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范文

时间:2023-09-18 01:20:34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篇1

关键词:中学;四大名著教学;学与读;点和面;多和少;“质”和“文”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七十多年前说:“教科书连培养蛀虫的力量也没有。蛀书虫为什么蛀书,因为书中有好吃的东西,使它吃了又要吃。吃教科书如同吃蜡,吃了一回,再不想吃第二回。”[1]这是批评语文教科书强调知识而忽视艺术的弊病。此后几十年来的教材改革,始终将人文性和审美性作为选材的重要标准,于是大量的经典名著相继走入中小学教材。以“四大名著”为例,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共选文8篇,四部作品均有选文。《三国演义》:《杨修之死》入选九年级上册,《曹操献刀》入选高中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水浒传》:《智取生辰纲》入选九年级上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入选高中必修五;《西游记》:《大战红孩儿》入选高中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红楼梦》:《香菱学诗》入选九年级上册,《林黛玉进贾府》入选高中必修五,《情真意切释猜嫌》入选高中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中学教材中大量名著的涌现,是教学改革中可喜的现象,但是当代作家毕飞宇在评价语文教育时认为,“质疑教材依然是不够的。在教学中,教材的重要性远远不及教师”[2]。于是,怎么教,就成为名著教学中的头等大事。下面,我以“四大名著”为例,阐释对中学视野下的名著教学的认识、实践和思考。

一、把握学情,处理好学与读的关系

关于“四大名著”,当代学生有很多渠道去接触。比如“名著导读”类书籍都有关于四大名著的内容梗概和基本评价,四大名著全部都拍摄过水平较高的影视剧作,也全部亮相于央视“百家讲坛”等电视栏目……中学阶段的学生对这四部作品,缺乏的不是了解,而是阅读。我曾经对自己所带班级进行过名著阅读的调查,大部分学生没有对这四部作品本身进行过完全阅读,他们对作品的了解途径多是“道听途说”,少部分学生依据个性、兴趣读过其中的一二部,如喜欢历史的男生往往读《三国演义》,喜欢文学的女生则只热衷《红楼梦》。

学生对名著的这种认知情况,就是“四大名著”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起点。一方面,学生“道听途说”式的了解,给名著教学打了一个基本认知的基础,使得教学可以直接在较高的层面进行开掘,如《水浒传》无需介绍梁山泊的人物框架,可以直接切入到人物形象与命运关系的思考;但是阅读的诱惑来自信息的陌生化,事先的了解又可能使学生对继续阅读或学习作品的兴趣流失。因此,教学过程要注意扬长避短,要依据学生已有的阅读基础,避免进行重复解读,而力求探究出新鲜的内容;用新鲜的阐释,来吸引学生将“四大名著”的阅读进行到底――这就是以学促读的阅读方式。

比如高二年级选修教材《大战红孩儿》,讲述的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情节;可是作为文本阅读,对于多数学生却可能才是首次。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已知的情节脉络之外去寻找小说的魅力,如人神兽三位一体的形象,精彩典雅的语言,时隐时现的宗教意味等。读出这些,《西游记》在学生眼中才不是少儿读物,而是“文化小说”。如此学生才会惊叹《西游记》之博大精深,才能形成强烈的阅读动力,这样的教学才能“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3],才能进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4]。

有些教师在学生刚升入中学进行调查,发现只有几位学生完整读过“四大名著”,就慨叹当代学生经典阅读之匮乏。其实这个要求提得太高太早了。“四大名著”全部运用古典白话(周汝昌甚至认为运用的是文言文),很少会有学生在小学阶段去读“四大名著”的原作。因此,明确“四大名著”教学中学和读的关系,中学教师才更容易以教促读的职责和使命,中学课堂才有更切实的目标和收获。

二、立足课堂,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

“四大名著“全部为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可是中学阶段的名著阅读,全部是万字以下的片段节选。这样,教学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就是课文节选与整部作品篇的关系。单讲节选,内容未免单薄、局限,全局性的主题等难以呈现,节选的部分也未必能和学生的已有阅读经验产生呼应;多讲整篇,枝节错杂,课堂目标难以呈现,教学也容易流于梗概介绍,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造成伤害。

我的思考是,以点带面,以节选部分的精读带动整部作品的阅读;节选是重点,全篇是拓展,在对教材文本的重点解析中发现名著的整体魅力,并且做到对整体有所言有所不言,给学生留下回味、探索的余地,实现“引而不发,跃如也”的教学艺术。比如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中的《情真意切释猜嫌》,单纯看节选部分,重点就是通过黛玉和宝钗的对话,表现二人互诉衷肠的真挚友情;但是名著节选的教学一定还应当承担树立全篇意识的职责,从这一视角去看,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正处在钗黛由猜疑到不疑的转折点上,此之后的黛玉和宝钗的关系由对立趋向统一,评论界“钗黛合一”理论即由此产生;但是“钗黛合一”的理论一直也备受质疑,这同样可以从节选文本找到依据,在“金兰契互剖金兰语”的部分,宝钗的语言点到即止,即使是其中最动情的“我虽有个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咱们也算同病相怜。”也并不是剖腹之语;再看黛玉却是深刻剖析自我内心“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互诉衷肠的一段,黛玉一片真情,而宝钗有所保留,后者是“青春的纯洁范围之内的心计和世故”[5]。这段选文就体现了二人“理性”与“灵性”的不同的个性气质以及由此决定的不同命运走向。这样的教学,就不再是人物形象分析的一般模式,而是串联起了课文、《红楼梦》原著和红学评论的全局模式。

三、提要钩玄,处理好多和少的关系

中学语文教师本身对名著特别是“四大名著“是怀有深厚感情的,但是教师又普遍认为名著很难教授。其难点不在于没东西挖掘,而恰恰在于可开拓的角度、可借鉴的信息、可依据的手段太多了。以《红楼梦》为例,脂砚斋、王国维、蔡元培、胡适、俞平伯、顾颉刚、张爱玲、周汝昌、刘心武等人,都是红学研究绕不开的研究家,他们为《红楼梦》的解读从评点、索隐、考证等角度开拓了情节、形象、语言、版本等诸多领域。同时,这些名家的观点也往往龃龉、矛盾,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段,传统观点都认为宝黛二人的“何等眼熟”,是因为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一段前情往事,但是考证派周汝昌却认为“贾宝玉与神瑛侍者是两回事”[6]。

一方面“四大名著”信息繁多,另一方面中学课时限制,就决定了对“四大名著”这样“无尽的话题”无法展开无尽的探讨。繁多的信息,对教师的挑战是巨大的,第一要充分占有资料,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的谆谆忠告:“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10倍、多20倍,以便能够应付裕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如果我知道的东西比我教给学生的东西多20倍,那么我在课堂上的思想和语言就不知不觉地是针对学生而产生的,免得让学生受教师的“创作的痛苦”的折磨,使他们能不太紧张地感知教材。”[7]教师的备课充分,才能有勇气去面对“贾政是什么官职?”等突发的问题;第二要巧妙整合资料,不要把师生互动的中学课堂,变成传授文学评论的讲座。下面以《曹操献刀》为例:

《曹操献刀》是高中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一课,关于曹操,之前学生体会过《观沧海》《短歌行》求贤若渴、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也体会过“杨修之死”中嫉贤妒能的形象,也看过白脸脸谱的“奸雄”的形象;而《曹操献刀》集中体现的是他的多疑性格。这时教师可以相机设计问题:“为什么诗歌中的曹操、戏剧中的曹操、《曹操献刀》中的曹操形象如此不同呢?”由此就可以得出曹操性格的丰富性,正如易中天所说:“他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狡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而这种丰富性格在《三国演义》整部作品中都有充分表现,由此就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个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曹操。罗贯中笔下的曹操不只是诗歌或史书中的单面形象,而是“能臣”与“奸雄”于一身的丰富复杂、动态发展的立体形象――这就是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对文学的巨大贡献,这种贡献是诗歌、史书所无法比拟的。这样,通过问题的设计实现了节选文本到长篇名著的辐射,是比较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

四、推敲文本,处理好“质”与“文”的关系

《论语》有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作品的文采和本质要相协调才有美感。从这个角度来看四大名著,文本本身可以看作“质”,而随文本产生的故事演绎、影视剧作等附属产品等可看作“文”。

调动阅读兴趣是引导中学生阅读名著的重要手段,而形式鲜活的影视作品恰以其形、声、色的特点更容易吸引青少年读者,并且学生也是常常怀着对这些影视作品的兴趣走入“名著”学习的课堂的。教师如果过分担心冲淡文本,而完全排斥这类艺术形式,首先会在情感上让学生产生疏离感,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各类语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影视的本质是娱乐,而不是思考,台湾学李敖甚至把电视成为“成批制造傻瓜的机器”,如果教师完全拱手将课时让给影视剧,那么就是语文对电视娱乐的甘拜下风。如何把握使用的“度”,才是问题的核心。

《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第1期《把握叙述视角,倾听人物心声》一文,将《林黛玉进贾府》将授课的重点之一定在“倾听”二字上。“凤姐出场”部分的教学设计利用了电视剧《红楼梦》片段,不出现画面,单纯播放声音,完全让学生在“倾听”中实现与作品的心灵对话。这份设计虽然在《课标》之前形成,但是这位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非常值得借鉴。

虽然只播声音、不播画面只是一种很容易操作的形式,但是体现的教师思考却是十分珍贵的:首先,教师本身能不能拒绝影视作品的诱惑?其次,教师肯不肯付出持久的思考?《林黛玉进贾府》中“倾听”的角度不是任何一本教参所提供的,而是授课教师在把握文本特点的基础上,经过艰苦思索而寻找到的。回答好这两个问题,我们才会再次厘清宁静语文与热闹场面的区别。

“四大名著”是每个中国人的荣耀,但是目前“四大名著”由于语言、文化的难题(如诗词、人名、酒令等的翻译)还未能完全实现“走向世界”的目标,在这个可能漫长的历程中,每一个中学教师都肩负着传承、推广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2]王丽编.《我们怎样学语文》,作家出版社,2002年10月.

[3][4][8]《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5]舒芜.《红楼梦・前言》,岳麓出版社,2001年9月.

[6]周汝昌.《周汝昌评说四大名著》,中华书局,2008年6月.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篇2

[教学过程]

一、名言激趣,确立目标

1.背名言。

2.补充名言,引导质疑。

师:大家知道的名言真多,今天我再送大家一句名言: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可桢语)

(1)读了这句名言,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

预设:竺可桢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为什么“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2)梳理、归纳,形成核心问题。

二、细读批注,整体感悟

师:竺可桢是怎么做的?让我们认真读读这个故事,在书本的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读书体会和疑惑。

三、品读体味,多元对话

1.自读自悟1―5节,组织学生交流感受。

(1)自读,同桌之间交流读完1―5节后的感受。

(2)师生对话,针对学情进行指导:抓住“又走近杏树数了数”“弯下腰来”“习惯地问”等词句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体会竺可桢爷爷的慈祥以及他对杏花开放时间的关注。

2.总结学法:抓关键词句体悟作者行文思路;通过提示语揣摩人物内心,读好对话。

3.读、悟6―15节

(1)出示第6自然段:先自读体会,然后交流读后感受;引导学生品味“吹醒”“吹绿”“吹皱”“吹鼓”等词;根据文字联想写春景的诗词,组织学生朗读和积累;通过多媒体呈现美丽的春景图,组织学生欣赏。

(2)读好对话(7―14节)

组织自读自悟,理解对话;轻声读,体会竺可桢和“我”对话的情景;迁移学法,尝试给对话加上提示语,以读来呈现;同桌间分角色读,感受语境;指名读并点评,引导学生边读边想。

(3)交流第15节的重点语句

师:从第15节的语言文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组织学生交流,然后指名汇报,在互动交流中点拨,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引向深处,把读书感受表达出来。

四、再现名言,深入理解

再次出示名言,谈谈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五、迁移说写,升华情感

1.出示竺可桢爷爷的资料,组织学生默读,再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

2.尝试写一句名言自勉。

[解说]

一、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因此,教学过程的呈现应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巧妙构思,灵活处理,以选取适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流程。如教学本文时,我将放在文章末尾的竺可桢不只说过一次的话当做一句补充名言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引导学生质疑,并将不理解的问题当做本节课的研读目标。这个目标的确立,不是教师强制灌输的,而是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顺应学生的学情建立的隐性需求。在读书交流时,我将课文划分为“第一次看花”“第二次看花”和“竺可桢不只一次说过的一句话”这三大板块。这既遵循了文章的思路,又使教学过程层次分明,顺应学生的学习思维,便于学生整体感悟文本。

二、对话

现代阅读理论告诉我们:在作家、作品、读者的关系中,读者并不是被动、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和积极的生产者。名言呈现后,学生围绕“我要探求……”的读书目标与文本展开对话,虚心涵泳,潜心会文,既培养了专注阅读的品质,又在读书实践中习得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探讨了竺可桢看花时的动作、神态及与小姑娘的对话,领会了竺可桢对科学严谨的精神。同时,我深入学生,指导、点拨他们,以便“以学定教,以学促教”,再从语文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角度审视教学的过程,促进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首先,我组织学生背储备的名言,然后巧妙地引出本课的重点段,将它用名言的形式呈现出来,接着针对名言,畅谈读名言后的感受,使语言与精神第一次同构。然后,在此基础上,学生用圈、划、标、注的方法与文本自主对话,即“读进去”,然后交流读书体会,即“用得出”。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历程,学生实现了语言与精神的共生。最后,我设计了练说的环节,并让学生用名言自勉,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端正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运用

语文教学只有同丰富的生活联系起来,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要突破“以本为本”的局限,实现“以人为本”的跨越,教师就必须确立学语文、用语文的大语文教学理念,让学生把习得的语言运用到生活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联系课文说感受和试写名言自勉的环节,通过这一拓展练习,学生精心提炼了一句句鲜活的名言,激起生命的涟漪,同时也揭开了名言神秘的面纱,亲近名言,积累名言,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篇3

摘要:探索在“语言学名著选读”课程中以研究性教学模式授课,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抽签决定完成某个主题的文献阅读、主题汇报展示,发起课堂讨论。教师予以全程指导。课程考核方式也从注重结果考核转变为注重过程考核,并引入学生互评机制。研究性教学模式对师生都是一种挑战。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语言学名著选读;研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10-03

自2005年起,教育部大力倡实行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为目标的研究性教学,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而且也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1,2]研究性教学,也称研究型教学,或研究式教学,是一种试图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研究性教学模式以学生及其探究式学习为主体,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研究性教学看似教学模式层的改革,实质上是教学理论的变革,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教学技术手段的变革,如采用多媒体、建立课程网站等。

一、“语言学名著选读”课程教学现状

“语言学名著选读”课程主要面向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根据上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语言学名著选读”课程的课时不少于32课时。前修课程有“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应用语言学”等多门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选择现代语言学经典著作向学生作介绍,使学生通过对语言学经典著作的精读,深入理解和思考语言理论问题,掌握各个不同语言学派不同的语言学理论和基本研究方式,奠定学生的语言学理论基础,从而加深对中外语言学理论、历史的了解和把握,以此为基础提高对语言学的研究能力。

“语言学名著选读”教材用的较多的大致有以下两种:

一是胡明杨主编的《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1988年出版后,受到海内外高校语言专业师生及语言学界学者的普遍欢迎,于1999年被教育部列入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读书目,现又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当前使用的是2007年12月出版的第三版。

中国现代语言学是在西方学术思想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继续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一切有益的理论和方法。这本教材是在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等语言学前辈的关注和支持下,由著名语言学家俞敏、刘伶、胡明扬、石安石、叶蜚声、伍铁平、索振羽等先生主持,选文、翻译和编写的。本教材汇集了欧美十余种语言学名著的精华,弥补了不少西方重要语言学著作没有中译本的缺憾,并且撰写了相关西方语言学家的小传和著作评介,为高等院校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课程提供了可资利用的优秀教材,也为广大语言科学工作者和其他学科的教育科研人员提供了一部有用的参考读物。

二是萧国政主编,冯志伟校订的《现代语言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收录了索绪尔、叶斯柏森、布龙菲尔德、乔姆斯基、韩礼德、克罗夫特6位现代语言学家的著作。每一部分首先介绍作者生平、学术经历和学术贡献,接着列出有关章节目录和内容提要,使读者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才给出具体内容,有的给出汉语译文,有的直接给出英文原文。这样的安排,能够以点带面,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最后,还给出思考题和主要参考文献,以便读者进一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用这样的方式编写的导读真正起到了引导阅读的作用,是我国语言学教学中一个可贵的尝试。

但是不管选用哪本教材,都会觉得老师想讲的内容太多,在有限的课时中讲不完这么多的名家名作,更何况这些教材只关注了现代西方的语言学名家名作,我们还需要增加一部分中国语言学的内容,课时就更不够分配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按照选读语言学名著顺序逐一讲授,并安排学生课下逐一精读每个主题涉及的语言学理论著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精读原著的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常常会出现教师布置的任务没有完成、对教师的提问回答不出等情况。

面对课时严重不足、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教学目标无法有效完成的情况,师生都感觉上课是一种煎熬。教学模式亟需转换。

二、应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结合“语言学名著选读”课程的特点,我们思考采用分小组分主题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3―4人,抽签决定完成某个主题的文献阅读、主题汇报展示,发起课堂讨论;教师予以全程指导。期末考核方式也从注重结果考核转变为注重过程考核,并引入学生互评机制。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30分)、期末研究报告成绩(30分)、学生互评成绩(40分)三部分组成。前两项由教师给出,后一项是学生对其他小组展示汇报与讨论给出的成绩均分。

“语言学名著选读”课程应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思路可以用图1来表示:

如图1中所示,该课程研究性教学过程由创设任务、研究准备、分组协作、自主学习、形成成果和成果评价六个环节组成(学生互评见表1,教师综合评价见表2);通过这六个环节驱动学生通过分组协作制定任务分配方案、查找资料、精读文献、撰写报告等方式对语言学流派的分期、代表人物、代表著作、理论贡献与理论缺陷等方面进行主动学习研究,逐渐深化为专题研究成果并学会展示成果、评价别人的研究成果,具有初步研究的能力,为成为应用型研究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主要通过任务、问题、答疑等实现对学生的过程指导,贯穿于各个环节;在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最后的综合点评则形成信息反馈,不断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提供修正依据,甚至有可能对任务本身进行修正或形成新的任务。如曾有学生选定的主题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难度太大而更换。

在上述研究性教学设计下,我们面向我校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采用了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了第一轮实践。教材选用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学生38人,共分为10个小组,选读语言学名著10部,分别为: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叶斯柏森《语法哲学》、梅耶《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萨丕尔《语言论》、布龙菲尔德《语言论》、房德里耶斯《语言论》、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乔姆斯基《句法结构》、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认知语言学导论》、克罗夫特《语言类型学与语言共性》,选读其中经典的章节。

课程共32课时,每周2课时,共16教学周。具体的教学设计为:前4周,主讲教师主要介绍现代语言学流派以及各流派代表人物,并提及代表人物的作品与理论贡献。同时,让各小组学生做主题阅读和汇报展示的准备工作。从第5周开始,各个小组按照抽签顺序分别汇报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参与讨论。教师予以全程指导,主要是引导学生们展开讨论或者更深入地思考某个问题。

从各组学生的表现来看,大部分小组能够按照教师的安排,认真研读语言学名著,汇报的内容涉及作者的简介、著作产生的背景、著作的目录、精读的章节、著作的理论贡献或有争议之处、著作的不足或局限。但也有部分小组准备得并不充分,对一些问题的细节没有很好地理解,汇报时表现也很尴尬。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特点

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相比,研究性教学模式具有设计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

1.体现设计性原则,实现教学多元化:教师在开课前形成研究性教学改革方案,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进行了提前设计,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综合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考核评价的过程化,体现了对传统的教学体系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体现设计性原则。

2.坚持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学习: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有比较大的讨论空间的课题,布置学生分组完成研究并组织汇报、现场讨论,从而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真正使学习成为学生再发现、再思考和再创造的过程,体现了自主性原则。

3.注重全方位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全方位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所设计的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搜集、分析、整合文献资料的能力,以及团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的能力,体现了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与特点的高度结合。

4.辅导答疑形式多样,注重过程指导:可以采用网络平台、电话、电子邮件、BBS论坛、班级QQ群、博客、微博、微信等方式与面授辅导多种形式定时、不定时结合进行,及时指导学生。课程开设不宥于课堂,体现了开放性原则。

研究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素质以外,还应该积极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研究探索的教学观,同时应具备发现问题、引导发现、研究实践和科学评价等方面的素质。

“语言学名著选读”课程应用研究性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课前对课程进行一系列建设。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设计可操作性强的研究性教学方案,包括活动规则的设置,考核标准的制定等。(2)设计适合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所需研究的课题,为其准备相关的研究资料,以及研究视角与途径。(3)建设一个可供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查阅相关要求、下载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课程网站。

研究性教学也对学生提出了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只需要来到课堂听讲做笔记,但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主体,学生需要精读某个主题的语言学著作以及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清楚该学者所属的语言学流派,在语言学发展过程中所做的理论贡献,以及有哪些缺陷和不足。尤其是负责汇报展示的学生,还要把汇报内容做成PPT来展示。

学生在期末报告中表示,一方面觉得这样的课堂形式很新鲜很有挑战力,是属于学生占绝对的主导,而老师的角色则更多偏向于指导者和倾听者。另一方面这样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让学生感受到压力,必须要读与选题相关的很多扩展资料,精读所选篇目,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基础上抓住所选篇目的精髓进行汇报交流。而这一系列的工作又牵扯到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这对于在大学当中独立性和懈怠性很强的学生们来说着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四、结束语

在探索“语言学名著选读”课程应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主讲教师转变了观念,重新设计了教学方案,建设了课程网站,建立了班级QQ群、微信班级群,并在课程网站了上传了课程所需精读的语言学名著电子稿,以及相关的参考资料。重新设计了考核标准,由注重结果考核转为注重过程考核,并引入学生互评机制。在一轮教学实践之后,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以小组为单位精读某部语言学名著,负责汇报展示的同学读的作品较多,而小组的其他成员则较少投入精力。但教师的评价是针对整个小组的,这意味着偷懒的学生和勤奋的学生得分相同,这显然有失公平。现在的对策是小组成员尽量少,保证成员有明确分工,都要去读原著。今后还需要探索更好的方案杜绝这种现象。

2.课程主讲教师肩负全程指导各个小组的责任,这就要求主讲教师必须对每个专题的作品烂熟于胸,尤其是要有一些浅显易懂的语言例子,让学生明白某些语言学理论。这些都要求主讲教师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而不是把课堂让给学生,自己躲清闲。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针对发现的问题,进一步调整研究性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许卓明.对“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认识与实践[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篇4

一、精讲指导法

我们都知道名著有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内涵、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语言,名著不仅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感,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但是对于现在的初中生来说,没有老师的帮助,他们是否能消化得了这道“大餐”?七年级下册的《西游记》附录资料中提到小说中“反封建思想”学生能明白吗?八年级下册的《水浒传》附录资料中提到的“思想”学生能理解吗?更别提一些外国名著阅读中存在的语言差异带来的阅读障碍,要立即了解其思想内涵就更难了。

所以,面对这些“大部头”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名著的魅力,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名著的魅力,老师一定要精讲指导。例如,我在教学《水浒传》的时候对于书上的两个片段,每个片段我都花了两节课的时间来精讲,让学生充分体会小说中丰富的人物形象、经典的叙事结构、精妙的用词。随之学生在今后的自由阅读中就知道哪些地方是精彩之处,哪些地方是值得品味的细节。课后学生都普遍反映对小说的理解比以前更深了,好像读出了以前没有读出的内容。

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地感受名著的魅力,而也只有感受到名著阅读魅力的人,才会将名著阅读坚持下去,陪伴自己的终生。

二、“囫囵吞枣”法

上文提到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有囫囵吞枣的不好现象,而这里所说的“囫囵吞枣”是指识记背诵关于名著的相关基础知识,而不是小说内容。名著是一部“大部头”,要想“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对于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让学生识记背诵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把它当作小枣子吞下去。例如,看完《西游记》,你总要知道里面主人公的名字吧;你总要知道里面作者的名字吧;你总要知道小说的章节安排吧。而这些知识很简单,是不需要老师精讲的,只需要老师指点一下,让学生背诵就可以了,这样也帮助学生节省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三、改编创新法

当今社会什么都要求新求变,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方面。语文学习的创新最佳体现在创造上。

名著是经典,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为什么不能以名著作为范本让学生进行创造呢?比如,《朝花夕拾》中很多散文我们可以让学生改编成小说。本身这部散文就是鲁迅先生追怀青少年时代的往事而作的,其中很多故事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来仿写。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儿童文学,虽然外国作品经过翻译,但是因为一些语言上的差异,还存在着阅读上的障碍,学生普遍兴趣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先大略地翻一遍书,挑出自己感兴趣的片段改编成剧本让学生进行排演,这样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运用猜谜法

猜谜是学生很喜欢玩的一种游戏,它简短、易懂、易记,对于名著来说出题也很方便。猜什么呢?比如,看题目猜内容,听故事猜题目,听片段猜国籍,听起因猜结局,看插图猜人物,看典型动作、语言猜角色。

以上是我对名著教学的一点想法,我想名著教学的关键是利用一切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名著的兴趣,让名著真的走入学生的心中,才能用名著真正地感染学生。当然,任何一种活动都必须经过老师的认真设计,任何一种活动都必须是有目的的,不能流于形式,成为空架子。

最后,说说对于现在名著教学中,有些老师利用电视或者电影片段来辅助教学的做法,本人是不赞同的。

电视、电影用画面、声音来传递信息,这与我们的语文课通过文字来传递信息是不同的。我们鉴赏名著还是应该仔细品味语言,品尝原汁原味的语言,才能品味到名著真正的精华。然而,这种影视作品为了达到一定的视频效果,已经对名著做了修改,学生从中获得的信息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了,这不仅会误导学生,也会减弱名著的魅力。这种改编与我上文提到的改编创新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学生的表演是建立在剧本上的,剧本是学生自己创作的,这种改编表演是经过阅读、经过思考的主动信息,而看电视、电影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它们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

名著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无穷的魅力,是因为它内容博大精深,隽永耐读。因此,一些学生在读原著时往往不容易立刻就理解。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找有关的辅导读本来读,通过旁敲侧击的方法,围而攻之,可起到事半功倍的读书效果。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篇5

一、扭转“举手发言丢脸”的观点

原因:低年级学生表现欲望很强,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所以上课积极举手发言,不管对错。而中高年级学生自尊心更强了,学习中下的学生胆怯,怕回答错误会受到师生的批评、嘲笑;学习较好的学生瞻前顾后,看周围有没有同学举了手,没人举手自己也干脆不举手,认为举手是出风头,怕遭白眼。所以,中高年级主动举手发言的人数总是较低年级少。

对策:面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恰当的评价,如“不要紧,你再思考一下”“你能举手回答问题说明你认真思考了”等。千万不可用侮辱性的语言伤其自尊,如“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等。对于想回答又怕别人笑其出风头的学生,教师提出问题后可以给予眼神鼓励,或者可以说“哪位同学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谁敢大胆地回答这个问题?”等,也可直接点那些学生回答问题。

二、教师提问水平不高,学生不屑回答或者不明所以

原因:教师提出的问题水平不高――问题过于简单,无法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欲望;问题过于笼统,学生不明所以;提问对象过于倾向学优生或者学困生,忽视其他学生;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不但不鼓励,反而恶语相加,伤其自尊,让学生赌气不回答、怕

回答。

对策:(1)不滥提问题,控制提问数量,所提问题难易适中,有挑战性;(2)提问简明扼要,直击重点,让学生思路方向清晰,不盲人摸象;(3)提问对象明了,对学困生提简单问题,对学优生提稍难问题,争取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4)运用恰当的语言评价,多鼓励、少打击,让学生享受回答正确后成功的喜悦,把回答问题当成快乐幸福的事情。

三、把提问当做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而不是惩罚学生的手段

原因:部分教师提问动机不对,看到学生开小差,立即点其回答问题,回答不出则批评,让学生很是恼火,却敢怒不敢言。也有教师提问专门点学困生,明知其回答不出,仍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硬要点其回答,久而久之,学生就把教师提问当成惩罚的手段,惧怕提问。学优生想举手回答问题也不愿举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对策:教师应淡化和抛开对师生身份“师高生低”的看法,明白师生身份地位平等,不能认为自己是老师,学生应该由老师管。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做民主型教师。学生开小差,教师首先考虑是否因自己的课堂吸引力不够,要提高课堂驾驭能力,面对开小差的学生可以课后找其谈心,而不是通过提问惩罚的方式当众揭丑。对学困生的提问适可即止,回答不出来时多引导、鼓励,让学生喜欢、认可教师,知道教师的提问不是故意为难自己,进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同时,教师要多鼓励学优生带头举手发言,创设竞争机制,让课堂活跃起来。

四、创设奖励和竞争机制,激起学生积极举手发言的欲望

原因:有的教师上课时课堂一潭死水,学生高兴举手发言时就举手,不想举手时,教师费尽口舌,也没有人举手,出现冷场的现象时有发生。记得听一年轻教师的公开课,整节课很少学生举手发言,教师也发挥不出激情,一节公开课草草收场。

对策:我曾在接到一个新班级时创设了一个奖励和竞争机制:在班级公告栏公示奖励和竞争方案,方案规定,每节课对踊跃举手回答问题次数最多者盖章2个,其次者盖章1个,每节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达2个者,盖章1个,然后,由班委评出“每周之星”,给予适当物质奖励,此方案实行后,效果颇佳。不过,任何奖励方案的出台,教师都不能充当甩手掌柜,要参与,要坚持。学生很可爱,只要教师施加一点点招数就可以产生令人喜不自禁的

效果。

五、点名取舍有度,适当放弃

原因:十个手指有长短,不必强求学生必须举手。在一个班,总有那么一两名学困生总是不举手回答问题,点其名又浪费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还事与愿违。刚参加工作时,自己热血沸腾,总是想拉一下每一位学生,想让人人都考及格,人人都考优秀,尤其是在对待几名学困生时,每节课都轮流点其名,每次点名都遗憾告终,结果,学生成绩上升不大,还产生了抵触情绪,其他学生也跟着浪费了时间。

对策:很欣赏舍得酒业的广告词“天下智慧皆舍得,智慧人生,品味舍得”。此话非常有道理,教师在点名时千万不要和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死磕,要适当放弃,让其回归自然,孔子三千弟子中精通六艺者尚且七十二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也许在书本知识中不如人,在品德、体艺等其他方面却是强项,教师把更多精力放在整个课堂、整体学生身上才能取得更佳的效果。

学生上课不举手,既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教师应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责任心,找找原因,查漏补缺,让学生敢于举手、勇于举手、热爱举手,让课堂成为师生相互协作、相互创作的知识大舞台!

参考文献: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篇6

下面我以孙双金老师的《春联》和薛法根老师的《谈礼貌》这两课为例,谈一下我的听课体会。

一、重视语言的积累

正像孙双金老师在课后交流时说的那样“语文课要基于课文,超越课文,要向四面八方打开,向中国文化打开,如大江大河,两岸开阔,涛声千里。要有语言材料才能积累语言,才能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才能厚积薄发!”

薛法根老师在上《谈礼貌》这一课时,由质疑生字开始,问学生有没有不会的字,引出了“嫌”字,分析了字根“兼”的来历。薛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一根禾苗,再在禾苗的中间画一只手,意思是一只手拿着禾苗,这就是“秉性”的“秉”字的由来,在一棵禾苗的旁边再画一棵禾苗,就是一只手拿两棵禾苗,这当然是会意字“兼”了。由此引申为同时做几件事或者占有几样东西。对“兼”字本义的诠释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对造字的研究兴趣,又由“兼”字引出了“嫌、赚、谦、歉、廉”,教给了学生字根识字法,学生本课识记积累了很多生字。更为巧妙的是薛老师由“嫌”字引出课文中的俗语“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自然过渡到教学的下一个环节,体现了薛老师教学设计的独具匠心,令人拍手叫绝。在学生理解了“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的意思后,薛老师顺势出示了“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见人不施礼,多走二百里”等俗语和有关礼貌的古训“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以及名言“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钥匙”“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这些俗语、古训、名言的理解并把它们背下来。可见,在薛老师的课堂,他把积累语言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

二、重视语文实践的运用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学之“根”必定是对语言文字的训练。

《春联》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所以孙双金老师没有在思想内容上花时间,关注的是对联的特点。孙老师首先出示了课文中的四副对联,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引导他们总结出对联的四大特点:~性相当、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和平仄相对。之后依托教材,拓展补充诸多风趣的对联。他通过解缙对对联的小故事告诉学生对联也会“生长”;又通过郑板桥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对联也能讲故事,调动学生学习春联的兴趣。孙老师不但让同学们喜欢上了对联,还让学生尝试对对联,比如孙老师出了上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在他的启发下,学生对出了“垂耳能听听天下难听之音;开口能诵诵天下难诵之经;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更值得称道的是孙老师让学生为自己的名字找“另一半”,更是激发了大家的对对联兴趣,人人迫不及待地为自己的名字配对,连台下的老师都受到感染默默找起了自己名字的“另一半”。看大家的兴趣浓厚,孙老师还把为爸爸妈妈的名字配对作为家庭作业,如此巧妙的、趣味十足的作业怎能不让孩子积极完成?怎么能让他们不爱上语文?不在生活中享受语文?

三、让课堂散发生长的气息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李正涛先生在这次研讨会上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他在参加一位评选特级教师的讲读课上,发现学生朗读得抑扬顿挫,回答问题踊跃积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结果这位教师却没有评上特级教师,很多人不解,问李教授。李教授的回答是:这节课有温度却没有深度,有表演活动却没有语文学习。这只是秀学生原来的好――读得好,课前就读得好,只是在课堂展示、再现、表演一番而已,缺少学生的生长感,不是本堂课教出来的好。

教学应该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切身感受到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跳跃和生长,获得一种生命拔节的感觉。

孩子们在孙双金老师的《春联》课上,不仅积累了许多春联,还知道了春联的对仗写法,更令人欣喜的是还学会了写春联;薛法根老师的课,学生学会了字根识字法,有关礼貌的俗语、古训、名言以及这篇文章的表达方法,难能可贵的是还运用了这种写法进行了练笔。在大师们的课堂,我们看到的是学生运用语言改变自己的生活,运用语言幸福成长的快乐!

名师课堂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梦想,不是浮云,而是沉淀和积累!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篇7

“东小人”的回复充满激情,实实在在地表达着东门小学教师们的心声。近年来,大余县东门小学以提高教师幸福指数为支点,让每名教职工幸福地工作。学校因此凝心聚力,得到强劲发展,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窗口学校。

幸福是感动

2011年冬日的一个周三下午,东门小学校长曾献中按照惯例,来到学校六年级数学教研组办公室,听老师们的建议和想法。虽然天气寒冷,办公室里却洋溢着浓浓温情。曾校长坐在教师身边, 开始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侃大山”,办公室里不时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

“学校的教具、挂图,尤其是小黑板太少了,管理也欠规范。”与会的六年级数学备课组长张延兰说。“如果每个班都能实现班班通,就不用这些传统的教学手段了。”数学教研组长吴小红补充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就数字化校园建设建言献策。

曾献中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做着笔记。待教师们发言结束,他立刻拿出手机,拨通分管副校长电话,要求会同相关部门具体落实好学校教具问题。“从你们的提议中,我感觉出大家对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关注,我很感动。学校会根据大家的建议积极出台措施,尽快弥补学校管理上的漏洞。”在处理完几项相关即办的事项后,他满怀信心地对在场教师们说。

对于大余县东门小学的教师而言,像这样的场景,早已不足为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人都会随身携带笔记本,每天都要到某个年级中,倾听教师们的建议和意见。在采访中,曾校长告诉记者,学校每周五都要召开领导班子会,每学期都要定期召开年级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采纳合理化建议,反馈和商讨意见,以及时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让发现的问题议而不决已成为东门小学班子的共识。”

“学校的每项制度都是全校教职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结晶。”在采访中,曾校长与记者谈起了一件事。

有一年,学校决定在全校教师中评选“十大师德标兵”。学校制订的方案中有“家长和学生评价”环节,需要设计一份问卷调查表。负责评选活动的德育组在撰写方案时,想借鉴外校经验,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调查表。学校领导班子知道此事后,要求德育组充分调研后拿出讨论稿,供每位班子成员至少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后,再将讨论稿发放到每名教师手中,让大家提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有教师提出,学校设计的调查问卷面对的是学生及家长,评价项目太抽象,操作性不强,内容应具体化。收到反馈意见后,学校立刻重新设计了一份内容具体、评价全面、操作性强的调查表。“县教育局领导看完调查问卷后称赞我校‘闯出了一条教职工师德考核的新路,值得全县推广’。”一名教师自豪地对记者说。

在教师座谈会上,被同事们戏称为“才女”的赖浩老师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欣喜地说:“同事们认为我是个‘才女’,我的‘才’,不正来自于学校给予我成长需要的沃土吗?”她在担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时被评为县语文骨干教师、县优秀班主任,在担任学校办公室主任一职时整理的档案得到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称赞,在执教数学时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在谈到幸福时,她激动地说:“在东门小学这几年里,我经历了多次‘角色’转变。学校如此尊重我的选择和需求,令我打心底里感动,更鼓足了干劲!”

赖老师还告诉记者,学校教师在学年初可根据个人特点、兴趣爱好等自荐想要担任的学科及职务。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尊重教师个人意愿,增强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的教师子女读高三了,学校就尽量不安排这些教师上最后一节课和值日,这样便于他们早点回家;有的教职工因病致困,学校及时走访、帮扶、筹款,想尽办法帮助教职工走出困境;有的教师身患重症,自暴自弃,不愿接受治疗,学校组织其他教师献爱心,一次又一次去医院看望他,鼓励他与病魔顽强斗争。最终这名教师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

“2008年,我做了手术后,身体素质明显下降,经常请假,影响工作。可自从坚持参加学校组织的爬山运动后,我气色好多了,又能够回到学校做自己喜欢的事了。”一名中年教师激动地对记者说。考虑到教职工有性别差异和不同的分工,学校每年为每名男职工买一份人身意外伤害险,为每名女职工买一份幸福互助保险,每两年为全体教职工进行一次体检;每学期都成立教师健体小组,利用下午放学、节假日组织教师开展各种球类活动和登山、做瑜伽等文体活动。为督促每名教职工积极投入体育锻炼活动中,学校每学期还评选体育锻炼积极分子,给予奖励。如今,获奖人数一次比一次多,最多时可达参与人数半数以上。

大余县东门小学从细微处入手,尊重、关爱每名教师,让每名教师感受到家一般的浓情厚意。采访时,记者深刻地感受到校园里到处弥漫着幸福的气氛。尊重、关爱别人是一种美德,被别人尊重、关爱更是一种幸福啊!尽管被尊重、关爱的幸福感来得不是那么刺激,淡淡地来,但却是悠然地飘荡在每个人的身边,迟迟地不肯散去……

幸福是鞭策

“东门小学带给我的不仅是感动,更是我成长的指路明灯。”青年教师陈燕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个小故事向记者娓娓道来。

一次,学校开放日活动时,她上了一节对外省学校开设的研究课。不料,自尊心很强的她却把这节研究课上“砸”了,总感到自己给学校“抹黑”了,阴沉着脸来到校长办公室,一进门便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谁知,曾校长站起身来叫她就座后,又端了杯茶放在她面前,平静地说:“这次失败并不可怕,失去了信心,那才可怕呢。在哪儿失败了,就从哪儿重新再来,好吗?”听了曾校长的话,陈燕抬起了头,恢复以往的自信和曾校长交流起教学来。当她走出校长办公室时,与进来时已判若两人。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2004年12月,在赣州市创新教学风格展示观摩活动中,年仅20岁的陈燕老师力挫群雄,荣获一等奖。2006年3月,她又荣获全国苏教版教材优质课竞赛江西选拔赛一等奖。

继陈老师获奖后,学校张新梁老师荣获全国苏教版数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黄润华荣获全省英语优质课展评一等奖,谢林燕获全省中小学科学教学能手比赛总成绩第二名……如今,从赣南边陲的东门小学,走出越来越多的教师,他们频频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上大显身手、摘金夺银。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幸福是一种不张扬的成功,清楚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目标,朝着目标努力前行,加上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最终能够收获成功和幸福。

2004年,学校推行“合作―共享―再创造”式备课方式。每名教师按照备课教学内容分工,认真拟写初案,然后在备课组内说课,集体讨论后形成教案,再将讨论稿打印分发给各教师,并录入教案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教学实际在集体教案上进行必要的个性修改或设计。“这种备课方式为我们卸去了沉重的备课枷锁,使我们有足够的精力和热情去钻研教材、关注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一名教师高兴地说。

学校校长室和教导处成员每周不定期、不打招呼到各年级进行随堂听课,了解课堂教学实况。“好教师与教书匠的区别,就在于能力是否全面,当我们的教师成长为一名多面手、高素质人才时,他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就越是浓烈。”曾校长说。

学校坚持要求每名教师每周练写毛笔字,并于星期五教师例会前张挂在会议室内展示。凡是自愿报名参加县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的教师,学校优先考虑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外出学习后的教师返校后要向全校教师上汇报课。学校自2005年开始开办初、高级电脑免费培训班,对全校教师进行电脑操作层面的强化培训。经过近七年培训,现在东门小学教师人人会上网查阅资料,人人能熟练地编辑文档、用Flash或Authorware制作课件。

正是这些措施的有效激励,教师焕发出高昂的教研激情。近几年来,东门小学先后有《电影课程开发研究》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等五个国家级课题顺利结题,其中《电影课程开发研究》被评为全国“十五”规划课题《电影实证研究》优秀子课题,《构建苏教版小学数学操作能力评估体系》被评为全国优秀课题。

幸福是动力

采访时,学校许多教师还津津乐道这么件小事:

2003年11月的一天,下午放学后的电教室里依旧亮着灯,原来几名语文教师还围着曾献中校长一起议课。那天,一名语文教师上的是《大禹治水》。课后,听课的教师们就和同在听课的曾校长就“《为了谁》这首歌是在揭示课题时播放,还是在总结课文引导学生赞大禹时播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中,有的老师都忘了他是校长,有的老师跟曾校长争得面红耳赤,甚至“顶撞”他。时间也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一晃就是晚上八点钟了,大家都忘记了饥饿疲劳,忘记了夜幕降临,可问题在争论中渐渐地明晰起来了。

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詹姆斯・威廉曾说:“如果要问,人最主要关心什么?其中一个回答就是幸福。”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指数越高,忠诚度就越高,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量就越大。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大家凝心聚力,使得我们的教研成为集体互动的论坛、智慧开发的场所,使思维在交流中活跃,观念在讨论中更新,方向在争执中辩明。”曾校长说。

记者采访时,恰逢学校数学中心教研组召开了一次教学研讨会。全体数学教师围绕“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探讨需不需要提供一定的模式”这一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主持人提出议题,分备课组讨论后,进入自由发言阶段不久就形成了两方。“过去的教研,学校都提供了‘探究―交流’法、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和框架。创新教学法不是我们要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吗?上课要有模式,关键要什么模式。”一方说道。“你们所说的模式,其实应该是环节,不需要固定的模式,但需要一些必要的环节。首先通过各种途径,创设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情境,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技能,获取过程方法,获取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总结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个性得到张扬。”另一方说道。两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连平日发言不多的老师也被卷入热烈的讨论、激烈的争论之中。热闹的研讨氛围常常让教师们感到言犹未尽。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篇8

关键词:体育教学; 言语激励; 快乐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163-001

一、案例背景

本课是一节田径课,主要内容为障碍跑,教学对象是初一的学生,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协调性,提高学生奔跑能力。本课的教学中,利用小体操垫,大体操垫、体操棒、跨栏架、凳子,引导学生跑、跨、滚翻等动作进行练习,同时课堂中注重学生自由创作,小团体合作创造不同形式的器材摆放,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展示成果。在本节课中学生的表现很积极,各小组都积极进行创意,也就形成了在本节课中得到的意外收获。

二、案例描述

本节内容的设计是依据初一学生的教学目标而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课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创新。课的流程:一、学生学习团身前滚翻导入,掌握技术动作;二、学生在障碍跑过程中,按照课上所提供的器材自主摆放进行练习;三、进入课堂的高潮——障碍跑比赛。在障碍跑比赛这一环节中,学生玩得很有创意,也是本课的亮点。学生通过器材自由摆放,形式多样,造型独特,如下是课堂中展出的亮点: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按小组进行比赛,在这个篮球场地中放着不同的器材,现在就发挥同学们的创造力进行各小组的器材摆放!”

以小组为单位,各组学生在小组长的指挥下,分工明确、有序地领器材,有的安排小组人员位置,有的在观察其他组的动向,场面非常热闹,在这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这时,某一小组的小鹏(化名)跑到我身边说:“老师,我们这组这样摆放,可以吗?”

师:“好的!非常合理。”

小鹏(化名):“嘿嘿……”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好啦。”

师:“预备,嘟……”

这时比赛开始了,“加油,加油……”各组的喊声越来越激烈,学生们的竞争也随之激烈,第一轮比赛结束了。

师:“第三组第一,第二组第二,第四组第三,第一组第四。”

小明(化名):“老师,小东(化名)前滚翻动作没做到位,就开始跑了。”

师:“这你也看的出来呀?那不如请你为小东(化名)做个前滚翻示范,好吗?”

生:“好噢,啪啪……掌声响起。”

看着小明(化名)前滚翻动作顺利完成,当场就表扬。

师:“好,前滚翻的低头、含胸、团身、蹬腿都非常到位。”

生“啪啪……又是一片掌声。”

师:“请小明(化名)归队。”

师:“同学们,为什么第三小组会第一,原因在哪里?知道吗?”

小强(化名):“老师,我知道,他们有几个同学跑的很快。”

师:“嗯,这是其中的一种因素,但你们再注意观察一下,看看,第三小组的器材摆放和你们的各组一样吗?”

学生们互相观察。

师:“嗯!他们的摆放非常合理,而且很有创意,有利于跑、跨,钻等动作的衔接。”

第三组的学生都兴奋地说:“耶……”

师:“但是,他们的摆放也不是唯一的形式,只要你们注意一下器材之间距离和各动作的衔接,再发挥一下你们的创造力,你们一定能摆出更加合理的顺序。”

在接下来的障碍跑过程中,各小组注重器材运用的合理性,摆放很有创意。

第二轮比赛结束了,各组的名次发生了变化,小明(化名)跑到我跟前,问道:“老师,刚才我们的器材摆放合理吗?”我肯定地回答到:“很好!”小明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开心地与组员们欢快庆祝了。

在课堂小结中,同学们谈了各组的经验,教师也积极表扬今天上课同学们的表现,并对课堂中各小组有不同创意进行集体表扬,小明(化名)成为本节课最活跃的同学,看着同学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我的内心也是欣喜的。

三、案例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切实体会到教师的一句表扬与肯定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评价语的魅力是无穷的:

1.教师语言激励,学生学习动机激发

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所以激发动机就成为体育教学的关键,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特点适当运用激励语言。

对于初一的学生,他们更多地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与鼓励,心里产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如在学习前滚翻时,有些女同学始终不能将动作完成到位,出现了不乐意参与而且躲避的现象。这时,教师不要批评她们,而应该用期待的语言激励她们:“前滚翻的低头、含胸、团身、蹬腿动作要领,你只要好好掌握方法,你就会成功。”而如果一个只顾“教学”的教师,不考虑教学内容和客观因素的存在,也就是把学生仅仅看成学生,两者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在师生的关系上,两者的交流不是心灵上的,而且在学生尚未成功或者进步时,教师对学生采用不合时宜的语言激励,对学生的鼓励不及时、不适当,那么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也会像教师一样不能全身心投入,师生之间不能产生共鸣。所以,教师要善于把握住课堂中学生的心理,适时对他们进行表扬与鼓励。

2.注重课堂生成,捕捉教育契机,适时运用激励语言

教育契机的捕捉是一门艺术,抓住良好的教育契机,运用激励语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学生发展中不仅要成为促进者和引导者,更应该是学生成长中的放大镜,耐心细致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运用激励语言,让“强者更强、弱者进步”。例如,学生想展示自我但又束手束脚时,教师适时运用语言激励,会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去展示,而且教师的适时激励有时会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大转折。

3.激励语言,应面向全体,注意个别差异

教师运用激励语言要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学过程中对“点”和“面”的语言激励能起到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作用。在这节课中,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关注还不明显。如课中出现了一些小组不能合理摆放器材,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能在其他小组的基础上创新,效果可能就会更好。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快乐,适时地表扬与鼓励,让他们自己多尝试、多体验,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慢慢地养成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自己的创意与实践空间。

相信一节精彩的课堂展示,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碰撞的火花,教师的表扬与鼓励是学生前进的巨大动力,它对唤起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以及促进学生尽快掌握运动技能都有显著效果。

上一篇:关于国庆节的文字范文 下一篇:灰太狼和喜洋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