实归,名符其实。

(作者单位:1.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2.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遗失的童真篇3

2009末

童心真美(课堂作文)

倚在桥边,眺江而望,就让这一望,伴着舒云碧水,将凡事皆遗忘……希望有人认真读我的文字……我的心,曾经的,童心。

_______________题记

遥想来到了丽江古城,乌黑而泛黄发瓦片流淌着不温不火的温柔,错落有致的泥墙上倚斜着轻婉的藤蔓。行走于小巷间,古朴的味道带着江南水乡的清爽,穿越历史的沧桑却忆起儿时的我。

胡琴轻轻的吟唱,褪去了寂寞,孩童的痴笑。

或许童心是是纯净的不掺杂一丝劣质,透明的宛如水晶,剔透的心,天空般纯净,一眼望到心底,就如这古城,带给人柔柔的感觉。开心时的嬉笑,难过时的啼哭,不必在乎那么多。没有阴谋、算计,也无关权位、利益。简单的如同白纸,干干净净,或许如此,才有了童言无忌吧。

简单的,幸福的,最美的。

丛中蝴蝶翩翩飞,旋转落幕,为谁起舞,惹谁醉,又惹了何人思绪并飞?

孩童伸出稚嫩的手掌,挥舞着纤细的 胳臂,向着那,遥远的天空。他想要,想要捉到那斑斓的色彩,触摸那不思议的湛蓝。但从不计较后果,只是直观的表达内心的渴求。童心,无忧无虑,没有烦恼失意,没有看扁庭前花开花落的无奈,没有错过流星划过瞬间的遗憾,更没有对着浮云飘过的空自感叹。一切,在他眼里不过是最原始的自然。

因此,没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巨大欲望,即使我们永远也无法企及心目中那个完美的目标,他不在乎,他只知道自己想不想要,不会强迫,也就没有厌倦。或许这就是童心的可贵之处吧。

积极的,天真的,最美的。

幼时的我,也如他一样,但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丢失了,那颗无比珍重的童心。尽管它那样无暇、那样美好,但无法阻止的,他离我越来越远。或许是这个时代酿成的悲剧,或许是我没有鹤发童颜的古人那般广阔的胸襟,脱俗的心境,我,重视如同这世上常人,融入市井。

如今,漫步在曲折的小巷中,怀念着,感伤着,那已经逝去的过往,或许,我潜意识还是只想要它逝去,而并非失去吧。耳畔是稚子的咿呀歌唱,与这丽江的风景和谐的交融,水波荡漾,微风徐徐,感叹在心底:童心,真美。

倚在桥边,眺江而望,就让这一望,伴着舒云碧水,将凡事皆遗忘……

ps:

(在2009这个岁末,我将初二的心情规整,化作了《2009末》,里面收录很多曾经,譬如课堂作文,所以写的有些粗糙,请见谅这只是其一,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到更多。)

遗失的童真篇4

凝望远方碧绿的山丘,?望山谷中欢快的小溪。它们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的遗憾。我羡慕它们的自由,嫉妒它们的天真活泼,向往它们无限的活力,渴望它们的生活……

我,只是藐小的人类。在冥冥宇宙之中,只是一颗尘埃,是毫不起眼的。我的生命须臾,短短这数十载,我又能做什么。我要是一颗行星,在生命结束时,会产生耀眼的流星,给有幸见到的人留下不灭的记忆。我遗憾自己是一个藐小的人类,不能在宇宙中闪耀。哪怕让我变成一颗毫无生气的星星我也甘愿,着最起码比虚度这数十年美妙。

我,是个人类。在万千生命中,我只是路人甲乙丙丁,扮演着一个不起眼的角色,哪怕让我成为一位杰出的人物,也比碌碌渡过终生强。

人,天天就只知道钱,天天忙碌在公司里,玩着命,踏着法律的雷区赚钱。可是,人类何曾想过自然界的美好。太阳朝夕的变化,雨后天晴的彩虹,清晨嫩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这些无不是生活的真蒂,我十分遗憾,我不知道太阳朝夕的美好,不知道彩虹的魅力,不知道……

我遗憾我没有一个梦幻般的童年,不知道童年到底是什么样的,我所认识的童年是枯燥乏味的,是在白纸黑字里度过的,我遗憾我没有交到知心的朋友,听别人说,友谊似乎是最珍贵的,是最无邪的,最纯真最美好的。但是我一无所有,只有遗憾与我作伴,只有孤独与我同行。

遗失的童真篇5

寻觅着寻觅着。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一个小女孩在仰望缀满繁星的夜空,她在寻觅属于她的那颗星。夜色很美好,恬静,安详,无边际。她坚信自己的梦想就潜藏在这无边无垠的世界中,神秘莫测的海洋里。她,坚信未来不是梦境。那个女孩,便是那时年幼的我。

时间推移,我开始对曾经无比酷爱的童话产生了厌倦。是对那些虚拟的故事产生了不屑?还是对那些童话中的美好产生了质疑?难道长大就一定要有所遗弃?遗弃那些我们曾经无比珍惜而热爱的东西,才能蜕变,成长?我不想就这样遗弃童话,因为连同被遗弃的还有童真。这就是所谓的有舍才有得?为什么童话中公主和王子的爱情,美好总是唾手可得,而现实却总是如此残酷,不可理喻。心暗了,星也暗了。长大会要经受这么痛苦的挣扎。

原来的齐耳短发,已能扎上一个蝴蝶结高高挽起。哦,几年了。原来所想象的大好光明前程,等上了路才知道,原来充满了陷阱,绝望和无数人的讥讽,呻吟。我真的变成了一个表面乖巧,成绩优异而内心自私,倔强的人吗?那个曾经仰望星空的小女孩是不是不复存在了呢?连同那个最初的梦想,被我丢弃了呢?还是她真的从没存在过?一切只是我的幻想?只有在我无数次受伤后,躲在某个角落,舔着伤口。渐渐学会伪装,学会坚强。

寻觅着寻觅着我的那个最初的梦想,想通了,只是一个夜晚。我不在为谁停留自己追梦的脚步。为自己最初的理想奋斗,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刻,为理想砌下一块坚实的砖快,扎下一根扎实的钢筋,为更上一层楼夯实基础。原来那个充满童真,仰望星空的女孩从没消失。就算丢失又如何?还是可以觅回。

再次仰望夜空,星星还是如此美好,夜色还是如此恬静。属于我的那颗星在闪烁。

遗失的童真篇6

童年的美好生活一去不返,童年的美好回忆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走远。可是确有许多的回忆让我难以忘怀,随着童年的流逝我们好像感觉缺少了什么……童年是非常美好的,而我现在却丝毫感觉不到童年那无忧无虑的快乐,许多的小孩子都希望自己可以快快的长大,像大人一样随心所欲,可是童年的我们根本根本无法了解大人的生活,无法体会失去了多少东西 ,失去了童年纯真的心,童年的玩伴,甚至童年的回忆,这些都被永远的遗忘在一生中记忆的长河里。我现在才真正懂得了童年的美好,也懂得了童年的每一件事情都将是一段最美好的回忆。

遗失的童真篇7

关键词 儿童 白癜风 发病特点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色素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局限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病。国内外关于白癜风的临床及流行病特点的报道较多,但关于儿童白癜风则较少。近年来,儿童白癜风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2009-2013年收治儿童白癜风患者193例,对其性别、年龄、皮损情况、遗传因素、诱发因素等进行分析,总结儿童白癜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防治和判断预后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9-2013年门诊就诊,并有皮肤科专家确诊有详细病例资料的193例病例。诊断按照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色素病学组制定的标准。入选标准为12周岁以下的儿童白癜风患者。

方法:调查问卷包括:包括性别、年龄、发病季节、遗传因素、皮损类型、同形反应、诱因及伴发疾病,由家属详细认真填写,后由专家核对并补充遗漏信息。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结 果

性别:儿童患者中男94例(48.7%),女99例(51.3%),男女比例0.95:1,男女比例基本一致,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首次就诊年龄:最小23天,平均6.89±1.19岁,81%患者在5~10岁范围内发病。

发病季节:春夏秋冬比67:38:52:36,分别约占34.7%,19.7%,27%,18.6%,春秋季较冬夏季好发病。

遗传因素:二代以内有遗传史28例(14.5%)。

皮损类型:非节段型132例(68.4%),节段型61例(31.6%),无全身型。

同形反应:38例患者(19.7%)外伤、烧伤、摩擦后发生同形反应,易出现在肘,臂,手等。

诱发因素:21例(10.9%)患者认为与精神紧张、学习压力大有关。5例(3.0%)患者有明确的精神障碍。

伴发疾病:32例(16.6%)患者伴有急慢性扁桃体炎,19例(9.8%)患者伴有湿疹。

我院就诊的193例儿童白癜风患者符合儿童白癜风的发病特点: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平均年龄(6.89±1.19)岁,发病季节春秋好发,受遗传因素影响,皮损以节段型为主,外伤后有同形反应,精神因素为其诱发因素,易伴有急慢性扁桃体炎、湿疹等免疫失衡引起的疾病。

讨 论

近年来白癜风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儿童白癜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多源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生物化学,氧化,神经毒素,病毒,和环境因素导致的功能性黑色素细胞的减少,最终导致皮肤和黏膜色素的脱失[1]。该疾病多始发于儿童时期或者青年,10~30岁为发病的高峰期,50%病例始发于20岁前,25%病例始发于10岁前[2]。本组资料显示儿童白癜风发病年龄早,高峰期在5~10岁,占所有入选儿童的81%,平均发病年龄(6.89±1.19)岁。该结果略高于Halder RM关于儿童白癜风平均发病年龄为4.6岁,以及Cho S关于儿童白癜风平均发病年龄为5.6岁的报道[3,4]。该病男女均为发病人群,但是有报道认为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的衰弱,发病较男性较多[5]。本实验结果显示男女比例无显著性差异,与Halda S关于儿童白癜风的报道一致[6]。该病所有种族人群均有发病人群,目前尚无实验证明有任何种族差异性[7]。

从发病季节来看,本研究春夏秋冬的发病比例67:38:52:36,春秋季是高发季节,可能与儿童生长发育较快有关。此外春秋季节儿童户外活动比较多,增加了紫外线照射时间,表皮黑色素功能相对亢进,很可能增加其损耗而诱发早期衰退。

多数学者认为节段性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不同于非节段性白癜风[8]。本组资料显示非阶段性儿童白癜风发病明显高于节段性儿童白癜风,该结果与Barros关于成人白癜风与儿童白癜风临床特点比较中,儿童非节段性儿童白癜风发病占63.6%的报道相符合。

本研究同时对导致白癜风发病的精神性和体质性因素进行了评估。10.9%的入选儿童在发病前有精神上的紧张,多数与学习压力大有关;有5例儿童有明确的精神病史。该结果提示家长更应该关心儿童的心理发育,这有望成为减少儿童白癜风发病率的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而且19.7%的患者有明显的外伤,烧伤,摩擦引起的同形反应。有报道认为身体损伤是诱发白癜风的最常见因素,约占3.84%,而精神因素仅次于身体损伤。另外,有学者报道,10%~76%的白癜风患者发病源于长期的环境污染,比如长期暴露于杀虫剂环境。

本实验对伴发疾病进行了总计,发现16.6%患者办法急性扁桃体炎,9.8%患者伴有湿疹,目前尚无资料证明具体的相关性。

多数文献认为儿童白癜风有别于成人白癜风,可能是白癜风的一种特殊类型[9]。目前关于儿童白癜风的研究尚不完全,因此本实验对儿童白癜风临床特点进行归纳分析,能有效的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10]。同时对儿童白癜风诱发因素的研究,能够有效的帮助家长减少儿童暴露于各种诱发因素,比如高压的学习,外伤,过度的紫外线照射,农药污染等,为儿童白癜风的预防提供有效的手段[11]。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9-142.

2 李强,高天文.498例儿童白癜风临床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24):2300-2302.

3 葛宏松,曹婷婷.儿童白癜风371例临床特点分析[J].安徽医学,2013,(9):1306-1308.

4 de Barros JC,Filho CD,Abreu LC,et al.A study of clinical profiles of vitiligo in different ages:an analysis of 669 outpatients[J].Int J Dermatol,2013,Oct,18,Epub ahead of print.

5 Halder RM,Chappell JL.Vitiligo update.Semin Cutan Med Surg,2009,28(2):86-92.

6 Halder RM.Childhood vitiligo[J].Clin Dermatol,1997;15(6):899-906.

7 Cho S,Kang HC,Hahm JH.Characteristics of vitiligo in Korean children[J].Pediatr Dermatol,2000,17(3):189-193.

8 Nordlund JJ,Majumder PP.Recent investigations on vitiligo vulgaris[J].Dermatol Clin,1997,15(1):69-78.

9 Bulbul Baskan E,Baykara M,Ercan I,et al.Vitiligo and ocular findings:a study on possible associations[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06,20(7):829-833.

10 Shah H,Mehta A,Astik B.Clinical and sociodemographic study of vitiligo[J].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2008,74(6):701.

遗失的童真篇8

早上,我睁开眼睛看见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灰蒙蒙的一片。我明白,今天是个阴天。

细细回想,我很久没有认真的听雨了,我真的想念它们了。呵呵,谢谢老天爷,一会我就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响声,我明白是它们回来了。抬起头,穿上雨披,打上伞。我并没有束起马尾,因为我觉得这是最自然的我。我的这身装扮应该是很奇怪的,可是我的童年就是这样呆在雨里的,我真的很想找回已经消失的童年。

漫步雨中,我忽然想到了一件傻事。几年前,一样的天气,一样的地方,只是那个我好小好小。那个小小的我把雨伞放下来接着雨水。忽然听见头上有扑扑的声音,原来是鸽子。小小的我奇怪于为什么鸽子不用打伞,披雨披,却还能在空中穿梭自如。那个我忘记了手中的雨伞,而在苦苦思索。想了许久也没有结果,便想打起伞慢慢走~就举起了伞,却忽略了伞里的雨水。“哗”地一声,雨水都洒在那个我的身上了。虽然我穿着雨披,虽然雨水不多,但是依然很惨,可是那个我依旧很开心,哦,不对,应该是更开心了才是。在这个雨中的我想到这一切不禁大笑起来,刚一开怀便又赶紧闭上了嘴。我承认我怕,怕别人异样的眼光,怕别人轻蔑的笑。对不起,童年,我终究还是遗失了你,永远地遗失了你。“滴答”,不断滴落的雨打断了我的遐想。这雨像是书桌上的闹钟,那么急促的声音催促着我回去。轻叹一声,我确实该回去了。

在前方等待我的究竟是什么?是暴风雨,还是天边的彩虹?我想要释然地笑,可是心中的石门却总也打不开,它没有锁,却可以牢牢锁住我的笑容。我在等待,等待雨中的童年帮我开门。

上一篇:初二下册英语范文 下一篇: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