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的两小时范文

时间:2023-11-22 12:34:13

悲壮的两小时篇1

关键词:豪放悲壮

爱国之志

雄才抱负

哀婉沉郁

正文: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他的词由于确立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一派,而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明人张綖《诗馀图谱》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清初王士禛《花草蒙拾》又持另一观点:“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稼轩称首。”综观稼轩词我们也难免会为他那“胸有万卷,笔无点尘,激昂措宕,不可一世”的胸怀和才气所震撼。在中国词史上他又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尤其重要的就要数他继苏轼之后进一步创造出一些气势悲壮,场面雄阔的艺术境界和豪壮勇猛的英雄形象。

词本是早期文人所写的只是在歌筵酒席间给歌妓酒女传唱的曲子,其题材也大多是游子思妇的离愁相思,或是男欢女爱的情色之系。直到东坡词在写人状物咏景时以慷慨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中得以突破,人称其“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而稼轩词更是被称为在“剪红刻翠之外,别树一帜”。苏辛二人的词都是冲破了那种绮罗香泽剪红刻翠的传统题材的局限,而抒写自己的襟怀志意,同时创造了一批又一批气势勇猛的英雄形象。但辛弃疾抒写志意是与东坡不同的,叶嘉莹教授在《唐宋词十七讲》中讲到:“苏东坡写志的态度与辛弃疾时不同的。苏东坡一方面有儒家的用世志意,一方面有道家旷达的襟怀,他的词是他在政治上遭到贬谪,失意之后才去写的,因此多以表现旷达的逸怀浩气为主,并不正面写他的用世志意。辛弃疾却不是这样,他所表现的是他正面的志意。”其实,辛弃疾所表现的“正面的志意”与他的政治抱负紧密相关。

辛弃疾生活的南宋时代,由于民族矛盾的激化,统治集团内部围绕着抗金还是和议问题,主战派和主和派进行了长期而激烈的斗争,这些特殊的时代印记在辛弃疾的生活和创作中几乎无处不在。当然,作为一个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英雄青年,斩将夺旗,收复中原,统一全国无疑成了他的伟大理想,“使神京再复,款曲问家山”更是他的心愿。关于这些在辛弃疾的词里可谓是贯穿始终的,就像叶嘉莹说的“他的作品里边,不管是得意也好,失意也好,悲哀也好,欢喜也好,总不忘自己的志意和理念。”他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诩”,这些英雄般的豪情壮志融入文学创作中,就使得他的词充满了大丈夫的豪壮精神,显得豪放雄阔。且看“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鲸饮未吞海,剑气以横秋”等都是何等的气势,那慷慨纵横,不可一世的英气谁能匹敌?再看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主要写作者渴望杀敌报国的壮志,用以勉励陈亮,同时也勉励自己。借梦境回顾从前的军营生活,抒发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开头两句就以峥嵘雄壮的非凡气势入词,接着便是神兵群英的豪壮气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显示出乐器合奏的雄壮,表达了词人内心激昂慷慨的报国之志;下篇又以壮观激烈的战斗气势入场,“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快”“霹雳”和“惊”都显示出了战况的紧张,寓激烈的战斗气氛于雄壮阔达的场面,不仅显出了境界的壮阔,也凸现出一种大丈夫的豪迈,“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则又把大丈夫的英勇气概一吐为快,同时也表达了词人为国奋不顾身的亢奋。但理想同现实的矛盾又使词人感到无奈苦闷,“可怜白发生”。尽管如此,词中仍然洋溢着一种激昂慷慨的精神,体现了辛词雄壮豪放的艺术风格。

辛词以豪放为主但也有悲壮沉郁,“他能写激昂慷慨的壮词,也能写缠绵悱恻的情语”。南宋词人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里说:“世之知公者,诵其诗词,而以前辈谓有井水处皆倡柳词,余谓耆卿直留连光景歌咏太平尔,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金訇,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辛弃疾他目睹了“南共北,正分裂”的社会现实,很早就有报国之志,但是现实的壮志难酬和他的理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他对生命的感叹和悲苦就因此而增强,词作中也就难免会有温婉含蓄,悲壮沉郁之处。当然,词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需要一份委婉含蓄之美,既然是艺术,它就势必与直奔主题的宣传口号不同。而辛弃疾能够达到词界如此高成就的,正是由于他在豪放中又融汇了一种委婉曲折,含蓄蕴藉的深沉感慨。正如叶嘉莹所说“辛词不是直说的,不是把词写成口号的,他注意了形象意象的表现。不是直说我要收复失地……辛词的艺术性就是他不是直说,而是用形象意象来表现的。”比如《祝英台近·晚春》: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它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有人这样评论:“世谓稼轩之词豪,激扬奋厉自然是辛词的主调,然而辛词中的清秀婉丽之作同样耐人寻味,它们就象莽莽青山峻岩上的小花,更为青山凭添了几分妩媚,这首《祝英台近·晚春》便是其间娇艳欲滴的一朵”。词作开篇三句连用三个典故,“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叙述临别时的情景,渲染伤离时的气氛,且也定下了沉郁的基调,伤离的悲苦不禁从心底溢出;歇拍几句,对景感怀,“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眼看春残花谢,落红乱飞,加上风雨交加,更使人使景悲苦凄惨,真是令人肠断心伤,当然也就“都无人管,更谁劝”。下阕写“闺中女儿惜春暮”,恨春“却不解带将愁去”的愁苦,梦中寄语声情哀婉,缠绵悱恻,真切动人。如是一副伤春惜别图就在这样的缠绵哀语中越显沉重,越加悲戚,悲沉的调子衬着悲沉的歌,怎么能叫人喊出“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的洒脱呢?清代沈谦在《填词杂说》里说:“稼轩词以激扬奋历为工。宝钗分,柳叶渡一曲,昵狎温柔,魂销意尽,才人伎俩,真不可测。”全词转折颇多,愈转愈缠绵,愈转愈凄恻。一片怨语痴情全在转折之中,充分显示了婉约词绸缪宛转的艺术风格。

稼轩词的婉约是不同于其他婉约词人的,他喜欢用典故来表现自己的志意,往往一个抱负,一个志向,一次感慨,他却很少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更多的典故,历史事像来寄托,豪迈悲壮之中又有一股哀婉柔情,一刚一柔,并驾齐驱。且看他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它表面看来,是作者在伤春吊古,但实际上是作者将自己的忧国之情隐藏在春残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写之中。笔法前片全用比兴,后片化用典故。比兴之法可以暗喻象征,化用典故可以借古讽今。委曲读来,意思层层深入,摧人泪下。全篇没有一处直陈时事,上片只写惜春,留春,怨春的复杂情感,下片写失宠美人的同情和对恃宠骄人终要归黄土的警告,但字字句句又寄托着对风雨飘摇的国势的关切,“更能消,几番风雨”,又有对谗佞小人的深恶痛绝的控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同时词人也为自己不被重用而深怀愤慨,“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感情悲壮沉郁,却又字字隐晦,那种激昂慷慨,摧折压抑的复杂情感借历史典故含蓄哀婉的表达出来,柔中带刚,刚中藏柔,两两相济。一支健笔,却融在了柔情的骨子里,于是人生的悲苦哀乐,雄伟抱负,在辛弃疾的词里显得豪放而又沉郁。

  稼轩虽雄姿英发,而其内心蕴含细美之感,他不只在唱着高亢激烈的壮歌,也唱着低沉忧郁的哀歌,而两两相挤的不只是他的词,他的歌,同时也是他的生命,他的灵魂。在这里,我们不光为他的壮词呐喊,也为他的哀歌沉思。

参考文献:范开《稼轩词序》

            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

霍松林主编《名家讲解宋词三百首》 长春出版社,2008年

                 薛祥生《稼轩词选注》  齐鲁出版社, 1982年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俞樟华《稼轩词注》 岳麓出版,2004年

悲壮的两小时篇2

动物尚且有母爱,那么,人世间的母爱,自然更胜过动物了。远征写的这篇《至爱》,读后催人泪下,让人更坚信人世间最深的爱莫过于母爱,它是那么悲壮,那么伟大,在母爱面前其余所有的爱,都将黯然失色。

母爱是悲壮的、伟大的,它有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伟大的母爱竟然使一个充满兽性的侵略者,一个随军记者,找回他几乎泯灭的良心而成为反战者。

母爱是悲壮的、伟大的,它能使一位柔弱的母亲变得无比坚强,用身躯抵住巨大的墙壁,保护她3岁的幼子不被压死。

读读这篇《至爱》吧,它会让你切切实实感受母爱的伟大,母爱的悲壮。

附原文:

至爱

20世纪70年代的越美战争时期,一位美国随军记者来到越南战地。有一天,他亲眼目睹一队美国士兵追赶一群越南村民,一边用卡宾枪凶残地扫射。越南村民跑不过子弹,纷纷惨叫着仆倒在殷红的血泊之中。回到军营后,那个记者兴冲冲很快便将照片冲洗出来了。他得意地跷着二郎腿,坐在案前欣赏士兵们和他共同创作的“杰作”。猛然间,他发现那些在狂奔中被子弹击中的越南人的身体大多是顺着脚步的惯性往前栽倒的;唯有一个女人倒地的姿势不是往前仆,而是往下蹲。这个女人为何与众不同?那个陶醉而亢奋的记者经过一番仔细端详和辨别后,发现她的怀里抱着一个幼小的婴儿;如果她往前仆倒,就会压伤婴儿;往下蹲则不但压不着孩子,而且还能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作为遮挡身后飞弹的屏障。这位母亲在中弹倒地的一瞬,竟能超越物理的惯性,收住狂奔的脚步,做出保护孩子的最佳姿势――这是多么悲壮的母爱啊!那记者的人性与良知尚未泯灭,他被这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深深地震撼了。从此他拿着这张血淋淋的照片到处宣传。伟大的母爱使一个原来充满兽性的罪人变成了坚定的反战者。

无独有偶。1999年8月,土耳其局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距初次强震约11小时后,救援人员在震中所在的伊兹米特市的一处废墟之下,意外地救出了一个用单薄瘦弱之躯顶住倒塌墙壁保护幼子的伟大母亲。当时,救援人员铆足力气掘开层层砖瓦和钢筋水泥,赫然发现一位年轻女子被一堵巨大的墙壁压住了整个身躯;在一片惊呼声中,女子吃力地抬起头,用微弱的声音告诉众人她身躯下面还有一个3岁的幼子。救援人员立即去扒她身旁的石头,她也强忍剧痛挪动着血淋淋的手掌奋力协助。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藏在母体下的幼子终于被救了出来。事后,人们才得知:这位年轻的母亲是在灾难降临的瞬间用身体顽强挡住近一吨重的墙壁护住孩子的。救出孩子后,救援人员面对她身上的千钧巨石竟一时无能为力。

母爱或许只是我们衣衫上一行疏落的针线,只是我们不屑一顾的一碗生日面,甚至只是我们耳畔喋喋不休的可笑而又可恼的唠叨。然而,在我们遭受肉体或灵魂的灭顶之灾时,她又可以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歌唱母亲,歌唱这无与伦比的至爱!

(选自《时文阅读》 文/远征)

悲壮的两小时篇3

商丘之行原本是计划之外的一个温馨的访友之旅,停车伊始,我们就被热情的商丘友人带进位于城郊古城的一座古老的府邸――壮悔堂。这是一个被今天商丘人在原有基础上精心修缮的院落,是商丘人引以为荣的城市标识之一。朋友很骄傲地告诉我们,这里就是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故居,是李香君的最后归宿地!这让我大吃一惊,它成了我到商丘的意外收获,最大惊喜!我这才得知,那曲从秦淮河畔飘来的令人荡气回肠、凄楚哀婉的《桃花扇》,居然是在中原腹地的古老小城商丘,以这样落俗的悲剧结局告终!这才得知,以铮铮铁骨抗击强权的李香君,以坚韧柔情追求爱情的李香君,以柔弱坚强感动历史的李香君,最后居然是因为出身卑微而不容于侯家,被逐出壮悔堂,不到一年时间就贫病交加而死!而那位才华横溢、血气方刚的侯公子,能为她挡住八面来风,烽火战旗,却独独失守于自家院子,失守于可怖流言,更致命的是,失守于毕生坚守的气节!

合着初夏清凉的霏霏细雨,我们步入壮悔堂。这是一座标准的明代官邸结构,由主楼壮悔堂、配楼翡翠楼、雪苑社组成的两层建筑合围的四合院,均由青砖原木搭建而成。整座庭院错落有致,院内的浮雕龙凤翩飞,门窗木花棱透,与配楼、回廊遥相呼应,古色古香,在雨水的浸润下,更显得幽远古朴。我登楼,下楼,进厅,出堂,仿佛穿行于时空的隧道,将一个遥远的年代拉回近前,三百年前在这里经历的荣辱悲喜在微风细雨飘然再现。

据《清史稿侯方域传》记载:侯方域,字朝宗,出生于河南商丘,父侯恂为兵部右侍郎,官从二品。他生时恰逢明末清初,是捍卫大明政权的留守派。明朝灭亡,侯方域本想隐逸终生,孰料,因为才名远扬,清廷点名要他参加河南乡试,他坚辞不赴。无奈,当事者以“侯氏父子与江南反清组织暗通声气”为由横加要挟,为使年迈父亲免受牢狱之灾,只好奉命行事,于“顺治八年,出应乡试,中式副榜”。就这样,一位长年坚持反清复明的志士,最终被迫戴上“失节”的帽子,还招来“两朝应举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之讥。 他始终为良心所谴责,无心事清,于顺治二年返乡隐居,整理旧籍,编写新传,名骚一时,被誉为清初"三大家"。传世之作《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就完成于此。三十五岁时,回想自己半生流离无所作为,更为自己的失节悔恨万千,遂将书房更名为"壮悔堂",取意为壮年悔恨!

提及侯方域,就不得不提及那位比他的诗名和人品名气更高的,对他倾注毕生爱情的一代佳人,秦淮八艳之首――李香君。其实,不论是相貌还是才气,李香君都排不到首位,但是她却高居八艳榜首,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关键还是在她有一颗玲珑八巧的心思和铮铮铁骨,红颜不让须眉,内心的坚强与自尊被外表的柔弱所掩盖,一旦迸发而出,如火山岩浆,源源不断,热力无穷,激荡百年而不消逝,让一曲“桃花扇底送南朝”,她的铁骨柔肠千古流芳!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千姿百态,或悲或喜,总是让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而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情感悲剧,他们被抛进历史的滚滚洪流中,与国家的兴亡紧密联系,更显得荡气回肠!当秦淮河在清兵滚滚铁骑下依然纸醉金迷时,她却极力支持自己的爱人侯方域坚持抗清斗争,并在侯被阉党迫害四处逃亡之后,洗尽铅华,闭门谢客,苦盼与侯相聚之期。当千疮百孔的南明王朝穷途末路而官僚政客们依然奢靡腐败时,面对奸党田仰一掷千金,欲强买香君一夜的丑陋嘴脸,这位被誉为"香扇坠"的柔弱女子,愤然撞墙,以死相抗,血溅侯方域题字的扇面。友人杨龙友以血迹题图,绘做血色桃花,后经孔尚任十余年苦心经营写成一部影响深刻,浩然正气的历史剧――《桃花扇》!

关于李香君,传说中有三种结局:一种是终于在苏州与侯方域重逢,被一个老头当头棒喝,两人看破尘缘,双双出家。一种是李香君嫁给侯方域为妾,却由于出身卑贱,被侯府赶出,贫病交加而死。第三种则是两个人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李香君留下一柄桃花扇含恨死去。对于这些说法,许多专家学者,包括秦淮河李香君故居的傅邦华馆长经多方考察寻访,并多次研究后确定:“李香君确实是跟随侯方域回到老家河南商丘成亲,并葬在当地。”

壮悔堂东厢的翡翠楼,就是李香君与侯方域历尽劫难久别重逢后,来到商丘时的第一个落脚居住的地方。我与朋友轻轻提裙上楼,唯恐惊动了他们。因为我们看到两尊蜡像立于前堂――-侯方域一袭白衣,一卷诗书,立于正抚琴音的香君身际,温馨而甜蜜。站在他们身旁,静下心来,仿佛听到铮铮琴声,如清泉叮当,从远方传来,久久回荡于楼间,宁静而美好……这是颠沛流离的李香君毕生向往和追求的归宿!可是,最后却成了她不容于世的伤心地!

据《秦淮名艳李香君》一书所载:李香君随侯方域返回河南商丘故乡后,隐瞒歌妓身份,以侯方域妾的身份住进侯府西园翡翠楼。在这里,她与公婆和睦相处,与侯的元配夫人相敬如宾,与侯方域夫妻恩爱。但是,好景不长,侯迫于压力出应乡试,离开商丘之际,曾做过崇祯朝户部尚书的公公侯恂,得知她的秦淮歌妓的真实身份,非常恼火,当即命令李香君搬出翡翠楼。后经家人苦苦求情,才勉强同意让她住到离城十五里的侯氏柴草园――打鸡园。那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凉村落,此时李香君已身怀有孕。1653年春,独居打鸡园的李香君惊闻侯方域考中“副榜”后,悲恸难禁,随后生下一个儿子,几个月后便含恨离开了人间,终年30岁。

站在香君的卧榻旁,环望着翡翠楼,仅一床一棋一琴,显得如此空荡而简陋。步入偏厅,出自侯方域手笔的字画陈立两壁,墨色凝老,字字画画,显得如此悲凉而落寞。侯方域回到商丘之后,发现李香君被赶,心如刀绞,他多次在父亲面前求情,却一再遭到无情的呵斥。香君离世后,他为李香君立碑撰联:“卿含恨而死,夫惭愧终生。”不久亦辞世,年仅37岁。爱情在现实面前,竟是如此脆弱。这对才子佳人,勇敢地抗击强权,追求爱情,最终却无法战胜翻云覆雨的世俗,个人的力量在历史与世俗的洪流下,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奈,他们在远离江南的中原腹地,在商丘的壮悔堂,演绎了一段沉痛遗憾的爱情悲剧。我想,侯方域壮年悔恨的,不仅仅是报国无门,更有失节的痛苦,良知的谴咎,痛失爱人的悲怆吧?

穿过书香四溢的过厅,就是宽敞的后院,细雨霏霏,望庭院里的草木滴翠,仿佛看到李香君清亮如水的眼眸,穿越三百年的俗世风尘,与院后的桃花交相辉映………

悲壮的两小时篇4

[关键词]符号刺激;直写;悲剧性典故

语言符号学认为:语言或者文字,只是一个符号。当我们说一个声音,或写下一个字形就能由这个声音或字形,而联想到这个文字的概念及形象。因此,一个文字符号既可以代表一个理性的认知意义,又可以包含一种感官的印象。著名语言符号大师贝特根斯坦曾说:“我语言的边界就是我世界的边界。”从符号学角度来说:一个杰出的艺术家可以凭借天性中对语言的敏感,选择特定的语言符号,构筑起属于自己的文字世界。这个世界不仅能为读者提供一定的阅读享受,更能间接地影响读者,使他们与文本产生一种共鸣,从而强化作品的艺术魅力。

辛弃疾乃天生英物,少有大志,天风海雨的大时代又使他找到实现其人生价值的最佳途径――抗战复国,尊王攘夷,解生民于倒悬,补山河之破碎。但胆小孱弱的南宋朝廷却置民族危机于不顾,始终执行鸵鸟政策:一方面沉醉于灯红酒绿、“浮华盛世”之中;一方面压制抗战派,“以仁厚揉驯天下士大夫之气”,于是“士大夫奄奄然不复有生气矣”,辛弃疾的一腔热血、满腹雄心也只能是镜花水月,空叹虚无。“有志不获骋”的人生悲剧与慷慨豪放又容易激动的英雄本性相碰撞,必然使辛弃疾比旁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命能量被挤压的痛苦与焦灼,当这种英雄悲情投射在他作词的过程中,辛弃疾就自觉不自觉地采取多种艺术技巧来表达自身的悲剧性情感,而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创作技巧就是符号刺激的手法。我们试作分析。

品读稼轩词我们会发现,辛稼轩习惯在词中用一些悲壮、郁闷的语言文字符码构筑出属于自己的词学殿堂,借以吐露自身悲痛、悲愤、悲恨的情绪,获得大众的理解与认同。他的词中悲、伤、愁、怨、愤、恨等色彩晦暗,情调压抑的词语俯拾皆是:“夜半狂歌悲风起”(《贺新郎》),“愁满芳心,酒嘲红颊,年年此际伤离别”(《踏莎行》),“拔山力尽忽悲歌”(《虞美人》),“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永遇乐》),“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上西平》),“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酒只依然”(《木兰花慢》),“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摸鱼儿》),“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贺新郎》)当伤感不已时,他会泪流满面:“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念奴娇》),“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h英雄泪” (《水龙吟》)。当他不愿直接表现出这种悲愤时,或者“狂歌击碎村醪盏,欲舞还怜衫袖短”(《玉楼春》),或者痛诉“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贺新郎》)……正如刘辰翁《辛稼轩词序》里所说辛稼轩于“弱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进展其用”,为了发泄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 真是“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卮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

稼轩词不仅用充满悲情的词语符号直写其生命之悲,还经常化用悲剧性的典故渲染他那锥心泣血,惊恐不安甚至带着残酷的悲剧性情感,故《宋史》称他“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这也是一种符号刺激的方法。我们不妨通过一首词仔细品味:

“恨之极,恨极消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郑人缓也泣。”“吾父攻儒助墨,十年梦,沉痛化余,秋柏之间既为实。”相思重相忆。被怨结中肠,潜藏精魄,望夫江上从岩立。嗟一念中变,后期长绝。君看启母愤所激,又俄顷为石。难敌,最多力。甚一忿沉渊,精气为物,依然困斗牛磨角。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寻思人世,只合化,梦中蝶。”

――《兰陵王》

此词充满了因怨成悲、因悲成愤、由愤转恨错综交织的感情。词前有一段小序:己未八月二十日夜,梦有人以石砚屏见馕者……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状,云:‘湘潭里中有张其姓者,多力善斗,号张难敌。一日,与人搏,偶败,忿赴河而死,居三日,其家人来视之,浮水上,则牛耳。自后井水之山往往有此石,或得之,里中辄不利。’梦中异之,为作诗数百首,大抵皆取古之怨愤变化异物等事 ……”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虽一身,却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现实的世界,一个是梦的世界。在梦中白日不敢想的、不敢做的、不敢说的统统可以想出来、说出来、做出来;人在现实生存中所受的压制奴役会被暂时遗忘,代之以个性的胜利,本我的高扬。稼轩天性豪情四溢,有干云之志,流落在萎靡与腐化的人中间,周围尽是欺诈与不义,使他觉得活着很烦很苦又不甘屈服,只有逃往艺术之乡,将自己愤懑、悲壮的情绪借助梦幻之笔吐出。因此本词以梦为词心,运用重言复意的手法,连续使用忠臣之恨、孝子之恨、贞妇之恨、烈母之恨、志士之恨等怨愤最深的典故,浓墨重彩地抒发了自身的悲愤。“苌弘化碧”――忠而被杀,精忠之血,化为美玉;“郑缓托梦”――感愤自杀,冤气化柏,托梦怨父。两个典故综合,即是怨恨君王高高在上,不问人间,错勘贤愚,颠倒是非,置忠良于死地。后两个典故“望夫化石”、“启母见夫为熊,惊恐羞愧化而为石”,前者寄寓抗金复国之盼、理想失落之怨,后者寄寓对朝廷“熊样”的不满,对投降派软弱的愤恨。

所以梦中的张难敌,死而不屈,化身为牛,正映射出词人怨愤所激的内心世界。而结尾的“寻思人世,只合化,梦中蝶”,词人表面上用庄子道学劝解自己:人生如梦蝶,应看淡一切,以求超脱。然而如此轻描淡写的一笔又怎能抹掉那些刻骨铭心的心灵创伤呢!全篇 “恨之极,恨极消磨不得”的怨悲之情,凸显出一种崇高、悲壮之美。这也代表了他创作的一种总体倾向。

悲壮的两小时篇5

1948年某月(注:原史料作者未注明月份),旅美画家王少陵离开北平返回美国前,特地去拜访了时任北平艺术专科学院院长的徐悲鸿。见面以后,王少陵对徐悲鸿说,我已经买好了飞机票,很快就要走,徐悲鸿本想给老友绘一幅画,因为时间仓促,便决定送一幅字。他沉吟片刻之后,挥毫在一张宣纸上写下一首七绝:

急雨狂风势不禁,放舟弃棹匿亭阴。

剥莲认识中心苦,独自沉沉味苦心。

结尾还有一行小字:“小诗录以少陵道兄悲鸿。”

王少陵一看便知,这是徐悲鸿12年前送给他的学生兼女友孙多慈的一首旧作。

孙多慈(1912-1975),又名孙韵君,安徽寿县人,1930-1935年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是徐悲鸿门下的高材生。当时,徐悲鸿夫人蒋碧微已同中统头目张道藩保持暧昧关系多年,徐、蒋二人感情破裂。徐悲鸿转而爱上了孙多慈。蒋碧微利用与张道藩的特殊关系,给徐、孙二人施加了强大的政治压力和舆论压力。1936年5月,不与南京政府合作的徐悲鸿愤然离校南下广西,最后来到桂林。孙多慈则回到安徽老家。这年9月,她给徐悲鸿寄了一颗红豆和一方绣着“慈悲”二字的手帕。“慈”字就是指她自己,“悲”字是指徐悲鸿。

徐悲鸿这时正担任广西省政府顾问、广西美术会会长。当他收到孙多慈的特殊礼物后,随即以“红豆”为题,回赠了三首七绝。诗前小序云:“九月十九日,得孙多慈远寄红豆,而无一系,即题。”其诗云:(一)灿灿星河血染红,关山间隔此心同。千言万语何从说,赋予灵犀一点通。”(二)“耿耿星河自在天,光芒北斗自高悬。几回凝望相思地,风送凄凉到客边。”(三)“急雨狂风势不禁,放舟弃棹匿亭阴。剥莲认识中心苦,独自沉沉味苦心。”

这三首诗,既有托物寄慨,又有借景抒情。第一首是只写红豆,点明寓意;第二首是对月生情,遥寄相思;第三首是写爱情饱受磨难,内心倍感孤苦。这正是悲鸿当时的处境和心态的真实写照。

徐、孙十年苦恋的结果,王少陵是知道的。在社会的压力和父母的逼迫下,孙多慈不得不与徐悲鸿分手。年仅26岁的她匆匆地嫁给了时任浙江省教育厅长的许绍棣,当上了许某三个儿女的后妈。一年后,她在寄给徐悲鸿的信中说:我后悔当时因为父母的反对,没有勇气和你结婚,但我相信今生总会再看到我的悲鸿。“

现在,徐悲鸿为何要将这首爱情诗转赠给老朋友呢?王少陵也是知道的。一方面,他是向老友敞开心扉,表示特别的信任;另一方面,因为这时孙多慈已去台湾,他多么希望有朝一日多慈能看到这幅字,实现自己隔海传情的愿望呵!

王少陵带着徐悲鸿赠送的墨宝走了。回到纽约后,他将它装裱好,镶嵌进镜框里,然后选挂在家中客厅的墙壁上,以供欣赏。他相信,总有一天,孙多慈会看到这幅字的。

孙多慈到台湾后,先后担任了台湾师大艺术系教授和该校艺术学院院长,成为一名享有声誉的画家。若干年后访美时,她果然专程到纽约去看望了王少陵。当她走进王家客厅,抬头望见悬挂在墙上的那幅徐悲鸿书法时,顿时愣住了:这不正是敬爱的恩师、昔日的恋人悲鸿的墨宝吗?这不正是他当年在桂林时写给我的“红豆诗”吗?恍惚中,她的脑海里又浮现了悲鸿当年的音容笑貌,同时也想起了当年悲鸿病逝的消息传到台北时的情景:她把自己关在屋里哭了三天三夜,还为悲鸿戴了三年孝。回忆历历在目的往事,使孙多慈情不自禁,悲泪长流。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年届花甲的孙多慈因患乳腺癌三次赴美就医。在此期间,她曾几次抽空去看望老友王少陵。每次看到徐悲鸿的那首诗时,她都悲从中来,泪水盈眶。她自知已到癌症晚期,来日无多了,能多看几眼悲鸿的书法,多回味几次悲鸿的诗,与冥冥中的悲鸿做几次心灵的对话,也许就已经满足了。

二、一首联句诗的魅力

联句诗源于汉武帝首倡的柏梁体,到唐代时数量渐多。收入《全唐诗》中的联句诗大多是歌舞升平的应制诗,读后味同嚼蜡。当然也有例外。有一首《瀑布联句》就不同凡响,对后人影响很大。

《瀑布联句》是一首七绝,作者是一位皇帝和一位僧侣。据《庚溪诗话》和《佛祖统记》记载,唐宣宗李忱未继位时曾经遁迹为僧。有一天他上庐山浏览,由香严闲禅师陪伴。当他们观赏瀑布时,两人诗兴大发,约定吟一首联句七绝。香严闲禅师首先吟成开头两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李忱随后补上后面两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在此诗中,两位作者都用拟人化的手法来托物寄意。第一、二句是写瀑布艰难曲折的来历和豪迈磅礴的气势。第三、四句是点睛之笔,借赞颂瀑布的艺术形象,表明作者的人生目标与追求。原来李忱表面上是遁入空门,实际上是韬光养晦,思有作为,期待将来干一番大事业。

读罢此诗,我们能从瀑布的艺术形象中感受到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一股冲决一切、愤然前行的力量。正因为如此,一千多年来它一直受到读者的喜爱。

在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第四十三回中,作者施耐庵给我们讲述了“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的故事。当李逵背着老母经过沂岭时,眼前但见丛林密布,一道瀑布从山顶奔泻下来。这时施耐庵引用了略加改动的那首《瀑布联句》诗:“穿山透壑不辞劳,远望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施耐庵将原诗第一句中的“千岩万壑”改为“穿山透壑”,,第二句中的“远看”改为“远望”,删去瀑布的艰难历程,突出它的“穿透力”,无疑是为第三、四句蓄足气势,表现李逵彻底反叛朝廷的志向和勇猛无畏的气概。此中寓意,与该书歌颂农民起义的基调是完全吻合的。

说来也巧。太平天国领袖之一的冯云山也有一段妙改《瀑布联句》诗的故事。据史志记载,19世纪40年代,冯云山随洪秀全到广西桂平一带传教,发展拜上帝教组织。一次,他从桂平古林村向武宣县境出发,途中他看见紫荆山中有一条瀑布如飞流直下,极为壮观。冯云山触景生情,突然想起了《水浒传》四十三回中引用的那首联句诗,于是再做个别改动,随后大声吟诵起来:“穿山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溪涧焉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这里,冯云山将第一句中的“透壑”改为“透地”,显得更加通俗;第二句中的“远望”改为“到底”,与“透地”前呼后应;第三句将“岂”字改为“焉”字,倒也无关紧要。经过这些改动,其立意更加明显,突出了这位太平天国领袖敢于改天换地的非凡气魄。

岁月流逝,往事悠悠。到了21世纪的今天,《瀑布联句》诗仍然获得了很多读者的欣赏。2005年1月,开国上将吕正操在他百岁诞辰之际,将香严闲禅师和李忱的《瀑布联句》诗写成条幅,悬于厅堂,借以自勉。他对原诗未作任何改动。为什么呢?鄙人认为,“千岩万壑不辞劳”,正是他老人家几十年来历经千难万险的革命生涯的真实写照。诗的最后两句,则寄托着他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豪迈情怀。

一首古代皇帝和僧侣的联句诗,千百年来竟一起受到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们的喜爱,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有人说,艺术形象往往大于作者思想,作品的内涵往往突破作者的本意,此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三、千里寄诗止械斗

清代曾有康、雍、乾三朝重臣张廷玉寄诗化解家人与邻居的墙基地纠纷的故事。无独有偶,在我的家乡广西武宣县,地方史料也记载着清代大臣陈步高千里寄诗止械斗的一段佳话。

武宣东乡一带是汉、壮两民族杂居之地。咸丰年间由于宗教观念之故,当地两个民族之间经常发生摩擦。1857年(咸丰七年),东乡客家人与壮族人甚至发生大规模械斗,连当地官府也无法制止。

当时陈步高(壮族)任巡按御史,刘季三(客家人)是江南军中将领,两人同为东乡老乡。当他们得知家乡发生民族间以后,不仅忧心如焚。他们都认为,老乡在外谋生还免不了互相帮助呢,哪有同居一乡的村民反而自相残杀的道理?经过商量,他们决定利用自己的影响,修书劝和,排解纠纷。于是陈步高和刘季三分别给家乡人写信,规劝“两家和解,各安家室。”陈步高函云:“今日之主,昔日之客也。今日之客,即为平日之主矣。主逐客何忍,客逐主又何忍?况同乡共井,非姻即友,何忍刀匕之雄,自伤骨肉?”接着,他还随函附上七绝四首:

(一)

胡为平地起风波,胜负无关事若何?

你死我亡皆故土,他乡人看笑还多。

(二)

满拟家乡义气和,谁知今日动干戈。

抢村劫寨因何事,两地分明受折磨。

(三)

我为勤王事远征,家园无日不关情,

睚眦岂比终天恨,须念姻亲莫用兵。

(四)

苦衷迭次告乡关,半载终无好信还。

望断江南双泪眼,谁收白骨满荒山?

陈步高的诗,以及他和刘季三的函,以恳切的态度,通俗的言语,对乡亲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明和则双利,斗则两伤的道理,希望他们尽快化解冤仇,共保安宁。在他们的劝导下,壮族人与客家人都有了和解的诚意。于是,械斗双方各派代表面谈,终于言归于好。后来,每当两个民族之间的村民产生摩擦时,乡亲父老们经常用陈步高千里寄诗的故事来互相勉励,化解矛盾,使得当地的壮、汉两个民族得以和睦相处。

作者简介:

悲壮的两小时篇6

关键词:临安遗恨;钢琴伴奏;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648.3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121-02

《临安遗恨》是一首将有“东方钢琴”美称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古筝与有“乐器之王”称号的西方乐器钢琴结合在一起演奏的“中西合璧”的古筝协奏曲。其钢琴部分不是简单的伴奏,在音乐情绪的变化、音乐形象的塑造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和声编配与织体选择上力求与古筝协调统一,极大地丰富了古筝的艺术表现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研究意义。以下主要从《临安遗恨》钢琴伴奏的前奏、间奏、尾奏、和声、织体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其艺术特色。

一、前奏、间奏与尾奏的艺术特色

1.前奏营造音乐气氛,塑造人物心情

故事的开场,钢琴以几个大和弦烘托了乐曲所叙述的悲壮气氛及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愤。紧接左右手用强力度的八度弹奏表现了气吞山河之势,充满了戏剧的色彩,也为乐曲确定了基调。

2.间奏模仿古筝奏法,提示场景的转换

乐曲的主题部分由钢琴的主旋律引出,低音区柔和的琶音奏出了细腻而又不失悲愤的情感,表现了岳飞在赴刑场前夕对家人的留念、对社稷的忧虑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悲叹。

钢琴用低音区强有力的附点节奏表现出战场上的马蹄声,把大家突然带到了金戈铁马的战场上。这里提示乐曲进入了紧张而急促的快板乐段之中。

柔板乐段出现之前的钢琴伴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几个大和弦继续将前面乐段的悲愤情绪发挥得淋漓尽致,接着速度渐渐慢下来,用仅仅几个单音将音乐引入了回忆中。

钢琴延用了前几个小节古筝的旋律与奏法,引出了中板加速乐段,并运用了层层推进的方式,表达了岳飞回忆当年凯旋归来,百姓与家人为他欢庆的场景。

钢琴用和弦的附点节奏引出了华彩乐段,又一次烘托出了悲壮的气氛,表现了岳飞蒙受冤屈、壮志未酬的心情。

钢琴伴奏从a羽调式引入尾声,运用了连续三连音的伴奏织体。在织体层层的推进中,让听众仿佛浏览了英雄的光辉一生,何其悲壮感人。

3.尾奏强劲有力,与古筝协调统一

尾奏钢琴用震音、和弦与古筝共同来演绎英雄悲壮的一生,两者在节奏上统一协作,乐曲在激动中落下帷幕。

二、和声的艺术特色

1.主要运用宫调式与羽调式,以西方大小调和声为框架

乐曲以古筝常用的定弦调D宫调为基本调,并以b羽调和e羽调为主,具有西洋大小调的色彩。之后的调性转换是在近关系调G宫调上展开的,乐曲的高潮乐段进行在色彩变化较大的C调之上。钢琴伴奏从a羽调引出尾声,之后回到了e羽调式并在e羽调式上结束全曲。

2.宫调式用与五声融合的Ⅰ-Ⅵ,巩固新调

这首乐曲主要运用的是宫调式和羽调式。在宫调式中的Ⅰ和Ⅵ和弦都是由五声正音构成,并无偏音。ⅠⅥ和ⅥⅠ的进行也与五声音阶相融合,具有主和弦的功能意义。在乐曲中,作曲家几次在转入宫调式之后,选择用这两个和弦对新调进行巩固。

3.羽调式用与五声融合的Ⅲ―Ⅰ,赋予了和声动力性

和宫调式一样,羽调式的Ⅲ和Ⅰ和弦也是由五声正音构成。其中Ⅲ6和弦,低音为属音,所以可以代替主和弦。和声效果如同Ⅴ―Ⅰ,十分具有动力性。所以,羽调式中运用Ⅲ―Ⅰ的进行十分自然。

4.非三度叠置和弦的使用令乐曲更具有民族特色

作为一首民族器乐的协奏曲,其钢琴伴奏必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所以在这首乐曲的钢琴伴奏中,除了运用传统的三度叠置的和弦,还运用了很多具有民族风格的非三度叠置和弦。

5.变格终止的使用令乐曲情感更富有感染力

钢琴伴奏用左手的三连音和弦织体引出了乐曲的尾声段,这里钢琴部分的和声运用了正格终止,将调式确立为a羽调式,调式得到了巩固。乐曲的结束,却是带有补充的变格终止。在336小节使用了正格终止之后,又运用了几个充满变化音和弦将音乐矛盾推到了最高点,最终才迎来期待已久的主和弦。这样的终止,使音乐情绪得到推进,音乐矛盾得到激化 ,大大丰富了乐曲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使音乐情绪得到了升华。

三、织体的艺术特色

1.大和弦、震音织体表现气势的悲壮

乐曲的基调是比较痛苦、悲愤的,主要是表达英雄岳飞殉难前蒙受冤屈、壮志未酬的心情,所以选择了表现悲壮气势的织体来表现这样的音乐情绪。乐曲的开头用表现悲壮气氛的大和弦作为引子,音乐比较坚定有气势;柔板乐段出现之前,钢琴用低音震音的织体协助古筝一起将前面紧张急促的战场场面推向一个小高潮;接着钢琴用和弦、震音及刮奏织体引出了古筝的华彩乐段;全曲的结束,也是在钢琴伴奏和弦、震音的演绎下,与古筝共同协作完成。

2.琶音织体体现情感的细腻

主题乐段是细腻柔和的音乐,表现岳飞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社稷的悲叹,钢琴用具有民族风格的琶音织体为古筝主旋律的出现做好了铺垫。

3.快速附点和弦织体表现场面的激烈

快板乐段体现了岳飞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场面。钢琴部分的左手是有力的单音弹奏,模仿了战鼓的节奏;左手快速的附点和弦,模仿了战场上马的奔跑,钢琴与古筝共同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展现出来。

4.钢琴模仿古筝奏法

柔板乐段的结束,古筝是用飘渺的三连音奏法表现了岳飞对家人及过去的回忆,音乐纯净而凄凉。这里钢琴把古筝三连音这种奏法延用了几个小节,将这种纯净、飘逸的音乐情感保留了一段时间,再逐渐推进到加速乐段。

5.左手三连音和弦织体表现情绪的悲愤

在尾声段出现之前,钢琴此时是作为主奏出现的。通常左手的三连音和弦都被选用做表现悲愤、悲壮情绪的织体,在这首乐曲中也不例外。在这样织体的层层推进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英雄岳飞光辉的一生,多么悲壮,多么感人!

结 语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用钢琴与古筝两种中西乐器结合,共同讲述了一个英雄蒙受冤屈、壮志未酬的故事。两者配合之完美,堪称古筝协奏曲中的精品之作。这首作品的钢琴伴奏,融合了中国特色的民族性创作手法,在提示音乐场景、烘托音乐气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钢琴在这里也并不是单纯的伴奏,它丰富了古筝的艺术表现力,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本文主要从《临安遗恨》钢琴伴奏的前奏、间奏与尾奏、和声及织体三个方面展开了分析,探究其艺术特色。当然,在我们理解了其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之后,我们应当将其运用于弹奏实践中,赋予其生命,才能将其更好地诠释出来。愿钢琴伴奏艺术更好地融入我国的民族音乐,愿我国的民族音乐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孙维权.钢琴即兴伴奏入门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

社,2005.

[2] 袁莎.临安遗恨――袁莎珍藏古筝乐谱手稿[M].北京:中

国文联音像出版社,2009.

[3] 临安遗恨与枫桥夜泊钢琴伴奏的比较与研究[D].南昌:江

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中国民族器乐古筝独奏曲的钢琴伴奏研究[D].长春:东北

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5] 邓昆.有感古筝与钢琴协奏《临安遗恨》[J].大众文

艺,2010(9).

作者简介:

悲壮的两小时篇7

中国本有诗乐一体的传统,在古代,诗歌和音乐紧密相连。《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和歌名为二而实不可分,后来诗与乐逐渐分开,然而由于诗和乐的天然渊源,诗歌在持续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具备着“乐”的特征。《毛诗序》中“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的阐述,历来被视为对诗歌“赋诗言志”的经典解读,因此理解和把握一首诗歌中诗人的情志,有必要对诗歌文本中的“言”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深入的解读。但是我们似乎忽略了紧承《毛诗序》这句话之后“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的表述,其实这里的“咏歌”就是“歌咏”“咏叹”“唱诵”之意。由此看来“咏歌”甚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些肢体语言都是诗歌表情传意的重要方式,那么我们在常规诗歌教学中,对于诗歌的“咏歌”这一形式又怎能轻易地弃之不顾呢?

传颂千古的诗歌名篇《将进酒》以其深沉的悲慨和恣肆勃发的豪情展示了诗人李白特定时空里特有的生命体验。开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登高远眺,在阔大的空间视角中,选取奔腾汹涌的黄河之水这一壮阔的动态景象。既写出了大河的来势不可阻挡,又写出了大河的去势不可挽回,一涨一消之间自形成一种舒卷往复的咏叹味,一咏一叹之间自有诗人急于表达的生命之深沉体验。紧随其后,诗人似乎不愿有片刻的休止,随口又呼出“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由开篇高昂壮阔的气势一转为低沉短促的人生悲叹。试想诗人从青年时期“仗剑东游”到天宝年间44岁被“赐金放还”,再到此番52岁的光景,一腔抱负,满腹悲酸,半生追逐,怎奈世事难遂人愿,人生又几多烦扰。悲感虽然难免,但在生性放达洒脱的李白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诗歌节奏倏然急转,唱出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样节奏轻快,充满痛快豪情的语句。随着这种狂放之情渐趋高潮,诗的旋律也明显加快。“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形式节奏富于变化,同时也暗合了诗歌表达情感的节奏需要。这种狂放的情感节奏更是发展为一种认为“钟鼓馔玉”的富贵“不足贵”和对“圣贤皆寂寞”的深深愤慨,节奏也随之低沉延缓。但生酒的李白在刚表达出内心之痛时,又回到了眼前的酒席之上。诗情也再入狂放节奏,“径须沽取”,“同销万古愁”,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同时诗歌中韵脚“回”“杯”和“停”“听”“醒”“名”,以及“雪”“月”“谑”自由交替使用,灵活自然,不拘格套,足见诗人洒脱狂放之情感。

早年的杜甫仗剑远游积极进取,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这阶段的代表作《望岳》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岱宗夫如何?”开篇发问,用语平凡,语气平淡,“齐鲁青未了”随声应答,意境倏然开朗,遥望东岳泰山,横跨齐鲁两地,轻缓的节奏契合诗人如流水汩汩的情感。接下来二、三两联,诗人目光所及山河壮美,境界顿然开阔,那种对祖国山河之爱溢于言表。面对此景,诗人豪情万丈,那种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生命感受瞬间激活,有感而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叹。全诗有开篇轻缓平淡的节奏和情感酝酿,中间有壮美山河引起的格调昂扬的情感积蓄,最后再示以慷慨激昂的情感喷发,意气风发之中自有一份青年的踌躇满志。整首诗压“了”“晓”“鸟”“小”这样的开口韵,舒缓自然,自有轻快高昂相交织的诗歌节奏。

对于杜甫的诗歌风格评价,历来都以“沉郁顿挫”来概括。其实这里的“沉”有深刻、深广、深厚之意,“郁”有郁结、凝重之意;“顿挫”更多的是指艺术形式,主要表现为词句的停顿转折、节奏的徐疾相间、旋律的跌宕起落,杜甫的“沉郁”情感往往通过“顿挫”这一艺术形式加以呈现,两者相得益彰。

《登高》中诗人的情感表达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有明显的起伏回旋、缓急涨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句,上联以悲秋起势,“秋风、秋天、哀猿”传达的悲凉,在“急、高”两个形容词的渲染下显得秋意袭人、悲情顿生,节奏也因多个意象的直接组合变得急促;下联“清、白、回”几个平声调的词,使得悲情暂时消失,语势舒缓。“无边”和“不尽”两个词将诗人的“悲秋”心境推向一个深沉层次的同时,“萧萧”和“滚滚”这两个叠音词又丰富了悲秋的意境,表面上似乎紧承首联的舒缓节奏,实际上是诗人内心情绪的缓冲,就似静海深流,声调压抑低沉,一股更大的悲情正在积蓄。在“万里悲秋”“百年多病”的阔大时空中,诗人那种漂泊异地、思家念亲、年老体迈诸般悲怆情感集中表达,在“艰难苦恨”“潦倒新停”的深沉哀叹中,时局动荡、人事沧桑、晚景凄凉诸般感受袭上心头。后两联中诗人郁结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终于喷涌而出,使一度舒缓的情感顿起波澜。

将深厚郁结的“沉郁”之情寓于跌宕有致的“顿挫”之中,杜甫在诗歌上的最大贡献在于推动了律诗的发展和成熟,在晚年的《登高》中,律诗所追求的各种格律节奏得到近乎完美的呈现。比如“繁霜鬓”“浊酒杯”对仗工整;“艰难苦恨”四字,恰为阴阳上去四声,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潦倒”“新停”四字,仄平交错,有为叠韵。晚年的杜甫历经理想破灭、时局动荡以及漂泊零落,生命状态大不如青年时期的昂扬激越,在诗歌表达的选择上有更多的节制,这种节制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生命的节制。诗人往往将充沛的感情隐藏于心灵深处,九曲回肠冲撞旋转,并不恣情宣泄倾泻无遗。作品中读到的是一个兀立高台的穷儒形象。诗人的情感,悲郁深沉而并不过分,凄苦冷落而不见消沉。因此,在读他那些深厚郁结的诗歌时,不能不为他迂回顿挫之美的外表下郁结难舒的生命状态所打动。当我们被诗人这种生命状态打动时,就是我们正在读懂杜甫的时刻。

总之,无论是李白的胸怀天下却壮志难酬,杜甫年青时期的意气风发,还是晚年时期的沉郁悲慨,诗歌的韵律节奏都是诗人特定时代生命律动的呈现,更是诗人在特定时代中生命特质的表达。抓住诗歌与生俱来的韵律节奏,加强吟咏诵读,应该成为诗歌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悲壮的两小时篇8

《登高》是高中语文传统名篇。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将其放置在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的“诗从肺腑出”模块内,目的在于借助千锤百炼的文字,帮助学生建立起锤炼语言、精妙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习该课,自然需要紧扣诗歌字词展开,在字词的玩味中,一步步走进诗歌的整体意境,一步步感受诗人的独特情感。

教学中,将采用“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走进文化――走进心灵”的主体实践性阅读法,以教学内容的板块推进,带动起整首诗歌的学习。先立足宏观感受,再强化细节赏析,最后回归到宏观领悟。如此,学生才能真正进入诗歌中,与诗人同呼吸、共命运。

【教学目标】

古典诗歌的学习,固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以鉴赏为主要目标,但更需立足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分析把握诗歌意义与文字呈现间的复杂关系。因此,本课时的核心教学目标,就是细节鉴赏中的意象分析。此外,适当的诵读、讨论、拓展,均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而也纳入本课时的拓展性教学目标中。至于背诵默写等基础性目标,则安排在课余时间落实。

【教学过程】

一、 走近作者,感知诗歌情感

师: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诗歌《登高》。《登高》在杜甫诗歌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个位置。明人胡应麟评价其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歌,可以说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创作风格的极高成就。

关于杜甫,我们并不陌生。他,7岁学诗,15岁时,便名振洛阳。他,胸怀壮志,凭了“一览众山小”的胸襟气魄,一步步登上了诗歌的巅峰。然而,他却又一生坎坷,空怀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四处奔走,终身失意,始终无法敲开高层统治集团的大门。

他,青年时壮游天下,豪情万丈。壮年时困守长安,报国无门。中年时遭逢乱世,历经磨难。(音乐起。二胡曲《江河水》的旋律轻轻飘荡在教室里)现在,他老了,病了,他居无定所,只能随了一叶扁舟飘零于凄风苦雨的江湖中了。他又会怎样了呢?他的壮志还在吗?他的雄心犹存吗?国家的命运、人民的苦难,他还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吗?在这个九月九的重阳之日,杜甫拖着病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山峦,登上了我们的心灵。

(师配乐范读全诗,营造意境,渲染氛围)

师:在老师的朗读中,你体味到了什么样的情感?这情感从何而来?是老师的刻意营造,还是诗歌本身固有,或者是兼而有之?

生1:一种悲凉、凄清的感情。

师:你的这感情从何而来?

生1:从诗歌的意象中来。诗歌所选择的急风、高天、哀猿、青渚、白沙、落木等景物,渲染出这种悲凉与凄清。

生2:诗歌的气势比较开阔,有一种悲而不伤、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

生3:感受到了一种悲壮。

师:悲在何处?壮又在何处?

生3:悲在年老体衰,疾病缠身,功业无成,壮志难酬。壮在雄心不老,斗志犹存。

师:你从哪儿读出了雄心不老、斗志犹存?

生3:“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气势。

师:“不尽长江滚滚来”怎么就有了雄心不老的气势呢?

生3:……

师:一种主观感觉?

二、 走进文本,凝听文字背后的心动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构建形象

师:诵读,就是心与心的交流沟通。现在,你能透过这56个汉字,聆听到诗圣的心跳之声吗?你觉得自己读懂杜甫了吗?请用你的心去静静品味诗歌,用心感悟诗人的情怀吧。

(学生静静默读两分钟)

师:这一遍的默读,在和杜甫的心灵交流中,你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

生4:杜甫虽然遭受困顿,承受着巨大的灾难,但是他绝不向灾难低头,始终渴望着把自己的才华贡献给社会,渴望着建立不朽的功业。

师:嗯,进一步感受到杜甫的建功立业愿望和忧国忧民胸怀。

生5:杜甫虽然处在逆境之中,但始终不放弃不抛弃。

师:阅读,不但需要读懂作者,还需要读出自我。我们阅读《登高》,除了要读出建功立业,读出永不放弃之外,还应该想到我们可以从诗作中汲取一些什么样的营养成分。这些,都是阅读中应该思考的。下面,结合刚才建立的理解,咱们再自由地、轻声地吟诵《登高》。

(生自由吟诵)

师:你心中的杜甫的形象开始清晰了吗?是什么样的形象?

生6:我感受到了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诗人形象。

生7:我觉得杜甫的形象还不够清晰,还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

师:看来,还需要进一步诵读。大家还愿意诵读吗?这次咱们再齐读《登高》,要把杜甫的形象装在自己的大脑中,甚至要将自己想象成杜甫,想象着这登高的人就是自己。

(师生齐读)

师:你们评价一下刚才的齐读,好吗?优点是什么?还有什么不足?

生8:读出了杜甫的沉郁风格,比较符合诗歌的凄凉氛围。

生9:颔联只读出了一种悲凉,未体现出一种悲壮。

生10:尾联可以再慢一点,最好能读出一种无穷无尽的回味,就像山谷回声一样。

师:三位的点评非常精当。齐读,大家要保持节奏的一致,难免就相互制约,发挥不出最好水平。下面,咱们再来一次诵读。这次,咱们自己读自己的,用自己的理解去读,不要关注别人如何读,好吗?请同学们转换身份,你就是杜甫,你就是满腹经纶却壮志难酬的杜甫,就是身多疾病却百折不挠的诗圣。你在这个重阳日,拖着病躯登上高台,这诗歌就是你生命的呐喊,灵魂的抗争。请大声诵读。

(生自由地大声诵读)

(二)紧扣情感,理清主线,品味境遇

师:这次有什么样的感觉?是否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在反复诵读中,我们已经可以大体把握住《登高》的感情基调:悲(板书)。我们说,悲凉是基本基调,悲凉之中还有雄壮。诗歌是如何表现这种悲的呢?直接写悲的句子是――

生杂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师:古人评价此联时,认为它写出了八层悲凉,会是哪八种悲凉呢?大家结合具体的意象数一数。

生杂答:秋、作客、常作客、万里、病、多病、百年、独、登台……

师:数数看啊,――因秋景萧瑟而悲,因作客异乡而悲,因常作客而悲,因离家万里而悲,因病而悲,因多病缠身而悲,因年高而悲,因孤独而悲,因登台而悲,已经九个了。了不起,咱们比古人还多发现了一层悲凉。咱们看看古人说的是哪八层悲。

PPT展示:

[宋]罗大经:“万里”,地辽远也;“悲秋”,时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也;“独登”,无亲朋也。

师:一个14字的句子,却通过层层铺垫,表现出了如此多的悲凉,它所呈现出的悲凉的深厚、绵长和渺远,实在可以称得上是字字精妙、字字传情。除了这个句子外,还有什么句子,也是直接表达悲凉感觉的?

生杂答: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尾联和颈联的八层悲凉相比,有什么样的不同?

生11:颈联表现的悲凉,是写实,写眼前。尾联表现的悲凉,应该是虚实结合,有时间跨度。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11:颈联的漂泊万里、作客异乡、年高多病、孤苦无依,是立足眼前的处境而言的,尾联则是把个人悲苦和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这样,悲凉便有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三)赏析物象,把握细节,炼字炼句

师:你说的非常精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板书)漂泊万里、作客异乡、年高多病、孤苦无依;国事艰难、心怀苦恨、穷困潦倒、浊酒新停。前者,来自于诗人内心的个性化感受;后者,则更多来自于艰难的时世。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还是诗人直接呈现给我们的情感,除此之外,首联和颔联又是如何表现悲凉的呢?

生杂答:景物。

师:这两联以写景为主,通过景物间接抒发心中情感。首联写了几种景?

生杂答: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

师:为什么选择这几种景物?有个疑问啊,为什么是“风急”而不是“风疾”?

生12:“急”带有一点拟人化的感觉,有着急、焦急的味道。而“疾”只能体现出风的大、快。

师:哦?风着急着要做什么呢?在这首诗歌中,风主要做了件什么事儿?

生12:风吹落了无边树叶,把秋的肃杀带到了杜甫身边。

师:非常精彩!其实,这个“急”也是常用的,它表现什么呢?表现又大、又猛、又快!比如,我们常说,这孩子发烧了,热起得非常急,就不能用“疾”,因为,“疾”只有“快”这一个意义。

师: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上高台,难道就只感受到这三点?显然不是,那么,为什么首先要突出风?

生13:人登在高处,首先感受到的,就应该是这急风,然后,才会去关注具体景色。

师:这就是说,写景时,应该依照感官顺序选择意象了。往下看,“风急”之后,为什么要突出“天高”?一般而言,秋天,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天高”应该可以表达一种比较美好的心情的。杜甫的“天高”是否表达一种喜悦和美好呢?

生14:天高,视线就开阔,诗人见到的景象就更为阔大。

师:景象阔大,心胸也就应该对应着更为阔大啊,那就不应该生出悲凉了。

生15:天高,则地远。天高地远,显出的是宇宙的阔大,也就反衬出人的渺小卑微。

师:太棒了!天高,是用来反衬个体的人的卑微渺小。“猿啸哀”呢,又能表现什么?

生杂答:突出一种凄凉。

师:杜甫登上高台之后,只听见“猿啸哀”这一种声音吗?

生杂答:不是,应该有很多声音,与主题无关,无需写入……

师:“渚清沙白”是不是悲景?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两个意象入诗呢?

生杂答:不是悲景,是客观景物,是眼前所见的实景。

师:眼前所见的,并不一定都要纳入诗歌中呀?咱们刚刚不是还讨论了“猿啸哀”的问题吗?

生16:我觉得,可能是为下面的飞鸟活动提供一个特定场景的。

师:什么样的特定场景?

生16:很宁静很平和也很优美的场景。

师:提供这样的场景,有什么价值?

生16:……

师:还没想到这一层,是吗?没关系,可以边学习边思考下去。我感觉,这里的渚清沙白,应该正如你说的,是为飞鸟提供一个活动场景。只是,这样的场景,或许呈现的,是一种永恒和短暂的关系,也或许是一种静止与运动的关系,当然,也或许,杜甫就是想用这“清”与“白”的色彩,为诗歌增添一点颜色,更或许,诗人只是为了和上联的文字形成对偶。

师:鸟只是“飞回”?如果你是一位电视导演,你要将《登高》拍成一个视频,是拍摄一只鸟呢,还是两三只,一群鸟?

生17:当然是一只鸟!

师:为什么这么肯定?

生17:因为这一只鸟不是鸟,就是杜甫。

众生笑。

师:你的意思,是诗人用一只鸟来象征自己的孤独,是吧?

生18:我觉得,如果是一只鸟,就是正衬诗人的孤独。如果是一群鸟,就是反衬诗人的孤独。

师:那你愿意它是一只鸟,还是一群鸟?

生18:我拍摄多只鸟,用反衬。

师:说的很好!用一只鸟,是正面衬托,鸟也孤独,诗人也孤独;而一群鸟的热闹,则可反衬出我的孤独。这样看来,两种设计都有道理。但是,一种意象进入诗歌,一定需要和诗歌的整体构成和谐的联系。咱们刚才研究得知,“渚清沙白”不是悲凉的景象,因而,这里的鸟,也不必一定就是孤独的一只。如果只是孤独的一只,反而和“渚清沙白”不够协调了。

师:“无边落木萧萧下”句,你的脑海中是幅什么样的画面?感受到了些什么?

生19:我的脑海中,是漫山遍野落叶萧萧的宏大景象。我觉得诗人写落叶,是为了渲染秋天的肃杀凄凉。

生20: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无边落叶,写出了深秋来临时的萧条凄凉。

生21:自然界已进入了秋天,诗人也是年事已高,也进入了人生的秋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中,我感受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恐惧和悲伤。

师:说的都很好。我觉得,这个句子,既有了对空间上的客观景物的具体描绘,也有了对时间上自身生命的悲叹。这是很典型的借哀景写哀情。咱们再往下看,“不尽长江滚滚来”又表现了什么?是否也是借哀景写哀情?

生22:长江之水日复一日地流淌,奔流不息,体现了一种生命的力量。

生2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古代诗歌中,写江水流逝,总是有一种时光不再的象征意义的。

师:确实如此,“滚滚来”的江水中,应该既包含了烈士暮年的抗争,又有逝者如斯的喟叹。

三、 走进文化,感受意象背后的忠魂

师:通过对四联文字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心中的悲凉,是依靠自然景象的呈现、心中情感的抒发而贯穿起来。现在,咱们把整首诗歌连起来看,诗人的悲已经清晰呈现在我们眼中。这种悲,既来自外界的景象,又来自内在的感触;既来自国事的艰难,又来自人生的潦倒。可以说,正是这么多的内忧外患,催生出诗人内心的万千感触,才会有《登高》这样的不朽诗篇。

我为这诗歌拟了个上联,请同学们对个下联,如何?

上联:落木无边,登高难释家国恨。

(学生拟写下联,师巡视)

生24:长江不尽,望远不解心中愁。

师:我发现啊,大家拟写的下联,前四个字都是一模一样的,不同只在后面七个字上。这个下联对的好,比老师自己编写的还要好。我是这样对的。

(师诵读自拟的下联:长江不尽,赋诗且抒山河情)

师:登高――望远,难释――不解,家国恨――心中愁。非常工整,完全符合对联的规则。掌声鼓励!

四、 走进心灵,品味诗歌的象外之境。

师:斯人已乘黄鹤去,此处空余登高台。一千多年过去了,现在,某机构有意将昔日杜甫登高远眺之处开发为一个文化旅游景点。有好事者为它拟写了一个不完整的解说词,你能帮它补充完整吗?

PPT展示。

“杜甫登高台”解说词

这本是一处寻常的山水,没有天门中断的壮阔,没有扪参历井的高峻,只有____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_____。登上此处,眼见的无不是______________,耳听的无不是______________。

但这又是一处绝不寻常的山水,这里的每一块山石,都聆听过______________;这里的每一根草木,都见证过______________;这里的长江,流淌的是______________;这里的星空,映照的是______________。

亲爱的朋友,请不要抱怨这里没有绝美的风景,还能有什么样的风景,胜过______________?用心品味吧,品味______________,品味______________。只要你用心倾听,你一定能透过高天之下的阵阵急风,听到______________。

(生完成填空内容。因时间限制,每组完成两个空的内容)

师:谁来展示展示自己的解说词?

生25:这本是一处寻常的山水,没有天门中断的壮阔,没有扪参历井的高峻,只有漫天的落叶纷纷而下,在风中舞动起最后的美丽;只有奔腾不息的长江顺流而下,激荡起千百年来的历史尘埃。登上此处,眼见的无不是肃杀荒凉的暮秋之景,耳听的无不是哀猿凄绝的悲啼。

生26:但这又是一处绝不寻常的山水,这里的每一块山石,都聆听过一代诗圣对人生不绝的悲叹和伤怀;这里的每一根草木,都见证过一个终身郁郁不得志的诗人,拖着衰老的病体,面对悲凉的秋景,怆然泣下的愁怨;这里的长江,流淌的是杜子美满含艰难苦恨的愁思;这里的星空,映照的是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诗人花白的双鬓。

生27:亲爱的朋友,请不要抱怨这里没有绝美的风景,还能有什么样的风景,胜过诗中圣哲的锦绣诗篇?用心品味吧,品味每一个文字背后的忠诚,品味每一个诗句背后的崇高与坚贞。只要你用心倾听,你一定能透过高天之下的阵阵急风,听到来自遥远大唐的生命强音。

(众生鼓掌)

师:三位同学的解说都很精彩,既表现出了对杜甫及《登高》的理解,又展示了自己的文字才华。老师在备课时也试着填写了这解说词,也和同学们交流交流,欢迎指正。

(师下水练习展示。配合轻音乐,教师诵读,营造课堂高潮)

“杜甫登高台”解说词

这本是一处寻常的山水,没有天门中断的壮阔,没有扪参历井的高峻,只有风急天高的肃杀,只有哀猿长啼的悲凉。登上此处,眼见的无不是落木萧萧无限悲,耳听的无不是滚滚长江恒久叹。

但这又是一处绝不寻常的山水,这里的每一块山石,都聆听过一代诗圣感时伤怀的生命吟哦;这里的每一根草木,都见证过一位诗人忧国忧民的赤胆忠魂;这里的长江,流淌的是诗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这里的星空,映照的是杜甫“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的不屈抗争。

亲爱的朋友,请不要抱怨这里没有绝美的风景,还能有什么样的风景,胜过涵盖了五千年文明的崇高心灵?用心品味吧,品味一颗永不屈服的灵魂,品味一场没有风花雪月的人生悲歌。只要你用心倾听,你一定能透过高天之下的阵阵急风,听到诗中圣哲的慷慨长吟。

师: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面,咱们齐读《登高》。

(师生齐读)

师:下课。

上一篇:从容淡定范文 下一篇:蛋糕盒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