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的名言范文

时间:2023-10-29 04:56:05

信念的名言篇1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天祥

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在思

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m列传》

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金樱

5、世人历险如此,忍耐平夷在后头。——郑燮

6、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歌德

7、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蒙田

8、放弃信念,无异死亡。——法国

9、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10、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冯梦龙

11、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奥维德古罗马诗人

12、虽九死其犹未悔。——战屈原

13、成功的秘诀是走向目的的坚持。——狄斯雷利

14、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15、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武者小路实笃

16、人生恰恰像马拉松赛跑一样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称为胜利者。——池田大作

17、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天易事,只怕粗心人。——袁枚

18、切莫垂头丧气,即使失去了一切,你还握有未来。——奥斯卡王尔德

19、长命也许不够好,但是美好的生命却够长。——富兰克林

20、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21、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

22、如果人生的途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俾斯麦

23、宁肯折断骨头,不能放弃信念。——蒙古

24、浪花愈大,凝立的磐石在沉默的持守里,快乐也愈大。——冰心

25、要在文化上有成绩,则非韧不可。——鲁迅

26、仍然坚持一些看似可笑的自我。——李若曦

27、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2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佚名

2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30、成功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佚名

31、道足以忘物之得春,志足以一气之盛衰。——苏轼

32、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以全副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罗素

33、伟大的工作,并不是用力量而是用耐心去完成的。——约翰逊

34、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35、无中不能生有,无缝的石头流不出水来。谁不能燃烧,就只有冒烟——奥斯特洛夫斯基

36、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温塞特

37、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38、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39、我达到目标的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40、做学问要花工夫,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吴玉章

41、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约翰逊

42、患难及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苏格拉底

43、通过苦难,走向欢乐。——贝多芬

44、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45、产生信念是要付出很高的代价的。——本琼森

46、坚持真理的人是伟大的。——雨果

4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蔡锷

48、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金斯莱

49、我们只以坚持不断的努力,才能够抗拒这不可战胜的灰心失望。——莫泊桑

50、人有没有信念并非取决于铁链或任何其他外在的压力。——托卡莱尔

51、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徐特立

52、信念是有益的,但它不具有真理性。——阿米尔

53、坚定的前进者尽管也有停歇的时候,却勇往直前。——赫伯特

54、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55、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56、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中国谚语

57、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

58、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爱迪生

59、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成就不会超过他的信念。——美国

60、认识了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会放弃生活。——海涅

61、信念不是到处去寻找顾客的产品推销员,它永远也不会主动地去敲你的大门。——赵鑫珊

62、有必胜信念的人才能成为战场上的胜利者。——希金森

63、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拿破仑

64、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贝蒂

65、生活不应该过于拘泥,过于刻板,只要有可能就要任其自由发挥。——佚名

66、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但丁

67、为学正如撑上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68、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塞约翰生

69、守其初心,始终不变。——苏轼

70、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

71、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72、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73、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贝多芬

74、生活中无所不有,人们绝不会放弃生活。——萨特

75、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76、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7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司汤达

78、人的强烈愿望一旦产生,就很快会转变成信念。——爱扬格

79、不要灰心,不要绝望,对一切都要乐观,需要有决心——果戈理

80、小水长流,则能穿石。——翟灏

81、我们应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居里夫人

82、人生恰恰像马拉松赛跑一样——池田大作

83、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84、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85、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86、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黑格尔

87、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比阿斯

88、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89、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欧阳修

90、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

91、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杨振宁

92、只有在苦难中,才能认识自我。——希尔蒂

93、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佚名

94、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拉罗什夫科法国作家

95、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法国

96、只有恒心可以使你达到目的,只有博学可以使你明辨世事。——席勒

97、毅力是永久的享受。——布莱克

9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99、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没有权利随意放弃它。——列夫托尔斯泰

信念的名言篇2

1、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决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林肯

2、信念之所以宝贵,只是因为它是现实的,而决不是因为它是我们的。

3、信念只有在积极行动之中才能生存,才能够得到加强和锻炼。——苏霍姆林斯基

4、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宁肯孑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查·丘吉尔

5、理想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史立兹

6、信心虽然不是钢铁,却能铸造出一条坚实的人生之路。

7、如果把人生比之为杠杆,信念刚好像是它的“支点”,具备这个恰当的支点,才可能成为一个强而有力的人。——薄一波

8、信念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9、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10、信念最好能由经验和明确的思想来支持。——爱因斯坦

11、伟大的作品不只是靠力量完成,更是靠坚定不移的信念。——塞缪尔·约翰逊

12、信念是人生的火把。

13、向自己奋斗目标飞奔的人,才是美好生活的播种者。

14、学习有时候只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中思想与信念的成分。因此时间一过,态度又回复原状,而没有改变情感与行为倾向。

15、在荆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松下幸之助

16、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有千难万难。

17、对我协助最大的并不是朋友们实际协助,而是坚信得到协助的信念。——伊壁鸠鲁

18、坚定的信念胜过聪明的懒汉。

19、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才干才能得到加强和磨励。——苏霍姆林斯基

20、人有没有信念并非取决于铁链或任何其他外在压力。——托·卡莱尔

21、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

22、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23、使人站起来的不是双脚,而是理想、智慧、意志和创造力。

24、没有理想的生活,路上就会耸着生活的墓碑。

25、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列夫·托尔斯泰

26、目标不是都能达到的,但它可以作为瞄准点。

27、不知道自己走向何方的人,大都是人生的匆匆过客。

28、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温塞特

29、幸福和欢乐有时是要从惊险斗争的硝烟中去寻找的。

30、信念是储备品,行路人在破晓时带着它登程,但愿他在日暮以前足够使用。——柯罗连科

31、我坚守自己的信念,沉默而顽强地走自己认为应该走的路。

32、在荆棘道路上,唯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松下幸之助

33、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34、春天最难过的是没有收获的耕耘;人生最难过的是失去信念的寂寞。

35、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苏霍姆林斯基

36、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37、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

38、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泰戈尔

39、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40、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信念。——罗曼。罗兰

41、毅力可以征服任何一座高峰。

42、人的强烈愿望一旦产生,就很快会转变成信念。

43、信念不是到处去寻找顾客的产品推销员,它永远也不会主动地去敲你的大门。——赵鑫珊

44、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45、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温赛特

46、信念是人生征途中的一颗明珠,既能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也能在黑夜里闪闪发光。

47、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48、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果不会超过他的信念。——林肯

49、理想是世界的主宰。——霍桑

50、信念是储备品,行路人在破晓时带着它登程,但愿它在日暮以前足够使用。——克罗连科

51、在荆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

52、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得到加强和磨炼。——苏霍姆林斯基

53、没有理想等于没有灵魂,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培根

54、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郑秀芳

55、决堤毁坝是可怕的;但最可怕的是意志和信念的崩溃。()

56、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惠特曼

57、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列夫·托尔斯泰

信念的名言篇3

在荆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

人的强烈愿望一旦产生,就很快会转变成信念。

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来源:文章屋网 )

信念的名言篇4

作者简介:殷燕(1971-),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

(武汉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摘 要: 网络飞速发展,一时间冒出来许多新鲜的译名,由此而引发的“译名是否要整齐划一化”的争论却不容忽视。“译文的整齐划一化”促进的到底是“对原语的理解”还是“汉语规范化”?在对翻译的形象化与概念化这两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后,本文认为网络新词的“一词二译”虽然风格迥异,但可以并存通行,不过要视原文的风格和语境而定,选用形象化音译可保留时代流行语言的特色,另一方面,采用概念化意译可保留表意准确性语言的特色。

关键词: 形象化;概念化;音译;意译

中图分类号: H03 文献标识码: A

一、 引 语

时代飞速发展,汉语中外来新词不断涌现,令人应接不暇。一时间突地冒出来许多新鲜的译名。大家对“一词多译”现象也是见怪不怪。近一个时期来,“粉丝(fans)”、“秀(show)”、“伊妹儿(E-mail)”、“酷(cool)”等词在互联网及报刊等新闻传媒上频频出现,十分活跃,从而也引出了一些对网络、报刊用词是选用形象化音译好还是选用概念化意译标准的争议。比如,有的译者认为“E-mail”一词是“Electronic mail”的缩略形式,意译“电子函件”保留了原词表意性特点,如果音译为“伊妹儿”,就使词面与概念之间完全失去了意义的联系[1]。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有学者以为,“汉语在借用外来词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先将它们音译过来,然后再进行符合汉民族心理习惯的加工,音译“伊妹儿”,细细品味一下,这个翻译还真好,有一点对自己的东西倍加喜欢、呵护、欣赏的味道”(《中青在线-生活》)。事实上,在追求时尚的上网人群中,音译“伊妹儿”已被广为认同,所以如今说“发个‘伊妹儿’”就如同问你“吃了吗”一样的稀松平常。翻译中的方法没有优等和劣等之分,采用那种方法应视情况而定,要根据目标语的文体风格,以及目标语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加以综合考虑,然后选用各种译法中更能表达我们思想方式的一种译法。下文拟从翻译中的形象化与概念化这两个方面来谈谈网络新词的译名取舍问题:网络新词的“一词二译” 能否并存通用?

二、 选用形象化音译可保留时代流行语言的特色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新词辈出的时代,“粉丝”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词是英文“fans”的戏谑音译,意指“崇拜或崇拜者”。我第一次接触“粉丝”这种形象化音译名,还是在2001年10月30日《楚天都市报》上:“据说,在这个年代,没有‘粉丝’的人是失败的,不做人家‘粉丝’的人,注定孤独”。从此以后,我便不时会见到该译名见诸报端或网页,一个标题为“让孩子成为你的粉丝”的文章原载于《江南时报》2004年10月15日,后又经南方网教育频道、人民网以及新华网转载;台湾联合报上也曾用过一个 “返台定居 琦君有粉丝围绕”的标题;至于像“贝克汉姆的天空!喜欢他的粉丝都来顶啊!”之类的闲聊灌水帖子上用到“粉丝”这个译名的不胜枚举;就连最近热映的美国迪斯尼动画大片“The Incredibles”的中译台词中也选用的是“粉丝”一词:“你是……粉丝俱乐部的男孩!!(You are the boy in the Fans Club!!)”;同时2004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征集榜上fans的音译“粉丝”位居第十,这一切都足以说明一些网络新词的形象化音译正在为更多的人们所接受并传播,而不是像有些学者所抨击的那样:“(fans的音译‘粉丝’是)令人困惑的词汇……奇怪的外来词汇的翻译,或莫名其妙的表答方式,让人看了难以理解,更无法接受这种不正统的中文”[2]。为什么有人能接受clone的音译“克隆”、show的音译“秀”, Hacker的音译“黑客”以及modem的音译 “猫”,却偏偏不愿接受“粉丝”呢? 一般而言,将原语言所表达的概念转换成目标语言表达的概念,是翻译的概念化过程,这是翻译过程的第一步,但翻译并不只是概念的正确转换,还必须涉及译语的使用环境,译语使用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风格[3]。而记者或主持人等媒体工作者的用语意图和言语风格,受流行语所存在的语言环境的影响极大。因此,对流行语的翻译还必须考虑时代流行语所使用的真实环境以及其语用意义。反映时代流行语言特色的文体或娱乐信息,如报刊的娱乐新闻、娱乐栏目主持人的口语表现形式、电影对白以及网络语言等,通常表达手段丰富、逼真、自然、随意,既充满了生活气息又能传递微妙感觉,同时紧跟时代流行趋势,更多地体现新事物和新概念。受媒体语言环境的影响,时下流行语经常运用摹声音译兼比喻的修辞方式,这种形象化音译创造出了既生动又形象的新义词语,如时下正兴的音译词“秀”以及“作秀”的“曝光率”就相当频繁,常见的就有“宝宝秀、作家秀、家庭秀、生活秀等等……”。此种翻译方法考虑更多的是翻译的形象化而不是概念化,反之,便会多了一点严肃,而少了一点诙谐,不太符合具有时代流行语言特色的文体风格。简而言之,采用摹声音译兼比喻的修辞方式是一种形象化的音译,此译法更能表达流行语使用者的思想方式和言语意图,也更能体现译语使用者的个性和风格。在“具有时代流行语言特色的文体”中,使用者选用极富有创意的外来词音译,使其语言更别具一格、更前卫、更贴近生活和真实语言,因为其“目标群体”就爱这么说、就爱这么用。这些译语的使用者就能直接对其读者或听众的感情产生影响,从而引起共鸣使其栏目更受欢迎。对新词采用语音转译一直是翻译中一个主要手段,而且有很多成功的例证,有的音译词由来已久,几乎无人不晓,如“拷贝”(copy),“麦克风”(microphone),“罗曼司”(romance),“引擎”(engine)等,选用形象化音译词来传达实时性娱乐信息更能有别于传统而体现流行时语的特色。

三、采用概念化意译可保留表意准确性语言的特色

翻译方法的择定与所译的文本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译语语码的概念意义能充分表达原语语码的概念意义以及语境效果,“被单义化的概念化语言”则成为的信息的主要载体。一般而言,在目标语言中若有对等概念,则自然成为理想的翻译转换单位。这种将原语言所表达的概念转换成目标语言所表达的概念的过程,就是翻译的概念化过程。那些从本质上能够被单义化的信息族,比如科技信息、工业信息、商业信息等,要求所指同一化、术语规范化、概念准确(逻辑)化以及方法科学化,这时候,按照概念框架来设定的本质主义和还原主义的“理解―翻译”观最适合翻译这种存在信息和知识理念。近来科技和网络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新词汇,由于信息膨胀,外来词大量涌入,汉语不得不仓促地借用了许多的外来词的原形,致使汉语中出现大量的字母词(如SARS,CPU, E-mail, BLOG〈博客〉等 ),但是由于 汉字是善于以形达意的,当外来词汇进入时,由于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构词方式的特殊性,受汉语词汇系统的约束,概念化意译总是力图将外来词改造成符合汉语习惯的形式:比如对“show”的翻译,在较为正式的商业信息中媒体通常就选用“show”的概念化意译词“展示会”,而非音译词“秀”:例如“施华洛世奇在上海梅龙镇广场首层大堂举行《水晶世界》展示会;好莱坞群星闪耀通用汽车慈善展示会(3rd Annual Ten Fashion Show);图书馆举办新版图书展示会”,等等。至于E-mail的译名在技术性信息中最好还是选用概念化意译名“电子邮件”,如“金笛邮件系统(第四版) JD Mail v40 ”是基于Java的大容量电子邮件系统。

在技术性信息中,为了保证技术准确性,意译比音译更容易理解,并且歧义很少,不易导致读者误解。一个好的科技新词的译名应具有“表意性”和“统一性”的特点。所谓“表意性”,即要求保留原词的概念意义,大多数科技新词都是通过复合构词或利用词根构词而产生的,这些词在意义上具有可分析性,翻译时需将原语言所表达的概念转换成目标语言所表达的概念,这样有助于规范科技新词的译名,形成统一的译名,这就是我所提到的第二个特点:“统一性”特点。一旦一个科技新词的译名为大家所接受并通晓,翻译者应尽量使用已存在的推荐译名,而不必另创新名,以免引起理解上的混乱。为了使科技新词的译名兼具“表意性”和“统一性”的特点,力求保留表意准确性语言的特色,概念化意译是首选。

四、 结 语

有论者尖锐指出,“虽然译界一再强调的是翻译规范化,但整齐划一的翻译促进的到底是‘对原语的理解’还是‘汉语规范化’?‘汉语的简化’和‘译文的规范化’加深的到底是我们对自己的文献和其他文化的文献的理解,还是使之贫乏?”[4]诚然,只要不影响对原语的理解和诠释,同一新词的译名在不同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法,译者也可以采用适合语境风格的独特表达法来诠释原语。因此,网络新词的“一词二译”虽然风格迥异,但可以并存通行,不过要视原文的风格和语境而定,选用形象化音译可保留时代流行语言的特色,因为在使用网络的人群当中,懂英语的人占绝大多数,大家对一外来词的首次出现,在没有规范译名的前提下,总是习惯于用原音来称呼,这一强大的人文基础使音译译名在网上通行无阻,再加上网上传递信息便捷迅速,最能体现信息的“即时性”特点。于是用形象化音译词来传达实时性娱乐信息更能有别于传统而体现流行时语的特色;另一方面,采用概念化意译可保留表意准确性语言的特色,于是用概念化意译词来准确表达那些能够从本质上被单义化的技术信息。这样才会出现“秀与展示会(show)”、“伊妹儿和电子邮件(E-mail)”、“博客与网络记录(Blog)”、“粉丝与迷(fans)” 瓜分天下,各有市场的局面。因为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并不排斥同义词的多样化,相反这正是汉语词汇丰富的表现。至于会不会出现其中一种译名占上风情况还有待于时间去检验。经过这一番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同一个外来词存在纯音译词和概念化意译词这两种译名通行并存的现实状况,这与普通词汇学的理论也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网络新词的“一词二译”是能并存通行的。

参考文献

[1]张军,彭项民.科技翻译中术语和行业表达的处理[J].上海科技翻译, 1998, (3).

[2]康霞.我们应该多使用“精致”的语言[J].(台湾)海军军官学校学报,2004,(3).

[3]杨英明.论功能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2001,(6).

信念的名言篇5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认知;英语复合名词;意义的建构;整合网络

1、引言

复合名词(compound noun)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由词素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组合构成并表示名词概念的词汇结构[1]。复合名词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其表层形式不一定是概念结构的直接反映,其词义也不能简单地通过组成词素的语义来理解,所以词义的分析和提取问题较难掌握。Fauconniers[2](182)提出语言是概念整合的结果,概念整合理论为探究人们如何建构意义开辟了新视野。英语复合名词正是整合了组合词汇中原有的词素语义义项,以此实现复合词的语义建构。过去对英语复合名词的研究多从其结构和形式的角度出发,从认知角度对其语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不多见,并且忽略了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因素在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将从认知角度,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的四个子网络对英语复合名词的语义建构进行分析,从概念及概念之间相互作用的心智层面来阐释其意义生成机理。

2、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对英语复合名词意义建构的认知阐释

Fauconnier[3]在其著作《心理空间》中提出了 “心理空间(Mental Space)理论”,系统地考察了人类语言结构在认知系统中的体现。他指出,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维会话时,在大脑中临时、动态建构的一些相关信息的概念包概念包(Conceptual Packet)。心理空间在语法、语境和文化等压力的综合作用下建构起来,这些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创造出一个动态的概念网络并对各种信息进行在线整合加工形成自己的层创结构从而构建意义[4](113-129)。Fauconnier & Turner等人在心理空间理论基础上发展了“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 ”[5](149-151)。

概念整合理论结合了神经科学、认知语言学、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其核心思想认为:将来自不同认知域的框架结合起来的一系列认知活动,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特别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认知过程,被认为是贯穿于整个语言系统的世界范畴化的普遍原则。 Fauconnier把人们的思维和意识流动想象为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认为人们在认知操作时把概念从一个空间映射到另一个空间。在典型的概念整合网络中,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1 & input space 2(以下简称I1&I2)包含来自自身范围的相关信息,同时也包含文化、语境、观点和其它背景信息的附加结构, 人们从来自不同认知域的两个输入空间中有选择地提取部分意义并将之整合起来,进而产生一个新的层创结构。

整合空间的层创结构通过以下三种相互关联的方式来产生: (1)组合(composition):溶合输入空间的相关对应元素并投射到整合空间的过程; (2)完善(completion):利用相关背景框架、认知和文化模式以及概念结构,从而在整合空间中提取所激活的型式结构(pattern)不断完善并形成一个更大的层创结构;(3)扩展(elaboration):根据它自身的层创逻辑(emergent logic)对整合空间进行运演(running the blend) [6](141)。根据Fauconnier[5](149-151)、Fauconnier & Turner(2002)的观点,概念整合的整个认知运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

该图代表概念整合中四个空间交互映射的认知模型,其中四个圆圈代表心理空间,连接中间两个圆圈的两条实线表示输入空间1(I1)和输入空间2(I2)之间的对应映射关系,连接各圆圈之间的虚线表示输入空间(input space)、类指空间(generic space)和整合空间(blend space)之间的连接,整合空间中的方框表示以上三个空间部分地投射而形成的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层创结构的产生过程,就是意义的运演和形成的过程。正因为有不断的认知思维和心理运演在此展开,整个认知模型昭示出一个充满动态的认知运作过程。

概念整合理论对英语复合名词意义的建构具有较为强大的认知阐释力,汪榕培[7](38)认为两个词一旦结合成复合词后,语义就不是原来两个词语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从中引出新语义,复合名词的意义建构本质上是一种新的概念化的过程,是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描述新经验、形成和理解新概念的过程。熊学亮[8]提出词义是一种规约意义,人们在使用某一词语的概念域时,会激活一种固化的长期记忆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与一定的预存场景知识相匹配,形成相应的概念结构,表现为词的特定意义。王寅[9](181)认为意义是一种基于身体经验的心理现象,是人类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大脑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具有动态性、相对性、模糊性,不能用简单组合和形式主义的方法通过运算获得,意义要靠整合方式对其加以描写。

通过上述描述,我们能够得出该理论对语言意义建构的强大阐释力:因为概念整合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概念整合看作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普遍的认知方式,它突破了传统的语言理解假说,从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提出了语言理解的认知机制,它是将来自不同认知域的框架结合起来的一系列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意义建构的理论,对语言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概念整合理论让读者把语言单位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信息与背景知识和相关的环境信息整合在一起,可以提供对语言理解的一个崭新的认知视角,并通过揭示语言结构中的相关信息,说明语言使用者如何分派和处理语言结构的指称关系。它可以丰富语言学研究的手段与方法,促进语言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语言意义建构过程的认识,从而提高对语言理解的准确性。下面,我们以英语复合名词意义的建构为例加以说明。

3、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英语复合名词意义的建构

Fauconnier & Turner把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分为四种:简单网络( simplex networks)、镜像网络( mirror networks)、单域网络(single-scope networks)和双域网络( double-scope networks)[10](120-131)。其中简单网络和镜像网络比较简单,单域网络和双域网络略显复杂。概念整合网络充分体现在英语复合名词的意义建构过程中,英语复合名词语义可以由概念整合理论得到合理的解释。英语复合名词种类繁多,一般从词类角度可分为N+N 如silkworm;Adj+ N 如high street, red pencil;Gerund+N如sleeping-pill;V+N如pickpocket;N+Gerund 如sun-bathing ; V+Adv如get-togethe; Adv+V如outbreak 等等。而张子宪[11](I) 对《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中的复合名词统计约为5566个,而其中N+N复合名词就占2871个,本文将专门分析N+N复合名词的意义建构。从语法角度可分为偏正型、修饰型、并列型等,从语义角度分为离心型和向心型。关于英语复合名词的构型、句法和语义关系研究可参见Jackson & Amvela[12](85)、王文斌[13](140-145)及其他相关的专著和论文。尽管概念整合理论主要思想在认知领域正在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但人们对概念整合网络的四种子网络却知之甚少。下面将详细论证这四种概念整合网络如何为英语复合名词意义的建构提供合理的解释。

3.1简单网络中英语复合名词的意义建构

简单网络是最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两个输入空间容纳了需整合的认知信息元素,其中一个包含了完全概念化了的抽象框架,而另一个则包含了还未被完全概念化的可用以构筑新概念的成分[10](120)。在由简单网络构建的英语复合名词中,中心词构建的输入空间包含了一个有力的框架(frame),由另一个成分构建的输入空间包含了一些成分(role),框架和成分分别由这两个输入空间投射出来。在整合空间中,它们以最简单的方式得到整合。如果凭直觉,由简单网络构建的英语复合名词不像经历了一个概念整合的过程,因为一个输入空间中的框架和另一个输入空间中的成分具有相容性,两个空间不产生冲突,因此,这种复合词就成为最简单的一种。例如复合词“star fish”,其中I1中fish包含框架,I2中star 包含成分,天上的星星与地上的鱼根本是两回事,当想到每种鱼都有形状,读者头脑中产生star-shape的形状时,I1 &I2投射到整合空间,读者才能产生形状像五角星一样的“星鱼”的概念。又如“elephant fish”, 这里的“elephant”并非真指“大象”,可大象与鱼似乎是风牛马不相及,在整合空间中, 人们对“大象”最突出的概念结构是“体积庞大”和“长鼻子大耳朵”, 然后根据“鱼”在头脑中的概念结构,尝试把两个空间进行叠加和映现,而根据人们的常识, “elephant”与“fish”两者放在一块,整合空间中代表“体积庞大的鱼”的概念比“长鼻子大耳朵的鱼”的概念似乎更合理, 所以最终形成“big fish”这样的层创结构。此外plastic judge(丧失职业道德知法犯法的法官),cobweb page(很久没更新的网页)也可用简单网络分析其意义建构。这一概念整合过程主要在于说话人能利用认知模式的关系来建立映现由此建构了英语复合名词的意义。

3.2镜像网络中英语复合名词的意义建构

镜像网络的类属空间包含了两个输入空间中所共有的抽象概念信息。在一般概念框架网络中,所有空间共享一个内容丰富的事件框架,镜像网络的特点是该网络所包含的四个心理空间共享一个组织框架[10](123)。因此在组织框架的层面上,两个输入空间之间不存在冲突。比如说复合词“factory ship”就属于这一类型。I1中factory包含“工厂、工人、经理、机器”等信息,I2中ship包含“船、帆、在水上、渔船捕鱼、客船载人”等信息,I1 &I2投射到整合空间,“船”跟 “工厂”一结合,共享的组织框架组合后既是工厂,又是渔船,经过推理加工产生层创结构,读者就得到了“捕鱼加工船”的概念。

再如“trash and treasure”,I1中trash包含“物件、没用的、将被扔掉”等信息,I2中treasure包含“物件,有用的、将被收藏”等信息,两个输入空间的共同成分为“物件、价值、如何处理”,I1 &I2投射到整合空间,“没用的物件”跟 “贵重物件”一结合,共享的组织框架组合后既有没用的物件,又有贵重东西,经过推理加工产生层创结构,读者就得到了“放错了地方的东西与宝藏”的概念。

3.3单域网络中英语复合名词的意义建构

单域网络具有下列特点:两个输入空间拥有不同的逻辑结构的概念框架,其中一个被投射到合成空间中进行概念整合,也就是说来自其中一个输入空间有选择地进行投射的那个概念框架的特性决定了整个合成内容的本质。由于只是其中一个输入空间提供了概念框架,因此这种类型的投射是不对称的[10](126)。在由单域网络构建的英语复合名词中,中心词和另一个成分建构了两个输入空间,复合词的语义归因于这两个输入空间的整合。两个不同的框架包含于两个输入空间中,但只有一个被投射到整合空间并在那里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以时下非常流行的“家庭煮夫”一词可以阐述其在单域网络中的意义的构建。在英语中,该词相对应的词是“househusband”。Househusband 中I1为housewife, I2为husband,当I1选取相关成分特征如“全职太太,在家做家务,照顾家人,抚养孩子”,I2选取“丈夫,工作在外,家里的经济来源”映射入类属空间时,两个输入空间有共同的成分为“人和劳动地点”,在整合空间中产生了“在家做家务,照顾家人,抚养小孩的丈夫”,中文里用“家庭煮夫”,以烹饪这一主要家务代表了全职丈夫的形象。

由单域网络构建的英语复合名词经常涉及到隐喻。由中心词构建的输入空间是焦点空间,或目标域;由从属于中心词的那个成分构建的空间是框架空间或源域,它为整合空间提供组织框架。我们再看《中国日报》中的一则报道:He said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the opportunity to remove the long-existing energy and resource “development bottleneck”。该句中复合名词“bottleneck”的概念融合如下:I1中的bottle选取相关成分特征“瓶子的形状”映射入整合空间时, I2中的neck则运用了隐喻的认知手段提取出相关成分,用头与身体的连接处“颈”比作 “瓶口与瓶体的连接处”,在类属空间成分描述的映射下,相关成分融入整合空间,由人的颈部联想到是个必通之路,空间狭小,再往上便是出口,但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也有可能一直被困在瓶颈处。受到知识背景等作用,根据逻辑结构和认知模式整合成 “瓶颈”的新意义,引申为“困难”、“障碍”之意。

3.4 双域网络中英语复合名词的意义建构

当前存在于两个概念框架中的一些内在逻辑关系在合成空间里仍然得以保留,这种类型的概念网络属于双域网络[10](131)。在由双域网络构建的英语复合名词中,两个输入空间包含了它们各自的组织框架,整合空间继承了这些框架的部分内容,形成了自己的层创结构。两个框架之间显著的差别引起了两个空间之间的冲突,由此形成的整合空间具有高度新颖性和创造性,这对于人们的想象力提出了挑战,如“Cover Girl”这一品牌名称,cover由“封面”转为 “引人注目”,girl由泛指年轻的女性转指“年轻漂亮的女性”。I1和I2的特征都被修改了,两次合成后才产生“被刊在杂志封面的漂亮女性”,但单独两个词无论如何也产生不出“漂亮”的意义,然后漂亮又转指“使人变漂亮的东西(抽象变具体)”,最后生成为护肤品的品牌名称。

双域网络下复合名词意义建构过程体现了语言的扩展能力以及人们理解概念的方式,充分表明了语言和思维的创造性。我们再看potbelly一词意义的建构: I1(pot)运用隐喻手段压缩相关成分“表形状的罐子”,将其比喻成相关成分特征“像罐子一般突出的,隆起的”, I2(belly) 则运用转喻手段压缩相关成分,以“ belly 肚子”部分代表整体“person(有肚子的人) ”,作为中心词包含了在类属空间成分描述的映射下,这些相关成分融入整合空间“像罐子一般隆起肚子的人”,依据人的认知思维复合出有逻辑的新的意义“大腹便便者”。同样,drug mule(贩卖毒品者)和sea horse( 头部形状像马头一样的鱼) 也可用双域网络分析其意义建构。

以上例证充分表明:具有生成和理解概念整合的能力是人类认知的一个显著特征。正如刘正光[14](176)所指出的,概念整合把本来各不相干的单位以新奇的方式组合起来表达新的思想,指派新的范畴,催发新的观点或想法,简明有效地传递信息。复合名词意义的概念整合在语言和认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及时反映变化的语言事实,展现语言原始的组合能力,扩展语言的功能,增加语言的创造能力,促进语言的发展。

4、小结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恰当地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有助于我们挖掘英语复合名词隐藏的背景知识以加深语意的理解,而概念的能产性以及人类能在各种抽象层次上容纳各种框架以适合各种变化着的环境条件决定了用整合理论来分析复合名词的可行性。因此,英语复合名词的意义不是合成性的,也不是来自合成的形式编码,而是对其概念结构经过重新整合后的层创意义。通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研究意义的动态过程和语言意义生成的空间机理,可以深化我们对英语复合名词意义建构过程的认知,培养我们语言理解的概念整合能力并更深入清晰地理解这一语言现象。

参考文献

[1]John Ayto, J . 20th Century Word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Fauconnier, G. &M. Turner. The Way We Think [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182

[3]Fauconnier , G. Mental Space [M].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4]Fauconnier,G. &M.Turner. Blending as a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 [A]. Ed.Adele Goldberg. Conceptual Structure, Discourse and Language [C].Stanford: CSL I Publications, 1996: 113-129

[5]Fauconnier, G.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149-151

[6]彭增安.隐喻研究的新视角[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141.

[7]汪榕培, 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38.

[8]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9]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2:181.

[10] Fauconnier, G. &M. Turner. 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 Basic Books,2002: 120 - 131.

[11]张子宪.概念合成与英语中的复合名词[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I

[12] Jackson, H. &Amvela E. Words, Meaning and Vocabulary[M].London:Cassell,2000:85.

[13]王文斌.英语词汇语义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40-145.

信念的名言篇6

1.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2.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或补充论据;3.论证方法的辨识、理解;论证结构的清理、划分;4.分析开篇或中间的个别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5.文章信息的筛选。如XXXX产生原因是什么?XXXX的作用有哪些?加点词“这样”“这种情况”“如此”等在文中指的是哪些?6.分析议论文语言的特点及仿写。7.感受、领悟及生活启示。

【仿真试题一】

让信念点亮生命

①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小鸟,那信念就是那有力的翅膀。

②信念,让人拥有前进的动力。艾森・豪威尔年幼时与母亲玩牌,几次发到手中的牌都很烂,以至于老是输。于是,他就抱怨牌不好,母亲却抚摸着他的头说:“人的生活就像玩牌一样,发牌的是上帝,权力不在你,无论拿到怎样的牌,都应尽力地打好它。”这句话给艾森・豪威尔很大的启示,以后每逢遇到困难和棘手的事情,他都燃起一种信念:不管事情有多困难,我都要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这种信念是他一步一步迈向成功殿堂的动力,终于使他成为美国第34任总统。

③信念给人不屈的力量。林肯被称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可有谁真正地了解他那坎坷的一生呢?他七岁时,全家被赶出住宅,开始居无定所的生活;长大后,创业多次失败,竞选参议员也多次被除名……他一生经历十五次重大挫败,但他从未被命运打败,跌倒了再爬起来,这种不屈的信念让他有了无穷的力量,最终成就了生命的辉煌。

④信念助人在苦难中成才。作家丁玲说过,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苦难都能忍受,什么环境都能适应。是啊,信念是战胜苦难的利剑,信念又是一位高明的老师,让你在苦难中茁壮成长。

⑤信念哺育心灵,绚丽人生,滋润着成功的花朵。它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助人成才。愿每个人都用信念点亮自己的人生,乘着信念的翅膀飞向理想的彼岸。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解析】寻找论点先要明确论题,论题就是作者谈论的话题,论点则是作者对论题明确的观点和看法,论题的范围比论点大。很显然文章论题是信念。读完文章我们很容易看出作者认为信念很重要,能帮助我们走向成功。那么文中能体现出这个意思的原句就是中心论点了。然后按照:一标题、二开头、三结尾、四中间的顺序寻找,如文中没有这样的句子,那就自己总结。此外需要注意:论点不是一个疑问句,也不是一个表推测的句子,一般也不以比喻句的形式出现。

答案示例:本文中心论点是:信念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助人成才。

2.仿照第一段话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

【解析】一般而言,仿写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式仿写,即例句以段或长短句交错的形式出现,让考生模仿写段造句。这类仿写题的思想性强,富有启示性。另一类是修辞式仿写,即例句运用了一种或几种修辞手法,仿句必须与之相似,所用修辞方法与之相同。在明确要求之后,审清例句、弄清仿写要点是做好此类题的关键。只有清楚了例句的内容结构、语体、情感等特点,才能确定自己该写的句子是什么样的结构,应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体现什么样的情感等要素。

答案示例:如果说生命是一条在风浪中穿梭的小舟,那么信念就是获取动力的船桨。

3.给文章第四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解析】本题要补充能证明“信念助人在苦难中成才的例子”,找到恰当事例后,叙写时突出苦难和成功。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弄清楚要证明什么道理;(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这样的环节:人名+事例+分析(向论题或论点靠拢),此外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答案示例:贝多芬小时候家庭贫困没能上学,17岁后伤寒、天花、肺病、关节炎等疾病接踵而至,26岁失去听觉。在这样的苦难中,他“扼住命运的咽喉”,最终成为享誉全球的音乐家。

4.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解析】答题要点:(1)明确论据类型与论证方法;(2)具体分析作用。论据与论点的关系就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A.举例论证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 的事例通俗易懂,具体有力地证明了 的观点。

B.道理论证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 (名言、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证明了 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C.比喻论证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 比作 ,形象生动地证明了 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D.对比论证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 和 比较,突出强调了 的观点。

答案示例: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作用:列举了林肯屡遭挫败,但不屈的信念让他有了无穷的力量,最终成就辉煌的事例,十分有力地证明了“信念给人不屈的力量”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5.阅读文中划线句子,结合自身实际,说说现实生活中,你拿到的是怎样的“牌”?你将如何打好你的“人生之牌”?

【解析】写出现实生活境况,结合实际,提出打算,前后连贯即可。此类题从以下三点作答:引(引文中观点)+感(谈感受)+联(联系实际)。

答案示例:读了此文我明白了信念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助人成才。要成才首先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它可以帮助我们走向成功。作为一名中学生,虽然我的成绩很不理想,但我梦想将来当一名医生,我会把成为医生作为自己的信念,坚定地走完求学之路。我相信路就在脚下。

【仿真试题二】

善待挫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奋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有删改)

1.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解析】该题考查议论文中语段的作用及论点的提出。一般来说议论文语段的作用有:

(1)开头作用:

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②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③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④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⑤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⑥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

(2)结尾作用:

①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②强调……的中心论点;③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④补充论证了……使论证更严密。⑤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⑥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启发人们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答案示例:列举生活实例引出论题挫折,进而引出中心论点;唤醒读者共鸣,激发阅读兴趣;充当事实论据。

2.第四段“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一句中“往往” 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解析】此类题考查议论文语言,完整答题格式为:判断+原词意+原句意+去掉后变化+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或生动形象)。

此类题还有一种题型: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答题格式为:判断+解释词语的含义+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信念的名言篇7

对儒墨以言达意论的比较仅限于先秦时期,儒指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墨指墨子及后期墨家。

儒墨以言达意论由儒墨对名实关系的认识发展而来。《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志有之,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志”通“意”,这里孔子是引用古语说明自己要求用语言表达思想。用文辞修饰语言,认为不能用语言表达,别人就无法知道你的心意,语言没有文采,影响就十分有限。“言以足志”,这是孔子对以言达意的阐述。

孔子还提出“信,辞欲巧。“《礼记・表记》孔颖达注释说,“言君子情貌欲得信实,言辞欲得和顺美巧。不违逆于礼,与巧言令色者异也。”这里的“信”指情貌要“信实”,而“辞欲巧“指言辞要“和顺美巧”。“信“要求语言真实地表达思想;”辞欲巧”要求语言表达思想有一定的文采,可见“信”、

“辞欲巧”是孔子以言达意论的两个相互联系的表达准则。

“辞欲巧”并非一味追求言辞华丽,实际上孔子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阳货》),“巧言乱德”(《论语・卫灵公》),对舍意逐文的情况深恶痛绝,所以孔子要求“辞欲巧”以“信”为基本前提。孔子提出“辞达而已矣”,认为言辞足够达意就够了,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孟子对以言达意的论述不多,他只说:“我知言。”(《孟子・公孙丑上》)却没有说怎样才能知言。他认识到以言达意中产生的语言悖理并指明其危害: “波辞知其所弊,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偏颇之辞、夸张之辞、邪僻之辞和支吾之辞都会危害政治。危害国家,所以“言无实不详。”(《孟子・离娄下》)言要真实表意。

孟子还从接受者的角度提出以言达意的准则,《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明确提出对于诗的解读,不能被文采修饰所蔽而曲解辞句本意,也不能被辞句意义所蔽而曲解作品本意,而是要领会诗的真意,防止出现“以意逆志”的悖理情况。“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就是孟子以言达意论的中心内容。

荀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以言达意论。荀子提倡“辩说之术”。并从辩说角度给“辞”下了定义:

“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荀子・正名》)这里”辞”就是“言“,荀子指出“辞”是连接两个实名来表达一个意断的语言形式,这个定义就是荀子以言达意论的内容。荀子还继承发展了孔子对以言表意过程中文采的追求。他说

“君子之言,涉然而精, 然而类,差差然而齐。彼其正名,当其辞,以务白其志义者也。”(同上)就是说语言要正确无误,辞句要适当贴切,力求完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语言美质之所在。这是荀子正面提出的表达准则。他还从反面批判了语言表达的悖理现“故愚者之言,芴然而粗,啧然而不类,然而沸。彼诱其名,眩其辞,而无深于其志义者也。”(同上)模糊而粗糙,争辩却无条理,嗦而混乱,只顾用具有诱惑力的名称和华丽的文辞,而不在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深度上下工夫,这样的是没有美感的“愚者之言”。荀子正反两方面的论述形成鲜明对比,更体现出他对以言达意之美的追求。总之,荀子的以言达意论是对孔子以言达意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墨家,的以言达意论产生于墨家对语言的性质和特征的分析,《墨子・经上》中说:“言,口之利也。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指出言表达意的功用,并将其与思维相联系。可见“执所言而意得见“就是墨家以言表意论的具体论述。墨家的以言达意论是一个完整的听辩过程,因为墨家提出”执所言而意得见“之后紧接着表述说”闻,耳之聪也,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同上)“闻”,“闻知”义,这句话说明闻言可以知意,也就是说语言表达思维包括以言表意和闻言知意两个阶段。

墨家还给“言”明确下定义,《经上>中说:“言,出举也。”《经说上》解释说:“言,故言也者,诸口能之,出名者也,名若画虎也。言谓也,言犹(由)名致也。”意思是言是通过口说出来的,用口说出言实际上就是“出名“即表达了概念,而概念反映客观事物则像通过画虎而表现真虎一样。值得注意的是,墨家同时定义说:

“举,拟实也”(《经上》),“举”就是模拟实际,概念或思想义。言就是对实际客观事物的称谓,是通过概念实现的。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语词则是表达概念的。这样墨家准确地揭示了言、举、实三者的关系,说明以言达意是用来表现客观实在的。墨家的这一阐释就成为其言意关系理论的理论基础。

《小取》中说“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是说语言是思想的表达形式,借助语言可以将思想反映的客观实在、观点、理由依据明确表达出来,这也是墨家对以言达意的具体论述。其中“以辞抒意”是墨家对“意”的意义的相关阐释。

与儒家相同,墨家也要求以言达意的真实可靠。《经上》中说,“信,言合于意也。”这是对“言合意”的要求。墨家还注意到以言表意过程中语境的重要作用,提出“通意后对”的原则。

“通意后对,说在不知其谁谓也。”《经说下》解释说“通问者日

‘子知羁乎?’应之日‘羁,何谓也’”彼曰‘羁旅。’则智之。若不问羁何谓,径应以弗智,则过。且应必应问之时,若应焉,应有深浅、大小,当在其人焉。”“羁”根据不同的语境有马鞍之意或羁旅之人之意,如果不问清语义贸然作答,就会答非所问,出现错误。要解决言辞歧义问题,就要“通意后对”。”通意后对”是要求言谈双方都领会对方的意思,共通语义后作答,这样才能保证双方要表达的言意的顺利进行。

信念的名言篇8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师 教学信念 课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教师信念(teachers’ belief)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学习及学生相关问题的看法。大学英语教师是课堂的实践者、决策者和改革者,他们对教学各因素的认知与信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知觉、判断,支配着教学行为,并对教学效果、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语言教师的内在思想过程以及他们构建教学行为的过程的重要性,有关教师信念的研究成果开始大量涌现。Freeman认为外语教学是一种“高度认知的行为”;Burns归纳出影响教师信念的五个核心因素;Smith证实教师的指导性决策和教师信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Woods认为教师的信念、态度和经验对课堂教学会产生重要的影响;Pajares指出信念、假想、观念和个人理论是可以互相交换使用的概念。

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师信念研究已经起步,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信念的内容和特征(夏纪梅2002;郑新民、蒋群英2005)、教师信念与教师行为的关系(高强、秦俊红2010;楼荷英、寮菲2005)以及影响教师信念的因素(覃成强2007;张凤娟、刘永兵2011)。夏纪梅在2002年对全国600所高校的在职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和科研进修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在传统与现代交替阶段出现了观念的混乱,缺乏理论指导或理论脱离实践等现象。楼荷英、寮菲在对12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教师的教学信念与其课堂教学实践基本一致,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两者之间也有脱节现象。张凤娟、刘永兵对700多名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教师信念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和教师自身因素的共同影响。

基于以上现状,本文拟通过调查与分析来了解我国大学英语教师持有什么样的教学信念,着重探讨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和课堂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教师信念和课堂实践的诸多因素。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4名大学英语教师参加了本次研究。本研究隐去这4名教师的真实姓名,分别将他们称为教师A, B, C, D(见表1)。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调查手段为课堂观察、个人访谈和数据分析。

首先,对4名教师进行访谈并录音,了解他们的教学经历、学习经历、教学设想、课堂实践情况等,然后对这4名教师进行听课和课堂观察,以此来分析他们在课堂实践中是否实施了他们的教学信念。

2 研究结果

通过个人访谈、课堂观察和对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发现4名教师的教学信念以及他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见表2和表3)。

3 讨论与分析

3.1 教师教学信念和课堂教学实践的一致性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4名教师的教学信念和课堂教学实践基本一致。教学信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相互影响,前者对后者有巨大的驱动作用。例如教师A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在教学中,她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讨论活动,鼓励基础差的学生积极发言;再如教师D强调语法和词汇等语言基础知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她花大量时间向学生传授语法和词汇知识,学生回答问题出现语法错误时,立即指出所犯错误,并告知正确表达。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实践对教学信念有很大的反作用。例如教师C,他原本认为教语音就是讲授发音规则,但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模仿听力材料中讲话者的语音语调,使学生的语音有了很大的进步后,他积极反思自己原来的教学信念,并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3.2 教师教学信念和课堂教学实践的差异性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尽管4名教师的教学信念和课堂教学实践大体相符,但两者之间仍有一些差异。例如,教师B认为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课堂教学应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本人讲解为主,学生参与少,交际活动少。由此可见,与教学信念相比,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较为传统,一些交际教学信念没有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出来。

3.3 影响教师教学信念和课堂教学实践不一致的因素

对4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访谈后,研究者发现制约教师信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内因和外因。内因指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外因指课时量不足、班级规模过大、学生兴趣不足、四级考试压力、教学设备落后、教师情绪低落、学生评教等。当这些因素与教师信念不协调时,教师就会做出调整。例如,教师C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来辅助教学,但由于学校电脑设备陈旧以及他本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低下,使用多媒体进行语音教学的次数不多。

4 结语

本文通过课堂观察与个案研究探讨了4名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及其与课堂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教师的教学信念对课堂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的采用、课堂活动的设计及师生在课堂中的角色。(2)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完全、充分地贯彻自己的教学信念,两者之间有脱节现象。(3)教师个人因素和各种外部环境因素是造成教师信念和课堂教学不一致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英语教师应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信念和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 楼荷英,寮菲.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 271-275.

[2] 陈冰冰,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环境下教师信念研究(之一):大学英语教师信念与实际课堂教学情况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8(3):14-20.

[3] Freeman D. The “unstudied problem”: Research on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A]. In Freeman D& Richards J C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351-378.

[4] 解芳,王红艳,马永刚.大学英语教师信念研究:优秀教师个案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6(5): 84-88.

[5] 郑新民,蒋群英.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信念”问题的研究[J].外语界,2005(6):16-22.

[6] 张凤娟,刘永兵.外语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信念取向及差异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2(3): 64-68.

[7] 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调查结果报告[J].外语界,2002(5):35-41.

[8] 张凤娟,刘永兵.影响中学英语教师信念的多因素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3):400-408.

[9] 高强,秦俊红.大学英语教师语法教学信念与课堂教学实践关系探究[J].外语教学理论实践,2010(3):50-56.

上一篇:开国大典课件范文 下一篇:解衣磅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