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分科范文

时间:2023-11-23 08:23:43

文理分科篇1

由于文理分科,理科知识越来越难,考试的难度不断加大,因为这样才能考出学生的学习水平。所有的理科学生都要开始学习那些他们一辈子都派不上用场的东西,少数学生就成为绝大多数学生陪同学习的对象。真正的最基础的最现实的理科知识倒很少让学生去学习,而对学生们一辈子有用的历史、地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却在中学教育中没有什么地位。

从根本上说,文理分科反映了中国教育缺少人文精神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教育没有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坚持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重理轻文的片面做法,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朱永新

文理分科究竟是不利于全面发展还是术业有专攻而有利于培养专门人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永新的一席话使全国上下又掀起了对文理分科的讨论热潮。作为走过高考的学生,他们对此又有什么看法呢?

反方观点:文理分科是对学生的一种“强权”,取消!

高中文理分科大大削弱了文科的水平,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由于高中生的社会阅历尚浅,判断能力较弱,认识还有不足,分科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强权”。

我刚从高考中脱离出来,我反对文理分科。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型人才。文理分科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尤其是文科生……

――小小鱼

一定要取消高中文理分科j高中文理分科,已经大大削弱了文科的水平,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加剧了应试教育的效果。

――爱梦的人

中学生不可能做出符合自己发展需求的正确判断,所以所谓的自愿选择对他们来说,实际上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有效行使的权利,面临分科,学生表现出盲目跟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小昭子

现在社会需要大批人才迅速走上工作岗位,文理分科能够快速培养有专长的人才。

――黎明的星星

文理分科最大的毛病其实就是把教育当成了一道单项选择题――非鱼即熊掌,选择必须精确,否则后果自负。

――柠檬

文理分科造成了教育注重培养“人才”而忽视培养“人”;注重“做事”而忽视“做人”――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实质就是灌输一种“做事”找饭碗的功利思想。人文知识的缺失使很多人一旦离开专业领域要么无所适从,要么心理脆弱,甚至动辄产生轻生念头。

――淘气精灵

正方观点:分科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继续!

高中文理分科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人性化措施。而且术业有专攻,分科让学生依据兴趣学习,使学习易见成效。

我上高中的时候高二就开始分科了,当时我选择了文科。理科只是作为会考的科目,这样一来学习负担减轻了不少,我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文科学习当中。

――purity13纯

作为一个走过高考的大学生,我想对高考分科谈几句。高中科目太多,学习精力有限,如果不分科的话,学习压力就很大。分科以后,学习科目减少,学习负担相应减轻,我可以有更多时间学习感兴趣的科目,这样学习更有成效。

――渊火

“是否在高中文理分科”与“民族素质的高低”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易》日:“无攸遂,在中馈。”其意义即“入的素质高低,不必远求,只在于日常饮食之中”。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早年是学医的,而鲁迅先生的人文素质堪称民族的脊梁。

――永熙正泰

取消文理分科,让没有任何学理细胞的学生去学理化生,是对学生的一种折磨,并不一定能达到提高科学精神的目的,还可能会影响和压制个人在某方面具有的天赋。

――跑山溜溜的马

高二分科时我选择了文科,每天早上6点起床7点到校,晚上写作业都熬到很晚。如果取消文理分科再增加3门功课,我想负担肯定会加重不少。

――清木杨

别样声音:应试教育才是幕后杀手

作为经过高考的大学生,我对现在初高中教育的疯狂、对学生身心的摧残深恶痛绝。这种只管长知识不管长身体的教育,是民族的灾难和悲剧。

――阿玛丢斯

问题不在文理分科.问题是在当前的用人制度、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应多多征求群众意见。

文理分科篇2

就世界范围而言,高中教育文理分科与不分科的情况均存在。文理不分科的典型国家有美、德等国。美国是当今世界科技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其中学校教育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著称;德国历史上被称为文科中学的完全中学一直是德国人的骄傲,德国近代历史学家尼佩代说,“文科中学造就了一个民族”。中学实行文理分科的国家除中国外,还有俄罗斯和日本。前苏联可谓文理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首创者,俄罗斯的中等教育自然会受到这一传统的影响;日本被称为“考试地狱”,有着同中国相似的考试文化。分析这些文理分科的情况,可为我国对此问题争论提供一些参考。

俄罗斯:分科自愿选考

在俄罗斯,大部分普通中学从十年级(相当于我国高中二年级)开始文理分科,但包括外语学校在内的专业性较强的学校一般不分科。

2009年5月,俄罗斯首次全国统考,各高校根据统考成绩招录新生,实际上就是俄罗斯的高考。所有高校都于当年2月1日前公布各专业的招考科目。如果中学生打算进入大学或中等职业学校继续深造,除两门必考科目(俄语、数学)外,还必须参加英语和另一门与所报考专业有关的科目考试。选考科目有9门:文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知识、外语(英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信息学与信息通信技术。选考多少门,全凭学生自愿。

与中国学生相比,俄罗斯中学生的负担要轻很多。在莫斯科一所中学十年级就读的高雨晴对此有切身感受。她是在中国上完小学四年级后随父母来俄的。她说,来到俄罗斯后,业余时间变得多了。俄罗斯中学一年有4个假期,春假和秋假各一周,寒假两周左右,暑假3个月。此外,每逢全国性节日也放假。在校期间,每天只上半天课,一般下午2时就放学了。放学后,学生可以继续留在学校,参加各种免费的课外培训班,或去找老师补习。高雨晴说,这儿的学校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值得中国学校借鉴。

美国:高中类似大学

美国高中没有明确的文理分科。在美国的高中上课,类似中国的大学,没有固定的教室,学生根据自己选的课,到不同的教室去上。公共学校系统的课程由州委员会或当地学校自主决定。

美国没有官方统一组织的大学入学考试,大学招生时主要使用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ETS)举行的学术评估测试(ScholasticAssessmentTest)简称SAT考试和美国高校测验处(ACT)举办的“美国学力考试”(AmericanCompetenceTest)简称ACT考试。这两种考试都历经多次改革,现行的SAT考试分为SAT-I和SAT-II两部分。

SAT-I称为理解测试,以测验学生的学术能力为主,分为英语和数学两个考试范畴,内容与中学学科课程没有直接联系,反映的是各校课程的一般能力要求。SAT-II称为科目测试,主要测试学生在不同科目学习方面的理解能力和程度,涉及内容不同的科目及语言考试,其中包括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外语5大门主科。这5大主科又被分为近20种不同的考试科目。学生必须参加3门考试,其中数学和英文是必考科目,另一门为自选。

在申请入学时,SAT-I成绩最为重要,绝大部分本科院校都有此要求,但要想进入一流大学或较好的私立或公立大学,学生还必须有SAT-II成绩,因为这些大学很重视SAT-II的专科考试成绩,认为它是审查申请者学科专长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ACT考试包括英语、数学、阅读和科学推理,考查学生接受中学教育后所达到的能力水平。考查依据是中学教学和大学教学所需的相关范围。

以加州大学为例,必修课包括7门:2年历史课(世界历史、美国历史、美国政治)、4年英语课、3年数学课(代数、几何)、2年科学课(生物、化学)、2年外语课、1年艺术课和1年的一门选修课。

在平时成绩方面,考生在高中阶段的大学预备课程成绩都将被计入。

除了这3个基本条件,高中生的社会表现、申请论文、推荐信和面谈成绩都对入学具有重要作用。

日本:高考决定分科

日本高中通常从高二开始文理科分班,为的是适应高考不同的考试科目。

在日本,与文理科分班同样重要的是,学生要明确是考国立大学,还是考私立大学。因为两种大学考试科目的数量有很大不同。考国立大学,除了必须参加“中心考试”(类似统一考试)的6科(数、理、化、外语、国语、文科卷)考试外,还要参加志愿高校的3科文科或理科考试。而私立大学通常只有3门考试,如文科就考外语、国语和文科卷;如理科就考英语、数学、物理或化学。由于国立与私立大学的学费相差较多,所以家庭经济状况往往是学生决定考国立还是考私立大学的重要因素。

日本现行的高考制度采用两次考试模式:第一次统考称为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在高中阶段基础性学习的完成情况,是一种资格考试,统一考试合格者再参加所报考学校的考试,类似于我国高中的会考制度。日本高中课程的必修课为统一考试的必考科目,此外,还设有两组选考科目。通过第一次考试后,学生可根据第一次考试的成绩参加自己报考大学的考试,即第二次考试,一般由大学根据各校的专业特点和要求单独出题,主要考学术性问题,出题范围主要是中学的选修科目。

日本的分科教育明显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日本的各大学自主考试一般是各院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要求出题,出题范围主要是中学的选修科目。考试中体现的专业选择自然使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倾向性,从而对选修科目做出一定的取舍,分科教育便应运而生。

德国:“完全中学”培养完全的民族

德国的完全中学高级阶段相当于我国的普通高中阶段,其课程涉及语言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宗教、体育等学科领域。一般学生在此阶段至少要选2门特长学科,6门基础学科。为克服学习的片面性,要求学生在选课时要涉及到每个学科领域。通过完全中学毕业考试的学生即可获毕业证书,同时也即拥有了大学入学资格,可以自由选择想要就读的高校和专业。

在课程设置上,德国像美国一样在高中都设置了必修与选修两类课程,这在保证基本教学质量的同时又能照顾个体差异;课程涉及面广,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艺术到宗教,众多的科目有利于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广阔的视野、多维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全面发展;除必修课外,科目之间无主次之分。学生学习以个人为主,自主安排,承认差异,发展强项,鼓励学生展示最好的方面,培养学生认识自己的天赋、发展倾向和对自己未来发展作出正确选择的能力;通过全面评定、提供多重机会等原则,指导学生在一种理性和宽松的环境中,认识自己,确定未来。这是美国、德国中学共同的教育理念。

在大学的招考方面,德国实行的都是多元选拔、综合录取制度。综合录取将学生平时所修课程、成绩及表现都列为重要考虑因素,甚至连大学录取考试都不与中学所学内容直接挂钩,从而弱化了考试的指挥棒作用。这样,中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应试教育,可以致力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专长。

野生药材奇货可居,道地中药价比黄金

越贵越抢,中药材贵在“功效”二字

近两年,中药材价格上涨趋势一直延续,特别是名贵中药材更是涨势迅猛,甚至出现野生药材奇货可居、道地中药更是价比黄金的现象。

“功效”成稀缺资源,道地中药材涨势不减

记者走访国内数家药材市场发现,“道地”的中药材身价倍增,1克产地的冬虫夏草售价400元;1克产自吉林的市检野山参售价690元。而山东产的东阿阿胶每斤的价格超过其它品牌,就是因为东阿阿胶是全国阿胶行业唯一的道地药材生产示范基地。

为什么道地药材要贵过普通中药材?因为二者的功效相差很大。

中药自古就有“道地性”之说。早在《神农本草经・序录》中,对于药物产地选择就有:“土地所生,真伪陈新”的论述。因此中药产地是否适宜,对于药材质量影响很重要。以东阿阿胶为例,并不是驴皮熬成了胶就叫阿胶,产地与工艺至关重要。国医大师王绵之也曾说过:“阿胶就是阿胶,它是因得到阿井水炼制而成,驴皮胶就是驴皮胶,它们是有区别的。”

文理分科篇3

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自身的能力,但是,科学技术在实际运用中所产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工业的发展带来的水体和空气污染问题,大规模开垦和过度放牧造成的森林与草原的生态破坏问题,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发展所引起的人类自身尊严、健康、遗传以及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伦理问题,等等,引起了世人的高度关注。******同志指出:“在21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伦理,尊重并合理保护知识产权,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是21世纪人们应该注重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3]******同志这一具有前瞻性的科学论断,深刻地阐明了科学技术工作的价值目标和善恶标准,是建构社会主义科技伦理体系的核心内容。

1.科学技术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于人类的进步事业

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于人类。为全人类服务是科技伦理的核心内容。1946年,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宗旨规定,充分利用科学,促进和平和人类幸福,尤其要保证科学应用,要有利于解决当前的迫切问题。1949年,国际科学协会联合理事会通过的《科学家》中,对科学家的义务和责任也作了明确规定: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为科学家的影响力,用最有益于人类的方法促进科学的发展,防止对科学的错误利用。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对它的运用则是必须做出价值评价。******同志在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采访时郑重地指出:“科学自由的原则一定要坚持,但科学的发展要为人类服务,不能危害人类自身。”他还指出:“我们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捍卫国家和安全,维护和平,实现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4]“科学技术门类众多,服务对象广泛,但是为经济建设服务,要摆在首要的地位。”[5]这就为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维护人类的利益,为经济建设服务,施善于广大人民。在我国,科技工作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转变观念,改革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导向的作用,加强科技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联系,努力使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地为促进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服务,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服务。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科技工作只有把现代化经济建设作为自己的主战场,紧密结合社会经济的现实需要,为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服务,才能取得不竭的动力资源,也才能最终实现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2.弘扬创新精神,勇攀科技高峰

******同志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人民日报》,1995年6月5日)科学技术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智慧结晶,尤其需要发扬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的精神,正如******同志所指出的,“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是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创新也是时代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我们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经济日趋全球化的条件下,我们要

实现新世纪发展目标,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力追赶世界科技的先进潮流,努力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与时俱进,加紧推进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大胆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也是新时期科技工作者应具备的道德品格。

实现科技创新,必须从世界科技发展和我国科技发展的实际出发。******同志指出:“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力争在有条件的领域实现突破,力争在基础科学上有所发现,在技术上有所发明,努力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6]他的关于我国科技发展前景的这一高瞻远瞩的论述鼓舞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优良传统,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敢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勇攀科技高峰。

3.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人类不仅要运用科技手段从自然界中取得各种物质资料,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且还要有控制地利用自然,使自然界能够进行“再生产”,以维持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心大自然,就是关心人类的利益,呵护大自然,就是维护人类的生活权力。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也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当今,人类已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但资源、环境、人口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痼疾。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无疑具有深刻的伦理意义。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1992年我国正式将环境保护确定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同年国务院批准制定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1994年,我国政府响应国际《21世纪议程》的号召,制定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纲领——《中国21世纪议程》,向世界表明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和决策;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1996年第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发展规划纲要,将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确定为基本发展战略。1995年9月28日,******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他把建设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看做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他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进一步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这里,******同志深刻揭示了可持续发展伦理意义,论述了以平等的原则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代际伦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观念。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利益均等的发展,在处理

人类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上人与人、国家与国家,都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互相尊重,互不侵害对方的合法权益。平等的原则不仅包括代内平等原则,而且也包括代际间的平等原则。代际平等的道德原则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还要顾及子孙后代的需要。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现代的发展不能对后代的生存发展构成威胁。如果我们目光短浅,仅顾一时一世的利益,无所顾忌地暴殄天物,即便有幸逃脱大自然的惩罚,但最终只会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孽债。因此,我们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科技伦理的重要内容。“和谐”是我国古代“仁”、“爱”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在我国古代,孔子讲“仁”,讲“泛爱众”,墨子讲“兼爱”。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这一传统的伦理思想引申至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原则。这一和谐发展的道德原则,在凸现人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强调了道德主体对大自然的责任和义务。这种能动的和谐原则,要求我们在利用科技手段,对大自然进行开发的同时,也要通过发展科技对自然环境进行治理和保护,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通过科学普及提高认识能力和开发能力的同时,增强人的自我控制和理性思考能力;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实践证明这是实现人—环境—社会同步发展的重要的思想道德保证。

4.发扬“四种精神”,加强科技职业道德建设

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核心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科技工作者的道德水平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保证。因此,努力提高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实现社会主义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同志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大力弘扬爱

国主义精神、求实创新精神、拼搏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这四种精神,是我国数代科技工作者崇高品质的结晶,也是科技事业繁荣的重要保证”[7]。

爱国主义是一面光辉的旗帜,是我国广大知识分子的光荣传统。******同志称赞钱学森同志是一位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不移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战士。他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向钱学森同志学习,希望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自觉地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全部力量。

爱国主义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处理个人与国家、民族利益关系时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衡量行为主体的政治尺度和道德尺度。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今天,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的领导,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会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这是因为我国人民从切身体验中深深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科技事业与这个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科学家的事业与自己祖国和民族的兴衰休戚与共。只有在实现国家独立、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科技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只有献身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科学家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促进科技工作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广大科技工作者只有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求实是科学之本,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同志指出:“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以求实的态度,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真理,开拓创新。”[8]科技工作者应率先垂范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克服急于事功的浮躁心态,反对一切虚假行为,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实践者。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我们只有坚持创新才能不断前进,只有不断前进才能始终掌握主动。******同志指出:“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人民日报》,1995年6月5日)因此,我们在科技领域,必须做到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时展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望。

拼搏奉献是所有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品德。探索科学真理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劳动,只有不畏艰险、勇于在崎岖的小路上辛勤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二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愤图强,锐意创新,所表现出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成为新中国科技战线的一面旗帜,展现出科技工作者的时代风貌。在社会主义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责任。研究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以推动社会进步,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具体体现。坚持为人民服务是科技道德建设的核心,广大科技工作者只有坚持为人类造福的宗旨,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身于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去,才能创造出更高的社会价值。

团结协作是现代化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内在要求,也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具体体现。在科技工作中,既要倡导学术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要提倡相互尊重,团结合作,取长补短,发挥集体优势,协同攻关。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在科技工作中也要利用这种优势,集中集体智慧,去攻克科技难关,在一些重大科技项目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加强团结协作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摒弃落后生产方式所形成的陈旧观念,扫除小生产者“平均主义”的思想残余。要树立全局意识,识大体,顾大局;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精诚团结;要谦逊礼让,尽心竭力,忠于职守;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博采众长。总之,在科技工作中坚持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就是要既注意发挥个人专长,又善于集中集体智慧,调整好各种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强大的合力,增强整体竞争实力。

5.社会科学家的道德责任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民

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同志2001年8月7日在北戴河与部分国防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座谈会上和今年4月27日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对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及学风建设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提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

******同志深刻指出,社会科学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对于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见《人民日报》,2001年8月8日)这些重要论断,科学地阐明了社会科学的功能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对实践又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列宁

曾经指出:“先进的理论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为了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深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抓住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做出科学的理论的回答,以帮助人们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掌握和运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所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社会科学工作者也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探索,为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包括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维护和发展我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发挥作用。******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实践理论上不懈进行探索,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人民日报》,2002年7月17日)特别是当前,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对时代变化的特点和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研究,通过理论的创新,帮助人们提高认识能力,掌握应对各种变化的主动权。所有这些艰巨而光荣的重任已经历史地落在了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肩上,这也是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面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和庄严的道德责任,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同志结合社会科学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对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风和职业道德建设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指出,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要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力戒浮躁,潜心钻研;要认真读书,多思慎思,关注现实世界,注重学术积累;要厚积薄发,出精品,出上品;要加强团结,和谐合作,在学术研究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见《人民日报》,2002年4月28日)2002年7月16日,他在考察中国社科院时再次强调指出,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要坚持优良的学风。要坚持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坚持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扎扎实实地做学问。(见《人民日报》,2002年7月17日)所有这些都为社会科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是社会科学界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的指导方针。******同志特别强调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指出,“三个代表”是衡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性质、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见《人民日报》,2002年4月28日)我国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己任,为繁荣我国社会科学事业,为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9卷,第372页。

文理分科篇4

接受调查的在校本科生共计400人,其中有效问卷有386份。在有效问卷中理科生为208人,占总人数的53.9%;文科生为178人,占总人数的46.1%。各级的文理分布的情况(如表1)。

各级的文理分布状况差异并不显著,文理的比例大致趋同;可以认为从2005年到2008年,学生对文理分科的选择在总体是基本一致;也可以从中看到,各级的理科生还是较明显地多于文科生。为了探究此样本是否对总体进行估计,本文对此进行了07级文理分布的区间估计,在0.05的显著水平下,可以得到它的置信区间(45.3%,64.5%),就有95%的把握认为在07级本科生中理科生的占有率在45.3%到64.5%之间。其他年级可以同样用区间估计去做具体分析,结果大致是一致。由于绝大部分人支持文理分科是因为他们觉得文理分科可以大大减轻学生的负担,从而更好地进行所选择科目的学习。本文就这个问题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以了解作为文理分科最大筹码的减轻负担说是否成立。以下就是对此问题的各年级统计:

可以看到各级理科生和文科对‘分科是否减轻负担’这个问题回答的结果:各级无论文理科普遍认为分科是可以减轻负担,特别是理科生;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在08级本科生中有不少的学生认为文理分科并没有给他们减轻负担,而在其他三个年级中这个比例还是不高的。分析认为由于随着竞争的激烈化,文理分科从本质上没有能够很好地减轻学生的负担。由于在设计问卷时考虑了各年级及文理科生对分科是否可以减负这个问题的看法,文理科生,年级到底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没有影响?下面就以文理科生(因素A)和年级(因素B)为两个因素,对文理分科是否能减轻负担(方便起见,我们只对分科是减轻负担进行分析)进行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有所得数据可知这两个因素是独立的):

(1)提出假设

对因素A(文理科生)

H0:μ1=μ2 文理科生之间无差别

H1:μ1=μ2 文理科生之间有差异

对因素B(年级)

H0:μ1=μ2=μ3=μ4 不同年级之间无差异

H1:μ1,μ2,μ3,μ4不全相等不同年级之间有差异

(2)用EXCEL进行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α=0.05):

(3)统计分析

对于行因素,即文理科选择的差异,F=2.454545a=0.05,

接受H0,拒绝H1,即文理科生对分科可以减负的看法无显著性差异。

对于列因素,即各年级选择的差异,F=5.0909090.05,接受H0,拒绝H1,即认为各年级对分科可以减负的看法无显著性差异。

毕竟文理分科已经几十年了,针对文理分科所产生的问题已经有了很多的应对措施;但新提出的取消文理分科,即文理不分科,所产生的问题又该如何有效地解决?这是最迫切要考虑的问题,否则取消文理分科也只是一纸空文。

从图1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每个选项都有近乎等同的人数涉及,但呼声最高的还是要改革考评制度,无论是高考,还是基础教育,都不能只设立一个标准或者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在考虑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偏才的培养,也就是说推进全面发展也注重个性的突出培养,这样文理不分科才能凸显出它的优势。关于各年级和文理科生的差异我们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情况与总体的是一致的。

文理分科篇5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 文科生 焦虑感 失落感

引 言

由于高考分科制度的原因,我国的大学也相应有了人文科学和理工科之分,其中很多大学又都有自己的专业倾向,但是近些年,为了发展高等院校的综合实力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很多院校都在结合本校特色专业向综合性大学发展,致使以前很多只招文科生或是只招理科生的院校也相应地设立了很多补充的学科。理工科院校的特色专业由于课题、项目众多,就业势态良好,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也大,所以在整个学校受重视度要明显地高于人文学科的专业,使得这类院校在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上文科专业没有强有力的作用发挥。在这样的背景下,理工科高校中文科生经常会显得有些困惑和迷茫,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关注,让身处同一个大学的每个学生都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和情感支持。

理工科高校文科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困惑和失落感

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很多学生在面对的时候都有一个心理适应期,而理工科高校的文科生除了有这一共同特点之外,还因为所处校园氛围的不同有些困惑和失落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其他的理工科专业理解甚少。理工科院校中的文科生总觉得自己在学校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学校开展的重大活动,讲座、竞赛都是围绕理工科专业设立,人文社科类专业搞的活动因为专业差异太大很难引起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关注致使影响力很小。当前高等学校的学生,尤其是理工类学生,除了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之外,很少接触有关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1],没有占学校学生多数的理工科学生的关注,活动结束之后没有成就感,反而会产生一种自娱自乐的感觉。其次就是专业课学习,通常认为人文社科类的专业课难度相比理工科的数理化和实习显得不太具有挑战性,学习内容考核的指标很难客观化,外加专业操作性弱使得学生总感觉很迷茫,不知道在学校所学的内容对将来有什么用,致使学生失去学习动力产生“无所事事”的感觉。最后,在重大宣传中总没有这些专业的一席之地,使得这些人文社科专业地位无形中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学生也觉得自己有种被忽视的感觉,同在一所大学却在使用不同平台,所以难免有些失落和困惑。

2.就业的高焦虑感

一方面,对于希望早日走上社会的学生而言,他们认为“毕业应该能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难找工作,毕业=失业”的强大社会舆论又让他们感到心情压抑,现实和理想的距离导致心理上的落差,使很多毕业生害怕面对就业,对走向社会找工作有一种焦虑感。其实,在当前的环境下这对矛盾几乎在所有的毕业生身上都有所体现,只是在理工科高校的文科生身上显得尤为凸显,整体上理工科专业学生相对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好就业。在市场主导就业的大背景下,招聘单位需要的岗位更多的是技术岗位,这就使得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显著高于该校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所以从大一的入学教育到大四的就业,四年中就业带给学生的焦虑感是一个不断攀升的过程,在就业时达到一个最高水平。

理工科高校文科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专业的地位带给学生的“失落感”

经过高考这一拼搏的过程,考上大学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地觉得自己很强势,加之现在的学生更多是独生子女,心理上的优势不言而喻,总觉得强大的自己在大学肯定能有另外一番作为,但是进入理工科院校后发现自己的专业很边缘,没有学校的优势学科那样有地位,而且理工科院校开展的活动一般围绕理工科专业展开,自己的专业似乎根本没有用武之地。比如刘辉等人的研究就发现,工科院校文科生专业承诺水平不高,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2]。另外,在每年的就业洽谈会上,来招聘的用人单位更多的是针对优势学科,理工科学生总显得有优势,而文科专业的学生只好去其他的文科综合院校或是综合的招聘会接受严峻的考验。这种心理落差带给他们的是郁闷和不良情绪,而且这种情绪会不断地泛化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

2.理工科院校文科生的“心理优势”低于理科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发展的需要,很多理工科院校都开设了社会科学学科的专业。这些专业和学校的理工科专业比没有强势的教育资源,和一些人文学科优势的院校相比没有学科积淀,所以学科发展过程中碰到更多的是瓶颈和障碍,发展速度难以加快,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学科的科研能力都很难上一个台阶,这样的大背景下给学院和专业都带来无形的压力,这种情形不仅影响学院的领导和老师,无形中也会“殃及”到学生,他们总觉得学校的各项重大活动和比赛和自己没有关系,即使参与了也因为学科差异没有任何优势,这些便会带给文科学生莫名的“心理落差”。

3.对现实和将来的茫然性

在中学时期,大多数学生的目标都围绕高考这一明确目标展开,但是考上大学之后,发现自己的目标没有了,文科生觉得所学的专业课没有难度,现在所学的对将来有什么实效性,再加上文科专业课考试相对的容易性,就业时的困难度,使得学生整天在茫然中度过,不知道如何做在毕业后才能有所作为,将来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大学是个体社会化的预期社会化阶段,出现这样的茫然源于学生对现状和未来没有清楚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在中学时只需要思考如何考上大学,但是学校和家长很少引导孩子去思考大学以后的生活,所以在认知上出现了上述的断层状态。这就需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专业以及对待大学生活的问题。

改变现状的建议和策略

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社会也在随之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身处其中的每个社会个体都是具体的承受者。就高等教育而言,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学历人数的不断增长,外加各项经济参数不断影响就业岗位,大学生这一群体面对的最大难题是就业越来越具有竞争性,所以现在的“天之骄子”有更多的压力感。对理工科的文科学生而言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何让这个群体在大学同样也度过充实而快乐的四年生活,走上社会后得到长足发展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针对以上理工科院校文科生特有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学校提供社会支持的保障

这里讨论的社会支持的直接表现是学校对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鼎力支持和资金投入,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就能达到目标,理工科院校的理工科专业之所以强势,有很广泛的影响力,也是因为经历了几十年的积淀,而人文学科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积淀才能有思想上的升华和精神上的累积。所以学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给人文社科专业提供一个可持续的发展平台,包括资金上的持续投入和政策鼓励两个方面,主要支持表现在:增强师资力量、促进学科建设、持续高效的资金投入、考核机制的激励性。从学校层面到各位教师都建立起自己是学科建设的主人翁,而不仅仅是把人文学科的发展作为学校的一个发展规划。学校需要给学科和教学提供平台,在评估各项工作和学生活动时,不是进行“一刀切”简单的管理方法,而是对开展的活动做到一视同仁的支持,结果考评指标做到多元化。学院制订支持学生开展各种适合自己的积极、健康、有意义的活动的规章,以帮助扩大活动的参与性和影响力。对学生专业发展而言,要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发展平台,强大师资力量,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和国家组织的比赛和活动。

2.学生建立客观、积极的认知模式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3],大学生正处在“亲密与孤独感”这一时期,“亲密”与“孤独感”是感受外界的心理状态,主要来源于个体发展在过程中处理客观事件后带给个体的一种心理反馈。目前,社会给在校大学生压力具有普遍性,只是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生显得更有压力,在这种大背景下,学生更需要注重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客观、积极的认知模式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一个人只有喜欢自己,别人才可能喜欢你,那么如何取悦自己,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就是个体需要做的。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第二,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不断从实践中总结提升自己。第三,建立心理防御机制,学会自我的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生活的现实性和书本知识的理想化决定了这个时期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保持乐观的心境,积极的态度,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能够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

3.学生学会悦纳所学专业

很多理工科高校的文科专业学生抱怨自己学错了专业,羡慕理工科专业学生处处可见的优势,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做大做强自己照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应该悦纳自己的专业,不厌烦自己的专业,因为这是以后发展的根本,即使就业后不从事本专业工作,也可以从四年的学习中获得相应的思维方式。路翠萍的研究指出理工科学生的思维具有分析性和逻辑性,而文科生的思维具有整体性[4]。无论工作后从事什么行业,思维方式是基本模式。知识的获得除了传统的方式,即课堂和图书馆之外,可以多途径获取,比如网络、文献数据库等。另外,所谓“术业有专攻”,每个学生都应该重视自己的专业,欣赏自己的学科带给自己的独特性,所学的都是知识,只不过从事不同的学科领域,理工科学生也有自己的困惑,不能因为专业在毕业后不具备时效性而厌学。

小 结

总之,我们认为,进入同一所大学的学生就应享有平等的学习平台和发展机会,不能因为学校的社会支持跟不上或是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等一些客观情况制约了学生发展;这点应该引起学校和学生管理部门的关注。在日常工作中,学校应该为人文社科专业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持,帮学生排除制约他们发展的外在因素。另外,更重要的是作为个体层面的发展,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生需要悦纳所学专业,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学会客观、乐观的认知模式。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扩大对专业的宣传,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个人修养,把大学生活过得充实、精彩。

参考文献:

[1]丁楠, 眭国荣.探究理工高校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26(11):37-39.

[2]刘辉,左连跃,范晶晶. 工科院校文科生自我效能感与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132.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 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3.

[4]路翠萍.大学生思维方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4):56-59.

文理分科篇6

1、资本要素的稀缺性与配置效率

经济学的基本命题之一就是经济资源的相对稀缺性(scarcity),所以要讲求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经济资源的要素构成是与主导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的。在渔猎社会和原始农业社会结束之后,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后,公认的经济资源包括土地(实质含义为自然资源)。劳动和资本(也有将管理才能、创业精神纳入的);到了后工业社会(或者目前喧嚣甚上的“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大有成为新的经济资源要素之势。

在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下,无论在何种制度安排(institutionalarrangement)之下,资本在诸要素中都处于相对占优地位。在市场上,充当交换工具的是资本的原始实物形态——货币,而在其背后起媒介作用的则是根据资本的计量属性抽象出来的概念——价值;在组织(企业)内,资本雇佣劳动成为主流的范式,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也留给了资本的提供者。如果把市场和企业都看成是一种定价机制的话,资本就成为定价过程的媒介或者主动者。

资本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典型地具有稀缺性。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是对社会经济活动中具体资本表现形式的抽象。相对特定主体而言,从权属上看,资本无外乎自有资本(资本,权益资本)和他人资本(债权资本)之分。资本的表现形式也有一个演进的过程。从目前的断面上看,资本的表现形式至少包括:资本的原始实物形态——货币资产;资本的转换实物形态——实物资产;资本的虚拟形态——金融资产。资本的配置过程,即将不同权属的资本转换为不同资本表现形式的过程。简化、笼统地讲,资本的配置过程分为两个方面:资本的筹措过程,即对不同权属资本的组合过程;资本的投放过程,即不同资本表现形式的组合过程。

必须说明的是,除了市场上单纯的资本品交换活动之外,尤其是在组织(企业)之中,资本作为一种要素,其配置过程都是与其他要素的配置过程相耦合的。关于这一点,后文将从团队生产(teamProduction)和契约联结(nexusofcon-tracts)的角度展开讨论。

根据经济学的宗旨,资本配置必须讲求效率。资本配置的效率从理论上可以借用帕累托(Pareto)效率来阐述,在应用中,则可以分别考察资本的筹措效率(资本成本最小化)和投放效率(资本价值最大化)。必须注意的是,这里考察的是资本配置的效率,而不是全要素配置的效率,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同样的道理,通过全要素意义上的企业价值来考察财务资源的配置效率,从理论上是讲不通的。对于这个问题,后文将专门进行讨论。

2、理财科学及其分野

我们不妨把理财理解为对资本要素的配置。这样,理财的动因在于资本要素的稀缺性,理财的目的在于提高资本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这个角度看,凡是与资本要素配置相关的主体,都具有理财的动机乃至行为和观念。理财的主体,包括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和作为“大型”外体)、企业、非营利机构、家庭、个人等。不同的主体在理财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但这并不妨碍将它们整体抽象为资本要素配置。

理财科学就是在探索理财规律、总结理财观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或者可以更进一步说,理财科学是研究资本要素配置的一门科学。按照理财主体的不同,理财科学可以划分为:研究总量资本配置的公共理财(publicfinance),其主体是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一般称为公共财政学;研究个量资本配置的微观主体理财,其主体包括企业。非营利组织(政府作为“大型”个体包含在内)、家庭和个人等,其中研究企业理财的分支即为企业理财学(或企业财务学)。此外,由于现代意义上的理财必须借助一定的场所、中介和手段,因而理财学科中还包括研究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的金融学(金融市场学)。

目前,西方企业理财学界一般把理财学科分为以下三个部分:金融市场学,投资学,企业理财。其中投资学是专门研究资金投放的学科,它实际上是不同主体理财中共有的一个环节。不提公共理财,则是因为在总量层面的资本配置具有明显区别于个量资本配置的特殊性,此外它还涉及国家权力的强制性等诸多因素,使其与微观主体理财区别较大,至少难以适用一些微观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不提企业之外其他微观主体的理财,则是基于学科发展状况和研究的轻重取舍。但这种提法与以上划分并不矛盾,它体现的是理财学科发展的不均衡性和理财学科的研究尚不完善的现状。

理财学科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经济学。专门研究理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经济学分支即为理财经济学(financialeconomics)。理财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决定、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资本品估价等方面的内容。它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在更为晚近时期,引入了信息经济学中的不完全信息分析和关系分析等新兴的分析模型。

3、企业理财的基本定位与框架

由上可知,企业理财属于微观主体理财的一个分支。企业是指盈利性生产经营组织。根据其组织形态的不同,一般可以区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三种类型。不论何种形态的企业,在创立和生产经营过程中都会产生各种利益关系,并由此形成多方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例如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职工、政府等。在理财上,企业本身与其利益相关者都是有区别的。即使是在独资企业中,尽管业主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兼具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但企业的理财与业主个人的理财(生活消费,家庭用度开支,在该企业之外的其他投资活动等)还是有区别的。

企业的理财就是对企业的资本(典型地具有“法人资本”或者“组织资本”的含义)进行配置的过程。尽管这里所谓的企业的资本从来源上看,不外乎属于所有者的权益资本(原始投资、经营积累)和属于债权人的债权资本两类,但是,企业自身资本的配置与所有者和债权人各自资本的配置决不是等同的。对于其他的利益相关者而言,更是如此。可以说,企业是独立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理财主体。从这种意义上讲,企业的理财有别于任何利益相关者的理财。

应该强调的是,理财主体只是一个理财角色定位意义上的主体,它不同于法律意义上的主体。例如,企业内部有自身相对独立资本的部门,就是一个有别于该企业的理财主体;单个业主制企业与业主分别是独立的理财主体;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和作为“大型”个体,分别属于不同的理财主体。

另一方面,企业的理财与利益相关者的理财又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除了通常所说的直接的财务关系之外,还包括各种间接的影响关系(例如在理财效率卓著、资本组合价值高的企业工作的职工,更易于获取高额的住房按揭贷款),甚至外部性(例如股份公司因不当投资导致股票价格下跌,殃及股东,甚至与公司有密切业务关系的企业的价值)。更为突出的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利益相关者的理财行为和策略(基于各自资本配置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具体化或者对称),往往会对企业的理财行为产生较大的、甚至是支配性的影响。例如独资企业的理财,受制于业主的理财行为和策略;高度集权管理体制下,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的理财行为和策略,直接制约企业的理财行为;股权高度集中的企业,其理财行为依赖于所有者的理财行为和策略;股权高度分散,具备钱德勒式的“经理革命”特色的企业,其理财行为会受到经营者本人理财行为和策略的影响。这些命题都可望获得显著的经验(empirical)支持。

企业理财作为企业自身独立的资本配置活动,研究和总结其规律和观念的学科即为企业理财学,或称企业财务学。它包括两个主要的分支:作为理论基础的财务经济学,和作为应用技术和方法的企业财务管理(管理财务学)。

财务经济学是理财经济学的主干部分,也是理财经济学中进展最长足的部分。它主要借助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研究企业资本等措和投放及其配置效率的计量问题,主要的模块包括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研究,企业(资本组合与资本品)的估价研究,以及作为基本前提、分析模型或度量基础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度量研究、资本市场效率研究。不完全信息和关系模型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MM资本结构定理、有效边界与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有效市场假说等。其中最为值得一提的是,财务经济学领域开拓性的研究使得美国的6位教授分别获得了1985(FrancoModigliani)、1990(HarryM.Markowitz,H.Miller,WilliamF.Sharp)和1997(Robert,MyronS.Scholes)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企业财务管理则涉及到理财中的政策和控制问题,包括财务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实际应用。目前的研究主要根据资产负债表项目分别展开,包括营运资本管理、资本预算、资本成本、分配政策等,此外还涉及到财务控制问题。企业财务管理典型地属于企业管理的分支,与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营销管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相并列。企业财务管理实际上就是企业的理财行为,即为了实现企业资本有效配置而努力的过程。

财务经济学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关系,类同于微观经济学与企业管理的关系。财务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就是典型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先假设资本市场是有效的,信息是完全和完美的,理财主体是理性的,得出一些理想化的模型;然后逐步放宽和修正假设,不断得出更进一步的结论。资本结构理论中,从MM理论到有税模型、破产成本模型、财务危机模型;资本组合和资本品定价理论中,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到套利定价模型;以及财务经济学研究基点上,从有效市场假说到不完全信息模型和关系模型,遵循的就是这条发展脉络。此外,财务经济学中的基本分析工具,例如均衡分析、边际分析、成本效益权衡(trade-off)、不确定性分析等,都是与微观经济学的相应分析方法一脉相承的。最近,经济学界中新兴的、运用混炖理论(Chaostheory)、模拟技术(modelingtechnology)和非线性动力学(nonlineardynamics)解决经济问题的所谓“经济物理学”(econophysics),也主要针对“财务复杂性”(financialcomplexity)的问题。而企业财务管理虽然以财务经济学作为理论指导,但它实际上还与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基本同步。例如对人的社会性的关注和人本主义理财的研究、对决策理论的借鉴和财务决策研究、权变思想的运用和财务柔性(财务适应性,financialfiexibility)研究、战略管理的影响和战略财务管理的兴起等。

4、团队生力、契约联结与企业理财目标替代

企业理财是对企业资本要素的配置过程,而资本要素仅仅是企业生产要素中的一个。为了准确把握这一命题,我们不妨借助新制度经济学中有关“团队生产”和“契约联结”的理论加以阐释。

所谓团队生产,指的是资本、劳动、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相互耦合,联合完成生产活动。团队生产中对各项要素的投人和产出进行计量、避免偷懒(Shirk)和搭便车(free-ride)的要求,直接诱致了企业这种制度安排[1]。团队生产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于诸多生产要素而言,企业是“技术上不可分离的实体”(technologicallynon-separableentity)[2],而且由于诸多要素在一起合作生产的产出大于各自孤立进行生产的产出之和。从这种意义上讲,就企业生产而言,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当且仅当与其他生产要素耦合在一起进行团队生产时,才谈得上追求配置效率。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即要想分清全要素团队生产的效率与其中资本的单要素效率,是不可能或者不经济的。无论这种效率以总产出、经济收益、财务利润或者企业价值体现,这种区分都比较棘手。可供选择的方案是,给其他要素以可以合理计量的报偿,而为资本要素(甚至仅限于权益资本部分)保留剩余索取权,然后对剩余索取权进行估价,以决定资本要素的配置效率。这样,企业实际上成了为其他生产要素定价的制度安排。这类似于最终归集资本提供者(甚至仅限于所有者)在企业所拥有的价值的过程。但这种修正实际上很难彻底剔除全要素效率中其他要素的边际页献。

另一种解释需要借助于“契约联结”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企业只不过是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一系列契约的联结。这其中包括所有者、债权人提供资本的契约(或条款,下同),也包括经营者提供管理才能、职工提供劳动、供应商提供材料、购买者接受产品、政府取得税收的契约。这些契约有的是显性的,有些是隐含的。所有契约的履行推动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实现运转,从而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这种理论相对于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抽象为一组生产函数、视同“黑箱”而言,无疑是一种进步。正因为契约是连接、交织的,因而作为企业的产出,体现的是所有契约的履行情况。要解析出关于资本提供契约的产出,同样会陷入困境。可选的思路是在理顺不同契约的关系的基础上,确立“资本雇佣其他生产要素”的制度安排。这实际上与前述的给资本以剩余索取权的提案如出一辙。

根据上面的分析,考察企业理财效率,亦即资本要素的配置效率,必须面对一个不可逾越的困难,即如何从企业的全要素配置效率中分离出资本要素的边际贡献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从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中分离出理财效率(或从企业总产出中分离出理财的边际贡献)。这首先需要比较反映效率的各种指标。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总产出、利润等指标都不如企业整体资产组合价值(以下简称企业价值,它实际上等价干企业权益资

本和债权资本的价值之和)指标更接近于资本要素的配置效率。但从企业价值中进一步分离非资本配置效率的“提纯”过程,似乎远比前述的改进方案更为困难和不经济。因而,我们只好用企业的价值近似地替代企业资本的配置效率。这就是为什么企业理财学者主张的理财目标看起来几乎与企业的目标一样的根源。但由此也可以解释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对于总产出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优越性。

5、对两个观念问题的评析

此处根据前文的思路和得出的一些结论,试图对近年来我国财务学界讨论得十分热烈的两个观念问题,作出相应的评析。

5.l、关于“财务主体分层说”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企业财务主体的不同层次问题,并分别论述了所有者(出资人)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3]。为了使此类研究更具典型意义,一般的研究者通常选取了公司(corporation)这一企业组织形式,这是因为公司拥有一些突出的特点:自身是一个独立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法人实体,完成了外部性内在化的三次法律修正[4],从而使从真正意义上研究“公司”自身而不是其他主体的财务成为可能;具有相对而言最为完备的治理结构,有利于简化前述的优化模型;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有利于一系列可量化的模型和方法的应用;受到严格的信息揭示管制,使收集必要的研究素材的成本得以降低。

这些研究对于开拓我国企业财务研究的视野,无疑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正如前文所述,企业的理财活动有别于利益相关者的理财活动。它们属于不同主体的理财活动,因而站在“分层”的角度界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似乎不妥。实际上,也有从利益相关者理财的角度进行的研究[5]。

对于特定的企业而言,它是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契约的联结。每一个理性的(rational)利益相关者都有为自己理财的愿望和行动,即根据自己的偏好、要素禀赋和预算约束,合理地进行或干预与企业相关的资本配置,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这样,有关企业的理财活动(企业理财活动十利益相关者各自的理财活动)实际上是一系列互斥的目标函数在一组相同或共线(colinear)的约束条件下的优化问题,如果进而引进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态度、信息分布、讨价还价能力等变量的话,这一模型将更加复杂,以致很难运用既有的方法找到一组“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mality)的解。

5.2、关于“财务管理中心论”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企业管理应该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问题。这种提法,对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对财务管理定位过高、造成企业理财目标“超载”的所谓“期望沟距”。

前文关于企业理财目标替代的讨论,实际上部分是为了强调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至于财务管理中心论是否是企业理财目标替代误导的结果,笔者不敢妄断。但在此应该强调的是,理财解决的只是资本要素的配置效率问题,它在全要素配置效率中,只是一个组成因子。至于资本要素在诸要素中可能具备相对占代地位的原因,前面已经专门分析过,在此不再重复。

笔者需要强调的是,在“资本雇佣其他生产要素”的制度范式下,在资本要素的稀缺性相对而言更加突出的背景下,强调理财的重要性是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的。但是,不可将“财务管理中心论”教条化,否则可能贻害无穷。下面提几点理由:

第一,不同的经济形势下、不同的企业、乃至同一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种生产要素的比较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管理应当树立权变的观念,适时调整管理的侧重点。

第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由于知识联网所带来的“联结经济”(economicsofnexus)效应,远远超过了工业经济时代的“规模经济”(economicsofscale)效应和“范围经济“(economicsofscope)效应。有人预言,知识将取代资本作为新的主导性生产要素。这是否会动摇固有的企业制度范式,从而动摇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尚须拭目以待。

第三,过分强调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客观上助长了重资本经营,尤其是虚拟资本经营轻生产经营的苗头,可能会导致“泡沫经济”的滋生和蔓延。

参考文献

1、Alchian,A.andH.Demsetz.Production,InformationCost,andEconomicOrganization.AmericanEconomicReview,1972;Dec:62

2、Williamson,O.TheEconomicInstitutionofCapitalism,NewYork:TheFreePress.

3、汤谷良.经营者财务论——兼论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架构.会计研究,1997;5

谢志华.出资者财务论.会计研究,19975

王斌.现金流转说:财务经理的财务观点.会计研究,1997;5

4、Demsetz,H.TowardaTheoryofpropertyRights.AmericanEconomicReview,1967;May:57

文理分科篇7

一、目前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主要观点

1 支持取消文理分科的主要意见

(1)文理分科导致入文情怀缺失,降低了民族整体素质。这是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广州日报》上撰文指出的现行教育三大“病”之一。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广泛注意,很多反对文理分科的人士纷纷撰文表示认同,甚至由于提出者本人身份的特殊性,这一观点本身随即被部分拥护者引为支持取消文理分科的依据。另外,持相似观点者还认为,我国的教育方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应该“重智轻德”、“重智轻体”、“重知识轻能力”,也不应该因文理分科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偏失。

(2)文理分科是对学生的一种“强权”。这种“强权”体现在人为地强迫学生在某一时期必须作出或文或理的选择,它剥夺了学生接受文理公平教育的权利,尤其是对于文理科目成绩相当的学生来说,对其自身发展不利,甚至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幸福。这种“强权”的后果是,带给了高中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滋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因为当初选科的非自主性,会导致他们在以后高考失利、兴趣不符、就业困难等诸多问题出现后,把“失败”归咎于高中不得不分解的“强权”。

(3)文理分科机制下的教学充满“功利性”。当今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功利主义的。人们之所以主张“文理分科”,是因为分科以后,可以少花部分时间和精力于非选择科目上,可以集中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于所选择的科目上,这样最终就能够通过高考。至于考生的知识结构如何,有无偏废的学科,则另当别论。

(4)大多数国家未实施文理分科。在讨论中不少人列举了其他国家高中教育的基本情况,发现除了俄罗斯、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实行文理分科外,大部分国家都不实行文理分科,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2 反对取消文理分科的主要意见

(1)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这是反对取消文理分科的主要意见,也是学生和家长对取消文理分科的主要疑虑。比如2002年,江苏高考实行“3+大综合”,初衷是为了打破文理分科弊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大综合”把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门课程合为一门综合科目,满分300分,每科各占50分。为此,学生需同时学好九门课,为每门课分配合理时间,学习内容涵盖约30本教科书。对于偏科学生而言,为应付高考,被迫在自己不擅长的科目上投入更多精力,造成巨大压力。这套改革方案仅实施一年,即因学生负担太重而取消。

(2)高考制度不变,取消文理分科缺少制度保障。有论者认为,只要高考仍有文理之分,只要高考不是所有学科的考分都能平等地计入录取总分,那么,不管文理分不分科,不管高考是3+1、3+2、3+X,不管哪个部门怎么规定,到了学生那里、学校那里,也一定会分科。相反,如果高考开考所有学科并平等地将各科分数计人高考总分,那么,谁让文理分科也不管用,学生和学校也会自己取消。真要解决文理分科问题,应该去讨论高考制度。还有论者特别指出,改革考试制度,特别是改革高考制度,这是当前中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环节。

(3)文理分科是大学阶段专业学习的准备期,可以发展学生的特长。有反对取消文理分科的高中生认为,到了高中这个年龄阶段,应该是大学前的准备阶段,应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为大学的专业学习做好过渡。还有的论者认为,每个学生有各自的特长,在学习中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提早分科,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挥特长和个性,这样学生学得更有乐趣,老师也教得更愉快。

二、文理分科讨论的过程反思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讨论双方都有自己言之凿凿的依据,比如支持取消文理分科的论者认为,现代社会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而文理分科与这一趋势是相违背的;反对取消文理分科的论者则认为,在高考制度不改变的情况下贸然取消文理分科只会加重学生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争论双方也都有不好辩说的地方,比如,支持取消文理分科的论者在被问到在目前的教育条件下取消文理分科对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发展是否不利时,难以拿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反对取消文理分科的论者在被问及目前文理科学生知识结构欠缺时,也是难以应答。基于这种现象,我们需要理性地对这场文理分科的讨论过程进行反思。

1 意见持有者身份有异导致看问题角度不同

在有关文理分科的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意见持有者的身份不同他们对于文理分科的看法也有异,高中生、学生家长、中学教师等群体反对取消文理分科的声音较为集中,而支持取消文理分科的呼声则多来自远离高中教学第一线的人士,比如大学教师、政府行政人员等等,这是由于不同的群体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使其看问题的角度也存在差异。

文理分科与否对于高中生、学生家长、中学教师等群体来说影响是直接的,教育政策风向标的变动牵引着他们的命运走向,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考虑问题时更加注重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表达观点时也更加谨慎,比如,他们所提出的学生负担、高考制度等都是现实中最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探讨文理分科必须正视的问题,他们认为,这些问题解决不了空谈文理分科是对目前在读高中生的不负责任。反观支持取消文理分科的由专家、从政人员等人员组成的群体,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教育条件较为优越,加上自身理论知识比较丰富,在讨论时主要侧重于教育理应是怎么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理想色彩,当然这种理想并不是幻想,在条件成熟时它们会变成现实,有很多论者之所以这么坚持取消文理分科正是因为他们认为条件已经具备。因此,在这里,取消文理分科的条件是否具备成为讨论双方的争论焦点之一。

2 关注面过于狭窄致使讨论难以深入

截至目前,在文理分科大讨论中,持不同意见的双方争执不下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如何看待高考制度和文理分科与否的关系?②文理分科与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存在因果联系?③怎样处理文理分科与否与学生学习减负的关系?可以看出,这些焦点都是集中在教育领域之内的,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之所以很少涉及教育领域之外的因素,是因为大家习惯在教育领域内讨论教育问题,按这种思路来讨论文理分科,即便表面上看来众说纷纭,那也只能称得上热闹,而不能称其为深刻。

因此,在审视文理分科与否时我们需要更广阔的视野。比如,当前父母的文化修养水平是否能够达到承担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后移交给家庭教育的那部分责任,即在学校之外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并引导其发展特长;当前社会福利制度是否能够打消家长降低孩子求学功利性所带来的一系列生计问题;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后是否会使低收入家庭孩子在接受教育方面的劣势凸显从而引发社会问题等等。我们知道,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即教育与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或彼此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所以,绕开了社会因素单纯在教育范围内讨论文理分科与否只会得出片面化的观点,最终会影响到相关教育政策的效用。

3 轻视实践论证使得教育政策遽然变动

通观近几年的高中文理分科大讨论,我们发现,论者在意见提出之前很少作充分的调查取证,大家经常引用的一些数据大多是几家门户网站作的网上调查,这部分调查数据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受众的不可指定性而造成可信度偏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相关决定之前也很少进行试点实验,实施策略缺乏柔性,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刚性标准,致使相关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因引发种种矛盾而流产,在社会上造成不好的影响,不少中学生发出“能不能不要让我们当小白鼠?能不能想周全了再改革?”的疑问。

文理是否分科不是儿戏,它关乎千万个家庭的未来,所以,研究者在提出自己的意见前必须深入被研究群体中去,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系统全面深入地对其观点进行分析,教育行政部门在总结研究者的意见决定实施相关政策前,也需要组织建立一些试点实验区进行观察,得出该政策在各个地区、各层次社会群体中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当然,要完成高质量的调研和实验,需要国家和社会资助机构在资金、人员、设施等方面的支持。

文理分科篇8

所谓“全营养式教育”是说,当下的孩子,仅仅成为专业技能是不够的,还应有浓厚的社会人文意识、哲学辩证思维和公共情怀;仅仅注重形象思维发展是不够的,还应该具备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仅仅注重物欲发展是不够的,还应该多一些生活情趣等。不分文理科,让理科提供生存工具,文科提供了和谐使用工具的技能、素养,文理兼容,纵横开阖,得到更为和谐、均衡、融洽、全面的发展。

比如搞科研的理科生需要逻辑思维能力,过分沉溺,逻辑思维也有僵化、活力不足的局限性。这时,如果换用一种形象思维,比如科研之余听听音乐、拉拉小提琴等,活跃了枯燥的科研生活,也让茅塞顿开的思路得到“科技灵感”。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多有深厚的音乐和人文素养,如,爱因斯坦、钱学森、李四光等。

在基础教育阶段,文理交融就是一种能力互补、取长补短。打下了牢固的综合素养,等到大学阶段,其强势智慧更能得到远景发展。所以,早在1917年,北大校长蔡元培就提出文科生必须修一门理科课。2001年季羡林也提出“文理科不应该只是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的说法。

知识也是一种“营养”,对于人的成长而言,也要全面、均衡,否则,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看看那些“单打一”的偏科孩子,专业发展倒是好了,有些理科生连论文都不会写,成了“专业化的机器”。可见,过早的文理分科,就是一种短视、急功近利,会限制了孩子的思维、知识面。

再说了,文理分科的做法本是对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借鉴,是为了弥补当时的人才匮乏,多出一些专业化人才。而今,我们的人才标准早就摆脱了“专业化”的唯一标准,要求人才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情商和乐商等,如果我们仍固守上个世纪的标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怎么不是一种观念落伍呢?

不妨看看美国的做法,据报道,“出自美国的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远比其他国家多。至今已有约二百多个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奖,而其中有80%是属于科学方面的。”“美国大学文科广泛开设理工课程:如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学生必须学习一门自然科学和计算机课程;同时每个理工科学生也要学习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哲学等文科课程。”再来看美国中学的考试制度:“毕业水平考试分为语言文学、数学和科学三种科目,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考察了,他们不存在文理科的问题,学生进入高校之后才逐渐向不同专业发展。”美国人才的创造能力,明显超过我们,与这种文理科渗透不无关系。还有英国,也是文理不分科。

上一篇:第一个清晨范文 下一篇:财务报表分析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