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名句经典范文

时间:2023-09-17 10:39:01

中秋节名句经典

中秋节名句经典篇1

关键词 中小学 经典教育 语文教育

新教育犹如春风细雨,给我们践行者带来无限生机。我们尽情沐浴在追逐理想的喜悦之中。“营造书香校园”是新教育六大行动之一。因此,引领孩子有效地进行“经典诵读”,“童书共读”,是我们应具备的教学智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切实有效地引领学生开展经典诵读。

一、经典诵读教学的意义

(一)可以培养阅读能力。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经过了漫长历史的积淀,具有比较丰富的文化内涵。诵读的内容相当广泛,内涵深浅不等。先秦的文本语意比较难懂,如《道德经》、《论语》,但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绝大多数文本语言节奏感强,音韵和谐,语流通畅,易于诵读。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文的语言以凝练、丰富、言简意赅见长,诵读日久,自学古文能力便渐渐提高,为后期阅读打下良好基础。学生诵读优美的文化经典,让这些范文润物无声地潜入脑中,语言积累日益丰富。

(二)可以培养记忆等思维能力。

人脑处理拼音文字信息时,主要使用语音编码;而处理汉字信息时,还同时使用图形编码。汉字是表意文字,形声字占绝大多数,具有图形编码的特征。人脑处理拼音文字信息主要使用左脑,而处理汉字信息是左右脑并用。汉字具有促进左、右脑功能平衡发展的作用,通过汉字来开发儿童智力,事半功倍。每天花二三十分钟时间诵读,或听赏配乐诵读作品,还能促进心境平和,提升静定能力。而心理品质的改善对人的学习的作用更加重要。

二、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

经典诵读以诵读为核心,实际是继承古代传统诵读的方法,这些方法看似机械,却仍然是富有智慧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勾画语境场景。

经典诗词歌赋含义隽永,再加上时空的差异,学生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文化素养的有限,往往会造成思想内容体验上、语言特色品味上的困难,我们老师要加以有效引领。如:让学生品读“四季诗”春之诗情,夏之诗情,秋之诗情,冬之诗情,收集描写四季景色的唐诗宋词,装订成册,熟读成诵。学生摘录诗中春,诗中夏,诗中秋,诗中冬,品味语言艺术,体验诗人情怀。如学生诵读到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时,先引领学生领悟晚霞西落,孤鹜齐飞的动态美,而秋天的水是宁静的,当“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时,天上的画卷自然地印在水中,所谓“天光云影共徘徊”。水中又有了三个层次。而且,在天上越高的落霞,在水中的倒影就越深。这就构成了景致错落有至,五彩斑斓动静和谐的美。

(二)还原故事情节。

古代的文人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读书的方法上强调熟读精思,这种传统一直保留在文本阅读中,成为教学的经典规则。如诵读陆游的《诉衷情》,学生诵读前,师作必要的题解:陆游作此词已年近七十,身处江湖,未忘忧国,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让学生未读词调先有情。品析时,词的上片天头以“当年”二字进入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声调高亢。“梦断”一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下片则进一步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跌入更深沉的喟叹,悲凉化为沉郁。“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尽平生不得志。最后三句总结一生,先扬合抑,形成一个大转折,词人“身在沧州”的感叹包含了深广的历史内容,他的阑干老泪中融汇了对国家衰亡的无比沉痛的感情。满腔的爱国热情跃然纸上,词句涵咏品味完后,学生反复诵读内省悟道,让古代将士尽忠报国,忧国忧民的精神浸润幼小的心灵,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让经典诵读滋养儿童的慧根。举一反三,让学生独立诵读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三、经典诵读教学的策略

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要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因此,在实施经典诵读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实践,还注重古诗文与其他学科、活动的有机整合,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可以将经典诵读与音乐美术有效整合。在学校的音乐课和美术课上,常常会看到学生也徜徉在诗的海洋里,乐此不疲。音乐课上孩子们或给经典的古诗配上节奏,即兴来上一段精彩的说唱,或者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深情吟唱;美术课上,孩子们常常以诗为内容,争相描绘诗中的意境,如歌曲《柳叶姑娘》的教学中就穿插着《咏柳》,不仅唱柳叶,而且画柳叶。其次,可以将经典诵读与班队活动整合。

让经典走进生活,在平时生活中、在作文中时不时地把经典名句用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学生春游时来句“绿遍山原白满川”;风筝飞舞的日子,互相说句“忙趁东风放纸鸢”;来了新同学,可以“笑问客从何处来”。在交谈中,教师不时地冒出一句诗来加以概括,是一种自然的引导,更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是“经典”,感觉到诵读经典的重要性。许多诗词经典可以演绎成一个小剧目,师生、学生合作表演,意趣盎然,印象深刻;有些诗形象深邃,意境悠久,可以画下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帮助记忆,效果突出。

四、 结束语

中秋节名句经典篇2

【经典重阳节对联及赏析】

延寿;

登高。

相传九月九日佩戴茱萸,饮菊花酒,可以使人长寿。据《西京杂记》载,汉初已有此风俗,若推溯其源,其来可能更久。至于重阳登高,据说始自东汉,为名术士费长房所传的重阳祛祟法门。此联并举重阳节的这两大习俗,简介精炼而意蕴完足,自是佳对。

黄花宴;

红叶诗。

黄花,指菊花。重阳有赏菊的传统,独乐不如众乐,人们自当与亲与友,推杯送盏,同此赏心乐事。这是秋花带给人的欢乐。秋叶似乎并不逊之,因为它能传达爱意。据传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举,偶临御沟,拾得红叶,叶上题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宣宗简放宫女,赐百官司吏,卢渥得一人,正为叶上题诗者。红叶对黄花,工稳之外,意味深长,令人击节赞叹。

三三令节;

九九芳辰。

三三,指三月三,魏晋以来又将此日视为“上巳节”,陌上踏青,曲水流觞,临水赋诗,是此日习俗。九九,即为九月九。三、九,皆为阳数。三月三,传说为王母开蟠桃会的日子;九月九,谐音“久久”,古人视之为吉利喜庆的日子。这自然与所谓“毒月恶日”的端午节有天壤之别,所以联中用“令节”、“芳辰”,实在是人们观念的真实写照,并非虚饰之辞。“三三”、“九九”,“令辰”、“芳节”,属小类工对。

凤岭设赏;

龙山落冠。

凤岭,又名望楚山,在襄樊境内,西晋名臣刘弘与山简都曾于此处重阳宴赏。“龙山落冠”乃东晋人孟嘉的故事。孟嘉是东晋名臣桓温的参军,为人温和雅正,颇受推重。某年重阳,桓温设宴,僚属共游龙山,孟嘉衣帽应风飘落而不自知。桓温命左右勿言,欲知其何以处之。待孟嘉如厕,命孙盛作嘲讽之文,并将文章与落帽同置于孟嘉坐处。孟嘉返还其处,见此文此帽,并无尴尬之容,笑索纸笔,作文答复,一挥而就,其辞甚优美。此则故事自然是在赞佩这位孟参军既风度翩然又才思敏捷。晋世多名士,山简与孟嘉也在其列,此联似乎颇钟情于其辈的风度。

愁闻风雨;

讌会湖山。

上联颇有鉴湖女侠秋瑾名句“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意思,同时又可见“满城风雨近重阳”的况味(见后二联),总之无非说些惹人烦忧之事。下联反之,乃推杯送盏,及时行乐之意。一正一反,不惟重阳如此,一年三百六十日皆如此。

东篱开寿菊;

南陌献嘉禾。

上联点化了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

有人来送酒;

容我去题糕。

上联是关于陶渊明的典故。陶氏九月九日无酒可饮,对菊遣怀时,见一白衣人翩然而至,乃王弘来送酒,遂把盏痛饮。下联是关于刘禹锡的典故。刘氏作《九日》诗,本想用“糕”字,由于五经之中并无此字,遂罢而不作。宋人宋祁曾作诗嘲之,其中有句云:“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另外,“糕”与“高”谐音,“题高”也可指重阳节登高赋诗之意。

临风乌帽落;

送酒白衣香。

上联事关孟嘉,下联事关王弘,前已言之。

题糕惊僻字;

飞屐发豪情。

上联言刘禹锡,前已言之。下联言庾亮。《世说新语·容止》载,庾亮镇守武昌,某秋夜气佳景清,遂遣名士殷浩、王胡之等人登楼咏诗。不久,庾氏飞屐而来。诸人欲避之,庾氏徐徐答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鼓琴仙度曲;

种杏客传书。

此联本为元代文学家马祖常的诗句。马氏《石田山居》八首之最末一首曰:“淮南穷僻地,先世有林庐。花曙鸣山鸟,芹春跃岸鱼。鼓琴仙度曲,种杏客传书。朋辈如相觅,休嗔礼法疏。”平仄相谐,对仗工稳,心绪清旷者多喜此联。

孰是题糕手;

徒夸赐菊荣。

上联事关刘禹锡,前已言之。下联点化黄巢的《不第后赐菊》,其诗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此联妙在两个字:“孰”与“徒”。一“孰”字尽显了满腔豪气,当仁不让的情怀隐然可见。至于“徒”字则讥讽了浮华虚饰之徒。两联对仗工稳,意绪相反相成,颇为不易。

三径归时岁月在;

满城近日风雨多。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句云:“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上联用之。下联用著名的“一句诗”:满城风雨近重阳。据惠洪《冷斋夜话》载,北宋潘大临工于诗,贫甚。临川谢逸致书问:“近新作诗否?”大临答云:“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遂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来,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此事想来不禁令人唏嘘。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重九胜春光。

下联用毛泽东《采桑子》词,其词云:“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夏至酉逢三伏热;

重阳戊遇一冬晴。

据传此为钦天监曾用楹联,其旨在占物候。此联的意思如下:如果夏至恰为酉日,则三伏酷热;若重阳适为戊日,则冬天无雨雪。用物占入联,别有一番新意,且对仗十分工整,乃佳对。

靖节排冠归隐去;

孟生落帽快登临。

靖节是陶渊明的谥号。孟生,即孟嘉。由于陶渊明喜菊,归隐时正在秋季,且重阳有“白衣送酒”的故事,是以陶氏成了重阳对联中的家常菜。“孟嘉落帽”之事,也在重阳发生,故而讲求用典的文人,也多未曾放过他。故而以陶孟二人为主料的对联众多,一般是“大同”而“小异”。

话旧他乡曾作客;

登高佳节倍思亲。

此联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诗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喜度老年节;

赏秋畅饮菊花酒。

重阳节又名老人节。菊花酒,此酒有延寿的作用。是以“菊花酒”对“老年节”,合于情理。

乌帽凌风,参军举止;

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参军,还是那位孟嘉孟参军。乌帽,依然是孟嘉的帽子。白衣,谓王弘;处士,谓陶渊明。不论“凌风”落帽,还是重阳“送酒”,“举止”都绝对“风流”。虽然又是以陶孟二人为主角的对联,长处在于简洁凝练,节奏明快。

败兴无端,满城风雨;

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上联依然出自“满城风雨近重阳”。“败兴”的绝非“风雨”,而是催租客。诗情虽浓,无奈囊中空虚,可悲可叹!

高阁滕王,何人赋就;

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王勃《滕王阁序》云:“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盖其文作于秋,此联遂用之。下联用曲江宴会的典故。盖唐时考中的进士,放榜后大宴于曲江亭,谓之曲江会。宋人延袭此传统,称闻喜宴。此处泛用此举于秋闱告捷者。明清科举时,乡试在仲秋,称为秋诗,放榜近于重阳,故此联用之。此联对举凝练简洁,铿锵有声,实属佳对。

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射,六艺之一。《礼记·月令》曰;“是月(季秋)也,天子乃教于田猎。”由于其发生于九月,故而上联用之。至于读经多在农闲之时,秋收之后良佳。天高地爽,形容秋日气温之清爽。上联紧切季秋。下联专写重阳节。一大一小,对仗工整。

孟参军举止偏闲,九日快登高,眺望龙山,何虑狂飚吹落帽;

陶处士风流不朽,三秋赋归隐,栖迟栗里,正逢佳节乐衔杯。

中秋节名句经典篇3

关键词: 《在一个地铁车站》 《天净沙・秋思》意象派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在一个地铁车站

Ezra Pound/埃兹拉・庞德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梦幻众中面貌;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黝湿枝上疏花。

(周钰良 译)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埃兹拉・庞德是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和文学活动家,他是英美意象主义诗歌流派的领袖之一。他是这样给意象定义的:意象(Image)是理智和情感瞬间的复合物。所以,意象主义诗歌必须准确地表现出事物的视觉意象。通过阅读这些具体的文字,读者能够在脑海中重现所描述的事物的形象。所有的诗化语言都是一种探索的语言,意象是超越描述性语言的词语。庞德在1914年写道:“不用意象作修饰。意象本身就是言语。意象是超越形成语言的词。”同时,庞德等意象派诗人(the imagists)提出了意象派诗歌的三条主要创作原则:要直接表现诸客观事物,反对任何解释说明;要言简意赅,剔除一切无助于表达的词语;要突破英诗传统格律,追求更灵活的节奏。其中,这首发表于1913年的《在一个地铁车站》的短诗可称得上是英美意象派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全诗仅两行,14个字。初读这首诗,会产生语感的“眩晕”,仅有的两句诗句,看似没有任何关联,只有两个独立的词组,并无完整的主谓宾结构,中间用了一个分号区别开来,也没有用任何连接词或转接词。让读者不禁要问,第一句中的“面貌(faces)”、“人群(crowd)”,第二句中的“花瓣(petals)”、“树枝(bough)”又与“地铁车站(a station of the metro)”有什么关系?这四个意象组成了一组重叠的意象,究竟作者要表达什么感情呢?其实这首诗所描述的是庞德在巴黎协约车站走出地铁车厢时所看到一瞬间的视觉印象和内心感受。在诗人走出车厢时,突然看到黑压压的人群中有几个美丽的面孔忽明忽暗,或隐或现,是几个女人和儿童的美丽面孔。这一瞬间的美感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搜索枯肠,写了一首较长的诗,但自觉很不满意。半年后,他把原诗压缩到15行,仍觉不够紧凑。又过半年,他终于凝炼出这首只有两行的精巧的小诗。

细细品味这首短诗,我们会发现诗的两行其实是相互依存的。第一行诗是对情景描述,“apparition”一词在这里具有双重意义,既appearance(出现)和ghost(幽灵),十分到位地表现出在车站看到的来来往往的乘客的脸,就像幽灵般若隐若现。第二行用“花瓣”比喻看到的女人和儿童那美丽的面孔,“黝湿的树枝”好比那阴暗潮湿的地铁车站。在地铁车站的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诗人站立其间,过往的行人迎面而来,匆匆忙忙从身边走过,整个气氛阴森潮湿,令人窒息。几张女人和孩子苍白美丽的面孔时隐时现,打破了这种冷清沉闷,给人一种愉快的感觉,从而感受到一些活力。两个并置的意象映入大脑,构成俗陋与优美、潮闷与清新对比强烈的两幅画。既表现了都市人繁忙庸碌的生活,给人以一种挤压感,描绘出现代人内心的焦虑不安、紧张动荡、繁忙而又单调的生活现实,同时又展示了心灵对自然美的依恋与向往。

庞德在这首诗中没有遵循传统英语诗体,而是借鉴了日本俳句①的形式,并且他的诗歌写作也多少受到充满意象的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的小令可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意象诗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一开始就托出九个由汉字构成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意象叠加在一起,看似没有任何联系,却给读者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像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这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与游子的孤单落寞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接下来,作者又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为读者勾勒出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

马致远的这首《秋思》,紧紧扣住了“思”作文章,通过“断肠人”漂泊天涯的所见所感,画出了一幅苍茫萧瑟悲凉的秋思图,被推崇为“秋思之祖”,也被誉为元代散曲中的绝唱。

欣赏完这两首中外意象诗歌的经典之作,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意象诗的独特魅力:

1.简约与深细相依

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只有两行诗句,14个字,却用几个看似无关的意象的叠加充分到位地描述了作者的瞬间感受。简短却又精炼,似乎短短的诗句浓缩了大千世界人们所面对的无奈忙碌的都市现实以及对美好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样,马致远的《秋思》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它字字写秋光秋色,又字字写人意人情,以“秋”染“思”,又以“思”映“秋”,紧紧扣住“思”字,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这两首短小精练的诗歌,有着不同经历的读者都会读出不同的感觉。

2.色彩与词句相融

在庞德的这首诗中,读者可以看到苍白的面孔,“湿漉漉的黑色树枝”,以及枝上的“花瓣数点”。 有如西方的油画,背景暗淡,笔道粗略,而物体鲜明。庞德认为“这次巴黎地铁站的经历应该付诸画笔,他认为颜色就是那种‘基本的形式’。在归途中,那几张美丽的脸在作者眼前反复出现,直到最后他们逐渐变成了一片片彩色印花色底。这时他产生了一个念头,要作出一幅纯粹表现色彩的斑斑点点的非写实主义的画,但他不会作画,只能以诗代之。庞德花了整整一天来寻找最适合的词语来表达他的感觉,然而他似乎难以找到任何的词来形容那一瞬的情感,因此,诗人试图用颜色词语来形容那一刻并将描述的词语缩小为意象”。而读过《秋思》这首小令后,出现在脑海的是一幅中国的水墨画,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呈现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在读这两首诗时,也许脑海中出现的不是一个个文字,而是作者精心勾勒出的一幅动人的画面。

3.静景与动景相映

庞德眼中的地铁如黝湿的树枝静静地立着,而枝头的花瓣纷纷绽开又落下;流动的人群中一张张面孔如幽灵般忽隐忽现,动静相映,读者看到的不是静止不动的词句,而是流畅的电影片段。《秋思》中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两首诗中没有任何动词出现,但却有动有静,相互映托。

4.韵律节奏感独特

有人说意象诗中只有画面,没有音乐。其实反复诵读,读者会发现庞德的这首《在一个地铁车站》在音的处理上也很巧妙。“第一行的[p]音与第二行的[p]音遥相呼应,但其中一个只构成非重读音节;两行末尾均有[au]音,只是前者有辅音[d],后者没有。第二行中[e]音的重复等都加强了这首短诗的音乐感”。在《秋思》中,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这种结构安排给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而最后一句是散句,这样整曲便构成了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感,显得节奏明快、曲折跌宕,显示了从清爽酣畅到落魄无助的生存境遇。而从音韵上来分析,“鸦、马、涯”押尾韵“a”,“家、下”则押尾韵“ia”,这就使得一、三、五句押韵,二、四句押韵,正显示了隔行押韵的古典规律,且平仄相间,韵律辉映。

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中外意象诗歌的精品,通过比较阅读这两首诗歌,我们可以看到意象诗并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隐晦难懂,它不用华丽词藻,不用典故,不用长篇词句,只用只言片语,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庞德曾说:“意象主义的关键在于它不把意象作为修饰物来使用,意象本身就是语言。” 而“诗人的使命不是在欣赏者面前指手划脚地絮叨。而是使一切在意象的呈现与组合中隐身,把‘猜’和‘悟’的自由恩惠给一切人”。这就是意象诗的魅力所在。

注释:

①日本俳句一般有三行诗组成,其中一、三行有三个音节而第七行有7个音节。

参考文献:

[1]姜涛主编.美国诗歌赏析[M].新华出版社,2006.

[2]蒲度戎,彭晓华主编.英美诗歌选读[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中秋节名句经典篇4

作者简介

马致远,元代杂剧家、散曲家。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晚年隐退。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现存七种。作品多写神仙道化,有“马神仙”之称。曲词豪放洒脱。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同称“元曲四大家”。其散曲成就尤为世所称,有辑本《东篱乐府》,存小令百余首,套数二十三套。

天净沙秋思全诗赏析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姜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这首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

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而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做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的种种悲哀之情。宋玉首开中国以悲秋为主要审美体验形式的感伤主义文学先河,他通过描写秋日“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萧瑟景象,抒发自己对人生仕途的失意之感,而且他将自己面对秋色所产生的凄苦悲凉的意绪形容成犹如远行一般,“僚僳兮(凄凉),若在远行”,“廓落兮(孤独空寂),羁旅而无友生”。这就说明悲秋与悲远行在情绪体验上有着相同之处。宋玉之后悲秋逐渐成为中国文人最为普遍的审美体验形式之一,而且将悲秋与身世之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便是一例。马致远这首小令也是如此。虽然曲中的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算新鲜,但是由于它使用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中国文人一种传统的情感体验,因此它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中秋节名句经典篇5

[唐]李 益

十年离乱后②,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③,称名忆旧容④。

别来沧海事⑤,语罢暮天钟⑥。

明日巴陵道⑦,秋山又几重⑧。

作者简介

李益(748―827),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人。公元769年登进士第,任县尉,后弃官游历燕赵一带,后又在华北、西北从军多年,写了不少反映军旅生活的好诗。李益的诗歌语言优美,节奏和谐,形象鲜明。

作品注释

①外弟:表弟。言别:话别。

②十年离乱:在社会大动乱中离别了十年。

③初见:指双方已经相互不认识,如陌生人一般。

④旧容:旧时的容颜。

⑤别来:指分别十年以来。沧海事: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有如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那样。

⑥语罢:谈话停止。暮天钟:傍晚的钟声。

⑦巴陵道:通往巴陵郡(今湖南省岳阳市)的道路。

⑧秋山:秋日的高峰。

作品译文

经过了近十年的战乱流离,长大成人后竟然意外相逢。

初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叫了名字后才想起旧时的容颜。

说不完别离后世事的变化,一直畅谈到黄昏寺院鸣钟。

明日你又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忧愁,不知道又隔了几重。

作品鉴赏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诗人同表弟(外弟)久别重逢又匆匆话别的情景。在以人生聚散为题材的小诗中,它历来引人注目。

第一二句开篇触题,开门见山,点明兄弟相逢的背景:离别十年的重逢;动乱十年的重逢;容貌巨变的重逢,从而铺垫了下文。

第三四句正面描写重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双方哪里会想到,面前的陌生人竟会是自己的表弟!“初见”,可见双方的容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面呼唤着对方的名字,一面在记忆的深处努力搜寻着对方昔日的容貌。

十年阔别,一朝相遇,应该有很多话语要说。第五六句“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表现了这倾诉别情的场面。分手以来千头万绪的往事,诗人用“沧海事”一语加以概括。这里化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突出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

两人热烈地交谈,从白天到日暮才停下话音。叙谈时间长,正表明他们情谊的深长。“暮天钟”表明二人叙谈得十分入神,以至于顾不上观望天色的变化,也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只有远处传来寺院的钟声,才使他们意识到原来已是黄昏。作者在这里避实就虚,择取了叙旧时间很长这个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同时也为次日二人分手再度各奔一方作了巧妙的铺垫。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终止了行文的欢快韵调,渲染出一片惆怅凄婉的氛围。“明日”,点出了聚散匆匆。“巴陵道”,即通往巴陵郡的道路,这里提示了表弟即将远行的去向。“秋山又几重”则是通过重山阻隔的场景,把新的别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秋”形容“山”,点明时令的同时,又隐蕴着作者伤别的情怀。“几重”而冠以“又”字,同首句的“十年离乱”相呼应,使后会难期的惆怅心情,溢于言表。

中秋节名句经典篇6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萱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

今天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

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的种种悲哀之情。宋玉首开中国以悲秋为主要审美体验形式的感伤主义文学先河,他通过描写秋日“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萧瑟景象,抒发自己对人生仕途的失意之感,而且他将自己面对秋色所产生的凄苦悲凉的意绪形容成犹如远行一般,“僚僳兮(凄凉),若在远行”,“廓落兮(孤独空寂),羁旅而无友生”。这就说明悲秋与悲远行在情绪体验上有着相同之处。宋玉之后悲秋逐渐成为中国文人最为普遍的审美体验形式之一,而且将悲秋与身世之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便是一例。马致远这首小令也是如此。虽然曲中的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算新鲜,但是由于它使用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中国文人一种传统的情感体验,因此它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中秋节名句经典篇7

《双错遗恨》由著名编剧尚羡智根据传统剧目《三疑记》改编而成,京剧也有此剧,名为《香罗带》。故事叙述的是守备张冲,娶妻林惠英,生子名子奇,延师陆缨明。中秋佳节,张冲练兵归来,探望生病的先生陆缨明,在房中见妻子的罗带,生疑,当夜逼妻试贞。陆认为林惠英不守妇道,留书而去。张知错疑,向妻赔礼。张的表弟杜人凤嗜赌成癖,向林惠英借钱未遂,怀恨在心。伙同赌友胡大愣勾结贪官知府,陷害林惠英,公堂严刑逼供,林惠英至死不招,恰逢陆缨明复勘此案,忆起惠英深夜叩门事,定了林惠英死刑,打入监牢。终因官场腐败,造成错判错斩,一错再错,是为双错,屈死惠英,是为遗恨。

在“思亲”一场戏里,正值中秋佳节,林惠英独坐绣房,在这里的几句唱词表达了林慧英盼夫归来的急切心情,为后来的梳妆做了铺垫。“枫叶红丹桂香金菊怒放,玉兔儿静悄悄窝上穹苍”,这两句就把中秋的美景描述了出来,随后的两句则来了一个转折,“中秋夜理应当阖家欢畅,盼夫归锁双眉懒裳月光”,这两句的精华在一个“懒”字上,在表演的时候应当突出。这段唱就是普通的二六,但是是演员的第一次出场,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应当抓其“精”。前两句中应以“怒放”“窝上”两个为重,后两局则以一个“懒”作为铺垫。在节奏把握上,枫叶红一句导板之后,随着流畅的音乐,应当是一个满腔欢喜、步伐轻盈却不失稳重的上场。第一次的亮相应当让观众感觉这个林惠英是一个贤惠、善良的贤妻良母的形象。

“监牢”一场,是本戏中的一场重头戏,突出的是林慧英在牢中,眼望残月,眷恋丈夫,思念孩子,想到自己一生善良贤惠,上孝公婆,下疼丈夫和孩子,不承想却被奸人陷害,斩首衔冤。在这里要表达出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欲求无助,使得“苍天哪――”这样发自肺腑的冤屈就如同洪水倾喷而出。“残月如钩天昏暗”一段24句的大板唱腔声情并貌,浸人肺腑。这段唱腔突破了传统唱腔板式的结构,从人物情感出发。这一大段唱词五十多句,对演员是一个考验,要求演员有扎实的基本功,并且还要有驾驭人物的能力。“残月如钩”这一段唱腔的板式结构包含有“大慢板、二六、反调、垛子快板”等。演唱是要追其韵,求其情,做到气随情走,情领字出。整体的唱段应该有一个逐步身入的节奏感,从天昏暗到含冤死,可以说是悲之极,怨之深。“含冤死”三个是对昏暗的官场的一个控诉。

“苍天哪!为什么官府敝端你不见,为什么无辜百姓受屈冤,为什么钱权互用践律典,为什么不惩处污吏贪官,高呼苍天睁开眼,应留公正在人间。”随着激昂悲愤的音乐,加上快板的节奏,在处理的过程中,应当层层深入,而不能单纯地把几个“为什么”放在一个层面上。在这里要求演员吐字清晰,运气有度,要把林惠英的无助无奈展现出来,吸引观众,最终把林慧英含冤难诉的怨愤表现出来。

中秋节名句经典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渗透;诗词;教学

有人说:“诗歌是一个民族的心灵深处迸发出来的精华”。我国古典诗词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流传千古。教师说古诗词教学难,是因为古诗词都离我们的生活太远,很多词语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异、转移或者已经扩大、缩小了意思指代范围;许多语法现象也已经消失。所以在遇到古诗词教学时就会感觉难以下手。于是,许多教师就照着教学参考书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对古诗词没有任何兴趣。”这就是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感觉特别头疼的问题。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倘能恰当地进行一些古诗词的渗透,对于启迪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也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准确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几年来,我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利用我国古典诗词中的某些精华,进行了这方面的一些尝试,尝到了一点甜头。归纳起来,这种做法产生的积极效果有:

一、联想比较,加深理解

初中语文课文本身也有一些诗歌篇目,对这些诗篇如果就诗论诗,难免显得单薄,也不利于学生对这些篇目的透彻理解。我在这类课文教学中尝试把同类题材不同风格或是类似风格的诗词作品放在一起比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以《沁园春。长沙》为例,眼中的秋天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一派勃勃生机,但在崔莺莺看来则是“碧云天,黄叶地,西风起,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两篇对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年革命者的壮志雄心,在黄叶西风中的离愁别绪、感伤之情的衬托下,愈加显得激越豪迈,丰满充实。

在分析《孔雀东南飞》时,我联系陆游的《钗头凤》:“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来解释焦仲卿、刘兰芝的夫妻恩爱和无可奈何的劳燕分飞,并通过两首诗篇的互相印证来加深学生对封建礼教的憎恶,对当时青年男女婚姻不能自由的同情。

二、触类旁通,领会意境

在审美情感上,诗歌与散文也是相通的。有的散文,所写景物极富诗意,但学生不容易深刻理解,此时若能适当引用一些古诗句,学生会更容易进入作者描绘的意境。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以牵牛花的蓝朵、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特定的景物,突出了北国之秋的、静、悲凉等特点,表现了作者深深的落寞和对故都的眷念之情。我在课堂上除了向学生介绍“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的情景交融理论之外,还引用“感时化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来说明其理论。作者笔下描画的那种悲秋的冷的意境,就可以用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来解,而作者心中的郁闷则同于“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类似的景物和情感,我在课堂上通过诗词的点化,很容易对学生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三、画龙点睛,突破难点

中国古典诗词高度凝练的语言,往往可以成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突疑难时的一把钥匙。如朱自清的《春》中有这样的句子:“雨是最寻常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三个比喻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用杜甫的诗《春夜喜雨》正好回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风入夜,润物细无声不正是春雨细密特点的绝好写照吗!

又如《藤野先生》一课中作者写到,从东京到仙台要经过“日暮里”,对这个地点他印象很深刻。为什么作者对这个地名有深刻印象呢?我上课时引用崔灏《登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句,向学生点明,正是这个地名引发了作者的缕缕乡愁:作为一个离乡背井的游子,置身于日落的氛围之中(即“日暮里”),其所感受的孤寂和愁苦往往更为沉重、绵长。再顺势引出李白《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诗句,启发学生去感受作者看到“日暮里”进而勾起的一腔去国怀乡情结。有了这些诗句的引申,本课教学时,作者在这段地名描写中所隐含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个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同时还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祖国文学的语言美。不少课文中的难点,在教学中通过古诗词恰如其分地引用,往往能够化难为易,画龙点睛,也可以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四、介绍作者,丰富知识

作者介绍是语文课的一个必要环节,如在讲授作者时,用上一两句古诗词,可使课堂放飞诗情,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如介绍苏轼时,不妨吟一句:“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讲陆游时引一句:“篇中十九从军乐,旦古男儿一放翁”;讲陆游时引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讲杜甫时诵一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介绍完作者,再用一两句诗作结,相信你的语文课堂一定会异彩流光。

上一篇:有关七夕的句子范文 下一篇:方案的构思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