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以内数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0-18 23:06:19

亿以内数的认识篇1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复习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2.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3.结合练

习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教学关键:

以练习的方式来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位顺序表

1.让学生回忆一下亿以内数的数位,并指名同学背诵。

2.在黑板上挂数位顺序表,问:你们还记得如何分级吗?

生:从个位到千位为个级,万位到千万位为万级。

3.师:个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万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亿级表示有几个什么?

4.师:我们还知道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5.讲评练习有关这方面的练习。

二、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那么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生:第一步要分级,用逗号或虚线隔开,从高位往低位读起。

2.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如:4005

2136(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

1084

3005

2019(一千零八十四亿三千零五万两千零一十九)

师:亿级多了一个亿字,万级多了一个万字。

3.复习中间和末尾有零的读法。

①每一级的末尾有零。

如:789

0000

读作:七百八十九万

45

0000

0000

读作:四十五亿

师: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情况。

如:4005

2136 

读作: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

1435

0871

0532

一千四百三十五亿零八百七十一万零五百三十二

师:零放在什么位置要读?

生:每一级前面和中间的零都要读。

师:中间两个零或多个零要怎样读呢?

生:都只读一个零。

4.请同学把读法的法则在总结一遍,然后全班读一遍加深印象。

三、复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写法,那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生:第一步要判断最高位是那一位,从最高位写到最低位。

七千万零五百(7000

0500)

2.师: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该怎么办?谁举一个例子。

生: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应该用零占位。如:五百二十一万(521

0000)

3.师:是不是读零的地方都写一个零?七千万零五十。(7000

0050)

生:要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六百万八千(600

8000)

4.请同学总结写法,个别请,这里比较简单,可以请中等的学生回答。

四、比较大小

师: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门应该怎么做?第一步?有几种情况?

生:第一步分级。

师:如果数位相同和不同怎么办?

看题目:20

8090>20

0809

生:数位相同时,要从最高位比较,如果最高位相同,就一步一步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生肯定,如果学生回答不完整,可以请同学补充。

如:1900<2万

师:如果碰到这样的数时,应该怎么办?

生:可以先把2万化成阿拉伯数字。

师:然后在按照比较的方法。

如:3458<123456

生:数位不同,只要看数位多的数,那个数就大。

五、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

1.整亿整万的数。

如:470

0000=470万

127

0000

0000=127亿

师:这样的数要怎样省略?

生:整万的数要省略四个零,后面加一个万字,整亿的数要省略亿后面的八个零,加一个亿字。

2.求近似数

如:1292

4800≈1292万

2

7200

0000≈3亿

35

0720

0000≈35亿

师:求近似数要怎么求?

生: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万字。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亿字。

在这里要重点强调整数和近似数是不同的,要注意符号。

六、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回去好好复习。

第十六课时大数的认识(复习课二)

福建省厦门市湖明小学

吴炯鹭、林齐丽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难点:

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关键:

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数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第一关:明辨概念。(以抢答形式出现,师给予点评)

一、填空。

⑴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

⑵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万),第九位是(亿位),计数单位是(亿),第十二位是(千亿位),计数单位是(千亿)。

⑶1702030009是(10)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十亿位)。

⑷十万十万地数,数100次是(一千万)。

⑸一个数是由7个十万、6个万和3个十组成的,这个数写做(76?0030)。

⑹一个数千万位上是8,万位上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8005?0000)。

⑺1个百万是(10)个十万,1个千万是(10)个百万,(100)个百万是一亿。

⑻在4和6之间填上(5)个0,这个数就万为四百万零六。

⑼30300030最高位上的3表示(3个千万),中间的3表示(3个十万),最后的3表示(3个十)。

⑽一个六位数,最低位上是1,任意两个相邻数位上数字的和都是6,这个数写作(515151)。

⑾591000是由(59)个(万)和(1000)个(一)组成。

二、判断对错

⑴读数和写数都要从最高位读起或写起。

⑵4321>4320万

⑶9000≈9万,里最小填0。

⑷四万零五百写作:40000500

⑸404040读作四十万四千四十。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⑴13500000元=(

)。

A、135元

B、1350元

C、1350万

D、1350万元

⑵读5000505这个数时,要读(

)个零。

A、1

B、2

C、3

D、4

⑶一个数最高位是(

)位,这个数是八位数。

A、百万

B、十万

C、千万

D、亿

⑷有一个数,万级是207,个级是375,这个数是(

)。

A、207375

B、2070375

C、2073750

⑸下面各数中,最接近20000的数是(

)。

A、19998

B、20003

C、21000

第二关:细答基本(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一、在〇里填上“>”、“<”或“=”。

567765〇576756

3560000〇356万

二、按要求写数。

90000000000吨=900亿吨

810000千克=81万千克

三、求近似数。

74380≈74万(四舍五入到万位)。

1309998572≈13亿(四舍五入到亿位)。

第三关:勇闯万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讲评)

一、根据数的组成填写下面各题。

(500000000)+(2000000)+(700000)=502700000

(3000000)+(800000)+(9)=3800009

二、用2、7、0、3、1这五个数组成一个五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73210),最小的数是(10237),约等于7万的最小的数是(70123),约等于3万的最大的数是(32710)。

三、用5、4、7和2个0组成五位数,使这个数:

⑴只读一个零:50047,50074,40057,40075,70045,70054

⑵读两个零:50407,40507,70405,50704,40705,70504

⑶一个零也不读:54700,45700,75400,57400,47500,74500

作业:认真复习,明天考试。

亿以内数的认识篇2

一、课例回放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拿出计数器让学生认识(指认个、十、百、千、万位)。

师:数10怎么表示?是不是在个位上拨10个珠子?(学生纠正: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复习:2个10是20……9个10是90,10个10是100。)

师:100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

生:在百位上拨一颗珠子。

继续引导学生认识:1000要在千位上拨一颗珠子,10000要在万位上拨一颗珠子。

教师出示数8257让学生认读。学生读并相互认说,引出数位、计数单位,进而说明到现在共学习了5个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

教师再给出数7400、504、4320、2005、348,让学生认读。

教师出示教材第2页中六个省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认识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比一万大的数(揭示课题)。

2、引导探究,获取新知。

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万、2万……9万,用同样的方法得出:10万要在十万位上拨一颗珠子,100万要在百万位上拨一颗珠子,1000万要在千万位上拨一颗珠子,10个1000万(1亿)要在亿位上拨一颗珠子,10亿要在十亿位上拨一颗珠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设置障碍,让学生体会“满十进一”的道理。

3、多种途径,强化认知。

回顾认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可组织学生对答、抢答、开火车答,默读并记住。

进一步巩固: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叫计数单位,每个数字占一个位置叫数位,认识数位的排列并引出数位顺序表。

以北京市人口数13819000为例,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并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随即引出数级概念。

二、课例分析

综观本课例,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引导得当,体验不足。

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出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主导作用十分明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整体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从个位的认识开始,历经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等计数单位的建构,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使万以内数(已知)、亿以内和亿以上数(新知)的认识连为一体,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认知,有助于学生完整、准确地把握知识结构,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使对大数的正确认读水到渠成。

2、合理设置障碍,激励学生思考。教师有意在某些关键点设置障碍,引起学生思考并加以纠正。如在个位上拨10,在百万位上拨1000万等,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体会和感悟十进制计数原理。在引导学生复习万以内的数并认读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自然地引入主题图(六个省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内容,让学生在对比中产生学习需求,激发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自主获取概念、原理。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适时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通过认识数位的排列,引出数位顺序表;通过拨大数和观察数位顺序表,引出数级概念;通过设置障碍,引导学生理解十进制原理等,这些认识,循序渐进,合情合理,自然顺畅。

4、借助工具,合理引导。教师自始至终借助计数器教学,如引导学生利用计数器操作,使抽象的数字建立在直观的模型基础之上,成为教学成功的有效载体。

三、教学探讨

学生体验不足是本堂课的缺憾,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加强。

1、切实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学中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由此可见,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根据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寻找数,观察数,让他们感觉数就在身边。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主题馆装有目前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达3万多平方米,年发电280万度;德国馆内神奇的声控‘魔球’,内装40万根发光二极管,能在人们的呼喊声中跳动。”在这一情境中提到的数:3万、40万、280万,有学生认识的数,也有他们不认识的数,但是让学生经历回想、猜测、疑惑等思维过程,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了具体情境中大数的作用和意义。

联系实际,感受大数。教师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对大量感性材料的观察、思考、推理和交流,最终获得对大数的理性认识。如引导学生观察报纸,先估一估,然后说明一版报纸约有一万字;正在使用的数学课本约是8万字。那么一百万有多大,与课本相比大约相当于13本课本的字数。通过对现实生活素材的挖掘,把抽象的数字具体化,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感受这些数的大小,帮助学生理解数的真正含义,从而建立数感。

2、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教师通过具体实例,精心设问,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自主获得了认识感知大数的方法,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结合。如,让学生亲自在计数器上尝试拨大数,并读出,逐步体会理解大数的意义。也可让同学互相试拨,提问,留出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看一看正在使用的数学课本有多少页纸,算算多少本书合起来约有一万页纸,十万页纸垒起来约有多厚,如此反复感悟大数,培养数感。

亿以内数的认识篇3

一、注重体验,发展学生的数感。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大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读写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具体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有关大数的丰富的感受。让学生说一说一万有多大。如我们一个班有50名学生,多少个班有一万名?(200个班)。现在我们放学出校门是不是很拥挤,因为我们学校有4000名学生,要这样的25倍才有十万人,让学生感受十万的大小。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既丰富了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形中也使学生感受到了我们的数学是贴近生活的。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是感兴趣的,他们愿意读、愿意认,而且他们感到了一些数据的真实、可靠,这样学生不仅行动和认知方面参与了,而且投入了情感,产生了深度的参与,这样的感知无庸置疑是丰富的、充实的。

二、通过类推,掌握知识形成数感。

亿以内数的读法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类推,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先对万以内数的认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如采用口答形式复习数位顺序及各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在复习“个级”四个数位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推理得出“万级”计数单位,即根据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可能相同。这样将数学思想方法――逻辑学中的类比推理用于数学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对于万以内数的读法,可以出示一组数据。如:本课时教材是由电视播放新闻的形式呈现两组数,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将听到的数记录下来,引出写数。并且教材给出个级、万级八个数位,让学生对着数位写数,只给出两个数的写法,其余的两个数由学生自己写,这样既给了模仿的样板,同时也留有探究的空间,此外还可以利用此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在具体的教学时,我想可以同亿以内数的读法类似,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再引出亿以内数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在教学完亿以内数的读写后,对亿以内数读写的巩固练习。可采用多种形式,如第九题是通过转盘游戏来练习数的读法,这里可以师转生读、同桌互转读,也可以四人小组。完成之后可以问一下:你们认为怎样读数比较方便?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强化数感

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发现,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才能最终培养学生真实的“数感”。而且小学生有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感兴趣的事物,就必然会想方设法去认识它、研究它,所以学习内容要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例如,师:想不想数一数10000,看看需要多长时间?师:数一数就知道了。开始,1、2、3……生齐数。(数到100时)师:停!知道你们刚才数100用了多长时间吗?老师计时了,用了90秒钟。那么数10000就要用9000秒。大约2个多小时,那么数十万就要20多个小时了,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十万是个大数。

四、让学生在收集数据中感知大数

课前让学生搜集关于大数的资料,因为数学教学应建立起课内外结合的教育空间体系,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帮助学生形成对较大数的感性认识。如:有的学生收集到的家里的房子值230000元,汽车需要150000元。还有的学生搜集其他地区的相关数据,如:2007年,麒麟城区建成面积34.2平方公里,比10年前扩大了12.2平方公里,人口近40万,GDP总额657亿。到2010年,曲靖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将达到5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0万人;2020年,城市将建成面积突破100平方公里,人口达100万以上,成为云南的第二个百万人口城市。曲靖市面积29855平方千米,人口576万(2004年)。云南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2008年少数民族人口达1590万人,占总人口的35%,截至2005年12月31日,云南省总人口为4450万人,人口总数在全国排第12位,西部第二位。到2010年,云南省将确保把总人口控制在4600万以内。等等,通过对以上数据的了解让同学们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其产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感受。

亿以内数的认识篇4

P键词:数感;培养;大数

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学建立联系。通过数感的建立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下面结合“大数的认识”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掌握读写技巧,培养学生的数感

“大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比较广泛,这里的大数是指“亿以内的数”,以前我们在学习万以前的数,是按照一级一级地读写,因此,牢固掌握数位顺序和数的分级,是读写万以上数的关键,学习时,计数单位由“万”扩展到“亿”,归纳总结出数位概念和整理出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知道我国的计数规律,突出数级知识,重点认识个级和万级,始终抓住“数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整万数的读写与含两级的数的读写,再引导学生类推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先看级再看位,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读、写”的习惯。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巧记数位顺序表

熟记数位顺序表是正确读写数的重要条件。在学习数位顺序表时,应该把数位和数级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记忆。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我们发现:从右起每四位是一级。也就是说,个级里有千、百、十、个,万级里也有千、百、十、个,亿级里也有千、百、十、个,掌握了这个规律,就会很容易地从一个数的最高位起,由左至右(从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向下)地读、写这个数了。

2.掌握读亿以内数的要领

①看看这个数是几位数,根据数位顺序表,它含有哪几级?最高位是什么位?

②从高位往低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读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讲法进行读,只要在后面加一个万字,读亿级时,和万级一样,只是把万换成亿即可。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例如】10038040,读这个数时,先看清这是一个八位数,分为两级,即:1003 8040,最高位1是千万位。从万级开始读起:1003读作一千零三万。个级8040读作八千零四十。10038040读作一千零三万八千零四十。

3.掌握写亿以内数的要领

①看清楚要写的数最高位是什么位,从位数来确定所要写的这个数一共有多少位,含有几级。

②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缺少几个0就写几个0。

【例如】三十二万零六百。这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万位,对照数位顺序表,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六位数,从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三十二万零六百写作:320600。

二、运用错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是很广泛的,对于我们成人来说是很简单,但在小学生生活中很少接触,比较抽象,在认识大数后,逐步掌握了大数的读法和写法,但在独立读、写过程中,仍然出现很多错误,教师充分运用学生出现的错误案例,让学生错中长智,培养学生的数感。

【读数病例】20056143 读作:二千零五六千一百四十三。

【诊断剖析】本题的错误在于读万级的数时,后边没有加上“万”字。原因对于数级理解得不好,没有正确掌握读数的要领:“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边加上一个‘万’字”。

【处方】20056143 读作:二千零五万六千一百四十三。

【写数病例】九十万零八十三 写作:90083。

【诊断剖析】本题错在9就应该在十万位上,而写在了万位上了,病因在于9与8之间少写了一个0,而变成了九万零八十三。

【处方】九十万零八十三 写作:900083。

以上两例剖析了学生在读写亿以内数时常出现的错误,同学们只有找准了错误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从而正确熟练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三、明确特殊数字的读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读一个大数的时候,遇到数字“2”,是读“二”还是读“两”呢?比如:782496,读作:七十八万两千四百九十六?还是读作七十八万二千四百九十六?”又说,老师们也都在争议这个问题,很多人说读二和两都行,是一个意思。在这里,应该读“二”,不能读“两”。2的读音就是二(er),比如:一二三四,没有说是一两三四的吧。只是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的时候,习惯读成了两,如:32009,三万二千零九,很多人习惯地读为“三万两千零九”。《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商务印书馆)是这样解释的:二(er)是一加一所得的数目,在《现代汉语词典》1271页关于数字是这样说的:表示数目的文字,汉字的数字有小写大写两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是小写,“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捌 玖 拾”都是大写。《现代汉语词典》852页关于“两”的说法:两,是一个加一个是两个,“两”字一般用于量词和“半、千、万、亿”前,如两千块钱,《现代汉语词典》又重点解释了“二”和“两”的用法不全同,读数学数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序数也只用“二”,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在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两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

这样,我们就清楚地知道,什么地方应该读“二”,什么地方应该读“两”了。

亿以内数的认识篇5

数学教材具有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优势。教师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分析、研究教材,设计教学,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熏陶,逐步领悟认识来源于实践,事物是互相联系、运动变化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指导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基于数学的本来面目来引导儿童认识数学,转变重计算轻概念、重结论轻过程、重灌输轻探究、重教轻学的倾向。例如,教学“数的认识”时,指导学生通过数不同的实物来认识自然数,通过度量物体的长度、分东西等实践活动来认识小数和分数,以此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就是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数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又如,基于运动、变化的观点,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让学生通过动手剪剪拼拼,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再通过进一步推理让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学生在剪拼中完成了从圆到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转化,也在其中体会到了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是运动、变化的。教师要从教材内容与实际的联系以及教材间的相互联系出发,来设计教学,由实际事例引出抽象的概念,从中揭示出数学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发展和转化,这些过程都充满了辩证思想。因此,教学的过程也正是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熏陶的过程。

二、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数学课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结合数学的特点,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的。只有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各环节之中,使“道、文”浑然一体,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因此,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来确定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要紧密联系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便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一)紧密结合教材确定教育内容

数学学科的教育任务,是数学教材所固有的。数学教材的编排、阐述都非常符合唯物论辩证法;教材的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生产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侧重于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有的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有的则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如,初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应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为宜,由一步题引入两步题,把一个已知条件改为间接条件,由此使其变成两步计算的题,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和发展变化。

(二)紧密联系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是联系社会实际。教师要结合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丰富教育内容。如在教授学生了解序数的意义时,可以通过介绍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告诉学生我国的钨、锑、锡、锌等居世界第一位,煤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等,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次是联系学生实际。教师要对教材精心组织,针对学生思想行为中的问题进行道德渗透,使学生自然地受到教育。如教授多位数的认识时,针对一些学生浪费粮食、乱花钱的不良习惯,我给学生从一粒米到亿粒米,从一分钱到亿分钱算了笔帐: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亿人就节约一亿粒米,全国13亿人就可以节约13亿粒米,13亿粒米合3510千克,这些米可以供250人吃一个月。同样让学生算算,每人每天节约一分钱,全国的人可以节约多少钱?用这些钱可以办多少事?这样,学生在计算中就会体会到积少成多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养成珍惜粮食、节约用钱的好习惯。总之,小学数学课上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对学生启发、渗透和感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教材的运用和处理,来把握教学目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和思想教育因素,设计好教学,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数学知识的体系之中,使两者自然结合,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亿以内数的认识篇6

关键词:倍数问题;课堂教学;策略

高效一直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做到心中有教材,手里有内容,眼中有学生,脑中有思路,课堂有条理。现行小学数学人教版课程,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让知识结构呈螺旋上升的形式编制,现就有关“倍数问题”的教学总结如下: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例.擦桌椅的有12人,扫地的有4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解析:(1)本题的关键句是: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是擦桌椅的人数与扫地的人数相比较。

(2)画图:

(3)从图中可以发现12里面有3个4,需用除法计算12÷4=3,即12是4的3倍。

(4)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一个数(比较量)÷另一个数(标准量)=?倍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例.军棋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元?

分析:这道题的关键句是“象棋的价钱是军旗的4倍”,标准量是“军旗的价钱”,比较量是“象棋的价钱”。由图可以看出:象棋的价钱相当于军棋的4倍,求象棋的价钱就是求4个8是多少?列式是:8×4=32(元),即象棋的价钱是32元。此题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即一个数(标准量)×倍数=比较量。

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多少个另一个数?用一个数(比较量)÷另一个数(标准量)=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标准量)×倍数=比较量”

3.和倍问题:此类问题的特征是“已知甲、乙两数的和,甲是乙的几倍,求甲、乙两数分别是多少?”

新版五年级上册第78页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的例4,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此题的特征是:(1)已知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和为5.1亿平方千米。(2)关键句是“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3)求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亿平方千米?解题思路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标准量是陆地的面积,比较量是海洋的面积,所以:海洋面积=陆地面积×2.4。

方法一: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则陆地的面积为2.4x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陆地面积=5.1亿平方千米,列方程得

x+2.4x=5.1

方法二:(1)根据关键句“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画线段图;(2)可以发现陆地的面积为1份,海洋的面积为2.4份,

5.1亿平方千米就是3.4份对应的量,求1份是多少,就用5.1÷(1+2.4)=1.5(亿平方千米),即陆地的面积为1.5亿平方千米。1.5×2.4=3.6(亿平方千米),所以地球上的海洋面积是3.6亿平方千米,陆地面积是1.5亿平方千米。

解决“和倍问题”,找出关键句,确定标准量。

方法一:先用字母表示乙数,再根据“甲数是乙数的几倍”,表示出甲数;根据“甲数+乙数=和”列出方程。

方法二:先求乙数(1份的数)=和÷(倍数+1)。

4.差倍问题:此类问题的特征是“已知甲、乙墒的差,甲是乙的几倍,求甲、乙两数分别是多少?”

例如:果园里的杏树比桃树多9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此题的特征是:(1)已知杏树比桃树多90棵;(2)关键句是“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3)求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解题思路: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标准量是桃树的棵数,比较量是杏树的棵数,所以:杏树的棵数=桃树的棵数×3。

方法一:设桃树有x棵,则杏树有3x棵。杏树的棵数-桃树的棵数=90棵,列方程得3x-x=90

方法二:(1)根据关键句“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画线段图;(2)可以发现90对应的份数是2,所以90÷(3-1)=45(棵);45×3=135(棵)杏树有135棵,桃树有45棵。

解决“差倍问题”,找出关键句,确定标准量。

方法一:先用字母表示乙数,再根据“甲数是乙数的几倍”,表示出甲数;根据“较大数-较小数=差”列出方程。

方法二:先求乙数(1份的数)=和÷(倍数-1)。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课堂等待意识,在必要的点拨、讲授环节,启发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因为只有善于思维的人,才能将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才能实现知识向智慧的转化。

参考文献:

亿以内数的认识篇7

2006年美国报纸网络版广告额全年增幅为31.5%,达到27亿美元的新高度,去年报纸网络版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5.4%。美国报业协会主席与CEO约翰・斯特姆(John F. Sturm)先生认为,通过吸引读者数量、建立读者对报纸网络版品牌的忠诚度,报纸成功地把注意力转化成了金钱。广告商也认识到,在报纸的互联网转轨途中,这个多平台连接的新型报纸扮演着未来出版业改革领头羊的角色。报纸网络版出版商们对于招徕读者的内容和形式逐渐有把握,正在满怀信心地期待新一年会有更大的在线广告增长额。

然而与此形成宣明对照,整体观看2006年报纸广告额收入令人心寒:美国报纸印刷版广告与网络版广告收入总额2006年第4季度为140亿美元,比2005年同时期减少2.2%;报纸印刷版广告收入为132亿美元,增幅比2005年同期减少3.7%。2006年整年的周六与周日的网络版与报纸印刷版广告收入为493亿美元,比之2005年的493亿美元稍有下滑;报纸印刷版零售收入为221亿美元,比之2005年的222亿美元减少0.3%;全国性报纸广告收入2006年为75亿美元,比之2005年降低5.1%。美国报纸自2000年以来呈现出来的严冬仍然在继续,春天是否再回来很多人都在观察。

报纸印刷版的分类广告2006年为170亿美元,比2005年减少1.9%。在分类广告里,地产广告收益增幅最大,达到52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11%;汽车业报纸分类广告达到40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2.8%;招募类广告收益为47亿美元,比上年减少7.5%;其他小数额分类广告增加4.5%,达到31亿美元。从整个主要项目的报纸印刷版分类广告收益来看,2006年第4季度收益为49亿美元,比去年同时期减少7.1%。零售类报纸广告收益为63亿,比上年减少0.9%;全国性分类广告为21亿,比上年减少3.8%。因此,报纸印刷版的消减与报纸网络版的增加使得报纸产业变局更加明显。

2006年第4季度,报纸印刷版分类广告制地产收益为15亿,比上年减少2.3%;招募类为1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7%;汽车类收益为12亿美元,比2005年第4季度降低11%。其他小品类报纸印刷版分类广告去年第4季度总额为9.6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9%。如果除去季节性变化因素来看,2007年及以后的报纸印刷版分类广告有可能会受到去年第4季度下滑的影响,可能继续下滑。

2006年第4季度是2007年的开局,趋势值得关注。美国报业协会声称分析数据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因其内部包含美国和加拿大的2000多家报纸、涵括590亿美元的报业资产,集中于报业6个关键的因素进行分析。如果上述事实为真,不难看出2006年美国报业明显的变局:报纸印刷版出版业因为增值困难规模进一步减少;互联网出版正在成为报纸增值的主要形式。可预见的将来,其规模可能超过纸媒出版,人们对于报纸这种媒体的认识也会改变(见图)。

亿以内数的认识篇8

百度为什么选择All in AI?AI作为新一代的计算平台,是空前的行业机遇,无论从技术、人才还是数据角度来看,百度都是最具能力发展AI技术的中国企业:1、技术方面,其核心业务搜索本身就是AI早期雏形,也是深度学习最早的商业应用之一,公司也拥有全球领先的大规模神经网络系统;2、人才方面,公司拥有包括全球最顶级科学家在内超过2000位AI核心研发人员,在国内和硅谷均拥有全球一流的AI研究机构;3、数据方面,公司拥有百亿级的定位数据和万亿级的搜索数据,百度的知识图谱有数亿级个知识实点,千亿个知识关系。此外,AI不仅大幅度推进、提升百度的搜索、信息流等核心业务,更能够帮助百度打造金融、智能云、DuerOS、自动驾驶汽车等新兴业务。

百度大脑+智能云构筑国内最完整的AI平台。百度大脑包括基础层、感知层、认知层、平台层四个层次。基础层是算法层,包括百度强大的深度学习等机器学习平台能力。在感知层,百度有完整的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视频理解、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的能力。在认知层,百度有业界领先的自然语言处理的能力,百度的知识图谱有数亿级个知识实点,千亿个知识关系。在平台层,百度将所有AI能力以最简单方式提供给每个开发者。

百度AI生态的长期战略方向是建立和引领新一代的AI计算平台。其开放生态前台由DuerOS和Apollo两部分组成:

DuerOS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安卓系统。就像Android提升了人与屏幕之间的交互方式一样,DuerOS将优化人和设备之间的自然语言沟通,而DuerOS将支撑整个行业的转变。在推出之后,DuerOS迅速成为最具活力的生态系统。在DuerOS开放生态合作阵营中,既包括家居企业、移动终端企业、可穿戴设备企业,也有内容平台、芯片企业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Apollo是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开放平台。百度在2017年7月5日的首届AI开发者大会上正式推出了Apollo(阿波罗)开放平台,这是全球范围内自动驾驶技术的第一次系统级开放,随后9月份百度发布Apollo开放平台1.5版本。首批成立的生态合作伙伴联盟成员超过50家,包括汽车厂商、一级供应商(Tier1)、地图公司、芯片公司、个人开发者、科研机构和政府等,Apollo成为目前全球最领先的自动驾驶生态。

上一篇:歌词制作范文 下一篇:失地农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