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旦的诗范文

时间:2023-11-05 06:34:31

关于元旦的诗篇1

2.事业爱情,是双黄蛋,一半要成功,一半要甘甜;生活,是枚荷包蛋,用心去拼搏,用爱去煎;祝福,造就幸运蛋,好运到身边,如意一三年。元旦快乐!

3.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愿您晨有清逸暮有悠闲,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梦随心动心随梦求,祝元旦节愉快!

4.[x]收获=付出,认真学习+端正态度=成绩优异,认真工作+汗水=老板赏识,工资翻翻。[x],付出等于倍收获,好好努力,明年定能绽放更加美丽的花朵!

5.转眼元旦到,岁末年初许愿好,成绩卓著那是过去,幸福如意那是历史,愿新的一年事业顺利,家庭幸福如意,开心相伴好运自然,最重要的是元旦要快乐哦!

6.朋友呵朋友,让我们一起静静地等,未来希望光明和就要敲响的新年钟声!

7.付出了汗水加心血,收获了成功加喜悦;付出了努力加拼搏,收获了成绩加欢悦;付出了坚持加不懈,收获了成果加获得;回首20xx年,实在是苦与累相伴,但愿20xx年简单点,付出努力辉煌现!

8.元旦就快到,祝福先到:一祝家祥和,二祝身健康,三祝事成功,四祝钱财旺,五祝好运来,六祝心情畅,七祝爱情甜,八祝父母壮,九祝万事顺,十祝友情长。​

9.过年不给女生发红包的男生,个矮,腿短,光棍,还肾虚。

10.缘分遇到你:一路上有你真好!元芳问候你:你幸福吗?美元拥抱你:一生伴随你!元旦祝福你:朋友,愿你新年一切都好,好运连连,好梦圆圆。

11.新年爆竹很给力,绽开对你的点点思绪,缤纷的祝福洒进你的世界里;春节的问候满满地,包裹我沉甸甸的心意,委托手机里的短信传递给你;春节如意!

12.元旦之快乐操:脑袋摇一摇,金钱满腰包;脖子晃一晃,元宝一箩筐;胳膊挥一挥,越长越甜美;屁股翘一翘,健康来报到;伸腿踢一踢,天天笑眯眯;快乐操要练,快乐在元旦。

13.深深的情谊与祝福,绵绵的思念与问候,在这欢庆的日子里,愿这短信能为您及家人带来平安、幸福、健康和快乐!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14.元旦到,祝你吉祥如意一帆风顺,心想事成喜事多多。

15.“元”是金元银元的元,“旦”是旦夕幸福的旦,“快”是快意人生的快,“乐”是乐观豁达的乐,元旦快乐,愿你10年金银满车,快乐人生,幸福安康!

16.当我把神灯擦了三下,神仙说我可以许两个愿望。我说我希望看短信的这个人元旦快乐,而且越来越漂亮。神仙说,我只能满足你第一个愿望。

17.新年到,幸福叫你去报到,好运对你把手招,甜蜜向你要拥抱,快乐请你把它捎。祝你新年万事好,财源广进节节高!

18.清晨曙光初现,幸福在你身边;中午艳阳高照,微笑在你心间;傍晚日落西山,欢乐随你天。马年吉祥,大吉大利!

19.在纠结是一下睡到明年,还是等到明年再睡。

关于元旦的诗篇2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与本篇 【迎元旦黑板报设计】 内容有关的:

中学生元旦黑板报

元旦黑板报设计

关于元旦的黑板报

元旦黑板报

元旦节手抄报的设计

迎新年庆元旦手抄报

庆元旦的手抄报

元旦手抄报的图片

关于元旦的诗篇3

2、岁尾年初,家家爆竹,户户焰火,不绝于耳,气势如虹。元代诗人赵孟钤凇端暝隆分兴担?“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地落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

3、任天高地远,隔不断对你深深的思念;任时光变迁,挡不住对你真挚的情感;岁月可以令你我生华发、变容颜,深厚情谊永不变,依旧停留在心间。

4、时空的遥远并没改变心的距离。今天,我会为你点亮蜡烛,烘干一季潮湿的往事。我会给你送一个不同平日的祝福,因为有四字一年只说一次:

5、如果一句“元旦快乐”不足以表达我深深的祝福,我打算再送一个省略号给你,内含所有字面不能表达的意思,一切尽在不言中。

6、描写春节喜庆气氛者,王安石可算写到极致,他的《元日》一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脍炙人口。

7、辞旧迎新的诗句,这篇文章介绍了新年来了之际,有关于辞旧迎新的诗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历代诗人着力描写的重要内容。在这些诗章中,有记录各种传统习俗的,有抒发个人情怀的,有描写喜庆气象的,可谓五彩纷呈。

8、日月有情迎元旦,山川无阻庆新年;雪里梅花霜里雪,梦中思念话中行;一束快乐随冬雪,十分好运沾春雨,百般成功遂你意,万种幸福由你享。

9、在新年的这一天,让我的祝福像雪花飘送,让我的问候像绵绵春雨,片片花香,默默祝福,句句心语,声声关怀,连缀着满心愉快,将快乐的音符送给你!

10、第一缕阳光是我对你的深深祝福,夕阳收起的最后一抹嫣红是我对你衷心的问候,在元旦来临之际,送上真挚的祝福:新年快乐!

关于元旦的诗篇4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过元旦的 元旦是法定节假日吗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过元旦的

“元旦”一词确非舶来品,而是早已有之。成书于唐朝初年的《晋书》中便写道:“颛(zhuān)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实际上,在此之前“元旦”的概念已经频频出现于诗文之中,南朝文史学家和文学家萧子云的《介雅》一诗中便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句子。

而要追溯元旦之日何时被定为农历正月初一,则有明文记载始于汉武帝时。汉武帝之前,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并不统一,因此历朝历代元旦的月份和日子相距甚远。夏朝以元月为正月,商朝以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十一月为正月,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十月为正月。汉武帝时,明文规定元月为正月,并将正月第一天称为元旦。此后,这一规定沿用了20xx多年,直至清朝末年。期间每逢农历元旦,封建王朝都会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祭神祭祖、挂贴春联、书写福字、燃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等等,构成了公历元旦之日最主要的内容,每每盛况空前。

1920xx年,辛亥革命爆发,大清王朝寿终正寝。随着封建帝制的消亡,农历元旦也被公立元旦取而代之。为“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经各省都督代表会议表决之后,民国政府决定改用世界通行的公元纪年法,1920xx年为民国元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此前的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商定沿用民国时期已定的公历和农历并举的方案,并且将公历新年之始――元旦列入法定假日,从此成为全中国人民的节日。当然,与农历元旦相比,公历元旦的庆祝活动、内容及其影响力等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

如今, 我们说起“元旦”,通常是指公历1月1日,而农历正月初一则称为“春节”,这一约定俗成自1949至今已近70年。因此可以说,中国人过元旦已有4020xx年之久,但是过公历元旦不过半个多世纪。

元旦是法定节假日吗

元旦是法定节假日吗:是

元旦是每年公历(阳历)1月1日,国家法定假日指的是国家规定放假的日子。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是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其中春节、清明、劳动、国庆这四个法定节假日高速免费。但是元旦节高速是不免费的。

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

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但其含义已经沿用4000多年。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中华民国起为公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亦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

关于元旦的诗篇5

春节 旧时民间叫过年,也是农闲酿酒的时候。昔日北京的“大酒缸”正是在过年时热闹起来。《社会风俗》说:“煮酒,在朱红缸盖上畅饮,助年气兴致,添墨客诗韵。”是为“扶阳”与“消寒会”。史书称,汉武帝时曾钦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正月初一即改称为春节。春节期间要饮用屠苏酒、椒花酒(椒柏酒);寓意福祉、吉祥、康宁、长寿。如清代文人袁景澜写苏州的《年节酒词》中所述:“颂椒煎饼元旦后,新年排日宜饮酒。隔岁藏肴出宿储,欢情共洽亲朋友。”史书又讲,元旦饮“屠苏酒”习俗始于东汉。宋王安石《元旦》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明李时珍撰《本草纲目》载:“屠苏酒,陈延之《小品方》云,‘此华佗方也’。”“椒花酒”是用椒花泡酒制成。南朝梁宗懔撰《荆楚岁时记》云:“俗有岁首用椒花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北周庾信在诗写道:“正朝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吐随铭主,椒花逐颂来。”

农历正月十五灯节 亦即元宵节、上元节。最早见于唐代,曾是三官大帝的生日,故而人们向天宫祈福,用五牲、果品和酒供祭。撤供后家人团聚畅饮美酒,夜晚观灯吃元宵。

农历二月初一中和节 又称春社日,这天祭祀土神,祈求丰收,有饮中和酒、宜春酒的习俗。宋文人李在写有“社翁今日没心情,为乏治聋酒一瓶。恼乱玉堂将欲通,依稀巡到等三厅”诗句,意思是饮宜春酒有医治耳聋功效。清代陈梦雷撰《古今图书集成・酒部》记载:“中和节,民间里闾酿酒,谓宜春酒。”

清明节 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民俗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有扫墓、踏青的活动。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清明节有饮酒祭奠习俗。唐代段成式撰《酉阳杂俎》云:“清明节宫中设宴饮酒之后,宪宗李纯又赐给宰相李绛酴酒。”唐代白居易诗曰:“何处难忘酒,朱门羡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杜牧《清明》诗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也与酒有关。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节。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民间为辟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还有为壮阳增寿而饮蟾蜍酒和镇静安眠而饮夜合欢花酒的习俗。唐代《外台秘要》《千金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元代《元稗类钞》,明代《本草纲目》《普济方》及清代《清稗类钞》等古籍中,均有菖蒲酒的配方及服法。唐殷尧藩诗云:“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明刘若愚撰《明宫史》载:“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清顾铁卿撰《清嘉录》也有“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的描述。因雄黄对人体有毒害,这一习俗已逐渐废止。然而,端午节饮酒还是古今传留。

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别称仲秋节、团圆节,是日,家人团聚,挚友相会,都以赏月饮酒抒怀。《说林》称:“八月黍成,可为酎酒。”五代王仁裕撰《天宝遗事》载:“唐玄宗在宫中举行中秋夜文酒宴,并熄灭灯烛,月夜下行‘月饮’。”韩愈有诗云:“一年明月今宵多,有酒不饮奈明何?”清代中秋节有饮桂花酒为习俗。清潘荣陛撰《帝京岁时记胜》有“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陈酒’”的记载。“桂花陈酒”,为京师传统节令酒,也是宫廷御酒。时至今日也还有八月中秋饮桂花陈酒的习俗。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或称重九节、茱萸节这天民间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始于汉代。宋高承撰《事物纪原》载:“宫内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酒,令人长寿。”历代人们逢重九登高、赏菊、饮酒,延续至今。清富察敦崇撰《燕京岁时记》称:“重阳时饮良乡酒配糟蟹而尝之。良乡(今北京房山县内)酒者,其味清醇,饮之舒畅。京师酒肆有之。”明医药学家李时珍撰《本草纲目》说:“饮酒治头风,明耳目,消百病,好颜色,头不白,且轻身耐老延年。”还提到“酿制酒用甘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亦佳”。

大年三十除夕夜 人们有通宵不寝辞岁、守岁的习俗。梁代徐君倩撰《共内人夜坐守岁》诗:“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除夕守岁饮酒习俗,唐白居易诗《客中守岁》写道:“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孟浩然有诗句:“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宋苏轼在《岁晚三首序》中写有:“岁晚相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除夕饮酒演变为全家聚餐共饮团圆酒,如在台湾除夕全家人“围炉”欢宴,平日不喝酒的人,也要喝一口家乡酿的酒,取意“兴旺久远”,吃一口芥菜做的“长年菜”祝愿“健康长寿”。浙江杭嘉湖平原的除夕夜,各家吃年饭时,都要喝“分岁酒”,寓意“天增岁月人增寿”。除夕夜饮酒的习俗延续到今天,可谓“神州大地迎新春,万民共饮团圆酒”。

关于元旦的诗篇6

有关元旦由来和传说

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20xx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20xx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元旦吃什么传统食物

年糕

出现时间:南北朝

综合简介:年糕,又叫粘粘糕,有年年高的寓意。年糕这一食物历史悠久,但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主要在江浙的苏州、嘉定等地方。

历史记载:明末《帝京景物略》,正月元旦,“夙兴盥激,吃枣糕,曰年年糕”。

汤饼

出现时间:后魏时期

综合简介:汤饼在古代指的是小麦面制品用水煮的食品,也就是类似我们现在吃的面条。

历史记载:元旦,京师人家多食索饼,所谓年馎饦,或此之类。

椒柏酒

出现时间:东汉时期

综合简介:椒柏酒,是由花椒和柏树叶浸跑而成的。据古书记载,饮椒柏酒可去病长寿。而元旦节饮椒柏酒的传统习俗,主要在山东历城、浙江嘉兴一代。

历史记载: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鸡蛋

出现时间:吴晋时期

综合简介:元旦吃一个鸡蛋的习俗,在吴晋时期就已经有了。据说当时吃鸡蛋是为了长生,不过到了梁武帝在位的时候就没有了,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梁武帝信奉宗教。

历史记载: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

饺子

出现时间:明清时期

综合简介:饺子是由馄饨转化而来的,每到元旦佳节,北方人都会吃饺子。但是元旦节吃饺子的习俗,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北方。

关于元旦的诗篇7

1、心中有一份过节的心情,每一分都值得欢呼,每一秒都值得庆祝;心中有一份过节的心情,岁岁年年时时刻刻都是节日。何需等待?

2、旧的一年里,我们国家做了好多惊人的大事,特别的鼓舞人心,今天是元旦,天气特别的好,预示着今年我们会做出更大成绩。

3、今天是元旦,是20xx年的开端。满街彩旗飘飘,很多店的门口都吹起了红红的拱形门,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庆元旦,迎新春”。

4、元旦早晨,我随着鞭炮声睁开了眼睛。翻开日历,翻开了新的一年,翻开了一段精彩的故事。我躺在床上回想着自己过去的一年里,有过汗水,有过快乐,有过悲伤,也有过感激。这一切所发生的事,仿佛就在我眼前。

5、元旦节真热闹,购物者个个买到了称心如意的物品都是笑容满面,各行各业的生意人心里更是乐开了花,今天真是一年里的好开端,我爱这可爱家乡的元旦。

6、这个元旦过的真有趣,而且我明白了:不能欺负她人作为自己的趣事,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7、一阵阵鞭炮的响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一道道礼花的闪光划破了漆黑的夜空,热闹的元旦来到了。

8、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9、新年的声声爆竹送走了旧日酸甜,唤醒了新的企盼。新桃旧符,年年望相似,似是旧时相识,人非物是,惟有游子哀愁,仍旧。()

10、教室早已被同学们布置的张灯结彩,焕然一新。窗子上,贴满了窗花,和各种雪花的图案;教室被我们围成一个圈,空出一块表演场地;教室上空,缠绕着拉花,有红的,黄的,白的,紫的,蓝的,绿的;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闪闪发光。

11、今天是XX年的最后一天,我们学校组织各班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庆祝元旦联欢会,我应邀作为本次联欢会的摄影记者,捕捉下了许多精彩的瞬间。

12、这次的元旦庆祝活动我们完得真是太开心了。我下次要把电子琴拿来,弹几首美妙的歌曲为大家助助兴。

13、又逢元旦,XX的脚步随着我们酒后的舞步一起翩翩到来。酒醒后的清晨,阴冷阴冷。没有阳光的问候,有的只是细雨时落时断的祝福,它们轻轻下到路面上的水坑里,圈圈复圈圈,一个圈则代表一对别离之人的团圆。

14、元旦联欢会开始了,这次与以前的联欢会截然不同,这次是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老师做在旁边当”观众“,台下,同学们早就准备了许多精彩节目,所以都想老鼠掀门帘——露它一小手。

关于元旦的诗篇8

>> 谈谈对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的理解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飞离美国(续完):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间屋 第二十一讲 1947年 第二十一讲 法家(一) 第二十一章 协调思维方式 对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第二十一课《曹刿论战》的几处注释的质疑 浅析《物权法》第二十一条关于登记错误的规定 第二十一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第二十一届“哈洽会”看点多 委托理财法规出台遭遇“第二十一条军规” 第二十一届“柔刚诗歌奖”征稿启事 第二十一次论文评选评审综述 第二十一届华南国际印刷展即将举行 第二十一讲 黑头蜡嘴雀 第二十一卷 作弊?你信不信我 第二十一届中国财务学年会召开 第二十一届“佐临话剧艺术奖”揭晓 第二十一次・腹部损伤致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⑤引自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以下所引《诗经》原文均出于此.

⑥转引自程俊英.诗经译注.

⑦[宋]朱熹.诗集传.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下引朱熹文皆引与此。

⑧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⑨[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清同治十年刻本,第七卷:140.

⑩[周]左丘明撰.[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集传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本,第六卷:137.

{11}同上,第六卷:139.

{12}同上,第七卷:182.

{13}转引自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287.

{14}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286.

{15}袁梅.诗经译注(国风部分)[M].济南:齐鲁书社,1980:289.

{16}[晋]杜预撰.[唐]孔颖达撰.春秋经传集解.四部丛刊景宋本:461.

{17}陈子展.诗三百解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8}冯浩非.历代诗经论说述评.[M].北京:中华书局,2003:157.

参考文献:

[1][周]左丘明撰.[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集传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本.

[2][晋]杜预撰.[唐]孔颖达撰.春秋经传集解.四部丛刊景宋本.

[3][宋]朱熹.诗集传.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4][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清同治十年刻本.

[5]陈子展.诗三百解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6]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7]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8]冯浩非.历代诗经论说述评[M].北京:中华书局,2003.

[9]袁梅.诗经译注(国风部分)[M].济南:齐鲁书社,1980.

[10]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11]陈桐生.《孔子诗论》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2]张金良.《孔子诗论》释解.简帛研究网:http://

上一篇:又是下雨天范文 下一篇:来过我生命的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