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范文

时间:2023-11-21 06:31:58

百善孝为先篇1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是世间却有一种恩情是涌泉也难以报答的,这便是父母之恩。从我们来到人世发出第一声啼哭到羽翼丰满离开家,是谁一直用他们无私的爱照顾我们?是父母。父母之情是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感情。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人情呕歌这人世间至真至纯的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更何况我们呢?我们回报给父母的便是孝。因为孝,才会有花木兰代父从军;因为孝,才会有王祥卧冰求鲤;因为孝,才会有黄香扇枕温衾;因为孝,才会有孟宗哭竹求笋。古时的人们是十分推崇孝的,不然又怎会有《孝经》,《百孝图》,《二十四孝图》流传千古呢?

相比之下,生活在今时今日的我们又当如何呢?又有多少人记得孝为何物,一个对父母都不孝的人,注定是一个失败的人,因为他的生命是不完整的。放眼望去,我见到的不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而是一位满脸沧桑的老人有7个子女却无人赡养,更可悲的是,7个儿女竟把老人当做皮球推来推去,可是你们却没有想过,几十年前她含辛茹苦的养育你们,难道抛弃过你们任何一个吗?请你们睁开双眼,看看你们的母亲吧!看她穿的是破布烂衣,而你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光鲜亮丽,看她吃的是残羹剩饭,而你们碗中的大鱼大肉,看她住的不遮风雨的小屋,再看一看你们,看看这就是你们的母亲,哺育了你们的母亲,那个昔日用尽一切供养你们的母亲,你们于心何忍……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趁你父母安好,趁你还在他们的身边,用心去爱他们吧!不要让与父母在一起的一小时,一分钟变成他们的奢望。无论你身在何处,你要记得那扇虚掩的门后是两颗年迈心的执着守候。

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亘古流传的誓言——百善孝为先高一:清沫

百善孝为先篇2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但是,不能总拿别人的东西,于是子路就想到了打工。从此以后,子路便四处帮被人打工,赚了钱,就到百里之外的集市里买米回家煮给父母吃,直到他们去世!

想想身边的父母晚辈们,有的为了工作竟然常年累月不去探望一下父母亲,有的甚至连一个电话都不打去问候父母,有的只顾着自己吃喝玩乐而不去照看一下年迈的父母亲……这些都让我们触目惊心。

子路的行为是可贵的,他的行为是无人能比的,他的行为是值得学习的,他的行为深深的感动了我,他是我们的榜样!虽然我是学生,做不了什么,但是我决心用学习成绩来报答父母亲。

就像我爸爸,他每个月都会回老家一次,每次都会住上几天,每次都会拿写生活用品,每次都会帮爷爷奶奶砍柴煮饭,他的这种行为也是值得学习的,这样爸爸既能让爷爷奶奶放心又能尽一份孝心。这就是我们身边的小事,这些事虽小,但却能更好的体现出每个人的孝心,这些事都是都是非常简单的

百善孝为先篇3

有人认为,为“孝”立法,正当其时。孝道,是人道德品质的核心和底线,是维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石,如果“孝道”坍塌,基石不存,社会必然无序。公务员有着引领社会风气的义务,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愿赡养,还能够奢望他为“公”、为“民”吗?这样的公务员,如果硬要当“人民的儿子”,也绝对是个“不孝之子”。

有人则指出,为“孝”立法是拿陈腐当新鲜。汉朝即有“举孝廉”制度,可实施起来,却出现被举孝者并非真孝的情况,这项制度最终堕落为达官显贵的一项特权。现提议为“孝”立法,显然是拿“新瓶”装“旧药”,并非必要之举。

在此,我们暂且不论这项建议的合理与否,但为“孝”立法折射出人们对官员的人格期待,却是事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孝治天下”的说法,认为“孝”为百行之首,是德之本也。笔者认为,就“孝”的本义和缘起而言,“孝”有以下几层含义不可忽视:

首先,中国传统讲远孝于祖先,近孝于父母。拜祭天地、先祖,就是对生命源泉的珍视和感恩。作为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无论何时都不应该忘本。今年所举行的全球华人华侨大祭祖活动、九九重阳炎帝陵祭典活动,都是华夏儿女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体现。与之相比,像台湾的吕秀莲之徒,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则是不忠不孝、背亲忘祖之“典范”。

其次,自古“忠孝难两全”,“忠”可能要求你为国捐躯,“孝”却要求你活下来奉养病弱而无助的高堂;再比如自己父母与他人父母同时遇险,“忠”要求你先搭救他人双亲,“孝”则要求你先救助自己的家人。此时,舍私而就公、舍孝而就忠的“不孝”行为被先人称之为“大孝”。历史故事中“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则是中国传统孝文化忠孝合一的完美体现。

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舔犊之情。孟母三迁的传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让人们记住了慈母的形象。人类繁衍生息,与之对应相系的孝心是人类最朴素的感情。孝,意味着责任,责任如山,“报得三春晖”;孝,体现着做人的道理,对父母要知恩图报,对朋友要仁义爱人,孝心所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生百善孝为先,孝心无价。

百善孝为先篇4

七色花是一棵可以让人愿望成真的仙花,要做善事才可以开放,但一定要七朵都开放后才可以许愿,而且愿望oniy可以在一个月以内成真,一个月后花就会掉谢了,一切要重新开始。

他第一个愿望是可以吃上许许多多的食物,他知道妈妈不许他起没用的愿望,于是阿木就偷偷离开家去做善事之后街道上。院子里,田野里……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而且他可以吃许许多多的食物,日子过得很快乐。

但好景不长,他妈妈因为担心他而生了重病,阿木知道后不单没会去,而且还乐滋滋的吃自己心爱的食物。

花仙知道后用神奇药水使花枯萎了,也惩罚了他,让他知道百善孝为先的道理。他知错了,于是他回去家里,这也太神奇了——妈妈见到阿木病开始好转,仙花也重新活了起来。从此阿木陪在父母身边,而且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再次成为有名的英雄。

意大利学家亚米契斯说过“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是的,我们要把孝顺放第一,孝顺是我们中华民国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百善孝为先,好好孝顺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

百善孝为先篇5

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古时候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百善孝为先”。现在的社会潮流变化得越来越快,有的人受社会潮流的影响,因为各种理由不孝敬老人,许多老人被子女抛弃、虐待。但是这些不孝顺老人的人有没有想过,你的父母不仅生了你,还辛辛苦苦地把你们养大,他们用无尽的母爱来包容你,指引你,帮助你,而现在他们老了,你们连基本的关心和抚养都做不到吗?

我曾经看过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主要讲:有一个很老的老人,他眼花耳聋,膝盖不停地哆嗦着,他儿子和儿媳妇把他赶下饭桌,让他用木板吃饭,老人的孙子看见了,也想用木板给他父母做碗,让父母老了以后用。父母知道后,明白自己错了,把老人接上了饭桌和他们一起吃饭。第二个故事讲:一个男人很讨厌他的父亲,让他的父亲带着一条毛毯出去“闯闯”。这时他不会说话的儿子居然说:“父亲,你不必给爷爷一条毛毯,给他半条就行了。剩下的半条请你好好收藏起来,等我长大后可以把它给你们,让你们到外面闯闯”。孩子的父母认识到错误,赶紧留住了老父亲。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范,所以父母在做各种事情时都请考虑一下:“我这么做会不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例外还可看出,父母是必须受到尊重的。

我在《今日说法》的电视节目中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人把他80岁的老父亲赶进了一个小木房,不给吃,不给喝,老人全靠邻居的帮助才得以生存。我看了以后很生气,长辈们都应该被尊重,何况是自己的父母呢?现在为了维护老人的合法权利,已经有许多相关的法律出台了,不过,我相信,老人更希望看到的是自然流露出的真情,而不是被法律所迫的的亲情。

在这里,我向那些不关心老人的人呼吁:“关爱你的父母吧,他们为你付出太多太多!

百善孝为先篇6

原文: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所以淫是万恶之首。

出处:晚清近代著作《围炉夜话》。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

释义: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

造句:

1、百善孝为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自己无权交托自己出去。

2、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3、百善孝为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百善孝为先篇7

小学生感恩节演讲稿:百善孝为先

同学们,我们从哪里来?听到这个问题,大家肯定都会说,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但当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却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们。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父母们却毫无怨言地抚养我长大。为了给我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总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小的时候,我总把这当做天经地义,因为我不知道,也不了解父母的辛苦。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

儿女有了快乐,最为之开心的是父母;儿女有了苦闷,最为之牵挂的也是父母。舔犊之情,父母之爱,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以及其他素养如何,他们都是我们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们永远去爱的人。

然而,同学们,你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我对父母的挂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过父母的生日?民间有谚语:“儿生日,娘苦日。”当你在为自己生日庆贺时,你是否想到过用死亡般的痛苦让你降生的母亲呢?你是否曾真诚地给孕育你生命的母亲一声祝福呢?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讲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讲,父母的身体健康,儿女应时刻挂念在心。但据报道,今年北京某中学的抽样调查却显示,有近百分之五十的学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谈不上对父母的生日祝福了。同学们,或许一声祝福对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对父母来说,这声祝福却比什么都美好,都难忘,都足以使他们热泪盈眶。

孝,其为人之本也。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去体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为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地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感恩吧,感谢父母们寄予的一点一滴。

百善孝为先篇8

论文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而孝却是五千年文明的精神核心和根源,若中华文明没有孝,那称不上文明。中国孝文化之根本就是子女那自然流露出的由衷的对父母的“爱敬之心”,是所有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的保证,是为人德之根本,“百善孝为先”这是一句流传了千年的做人标语。但是,在当今这个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里,孝道早已被人忘之脑后,人们为了金钱利益和权欲而麻木不仁,我们大学生是民族之希望,国家之栋梁,我们应该将这种绵延了几千年的精神文化传承下去,推己及人,让人人行孝之道,让每个人学会感动,学会例行孝道,学会孝道重生。

泱泱华夏,历史悠久,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精神支柱,精神根源。中国传统文化若是缺少了孝,那么就称不得中国文化,更称不得中国文明。所以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称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梁漱溟先生也说,如果不认识中国人的孝文化,那么便永远也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孝道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根源,更是整个世界,乃至全人类的精神支柱,是他们进步的原动力,为了让绵延了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中国人的孝文化走进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和谐美好,我们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百善孝为先”的教育活动,对中国孝道进行探究和思考。

一、何为孝,中国“孝”的真正涵义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人类由此在地球上繁衍开来,于是孝道便产生了。【中国的孝道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最初的意义是指尊敬祖宗,报本返初,生儿育女,延续生命。最早的汉字“孝”则出现在距今约3千余年前的殷商时代,不过当时“孝”字仅见于卜辞一处,用于地名。商代金文中有一例用于人名,在博物馆的青铜器上刻着“孝”的象形图形,古文字学家解释为“孝”的篆体,因为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柱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根据现有资料,较早的见于《尚书·酒诰》篇,其中有言日:“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意思是说,人们于农事完毕之后,赶着车出外做些生意,用以孝敬奉养自己的父母。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孝的。孝①古代的道德规范。儒家指养亲、尊;②指居丧;如:守孝;戴孝;孝服。 在《现代汉语字典》中孝的涵义:①祭,祭祀;②孝顺,善事父母;③对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④居丧;⑤指孝服、丧服。《孝经》中载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用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在《围炉夜话》中:“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也为之呵护。孝乃是天地之正气的凝结,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引用)

二、为什么要行孝道,为什么在大学生中开展孝文化教育

孝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神根源,中华民族绵延的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两千多年前的万圣之师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生也”。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对于所有人民的教化都应从孝道开始。“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意思是说,仁是众德之根源,而孝又是众德之根本。他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强调天地间万事万物人是最宝贵的,而人的行为中没有比行孝更重要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行孝道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我们作为一个人,作为人之子女所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孝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精神品质,不孝之人罪大恶极,人人得而唾之,无论是天子将相还是布衣百姓,都要行孝道,孝无国界,无种族,无等级之分,人人得而行之。

《诗经 ·蓼莪》中说“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父母生我养我育我,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育成人,在把我们送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他们那是用自己的青春来换取子女的成长成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无微不至的疼爱自己的子女,为了我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欲报之德,吴天罔极”,为人之子女,我们必须懂得孝道,必须学会感恩,回报我们的父母。

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行孝

《大学》中说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孝道是我们每一个人修身的第一步,我们只有学会了如何行孝,才能齐家,只有拥有孝心才能治国,接而才能平定天下。

1、行孝于父母

(1)珍爱自己。 《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为人子女,我们没有权利去糟蹋自己的身体,没有权利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我们唯有珍惜生命,修养身心,建功立业,把有限的生命作出无限的贡献,取得无限的成功,赢得生前身后名,让我们的父母收获慰藉和荣耀,这才是孝的最终归宿。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虽身在他乡,不能侍奉父母于左右,但是我们照顾好自己也是在行孝道,珍爱自己,在学校好好的学习知识,为以后进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善待关心父母。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他告诉我们,如果为人子女仅仅在于养活父母,那么与养活狗马无区别,所以孔子说:“意者身不敬!辞不逊与!色不顺与!古之人日:农与缪与,不女聊。”孝敬父母不仅要态度恭敬,还要和颜悦色,并不仅仅供其吃穿,父母需要的不单单是物质,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作为真的孝子,我们必须做到“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我们怀着梦想与父母的希望外出求学,我们应该常回家看看,不要因为学习忙就忘记孝,要经常发发短信慰问关心一下我们的父母,因为父母真正所需要的是他们那远方的子女最切实的精神上的关爱。

(3)为父母解忧。 《诗经 ·蓼莪》中说“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又该那什么回报我们的父母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苦儿未见,儿苦母不安,我们已经是大学生,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应该学会帮父母解忧。儿行千里母担忧,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我们的父母的那颗心永远为我们牵挂,所以我们要谨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要让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牵挂操劳。爱子心无价,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无论我们在学校或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我们带给父母的只能是快乐和幸福,因为那些苦和委屈只会让父母更加痛苦,更加难过。

(4)跨越代沟,了解帮助父母。 近些年来,“代沟”一词常用来形容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隔阂,为人子女应该越过这些所谓的“代沟”,走进父母的内心深处,去感知父母,去想父母之所想。“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为人子女,知道自己父母生辰是最起码的,而我们的大学生又有多少人真正的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的呢?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因为父母长寿而高兴,但是更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不但要了解父母,我们更要帮助我们的父母,我们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2.行孝于天下

《大学》中说:“爱人者,人必爱之;敬人者,人必敬之”。孔子也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爱者,不敢慢于人。一个人倘若真的爱自己的父母,那么他也会爱天下人的父母。“故不亲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享,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反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话,他还能爱谁?何以平天下?我们唯有怀抱一颗博爱之心,去爱天下人,行孝道于天下,才能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我们要不独人之亲为亲,博爱天下,然后用我们的博爱和孝道去感召身边的所有人,让每个人心中充满爱和孝,让我们的大学充满爱和孝。一家仁,一国兴仁,我们相信,一人行孝,满国行孝,世界行孝。

四、“百善孝为先”思想给我们的反思和启示

1.端正心态,调整思想,重拾孝道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孝文化已经在我们中国绵延了几千年,它集天地之正气和精华于一身,让我们所有的生灵感到幸福快乐。当今社会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在金钱和权欲的种种诱惑下,人们利欲熏心,人们之间的关系逐渐金钱化利益化,人们的那颗心已经麻木,已经不懂得感恩和行孝。我们中国和许多西方国家一样,都在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威胁,明天的老人可能拥有万千财富,但是他们内心深处却是寂寞的,因为他们缺少了子女的爱。未来的世界是我们的,我们的使命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要端正心态,调整思想,重拾孝道,推己及人,感召身边所有人。

2.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刚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父母就是染料。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古时候,家长在孩子幼年就让他们学习《孝经》,学会例行孝道,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也是最重要的学校,我们想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就染什么颜色。我们必须想到这些,因为当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我们也想自己的孩子能够孝敬自己,所以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3.倡导教育革新,将孝道贯穿于每一个学习阶段

在封建社会中,《孝经》是每位读书人所必读的书,是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必需的第一步。然而再看看我们现在的读书人,我们的读书人有多少人知道《孝经》,有多少人看过《孝经》,又有多少人能够背诵《孝经》。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我们不能遗忘,我们必须例行教育革新,将中华孝文化贯穿于每个学习阶段,不但启蒙学要学,我们大学生也要学,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科技知识,还要学中国孝文化。

4.呼吁社会践行孝道,宣传孝文化

如果我们众人例行孝道,那么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都将会行孝道,那么我们的世界就真的和谐了。所以我们应该呼吁社会践行孝道,宣传孝文化知识,对那些不孝之人进行曝光、谴责和鞭挞,让孝文化走进千万寻常百姓家,让全世界都流淌着孝的气息,让所有有生命的生灵都学会例行孝到,让他们收获慰藉,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幸福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所以不必羡慕别人怎样,我们要的是倾毕生精力回报我们的父母,因为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作为大学生,我们更要率先垂范,例行孝道,学习中国孝文化,做一个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用我们的双手托起孝道的文化天空,践行孝道,将孝道发扬光大。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去孝敬我们的父母,我们要时时刻刻谨记自己的责任,我们要牢记我们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来自我们的父母,饮水思源,我们要用自己的一生去尽一个为人子女应做的事情,让我们的父母收获慰藉。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辞海编辑为运会编纂.辞海(1999年普及本中册)[ K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字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字典(第5版)[ K ].陕西: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

[4]禾火.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孝经(注音版)[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9.

[5]王永彬.围炉夜话[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9.

[6]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11.

[7]孔子.论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9.

[8]李一冉.大学[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1.

[9]任义.关于孔子孝道思想初探[J] .易起,2010.25.

[10]杨丽珍,杜学元,于秀玲.关于孔子孝道思想探析及其启示[J] .论文天下,2009.1227

上一篇:蜗牛与黄鹂鸟范文 下一篇:寒露的诗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