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就业率高的专业范文

时间:2023-11-20 05:15:33

文科就业率高的专业

文科就业率高的专业篇1

2007年与1998年高校专业设置概览

(本表根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08年教育部发展规划组编著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7》数据整理而成。)

由上表可以看出十年来专业门类不断丰富。经济学新增贸易经济、保险、金融工程、信用管理、网络经济学等;管理学新增工程造价、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另外,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催生了多少新专业,或者促使多少传统专业更新了教学内容?互联网、低碳经济的异军突起又催生了多少新专业,或者促使多少传统专业积极与其联姻?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纳米技术和材料等一系列高新科技领域正姗姗而来,这又有多少新专业呼之欲出?……这些都体现在每年教育部公布的新增专业名单里。结合时代背景,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科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变革是高校专业调整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例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社会工作以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无不洋溢着浓烈的时代气息。

是否适应学科发展的趋势、是否符合社会分工变革的要求,已成为决定专业发展的首要因素。而专业的发展和就业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专业作一定分析。详见下表。

从以上列举的12个本科专业2004~2009年间的就业率可以发现:动画专业虽然在前几年一直属于报考热门,但就业率除个别年度以外并不太高,即使是“211院校”也仅是在2004~2007年间比较可观,随后也跌落了。而就业率跌落年份的毕业生恰好是当年报考时追逐所谓热门专业的学生,这十分值得注意。又如,石油工程专业的就业情况一直不错,但并没有形成所谓热门专业。还有,社会工作专业应该是一个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新兴专业,但就业率远远没有预期的那么高。其原因也许在于我国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且该专业所对应的就业领域已经积存着过去进入而当前在岗的大量从业人员。

高校部分专业就业率数据所呈现的意义可以简要总结如下:

■高校各专业就业率存在着差异,同一学科门类中不同专业就业率也有差异。例如,动画、英语、对外汉语同属于文学,但就业率明显有所不同。

■同一专业不同年度就业率存在着差异。一般情况下,就业率在年度间波动,但也有持续下降的,持续上升的情形极少。

■高校各专业总会存在数量不等的未就业人员。

■没有就业率为0的专业。即,某专业无论怎么看不上眼,但总有部分甚至大部分毕业生(比如就业率超过70%)实现了就业。这意味着即使有些专业看起来就业形势不太乐观,但还是存在“事在人为”的余地。

■某些专业虽然属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热点领域,但其就业状况并不一定好。例如,社会工作、交通工程两个专业可以说是严重不符合其就业预期。试想,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还会不断出现,这应该是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大显身手的好时机,可为什么就业率不太好呢?而高铁、轻轨、地铁不正在掀起阵阵热潮吗?“铁公鸡”(铁路、公路、机场)不一直是国家投入的重点吗?交通工程专业怎么反而没有达到人们预期呢?估计困惑的人不在少数。笔者试给出一点理由:目前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不需要那么多的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原因有三:一是已经有足够多的人员维持现行相关部门正常运转;二是工程技术领域的一些问题与其说是高深理论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实践问题;三是正常工程技术人员队伍结构呈“金字塔形”,即,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是塔尖部分,数量有限。这个陈述稍加变更,可以适用于一大批专业就业状况的解释。

文科就业率高的专业篇2

关键词:食品类;本科毕业生;就业;黏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033-02

前言:

当前,我国工科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满足工业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总体而言,工科大学生就业去向以面向生产企业为主,就业形势总体较为平衡,但结构性矛盾突出。根据2015年最新的统计,专业需求量最多的行业是“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占54%。作为食品类专业的毕业生,其就业除了显示出部分工科生的共性,也有属于其自身专业的特性。本文作者将一个二本农业院校中的食品科学相关的四个专业的毕业生作为一个群体,对此群体的就业特征进行初步的研究,以期弄清该群体所处的就业层次和就业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效果。

一、结果分析

1.毕业生生源组成多年来基本相似,专业设置时间长短不一。从毕业的生源来看,本次调查的四个专业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包装工程(与食品包装相关)的毕业生主要特点如下:(1)主要来自广东省内,省内人数的比例超过了85%。(2)从总体男女比例来看,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基本相当,女生比例稍高于男生,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女生明显多于男生,不同于工科男生比例通常较高的特点。(3)农村户籍学生的比例超过60%,笔者分析了近5年的毕业生基本信息,与2015年的毕业生基本类似。从所调查专业情况来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年限较长约20年,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毕业生始于2008年,生物工程的毕业生始于2009年,包装工程的毕业生始于2012年。

2.就业率总体较高。

从表2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四个食品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均比较高,比较稳定。从总体就业率来看,2011年至2015年连续5年,就业率均超过90%,每年就业率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从各专业来看,2011年至2015年连续5年,每个专业的年际就业率变化也不大。在被调查的这5年内,同一年份不同专业之间的就业率差异也不明显,即使就业率差异最大的2013年食品质量与安全与生工工程之间的差异,其差距仅为11.4%。

3.专业对口率分析。从专业对口率看,近5年来,食品类专业的总体对口率始终徘徊在50%左右,不同年份之间有10%左右的浮动;同一专业在不同年份的专业对口率的变化稍大,对口率在不同年份之间有20%左右的浮动,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三个专业来时,尤其如此,且三个专业的相似度更高。至于其原因,是由于毕业生就业的随机性,还是由于食品行业的需求变化等,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总体而言,专业对口率的变动幅度不大,四个专业基本如此。

4.初次就业薪酬分析。从毕业生初次就业薪酬来看,近5年来,毕业生的初次就业薪酬在逐步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较小,只有2015年和2012年的增幅比较大,分别较上年提高了246和205元,其中薪酬主要集中在2500~3500元之间。笔者认为,这种薪酬提高,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人工成本的普遍性提高,特别是生产性企业的薪酬水平的提高,而不是主要由于毕业生更具竞争力获得了高薪酬的就业岗位。因此,笔者认为,除了薪酬一般的对口岗位就业,毕业生在非对口的岗位就业时,在竞争薪酬较高的岗位没有显著的提高。根据笔者的调查,专业对口外的就业基本集中在对专业技术要求不高且竞争相当充分的各行业里,岗位通常是销售和一般行政性岗位,薪酬通常不高于对口就业的薪酬。

5.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分析。从表5可见,近5年来,我院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比例非常低,几乎94%以上的毕业生毕业即选择就业;笔者进一步考察了2006年至2010年往届生的升学深造情况,比例均低于5%。对比2014年广东省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差异不大。毕业生进入被社会和高校毕业生普遍认可且被权威机构认为薪酬待遇普遍较好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大公司如股份有限公司、国企的人员比例也较少,两者加起来通常不超过20%,而广东省2014本科毕业生的同一类型的比例约为30%。而进入到一般多为民营企业的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的比例则高达70%左右;而广东省2014本科毕业生的同一类型的比例仅为47%。这类企业往往是薪酬待遇市场化较充分,竞争也比较充分。从连续5年的就业单位类型的统计结果来看,不同年份之间的变化非常小,这也意味着毕业生在整体进入被认为较好单位的趋势上没有明显的进展。

二、结论与讨论

作为二本农林院校中工科类食品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处于省内总体本科生的中上等水平,但就业质量处于省内总体本科生的中下等水平,总体就业质量偏低。并且,这种就业水平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连续5年均没有明显的下滑,也没有明显的上升,呈现出明显的黏性特点。

关于上述这种黏性的就业特点,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相对稳定的就业形势。关系国计民生,同时也是吸收毕业生比例最大的食品行业没有明显的波动,国内的整体就业形势,尤其是吸收了超过90%毕业生的广东省内的就业形势没有明显的变动。二是由于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变化不大,影响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意愿的各种构成因素变化也不大。

参考文献:

[1]孙浩然,冉昆玉.工科大学生就业特征及其对就业指导的要求[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4(1):101-105.

[2]降晓鹃.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与学科专业调整[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24):46-47.

文科就业率高的专业篇3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高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164-02

所谓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的属性是否满足高等教育主体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今天,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阶段步入大众化阶段,由于时代的变迁,高等教育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关涉到更多利益相关者;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基本价值诉求,成为高等教育质量新的历史使命。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我校高职专科制定了相应的力争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实现价值诉求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和创新精神,牢固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既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理论水平,又有较强操作能力的,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管理服务第一线,能够胜任基层企业需要,具备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高技能人才。围绕这一目标,我校高职专科的人才培养从社会的关注视角,增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服务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企业的关注视角,培养和输送高水平的高技能人才;从学生的关注视角,通过提升教育教学以及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校的关注视角,服务于学校的本科建设,传承电机高专的办学品牌,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就业指标。多年的实践证明,我校高职专科的培养目标正确,定位准确,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多元价值取向。

一、从“招得进,入学率高”看我校专科品牌的吸引力大

近年来,我校高职专科生入学率都保持在高位,每个自然班人均保持在45人以上。入学率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专科品牌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培养质量和水平多年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我校高职专科每年提前、超额完成招生指标,录取率均超过100%,报到率连年走高。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以后,在外省市生源逐年递增的形势下,我校高职专科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报到率,这一点,没有电机高专品牌的吸引是做不到的。

二、从“留得住,入学巩固率高”看我校高职专科办学质量水平高

据我校招生处的数据统计,我校高职专科每年招生、报到、退学比例较为稳定,入学之后退学学生数量占比不到1%,学生留得住,说明他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对学校有了认可和归属。我校高职学院实行一体化的学生管理和一体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学校统一的二级学院组织框架下,健全各类教学和学生管理组织,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特别是建立了专业和课程管理责任制,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通过组建直接向分管院长负责的学生学业指导中心、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学生职业技能咨询和培训中心、学生社团服务中心等团队,形成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和学生参与学院管理的机制。更新策略,创新模式,让课堂跟着岗位目标走,教学模式跟着学生走,学生养成跟着职业生涯走,大胆改革评价体系,将新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入学巩固率”纳入全校整体管理全过程,从业务处室、各专业部到每个年级班主任,从教学环节到对学生管理的具体岗位,都制定了定时定位动态考评、检测、防控的办法,有效解决了“留得住”的难题,使二年级以上学生入学巩固率保持在95%以上。

三、从“走得顺,就业率高”看我校高职专科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素质强

我校高职专科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水平,签约率逐年上升,2012届毕业生更是达到了签约率93.32%的出色成绩,高出上海市平均签约率水平近18个百分点。签约率、就业率比例客观上反映了我校高职专科很好地达成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素质强,适应企业、市场需求,得到用人单位认可。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数据统计,历届录用我校毕业生较多的企业均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上海电气电站集团、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上海铁路局、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宝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烟草集团、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对我校高职专科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连年增长的趋势。我校高职专科拥有专任教师48人,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比例占5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学历教师占总数的63.38%、“双师型”教师占40%,这样的师资配备水平在上海市同类高职院校中位居前列。同时,学院设有28个拥有先进设备的各类实验实训室,如电气自动化实验室、气液电实验室、光气电实验室、工业网络自动化实验室等,并拥有计算机中心、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条件。校区已被定为全国数控网络培训中心、冷加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CAD培训网络教学点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站、上海市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师资培训基地。雄厚的师资以及先进的硬件配置为我校高职专科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高技能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学院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双证书”制度。把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尤其对理工类的学生鼓励掌握多项技能。2011年理工类毕业生中拥有各类高级证书比例近30%,拥有“双证”率达90%以上,获“多证”率达60%。在回访中我们了解到,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敬业精神,以及工作稳定性、有继续学习的要求和愿望等方面给予了较高评价。

四、从“留得住,就业巩固率高”看我校高职专科人才发展的后劲足

毕业生择业不稳定,从岗不适应,或先就业即失业、先上岗即下岗的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除劳动力市场“用工荒”给就业者带来更多的择业机会外,一个内在的因素就是学校培养质量不高,功夫不深,导致学非所用、对岗不准、无所适从,与广大学子的体面劳动、光彩就业意愿形成极大的反差。每年开展企业调研,是我校的传统。根据调研的数据显示,我校高职专科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就业巩固率保持在80%以上。用人单位对我校高职专科人才非常青睐,正因为人才留得下,稳得住,发展后劲足,才使得这些企业在我校招募高职专科毕业生人数能够稳步提升。在招募我校专科生排名前十的单位中,多数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面向全市10所同类高校招募应届生,而在我校的招募比例每年均保持在30%的水平;上海三菱电梯95%的应届生都从我校专科生中进行招聘;华域汽车系统有限公司等都是我校专科生招聘的长期合作伙伴。校企合作冠名班至今已开办20多个,工学交替的顶岗实习、技能定向培养的合作办学等协议签署每年保持在20家企业。这些数据是市场对我校专科生技能质量认可度的直观检验。

五、从“‘薪’情好,就业满意率高”,看我校专科办学水平的认可度广

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推动我院高职专科人才培养可持续健康发展。据调查数据显示,我校高职专科生毕业后,其第一年的薪资水平高于大专毕业生的平均水平工资区间。超过31%的毕业生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这一比例高于上海全市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月收入水平,甚至高于上海市本科生的月收入水平,在上海市的统计中,仅30%的本科生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而我校高职高专学生则达到并略超过这一水平。“薪”情好,是我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企业对我院毕业生也给予较高的评价,招聘的满意度保持92%以上较高的水平。

六、从“考得上,升学率高”,看我校专科人才培养的质量优

让有志深造的高职高专学生通过对口升学这个“立交桥”,向高等院校迈进,这是国家对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的战略决策,也是从客观上推进高等职业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本质所在。我校专升本招生面向全市十多所大专院校,如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剑桥学院、上海大学巴士汽车学院、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等。近三年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我校高职专科每年的专升本考取比率逐年攀升,从2009年的51人,上升至2011年的138人。专升本考取比例的连年上升,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高职专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今后的办学中,高职学院将在内涵与外延上进一步服务于学校的本科建设,为本科输送更多优秀人才。进一步传承电机学院高职教育的品牌,并结合目前高职(专科)发展的新特点,创新机制、提升内涵、培育特色、强化服务,使培养的学生更被社会接受、更受企业欢迎。

参考文献:

[1]史秋衡,王爱萍.高等教育质量观:从认识论向价值论转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2-78.

[2]汪歙萍,上海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培养调研报告[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24.

基金项目:本文为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部分成果(ZZSDJ12021)。

文科就业率高的专业篇4

“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金字塔的顶端,有强大的国家政策支持,也吸收了全国绝大部分优秀生源。他们大多设有教育部批准的研究生院、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以及数量庞大的人文、理科等人才培养基地。而这三者,在《教育部关于考研推免生的相关规定》中,是获得较高推免比例甚至自行增加推免名额的必备条件。

教育部明确规定,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保研比例一般为应届毕业生数的15%左右;在未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中,“211工程”高校保研比例为5%左右,非“211工程”高校为2%左右。经教育部确定设立人文、理科等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可按基地班招生人数的50%左右单独增加推免生名额;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可适当增加推免生名额。

这一比例,在名牌高校中因为个别特殊原因,甚至会更高。在名校,出国机会如保送机会一样多,已然分流了部分优秀学生,其余绝大部分成绩中等且没挂科记录的学生,只要有保研意愿,基本都可以如愿。

必须承认,在保研这场竞争中,“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学生与其他普通院校相比,在起跑线上就已经拥有天然的优势。

各校优势学科保研率高

在高校中,优势学科代表了一所高校最高的学术水平及办学水平,同时也基本上集结了高校所有最为有利的办学资源――生源、师资、教学设施、实验室。近年来,这些优势学科的基地班、实验班,除个别本硕连读的特殊情况外,其余大多都保持极高的保研率。比如,山东大学有6个部级人才培养基地,5个校级人才培养基地,这些基地班的学生保研比例达到40%―60%,其他专业保研比例一般在10%左右。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基地班的学生保研率在50%以上。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方面,基地班的生源质量及教育质量本身就比其他专业高出很多;另一方面,这些专业往往有数量众多的硕士点、博士点,招生数量多。在高校保研比例整体稳定的前提下,基地班、实验班保研比例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会致使其他专业保研率降低。

基础学科保研率高

有这样一个说法:“基本上每一所大学都开设有中文专业。”言辞虽过夸张,但也从侧面论证了开设基础学科的院校数量。这类基础学科专业是高校标配专业,基本上所有的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甚至理工类院校都或多或少地开设有此类基础学科,且硕博点众多。如果这些专业的学生对学校不是特别挑剔,保研成功的概率就会很高。加之基础学科大多为长线专业,多偏向理论研究,如文科的文学、历史、哲学,理工科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这些专业的学生从进入大学,基本上就被老师不停地灌输考研观念,而且随着近两年就业压力的加剧,读研趋势愈加明显。

跨专业保研成为新趋势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保研和跨专业势不两立,因为之所以能取得保研资格,主要归功于其所学专业的优异成绩。其实跨专业保研并非没有可能。本科阶段基本属于通识教育,学生可以在一个专业中游刃有余地成为佼佼者,自然可以证明其学习能力,那么跨专业保研也就顺理成章了。同时,跨专业保研可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在职场会更加游刃有余。

跨专业保研一般在同一学科门类中进行,当然,如果你在与本科相距甚远的某一个专业领域内表现出突出的能力,申请截然不同的专业也是可能的。2014年北京大学接收的推免生的专业跨度可谓五花八门,且本科学校也并非都是“211”学校,甚至有二本学校。他们的跨专业选择也为大家提供了方向,可分析其专业的内在联系,找到自己跨专业保研的切入点。

跨专业保研,英语成绩是一个硬性标准,因为只有它具有可比性。同时,如果有所跨专业相关的科研经验、辅修成绩、学术论文等,都会为你的成功推免增加砝码。

行业类高校受追捧

不仅“985工程”高校是保研学生选择的热门,业内领先的行业类院校也成为众多推免生的首选。这些行业类院校的优势专业在业内被认可程度高,毕业生就业率远高于综合类大学相同专业,如果兼具“985”与行业院校双重属性的院校则更加受追捧。当然,最美的姑娘收获最多的掌声,受追捧的仅限于此类院校中的王牌或优势专业,如果考生另辟蹊径,选择相对弱势专业,既可以提高保研成功率,同时又可以为自己选择热门城市创造更多的可能。近年来随着财经热、航天热的兴起,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都成为推免生追逐的热门。

保研集中北上广

只要提起求学、就业,就必然无法绕开北上广。前几年曾吹响了“逃离北上广”的号角,现在逃离的人又纷纷逃了回来。毕竟,这里集中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多的工作机会,读研的几年时间可以拓宽视野,丰富阅历。

在院校选择方面,北京地区拥有26所“211工程”大学,上海有9所,广州有4所,选择余地颇大。同时,大部分以“中国”“中央”命名的国字号大学都集中在北京,如中国地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这些学校或是不错的综合类大学,或是在业内处于顶尖地位。而上海、广州一直处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前沿,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特别是经济、金融相关专业,很多高校的相关学院每年都是热门中的热门,如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等。

科研机构成为保研候选项

几年前,无论是考研还是保研,大家都只会将高校作为不二选择。即使科研院所提供再多的优惠条件,也无法打动考生的心。但这几年,随着考研压力的增大,这一形势有较大改观,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成为考生的候选项。

一般来说,科研院所科研经费足,录取概率相对较大,学生入学后奖助学金体系十分完善。依托国家最高科研机构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一直是报考热门。此外,各类行业内顶尖的研究所,不仅向推免生抛出橄榄枝,还做出承诺,只要你愿意就可以直接留所工作。而对于文科学生来说,从中央党校到各省党校、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到各省的社科院都是不错的选择。

内推、外推,分别是什么意思?

前者指保送读本校的研究生,后者指被外校接收。56所有独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往往有更高的保研率。根据2013年的政策规定:设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接收本校推免生的人数,不得超过本校推免生总数的65%,其中地处西部省份或军工、矿业、石油、地质、农林等特殊类型的高等学校,上述比例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75%。

从哪儿能查到学校的推免人数?

文科就业率高的专业篇5

20xx年最热门专业有哪些_本科大学热门专业排行榜前十强20xx年热门专业有哪些

1.电子与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最近几年大力发展的方向,这就是一次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行业会持续走强,十分有前途。

2.外语类:外贸英语、小语种

专业性很强,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这个行业也会是个经久不衰的行业

3.法学类:法学、社会学、治安学、侦查学

这个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看看美国如今法学低位,那就是中国未来法学地位了

4.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这个行业一直都很火,必进是国民生活、国家建设的基础性行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过工资嘛,也都一直不温不火。

5.土建类: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曾近中国第一支柱产业,现在只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土建类现目前正走下坡路,必须要迎来产业改革才会有新的发展前程,如果你还在选专业,那么最好慎重

6.会计类:会计学、财务管理。

专业性很强,也是比较有钱程的一个行业

7.中文类:对外汉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这个行业我觉得会走强,因为中国在走向世界

8.医学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象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药理

学、中药理论。

医学一直都是比较强势的行业

本科大学热门专业排行榜十强

1、专业名称:临床医学

专业特点:分数高 学制长 要求严

就业情况:

从近几年的高考录取分数上看,医学类院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普遍较高。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约为75000~80000人,本科生近几年的就业率在75%至80%之间。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医学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但即使有一部分医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做医生,我们也应该理解。”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说。

实际上,很多医学院校毕业生进入医院就业的比例不到40%。我国大医院的体制基本都是国家事业单位,很多人都想进入大城市的大医院。“大城市的大医院根本不缺人,是农村缺、基层缺,而且问题很严重。”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感慨。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20xx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比上年增加46万人,但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却减少了2.6万人。

公立医院编制有限,私立医院在中国的发展又很一般,因此无法消化每年大量的毕业生。所以,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医院就业率相当低。不仅是本科生,近些年连临床医学的研究生也面临就业问题。

2、专业名称:计算机类

专业特点:就业岗位多 高端人才俏

就业情况:

截至20xx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全年新增网民4299万人。而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也由20xx年的90.1%提升至95.1%,说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依然是带动网民增长的首要因素。计算机类专业应用性广、交叉面多,覆盖社会各行各业,这就决定了就业领域非常广泛。

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近几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率区间在75%至80%之间。那么,哪些专业人才受到市场青睐呢?如软件开发方面的高端人才缺口很大,就业薪金亦不菲;还有软件工程专业,一些实力较强的院校还成立了软件学院。它们起点高,理论新,学费也较贵。而硬件维护方面,由于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本科生常常被一些技术比较出众而身价又比较低的职校生抢夺“饭碗”。

3、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专业特点:技术含量高 真不是“搬砖专业”

就业情况:

土木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遍布国民经济建设的各条战线,可以说没有土木工程,就没有我们日常生活的最基本条件。任何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智慧——住的房子,乘坐的地铁,参观的场馆,享受的休闲场所,无不与土木工程紧密相连。高铁、活动场馆、城市轨道交通、南水北调等项目的建设中,都遍布着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

随着城市建设的提速和公路建设的不断增加,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持续走高。找到一份工作,对大多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来讲并非难事。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在10万人以上,就业率区间为85%-90%,属于就业形势乐观型的专业。

4、专业名称:会计

专业特点:高层次人才是“香饽饽

就业情况:

会计是商业的语言,可以通过公司的账面和会计知识来了解一个公司的整体运营状态。通常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都会在就读期间或毕业后参加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的考试,美国的CPA和英国的ACCA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注册会计师协会,很多毕业生都选择考取这两个协会的资格证。会计行业入行容易,注重经验,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会越老越吃香。

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为10万人以上,就业率在75%-80%之间。从数据可以看出,该专业的毕业生规模较大,总体就业情况尚可。

5、专业名称:财务管理

专业特点:企业的“心脏”

就业情况:

就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近几年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为80000-85000人,近几年全国就业率区间为75%-80%。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后大多数都是从事会计类职业,一般要花大量实践工作才能得到运用。现在中国企业主很难真正理解财务管理的作用,还是一手抓,对于资金的管理没有一整套管理来运作。

毕业后如果能够考取相应资格证书,会在求职中为自己增加竞争力。很多用人单位对资格证书是认可或有上岗要求的。从事会计岗位,需要会计从业资格证,从事银行证券等领域需要理财规划师、资产评估师等资格证,在房地产从事评估专业的需要工程评估师等资格证。

本科生毕业后也可以选择学习深造,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会计学、会计、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

6、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专业特点:国民经济的“装备部”

就业情况:

机械行业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基础行业,很多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机械类行业的技术支撑,如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建筑机械、农业机械等等,都需要机械行业来帮助制造基础设备。它可以说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

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在8.5万人-9万人之间,连续三年就业率区间在80%-85%,属于就业率较高专业。

就业岗位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方向:1.机械工程技术人员;2.设计研发人员;3.机械产品的销售人员。

7、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特点:能力重外语就业看地域

就业情况:

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规模为8.5万至9万人,近几年全国就业率区间为75%至80%。

用人单位要求的外语并不仅限于英语,很多企业都招聘小语种的国贸人才。一项以义乌地区外贸公司和出口生产企业为对象的调查显示,该地区外贸企业对小语种的人才需求量较大,60%的企业对外业务中需要用到阿拉伯语,40%需要用到西班牙语,其他应用频率较高的语种还包括韩语、日语、俄语等。

排名前列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圈: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城市位于沿海,拥有上海港、深圳港、广州港、天津港等众多港口。国际贸易市场繁荣势必拉动人才需求,因此,这些城市可以成为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首选。

8、专业名称:英语plus

专业特点:英语+专业被动变主动

就业情况:

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为10万人以上,就业率在75%-80%之间。

英语专业毕业生几乎可以迈进任何行业的门槛,但是“入门”是有附加条件的,仅仅会掌握语言还不够,还要将英语跟某个专业或行业融会贯通,用个公式比喻就是:“英语+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很多高校的英语专业中都加强了专业特色的学习方向。如英语与管理、外贸、金融、工程、法律、出版、广告等专业相结合。

9、专业名称:法学

专业特点:“雾里看花”

就业情况:

就近年来,法学专业一直是文科生报考的热门,但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在75000-80000人左右,该专业的就业率却只在65%至70%之间,实际就业情况并非与填报时一样“火爆”。

随着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公、检、法等单位人员逐渐饱和,从20xx年开始,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主要就业职业:公务员,律师,公司法务人员

10、专业名称:中文类

专业特点:开设院校多就业对口难

就业情况:

就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数据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8万-8.5万人,近几年全国就业率区间为70%-75%,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学科教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文科就业率高的专业篇6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状况 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Situation in Hu'nan

――Based on the Esearch in Changsha City

LIU Ni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0)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is a persistent, systemic problem. Affected by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geographical, universities and government and other factors,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different regions show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situation; empirical analysis

1 研究背景

湖南省作为一个教育大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规模逐年增加,就业总量压力大、结构性矛盾突出是目前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受经济发展、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就业结构性矛盾呈现出自身的特点。本文将通过对2013年长沙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和探讨,希图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状况,起到“窥斑见豹”之效。

此次调查选取长沙市高校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按照“覆盖各学校,涉及各学院,调查各专业”的原则展开调查,共发放500份问卷,成功回收451份,有效问卷385份,回收率90.20%。从男女比例来看,男生198人,占51.43%,女生187人,占48.57%;从层次来看,研究生,本科生,高职专科生人数分别为45人、228人和112人,各占总人数的11.68%、59.22%和29.10%;从统计结果来看,各方面较符合实际情况,抽样调查具有代表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客观准确。

2 调查结论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2013年长沙市高校毕业就业状况从整体上主要呈现出两方面的特点。

2.1 就业流向呈现出结构性失调发展

2.1.1 高校毕业生麦克思就业流向的特点

麦克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编著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将就业流向定义为:有工作,与专业有关;有工作,与专业无关;自主创业;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正在读研究生;无工作,准备考研;正在国外读研;无工作,准备出国读研;无工作,其他这9种情况。依据麦克思对中国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定义,结合调查数据,长沙市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为9.62%,其中1.04%的人在继续寻找工作,5.71%的人正在读研和2.08%的毕业生准备考取公务员。另外,已找到工作,但工作与专业无关的毕业生人数比例接近于已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的人数比例,这说明社会需求开始多元化,高校专业的设置开始赶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

2.1.2 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动多趋向于东部沿海地区

就业流向除了麦克思定义的9种就业状况以外,笔者认为,毕业生就业区域的流动和就业意愿取向也属于就业流向。区域流动是指高校毕业生从高中所在地区流向大学所在地区,再由大学所在地流向工作所在地的流动。而本次调查,主要是调查高校毕业生从大学所在地区流向工作所在地区的流动。

表1 高校毕业生去中西部就业意愿表

如表1数据所示,长沙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不愿意去西部或者留在中部地区就业。在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里,中西部地区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工资待遇较东部沿海地区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再加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能提供的职位也存在差距,所以高校毕业生都选择去东部沿海地区就业。

2.1.3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存在结构性失调现象

“极化”是发展极理论中用来描述发展极与周围地区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指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向发展极的聚集,其中也包括了劳动力资源的聚集。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如老师推荐、学校招聘会等,选择向某一地区某一类型的企业集体就业,而导致“极化”现象,导致就业结构失调。笔者在调查高校毕业生岗位性质选取时发现,长沙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时最注重的岗位因素多集中在“有发展前景”和“工作稳定”两方面,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小型企业发展前景广大,就业政策一直鼓励毕业生去中小型企业就业,但是在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里,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提供的岗位稳定性高,发展前景比较大,而中小型企业发展缓慢,正处于瓶颈时期,所能提供的发展空间小,因此,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就业取向集中于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表2是2013年长沙市高校毕业生对理想工作单位性质的选择。

表2 高校毕业生理想单位性质统计表

2.1.4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不大

所谓自主创业,是指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本、资源、信息、技术、经验以及其他因素自己创办实业,解决就业问题。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也是国家、政府积极提倡的一大就业政策。近年来,政府出台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地落户、享受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但是据调查显示,长沙市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意愿并不大,在调查的毕业生中仅有12人会自主创业。这说明自主创业对创业者资本、信息、资源、技术和经验要求比较高,尽管国家、政府大力提倡,并提供很多优惠,但是必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相比就业,大部分毕业生往往不会选择创业。

2.2 就业率呈多样化发展

就业率是直接反映就业状况的一个硬性指标,受学历、社会需求、就业人员自身的技能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不断发生变化。本文调查的就业率是指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也称为初次就业率。

2.2.1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现出与学历倒挂的现象

在调查中,分群体对不同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行了统计。

表3 不同学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表

从表3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种学历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差不大,但是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略高。也就是说,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最容易,研究生次之,本科生是最难找工作的群体,这说明长沙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就业率与学历倒挂的现象。本科生是这次调查中最大的群体,就业率略低于研究生的就业率。相比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处于劣势地位,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往往会选择专业知识和技能比较强的研究生,尤其是技术型、专业型岗位。相比高职专科毕业生,本科生虽然在专业知识上略胜一筹,但是由于对工作的期望值会比专科生高,在一些非技术型、非专业岗位的竞争中,经常会落败,而且对于技术型的岗位,专科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要优于本科毕业生,因此,本科生陷入了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2.2.2 长沙市不同专业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差距很大

随着我省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也跟着变化,主要表现在:不同专业类型的毕业生就业率明显存在差异。据调查数据显示:工科类的签约率最高,达到了97%,医药类次之,达到了92%,而曾经的热门专业外文类,毕业生就业平平,签约率仅在60% , 法学类、艺术类的签约率就更低,都只在25%左右,与签约率最高的工科类相差70个百分点。2007年至2011年间,由于我省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提高,而且从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工业所占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由此,社会吸纳工科毕业生的能力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就全国的就业形势来说,工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以来都是最高的,这与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分不开的。

3 总结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目前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就业流向结构性失调和就业率多样化发展两个方面。从就业流向发展趋势来看,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愿意留在中部就业或者去西部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较少;另外在岗位性质选择时,大多选择意愿都集中在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去小型企业就业以及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相对较少,导致就业结构失调。另一方面,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现出多样化特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现出与学历倒挂的现象,专科生的就业率高于研究生、本科生的就业率,而且高校不同专业毕业生的签约率差距很大,这充分说明不同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和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现状结构性矛盾突出。

参考文献

[1] 麦克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就业蓝皮书):20.

[2] 赖德胜,孟大虎等.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91.

[3] 周志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D].厦门大学,2009.

[4] 方勤敏,刘海凤.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4-126.

文科就业率高的专业篇7

关键词:就业率;就业指导;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4-0051-02

一、引言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因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而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和就业的状况是:

1999年开始,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人数每年以60-80万增加,教育部有关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达到340万人,2006年达到415万人,2007年达到了495万人。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2001年34.5万,2003年63.67万,2004年70多万,2005年达到75万,2006年120万,2007年150万。现在,我国适龄青年的大学毛入学率约15%,这意味着我国提前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与此同时,企业纷纷减员增效,政府提倡精简机构,事业单位实行下岗分流,造成人才需求下降.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大学生将遭遇就业寒冬。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下降。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6月初次就业率为64.7%,与2001年同时相比下降5个百分点.到2002年底,又有约22万人实现就业,就业率上升到80%.2003年毕业生212万,时值“非典”期间,企业减缩就业指标,学生就业心理受到创伤。后经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多方协调,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最后的就业率本科院校70%,高职专科就业率为55%,2004年大学毕业生为280万,初次就业率为本科院校61.3%,高职院校就业率不到40%.截止九月教育部公布本科院校就业率为73%,高职专科学校就业率为61%.

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好,中、西部不少地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人才,出现“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达85%,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研究生供需比约1:1.26,本科生约为1:1,专科高职生约为1:0.4.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信息技术人才、农业科技、环境保护等毕业生需求旺盛。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除了扩招、市场容量不足和就业壁垒重重等原因,就学校来看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问题突出

当前,大学生就业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但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结构矛盾是主要矛盾。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已经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调整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高校扩招后,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晚,经验不足,工作中还有许多方面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学校与就业市场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联系不畅

畅通的就业渠道是学校学生就业率高低的基础。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存在一些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不能掌握充分的信息。常常是“用人单位不知何处觅人才,毕业生不知哪些单位要人才”。每年数十次的供需见面会像赶庙会一样,拥挤不堪,成功率不高。这就需要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及其人员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与中介,特定的岗位与特定的工作角色决定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能脱离社会与市场.必须走出校门,了解社会,了解就业市场,了解行业就业状态与动态,并拓展就业市场,探索就业辅导的新路子、新举措,而这种联系不畅就会影响就业率。

(三)就业前培训的缺乏

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没有很好的规划,定位不准,眼高手低,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又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专业,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的场所紧张、胆怯,不能自信的展示自己,错失了就业的良机。一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规模太小,专职人员少,满足不了难度越来越大的就业工作需要.就业指导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使得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很难适应日益发展的就业工作需要。

三、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的思考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学校教育来看,作为金融专业的老师,通过实践,有以下一些思考

(一)增加实践环节

目前高校普遍的一些做法就是建立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基地。这种做法值得推广,一方面学校可打开毕业生就业渠道,另一方面又方便了企业挑选人才,达到“双赢”的目的。如金融专业可以与当地的人民银行、各商业银行建立实习基地,聘请专家来学校讲座,学生去实习基地参观、实习等,这样学生拓宽了视野,学到了书本以外的知识,以后会更快适应市场。

此外,学校也可以创造环境,提供学生实习的机会,如金融专业可以建立金融实验室,开展模拟股市操盘手大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以后真枪实战打下基础。

(二)创新教育

现代企业的利润产生不是靠模仿他人的生产方式和简单重复生产,而是靠面对创新周期密集化竞争的企业本身的创新能力。同时,企业的创新能力也不再是仅仅依靠某个单一的“企业家”,而是靠企业生产团队的整体创新力。企业需要创新,高校就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才会有需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各门课程的老师可以将自己的科研介绍给学生,如金融专业的课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讨论金融热点问题,如人民币升值问题,国有银行上市问题,银行利率风险的研究等,学生通过查资料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老师将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和学生交流互相启发,不仅为以后写论文打下基础,还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以增强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理念。

(三)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高校应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做好升学择业的心理辅导工作,指导学生掌握求职政策和技巧,了解求职的过程及应聘手续的办理等环节。通过心理辅导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树立自信,勇敢地“推销”自我,主动的寻求就业的机会。主抓学生工作的领导和各院系的有关人员,要切实认真负责,做到上下信息畅通,把国家的政策和就业的信息及时返馈到学生中去。

参考文献:

[1]林莉.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毕业生就业问题[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2).

[2]毋恒生.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分析与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3,(3).

文科就业率高的专业篇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 青岛 266580)

摘要:根据影响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五个变量,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对高职高专大学生的专业就业质量进行简单评价。

关键词 :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质量;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8-0070-04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国家政治与经济景气的重要指标。大学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培养质量是否能够满足用人单位要求,不仅是中国高校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就业市场亟待改善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就业的专业对口率相对较低;就业的地域、行业不平衡;就业率逐年提高,但是就业满意度降低。大学生就业质量是一个衡量大学生综合就业情况的概念,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因素都有可能制约就业质量的提升。

整体而言,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2%,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8%,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9.6%。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逐年攀升,并且大学生就业率上升主要来自于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的上升,本科生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差距持续缩小。此外,不同专业的就业率、就业满意度及平均月收入存在差异。不同专业之间学习内容、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和专业技能的不同导致各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不同。研究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不同对于大学生选择专业、选择职业和就业方向都具有重要意义。探讨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对于研究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至关重要。

理论背景

本研究以专业为基础,分别分析高职高专专业的就业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职业期待吻合度、收入和离职率之间的关系。基于这样的研究目标,现将有关理论解释如下:

一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性质。高职高专教育是面向专科层次人才的、面向经济建设第一线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高专教育培养技术员、工艺人员、技术管理员和高级技工等,更注重实际操作。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行业不断增加,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是面向制造业等一线行业。

二是就业满意度。满意度是人对于事物的感觉或态度,高兴的或积极的态度是“满意”,不高兴的感觉或消极的态度是“不满意”。尤金伲亚· 布拉弗·洛里特(Eugenia Fabra Florit)认为,教育年限、教育与工作匹配程度会影响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2011届高职高专专业门类中,就业满意度最高的是土建大类,为49%;最低的是法律大类,为38%。本科的就业满意度比高职高专的满意度普遍要高。笔者所研究的就业满意度是指高职高专大学生对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或职业的满足程度。

三是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从大学毕业生职业期望对就业满意度影响的角度进行研究,调查发现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不高。刘雪莲认为,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与毕业生的性别和所学专业显著相关,与家庭背景、生源地无显著相关。涂晓明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起薪)越高,越难以对其签约单位满意或满意程度较低,专业对口是大学生实现就业满意度的关键。2011届高职高专专业相关度最高的专业门类为土建大类,为85%;其次是医药卫生大类,为81%;最低的为旅游大类,为46%。我们发现,在高职高专专业中,土建的专业相关度最高,而且就业满意度也最高。笔者所研究的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是指受雇全职工作并且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人数/受雇全职工作的毕业生人数。

四是职业期待吻合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又称职业期望、职业意向,是个体对某种职业的渴求和向往,是个体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和信念。胡玉东对南京邮电学院2001届毕业生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影响毕业生择业的最重要因素依次为:发展前景、经济收入、专业对口、工作环境。叶文振等人在对厦门大学200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就业期望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单位行业、单位性质和工作地点。有研究表明,职业期望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有直接影响,进而也影响到就业满意的程度。2011届高职高专专业门类中,轻纺食品大类最高,为49%;其次是土建大类,为48%;最低的是法律大类,为30%。在笔者的研究中,职业期待吻合度是指毕业生被调查时所从事的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的人数的百分比。

五是离职率。米勒(Mueller)等人认为,工作满意度和选择工作的机会是雇员流失和其他决定因素之间的中介变量。收入、工作年限、专业对口等都影响到离职率的高低。在笔者的研究中,离职率是指有过工作经历的2011届毕业生发生过离职情况的百分比,而且离职主要是主动离职。2011届本科主要专业门类中,文学的离职率最高,为36%;农学、教育学次之,为32%;历史学最低为20%。在高职高专专业门类中,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离职率最高,为68%;旅游大类次之,为59%;最低的离职率出现在材料与能源大类,为27%。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包括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薪资福利偏低和压力过大等。

笔者的研究以专业为基础,分别分析高职高专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职业期待吻合度、收入及离职率这五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此外,对各高职高专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简单评价。

研究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笔者的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麦克思研究院出版的《2012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所有的数据都是在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即毕业第二年的2月份)展开调查得到的。通常而言,此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趋于稳定,所以,半年后就业质量是具有参考性和研究性的。

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是研究使用的主要统计方法。笔者对四个变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用五个影响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指标简单评价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进行因子分析,最终得到就业质量数据。

(二)回归分析

表1中的数据显示,就业满意度与职业期待吻合度(p=0<0.01,r=0.754)之间相关性强;就业满意度和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之间(p=0<0.01,r=0.864)相关性强;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和职业期待吻合度之间(p=0.02<0.05,r=0.621)相关性较强;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和离职率之间(p=0.02<0.05,r=-0.657)相关性较强。薪资收入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较低。所以,在高职高专专业背景下,收入与就业满意度及职业期待吻合度之间相关系数较低,相关性较差。

根据以上高职高专相关专业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做出进一步假设。假设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和就业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离职率这三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就业满意度与职业期待吻合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针对这些假设可使用线性回归分析统计方法检验有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如表2所示。

据就业满意度与职业期待吻合度之间的方差分析得到回归模型(R2=0.569,p=0.03<0.05)是显著的,拟合程度较好,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在高职高专相关专业职业期待吻合度中,轻纺食品大类最高,为49%,其次是土建大类,为48%,最低的是法律大类,为30%;而就业满意度最高的是土建大类,为49%,最低的是法律大类,为38%。在专业背景下,职业期待吻合度越高,就业满意度可能就越高。大学毕业生职业期待的工作与实际工作的吻合度越高,大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越容易得到运用和发挥,自身价值越容易得到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表明个人的价值得到组织的认同,组织依附和社会融合的程度就会提高,从而满意度也可能得到提升。对于高职高专毕业生而言,其职业期待吻合度与就业满意度之间的紧密程度要高于本科毕业生,这可能是由于高职高专毕业生工作的技术性、专业性更强。

据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和离职率之间的方差分析得到回归模型(R2=0.432,p=0.020<0.05)较显著,拟合程度一般,模型的解释能力一般。工作与专业相关程度越高,就业满足感越强烈,对于组织的归属感和依附感越强烈,社会融合程度就愈高,员工流动性越弱,离职率越低。但是,由于笔者的研究在数据方面存在欠缺,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仍需要作深层次的验证。

据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和就业满意度之间的方差分析得到回归模型(R2=0.747,p=0.00<0.05)是显著的,拟合程度较好,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好。高职高专专业相关度最高的专业门类为土建大类,为85%,其次是医药卫生大类,为81%,最低的为旅游大类,为46%。我们发现,在高职高专相关专业中,土建专业的专业相关度很高,而且就业满意度也很高。在专业背景下,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越高,就业满意度就越高。尤其是对于拥有专业技术技能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而言,越是专业化强的专业,技能的排他性越强,竞争力也就越强。同时,毕业生在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他们的自我满足感越强烈,就会对工作越满足。

据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和职业期待吻合度之间的方差分析得到回归模型(R2=0.385,p=0.031<0.05)整体是较显著的,但是拟合程度一般,模型的解释能力也一般。高职高专专业相关度最高的专业门类为土建大类,其次是医药卫生大类,最低的为旅游大类。在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职业期待吻合度中,轻纺食品大类最高,其次是土建大类,最低的是法律大类。工作与专业相关程度越高,期待的工作与实际的工作吻合程度可能就越高,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更全面的数据加以验证。

以上的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假设的正确性。因此,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和职业期待吻合度、就业满意度及离职率之间线性相关,就业满意度与职业期待吻合度之间线性相关,但是线性相关关系的程度不同。

(三)就业质量的简单评价

笔者拟运用五个影响专业就业的指标简单评价就业质量。这里采用计算因子加权总分的方法,仅从单纯的数量上考虑,以两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第一个因子在就业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上有较大的载荷,所以反映的是工作与专业、满意度方面的信息;第二个因子在收入和离职率上有较大的载荷,反映的是收入与离职方面的信息。

F1=0.324×就业满意度-0.054×薪资收入+0.290×职业期待吻合度+0.312×工作与专业相关度-0.244×离职率

F2=-0.134×就业满意度+0.963×薪资收入-0.108×职业期待吻合度+0.072×工作与专业相关度-0.133×离职率

于是,就业质量评价简单计算公式为:

F=0.58208 F1+0.20726 F2

通过上述模型,带入各专业的数据,可计算出高职高专各专业的就业质量得分。材料与能源大类就业质量得分最高,其次是交通运输大类、制造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排在后几位的是文化体育大类和农林牧渔大类。所以说,高职高专相关专业在就业方面存在差距。另外,通过简单计算可以发现,对于高职高专相关专业而言,第一产业专业的就业质量最高,其次是第三产业专业,第二产业专业的就业质量最低。

结论

笔者以麦克思研究院出版的《2012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为数据来源和就业质量指标来源,对就业满意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薪资收入和离职率五个变量运用线性回归方法简单论证了变量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以下几结论:在高职高专专业背景下,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越高,就业满意度越高;职业期待吻合度越高,就业满意度越高;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越高,职业期待吻合度越高;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越高,离职率越低。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的就业质量评价模型,得到的结论是:材料与能源大类就业质量最高,其次是交通运输大类、制造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排在后几位的是文化体育大类和农林牧渔大类。

但是,由于实际条件和笔者学术水平的限制,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五个变量指标结构较为粗糙,不能精确地加以论证。除了五个变量之外,可能还存在其他控制变量或影响因素,笔者给出的就业评价模型过于简单。(2)笔者采用的数据是二手资料,具有局限性,本研究得出的结论需要有更精确的数据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

[1]麦克思研究院.2012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Eugenia Fabra Florit,Luis E Vila Lladosa.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Education on Job Satisfaction:Independent Single-equation vs. Structu-

ral Equation Models[J].International Advances in EconomicResearch,2007,12(2).

[3]刘雪莲.大学毕业生职业期望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4]涂晓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7(2):117-119.

[5]胡玉东,朱国平,周南平.对南京邮电学院2001届毕业生择业倾向的调查与思考[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3).

[6]叶文振,刘建华,夏怡然,杜娟.女大学生的“同民同工”——2002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启示[J].中国人口科学,2002(6).

[7]杨克旭.理工科重点大学毕业生职业期望与实现度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5.

[8]Charles A O’Reilly Ⅲ,Caldwell David F,Barnett William P.Work Group Demography[J].Social Integration Turnover,1989,34(1):21-38.

上一篇:中学生如何学好英语范文 下一篇:爱牙护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