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文学范文

时间:2023-10-03 16:24:10

看看文学

看看文学篇1

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字;文体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116-01

首先我认为没有翻译过或曾经阅读过大量文学作品的人不具有谈论文学翻译的资格。要谈论文学翻译,难免觉得自己十分寒伧。语言文字水平如何是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熏陶出来的。我深刻体会到中文表达和中文素养重要性是在第一次东山魁夷作品翻译练习的时候。当时感觉脑袋像一团浆糊,好像有什么卡住了喉咙硬生生不让那词出来。以前,曾有过只要会日语就能翻译的荒唐想法,通过那一次的体验让我真真切切明明白白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对翻译的浅薄见解。除了翻译时要找准大结构,译直接引语可适当转换成间接引语,隐性和显性,隐性的处理成使显性,显性的处理成隐性,根据逻辑关系适当进行分译,加译,减译等这些技巧上的问题之外,还有两点,我觉得对搞好文学翻译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就是文字的把握。

文字的选择,字面的表达,看似简单,其中蕴藏玄机。用的妙可以令人拍案叫绝,而用的不尽如人意却能使人哭笑不得。细节决定整体,忽视小处,往往影响通篇气势,不可不注意。读好的译文会使我顿生敬佩之心,从小小词句的选取便可看出译者的中文素养,积累程度,以及对待翻译的态度。不假思索,只图一时之快,拿来就译,这正是翻译的大忌。

在对待文字的选择上有一劳永逸的方法,就是看着照搬字典的解释,不假思考,大笔一挥。也有费事不讨好的方法,那就是绞尽脑汁,翻来覆去推敲到底哪个词最合适,最贴切。而人们往往懒得花费这宝贵时间去想那些想破脑皮却又派不上用场的词。查个字典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何必费神费力去做那无用功?就因如此,译文便会出现用词不当,欠缺文采,意境低下等问题。在浩瀚的词海中寻觅那个只属于它归宿,很难。但找到那甚是贴切之词的却是无以伦比的。

我细读了夏目漱石的《心》,字字句句中日文对比读下来,除技巧方面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用词,平淡的日语表达,摇身一变个个都成了四字成语。而汉语成语简洁明快的特点便可使其能表达出日语一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例如:

还有的成语不仅可以简洁的表达也有丰富译文的作用,较之平淡的表达更加能突出作品的氛围,也避免了重复。

再有,成语也能起到忠实原文又美化原文的作用。

这些成语不仅意思上接近完美,也使文采上又更富有情致。

所以我认为在做文学翻译时,对待语法语义层面上的文字转换,要以更加认真负责严谨的态度对待每字每句,在其基础上反复琢磨哪个词更有味道。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吟诗作赋的才情, 虽然这是一项阅历不深,积累不广就根本办不到的事,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扩充自身见识与积累,克服浮躁的毛病还是可以做到的。

第二点就是文体的把握。

注重行文的表达,把握整体风格,不应仅仅纠结表层意思转换。忠实原文不仅仅是忠实原文词句表达,也要忠实原文的文体.如果仅仅是语言与语言的一对一的翻译,不能叫做文学翻译。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韵味,氛围,味道。要传达文字背后的东西,纯粹形式上的亦步亦趋可以做到,然而做到形神兼备却很难。当两难之时,取神似为好。确实,形似的翻译比比皆是,甚至可以说只要会日语的人都可以来搞上一搞。时下很多出版的译作不无这种单纯的文字转换,忽略原文神韵,特点。而要传达这种整体风格没有一览众山小般深厚的文学功底是不能驾驭的。就连简简单单的一个词的应用的适当与否也能体现出原作文体特色。

以上就是我对文学翻译的一点小小看法,忠实原著也就是向原作无限接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文体上要体会原文的味道以及深层含义,在文字表达上要找最贴近原文的表达,两者缺一不可。而要达到这两层境界绝非易事,但也不是毫无希望。天生缺少才情的人只有靠勤奋努力一点一滴地去积累,克服惰性,让脑袋不断地转动。

参考文献

[1]林少华.落花之美.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

看看文学篇2

鲁迅的短篇《药》,讲的是一户人家的孩子生了痨病,民间的迷信是,馒头沾了鲜血给孩子吃,他的病就会好。或者说祥林嫂,她是一个唠唠叨叨近乎疯狂的女人,因为她的孩子给狼叨走了。让我们假想,如果你我是生活在鲁迅所描写的那个村子里头的人,那么我们看见的、理解的,会是什么呢?祥林嫂,不过就是一个让我们视而不见或者绕道而行的疯子。而在《药》里,我们本身可能就是那一大早去买馒头、等着人砍头的父亲或母亲,就等着要把那个馒头泡在血里,来养自己的孩子。再不然,我们就是那小村子里头最大的知识分子,一个口齿不清的秀才,大不了对农民的迷信表达一点不满。

但是透过作家的眼光,我们和村子里的人生就有了艺术的距离。在《药》里头,你不仅只看见愚昧,你同时也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在祥林嫂身上,你不仅只看见贫穷粗鄙,你同时看见贫穷粗鄙下面“人”作为一种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文学,使你“看见”。

我想作家也分成三种吧!坏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伟大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的同时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悯。这是三个不同的层次。

文学与艺术使我们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活本质的一种现实,在这种现实里,除了理性的深刻以外,还有直觉的对“美”的顿悟。美,也是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

谁能够完整地背出一阙词?讲我最喜欢的词人坡好了。谁今天晚上愿意为我们朗诵《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你说这总共不到五十个字吧,它带给我们什么?它对我们的价值判断有什么作用?你说没有,也不过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那欲言又止的文字,文字里幽渺的意象,意象所激起的朦胧的感觉,使你停下来叹一口气,使你突然看向窗外倏然灭掉的路灯,使你久久地坐在黑暗里,让孤独笼罩,与隐藏最深的自己素面相对。

但是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如果鲁迅的小说使你看了现实背后的纵深,那么,一首动人、深刻的诗,我想,它提供了一种“空”的可能,“空”相对于“实”。空,是另一种现实,我们平常看不见的、更贴近存在本质的现实。

假想有一个湖,湖里当然有水,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这一排白杨树当然是实体的世界,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觉到它树干的凹凸的质地。这就是我们平常理性的现实的世界,但事实上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不称它为“实”,甚至不注意到它的存在。水边的白杨树,不可能没有倒影,只要白杨树长在水边就有倒影。而这个倒影,你摸不到它的树干,而且它那么虚幻无常;风吹起的时候,或者今天有云,下小雨,或者满月的月光浮动,或者水波如镜面,而使得白杨树的倒影永远以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深浅、不同的质感出现,它是破碎的,它是回旋的,它是若有若无的。但是你说,到底岸上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还是水里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事实上没有一个是完全的现实,两者必须相互映照、同时存在,没有一个孤立的现实。然而在生活里,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里头,就是岸上的白杨树那个层面,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的层面,而往往忽略了水里头那个“空”的、那个随时千变万化的、那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倒影的层面。

文学,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我们如果只知道有岸上的白杨,而不知道有水里的白杨树,那么做出来的价值判断很可能是一个片面的、单层次的、简单化了的价值判断!

张宏斌

看看文学篇3

聊起论文的方向,她淡淡地说,你肯定会选文学。我问她为什么,她微笑着说,你看起来就像学文学的人。

以文学为向导,走遍大半个中国

硕士毕业后,我去了杭州一所大学教书,然而天堂般的城市还是输给了我在工作中文学归属感的缺失。那时我主要教授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对文学的爱好充实了我的课堂,我的学生不仅学习了语言点,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准备,而且还知道了奥斯卡 ?王尔德在海关申报自己的天才的文学典故,了解到弗吉尼亚 ?伍尔芙对“一间自己的房子”论述时所援引的那些女作家,甚至还有几个同学课下找我开文学书单,他们中的几个把我的家当成了图书馆。

短短几年,我购买的文学作品已达数千册。我在工作之余尽情地阅读,将自己在文学课堂上所学到的人名化成了具体的作品与更丰富的想象。比如,我在莎士比亚的世界中或者捧腹或者黯然,我知道了大家常说的福斯塔夫是怎样的一个坏角色,了解到亨利五世这个大英雄的善恶交杂,在深感夏洛克可恶的同时,我也读到了他的可怜之处,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细读调整了我对莎翁的模糊认识。

我记得在硕士的莎士比亚课堂上,老师不停地强调他的伟大,但当时我在他的剧作里读到的多是粗鄙之词,我一直困惑这样的人怎能是伟大的呢。读完他所有的作品,除了哪些依然感觉有些粗鄙语言外,我看到更多的是他的神来之笔以及对人性复杂的真实刻画,即善与恶不是非黑

即白的简单定义与刻画。

我对书籍的购买从一开始的杂乱无章开始变得条理。我或是以作者为线索,购买我在书店或者网店所能买到的全部书籍,又或是以我所读到的书为据,根据某个作者所提到的书去买。比如,当时看王尔德在法庭为自己辩护时提到柏拉图所认为最崇高的爱是同性之间的爱,我于是奔向柏拉图,先去找他在哪本书中提到了这个观点,然后再慢慢购买他的书。我享受那种链条式的购书与阅读,新买的书香与阅读的喜悦盖过所有一人独居的无趣与寂寞,我骄傲地想,我的孤独如此富有诗意。

那时我发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是有意为之。读完徐志摩所有的作品与传记,我便自然地奔向他在海宁的故居,去海宁的西山公园拜祭他的衣冠冢,在火车站感受他父亲曾经投资的铁路。读路遥便去陕西,读茅盾便去乌镇,读林语堂又跑向厦门的鼓浪屿以书中的世界为导向,在那几年我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然而,大学英语的课堂毕竟不是英语专业的文学课堂,我的学生们的文学知识亦是非常有限,我的文学热情无法找到一个尽情抒发的出口,我与文学的关系大多只能体现在工作之余与文学作品的对话,那只是自留地上的小喜悦。

考博奥德赛

我大概是从执教的第三年开始强烈地希望自己能有一个文学课堂,能有一个畅谈文学的平台。然而,从大学外语教学部调进英语系并且上文学课实非易举。课程安排是学院多年的习惯,若非特殊情况不会轻易改变。于是,我从那个时候开始了考博奥德赛。“奥德赛”这个词也是我在终于取得文学博士学位之后回望时定义的我漫长的考博之旅。

报考文学博士之旅并没有我想象得那么简单,比如报考复旦大学的博士时,我 25岁,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在初试中取得第一名,复试后我才了解到,老师要看的不仅仅是分数,还有是否有在主持的课题和论文,初试只有部分比例。我满怀希望前去,忐忑失落而归。这之后,努力写论文与申请课题变成了教学与备考之外的主要事情。我从来没有想到这一路我竟然磕磕绊绊走了下来。三年的时间,每年三月飞来飞去考试,等待,希望、失望,再开启另外一年回顾整个过程,似是与一个人的恋爱,会在一起的直觉与信心能让人宿命般地坚持。终于有一年,科研、成绩都不是问题了,我回到了北京,开启了读博生涯。

年复一年的备考也不是没有所获。我记得北京大学的参考书之一是英美诺顿文学选读(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我在报考的那一年跑遍了杭州所有的书店寻求未果,最后花了半个月的薪水在网上买了当时最新版的英美文学

我终于有了自己想要的天地,也终于可以在我的课堂上释放文学热情,尽情地感染我的学生,带他们进入美妙的文学世界。我可以用我自己的例子告诉他们文学是如何让人体会到思考的幸福,并且幸福地思考着。

诺顿选集,英国文学6本,美国文学5本,共11本,近一万页。为备考而做的阅读的艰辛很快被阅读中的投入取代,我竟然不知不觉完成了选集的阅读,它们彻底打开了以前认识的零星散落的英美文学世界。

16万字博士论文,论华兹华斯

我在考博之前已经在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作品中倾注很多精力,本打算在博士期间继续研究他,导师没有反对,但是他建议我能找一个一眼望不尽、可以做一辈子的研究对象。

我思考很久决定跟随导师做作家论,然而作家论是一个很大的主题,导师让我选择其中一个文学流派。我本能地说浪漫主义,然而还是很大,但好在在浪漫主义诗人中有作家(诗人)论的选择不是特别多,因为问过经典问题的“诗人是什么?”而闻名的威廉 ?华兹华斯成为首选。我一头扎进了对华兹华斯的阅读,最终确定了将华兹华斯在诗歌创作中所倾心的“孤独”作为论文选题。

我博士论文的书写开始于在英国的留学期间。兰卡斯特大学有世界著名的华兹华斯研究中心。对大量研究资料的搜集与阅读让我坚定“孤独”是可以写下去的。因为不少学者提到这一点,但是从来没有人去对它做纵深的研究。我在英国常常集中阅读一两个月便给导师打一个长长的越洋电话告诉他我的阅读感受,导师会认真倾听,给以首肯,同时也随时调整我的思考方向。

与此同时,我也开始了对华兹华斯故居与创作环境的游访。我去他在《序曲》中所描写的“灵魂播种的季节”所在的湖区的霍克斯海德镇,去感受他成长中的孤寂环境与他的孤独体验。我在他居住九年的“安 ?泰森的房舍”想象他在这所房舍中的孤独体验与思考:“这简陋的木床,我就是在此/倾听风的呼啸和雨的喧嚣;/在此度过不眠的夏夜,看着 /房子近旁那棵高大的.树:/它的茂叶宛如卧榻,托起/一轮皎洁的月亮;”(《序曲》,丁宏为,译)。我想象带着房东家那只狗作掩护独自在路上作诗的他,以及夏天狂欢之后独自回家路遇孤独的被遣散的老兵的他。

我去了他常去并且常得灵感的拉弗里戈山(Loughrigg),我爬上陡峭的山坡,看湖区的几大湖远远地安躺在周围。在山坡下有棵孤独的树,我独自一人坐在树下面看着平静的瑞德湖蓝,湖水上空飘过一朵孤云,看着真正的湖区的孤云,才明白华兹华斯《咏水仙》中的那句,“我独自漫游,如孤云一朵”。为了彻底感受诗人在自己的孤独漫游与水仙花的簇拥欢舞之间的张力,我特意去了这首诗的灵感之地――阿尔斯沃特湖畔( Ullswater)。我在他的生活环境中、创作环境中读到了孤独,带我通往诗人的内心与诗歌的灵魂。

在国内外的四年时间内,导师的指导与我自己的摸索与思考化作我那 16万字的博士论文。虽然预答辩过程中,有教授反映我的文字过于感性,但导师私下告诉我那是我的特点。我想导师并非是护犊,他应该是在那些感性的文字中读到了我理性的思考,感到了那些本来容易轻飘飘的文字因此获得的重量。我知道没有毫无问题的博士论文,我的论文一定存在着不少需要修改的地方,但进入博士论文答辩现场时,我对我与文学的未来已经不再没有安全感。导师送我的毕业赠言是:幸亏有文学让我们相遇/幸运有诗意伴心灵远行我读着那些文字,眼泛泪

花,我与文学终于紧紧相拥。

你依然像学文学的人

从2004年7月大学毕业开始,我走了 12年的长路来追寻文学。2016年春天,林瑛去人大考博,我们在水穿石里喝咖啡,虽然我们依然如大学时候一样不那么熟悉,但文学神奇地让我们默契地感知彼此的友谊。我告诉了她 13年前她的话对我的影响,她说,我依然认为你像学文学的人。

2016年6月底,我拿到了文学博士的学位,收到重庆一所高校任教的录用函。我花了几千元将我750公斤的书寄往重庆。我与我的书可以尘埃落定,我的文学梦绚烂地成真。一切顺理成章,我进入了英语系,教授英语名作导读。

我终于有了自己想要的天地,也终于可以在我的课堂上释放文学热情,尽情地感染我的学生,带他们进入美妙的文学世界。我可以用我自己的例子告诉他们文学是如何让人体会到思考的幸福,并且幸福地思考着。文学的备课量很大,辛苦不输读博期间的阅读与写作,但无论是教授文学还是学习文学,这其中所有的辛苦都让位于文学带来的幸福感与辽阔的视野。我乐在其中,也欣慰地看到了我的学生们在文学课上的快乐、期待与满足。我要不辜负自己这一路的寻找,而且,说不定,那一双双望着我的明亮眼睛中,有一双,不,很多双闪着因为热爱文学而发出的莹亮。我有责任带他们看见更美的星空,更亮的世界。而我自己与文学,似是好事多磨的伴侣,终于可以心无旁骛地执手前行。

(作者系重庆工商大学外语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责任编辑:孙云帆

看看文学篇4

1.请列出您目前愿意阅读的文学杂志

《小说月刊》、《散文》,偶尔买来读;《散文选刊》、《微型小小说》、《杂文选刊》;《小说月报》、《独唱团》;偶尔看《读书》;《收获》;《萌芽》;《万象》、《译林》;偶尔看《读者》。

2.您是否认为现在的文学杂志已经边缘化?

A.是 89.5%

B.否 10.5%

3.您希望看到怎样的文学杂志?

关注民生;希望阅读别人的生活经验;真善美;针砭时弊;批判现实,超越现实;有思想的;现实主义、严肃性、艺术水平较高的文学杂志;来源于生活,触动现代人的情感;时尚化;有哲学意蕴的杂志;精选;能够真实反映一代人精神状态的锋芒杂志;有趣的;纯美的和深刻反映现实的。

4.您对《独唱团》的出版是否关注?

A.非常关注31.6% B.比较关注 10.5%

C.不太关注31.6%D.一点也不关注 26.3%

5.您对《独唱团》对作者支付每千字1000~2000元的高稿酬有何看法?

A.能刊登质量更好的稿子。21.1%

B.不一定会提升稿件的质量,但会改善作者的待遇

36.8%

C.稿酬在目前杂志的成本中占比依然很小,不是《独唱团》的稿酬高,而是目前其他杂志的稿酬太低了 42.1%

6.您对《独唱团》声明图文责任概由编辑部承担怎么看?

A.有担当 68.4%

B.超越了编辑部的能力和应负的责任范围 31.6%

7.您欣赏《独唱团》的内容风格吗?

A.很欣赏21.1%

B.有些欣赏,有些不欣赏21.1%

C.不欣赏15.8%

D.没看过,不知道42.1%

8.您认为《独唱团》会对国内文学杂志的出版产生什么影响?

A.在网络时代,提振了文学杂志的发展信心21.1%

B.与传统文学杂志不同的运作理念和运作方式可以借鉴

47.4%

C.热闹一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36.8%

9.您看好《独唱团》的未来吗?

A.看好 36.8%B.不看好 42.1%

C.不好说 21.1%

简要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被调查者目前愿意阅读的文学杂志比较分散,而且近9成的人认为目前的文学杂志已经被边缘化。被调查者大多希望文学杂志与现实相关,仍然是以前常说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独唱团》因为主编的特立独行和出版过程的一波三折,在目前沉寂的文学杂志市场成为一个亮点。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对《独唱团》的出版“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的刚超过4成,“不太关注”和“一点也不关注”的近6成。对一本杂志来说,主编会有号召力,但更重要的是杂志本身的质量。

《独唱团》的运作有很多与之前的文学杂志不同的地方,比如对作者支付每千字1000~2000元的高稿酬,这是“国内行业标准的20~40倍,也是国内最顶尖杂志给特约顶尖作家的稿费的2~4倍。”在《独唱团》第一辑里有一首6岁小孩写的诗:“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纸币在飘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算钱”,这位小作者得到1000元稿费。对这样的高稿酬,占比第一的被调查者认为“不是《独唱团》的稿酬高,而是目前其他杂志的稿酬太低了”,占比第二的则认为“不一定会提升稿件的质量,但会改善作者的待遇”,只有2成左右认为“能刊登质量更好的稿子”。

和其他杂志声明作者文责自负不同的是,《独唱团》声明图文责任概由编辑部承担,近7成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是有担当的表现,也有超过3成的认为“超越了编辑部的能力和应负的责任范围”。

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独唱团》与传统文学杂志不同的运作理念和运作方式可以借鉴,但也有36.8%的人认为《独唱团》只是热闹一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对《独唱团》的未来,看好的不到4成,不看好的则超过4成。一本杂志要避免昙花一现或在未来趋于平庸,不仅需要适宜的生存环境,而且需要运作者理念上的坚守和方式上的创新。

看看文学篇5

[关键词]影视片;英语学习;途径

影视片为英语学习者创造了活生生的语言环境,包括英语国家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风土人情等。在这个环境熏陶下学习语言知识,扩大知识面。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有必要的物质准备,如:英文影碟、播放设备及其他的电教设备。下面从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等方面来说明如何使用影视片及途径。

一、影视片材料在英语听力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听”是消极的知识输入方式,单一的声音只能激起大脑少部分神经活动,而影片中丰富的颜色、活动的画面、充实的故事内容配合背景音乐,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情趣和积极性,使之更加主动地运用大脑神经进行接受、分析。传统的以声音符号为中心的英语听力学习方式受到挑战,单纯靠声音来提高听力水平的学习者在呈下降趋势。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形象信息记忆比语言文字信息记忆更深刻,因而有必要针对学习环境和学习者自身特点,改进听力学习方法。运用影视片学习英语,前期准备是关键。将各类题材、类型的英语影视剧归类,多收集浏览相关影评、资料、信息,根据影片内容和学习者的听力水平去听,多角度切入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影视片,既带有知识吸纳性质宽泛的面,又有娱乐和实践意义的点。具体操作方式:

一是无画面单纯的听力理解。学习者只能听到对白而不看画面,目的是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因素,专心注意发音、语调和语气,以培养对语音的敏感和根据音调、语气判断说话人的真实意图的能力,并提高听觉记忆。推荐的DVD有《走遍美国》、《情归巴黎》。

二是无声音有画面的视看。学习者只看画面不听声音,目的是集中注意力于非语言表达,如表情、手势、体态及环境气氛,注意观察并领会它们在交际中的作用和对交际的影响。如:《小妇人》、《海伦・凯乐》。

三是听英文与看中文字幕并用的播放。这种方法适合初学者,可选择卡通、动画片等,字幕、对话略少的,难度较小的,创设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如:《小马王》、《海底总动员》可以进行配音、模仿的节选式播放。观看影片、对照字幕,进行理解和消化。

四是听英文与看英文字幕并用的播放。这种方法适合中级以上水平的学习者。如:《音乐之声》、《西雅图不眠夜》。

五是听英文与无字幕的播放。这时的学习者已进入高级阶段,注重审美式的欣赏。在此推荐《教父》、《茶花女》。

坚持长期看电影,就好像长期生活在西方一样,听力自然会不知不觉地提高。

二、视片材料在英语口语学习中的应用

影视片能做到英语语言教学中最难以做到的――促使学习者说话。这里所说的“说话”不是指当场说话,而是为学习者积累了大量潜在的话语信息。电影语言能弥补书本、教学片等刻意为语言而语言的不足,充分调动了学习者说的积极性,大多数升入大学的学生从未有过的真正地在交际场合“说”英语机会,而电影能提供真实语言环境,让学习者进行模仿,形成口腔记忆。由于电影具有吸引和娱乐观众的功能,毋庸置疑,它能长时间地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把学习者带进电影所呈现的语言世界里,激发学习者对语言的狂热,便学习者在谈论自己喜欢的影片时,会克服交际中所产生的焦虑和不安,产生发自内心的交谈欲望,还为学习者提供分享感受的话题基础。笔者亲身经历表明:在看完影片后很容易掌握和使用生词新句,能逐渐区分英美音的差e,能用几种不同的语气说同一个句子,并能对这种学习方式很感兴趣和充满信心。

就口语的提高而言,我们可以截取经典或者是自己喜欢的片段,就内容练到极致,也就是进行shadow reading。即做电影中人物声音的影子,跟着剧中人物的声音多次模仿直至很接近他的声音,而这种方法也是人类学习语言的最基本的方法。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电影对话清楚,可练口语,如《飘》。通过从电影中学习最地道的词汇用法、语音语速,学习跨文化的交流技巧,你的口语可以在短期内迅速达到流利交流的水平。电影是你口语的最佳陪练。

三、影视片材料在英语快速阅读学习中运用视觉记忆

利用影视片学习英语是一种视觉记忆。试验心理学家(Treicher)做有关知识保持和记忆持久的试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阅读内容的1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提高学习者阅读水平方面,电影能解决单词量、语法不通等问题。打印在屏幕底部的英语字幕还能帮助学习者进行快速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如果初学者的英文阅读理解能力很差,以至于要花较多的时间读字幕,那么可先看带汉语字幕的电影,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此外还可以阅读评论、电影制片人、影星传记和歌词,有关电影主题的背景资讯、电影业的新闻或电影分析,这些资料可从各种渠道获取,对理解影片有帮助。对于阅读水平较高的学习者,笔者推荐字幕多、速度快的《李尔王》。对于阅读水平较低的可观看《狮子王》。

除了学习语言本身外,需要提高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者,可选择一些历史题材的影片进行学习。推荐电影:《阿甘正传》、《特洛伊木马》、《朋友》等,以培养判断力、理解能力。

四、影视片材料在英语写作中的运用

电影还为写作提供了话题和素材,学习者可在观后形成自己的感想和看法,写一些关于电影主题的短文,这样既加深印象又学以致用。所写的内容可围绕一两个要点进行阐述,只要阐述得清楚明了即可。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给我们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这比从语法角度学习语法要容易得多,用词也准确得多。同时,减轻了学习语言的枯燥程度,发展了我们对英文写作的兴趣。 在此,笔者建议写主题曲或介绍歌曲。在网上,只要输入英文liric加歌名,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歌词。如:由美国梦工场影业公司推出的近年最为叫座的卡通片《埃及王子》。收集一些影片或歌曲中出现的重要句型,尤其是经典句子。此举的目的在于注重积累,勤于笔记的习惯。写作时,如果有名言警句,一定更具有说服力。如:《飘》中的“Afterall.tomorrow lS another day.”(“不管怎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小妇人》中的“live a pleasant and meaningfullife.”(“过快乐而有意义的一生”)等。经常做这样的练习,不仅对英语会话和听力大有好处,而且对语法和写作也是很好的训练。

由于国情有e,在选择使用影视片方面需要学习者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注意取舍。学习者须注意选择电影发音清晰、口语地道、信息含量大、内容贴近生活的电影。暴力色情过多的电影,会产生误导。画面过多对话少的电影较耽误时间。语言难度过大的电影,易失去信心。情节过于复杂的电影,会影响理解。同一题材太多,会生厌烦,动作过多的电影远离生活。可以选用反映社会不同时期文化的生活片,重现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纪录片、战争片、故事片,轻松愉快的喜剧片等。应避免陷入只看不听,或只听不看;只乏不精,或只精不泛的误区,每部影片至少要看三遍。不要把自己看成旁观者,而要当成剧中人看待,还要与角色产生共鸣,同喜同悲。不仅能看懂表面意思,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以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

看看文学篇6

文丽:销售要追求成功率,确实有技巧,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招数,别太迷信,实践更重要,个人觉得以下几点可以参考:寻求更多的推荐、引荐;拜访决策者或者主管;控制你的日程,有的放矢;在第一时间拜访潜在客户,别拖;别想一下完成很多;尝试成交,然后成交……创业营销类的书有菲利浦・科特勒的《营销管理》、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艾・里斯,特劳特的《定位》、奥格-曼狄诺的《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艾・里斯,特劳特的《营销战》、拉姆・查兰的《执行》、唐・舒尔茨的《整合营销》等。

创业同学陈元:一周的销售5部曲:我需要成交一个客户那我需要至少与三个客户见面那我至少与十个以上客户建立联系那我需要与20个以上客户通上电话那我需要收集100个电话名单。订单成交从来就没有窍门,跑了多少目标客户,就有多少潜在定单。

问:有一新产品要投放,营销方案怎么写?我现在很焦急,老板要我写一些东西带动手下的销售团队,我有经验,但是方案还真没写过。

文丽:方案提纲一般包括活动时间、活动主题、产品介绍、背景分析、目标客户群及卖点分析、价格策略、促销策略、渠道策略、宣传物料、媒体策略(广告投放)、销售激励策略、销售目标及保障措施、费用预算、职责分工、管控措施等等。

问:我公司是做土特产加工的,我的拓展业务能力还算不错,但是常常失去客户,守不住,请指点、分析。

文丽:有时候,失去客户,还真的不是产品原因,而是销售的态度,请注意一下一些情绪化的态度:侵略性太强,咄咄逼人;不真诚,不在意客户的需求和感受;太喜欢操纵客户,一副“我比你更懂你”的姿态;急于告诉客户“这都是你要的”;不善倾听与询问;专业性不够;只把客户当钱包,对客户个人情况完全不了解;功利心太明显,没有过渡的话题或者忽略售后“寒喧”,其实寒喧不仅在“谈正事”之前做,还要在完成正事后,这条是我切身的私房经验。

问:我的店是做奢侈品的,怎么营销?和卖菜的吆喝有什么不同?

文丽:高端品牌营销要注意6点:价值营销,卖品质,而不是价格;圈层营销,卖口碑;顾问式营销,卖体验;跨界营销,卖个性;高端媒介营销,卖小众;终端营销,卖氛围。

问:我的工厂有些换季产品,想搞个促销活动,有什么高见?

创业同学米米我:促销的十个典型目标,增加销售量;增加尝试性购买;增加重复购买;增强用户忠诚;拓宽产品用途;创造用户兴趣;创造产品认知;转移购买者对价格的注意;获得中间商支持;区分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这些促销法宝你可以尝试用一用。

问:第一次拜访客户,有些忐忑,怎么“拉近距离”?另外客户面前怎么制造话题?

文丽:第一次拜访,最怕被拒绝,所以开头很关键,可以说:“是××经理专门派我来的”,客户会感觉公司领导对其很重视;或者“经××客户介绍,我今天专程过来拜访拜访您”,熟人推荐,客户不能太不给面子;“听××说,您的生意做得好,我今天专门拜访您”,让客户明白你对他和市场已有所了解,不是新手,客户或许会配合你……可以聊你们以前的经历、交集;说说共同客户的话题,但是别嘲笑你们共同的生意朋友;探讨兴趣爱好,甚至谈些八卦;互相谈谈未来的计划,诚心实意;分享最近生活点滴,谈孩子是个不错选题;多关心最近流行话题;多聊聊行业的资讯;若实在没有话题,这本身就是一个话题,“无聊”其实也是有聊头的。

问:做销售,要克服哪些常见毛病?

创业同学芭乐:销售不能有的坏毛病――拖延,不是做不好,而是不去做,这是最大的恶习;轻率和疏忽,许多人就败在这一点上;畏缩,遇到挫折,就打退堂鼓,最危险;优柔寡断,害人害己,会使整个团队都失去信心,甚至造成混乱;太信书,看书是获取经验的捷径,但是不能包治百病。另外,几点体会与你分享:作为销售者,龙门要跳,狗洞要钻,悬崖更要上;销售成败的关键往往不在于客观因素,而在于做事的态度;万事开头难,坚持更难;狭路相逢,有耐心者胜;销售要时时留心,处处学;计较是贫穷的起点,抱怨是失败的开始。

问:客户是我们创业者的上帝,可是上帝有时感觉很缥缈,怎么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把握?

文丽:创业者刚开始就要面对客户,没有客户就没有生意,就没有盈利,所以研究你的准客户确实很重要,不妨注意以下几个:知道为什么要让其掏钱,你的理由和他的理由;研究顾客的性格与风格,是什么样的人;研究顾客接受信息的习惯,他的观点与思维方式;研究顾客面临的问题,需要你为他做什么;研究顾客的支付能力,愿意花多少钱;研究顾客的决策能力,说了算不算。

创业同学陈大天:客户并非都是“狠角色”,也渴望被“知心”:客户想让你知道他不是外行不要骗他;客户追求成功感所以在购买前必须感觉值得;客户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所以想听你说真心话;客户想被倾听和理解,渴望被欣赏和受到重视;客户购买你的产品取决于情绪,但逻辑上又喜欢为自己唱反调,你要懂得为他“排解”。

问:我的客户群繁杂,平常一口袋名片,不知道怎么梳理,如何侧重?

看看文学篇7

"知道"总是与真相相连,"我知道p",蕴含"p是真的",我不能说"我知道他来了,其实他没来"。自奥斯汀等人之后,这一语法已人所周知。我们拿"认为"和"知道"对照来看,这一点很清楚。"他知道你不会去"和"他认为你不会去"这两句中国话的区别,人人一听就明白。*"我当时知道他会来,结果他没来"是个病句,必须改成"我当时认为他会来,结果他没来"之类。

大致可以说,"认为"承认自己可能是错的而"知道"却没有这份保留。所以很多人〔例如爱耶尔〕认为,知道和认为的区别是心理上确定程度不同。的确,谦虚或圆滑的人多说"我认为",自信或狂妄的人多说"我知道",但"认为"和"知道"之所以能反映心理上的差异,原在于两者在语法上有别。我们,或哲学,总是首先关心语法。

无论有人知道没人知道,所知都已经放在那里了,它是公共的,唯一的东西。你知道它是什么样子,我所知道的也就是那个样子,否则就有一个人其实不知。看法属于持有看法的人,他认为太阳系有六个行星,这只是他的看法,只在他之中。而所知却不属于有所知的人。"做梦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醒来时,我们只有一个共同世界"(赫拉克利特语)。在"知道"这个场域中,所知是中心,知道者围绕所知。他的知识在某种意义上是他的,在某种意义上却不是他的。

和"认为"相应的名词,大概是"看法","他认为你不会去"这话可以改写成"他的看法是你不会去",或"按照他的看法,你不会去"。"认为/看法"和"知道/知识"的区别,希腊人用episteme与δοξα来表述,可以说,这组对偶构成了希腊认识论的主线。

我们有"看法"这个名词和"认为"这个动词对应,然而,我们并没有一个和"所知道的事情"相应的名词。我们刚才使用了"知识"这个词。然而,在实际用法中,"知识"比"所知道的"狭窄得多。我知道你刚才咳嗽了一声,知道弟弟昨天到了北京,知道怎么熬粥,我们通常不把这些叫作"知识"。我们也可以从"知识分子"这个词看出点苗头,对于上面提到的那些事情,知识分子所知道的并不特别多,我们把他们叫作"知识分子",不是因为他们在一般意义上所知道的事情特别多,而是因为他们的书本知识特别多。"知道"是个平平常常的词,"知识"却一幅登堂入室的模样了。比起"所知道的东西","知识"是一个更加书面的概念,这个差别并不是琐碎无足道的。书面,白纸黑字,例如书面保证、书面道歉,意味着某种更正式的东西,而这恰恰是"知识"和"所知道的东西"的一个重要区别。顺便提一下,"真理"与"是真的"也有这种区别。"真理"在广义上泛指"真的事情"、"真的看法",但在更严格的意义上则指"真正的真理","真理"和"真的看法"于是有别。

可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免不了要用一个词来概括一切"所知道的东西",我把我们知道的事情称作所知,指最广义的知识。

这种宽狭两义之别不唯汉语特有,英国人不把一切所知称作knowledge,德国人不把一切所知称作Wissenschaft。但在汉语的动词如"知道"和相应的名词如"知识"之间,差别往往更大。一般说来,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更大。换言之,"知识"、knowledge、Wissenschaft几者之间并非完全对应。

知识概念的广义和狭义不是任意给予的。我们所知道的,广义上都是"知识",都与看法相对而言。Episteme在希腊文里,一开始也在这种宽泛的意义上使用。然而,在进一步的思考中,人们发现一般以为我们所知道的东西其实很可能是些看法而已,只有某些所知能够通过严格的检验,真正符合"知道"的语法,才是真正的所知即知识。希腊人用episteme来标识这种"真正的所知",我们译作"知识"或"科学",甚至干脆译作"真理"。梁启超的科学定义。这个词就被用来标识那些不会错的所知,真正的所知。当然并没有为"所知"提供新的属性。

知识概念本来是通过对日常用语"知道"加以深入反省逐步建立起来的,但一旦建立起了权威的知识概念或科学概念,就不可避免地造就"科学知识"和普通人的日常所知之间的区别。否定这些是知识,把它们叫作"意见"等等。在对古典主义作抗议的时期,人们提出了知道怎样作(knowhow)和知道情况如何(knowthat)两个对偶范畴,多多少少重新开始重视这种所知。当然,这种区分还有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之别,这是希腊认识论一开始就重视的区别,并且把重心给予了后者。

附注一,"知道p"蕴含"p是真的"。然而我们有"就我所知"这样的说法,似乎对结论不敢肯定。但仔细考察这个说法就会了解,"就我所知"表示我所知道的情况可能是片面的,可能是过时的,因此依照这些所知得出的结论也许是错的,但我知道的情况却仍然是真实的。

附注二,知识系统的增长使得没有人能够掌握现代知识体系的哪怕一小部分,没有人能成为古代意义上的饱学之士。知识分子是一些专家。专家的产生正与一般劳动分工中没有人掌握自己产品的全过程这种分化相对应。

附注三,δοξα后来经常译作Meinung、opinion,汉语译成"意见",于是常见"知识和意见"、"真理和意见"(Wahrheit和Meinung,truth和opinion)这样的提法。然而"真理与意见"对举颇让人困惑,我是从中文翻译开始读西方哲学的,那时对"真理与意见"对举颇为困惑:"他认为你不会去"这话也可以说成"他的看法是你不会去"或"按照他的看法你不会去",却不可说成"按照他的意见你不会去"。在我看来,episteme和δοξα的对举显然应当译作"知识和看法"。

附注四,近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哲学,还提出一对概念,knowing/believing或knowledge/belief,汉语通常译作"知识和信念"或"知识和信仰"。belief译作"信念",往往太重,译作"信仰"就更重了。尤其是动词tobelieve,通常宜译作"认为"。【译名只是路标,指引我们进入概念内容的园地。而要确定一个概念的位置,第一步就是看它是和哪个概念对举的。"知识"在不同的语境中和不同的概念对举,例如知识对无知,知识对迷信,知识对"外面在下雨"这一类称不上知识的所知。】我将专辟一节讨论知道、理解和相信。

自以为知道与真知

上一节讨论了"认为/看法"和"知道/所知"在语法上的区别:"错误的看法"是个常用词组,"错误的知识"则是个矛盾用语,我的看法绝不会错是一个实质命题,我的知识绝不会错是一个分析命题。一度被当作知识的,后来发现是错的,我们就不再说"当时我们知道",而要改成"那时我们还以为"。我们不说*"我当年(曾)知道……(狮子不吃腐肉)",就像我们不说*"事实曾是……"。就是说,结果表明我当时只是自以为知道而不是真正知道,表明我其实并不知道。固然,我们也有"我们当时知道"这个说法,这话大致是说:"我们当时就知道,现在当然还知道",而不会是说"我们当时知道是这样的,而今天我们知道不是这样"。

澄清了"知道"的语法也许不无益处,但这对实际上怎样区分知识和看法却似乎并无大补。实质问题仍然是:我们什么时候真知道,什么时候只不过自以为知道?人们稀里糊涂,常把道听途说的、想当然的,说成是他"知道",把无根的观念当成"知识",即使正确,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仍然是些看法,只是碰巧正确罢了。

怎样从人们轻率地认作"所知"的东西里挑出真正的知识?什么是真正的知识,什么只是冒充知识的看法?一度被当作知识的,后来发现是些愚蠢的错误,这种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多了。如果在一件事上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就保不住在另一件事上也出现这种情况,推而广之,会不会所有说"知道"的,其实都只是自以为知道,其实没有任何人知道任何事情,或最多只知道一事:"我唯一知道的事情是我一无所知"〔苏格拉底语〕。

听起来,这种多米诺式的思维方式太简单了。但真要提出一个或一套标准来区分知识和看法,区分我们什么时候真知道什么时候只不过自以为知道,殊非易事。而这项没完没了的工作,就是"认识论"。(柏拉图,97d-98b)。

知识和看法的区别,episteme与δοξα的区别,不等同于正确和谬误的区别,因为有错误的看法也有正确的看法。认识论的目标不在于区分哪一个是正确的哪一个是错误的,而在于找到一个或一套标准来区分哪些是必然正确不可能错误的东西,哪些是可能正确可能错误的东西。认识论,或哲学整体,都是二阶的。这一点,从怀疑论者的反面眼光来说就更加清楚:"即使有谁碰巧说出了完满的真理,他也不会知道。但每个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看法。"〔克塞诺芬斯语〕也许我们最好能有办法直接决定我们自以为知道的事情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事先就能决定这一点,我们就不会把那些错的当作自己知道的事情。

然而,我们有没有办法把无论如何不会错的所知和将来有可能发现其为错的所知区分开来?与此相应,episteme不是泛指正确的东西,而是指必然正确的所知。〔绝对正确不会错的东西,必然和绝对的关系,显然,谈到知识,必然是更好的概念,换言之,绝对正确是由逻辑必然来的〕

认识论是从柏拉图开始的。柏拉图先前大致认为,episteme就是带有account带有logos的真δοξα。〔justifiedtruebelief,truebeliefplusanaccountorlogos(201d)。〕episteme不仅是正确的,而且还讲得出它为什么正确,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我赞成安乐死。为什么?不为什么,我就觉得安乐死是对的。这是δοξα,停留在δοξα上。这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条主义相去很远,但也有点共通处,那就是封闭了进一步对话的可能性。我就爱吃白菜,就恨刷牙,就信,就觉得欧几里德第五公理不像条公理,你还跟我讨论什么?另一种作法与之相反。你赞成安乐死。为什么?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生理上的延续,而在于能够享受生命。这就从δοξα转向episteme。我不仅持有赞成安乐死的看法,而且我能为赞成安乐死提供理据。当然,只要你准备提供理据,你就得允许我追问: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享受生命吗?为他人的幸福承受痛苦就没有意义吗?logos就这样展开了。

episteme,或"知识",要求论证。论证为所知之为真提供了保障。看法有对错之分,但即使正确的看法也不同于知识,因为它没有经过论证。摹西在西奈山上听到神喻,传为十诫,作为宗教的启示,十诫不可能是错的,这些宗教的启示也许至高无上,但它不是希腊意义上的知识,因为它没有经过论证。

毕达哥拉斯。希腊人之所以格外兴奋,因为他们相信或知道他们的理论是真正的理论,科学的理论,正当的理论,而不是一些臆测,更不是胡编滥造。这一点上,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是一致的。他们认为自己是发现了真理,而不是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虽然亚里士多德在很多问题上倾向于后者。这是因为他对柏拉图哲学的一些疑难点作了反复思考后所采取的一种立场。

论证怎么会有这么大威力呢?因为论证把我们的所知组织起来了,只有组织起来的,才是知识。【组织可以是严密的也可以是松散的,松散的组织和无组织之间没有明确界线,但这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某一推论是坐落在日常理解中的还是坐落在知识体系中的,就是说,所知组织在topos里还是组织在知识系统中。就像人天生在社会中,而社会是一种组织,一种自然的组织,但是说到某人加入某个组织,当然是说一般社会组织之内的某种特殊组织。加入组织的人,受到一般人不受的约束,同时具有一般人不具有的力量。约束和力量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系统知识有一种优势,即它的扩张速度非常之快。知识的优越性突出地来源于它的系统性:系统的认识,有组织的知识。感性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理性通盘计算出来了。理性知识的系统性使得既有的知识能够互相推演,知识以几何级数增长。知识体系规模越大,前提的比重越小。我们只需少量原理和少量前提即可获得无穷之多的知识。就像我们只需一些有限的语词就能表达说出无穷多的句子。这是间接性最突出的优势。实际上,科学昌明为人类带来了第二个间接性转折。罗素曾为这一事实惊奇。科学是语言之后的又一飞跃。系统的所知。知识,首先要求你在这个方面知道得相当多。例如我没有什么化学知识,但在这方面也不是一无所知。但是,更重要的还不是堆积,而是组织。

一个三角形,你可能一眼就看出它三个角相等,这里依赖的是感性,你也可以证明它三个角相等,这是理性认识。依赖某些原理和程序进行论证的能力被称作"理性",知识和看法的区别因此就是理性和感性的区别。并且,知识对看法的优越地位也移植为理性对感性的优越地位。

你一抬头看到天上有颗星星,这是稀松平常之事。你什么都没看见,你单凭一些力学公式算出来那儿必定有颗行星,这里有某种令人惊异的东西。你和阿坚相处一年,知道他是个坏人,这没什么新鲜的,但你若能从他的生辰八字推算出他是个坏人,那就令人惊异了。推论的力量,理性的力量,其中有某种神奇的东西。我们凭借理性的力量能够到达感官望尘莫及的所在,一万年之前,一万年之后,遥远的射电源,无穷细微的中微子。这种神奇,已经分析为很多相关的概念,先天性、普遍性、确定性、清晰性、永恒性、系统性,等等。所有正方形的对角线都是根号2,根号2是无理数,这些不是通过反复测量确定的,这些不是看法、经验。我们凡人能产生感觉增加经验,但这些真理独立于所有经验天然正确,这些知识的真理性不可能从人发源,其真理性的来源是神性的。

附注一,知识不仅能够促进知识,而且能揭示错误。人们曾说"我知道"的地方,有时被证明他们只是自以为知道,人们怎样知道自己错了?因为他有了更广更可靠的知识。只有知识能揭示错误,无知并不能把"知道"转变为"自以为知道"。由于我们只能依赖于知识揭示错误,我们就只可能一件一件地表明哪些事情人们其实并不知道,而不可能表明完全没有什么事情是人知道的亲知、听说、推知

不以人废言,直觉,"一定"

通过论证,人类建立了巨大的知识体系,不同于信仰的体系、阴阳五行之类的体系,这一点有目共睹。然而,论证需前提和逻辑,论证是否真实可靠,似乎最终可以还原为:这两样东西是否真实可靠。莱布尼茨的两种自明真理。笛卡尔的逻辑反证法来寻求最初的自明性,胡塞尔的明证,罗素则采用了感觉原子论的进路。

增。我们平常都通过什么样的途径知道一件事情?我走进屋里一看,坐着一个人,于是我知道屋里有一个人。你走出屋子,告诉我屋里还有一个人,于是我知道屋里有一个人。我从屋里出来的时候屋里还剩三个人,后来我见着出来了两个,于是我知道屋里还有一个人。我这三种知道的方式,分别称作亲知、听说、推知。

一,亲知。--刚才下雨了。--你怎么知道的?--我当时在外头站着呢。山里红会自己从树上掉下来。

亲知是一种基本的理据,但不是"不可错"的,我知道他在屋子里,我刚才亲眼看见的,然而,他却并不在屋子里,他已经从窗户跳出去了。

也许这个例子在玩弄刚才/现在的把戏。那我们换个例子。亲眼看见开枪杀人也可能错,他开枪其实没打中,或他开的是玩具枪,后来另一个人杀了她。Cornelia知道Simon受了重伤不可能去谋杀Linnet,她亲眼看见Jacky对他开了一枪,血从腿上冒出来。然而,那却是Simon和Jacky玩弄的花招。

二,听说,被告知。亲知尚不能保证绝对无误,听说就更不可靠了,有很多熟语说到这一点,道听途说啊,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啊。让事情更加严重的是,我们的绝大部分知识恐怕都来自听说,来自父兄老师的教诲,来自权威的教科书等等,想一想你是怎么知道你生在北京或湖南?怎么知道曾有恐龙存在?

三,通过推论知道。你怎么知道67x58=3886?--我算过了,我验算过了。一说起推论,我们就会想起欧几里德几何,直到现代逻辑发明之前,欧几里德几何始终被认作是论证的最佳范式,甚至唯一完美的论证。一个三角形,你一眼就看出它三个角相等,那是你眼力好,你可以通过测量得知它三个角相等,这里依赖的仍然是感性。欧几里德几何不教我们怎样通过反复测量提高测量的精度,它教我们推论、论证,你通过推论知道它三个角相等。唯有这种认识是理性认识。希腊人强调只有经过论证的结论才是episteme,在很多哲人眼里,正是欧几里德几何为这类知识提供了范例。

但我们平常说推论,远不都限于这样严格形式化的推论。我推想我哥哥昨天到北京了。――他前天从郑州出发,每天骑车300里。(其中包括一个计算:600/300=2。)再说,今天一早他有个重要的会议。(排除半路游山逛水。)这是推想,有很多可能发生的意外,例如生病,走错路。

这两种推论,我暂时称为数理推论和常识推论,看来有巨大的区别。数理推论被认作获得知识的最严格的方式,而常识推论却十分可疑。虽然Poirot推论说他有动机、有杀机、有时机,但最后还是要拿出直接的证据来。你通过推论知道人一定是他杀的,但"一定"总含了一点点不一定,完全一定的事儿我们就不说"一定",一个小职员成家二十年天天回家哪天对老婆说我今天晚上一定回家非把老婆吓一跳。

我下面要分别讨论这几种认识方式,会涉及很多细节,在此之前,我愿先提一下一个一般性的看法:亲知、听说和推知在人类生活中各有其位,并没有哪一个具有特别优先的地位,是另外两种方式的保障,而这又是因为,在我们的实际认识活动中,各种认识方式是交织在一起的,三者的区分是形式上的说法,我们只是根据特定的需要,才追问我们的所知是从何种途径获得的,以便确定这一所知的在哪方面可靠哪方面可疑,因为各种途径各有它容易出错的地方。

附注一。

我似乎遗漏了一种重要的获取知识的途径,那就是直觉。直觉是比较通用的词,在哲学专著里,Anschauung、intuition常译作’直观’。

直觉和亲知不同。我站在天安门广场,看着天安门城楼,这是亲知,但不能说我正在直觉天安门。直觉的对象不是摆在眼前表面上的东西,而是看见藏在背后藏在深处的东西就像人们看到摆在眼前表面上的东西。

从概念上说,直觉和论证对偶。常能听到人争论在思想中直觉更重要还是逻辑论证更重要。一般说来,一个领域里的初学者会更加强调直觉,强调笼统的深刻性。从世故的眼光来看,这一点非常自然。需要更加严肃考虑的,是那些成熟思想家对直觉的注重。一个人能不能不通过论证就达到别人需要通过复杂推论才达到的结论?直觉和猜测是什么关系,等等。这些问题我将在直觉与论证一节中讨论。

感觉和直觉。直觉似乎是感觉中更偏于认识论的方面,--因为它强调预测功能。就是说,它不像感觉那样是前道理的阶段,而是与道理平行的。

你怎么知道的?

知道的途径大致可以通过"你怎么知道的"来询问。亲知:我哥哥昨天到北京了。――你怎么知道的?――我自己到火车站去接的。听说:我嫂子告诉我的。推论:我推想的。他前天从郑州出发,每天骑车300里。(其中包括一个计算:600/300=2。)再说,今天一早他有个重要的会议。(排除半路游山逛水。)

"怎么知道"这个问法有一定限度。这是我妈妈。――你怎么知道的?无法回答。不是我毫无根据,而是我根据的东西太多了,音容笑貌。(我们要想象一种特别的语境使这话成立。)

比较:

我昨天看见观世音了。--你怎么知道那是观世音?

我昨天看见我祖父托生的那个人了。--你怎么知道那人是你祖父托生的?

"怎么"这个问法一般就有一定限度。

他骂了她一顿。--他怎么骂的?

他"哼"了一声。--*他怎么哼的?

看看文学篇8

比如说,“中国文学是垃圾”这种判断。此判断出自一个德国汉学家,如果该汉学家是研究中国小说也罢了,实际上,他翻译一些中国诗歌;如果他读过不少中国小说做出判断,那也可以参考他的意见,问题是,问他读过多少中国小说?他表示读得很少,可能只有几本吧,也只是翻翻而已。因为他说,中国的小说很糟糕,他有限的时间,为什么要读中国小说?奇怪的逻辑,也违背认识事物的基本常识,你没有看,怎么能得出这样的判断呢?你难道是算命先生?这样的说法,本来只能当作玩笑,说说也没有什么了不起。问题在于,国人又违背常识,要拿着鸡毛当令箭,一阵狂喜。外国汉学家都说中国文学是垃圾,这下中国文学非得打入垃圾堆不可。

如果说汉学家只是随口而说,或者说为了在中国引得一些轰动,有意夸大其辞,说些违背常识的话也罢了。媒体为了娱乐公众,为了吸引眼球,跟着热炒,这也罢了。问题在于,一些号称文学教授的人,也跟着起哄,也在跳着脚指斥中国文学。这就有些奇怪了。我说过,中国文学当然可以批评,也不是没有问题。但怎么来谈论这些问题?则是多少要有些专业态度和专业水准。甚至都不需要专业水准,只要守住常识,就不会说些耸人听闻的话,以哗众取宠。

有人说,现在的文学不如八十年代的文学。这样说貌似正确,经历过八十年代的人,固然有对八十年代文学辉煌的记忆,但这样的判断,如果是限定在说当今的文学对社会影响没有八十年代的文学那么大,这是确实的。但这样的问题,并不是发生在文学本身,而是社会生活改变了。八十年代文学是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形式,那时没有电视,也没有其他的娱乐文化,更没有网络和其他的休闲方式。人们所有的业余时间唯一的文化经验就是文学。当然给人们产生的影响要大,从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也极其显著。但这并不等于文学本身就不行,因为时代不同,人们所拥有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不同,文学不再可能占据人们精神生活或业余生活的主导地位,它的影响当然要小得多。但由此把当今文学不能产生社会效应的问题归结到文学创作本身,那就是缺乏基本的常识。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兴起,文学必然不可能再对社会、对个人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它只能是众多影响中的一种,而且受众相对于影视和网络来说,要小得多。这是正常的现象。

有人说,当今的文学不再那么激动人心。文学在中国五四时期、直至五六十年代,乃至在八十年代都具有激动人心的效果。这是由于那样的时代文学承担了最为主导的宣传功能,它是时代精神最直接和突出的反映。当今时代也变了,也没有什么事件、事情可以激动人心,我们为什么要求唯独文学可以激动人心?文学要去激动人心?那个时期,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那并不是人们渴望永远保持的社会状态,那时激动人心的文学,就是要去努力改变那种不安定的动荡剧变的社会,许诺去迎来一个和平幸福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生活又被注定了是平静的、平和的、甚至是平庸的,不在于文学如何不能激动人心,而在于人心已经失去了激动的环境,失去了激动的主体期待和主体能动性。

有人说,当今的文学没有伟大的作品,没有产生像鲁迅那样伟大的作家。这样的说法又是违背常识。鲁迅属于他的时代,这是其一,今天可能会产生王迅、周迅、刘迅,但不可能产生鲁迅,因为产生鲁迅的历史背景完全不同,拿鲁迅的标准来要求当今作家则是违背常理。其二,鲁迅的时代,优秀的作家其实屈指可数,鲁迅是在他那个时代杰出无双,经历过漫长的历史,无数的政治家、作家、批评家不断地将其经典化,他的作品被一而再、再而三地阐释,收入各种教科书,收入各种经典作品集,鲁迅的身上注入了无数的研究者的理解、汇集了他们的智慧和知识,这才使鲁迅的作品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据说英国的大学课堂上,曾经列出包括莎士比亚在内的一批作家的作品供学生阅读,阅读时把作家的名字抹去,读后让学生打分。结果不少学生给莎士比亚打了很低的分,相反,有些不知名的作家,或者被称之为二三流的作家的作品,却被打了较高的分。这当然不能说莎士比亚的作品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而是可以说明,那些伟大作家让后人崇拜,也与它头上顶着巨大的光圈有关。我们本来就是仰望他们,他们本来已经被放在崇高的位置,你要把后人、未经历史经典化的作家与历史上的伟大作家或伟大作品相比,这当然也是不公平。

有人说,这个时代的文学处于很低的“低谷”。其方法是举出一系列流行的或者莫名其妙的作品,这也是违背常识的。评价一个时代的文学有没有高度,历来要考察这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代表作品,而不是去指责那些普通作家,或者市面上流行作家的作品。从常识来看,任何时代最好的作家都是极少数,能代表唐诗高度的,也只是唐诗三百首,再多些,可能一千首。但那是几百年历史的成果。就是西方19世纪到20世纪,美国、法国、英国、俄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如说,托尔斯泰的时代、福楼拜、司汤达的时代、海明威的时代、卡尔维诺的时代……等等,也都是如此。每个时代,三五十年,能留存下来的作家就是五六个,七八个,能留存下来的作品,就是几十部。中国现在每年出版二千多部长篇小说,当然大部分作品是普通作品,只有极少部分,在年度算是优秀之作,而在一个更长些时段,如放在最近十年来看 ,有七八个作家、有十几部作品是好作品,就可以评判这个时期的文学有没有高度。如果天天指责大部分的作品没有达到艺术高度,而去贬损这个时代,那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大多数普通作品,才映衬出那极少数的作品的所标示的时代高度。也正因为极少部分优秀作家和作品的存在,才会激发更多的人对文学怀有梦想和热爱。

上一篇:安全教育日主题手抄报范文 下一篇:春天的课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