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树种植范文

时间:2023-09-24 21:12:03

油茶树种植

油茶树种植篇1

应安排到11月份定植,山茶油树属于四季常绿阔叶小乔木,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出于缓苗和成活率的考虑,11月定植,能够确保定植后植株处于较合适的温度环境,有利于发芽和生根。

油茶根系一般2月中旬开始活动,新梢快速生长之前的3至4月是根系生长出现第一个高峰,9月出现第二个高峰,其根系具有强烈的趋水趋肥性和较强的愈合力和再生力,具有明显的顶端优势,叶芽萌动始于3月,而分化盛期在6至7月间,成年的树梢,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存,春梢是开花座果的枝条,花为两性花,主要靠昆虫传粉,花期10月中旬至12月下旬,11月为盛花期,异花授粉,盛开期的当天或第二天授粉受精的成果率最高。

(来源:文章屋网 )

油茶树种植篇2

关键词:种植技术;种植技术;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5005802

1引言

广西博白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属于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大约为21 ℃,年平均降水量大约为1700 mm,雨量非常充沛,全年无霜期可以超过350 d。整个地区具有热带气候性质,非常适合油茶的生长。近年来,油茶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博白县不仅实现了油茶的规模化发展,而且对油茶的质量给予了高度重视,采用了油茶种植技术,以使油茶作物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2油茶的概述

油茶是常绿小乔木,喜欢在温暖的气候环境下生长。要求生长环境的年平均温度为17 ℃左右,开花时期的平均环境温度为13 ℃左右。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油茶才会具有较高的含油率。种植油茶的区域要具有充足的降水量,超过1000 mm的降水量最为适宜油茶的生长,否则会对油茶的授粉产生负面效应。油茶的种植对土壤具有很高的要求,通常以酸性土为主,要求在土壤深厚的缓坡栽植。

3油茶种植技术

3.1优选种植地

广西博白县的土地肥沃,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油茶生长。当地所生长的油茶不仅具有较长的产油时间,而且产量也比较高。从广西博白县的种植地选择情况来看,种植地不仅土层深厚,而且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多数的油茶栽植在低于30°的缓坡上,坡的高度低于海拔500 m。对于油茶品种的选择,由于油茶为异花授粉,所以要根据油茶的开花期以及成熟期加以确定,以确保油茶植株生长的稳定性,且获得较高的结果率。油茶林中所栽植的油茶要求开花期与成熟期都保持一致,树冠高低错落有致,有助于提高茶油的产量。

3.2合理密植

在选择油茶的苗木时,要优先选择粗壮的油茶树,树干通直,树高超过3 m,根系生长良好,无病虫害。油茶造林通常是在早春。在油茶定植之前,要将根系中多余的根去除,准备好定植需要的各种材料。苗木的根系要尽量垂直、舒展,以保证根系健康生长。油茶定植的时候,要科学合理地施肥,如果土壤已经足够湿润,就可以直接栽种,不需要浇水[1]。定植后,将具有遮阳效果的塑料布遮盖在苗木上,以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多变的气候环境影响苗木成活。

3.3抚育管理

油茶的抚育管理环节,要求每年进行两次抚育。冬天天气寒冷,在深耕土壤的同时,还需要施肥。油茶的生长过程中,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当进入到降水量多的季节,就要做好排水工作。如果气候干旱,就要按时浇水。油茶幼林的林间比较大,可以充分利用起来种植经济作物,也可以养殖家畜,实现生物多样化,促使土壤的结构有所改善,同时也可以增强油茶的病虫害抵抗能力,有助于提高油茶的质量和产量。

3.4松土和除草

油茶的幼林每年都要进行两次松土,分别是在5月份和9月份,松土的深度为4 cm左右。对油茶松土,平均每间隔3年就要进行一次深翻,以保证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油茶挂果的时候要及时除草,至少需要两次除草,可以采用化学除草方法。每年5~6月份,选择晴朗的天气,就可以使用草甘膦进行除草。药物的配比为清水10 kg,草甘膦的浓度为10%,调整好的药量大约为250~300 g,加入浓度为3.0%的洗衣粉,在喷雾器桶中摇匀,就可以喷雾。喷雾的位置要低,不可以喷到茎叶。如果已经喷到茎叶上,就要立即用水冲洗。半个月之后,检查是否所有的草都已枯黄,如果依然有绿色的草,就要再喷一次,可以获得良好的除草效果。

3.5整修修剪

当春季油茶萌动的时候,就可以修剪油茶。油茶的结果以春梢为主,要在修剪的过程中保留下来,除去交叉生长的树枝和有病虫害的树枝,伐掉密枝,保留内膛结果枝,同时还可以使油茶树林内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和透光性。

油茶挂果多年后会有衰老的树枝,也会由于生长的位置比较低,或者树枝过于稠密容易感染病虫害。此时,就要将低位置的树枝修剪去除,保留强壮的树枝,以使油茶营养充足,促进生长[2]。如果油茶树较为郁蔽,就要将直径为3 cm左右的树枝剪除,让内膛具有更强的结果能力。

3.6病虫害治理

油茶的病虫害防治是保证油茶健康成长的关键。春天对油茶剪枝时,对已经患有病虫害的枝叶以及果实都要除掉。如果油茶树已经患有严重的病虫害,就要将树砍断,栽植新树,以避免病虫害蔓延,对健康的油茶树造成不良影响。

使用化学农药消除病虫害,可以用1∶2∶200波尔多液和浓度为50%的可湿性托布津充分混合,喷洒在新长出的树枝上,对炭疽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对于病虫害已经很严重的油茶树,在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同时,可以增加农药喷洒的次数。

3.7授粉

对油茶进行授粉时主要采用蜜蜂授粉的方法。为了获得良好的授粉效果,需要对蜜蜂进行驯化,将蜂脾中的花蜜摇尽,使其它花蜜味弱化。开放一两天的插花25朵用温度为50 ℃的水0.5 kg浸泡大约0.5 h,将白糖0.5 kg左右加入其中,搅拌均匀之后喷洒在蜂脾上,以促使蜜蜂集中在油茶树上。将两三朵油茶花放在蜂箱中,让蜜蜂经常能闻到油茶花的香味。在放养蜜蜂之前,还要喷洒蜂乐药,每间隔2 d就要喷洒一次,使蜜蜂能够及时上树取蜜授粉。

3.8采收

当油茶的果实成熟时,就要在冬季下霜之前采摘,不仅可以保证油茶的产量,而且可以提高油茶的质量。关于油茶的果实,以果皮光亮而柔滑为质量上好。当剥开果实的核,籽仁为虾肉色,捏碎后感觉较为粘稠,这样的果实就可以采摘了。采摘的果实在阳光下晒裂,取出油茶籽即可。

4油茶作物发展前景

4.1油茶作物可以创造较高的经济价值

油茶作物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油料作物,油茶籽的出油率可以达到30%~50%,属于是中国各种油料作物中产油量最多的作物。茶油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具有保健价值,能够对血管进行软化,而且还可以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3]。如果长时期地食用油茶,可以起到清热、解毒、化解湿寒的作用,还可以抑制衰老,提高抵抗力。

广西博白县种植有多个品种的油茶。包括普通油茶、南荣油茶、广宁红花油茶以及博白大果油茶等。其中,普通油茶、南荣油茶为灌木或小乔木,高度不会超过7 m,种子的产量比较少,一般一个果子有1~5粒种子;广宁红花油茶和博白大果油茶均为乔木,树高可以达到12 m,种子的产量比较多,一般一个果子有10~21粒种子。在油茶的种植上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产出的茶果平均每亩就可以超过70株,前4年每亩产果就可以达到150 kg,如果按照2.5元/kg计算,平均每亩油茶树可以创造的经济效益即为375元。油茶树长到8年,每株油茶树就可以生产茶果8 kg,平均每亩油茶树可以创造的经济效益即为1400元。此后,油茶树每年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会不断增加。

4.2油茶作物的发展前景

虽然广西博白县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但是油茶对种植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适合于油茶种植的区域有限。油茶的生长并不会与当地的农作物生长产生冲突,而且还可以确保当地所生产的粮食作物能正常供应,且茶油的产量也会进一步提高。

目前来看,虽然广西博白县的油茶以规模化发展,但是,产量依然有增加的空间,平均每亩油茶创造的经济效益为100元左右。如果广西博白县在油茶种植面积扩大的情况下进行技术改造,就可以增加油茶的产量,油茶可以创造的经济效益也会提升。广西博白县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保证当地农作物的产量,还可以使农业耕种用地的压力得以有效缓解,并向油料市场提供大量优质的油料资源。所以,油茶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广西博白县的农民创造更高的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推动广西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解决了广西地区的“三农”问题[4]。

另外,油茶属于是观赏树,不仅四季常青,而且整棵树都能结满花果,可以对当地起到绿化效应。油茶通常成长超过8年,就可以郁闭成林,不仅茶油量有所增加,而且还使森林覆盖率提高,使得整个的山地都被覆盖为绿色。油茶能够涵养当地的水资源,保持水土不会流失,由此可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油茶还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能够吸附氯气,而且还具有非常强的抗污染能力,包括氟化物以及二氧化硫等,都不会对油茶的生长产生影响。油茶的根系非常发达,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同时防火能力也非常出色。如果在油茶种植区域有消防事故发生,油茶就可以发挥其隔离作用,避免火灾蔓延。

5结语

在广西博白县,油茶是重要的农作物。近年来广西博白县的油茶种植规模化发展,同时对油茶的种植质量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以提高茶油的品质。这就需要在油茶的栽种管理中采用科学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油茶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促使油茶作物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邓岑,胡蓉.浅析玉屏油茶种植与气候关联性以及苗期的技术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4(18):294~295.

[2]刘华铁.常宁市油茶产业化发展研究[D].湖南:湖南农业大学,2013.

[3]兰观水.关于油茶低产林改造的生理效应及对产量的影响探析[J].绿色科技,2016(11):142.

油茶树种植篇3

1.1资源现状

三江县现有油茶林面积4.12万hm2,占林地总面积的20.84%,占森林总面积的21.86%。主要栽培在海拔5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坡度25°以下的坡地。

1.2油茶良种基地概况

2009年,根据广西种苗总站统一安排,三江县牛浪坡林场新建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引进油茶优良无性系,建设油茶良种采穗圃面积10.0hm2,繁殖圃面积13.3hm2,每年为柳州地区提高优质良种穗条750万条、无性系容器苗木666万株以上。为周边地区油茶产业发展和良种壮苗的需要提供保障。

1.3经营管理现状

目前,三江县油茶种植分散,加上未能很好地抚育及经营管理,绝大部分的油茶林分处于半野生的状态。现有油茶林大多采用扩穴培土的措施栽植,栽植密度在1600~1700株/hm2左右,株行距基本为2.0×3.0(m)。幼林抚育基本仅在造林当年进行,成林后也未采取相应的施肥、修枝措施。

2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三江县的油茶种植面积虽然有所提高,但是有70%以上的林分为低产林。目前,全县油茶种植主要采用的品种为“三江孟江油茶”,大部分地区油茶种植时没有进行良种选育,油茶林普遍存在性状表现差异大、树龄老化的现象。同时,由于经营管理粗放,油茶产量下降、经济效益较低。

2.1油茶良种推广力度不够,油茶品质低劣

目前,三江县良种油茶仅占油茶林总面积的20%,其中80%以上都是本地普通品种,未经任何品种改良,产量及各方面的性能表现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油茶良种推广力度不够,一些高产良种示范林面积较少,分布范围窄,未起到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仅有的少数良种推广应用尚处于不规范状态。此外,由于现有的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及相关配套技术等不完善,大面积的低产林有待于进一步改造,严重影响了全县油茶产业发展。

2.2油茶林经营管理措施粗放,老龄化严重

三江县油茶林大部分种植分散,管理粗放,甚至有些林分处于自然生长状态,没有任何的抚育及管理措施。其中约有20%林分林龄在40~50a左右,老龄化严重,长势衰退,导致病虫害严重,结果率低,严重影响产量。

2.3油茶良种示范基地建设缓慢

目前,三江县油茶良种示范基地的建设处于初步建设状态,基地建设的规模及规范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未形成很好的带动作用,群众种植油茶积极性也不高。此外,油茶的加工水平不高,基本上处于粗加工状态,生产链不够长,产品档次较低,附加值也不高,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较差。

3三江油茶林发展的优势及发展潜力

3.1优势

3.1.1自然条件优越

三江县属于中亚热带气候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8.1℃,≥10℃的年均活动积温5500℃,年均无霜期320d,年均降雨量1548.0mm,年均蒸发量1348mm,年均相对湿度81%左右。全县以中低山、丘陵地貌并存,林地以低山丘陵为主,境内地带性土壤为红壤,随着山地海拔高度的变化分为红壤地带和黄壤地带。全县垂直分布规律大体是:海拔在500m以下的丘陵为红壤,500~850m为黄红壤,850m以上为黄壤。据统计,红壤占总面积75.66%,黄红壤占19.97%,黄壤占4.37%,在各种土壤类型中,厚层砂页岩红壤居多。全县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非常适宜油茶生长。

3.1.2政策扶持的力度逐年增加

自2009年以来的连续5a,广西区政府每年拨付5000万元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油茶林的低改和新建。目前,全县相关造林实体和林农进行油茶新造和低改的积极性较高。根据《广西油茶现代种业“十二五”规划(2010~2015)》、《广西壮族自治区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三江县属于广西油茶发展核心区,也是重要的油茶良种繁育基地。三江县林业局营林技术推广站结合自身技术实力,申请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资金,积极推进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带动区域产业发展。

3.1.3科技支撑力度不断加强

广西开展油茶种植栽培管理等各方面的研究工作已有40多年历史,在油茶种质资源调查、品种改良、良种繁育、丰产栽培配套技术、低产林改造等试验研究和科研成果推广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先后选育出全国第一个油茶良种———岑溪软枝油茶及一批优良无性系,通过国家或自治区林木良种审(认)定的良种22个,其中,4个为部级油茶良种,18个为自治区级良种,三江孟江油茶属于较为优良的地方品种之一。近年来,三江县林业局营林技术推广站开展了多项油茶科技项目,具有林业科技推广与示范的技术力量和实践经验,对全县油茶原料林基地的快速发展,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

3.2油茶林的发展潜力

3.2.1油茶林单产提高的潜力大

三江县现有油茶林80%以上是本地普通油茶品种,性状差异大,优良高产品种种植面积不足20%。由于长期疏于管理,生长技能衰退,树冠高、树形光秃、密度大、寄生枝多、病虫害严重、结籽少。全县油茶平均单产仅为112.5kg/hm2,通过对现有林地实施密度调整、垦覆施肥、嫁接换冠等综合改造,增产提效空间较大。此外,有相关调查表明,种植油茶良种,相比种植其他树种及经济作物如桉树、木薯、八角等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全区油茶种植政策的扶持及油茶经济效益的提高,林农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将不断增强。

3.2.2油茶开发利用的潜力

油茶树全身是宝,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油茶叶及油茶果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目前开发利用最多的是油茶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茶籽壳可用来制栲胶、醛糖和木糖醇、制备膳食纤维及药用炭等,二是油茶粕可以提取茶皂素及多糖,用作饲料和肥料等;三是油茶籽油可以用作制备微胶囊,因含有茶多酚等药理成分用于医药方面,也可用来制作化妆品,茶油还是肥皂、凡士林、高级机械油、机械防锈油等工业产品的原料。由此可见,油茶的用途广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4油茶林经营管理措施

4.1合理控制种植密度

油茶树是阳性树种,种植密度需适宜,种植密度过稀会浪费土地,提高成本,种植密度过密,会导致光照不足,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结实率低以及果实的品质差等,最终导致收入低。所以,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油茶高产的关键经营管理措施之一。而油茶的栽培密度是根据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来确定的,主要有林地的土壤肥力、坡度、光照,油茶品种以及经营者的管理水平等等。种植油茶以结果为目的,油茶树冠的受光面积越大长势越好,产量也会越高。种植的株行距应稍大于当地油茶壮林的平均冠幅为宜。据有关研究表明,株行距的规格根据土壤肥力选择,山脚或者土壤肥厚的地区,株行距的规格为2.5×3.0(m)或者为3×3(m);山腰及土壤中等肥厚的地区,株行距的规格为2.0×2.5(m)或为2.5×2.5(m)或为2.5×3.0(m);山顶或者土壤稀薄的地区,株行距的规格为2×2(m)或为2.0×2.5(m)。如果和其他作物混种,株行距应采用3×4(m)或者为4×4(m)为好;零星种植的地方,如房前屋后或者路边,因光线充足,土壤肥力等各方面的条件不同,可因地制宜进行种植。此外,油茶的种植密度还和品种及栽培管理水平有关。乔化型品种应种植较稀,矮化型品种应种植较密;管理水平高,生长较好的油茶林,可合理稀植,管理水平低,树势生长较弱的油茶林,应采用合理密植。

4.2做好整枝及修枝

油茶林应做好整枝及修枝,使树冠保持一定的形状,以保证获得充足的光照。树冠的形状主要以自然圆头形、自然开心形、丛状开心形为主。而低改林主要是30a以上的老林,其基本骨架已基本成型,无法按统一树形定位进行修剪,只能是根据其本身的形状做修剪。为使群众易于接受,制定了相关的修剪技术措施,主要有锯除油茶寄生枝、锯除枯枝、锯除杂灌木即“三锯”;剪除严重的病虫枝、剪除枯枝、剪除交叉和重叠枝、剪除细弱枝、剪除地脚萌枝即“五剪”。此外,在实际的工作中也要注意剪除过密或者生长旺盛的枝条,以增大油茶林受光面积及营养的均衡。

4.3嫁接良种

为对油茶林中的劣种进行改良,可对其进行高枝嫁接,进行良种转换。嫁接的时间一般为12月份至次年2月份,方法为切接。接穗要求该品种应经系统的选育,对当地的海拔、气候及土壤等立地条件非常适应,且结籽多,出油率高,最好以一年生的枝条为宜。

4.4灌水施肥及土壤改良的管理

关于油茶林的灌水处理,最好每年灌水5~6次。油茶林大多种植在土壤贫瘠的荒山或荒地上,这些地方土壤干燥,保水、持水力差,最好每年灌水5~6次。主要包括:2次防寒水,入冬后进行灌水;1次花前水,在开花前约15d进行灌水;2~3次的保果水,在花谢20d后进行灌水。此外,土地平坦的地方应该注意防涝。关于油茶林的施肥,主要是采用配方施肥。即根据油茶对钙、磷、钾、微酸性土壤喜好等特点,通过对土壤各营养元素的测定,明确土壤中各种元素的缺失多少,制定完善的施肥技术方案。一般对于成年的油茶树,每年施肥量为2kg左右,其中氮∶磷∶钾∶钙的比例为4∶3∶2∶1。此外,不同的生长季节施用不同的肥料,其中,3月份施氮肥,有利于增强树势,促进新梢的生长;5~6月施钾肥,有利于新梢花芽分化,提高花芽形成的质量;8~9月施磷、钙肥,增强抗性,便于油脂转化和物质积累。关于土壤改良的管理,要做到精耕细作,最大限度的改善土壤的各种性状。一是开垦,一般要对油茶林的土壤进行全垦,要做到冬挖夏铲,要做到塘垦。挖地深至20cm以上,翻松土壤,将大石块捡出;二是除草,通过喷除草剂或者人工拔除的方式,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保持土壤松散及杂草除净;三是改善贫瘠的土壤,对贫瘠的土地要进行改良,如种绿肥、豆科作物、铺草等,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4.5提高油茶的坐果率

在油茶的种植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落花、落果的问题。影响油茶落花、落果的因子很多,如天气恶劣、经营管理水平差、油茶自花授粉能力弱、栽培品种单一等,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要做到干旱的天气及时补充灌水,出现洪涝的时候及时的排水;加强栽培管理措施,比如合理的修剪树形,因地适时的进行施肥;多个花期一致的优良品种进行混种,可以相互进行授粉,此外,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进行放蜂,以提高授粉成功率。油茶的花期较长,可以每隔30~40d喷洒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可大大提高坐果率。

4.6油茶林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危害油茶的病虫种类很多,平时应通过整枝修剪、垦复抚育等措施提高树体抗逆能力,减少病源。油茶病害主要有炭疽病、黑斑病、灰斑病、藻斑病等。关于病害的防治方面,主要是注意抗病品种的选育,要求选育的良种果实自然感病率不超过3%;综合利用营林措施,减少病源,通过合理施肥及改善土壤肥力等措施增强树势,也可以提高油茶树的抗病能力等;关于苗期病害,主要是在多发季节(主要是每年的4~6月份)定期喷施1%波尔多液起到预防作用,发病早期防治可用50%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内吸性杀菌剂及咪鲜胺或者丙环唑等杀菌剂轮用或者混用进行防治。油茶虫害主要有蛾类,蜡蝉类等,关于虫害的防治主要措施有:加强营林技术措施,及时砍杂除草,加强抚育管理,多施磷、钾肥,增强树势;保护利用天敌,主要有螳螂、胡蜂、蚂蚁、蜘蛛等;生物制剂或仿生制剂防治,在低龄幼虫时期,25%灭幼脲3号1000~1500倍液、20%除虫脲1500~3000倍,也可选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青虫菌制剂以及白僵菌粉剂等微生物农药按常规使用浓度进行防治;物理防治,主要是用灯光诱杀;化学制剂防治,在害虫点片状发生并处于低龄幼虫时期,及时用药补杀,可达到治点保面、有效杀灭害虫的目的。如用40%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也可喷洒5%美曲膦酯粉剂或2.5%溴氰菊酯粉剂等。

油茶树种植篇4

关键词:油茶;选地整地;种植;抚育管理;浙江景宁;九龙乡

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属中的常绿小乔木,耐酸耐瘠薄,生态适应性非常强,是景宁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九龙乡位于滩坑库区边,在浙江省景宁县城东北部,是该县山林面积较大的乡。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8℃,7月平均气温27.8℃,极端最高气温40.1℃,1月平均气温3~5℃,极端最低气温-9.1℃,年日照时数1848h,年平均降水量1510mm,年相对湿度79%,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地势复杂,自然条件良好,山地气候特征明显。九龙乡具有油茶种植历史悠久,自然条件适宜,土地资源充裕,目前已规划油茶基地30hm2,油茶低产改造20hm2,乡镇府出台扶持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油茶产业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油茶产业,笔者对九龙乡油茶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论述,供种植者参考。

一、种植地选择与整地

油茶属于半阴半阳树种,幼苗喜阴,成林喜阳,选择海拔高度100~500m、坡向南坡或东南坡、坡度25°以下、土层深厚的中下坡酸性、微酸性红壤、黄壤。油茶是深根系树种,根深1m以上,一般生长有杉木、茶树、松树、映山红、铁芒萁等植物的山地都适应油茶造林。整地是油茶造林的重要环节。一般在栽植前1个多月进行,通过翻松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提高通气状况,改善微生物活动条件,使土壤充分熟化。根据造林地的不同情况,可进行全垦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在平地采取全垦整地,陡坡上采取块状整地,缓坡上采取带状整地。整地后按种植密度挖好栽植穴,施足底肥。

二、种植

应选择一至二年生优良品种或优良无性系嫁接壮苗。壮苗的标准是:顶牙饱满,根系发达,无病虫害。二年生壮苗要求高30cm,地径0.3cm;一年生壮苗要求高15cm,地径0.15cm。不用实生苗造林。种植一般在立春至惊蛰进行,有的地方提倡和推广10月“小阳春”植苗造林。种植方法为1穴1株。在已填好土的穴中,挖成与苗木根系大小深浅适宜的种植穴,将苗栽其中,舒展根系,栽紧踩实,深度以比苗木根颈高1~3cm,栽后覆1层松土。将基部堆成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陷浸水死苗。为提高油茶林的前期产量,使之提前进入丰产期,可适当密植,一般要求1605~2505株/hm2,株行距2.3m×2.7m或2m×2m。

三、抚育管理

一是肥料料管理。幼树(1~5年)追肥以追施氮肥为主。每年需施尿素100g/株左右,分4~5次施肥,次多量少。从苗的4个方向挖穴进行穴施,距离苗10cm左右。进入丰产期(6~9年)主要施氮、磷、钾肥,比例为3∶2∶1,每年需肥量在250g/株左右,分2~3次施肥。进入盛产期(10年以后)消耗较大,需要肥料增多,在500g/株左右,氮、磷、钾比例为5∶3∶2。2月施氮肥200g/株,5月施钾肥100g/株,7月施磷肥150g/株。采用沟施,距树干20cm处沿树干周围开挖10cm深的环形沟,把肥料均匀撒入沟里,盖上土即可;也可采用放射状施肥,距树干20cm处按4个方向开挖10cm的4个穴,把肥料分配均匀后撒入穴中,盖上土即可。最好是雨后追肥。二是林树土壤管理。进入冬季,对油茶林进行全部翻挖,捡出大块石头和恶性草根,杂草铺在树塘内。翻挖的土块不能敲细,让其自然风化。全年应除草2~3次,让其在地里自然腐烂,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倡林粮间种,以耕代抚。粮食作物应选择矮杆品种,以豆科较好。

四、病虫害防治

油茶炭疽病在我国茶产区普遍发生,引起严重落果、落蕾、落叶、枝枯,甚至整株死亡。防治方法:春季另行补植,结合修剪,清除病枝、病叶、枯梢、病果和病蕾;加强林地管理,清洁林地环境,保持通风通光,降低林内湿度,发病期间不宜施氮肥,应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危害油茶的害虫主要有油茶毒蛾,一般一年2~3代,以卵越冬,幼虫常聚集为害,在树干附近土中或在枯枝落叶中结茧化蛹。成虫有趋光性,产卵在叶背中脉附近,覆有乳黄色绒毛,幼虫取食叶后,吃光后也取食嫩枝树皮和幼果,使油茶枯死或大量减产,防治方法:夏铲冬垦灭蛹、灭幼虫,人工捕捉和灯光诱杀,招引益鸟捕食害虫;3龄前可用0.2%阿维菌素2500~3000倍液进行防治;4月中下旬用白僵孢子22.5~30.0万亿/hm2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1]胡国华.油茶苗木培育及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7,(16):229-230.

[2]俞秀兰.油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6(1):232-234.

[3]汪明正,张志明,朱才明.油茶的高产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6):33-35.

[4]冯维华.有机油茶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08(5):16-17.

[5]李娟.油茶育苗及其栽培技术的探讨[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9(8):143-144.

油茶树种植篇5

江西省新干县神政桥乡油茶种植历史悠久,由于其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生产的茶油具有独特的浓香,品质上乘,价格也优于全国其它产地同类产品,但产量不高,优质资源并未能给当地农民带来好的收入,笔者调查分析了油茶大面积低产的原因。

1.1 品种不优,单一品种种植

品种低劣是造成油茶低产的根本内在因素,如羊尿茶(珍珠茶),果小、皮厚、出粉率低、出油率低,参差不齐,多数开花偏晚,结果性能差。另一方面,油茶是异花授粉植物。过去多是单一品种种植。遇到气候因子影响,往往其自然坐果率低,造成产量不高。

1.2 植株老化,林分稀密不匀

老油茶园过去多半以实生苗定植或是种子直播,成苗率不高,造成严重缺株,加上管理粗放,病虫危害,植株老化死亡,这是引起油茶低产的第2个因子。

1.3 病虫危害,造成落花落果严重

油茶是生命力极强的树种,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也特别强,特别耐瘠薄、耐荒芜、易更新、耐火烧。但在粗放管理情况下,油茶象甲、炭疽病危害十分严重,有的林分感病率几乎达到100%,落果率达到1/3以上,造成减产。

1.4 管理粗放,不施肥不修剪

油茶年年只收不管,基本处于失管荒芜状态,要高产优质就必须进行科学施肥,科学合理地进行整形修剪,使其形成叶幕厚,绿叶层浓绿,树冠圆整,呈立体结果的丰产树冠。

1.5 随坡种植,水土流失严重

过去种油茶与造林一样,不修路、不开等高梯台,随坡种植,一锄头一株,加上1年一垦复,最后,一场大雨肥全冲走,所以,油茶山越种越贫瘠,造成油茶产量不稳。

2 油茶低产改造目标

通过长期综合改造,使大面积油茶的产量增加1~3倍,产油在15kg/667m2以上。

3 油茶低产园改造措施。

3.1 改园

3.1.1 改园。(1)修建园间盘山机耕道,要求路面宽3.5m,便于运输和管理;(2)将随坡种植改为等高梯田种植,做到前有埂后有沟,台面内倾3°,宽3m以上,防止水土流失;(3)在油茶园上部挖1条拦洪沟,宽1m、深0.8m。沟底按3%坡降与纵排水沟衔。纵排水沟在原山坡地排水沟为基础加以整修,并做好失水坑修筑工作。

3.1.2 边坡沟技术。即用小型挖机沿等高线开2m宽的步道,步道外高内低,每100m下降0.5m。步道长不超过100m。步道口采用水泥或草皮建立泄水通道。上下2条步道之间,挖穴种油茶树,这种方式既能做好水土保持,又能使用机械开发,值得学习借鉴。

3.2 改土

目的是培肥地力,创造一个水、肥、气、热协调的土壤环境,满足油茶根系生长需要,达到根深叶茂多结籽的目的。具体做法:一是全园撒石灰(50kg/667m2),结合深翻中和土壤酸性,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更新;二是抓住关键期施足基肥,结合必要的追肥。油茶一般从10月中旬开花,到翌年果实成熟,采收期又是油茶开花盛期,故油茶有“母子相会”植物之说。其关键施肥期应在采果后至立春之间,要施足基肥,幼果出现期进行适当追肥。基肥:667m2施超大有机无机复混肥120kg;幼果出现期全园根外喷施1次0.3%磷酸二氢钾。三是有条件的油茶园倡导间种绿肥,品种以平托花生、羽叶决明、圆叶决明、印度豇豆等豆科植物为佳,绿肥盛花时全园压埋,达到以园养园,培肥地力,还能稳定土壤温度、湿度、熟化土壤。四是推广油茶园散养麻鸡,减少虫害,增加收入。

3.3 改树

3.3.1 补植。稀密不匀是油茶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油茶林分中,除少数地段保留植株较齐外,大部分油茶林缺株严重,所以要补植。补植要求高标准,挖80cm×80cm×60cm的大穴,深施基肥,每穴施超大生物有机肥4~5kg,钙镁磷肥2kg,表土回穴,分层施入。每年12月~2月底,抓住雨后有利时机补栽,确保667m2茶树60~80株。

3.3.2 间伐过密树。保持株行距2m×3m或3m×4m,使冠间距离合理,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

3.3.3整形修剪。要坚持因树造形,不强求统一树形。适于自然开心形,即按自然开心形,适于圆头形即按圆头。首先抓好修剪油茶萌蘖砧,使主干突显;其次修剪下垂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结合修剪纤弱枝,回缩弱枝,尽量保持树冠叶幕。在“三改”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做好保花保果工作,每年在花蕾期、盛花期、幼果期喷1次生长调节剂,如云大-120,在花期放蜂,促进授粉。

3.3.4 认真做好病虫防治工作。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当病虫危害影响达到经济阀值时,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当前要注意油茶炭疽病、茶象甲、蓝翅天牛、茶梢蛾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陆家城.油茶低产林成因及改造对策[J].南方农业,2014(6)

油茶树种植篇6

关键词 油茶产业;发展历程;问题;展望;海南岛

中图分类号 S794.4;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374-01

油茶是山茶属植物中最具有生产价值的油用物种,广义上的油茶是指山茶属植物中种子含油率比较高,而且有一定栽培经营面积的树种的统称[1-2]。油茶与椰子、油棕、油橄榄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3-4]。油茶原产我国[5],且栽培油茶历史悠久,已有2 300多年的历史[4,6]。油茶又称员木、茶子树等,原为南方山间野生树种[4-5,7],目前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油源树种。油茶是海南岛应用的传统植物资源,海南岛各地均有野生种和栽培种[8-10]。

1 海南岛油茶发展历程

海南岛油茶发展具有以下几个阶段:一是作为橡胶树防护林阶段。20世纪50―70年代,油茶作为海南岛橡胶园地的防护林[11],与窿缘桉、木麻黄、母生、米老排、台湾相思、木荷、火力楠等树林形成紧密型结构,以提高防风效果[12-14]。二是生产队和群众自发发展阶段。1987―1990年海南岛作物(植物)种质资源考察组对海南岛19个市(县)的有关乡镇、农(林)场进行实地考察[8],发现由于油茶油价低,相对效益比较差,一些生产单位和个人把成片的油茶林砍伐改种经济作物。2009年10月对一些种植户进行访问时也得到同样的解释[15-18]。三是纳入地方政府发展规划阶段。自2006年起,五指山市政府把油茶产业列入“十一五” 发展规划中,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林业、带动山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生态产业来发展[19-23]。

2 海南岛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海南岛油茶种植面积约1 300 hm2 [15],相对于其他适宜发展油茶种植的省市来说,面积比较小;同时,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油茶产业化程度低,缺乏实力比较强劲的加工企业。

3 展望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植物油的需求将日益增加[18]。近年来,茶油的价格上涨,经济效益较高。海南省发展油茶产业具有十分良好的开发前景,又是极富有前景的特色生态产业,能促进山区农民早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19]。种植实践表明,海南中部地区油茶非生长期短,种植3年可结果、6年可进入盛产期,结果期和盛产期分别比国内其他地区提早1~2年[24]。据初步估算,海南岛可以用于发展油茶种植的土地面积约3万hm2,发展空间巨大。海南油茶产业渴望得到国家的扶持,只有实现产业化运作才能可持续地发展海南油茶。经过努力,真正发挥油茶应有的积极作用,既能绿化生态省,又能富裕特区省[25-27]。加强海南岛油茶的科学研究,为油茶产业化提供科技支撑。

4 参考文献

[1] 陈永忠.油茶优良种质资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15.

[2] 姚小华.图说油茶高效生态栽培[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

[3] 国家油茶科学中心.油茶高效实用栽培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 束庆龙,张良富.中国油茶栽培与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1.

[5] 王秉忠.热带作物栽培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16-17.

[6] 庄瑞林.中国油茶[M].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3-4.

[7] 杨抑.中国油茶起源初探[J].中国农史,1992(3):74.

[8] 吴德邻,胡启明,李泽贤,等.海南岛野生油脂植物种质资源考察[C]//海南岛作物(植物)种质资源考察文集.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1-12;228-232.

[9] 陈焕镛.海南植物志(第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495-501.

[10] 吴德邻.海南及广东沿海岛屿植物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54-55.

[11] 伊始,郭小东,陆基民,等.突破北纬十七度[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223.

[12] 何康,黄宗道.热带北缘橡胶树栽培[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7:54-62.

[13]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中国热带作物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68.

[14] 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橡胶栽培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105-106.

[15] 王兴胜,黄丽云,陈良秋,等.海南省五指山油茶品种结构研究初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8):1-4.

[16] 李艳,陈良秋,杨伟波,等.海南省五指山地区油茶林调查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1):53-55.

[17] 陈良秋,杨伟波,王兴胜,等.不同油茶品种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0(22):12036-12037.

[18] 杨伟波,陈良秋,王兴胜,等.海南省中部地区发展油茶的生态适应性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5):93-95.

[19] 苏莲花.油茶育苗与栽培技术[J].热带林业,2006(4):35-37.

[20] 王楚蝶.关于重点倾斜扶持五指山市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的建议[EB/OL].(2008-04-15)[2011-11-15]..

[23] 五指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五指山市农村特困村特困户调查摸底和落实帮扶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0-07-14)[2011-08-10].http://hainan.省略/data/zfwj/2010/07/3060/.

[24] 王兴胜.油茶产业――海南中部生态经济重要选择[N].海南日报,2009-02-10(6).

[25] 许士杰.海南省――自然、历史、现状与未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6] 胡耀华.热带农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7-53.

油茶树种植篇7

1引言

油茶(camellia oleifera),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1\],但在生产造林中,还存在管理粗放、林地空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经济效益没能达到最大化。

林农复合经营是现代农林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油茶生产过程中,采用正确合理的模式进行林农间作,可调节油茶林地的小气候,有以耕代抚、以耕代管的作用\[2\],可发挥土地的综合效益,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形成油茶林地高效种植模式。

2油茶林地间作的机理

油茶是多年生树种,而农作物大多为1年生,它们的生长周期、物候期和季相演替不同。间作是复合的栽培植物群落,按照人的意图组成一定的结构,通过种类搭配、栽培季节、方法、密度、抚育管理等技术措施,对植物进行合理本文由收集整理搭配,相互交替,不仅能使林地上长年都有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能充分利用光能,同时由于根系分布深浅不同,分布在不同土壤层次的根,能吸收不同层次的养分,从而充分吸收土壤养分,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

3油茶林地间作的作用与意义

3.1减少地表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

一方面,油茶幼林地面覆盖度小,地表裸露,林间土地疏松容易流失,间作后,行间地表被间作物覆盖,阳光不能直射到地面,土壤水分蒸发减少,有利于保持水土\[3\]。

另一方面,农作物的根系,特别是豆科作物的根瘤,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土壤的肥力。长期的林农间作,可以促进土壤熟化,促进有机质积累,对改善林地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有很大的作用。

3.2增强树势,提高产量

油茶幼林行间空隙大,普通油茶实生苗种植5年后才有收益,合理间作可充分利用空余土地,提高空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的复种指数\[4\]。多年实践证明,油茶林地间种农作物,油茶可以提早3~4年开花结实。油茶的根径、树高、树冠能成倍生长。如油茶幼林间种大豆,大豆秸秆回田后能改良土壤养分状况,显著降低交换性铝含量,提高土壤ph值,肥地养地,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增强油茶幼林的树势,培养树冠,为成龄油茶的丰产打下基础。经示范种植表明,连年间作的油茶比未间作的产量提高24倍,是一种生态和经济效益俱佳的高效种植栽培方式。

4油茶林地间作的技术与方法

4.1选用间种作物的原则

油茶林地间种作物的选择,以“林农间作、以林为主”为原则,根据油茶的生物学特性和年龄,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经济条件选用相适应的农作物,使选用作物种间关系协调一致,相互有利,形成—个短暂的稳定群落。在油茶1年生幼林生长过程中,由于油茶幼林生长量较小,间作物与幼林对光照的竞争激烈,间作反而不利于幼林的生长,因此造林后不宜立即间作,可采取对造林地覆盖稻草或薄膜保湿,同时加强抚育管理,促进油茶幼林的生长,到第2年再进行间作。

4.2间种作物的种类

油茶林地的间作,以矮杆作物为主,选择适应性强,根系不发达,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物,一般宜选用豆科和绿肥作物,其中以花生、大豆等豆科类植物最为常见。如大豆,由于根系不发达和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不仅与油茶竞争小,而且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一般来说,在坡度较缓,土壤较好,密度适中,光照充足的油茶林地间种黄豆、蚕豆、豌豆、绿豆等;在土壤地势平坦,质

地疏松,光照充足的林地选用花生、油菜、黄豆等;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密度稍大,光照较弱的林地,宜种植中药材;土壤一般,坡度稍陡,光照充足的林地,宜间种紫云英、猪屎豆、饭豆等绿肥\[3\]。

4.3 间作方法

4.3.1播种时间

间作物应适时早播。油茶林地一般土层浅薄,不耐干旱,特别是夏秋季节,高温干旱,不利于间作物的生长,因此,要适当早播,充分利用春夏之间高温、多雨的有利条件,促使作物生长,覆盖林地,提高产量和品质\[2\]。一般来说,油茶林地要比旱土或稻田提早5~7d播种。如春大豆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播种,夏播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秋播为8月上旬。

4.3.2间作物种植规格

间作物种的种植距离应根据不同树龄的油茶生长情况而定。如油茶幼林的株行距为2.5m×3.0m,在不影响油茶正常生长的前提下,间作物与油茶的间距应保持50cm以上,且逐年随着幼树长大而增大。

4.3.3田间管理

重施基肥,以有机肥作底肥,在苗期追施稀薄的有机肥,同时增施氮、磷、钾、钙等化肥。如间作大豆,每亩地可施磷酸钙15~25kg、草木灰15~25kg;如间种花生,每亩可施腐殖酸铵肥100kg或碳酸氢铵15kg、磷肥35kg\[4\],从而确保间作物高产优质,同时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和土壤肥力。在大豆收获时,可将大豆秸秆回田,大豆秸秆腐烂分解,易被油茶吸收利用,能取得良好效果。

5结语

油茶树种植篇8

关键词:三江县;油荼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策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木本食油料树种,也是林业产业建设的大优势,更是集经济、生态与社会“三大”效益于一身的生态型优良树种,茶油具有“东方橄榄油”之称,同时,油茶浑身是宝。该树在我国栽培已有2300多年和利用历史,与乌柏、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广西是油茶生产的主产区之一,2010年全区面积约367万hm2,列为全国第3位。柳州市当年油茶林面积74万hm2,其中三江的面积达40666.67hm2,位于广西第1名。由于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占国内总需求约60%的食用油以弥补缺口,油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因此,有效发展油茶产业已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1地理环境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属柳州市管辖,地处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热量充沛、气侯宜人,平均温度18.1℃,极端最低温-5.4℃,极端最高温度39.5%,平均无霜期321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548mm,雨季多集中在3~6月间,年平均相对湿度81%。因此,从自然条件方面来说,三江侗族自治县适宜发展油茶产业。

2油茶产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油茶是世界4大优良木本油料植物之一,是我国特有的经济生态型食用油料树种。党中央、国务院对油茶产业发展极为重视,中国是油茶的故乡。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一种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具有积极作用的独特木本油料植物,茶油以其优良的品质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带来了油茶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对加快推进山区综合开发,发挥林业各种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创新驱动发展,促进油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做优三江油茶产业,值得研究与探讨。

3三江油茶生产现状

三江种植物油茶有一定的历史,历来是三江县群众经济主要来源之一。据现存的史料得知,三江油茶经营见载于清朝康熙35年撰写的《廖志》中,至今已有300多年。根据2009年二类森林优势调查统计及年度造林分析,三江油茶林面积40600hmz(小果油茶约80%),占全县有林面积21.30%,其中果前期806.67hmz,占1.98%;初果期2640hm2,占6.51%;盛果期17506.67hm2,占43.12%;衰果期19646.67hm2,占48.39%(包括衰老荒芜林7793.33hm2,占19.20%)。据县统计局统计,2009年,全油茶干籽产量9885t,以油茶林面积计算,平均667m2产茶籽16.23kg;以结果林面积(33333.33hm2)计算,平均667m2产茶籽19.77kg。说明三江侗族自治县油茶林面积大,产量低,但增产潜力大。

3.1油茶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浪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呈现大好发展态势,全国正掀起发展油茶的热潮。三江县抢抓机遇,2007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为发展的决定》,2009年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把油茶产业发展放在县域建设主要位置,促进油茶产业发展步入新轨道,作为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主要措施,古老的产业焕发了生机,呈现“一稳定、三突破”的新局面。产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油茶林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发展。②油茶良种培育初具规模。③规模造林初步显现。④争取国家财政支持油茶产业发展逐年提高。

3.2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①现有油茶林管理滞后。②油茶套种杉树引忧患。③重造轻管现象依然存在,重点技术指导不到位。④资金“瓶颈”难破解。⑤产品深加工缺乏活力。

4创新思维,加快三江油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三江油茶产业发展应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做大产业规模、培植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的发展思路策规划实施,要创新驱动发展,促进油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促林增效、助农增收应采取措施如下对策和措施:

4.1生态、产业共推进

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是一种相互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三江县大量发展油茶产业,要注重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因此,要各方积极配合,依托现有的生态资源,制定适合三江县生态发展的建设方案,绝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换取油茶的经济效益。因此,制定年度生产规划要依照2009年的油茶产业发展规划,重视油茶新造林地的选择。①重点更新低产油茶林及改造荒芜油茶林,减少林地占有规模,保护森林资源,坚持采用新造与改造共同发展的生产方法。②根据三江县的实际情况,对适合油茶种植的荒地及灌木丛地开展采伐迹地等措施。③科学进行种植管理,充分发挥油茶林的生态效应,防治水土流失,促进三江县朝“生态兴县、产业富县”的目标发展。

4.2培育良种抓基础

三江县发展油茶产业,要坚持选用优良品种,培育优质苗木,实施科学的种植及管理方法,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优良岑溪软枝油茶的种植方法,以“岑软2号”、“岑软3号”等岑软无性系列良种作为培养目标,扩大苗圃的生产规模,努力管理和培育好本县的油茶品种,促进孟江油茶(中果油茶)在市场综合价值方面的提升。

4.3科学种管强基地

高效栽培技术是一种顺应油茶种植产业发展的技术,其具有生产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经营集约化的特点,有利于实现油茶产业朝更优、更强的方向发展。

4.3.1重点培育良种优苗。优质的种苗作为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三江县在新造林中必须全部采用良种壮苗,制定年度计划时,坚持根据合格苗木的数量确定造林业务,防止非良种上山,保证油茶林的高产值。培育苗木时制定“四定三清楚”的工作制度,完善油茶种苗质量追踪制度,建立健全问责制度,提高三江县油茶种苗的质量,确保油茶产业基地苗木的安全。

4.3.2完善栽培管理技术。发展三江县油茶产业需要坚持“三分造、七分管,良种加良法”的管理原则,从基础的选地、整地、造林做起,实现精耕细作,对每年的油茶新造林实行“户籍化”的登记,政府及林业部门积极展开跟踪工作,实行“一条龙”服务措施,积极落实好施肥、除草等种植措施,保证油茶林苗木的健康成长。对产量低或荒芜的油茶林开展预栽更新技术的示范工作,加强指导预栽更新油茶林的管理工作。对造林管理不到位的种植户,不予兑付油茶造林补贴和肥料,最大程度保证成林一块、见效一块,提高三江县油茶林的整体质量。

4.3.3完成油茶低改任务。对现有的油茶林,根据品种、年龄、病虫害等情况进行划分,有利于分类改造工作的顺利实施。针对树龄较长、品种低劣的荒芜油茶林地,在坡度25。以下且条件较好的林地,因地制宜,改种杉木等用材树种,或者重造良种的油茶林。在坡度25。以上的林地改种杉木等用材树种。针对树龄较短、品种良好的低产油茶林地,积极采取抚育改造措施,巩固现有的油茶林规模。

抚育改造措施的实施,坚持“三砍、四剪、一施肥”的原则。“三砍”即砍除寄生枝、衰老株、杂灌枝;“四剪”即剪除病枯枝、交叉重叠枝、过密枝、乱萌枝;“一施肥”确保政府的肥料补贴款项有效应用于油茶林的施肥工作中。当前三江县的油茶林存在分布过密且树高冠小的现象,种植者需要改变原有的“林、枝越密越好的”的错误观念,通过光合作用,通风透光,提高油茶林产量。加强改造样板林的建设,组织种植者参观学习,丰富基础农户的油茶林业知识,促进科学管理技术的应用推广。

4.3.4制止油荼林无序套种杉木。在油茶林的种植基地,无序地套种杉木,不仅降低了油茶林的产量,也阻碍了杉木的生长,从而不利于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一经发现油茶林内无序套种杉木、乔木的现象,取消资金及肥料补贴,还要相应地扣除油茶种苗费用。积极引导农民改善坡度25。以上的林地,在低产或荒芜的油茶林地内套种杉木等用材树种,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价值。

4.4创新机制添活力

不断创新发展机制,积极促进三江县油茶产业的综合发展。将种植油茶的有利因素进行聚焦,各利益主体和谐发展,共同进退。政府加强配套政策的实施,整合油茶产业的发展资金,利用资源,有效构建油茶产业融资平台,整合当地的龙头企业参与建设“基地”,支持大户承包经营,完善林间种植管理技术的指导工作。

4.5综合利用增效益

油茶产品具有多样化的特性,为提高三江县油茶产品的附加值,进行综合利用,实现产业化规模。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丰富油茶产品,通过创建富有当地特色的油茶品牌,拉长油茶产业链条,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整合三江县油茶的加工资源,进行优胜劣汰的资源考核项目,合理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壮大现有的中大型企业,如广西三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三江县的油茶资源,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发展高档化的综合性加工企业,有效推进油茶资源的开采利用,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建立健全农产品监督检测系统,做好油茶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三江县的优质油茶产品投入市场,维护企业良好形象,保障消费者权益。组织申报“三江茶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提升三江县油茶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4.6强化管理促成效

上一篇:母爱无悔范文 下一篇:雨中节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