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丝的悲剧范文

时间:2023-10-08 11:25:39

苔丝的悲剧篇1

关键词 托马斯・哈代苔丝命运悲剧

命运悲剧始于古希腊。古希腊人不能科学地理解人的遭遇,他们便用原始的宗教观念来解释人的命运,以为由神规定了人的命运,而人是无法超越摆脱它的。在神谕中预示这种命运的模糊的端倪,而以后由命运的发展与实践来应验这种神谕。托马斯,哈代把自己的作品称为“性格与环境小说”,他认为性格和环境的冲突造成个性的毁灭。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德伯家的苔丝》(下称《苔丝》)中,它作为哈代悲剧小说中的典范,奠定了哈代悲剧作家的地位,为哈代赢得了杰出小说家的声誉。苔丝的命运始终笼罩着“悲剧”的阴影,在强大的命运之神安排下,女主人公一步步走进悲惨的结局。

哈代的悲观主义与宿命论

苔丝的命运悲剧,来自作者哈代的命运观,这是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哈代的悲观主义世界观与社会观的局限性的表现。哈代的悲观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作长篇小说的哈代,由于维多利亚后期大英帝国开始衰落,垄断资本代替自由竞争把资本主义的英吉利拖向危机的深渊,所以说,作家的危机意识,也是时代的产物。作为现实主义者,哈代可以复制出生动的现实图画,而作为思想家,哈代并不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他认为现实的危机与不可克服的矛盾,是神秘而不可测的宇宙意志,或天道在敌视作恶多端的人类。哈代不相信资产阶级关于资本主义永恒性的说教,也不相信宗教与传统道德对现实矛盾与危机的掩饰。在强大无比的宇宙威力面前,他认为人是渺小的。人在同环境的冲突中软弱无力,时刻受着命运的支配。

作为一位人道主义作家,他认为人民的生活是悲惨的,民间人物的命运也是悲惨的,而主人公的命运是人类命运的缩影。他在作品中广泛使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描写法,这种方法具有种种不同的具体形式。他的对比是多种层次和范围的:人和社会环境、人和大自然、人的粗暴的感情因素和理智因素,人的外貌和他的内心世界等。特别是突出地反映了人物性格与自然环境的冲突以及人物与命运抗争的无奈和弱小。

哈代不信上帝,在他的小说中,他对自然的钟爱和同情相当感人,他发现自然对人类的苦难极端冷酷无情、漠不关心,居然又如此深情地爱上自然。他的悲观主义是根本性的,是真诚的,是他的整个智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是绝对的透彻和绝对的坦率。他把生活看成是一场巨大的悲剧,是生活摧毁了人。他认为苔丝的悲剧是冥冥之中由神的意志安排好了的,无论人们怎样努力和反抗。他在纯洁的苔丝受到奸污时间:“苔丝的保护天使哪儿去了?她那朴素的心所信仰的上帝哪儿去了?”接着抨击道:“的确,我们可以承认在眼前这桩灾祸之中隐藏着某种报应的成分……但是这种让祖宗的罪孽由后代来偿还的做法在神灵们眼里也许能维系道德风化,却是为人的本性所唾弃的,而它对于风化其实也全无作用……”苔丝自己那些生长在穷乡僻壤的乡亲们总喜欢用宿命论的观点彼此不厌其烦地说:“这是命中注定的。”这正是此事的可悲之处。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正如高尔基所言:批判现实主义不能给人指出一条出路。哈代在面对苔丝的悲剧时,他不能够给苔丝指出一条真正的出路,一条从根本上避免悲剧发生的出路。他便把苔丝的悲剧归结为众神对苔丝的戏弄,他在结尾写道:“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众神的主宰对苔丝的戏弄已经结束了”。

苔丝的悲剧命运

通观苔丝的一生,我们似乎可以发现,冥冥之中似乎有一道神谕主宰着苔丝的命运――苔丝必定摆脱不了恶魔亚雷的手掌,无法与天使克莱结合。

苔丝的悲剧首先是命运的悲剧。苔丝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家庭的拮据和不负责任的父母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在小说的一开始,作者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决定苔丝命运的场景:一位看上去身体并不健康、喝得醉醺醺的男人提着一个篮子走在日薄西山的黄昏里。这个人就是苔丝的父亲。作为一家之主的他本应该挑起家庭的重担,但他只是一个碌碌无为、酗酒如命、浑浑噩噩的无能之辈。处在社会动荡的大潮中,他本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改变目前的状况;相反,他却整日沉醉于名门望族的荣耀中。母亲也胸无大志,只能靠给别人洗洗衣服赚点小钱。毫无疑问,在这样一个家庭,排行老大的苔丝很小就挑起了这个八口之家的重担。从此,便预示了苔丝一生的坎坷命运。同时,作为一个美丽但是身份低下的女性,在维多利亚时代,性别与出身给这个纯洁而勇敢地追求幸福的姑娘带来的只能是厄运。而作者似乎要为了突出这种命运的不可违抗性,在他的作品中总是穿插了大量的偶然性因素。哈代通过设置许多偶然巧合的情节让人感到苔丝的一生好像都由命运作祟,是命运把她一步步推向悲惨的结局。主人公常在接近幸福的时刻,突然由命运或宇宙意志支配着,偶然的不幸就降临到面前。

在《苔丝》中,苔丝作为一个农家孩子,质朴、善良、能干,作为家中的长女,她从小就挑起了家中的重担,并且觉得自己有责任去承担这一切。这样的一个女孩的生活本应是幸福而美满的,但是命运却和她开了很大的玩笑。故事从她的善良、负责任的天性开始,在深夜主动提出为酗洒的父亲赶车送蜂蜜,却在困倦中不小心与一辆邮车相撞,把家中惟一的一匹生计工具老马――“王子”撞死了,这让她有一种负疚感。而在此之前,她的父亲在回家的路上获知了苔丝家原是名门望族德伯氏的后裔。牧师劝告他德伯家已经没落,不要再做任何无谓的工作。但是牧师却在犹豫中没有清楚地告诉他亚历克・德伯家是假冒的德伯世家,于是虚荣的德伯执意要女儿去亚历克家认亲,从此攀上一户好人家,全家人也跟着享福。高洁的苔丝本不愿意去认亲,却因心有愧疚,只好硬着头皮去认亲。结果在德伯家惨遭不幸,从此开始了她悲壮的人生道路。遭遇了此厄运,她本来是要远走高飞的,却在落难后才遇见了心仪的对象安吉尔。两人一见钟情,苔丝也尝试过拒绝,但是都没有成功,两人终于到了水深火热的程度,谈婚论嫁的地步。苔丝无奈之余,婚前怀着负罪感给安吉尔写了一封忏悔信,希望能得到安吉尔的原谅,但信被塞到了地毯下面。安吉尔没有看到,这又开始了她的另一个大灾难:安吉尔远走他乡。苔丝从此贫困交加,再加上父亲的死,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了她的身上,在混乱和无奈中,她又重回到了亚力克身边。当了她的情妇。但是恰恰在这个时候,安吉尔又回来了,并且是带了忏悔的心情回来的,他希望能得到苔丝的谅解,却得知妻子已作了他人的情妇,而苔丝此时悔恨交加,认为一切的恶果都是亚历克所为,在愤恨中把他杀死,却因此受到法律的制裁,被送上了绞刑架。

可见,苔丝在与强大的“命运”的抗争中,显得非常软弱无力,摆脱不了命运的支配。哈代故意这样做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反映贫苦人们的无助。一种看似是命运的东西,让他们无法逃离,无法躲避悲惨的结局,这体现出作家的思想意识中存在着浓厚的宿命思想。我们可以看出,苔丝的命运悲剧是由托马斯,哈代思想上的悲观主义与宿命论思想造成的。在《苔丝》一文中作者尽管以深挚的爱,来描写这个美丽的农家姑娘忍受的悲惨命运,认为苔丝的失身是无辜的,依然是纯洁的,对资本主义伦理道德提出挑战,但是由于作者找不到苔丝的出路,最终只能使苔丝成为当时社会礼法的牺牲品,苔丝终于逃不出一死。这也是他对不合理的社会现状无情的抨击和控诉!

结语

苔丝的一生充满着戏剧性,仿佛在她人生命运的每一个时期,都因为偶然的因素,由命运作祟,一步步把她推向了悲惨的深渊。同时,小说还不时出现一些神秘因素,如德伯家神秘的马车、令人恐惧的十字路标等,这些似乎都表明苔丝的悲剧是命定的。苔丝悲剧中,有那么多的偶然性,每一次偶然转折,都使她向毁灭的深渊坠落一层。这种偶然性,固然都是许多社会必然性与自然必然性的交叉点,但一连串的必然性,则是哈代构思的主线和他的悲观主义宿命论的发展轨迹。这是作者思想的局限,也是作者揭发批判社会黑暗的艺术手段。

参考文献

[1][英]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陈焘宇编选:《哈代创作评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马晓翔、马家骏:《世界文学真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张晓冬:《论苔丝悲剧的必然性及意义》,《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第6卷第6期。

苔丝的悲剧篇2

关键词:自尊;世俗偏见;双亲失职:贫穷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讲述美丽,纯洁,善良的女孩——苔丝悲惨的一生,从而表达了对英国下层阶级,特别是妇女在道义上的深切同情。善良的苔丝本应该享受甜蜜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可是事与愿违,她的人生之路充满了崎岖与坎坷。许多人认为苔丝的一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一些超力,比如命运的左右。

在小说中,苔丝是一位纯洁的女性,她性格上不存在任何导致悲剧的缺陷。她在无知的情况下被亚雷克侵犯,作为一名受害者,等待苔丝的不是社会的同情和怜悯,而是人们的异样眼光和唾弃。由此,苔丝与命运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苔丝竭尽全力摆脱萦绕在脑海中的不光彩的过去,奋力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这一切都无果而终。她被世俗和社会打上罪人的烙印,并屡次被侵犯她的人设计陷害。更可悲的是当侵犯者——亚雷克逍遥法外时,苔丝却独自承担所有的不公。最终,绝望中的苔丝刺死了亚雷克,并为此付出宝贵的生命。哈代似乎借此表达,每一个人都是命运手中的,命运主宰一切。在与命运的交锋中,人始终处于劣势。

苔丝首先在正确的时间遇见了错误的人,随后又在错误的时间遇见了正确的人。当她拼命地抵触错误的人的时候,命运并没有就此放过她。这个错误的人影响了苔丝的整个人生。而当她遇到正确的人时,残酷的命运甚至连坦白的机会都不曾给予苔丝。当苔丝在婚前企图向安吉尔告知不光彩的过去时,她的坦白信竟然阴差阳错地被塞到地毯之下。继而更为残酷的是当苔丝放弃了希望,屈从于亚雷克后,安吉尔又悔过自新,前来与苔丝重归于好。读者似乎可以透过字里行间看到一双无形的手,一双命运的手将苔丝玩弄于股掌之中。

苔丝的本性中蕴藏着强烈的自尊。从一开始,苔丝就不情愿去拜访所谓的本家以寻求帮助。若不是她心中认定她就是杀死家中唯一一匹老马——王子的凶手,她绝不会迈出那一步。失去后,苔丝拖着沉重的行李义无反顾地逃离亚克雷的家,当亚克雷追上并再次向苔丝提供他所谓的爱心时,苔丝一口回绝了。如果我们说自尊使苔丝暂时逃脱亚克雷的控制的话,那么这种自尊在她遇见安吉尔后将她一步步推向悲剧。安吉尔拒绝原谅苔丝并狠心抛弃她远赴巴西,苔丝仍旧挣扎着存活下去,等待丈夫的回心转意。面对艰苦的条件,强烈的自尊使苔丝不曾像被告知的那样向安吉尔的父母寻求帮助,而是默默地独自承担痛苦与孤独。

苔丝在小说中自始至终都承受着社会世俗对她的束缚和偏见。在苔丝被侵犯后回家不久,她与所谓的表哥不正常的关系就在村中迅速传开。邻居们纷纷对她的所谓不道德的行为表示蔑视。甚至连苔丝的朋友都认为她不是原来的苔丝了。苔丝竭力摆脱过去的阴影,不受流言蜚语的干扰,所以她每日的放松活动仅仅局限为日落后林中的散步。苔丝的新生儿在没有受洗礼的情况下夭折了,苔丝的父亲拒绝为其请牧师,因为他认为苔丝和她的孩子已经使他们高贵家族蒙羞,不应该再让牧师刺探他的家事。为此苔丝不得不自己为孩子洗礼。在苔丝的父亲去世后,可怕的世俗观念又使他们被迫搬离住处,无家可归。

贫穷是导致苔丝去认本家的最直接的原因。得知自己有高贵的血统后,苔丝的父亲便洋洋自得。看着喝的烂醉的父亲,苔丝不得不替父半夜赶路送蜂箱。途中,苔丝和弟弟都睡着了,突然她们被一件不幸的事情惊醒了,她们的马车和邮车相撞,这个事故要了王子的命。苔丝是唯一清楚没有马将会有什么后果的人,她羞愧万分,严厉地责各自己。此时,除了那所谓的贵族血统之外,他们家真的是一无所有了。

带着内疚,她听从了母亲的建议来帮助家庭克服由贫穷所带来的困难。在安吉儿远去巴西后,苔丝重返贫穷的家照顾家人。而父亲的去世使她们雪上加霜。贫穷迫使苔丝不得不再一次屈服于亚克雷。苔丝家境的贫寒由很多因素造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双亲失职。苔丝的父亲是个酒鬼。苔丝,虽然仅仅十七岁,但是作为家中长女,她不得不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父母的失职不仅使苔丝的家庭深陷贫穷,而且最终变相地引发了一系列的不幸。苔丝的父亲一知道自己属于曾经高贵辉煌的家族,便自恃清高。

此时苔丝的母亲非但不归劝丈夫,反而由此产生让苔丝去认本家的,然后趁机嫁给有钱人的愚蠢想法。当苔丝受到侵犯并拒绝嫁给亚克雷后,苔丝的母亲感到非常沮丧和失望,她不停地抱怨苔丝光顾着自己,不为家里人着想。她甚至责备苔丝说如果不想嫁给亚克雷就应当更小心一些。苔丝的母亲从未考虑过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她从来没有警告过苔丝她所面临的那个危险。

苔丝的悲剧与两个男性——亚克雷和安吉尔息息相关。亚克雷认为女性仅仅为男性的而已,他对苔丝的追求更多是由于占有欲和;而安吉尔则相反,他对苔丝的看法太过理想化,他更多是从精神层面理解苔丝,并拒绝去更真实深刻地了解苔丝。亚克雷的引诱从肉体上毁了苔丝,他像鬼魂一样无时无刻不烦扰苔丝,这种烦扰使苔丝羞于见人,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正常地生活下去。迫不得已,苔丝远走他乡,去一个无人认识她的地区。即便这样,她不光彩的过去总是萦绕她心头,使她无法释怀。

对于安吉尔,苔丝渴望得到他的爱。爱情像甜蜜的毒药一样让苔丝欣然接受并毁其一生。爱情的甜蜜使苔丝和安吉尔暂时忘却了各自的烦恼。当安吉尔得知苔丝与亚克雷的过去后,那份真挚的爱情就转化为苔丝不得不独自享用的毒药。苔丝苦苦哀求安吉尔原谅自己,所得到的仅仅是安吉尔狠心的拒绝。苔丝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女孩,但是她在精神层面极度依赖安吉尔。在苔丝内心深处,她相信安吉尔比她高贵,认为他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表面上看,安吉尔比亚克雷好上百倍,但是他给苔丝带来的伤害却远远超过亚克雷。安吉尔拒绝原谅使苔丝悲痛欲绝。在没有安吉尔的日子里,为了生存,苔丝不得不去夫林库姆农场做工。

在那里,一方面,苔丝要忍受农场主的压榨,另一方面,苔丝竭力抵制亚克雷的屡次引诱。尽管如此苔丝依旧保留对安吉尔的爱,并不断的批判和责各自己。虽然峰回路转,安吉尔最终回到苔丝身边并意欲与其重归于好,但一切对于苔丝来说都太迟了。苔丝已经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投向亚克雷的怀抱。面对前来心怀悔意的安吉尔,苔丝内心再次燃起对他的爱,这种令人窒息的爱连同苔丝对亚克雷的愤怒在瞬间爆发,导致苔丝将亚克雷刺死以证明她对安吉尔真诚的至死不渝的爱。

苔丝的悲剧篇3

关键词:苔丝 托马斯・哈代 悲剧命运 社会因素 人为因素

一、导语

《德伯家的苔丝》是十九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1840 ―1928)的代表作,他认为性格和环境的冲突造成了个性的毁灭。主人公苔丝是个美丽的乡村姑娘,纯洁,善良,又有韧性且善恶分明。由于家境贫穷,到自己同姓的贵族德伯家打工。结果她被主人家的儿子亚雷・德伯,并生下了一个私生子。由于这个“罪过”,苔丝很受鄙视。在巨大的压力下,再加上小孩夭折,苔丝离家来到一个牛奶场工作,遇到了牧师的儿子安吉尔。两人相爱并结婚。但在新婚之夜,苔丝向他坦白了自己的过去,安吉尔竟把苔丝视为一个“堕落的女人”将她抛弃,独自去了巴西。生活困苦,备受侮辱的苔丝苦苦等待安吉尔回来,父亲的死,家庭生活的窘迫把她又一次推向亚雷,无奈成为了亚雷的情妇。就在这时,安吉尔抱着忏悔的心情,来到苔丝身边想和她重新在一起。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苔丝杀死了亚雷,被送上绞刑架。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悲剧,苔丝的悲剧命运产生不是孤立或偶然的,而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因素是主人公苔丝命运悲剧的决定因素

在十九世纪末的英国的维多利亚,正是英国资本主义最发达的时代,社会经济由于工业资本侵入农村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土地与牧场全都集中在少数农业资本家手里。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农民赤贫而成为资本的雇佣劳力,英国农村彻底完成了资本主义化。宗法制的农村田园生活,家长统治关系下的社会秩序受到了资本主义的冲击。

小说中苔丝这一形象代表了社会变革时期的乡村农民。苔丝所受到的侮辱,痛苦,剥削和摧残是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佣农民阶层所受到的悲惨遭遇的一个缩影。他们勤劳、质朴、善良,但是在经济上负担沉重,经济拮据,每况愈下,政治上处于低下的社会地位,任人恣意践踏,却无力保护自己。为了全家人的生存,为了自己的责任,苔丝到德伯家认亲谋生计,轻信与单纯使她受到亚雷的侮辱失身,并未婚生子。根据当时的宗教教义信条、道德标准,少女失去贞节、生子是耻辱的事情,周围人们嘲笑她,把她看成有罪的,她的父母也责备她,父亲甚至认为苔丝所作的事情,已经给他们家族“高贵的血统”,增加了污点。苔丝感到害怕和人情的冷淡,出于根深蒂固的宗教意识,她也把自己看成侵入“清白”世界的“罪恶”之人。当爱情真的来临时,苔丝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新婚之夜,她诚实、坦白的将自己经历告诉丈夫,希望得到谅解,但是丈夫却遗弃了她,并在很长时间内不与她联系,苔丝又一次遭受沉重打击。她出于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杀死亚雷,又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当时的法律制度是为了维护有产阶层的利益而存在,亚雷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有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法律、道德作为后盾,可以胡作非为,犯下了对苔丝的罪,后来却成了受人尊敬的牧师,无辜的苔丝却最终被判了死刑。安吉尔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尽管有进步性,敢与苔丝相爱,但是身上依然烙着旧的道德、宗教的深深印痕,他的自私、虚伪、懦弱在新婚之夜暴露的一览无余,可以说当时社会制度、宗教、道德的力量一步步将苔丝推向深渊,注定了她的一生的坎坷命运,得不到社会的公正对待,勇敢的追求幸福带来的只是厄运,始终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这是由女性传统的依附性的经济地位和从属性的社会地位造成的,从而是不可避免的。

三、人为因素是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

苔丝的性格特点是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苔丝集美貌、善良、聪慧、勤劳、坦诚、坚贞于一身,是个纯情高洁的乡村田园姑娘。她的不幸缘于她的性格。因为责任心挑起了夜里送蜜的重任,不小心撞死了全家人赖以生存的老马,迫于家庭生活的无奈去认亲打工。虽然她一开始就意识到亚雷的不轨图谋,但她却过于天真大意,对亚雷别有心意的帮助还心存感激。在事发那晚,只因想避开别人的“语战”,跳上亚雷的马车,还挨着他睡着了,当她发现亚雷使诈却没有决意离开,同时对亚雷送给父亲和弟妹礼物而产生负债感,这一切都是她的纯洁所致,给了亚雷以可乘之机,让自己步入厄运之中。但是她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对亚雷的不合理要求敢于反抗、拒绝,没有从此甘于认命。她蔑视和否定宗教,但当宗教约束与自然天性发生矛盾时,她会毫不犹豫地对它发出“质问”,她凭借着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以卵击石”。勇敢的追求爱情,杀死亚雷,不惜以身试法,和社会制度抗争。但有时她又不自觉地从当时的宗教、道德观来考虑问题,当她的孩子死时,她担心孩子会因为没有洗礼而被打下地狱最低层,自己偷偷地给孩子洗礼;当她获知爱人安吉尔也曾犯过错误时,她仿佛看到了希望,但是,安吉尔在新婚之夜对她的抛弃又让她跌回到原来的道德轨道中,她那原始的感情被安吉尔的“文明”轧得粉碎。苔丝一生追求幸福,对亚雷敢恨,对安吉尔敢爱,她敢于反抗旧礼教但是不彻底,时而抗争时而妥协,避让。既受到传统道德对她的精神折磨,又受到现代文化的和理想道德的困扰,她的内心非常矛盾。她试图做出最大的努力去抗争命运,仍然逃脱不了当时普遍女性的悲惨命运。

亚雷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典型的乡村流氓,因为拥有经济基础属于社会的上层人物,认为只要拥有了财富就可以拥有一切,他一次次的欺辱玩弄孤苦无靠的苔丝,法律、道德、宗教对他来说起不了一点束缚、约束作用,反而成为他胡作非为的帮凶,卑鄙、下流、、自私、虚伪的本性全部先显现出来。安吉尔追求世界的纯洁却不敢面对现实――这包括苔丝甚至连同他自己在内的到处被资本所统治、所污染的“一个损毁的星球”的现实,他虽爱苔丝并娶其为妻,却又轻易离弃之而放任不管。他离弃她的理由,暴露了他的在那个时代下的男女实际上不平等的深刻偏见。如果说亚雷毁掉了苔丝的肉体,结束了她生存的快乐,安吉尔却在精神上给予苔丝毁灭性的打击,结束了她的一生。

作者哈代的道德观、人生观、宿命论对苔丝的悲剧命运有着直接影响,哈代擅长以悲剧的眼光来审视人生,以悲剧性的感悟及独特的方式来描绘人生的苦难,因此被评论家誉为“英国小说界的莎士比亚”。《苔丝》这部作品一针见血的揭露了英国社会的虚伪、阴险戳穿了资本主义世界观的享乐主义,也是作者悲观主义的具体体现。哈代站在封建家长制的立场看待资本主义社会,也能认识到旧的家长统治方式必然灭亡,但情感是悲哀的,他认为现实的危机与不可克服的矛盾是神秘而不可测的宇宙意志,或天道在敌视作恶多端的人类。人世间所发生的事情好像都是安排好的,冥冥之中人类是渺小的,软弱无力的,无法抗拒命运的支配。尽管作者也看到了资产阶级所带来的,并且要把大家都带到死亡的路上去的所谓“进步”的罪恶, 但作者此时也无法认识到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进步, 更无法看到资本主义“进步”到“死亡”会有新的曙光。

哈代热爱朴实勤劳的人民,同情他们的苦难,也看到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邪恶,认为人民的生活是悲惨的,主人公苔丝的悲惨命运正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以苔丝的美丽灵巧、勤劳纯朴、善良刚毅的性格,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过上普通百姓的日子应该是不难的,然而经济的贫困、生活的艰苦却把一个与命运抗争,渴望美好生活的她一步步推向深渊, 最终成了这个畸形社会的牺牲品。苔丝在整个社会的压力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渺小与无奈,走投无路,小说中弥漫着悲观的宿命论的观点。因此,作者的道德观、人生观直接影响着主人公苔丝的命运。

四、结语

苔丝是一个优秀、突显的女性,有着令人同情甚至钦佩的品质和性格,无畏地蔑视这种资本的统治一切的现实关系。她的反抗是美与崇高的,但苔丝处在资本主义初期发展的时代,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依靠她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其结局却必然是悲剧的。

参考文献:

[1](英)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人民出版社,2004。

[2]《世界文学名著选评》,江西人民出版社,1978。

苔丝的悲剧篇4

关键词:哈代;苔丝;悲剧命运;女性主义

        一、引言

        19世纪末出现妇女解放运动第一次高潮。而“哈代的作品中反映了与时代相吻合的女性解放的思想,而且在作品中,女性对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的反抗是非常激烈的”。托马斯?哈代大胆地将创作的目光投向农村,深入的关注普通农家的悲剧命运。他十分擅长刻画女性人物悲剧命运,旨在揭露男权社会给女性造成的伤害,批判男性中心主义。

        二、托马斯?哈代及苔丝简介

        托马斯?哈代是横跨19世纪和20世纪的著名小说家和诗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被沃尔夫誉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其作品即承接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精髓又体现二十世纪的文学创新,气势磅礴。以辽阔深远的背景与渺小的人物形象之间的巨大反差和动人的对比描写,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心灵的震撼。

        《德伯家的苔丝》刻画了一个善良、坚强、自尊、宽容而美丽的女性形象——苔丝。由于天真无知而受到富家浪子的侮辱,身心饱受摧残。但“她并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面对挫折;为减轻家里的负担,应付虚荣的父母,她勇于承受重担,奔走于不同农场,养家糊口;对待爱情,她自尊又执着”。她被“认为是唯一的一位逃脱了决定主义的人”,颠覆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哈代极力要摧毁的正是这种道德观念,让女性摆脱僵化的传统习俗的控制。他对“堕落女性”的处境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苔丝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宽容,带给读者对妇女生存状态的反思。

        三、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苔丝从一位天使般的少女到绞刑架上的杀人犯,是何种邪恶力量在逼迫、摧残、毁灭着这“有自我意志,完整个性的女性?”,把这一优雅迷人的高尚女性一步步推向死亡深渊?苔丝悲剧的根源何在?以下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审视《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被压迫的血泪史,剥下男权中心主义这张丑陋的外皮。

        (一)教育。

        英国女权主义思想家朱丽叶?米切尔在《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中指出“歧视存在的基础是教育,而不是经济。在英国要求同工,首先要求接受同等教育,因为这一原因致使妇女从事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作”。从这一理论出发,剖析苔丝走向悲剧的一个主要因素:教育的贫乏。

        “她最早的职业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但天不遂人愿”。由于家庭贫穷,苔丝很早就步入社会,她做过很多体力活,而且是同工不同酬。因所受教育贫乏,她无法获取较高社会地位与收入的工作,个人与娘家均陷入极度贫困,最终不得不接受亚雷克庇护。“接受庇护”是当克莱尔归来,苔丝杀死亚雷克,走向毁灭的直接导火线。另一方面教育对于女性的重要影响,表现在提高女性心智与觉悟上。苔丝受骗失身带着委屈,饱含心酸地控诉“名门小姐们都了解该防备什么,怎样去防备,因为她们都读小说,小说中会谈到这些男人们的诡计,可我从没机会读小说,哪能知道呢”。中国有句古话“女子无才便是德”,同样说明男权控制下的整个社会对女性受教育的排斥。压迫女性的邪恶力量让女性心智处于不开化状态,使女性沦为其奴隶。在这传统观念笼罩下,苔丝的梦想只能是幻想。教育问题不解决,苔丝式的妇女悲剧将不可逆转,女性终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正如西蒙?波伏娃所说:“女人在父兄所支配的家庭中,处于奴隶或仆人的地位,她始终是由男性做主而嫁给另外的男性。”

      (二)苔丝自身的因素。

        1.性格的妥协性。

        苔丝敢于大胆地反抗传统道德,追求幸福,是一个毫不妥协的反抗者。然而苔丝不能彻底摆脱传统道德对自身的羁绊,在她的性格中也包含着保守落后的伦理观念。苔丝是暴力的受害者,是无辜的。她明白这一点,但在受到乡里人非议时,她也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必然造成她内心的自我折磨和谴责。

        苔丝性格的妥协性还表现在她和克莱尔的关系上。恋人之间本是平等的,而苔丝却一味贬低自己,抬高克莱尔。这是多么浓烈﹑炽热却又卑躬屈膝的爱。她悲惨的过去,得不到克莱尔的宽容。面对克莱尔无情的抛弃,苔丝没有做丝毫反抗。克莱尔离去了,苔丝对他的爱却从未削减。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却唤不回克莱尔冰冷的心。在爱情面前,苔丝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尊严。正是这种盲目的﹑不平等的爱,使苔丝放弃了一个妻子争取幸福的权利,深化了苔丝的悲剧。

        2.自卑心理。

        苔丝失身后的痛苦是巨大的,压力是多方面的,但必须指出,苔丝的自卑心理加剧了她的痛苦。

        对于苔丝来说,她的许多痛苦都是心理上的。她往往从传统习俗﹑社会舆论上对自己的所谓“过去”作出道德上的判断,从而扭曲了自己的正常心理状态,并对自己的行为予以错误评价。苔丝无法卸掉身上背负的沉重十字架,她在忍受世俗舆论的同时,又受制于它的道德准则,毫不留情地审视自己、谴责自己,她在大胆反抗传统的同时,又囿于它的观念,而成为其维护者。“苔丝这种心理上的自卑,是世俗谬见在她身上发挥作用的体现,说明了苔丝自身在当时社会道德理境中培养起来的非正常心态。”苔丝正是这样给自己结成一张无形的道德罗网,把自己束缚起来。她的自我束缚的意识有其深刻的历史基础,是整个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因此,苔丝的结局只能是悲惨的。

        3.自我意识缺乏。

        自我意识缺乏突出表现在苔丝对爱情的态度上。

        苔丝第一次遇见克莱尔,就被他与众不同的神情所吸引。在哈代笔下,苔丝被描绘为一个完美的个体,代表了作者理想中的完整女性。但苔丝的性格中也包含了一些弱点,她总是处于爱情的纠葛之中,徘徊于两个男人之间。她经常考虑到别人的需要,却忽略自己的需求。在男权的社会里,始终把自己置于依附和没有主体性的地位,处于社会的边缘。“哈代塑造的苔丝形象饱含着自己对当时社会地位低下的女性的深深同情,对世俗所谓文明的愤怒鞭挞,对传统男权社会的控诉。”同时也显示出19世纪时,以男性意愿为主导的社会所肯定的女性形象,即:“富有牺牲精神、宽容顺从、坚韧质朴”。就是说女性要永远把自己放在“后面”。男权社会予以褒奖的正是这样缺乏自我的女性。整个社会引导着妇女去牺牲小我,顾全家庭顾全丈夫。苔丝只是万千受到伤害、没有自我意志、被当作玩物的女人中的一个。也正是在这样复杂的社会洗礼中先是失去了贞节,进而走向痛苦的深渊,最终酿成了一生的悲剧。

        四、结语

        苔丝坎坷的一生最终以悲剧收场,她的悲剧不止是命运的悲剧,更是女性的悲剧。她“既是命运的牺牲品,也是对男人和性无知的牺牲品”。苔丝在那个男权的社会里,始终把自己置于依附和没有主体性的地位。女性只有摆脱僵化的传统习俗的控制,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要拥有自我的价值,才能获得女性真正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高万隆. 婚恋?女权?小说:哈代与劳伦斯小说的主题研究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 托马斯?哈代著,张谷若译. 德伯家的苔丝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3] 吴笛.哈代研究 [m].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4] 吴笛.哈代新论 [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5] 西蒙?波伏娃. 第二性. [m]. 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

[6] 姚振平 <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形象新论 [j]. 世界文学评论,2007 (1). 

苔丝的悲剧篇5

[关键词]《苔丝》;悲剧;象征;宿命

1891年,举世闻名的英国文学家托马斯·哈代所著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苔丝》)刚一面世,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口诛笔伐便纷沓而至。这些抨击将矛头更多地指向了这部小说的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在他们眼中苔丝这样一个行为举止与当时主流社会背道而驰的女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被视为纯洁的女人。然而,哈代却坚信,这个副标题是“作为一个心地坦白的人对于女主角的品格所下的评判”①。

1979年,这部曾经饱受争议的小说由被称为 “罪恶大师”的罗曼·波兰斯基改编成电影上映。不可否认,贯穿整部影片的阴暗、冰冷、凄凉的基调,近乎完美地艺术地再现了女主人公苔丝的凄美的爱情悲剧。1998年,导演伊恩·夏普大胆挑战经典,再次把《苔丝》搬上大银幕,以现代人的视角,重现审视、评判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道德观、爱情观和婚姻观等。苔丝跌宕起伏的悲剧人生得到了新的诠释。

一、悲剧的美学价值

亚里士多德认为,从美学角度来说,悲剧艺术的作用在于使观众产生怜悯、恐惧和对这些情感的“净化”。诚然,后来的诸多学者对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无论学者们的分歧有多大,但对于怜悯和恐惧是悲剧对理想的观众所产生的理想效果上,大家基本认同。②事实上,面对悲剧,读者或观众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怜悯与恐惧,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人类在某种神秘而强大的异己力量下,是如此的渺小和微弱,根本无力左右自己的命运,只能默默忍受生活中的不幸与苦难。

谈及悲剧中的主人公,或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古典悲剧中那些源自神话、传说和历史上伟大人物形象,例如他们那波澜壮阔的情感、慷慨激昂的雄辩、赴汤蹈火的壮举。然而,以笔者之拙见,当我们谈论悲剧人物时,不能囿于上述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大人物”,还应该把关注投向那些生活中的普通人。众所周知,早在18世纪初,世界著名的美学家狄德罗和拉辛就凭借他们不容置疑的雄辩在悲剧文学的殿堂上为普通人争得了一席之地。此外,著名的当代美国剧作家亚瑟米勒也在“普通人的悲剧”一文中着重阐述了普通人作为悲剧主人公的必然性及其艺术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讲,《苔丝》恰恰是一个普通人的悲剧。也正是因为这是一个普通人的悲剧,才更容易被更多的普通观众所接受和认可,并产生或多或少的情感共鸣与心灵震撼。

二、《苔丝》中的悲剧节奏

作为哈下最杰出的悲剧小说之一,《苔丝》中的悲剧色彩和情怀可谓无处不在。女主人公苔丝历经磨难、命运多舛。在她短暂而悲苦的一生中,心地善良的苔丝一直向往纯真而美好的爱情,她苦苦寻觅,却屡遭不幸。先是被所谓的亲戚亚雷,而后孩子夭折,接着又被爱人安吉尔遗弃,最终因奋力抗争、杀死亚雷而被处以绞刑。纯洁的苔丝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如泣如诉地谱写了一曲爱情挽歌。

(一)性格导致的悲剧

性格决定命运。事实上,苔丝悲剧的人生与其自身性格弱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初,在“认亲”问题上,虽然表面上看是因为家庭经济状况捉襟见肘,加之父母的爱慕虚荣。但实际上,如果苔丝心中没有些许想要攀附名门望族的虚荣之心,又怎么会在看似极不情愿的状态下,还是“屈从”地踏上“认亲”之路?同样,关于苔丝是否真的是被亚雷“”的问题上,读者们、观众们也是争议颇多。一方面,苔丝身上有着明显的性格弱点,譬如柔弱、被动、优柔寡断;另一方面,苔丝的性格中又充满了诸多矛盾。因为柔弱、被动,她失身于恶少亚雷。因为优柔寡断,婚前她既不敢将不堪回首的往事当面告诉爱人安吉尔,又不愿欺瞒他,最终选择了把坦白信从地上的门缝塞进,结果却碰巧塞进了地毯下。同时,苔丝的性格也是复杂的、矛盾的。她在勇敢追求纯美爱情的同时,也屈服于当时社会所谓的“道德标准”,认为自己是个堕落的女人、不洁的女人。正是基于此,在遇到自己心爱之人——安吉尔时,苔丝犹犹豫豫,总是认为自己配不上“完美”的安吉尔,这也是她为何推迟到新婚前夜才把“坦白信”从门缝塞进去的原因。最终,一直温顺怯弱的苔丝在绝望时刻举起了复仇的利刃,杀死了恶魔亚雷,这同样是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

总而言之,自身性格中的弱点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苔丝的悲剧人生。苔丝美丽善良,温柔质朴;她生性清高,却不得不忍辱负重;她期望美好的爱情,却又妄自菲薄、犹豫不前;她抱怨不公平的命运,却又对接踵而来的不幸遭遇默默忍受。当然,也正是因为普通人——苔丝性格中这些矛盾特点,使其人生的悲剧更加具有震撼心灵的效果。

(二)象征预示的悲剧

电影《苔丝》中大量的象征场景的运用,不仅在不同程度上巧妙地渲染了整部影片的悲剧氛围,而且对主人公苔丝一个个坎坷的人生经历也起到了一定的预示作用,使整部影片故事情节安排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1.马车的悲剧象征意义

纵观整部电影,最具预示性的象征莫过于马车了。苔丝的命运似乎总是与马车密切相关。苔丝悲剧人生的开始就是她家拉车的马被撞死了,导致家里失去了惟一的生计来源,这是造成苔丝踏上“认亲”之路的最重要的现实因素。接着,苔丝在和其他女工发生误会时,亚雷骑着马解救了她,随即玷污了她。后来,当苔丝邂逅安吉尔并答应了他的求婚时,看到了农场夫妇给他们留下的那辆马车。不知为何,苔丝总是觉得那辆马车似曾相识。安吉尔告诉了苔丝关于德伯家族马车的传说:德伯家族的一个祖先曾经在自己家的马车里奸污了一个清白的姑娘,此后每当德伯家的后代们遭遇不幸,就会听到马车的声音。

因为坦白了自己不堪回首的往事,苔丝不幸被安吉尔抛弃。而后,苔丝家又连遭不幸。父亲去世、房子被没收、无家可归,就在此时亚雷再次出现在苔丝面前,千方百计讨好她的家人。当亚雷骑马出现在苔丝家的窗外时,苔丝把马蹄声当做了那具有诅咒意义的马车声。可以看出,马车这一象征物,已经预示了苔丝的一个个悲惨遭遇。

2.鸟的悲剧象征意义

据统计,在原著《苔丝》中,鸟的意象被使用了四十次。哈代之所以对“鸟”的意象情有独钟,与他自身悲观主义的自然观和命运观密切相关。③在电影《苔丝》中,当苔丝心情愉悦时,会听到鸟儿欢快的叫声;当苔丝忧伤痛苦时,听到的只是芦雀粗哑的嗓音,悲哀而凝滞。鸟的意象不时地象征了苔丝的心路历程。苔丝的心情与鸟的意象息息相关,鸟的悲痛宛如苔丝的悲痛,都是因人世间和自然界的残酷与冷漠造成的。

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鸟是弱小的,正如与命运苦苦抗争的柔弱的苔丝。小鸟飞翔在浩瀚无垠的天地间,它是自由的象征。我们的女主人公苔丝在内心深处同样向往自由美好的爱情。但是由于自身的弱小,鸟却经常面临被困笼中的悲惨结局。这也正预示着柔弱的苔丝的抗争往往是徒劳无功的。纵然苔丝最终杀死亚雷,与爱人安吉尔度过了几天美好的生活,但这一切却是昙花一现,并以苔丝被绞死而凄惨收场。

3.颜色的悲剧象征意义

在电影《苔丝》中,一幕幕场景中主体颜色的不断变化也在预示着主人公的一次次悲惨遭遇。影片伊始,苔丝的家光线昏黄、暗淡,暗示着其家道中落的荒凉感。当“认亲”的苔丝初次推开亚雷的家门时,尽管周围是一片青绿景色,但在这片绿色中却隐藏着毒蛇、制造悲剧的恶魔。在苔丝被亚雷侮辱的那个晚上,雾霭弥漫,一片黑暗。这茫茫的漆黑夜色象征着世道的黑暗以及命运的残酷。而后,当苔丝在新婚之夜向安吉尔坦白自己身世时,壁炉里的煤火冒着阴森恐怖的红焰,墙上、天花板上映出巨大的“黑影”,仿佛要把这一切吞噬。红焰与黑影强烈地烘托了当时的凄惨氛围和苔丝内心的痛楚,也同时预示了苔丝被安吉尔抛弃的结局。随后,当苔丝第三次离家去谋生时,影片伊始的那一派生机盎然的绿色早已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无垠的“灰白色”;苔丝放眼望去,只是一片荒凉的“黄褐色”。最后,苔丝杀死了亚雷,地板上亚雷留下的“红色”的血触目惊心,象征着苔丝对命运的抗争。影片结尾,在那面默默飘扬的“黑旗”下,苔丝被处以绞刑,她那悲剧的一生在一片“黑暗”中落下了帷幕。

(三)宿命决定的悲剧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哈代是一个阴郁而沉闷的作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观主义者。哈下所描绘的形形的人生画面总是令人无法乐观,主人公们似乎总是难以摆脱无情的命运力量的束缚。在他的小说中,人似乎总是命运的受害者。

需要指出的是,哈代小说中的命运并非古希腊悲剧中某种抽象、超人之力量,而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必然偶然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设想,如果当初苔丝家的马没有被撞死,那么她也不会走上“认亲”之路;如果她没有和其他女工发生误会,她也不会接受亚雷的“援手”;如果她写给安吉尔的坦白信没被塞进地毯下,也许安吉尔就会在婚前看到信;如果她没有在新婚夜向安吉尔坦白身世,也许安吉尔就不会抛弃他;如果她父亲没有死、家里房子没被没收,她就不会再次委身于亚雷;如果安吉尔没有幡然悔悟、再续前缘,她就不会杀死亚雷;如果她与安吉尔成功地远走高飞,也就不会被处以绞刑。回过头来看,苔丝的悲剧人生似乎冥冥中早已注定。

三、结语

电影《苔丝》成功地将哈下这一经典的悲剧人物形象搬上了大银幕,当我们为命运多舛、凄惨悲苦的苔丝而潸然泪下、扼腕叹息的同时,我们也为文学巨匠哈代所创作的悲剧之美深深折服。纯洁的苔丝用自己跌宕起伏、不幸连连的短暂人生谱写了一曲凄美绝伦的爱情挽歌,久久回荡在无数人的灵魂深处。

注释:

① 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1页。

② 祁寿华,William W. Morgan:《回应悲剧缪斯的呼唤》,2001年版,第27页。

③ 吴笛:《论哈代的创作中鸟的意象》,《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1期,第50页。

苔丝的悲剧篇6

关键词:命运悲剧;社会悲剧;性格悲剧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家,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采取了坚决批判的立场,因此获得了“悲观主义者”的绰号。作为一位人道主义作家,他认为人民的生活是悲惨的,民间人物的命运也是悲剧,而主人公的命运是人类命运的缩影。他在作品中广泛使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描写法,这种方法具有种种不同的具体形式。他的对比是多种层次和范围的:人和社会环境、人和大自然,人的粗暴的感情因素和理智因素,人的外貌和他的内心世界等。特别是突出地反映了人物性格与自然环境的冲突以及人物与命运抗争的无奈和弱小,因此,他把自己的作品称为“性格与环境小说”,他认为性格和环境的冲突造成个性的毁灭。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德伯家的苔丝》(下称《苔丝》)中,它作为哈代悲剧小说中的典范,奠定了哈代悲剧作家的地位,为哈代赢得了杰出小说家的声誉。《苔丝》中的悲剧原因主要有命运悲剧、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三个方面,三者融为一体,呈现出强大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一、 命运悲剧

苔丝的悲剧首先是命运的悲剧。苔丝是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出生,并且是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里,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和不负责任的父母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同时,作为一个美丽但是身份低下的女性,在维多利亚时代,性别与出身给这778论文在线  / 个纯洁而勇敢地追求幸福的姑娘带来的只能是厄运。而作者似乎要为了突出这种命运的不可违抗性,在他的作品中总是穿插了大量的偶然性因素。在《苔丝》中,哈代作为一个农家孩子,她是朴质、善良、能干的小姑娘,从小就帮助家里干活并且干得比别家的孩子都不赖。同时她也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作为家中的长女,她打小就挑起了家中的重担,并且觉得自己有责任去承担这一切。这样的一个女孩的生活本应是幸福而美满的,但是命运却和她开了很大的玩笑。故事从她的善良、负责任的天性开始,她在深夜主动提出为酗酒的父亲赶车送蜂蜜,却在困倦中不小心与一辆邮车相撞,把家中唯一的一匹生计工具——“王子”撞死了,这让她有一种负疚感。而在此之前,他的父亲回家的路上获知了:苔丝家原是名门望族德伯氏的后裔。牧师劝告他:德伯家已经没落,不要再做任何无谓的工作。但是却在犹豫中没有清楚地告诉他:亚历克•德伯家是假冒的德伯世家。于是虚荣的德伯执意要女儿去亚历克家认亲,从此攀上一户好人家,全家人也跟着享福。高洁的苔丝本不愿意却认亲,却因心有愧疚,只好硬着头皮去认亲。结果在德伯家惨遭不幸,从此开始了她悲壮的人生道路。遭遇了此厄运,她本来是要远走高飞的,却在落难后才遇见了心仪的对象安吉尔。两人一见钟情,苔丝也尝试过拒绝,但是都没有成功,两人终于到了水深火热的程度,谈婚论嫁的地步。苔丝无奈之余,婚前怀着负罪感给安吉尔写了一封忏悔信,希望能得到安吉尔的原谅,但是无独有偶,信被塞到了地毯下面,安吉尔没有看到,这又开始了她的另一个大灾难:安吉尔远走他乡。苔丝从此贫困交加,再加上父亲的死,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了她这个长女身上,在混乱和无奈中,她又重回到了亚力克身边。当了她的情妇。但是恰恰在这个时候,安吉尔又回来了,并且是带了忏悔的心情回来的,他希望能得到苔丝的谅解,却得知妻子已作了他人的情妇。而苔丝此时悔恨交加,认为一切的恶果都是亚历克所为,在愤恨中把他杀死,但是自己也没有免遭到法律的制裁,被送上了绞刑架。

在苔丝的身上,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了命运对人物的嘲笑,苔丝是天命或宿命的牺牲品;同时,作者也稍微夸大了偶然性在人们生活里的作用,例如老马的死;苔丝跟亚历克的相遇成为她生活中的转折点;苔丝在与安吉尔结婚前夕写给他的信产生了悲剧的误会;安吉尔最后的悔改返回等等。但是这种命运的描写却也是真实的,在当时的社会不乏这样的例子,正如劳伦斯所说:“哈代的感情、他的直觉、他对美感的掌握……是非常伟大和深刻的。”1

二、 社会悲剧

照哈代所说 ,人类悲剧的基础在于个人跟相敌对的、不正当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冲突,更广泛一些说,就是人类跟残酷无情的大自然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令人可悲地无法解决。哈代小说中的爱情故事由于同传统的伦理观或道德观相抵触,总是以悲剧结束。虽然小说中的人物的爱情在他们自身的范围内或许是成熟的、道德的,但对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而言,却又是不成熟的、不道德的。

在《苔丝》出版后,曾被攻击为“不忠,不贞,诲淫”,因为在维多利亚的时代,男人与女人在婚姻爱情上的地位是永远无法平等的;而三角恋爱关系以及离婚、外遇、婚外关系之类,也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苔丝正是这种不公平的伦理观和道德观下的牺牲品,她的整个一生都是在强迫和暴力下生存,社会和法律都认为那些侮辱和迫害苔丝的是正当的,因为她不能自卫。在作品中,哈代试图把苔丝和安吉尔平

等:他们同样在青年时代都“陷入了罪恶”。但是,这个有着光明理想、先进的文明思想的人,口口声声说深爱着苔丝的人,到了紧要关头,却也暴露出自私自利的、目光狭小的小市民特征。因为资产阶级道德的不成文法,男人干了这种事并不认为有罪,只有女人——小市民宗法社会制度下的奴隶吃亏。而最后,当苔丝有生以来第一次进行自卫时,从那个同样的“刑律”观点看来,“一个纯洁的女人”就变成罪犯了。因为苔丝不属于有产阶级,从她出生之日起,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就剥夺了她过象人的生活的权利,现在又剥夺了她所残余的唯一的东西——她的生命,命运对她的“戏弄”算完结了。

三、 性格悲剧

哈代曾说:“悲剧。简单地讲,可以这样说:悲剧表现个人生活中的一种事物的状态,他的本能或欲望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悲惨的结局。2

苔丝是哈代在人物塑造方面的高峰。她集人类美貌、善良、聪慧、勤劳、坦诚、坚贞于一身,是个纯情高洁的乡村田园姑娘。哈代正是怀着这样的激烈的感情来描绘苔丝的,她被奉为是“一个纯洁的女人”,并在序言中说:“这是一个心地坦白的人对于主人公的品格的评价。”可见苔丝在哈代心中的高洁形象。但是,这样一个优秀、突显的女性,她的不幸正是那种表现了她的性格力量的事件造成她的不可避免的堕落——她的纯洁致使了她的轻信与单纯:她因为责任心而挑起了夜里送蜜的重任,却不小心撞死了“王子”从而迫于无奈而去相亲,虽然她一开始就意识到亚历克的不轨图谋,但是她却过于天真大意。对于亚历克对她的帮助:教她吹口哨等都还心存感激。在事发那晚,只因想避开别人的“语战”,竟大意地跳上亚历克的马车,还挨着他睡着了;当她发现亚历克使诈却没有决意离开;同时对亚历克送给父亲和弟妹礼物而产生负债感,这一切都是她的纯洁所致,给了亚历克以可乘之机,让自己步入厄运之中。一位这样轻信的姑娘,她势必会既丧失名誉,又失去自己的爱人,这也是她不理解的,她的爱人安吉尔怎么能够不象她爱他那样,同样无私地爱着她。但是,倘若她不是这样纯朴,这样无用心地天真,她不会这样爱着安吉尔,她能够猜到她的爱情是怎样的结局,她也不会深有负罪感受,更不会说出自己的秘密,悲剧也决然不会发生。但是,她也不为之苔丝了,也决然不会引发我们的恐怖和怜悯之情。

苔丝还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她的反抗性,这是她身上的另一个杰出的闪光点,被公认为维多利亚时期的三个叛逆女性之一,但是她这种反抗性却不够彻底,一直囿于她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她一生追求幸福,对亚历克敢恨,对安吉尔敢爱,在一定程度上敢于反抗旧礼教。她蔑视和否定宗教,但当宗教约束与自然天性发生矛盾时,她毫不犹豫地对它发出了质问,她凭借着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以卵击石”。但是尽管她做出最大的努力去抗争命运,仍然逃脱不了当时普遍女性的下场。她不自觉地从宗教观出发考虑问题,她无法摆脱世俗观念的阴影,封建礼教压迫着她。她恪守那个时代的准则,在她内心深处有一种不可饶恕的罪恶感。当她的孩子死时,虽然她不屑于宗教,但是她又担心她的孩子会因为没有洗礼而被打下地狱最低层,自己偷偷地给他洗礼;当她获知安吉尔也曾犯过错误时,她仿佛看到了希望,但是安吉尔的反应又让她跌回了不变的道德轨道中,她那原始的感情被安吉尔的文明轧得粉碎;她勇于追求爱情,对亚历克的不合理要求敢于反抗、拒绝,而没有从此甘于认命,但是考虑到孝道和迫于生活,她又重回到他身边;她认为自己对于安吉尔的爱是有欠缺的,她没有为安吉尔守身如玉,在临死前,她请求安吉尔娶她的妹妹为妻,因为“凡是我的长处,她一样地不短,可是我的坏处,她却一点没有……”她一直在旧有的道德圈边缘徘徊,在她这种不断地抗争、妥协、堕落到最终的坚决反抗中,我们看到了美好的东西被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撕裂的凄美。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哈代的悲剧性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之所以显得十分出色,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塑造了一个动人的悲剧性人物——苔丝,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她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造成了悲剧性的结果。她是好人但不是完人;她的有着令人同情甚至钦佩的品质和性格,同时也有着凡人不可避免的弱点和缺陷;她的生活方式、思想感情和悲惨结局更能反映时代的现实,获得了我们的共鸣。哈代为我们展示了一位维多利亚时期少女的真实感情和多舛的命运,她是在同命运、环境、社会的斗争中失败后倒下来的。这样的悲剧不是偶然的,也不只发生在一个苔丝身上,从这个悲剧本身,我们对那个时代都应有更深的思索。

参考文献:

[1] 托马斯•哈代. 苔丝. . . 

[2] 张中载. 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7

[3] 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 英国文学史1870-1955.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苔丝的悲剧篇7

悲剧根源是爱情悲剧、社会悲剧、性格悲剧, 不同的悲剧根源是道德悲剧、心理悲剧。两部作品

虽各有千秋, 但仔细分析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 苔丝; 呼啸山庄; 悲剧

Abstract : From the new visual angl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excavate the tragic origins from two works of Tess of the DpUrbervilles and Wuthering Heights. The same tragic origin of theirs is love tragedy , social tragedy and personality tragedy. The different tragic origin is moral tragedy and psychological tragedy. Although two works have their strong points , while analysed carefully they have achieved the same goal with different means.

Key words : Tess of the DpUrbervilles ; Wuthering Heights ; tragedy

《苔丝》(1891) 和《呼啸山庄》(1847) 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两部名著。前者出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1840 —1928) 之笔, 后者是英国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1818 —1848) 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两部作品相差近半个世纪, 两位作家也有着各自的经历, 当然存在着诸多不同。但两部作品都产生于维多利亚时期, 因此都带有那个时期的特点。多年来对两部作品的单独评论与分析可谓层出不穷、浩如烟海, 但把两部作品放在一起分析的还为数不多。本文则把两部作品放在了一起进行分析, 找出了它们的相同悲剧根源和不同悲剧根源,为进一步欣赏两部作品提供了一个新角度。

1 相同的悲剧根源

111 爱情悲剧

11111 《苔丝》的悲剧

苔丝, 一个纯洁、美丽的农家女, 为了一家人的生存, 不情愿地去了所谓本家———亚雷家养鸡。终因年少不谙世事, 遭到亚雷这个恶棍的奸污, 从此开始了这个悲剧的第一步。她恨亚雷, 但没有屈服, 在家人的斥骂和邻居的白眼中, 艰难地生活着。苔丝的真爱是从在牛奶场做工开始的。在那儿她遇见了安吉尔·克莱, 她把他当成“天使”, 同时, “天使”也被漂亮的苔丝所吸引。他们彼此倾慕, 又有着许多相同之处: 都热爱音乐, 都信仰宗教, 过去都曾有过与异性的“冒险经历”。克莱向苔丝求婚, 但失贞的耻辱压得她透不过气来, 她曾多次拒绝。最后, 出于对爱的渴望, 她接受了他的爱, 并在新婚之夜, 因不愿欺骗克莱, 遂将她的遭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这又开始了这个爱情悲剧的第二步。克莱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他的理智与修养刹那间全部被抛在一边, 把苔丝视为一个“堕落的女人”而弃她而去。这对苔丝的伤害比第一次更重。但她仍没放弃对爱的追求, 她一边做工, 一边寻找着她的爱人。命运似乎在捉弄温柔、善良、孝顺的苔丝, 父亲的死, 把她又一次推向亚雷。而此时, 克莱在失去苔丝之后才意识到他是多么爱她, 这时这对多难的爱人又重逢了。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 苔丝杀了亚雷, 争取到了一段与克莱的美好时光, 但这都是以苔丝的生命为代价的。这是一个超凡的爱情悲剧。

11112 《呼啸山庄》的悲剧

《呼啸山庄》的爱情悲剧是以希利克历夫与凯瑟琳的爱情为基点的。凯瑟琳虽为富家小姐, 却炽热地爱上了从街上捡回来的孤儿希利克利夫。她认为, 将他们二人连在一起的纽带几乎是神秘而不可言喻的: 在灵魂中他们最是自己的本相, 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他们是同一种元素做成的, 都是荒原风景的孩子。这是一种来自生命本体之爱, 是灵魂之爱。但在选择结婚标准上, 她忽略了内心的真实,没能摆脱画眉山庄优雅生活的诱感, 没能摆脱传统观念的羁绊。为了满足虚荣, 为了获得社会权利与经济地位, 她嫁给了画眉山庄的小主人, 从此开始了这个爱情悲剧。婚后, 荡不起感情波澜的家庭生活使凯瑟琳抑郁寡欢, 她发现失去的人比得到的好得多, 她对希利克历夫的爱有增无减。而希利克历夫在得知凯瑟琳要嫁给画眉山庄小主人后毅然离家出走。3 年后, 这对恋人得以相见, 而此时希利克历夫已变成了一个疯狂的复仇者。凯瑟琳一直受着心灵的折磨, 忧郁绝食而死。希利克历夫在复仇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下一代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看到了当年他与凯瑟琳的爱情, 在爱的感召下, 他良心苏醒, 情不自禁地停止了复仇的双手。后来他也绝食而亡。这对相恋的灵魂终于在另一个世界相聚了。

112 社会悲剧

哈代生活在19 世纪和20 世纪之交, 即维多利亚后期。曾经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逐步走向衰败,英国在世界上不再是独尊的形象, 因为美德等国家在钢铁和贸易等方面对英国构成巨大威胁, 所以,英国的工业垄断地位也在动摇, 随之出现了经济萧条。资本主义工业入侵偏远落后的农业地区, 破坏了古老的生产秩序, 使许多以农耕为主的各阶层人们因受着地主的无情剥削而面临生存危机。苔丝的悲剧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演的。以苔丝的美丽、灵巧、勤劳纯朴、善良刚毅, 如果生活在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 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 过上普通百姓的日子是不难的, 然而经济的贫困、生活的艰苦把她一步步推向深渊, 最终成了这个畸形社会的牺牲品。作者在小说结尾处讽刺地写道: “Justice” was done , and President of the Immortals had ended his sport with Tess. [1 ]哈代将Justice (正义) 一词置于引号中, 是在讽刺这个判决根本就不是正义的, 这个社会是“有毛病”的。

艾米莉·勃朗特生活在19世纪初期, 即动荡不安的维多利亚初期。当时的工业革命影响了整个英国社会, 甚至整个世界。随之而来的是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加重, 而相继出台的一些法律所保护的又是有钱人的利益, 所以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之后又爆发了著名的“宪章运动”, 罢工不断, 社会动荡不安。当时每一个英国人的心灵都像是经历了一场暴风骤雨, 即使是北部偏僻地区的地主们,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安然无事了[2] 。《呼啸山庄》的故事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没有这个大背景, 凯瑟琳不能违背意愿地嫁给画眉山庄的小主人。当时她的内心是有过激烈的斗争的: 假如我和希利克历夫结了婚, 我们俩都要沦为乞丐, 而要是嫁给了林敦, 我就可以帮助希利克历夫逃离哥哥的魔掌。出于这样的考虑, 凯瑟琳离开了希利克历夫, 才促成了后来的悲剧。可以说他们俩的爱是被当时的资产阶级的阶级偏见所拆散的。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希利克历夫本人被私有制社会所摒弃, 却仍然用私有制社会中人吃人的手段进行反抗。他没有财产, 却掠夺了财产来实施他的复仇计划, 使他从具人性人物沦为具兽性人物。这正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a full human life in a capitalist society was impossible of attainment . [3] (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造就一个完整的人。作者译) 这是一个爱情悲剧, 也是一个社会悲剧。

113 性格悲剧

两部小说中女主人公自身弱点也是造成悲剧的原因之一。苔丝是一个单纯的乡村姑娘, 对周围这个“有毛病的世界”了解太少, 对爱情还没来得及有清醒认识就轻信受骗, 铸成了爱情悲剧的第一步。后来在流离失所的为难时刻, 她又违心地跟了亚雷。当然家庭所迫是主要原因, 但她还是轻信了亚雷的谎言, 以为丈夫永远也回不来了, 对爱情绝望才走向亚雷, 继而迈出了悲剧的最后一步。苔丝的善良天性没有给她带来好处, 却铸成了她的悲剧。

《呼啸山庄》中的凯瑟琳, 性情复杂,“时而友爱, 时而狂暴, 时而温柔, 时而激动, 时而深情款款, 时而任性率性”[4 ] 。她致命的弱点是: 无法抗拒画眉山庄的优雅生活的吸引和自己的虚荣心。她觉得林敦漂亮, 和他在一起会很开心。他又年轻又有钱, 她会以这样的丈夫而自豪, 会令邻居们羡慕。而嫁给希利克历夫会贬低她自己的。就这样, 她被吸引得背叛了自己心知肚明的真正本性———这种本性与希利克历夫是一体的, 只为那尘世的浮华的缘故嫁给了画眉山庄的小主人。从此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她不仅轻贱了自己的一生, 也毁了希利克历夫的一生。

虽然她们难免有自身性格的弱点, 但如果说面对厄运她们逆来顺受, 荏弱无力, 自悲自怜, 那两位作家的艺术形象也就黯然失色了, 两部著作也就不称其为经典之作了。正是苔丝对命运的不屈不挠, 凯瑟琳对爱情的执著追求, 才使两部著作扣人心弦, 发人深省。

2 不同的悲剧原因

211 道德悲剧

《苔丝》那个年代正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与世袭道德观念发生冲突, 社会物质供求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急剧深化的年代, 维多利亚时期的自由面纱和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道德的伪善面具不撕自破。男人主宰着社会, 妇女社会地位地下。清教思想统治着人们的灵魂, 禁欲思想盛行。所以,苔丝心目中的婚姻不是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的, 而是把自己的一切托付给克莱。她因失身而自卑, 即使后来被丈夫抛弃, 她还认定是自己罪有应得而默默忍受。在她的心灵深处, 还残留着许多封建道德和封建观念, 至死都没能摆脱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她的不幸不仅得不到社会的同情, 也得不到周围人的同情, 她虽然是为了全家人毁了自己的一生, 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安抚。克莱和她都曾有过与异性的“冒险经历”, 但当知道苔丝的不幸之后,克莱内心深处顽固的道德偏见、男女不平等思想暴露无遗, 他甚至使用他两个哥哥可能使用的话来辱骂苔丝:“You almost make me say you are an unappre hending peasant woman , who have never been initiated into the proportions of social things. You donpt know what you say.”[

5 ] (你让我不得不说, 你是个乡下女人, 不懂什么叫体面, 从来就没明白过世事人情) 这种来自心爱人的冷漠无情, 给苔丝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苔丝是这个没有健全的道德观念的世界的牺牲品。

212 心理悲剧

“希利克历夫就是小说人物化了的艾米莉”[6 ] 。勃朗特在塑造希利克历夫这个人物时融入了她童年不太愉快的经历, 在这个人物身上还有作者脾气暴躁的父亲、为失恋而疯狂的弟弟以及哥特传说中的“恶棍英雄”的影子, 希利克历夫“提取了虎、狼、恶狗、野猫的显著特征”[ 7 ] 。正因为如此, 勃朗特笔下的希利克历夫的心理是反常的。他从一个孤儿变成了复仇者, 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原因,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告诉我们, “孩子被剥夺了爱会变得没有能力去感受那种感情, 或者以某种毁灭性的方式将其扭曲。”[ 8 ]仔细分析他的成长过程, 我们可以发现, 他从小就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受到凯瑟琳哥哥的残酷报复, 连佣人也用针刺他, 呵斥、鞭打他。他不仅被剥夺了做人的尊严, 而且被剥夺了爱的权利。所以在他的心中, 一切事物多被扭曲了, 他用及其残忍的手段进行疯狂的报复。他与凯瑟琳的爱也是一种超常规的爱: 他们不是通过取悦彼此来相爱, 而是将巨大痛苦施加给对方; 他们不谈生活在一起, 而是谈死在一起; 他们不是靠进食来维持生命, 而是靠绝食来维持生命。最终都痛苦地死去。这正是他在恋爱上的绝望和畸形心理。

3 结 语

笔者只从以上5 个方面探析了两部作品的悲剧原因, 其实造成两部悲剧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仅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不难看出: 两部著作虽各有千秋, 两位作家也风格各异(一位以强烈的悲剧气氛而闻名, 另一位却以非同一般的叙事方式吸引着读者) , 但他们都以自己独特的笔法, 展示给读者令人震撼的悲剧, 两部作品真正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 1 ][ 3 ] 刘炳善. 英国文学简史[M] . 济南: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 459 , 378.

[ 2 ] 张奎武. 英美概况(上) [M] .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 107.

[ 4 ][ 8 ] 艾米莉·勃朗特. 呼啸山庄[M] . 徐晓雯译.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6. 231 , 230.

[ 5 ] 杨岂深. 英国文学选读[M] .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 38.

苔丝的悲剧篇8

关键词:麦琪 苔丝 维多利亚时期 选择

一.前言

美国著名的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诗中这样写道: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在这首简短的诗歌中,诗人用自己的经验选择在树林中的道路,以暗示我们在生活中所需要面临的种种选择。漫漫人生,我们需要做出的决定很多,但每个分叉路口我们只能选择一条,这或许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之处。英国女作家艾略特也曾说过:“人生就是面临一个又一个艰难的选择。”因为结果是完全未知的,不可预测的,人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选择,而这种选择除了与我们的自身追求有关,也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维多利亚时期前接乔治时代,后启爱德华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牢固建立,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皆飞速变化。但在当时还是父权制占上风,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女性意识开始觉醒,但在经济,政治中的地位仍远远低于男性,她们不享有和男性同等的话语权,甚至受教育的权利也被限制,这种高度依附并屈从于男性的情形在婚姻中更为显著。婚姻是上帝对那些遵守社会传统道德观念人的奖赏,是判别女性道德的唯一标准。这种狭隘的道德观深深的压迫着女性,而这恒定判断本身就是从以男性作为主体地位的观念出发的。因此这些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都不同程度上压制着女性的独立意识与自我实现,使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在群体认同与自我实现中艰难地选择,在精神困苦与沮丧中苦苦挣扎。

二.麦琪在群体认同与自我实现中的艰难选择

麦琪是《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主人公,小说主要围绕麦琪的成长展开:少年时无拘无束、热烈而纯真的麦琪,青年时自我压抑、切割心灵的麦琪,成年时矛盾却又充满成熟魅力的麦琪,展示出了麦琪当自我面对人生时的巨变、爱情的萌昧、亲情、友情、人格独立这一系列难题时的挣扎和犹豫,也真实体现出我们现实中每一个人都可能多多少少遭遇过的心理困境。

这个世界在麦琪的眼中确实充满了各种矛盾。当她对菲利普有好感时,他却是麦琪父亲的敌人的儿子,菲利普父亲使得麦琪的父亲破产并卧床不起。当她遇到真正喜欢的斯蒂芬时,他已经是麦琪表姐露西的未婚夫。如果麦琪出于自我的满足并与菲利普保持这种亲密知己关系的话,她就必定会伤害父亲与哥哥的感情。如果麦琪顺从自己的心意与她钟情的斯蒂芬相爱的话,她就必然会伤害她的表姐露西并承担着公众的舆论评判甚至是家族声誉的毁坏。

麦琪一直在群体认同和自我实现中挣扎。年幼时的麦琪有着父亲家族冲动,敏感,任性等特点,她对家人有着无私的爱,默默承受着一个代表男性传统社会势力的哥哥的控制。哥哥汤姆对麦琪很好,但是这种好是建立在麦琪的绝对服从的基础上,在汤姆的价值观里,他把自己放在拯救家庭英雄的位置上。所以对他来说掌控着麦琪的生活甚至情感是毋庸置疑的,他经常用极端的方式惩戒麦琪来表达深沉的爱。与此相反麦琪的爱是无私并宽容的,她非常爱汤姆并不惜为他做一切,麦琪的内心是非常渴望得到汤姆的认同的。

但另一方面,麦琪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这种独立的个性使她不甘于绝对服从哥哥的决定,这种矛盾的心态在她的感情生活中也得以体现。一方面,她有着自己内心对于爱情的渴求与追求,渴望得到家庭与社会的理解,而这两段感情都是家庭与社会所不容的。麦琪与菲利普的感情与家庭的利益有冲突并受到了哥哥汤姆的激烈反对,与斯蒂芬的感情更是与维多利亚时期所尊崇的价值观相悖。在群体的认同和自我实现中麦琪最终没有突破自己的困境,无奈地选择了妥协。放在社会历史背景下,麦琪的悲剧似乎又是必然。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由于社会的束缚女性始终处在进退两难的矛盾状态,麦琪作为社会转型的牺牲品侧面体现了整个社会男性霸权的思想体系。

三.苔丝的自我选择与现实的利诱

苔丝是《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主人公,作者哈代称之为“一个纯洁的女人”。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天真纯洁的女孩被后惨遭丈夫抛弃的悲惨生活。苔丝出身贫寒,年轻时遭亚雷侮辱。在维多利亚时期,是判别女性道德的唯一标准。如果一个女人在结婚前失去了贞洁就被整个社会无条件的当做不道德的人,无论她的道德多么的高尚,心灵多么的纯洁。而与之相反,对于男性却没有统一标准。男性可以不负责任的随意玩弄女性并让女性承担最后的沉重后果,使她永远摆脱不了这个人生得污点。亚雷代表的就是品德败坏,随意玩弄女性的资产阶级邪恶势力,他滥用自己淫欲的天性步步紧逼并玷污了苔丝从而毁掉了苔丝一生的幸福。处在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背景,考虑家庭的生活负担以及失身的现实,在当时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嫁给亚雷摆脱社会的舆论,同时也可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而苔丝作为新女性的代表勇于自我反抗选择离开亚雷,正是因为她的纯洁使她做不到和她不爱的人鬼混,即使在失身后仍然对生活抱有美好的幻想。苔丝所做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选择是在新婚夜里要不要告诉他心爱的安玑自己惨痛的经历。最终苔丝不顾母亲一再叮嘱,选择向安玑坦白自己的过去。如果苔丝选择向现实利诱低头,不告诉安玑,她会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并得到幸福。但苔丝不顾社会的背景,听从了自己的心只为追求不惨杂质的爱情。因为苔丝的眼中,爱情是信任,是毫不隐瞒。正是由于这一选择导致了她婚后被抛弃的悲惨命运。自己曾与有放荡经历的牧师的儿子安玑却还是没有办法理解苔丝,他感觉到自己受了愚弄,曾经心中深爱的女人马上变为“不洁”。不难发现在当时对男女实行双从道德标准,而这背后是当时狭隘的道德观和传统观念在作祟。

四.结语

人生道路上每个岔路口的选择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麦琪和苔丝在她们不同的人生经历中做出了选择。麦琪在群体的认同和自我实现中最终没有突破自己的困境,无奈地选择了妥协。苔丝在现实的利诱中听从了自己的心。无论是麦琪还是苔丝最终都没有得到自己的幸福,成为了维多利亚时期道德与社会观念的牺牲品。通过这两部伟大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地位以及主人公悲剧的道德根源。

参考文献

[1]吕银平.天平上的“爱情”与“亲情”―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M].外国文学研究,2011.10

[2]胡宗锋.英美文学精要问答[M].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

[3]黄静.论苔丝的悲剧[J].西北民族学报,2002.6

[4]王纠.传统和现代的冲突与融合――维多利亚时期典型特征[J].丽水师范学校学报,2001.2

上一篇:幸福赌注范文 下一篇:初中物理电学计算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