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自己的一段话范文

时间:2023-12-01 20:10:33

鼓励自己的一段话

鼓励自己的一段话篇1

一、鼓励为主,树立自信

小学生写作文是练习使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初始阶段,作为教师来说,一不能要求太高,二不能急于求成。否则都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形成心理障碍,甚至束缚了他们自由发挥的手脚,从而动摇信心,失去兴趣。这个阶段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让他们尝到写作的喜悦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耐心引导,用心鼓励,时常赞美,不断激发他们的信心,使他们能自信地表达自己,并且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教师必须及时地给予鼓励和积极评价。针对学生在写作上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比如一个好词、一个好句、一个好的段落等等,教师如果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就会感受到写作带给他的快乐和成就感。还有就是,对于学生一些写的比较好的作文或者段落,要在班上作为范文进行展示或传阅,让学生分享写作成功的喜悦,从情感上乐意写作文。

二、广泛阅读,注重积累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扩大阅读量,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生活经历,汲取知识的营养,丰富头脑,积累素材,是开阔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作文有畏难心理的学生,大多感觉无话可写,而根本原因就在于积累不够。笔者认为,从读到写,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广泛阅读。引导学生多读,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阅读书目,指导学生阅读,除多读课文外,还要读一些精品散文、美文、小说等,做好读书笔记,摘录好词好句,背诵经典片段,积累优美语句,并且体会其中的意味、情趣,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二阶段,消化释放。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的前提下,还要让学生学会消化、释放。除了要对一些阅读材料进行解析讲评,帮助学生理解外,还要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对平常的积累进行消化、释放,灵活运用阅读积累的语言材料,筛选加工积累的素材,积极运用积累的写作方法等。只有这样将积累由内而外地巧妙释放,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情文并茂,增色出彩。

三、细致观察,养成习惯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是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学生如果对身边事物没有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就动笔为文,不仅难以写出话来,反而更容易出现假、大、空、胡编乱造的现象。只有让学生亲身去接触事物,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会有话可写,文章才会真实生动起来。

《新课标》要求:“(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丰富习作素材。”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教学生用善于发现的眼、敏感多思的心、勤于记录的手,去发掘生活中的素材,记录平凡真实的小事。

四、科学评价,讲究策略

作文评价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这个环节,基本原则是少批评、多鼓励,特别是对那些作文水平一般、怕写作文的学生,更不能说一些带有暗示性、刺激性的话语,否则很容易让他们产生挫败感,对写作的兴趣也会减弱,甚至消失。因此,在作文评价时,要以鼓励为主,对待文中的不足之处,在简单提示后应将重点放在教学生如何改进上。作文评语要体现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鼓励,慢慢地喜欢上用笔表达自己。

此外,作文评价万不可搞“一刀切”,要因人而异,对写作基础比较好的学生,鼓励、赞扬要适度,重点放在方法和技巧的点拨上,使其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进行鼓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信心;对作文层次较差的学生,要从他们的点滴进步出发,经常激励评价,引导他们发现自己在写作中的闪光点,培养积极情感,燃起自信火花,从而摒弃厌写心理,从心理上逐渐看到自己的优势,主动投入写作。

鼓励自己的一段话篇2

关键词:鼓励性语言;信任;自我认识;自我鼓励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像一抹冬日的暖阳,温暖着我们每位幼教工作者的心房。捧读《指南》,品味其内涵,不难看出其突出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科学理念,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让幼儿适应社会的发展。儿童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具有自信心的幼儿胆子大、敢尝试,更有成就感、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相反,一个幼儿如果缺乏自信心,常常表现出胆怯,遇事畏缩不前,害怕困难。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进行培养,特别是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恰当地使用鼓励性的语言,适时地鼓励幼儿,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尽量不要用有损于幼儿自尊、自信的刺激性语言或指令性语言。

教师对幼儿进行鼓励的方式很多:

1.可以通过一个的小动作:蹲下来抱一下孩子,轻轻地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头等。

2.用亲切的语言鼓励:“乖孩子。”“真不错!”“试试看。”用肯定的口吻对孩子说:“我知道你行的。”“我相信你能做好。”“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真了不起。”“你真爱动脑经。”“你很勇敢。”

3.和蔼的表情:如亲切地点头、微笑,鼓励的目光,赞赏的眼

神等。

4.贴小红花或小红旗:恰当地使用这种手段,孩子们就能从成人肯定与信任的态度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并转化为自身的内驱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克服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使其自信心得到增强。不过,教师使用这些奖励手段要适度。

5.让幼儿学会自我鼓励:第一,恰当地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培养幼儿自信心有重要关系。我班后半学期添加了不少新幼儿,其中张×小朋友很聪明,可因为缺乏自信心,在活动中从不举手发言,于是我就有目的地去引导他。开始他常常是站起来一句话也不说,慢慢地,直到有一天,在叫他之前我会对全班幼儿说:“咱们班每位小朋友都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不信咱们试试看。”当叫道他时,我拉着他的小手鼓励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回答好。”孩子轻轻地点了点头,并回答了问题。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但幼儿已从老师肯定与信任的态度中渐渐地开始了自信。以后,在活动中众多举手发言的小手中又多了一只小手。

第二,教师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与幼儿有关的事情要征求他的意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锻炼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第三,信任幼儿,鼓励不同层次的幼儿,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与条件,让幼儿树立自信。教师一定要信任幼儿,凡是幼儿有可能会做的事情,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都要尽可能地鼓励他们去做,并让幼儿学会自我认识及自我鼓励,让他们感受成就感。为此,我在班里开展了“我有一双小小手”和“今天我值日”的活动。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征求不同意见,鼓励能力稍差的、表扬有进步的,奖励表现好的幼儿。这样,孩子们在做事中树立了自信心,而且还学会了辩证的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不足,又看到自己的长处,逐步学会了从积极的方面认识自己。

一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指南》,对幼儿尽心鼓励,使得本班幼儿树立了良好的自信心,他们个个在行动中不甘落后于人,形成了一种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孩子们非常乐意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了。由此可见,教师恰当地运用鼓励性语言,是培养幼儿良好自信心的重要手段,它能让孩子们的生活处处充满阳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像一抹冬日的暖阳,温暖着我们每位幼教工作者的心房。捧读《指南》,品味其内涵,不难看出其突出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科学理念,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让幼儿适应社会的发展。儿童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具有自信心的幼儿胆子大、敢尝试,更有成就感、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相反,一个幼儿如果缺乏自信心,常常表现出胆怯,遇事畏缩不前,害怕困难。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进行培养,特别是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恰当地使用鼓励性的语言,适时地鼓励幼儿,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尽量不要用有损于幼儿自尊、自信的刺激性语言或指令性语言。

教师对幼儿进行鼓励的方式很多:

1.可以通过一个的小动作:蹲下来抱一下孩子,轻轻地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头等。

2.用亲切的语言鼓励:“乖孩子。”“真不错!”“试试看。”用肯定的口吻对孩子说:“我知道你行的。”“我相信你能做好。”“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真了不起。”“你真爱动脑经。”“你很勇敢。”

3.和蔼的表情:如亲切地点头、微笑,鼓励的目光,赞赏的眼

神等。

4.贴小红花或小红旗:恰当地使用这种手段,孩子们就能从成人肯定与信任的态度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并转化为自身的内驱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克服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使其自信心得到增强。不过,教师使用这些奖励手段要适度。

5.让幼儿学会自我鼓励:第一,恰当地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培养幼儿自信心有重要关系。我班后半学期添加了不少新幼儿,其中张×小朋友很聪明,可因为缺乏自信心,在活动中从不举手发言,于是我就有目的地去引导他。开始他常常是站起来一句话也不说,慢慢地,直到有一天,在叫他之前我会对全班幼儿说:“咱们班每位小朋友都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不信咱们试试看。”当叫道他时,我拉着他的小手鼓励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回答好。”孩子轻轻地点了点头,并回答了问题。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但幼儿已从老师肯定与信任的态度中渐渐地开始了自信。以后,在活动中众多举手发言的小手中又多了一只小手。

第二,教师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与幼儿有关的事情要征求他的意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锻炼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第三,信任幼儿,鼓励不同层次的幼儿,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与条件,让幼儿树立自信。教师一定要信任幼儿,凡是幼儿有可能会做的事情,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都要尽可能地鼓励他们去做,并让幼儿学会自我认识及自我鼓励,让他们感受成就感。为此,我在班里开展了“我有一双小小手”和“今天我值日”的活动。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征求不同意见,鼓励能力稍差的、表扬有进步的,奖励表现好的幼儿。这样,孩子们在做事中树立了自信心,而且还学会了辩证的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不足,又看到自己的长处,逐步学会了从积极的方面认识自己。

鼓励自己的一段话篇3

一、帮助学生树立写作自信心

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对作文的心理障碍,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写好作文。而要使学生树立自信心,老师的及时鼓励与肯定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心理专家也指出,教育者应该多对孩子以鼓励或奖励,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写作上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比如一个好的开头或结尾、一个好句、一个好的段落、甚至是一个好词,教师如果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都会感受到作文带给他的快乐和成就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看法,要灌输给学生作文不难写的观念,多结合实际生活的事例,并从最基础的技巧或内容出发,一点一滴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生活的点滴皆可入文,只要言之成文,都可以作为成功的范文。这样,教师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导他们由浅入深,不断深入,层层递进,逐渐树立起写作自信心,写作文也就不难了。

二、指导学生大量阅读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外国丰富的文学著作,为我们提供了浩如烟海的文学素材。新课程实施以来,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已经提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这也是开阔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一项举措。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都是通过大量阅读和生活经历,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才写出那一部部经典著作。通过阅读来汲取知识营养,积累写作素材,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从阅读到写作,笔者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广泛阅读。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了阅读书目,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摘录书中的好词好句,或者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二阶段解析运用。笔者定期针对学生阅读的著作,进行解析讲评,帮助学生理解写作中心、总结写作方法,并要求学生背诵相关的句段,加深印象。在此基础之上,鼓励学生在习作中灵活运用掌握的语句,用名言警句来丰富自己的习作,给自己的文章增色。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课标》要求:“(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丰富习作素材。”对作文有畏难心理的学生,大多感觉无话可写,而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的观察不够,没有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教学生用“善于发现的眼、一颗敏感的心、勤于记录的手”,去发掘生活中的素材。作文并不一定要写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更多的是生活中平凡而真实的小事。而观察能力的养成和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多关注身边的人、事,留意生活的一些小细节,还要让学生学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内容不做限制,形式更是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必须写出自己的感受,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有话则长,无话可短。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而且让学生有话可写,更贴近生活,自然而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兴趣。

四、作文点评注重策略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这个环节,教师的基本原则是少批评、多鼓励,特别是对那些作文水平一般、怕作文的学生。评判标准要因人而异,不能搞“一刀切”。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分要求学生的作文多么出色,以致作文评讲中往往只有批评而无表扬。长此以往,学生的努力一直得不到肯定,就容易产生挫败感,对写作的兴趣也会下降,甚至消失。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褒奖,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从而形成自我激励的心理机制。因此,教师在讲评中要多多发现并及时肯定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亮点,比如一个句子、一个词语。在作文的批改上,评语要以鼓励为主,对待文中的不足之处,在简单提示后应将重点放在教学生如何改进上。教师要在评语中体现对学生的鼓励和尊重,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鼓励,慢慢地也就会喜欢写作。对于优秀的作文,老师可以在班上传看或范读,也可以用墙报进行公示或推荐到报纸杂志上发表。通过这些形式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写作成就感,从而调动写作积极性,提高写作兴趣。

鼓励自己的一段话篇4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趣味阅读

学习最重要的是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最大推动力。高中生正青春年少,喜欢各种各种新鲜的事物,对于未知的领域充满了好奇和渴望。教师应抓住高中生的这一特点,将音乐、美术甚至电影等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大家都知道这篇作品选自小说《红楼梦》,学生对这部小说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作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所以学生并不是很感兴趣。面对这样的情形,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就可以选择电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曲《葬花吟》作为背景音乐播放,这首曲子哀婉动人,旋律优美,一下子就能引领学生进入繁华喧闹的荣国府,走进博大的《红楼梦》,凄美动人的林黛玉就像近在眼前。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教师再播放伊能静的作品《十二少》,这是一首古词新唱的曲子,符合现在的高中生的审美情趣,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高中生接触到的高科技事物很多,如果将这些新事物贯穿到语文学习中,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教师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使语文课堂更加适应这个全新的时代,让语文课堂变得灵动开放,使高中生从“阅读”到“悦读”,高中生会收获使自己受益终身的语文知识。

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品味经典

新课标对于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有明确的规定,就是在高中阶段要将阅读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并且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保证阅读的质量以及数量。对于高中生来说,课内的文本阅读显然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把课外书籍引入课堂,做好延伸拓展活动。

例如,《诗经・氓》中关于爱情的话题总是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经过课堂上的热烈讨论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还有很多关于爱情的经典作品,从最早的《关雎》到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从曹雪芹的《红楼梦》到舒婷的《致橡树》,甚至可以再关注一下国外的相关题材作品,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自己喜欢的相关爱情题材作品,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在阅读完这些作品之后,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比较交流,从中获得自己对于爱情的感知。这样教师给学生创造了接触经典的机会,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也逐渐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指导高中生阅读时,教师要注意拓宽学生的阅读领域,注重阅读内容的多样化,逐渐拓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品味经典,将课内的知识不断拓展延伸,使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提升个人的魅力,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进一步丰富,享受阅读带来的满足。

三、鼓励质疑,推动学生对话文本

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与此同时,“对话教学”的课堂模式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贯彻“对话教学”的理念时教师不能流于形式,更应该注重对话教学的质量。课堂对话要想高效开展,就要从鼓励学生质疑开始,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深入体味课文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有位教师在课堂的初始阶段,并没有急于讲解,而是鼓励学生初读文本,获得初步的感知,然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讨论,提出自己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描写荷塘月色的用意是什么?作者说“心里颇不宁静”,原因是什么?整篇文章作者经历了什么样的情感变化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可以看出,学生的初步阅读比较成功,这时,教师鼓励学生自主结组,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获得基本的情感体验后,教师引导学生鉴赏第5段的内容,要求学生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思考,把自己喜欢的词句勾画出来,并且向大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经过教师的层层引导,架起了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的桥梁。

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通过鼓励学生质疑,不断激发学生“对话”的热情,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把握文本的内涵,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的人生体验。

四、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高中生的人生经验和生活阅历较初中阶段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让学生创造性学习难度不大,教师要敢于放手,鼓励学生自己组织活动,为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机会。

例如,在学习《雷雨》时,学生首先欣赏了电影《雷雨》,获得了关于这部文学作品的直观感受,在学生自主分析、探究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人物塑造,抓住典型人物周朴园的语言,尤其是他在与侍萍对话中说了七次“哦”,通过课堂讨论,再结合所观看电影的情节进行深入的个性化解读,这样周朴园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就留下了具象的感知和鲜明的印象。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对这部文学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学生并没有满足于这样的结果,而是利用课余时间自己编写了剧本,找到了道具,排演了课本剧。在排演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又有了自己新的见解,对课文进行了第二次创作,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这样使学生的大脑细胞高度活跃,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长篇小说或者戏剧的篇目,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讲解,恐怕很难将其中的精华都展示出来。但是,如果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创造性地解读文本,甚至将文本用各种形式演绎出来,这样学生的情感很容易被调动起来,与文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自然就理解了文本。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发展学生思维,激活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最佳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应该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文本去感悟和体验,通过与文本之间思想上的交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倾听文字的声音,唤醒阅读的力量,让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鼓励自己的一段话篇5

关键词习作启蒙

学生从识字、组词开始,目的是为了阅读更多的文章,获取更多的知识。而检查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究竟如何的是作文。可是,一提到作文,学生就头疼,特别是命题作文,脱离学生的生活,引发不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实际上一个学期只写七八篇作文,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面对这种情况,要想办法,找准突破口,调动学生的兴趣。与其等到中高年级时看到学生愁眉苦脸,还不如从一年级开始,找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即本文所说的“写话”。写话,顾名思义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它不限范围、内容,不论是身边发生的事,学校里发生的事,还是家庭里发生的事,社会上发生的事,都可以写。这些眼见、耳闻及感受,都是自己亲身经历是还有什么写不出来呢?这正如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先生所说:“生活是写作之源,写作是生活之翼”,学生有了兴趣,写话不是难事,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写作素材丰富了,写作也就不再是难事了。

一、提出要求,目的明确

(一)勤动笔。一年级要求学生坚持每周写三段话,内容不限。刚开始,每篇两句三句也可,渐渐地提高字数的要求。

(二)内容多样化。将自己看到、听到、感触较深的人、事、物、景、情写下来。

(三)提高加深,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手抄报、故事会、自编自演课本剧,自创情境,调动想象力,对开展的活动进行总结。

二、具体指导,丰富内容

(一)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可以写课堂上发生的事,可以写同学们的课间玩耍,也可以写同学们之间的互相帮助。这些事都是自己耳闻眼见的,写起来自然不在话下。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指导他们写出多姿多彩的学校生活片段。学校组织的讲故事、朗读比赛,跳绳、跑步比赛,以及元旦、“六一”会演······这些活动的过程怎样,在参加活动中有那些感受,学生写来得心应手。

(三)鼓励学生常与父母沟通思想,共同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气氛,指导他们写出充满亲情的家庭生活片段。与父母一起游览祖国的山水,为父母端上一杯热腾腾的茶水,和父母一起早起运动······这些每天发生在家里的事,学生写出了真情表达了愿望,处处留下了成长的足迹。

(四)鼓励学生多观察社会,指导他们写出新时代的社会生活片段。坐车、购物能展示出人们的社会公德如何;逢年过节,就有强烈的节日气氛,传递着传统文化气息。这些学生天天耳闻目睹的事,在表达时也融进了自己的爱憎,一段段话展示了社会的一个个缩影。

(五)鼓励学生经常进行课外阅读,向他们推荐好文章,指导学生明确身边处处有“语文”,积累写作素材。一段时间的读书看报后,无数条信息,无数条新闻,无数有趣的故事,从他们的笔端流出。著名教育家巴士卡里雅说过:“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学生必然有实践和尝试的自由,必然有犯错误的自由,这样才能有所收获。”在这种开放式的写话中,学生无拘无束,敢于说话。

三、定期检查,注重评讲

(一)每周检查一次,抽查学生完成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写话作全面评讲,指出其优缺点。

(二)每四人一小组,学生在小组内读自己的写话,然后由其他同学发表看法,再推荐出较好的作品,在全班交流,给优秀作品发小奖品。

(三)开辟写话专栏。将优秀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墙报上,供大家学习、欣赏,以激励本人和其他同学。

这样循序渐进的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自主感受,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有着极大的热情,到了高年级,写作也就不再成为头疼之事,他们的语文素养也将得到全面的提高。

作者简介:

鼓励自己的一段话篇6

在多年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一提起写作就感到头疼,对习作课有厌烦情绪,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对写作不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才能引导学生走进习作大门。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对写话没有统一要求,却强调了对写话有兴趣,让学生喜欢写,乐于写,为第二学段的自由表达奠定基础。所以,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抓好习作起步训练,使他们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从而打好写作基础。

1.坚持说话练习,打好写话的基础。

要写话先会说话,从说到写。让孩子们敢说、爱说,而后再要求会说。训练说话要为孩子们创造好的语言环境,为他们创造大胆说话的机会。激发他们的说话愿望,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说话。

我们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说话练习。如:在语文课、班会课,每节课前的三分钟口语训练、口语交际课上引导学生看图说话、观察说话,设置情境说话、辨析说话等等。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做游戏、绕口令、猜谜语、参观访问、排演课本剧、组织信息交流会等等,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都能使学生得到锻炼,提高说话能力。在此基础上,要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说通顺连贯,使别人听得清楚明白。对于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首先要鼓励他们多说,先不管说得是否有条理,等他敢于站起来说之后,再来提别的要求。必须消除孩子的胆怯心理,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评价时要以赞扬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为主。对学生要多一份鼓励和欣赏,这样学生就敢说、乐说、想说。

制作说话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让学生把在实践中的想法,制作过程中和制作过程后的想法说出来。这种方法不仅能训练说话,而且培养了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制作说话这种训练形式能够把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确实是说话训练的一种好形式。

2.坚持写话,培养写作兴趣

在一年级上学期学完拼音后,我就让学生每天用拼音写一句完整的话,并鼓励学生把自己会写的字写出来,不用拼音代替。同时加大指导力度,每天加上一节"写话展示"课。课上,先让几位同学朗读自己的写话,再让学生们评议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词用得准确,使学生们在朗读与评议中学到写作的方法,获得成功的喜悦,对写话逐渐产生兴趣。之后,让学生修改写话,侧重指导学生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不写错别字。学生修改写话以后,再重新批改,并给得"优"的学生奖励一颗"红五星"。这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可以说,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成为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

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鼓励学生写一段或多段话,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首先教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如四季变化,天气变化、每天发生的事、电视新闻等都作为观察的内容。同时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多看、多听、多问、多想,平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如此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学生就有了很多的积累,写话的内容也丰富了。鼓励学生记自己喜欢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一定要真实、新鲜。每篇日记我都逐字逐句地批阅,并写上鼓励的话,学生们倍受鼓舞,写作的兴趣更浓了,写话的质量也就越来越高了。

二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每人每天写80字左右的日记;下学期写不少于150字的日记,此时让学生的写作范围更广了,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对提高了。要求学生写日记时要用上好词好句,表达出真情实感,内容要具体。利用每天的"日记展评"课,让学生读日记、评日记,修改日记。还把优秀日记打印成集,每月出一期《春芽集》,印发给每一位学生。哪位学生的日记被编成集,就评为本月的"语文之星"。这项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在学生大量练习写日记的基础上,让学生开始练习写小练笔。每次练笔前给学生布置好题目,并给以简单的指导。练笔的形式多样,也可一些想象作文,自己编故事、续故事等。这样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增强了写作兴趣。这时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写出150字左右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的小文章。

3.坚持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只有大量阅读课外书,才能积累大量的词汇,下笔时才有话可写。从二年级开始要求学生每天在家读200字左右的课外读物,在校保证每天20分钟的阅读时间。经常在班里开展"读书汇报会"等语文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从二年级开始还让学生每天积累3个好词;下学期让学生用统一设计的摘录本,摘抄优美词句、片x;每周摘录#则名人名言和12个成语。通过广泛地摘抄,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了作文能力,还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见识。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习作教学中我注意将写作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找素材,积累素材,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大到国家大事、学校的大型活动,小到日常生活,像谁主动捡起地上一块纸,谁帮父母洗脚等等,这样积累素材的契机我c不会放过。生活越丰双,写作内容越充实,久而久之,学生从大量的材料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写作时就会有取之不尽的素材。

4.坚持指导,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语言积累少,他们在倾吐的过程中常常出现

语言不规范的现象,甚至语无伦次。这也难怪学生,他们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怎么会能做到规范的表达。这就要求教师要细致地进行指导写作方法。例如:我在要求学生扩充阅读量的同时,让学生从简单的句子入手,先学会说完整的、规范的句子,然后把这些句子写下来,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无从下笔了。在要求学生写句子的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4.1 单词造句。例:请用"美好"造句,鼓励学生用一个词语多造几句句子。

4.2 多词连句。例:请用上这些词语说几句话:阳光明媚、百花齐放、高兴。

4.3 仿写。低年级的教材有很多文章的格式很规范,学生可以仿写。

4.4 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或改编故事。

4.5 给词语编写童话故事。例:小猴、树林、小花、小河和露珠。

4.6 即兴说话写话,老师给学生话题,引发学生兴趣,即兴讲话,随即写下说话的内容。还有就是班级中的突发事件,例如:上课过程中,突然飞进来一只美丽的蝴蝶,引导学生观察,写下短文。

4.7 放胆文。没有任何内容限制,学生随意而写。

此外,教师一定要认真批改学生的写作。要善于从幼稚的、粗糙的写作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讲评暂后生的写作时,即使全文仅有一两个用得恰当的词,一两句精炼的话,也要加以鼓励,使他们能鼓起写作的勇气,下次写作时有所进步。

鼓励自己的一段话篇7

关键词:《掌声》;理念;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225-01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设计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读中感悟、读中迁移,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思维。

教材简析:

本文写的是残疾女孩影子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感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使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还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汉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教法学法:情景教学法、启发谈话法、拓展想象法、对比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掌声引课

首先,请同学们交流课下收集的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小故事。如果他说得好,请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他好吗?(学生交流)你用自己的掌声告诉大家什么?在大家的掌声中,我们继续学习第29课《掌声》。(板书课题)

二、揭示课题,回顾全文

1、齐读课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精读课文,感受英子前后的变化。

(一)自卑忧郁的英子

1、我们先来走近演讲前的英子,看看演讲前的她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指名读第一段)2、指导学生抓重点词“默默地”“早早”“总是”“不愿意”理解感悟。你从这些词语中读出了什么?(学生交流)(板书:忧郁自卑)3、你能把英子的沉默寡言、忧郁自卑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建议读的语气低沉,语调缓慢。)

过渡语:听了你的朗读,从你的语气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忧郁的英子。如果她是我们的同班同学,此时你最想对她说什么?(学生交流)的确,她正像你们期待的那样,忧郁的英子真的变了,请看大屏幕……

(二)活泼开朗的英子

1、课件出示第四段。此时,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英子?2、抓住词语“甚至”理解感悟。(说明她的变化很大很快,根本让人想不到。更加说明英子变了。)(板书:活泼开朗)3、(音乐响起,教师饱含深情范读第4段)

过渡语:是掌声让英子镇定了情绪;是掌声让英子微笑着走下了讲台;是掌声为英子扬起自信的风帆。掌声会有那么神奇的力量,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活动中去吧!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自由读课文2、3段,划出描写掌声的句子。

第一次掌声

1、(指名让学生读)你们想用掌声告诉英子什么呢?抓住关键词“骤然间”“持久”“热烈”理解。2、掌声前的英子表现是什么样的?再读课文2、3段,划出相关的句子朗读体会。抓住关键词“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终于”来理解。你们注视的目光想告诉英子什么呢?3、你们的心意她明白吗?从何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第二次掌声

1、(指名让学生读)同学们的掌声又想对英子说什么呢?(学生交流)2、掌声再次响起,让英子感激不尽,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她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从这“深深地一躬”,英子明白了什么?3、英子被感动了,她想对大家说什么呢?(学生交流)4、指导朗读。(是掌声使英子终于战胜了自己,找回了自信。让我们把对掌声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四、展示书信内容,感悟掌声新的内涵

过渡语:是掌声改变了英子。几年后,英子给我来了一封信,想看吗?(指名读信),你对掌声有没有新的认识?

课文最后一段正说出了同学们的心声,谁能大声读出来?(指名读)想不想把它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一会和老师比赛背诵。(师生比赛背诵)

五、体悟掌声,回归整体

英子走路的姿势不会改变,但英子对待生活的态度却改变了,是什么使英子改变了?(是掌声,是关爱) 。有一首歌名字叫《掌声响起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伴随音乐总结:听到掌声响起来,我们的心应更明白,珍惜别人送给我们的关爱,同时把鼓励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下面我们一起来写一句鼓励或赞美别人的话送给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板书设计:29掌声

鼓励自己的一段话篇8

文/田国庆

写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在教学中认真摸索,下面就这个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尊重学生的观察感受

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经历的学生,看到同一事物感受也会不同。但是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有一定的观察顺序。如,《小白兔运南瓜》(第一册),两幅图上都有小白兔和南瓜。前一幅画小白兔和南瓜在一片南瓜地里,后一幅画是小白兔和南瓜在家门口,有兔妈妈。抓住两幅画上的景物(一片南瓜地)和(家门口,还有妈妈),让学生仔细观察,再说一说。学生看到的肯定不一样,说的也不一样,有好有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察感受,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引导学生注重图中的细节,展开想象

教师应该注重细节的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充分发挥想象。教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细节上给学生一些提示,但就是这一点提示,可能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细节成为学生想说想写的突破点,从中加深对图意的体会。例如,第一册第四单元《怎么办》,先看图上画的是什么,从整体看(小明是怎样做的),再到部分观察(小明和王爷爷是怎么做的,表情有什么不同),这样使学生学会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更容易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观察到细节。

三、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想象

只有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使图中的事物动起来。看图写话有无限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在图画之外合理想象,给写话加一个作铺垫的开头段和富有哲理性或有一定意义的结尾段,使文章更加充满活力。例如,《小白兔运南瓜》(第一册),两幅图上都有小白兔和南瓜。前一幅画小白兔和南瓜在一片南瓜地里,后一幅画是小白兔和南瓜在家门口,有兔妈妈。抓住两幅画上的景物(一片南瓜地和家门口,还有妈妈),提问小白兔是用什么方法把南瓜运回家的。这里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想象,小白兔可能用滚的方法把南瓜运回家(或一步一步慢慢搬回家)等方法。可能学生会说出许多不同的方法,教师要正确对待,及时给予鼓励和评价,尽量给予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又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四、注重写之前说的训练

在这个环节中,尊重每一个有条理的观察顺序,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版本,给每个学生说的机会,在说的同时师生共同点评,做到及时指导。鼓励学生运用丰富的词句,可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如,表现春天的图,可以用上“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对学生写话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然,对学生的写话训练方法多样,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我将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努力探索。

上一篇:竹叶青的功效范文 下一篇:谢谢你们的陪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