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06 08:45:41

百善孝为先作文

百善孝为先作文篇1

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古时候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百善孝为先”。现在的社会潮流变化得越来越快,有的人受社会潮流的影响,因为各种理由不孝敬老人,许多老人被子女抛弃、虐待。但是这些不孝顺老人的人有没有想过,你的父母不仅生了你,还辛辛苦苦地把你们养大,他们用无尽的母爱来包容你,指引你,帮助你,而现在他们老了,你们连基本的关心和抚养都做不到吗?

我曾经看过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主要讲:有一个很老的老人,他眼花耳聋,膝盖不停地哆嗦着,他儿子和儿媳妇把他赶下饭桌,让他用木板吃饭,老人的孙子看见了,也想用木板给他父母做碗,让父母老了以后用。父母知道后,明白自己错了,把老人接上了饭桌和他们一起吃饭。第二个故事讲:一个男人很讨厌他的父亲,让他的父亲带着一条毛毯出去“闯闯”。这时他不会说话的儿子居然说:“父亲,你不必给爷爷一条毛毯,给他半条就行了。剩下的半条请你好好收藏起来,等我长大后可以把它给你们,让你们到外面闯闯”。孩子的父母认识到错误,赶紧留住了老父亲。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范,所以父母在做各种事情时都请考虑一下:“我这么做会不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例外还可看出,父母是必须受到尊重的。

我在《今日说法》的电视节目中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人把他80岁的老父亲赶进了一个小木房,不给吃,不给喝,老人全靠邻居的帮助才得以生存。我看了以后很生气,长辈们都应该被尊重,何况是自己的父母呢?现在为了维护老人的合法权利,已经有许多相关的法律出台了,不过,我相信,老人更希望看到的是自然流露出的真情,而不是被法律所迫的的亲情。

在这里,我向那些不关心老人的人呼吁:“关爱你的父母吧,他们为你付出太多太多!

百善孝为先作文篇2

今天我们在大屏幕上演映了《最美孝心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里主要讲了五个人物,第一个人物叫做高雨欣,她的家庭非常贫穷,她妈妈的右手落下了残疾,所以她家全家的负担全部由她扛着,每天下学她除了写功课以外还要帮妈妈卖烧烤,辅导妹妹写作业,一个11岁的女孩就要承担这样大的负担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第二个任务叫做路玉婷,她利用午休的时间去送快递,送完快递以后还要赶回学校上课,中考即将临近,路玉婷不得不在等发货的时候多复习一会。晚上她等妈妈睡了才肯去休息。第三个人叫做龙花,她妈妈患有严重的病,家里所有的负担都得由她抗,还的给弟弟辅导作业。第四个人叫做邵帅,他十分的爱画画,可是不久之后他的妈妈患上了严重的白血病,可是患晕血症和晕针症的他不顾一切为妈妈捐献出了骨髓。第五个人叫做王芹秀,她为了照顾患有神经病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辍学在家照顾他们。

用上面的事情和我来作比较。我发现我自己简直太逊色了,我自己在家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王子。俗话说”孝心是用实际行动来表现的”。他们所作的一切都照映了上面那句话。而我做的一切却恰恰相反。

孝心是无价的,我们以后一定要多多孝敬长辈。

四年级:任之奇

百善孝为先作文篇3

关键词:教育;护理;孝为先;实验教学;综述文献

儒家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居于儒家伦理思想之首,是维系家庭和社会和谐关系的道德准则。一直以来,中华民族号称礼仪之邦,其实质是以孝行为为基石[1],古语“百善孝为先”,孝是最基本的道德观念,体现了仁、礼、德,正如中国历史学教授钱穆所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其他的一切德行都根源于此。护理学专业创始人南丁格尔在十九世纪就指出,护理专业是充满仁爱的特殊职业。目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因护理工作繁忙忽视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不满意,甚至引起护理缺陷和纠纷,影响护理人员的公众形象。护理人员倡导孝文化,是对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的内在素质要求,也是人文关怀在护理临床工作中的作用、价值、地位的具体体现。

一、我国护理专业护生人文素质现状

我国多年护理教育只重视护理专业知识的灌输和护理操作技能的培养,往往忽略护士人文素质的养成教育,导致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相关人文素质较差[2],在忙碌的护理工作中更易出现护患纠纷。文献调查显示78%的护士对护理人文文化知之甚少;91%的护士在校期间未接受过规范的护理人文课程学习[3]。护生在护理技术操作中缺乏护理人文关爱,与患者沟通不良。

二、孝文化在护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研究的必要性

孝文化与护理相关研究主要是体现在人文关怀方面,即教育思想与护理课程设置及管理模式方面,加强护生对孝文化的理解[5]。中国人口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全国老龄委办公室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6]。加强发展老年人护理康复服务,推进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更加急切的需要一只具有高素质、高文化的护理专业队伍,也对护理教育人文文化教育提出更高要求。我国的护理教育只注重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忽视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文化能力的培养和发挥[7],护生在护理操作技能中缺乏护理人文关爱的情感,与患者沟通效果不佳[8],虽然在护理实验教学中重点强调了告知操作注意事项和解释目的的重要性,但护生在实训中往往生搬硬套,呈现的是机械化、刻板、语言生硬缺乏情感的人际沟通,体现护理人文关爱不够[9]。据统计在护理缺陷中,大约有55%是由于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较低和敬业精神缺失所造成[10]。国内外研究[11]表明:在护理操作技能中实施有效护理人文关怀,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人员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2,13],也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有力措施。崇尚儒家百善孝为先思想,实施护理人文关怀教育,为临床培养具备护理人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现代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孝文化在护士人文修养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实施方法我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大一学生(第一学期)凸显护士人文素质的课程《护士人文修养》中,对涉及护理伦理和人际关系等人文素质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刻的讲解、灌输“百善孝为先”的思想,编印孝顺篇、孝是宽容、孝是报答、孝是耐心等资料通过网络发给学生阅读,强化理念。研究的对象是15级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对300名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生第一学期完成《护士人文修养》的理论教学,“百善孝为先”的思想已经融合教材,完成灌输和理论部分的深刻讲解,将编印的孝顺篇、孝是宽容、孝是报答、孝是耐心等资料借助信息化设备传给学生阅读,如网络QQ等,不断增强孝为先的理念。第二、三、四学期实验组护生将分别进行课程《基础护理技术》Ⅰ、Ⅱ、Ⅲ的学习,在护理实验教学中进一步进行“百善孝为先”思想的干预,同期通过《当代学生孝观念现状调查问卷》、《护理专业学生孝为先思想综合评价表》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沟通技能评价表》等量表进行对比作进一步的研究。对照组按照原有的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计划进行人才培养,没有进行孝文化的干预。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第一学期完成《护士人文修养》的理论教学,实验组“百善孝为先”的思想融合教材《护士人文修养》的教学,进行有效的孝文化干预,对照组按照原有的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计划进行《护士人文修养》的教学,通过护士行为礼仪和病房礼仪十六项实验项目进行考核,并举行护士礼仪大赛,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效果评价。第二、三、四学期实验组、对照组护生分别进行课程《基础护理技术》Ⅰ、Ⅱ、Ⅲ的学习,实验组护理实验教学中进一步完善“百善孝为先”思想,通过期中和期末操作技能考核以及护理技能大赛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人文关爱和人际沟通能力评价。通过《护理专业学生孝为先思想综合评价表》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人文沟通技能评价表》等量表进行对比研究。

(二)应用效果

1.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人文关爱能力

护士人文关怀的实质就是一种充满爱心的人际互动,是护生将获得的知识经内化后自觉给予患者的情感表达。护生对孝文化的认知是其表现出良好关怀行为的必要前提。经研究将孝文化应用到护理实验教学中,大大提升护生的人文关爱能力,在进行护士行为礼仪和病房礼仪十六项实验项目考核及护士礼仪大赛中,实验组护生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孝文化有助于培养护生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14],从而提高护理关爱能力。

2.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将“百善孝为先”思想融入教材,编印孝顺篇、孝是宽容、孝是报答、孝是耐心等资料不断增强护生孝为先的理念。在实验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法不断强化孝文化理念,增强护生服务意识。期中和期末护生护理操作考核及护理技能大赛进行效果评价,发现实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进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沟通技能评价表》量表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人际沟通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将孝文化应用到护理实验教学中,通过角色互换和纠错法,不仅使护生深刻认识到人际沟通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了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3.提高护生学习护理专业的兴趣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道德准则。将“百善孝为先”思想融入理论教学和日常生活,编印孝文化等宣传资料,使护生注重养成教育,在角色扮演和互换角色及纠错法的实验教学中,培养了护生对护理专业学习的兴趣,在组织护理技能大赛中参加报名和获奖的护生中,对照组的参赛和获奖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语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关爱的作用和地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日益凸显其重要性[15]。将“儒家百善孝为先”的文化思想应用于护理专业实验教学中,与传统护理实验教学进行对比,以研究“儒家百善孝为先”文化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护理先驱南丁格尔曾经说过“护理是充满爱心的行善之事”,在当今护患沟通矛盾日趋尖锐的新形势下,在护理实验教学中提出“百善孝为先”的理念,培养护生“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的同时养成“百善孝为先”的思想。

经研究表明孝文化促进了护理专业学生规范操作行为,自觉履行护士义务,在护理实验操作练习中避免生搬硬套、机械化、刻板、语言生硬或缺乏人际沟通能力,体现了护士关心照顾病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不仅提高护理专业人才的人文素质和患者的满意度,也提升了用人单位对我校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满意度,有效降低护患冲突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大大提升护理人员人际沟通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率,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提供可靠依据,有效保障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汪永丽.道德讲堂讲稿选登,2015(8):32-33.

[2]林远辉.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4):113-114.

[3]席波,李军,孙付胜.试论整体护理模式对护士人文素质的要求[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7):446-447.

[4]黄弋冰,许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教育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B):61-62.

[5]朱明霞.护理教育与仁爱关怀[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5):1737-1741.

[6]中国新闻网.老龄委:2013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亿(2012-09-05).

[7]贾启艾.整合文化资源.拓展护理事业[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5):100-101.

[8]王文生,邪艳会.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7):96-97.

[9]李卫君.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工作中的困惑与思考[J].现代护理,2010,7(27):89-90.

[10]胡爱明,刘耀辉.护士人文修养[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8.

[13]王菊吾,陈爱初,胡安瑜,等.住院患者对护士关怀照护需求的调查[J].护理杂志,2005,22(1):34-36.

[14]郭瑜洁.护理人文关怀教学策略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1,18(3A):20-21

[15]胡爱明.护士人文修养[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

百善孝为先作文篇4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在我看来,所谓“孝”就是考验子女的意思。当老人年事已高的时候,子女们能否经得住考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百善孝为先观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

百善孝为先观后感范文1今天学校里举行演讲比赛,演讲主题是“我的好家风,好家训”。三至六年级每班都派代表参加。

演讲开始了,选手们依次上台做了精彩的演讲。台下响起一阵阵掌声。选手们演讲的内容和经历各不相同,但都是围绕着“我的好家风,好家训”这个主题展开的。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五(4)班选手某女同学的演讲,她说她家的好家风是“孝为先”。接着她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有一次,她生病了,她外婆赶紧去找了些草药来熬汤给她喝,而她因为闻不惯草药的那种气味就对外婆大声嚷嚷“你又不是医生,你懂什么啊?”同时还生气地把外婆手中的药碗也打翻了,后来她妈妈知道后就严厉地批评了她,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也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对长辈要孝顺。现在,这位女同学进步特别大,对待外婆十分孝顺,常常替外婆做些家务,还为外婆洗过脚哩。

这位女同学的故事使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平时对待自己的外婆的一些往事。从小,外婆就对我疼爱有加,每次我对外婆提各种要求,外婆都会想尽办法满足我。但有时候如果外婆为我做的事情稍有不合我意,我就会冲着外婆大发脾气,让她重新做过,而外婆竟然也没有半句怨言。虽然妈妈知道后,会严厉地批评我,有时让我背《三字经》,甚至让我面壁思过,然后要求我去向外婆道歉。但我心里还是不太愿意,因为我没有真正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和严重性,没有真正理解“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听了演讲,我思绪万千,同学们的进步那么快,我为什么就不能去向外婆和妈妈表示歉意,并立即改一改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的孩子脾气呢?想想自己,我心里好羞愧,感到不安,今后,我不会再对外婆发脾气了,因为我深深地懂得了:我们从小就要懂得敬爱父母,孝顺长辈。

百善孝为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百善孝为先观后感范文2妈妈和我一起看了一幅引人深思的漫画:第一个画面,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坐在椅子上,一位和蔼的母亲正笑眯眯地帮孩子洗脚,而孩子正吃着自己的手指;第二个画面是一个成年的男人正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洗脚,母子俩快乐地微笑着,温馨而美好!

这幅漫画,我感慨万千。洗脚虽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饱含了父母对我们深深的爱,也饱含着子女对父母的孝心。漫画中的男子对母亲的孝道感动了我,父母的养育之恩深似海,我们不能忘记。孝敬父母,要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古往今来,涌现了许许多多像漫画中男子一样孝顺父母的人。黄香小时候在夏天为父亲摇扇驱蚊解暑,冬天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捂暖后再请父亲入睡。子路小时候家里穷,常年靠吃干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都没有,于是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来了一小袋米,让父母吃上了米饭……他们的孝心至今让人感动。

在我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人,我的妈妈就是其中的一个。外公突然脑梗中风,不能吃饭,手脚也不能动,妈妈除了每天到医院看护外,还帮外公剃胡子、剪指甲、喂饭……哪怕自己再累再饿也要先照顾外公。我感动地问妈妈:“妈妈,你为什么对外公这么好?”妈妈告诉我:“外公是养育我的人,小时候他照顾我,现在我孝敬他,这是我应尽的责任。”妈妈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妈妈是我学习的榜样。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我们要好好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是他们哺育我们长大,是他们付出了汗水和心血……百善孝为先!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百善孝为先观后感范文3同学们,当你们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学习时,你可想过,是谁曾教你洗脸刷牙,是谁曾在泥石板路上一步一步的陪伴着你,教你如何迈向前方?如今,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你又是如何去报答那些教你咿呀学语、奔向前方的人?我想可能很多同学都说不清楚。

在家里,许多低年级的同学都是“小霸王”,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你们可曾知道,在这个城市的黑暗面,还有很多同学因为贫困或父母患病而早早的当起了家庭的“顶梁柱”,我们看看他们,难道不该感到羞愧吗?

其实,我小时候因为爷爷奶奶太过溺爱,也成为过“小霸王”,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倒也独立了许多,可洗衣做饭还都得奶奶来,总之还是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直到有一次,我才真正的该受到:“你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了!”

一个平常夜晚,爸妈出去吃个酒席,家里就剩我与奶奶。奇怪的是,奶奶好几次走到我面前,想要说什么,却又停住了,旋即转过头走进厨房,我挠挠脑袋,纳闷极了,“奶奶这是要干什么?”但我并没有放在心上,走进房间,继续绘画。过了一会,我听见厨房中传来一阵阵咳嗽声,“一定是奶奶!”我起身,刚想去厨房看看,又转念一想:“指不定是奶奶她炒菜呛着了,这点小事,不必去看看。”想着,又悠闲地坐了下来。但听着混杂着炒菜声的咳嗽,心里总是提心吊胆的,每次想要去看看,我都自我安慰道:“肯定是奶奶呛着了。”每一次心跳都能在借口中平息下来。

炒好了菜,我拖开凳子早早的坐了下来,往厨房一撇,奶奶正慢慢的走了出来,脱开凳子慢慢的对我说:“快吃吧,冷了就不好了。”不等她说完我便早已动筷,七上八下的清理完饭菜后,打了个嗝,正准备收拾碗筷,奶奶突然抓住我的手说:“哎呀,今天奶奶的腰痛的慌,理解帮我洗洗碗吧。”哦,原来要说的就是这件事。“这点小事也不用磨叽这么久吧。”我心里暗暗想到。“怎么,不愿意?”“哪能,愿意愿意。”说着,我拿起一副碗筷,端进了厨房。其实那时我心里是一千个不愿意,但奶奶都这么说了,我也不好推脱。

烧起水,我往外望一望,只见奶奶正缓步走向卧室,慢慢的躺了下来。“看来奶奶真是要疼得厉害!”我没什么话好说,便只有乖乖地洗碗了。“哐当哐当”几个碗才被我“神圣”地清理干净,我便绞尽脑汁的想要偷懒,突然,一个念头晃过我的脑中:“奶奶应该没多大的问题了,要不喊他来接着洗?”我正打量着这个办法,有一个念头晃过:“奶奶还腰痛着呢,不能去找他。”经过一番思索,我最终还是想偷偷懒——蹑手蹑脚的来到奶奶房间外,却突然听到奶奶说:“唉,只骨头是越来越不中用了,明天还怎么给杨儿办早饭呀,他这孩子就爱吃炒饭,也不会……”听完,我的鼻子一酸,竟想要哭出来,想到奶奶我做的一切,眼泪不禁充满了我的眼……

从那以后,我便经常为奶奶分担家务,不知为什么总不会有抱怨与偷懒的想法了。

“百善孝为先”古人就曾说过,当你催促长辈时,请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当你厌烦了他们的唠叨时,请放下心将来静静的聆听,当她渐渐老去,请像以往一样,他拉着你的手一步一步地走……

百善孝为先观后感范文4自古以来,孝一直是人们所推崇的传统美德,而自打我懂事起,我一直被这个家庭所教导的“孝”的理念所影响着。

说起孝,最先要提一提我的妈妈。听长辈们说,在我爷爷还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患有严重的风湿病,长期卧病在床。妈妈每天专门为爷爷准备好可口的饭菜,并按时督促他吃药。在爷爷内急的时候扶他上厕所,没有半句怨言。虽然爷爷有很多女儿,但大部分是妈妈在悉心地照料爷爷。甚至于当妈妈怀上了姐姐,因为爸爸工作很忙,妈妈挺着大肚子,依然每天尽心尽力地照顾爷爷。爷爷因为风湿病带来的痛苦经常疼地呻吟,妈妈就会安慰他直到爷爷平复心情。因此在爷爷心中,妈妈是一个非常贤惠、孝顺的儿媳妇。

接下来说说我的爸爸。外婆家在农村,厨房的设施相对于现代而言有点破旧,而外公外婆生活十分节俭,不舍得花钱翻修。爸爸二话没说,直接联系好了工匠们,和妈妈采购好所有厨房用具,每天监督师傅们开工,很快便让外婆家的厨房焕然一新。平日爸爸都会抽空给外婆家送去新鲜的水果,因为知道老两口不舍得花钱买,在传统节日里,比如重阳节、中秋节,爸爸都会买好礼品,带上我们一家人去外婆家看望他们,陪他们一起过节。前几天,爸爸在外婆家吃午饭的时候,听到她提起自己没有合适的买菜的包包,回家就和妈妈说了这事,让妈妈马上挑了一个实用的包包送给了外婆。

我的姐姐因为有着两位孝顺父母的教育,也从小坚持“孝”的作风。听我妈妈说起,小时候爸爸妈妈每天结束辛劳的工作之后,姐姐每天晚上都会带他们按摩,替他们减少一天的疲劳感。还在老家的时候,姐姐经常帮助爸爸打扫店里的卫生,想让爸爸在结束工作之后能够轻松一些。她也会到二楼替妈妈收好晾干的衣服,很乖地叠好衣服,整齐地放到衣柜里。附近的邻居都夸姐姐是个懂事孝顺的女孩。搬到新安江后,每天傍晚虽然妈妈做好了晚饭,但是姐姐都会等爸爸回来一起吃,不会因为自己饿了就开吃。

爸爸妈妈一直把“孝”当作教育的理念教育姐姐和我,他们作为很好的榜样在带领着我们,我们也很用心地在学习着。

百善孝为先观后感范文5“老槐树,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演大戏,看大戏,听了大戏唱大戏……”小时候,非常喜欢听这首童谣,但始终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七月五日,我随爸爸一起回到老家,正好赶上看那里的最后一场戏——《清风亭》。

《清风亭》这部戏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卖豆腐为生的老人在清风亭捡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婴儿,千辛万苦终于把他养大,不想在这个孩子十三岁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离开了这对老人,老人为了找他,沿街乞讨,老婆婆的眼睛都哭瞎了,可是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他时,为了当官,竟然不认跪在他面前的老人,以至于两位老人一个碰死一个气绝身亡。

虽然老人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如果没有他们的呵护,哪有你的今天?爸爸常常对我说:“百善孝为先!”父母生养我们,辛辛苦苦把我们拉扯大,给我们最好的东西吃,最好的衣服穿,最好的玩具玩,只要我们想要的,总会尽量满足,等我们长大了,接送我们上学,风雨无阻。

记得有一次冬天里我想吃伊丽莎白,爸爸给我买回来后,切成小块给我,我只把瓤最甜的一部分吃掉就不吃了,爸爸妈妈等到我吃完,端着盘子啃我吃剩的,我还笑他们说:“那还能吃啊?”妈妈说是怕浪费。

还有一次,吃完晚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散步,往回返的时候突然下起雨来,爸爸脱下T恤盖在我头上,抱着我就往家跑,慌乱中爸爸的左脚踢在了裸露的钢筋上,稍微稳了一下继续跑,直到回家才发现左脚大拇指破了,流了好多血,可爸爸说不疼……现在想起来才明白,那都是父母满满的爱啊!

现在我懂事了,常常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洗洗碗、扫扫地,给妈妈捶捶背、洗洗脚,给爸爸砌杯茶、倒杯水……爸爸妈妈为了我为了这个家,太辛苦了,妈妈脸上的皱纹又多了几道,爸爸鬓角的白发又添了几根,我逐渐明白了: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最起码得为父母着想——实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就是对父母最好的爱!

百善孝为先作文篇5

关键词:孝经;孝德;孝行;孝治

在儒家道德理论体系中,"孝"的地位十分特殊,它不仅同仁、义、礼、智、信、忠、恕等一样被视为最基本的道德观念,而且儒家经典中还出现了一部专门探讨它的著作,这就是《孝经》。《孝经》对中国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人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塑造起到巨大作用。本文就《孝经》的内容做一梳理,看看它是如何讨论孝道,如何构建起一个关于"孝"的理念体系的。

一、孝德

《孝经》中,"孝"在道德体系中的地位得到明确肯定:"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1](p1)孝是最根本的德行,将孝摆在"本"的位置上,与之相应的其他德行自然就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了。在《孝经》中,孝不仅是"德之本",而且也是德之"至",是最高的德。《开宗明义章》就指出孝是"至德",把孝拔到了道德谱系中最高的位置。《圣治章》也说:"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1](p19)又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1](p19)种种论述都是从正面直接肯定孝德之高、孝德之大。第十一章中则转换视角,从反面来痛斥不孝之罪恶。该章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1](p27)应当处以五刑的罪行数量极多,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不孝。不孝者目无亲长,这是"大乱之道"。无论是正面的极力肯定还是反面的痛斥,都是要突出孝德的地位,劝导民众体会孝德,躬行孝道。

《孝经》强调孝是"德之本",它的根据是什么呢?《圣治章》说:"父子之道,天性也。" [1](p19)父爱子,子尊父,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因此以子尊父为核心的孝德建立的基础就是人的天性。把天性当作是孝德的基础,实际上是为孝德找到了人性论的根据,孝德就是天性的表现,因此它是"德之本"。将孝视之为天性的表现,其实是儒家一贯的做法。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2](p353)孩提之童无不爱父母,这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也就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孝德就是人的良知良能,就是人的天性。

二、孝行

孝作为一种德,必须落实为真正的行为实践才算得以完成,也就是要将孝德落实为孝行。《孝经》中讨论孝行的地方很多,这些讨论为处于不同阶段的人、不同地位的人提供了履行孝道的行动指南。

《开宗明义章》把孝行划分成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开宗明义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1](p1)孝行以珍爱父母给予的身体发肤为始,以使父母荣耀显赫为终。我们从远近的角度来理解这一划分。对一个人来说最切近的是身体发肤,最远者是死后的声名,因此以前者为始,以后者为终。此外还可以从难易来理解。不敢毁伤身体发肤这就易的,立身行道杨名扬后市这是难的,易者为始、难者为终,就可以引导人们逐步去履行孝道。

《孝经》中对孝行还从"位"的角度做出了划分。所谓"位",就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种不同等级的位。《孝经》中的孝并不局限于家庭,还通过向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延伸具有了广泛的意义,但是这些意义的实现有赖于特定的地位和权力。也就是说,只有拥有特定的"位"的人才有可能履行孝的某种延伸意义。《天子章》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1](p4)对于天子来说,爱亲敬亲自然是孝。但因为他是天子,具有统领全天下百姓的权力和职责,所以他要将对父母的孝,也就是爱敬之心移加于百姓,这是"天子之孝",是天子应当履行的孝,也是只有天子才能履行的孝。《诸侯章》说:"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1](p6)诸侯有社稷,也就是分封的国土。他的社稷继承自祖先,因此他对祖先最大的孝就是要保住这份社稷,把这片国土中的民众治理好。如同诸侯最大的孝是保住继承自先祖的社稷一般,低一等爵位的卿大夫的孝行是守住世代相传的家族宗庙,更低一等爵位的士人的孝是保住爵禄。最下等的是庶人,庶人因为没有禄位和封地,因此他的孝就是在家庭生活中奉养父母。当然,奉养父母是孝之通义,处于任何位的人都应做的。在讨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孝时,仅就他们特殊的位上应履行的特殊的孝进行讨论,奉养父母的孝之通义就省略了。

三、孝治

在儒家道德--政治的思维模式中,道德的意义不仅限于个人的修身养性,还有政治价值。儒家强调统治者的德性修养对于国家治理有着重大影响,良好的德性修养能够引导臣民们向善,有益于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安定。在《孝经》中,孝还是一种治国方略,甚至我们可以说《孝经》主要就是围绕着"以孝治国"而展开的。《孝经》的开篇中提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作为"至德要道",它是先王用来"顺天下"的,也就是说孝是先王治理天下的一种方法。"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则是以孝治国的效果。关于孝治的功效,《孝治章》中还有专门的讨论:"昔者明王之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1](p16)明王以孝治天下,就能够出现"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的景象。但是,孝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道德,为什么能够用一种道德去治理天下呢?《孝经》对这一问题有所回应。它说:"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1](p12)用孝去治理天下的基本途径就是教化。道德的示范和教育能够引导百姓向善,改变道德风貌。孝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广要道章》强调"教民亲爱,莫善于孝"。以孝治国,民众会效法君主,敬爱自己的父母。如果全天下的百姓都这样,自然就能够实现天下的安定和睦。既然如此,那么君主个人的所作所为就显得特别重要,就需要为百姓做出榜样。第九章说:"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1](p20)君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民众"畏而爱之,则而象之",这样就能够完成"德教"。这种德教实现的途径是为民众做好示范,让他们来效仿。

参考文献:

[1]生.孝经译注[M].中华书局,2009.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

百善孝为先作文篇6

舜,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李民钦先生简介

1948年生于台中市,台湾艺术大师,美国知名华侨,中华名家书画院院长,两岸和平大使。自幼受中华文化、敦煌文化熏陶,早年从武,曾任多国总统府武术教练,后弃武从文,醉心追墨画壶艺术,作品被多国元首、政要名人、华人华侨领袖、外国友人及国际知名机构广泛收藏。

李民钦先生主要作品:

禅画系列:十八罗汉、六祖等;中华帝王系列作品,始至上远古炎帝、黄帝,止至中华辛亥革命所有帝王画像,创作约600幅四尺,直观呈现中华五千年历史。

茶文化系列:“壶中有天地,茶中有知音”,其作品追墨画壶艺术,被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先生、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等收藏。

二十四孝系列:中华传统二十四孝故事,新党主席郁慕明先生为其画作亲笔题词,弘扬中华孝道文化。

李民钦先生在美期间,曾多次受到中国领导人接见,并被赋予两岸和平大使的使命。多年来一直为两岸和平发展不懈努力,参与并组织筹建多个慈善机构及慈善活动,多次举办(创办)文化交流活动。

江革负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百里负米

百里负米

百善孝为先作文篇7

[关键词] 方孝孺;民本;君职;立法利民

[中图分类号] B248.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3)02—0024—05

方孝孺(1357-1402),生于浙江宁海一个官宦家庭,其父方克勤曾任济宁知府,做官“以德化为本”著称,百姓赞之为“我民父母”[1](《方克勤传》)。方孝孺师从有“开国文臣之首”[1](《宋濂传》)美誉的宋濂,是宋濂最为得意的门生。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方孝孺应建文帝之请,出任翰林侍讲学士,后值文渊阁,深得朱允炆赏识。曾主持修撰《太祖实录》、《类要》等。朱棣篡位后,命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以彰正统,遭拒。朱棣怒而诛其十族,诛连受害者达数百人之多,制造了王权专制社会中最大的冤案。方孝孺自幼习读儒家经典,深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使他入仕之后,决心忠心辅君,纠正洪武时期烈猛治国、重典驭臣的弊政,与建文帝一起厉行善政,治国以仁,爱民如伤。事实证明,由方孝孺辅佐建文改制而成的“建文新政”效果明显,深得民心,“士大夫崇尚礼义,百姓乐利而重犯法,家给人足,外户不阖,有得遗钞于地,置屋檐而去者”。建文失国后,“哭声震天,而诸臣或死或遁,几空朝署。盖自古不幸失国之君,未有得臣民之心若此者矣。”[2](《庚巳编客座赘语》)方孝孺政治思想的主旨是民本,其政治主张主要见于《逊志斋集》、《方正学先生集》以及《明史》相关纪传中。 一 民本思想指导下的君职说

方孝孺之师宋濂曾经提出“君权民授”说,认为:“有民斯有国,有国斯有君,民者君之天也。君之则君,舍之则独夫耳,可不畏哉!”[3](《燕书》)在宋濂的政治逻辑中,先有黎民百姓才有国家,先有国家才有人君。人君之权来自黎民百姓的授权,并非上天赐予。如果说有人间主宰身份的“天”,那么,百姓就是人君的“天”。何人可出任人君完全由百姓决定。百姓立之就是人君,弃之就是“独夫”。人君要保其君位,就要以仁义治国,以仁义待民。方孝孺深受宋濂“君权民授”思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的“君职”学说,认为君主最基本的职责是养民,治国的根本法则是“均平”。为此,他提出如下主张:

第一,君职起源于“养民”的政治需求。方孝孺认为,政治生活中的独尊君主不是从来就有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由于先民面临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生存颇为困难。落后的物质资料生产状态下不可能存在剩余财富,也就不可能出现等级差别和君主这种凌驾于众人之上的职业分工,“生民之初,固未尝有君也”[4](《君职》)。后来,先民在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中渐渐走出了屈从被动的境地,生产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财富迅速积累,剩余产品出现了。这种剩余社会财富的存在激起了人们据为己有的强烈欲望和冲动。迅速膨胀起来的私欲伴随财富的剧增而越来越难以遏制,于是出现了各种纷争并直接造成财富的无谓损耗和大量生灵的罹难。可悲的是,仅仅依靠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初民”根本不具备智慧与能力,以解决可能导致人类灭亡的纷争。“众聚而欲滋,情炽而争起,不能自决”。在人类可能面临灭顶之灾的危急情况下,凌驾于众人之上的人君出现了,“于是乎有才智者出而君长之”[4](《君职》)。通过方孝孺的分析不难看出,君主固然绝非从来就有,但是进入文明时代后,人类要生存下去,决然离不开君主。“天之生人,岂不欲使之各得其所哉?然而势有所不能,故托诸人以任之,俾有余补不足。智愚之相悬,贫富之相殊,此出于气运之相激而成者。天非欲其如此不齐也,而卒不能免焉”[4](《体仁》),“智或可以综核海内,而愚者无以谋其躬;财或可以及百世,而馁者无以啜之菽。天非不欲人人皆智且富也,而不能者,势不可也。势之所在,天不能为,而人可以为之。故立君师以治,使得于天厚者,不自专其用,薄者亦有所仰,以容其身。然后天地之意,得圣人之用行,而政教之说起。”[4](《体仁》)君主是“有才智者”,能够领会上天的意志安排,可以针对人类社会各类不同的纷争,制定相应的稳定措施,从而消弭动乱,还天下以太平,为人类的进步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所以,人君有资格代表“天”成为人世间政治秩序的维护者和是非善恶的裁判者。君职来源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急切需求,这是“天意”。

第二,君职的核心是“养民”。方孝孺认为,君职的核心是代天养民。“人君之职,为天养民者也”[4](《甄琛》)。在方孝孺看来,上天无论对人、对事都是公正无私的,在君主职位设立及其职责界定问题上同样如此。上天设立君主这一职位,绝对不是因为对君主有所私、有所偏、有所爱,希望君主在世间无条件地独享大富大贵。“天之立君也,非以私一人而富贵之”,而是赋予君主“养民”的重要职责,即“涵育”人民,“将使其涵育斯民”,使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僚臣胥吏能够各得其所,各安其位,“俾各得其所也”[4](《深虑论》)。就是说,上天做君主这样一种职位设计,职能规则内在地要求君主教育广大臣民,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上天为自己安排的席位上各尽其责。君主虽然是上天选的“有才智者”,但是,君主面对的是“世变愈下,而事愈繁”的局面,不断变换的世事,江河日下的世风,不断增加的政治、社会事务,林林总总,如果仅依靠君主一个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完全治理过来。“天下之广,非一人所能治也”[4](《君职》)。所以,君主要完成上天赋予的君职使命,必须选拔一批可以使用的人才任以为官,“于是置爵秩”[4](《君职》)。换言之,君主所以要任用大批官吏并给予爵位俸禄,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上天赋予的职责。于是,司法、行政、社会事业纷纷兴起。各种政治、社会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赋税的支撑。君主教化百姓支出的各类物质耗费属于公共开支,自然要通过百姓交粮纳税的途径筹集。

君主一方面教化百姓,使他们知道何者为善、何者为恶,明白是非曲直,在善恶面前能够做出正确抉择,“主政教,作礼乐,使善恶各得其所”[4](《君职》),另一方面还要养民。

社会的政治现实却是,君主只有一人,天下百姓千千万万,“一人至寡也,天下至众也,人君何以养之哉?”[4](《甄琛》)方孝孺开出的药方是:以天下物养天下民。“惟用天之所产以养天民而已。”天下万事万物是无知无识的,“五材百物不能自察”,哪些可用于养民,哪些不可用,君主应善于辨察,取之有方,“其可用而用之”,不可随心所欲,用之无度。“故人君者,导之以取之之方,资之以用之之要,使生乎天地之间者,不至于无用,用天下之物者,不至于无节,此君人者之职也。”[4](《甄琛》)以此为基础,方孝孺提出“宁余于民,无藏府库”[4](《隋文帝》)的养民、富民思想。

其一,私己厚敛,亡国之选。方孝孺以秦、隋二世而亡为例指出,秦与隋的第二任君主都是私己之徒,“昏惑之主,欲富国者,必厚敛民以适其欲”[4](《隋文帝》)。秦二世与隋炀帝均属“昏惑之主”,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毫无节制地盘剥百姓,致使人民不堪重负而造反,“侈纵以致败亡”[4](《隋文帝》)。历史的教训表明,君主应当藏富于民,让百姓富裕起来。在天下财富有限的情况下,一旦富国与富民出现矛盾,方孝孺主张富民为先,富国在后,宁愿让财富藏之于百姓之手,也不要收之于官家的府库之中。百姓富足,可以更好地促进生产发展,创造更多社会财富,进而促进国富目标的实现。

其二,取消盐铁茶专卖,让利于民。方孝孺认为,“茶盐之类皆属于官”[4](《甄琛》),这种官府专卖的制度设计明显是借助权力垄断与民争利,是君主未尽其职的表现:“人主不知其职在乎养民,而剥民以自养,凡物之适于用者,尽笼而取之,而与民为市”[4](《甄琛》)。这种不恤民情的做法,不仅导致君民对立,而且将大量本属于民的财富聚集于君主手中,容易导致君主奢侈。如此不合理的体制笼罩之下,百姓不仅不能获得本来属于自己的利益,君主还可能变本加厉侵夺百姓利益,损民自肥,“民弗惟不蒙其利,而横被其害”[4](《甄琛》),“此岂天地生物之意?”[4](《甄琛》)所以,方孝孺呼吁政府放开盐铁茶叶的垄断经营,还利于民。这样“恩加黎庶”,不仅百姓可以深切地感受“天子至仁”,而且“四夷咸宾”[4](《郊祀颂》)。通过让利于民而“养民”,是“国以仁兴”[4](《郊祀颂》)的具体表现。如此,江山社稷“百世之保,流以源长”[4](《郊祀颂》),朱明天下就可万古长青。

其三,轻徭薄赋,俭以爱民。洪武时期,江南地区实行重赋政策。为完成朝廷赋税安排,“农夫蚕妇冻而织,馁而耕,供税不足,则卖儿鬻女”,为此“而流离失所者多矣”,“每里有逃去一半上下者”[5](《苏松二府田赋之重》),激化了社会矛盾。方孝孺建议建文帝“必视前政之得失而损益之”[4](《深虑论》)。不能只是看到前朝取得的政治成就,对存在的过失视而不见。如果仅“知其德”而“不知其失”,并采取措施“革其由”,必将导致国家昏乱。他建议对洪武朝的税赋政策进行调整,“去其不善而复其善,增益其所未足而变更其所难,循求其宜于民情”[4](《深虑论》)。建文帝接受了方孝孺的建议,调减了江南税赋。方孝孺赞颂建文帝践行了“武王周公之法”[4](《深虑论》),“宁缺储积,而不忍以敛妨农”[4](《郊祀颂》)。为解决调减税赋带来的政府收入下降问题,方孝孺提出厉行节俭财用的主张。“为天下者,曷尝患乎无财也哉。天下未尝无财也,苟用之以节,治之有道,夫何不足之有。”[4](《读汉盐铁论》)方孝孺认为,君主是否节财俭用对于社会尚俭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稳定,君民与官民关系健康与否,所以君主应该成为节财的表率,“人君节己厚人,不专其利,崇俭黜欲”,这样就可以实现“邦国乃裕”[4](《读汉盐铁论》)的发展目标。

方孝孺认为,教民与养民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在这个问题上,君臣应该厘清各自的职责,“天之意以为位乎民上者,当养斯民;德高众人者,当辅众人之不至,固其职宜然耳”[4](《君职》)。所以,作为君、臣这两种政治活动中的主要角色,一定要对自己的职责有准确定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否则“不知君之职在乎养民,是以求于民者致其详,而尽于己者卒怠而不修。赋税之不时,力役之不共,则诛责必加焉;政教之不举,礼乐之不修,弱强贫富之不得其所,则若罔闻之”[4](《君职》),教民与养民又怎能得到落实呢?所以,方孝孺主张,君臣百官时刻不能忘记自己教民、养民的职责,既要教育民众在政治体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尽到自己为民的义务,又要通过政权通道,为社会供给政策法令以养民。尤其应该坚决避免“劳天下之民以自奉”[4](《民政》)。

第三,“诚以格君”是君职落实的主要途径。《尚书》有言曰:“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绳愆纠缪,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6](《囧命》)方孝孺继承这一思想,提出落实“君职”的主张——“诚以格君”。就是说,作为人臣都有责任全心全意地帮助君主改正错误,使君主借助外力“格其非心”,完成养民使命。

方孝孺认为,君主作为国家元首“一人而加乎万姓之上”[4](《重爵禄》),其一言一行是朝廷百官、普通百姓效法的榜样。君主不正无以正人,君主这种政治角色天然地要求“正以持身,仁以恤民”[4](《杂诫》),对此,君主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君臣同心以“格君”是帮助君主实现身正、政通、人和的必要条件。具体说,“格君”有两条路径:

其一,臣民的规谏、匡正,是为外力。帮助人君纠正错误,“去人君之非”,使其达成完美人格,是臣子应尽的职责。甚至“众庶”也有向人君进谏的责任。

其二,“人君之学”,即人君通过学习实现内圣品格。其核心是“治心”、“立政”。方孝孺认为,人君“治心”应注意由五方面入手,从而实现“正心”:“持敬以弥安肆之萌,寡欲以遏侈纵之渐,养慈爱之端以充其仁,伐骄泰之气以固其守,择贤士自辅以闲其邪。”[4](《君学》)“治心”的工具性手段是礼乐仁义。“治人之身,不若治其心也;使人畏威,不若使人畏义也。”[4](《杂诫》)通过“扶天理”“诛人伪”[4](《后正统论》),帮助人君以仁义礼乐治国理政,“明而不至于苛,宽而不流于纵,严而不迫于刻,仁而不溺于无断,智而不入于诈妄,纳谏而能委任,无逸而能不变,此为政之本也”[4](《君学》)。这样,“政教行乎天下”[4](《深虑论》),加上国家充足的储备,就可以实现大治。

方孝孺提出君职说,应该说抓住了君主集权时代政治体制运行的根本,即君主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王权专制时代,这需要智慧与勇气,也与方孝孺遇上建文帝密切相关。方孝孺倡导“格君”,对遏制人君欲望膨胀,限制君权肆意蔓延,确定君主的政治责任,调节君臣、君民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阶级整体与长远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更为可贵的是,方孝孺将人君放在社会管理者的地位进行考量,认为人君如果不能尽其职,百姓可以将其废黜,“君之职重于公卿大夫百执事远矣。怠而不自修,又从侵乱之,虽诛削之典莫之加”[4](《君职》)。方孝孺的这一思想显然较之孟子“诛一夫”之说更为激进。 二 治国以仁的政治主张

以仁义治国是儒家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方孝孺亦然。他说:“古之圣人,不忍杀一不辜,行一非义而取天下”。[4](《梁武帝》)圣人在夺取天下中行仁义,治理天下更是如此,“仁足以施法政,义足以洽乎民心”[4](《君量》)。人君本着仁爱情怀,推行治国理民的各项政策,其恤民之心可以保证国家各项法令法规顺利贯彻实施。“义”又能使社会的方方面面祥和融洽。要形成这种“德洽令孚”[4](《君量》)的美妙局面,方孝孺主张“推仁义而寓之于法”。他说:“古之圣人既行仁义之政矣,以为未足以尽天下之变。于是推仁义而寓之于法,使吾之法行,而仁义亦隐行其中。故望吾之法者,知其可畏而不犯;中乎法者,知法之立无非仁义而不怨。”[4](《深虑论》)可见,方孝孺的治国主张乃是仁以施治,法为保证。具体说,包含下述内容:

第一,主张“视民如伤”。“王者之学,以古为师,穷理正心,固守勇为,法尧为仁,法舜为孝,视民如伤,文王是效,简册所陈,善政嘉猷。”[4](《正学》)在方孝孺心中,视民如伤是行仁政以治国理民的必然需要,有了视民如伤的政治立场与价值取向,治政者就能像上古圣王那样重民、惜民、爱民了。由此出发,方孝孺激烈抨击了历史上盘剥万民、竭泽而渔、视民如草芥的做法,呼吁统治者“正德、利民、厚生”[4](《周官》),对待百姓“当若冬日之阳,夏日之阴”[4](《读邓析子》),在百姓需要的时候为他们提供雨露阳光。这样“物阜而民康,实皇家太平之基”[4](《箴》)。方孝孺的这一主张在建文帝时得到很好的贯彻,为大明王朝创建了“四年宽政解严霜”[7](《过金陵吊方正学诸臣》)的气象。

第二,主张推行井田制,提倡藏富于民。洪武时期,朱元璋采取了系列保民措施,并试图以残酷的刑罚震慑贪腐官员与豪强劣绅,却未能从根本上阻止强势群体对土地近乎疯狂的掠夺。有些地区的军卫屯田尚不能幸免,遑论普通百姓了。有鉴于此,方孝孺强烈主张推行井田制,“孰非民乎? 孰富孰贫乎?孰衣文绣,孰如悬鹑乎?屈为佣隶,天宁不仁乎?仁莫如井田。”[4](《杂问》)可见,方孝孺行井田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抑制豪强势力的土地兼并,实现农民“耕者有其田”的千古梦想,让百姓拥有基本的生存依托,绝非腐儒式的简单复古。方孝孺希望通过井田制的实施,既能满足国家的基本赋税要求,又能让百姓在恢复、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依靠勤劳节俭致富,从而实现百姓的福祉。推行井田制,不仅能够阻遏贫富极化趋向,而且有益于缓解社会矛盾,钝化趋于尖锐的贫富与官民对立。显然,方孝孺的这一思想是朱元璋“厚民生”“重民命”治国策略的进一步细化与落实。

第三,主张重用人才、慎选治国理民之吏。方孝孺说:“为国之道,莫先于用人。”[4](《深虑论》)治国以仁、重民爱民的政治主张能否得到落实,关键在人才选拔与治国理民之吏的任用。“国之本,臣是也”[4](《杂诫》)。方孝孺以史为鉴,剖析了用人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因果联系:唐玄宗时期,张九龄一度为相,以其品行高洁使朝中“小人困不得志”。张氏免相后“唐室渐乱,而几亡国”[4](《张九龄》)。“二世之任赵高,哀、平之任王莽,玄宗之任李林甫”[4](《深虑论》)都是用人失当导致国家走向衰亡的惨痛教训。故此,治国理民需要人才,人才务必有德。德才并具是方孝孺理想的人才标准。在方孝孺眼中,人才的首要品质是忠君,要有慷慨赴国难,殉国忘其家的精神。同时,还要胸怀天下,忧国忧民。其次,为官者要具备“公廉”品质。方孝孺说:“国之所尚者,公廉”[4](《孝思堂记》)。就是说,官员应该以“公”为心,以民为意,不贪货财。官员公廉与否,直接关系到民心向背、社稷安危、国家存亡。历史上的王朝兴替大多与官员廉洁与否相关。一个国家的官员如果不公廉,势必导致“国贫”:“聚敛之臣贵,则国贫。”[4](《杂诫》)再次,为人臣要“大度”。方孝孺说:“天下之事,成于大度之君子,而败于私智之小人。智之于人,固可以成事,然用之以私则流为诡诈险侧。”[4](《郑灵公》)在人才使用上,方孝孺主张“各尽其才,而如其所欲”[4](《深虑论》)。这样,将人才安排在政治体系最适合的位置,使他们才尽其用。为了更好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方孝孺主张对人才要“推之以诚,而待之以礼,使邪佞无所进其谗”[4](《深虑论》),对卓有贡献的人“任之终其身不为久也,爵之极其崇不为滥也”,尸位素餐者“黜而屏之不为少恩也,罚而殛之不为过暴也”[4](《深虑论》)。

第四,主张寓仁于法,寓礼于法。方孝孺坚持儒家德主刑辅思想,反对严刑酷法,认为“治天下有道,仁义礼乐之谓也;治天下有法,庆赏刑诛之谓也”[4](《深虑论》)。在方孝孺眼里,“道”具体体现为“仁义礼乐”,“法”则表现为“庆赏刑诛”。他以日常饮食为喻分析说:“仁义礼乐为谷粟,而以庆赏刑诛为盐醢,功成而民不病。”[4](《深虑论》)就是说,对于黎民百姓而言,其生存离不开仁义礼乐就如同少不得食粮那样。刑诛庆赏如同鱼、肉、盐等制作而成的酱,虽然其重要性比不得仁义礼乐,但也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部分。二者一本一末,相辅相成,“推仁义而寓之于法,使吾之法行,而仁义亦阴行其中”[4](《深虑论》)。治国、治民、为政,万不可舍本逐末。否则,“弃谷粟而食盐醢,此乱之所由生也”[4](《深虑论》)。 三 “立法利民”的法治思想

方孝孺虽为儒者,但并不一概反对法治。他认为,立法的核心是利民,法是保护民众利益、打击不法侵害的有力武器,可以“禁暴乱、贪猾、诡伪、盗窃”[4](《深虑论》)。国家为民众提供法的保护,民众就会拥护政府,进而保证社会稳定,国运长久。说到底,法对于人君而言,既“利其国”,更可“保其子孙之不亡”[4](《深虑论》)。于国、于民、于君均不可或缺。具体说,方孝孺的“立法利民”法治思想包括下述内容:

第一,“立法以防害民”[4](《深虑论》)。方孝孺认为,立法的目的是卫民,防止侵害民众利益的事情发生,而不是通过严刑酷法阻止民众为乱。历史上的许多王朝法网严密,犯禁者众,“常布满海内之狱”[4](《深虑论》),说明立法思想存在偏差,立法以防民乱是舍本逐末。“法制所以备乱,而不能使天下无乱。不治其致疾之源,而好服药者未有不死者也。不能塞祸乱之本,而好立法者未有不亡者也。”[4](《深虑论》)方孝孺认识到,“人民者,天下之元气也。人君得之则治,失之则乱,顺其道则安,逆其道则危。其治乱安危之机,亦有出于法治之外者矣。”[4](《深虑论》)所以,“圣人之为法,常治之于未为之先”[4](《深虑论》)。防患于未然是立法的根本。他说:“‘獖豕之牙,吉’。獖牙非无牙也,有牙而不能伤也。”[4](《深虑论》)就是说,野猪生有极具破坏力的獠牙,如果不予约束任其狂奔,就会伤损农田。用猪栏将它管制起来,野猪即便有獠牙也无法伤害庄稼了。法律就是政府设置的猪栏,立足点是护民而非害民。要让法律真正起到“以防害民的作用”,方孝孺提出下述主张:

其一,立“为治之法”[8](《所染》),反对“一准其私意”[4](《深虑论》)。方孝孺认为,为维护统治者的根本利益,立法必须公正,体现“公意”,官员不应该“出于己”,“一准其私意”,将“一家之法”强加于民,变为“天下之法”[9](卷32),这样的立法本身就是非法的,结果是“自乱其法”[4](《深虑论》),不仅无法实现统治阶级利益的最大化,相反会导致官民矛盾激化直至王朝覆亡。

其二,加强普法宣传教育。这是方孝孺对洪武朝普法实践继承的结果。方孝孺认为,欲令百姓守法,必先使其知法、明法,明确法律的边界,进行普法宣传的目的就是让百姓知法,“使其心自知其非而不肯为”[4](《深虑论》)。“民畏笞骂为杀戮”[4](《官政》),当然自觉守法,不会违法犯罪。百姓不去触动法律红线,当然不会受到刑罚处罚,立法设禁是爱民的直接体现。如此“为法者不烦,守法者不劳,而民不敢为乱”[4](《深虑论》)。

其三,加强执法。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加强对执法官吏的教育。利民之法是否能够真正发挥利民的作用,执法官吏是关键环节。执法官吏必须“知立法之意”,这样才能很好地依法办事,行“仁义之道”[4](《深虑论》)。否则,“欲天下之治,而不修为治之法,治不可致也。欲行为治之法,而不得行法之人,法不可行也,故法为要,人次之。二者俱存则治,俱弊则乱,俱无则亡,偏存焉,则危。”[4](《官政》)另一方面,对“玩法”者严惩不贷。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民众的支持离不开对玩法者的严惩。“可以无犯乎法,而犹犯之者,此诚玩法之民”[4](《深虑论》),这些“玩法”者,不仅践踏了法律的尊严,破坏了社会秩序,侵害了他人利益,而且直接威胁到国家的安定,所以“非特法之所不容,亦民之所不容也”[4](《深虑论》),必须予以重惩。这种惩罚,既可以使“民晓然知上之法所以安己也,非所以虐己”[4](《深虑论》),而且具有警示作用,“法之可畏而不犯”[4](《周礼辨疑》)。

第二,主张先教后诛。方孝孺虽然主张重惩“玩法之民”,但他坚决反对严刑峻法。他认为,强秦之亡源于严刑峻法。“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10](第75章)重刑甚至死刑用滥了,对于民众来说无异于轻刑。轻刑若不轻易使用,一旦使用,也会被人们视为重刑。“圣人之治不恃斯民畏吾之法,而恃其畏乎名;不恃其畏乎名,而恃其畏乎义”[4](《治要》)。所以,后世治国者应该吸取教训,改弦更张,抛弃过度依赖严刑峻罚治国理民的错误做法。方孝孺认为,治理国家有五种重要的工具性手段:“政也,教也,礼也,乐也,刑罚也。”[4](《杂诫》)法律是五种重要工具之一,“无法不足以治天下”[4](《治要》)。治国理民,法律当然不可或缺。但是,“天下非法所能治也”[4](《治要》)。刑罚虽然貌似在治国理政中容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导致“天下尚法”的弊端。过度依赖法律,特别是重刑手段,实际是未把握恰当运用法律的要领,“不提其要者,刑人接于市,而人谈笑犯法不为之少”[4](《治要》),所以,方孝孺主张“不轻用法于吾民”[4](《治要》),应该“先教后诛”,“欲其无贪黩也,必先使之畏戮辱而重廉耻”。就是说,要教育人民知道廉耻,自觉守法。只有那些冥顽不化者方才施以重罚,这对于树立法的权威大有助益。难能可贵的是,方孝孺所谓“教”,是建立在满足人民基本生存条件基础上的“教”,而非空洞之“教”。他说:“不治其致病之源而服药者,未有不死者也;不能塞祸乱之本,而好立法者,未有不亡者也。”[4](《深虑论》)治病必须首先找到致病的根源,然后下药方才见效,否则,不明就里,随便医治,只能致人死亡。因此,在社会治理方面,方孝孺主张探究“致疾之由”。他说“天下固未尝好乱也,而乱常不绝于时,岂诚法制之未备欤?”[4](《深虑论》)导致天下动荡不已的根源并非法制不完备、不健全,而是官员、苛法伤害了“元气”。“夫人民者,天下之元气也”[4](《深虑论》)。恢复元气的方法,方孝孺认为主要在于“使之有土以耕,有业以为,有粟米、布帛以为衣食。而后禁之,则攘夺盗贼可止也”[4](《深虑论》),让百姓具备起码的生存条件,有田可耕,有工可做,有米可食,有衣可穿。这些生存必需的条件具备了,百姓不可能去冒险犯法。即便有个别“至凶极悍之徒,萌无上之心,亦无由而事成”[4](《深虑论》)。在普通大众衣食无忧的情况下,谁愿意跟在犯上作乱之徒身后去犯险呢?方孝孺既重法又重人,既重人又重物的法治思想找到了法网严密、严刑酷法之下社会依然动荡不休的深层根源,对于医治社会之疾显然堪称良方。

第三,“治人”与“治法”并重。方孝孺认为,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有良好的法治;良好的法治只有在“治人”(能行法之人)推动之下才能得到良好的实践:“欲天下之治,而不修为治之法,治不可致也。欲行为治之法,而不得行法之人,法不可行也。故法为要,人次之。两者俱存则治,俱弊则乱,俱无则亡,偏存焉,则危。世未尝无人也,然取而用之,与用而责成之,无其法,则犹无人也。”[4](《官政》)方孝孺主张“治人”与“治法”并重。不仅要有“治法”,而且要有“治人”。如果没有好的、可用于推动落实法律的人(“治人”),无论多么完美的法(“治法”)都不可能得以很好的贯彻实施。方孝孺对历史上的王朝衰落进行了总结,认为其败亡存在共性:要么法制残损,要么统治者不守法,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他认为,周王朝贤君少庸君多,罕见“治人”,却存续700余年,原因就在于“治法”。期间周宣王(前827 年——前781年在位)短暂的“治人”与“治法”并俱,很快再现了文武二王时期的盛世。所以,“周之弊在乎守法者非其人,而不在乎法”[4](《深虑论》)。方孝孺眼中的汉唐两代,法嫌粗疏,幸遇贤君,于是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但二朝最终因为没有贤君“乱而亡”。所以,方孝孺得出结论:汉唐的问题出在“法不足周事”,不能完全归咎于“守法之非人”[4](《深虑论》)。按照朱熹的说法,“立法必有弊,未有无弊之法”[11](卷108)。即“治人”与“治法”存在辩证关系,不能将国家衰亡的责任简单归因于某一方面。社会治理注重“治人”与“治法”并举,是方孝孺政治思想的一大特色。 四 结束语

以上本文仅就方孝孺的政治思想,从民本角度做了分析。可以看出,方孝孺的政治思考无不与对朱明王朝的长治久安和百姓的深切关怀息息相关。虽然方氏某些理论设想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具有强烈的“空想”色彩,但对于其身后600年,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者而言依然闪耀着熠熠的智慧之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绩固不待言,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同样前无古人。时下人们议论最多的就是经济与行政领域的权力垄断,导致某些部门打着国家利益的旗号与民争利,乃至夺民之利,生出竭泽而渔之嫌,国家财富迅猛增长而人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严重下滑,百姓财富增长缓慢甚至出现相对“剥夺”,法制建设滞后且漏洞百出而失去了对权贵阶层的有效约束与震慑使其可以肆意横行为害社会等等,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必须正视的是其对国家执政之基的危害是巨大的。如果不能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使人民的福祉成为改革开放事业的终极目标指向,而仅仅将人民作为权贵阶层牟利的工具和手段,那么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最终走向就有可能被拖离正轨与最初的设计背道而驰。

方孝孺以民本为主旨的政治思想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镜鉴。方孝孺民本思想的可贵之处首先在于他强调了治政者权力来源的合法性基础在于“养民”,并据此提出打破官府借助国家权力进行垄断经营,与民争利的传统,主张让利于民,倡导富国必先富民,降低百姓赋税,官府俭而补税之降的爱民措施。其次,他力倡视民如伤,仁法结合,慎选官吏,仁法与礼法相结合,落实藏富于民的政策主张。另外,他还主张运用法律武器保护百姓利益,通过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对“玩法之民”予以坚决打击。方孝孺的上述主张在建文帝时期获得了很好的实践,缔造了绚烂的盛世局面。处在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如何真正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核心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无疑是执政党面临的重大困局,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突破的瓶颈。执政者不仅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更需要在实践中寻求落到实处的现实路径。毋庸置疑的是,方孝孺的民本思想为这条路径的设计成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素材。[参 考 文 献]

[1] 张廷玉等. 明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2] 顾起元.客座赘语[M]. 北京:中华书局,1987.

[3] 宋濂.宋文宪公全集[M]. 台北:中华书局,1965.

[4] 方孝孺.逊志斋集[M]. 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

[5] 栾保群,吕宗力.日知录集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 孔颖达.尚书正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7] 朱鹭.建文书法拟[M].明万历刊本.

[8] 孙诒让.墨子间诂[M]. 北京:中华书局,2001.

[9] 黄宗羲.明儒学案[M]. 北京:中华书局,2008.

[10]任继愈.老子新译[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百善孝为先作文篇8

论文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而孝却是五千年文明的精神核心和根源,若中华文明没有孝,那称不上文明。中国孝文化之根本就是子女那自然流露出的由衷的对父母的“爱敬之心”,是所有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的保证,是为人德之根本,“百善孝为先”这是一句流传了千年的做人标语。但是,在当今这个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里,孝道早已被人忘之脑后,人们为了金钱利益和权欲而麻木不仁,我们大学生是民族之希望,国家之栋梁,我们应该将这种绵延了几千年的精神文化传承下去,推己及人,让人人行孝之道,让每个人学会感动,学会例行孝道,学会孝道重生。

泱泱华夏,历史悠久,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精神支柱,精神根源。中国传统文化若是缺少了孝,那么就称不得中国文化,更称不得中国文明。所以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称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梁漱溟先生也说,如果不认识中国人的孝文化,那么便永远也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孝道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根源,更是整个世界,乃至全人类的精神支柱,是他们进步的原动力,为了让绵延了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中国人的孝文化走进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和谐美好,我们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百善孝为先”的教育活动,对中国孝道进行探究和思考。

一、何为孝,中国“孝”的真正涵义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人类由此在地球上繁衍开来,于是孝道便产生了。【中国的孝道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最初的意义是指尊敬祖宗,报本返初,生儿育女,延续生命。最早的汉字“孝”则出现在距今约3千余年前的殷商时代,不过当时“孝”字仅见于卜辞一处,用于地名。商代金文中有一例用于人名,在博物馆的青铜器上刻着“孝”的象形图形,古文字学家解释为“孝”的篆体,因为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柱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根据现有资料,较早的见于《尚书·酒诰》篇,其中有言日:“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意思是说,人们于农事完毕之后,赶着车出外做些生意,用以孝敬奉养自己的父母。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孝的。孝①古代的道德规范。儒家指养亲、尊;②指居丧;如:守孝;戴孝;孝服。 在《现代汉语字典》中孝的涵义:①祭,祭祀;②孝顺,善事父母;③对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④居丧;⑤指孝服、丧服。《孝经》中载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用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在《围炉夜话》中:“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也为之呵护。孝乃是天地之正气的凝结,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引用)

二、为什么要行孝道,为什么在大学生中开展孝文化教育

孝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神根源,中华民族绵延的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两千多年前的万圣之师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生也”。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对于所有人民的教化都应从孝道开始。“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意思是说,仁是众德之根源,而孝又是众德之根本。他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强调天地间万事万物人是最宝贵的,而人的行为中没有比行孝更重要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行孝道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我们作为一个人,作为人之子女所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孝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精神品质,不孝之人罪大恶极,人人得而唾之,无论是天子将相还是布衣百姓,都要行孝道,孝无国界,无种族,无等级之分,人人得而行之。

《诗经 ·蓼莪》中说“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父母生我养我育我,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育成人,在把我们送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他们那是用自己的青春来换取子女的成长成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无微不至的疼爱自己的子女,为了我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欲报之德,吴天罔极”,为人之子女,我们必须懂得孝道,必须学会感恩,回报我们的父母。

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行孝

《大学》中说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孝道是我们每一个人修身的第一步,我们只有学会了如何行孝,才能齐家,只有拥有孝心才能治国,接而才能平定天下。

1、行孝于父母

(1)珍爱自己。 《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为人子女,我们没有权利去糟蹋自己的身体,没有权利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我们唯有珍惜生命,修养身心,建功立业,把有限的生命作出无限的贡献,取得无限的成功,赢得生前身后名,让我们的父母收获慰藉和荣耀,这才是孝的最终归宿。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虽身在他乡,不能侍奉父母于左右,但是我们照顾好自己也是在行孝道,珍爱自己,在学校好好的学习知识,为以后进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善待关心父母。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他告诉我们,如果为人子女仅仅在于养活父母,那么与养活狗马无区别,所以孔子说:“意者身不敬!辞不逊与!色不顺与!古之人日:农与缪与,不女聊。”孝敬父母不仅要态度恭敬,还要和颜悦色,并不仅仅供其吃穿,父母需要的不单单是物质,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作为真的孝子,我们必须做到“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我们怀着梦想与父母的希望外出求学,我们应该常回家看看,不要因为学习忙就忘记孝,要经常发发短信慰问关心一下我们的父母,因为父母真正所需要的是他们那远方的子女最切实的精神上的关爱。

(3)为父母解忧。 《诗经 ·蓼莪》中说“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又该那什么回报我们的父母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苦儿未见,儿苦母不安,我们已经是大学生,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应该学会帮父母解忧。儿行千里母担忧,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我们的父母的那颗心永远为我们牵挂,所以我们要谨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要让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牵挂操劳。爱子心无价,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无论我们在学校或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我们带给父母的只能是快乐和幸福,因为那些苦和委屈只会让父母更加痛苦,更加难过。

(4)跨越代沟,了解帮助父母。 近些年来,“代沟”一词常用来形容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隔阂,为人子女应该越过这些所谓的“代沟”,走进父母的内心深处,去感知父母,去想父母之所想。“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为人子女,知道自己父母生辰是最起码的,而我们的大学生又有多少人真正的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的呢?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因为父母长寿而高兴,但是更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不但要了解父母,我们更要帮助我们的父母,我们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2.行孝于天下

《大学》中说:“爱人者,人必爱之;敬人者,人必敬之”。孔子也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爱者,不敢慢于人。一个人倘若真的爱自己的父母,那么他也会爱天下人的父母。“故不亲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享,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反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话,他还能爱谁?何以平天下?我们唯有怀抱一颗博爱之心,去爱天下人,行孝道于天下,才能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我们要不独人之亲为亲,博爱天下,然后用我们的博爱和孝道去感召身边的所有人,让每个人心中充满爱和孝,让我们的大学充满爱和孝。一家仁,一国兴仁,我们相信,一人行孝,满国行孝,世界行孝。

四、“百善孝为先”思想给我们的反思和启示

1.端正心态,调整思想,重拾孝道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孝文化已经在我们中国绵延了几千年,它集天地之正气和精华于一身,让我们所有的生灵感到幸福快乐。当今社会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在金钱和权欲的种种诱惑下,人们利欲熏心,人们之间的关系逐渐金钱化利益化,人们的那颗心已经麻木,已经不懂得感恩和行孝。我们中国和许多西方国家一样,都在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威胁,明天的老人可能拥有万千财富,但是他们内心深处却是寂寞的,因为他们缺少了子女的爱。未来的世界是我们的,我们的使命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要端正心态,调整思想,重拾孝道,推己及人,感召身边所有人。

2.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刚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父母就是染料。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古时候,家长在孩子幼年就让他们学习《孝经》,学会例行孝道,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也是最重要的学校,我们想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就染什么颜色。我们必须想到这些,因为当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我们也想自己的孩子能够孝敬自己,所以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3.倡导教育革新,将孝道贯穿于每一个学习阶段

在封建社会中,《孝经》是每位读书人所必读的书,是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必需的第一步。然而再看看我们现在的读书人,我们的读书人有多少人知道《孝经》,有多少人看过《孝经》,又有多少人能够背诵《孝经》。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我们不能遗忘,我们必须例行教育革新,将中华孝文化贯穿于每个学习阶段,不但启蒙学要学,我们大学生也要学,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科技知识,还要学中国孝文化。

4.呼吁社会践行孝道,宣传孝文化

如果我们众人例行孝道,那么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都将会行孝道,那么我们的世界就真的和谐了。所以我们应该呼吁社会践行孝道,宣传孝文化知识,对那些不孝之人进行曝光、谴责和鞭挞,让孝文化走进千万寻常百姓家,让全世界都流淌着孝的气息,让所有有生命的生灵都学会例行孝到,让他们收获慰藉,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幸福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所以不必羡慕别人怎样,我们要的是倾毕生精力回报我们的父母,因为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作为大学生,我们更要率先垂范,例行孝道,学习中国孝文化,做一个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用我们的双手托起孝道的文化天空,践行孝道,将孝道发扬光大。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去孝敬我们的父母,我们要时时刻刻谨记自己的责任,我们要牢记我们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来自我们的父母,饮水思源,我们要用自己的一生去尽一个为人子女应做的事情,让我们的父母收获慰藉。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辞海编辑为运会编纂.辞海(1999年普及本中册)[ K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字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字典(第5版)[ K ].陕西: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

[4]禾火.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孝经(注音版)[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9.

[5]王永彬.围炉夜话[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9.

[6]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11.

[7]孔子.论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9.

[8]李一冉.大学[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1.

[9]任义.关于孔子孝道思想初探[J] .易起,2010.25.

[10]杨丽珍,杜学元,于秀玲.关于孔子孝道思想探析及其启示[J] .论文天下,2009.1227

上一篇:父爱如山作文范文 下一篇:微笑面对生活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