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雨声范文

时间:2023-10-14 20:03:26

风声雨声篇1

又入寒冬,雨,已是见怪不怪,只是这潇潇冷雨中,那仅剩不多的温存,也将消逝。风中雨中,只有乌云蔽日,心头的思绪,也都是湿润的。

且听那风声雨声,空?鞫?逍拢?嗡?コ逅⑽倚牧榈母〕景桑∧堑愕愕挠晟??シ路鹇?澄尴薜钠噔??鞘涝诤艋剿?葱牡牧榛臧桑

雨,滴落树叶,屋顶,还有斜风吹着雨丝来到我窗前的玻璃,饶有兴趣地看着笔尖灵动。那雨,仿佛也随我心灵的韵律,飘飘洒洒,在大地这张白纸上尽情流露哀思。

凡是雨走过的地方,都荡漾着湿湿的流光,夹着一股股细流沿屋檐潺潺泻下,整个世界,都笼于雨雾之中。

也罢,就任它飘洒,再细细聆听它的韵律吧!

风声雨声篇2

夜深了,无眠,独坐窗前观赏静谧的夜景。却被一位满头华发的老人吸引住了。老人在夜色中踱步,许是在等她的孩子吧。她不时的向远处望望,又失望的把头垂下,轻叹一口气,似乎还说了什么,然后便继续沉默在夜色中了。忽然,一阵凉风夹杂着雨丝卷进,我没有关窗,接受着雨的精灵洗礼。那位老人呢?她又向远方看了看,又轻叹了一口气,便步履蹒跚的走回家。我想,这么晚了,她大概要睡了。想着视线离开了她,看着随风飞舞的雨,这天地间自由烂漫的精灵,或许只有雨才享有世间最纯洁、真实的情感,像刚才的老人,她不也因为累了,就不再等她还未归来孩子,独自睡了么,可见所谓的亲情也不过如此。正在我大发感慨之际,一盏灯明亮的光辉从一扇小窗里射出,在这漆黑的夜里,这盏灯显得格外温暖。咦,那不是刚刚那位老人么。她立在窗前,依然用那种认真专注的神态向远方望着。我心里突然有泛起一阵感动。

以前,每当我晚归之时,也有一个满头华发的老人在灯下 ,朝远方望着,等待着我。她是我的姥姥。当我走近家的时候,看到窗内一双已不明亮的眼睛向远方望着,窗内射出的光辉温暖了我的心。每当这时,我一定会大声地叫着“姥姥,姥姥,我在这呢!”我一边叫着,一边挥手。姥姥听到了,缓慢的转过头,看到我,沧桑的脸上绽出了世上最美的笑容。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少年走入了老人温暖的灯光中,那大概是老人的孩子吧,老人看到了他,快乐的笑容出现在灯下。

在这样漆黑的夜晚,有人等待我们的归来是幸福的,那一盏灯是亲人的盼望,照亮了我们回家的路。无论在外遭遇了什么痛苦,看到这一盏温暖的灯,烦闷的心情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限的幸福和愉悦。

少年似乎有着和我一样的嗜好,进入自己的房间后先把窗户打开了,他也喜欢这雨的凉意吧。可他却没有像我一样欣赏雨景,他似乎十分疲惫,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凉风袭来,又是一阵凉。老人托着苍老的身体很小心的关上了窗户,好像发出一丝声音就能把少年吵醒似的。这又让我想起了姥姥。那天,也是这样的一个雨夜,在我半睡半醒时,一点轻微的声响让我睁开了眼睛,原来是姥姥在关窗,悄悄地,尽自己最大努力不让窗发出声音。好像姥姥关的不是一扇窗,而是代表着姥姥对我的爱。

沐着这份雨的清凉,爱的温暖,我睡了。梦里,又看到姥姥关窗的样子,轻轻,轻轻……

风声雨声篇3

难眠如故,如今对月,凭空想象,幽静奢望。

红尘乱,把酒问天,又见一幕涟漪,又泛起波涛,倾城容貌,那是年轻时的模样。

人越会老去,怕猜不透究竟最终身处何方。执子相守,漠视俗尘,轻忧那一丝迷茫。

惆怅,孤箫风雨声,雨滴渐多少,乱世风华,秉烛灯下。

恍然若梦琉璃轻涛,醉酒当歌惬语,朝夕不曾见君脸庞,待一切尘埃落定,孤单写在我的脸上。

再也看不见天空有光亮,在每个深宵。

风声雨声篇4

那是一个夏天的下午。马上就要放学了,忽然外边乌云密布,下起了雨,风也刮了起来。一直到放学雨还没有丝毫减小。

于是我的我最好的朋友在教室里等了一会儿。可是,雨还是下,风也照样刮着。我和她就决定冲回去。一出教室,我们就把书包顶在头上一路狂奔。

可是,她还记得吗?就在我们跑到一半的时候,她一不小心撞在一位老奶奶的怀里。老奶奶的黑布雨伞掉在一边,篮子里的苹果撒了一地。我刚要过去扶起老人,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她不但没有道歉,还对老人说:“喂,你怎么走路的,不会看着点儿啊!真是的!”我一下子就呆在那里了,不敢接收这个事实。

风继续吹着,雨继续下着,黑布雨伞也被风吹出好几步远,苹果上都沾了不少泥。她又叫了我一声,让我快点走。我突然感觉,站在我面前的她是那么的陌生。她不再是我认识的那个最好的朋友了;她也不是那个上课认真回答老师问题,热心帮助同学的她了……她现在的一举一动令我很失望。

她又叫了我一声:“快走吧!”我并没有理她,而是连忙捡起雨伞给了那位可怜的老奶奶,又帮她把沾满泥土的苹果一个个捡回了篮子里边。而她也只是看了一眼就跑了,我望着她消失在雨中的身影,听着“呼呼”的风声,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

风声雨声篇5

我站在路中央,衣服早已湿透,我双目无神、任风吹。

“为什么,为什么!”我咆哮起来。落榜的打击让我一蹶不振。

路人们撑着伞,冷眼望过,低声发出不屑。我无需在意他们的冷嘲热讽,我仅仅望着一把把伞从我身旁经过。

眼前的是黑暗一片,是对未来未知的恐惧,渐渐地,愤怒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悲伤,绝望。我仿佛此时身在黑暗的无底洞,无依无靠。

忽然,耳边传来一首熟悉的歌声《水手》:“风雨中的这点痛算什么······”

我抬起头来,双目清澈,望见的不再是乌云压顶,风雨密布。而是风和日丽,雨过彩虹。

风声雨声篇6

——生命的烙印斑驳了我的美好心境。

是啊,温柔的风雨里,叫我走遍了人生的百年梦幻,在洒满阳光的大道上放歌。

无际的想象疯长了一片片的青苔。

无边的纯情,捧来了一片片秋情。

一切的一切,都变成了梦幻与希冀。

我,就这样在小鸟的翅膀之上,

——展动着踢声所遥远的那一份乡情。

在那些剪彩声中留痕春色——时间就是效益,就是生命,就是金钱。多么时髦的口号,响彻大江南百北。——开发和利用,发展与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和富裕百姓。在山水间更新观念。春色,,剪彩,举杯,都变成了光和水的痕影,交织着我和你的美好心态与良知,沉沉了许多梦想的形象。

三百六十五里的云和路,斑驳春秋。

九百九十九次的路程,踏响了得失。

多少次的掠取,就是为了生存与扩展。

生活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强占强收。

人生的梦想:就是在得失荣辱中爱恨。

是吗?难道所有的东西就是这样?……一个个问答,变成土地和山野的伤痛,变成了他和她所留痕的一次次罪孽。

我和你,面对着土地和山野的美好梦想,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开发”的深刻含义,同时,更清楚了“发展”的内容。

因为中,我看到了一个个手握长矛的人群在走上那一片片处女地,走进了那一道道充满生机的山梁,荒野上又多了悲壮。

歌唱吧,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

舞蹈吧,就是争取更多的利益。

抒情吧,我们的成绩多么丰硕。

可惜的就是在我们瞬间的剪彩里,才真正地失去了许多美好的东西与心愿……

带着一种野性,生长在山野之中。山果的名字,勾起了我思念的情物。热爱山野,和着春秋,圆圆了一种生活的意境,在他和她生活风光里得失岁月。春野里,丛丛遍遍地开放了许多种,串串紫乌酸甜苦辣涩的野草莓。哈哈……追逐的声音,在草丛中勃发。

和着那位欢喜的山女子,在绿叶上呢喃着最鲜活的情感,从她的小手,小嘴和小脸蛋上流溢滴香着一首首美妙的童谣。

我,把你写在画页中,一颗颗朴素和饱满的命题,在我诗歌的节奏与韵律里触目惊心,感动了他和她所给予的梦寐以求。

是春雨喂养了草莓的那些身影。

是春雨烁烁了草莓的许多丰盈。

是春雨和大地温馨了草莓的思绪。

童年的喜悦,都无忧无虑了爱恨。

是啊,采一蓝的春色与野恋吧,记住乡情里奶奶和爷爷的童话故事,在暖融融的大野上深深地呼唤着故乡的小名,在他和她的歌声中饱满了许多种共同愿望……

就是风,就是雨,在我的伤口注入了生命的呢喃,一声声,凝重成了一尊尊含着热泪的石橡,沉思着千古所留下的命题,在阳光中眺望着那些花草色彩所给予的微笑。

就是光和水,就是那些土壤,在我的想象之中放牧了一只只牛马所留痕的歌声,疼痛了那一条弯弯曲区的山路,不必向我叙述那一片山野的荒凉,疲惫了青春的倩影。

是啊,所有的梦幻,在守侯着那些鸟语花香,是他和她,我和你的真实目光,四处飘零着心与心所缤纷的絮语,感染了那一片田园的美好心情,使我看到了那些鞭影。

是的,有一种心情,不,是心跳,回归着那一条生命的小路,走出了许多种疑虑。

有许许多多的奢望,共同踏响了,

——炊烟所牵挂的那一声声深切呼唤。

此刻,我已经把自己交给了那些爱。

风声雨声篇7

【关键词】德育 无痕 宽容 表率 感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B-0006-02

教育无痕是德育工作当中一种很高的境界。它没有正襟危坐和训斥责备,没有简单空洞的说教,有的只是“和风细雨”式的心灵与心灵的融合、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于教育无痕有着一系列的论断:“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的面前以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种年龄期的人按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构建出了“生活教育”的教育思想体系。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他说:“你的教鞭下可能有瓦特,你的冷眼里可能有牛顿,你的讥笑中可能有爱迪生,你的骂声中可能有爱因斯坦……”,他认为“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作为中学阶段主要承担道德教育责任的核心教师,班主任如何依托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理念,在学生广阔的心灵中耕耘,更好地担负起德育的重任。这就不断要求班主任改进和完善德育方式方法,创造性地做好德育工作。而德育无痕则无疑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境界很高的教育方式。

一、理解宽容,是德育的前提

高中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他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对学生来说,很多时候他们需要的不是声色俱厉的威严,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而是需要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宽容他们的不当行为。懂得“宽容之法”的班主任,拥有较好的人道主义情怀,自然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往往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笔者任教的班上有一名学生,平时作风比较懒散,上课时有迟到、睡觉等现象,午晚睡常用手机打电话不按时睡觉。有一次午睡查房,笔者发现他躲在厕所里打电话,看见笔者就急着挂电话说:“老师来了,不讲了。” 马上将手机放进裤兜。笔者走过去看着他,他嘴巴动了动,低着头。笔者轻轻地说了句:“午睡时间不算长,抓紧时间休息吧。”他立刻飞奔回宿舍睡觉。过后他主动写了一份检讨书拿来给笔者,并且解释说,那天打电话是因为父母都在广东打工,家里独居的奶奶不小心摔伤了,他打电话回去问候并安排好村里的医生按时去看他奶奶,因为吃饭时间打没有打通,他一着急就在午睡时间打了。笔者没有对他进行批评,反而表扬了他不但懂事,关心老人,还能处理好家里的事情,非常了不起。他对于笔者这种处理非常惊讶,连连说“老师对不起”,之后他很少再违反纪律,并且很认真学习,最后考上了一所挺不错的大学。所以,很多时候,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往往对他们的成长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一些缺点,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犯错。德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完善自己。对待学生的过错,班主任要不急不躁,要有宽容的心态,不横加指责、不随意批评,给他们自我改正的机会。当然,理解宽容并不是对学生的错误听之任之,而是要有原则和理性的分析,不要揪着错误不放。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理解与宽容,这是德育无痕的首要形式。

二、桃李不言,发挥表率作用

班主任在工作中有了明确的德育教育动机,但有时要将这个动机刻意隐藏起来,通过一些看似无意识的方式体现出来。班主任所创造的无意识教育情况越好,教育的层次就越高,收到的效果就越好。常言道:“身教大于言传”,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的德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育无痕就是强调感同身受,它是思想与意志的碰撞,潜移默化地传递理念。早些年笔者曾接手了这样一个班级,该班的学生对教室的保洁工作比较粗糙,不少学生的卫生习惯不够好,在卫生检查中总是被扣分。笔者发现无论如何强调大家要保持教室的清洁,总是有学生不注意,无法自觉保持教室的清洁,虽然班级的奖罚是分明的,但效果一直不太明显。后来,笔者就每天早上的早读前都去教室看,发现地面上的碎纸、小垃圾等就弯腰捡起来,或者是拿拖把将学生没有打扫干净的地方再拖一遍。慢慢地,地上的垃圾越来越少,再后来,学生们的自觉行为养成了,笔者也不用再亲自收拾了。这就是表率的作用,当班主任都能弯腰拾起地上的垃圾、亲自拖地的时候,学生们都看在眼里,已经不需要太多关于责任、关于卫生的言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表率比有声的语言更具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它可以熏陶学生的感情,从内心产生巨大的震撼,推动他们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能够严于律己,适当地和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通过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恰到好处地运用我们的智慧和艺术去实施无声胜有声的德育行为,所收获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德育无痕的魅力。

三、和风细雨,触动心灵的力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德育无痕也是这样的境界。班主任的教育如同丝丝缕缕的春雨,悄悄地融进了地里,滋润着禾苗,学生就好像这接受雨露滋润的禾苗,在慢慢地茁壮成长。有些学生由于受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形成心理、行为的偏差,这些学生往往学业不好,品德行为表现也差,是班主任工作中相当棘手的问题。比如笔者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陈某,他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进取心,对待学习提不起兴趣,迷恋网络游戏,贪图玩乐,性格倔强、偏执,做事情容易冲动,不计后果,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没有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是个典型的“刺头”。经过反复的交谈和多方的了解,终于知道了他之所以变成这样,是因为他小时候家庭环境不好,父母经常吵架,后来离婚了,他被判给了父亲,而父亲忙于跑生意,没空管教他,唯一跟他生活的奶奶从小就溺爱他,因此养成了种种恶习。由于从小学一直都是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自己的行为以及学习成绩都很差,慢慢地就变得自卑,行为就越来越叛逆。对待他,笔者没有进行空洞的说教或是严厉的批评,而是关心他,尊重他,见面主动跟他打招呼,经常对他嘘寒问暖,宽容其比较“冲动”的言行举止。在他犯错误时都是找他去校园里、树荫下,与他肩并肩地坐下来,平等地和他慢慢交谈,避免在办公室那种严肃紧张的气氛。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与他以朋友相待,反复地给他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的上进心。在谈话中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慢慢感觉到自己品行上的不足,并下决心去改正。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他改掉了很多坏毛病,还通过竞选当上了工作最苦最累的劳动委员,得到了同学及老师的一致好评。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得法的教育。对于像陈某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要一味的去责备和歧视他们,而是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对症下药,用爱心、耐心、恒心,宽容平等地对待他们,去影响感化他们,在无痕的德育中引导他们,带领他们去感受成长的青春。“班主任的工作主要是一种育人活动,是一种以心育心、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沟通活动,这是与其他科任教师的显著不同之处”。

德育教育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挖掘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讨、努力实践,以期达到更好的德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学生发现你的教育是在教育他的时候,你的教育是苍白的。”泰戈尔也有诗曰:“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智慧的班主任总能关爱学生,理解宽容学生,通过自身的品行表率去影响学生,运用各种看似无意识的方式去引导学生,用无私的师爱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获成长的快乐。德育是随时随处都会存在的,上善若水,德育无痕。让我们回归教育的本真,在自然和谐中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贾黛雄.世界最伟大的教育法则(第一版)[M].北京:海豚出版社,2005

[2]朱卓亚.班主任之友[J].2009(10)

[3]付梅莉,樊宏伟.班主任的作用及工作方法[J].石油教育,2002(6)

[4]关文信.问题学生教育指南.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风声雨声篇8

力促停航减一半

根据规定,如果所在海域海面风力达到9级以上,所有途经此海域的船只一律停航。

早在2002年之前,整个舟山海域仅6个测风站,平均间距75公里左右。这意味着,一个测风站如果测出风力为9级以上,那附近海域都将被停航。可事实上,舟山沿海风力分布不均匀,不同海域风力差异很大,很多停航区域的风力根本没到9级。这一现状,既给当地群众和外地来舟山旅游的客人带来不便,也阻碍了舟山旅游业的发展。

自2002年以后,这一现象得到了改观。舟山的自动测风站从当初的6个增加至如今的70多个,站间距离从原来的75公里左右,缩短至10公里左右。

舟山市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主任李晓丽说,这一变化离不开舟山市人大代表陆均如的强力推动。她清楚地记得,2001年下半年的一天,当时她还在舟山海洋气象台上班,刚当选舟山市人大代表的陆均如找上门,向她述说了当时由于舟山海域测风站过少,致使一些处于可行驶风力区域的航线也被迫停航,严重制约了航船在航率的情况。陆均如说,以他当时所在的舟山海星轮船公司为例,普陀山至上海的客运航线每年要停航2个月左右,暂且不论每航次8万元左右的停航损失,更重要的是给进出海岛的客人造成不便。

李晓丽心里明白,陆均如所说的风力差级问题,其实在当地海运界是尽人皆知,可一直没人像他那么认真对待过。舟山市气象局领导非常热情地接待了陆均如的来访,并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帮他一起收集、比对相关数据资料。

自那以后,陆均如又多次乘船对不同海区的风力进行实地考察,去不同海运企业查找历年来的航海气象档案资料。2002年初,在舟山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他以详尽的数据分析为背景,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在舟山重点海域建设自动气象站的建议》。

“该建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李晓丽说,这个建议直接推动舟山市开始了大规模的测风站建设。

领办该建议后,舟山市气象局立即制定了测风站建设计划,当年5月便完成了重点海区和主要航线(航区)附近岛屿的测风站选址工作。“大约半年时间,小洋山、大鱼山、鼠浪岛等沿线岛屿的测风站就建好了。”陆均如回忆道,这些测风站建好后,海事部门就根据航线海域实际风力签证通行,仅普陀山至上海一条航线的停航率就减少了50% 。

目前,舟山海域除了自动测风站数量翻了数番,站间距离缩短了不少,由气象部门进行点对点服务的航线也从原来的3条,增加至如今的27条。

高新技术进海岛

拨开迷雾见天日

“陆均如是个难得的认真代表,更难得的是,他能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关注气象。”李晓丽由衷地敬佩这位海岛群众的贴心人。

除了大风大浪,大雾也一样影响海岛群众的出行。据统计,有70%以上的海上交通安全事故是由海雾引起的。有一次,舟山海峡汽车轮渡公司一渡轮航行至大猫岛附近海面时,突遇大雾,渡轮被迫抛锚,直至当日下午大雾才渐渐消散,所幸期间没其他船舶经过该航道,否则极易发生海损事故。但当时在渡轮上的300余名旅客,被浓雾锁在海上达数小时之久,担心、着急自不待言,事后仍难免心有余悸。

陆均如从气象部门了解到,舟山年平均雾天数为50—110天,海雾持续时间最长可达4天,且舟山海雾分布局地性强、日变化大。随着舟山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上交通日益繁忙,海上航行、作业船舶明显增多,而且由于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生效后,舟山渔民捕捞作业范围大大缩小,造成舟山海域航道、渔场拥挤,船只在雾天航行,极易发生碰撞和触礁事故。

“如果能在船舶航行密集的主航道附近设置能见度观测站,那该多好!”陆均如的这一想法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认可,只是能见度观测站在国内高速公路的应用已初见成效,但从未运用到海岛上。为此,在舟山市人代会上,他大胆地提出了《关于在舟山主航道建设能见度观测站的建议》。

该建议引起了舟山市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要求气象部门根据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的原则逐步实施。目前,经过气象部门的不断努力,舟山海域已建成22个海岛能见度观测站,有效改善了舟山海域的交通状况,减少了海上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

建议完善信息平台

力促气象服务更加亲民

“当一个人把一项工作当成一份事业来做,那他对该项工作的关注肯定是全天候、全方位的。”作为一个已经当了12年的人大代表,陆均如这些年无时无刻不把履职责任挂在心上。

前两年,他发现舟山的气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可气象信息却十分滞后,手机上收不到气象预警信息,公共场所也没有气象预报栏,本地电视台的气象预报仅停留于简单的字幕播报。

“这不利于平安舟山建设,不利于城市品位提升,更有碍于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在一次人大代表座谈会上,陆均如手持《关于加强气象信息工作的建议》,一一阐述信息平台建设滞后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建议气象部门、广电传媒、电信企业不断提升气象信息服务,第一时间向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更具人性化的气象资讯。

收到该建议后,舟山市气象局立即筹建由广电、报纸、网站、“96121”声讯电话、手机短信等组成的气象预警信息系统,其中手机短信服务范围由党政机关、各部门领导扩大至各乡镇船舶管理站长、各中小学校长等。

上一篇:小学生黑板报范文 下一篇:夏天来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