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全文朗读范文

时间:2023-10-22 20:30:08

蒹葭全文朗读

蒹葭全文朗读篇1

关键词:《诗经》 《蒹葭》 白话英语双译 理雅各 流畅 贴切

诗歌是文学的灵魂,是最精炼的艺术形式;诗歌的主要特征有: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感情强烈,想象丰富;语言精炼鲜明;韵律和谐,节奏鲜明。《诗经》更是如此。首先,《诗经》采用了优美成熟的四言诗形式;其次,它在结构上采用重章叠句,加强了抒情效果。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就显得难上加难。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以脍炙人口的诗篇,《蒹葭》成为英译者的宠儿,各种译文不断涌现,但始终没有公认的定本,甚至有些译文间呈现出很大的差异。之所以不同,除了因为它们所遵循的翻译理论和所采用的翻译技巧不同之外,还因为《蒹葭》所反映的文化古老而深厚,其意义具有不定性,不同译者受到自己文化、社会意识形态、期待视野等的影响和制约,必然产生不同阐释。有幸的是某个偶然机会得到王方路先生所著的《诗经・国风――白话英语双译探索》,其中《秦风・蒹葭》是我的最爱,借此机会也有幸谈谈我个人对先生的心血之作的一点点不专业的看法。

一、关于《蒹葭》白话译文

王先生的白话英语双译研究可谓是开天辟地,在国内有此举的更是凤毛麟角。白话也是其中一种汉语书面表达,它是以北方话为基础,与日常生活使用的口语接近,很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诗经》原著采用的是当时中国各地区的民歌,用通俗流畅的白话、英语翻译,可以较为贴切的还其语言风格的原貌,而王先生的《诗经・国风――白话英语双译探索》采用的是当代中国的白话文翻译,在这点上做到了与时俱进。

还有平时大家诵读诗经时,总要边读边看注释或翻阅字典,等查到这个字或词的意思却忘了前面所表达的内容,而王先生的白话译文采用的是“加三字重组词”,此方法可以把原诗文的句子融入白话句中,使原诗意义更明确更易懂,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译为“河边芦荻老苍凉,晶莹白露凝成霜”,读起来更朗朗上口,更方便记忆。王芳路先生采用白话译原诗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国人喜爱并继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树立自尊自强的民族自尊心。

此白话译文还尽量与原诗的行文结构保持一致,《蒹葭》原诗共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并且此诗四字一句,每句诗也只是更换了个别词语,这种写法就叫重章叠句。重章叠句的作用:可以使节奏鲜明而短促,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从而有一种余音绕梁的音乐美。王先生的白话译文也做到这一点,如原诗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和“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分别译为“我所说的意中人,就在河水那一旁”和“我所说的意中人,就在河岸水草边”。这样既做到了保留原诗的结构美,又能体现出原诗的意义。

原诗: 白话译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河边芦荻老苍凉,晶莹白露凝成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所说的意中人,就在河水那一旁。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逆着水流去追她,道路坎坷又很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顺着水流去追她,仿佛她就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河边芦荻老湿寒,晶莹白露还未干。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我所说的意中人,就在河岸水草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逆着水流去追她,道路坎坷如登山。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顺着水流去追她,仿佛她就在沙洲间。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河边芦荻老丛集,晶莹白露有余粒。

所谓伊人,在水之。我所说的意中人,就在河流岸水际。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逆着水流去追她,道路坎坷曲折急。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顺着水流去追她,仿佛她就在沙滩里。(王方路,2010:269)

二、关于《蒹葭》英语译文

理雅各英译本:王方路先生英译本:

The reeds and rushes are deeply green,

Reeds on riverbank are green,

And the white dew is turned into hoarfrost.

Crystal white dews freeze frost.

The man of whom I think,

She’s my beloved one,

Is somewhere about the water.

And she’s just on other side.

I go up the stream in quest of him,

Upstream I run after her,

But the way is difficult and long.

The road is hard and long.

I go down the stream in quest of him,

Down stream I run after her,

And lo! He is right in the midst of the water.

She seems to be in river.

The reeds and rushes are luxuriant,

Reeds on riverside are wet,

And the white dew is not yet dry.

Crystal white dews don’t dry.

The man of whom i think,

She’s my beloved one,

Is on the margin of the water.

And she’s just in riverside.

I go up the stream in quest of him,

Upstream I run after her,

But the way is difficult and steep.

The road is hard and high.

I go down the stream in quest of him,

Down steam I run after her,

And lo! He is on the islet in the midst of the water.She seems to be in islet.

The reeds and rushes are abundant,

Reeds in riverbank are dense,

And the white dew is not yet ceased.

Crystal white dews stay few.

The man of whom I think,

She’s my beloved one,

Is on the bank of the river.

And she’s just at riverbank.

I go up the stream in quest of him,

Upstream I run after her,

But the way is difficult and turns to the right.

The road is hard and zigzagging.

I go down the stream in quest of him,

Down stream I run after her,

And lo!He is on the island

She seems to be in sand beach.(王方路,2010)in the midst of the water. (Legge,1871)

以上分别是理雅各和王先生的《蒹葭》英译本(以下分别简称为理本和王本)。James Legge (理雅各)是近代英国第一位著名汉学家。他是第一个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人。对于《诗经》,“我的目标是把《诗经》当作中国经典的一部分来翻译”。“我的目标是翻译出原文的意义,尽量做到不增加意义,也不释义……我本人倾向于尽量做到直译”(李玉良,2005)。理雅各之所以采用散文式的直译是为了能不受形式和格律的约束,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忠实地再现原作的意义。形式结构上,理本还是尽量做到与原诗一致,如原诗采用的重章叠句技法,在他的译本也重复保留某些相同的词语,如“The reeds and rushes”、“And the white dew”和“I go down the stream”等。译文的风格不同,首先来自对原作意思的不同理解。《蒹葭》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可得的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见到意中人的深切情感。理雅各借鉴历代儒家学者对该诗所作的传统阐释,认为这是一首关于某个神秘人物的诗,读起来犹如一个谜语,“某人在讲述他如何找寻另一个看似很好找却怎么也找不到的人。”因此理雅各将这首诗作为关于友谊的叙事诗来理解。将“伊人”译为“the man”、“he”和“him”。

但大多数评论者和译者都认为这是一首关于爱情的诗,王本除了在这方面力求与原诗行文保持一致外,更接近中国人对原诗思想的理解,在王先生的译文中将“伊人”理解为“her”和“she”, 这正符合中国大众认为这首诗是有关爱情的理解;另外在王本中还特别将表示水流的状语提前,如“upstream”“down”的提前,这样除了使译诗愈显简洁有力外,更能表现出水流的变化以及“伊人”的飘忽不定,更体现主人公的执着追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蒹葭》三种不同英译本各自鲜明的特点,是因为译者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传统所造成的翻译是用译文表达原文的含义与情感,不论是白话还是外文翻译,只要能做到这点就算是成功。同时“一部译作,只能是对原作的一种理解、一种阐释。任何一个阐释者,不管其修养、学识如何、不管其意愿如何,都不可能穷尽对原作生命和价值的认识。”因此人们对原作的阐释、翻译只能越来越接近原诗的真义,而不可能提供与原作一模一样的“定本”。而一种诗歌译文很难全面再现原诗从神韵到形式诸方面的美感,多个译作可以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原诗风采的机会,在旧译成果之上可以有机会更贴近原作。要使译作更客观地接近原作的精神,帮助读者更充分地了解原作的丰富内涵,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去认识,去发掘。王方路先生的白话译文在形式和意义上都做到了与原诗贴切相近,而其英译本与理本相较之下更贴近原诗的含义与思想;另外,两种译文都通俗易懂,能为大众接受。能将如此之难的儒家经典译得如此妥帖又不失美感,可见需要多深厚的汉语英语功底和中西文化功底。也希望这本书能达成译者的期望,能引领更多的中国学生学习传承中国经典,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灿烂的中华文化,建立起民族的自尊自强与自信。

参考文献:

[1]Legge James. The Chinese Classics.Vol.4: The She King Lane. Crawford & Company, 1871.

[2]李玉良,理雅各《诗经》翻译的经学特征[J].外语教学,2005。

[3]汪榕培,漫谈《诗经》的英译本[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3)。

[4]王方路,《诗经・国风》―白话英语双译探索[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5]许钧,翻译不可能有定本[A].许均.翻译思考录[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蒹葭全文朗读篇2

一、配乐朗诵,声情并茂

配乐朗诵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广泛,许多教师都曾用过这种方法来进行诗文教读。首先是诗歌教学。诗歌教学重在诵读,学生如果能读出诗味,读懂情感,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怎样能使学生读懂感情读出味道呢?那就是根据诗歌选择合适的音乐,让音乐带领学生进入诗歌,让音乐为教学设置一个最佳情境。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艾青的诗歌《我的思念是圆的》,教学时配上轻缓又略微活泼的钢琴曲,教师轻柔而又深情地朗诵诗歌,学生跟着音乐跟着老师的声音便自然地走进了明月朗照的中秋,走进了酸甜的思念之中。紧接着让学生跟着音乐动情地大声地诵读,音乐此时自然能调动起他们的感情,帮助他们走进那种情境。如果没有音乐,不仅老师的朗诵效果大打折扣,学生也很难在诵读中读出感情,读出意境。

不仅是诗歌,散文的朗诵教学也适于配乐。如本册第四单元多彩的四季,选择的是四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朗诵时也应配上合适的音乐。如《济南的冬天》可以配上钢琴曲《雪之梦》,这首曲子即舒缓又充满温情,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体会济南的冬天充满温情的特点,伴随着音乐我们仿佛听到了老舍先生缓缓而有深情的讲述。而朱自清先生的《春》则更适合《雨中漫步》等更为欢快的钢琴曲,之后再让学生配乐朗诵。当然,学生也不必全文朗诵,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文中喜欢的段落朗诵,然后在全班交流。

总之,形式多样的配乐朗诵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感情,而让语文教师头痛的学生语感的培养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另外,关于音乐的选择,不仅局限于钢琴曲,各种乐器自有不同的味道,教学时可根据课文内容来选择。如讲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背影》,笔者认为用钢琴曲不当,似乎二胡的忧伤深情更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件平凡小事中的拳拳父子情,因此笔者选择了二胡曲《睡莲》。当深情的音乐起伏连绵时,教师用最质朴的声音为学生讲述起一个最普通的父亲的“背影”故事,那朴实而真挚的情意就随之流泻而出了。

二、音乐导入,铺路搭桥

音乐最能启感,因而在教学之初,用合适的音乐作为新课的导入,能最快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最深刻地让学生感知情感。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萧乾的散文《枣核》,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爱国情怀”,因此,音乐导入时选择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先让学生体会中国人的这一份不朽的爱国情怀,再进入课堂教学,学生对这一情感的体会就会更加深刻。如果觉得这首歌有些老旧,或者学生不熟悉不感兴趣,那么刘德华的《中国人》或者SHE的《中国话》则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听完之后,让学生谈一谈对歌曲的理解或者感受,学生很自然会想到爱国,也更能体会这一深沉的情感。这样的引入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而本单元“爱国情怀”这一情感教育的目标也就完全实现了。

再如,苏教版选有《诗经•蒹葭》、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这些脍炙人口的诗歌早被现代人谱上曲重新演绎过了,教师可以直接使用这些歌曲导入。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就是琼瑶依据《蒹葭》作的词,以此引入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所抒发的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深婉惆怅,更能体会那种缠绵悱恻又不折不挠的曲折追求,同时还能让学生体会中国古典诗歌恒久而常新的魅力。

另外,音乐导入也不仅局限于具体的某一首歌曲,只要用得合适,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民俗风情”,教学这一单元课外时,何不使用一些音频声效来导入新课?如具有地方特色的吆喝叫卖声、地方戏曲的几声唱腔、地方特有的乐器演奏声音或者民俗表演的声音……这些声音能引起学生对于民俗活动的记忆,使学生体会到民俗风情的魅力。所以,各种音乐或声音效果能很好地导入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情感,激起共鸣。

三、诗文吟唱,深化理解

音乐除了帮助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外,还能帮助学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向教师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尤其是现代诗歌和古诗文的教学,最佳的反馈方式就是“唱起来,唱出来”。之前提到的《诗经•蒹葭》、《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还有七年级上册选的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诗词自然不必说,因为有现成的曲调,上完新课让学生唱一唱,不会的跟着音乐学一学,再次体会其不老的深情,对于巩固学习成果非常有效。

对于其他诗歌同样也可以唱起来,怎么唱呢?自然,让学生谱曲难度较大,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选用合适的曲调,改变歌词来唱吧。然而选择曲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抒发伤情的诗歌却用欢快的调子来唱,自然就会成为笑话,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规范引导。

例如余光中的《乡愁》,可以用《大海啊故乡》的曲调进行演唱,深情的调子和诗歌中浓浓的乡愁很契合。而上文提到的现代诗歌《我的思念是圆的》用张雨生的《大海》则非常合适。至于古典诗词,因之最早大都是能够配乐演唱的,所以吟唱起来更为容易,教师只需要进行一次示范,学生自然会有无穷的潜能发挥出来。教师完全不需要担心学生无所适从,因为社会的发展,各类家用电器的普及,现在的学生可以说是生活在音乐中,他们对各种流行歌曲有极强的接受能力,并且不少学生学都报有课外艺术兴趣班,学习唱歌、乐器演奏,很多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非常强,加上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也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学生也接触了不少高雅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因此只需要教师稍加导引,学生便能举一反三。最重要的是,在音乐曲调的选择中学生加强了对诗文内涵的理解,在诗文的吟唱中加深了对文本主旨的体会,甚至可以说这就是对诗文的活学活用。

蒹葭全文朗读篇3

一、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为新课学习预热

良好的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开始阶段一般都会创设情境,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导入新课的问题可以是难度不大的,带有复习性的旧知识,调动学生自我肯定的情绪,增强自信心。尤其是对于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很灵动,对自己很有自信,教师依据这一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的自信心,让新课教授前学生便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比如在初一年级讲《都市精灵》时,教师刚开始问:同学们,还记得这样的诗句吗?话音未落,学生争先恐后地高喊:“记得!”或许你会认为这是一群调皮蛋,但是那响亮的童稚的声音,准确地传达出孩子们的轻松而愉悦的课堂状态,以及对自我的肯定。

高中生相对沉稳理性一些,老师在高二年级讲《可以预约的雪》时,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十八九岁正是一个多梦的、五彩斑斓的季节,我们和未来有很多的约定,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约定了一个怎样的未来,希望有一个怎样的人生?如此的问题情境,带着理性的思考,又给予了学生自由展现的机会,更是契合了文题的“预约”二字,之后还让学生对照作者的人生态度,拉近学生和名家之间的距离。

再如在高一年级讲授李清照《声声慢》时,教师课前先循环播放精心挑选的原词歌曲,哀婉凄切,听者为之哀怜。讲课开始,教师便问:刚才我们欣赏到的歌就是一代才女李清照的《声声慢》,听了此曲,你有何感受?这样的问题,难度不大,容易阐述,让学生初次触摸到文本的感情基调。同时让学生调整状态,为深入课堂教学做好状态准备。

二、设置角色扮演的问题情境是理解文本意蕴的好方法

课堂问题情境的设置应该容纳所有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而生动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让其身临其境,有更多的主观认识,情感体验,独立思考与判断。让思维在更多的答案中碰撞和交融。

在初二年级讲授《蒹葭》时,教师在阅读鉴赏时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1)与蒹葭同驻,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品诗中景)。(2)与蒹葭同驻,我感到了……(悟诗中情)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觉被调动起来,每个学生都能够依据诗中的句子进行联想,有话可说。当一位学生用明朗的语言阐述时,教师请其他同学评价,表扬其语言表达的能力的同时指出了风格与文本感情基调不符合。学生便在这样的开放而又民主的课堂上,生成了更多的阅读与鉴赏的智慧。

在初一年级讲授《都市精灵》和在高一年级讲授《声声慢》时,教师都设置了角色扮演的情境:(1)假如你是生活在作者笔下都市里的某个“精灵”,你能告诉大家你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吗?(结合课文的某些词句,发挥合理的想象,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2)请在词中选择自己最有感触的一处情景,发挥想象,用第一人称“我”来描述,呈现画面意境和词人心境。虽然年级高低不同,文体不同,时代不同,但是教者都创设了扮演角色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融入文本,发挥想象,是一个参与者和体验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观望者。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水平,挑选自己最易读懂或最感兴趣或最有感触的部分进行角色扮演。并且可以在聆听其他同学的叙述时,取长补短。

三、促进学生心智的成熟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目的

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教者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价值取向、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以及独立人格,来培养学生成熟的心智。

讲授《可以预约的雪》时,在完成师生与作品和作者的对话后,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作者对待“常”与“变”的态度有悯恕、祝福和宽容等等,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观点的?面对生活中的“常”与“变”,你觉得还需要什么?(结合个人的经历)生活非“常”即“变”,不管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是怎么样的,都能够有所阐述,或许有些伤痛经历,或许缺乏了诉述的氛围,只能困在自己的心里,折磨自己。教者通过自己的真情流露的讲述,把学生作为最忠实的朋友,营造了信任的氛围,课堂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形成了,学生大多愿意敞开心扉,和教师一起完成对自己的解读,对生活的更多感悟和面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参与的过程,教师应该努力设计出充满智慧的问题,精心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其智力活动处于激活的状态,从而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最有价值的东西。

蒹葭全文朗读篇4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 情感教育 情感体验 陶冶情操

语文新课程标准已经把学生的情感教育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确定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阶段。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创设良好氛围,呼唤学生情感

1.巧设导语,激情导入

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特定背景和写作目的影响下情感的表达和社会生活的反映。教师应抓住教材的情感个性,巧妙设计导语,引入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创设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感情共鸣,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文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我在教《羚羊木雕》一文时,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假如同学们要过一条河,身上背着七个袋子,可桥只能承载4个袋子的重量,这七个袋子里分别装着:财富、亲情、友情、爱情、名利、地位、荣誉。那么同学们将丢弃哪三个袋子呢?(学生自由发言)我们一起看看课文中的“她”丢弃的是什么?学生们带着浓厚的兴致投入到课文中。

2.巧用多媒体技术,渲染情感气氛

语文教师应充分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实施情感教学,创设教学情境与情感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激情。如我在教《紫藤萝瀑布》一课时,先讲述了一段故事:2004年10月3日,本该愉快的假日里,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在高高的缆车放飞他们的欢笑,欣赏着被枫叶染红的峡谷美景。就在这时,缆车忽然间离开了缆绳,急速地坠落。十几条鲜活的生命一瞬间就要消失了。就在缆车坠地的那一瞬间,父母用双手奋力托起了年仅两岁的孩子。父母双双遇难了,而他们却用双手托起了孩子的重生。紧接着,多媒体播放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听歌曲时,教室一片寂然。然后,在音乐声中,开始提问:在父母为你托起了这第二次生命后,你对生命是否有更深刻的理解?请你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开头,说说人生目标与生活方式”。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图文并茂,声情并举,展示文字艺术的魅力的同时,无形之中也在情感上创造一种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其中,从而揭示情景中的寓意。

二、进行各种训练,指导情感表达

中学语文教学应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指导学生情感的表达,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说”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我主要通过课前5分钟演讲、提问回答、复述课文、小组讨论发言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要求学生做到发音要准确,轻重音要适当,节奏要富有变化,情感更要融入,使口头表达富有真情实感,极具感染力。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朗读方法,对朗读中的语气、语调、节奏、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应恰当地给予点拨。还应根据文章的多种风格,采用多种风格的朗读方法,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地进入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写作水平的提高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写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作者要有创作的素材和丰富的创作灵感。除了与教材相衔接的写作训练外,还应注重从课堂到课外,从教材到社会生活实践,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生活面。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征文、书法、歌咏、演讲、名人访谈等;或者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关注人、事、物、景,从切身体验中获得情感,产生不同的反应,指导学生学会从生活实践中积累原始素材,学会辨析真、善、美和假、丑、恶,并能够恰当地把自己真实的情感准确表达出来。

三、欣赏优质美文,陶冶艺术情操

蒹葭全文朗读篇5

然而挖掘古代诗歌中所蕴涵的文化特质,让诗歌文本所具有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内涵涌入学生心中,与学生的已有情感相互碰撞,产生阅读的美感体验,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和文化人格,这正是语文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啊。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在对古代诗歌进行解读时能够有意识地从文化层面去引导学生。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思考,总结出以下四种方法,不足之处还请大家不吝赐教。

一、古代诗歌文化解读方法一:创设情境,披文入情

凡是熟悉古诗《蒹葭》的人无不为它那细腻动人的美感所折服。那么,它的魅力究竟何在?是优美的语言,还是生动的形象?应该说,有这些因素,但不完全是。

我在讲授《蒹葭》时,让学生在朗读后闭上眼睛,细细体验诗中的情境――蒹葭、白露、伊人、在水一方……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现诗中形象。有的学生娓娓道来:晨曦微露,水色苍茫,水草随风颤动,诗人赤足站在岸边凝视远方,远方站着他梦中的女孩,亦真亦幻;有的学生说远方是友人、是理想、是希望;有的学生说诗人在梦中;有的学生说诗人是如此焦灼、如此凄苦、又如此热烈……不同的学生描述出不同的画面不同的感受。在一番热烈的讨论后,学生明白了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诗歌的文化内涵――“可望不可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从这里可以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

体验一下说不出的美好,体验一下说不出的神秘,这就是审美感受的表现,形象思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古代诗歌文化解读方法二:紧扣意象,咬文嚼字

感悟古代诗歌,不仅仅在诗句的字面意思,更在于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要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文化内涵。情来自何方?靠咀嚼字面意思是很难生成的。“情”要靠“象”去显,只有当平面的诗句通过感悟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悲诗人所悲、恨诗人所恨。所以,教师在诗歌教学课堂上,必须紧紧抓住“象”这一中介,扮演一个点拨者的角色,以期实现古诗歌感悟模式的突破。点拨一:“情境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表面上写景――悠悠江水和伫立在江边的诗人,实则抒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点拨二: “虚实相生”。“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景描绘山峰与山岭,接着由实景开拓第二层审美空间,把人引入哲理思考,这便是虚境,虚境是实境的升华。点拨三:“韵味无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蕴含了不尽的洒脱、超然、淡泊、宁静……诗之深味真是悟之不尽!

三、古代诗歌文化解读方法三:推敲“炼字”,感微悟妙

我国古代的许多诗歌,情感丰富,语言凝练,往往短短数十字,就表现出丰富的内容,旷远的意境。这其中,“语不惊人死不休”,诗的语言经过反复推敲才最具美感。对古代诗歌进行文化解读不能忽视探究诗的语言。

例如,李白那首流传广远的绝句《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短短二十字,把羁旅之人思念故园的一片脉脉情怀寄托在银白色月光之中。但另有不同版本“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一个“明月”、一个“山月”,通过探究可以发现,《静夜思》中的灵魂,那就是“明月”这一意象。比照李白其他的关于“明月”的佳句,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等,可以说,“明月”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意象之一,承载了千百年来文人思乡怀人的寄托。千百年来,人们正是在“明月”的光照下,感受着一种异样的情怀,那是“山月”、“冷月”、“孤月”、“残月”、“缺月”等意象无从替代的思念情怀,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四、古代诗歌文化解读方法四:畅想“留白”,改文造句

唐代司空图《诗品》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人在创作中用模糊语言,布置空白,使之呈开放的未完成的状态,以便读者展现自己的创造。诗歌教学艺术中亦需有布白艺术,要留无穷想象于学生,追求的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共鸣效应。

在教学中,我常常通过“改写”这一形式,帮助学生驱遣想象力,借以挖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改写”是要求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有了真切深入的体验后,用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的语言、情境对原诗进行再创作,再现诗风词韵,但要引导学生在“改写”时要保持诗的原有意韵和风格,要尊重原作。例如李清照的婉约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学生写道“西风冷冷,帘儿微动,忧郁的人呀,你比阶下的花儿还憔悴”,意蕴传达得很是细腻。再如苏轼的词豪放,“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学生写道“江岸上,石峰挺拔峻峭;江心里,波涛汹涌,层层巨浪卷向悬崖,撞出团团的‘雪花’”,语言生动,意境雄浑。■

参考文献:

1.张炳隅.文学鉴赏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沈茂生.古典诗词教学的策略探索.语文学刊.2003年第12期.

3.王立.中国文学主题学――意象的主题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蒹葭全文朗读篇6

安徽 鲍亚民

【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一览无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 若使阡陌条申昜,则一览而尽,故纡馀委曲,若不可测。”后以“一览无馀”谓一眼即可全见。

【二童一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 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七步成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 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才高七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 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才疏志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 名重而识暗。”后以“才疏志大”谓志向大而才能小。

【千里莼羹】旧时多作思乡之辞。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千里,湖名,在江苏溧阳县。莼羹,用莼菜煮的汤。原为具有吴地风味的名菜,后泛指本乡特产,含思乡之意。亦作“千里莼羹”。

【千岩万壑】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 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后用以形容峰峦与山谷极多。

【不舞之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 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后因以“不舞之鹤”喻名不副实。

【相煎何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 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相煎何急”喻自相残杀或迫害。

【瞎马临池】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 临深池。”后因以“瞎马临池”比喻处境危险而犹暗昧无知。

【略见一斑】大致地看到事物的某一部分。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说·方正》:“门生辈轻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竹头木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扞陶公呴作荆州时,敕 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後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後犹湿,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後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后以“竹头木屑”比喻可供利用的废置之材。

【管中窥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 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谓从管子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纹。后用以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管宁割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 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后以“管宁割席”谓不与志同道合者为友。

【簸之扬之,穅粃在前】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後。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穅粃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後。’”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

【肃然起敬】肃穆地产生敬佩的态度或心情。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规箴》:“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暢,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华亭鹤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 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陆机于吴亡入洛以前,常与弟云游于华亭墅中。后以“华亭鹤唳”。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

【万壑千岩】形容峰峦、山谷极多。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蒹葭玉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 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依玉树’。”蒹葭,指毛曾;玉树,指夏侯玄。谓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后以“蒹葭玉树”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贵的人。亦常用作谦辞。

【绝妙好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 脩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蒱臼’八字。魏武谓脩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脩别记所知。脩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绝。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蒱臼,受辛也,於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后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醉山颓倒】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 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行。’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山颓倒”形容醉态。

【醉玉颓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 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身无长物】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恭)对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后以“身无长物”形容极其贫穷。

【道边苦李】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 小兒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兒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后以喻庸才,无用之才。

【青州从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 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膈’上住。”意谓好酒的酒气可直到脐部。从事、督邮,均官名。后因以“青州从事”为美酒的代称。

【难兄难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 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刘孝标注:“一作‘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意谓元方卓尔不群,他人难为其兄;季方也俊异出众,他人难为其弟。后遂以“难兄难弟”指兄弟两人才德俱佳,难分高下。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曾问 远公:‘《易》以

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孝武皇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诏问太史待诏王朔,朔言恐有兵气。更问东方朔,朔曰:‘臣闻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钟先鸣。《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精之至也。其应在後五日内。’居三日,南郡太守上书言山崩,延袤二十馀里。”后以“铜山西崩,洛钟东应”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响。

【颊上三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 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后遂用作典故。以“颊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面如傅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脤。既啖,大汗出,以硃衣自拭,色转皎然。”后因以“面如傅粉”形容男子美貌。

【食辨劳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 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后遂以“食辨劳薪”形容识见卓越。

蒹葭全文朗读篇7

关键词: 高效语文课 目中有人 心中有本

语文课怎样上才能上出高的效率?这是语文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教育教学是一种复杂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

最近有幸听了几位老师同课异构的课,大有裨益,也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回想自己的课堂教学,对比专家们的上课,我深深理解了一节高效语文课的含义,那就是:目中有人,心中有本。

目中有人,指的是有学生,只有眼中装有学生,才不至于兴之所至,洋洋洒洒不知所云;心中有本,指的是有课本,只要心中存有课本,就不会离题,不会放得开收不拢。

一、心中有本,备课有度

教师备课要眼中有课本。现代课程论认为,教材具有三大功能:信息承载功能、结构呈现功能和学习指导功能。其中教材的学习指导功能是指教材对学习过程的制约与影响。有的老师存在“轻”课本的心理,认为课本不重要,上课完全可以甩开课本,潇洒走一回,这样的老师才是有“料”的老师,才能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崇拜感。甚至有人还以“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来为自己的不重视教材开脱。

是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以,同一节《中国石拱桥》的课,有的老师把它上成了“故事”课,以传说开题,本意是引导学生探究“石拱桥为什么那么坚固”,却因为只用课件上课,完全丢弃了课本,学生只关注课件显示的内容,课堂气氛是很热闹,但学生只关注铁拐李怎样踏桥,鲁班怎样托桥;小组讨论的时候,学生也不按教师的提示:“看图示,说说你认为石拱桥坚固的原因”去研讨,而是议论画面的优美。老师要想把文中的说明方法讲清楚就很难了,落实语文知识也就成了空谈。

如果教师在备课时考虑了课本的因素,就是以讲传说开课,只要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写“石拱桥坚固”的句子,再分析句子中使用的说明方法,那么,学生的讨论就不会跑题,老师也可以按说明文的课例来上好这节课。

又如《蒹葭》,老师也是只用课件,完全不引导学生看课本,学生照着课件来朗读、背诵。课件的画面很美,可惜的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完全忽略了课后的注释。我认为这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教师在备课时考虑了课本因素,就会设计让学生先根据课后注释自行了解诗歌内容,揣摩诗歌要表达的感情,然后在疑难处加以点拨,学生就能抓住文意理解诗歌内涵,那么学生的背诵也就不是难事了。同时,由于老师指导了学生关注课后的注释,当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时候,他们就懂得借助相关的工具书来解决问题,这无疑为学生指引了一条自学的道路,对学生的一生都很有用处。因为只有自己动手查阅资料,自己动脑发现问题,才会找到学习的快乐之源,也才会拥有成长的快乐。

二、目中有人,讲课有节

“以人为本”是当今社会的总追求。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老师在上课时千万别忘了学生,一定要做到目中有人,也就是眼中要有学生,要把学生在课堂上的举动一一看在眼里,随时调整自己的讲课节奏,让学生跟上节奏,师生共同谱写优美的课堂乐章。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一方,这一方是一个群体,又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生理、心理、情绪、当天的状态等都有差异,即使是在同一个课堂上上课,也会因为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而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才会有同一个教案,同一个老师,在不同的班级上课却上出不同的效果这种现象出现。

正因如此,我们在上课时就要关注学生,留意学生对教师讲课的反应,以此来评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下一步的讲授内容,以免教师在上面洋洋洒洒讲了一大通,学生在下面或无事可做,或不知所云,或“一半清醒一半醉”。学生是教师上课时始终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我在教学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歌时,本来的设计方案是在堂上完成三个环节,三个环节内容如下:

环节一: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诗歌内涵。

1.自由朗读,在文中圈点出自己认为可以帮助理解诗歌的词。

2.小组交流阅读感受:借助同学,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环节二:解读诗歌意象,初步掌握理解诗歌内涵的方法。

1.从诗歌的意义入手,理清诗歌内涵的解读过程。

2.把握诗歌的意象(特别关注意象间的关系),尽可能引导学生找出解读同类诗歌的方法。

3.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意象的多义性。

环节三:拓展阅读,明确诗歌的阅读方法。

1.补充舒婷、顾城等诗人的几首短诗,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

2.归纳阅读同类诗歌的方法。

可是,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发现学生对“环节二”中的第3点“正确理解诗歌意象的多义性”比较难,如对“疲惫”、“熏黑”、“挂着眼泪的笑涡”、“神话的蛛网”等词语的理解,解读时未能理解词语的意义,所以我把环节三改成了课外作业,并删去了环节三的第2点。因为我认为,初中的学生对朦胧诗的学习只是一个初步的接触,能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诗歌意象进而理解诗歌的内涵,并能拓展理解社会的视角就很好了,不应强求学生学得很宽、很广。特别是在诗歌意象的多元解读上,要正确引导学生,不能让学生误以为“挣脱神话的蛛网”指的是不要太相信我国的神话传说,否则,诗歌意象的多元解读就会成为乱读。

三、有度有节,学习高效

教师在上课前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和不同的学生情况而设计出的教学方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其实,如果没有老师的教,学生也会学习,也许还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但由于自由状态下的学习是无目的的,因此常常是低效的。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教育,其功能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因为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学习才会有成效。

高效的课堂教学定位在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处理,教师的“教”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教师教得有“度”:讲什么,不讲什么,心中有分寸;教得有“节”:哪里要讲深一些,哪里只是提示一下,该放手时就放手。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使“教学目标”中的想教与“教学活动”中的过程保持一致,那么,课堂就会高效。

曾听过一节《蒹葭》的课,教学的目标设计得不错:背诵诗歌,理解情感。可惜的是老师在讲课时没留意学生的学习状态,许多地方不仅代替学生去讲,而且讲得很多,于是一节课上成了差不多两节课,最终背诵诗歌的目标未能在课堂上体现出来。

有人对新教师讲过这样的一句话:上课时不要怕,你就当下面坐着的学生都是木偶。我是不认同的,虽然这句话能让新教师不怯场,但如果不注意听众的反应,说什么都是白搭。我觉得,目中有人,留心学生的反应,才能迅速纠正偏差;心中有本,不远离课本的核心,才不会导致文本意义的失落。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蒹葭全文朗读篇8

等各方面上有所差异:一为民间原始之风谣,一为文人学士雅致之抒情,方方面面,定然有别。钱钟书先生论中国情诗传统,谓从古体到近体,

从律诗到词曲,说的正是如此。

关键词:《诗经·国风》爱情诗;李商隐;爱情诗;

(一)“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与“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诗经·国风》爱情诗中女性的勇敢直白与李商隐爱情诗中女性的纤弱含蓄

《诗经》中的女子,总是有着一种天性般的勇敢、坚强与忠贞,让人读来又是怜惜,又是敬畏。“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等。她们,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宣告着女性的尊严,宣告着无论日后的封建男权社会势力是多么的强大,至少这些女子在最原始单纯的“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惊。”(《周官》)时代就开始敢于说“不”,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了,这种思想是独立的,也是最纯粹的。

风诗中的爱情诗与李商隐爱情诗相比,一个是产生于奴隶社会中后期,这时候封建的道德礼教尚未成形,地方文化自由发展,感情多为自由奔放;一个是产生于晚唐时代,是中国封建制逐渐完善并且相对鼎盛的时期,义山又属于士大夫阶层,所以在表达感情的时候多少会有所约束和收敛。正如闻一多先生在其《诗经讲义》中所说:“诗经的爱情诗都非常坦率,简直是粗野。在态度性质上说,是最冲动的爱情诗,是较初期的。与唐诗宋词表现方法相去太远了。我们今天不会如是表情。”

(二)“乐郊乐郊,谁之永号”与“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抒写爱情诗的艺术表现手法由单一走向丰富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风诗的创作大约是在奴隶制社会的后期,在那个时代的表达都是很直白的,因为他们的创作群体是无意识的非诗人群体,所以他们的气质是很质朴和单一的,基本上没有复合型可言。但李商隐却不一样,他是一种复合型气质的诗人——在不同的时期下呈现出不同的个性气质,抑或在同一时期也存在着矛盾个性气质的共同体。“才性异区,文体繁诡”(《文心雕龙·才性》)导致了《诗歌·国风》的爱情诗和李商隐爱情在艺术手法上、创作意象的选择上以及语言使用的规范性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段由原始民歌的单一质朴走向文人士大夫的丰富绚丽

风诗的创作群体在抒写诗歌的时候,由于受到时代的限制,其创作的艺术手法是相对单一的,基本上就是“赋比兴”的写实手法,另外还有一些词句和章法的反复和重叠,如“静女其姝”、“静女其娈”(《邶风·静女》)又如“东方之日兮”、“东方之月兮”。(《齐风·东方之日》)由此我们看出,风诗的创作的艺术手法比较单一,具有民歌的写诗特点。

“社会力量变成政治力量,造成唐诗之发达:‘好诗多在盛唐,诗之内容与形式至唐至备,宋诗亦备于唐”。李商隐抒写的爱情诗的独特魅力就在于他纤细而绵邈的内心世界。以心造境,以境写心,形象总是大于思维,李商隐诗也就以此展开丰厚而又含蓄的意蕴,既旨趣难求,是很少有诗人可以出其右的,所谓“义山一生,善作情语”。这一方面是他略事取情,混合人生各个阶段、各种情境下的多重感受,诗作缘起本就模糊,诗之作意自然也就难以明晰。义山诗意常常歧见纷出,不少便与此有关。

另一方面就是诗人内心的复杂苦闷、矛盾困扰直接影响了诗意的明晓畅达。《燕台诗》、《碧城三首》、《锦瑟》、《无题》等诗歌无不表现出这种写作方式。以心造境,心绪之纷繁连作诗人自身也难以理清,则又何来明朗直白的诗境。不过,文似看山喜不平,诗更是如此,曲径通幽只会使它愈发魅力无穷。在这一方面,风诗的诗歌话语的艺术技巧的表现则显得稚嫩许多。最常见的是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常常是围绕同一结构繁复咏唱,如《芣苢》、《关雎》、《蒹葭》等,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

第二,诗歌中运用的意象内涵由写实走向丰实

《诗经·风诗》中的爱情诗虽然也常常运用自然景物作为抒写对象,如风雨“风雨凄凄……风雨潇潇……风雨如晦”、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茹藘“东门之墠,茹藘在阪。”、萚“萚兮萚兮,风其漂女。”、荇菜“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等等,但风诗的创作者们很少在这些自然景物中寄予自己的感情,而多是出于写实的需要,它们具有一些偶然性、随意性。

而在李商隐笔下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敏感而纤弱的个性,是他个性的主要基调。这就使李商隐诗歌选材,大多亦为纤弱细小之物,如其咏物诗所习咏的蝶、蚕、莺、柳、泪、细雨等,即多具纤柔之特征,那些“先期零落更愁人”“玉盘迸泪伤心数”(《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其二》)的牡丹花冠泣泪好似鲛人,粒粒成珠,此事源于“鲛人临去,从主人索器,泣而出珠满盘,以与主人”[4]的典故。他关注莺、柳等纤柔之物,而且写的还多是寒蝉、流莺、秋柳、残阳,特别注意外物悲凉和伤感的一面;他关注青春寂寞的女冠,声色事人的歌女,感情也大都倾注在她们悲剧性的身世命运上。所有这些都是诗人孤寂飘零的身世之感与眼前之物、之人感应激发的结果。“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而以人观我,则“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因此秋柳残阳、薄命红颜,都特别容易引发诗人的心灵感应。

综上所述,由于爱情是文学千古不变的主题,诗歌又是文学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综观《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与李商隐笔下的爱情诗,正是因为在表达爱情本质上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所以两者虽然相隔千年之久,却在内容分类和思想情感方面有着许多异代感应;同时由于受到时代、创作者本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也应该看到两者在艺术表现方面的差异性以及情感表达的相异之处,并将其放在诗歌发展的长河之中进行有意识的对比研究,从而更深刻的体会两者爱情诗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闻一多.闻一多诗经讲义.第33页;第104页.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2]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6册,第120页.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3]此乃姚培谦评《无题·八岁偷照镜》之语,见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第26页.北京:中华书局.增订重排本。

上一篇:早晨的母亲范文 下一篇:诗歌四年级下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