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是什么故事范文

时间:2023-11-14 22:38:48

负荆请罪是什么故事

负荆请罪是什么故事篇1

昌黎一小五(4)班刘欣然

今夜静极了,凉风习习,一弯皎洁的明月挂在天边,星星像一颗颗珍珠点缀在夜空,一眨眨的。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刚学过的课文《将相和》。

《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组成,但是最让我难忘的是“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蔺相如连续两次立了功,赵王封给蔺相如的官职就比廉颇的高了。廉颇不服气,就想找蔺相如麻烦。蔺相如知道后,有意避着廉颇,免得见面。廉颇了解蔺相如的用意后,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最终,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当我读到“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国。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时,我被蔺相如心胸宽广、大度,不斤斤计较,识大体顾大局的优秀品质所感动,我们多应该向蔺相如学习呀!

但是,生活中少不了与这相反的行为:

一天下课,小丽急于收作业,就对旁边挡着道路的小亮说:“小亮,你让一下,我过去。”小丽走到小亮身旁不小心踩了一下,小亮气得哇哇大叫:“你给我洗了,鞋给我擦干净!你等着,以前的事我都记着呢!”

同学之间不免发生矛盾,但如果都像蔺相如那样,这样的事还会发生吗?

当我又读到“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时,我猛地震撼了:一个历经无数次战争、立下许多大功,甚至连蔺相如都佩服得连连称叹的堂堂大将军却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是多么难得的事啊!廉颇这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认错赔礼的高尚行为,多么值得大家学习!

这一段话也让我羞愧万分,就像专门写给我的,因为:

有一次,我用小刀削铅笔,不知谁碰了我一下,小刀落到了于冰洁手上,划了一个小口子,虽然不大还是向外冒血。在场的人都让我想于冰洁道歉,我却满不在乎地说:“划个口子又怎样?在烈火烧身的情况下都能坚持半个多钟头,这点小伤算什么。我也划过口子,也流过血,用清水冲冲不就好了?”

现在学了《将相和》,我真想找个地缝儿钻进去。和廉颇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呀!

负荆请罪是什么故事篇2

我们是荆条,不是刑具

成语:负荆请罪

意思:背着荆条,向当事人请罪。形容 (写一写)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为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我们荆条也出名了。不过这个名声可不太好,荆条由此也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鞭打人的刑具。冤枉啊!我们怎么可能是刑具呢!

瞅瞅我们的长相――

请描述一下:荆条的叶子 ,花 。

你们看看,这美丽的外形,怎么也和残酷的刑具搭不上边。不过,故事中,廉颇为什么背着“荆条”而不是竹枝、木棍等去请罪?我们分析了一下,原因可能如下:

其一,史书中记载,赵国的都城在邯郸,邯郸位于中国的华北地区,那里遍布荆条,随手可得。其二,我们荆条的茎粗细适中,最主要的是有韧性。也许由于上述原因,廉颇将军才选择背负我们荆条去请罪的。你们觉得呢?

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也像荆条那样有韧性?

请写出一个与“邯郸”有关的成语

今天我们荆条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因为叶子和花长相漂亮,被园艺师看中,当作观赏植物栽种;其次我们可以用来编织多种用具;另外……

你们知道荆条还有哪些作用吗?含有“荆”的词语很多,你们能写出多少?

都叫芙蓉,但不同

成语:出水芙蓉

意思:比喻诗文清新不俗。形容 (写一写)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

芙蓉就是荷花!错。只说对了一半。我们芙蓉因生长地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字,生在陆地上的叫木芙蓉,生在水里的叫水芙蓉。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品一品,这句诗描写的是木芙蓉还是水芙蓉?

木芙蓉是一种很好的观赏花树种。晚秋开花,花色多、花形大而且颜色艳丽。

假如你们是园艺师,要给木芙蓉做一张“名片”,你们会从哪些方面去介绍呢?

我们水芙蓉俗称荷花,从古至今,荷花深受人们喜爱,因此我们的名字也很多,比如:莲花、芙蕖(qú)、

。不光如此,描写我们的成语和诗句也很多,大家一起来说说,看看你们能说出多少?

成语

诗句

你们知道吗?我们“荷”还被称为“活化石”。因为在人类出现之前,我们就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当许多动物、植物先后灭绝,而我们却以顽强的生命力,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生存了下来。人类出现以后,我们的贡献就更大了,我们的“果实”由于甘甜清香、美味可口而成为人类的粮食。

这叫( ),是我们的地下( )。你们知道与它有

关的成语吗?

这叫( ),里面的小果子叫( )。

知识比拼

1. 荷花是 特别行政区的区花。

2. 在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 死后变成芙蓉仙子。

3. 自北宋周敦颐写了“ ,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后,荷花便成为“花中君子”。

梅,青梅?杨梅?

成语:望梅止渴

意思:人想到可以吃梅子就会流出口水,这样能解渴。形容

(写一写)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jué)》

先讲个故事:

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行军途中,骄阳似火,又找不到水,士兵们都很渴。于是他指着前方说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果实非常丰富,又酸又甜,可以解渴。”士兵听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步伐也不由加快了。利用这个机会,曹操把士兵们带领到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从故事中可看出,曹操是一个 的人。

你们觉得曹操和士兵们望的是哪一种“梅”呢?冬天和春天开的梅花?还是果梅树的果子?犯迷糊了吧。那就听我梅子讲吧――

梅分花梅和果梅。梅子是果梅树结的果,也叫青梅、酸梅。我国栽培果梅已有3000多年历史了。

这就是我们青梅,个儿大、皮薄、肉厚、核小、汁多、酸中带甜。我们一般于南方四、五月间成熟,而此时雨水也比较多。南方人习惯把这个季节叫做“ ”(提示:名字中含有“梅”字)。

知识比拼

曹操以青梅煮酒相邀刘备共论天下英雄,这个典故叫 。

本来我觉得,曹操他们望的一定是我们青梅了,不想,有人不乐意。谁呢?杨梅!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杨梅――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

小刺……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

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而是因为实在太红了,所以像黑的。当你们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同时,嘴唇上舌头上也都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现在,你们对杨梅有具体的了解了吧,那大家来想想:“望梅止渴”成语中,望的是青梅还是杨梅呢?

负荆请罪是什么故事篇3

在生活中,有许多需要宽容的地方;有了宽容很多矛盾就能化解。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乘坐公交车出去玩,那时公交车站上的人非常多,个个摩肩接踵。停靠的公交车刚一开门,站台上的人们便争先恐后地往车厢中涌。在我上车时,后面的一个带有大包小包的年轻人撞了我一下,不知道包里装的什么硬物,我的胳膊被撞的特别痛,车厢中挤满了人,空气中充满着燥热,我一时冲动,冲着那个年轻人骂了一句:“你有没有长眼睛啊!”,但是他仿佛没有听到。妈妈的表情立刻严肃起来,对我说:“陈子鸿,你有没有想想那个年轻人为什么撞到我们?他是故意的吗?”我沉思了一会,对妈妈说:“刚才,我不应该这么冲动,应想想他撞我们的原因,如果他是无意的,就应该宽容他”妈妈微笑着点了点头,脸上又出现了慈祥的笑容。过了几站,车上的人少了些,那个年轻人走了过来,满脸歉意地对我说:“小朋友,刚才上车时人太挤,不小心撞到你,撞痛了吗?实在对不起!”。“现在不痛了,没关系的!”我答到。

过了几天,妈妈到青少年宫接我回家,突然发现我的手上流血了,便问我怎么回事。我告诉妈妈这个是被一个同学不小心弄破的。妈妈当时很生气,要去告诉老师,我立刻劝住她说:“这个同学是不小心弄破我的手,而且他已经给我道过歉了,我想他不是故意的,便原谅他了”。妈妈会意的点点头。

最近发生的这两件事情,让我想到了我在今年暑假读过的《战国故事》,书中的《负荆请罪》讲述了机智勇敢的蔺相如如何顾全大局,对战功赫赫的赵国良将廉颇如何宽容大度,最后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我被蔺相如顾全大局及宽容大度的精神所感动,也为廉颇知错就改的态度和“负荆请罪”的行动而赞叹。多少年来,他们的事迹一直脍炙人口,传颂不衰;而如今,我们正在宽容中渐渐长大。

负荆请罪是什么故事篇4

<<将相和>>一文讲的是大将军廉颇嫌大卿蔺相如靠一张嘴爬到了他的头上,就故意和他闹不和,还要给他一个下不了台.蔺相如听说,就故意请病假不上朝,手下听了,都说:"怕什么呀"后来,他说出了自己的苦衷,廉颇听说后,就觉得非常惭愧,去他家负荆请罪.从此,他们和好如初,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读完这篇课文,我不又得想起自己做过的一切错事,心里很惭愧.我想: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只要肯认错,就会有好结果的!于是,我便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能撒谎了!

又有一次,我正在家里玩球,正玩在尽头上,球"咣"的一声便砸在了妈妈心爱的花瓶上,花瓶掉了下来.啊!这可怎么办啊!平时爱撒谎的我会到处躲藏,等妈妈回来了,死也不承认错误,可今天,我正要找地方藏一下,可是一下子就想起了<<将相和>>里的廉颇,他不仅知错就改,还负荆请罪 ,我想,我应该向他学习才对呀!我有一下子想起了自己的诺言,一拍脑袋,拿起笤帚,把碎了的玻璃扫干净后,就决定给妈妈写道歉信,写完后,放在茶几上,就去学习了.

妈妈终于下班了,她刚走进家门,就看到一封我给她写的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打开看了看,顿时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妈妈高兴得说:"孩子,快出来吧,你渐渐懂事啦,聪明啦,妈妈好开心!"我不好意思地走到妈妈身边,惭愧的说:"妈妈,对不起,我不该~~~"话还没说完,妈妈一把把我抱在怀里~~~~~

负荆请罪是什么故事篇5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8―0090―01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就能主动地向未知领域做新的探索。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的重要方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索,质疑问难,为学生质疑创造机会。刚开始提问时,学生往往问得肤浅,但我热情地给以鼓励,逐渐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现问题。如他们可以从词语搭配、思想内容、布局谋篇等方面提出问题,使思维得到发展。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我注意教给他们如何思考的方式,让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律,探求文章的脉络,有顺序地把思维引向深入。在教学别要注意启发学习后进的学生多提问题,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解决问题。对他们的进步要及时表扬,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下面是自己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围绕课题,引疑解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提出问题,捕捉文章的中心,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如《草船借箭》中的“借箭”一词,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利用“草船”借箭,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能出众。开讲时我启发学生围绕“借箭”提出问题。结果学生以“借箭”为线索提出:谁向谁借?为什么借?怎样借?结果怎样?这样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学生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发现他的本质和核心问题,虽然初读课文,因对课文不甚了解,一时还不能解答这些问题,但已设下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二、扣住难点,质疑释难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认真研读,对一些问题作了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于结尾处,教师稍加点化,则可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更深刻地去感知课文。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最后有学生质疑:“这篇课文题目是《将相和》,那么只要写‘负荆请罪’一个小故事就可以,为什么还要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两个小故事呢?”问题涉及到这三个故事的相对独立性和组合的完整性,我便让学生深入讨论,使学生明白,通过三个故事的具体叙述,回答了“和”的重要性。故事“完璧归赵”,写蔺相如护璧斗秦王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这与后面“负荆请罪”中廉颇、蔺相如矛盾发展到高潮的情景丝丝入扣。故事“渑池之会”,进一步写蔺相如为维护国家尊严,大智大勇,置个人生死不顾,敢斗秦王,但是它明白地表现“和”的重要。故事“负荆请罪”,是整个故事矛盾发展的高潮,也是表现人物性格和说明“和”的重要性的高潮。两个人物都在故事中出场,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忍让,使得计较个人得失、居功自傲的廉颇内疚自责――尖锐的个人矛盾,在为了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最后得到解决,更进一步说明“和”的重要。通过讨论,学生领会三个小故事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故事。

三、抓住个性,悟疑推导

课文《半截蜡烛》,学生读过一两遍后普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定,以及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我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办法”这两块的处理上,引导学生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学生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学生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负荆请罪是什么故事篇6

宽容如水,会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美。

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生存着,都要彼此交往,沟通,合作,这就难免有时会产生或遇到种种矛盾,甚至有时矛盾还很激烈。倘使你能以一颗宽容之心去对待、处理,不和对方斤斤计较,又能原谅他人的一时过错,用你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对方,使他感到你如水的温柔,让他漫漫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认识事情的真实缘由,你们也许会化干戈为玉帛,反之,若是你们针锋相对,以牙还牙,那么你们除了两败俱伤,头破血流,还能带来什么呢?所以宽容他人的过失,给他人一次改正的机会,应该是你的一种美德,而不是你的无能。正如人们所说:“得饶人处且饶人。”

宽容似火,会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美。

宽容更一深层次的理解,就意味着不仅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更能用自己的爱与真诚去温暖别人的心灵。心平如水的宽容,已属难得,而雪中送碳的宽容,更可贵,更令人动容。

众所周知的“廉蔺相交”的故事,就是最好的宽容典范。由于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相会”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地同秦王斗争,为赵国的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赵王便提升了蔺相如,职位在廉颇之上。这可惹恼了廉颇,他想:蔺相如有什么本事,不就凭一张嘴吗?竟然官职还比我高,于是就多次羞辱蔺相如,但是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并不计较个人得失,甚至是忍辱负重,用他宽大的胸怀感召并教育了廉颇,才有了后来的“负荆请罪”的故事。从此廉蔺团结合作,辅助赵王,使强秦虽拥有重兵也不敢轻易举兵伐赵。试想,如果蔺相如没有宽大的胸怀,不能正确处理他和廉颇之间的矛盾,那么廉颇还会负荆请罪吗?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正是有了蔺相如的宽容,才使廉颇一颗冰冷的心变的温暖了,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才亲自登门谢罪。而赵国也正是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两员大将齐心合力地协助赵王,才使赵国能继续巩固下去,不被外来国家侵略。由此看来,宽容似火,不仅能给人带来一种温暖,也能给国家带来一份不可低估的力量。

当然,宽容也不是无原则的宽容,不看对象的宽容。宽容也是要讲原则和底线的,宽容不该宽容的 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饶恕或丧尽天良的人,则是放纵,所以,宽容也是一门生活艺术,宽容也是生活的一门学问。

负荆请罪是什么故事篇7

呀!太好了,办公室里一个人也没有,我连忙把班上那一大摞作业本朝桌上一放,好,完工了,轻松了。当我正转身准备走时,只听“砰”的一声,老师的茶杯与地面来了一个亲密的接触??碎了,我一下子呆住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闪过,那就是闯祸了,我拔腿就往门外跑去。

回到教室,心里紧张极了,七上八下,脑海里一个声音在说:“你怎么办,他可是新来的老师,他要是知道是你打碎的,以后可没你好日子过了。”另一个声音又说:“怕什么。办公室里那么多人进出,他怎么知道是你打碎的,管它呢。”我坐在那里,六神无主,这边耳朵好象有人在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那边耳朵好象有人在说:“你干脆来个负荆请罪吧!”我烦躁的直想扇自己几个耳光。

事情过去了两三天,一直风平浪静。好几次,我碰见了老师,都想告诉他真相,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老师也是若无其事的样子,但我越来越心烦,越来越沉不住气,思想斗争也越来越强烈。“做了错事,却不敢承认,还算什么好学生?”我下了决心,向办公室走去。

我到了办公室,正好老师也在,我壮着胆子,走到老师跟前,说:“老师,你的杯子是我打碎的。”老师打量了我两眼,说道:“哦,我早知道了。”“什么,老师早知道了。”我顿时手足无措,脸涨得通红,吞吞吐吐地说:“老师,我......我不是故意的,请你原谅我。”

老师微笑着说:“傻孩子,这有什么。”

负荆请罪是什么故事篇8

[关键词]《荆轲传》;叙事结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

[作者简介]李泽需,梧州学院中文系讲师,广西 梧州 543002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7―0139―04

叙事理论认为,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故事,而内容的存在形态则是结构。结构是指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其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一是历时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二是共时性向度,即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前者称为表层结构,即由叙述的顺序所确定的字面意义层次的文本自身结构;后者称为深层结构,即具体的叙述话语同产生这些话语的整个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的超出话语字面的深层意义。本文试对《史记・荆轲传》(以下简称《荆轲传》)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进行探讨。

一、《荆轲传》的表层结构

一般情况下,从叙述层面分析作品的结构,首先应当确定最小的叙述单位。从句法分析的角度可以把叙述内容化简为一系列基本句型,最小单位叫做叙述句。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对故事结构简化提炼的结果是形成若干叙述句,这些句子之间是不可任意错乱的结构关系,即序列。《荆轲传》的主要故事内容可以用以下几个叙述句构成一个基本的单线序列:(1)荆轲是卫国人,好“读书击剑”和与诸侯“贤豪长者相结”;(2)太子丹辗转结识荆轲,两人共同谋划如何对付秦国;(3)荆轲在秦廷上刺杀秦王;(4)荆轲刺秦王失败,燕国灭亡;(5)高渐离筑击秦王,鲁句践感叹自己当初错看了荆轲。

《荆轲传》首先用几个片断简要介绍荆轲的身世爱好和交游情况。荆轲“好读书击剑”,文武兼修,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在其父母之邦卫国受到秦国兼并威胁的形势下,荆轲“以术说卫元君”,可见他关心时势,以天下为己任。荆轲在榆次与盖聂论剑,在邯郸与鲁句践争赢局,都在别人的怒目或怒叱下逃去。尽管这样会被别人视为胆小懦弱,但荆轲都没有为了逞一时之强而意气用事。到了燕国后,“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荆轲始终胸怀天下。这里再次提到他“好书”,可见他不仅仅是胸有大志,而且有真才实学。“好书”和与诸侯“贤豪长者相结”,说明荆轲一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另外,作者写荆轲的交游,还特别提到“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通过这些描述,作者已为我们粗略勾画出荆轲个性深沉、志向远大的特点。

在介绍了荆轲的身世爱好和交游情况后,作者接着写燕太子丹谋划如何对付秦国。荆轲因田光的推荐而去拜见太子丹,被太子丹委以劫刺秦王的重任。面对太子丹的“刺秦”计划,荆轲先是沉默,继而是推辞,在太子丹的恳请之下最后才应允。劫刺秦王首先要能接近秦王,荆轲提出要用樊於期之头和燕国地图作为入秦的信物,这两个信物实际上代表了燕国表示归顺秦国,所以何时奉给秦王有个时机问题。在秦国大兵压境的情况下荆轲才开始行动,体现了荆轲选择时机的良苦用心。樊於期因得罪秦王而逃到燕国避难,太子丹不忍伤害他。于是荆轲面见樊於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樊於期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在与太子丹谋划刺秦的过程中,荆轲深沉的性格特点再次得到表现,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荆轲足智多谋的一面。

易水送别的场面突显了荆轲的英雄气概。荆轲入秦,太子丹及那些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戴着“白衣冠”来为他送行。在易水边,祭过路神之后,就要上路,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筑声唱歌,悲凉凄怆的音调,让送行的人都被感动得流泪哭泣。荆轲一边前进一边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就在慷慨激昂的歌声中,在群情激愤的气氛中,荆轲登上车连头也不回地走了。这一悲壮的情景,充分表现了荆轲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

荆轲在秦廷上刺杀秦王,是故事的高潮部分,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荆轲的英雄本色。先是“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的秦舞阳,在秦王的宏大排场面前“色变振恐”,引起秦王“群臣怪之”。眼看就要露馅,荆轲回头笑看了秦舞阳一眼,向前对秦王谢罪说:“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荆轲在如此紧急的关头能镇定自若。并在谈笑间就消除了秦王君臣的疑心,充分显示了他的大智大勇。接着写荆轲向秦王进献地图,当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完全展开、匕首露出来的时候,荆轲顺势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同时右手抓起匕首,刺向秦王。但秦王的反应也是出奇地快,荆轲的匕首还没有接触到秦王身体的时候,秦王在惊惶中抽身而起,一下子就把衣袖挣断了。于是荆轲追秦王,秦王绕着柱子拼命奔逃。由于秦王群臣“以手共搏之”,加上“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让秦王有机会拔出剑来反击荆轲。荆轲的左腿被砍断了,倒在地上,便举起匕首投向秦王,但没有击中。秦王再用剑刺荆轲,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创伤。荆轲知道事情办不成功了,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秦王左右的人上前杀死了荆轲。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充分体现了荆轲刚毅勇敢、无所畏惧的性格。

在传记的最后,作者写高渐离以筑击秦王不成被杀以及鲁句践听说荆轲刺秦王之事后感叹自己当初错看了荆轲,再次烘托了荆轲的英雄形象。

作者就这样层层深入、有条不紊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志向远大、大智大勇、无所畏惧的英雄形象,表达了对荆轲的赞美之情。从传记的结构来看,作者非常注意前后照应。如开头写荆轲到燕国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从他们相同的志趣里,可以看出高渐离也是荆轲式的人物。易水送别时,作者再次写高渐离击筑,荆轲高歌,进一步表明他们胸怀的一致。而传记最后写高渐离视秦王如寇仇,借击筑之机扑杀秦王,与前面的叙写正相呼应。又如写荆轲入秦前,太子急于行事,便找了一个“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的秦舞阳作荆轲的副手。荆轲似乎在出发前就已看出秦舞阳不行,所以他要等他的朋友与他一起去。这与后面写到秦廷之后“秦舞阳色变振恐”,不能起到助手的作用,又是遥相呼应的。另外,传记开头写荆轲与鲁句践下棋争道,鲁句践怒而斥之,而最后写鲁句践引咎自责,也互为照应。这样写,不仅使得结构严谨,而且也有助于事件和人物形象的完整性。

二、《荆轲传》的深层结构

从表层结构看,《荆轲传》围绕荆轲刺秦王这

一中心事件,塑造了一个志向远大、深沉多谋、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而从深层结构看,《荆轲传》则暗含着荆轲始终不被人们理解的人生悲剧。

《荆轲传》在交待完荆轲的身世后,即写荆轲“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卫元君不用荆轲之“术”,表明卫元君对荆轲的才学不以为然。荆轲的才学如何,传记中没有具体的描述,但从荆轲后来谋划刺秦的精细准备看,应该不差。可见,《荆轲传》从一开始就暗示荆轲处于不为人所知的境地。

荆轲在榆次与盖聂论剑,因两人看法不同,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就出去了,有人劝盖聂再把荆轲叫回来,盖聂断言荆轲不敢再逗留,已经离开了。派人到荆轲住的地方寻找,荆轲果然已经驾车离开榆次了。使者回来向盖聂报告,盖聂说:“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另外,荆轲在邯郸和鲁句践下棋,由于争执棋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不再跟鲁句践见面。后来鲁句践听说荆轲刺秦王的事后感叹:“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很显然,盖聂“怒而目之”和鲁句践“怒而叱之”,都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荆轲,而荆轲也不和他们争一时之强,是因为“志不同,道不合”,但这却被他们误认为是懦弱的表现。荆轲受人误解不可谓不深。 《荆轲传》还浓墨重彩地写到燕太子丹的“不知人”。太子丹由于质秦时受到秦王的侮辱,逃归后想报复秦王,鞠武批评太子丹只想自己个人雪耻而不顾全大局;后来得罪秦王的将军樊於期逃到燕国,鞠武主张立即把他送到匈奴去,以消除秦国的借口。这些建议都没有被太子丹真正接受。对于秦国日益严重的威胁,鞠武提出“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之策略,而太子丹认为:“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恬然,恐不能须臾。”鞠武批评太子丹的行为是“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后来太子丹被杀,燕国被灭,证明鞠武所说的不无道理。另外,鞠武是个十分谨慎之人,尽管他明确反对报复秦王,但他还是向太子丹推荐了田光,认为田光“为人智深而勇沉,可与谋”。但太子丹对老师眼中的这个大侠,还要告诫他不要泄漏他们之间谈话的秘密:“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结果导致田光以死来表明自己不会把这事说出去。由此可见,太子丹既不了解田光,也不了解鞠武。另外,太子丹把秦舞阳配给荆轲作为刺秦的助手,实在也是“不知人”。秦舞阳虽然“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但其实是个外强中干的人。太子丹以秦舞阳为荆轲刺秦的助手,意味着对他寄予厚望,结果秦舞阳在秦王的宏大排场面前就已吓得“色变振恐”,在荆轲追杀秦王的关键时刻更是不见了踪影。

太子丹“不知人”的性格特征直接影响到他对荆轲的态度。太子丹把“刺秦”的重任寄托在荆轲身上,并待荆轲为上宾,“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就此而言,太子丹可说是礼贤下士的典范,但实际上他并不了解荆轲。荆轲准备入秦前,在等待一个朋友的到来,想和他一起去,但由于这个朋友住得比较远,没有及时赶到,结果被太子丹怀疑荆轲反悔:“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这里用“复请”二字,表明燕太子丹一再催促荆轲赶紧出发,写出了太子丹心中对荆轲的疑虑甚大。可见,太子丹对荆轲并没有真正了解,他之前对荆轲的厚望、厚遇,只不过是由于田光的原因。而面对太子丹的怀疑,个性深沉的荆轲好象一下子变得意气用事起来:“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或许有人会说,荆轲之前不是很能忍的么,这时候怎么就不能再忍一忍?这也正是让人十分感叹的地方。从田光以死“明不言”,我们也就知道,荆轲这时非如此不能消除太子丹的怀疑了。荆轲作为一个刺客,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替太子丹行事,却得不到太子丹的真正理解,实在可悲可叹!

颇有意味的是,这篇传记的末尾写鲁句践听说荆轲刺秦王之事后感叹:“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这里鲁句践为过去自己太不了解荆轲而感到羞愧,荆轲刺秦王的英勇行为也让鲁句践明白了荆轲当初离他而去的原因。至此鲁句践对荆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好像他终于明白了荆轲是个怎样的人。但鲁句践把荆轲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荆轲的剑术不精,从这点看来,鲁句践还是没有真正了解荆轲。荆轲的剑术如何,可从田光那里得到印证。起初鞠武把田光推荐给太子丹,上文已说过,鞠武是个十分谨慎的人,他认为田光可以担当起刺秦的重任。如此说来,田光的剑术应该不错。而田光去见太子丹时,说自己已年老力竭,力不能任,认为荆轲可以胜任。这样说来,荆轲又是胜过田光的。而这篇传记一开始就交待荆轲“好读书击剑”。所以,荆轲的剑术应该是很不错的。荆轲在身负重伤、知道事情最终不成之后说道:“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这么说并不是自我解嘲之词,他在出发前就曾说过:“往而不返者。竖子也!”怎样才能活着回来呢?唯一的做法只能是生劫秦王。可见,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他的剑术不精。鲁句践终归还是没有真正了解荆轲。

综上所述,《荆轲传》存在“不知人”这一深层结构。那么,这一深层结构传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意义呢?中国很早就有“士为知己者死”之说,但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知己”与“士”之间真正做到相知的其实并不多。而这正是中国古代大多数文人士大夫的悲剧所在。《荆轲传》的深层结构正是这一文化背景的体现。

三、《荆轲传》叙事结构的创作根源

《史记》是一部历史著作,但司马迁并不是以冰冷的态度看待历史,而是在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在对历史人物的褒贬中,融入强烈的爱憎感情。具体分析,我们发现,《荆轲传》无论是表层结构还是深层结构,都蕴涵着司马迁的身世之感。

首先,与荆轲一样,司马迁也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人。司马迁在《与挚伯陵书》中曾说过:“迁闻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欲以立德、立功或立言的方式实现人生的不朽,这正是司马迁的人生追求。司马迁少年好学,二十岁开始外出游历,归后“仕为郎中”,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元封元年(前110年),其父司马谈病死,临死前嘱托司马迁继承自己开创的事业。司马迁在悲痛之中作出了郑重的承诺:“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从此,司马迁开始肩负起修史之重任。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写道:“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年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五百年而代有圣人出,司马迁以周公、孔子为楷模,志向不可谓不大。他在《报任安书》中也谈到要“欲以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在《史记》中热情地讴歌了包括荆轲在内的各种英雄人物,因为他们“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这与司马迁自己的人生追求是一致的。

其次,与荆轲一样,司马迁虽然志向远大、才能出众,却难以得到人们的真正理解。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抗击匈奴,最后矢尽食绝,兵败投降。消息传来,汉武帝大为震怒,朝臣也纷纷附和斥骂李陵。司马迁则认为李陵杀敌过万,虽然战败降敌,但其功可以抵过;李陵也并不是真心投降匈奴,而是伺机报答汉朝。起初,汉武帝接受了司马迁的意见,派使者慰劳李陵部下生还者,并“遣因杼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汉书・李陵传》)。但是公孙敖没有等候到李陵,却从捕获的匈奴士兵之口听到李陵教练匈奴兵来对付汉朝的消息(实际上教匈奴练兵的是另一降将李绪)。于是汉武帝大怒,族灭了李陵一家。至此,司马迁之前的说法也就被人说成是“诬罔”之词,按律当诛。此时,司马迁有口难辩,“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视,左右亲近,不为一言”(《报任安书》),最后只能屈辱地接受腐刑以免一死。本来司马迁是站在历史学家的立场上讲了事实真相,希望汉武帝公正地对待将士的成败,但他的“拳拳之忠”反而给自己招来腐刑这样的奇耻大辱,使他只能痛苦地感叹“明主不深晓”。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把自己的这种痛苦表露无遗。任安写信叫他“以推贤进士为务”,尽管他自己也很想为朝廷尽点力,但觉得自己没有了这种资格:“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馀,荐天下豪俊哉”、“向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除之隶,在闻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呼!嗟呼!如仆,尚何言哉!”纵使自己品德高尚、才能出众,但“动而见尤,欲益反损”,还能再说什么呢?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

最后,与荆轲一样,即使不被人理解,司马迁也一直在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宫刑乃人生之奇耻大辱,对于“颇识去就之分”的司马迁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但司马迁并没有一死了之,反而认为:“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俗又不能与死节者次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也就是说,如果就这么死掉,世俗之人是不会把他看作是为节义而死的,只会觉得他智穷罪极、难逃一死。这么死掉就像九头牛身上失掉一根毛,与蝼蚁没有什么两样,是毫无价值的。所以,他选择活下来,他要完成未竟的事业。虽然宫刑让司马迁“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报任安书》),但即使这样,他还是以顽强的意志完成了《史记》的创作,实现了自己“成一家之言”的人生理想。《荆轲传》中的“太史公曰”赞美荆轲“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其实这不也正是司马迁本人的真实写照么?

上一篇:七年级下册英语复习范文 下一篇: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