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西元范文

时间:2023-11-10 09:31:34

穿越西元篇1

关键词不同地貌单元岩溶发育

中图分类号: P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西南市场开发的重要板块,长输油气管道、成品油库等地面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南国大地上蓬勃发展。上述项目遍布广西各地,其中绝大部分地区均分布有各种类型的石灰岩,而且气候潮湿多雨,地下水充沛,是岩溶发育的高发地区。通过对各个项目的勘察成果的对比和总结,能够简单的分析出不同地貌单元具有不同的岩溶发育形态和特点。

本文根据已完成的勘察成果及理论分析,来介绍一下不同地貌单元地区的岩溶发育特点。为以后在岩溶发育地区的各种项目勘察工作提供参考,以达到合理布置工作量,控制工作成本,提高工作准确性的目的。

2 丘陵区工程实例

2.1 工程概况

某成品油管道拟穿越河流,河岸两侧属低缓丘陵及峰丛洼地谷地地貌区,河流大致呈东西走向,河床宽度约280.0m,主航道宽度约90.0m,靠近左侧,穿越处河流左岸属于侵蚀岸,河岸及河谷有基岩出露,穿越处河道呈深槽型,两侧岸坡高出河床约35.0m。河道以北构造线近南北向,以宽缓的短轴褶皱为主,断裂次之,河道以南构造复杂,褶皱轴向、断层走向和地层产状变化较大。

2. 2 主要采用的勘察手段

为了尽量查明穿越场区的岩溶分布情况,现场主要采用钻探、地震映像、高密度电法、超高密度电法CT等手段。

1) 钻探工作按管道定向钻穿越方案布置,共15个,用以揭露场地地层分布情况,并探查钻进中所遇岩溶的垂向直径及充填情况。

2) 由于勘察前期河床处于枯水位,因此在河床地段布置了地震物探线,测线长度48m,采用地震映像法进行测试。后期解译中发现采集的地震映像数据质量欠佳,获得的解释成果应用性不大。

3)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以地下介质导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与这些差异有关人工电场的分布规律,可达到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和寻找地下电性不均匀体(岩溶、风化层、滑坡体等)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4) 由于河道两岸高出河床约35.0m,而高密度电法相对精确的解译深度为50.0m以上,不能涵盖定向钻可能的穿越深度,同时受河水影响,河道内未进行高密度电法测试。

为有效的探查河道内及两岸深部岩溶的发育情况,通过调研和比选,本勘察再次采用超高密度电法CT对穿越断面进行了测试。其基本原理是:当从地面或井下供电电极通入地下稳定电流,流经不同的岩矿层、矿体和地质构造时,在地表或井下观测到的电流场将会发生变化,从而显示在电阻率剖面图中。

2. 3 勘察成果

该穿越段共布置钻探孔15个,其中有8个钻孔在钻探过程中遇有溶蚀区,大部分分布在岩层上部,顶板极薄,下部为粘土质所充填,根据当地勘察经验推测多为溶沟(槽)形态。

综合勘察中的地质调查、钻探和物探成果,河流穿越段岩溶主要发育于岩层上部,特别是在临水的河道两侧基岩边坡处,顺裂隙发育大量溶洞。

在河道两岸坡处,物探及钻探探明多处溶蚀区,一般发育在岩层上部与土层交接部位,呈溶沟(槽)状态,内部通常为粘性土所充填。下部有物探推测的区域属破碎带,经钻探验证岩体较破碎,但不存在较大的溶蚀空洞。

3 冲洪积平原地区工程实例

3.1 工程概况

某天然气管道拟穿越河流,河岸两侧属冲洪积平原地貌区,河流大致呈东西走向,河床宽度约360.0m,穿越断面河道顺直,呈深槽型。河床岩性以石炭系上统大埔组的中等风化的白云质石灰岩为主,灰白色~青灰色,岩石质纯硬脆,断口粗糙。

3.2 主要采用的勘察手段

为了尽量查明穿越场区的岩溶分布情况,现场主要采用钻探和高密度电法等手段相互配合使用。

1) 钻探工作按管道定向钻穿越方案布置,共10个,用以揭露场地地层分布情况,并探查钻进中所遇岩溶的垂向直径及充填情况。

2)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以地下介质导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与这些差异有关人工电场的分布规律,可达到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和寻找地下电性不均匀体(岩溶、风化层、滑坡体等)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3.3 勘察成果

根据现场调查及工程勘察成果,该河流穿越段河道及岸坡地层以石炭系上统大浦组(C2d)为主。具体表现为浅灰~灰色厚层状生物屑灰岩、生物屑泥晶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为主。

穿越处及上、下游无明显出露的岩质边坡,无法直接观测到出露岩层的溶洞和溶沟(槽)发育情况。借鉴附近工程勘察成果,穿越段附近岩溶裂隙、溶洞和溶沟(槽)较发育。

在穿越勘察时,于穿越段共布置钻探孔10个,根据地质钻探揭露地层资料,在钻探深度范围内发现有溶洞或溶沟(槽)发育点有4处。

经过对现场钻探情况的分析,该穿越段内较为常见的为较纯的白云质结晶形成的针孔状溶洞,发育程度较普遍,但是尺寸不大(10.00cm以内),1.00m以上的溶洞或溶沟(槽)大多数发育在深度35.00m以上的石灰岩层。

4综合分析

基于对上述不同地貌单元的工程实例的介绍,我们首先会发现在不同的地貌单元,在50.0m深度以内(特别是35.0m深度以内)岩溶发育多呈溶沟(槽)形势出现,未见厅堂型溶洞。掌握这个共同点后,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可以把工作重点放在50.0m深度内岩溶发育情况的探查。

而不同地貌单元岩溶发育状况的主要区别在于:由于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下水位埋深变化较大,水动力较强,这个地貌单元中钻探揭露和物探推断的疑似岩溶发育区要多于相对平坦的冲洪积地貌单元。因此,在同等规模的项目勘察中,丘陵地段的工作量布置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

此外,拟建场区石灰岩的具体岩性对宏观判断岩溶发育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例如,泥质石灰岩、硅质石灰岩和燧石质石灰岩等岩性的岩溶发育概率远小于白云质石灰岩。

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要把钻探及工程物探紧密结合,在钻探揭露的岩溶发育区需要物探进一步测试(增加测线和测点等),在物探测得的异常区,需要增加钻探点进行论证。两种方法相辅相成,切记不可紧靠一种勘察方法进行现场工作。

我相信只要积极主动地总结工作经验,开动脑筋利用多种勘察手段,合理有效的布置工作量,我们一定能够掌握岩溶地区勘察工作的主动权。为各项项目提供准确、可靠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5 参考文献

穿越西元篇2

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

五(6)班

赵梦倩

今天,我像一个小记者采访爷爷。我家30年前是啥模样,爷爷一一向我介绍。

穿:从粗布衣到名牌服装,现在讲究穿戴了,是为什么呢?爷爷接着说:"现在咱能挣钱了,为啥不穿好的呢?”在爷爷的记忆中,数年前的农村人穿着以灰、土、黑三色为主,布料大多是自家织的老粗布,偶尔有人穿件“涤卡”之类的衣服,大多会引来同龄人羡慕的目光。再说那时候一件衣服从新到旧,常常是这个穿过那个穿,穿到衣服破烂不堪,也舍不得扔掉。如今,爷爷记忆中的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谈起现在农村青年人的穿着,爷爷很有兴致。他说:“以前农村大部分人都穷,哪有钱来打扮啊。如今,我们也能跟城里人一样打工挣钱,为啥不把自己打扮得精神一点呢。”我了解到,爷爷原来在用电站当站长每个月有36元的收入,奶奶在家种田,收入也不是很稳定。

30年后。爷爷告诉我日子就好多了。在他的同学、朋友当中,穿1000多元一套的西服很普遍,有的甚至还穿3000多元一套的西服

平时,大家也乐意穿一些样式时尚的休闲服。在家时,很多人也讲究得穿上了睡衣、睡袍。至于脚上穿的鞋子花样更是层出不穷,价钱也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年轻的姑娘、媳妇们也讲究穿名牌、赶时尚,服五颜六色,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

行:从步行到坐小轿车。过去在农村有这么一句顺口溜:“雨天似胶,晴天如刀,走路闪腰,骑车摔跤。”如今农民的出行条件有什么变化呢?给我的印象是,农民的出行变化见证了新农村的新生活。

“现在,村农民的年货大部分都是在县城超市买的。这不,我刚去了一趟,一来一回还不到两个小时!”爷爷告诉我:“如今,农村生活最大的变化就是村里修了柏油路,通了公交车,就连田间地头都修了柏油路,出行真是太方便了。出行变化完全可以见证新农村的新生活。”

爷爷介绍说,他们村的农民以前出门需要步行8公里的土路,才能坐上去城里的客车,2006年,随着柏油路的全线竣工通车,公交车通到了村口,该村农民和沿线的3万多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难时代,享受到了交通快速发展的成果。

提到过去,爷爷回忆说,扁担、马车、自行车、摩托车都曾经是他们的交通工具。村里的老人更是记忆犹新,他们说:“在通柏油路之前,我们先是靠两条腿步行,出门前大包小包全都用扁担挑在肩上,去一趟县城要花4个多小时。后来买了自行车、摩托车,但由于是胶泥路,坑坑洼洼还不算,遇上下雨天那就倒霉了。有一回,8公里胶泥路俺走了将近6个小时。”提到现在,老人话锋一转,说:“现在,咱农民真是太幸福了,公交车15分钟一趟,既经济又安全。

用:从一无所有到样样俱全

45年前,刚刚结婚的爷爷,家中可谓空空如也,除了一张木床、一张木桌和一个自己做的木衣柜外几乎没有什么家具;45年后,他家不仅有了彩电、席梦思,还装上了空调,用上了冰箱。“现在爷爷的生活幸福着呢。”站在自家的二层楼房前,67岁的爷爷笑着告诉我,“改革开放让农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1995年,爷爷在家中装了一部固定电话,联系方便多了。几年后,他又买了一部手机。“第一部手机花了1000多元,2002年买的第二部手机2300元,如今用的手机已经是第五个了。”爷爷拿着他的三星牌手机笑着告诉我,“有了手机,与外界联系更方便了。提起家中的电视机,爷爷更是笑得合不拢嘴。1980年,爷爷通过关系买了一台飞跃牌黑白电视机。“好像是14英寸的。”爷爷说,“就这,在全村也是较少的。”随着家中收入越来越多,爷爷家的电视机由黑白的换成了彩色的,也越换越大。“1986年,爷爷家买了一台日本产的彩电,是21英寸的;1996年,爷爷又买了一台25英寸的,花了近3000元;去年,爷爷家又添了一台29英寸的。”爷爷说。“电视机越大,看着越舒服。”奶奶在一旁笑着说。除了家中传统的电器外,爷爷家还用上了冰箱和空调。“以前,村里有人说我买这些东西是奢侈品,有彩电看就行了,但是现在村民买这两大件的也越来越多了。”

穿越西元篇3

关键词:传统礼仪 消费社会 礼服造型设计

一、 社交礼仪与礼服是社会沟通的重要手段

礼服是指在某些特殊、重大或特定场合上参与者所穿着的服装。它源于近代西方上层社会的宫宴、家庭聚会、仪式庆典等社交礼仪活动时所穿的服装。礼仪服饰的穿着在西方国家历史上较为久远,划分较细,较为完善,这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密切相关。近年来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多元文化蓬勃兴起,人们参与会务宴席、节目表演、仪式典礼等一些社交礼仪场合的活动越来越多。其场合下穿着的礼服越来越突显其重要地位。人们希望沟通,乐与交流,参与礼仪活动的兴趣越发的增强,民众接受了西方礼仪文化,尊重礼仪的同时也认同了西式礼服礼服。

与传统礼服相比,现代礼服不仅继承了传统礼服的华美、绚丽,更在当今多元文化发展状况下,发展为时尚文化的代表,风格或简约大气或盛大华丽。吸引着众多人的目光。礼仪服饰语言独特,最具服装文化艺术与技术的代表性,需求面越来越广泛。纵观礼服的发展,其经历了时装化、平民化、休闲化、个性化等多方位的演变,发展的今天成为服装类别中最为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礼仪文化的差异

基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东西方服装审美存在很多差异。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开放,易于融合外域服装文化,突出以人为本。西方文化崇尚人体美,重视展示人体的性差异,不忌讳表现性感。如在设计女装时,露颈、露肩、露背、半胸,以紧缩腰围和垫臀来表现女性胴体曲线。在一些舞会、酒会的社交活动中参加者以站立为主的活动方式进行,使得礼服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现穿着者的着装魅力。

中国文化起源于大陆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封闭,在服装上具有固执的“原体”意识,传统服装形制几千年来地位稳定,吸收异域服装相对困难。中国文化是和谐文化,强调均衡、对称、统一的。在歌舞宴会上,一般都是表演者站立,宾客坐立,很难展现参加者着装全貌。

随着全球一体化时代的来临,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民众接受了西洋礼仪、礼服,同时却忽略东方礼仪与服饰。近年来很多学者和服装界人士开始关注传统礼仪与现代礼服设计问题。

三、礼仪与礼服的研究现状

尽管礼仪与礼服相伴已久,但是20世纪以前的历史文献中却并无对于礼服的专门著述。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艾米丽・坡斯特在她编著《礼仪指南》中对礼仪、礼服中做了一些阐述,以社交礼仪为主,论述在何等场合上应穿何等样式的服装,也仅限于对现代商务礼仪做出的引导。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内礼仪、礼服的发展几乎是停滞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礼服的研究逐渐增多,鲍璐在2008年发表了《浅析影响我国晚礼服设计因素》,她从市场前景,服装的设计要素,礼服的制作手法等方面来谈影响我国礼服设计发展问题。刘雪花也在2009年广西纺织科技上发表了对礼服设计分析。它主要是从服装的廓形设计,细节设计,和装饰设计等角度来谈礼服的,郭在《浅析女性礼服穿着文化》中谈到礼服、礼仪的发展是以西方礼仪及礼服的角度去谈。

在众家所言中,对礼服的现状研究多是以西式礼服样式为主,大家关心的问题也是以礼服设计的角度去研究礼服,而忽略了传统礼仪对礼服的重要作用。我国自古就是衣冠王国、礼仪之邦,事实上礼服根植于礼仪文化之上,礼服的穿法与用途要以不同的场合来进行。对于面料、款式、色彩要求不能求简单的统一。在传统礼仪中,礼服的穿着,实际上更是一种文化穿着体现。而传统礼仪和现代消费社会的礼服之间应该达成一种融合,形成一种新的默契。才利于我国的礼服发展,走有东方文化特色的礼服之路。在融于世界的同时,表现出我国礼服文化韵味。

四、传统礼仪与现代消费社会礼服消费出现的差异研究

现代的礼服,多以西洋样式为主,在我国消费社会中,如何将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礼服融合,既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又能与西式的礼服融会贯通走向世界,以下是从几个方面来思考研究的。

1.传统礼仪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礼制精神的体现的问题

中国的服装制度形成于夏商时期,完备于周朝,服装制度等级森严,各阶层服饰严禁混穿,是阶级地位的象征。在礼仪活动中,不同时节、场合的穿着更是有严格规定。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帝国清朝将千百年来的华夏衣冠丢去了,但是礼仪制度,依然很好的保持着,近现代社会的历史变革使汉装迷失了方向,但传统礼仪依然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依附在礼仪制度之上的礼服,没有了具体的传统样式,在西风东进中全盘吸收了西洋礼服之后,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礼仪习俗又与之不能完全相融。服装没有了外在的型,但是礼制精神依然存在。它所表现在色彩、面料、装饰纹样上,他们之间的差异、用法及和现代社会的融合等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2.消费社会礼服市场的供需矛盾

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水平和消费意识的提高,礼服正以极快的速度推广而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有待发掘的固定消费群与目前的晚礼服设计缺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空缺。由于中国人比较保守、含蓄,若直接按西方的样式设计晚礼服,一定很难为人们所接受,所以要考虑到中国的社会环境和风俗习惯,融人中国的服装元素多元化成为消费者的共同追求, 晚礼服生产厂商应针对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依年龄、身份、生活习惯、受教育程度等各种要素设计生产出适合各阶层穿着的晚礼服。

3.现代礼服版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款式设计是外在的表象,能引起人们注意力;版型设计是服装内在的结构处理,好的版型能够使穿着者从视觉到知觉均能感受到舒适、美观。对于消费者来说最终引起消费欲望的关键是服装版型式样是否能恰到好处的烘托自己完美的一面。可以说只有好的版型设计,才能制作出美观、时尚的礼服。

礼服版型设计作为礼服制作过程中的首道工序,以服装效果图或服装成品为依据,是用来指导服装裁剪和生产及确定最终的穿着效果。在礼服板型设计过程中,主要有两类板型设计构成,即平面版型设计与立体版型设计。目前,国内企业常用制版方法以平面制版方法为主。

现在的版型师一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他们出身多数是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工人,大都停留在单纯的技师阶段,缺少创作创新能力,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表现的过于墨守陈规,对于新事物、新理论表现的不够热情,难以在版型制作上取得突破。

人们在选择服装时,已不仅停留在衣服是否整洁、长短是否合适上,更多考虑的是服装的款式、版型、装饰等。总体来讲,就是对服装风格的认同度如何。服饰看起来是否时尚、穿起来是否舒适、,是否适合自己的气质,是关注的重点。对版型风格的认同与否,影响着穿着者的消费心里。一件服装,能否吸引人们目光,在于款式设计;但是穿着是否舒适、与人体结合是否美观,则归属于版型设计范畴。

版型风格是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一个重要保证,是商家和消费者不容忽视的,所以研究版型风格和风格延续对企业和消费者来讲,都具有更实际的价值,好的版型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而风格的延续则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障。

影响版型风格设计与发展的原因有很多种方面,如设计师、制版师的素质、使用的技术与手段、服装的号型、生产加工等。国内服装企业多数处于发展阶段,一些企业比较重视设计风格,而忽略版型设计。对服装品牌而言,没有确立板型风格的服装,其品牌就会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五、结束语

目前,代表东方文化特色的礼服―旗袍、唐装等在市场上的销售份额远低于西洋礼服的销量,随着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中西服饰文化融合趋势也空前加强。开发传统文化,提升现代礼服设计水平,摆脱礼服全盘西化的设计现象,走一条时尚加民族的特色道路,在现代服饰设计中融入东方设计元素,让中国元素也跻身于国际时装界的发展。

对现代礼服版型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发掘;在版型创新过程中将服装结构设计、装饰、图案,色彩等进行实际应用,开发具有本土文化底蕴的礼服版型设计,势在必行。科技的进步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服装本身就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应用学科,完善服装产学结合化进程,让服装教育与技术结合,创造价值,是我们教育界中服装人的责任,也是服装产业的期盼。

参考文献:

[1]时装设计元素:拓展系列设计.(英)艾丽诺・伦弗鲁等 中国纺织出版社

穿越西元篇4

从生存型走向型

西藏传统农牧业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牧民的生活是围绕生存展开的,目的是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随着改革开放,土地归户使用长期不变,畜牧私有私养长期不变政策的落实,农牧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日益增长,直接用于生产劳动以外的剩余时间也越来越多,因此,农牧民生活中更多的花费和精力可以用于个人的享受、发展和提高,这样消费结构改善了,生活内容丰富了,个人的选择空间也日益扩大。

西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牧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牧民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生活消费结构向更趋于合理化方向发展,食物消费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有所下降,动物性食物及水果、蔬菜的消费有所增加;自给性的初级产品消费有所减少,商品和加工产品的消费有所增加。据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调查队,1992年对堆龙德庆县30户农民的抽样调查统计,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85年为306.18元,1992年上升到608.36元,分别占当年总开支的51.17%和67.10%;再从全西藏农牧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来看:1996年西藏统计年鉴中农牧民人均生活费支出为896.80元,与同期西藏城镇居民平均生活消费水平相比增长了74.60%,就生活消费内部各项支出来看,尽管农牧民家庭支出中生活消费品支出仍占绝大多数,但非商业性支出所占比重趋于不断增长。就堆龙德庆县30户农民抽样调查结果,从1985年到1992年间。增长了0.68个百分点;而1992年西藏农牧民的年人均非商业性支出为7.69元,到1995年增长到23.38元,递增了32.89%。

同时,农牧民生活消费品的各项支出所占比例也在不断变化,与城市居民逐渐趋于接近(详见表一)。从表一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者差距在90年代初期比80年代中期小。

城乡消费支出结构的接近,说明西藏农牧民和城市居民消费观念正趋同一,而消费观念的变化直接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长期以来,藏民族的饮食单一,主食仅糌粑、牛羊肉,蔬菜吃得很少。解放后,特别是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好转,西藏的农牧民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逐渐向丰富、营养型发展,而且由于与城市联系增多,受城市和周围厂矿“城里人”的影响,其饮食方式也逐渐复杂、多样化,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统计,1991年西藏农牧民人均主食消费支出106.28元,副食支出106.59元;到1996年时,人均主食支出为105.81元,副食支出191.18元;可见副食支出明显超过了主食支出。1985年到1996年间,牛羊肉等藏族传统食物消费量在下降,动物性食物及水果、蔬菜的消费在增加(详见表二)。

衣、食、住和日用品等方面的消费也逐步趋于增长,据1995年西藏100余户家庭的调查,西藏农牧民不再满足服装要保暖,而且追求服装色彩协调,式样新颖,对中高档穿着用品的需求量在逐步上升。农牧民不但穿传统的自制皮衣,也越来越喜欢穿化纤、呢绒、毛料的衣服,安多腰恰的牧民如今喜欢穿轻便汉装,被调查的45户农牧民中,每户均有8件汉装。拉萨城里穿汉装和西装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追求轻便、价高、式样新颖的衣服,穿着式样的更换比农牧区都快。尤其是文化、娱乐等非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在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明显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自治区农调队对堆龙德庆县农民家庭的抽样调查,1992年农民人均用品消费比1985年增长了147.8%;再根据西藏自治区1996年统计,1995年非生活用品的支出为110.51元,比1991年增加了81.7元,而且用品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娱用品和书报杂志费用(见表三)越来越高;笔者在1995年调查的100户家庭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和1996年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同样也表明,各种高档耐用消费品,如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录像机、汽车、摩托车等现代化用品逐步进入西藏农牧民家庭(见表四);唱卡拉OK、跳交谊舞、打台球、看电视、电影和录像等已成为越来越多的西藏青年人的娱乐和休闲方式,并逐渐由城镇传播到广大农牧区。

广大藏区农牧民消费水平提高和结构改变对藏区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一方面通过消费总量的增加扩大市场需求,刺激生产发展;另一方面,消费结构的改变对生产结构具有引导作用。西藏各地的非农牧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农民商品性和非实物性消费的增加,这是促进农牧民生活向发展型转换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全西藏的现实出发,当前在大力发展农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生活的同时,合理引导农牧民消费,努力增加生产性积累和投资,发挥消费在启动市场和提高农牧民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

西藏农牧民家庭从封闭逐渐走向开放

与自给自足的和分散孤立的结构相适应,西藏传统农牧民的家庭观念强,大部分生产和生活行为都局限在家庭范围内,具有强烈的封闭性特点。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西藏农牧民家庭从封闭走向开放。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农牧民家庭的行为目标从内向型变为外向型。许多农牧民家庭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再根据家庭消费的需要来安排,而是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在生活方面也同样,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家庭内部满足的需要越来越少,由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这种开放式的循环,有助于增强家庭的稳定性,扩大了家庭的社会功能。

其次,家庭的人口生产从数量扩大向质量提高转换。对传统农牧民来说,由于家庭的封闭性,生育的子女越多,劳动力就越多,在本社区的地位就越高,所以人们追求多子多福。随着经济的,现代社会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和行为,人口生育率不断下降已成为的共同趋势。虽然国家对西藏等藏区实行了照顾政策,允许一对夫妻生育3个孩子,但大多数年轻人只愿意生两个孩子,而且不在乎男孩还是女孩。根据笔者去年参加的“百户”调查表明,农牧民赞成计划生育的家庭比例比较高,分别占34%和26%,特别是年轻妇女不愿意多生孩子的比例较高。她们认为,孩子太多带起来麻烦,家庭负担重。所以农牧民主动要求采取节育措施。这种家庭生育子女的减少,使父母有能力在提高孩子的素质上下更大的功夫,同时他们自己也有可能提高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这种人口生产功能的转换,使他们子女的就不纯粹是家庭内部的事情,社会教育的作用越来越强,据拉萨市1991年的统计,全市共有各类学校536所(其中中师1所,中学8所,公办小学54所,民办小学443所,企事业子弟小学20所),在校生49598人,农牧区适龄和入学率64%。据笔者参加的“百户”调查,1994年家庭教育费支出额为11233元,占家庭总支出的1.78%,而且这些钱只为有子女上学的19户家庭的投资,按实际有教育投资的19户,户平均支出591.21元,即使按45户平均,也合每户249.62元。用此数字再与1993年户均支出56.55元相比,增长了341.41%,其增长幅度大大超过其他所有的家庭支出。再从西藏自治区1996年统计年鉴来看,全区农牧民教育及文化娱乐投资人均为30.95元。

第三,家庭关系中自由平等的因素增强。在传统家庭中,封建宗法观念和习惯对家庭成员的和束缚很强,形成固定的等级体系,特别是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低下。在《草地藏族调查》中记载“绝嗣之家,其妻室有父归父,无父归其兄弟近亲”,或“无父则将其女人与另一半牲畜、库物给其兄弟近亲中一人”。若某人“从牦牛身下救人,被救者则以女儿偿之,无女则给妹,无妹则给银200两”。根据这些条款,妇女可以与牲畜并列,作为财产的一部分转赠他人。贵族妇女也同样可以被当作礼物馈赠。据笔者在西藏那曲安多县调查,非亲属家的妇女不准入帐篷;家里以外的妇女不准到帐篷后面挂经幡的地方去;不能从帐篷后面的柱子里侧穿过;妇女不许在太阳落山后大声叫喊;妇女不能在家里的帐篷里生孩子,产妇不能摸灶台,产后3天不能接待客人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家庭的开放,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一些年轻人不甘默默无闻终老一生,她们走出家庭投身社会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一些能干的妻子代表家庭参加社会活动并取得经济独立,为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创造了条件。

第四,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由于家庭的稳定和封闭性降低,西藏农牧民对以家庭为基础的血缘和地缘组织的依赖性降低,与此同时,他们与市场的联系增多。在社会活动和市场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社会组织,如西藏堆龙德庆县乃琼乡的科学普及协会、安腰恰乡的扶贫协会、合作经济组织等等。这些组织对农牧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它促进了农牧民观念和行为的社会化。

农牧民社会行为从被动保守转向主动开拓

在传统的市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作用下,农牧民的社会行为具有被动性和保守性,特别是佛教传入藏土的千余年里,佛教思想对藏族伦理观念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在藏族传统文化中得到充分体现。首先,“人生唯苦”、“四大皆空”、“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的说教,使生活中的人们缺乏进取心而安于现状;其次,“慈悲行善、忍辱无争”、“佛法无量,乐于施舍”等佛教思想的影响,使农牧民习惯于循规蹈矩,亦步亦稳,忍让退避,明哲保身;第三,慢节奏的行为习惯成为追求的目标,使生活缺乏生机和活力;第四,社会生活单一化,形成超稳态的传统社会系统。

穿越西元篇5

一、“衣裳时样年来瘦,渐仿洋装显细腰”

——上衣:从“帐篷”到“柴火”的变化

“每年夏天晒箱子里的衣服……簇新的补服,平金褂子,大镶大滚宽大的女袄,像彩色的帐篷一样……大部分已经没人知道是谁的了。看它们红红绿绿挤在她窗口,倒像许多好奇的乡下人在向里面张望。”(张爱玲《怨女》)

有清二百多年,不管是满族妇女的旗袍还是汉族女子“两截穿衣”的上装,虽然在面料、镶边、扣袢等细节上有过一些变化,这种近似于大“A”字的“帐篷”式衣型却一成不变。这种宽大得可以掩盖女性个体特征的衣服,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传统宗法观念对女性思想的约束—提醒闺秀们安分克己,“藏愚守拙”。

而到了近代,这彩色帐篷一样的打扮,在西式女装的比照之下,就显示出了滑稽的“乡气”。在开埠较早的上海,中国人对于西方女性们剪裁合体、突出女性曲线的装束,从冷嘲热讽到越看越有感觉,甚至赞之为“霓裳羽衣”:

“素练重裙著地飘,轻纱障面避尘嚣。尽多玉立长身态,都为灵王爱细腰。”(李默庵《申江杂咏》)

“马路谁人策马来,欧西女子俊风裁。雕案侧坐明驮速,十幅湘裙洒不开。”(朱文炳《海上竹枝词》)

“腰细裙宽面障纱,飞尘影里驾轻车。谁知绝域多情女,解看江南二月花。”(张天翔《沪江竹枝词》)

虽然是用中国人的眼睛去观察,但如果比照《点石斋画报》和同一时期欧洲的油画作品,就会发现竹枝词对当时西方女装的印象大体不差:19世纪最后30年,欧式女装的主要特点是上身紧束突出胸部曲线,后臀处因多用堆花蝴蝶结或绉裥等装饰物而显得丰满,再加上细腰一捻,整体上是突出女性特征的“S”型。

在19世纪下半叶的几十年里,敢于全身洋装走在大街上的中国女子是极少的,但这种紧身元素却改头换面出现在了中式女装的设计中,所谓“衣裳时样年来瘦,渐仿洋装显细腰。”(观棋道人《京华俗咏》)原先帐篷式的上衣,一步步缩水—宽大的袖子越变越窄,甚至胳膊弯曲都有困难,紧紧裹出腰身的设计取代了大A字造型,衣襟也越来越短,从膝盖以下缩短到了膝盖以上。不过,为中国女子本身的体形所限,这种新式女装穿在她们身上并不能像西女那样“衣衫紧窄腰围小,凸乳高胸曲线明”,反而是“身若束薪”—前后几乎都没有曲线,平平瘦瘦的像一根柴火。如果用上张爱玲的比喻,就是像一缕诗魂,瘦弱无助,惹人爱怜,典型的乱世中的薄命女。

二、“自昔通行百裥裙,西纱西缎暑寒分”

——打破禁忌的裙子和裤子

与上衣的紧身和缩水相比,下装的变化其实更具有打破传统的意味。在传统中国社会,裙子和裤子是不能随意穿着的,色彩上的禁忌也必须严守。所谓“诗礼人家,妇女一起床,便穿上了裙子,直到晚上睡觉才脱掉。……小姑娘们,十三岁起就得穿裙子。是不穿裙子的,这是良家妇女与娼家的区别。”(曹聚仁《上海春秋》)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只有正室才能穿大红的裙子,多么得宠的姨太太,在这个时候也是不能僭越的。

而在近代上海,不管是裙子、裤子的禁忌还是大红大绿的规矩,却都很容易地就被打破了。名妓胡宝玉是当时有名的引领风潮的人物,她会满不在乎地“穿一件蓝地金花闪缎夹袄,束一条大红百褶绣花裙”(《九尾狐》第15回),而大众对她这种装束的态度不是谴责,而是仿效。据说胡宝玉每出一种新的装束、每换一种发式(比如前刘海),不但,“就是大家小户,不论奶奶、小姐,以及仆妇、丫环都争相效仿。”“初不过在上海一隅,渐渐蔓延开来,弄得北京、天津与那苏杭一带处处皆然。”

在这一次次“效仿”之中,裙子、裤子原先所代表的等级概念逐渐地被遗忘,相应地,一种新的时尚观念在悄然形成—不论身份地位,怎么搭配着好看,怎样能够花样翻新出风头,就怎么去穿。于是,代表着时尚的西式女装元素,快速地出现在了中式的裙装和裤装上。

“自昔通行百裥裙,西纱西缎暑寒分。今教宽大沿欧俗,不使旁边现折纹。”(朱文炳《海上光复竹枝词》)传统的中国裙子有马面裙、襕干裙、鱼鳞裙、月华裙等,不过基本的样式是前后有平幅裙门,两侧打褶,而且很长,只允许走路时微微露出一点莲尖。此时两侧打褶的样子不再时兴了,出现了我们现在常说的全幅打褶的百褶裙。还有半中半西的裙子,裙身比较窄小,像西裙一样有很多假扣:“裙腰不必两分开,假扣匀排亦怪哉。既学西洋层锦簇,如何下幅紧围来。”(朱文炳《海上光复竹枝词》)又有一种襕裙,自后围向前以束裙腰,清末上海之浦南,妇女则把它系在衣服的外面,“腰肢紧束,飘然曳地,长身玉立者,行动嬝娜,颇类西女。”(徐珂《清稗类钞》)

同时,女性们开始反感传统服饰大红大绿的色彩,而仿效洋装追求服饰色彩上的素淡与搭配的和谐,所谓“家家姐妹费商量,不斗浓妆斗淡妆。想是名花宜素艳,一齐浅色着衣裳”(袁祖志《沪北竹枝词》)。她们有的“缟素衣裳偏称体,淡妆不着石榴裙”(招隐山人《申江记游》),有的则“杏燕花新锦地纹,红灰衫子白灰裙”(袁祖志《申江竹枝词》)。

三、“衣裳朴素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

——学生装的“时尚”功能

近代中国女子对时装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的热情,一心追求花样翻新、与众不同,而当时兴起的各种中西式绸缎衣料店铺,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颐安主人在《沪江商业市井词》中就提到过“广洋杂货号”、“本色洋布号”、“绸缎顾绣庄”、“湖绉庄”、“纱缎庄”等等。特别是“花色洋布号”,还可以根据顾客的需要定做各种衣服:“西洋花布色纷纭,各有专牌仔细分。如欲新翻何式样,绘图定办独超群。”满街的衣料首饰在招手,女性们的标新立异之心一旦被激发起来,就很难收回去了。当然,因为心情急切,难免用力过猛,很多过分夸张、并不美观却很触目的服饰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竖起来遮住半边脸的元宝领就是其中的代表。“元宝领”的灵感很有可能来自当时欧洲女装紧紧护住脖颈的设计,有竹枝词为证:“衣衫镶滚久相沿,今日通行外国边。夏日空心花样巧,冰绢笼住颈围圆。”(袁祖志《沪上游女竹枝词》)虽然有人认为这种领子可以使本来很胖的脸显得瘦一些,但更多的人觉得它很滑稽。1904年的上海就流传着这么一个笑话:近日,喜用高领,几及半尺,足以掩其颊,殊不雅观。有人说,现在的大多很傲慢,把客人惹火了难免要打耳光,这高领掩颊,是为了挡耳光的。(吴趼人《滑稽谈·挡耳三、“衣裳朴素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学生装的“时尚”功能光》)

大量与“元宝领”类似的夸张的服饰细节和衣裙搭配,最初会让人们觉得新奇有趣,但太多的新奇和夸张,也会引发审美疲劳,比如余槐青的《上海竹枝辞》中就有一首《服妖》:“时样新装称柳腰,中西合璧市招摇。方今简朴开风气,莫被欧人笑服妖。”作者在题解中说,当时“妇女服尚新奇,时翻花样,变成不中不西,反不如欧美妇女服装尚有定制”,点出新式女装应该提倡简朴和素雅。而正在此时出现的女学生装,就担起了倡导简朴、素雅之风的责任。清末小说家李伯元的《文明小史》中曾描写过上海虹口女学堂学生的打扮:“一个个都是大脚皮鞋,上面前刘海,下面散腿裤,脸上都架着一副墨晶眼镜,二十多人,都是一色打扮,再整齐没有。”这种整齐划一的打扮,类似于今天的校服。近代不同时期、不同学校的校服也有一些变化,不过有一个共性,就是要求朴素淡雅。在崇尚奢华、追求时髦的清末,朴素淡雅的女学生,无疑像一阵清新的文明之风,吹向了古老的中华大地。有竹枝词赞道:“或坐洋车或步行,不施脂粉最文明。衣裳朴素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忧患生《京华百二竹枝词》)当时称这一类时装为“文明新装”,也称“学生装”,一时间,“女学生”一词成了时髦的象征,她们的装束也被争相效仿。

其实女装时尚的轮回,往往是由繁入简、再由简而繁,“女学生”的装束正出现在倡导朴素的节点上,担当了一段时间的时尚先锋。不过这段时间并不长,因为“校服”毕竟过于素雅、简单、缺乏变化,并不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女性,因此,当1920年代,成熟女性们开始在旗袍的短短长长之间纠结的时候,学生装就逐渐淡出了时尚舞台。不过,它们继续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来自近代西方的关于女性朴素雅洁、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观念,传授给一代代新的女国民。当新一代女学生成长起来的时候,即使不穿校服,她们在衣裙或者衣裤搭配上也更加注重简洁、和谐,塑造出少女清朗秀美的形象。女作家苏青在《结婚十年》中曾这样说:“记得我初进大学的时候,穿着淡绿绸衫子,下系同颜色的短裙,风吹过来飘舞着像密密层层柳条儿起的浪,觉得全世界就只有我一个人耀眼。”

四、“身上旗袍绫罗做,最最要紧配称身”

——从“旗女之袍”到改良旗袍

提到旗袍,很多人会联想到热映于2000年初的电影《花样年华》,与女主人公不同环境、不同心境相配合的十几件旗袍,华美优雅,是这部电影最值得回味的部分。直到今天,旗袍仍然是最能代表中国女性的服装,作为典型的“东方元素”被西方服装设计所吸取;当1920年代中国女性刚刚穿上改良旗袍的时候,她们大概不会预见到这昔日的“旗女之袍”,在之后的年代里会有着如此历久不变的魅力。

旗袍本是满洲妇女的专利,虽然是上下一体,又和满洲特有的高跟鞋“花盆底”相搭配,有一些拔高身材的作用,但早期的旗袍也是大A字造型的,没什么腰身可言。民国改元,五族共和,旗袍区分满汉的意义已经不复存在,许多爱俏的北方女性也穿起了旗装,并且开始动脑筋改良这中国式的连衣裙。

从1920年代开始,一种较为合体的、改良过的新旗袍应运而生,之后年年花样翻新。与传统的“旗女之袍”相比,这种改良旗袍比较符合新女性所追求的简单、雅致、宽窄适度、长短合宜这几条基本原则。

1932年,新派女性竞相穿着“花边旗袍”,款式采用“小元宝领”,领口、袖口、襟边镶有花边。1933年后,大衩旗袍开始抬头,后来甚至由衩高过膝一举滑向衩高及臀。同时,旗袍的长度也发展到了极点,袍底拖地完全遮住了双脚,这种奇特的款式,时人名之曰“扫地旗袍”。那时候,时髦女性的标准形象是“头上青丝发钳烫,西式千湾百曲新”、“身上旗袍绫罗做,最最要紧配称身,玉臂呈露够眼热,肥臀摇摆足消魂。赤足算是时新样,足踏皮鞋要高跟。”到抗战前后,由于衣料价格的攀升,旗袍的长度又有所缩短,我们今天所熟悉的长短、开衩、领和袖都比较适中的旗袍,就是在此时基本定型的。

穿越西元篇6

xx县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水流域下游首段的西岸。我们xx县人民政府对利用世行贷款的污水处理项目非常重视和支持。现将这个项目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该项目于2003年3月开始筹备,2003年8月委托市咨询公司编制了《项目建议书》,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4年4月13日以鄂发投资[2004]290号文批准该项目立项。现已委托武汉市政院编制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基本已编制完成。

二、xx城区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xx城区生活污水和大部分工业废水目前为直接向汉江、踏平湖和西荆河排放,其水体自净能力十分有限,现已造成了踏平湖、西荆河水体水质严重污染。2002年xx县环保局对西荆河的水质进行了监测,其中悬浮物超标3.5倍,氨氮超标26倍,化学需氧量超标2.8倍,生化需氧量超标8.4倍。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上马,西荆河和踏平湖的污水经“引江济汉”工程的运河流入汉江。受流速和下游滚水坝的影响,这些污水将长期滞留在xx至潜江段水域内,势必会对该段水体产生污染,进而影响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库水水质。

三、xx城区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内容

该项目选址在xx城区西南、沿西荆河一带,设计建设一座近期处理规模为3万吨/日、远期处理规模为7万吨的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截污干管,近期总投资6371.6万元。处理工艺为前置厌氧改良型氧化沟工艺。

(一)污水管网

根据自然地势可将城区划分为三个排水收集区域:老城区、北片区和南片区。

(1)老城区

根据统计数据,现阶段老城区平均排污量约3700m3/d,本工程拟采用污水截流方案(截流倍数n=2),沿堤壕东侧及丈八沟北侧各铺设一排d600截污干管,将老城区排往提壕和丈八沟的污水截流,两管在堤壕与丈八沟的交叉口汇合,再铺设一排d800截污干管,穿过丈八沟,沿堤壕东侧继续向南延伸至拟建的污水中途提升泵站。

(2)北片区

该区依据自然地势及湖泊分布,又分为3个小的排水片区。第一小片区为汉江大堤以西、西荆河以北、踏平湖以东所围成的城区部分,沿平湖路铺设一排d600污水干管一直到荷花中路与西荆河相交处;第二小片区为踏平湖以西、西荆河以北、洪岭大道以东所围成的城区部分,沿荷花北路、荷花中路铺设一排d600—d800污水干管一直到荷花中路与西荆河相交处。第三小片区为洪岭大道以西、西荆河以北、外环路以东所围成的城区部分,沿外环路铺设一排d600—d800污水干管一直到拟建的污水处理厂。

(3)南片区版权所有

该片区也可以洪岭大道为界分为两小块。第一小块为洪岭大道以东部分,沿荷花南路铺设一排d1000污水干管,穿过洪岭大道后进入污水处理厂;第二小块为洪岭大道以西部分,沿西荆河东侧道路铺设一排d600污水干管,在污水处理厂厂前与其它两个方向来水汇合后经一排d1200污水总干管进入污水处理厂。

(二)泵站

该工程共需兴建三座污水中途提升泵站;第一座位于老城区堤壕边,将老城区截流污水提升并翻越汉江大堤送入荷花中路污水干管中;第二座位于踏平湖与西荆河交汇处,将踏平湖东侧的截污干管的污水提升并穿越西荆河送入荷花中路污水干管中;第三座位于洪岭大道与西荆河交汇处,将西荆河北侧城区污水提升并穿越西荆河送入洪岭大道污水干管中。

(三)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粗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改良型氧化沟、二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房、储泥池、浓缩及脱水车间。

四、xx城区污水处理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1、该项目总投资为6371.6万元,其资金来源为:

(1)世行贷款3200万元(投资总额的50%);

(2)银行贷款1300万元;

(3)地方自筹250万元(政府无偿划拨土地);

(4)企业自筹1621.6万元,其中:预征三年污水处理费收入780万元;企业自筹841.6万元。

2、收入预测

(1)三年建设期污水处理费收入780万元;

(2)投产后污水处理费按0.90元/吨,处理量按设计流量的80%,运行期17年收取,收入为13770万元;

(3)总收入为14550万元。

3、支出预测

(1)世行贷款:(本金)3200万元+(利息)1399万元=4599万元;

(2)银行贷款:(本金)1300万元+(利息)706.1万元=2006.1万元;

(3)运行成本:6120万元;

(4)总支出为12725.1万元。

4、经济效益预估:总收入(14550万元)—总支出(12725.1万元)=1824.9万元,20年能实现利润1824.9万元。

尊敬的世行官员、各位专家、各位领导,xx县共桓挥校颐腔拐诜⒄怪校牵饫锏娜嗣裾娉稀⑹匦牛昵岬膞x县期待与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金融组织进行融洽而卓有成效的合作。我们坚信,xx县还将与世界银行有更多的合作机会。欢迎诸位在适当的时候莅临xx考察工作。

穿越西元篇7

[论文摘要]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服饰妆靥文化的鼎盛时期,它为华夏文化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文章分析唐代服饰妆靥繁华的基础条件,梳理唐代服装、头部装饰的种类、特点,从艺术方面窥见盛唐大国风范。

人类最初赤身裸体地在森林里穿行,后来学会用树叶、兽皮做衣服保暖,随着征服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萌生了审美意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越来越精致的衣服及其丰富的装饰物反映出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审美时尚,这在唐代服饰妆靥文化中体现得尤其明显。

一、唐代服饰妆靥繁华的基础条件

唐代被称为一个“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王朝,我们仅从唐代丝绸的生产和消费能力就可以了解服饰奢华的物质基础。赵丰在《唐代丝绸与丝绸之路》一文中研究唐朝官方贡赋,发现丝织品产量是空前的,人均消费量也很高。仅天宝某年官方的庸调丝绸收入量就达740余万匹,而当时仅课丁户的产丝量即为8484吨,人均耗丝量0.16公斤。[1]而且所用的产品不乏“齐纨鲁缟,蜀锦楚练,越罗吴绫”等各地的优秀丝绸。关于衣服成品,唐诗中多有描写服装华丽宽大和修长的句子,如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风流薄梳洗,时世宽妆束。袖软异文绫,裾轻单丝縠。裙腰银线压,梳掌金筐蹙。带襭紫蒲萄,袴花红石竹。”[2]元稹《叙诗寄乐天书》:“近世妇人,晕淡眉目,绾约头髻,衣服修长之度及匹配色泽,尤剧怪艳。”[3]根据现存的唐代墓室壁画和敦煌壁画,初唐至盛唐早期的服饰,无论民间还是宫廷服饰都较为窄小简朴,从盛唐中期至晚唐服饰愈加宽大,头饰、配饰愈加繁复。www.lw881.com综合起来看,唐朝一代面料织造精巧,造价昂贵;面料使用铺张,服装宽大;首饰珠宝繁多。

二、华丽宽大的服装

唐代妇女服饰花样繁多,五光十色,具有艳丽、华美、自由、潇洒的艺术风格。通过这些服饰展现女性秀美丰满的姿韵,洋溢着积极健康、雍容华美的气息。

女性裙装袒露,展示人体美,被当时诗人称之为“时世妆”,后世将它视为唐代服饰文化的主流。这种袒胸大袖衫襦是贵族妇女在庭院散步、采花、捉蝶、戏犬时常穿的服装式样。该服装袒露半胸,大袖,对襟衫,长裙,肩披批帛,饰有织纹和绣纹。裙腰高度接近乳部,以大带系结,大胆地夸张了女子的胸部,犹如现在朝鲜妇女所穿的裙,上短下长,面料一般是纱罗织品。所谓唐代妇女服饰“绮罗纤缕见肌肤”,即仅以轻纱蔽体,这种装束体现了唐代文化开放的特点。裙子的色彩多以绯、紫、黄、青等色彩为主。据说杨贵妃最爱穿一种郁金香草染成的黄裙,色泽鲜艳,且发出馥郁的清香。上有所好,下有所效,这种黄裙逐渐在宫室嫔妃、官宦贵族女子中流行。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折腰多舞郁金裙”就说明了这一点。普通女子的裙装也腰高至胸部,半袒化,裙长可拖地,并且造型瘦俏。从现存唐代壁画中可以看到女子穿裙衫时亭亭玉立的秀美形象。

在唐代绘画或陶俑等艺术遗存物中都可以见到妇女穿着窄袖的衣服,袒着胸口,露出半只臂膊,系着束到乳房以上的长裙。在她们的肩背上还披着一条长长的披巾,它就是“帔帛”。敦煌莫高窟许多唐代女供养人形象上都有帔帛,除此之外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壁画及石椁线刻画宫女图,周昉所作《簪花仕女图》、张萱所作《虢国夫人游春图》、唐人的《宫乐图》也画出了帔帛的各种花色和披戴的方式。帔帛两端垂在臂旁,有些一头垂得长些,一头垂得短些。有时把帔帛两头用手捧在胸前,长度可垂至膝下。有时把右边一头固定束在裙子系带上,左边一头由前胸绕过肩背,搭着左臂下垂。有时把披在两肩膀的垂端凑在胸前,好像穿着一件马甲。从战国秦汉到东晋,妇女服装常常做成长袖或飞动的带饰,用来美化妇女柔美轻盈的身姿。帔帛正是发展了传统服饰艺术以虚代实、以动育静的艺术法则,吸入西域服饰的特点为我所用,使汉民族服饰更加丰富。

女着男装,胡服盛行,这是唐代服饰的一个奇观。盛唐时期,来自西域服饰的影响十分明显,这和数量巨大的异域人士留居中国有关。代宗时,“先是回纥留京师者常千人,商胡伪服而杂居者又倍之。”[4]“天宝初,贵游士庶好衣胡服,为豹皮帽,妇人则簪步摇,衩衣之制度,衿袖窄小。识者窃怪之,知其戎矣。”女子喜着男装,主要是男子常服戎装与半臂,戎装即头戴软脚幞头,身穿翻领或圆领胯袍,腰间系蹀躞带,下穿小口裤,脚穿黑、红皮革靴或锦履。半臂,即半袖短身衣。女着男装大概受胡服的启发,因胡人本就男女同装,而更为深刻的社会原因则离不开大唐经济富足、国家极度昌盛而衍生出的宽厚与开放。此时胡服的领、袖和下摆处有锦边装饰,硬边衬襟,折领式圆领窄袖,头戴高顶毡帽,系束带且其上有多种饰物,下身穿戴精细的小口裤,脚穿考究的鞋子。

唐代男子除政府官员按制度穿用规定花色的官服之外,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日常生活服装的图案花式很少受到限制,概括起来大体有联珠团窠纹、宝相花纹、瑞锦纹、散点式小簇花、小朵花、穿枝花、鸟衔花草纹、狩猎纹、几何纹等几大类。加之布料、图案的色彩变化多端,可谓异彩纷呈。

三、丰富的头部装饰

从艺术效果来看,服装必须与头部的装饰造型相协调才能产生总体格调,因此唐时妇女对头部的装饰十分重视。西安开元六年(公元718年)韦顼墓和永泰公主墓石椁线刻画,西安武氏圣历元年(公元698年)独孤思贞墓女俑,咸阳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薛氏墓壁画,西安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杨思勖墓女俑,敦煌130窟唐开元五年至十四年(公元746年至755年)壁画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供养像,西安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鲜于庭诲墓女俑,还有唐代绘画如《簪花仕女图》、《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宫乐图》等,都保留了大量唐代妇女发型的形象资料。流传至今的诸多文献资料也记载了唐髻众多式样,有倭堕髻、螺髻、反绾髻、半翻髻、惊鹄髻、双鬟望仙髻、抛家髻、乌蛮髻、盘桓髻、同心髻、交心髻、拔丛髻、回鹘髻、归顺髻、闹扫妆髻、反绾乐游髻、丛梳百叶髻、高髻、低髻、凤髻、小髻、侧髻、囚髻、偏髻、花髻、云髻、双髻、宝髻、飞髻等。在各种发式上插戴簪、钗、金叶、银篦、珠玉、宝石及鲜花,簪、钗质地有玳瑁、牙质、玉、翡翠、翠羽、金、银、铜等,既承袭前代遗风,又有锐意创新,从一个侧面透露出时代的活力。

唐代妇女面部化妆,一般是敷铅粉、抹胭脂、涂鹅黄、画黛眉、点口脂、描面靥、贴花钿。铅粉古称粉锡或铅华,夏商时已经出现,为我国古老的化妆品。汉以前胭脂主要产于河西走廊焉支山,主要原料为红蓝花。汉武帝击败匈奴后,红蓝花开始在内地大量种植。唐代妇女用青黑色颜料将眉毛画浓,叫做黛眉,描成细而长的叫蛾眉,粗而宽的叫广眉。面靥原是用来掩饰面颊上的斑痕的,后和贴花钿都作为妇女面部的装饰。

总的说来,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服饰妆靥文化的鼎盛时期,它上承历史冠服制度的源头,下启后世冠服制的径道,为华夏文化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衣料质地考究、造型雍容华贵、装扮配饰富丽堂皇等特点充分展现了大唐平等容物、广收博采、青春自由的大国风范。

参考文献

[1]赵丰,唐代丝绸与丝绸之路[m],陕西,三秦出版社,1992

[2]林德保.详注全唐诗[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7

[3]清·董诰,全唐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穿越西元篇8

不过,在什么年代之前,有哪些东西古代人是不吃的,这个问题就要比第一个问题简单很多。古代的农业虽然没有转基因之类那么“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巨大成就,但上溯几千年,也还是能看出很多变化的。我们现在所吃的嫩黄色的大白菜,在唐末之前应该很稀罕。考虑到一直到明代,古代朝鲜出大长今的年代,大白菜都还是御苑里供养的珍贵药用植物,那么东土的寻常老百姓当中流行这种菜也应该在宋明之际吧。在那之前,人们都说煮葵来吃,就好象坡写的“煮葵烧笋饷春耕”,或者是王维写的“松下清斋折露葵”。大白菜或者“胶菜”之类的名字还没有出现,只有菘菜,颜色是深绿的,应该类似于广东经常用来做菜干的那种小白菜,没有那么巨型也没有那么甜。

除了农业技术带来的变化,物种交流就更是一个很巨大的原因了。世界各地的物产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全球都可以流通的。要不然张骞也不会拥有那么大的功劳,并且也不会有那么多东西,会以“胡”命名。比方说胡椒,在汉代以前应该是不会怎么吃的,就算到了唐代,也还是贵族家庭才能享受的珍贵调味料。唐末的元载失势被炒家的时候,家里搜出了八百石胡椒,可见胡椒是可以做硬通货来用的。到了宋代,胡椒经常由南洋诸国进贡给朝廷――这种朝贡体系很害人,朝廷要惠赐的东西总得比海外诸国的贡品还贵重,否则不能体现怀柔远人之心。所以宋代皇帝们最后没有办法,就会拿进贡来的胡椒之类香料送往北部边境,和北方的少数民族换马匹。

最大的物种爆炸式交流应该是在明末,那个年代不仅有很多传教士在中国的土地上溜达,也有很多如今我们很熟悉的物种跟着洋人来了。而那些物种又来自于洋人们也刚“发现”没多久的美洲大陆。1492年之后,南瓜、辣椒、土豆、番薯、花生、玉米、西红柿这些东西才慢慢作为食物进入欧洲人的食谱,进中国就更晚了。这些东西是如此地深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以致于很多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东西是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就连金庸先生也不免会犯下这样的错误,让宋代的英雄们发现湖南人的饮食中有甚多辣椒。

是啊,就连金庸先生都会犯这样的错误。看到影视剧里频频出现唐宋年间的人吃着番薯,挂着辣椒之类的镜头,我也就不忍心过分苛责了。历史考据癖既然是癖,那就一定是一种病,这种病的直接后果就是看到影视剧里各种出现在不可能的时代的不可能的食物,就会油然而生一种穿越感。

最近的《赵氏孤儿》尤其有这种穿越感,且不说春秋时代的晋国有没有那么先进的骑兵,一个普通的妇科大夫能不能坐士族才能坐的车――这明显与礼制不合,孔子看了一定要哭,光是里面出现的各种吃食就让我不由得一阵阵穿越。影片一开始的面条店挂着的一条一条挂面,恐怕就有些让考据癖们为难。虽然青海出土过4000年前的面条,但是挂面这种高级的东西还是要到元代才出现,倒应该是揪面片更符合历史。但这当然只是艺术家的加工嘛,不应该深究。但是程婴的碗里居然有一条青椒!这就让考据癖有些坐不住了!再往后,集市上出现了南瓜!唉,这时考据癖已经不能安坐着看葛优跟着海清走了,只能退一万步想,也有可能中国人先“发现”新大陆也未可知啊!

不知道为什么,来自新大陆的食物特别得到道具师的钟爱。玉米和红辣椒还有西红柿大约是因为颜色鲜艳,能够很好地配合画面,尤其是宠儿中的宠儿。这种穿越不光是我国道具师热爱,洋人们也会犯同样的错――只不过大多是很小制作的电视剧,类似于《梅林传奇》之类的神话剧,梅林每次犯错都会被西红柿砸,考虑到这部剧里还有那么多黑人在亚瑟王的时代晃来晃去,这也就不足为奇了。很多道具师在表现古代主人公的穷苦时,还喜欢让他吃番薯。唉,这让《金薯传习录》里从吕宋千辛万苦把番薯根茎带到中国的陈振龙情何以堪呢,那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事情了。

上一篇:我的牵挂范文 下一篇:芙蓉楼送辛渐的作者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