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来历范文

时间:2023-11-13 22:13:03

小年的来历篇1

罗素说:“有大型的历史学,也有小型的历史学;两者各有其价值,但它们的价值不同。大型的历史学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是怎样发展成现在的样子的;小型的历史学则使我们认识有趣的男人们和女人们,推进我们有关人性的知识。”他的大型小型之说,可以理解为宏观史学和微观史学,宏观史学让我们了解人类存在之前和之后的种种变化,例如大自然的演变、人类社会的生成和发展,其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等等的状况;微观史学则让我们了解历史中活动着的具体的人,从王公贵族到普通百姓,从国事活动到日常生活。总之,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痕迹,有文字或其它的方式加以记载,是真实的,也是客观的。他又说:“然而光是阅读伟大的历史学家的东西是不够的;许多重要的东西,许多令人高兴和愉悦的的东西,是只有随意阅读传记和回忆录才能发现的。”他的意思是:历史不一定是枯燥乏味的,伟大的历史学家的著作常常是意趣盎然的,例如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布鲁塔克和吉本。但是,这还不够,一些专业的历史学著作之外的著作往往给予我们意外的惊喜,这类著作他提到了传记和回忆录。引起我注意的是,他没有提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历史小说。历史小说最能展示“有趣的男人们和女人们”的风采,最能“使人高兴和愉悦”,可是罗素居然没有提,是他忘了吗?还是在谈到历史的时候根本就不应该提历史小说?也就是说,历史小说根本就不能提供历史知识,或者说,历史小说的功能就不是提供历史知识。我相信罗素不是忘了历史小说,而是认为,历史就是历史,小说就是小说,历史不必追求小说的效果,小说也不必追求历史的真实。

罗素是一个英国人,他不可能没有读过瓦尔特·司各特的书。众所周知,司各特是英国有史以来最有名的历史小说家,他通过小说向英国以及英国以外的读者讲述了从中世纪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历史,创造了一大批在那个时代活动的男人和女人。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说:“这位作家的作品曾经统治过十九世纪二十和三十年代的书籍市场,他的影响曾经在欧洲各国风靡一时……” ② 19世纪的人是从司各特的小说中学习历史的。但是,他们学到的历史是真实的吗?他在法国的模仿者雨果说:“司各特把历史所具有的伟大灿烂,小说所具有的趣味和编年史所具有的那种精确性结合了起来。” ③ 可是,雨果的同胞泰纳却说:“我们从瓦尔特·司各特那儿学到了历史,然而这是历史吗?所有那些遥远的时代的图画都是不真实的。只有服装、景色、外表是真实的;行为,言谈,情感,一切别的东西都是文明化了的,被润色了的,用现代的装束安排的。” ④ 一个近代的英国批评家叫做赫伯特·格里尔森的,说的合乎情理:“他的小说不去冒充历史,事实上他对史实和日期都极随便,它们是小说家和诗人所描绘的在某某时期事情可能如何发生的图像,因此它们和历史大不相同之处在于它们令人信服地造成我们对过去某时生活画面的错觉。” ⑤ 这句话的关键在于“错觉”二字:我们对过去某时的生活画面的认识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信以为真,这就是小说的作用,或曰功能。夏多布里昂这样评价司各特:“我觉得他似乎建立了一种不伦不类的体裁;他败坏了小说和历史;小说家动笔写历史小说,历史学家写小说化的历史。” ⑥ 尽管司各特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小说家,我还是认为夏多布里昂对他的评价是正确的。这个评价在勃兰兑斯那里得到了证实:“在岁月的悄然流逝之中,通过发人深省的时间的考验,他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只能受到十三四岁的孩子们欢迎的、每一个成年人都曾经读过但是没有一个成年人再会去阅读的作家了” ⑦ 。这是勃兰兑斯在19世纪末说的话。欧洲的读者已经认识到,通过司各特的小说学习历史只能是读者不成熟的表现,或者是由于广大民众文化水准不高而只能通过听故事的方式来接触历史。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司各特在法国的另一个模仿者身上,那就是大仲马。大仲马的遗体在2002年被移入先贤祠,可以说是备极哀荣,今天他的小说虽然还拥有众多的读者,可是人们已经不认为他讲的故事与历史有什么关系了。如果在19世纪司各特和大仲马的存在是必要的话,那么20世纪以后,还把历史小说当作传播和普及历史知识的渠道,那就不合时宜了。罗素生于1872年,死于1970年,显然已经过了通过小说学习历史的时代,他所以在谈历史的时候不 提及历史小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显而易见,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写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写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韵文’;希罗多德的著作可以改写为‘韵文’,但仍是一种历史,有没有韵律都是一样;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叙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更被严肃的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 ⑧ 亚里士多德说的“诗”通于小说,乃是指一切文学创作。如果我们还承认这个2300多年前的论断是正确的,我们就不会在今天对历史小说发表那么多的歧见。我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论断还是正确的,历经2300多年的岁月的磨蚀,其光芒仍未尝稍减。当然,在我们今天看来,写诗(包括一切文学创作活动)和写历史同样具有“哲学意味”,同样“被严肃的对待”,诗人和历史学家只有功能的不同,并无高下的区别。除此之外,我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论断。

历史小说,指的是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就是说,仍然是小说,而不是历史,因此,如何评价一部历史小说,要看小说写得怎么样,要看它故事讲得怎么样,人物塑造得怎么样,等等,历史不过是提供了一个背景而已。当然,这个背景要不差大格方好,否则就不叫历史小说了。作家写历史小说,实际上仍在“叙述可能发生的事”,想象虚构乃是题中应有之义。所以,“解读历史真相”、“追求历史真实的艺术再现”、“历史科学与小说艺术的有机结合”、“还历史或历史人物以本来面目”等等,不能成为历史小说追求的目标,也不能成为评价历史小说的标准。所谓“敬畏历史,尊重历史”不过是作家的宣言而已,而“敬畏”、“尊重”的结果可能束缚了想象力的翅膀。历史小说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小说的标准。故事讲得好,人物塑造得好,环境描写得好,氛围营造得好,小说就算写得好,至于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之类,是次要的,附属的,允许有疏漏,甚至错误。常常听到一种声音,说是要“还某某以历史本来面目”,例如说要“还曹操以历史本来面目”,要让人们“看到一个作为杰出的人物、英雄人物、真男儿、大手笔的曹操的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这倒是一个绝好的历史和小说不能结合的例证。历史上的曹操和小说中的曹操,是两个人,一个是历史人物,一个是艺术形象,历史人物是客观存在,而艺术形象是作家和读者的长期创造。今天,在一个成熟的读者的头脑中,《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决不会等同于《三国志》中的曹操。当然,今天的作家可以塑造另一个曹操,例如红脸的曹操,如果成功的话,那也只不过是在文学的画廊中增加了一个形象而已,并不会取代那个久已存在的白脸的曹操。如果这位作家比照《三国志》,亦步亦趋,以史料丰富准确自居,那我可以保证,这个红脸的曹操必不会成功。总之,历史小说是文学,不是历史。

年鉴学派的第三代领军人物雅克·勒高夫说:“历史传记是历史研究最困难的方式之一。……20世纪中期,在年鉴学派发起的运动中,除了一些引人注目的例外,传记史学出现了一段空白。历史学家们或多或少地把此类史学著作让他们同一领域里的老对手——小说家们去写了。” ⑨ 可见,小说家与历史学家之间的竞争由来已久,而小说家们多少都抱有与历史学家们一争高低的野心:既写出一部人人争阅的小说,又要不悖历史,写出历史的真实。但是,小说家的作品鲜有不被历史学家指为歪曲历史甚至篡改历史的。何以故?此无它,盖因历史和小说是

两个东西。历史是真实的,客观的,而小说 是虚构的,主观的,使它们分离的东西远远大于使它们相交的东西。成熟的读者洞悉其中的奥秘,他要了解历史的真实,就不会去找历史小说,因为小说中的历史不会得到他的信任;他要享受阅读小说的乐趣,就不去理会小说中的历史,因为小说的生动才能满足他想象的快乐。有人以为,历史本是一种枯燥的东西,若要向人们普及历史知识,采取人们喜闻乐见的小说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于是小说就担负了双重的任务,既生动有趣,又严肃认真;既收想象虚构的效果,又得真实客观的实惠。但是,甘蔗没有两头甜,拆了东墙补不了西墙,其结果是历史小说既满足不了真正渴望了解历史的读者的需要,又在品味小说的乐趣的读者头脑中造成了混乱,使之对历史的真伪丧失了判断的能力,“以史育人”的初衷落了空。其实,对于渴望了解历史的人来说,史学著作并不枯燥;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读一本历史传记,也并不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例如勒高夫就写过一本《圣路易》,译成中文有900多页。全书几乎没有对话,仅此一点,就增强了我的信任感,相信他的圣路易是真实的。

我想,大部分历史小说的写作者都如鲁迅所说:“借古事的躯壳,来激发现代之所憎恨与爱。”与其在历史与小说的结合上争论不休,诸如史实占多少,虚构占多少之类,不如洞悉问题的症结,一刀下去,斩断历史和小说之间的人为的联系,即便是藕断丝连,也比拉郎配好。反之,不能结合的强使之合,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历史讲不好,小说也写不好。书总是要有人读的,培养成熟的读者是批评的任务之一。如果我们的读者都能认识到,小说是虚构的,想象的,不是实有其事的,就不会要求小说要“忠于历史”了,小说也不会“冒充历史”了。总之,历史小说要当作小说来看。

注释

①此文载于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罗素著《论历史》一书,2001年版。

②见勃兰兑斯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英国的自然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0页。③转引自《司各特研究·前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版。

④见《司各特研究》,第64页。⑤见《司各特研究》,第143页。

⑥见夏多布里昂著《墓后回忆录》,花城出版社, 2003年版,上卷,第404页。

⑦见勃兰兑斯著《十九世纪欧洲文学主流·英国的自然主义》,第151页。

⑧见亚里士多德著《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8—29页。

小年的来历篇2

2、【公历】2021-02-14、【农历】二零二一年正月初三 (2021年1月3日)。

3、【公历】2021-02-17、【农历】二零二一年正月初六 (2021年1月6日)。

4、【公历】2021-02-23、【农历】二零二一年正月十二 (2021年1月12日)。

5、【公历】2021-02-25、【农历】二零二一年正月十四 (2021年1月14日)。

6、【公历】2021-02-28、【农历】二零二一年正月十七 (2021年1月17日)。

7、【公历】2021-03-04、【农历】二零二一年正月廿一 (2021年1月21日)。

8、【公历】2021-03-06、【农历】二零二一年正月廿三 (2021年1月23日)。

9、【公历】2021-03-09、【农历】二零二一年正月廿六 (2021年1月26日)。

10、【公历】2021-03-12、【农历】二零二一年正月廿九 (2021年1月29日)。

11、入宅择吉要注意些什么:

(1)选了吉日也不要忽略吉时,根据黄历上面的标注来确定吉时,吉时在一天是分时间段的,比如上午有几个小时,下午有几个小时,晚上也会有几个小时。

(2)入宅风水讲究,小事要做好,切勿因小失大。入宅时,选择好搬家行进的路线,注意避开某些方位和某些地方,比如医院、教堂、大铁塔等。

(3) 若在入宅途中,实在不能避开些方位和某些地方,那么通常在经过时要燃香、撒红纸片为宜。有些朋友不以为然,结果往往搬家后怪事多多。

小年的来历篇3

农历是用我们民族古代历法排列日、月、年并提供有关数据的历书,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古时候,历法并不统一,各个国家、民族、部落都可以制定自己的历法。由于制法的依据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历法,以月亮变化规律制定的历法,叫阴历,以太阳变化规律制定的历法,叫阳历。但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既不是纯阴历,也不是纯阳历,是一种非常科学的阴阳历,它经过了历代的使用、修改、充实而逐步完善。

目前,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一个回归年,总长度需时365.2422天;农历是以月球绕地球运行12圈即12个朔望月为一年,一个朔望月,长度时间为29.5306天,12个朔望月是354.3672天,比公历一个回归年要少将近10.88天,三年后就少了30多天,依此发展下去,就会导致气候颠倒,冬季就变成了夏天,还会造成“十冬腊月涨大水,冲得满地高粱头”。出现这种时序错乱的怪现象,使天时和历法不相符合。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古人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就找出来闰月的办法,保证了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腊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这就是安排闰月的科学道理。农历三年逢一c就是这么来的,但是三年一闰还剩余3天多时间,仍旧不够精确,于是便采用了五年二闰法。五年二闰法仍不够精确,便又采用八年三闰来补救,仍相差2天的时间。又经过历代长时间的观测天象,实践检验,最后确定了19年七闰法。阳历(当今称公历)19年是3939.60天,农历19年(包括7个闰月)为6939.69天,两种历法在19年间只差0.09天,可以说相当精确了。

当然,闰月也不是随意安排的,它是有一定根据的。这里又需要介绍一下二十四节气。农历虽然以月亮每次圆缺为一个记时单位,即每个月的大致时间为29.5天左右。二十四节气却是由地球绕太阳旋转时在轨道上所处的位置确定的。这个轨道是360度的大圆圈,从零度起每转15度(大约15天左右)为一个节气。零度为春分,15度为清明,30度为谷雨……接着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依次排列到360度,共二十四个节气。所以农历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利用二十四节气指导各季节的农事活动是很科学的。

农历规定立春、惊蛰、清明等十二个为节气(都在公历的上半月);雨水、春分、谷雨等十二个为中气(都在公历的下半月),而且要求每月要有固定的中气。即雨水必须安排在正月,春分一定要安排在二月……冬至安排在十一月,大寒安排在腊月。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很不协调的问题。

因为公历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12个中气之间的平均间隔约为30.5天,而农历月球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只是29.5天,一个月要差1天,因此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上的日期就不是固定的,要逐月推迟1天,一年累计就要推迟11天左右。由于农历大月只有30天,小月是29天,中气日期推迟到某个月末时,下个月就可能没有中气了。因此农历规定,凡排不出中气的月份,就是上个月的闰月。

小年的来历篇4

架空一词古已有之,语出唐朝诗人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今研至论,渊乎有味,非游言架空之徒,喜未尝不至也。”但,现代架空的释义却源于日本,因此,我国架空历史小说也是受到了日本的影响。日本小说家田中芳树于1982年所创作的架空历史长篇《银河英雄传》被誉为“20世纪架空历史小说最完美杰作”,此书可以说是国内架空历史小说创作的直接源泉,在国内众多小说读者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上世纪90年代初,黄易先生所著的《寻秦记》一直被视为我国穿越类小说的鼻祖,但其影响在出版之初当时并不广泛。直到2001年,香港TVB电视台播出根据《寻秦记》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架空历史才算真正的进入大众视野之内。其后,出现了许多的同类的电视剧,如《穿越时空的爱恋》等。

随着电脑在我国的逐渐普及以及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大家开始在网上发表评论,后来到文章,慢慢的变成小说,慢慢的无所不包。网络,这个神奇的平台,为架空历史小说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养分。

中华杨的《异时空――中华再起》可以说是一道分水岭,这里仅仅指这本书开了网络小说收费的先河。但从这本书大卖以后,或许因为利益,或许因为爱好,架空历史类的小说纷纷出现。其中有好有坏,但是粗制滥造,文笔差,情节差的垃圾作品占了绝大多数,架空小说进入了一段创作低潮时期。但是,大浪淘沙,留的住的往往都是金子。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仍然有许多作者坚持架空历史小说的创作,并且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已经逐渐摆脱了刚开始时的浮躁,并反映在其作品中。有些优作品已经开始讨论我国古代社会各个方面的制度,无论主角命运如何或者其文笔和情节设置的怎样,仅这点就已经使文章变得十分突出和耀眼。

纵观架空历史小说的发展历程,2004年可以被看作极为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优秀的架空历史小说呈“井喷”式出现,相继出现了像酒徒的《明》、阿越的《新宋》这样在写作水平和思想层次都趋近成熟的作品。所以,我们大概可以以2004年为界,之前的大多数架空历史作品都不够成熟,表现方式上也较为偏激,作者多带着一种民族主义的不甘和义愤,虚构一些主角带着十分先进的科技或者是武器回到过去,然后所向披靡、灭日屠美,最后建立起一个统治着一个甚至多个大洲的强大的的故事,表现出一种迫切的想改造历史的愿望。典型的代表当属掀起了架空历史小说创作热潮的《异时空――中华再起》。直到2004年酒徒《明》与阿越《新宋》的相继问世,这才真正改变了国内架空历史小说的现状,推动了架空历史小说逐渐走向成熟。此后,涌现了一大批值得回味深思的作品。大爆炸(后改笔名灰熊猫)的小说《窃明》,开始时因其前几章晦涩难懂的描写而应者寥寥,但是第七章之后极其出彩的战争场面描写以及其与众不同的历史观,受到了资深读者们的热情追捧。其后,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有才华的开始投入到架空历史小说的创作当中,月关的《回到明朝当王爷》在各大文学网站月票榜、点击榜中一直居高不下,庚新也相继推出了《恶汉》《篡唐》《曹贼》三部曲,正是在这样一个无论作者还是小说的质量都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架空历史小说的发展开始进入健康快速的时期。

2011年起,随着穿越三部曲《步步惊心》《宫1》《宫2》在内地的热映,我国开始掀起了一阵强劲的穿越浪潮,网上的架空历史小说的数量骤然增多,穿越电视剧也倍受关注。但是,随着浪潮涌来的不是春天,而是严冬。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许多历史功底不厚,文学素养也不高的人纷纷开始写架空历史题材,历史逻辑极其混乱,内容跟质量更是无从谈起,毫无美感可言。再者人们对穿越类的电视剧也产生了审美疲劳,已经有许多人开始反感这种随意篡改历史的行为。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对影视创作的乱象提出反思。他指出,“现在穿越剧毫无历史观可言,整体思想内涵没有提升,只是好玩好看、新奇、怪异,而人物设置更是天马行空,这类穿越题材对历史文化不尊重,过于随意,这种创作主张不足以提倡。”

到现在为止,差不多已经经历了两年繁荣的架空历史小说好像已经进入了一个死胡同,就像之前盛极一时的玄幻小说跟盗墓小说一样,当写作的质量大打折扣,相同的写法、剧情不断上演,我们不禁想问,这类小说还能走多远呢?(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欧阳萍. 《网络时代的文学命运》[J]. 安徽文学论文集 .

[2]龙柳萍. 《网络架空历史小说的欲望叙事和接受心理》[J]. 河池学院学报, 2013年(3 期).

[3]许道军、 葛红兵. 《叙事模式・价值取向・历史传承――“架空历史小说”研究论纲》[J]. 社会科学, 2009年(第3期).

[4]许道军、张永禄. 《论网络历史小说的架空叙事》[J]. 当代文坛, 2011年(01期).

[5]于开拓. 《架空历史小说概议》[J]. 飞天 2009年(10期).

小年的来历篇5

可是这天,杨历一脸的笑容,比捡到黄金还要开心。原来市电视台要举办一个《非常男孩》的选秀节目,电视台已经作出承诺,获得冠军的人,可以参加偶像剧的演出。杨历在心里渴望获得冠军,渴望参加偶像剧,渴望借着这个机会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代的偶像!于是他赶去电视台报了名。

在比赛中,杨历一路顺风,PK了很多对手,进入了最后四强。

到了这个时候,杨历的劣势显露出来了,因为相比之下,另外的三个选手比他优秀得多。

杨历心里怕得慌,他可不想倒在最后的决赛圈上。这怎么办呢?他急得直搔头,得想个法子挽救自己才是。这时外面有人叫:“杨历,到出车时间了。”杨历应了一声,急忙爬上班车。原来他的职业是个班车售票员。

杨历正对乘客们售票的时候,忽然传来一声惊叫:“我的钱包呢?”原来有个大妈的钱包不见了,正在惊惶地乱叫,可以想得出,这是小偷干的。

杨历这趟班车上经常发生失窃的事情,他很恼火啊,便厉声喝问:“谁是小偷,给我站出来!”有个小胡子掩嘴偷笑了,有哪个小偷会笨到自己站出来承认钱包是他偷的呢?可是有个老大爷猛然指着小胡子,叫说:“是他偷的,我亲眼看到了!”小胡子脸色勃然大变,迅速掏出一把弹簧刀,刺在了老大爷的肚子上,鲜血流了出来。

整个车厢的乘客们都被吓呆了。

小胡子用弹簧刀指着司机,命令停车。看着弹簧刀还淌有血水,司机惊得要命,听从了小胡子的指挥,把车停住了。小胡子就蛇一般钻出了车外。忽然,杨历追了过去,可是小胡子把手里的弹簧刀一扬,他就站住了,到底怕那带血的刀啊,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小胡子扬长而去。

此时此刻,杨历只有叫司机将车开往医院,急救了老大爷。由于老大爷是在他的班车上受的伤,他必须要承担责任,便付了全部的医药费。

看着辛苦赚来的钱进了医院的口袋里,杨历恨死了那个小胡子,不就是仗着有把弹簧刀吗?他想,只要我手里也有刀,就不用再怕谁了!

杨历便到厨房里找了把菜刀,磨得锋利无比,然后嘿嘿地冷笑了。

第二天,杨历又出车了。

同样,班车里又发生了失窃的事情。

不过这次杨历显得气势汹汹的,他从汽车后视镜已经看到小偷是谁了,只见他命令司机将车停住,用手指着一个小青年,说:“是你偷的钱,给我交出来!”小青年急忙手一扬,已经多了一把弹簧刀,朝杨历扎去。杨历嘿嘿地冷笑,从腰间取出菜刀,猛力一挥,只听啊的一声,小青年拿弹簧刀的手断了,鲜血不断地流出来,痛得他杀猪般叫痛。

乘客们吓得纷纷缩到角落里去。

许多乘客吓得嘴唇发白,心中暗想今天倒霉,遇上了砍人狂。

杨历捡起小青年被砍断的手,塞进他的口袋,然后开了车门,把他生硬地推了下去。然后命令司机开车离去。司机却担心地问:“他会不会死掉?”杨历说:“莫替坏人担忧。”

班车又上路了,这一路平安了,没有谁的钱包再被偷去,因为车里的小偷看到杨历手里还沾有血迹的菜刀,都怕得蔫了。

于是杨历砍断小偷的手的事情在人们之间传开了,小偷们也听说了这事,吓得不敢在他的班车里犯事,有谁不怕被他逮住砍手呢?于是,他的班车得到了安宁。

这事还惹来了媒体的关注,有人在报上撰文说杨历这样做是故意伤人,是犯罪的,但至今被砍了手的小偷一直不敢露头,所以,杨历还是没事。但民间里,很多人赞同杨历这样做!

一个叫赵冬的小记者,认为杨历砍小偷的手的事情,值得报道,便采访了杨历。

第二天,某某时报的娱乐版块头条刊登了杨历的新闻,标题是这样的:《非常男孩》选手杨历砍贼记。把杨历如何砍断小偷的手的事情详细地写了出来,最后新闻说,听说小偷就此事将要起诉杨历故意伤人罪,而本报也会作进一步的跟踪报道。写这报道的人,当然就是赵冬了。

全市的民众都被杨历砍小偷的手的事情吸引了,当天这份报纸卖火了;电视台得知这事,也作了报道,引发了一番议论:我们有没有权利砍小偷的手?这场议论轰动了全市,大家茶余饭后都在谈论这事。于是所有人都知道杨历这个人,也都知道杨历是参加《非常男孩》的选手。

也就在当晚,《非常男孩》半决赛开始了。

杨历PK的对手是有人气王之称的选手,可是当他站在舞台上,人气王变成了他,刹那间台下的观众们把荧光条摇得一派火红,无数的人高声呼唤杨历的名字,乱成一片,全都是为杨历助威呐喊的。

于是整场PK赛,杨历的人气高涨不止,在手机短信投票时,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手机投的票,绝大多数是投给杨历的,最后,他胜出了,杀进了决赛。

虽然准备决赛的事情很多很忙,杨历还是抽空外出去逛街,逛着逛着的时候,他拐进了一条巷子里,进入了一户人家。

这户人家的主人竟然是被杨历砍断手的小青年的家。小青年热情地迎接了杨历,这时只见他的手是完好无损的。这是怎么回事?其实,那只是杨历和小青年合演的一场戏。杨历砍断的,只是假手,在假手里灌了猪血,所以鲜血乱溅,以致全车的乘客都被杨历蒙骗了。当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恐吓那些想要偷钱的小偷。顺便当新闻一样传扬出去,让杨历成了人人谈论的名人。

两人坐下来,发觉少了个朋友,杨历便掏出手机:“我到了,你也快过来喝杯酒吧。”手机那头嗯了一声,不久之后,来了杨历约的朋友,竟然是赵冬。

赵冬是杨历的朋友。他在报纸上写了关于杨历的报道,只是作了一场秀,目的显而易见,宣传了杨历,让杨历在PK赛上人气大增,一举击败对手。

三人围着桌子坐下,把酒言欢。

赵冬得意地说:“我们接着做下一个步骤吧!”他便起身退出几步远,举起照相机,让杨历和小青年拍了照。最后他笑呵呵地说:“明天,你们的照片就会上报纸了,下面还配有一段文字:经过本报记者赵冬的追踪调查,杨历怒砍小偷的手,是一场戏……”

第二天,按照设想的那样,杨历和小青年的合照上报了,报纸热销,全市民众都觉得杨历玩的是心跳。电视台又进行了报道,同样引发了新一轮的议论:这样的戏该不该演?大街小巷里,人们又开始议论杨历的事。

这家伙又成功地作了一次秀!

到了晚上,就是《非常男孩》的决赛了。杨历踌躇满志,满有信心将对手PK掉。而他的对手是个歌唱得跟张学友很相似的选手,有粉丝叫他小张。

PK赛开始了,一系列的歌艺、舞技之类的表演之后,无论哪一方面,小张都比杨历做得好,可是,全场的观众们,呼唤的始终是杨历的名字,这样小张明显逊色了。杨历心中暗想,小张,你做得再好,都是没用的,我人气高,到投票时,大家投的都是我的票,冠军始终是我的!

终于挨到了决赛的尾声,就是投票了。在投票之前,主持人请评委们对杨历和小张作一下评判,十个评委中,有九个看好杨历,不为别的,只为他的人气,实在是太旺了,谁都得向他靠。

只剩下最后一个评委,他站到场中间来作评论,指着小张说:“我觉得这位选手没有资格参加比赛……”接着他说了一番侮辱小张的话语,足有十分钟那么久,说得小张当场落泪了。顿时惹得台下的观众对这个评委十分不满,转而同情了小张。

有人振臂高呼,要这个评委滚出舞台!此言一出,观众们都齐声响应了,吓得主持人慌作一团,有人说:“不开除这个侮辱小张的评委,我们就退场!”

所有的观众都要求用退场来抵制这个侮辱小张的评委,主持方没办法了,只得让这个评委退出舞台,这才让激烈的气氛慢慢平息下来。可是小张还在抽泣着,包括杨历在内的人,都觉得他太可怜了。

接下来,主持人宣布投票时间开始了,场外场内的手机短信下雨一般投起票来。在舞台上大屏幕里,显示的是杨历和小张的投票记录,只见刚一开始,小张的票数就飙升异常,一下子就超过杨历绝大半。

杨历脸色变了,他意识到,小张之所以票数多过他,是因为小张刚才被评委当场侮辱,大家可怜他、同情他,所以投他的票,给他安慰。

很快结果出来了,是小张胜。

小张兴奋地跳起来,而就在这时,那个刚侮辱过小张的评委,却躲在台后,偷偷地朝小张伸出两根手指,做了个V字形的胜利手势,来庆贺小张的得胜。原来,这个评委是小张的未来姑丈,他刚才侮辱小张,只是作了一场秀。

杨历垂头丧气地退出舞台,他失去了冠军,同样失去了参加偶像剧的演出的机会,只得老老实实地回去做售票员。

此时此刻杨历的班车飞快地驶在公路上,忽然,传来一声惊呼:“我的钱包不见了!”又有人被偷去钱包了。自从杨历和小青年的合照上报之后,小偷们也看到了,知道杨历砍小偷的手,不过只是一场作秀,便不惧怕他了,又重返他的班车上行窃。

杨历回头时,便见到一个小偷,正冲他阴阴地笑,那表情分明是告诉他,是我偷的,你能奈我何?杨历只是漠然地转头看出窗外,装作看不到的样子。小偷得逞,偷得更疯狂,班车上很多乘客被他偷去了钱包。

过了几天,杨历拿着录像带往派出所走去,交给民警,让民警放映出来,于是便看到一幕幕小偷在他的班车上频频偷窃的画面,清晰可辨。原来,他在公交车上装了监控摄像头,把车上小偷们行窃的场面都录制下来了。

民警根据杨历提供的线索,把小偷们都逮住了。

杨历的班车安宁了,没有小偷出现过,因为谁都怕他的监控摄像。

不过很快报纸有个报道,说杨历这样做,是侵犯隐私权的,说他没有权利私自安装监控摄像。电视台也引用作为新话题发了报道,于是引发新的议论:班车上安装监控摄像,有没有侵犯民众的隐私?

小年的来历篇6

(1)小学教师的具体条件:

中师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可确定小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大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两年,可确定为小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

(2)初中教师的具体条件:

大专毕业,见习期满,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二年,可确定为中学二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大学本科毕业,见习期满,可确定为中学二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

(3)高中(中专)教师的具体条件:

大学本科毕业,见习期满,可确定为中学二级教师或助理讲师职务任职资格;硕士学位获得者,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可确定为中级职务(中学一级或中专讲师,下同)任职资格;取得双学士学位和研究生班毕业人员,在取得最后一个学位或毕业后,可聘任为助理级职务,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的,可根据岗位需要参加中级职务的评聘。

2、函授五大毕业生(包括业大、自考、夜大、函大、电大等)初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即对于部分先参加工作后取得合格学历的人员,其毕业前后所从事的工作必须与毕业专业对口(含相近),方可按以下原则初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硕士研究生确定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资历为毕业前后加起来三年,其中毕业后至少一年;本科毕业生确定助级任职资格的资历为毕业前后加起来一年半,其中毕业后至少半年;大专毕业生确定助级任职资格的资历为毕业前后加起来三年半,其中毕业后至少一年半;中师毕业生确定为员级任职资格的资历为毕业前后加起来一年半,其中毕业后至少半年。非教师系列专业不对口的人员,属已列入全国统一资格考试系列的,参加考试取得资格,其余人员都按各系列职评要求参加必要的专业知识考试或继续教育培训。

3、初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需填写《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首次确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批表》一式二份,单位签署意见,报主管部门和区人事局审批。研究生以上学历确定中级任职资格,经逐级审核后报市人事局审批。

二、中小学(中专)教师正常晋升任职条件

1、任职年资(计算到当年12月底):

任职年资是指受聘担任某一专业技术职务的工作年限。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历的计算有如下规定: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历一律从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之日算起,计算到申报当年的12月底止。在此期限内已到达离退休年龄的,除按规定经批准延长离退休年龄者外,不列入申报范围。因工作变动转换了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的人员,其任职资历的计算可按转系列前后实际受聘担任相应职务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累加计算。

(1)晋升中级职务(中学一级教师、中专讲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已聘任中学二级教师职务或助理讲师职务4年以上或小学一级教师职务5年以上。

(2)晋升高级职务(中学高级、中专高讲和小学中学高级教师):已聘任中学一级教师职务或中专讲师职务或小学高级教师职务5年以上。

2、学历要求:

(1)晋升中级

高中(中专)教师、中学教研员和教科所等教育机构工作的教师应具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对职业高中专业课教师学历要求,可放宽到具备大专学历且本科在读,从2011年起必须取得本科学历。初中教师应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合格学历为中师。凡201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申报小学高级教师职务的,必须取得大专以上学历。

(2)晋升高级

高中和中专教师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从2011年起,35周岁以下的高中教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必须具有研究生学力。初中教师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从2011年起,凡2009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申报中学高级任职资格的,必须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应具有中师及以上学历。小学教研员和2009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小学高级教师申报小学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以后逐步达到本科学历。

(3)对先参加工作后取得规定学历的人员,申报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年资要求,分别为取得规定学历后任职满3年、2年以上。所取得规定学历的专业必须与所从事专业对口(含相近、交叉),否则不予申报。

(4)对2010年—2011年招收的第二专业专科教育的学生,在取得第二专业专科教育毕业证书的同时,加发一张“学历视同成人本科”的学历证明。对同时持有上述两种证书的毕业生,承认其成人本科学历。

三、破格

初级教师不搞破格。中、高级教师职务的学历破格从严,除了特别优秀外,40周岁以下的教师不搞破格;任职年资破格不起过一年。每人只能破格一项学历或年资。

(一)中小学教师破格晋升中级职务条件

对不具备规定学历,担任助级职务期满或具备规定学历任助级职务期未满的教师,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三条,可破格推荐晋升中级职务:

1、在省、部级专业性学术会议上交流并收入汇编或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两篇以上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2、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四等、本市三等或县级一等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者。

3、长期任班主任工作,并在任助级职务期间,所带班级获得过县(市、区)教委以上部门授予的先进班级荣誉称号。

4、获县级及以上劳模、先进工作者;宁波市教委及以上部门授予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团队干部、市教坛新秀、市红烛奖、省春蚕奖或两次被县(市、区)级教委(局)授予上述荣誉称号者;评为县(市、区)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5、在设置中级职务岗位的学校中,主持教研组以上主要教学业务工作三年以上或在农村乡镇及以下基层学校任教十年以上,现仍在乡镇基层学校工作的。

6、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年以上。

(二)中学教师破格晋升高级教师职务条件

对虽不具备规定学历,担任中学一级教师职务满五年或具备规定学历担任中学一级教师不满五年,具备下列五项条件中的三项者,可以破格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

1、学校教育、教学主要业务骨干,在教育、教学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较强的专长和丰富的经验,成绩显著,在同行中具有一定知名度。

2、获国家、省(部)或市(地)级劳动模范,省特级教师,全国或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省春蚕奖,省教坛新秀、省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3、正式出版过较有价值的本学科教材、专著、译著或教学用书。

4、在教育、教学研究和指导教师方面成绩突出,效果显著,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三等奖,部、省级二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者;

小年的来历篇7

“农历”是中国的一种历法,又名夏历、旧历、阴历。相传是从夏朝流传而来,有“夏历”一说。由于当时传统历法在农村使用较普遍,于是改名为“农历”。事实上,夏历最早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根据甲骨文和一些典籍的记载,一般认为其出自殷商时期。

农历以(月亮)朔望周期来定月,有阴历的成分;设闰月以均衡一年的周期,另外设置二十四节气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这又有阳历的原则,因此其属于一种阴阳历。农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的日期做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平均约长29.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称“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称“月小”。农历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左右,所以每隔三年要安排一个闰月,隔两年再安排一个闰月,平均19年中有7个闰月。月份的名称依“中气”而定:含“雨水”的月份称为正月,含“春分”的月份叫二月,含“谷雨”的月份为三月,含“小满”的月份为四月,含“夏至”的月份为五月,含“大暑”的月份为六月,含“处暑”的月份为七月,含“秋分”的月份为八月,含“霜降”的月份为九月,含“小雪”的月份为十月,含“冬至”的月份为十一月,含“大雪”的月份为十二月。不含“中气”的月份即为闰月,以上个月的月份称“闰某月”,如上个月是八月,就称“闰八月”。“农历”虽然有“农”字,但是作为历法指导农时的效果并不见佳;而且农历月的大小很不规则,有时连续两三个甚至四个大月或连续两三个小月,历年的长短也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了西方通行的格里高利历(即公历),两种历法并行。至今,在我国及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家仍以农历来推算日期,如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合称“干支”,中国古代用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天干共有十个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十二个符号: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在我国殷墟出土的文物中,有甲骨上刻着完整的六十甲子,说明我国至少在商朝时就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

用干支纪月,其方法为:遇甲或乙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遇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遇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遇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依照正月对应的干支,其余月份即可推出。相比常用的干支纪年,干支纪月法一直未普遍实行,多是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具体来讲,就是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如此,每六十年就是一个周期(第一年为“甲子”,第二年为“乙丑”,第三年则为“丙寅”,以此类推),民间称之为“六十年转甲子”。例如,1865年为农历乙丑年,那么六十年后的1925年同为农历乙丑年,周而复始。后来由于此法纪年重复太多,到了汉武帝时便开始用皇帝年号纪年了。干支纪年法在我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古人还用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如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出生的人属“牛”;凡是含“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出生的人都属“鼠”。以此类推。

小年的来历篇8

关键词:《青白盐》;家族史;空间化叙事;苦难叙事

《青白盐》是马步升厚积薄发的一部作品。小说通过对一个家族四代人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在一段特殊复杂的历史时期人们的苦难命运。小说运用新历史主义的写作手法,消解了大的历史背景而突出描写家族史,运用苦难叙事的手法,展示了人性的复杂。

一、奇丽的骨骼一历史的颠覆与消解

家族史总是在一段历史背景中发生发展的,小说突出了家族史但又将家族置身于历史的洪流中,不管是家族的败落还是人物的悲凉命运,最终都成为大大小小的历史。

首先,小说淡化了历史情境,历史被消解为“碎片式”的“小历史”。从清末殖民者对中国的侵略到民国初年社会飘摇动荡,从运动到改革开放以后,一个家族四代人的命运历程勾勒出了中国的一段历史。小说唯有开篇第一句交代了事情是发生在一八九九年,此后便再没有明显的历史场景和历史过渡的描写,而是以人物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作为提示,表征了这段百年历史的发展轨迹。小说抛开了那些人们熟知的大历史,深入到了历史的最为细微幽深处,“挖掘那些为人们所习以为常甚至常常视而不见的细小事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社会、文化历史内容。在这种历史叙述中,民族、国家、战争这些宏大的事物隐退了,历史细微化了,历史由大写的历史变成了小写的历史”。小说在叙事时将目光从对传统历史宏大叙事的叙述转向对历史的局部与细微处的描写,通过家族的荣辱兴衰以及平民百姓的悲欢离合,完成了从宏观向微观的叙事转变。碎片式的小历史却成了大历史的影射,通过小人物的命运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其次,家族的历史成为亮点,在被消解的历史中展示人间百态。《青白盐》正是以家族史为历史发展的缩影,以青白盐为故事的发展线索,把叙事重点放在家族成员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青白盐》打破了以往家族为本位的叙事理念,追寻着作者自己所经历过的生活足迹描绘着家族的荣辱、人生的轨迹。小说描述的是家族的故事,可是家族故事和人物命运直接演述了历史的发展过程,反映了马步升对这段历史的人性化解读,彷佛是历史直接在为观众表演,而家族的演变只是历史的表现符号和注释,传递着历史的信息。一段真实的青白盐历史,作者却让它充满了偶然性和荒诞性,贪婪、、奸诈等人性中劣质的一面却被披上了华丽的外衣,在暮霭沉沉的历史中谱出的是一曲家族兴衰的悲歌。小说中历史只不过是一个载体,小说真正的目的在于探究掩藏在历史背后的人性、生命及存在。

小说没有一以贯之的道德标准、善恶定论,人物的塑造让传统的道德规矩在已被消解的历史驱使下破碎颠覆,甚至具有浓厚的狂欢化意味。“狂欢化一方面应合了后现代文化潮流对种种‘中心主义’的消解,另一方面标举了一种新型的诗学比较观,即:在众声合唱、多极共生的时代,任何一种思想或话语所尝试的‘独白’企图,最终都以将一种喧闹近乎喜剧的情景收场。”小说以家族为单位来揭示人间百态,处处可见喧闹混乱的场景:马正天带领脚户闹官府、海豁豁杀猪、叶儿干妈和年干部……在这个家族中总会上演一出出的闹剧。少了以往家族小说争权夺利的场面,多的是对小人物生活状态的本真描述和对人的本能欲望的发掘。一个家族成为一种群体性生存状态的写照。

二、时间性的消解――空间化叙事

在小说中,传统的作者和叙事者的关系消失了,叙事视角的转变将物理空间的断裂通过心理空间来弥合。

首先,历史的时空连续性被打破。在小说中,叙事视角和人物关系频频发生转化。历史的时间连续性被打破,打断了正常的叙事节奏,让情节相互穿插,出其不意,令人目不暇接。在叙事视角上,“以边缘化的个人视角拆解革命历史叙事的整体性和权威性,以叙说历史的方式分割着与历史本相的真切联系,叙述者不时出入于历史和现在之间,呈现出开放式的对话状态”。作为一个被空间化的时间点,“现在”被再一次融合进了“过去”之中,成为了一个承载着超越当下意义的过去。作为叙述者的家族第四代人的“我”,就像是小说时空连续性的切割线,扮演着让小说从时间性走向空间性的角色。有时候是以画入景,有时候就直截了当的进行场景转换,但却是有因有果。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不再是连续不断的历史洪流,而是一个洋溢着生命气息的“现时瞬间”。这种历史时空的不断转变,让四代人的命运交相互映。似是回忆却回忆的如此真切,像是跨越时空的现场旁观者。

其次,通过叙事者“我”缝合了时空的断裂。小说中的“我”也就是蛋蛋娃,他是家族的第四代人,是整个家族故事的全知者和讲述者。为了达到断章但又让读者读来觉得合情合理的空间化的叙事效果,“我”向读者讲述了自己祖先们丑陋而又光荣的过去以及碎片化的家族史。通过叙述者“我”的追溯,缝合了由时间产生出的历史缝隙,进而建立起了一个与祖先精神相一致的视角。在小说中“我”作为倾听者、叙述者似乎无处不在,不断的窥视他的祖先们的内心世界,并且将过去与现在粘合起来。“我”的存在重建起了家族的谱系,不时打断现时的叙述而追溯到某个“此刻”,或者直接跳跃到将来的某个“瞬间”。小说其实只有一条线索,即家族的太爷马正天、爷爷马登月和孙子“我”这四代人,只是在这一条家族的生命链里插入了和这三个人有关的人物的生存命运,而“我”作为讲述者自始至终的穿插于其中,所以小说虽然在空间上显示的是断裂的,但读来却是脉络清晰,由“我”弥合了空间的断裂感。

三、苦难的底色――生命最终归于沉寂

“青白是盐的颜色,或青或白,是男人抛给女人的眼色;清白是女人的底色,而盐是女人在男人身上品出来的味道。”这便是《青白盐》的灵魂。小说正是加入了浓烈的盐的味道,用歇斯底里的语言,诉说了在那段历史背景下一段段苦难的经历。

首先,用苦难叙事的手法,展示了个体在历史中无以逃避的生存困境。“苦难之为苦难,正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的信心,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青白盐》在开篇就写了西峰人的传统:“年是节,年是关,过节如过关,富人过年,穷人过难,喜庆中透着艰难”。以苦难为基本底色,“将人的欲望作为人物命运与历史发展的动因,在深入挖掘人性与传统文化中的生存欲、、权利欲、嫉妒、家族意识等在任务性格发展与历史前进方向中的推动作用与决定性地位的同时,更表达了对人的本身与民族文化的关照与反思。”欲望成了个人陷入生存困境的推动者。小说并没有将苦难仅仅空洞的指向抽象的“历史”“社会”,还增加个人内心的沉重,因为历史的苦难和个体命运的苦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小说的主人公马正天,他在财富聚集的过程中剥削着贫苦

人,但这种剥削有一定的人道味所以便显得隐晦些。当人们认为他理应被家族内外的人尊敬和赞扬时,却终究被他所信任的人背叛。“‘英雄’的审美取向又都与以往不同,它们与凡人的界限不甚明了,天生具有人的人性弱点,而历史又往往在偶然巧合的情形之下将他们推为英雄,而英雄壮举的背后又深埋着对人性复杂性的揶揄反讽。”0那是一个扭曲人的心理的时代,马正天的命运成了一种文化与时代的融合与矛盾的投射。还有姗姗来迟的女主角泡泡,作为知府家的丫鬟,“肌肤胜雪,面如皓月,体态风流,音色呢喃”。她却被当成了诱饵嫁给了马正天,最终成为一枝在孤独冷落中的凋残之花。人物的命运似乎都是以悲剧收场,生活中充满了苦难的味道。发生过的灾难是不应该被遮蔽的,人们所经历的苦难和不幸也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其次。与希望并存的苦难。小说揭示了苦难中常见的麻木、逃避、绝望等精神病症,但并不是消沉的接受这一切,因为在小说中找到了抵抗这种负面因子的精神力量,这些精神资源就是怜悯、爱心、责任和信仰。叶儿对“我”和哈娃的庇护、哈娃和我的情谊等,仇恨慢慢淡化,总会有一种对恶的惩罚措施。隐藏在人物命运背后的是一双巨大的因果宿命之手,隐约可见,让他们人生的结局走向必然。正如基督教所认为的那样,人类经历苦难是自我拯救的必要手段,苦难的意义在于承受苦难,相信苦难过后是一种新的希望。就像生命的延续,不论经历什么样的苦难考验,只要有了生命的延续就会有希望。一部小说彰显了人生的各色各相,生命的归宿最终还是死亡,不论是轰轰烈烈还是忍辱偷生,不论是贫穷还是富裕,最终都将归于沉寂走向消亡。喧嚣的开场苍凉的结束,在色彩浓重的画卷中却以苦难为底色,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唯一让人欣慰的是生命的延续,一代代人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上演着他们的故事!

作为第三代西部小说家,马步升还“走在路上”。他的写作也是还有缺点的,比如有些细节的描写不够干练略显繁琐,对时空转换处手法不够流畅等。但是他还是很值得我们关注,因为他的写作是一种有价值的启示,也为我们认识现在的文学提供了一种参考。

参考文献

赵梦颖:《历史的可阐释性》,《文艺评论》,2009年第2期。

蒋述卓:《对话:理论精神与操作原则――巴赫金对比较诗学研究的启示》,《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陈娇华:《论新历史小说的革命书写》,《当代文坛》,2009年第2期。

马步升:《青白盐》,敦煌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封2。

周国平:《面对苦难》,http://yanyun.省略/bestlove.htm。

李阳春、伍施东:《颠覆与消解的历史言说――新历史主义小说创作特征论》,《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上一篇:想我的母亲范文 下一篇: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