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教案范文

时间:2023-12-06 17:38:39

敬畏自然教案

敬畏自然教案篇1

[关键词] 学生 敬畏知识 敬畏师长

面对现在教育中的诸多问题,时常陷于迷惘。学生厌学情绪日益上涨,新的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教师在感叹,现在的教师越来越不好做了,学越来越难教了……症结在哪里?

还是要旧曲新唱:让学生学会敬畏知识。

知识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积淀,知识使人生得以升华,对此当毫无疑问。“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书非借不能读也”,向我们昭示的是一种苦读的精神,一种感天地泣鬼神的苦读精神,同时,显现的是古人对知识的敬畏――一种神灵般的敬畏。教育无论怎样改革,学生接受一定的知识,当永远不会改变。只不过是如何传授和如何得到的问题。应试教育,是不顾学生的感受,硬性灌输;素质教育尊崇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学生的终生发展着想,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并开发学生的潜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我们教育历史性的进步,但素质教育不是对中华传统教育的一味扬弃,不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现在的一些提法和做法是否有些偏颇?中学教育应该理直气壮的重视和实施前人知识的传承,没有厚重的知识底蕴,日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终难有所成。一个没有知识的民族是一个野蛮的民族,一个不敬畏知识的民族是一个趋向自我毁灭的民族。

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曾讲述过她的一次亲身经历:“在台湾南部乡下,我曾经在一个庙前的荷花池畔坐下。为了不把裙子弄脏,便将报纸垫在下面。一个戴着斗笠的老人家马上递过来自己肩上的毛巾,说,‘小姐,那个纸有字,不要坐啦,我的毛巾给你坐。’”读过这几行文字,我的心为之一震,一位乡下老人,不见得有多少知识,但他所表现的对知识的敬畏,足令一般人自叹弗如,如果我们的孩子如此敬畏他的课本,敬畏他所面对的知识,怎会没有追求知识的原动力,何愁学习不好呢?

“学校是传承知识的殿堂”,虽然这种声音日渐稀少,但即使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也依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是忽略知识。唯有敬畏知识,学生才会把从心理重视学习,没有厚重的知识,怎能有发明创新,任何发明创新都不是痴人说梦的事情。

过去的私塾里,开蒙之初即拜先师。敬重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其师,从其道,古今中外之贤哲不乏其例:、、敬重恩师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无庸赘述。程门立雪,当是古人敬重师长的典型案例,亚里斯多德“吾爱吾师,更爱真理”饱含着敬畏知识敬重师长的双重要义。古今中外的名家,给我们树立了敬重师长的典范,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唯有敬尊师长,才最终成就了自己。一个敬畏知识的学生,怎会不敬重他的师长?

教师应该爱学生,但我们现在只是一个片面的强调,即老师要如何热爱学生,然而,是否要思考一个爱从何来的问题?伟人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是相互的,一个不敬重师长的学生,老师怎么去施爱?曾经有一个同学,上课扰乱课堂秩序,老师批评,他不仅不服,还顶撞谩骂,老师说:“你可气死我了。”学生回答:“气死你我不犯法,你敢打我你就犯法”,面对这样的学生,如再说爱,岂不是天大的谎言?

师生平等,应该是人格的平等,而不是绝对的平等,绝对的平等,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是根本不存在的。

敬畏自然教案篇2

2040年10月20日,大学生药家鑫驾驶小轿车撞上骑电动车的张妙,药家鑫下车查看,发现张妙倒地,因怕张妙看到其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杀人灭口之恶念。遂从随身背取出一把尖刀,对倒地的被害人张妙连捅数刀,致张妙当场死亡。

原本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件,在被告人药家鑫事发后不去积极救助伤者,转而挥刀刺死伤者,演变成了恶性刑事案件。

对生命没有敬畏

药家鑫表示,父亲平时对自己要求非常严厉,甚至有家庭暴力的情况。家庭暴力的直接后果不仅加剧了亲子冲突,更严重的是使他的心灵受到伤害,对父母产生排斥心理,情绪暴踝,性格逐渐显示出攻击性,容易产生强烈的报复心理和反抗行为,孩子长大后容易冲动,有了诱因后会导致违法犯罪。

检察官对药家鑫案评议:本案原本可以止步于法律之外,可以止步于张妙倒地之时,甚至可以止步于撞人后药家鑫惊慌逃逸之后。但正是因为缺乏对生命的尊重,丧失对法律的敬畏,让一起轻微的交通事故瞬间演变成血腥暴力的悲剧。

药家鑫案虽然只是个案,但我们却不能忽视现阶段部分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学校、家庭的关注和教育,不能仍停留在物质供给的阶段,而应当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诉求,提供更多健康的心理能量。大学生自己,所要获取的也决不仅是书本的内容和单一的技能,而应当学会充盈精神世界,学会处理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以冷静稳妥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社会更要充当一个积极引导者的角色,让他们在更为和谐优质的公共秩序中生活。

药家鑫的家庭将他视为掌上明珠,奖励钱,在孩子上学时就给孩子买车,为其创造优越的生活环境,却放松了对他的思想教育。缺少对生命的敬畏、感恩的教育,“重智轻德”的教育观,是导致他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产生犯罪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需要引起很多父母和老师的深思。控制青少年犯罪的重点仍然是预防,改善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才可以对预防犯罪起到关键作用。

心理专家认为:家庭教育过于严厉,在计划经济时代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大。但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会比较大。因为计划经济时代,孩子更多的是靠父母:市场经济时代,很多事情都需要孩子独自去面对。

缺失爱的教育

药家鑫们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大多由于缺乏爱,缺乏关心,缺乏真诚和热情的引导而导致的。有人发现,问题家庭容易产生问题少年,那么,同样的,缺乏爱的教育方式也容易造成孩子诸多方面的问题,如心理的、道德的、学业的等。

无论是学校的老师、家长,还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对青少年的教育要更多地给以爱心。伤人自尊的言行、粗暴的教育方式、不和谐的环境和生活氛围,都容易使学生们产生情绪的波动,甚至心理上的叛逆,对抗等问题。

我们常在一些报道中看到,有学生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很多是因为和家长、老师缺少沟通,心中的问题无人指导或者是颐指气使、耳提面命的“指导”而致。很多情况下,我们一些大人,包括老师和家长,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分数,而不在意他们心理的成长。当心理和学业问题出现了,又简单粗暴,拳脚相加。

其实,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好的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但还有一样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他们的关心、真诚的交流和沟通,升华一点,那就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们的爱。

爱是天使

二战后,纳粹集中营的一个幸存者马丁。内莫勒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被无数人在不同场合引用过:“在德国,当他们(纳粹)把魔掌伸向共产党人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当他们把魔掌伸向犹太人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把魔掌伸向天主教徒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天主教徒:最后,他们把魔掌伸向了我,这时,已经没有任何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为了避免药家鑫悲剧的重演,这段话也是十分适用的。

人一旦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与悲悯,在这个世界上也就无所不用其极了。一方面,由于没有什么值得珍惜,可以像践踏蝼蚁一样践踏一个鲜活的生命: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什么值得施予, “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就成了很自然的选择,不会受到任何良心拷问和道德谴责,在这样一个冷漠残酷的环境里,一个正常的人真能生存下去吗?

贫穷本来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爱。多年前,美国一个著名大学曾经派一批学生到一个贫民窟的学校调查,然后预测这些孩子的未来,预测的结果是这些孩子长大后一半学生终生贫困,三分之一在监狱度过,四分之一没有长大就死亡,只有1%学生可以走出贫民窟:20年以后,这个学校又派一批学生去调查这些孩子长大后的情况,令校长吃惊的是,这些学生90%都走出贫民窟,过着上等人生活,不到10%的人虽然还在贫民窟,却在贫民窟里也受人尊敬,不到1%的人坐牢,校长非常吃惊,决定亲自去调查,发现这个贫民窟的学校后来来了一个女老师,这些孩子都被她教过,校长决定。亲自拜访这个老师,这个老师微笑而平淡的回答:我觉得他们每一个都是天使,我爱他们。

尊重爱学会爱

人类之所以要从丛林走出,走向文明时代,是因为人天生就需要交流、关怀、友爱、敬重。人性产生于爱,也升华于爱。当人性退隐时,兽性就会盘踞我们的心灵,让我们重新成为茹毛饮血的动物。

对茫茫尘世而言,个体永远是卑微、弱小的,个体之间只有达成关爱、友善、信任、同情,群体才能和谐地整合,产生强大的创造力,进而培育出健康、理性的文化价值,让个体荫护在这种文化价值下,实现更好的命运。如果我们不懂得敬畏别人的生命价值,那么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像蝼蚁那样,被这个冷漠的尘世吞没。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史怀泽也说:“人越是敬畏自然的生命,也就越敬畏精神生命”。他还说:“人连对动物、植物的生命都要敬畏,难道能不敬畏人的生命吗?”

冰心老人曾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是当今人类社会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善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而对生命的敬畏则是善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善行”发展的根基。

敬畏自然教案篇3

一、敬畏感与宗教美术

(一)敬畏感的含义与起源

按照词典的意思,敬畏这个词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畏”是谨慎而不懈怠的意思。“我们在天上的父”是世界最出名的祈祷,我们只要抬头看看天,面对一望无际的苍穹,心中便会生出对天空神秘遥不可及的神圣和敬畏感。天空的微小动作比如冰雹、暴雪、暴雨等就可以轻易地毁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让人类丧命。人们神经紧张又会引起生理能量消耗和流失,产生不快、不适的情感[1]。对事物的情感决定了我们对事物的态度,宗教则利用我们情感上的激发,实现它的力量。

宗教美术,是指以宗教的传说、故事和教义为题材的美术形式。它以教育宗教信徒为目的。 敬畏感体现在建筑、雕塑在这些事物的造型、光影、结构、大小、心理空间等。以弥勒大佛为例,大佛高70多米,来到它的面前我们仰视它的面容,面对它的高大,心理上就会有一种压抑感,同时大佛面容又是那么安详、庄重。这种害怕加着敬重的感觉致使我们的嘻玩之心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二)美术传统图案、符号的含义

我们人类社会充满着各种符号。人类用符号来表达情感思想、传递信息、规定制度。从原始社会时期,石壁上的图案、象形文字,还有工具陶器及上面的各类纹饰,却始于符号类型。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习俗的变化和朝代的更替,符号的形态也随着变化,具有相应的民俗、时代特征。随着时代的改变,符号总是继承着发展着,意指功能始终都保留着,这也是我们定义符号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朝代更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在中国奴隶社会中,出现的生产生活器具总是装饰效果气象森严,各种纹饰严谨繁杂的交互组合,在我们心里映射出威严神秘的符号象征特点[2]。《左传》有记载饕餮的文字,说它:“贪于饮食,侵欲崇侈,……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3]与一般饕餮纹的森严气质不同,出土于四川的三星堆青铜器体现了诡异的气质。三星堆艺术造型手法大气、直观、简约、洗练。人面像一般是一字型嘴紧闭,神态肃穆庄严。以青铜纵目兽面具为例,兽面高82厘米、宽78厘米,最特别的地方就是两眼球呈圆柱体凸出眼眶10余厘米,下颌前伸,嘴角上扬,口阔,大象耳,小牛鼻。把兽面与人面出其不意、和谐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出土的鸟脚人像,下身穿着紧身包裙,双腿粗壮有力,长着鹰爪一样的脚爪,钳住脚下的鸟头。“人神合体”的艺术造型极为抽象,变形加工表现出威赫的力量,体现出诡异、狞厉、原始的美。

(三)宗教美术图像、符号及其敬畏感

在祖国的西藏地区有着独特的宗教美术载体——唐卡艺术。唐卡艺术有着借助图像符号来阐述隐秘佛理的特征。唐卡中,诸佛菩萨持不同的法器,显示不同的法相。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4],每个佛陀形态颇有怪异。面相上,有的佛陀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可达发际;有的佛陀白毫少许在两眉之间,柔软如兜罗绵,做法时会放出万丈光芒,并变成一丈五尺长。形体上,有的佛陀筋骨奇异,身坚实如那罗延;有的佛陀面相神奇,耳轮垂埵,眉如初月,鼻高不现孔,使人对佛像产生无比的敬重之情。

雕塑艺术还可以为我们带来畏惧感。密宗经常出现的达玛茹是用人皮人骨做成的,嘎巴拉碗是用骷髅头做成的。四面十二臂胜乐金刚佛像造像精美,金水锃亮,虽然是乾隆年间仿造,但工艺卓越。四只头分别代表降服、敬爱、增益、息灾四德;每一个面目雕刻出微略不同的半忿怒表情,即寂忿相;脸上各有三个眼睛,表示可以看到现在、过去和未来;项挂五十骷髅磬,以虎皮为衣裳。这些宗教美术首先给人以畏惧感,逐步了解领悟其中要义,看似恐怖的器物,其含义却是对生死二元概念的超越,对死亡的体悟和对空性觉悟的尊敬。还有一些图像如斩断生死的板斧、身长六臂的白玛哈嘎拉、金刚双身像,也具有近乎于恐怖的感觉。

二、美术与宗教敬畏感的联系

(一)艺术表达的敬畏感在宗教传播中的作用

最初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都反对一切形式的偶像崇拜,即不可描绘出宗教故事、教义中的形象,比如对于佛教中表现佛陀,“十诵律”里就有“佛身不可造”的记载。后来佛教开始有了神灵形象或宗教形象,原因有多种,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形象这种传播形式有直观性、生动性、可感性,易为读者、听众接受。而且在信仰者中有部分知识水平有限,不懂得文字的含义,比如藏传佛教教徒中,很多文化素养不高,对于语言文字的了解甚少,其中很多人属于粗通文字,甚至文盲,并且各民族的语言不通用,思维方式也不同[5]。即使这样,在宗教生活中,也并不影响他们可以成为十分虔诚的信徒。生活在这个以人组成的社会结构中,人与人之间需要共有的根源。宗教美术提供了人与人最佳思维联系的基础。

(二)艺术形式表达的敬畏感

在作品中,题材、主体的造型、构图,人物的布局,作品的位置都能表达一定的敬畏感。在一幅图片中,巨大的环境与背景加上一个渺小的人,足以使欣赏着在观察这幅画时,利用与画中人的共同点进入情境,面对如此浩瀚的画境自然产生敬畏感。

在建筑中,宗教建筑大都突出上升感觉,与光射相组合,使建筑弥漫非物质的心理感受。圣索菲亚教堂,拱形穹顶高达60米,直径33米,仰视其顶部,就像一个向上的通道,给人上升感觉,这种上升的力量悄悄地控制情感,有一种少有的角度,向上指向天空,不禁猜想那是什么地方。人类对未知的事物总有种恐惧感,同时又被这种通道包围了整个躯体,通过通道正向那未知一步步靠近,不敢嬉戏。四十个采光窗口在圣索菲亚教堂的底部,透过窗口射进来的光,经过彩色玻璃使室内虚幻[6]。从建筑物的外面看,整个穹顶像是在空中飘浮。

在宗教艺术中,除了造型与光的组合之外,雕塑也是宗教艺术重要组 成部分。在雕塑中存在空间与空间感两种概念,一种是物理学中的名词,一种是心理学中的名词,空间感是物理空间之外的潜意识,是不被直接创造却是物质空间的延伸与拓展。在佛教寺庙中许多佛像实际尺寸并不大,却给人以庄严和敬畏的心理暗示,原因很简单,佛像的体积与庙堂的空间成对比,造成积压。这样的设计在我们心里空间上会感觉佛像比实际要大。人在佛像面前的一种仰视也会在心理上暗示人的渺小,使人对宗教的敬畏心油然而生。

三、敬畏感在20世纪后对绘画的影响

有人说文艺复兴之后,宗教美术解体,到了20世纪更是看不到宗教美术的踪迹。此说法有些片面。自从20世纪以来,人类的精神状态在美术上也有反映。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引导着美术的主流。纵观现代主义的美术在对待人、社会、自然的关系上失去平衡,作者大多用抽象、寓意和荒诞的手法来表现心中的消极情绪、悲观失望,给人的感觉是他们的虚无主义和个人主义[7]。

但是,敬畏感是作用于心灵的。宗教敬畏感自始至终却与美术紧密结合。曾属于野兽派的画家鲁奥,结合了现代画派风格与中世纪绘画风格。他坦言他和梵·高、高更一样热爱描绘现实中的腐败,心中保持对天主教的敬畏,更希望通过复兴天主教信仰来获得精神世界的复苏。他和野兽派一样运用夸张的手法传达这种同情与愤慨。另外,20世纪的抽象派画家更多地借鉴了中世纪绘画在构图和绘画方面的“制幻功能”,更加发展了抽象化、象征化、平面化的中世纪绘画的审美倾向。

四、结 语

本文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宗教美术敬畏感。首先,从身边大量接触的宗教美术入手,从最基本的图像、符号来观察宗教的敬畏感。因为敬畏感对于宗教的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敬畏感产生的原因和深刻感受,从起源、发展举例阐述。其次,了解了这些,本文又列举了其他艺术形式比如音乐、建筑的组合带来的敬畏感,从各方面来刺激读者的心理共鸣。最后,说明宗教美术从古至今在人心里占有重要地位,左右着人类的发展,而宗教美术的精髓即在于其敬畏感。

注释:

[1] 刘帅.论宗教情感-对神灵权威的敬畏感[J].北京师范大学哲学报,2010(06)

[2] 申伟国.从符号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J].科教文汇,2008(31)

[3] 王维堤.左传-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 久美却吉多杰.藏传佛教神明大全[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8

[5] 蒋丽蕴.当代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宗教行为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1999(01)

[6] M·B·古巴料娃,A·尼左夫斯基.世界100座著名宗教建筑[M].任建华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7] 张卉.论20世纪现代主义美术的艺术宗教化倾向[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1(03)

参考文献:  

[1] 檀明山.象征学全书[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1

[2] 理查德·泰勒.发现教堂的艺术[J].李毓昭译.北京:三联书店,2010(04)

[3] 黄华新,陈宗明.符号学导读[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4] 唐纳德·诺曼.情感化设计[M].付芳秋译.北京:电子工程出版社,2009

[5] 赫伯特·西蒙.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

[6] 张浩达.基督教与社会生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 居阅时,瞿明安.中国象征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9] 米特·佛沃德,李时芬.符号与象征:图解世界的秘密[M],北京:台湾出版社,2009

[10] 黄艳群,黎旭,李荣丽.设计-人机界面[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敬畏自然教案篇4

一、课堂提问要紧抓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应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紧抓关键字、词、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探索与学习。另外,教师在进行关键词语提问时,还要引导学生把词语放到文中具体语言描写中进行揣摩和理解。如在教学《敬畏自然》一文时,让学生直接理解作者最后所说的“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这句话的含义比较困难。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为学生理解课铺垫:“作者为什么说‘人类知识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呢?”“大自然无与伦比的智慧给人类创造了什么?”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深入到课文中寻求答案,使其进一步理解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精神震撼,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理解到“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的真正含义,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在教授《桥之美》一文时,教师可以抓住“美”这一关键字对学生进行提问:“在画家的眼里,桥美在何处?”“桥的魅力在哪里?”“对桥的美有何感想和得到哪些启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桥之美”进行一番新的追寻与探索。通过紧抓关键字、词、句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提高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课堂提问要从易到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提问,并使学生做出适时思考。教师应设计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简单思考到深入思考,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如在教授《变色龙》一文时,“变色龙”源于自然界中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变色的蜥蜴,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发生的变化。为使学生准确理解文中所揭示的“变色龙”的主题,教师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的问题促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首先提问:“面对小狗咬人这件事,作者笔下的警官奥楚蔑洛夫共出现了几次变色?”此问题较简单,学生只要初读课文便会找出答案。接着进一步加深问题难度:“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而变色?”引导学生把熟读课文,找出答案。在学生思考中,最后提出中心问题:“奥楚蔑洛夫的言行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探讨、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变色龙”一词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收获知识的喜悦,为学好课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要设计对比性的课堂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对比提问,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综合判断、分析、探究、思索,提高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如在教授《背影》一文时,多数文章都在歌颂母爱,这篇却是歌颂父爱。教师可以提出:“歌颂父亲的文章一般是正面描写父亲高大的形象,而此文作者为什么却写父亲的背影,写父亲并不美观的外表和动作、写父亲很是朴实的语言呢?”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学习课文,在平实的语言中,吸取感人的力量。又如在学习了《中国的石拱桥》一文后,要求学生阅读课后文章《辞海》,同时提出问题:“《辞海》对卢沟桥的描写与课文相比多了哪些内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卢沟桥给人们带来的历史光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鲜明的对比提问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的理解深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课堂提问要随机诱导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出现停滞的时候,教师应抓住时机,及时诱导,使其在诱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和智慧。如在教授《海燕》一文时,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最后时刻,向学生提问:“海燕的形象是什么样的?”“作者赞美海燕的过程中具有怎样的情感态度?”这样不仅画龙点睛地点破文章主题思想,而且强化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的这一问题问在了最佳时机:第一,问题设在教学最后,学生对课文理解和作者情感有了一定体会;第二,学生解答不了,找出对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求知欲随之增加,使学生感受海燕的勇敢形象带给人们鼓舞的力量。通过随机诱导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活动。

总之,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正确认识提问的作用、提问的技巧和提问时需注意的问题,教师要以多角度、多层次的提问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创设出积极探究的氛围,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敬畏自然教案篇5

一、对书产生敬畏感

在小学生的观念中对书的概念是模糊的,大多数学生认为书就是故事书,所以多数学生没有把《练习册》当成一本书来看,不知道《练习册》是辅助自己学习的工具书之一,对书没有一种敬畏感,这是相当可怕的,我们知道犹太人对书是充满了敬畏。他们有着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其实我们老师在平时推荐学生购书中也不和学生说清楚,只是对学生说:“你们去书店买点练习题做做。”而不和他们说“去书店买点和自己学习相关的教辅用书看看。”所以在学生的头脑中认为“练习册”只是做的,而不是用来看的。正因有了这种错误的思维定式学生就不会把“练习册”这类辅助教学用书当成书了,也更不会想到要爱护它了。正是缺乏对书的敬畏才使学生缺乏爱它的原因。那么我们该如何去使学生对书产生敬畏感呢?从了解书的价值开始。

书是一种记录、分析、总结、组织、讨论及解释信息的、有插图或无插图的、硬抄或平装的、加套或不加套的,包含有前言、介绍、目录表、索引的用以增长知识、加深理解、提升并教育人类大脑的装置,该装置需要视觉、有触碰的感官形式存在并使用。当然面对小学生你不可能照本宣读地这样来告知他们书的概念和价值,我们可以利用学校图书室、新华书店、印刷厂等一些生活实验地,来组织学生参观交流。可以安排影像资料的学习,如“一本书的形成过程”,从纸张的制作,到编写一本书作者所花的精力,最后通过劳动者的印刷出版。通过这种切身的体验与感观,相信学生对书的价值会有新的发现和认识。他们会懂得每本书都是来之不易的,尤其是那些帮助我们学习的教辅用书,我们更应该加倍珍惜。我想通过生活实践用学生自己的感官来感受书的价值是最佳的路径。那么学生对书自然就会产生敬畏感了。当学生对书有了敬畏感,学生才会去爱书。

二、爱书从护书开始

尊重知识,爱惜书籍,是一个读书人最起码的品行修养。

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水平提高了,在学生中间再也看不到传统的包书皮,只有齐刷刷的透明塑料书套,这些书套的确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了便捷,但我觉得缺少一种个性,也间接性地剥夺了小学生有个性的护书权利。记得我小的时候学会了包书皮后经常会选择一些漂亮的挂历纸来包装我的书,还会用水彩笔精心的把自己的大名写上去,有时会故意用挂历纸的反面来包,包好后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呢!其实我们现在可以把这项传统的“包书皮”手艺传承下去,让“包书皮”成为校园的一种文化时尚,一种爱书的教学特色文化。让学生在包书皮的体验中明白护书的常识,同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掌握一些护书的基本技巧。只有当学生亲身参与了才会加倍珍惜。

当然爱护图书的方法技巧还有许多,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慢慢地给予学生。如要告诉孩子,手很脏时不能看书,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净;手上有汗,一定要擦干净;书不能折页,要学会使用书签;刚买的书要给书包上书皮,把它放在一个干净、好保存的位置;保持图书整洁,给书加注时要工整、清晰,字迹要写工整,画一些重点的标记,用波浪的符号或者横线,一定要画得很规范;鼓励孩子保存看过的图书,可以利用网络视频结合实际操作来学习一些科学的护书方法;还可以鼓励学生家长一同参与其中,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护书的行动中收获和掌握爱书的一些技巧,使爱书不成为一句口号。

三、护书习惯的培养

当对书产生了敬畏感,掌握了护书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后,还要通过一些比赛让学生感受到爱护图书的乐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自主爱书的生活好习惯。

在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习惯篇中有爱护图书的教学内容。我们大多数的教师是利用案例和实际操作来进行爱护图书的教育,学生一时的情趣比较高涨,但过后会慢慢地遗忘。那是由于后期的教学没有对爱护图书这方面进行巩固和复习。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发展的规律是“先快后慢”。也就是说,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是很快的,但以后逐渐减慢,而且到了一定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不再遗忘才会成为一种习惯。我们都知道习惯主要是通过人的言行举止等外在行为表现显露出来,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所以要让学生养成爱书的生活习惯需要循序渐进地展开爱护图书的比赛活动,这样爱书护书的好习惯才会得到延续。如在当堂操作了护书的体验后可以布置一项护书竞技赛,以周、月、季、年为不同级别的护书检验赛,主要从学生使用的学习用书开始,先以班级赛晋级再到年级最后以校来展开,得到的奖品可以是课外书或少做作业题。还可以联系校图书室或周边的图书馆开展一月一次的修补图书大赛,包书皮大赛等等。通过一系列的竞技比赛让学生在感受愉悦的同时养成一种自觉护书爱书的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就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激发学生对书的敬畏感,爱书从护书开始,让学生养成护书、爱书、爱读书的生活好习惯。

敬畏自然教案篇6

【摘 要】随着近年来 “地沟油”、“毒奶粉”、“瘦肉精”、“彩色馒头”、“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社会道德事件的持续发酵,我们不禁唏嘘也让我们深感困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人性,善恶的评判标准究竟是什么,人性善人性恶哪一方的观点更具说服力,怎么去规范人们的行为,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文章主要结合前人的相关理论,来论证人本有善的种子,却要靠后天外界环境的引导与熏陶,自我的敬畏与约束,才能实现善的观念和行为,这对当下的中国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善;恶;人性;人性善;人性恶;敬畏

一、善与恶的概念

(一)善的概念

善,是人性学和伦理学研究的中心议题。在汉语中,对“善”有多种解释,从伦理学的意义上,“善”指善良、善心、善行、慈善,是心地仁爱、品质醇厚,其反义词是“恶”。在先秦时代,中国先贤就提出“可欲之谓善”即人的欲望得到满足,《论语·子路》中解释道:“不如乡人之有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只是普遍意义上理解的“善”。“善”经常与“良心”相联系,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对其解释道:“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善”在双解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英语中解释为:good,符合道德的;正派的;高尚的。

在拉丁语和希腊语中,“善”由“勇敢”一词转化而来。亚里士多德一开始就将善定义为某人或某物活动的目标,意图或目的,称某物为善,就意味着它在一定条件被人追求的和人的目的之所在。《百度社科》善的定义为:在被动个体自我意识出于自愿或不拒绝的情况下,主动对被动个体实施精神、语言、行为的任何一项的介入,皆为善。善的哲学定义:善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对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的特殊性质和能力,是人们在与具体事务密切接触、受到具体事物的影响和作用的过程,判明具体事务的运动、行为和存在符合自己的意愿和意向,满足了自己生理和心理需要,产生了称心如意的美好感觉后,从具体事务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有别于恶的相对抽象。

综合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各个学派、各个学科的观点和论述,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善是人们所颂扬、赞美、追求和肯定的,一种内在价值和固有价值,是人们都喜欢且乐于内化为己的一种人类自身的规范。

(二)什么是恶

在很多的字典里都解释为与“善”相对,非“善”即“恶’。在中国的古语里有:凶、假、丑、坏、害、的含义,中国儒家的孟子用“义”作为善与恶的分界。中国伦理思想中,有关善恶的来源问题多有“义利之争”。先秦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荀子等人为,行为的善恶在于人本性的善恶。西方哲学思想是中主要是将个人的善恶与灵魂与神的意志相联系起来。中西方论证理解的不同,这就从侧面论证了马克思伦理学中,善与恶反映在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中的人们的利益和实践活动的要求。

善与恶是一对矛盾,二者具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没有善我们就不能说恶,反亦如此,二者互为彼此存在的合理性前提,善与恶就是一个对立的命题。

根据善的程度可以分为:至善(也叫纯粹善)和实践善(也可以说是形而上之善和形而下之善)罗斯认为,“善”主要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作为手段的善”与“作为目的的善”或“自在之善”,就实践的观点来说,纯粹善是不存在的,更多的是实践善。就目的和最终的结果来说有下列几种情形:(1)无私利他是至善;(2)为己利他,是一种基本上的善;(3)单纯利己,这是基本的善;(4)纯粹害己,是最低的恶;(5)损人利己,这是基本的恶;(6)纯粹害他,这是至恶。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实际,大家都能有自己的判断依据,并得出相关结论。

二、人性的概念

“人性”,顾名思义,由“人”和“性”构成,“人”就是人类,“性”就是属性,是不能脱离主体人而存在的东西。简而言之,“人性”就是人都具有的属性。如果按照人性的这个定义,也就意味着:人性是一个人生而固有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三字经》写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百度社科》这样定义人性: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层面,而是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这一论断却有着严重

的逻辑错误,人的本性应是与身俱来的东西,在不受后天影响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自然特征,后天的社会影响只是对人的本性的激发和引导,却不能将这种激发和引导就理解为这就是人的本性,这是不科学的。

三、人性善、人性恶

关于人性善恶的话题在中国自孟子、荀子提出自己的观点后,国内外不同流派的不同学者持不同的观点。大体上在中国“人性善”是主流,而在西方“人性恶”占据主导地位,人得一生都要不断地做好事来赎罪,其提倡的原罪说与中国的性恶论有相似之处。性善论者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持性恶论者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两派观点鲜明对立,谁也不能说服谁。德国著名的辩证法大师黑格尔认为性恶论比性善论伟大得多。国内是由张岱年提出来的性善论要比性恶论更伟大。

孟子和荀子同属于战国人,排除个人因素,他们有着同样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而荀子则说:“今之人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争夺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而孟子却说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荀子认为,人的好利本性发展成了恶,这是人性的必然;孟子,提倡性善与仁政结合,统治者就能统治好天下。他们各自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或是各自对人性的信仰。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社会属性高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每一个人在萌芽状态,每一的人的社会属性都得靠后天的锻炼和培养。如果片面的认为人性是“善”,我们就不需要圣王、礼义,老师仅“授业”就足矣,可是这显然是与我们现在提倡的教师职业观是相悖的。如果人性是“恶”我们一生下来就是丑恶贪婪的,其实是将人的趋利避害的自然属性混淆为了人性恶,而且从后天行为的恶为依据,推出先天恶的观点,这显然也是不合理得。中间派告子的:人无恶的观点也只是将人的自然属性高于了社会属性,认为人的社会属性是在自然属性之上的,这与我们传统的社会属性高于自然属性的观点是相悖的。我们公共政策和外交政策都是建立在理性地权衡利弊之上的,他们不可能为了善而放弃利益,国家间表现得尤其明显,这时好像人性恶要伟大一点;而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却产生于压迫剥削的资本主义社会,这时人性善好像又是更胜一筹,足见片面的认为人性善与人性恶都是不合理的。  四、善恶源于后天的培育

人类社会总是在善恶这对矛盾作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善与恶,其实就是人的本质的两个方面,人的社会属性的最主要矛盾。人们的善恶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敬畏、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和实践。

(一)人类善恶来源于敬畏

苏联学者谢苗诺夫,通过对大量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认为:“原始人最初的规范是禁忌,了解了禁忌的实质,我们就了解了人与动物的界限”。人的敬畏来源于后天社会生活的培养,人刚刚处于萌芽状态时是无所谓敬畏的。人的社会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尝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被伤害、为自然界各种自然现象所惊奇,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长辈的经验的传授和外界诱导。这种敬畏来自于人个体自身的经验和长辈们的经验,很显然这种敬畏不是简单的自发形成的,而是与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文化息息相关。

1. 敬畏自然。在原始社会,在私有制出现之前,人类没有剥削和压迫,人类处于原始的状态。人们对于自然和自然规律的敬畏,使得人们聚集起来群居生活,依靠大家的力量来维持着自生的生存和延续,人们怀着敬畏研究自然和自然规律,但又不能完全解释自然,就使得神话、宗教、封建迷信、自然科学和哲学应运而生,人们懂得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与自然抗争的,原始人就懂得群居生活,大家群策群力,一起共享食物,那时没有恶的市场。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大地增强,人类与自然逐渐分离,自然对人们的影响逐渐削弱,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提出来“人定胜天”、“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人是最伟大的动物”等口号,“人类中心主义”思潮开始泛滥,便开始随意的毁坏自然、污染环境,这是对自然敬畏严重缺失的必然。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类不得不为自己的恶行买单,大气污染、各种疾病、生态失衡、酸雨等问题频频发生,我们人类又不得不开始审视自身,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张的口号也随之出现。

2. 敬畏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严重削弱,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也就退居其次,对人类自身影响最大的是人类社会。到了现代人们越是感觉到人类社会力量的巨大,不同的民族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敬畏,中国和美洲不同的图腾崇拜不同的天神,西方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的佛教等其实质都是对文化的一种敬畏。

文化和道德对人们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就像自由、平等、博爱对全世界的影响,出于对这种力量的敬畏,这与当下一国即使出兵占领了他国,也不敢宣布这是他的领土或是殖民地是一样的。许多人不敢犯法,是出于对国家强制力的一种敬畏;人类要穿衣服才能出门是对于社会舆论和传统道德的敬畏等等。但是对于一些甘当“钱”、“权”奴隶的人来说,他们的敬畏让渡给了人类欲望,所以拜物教主义就大行其道,人们的善就损失殆尽。从这个意义上说敬畏的缺失是罪之首、恶之源。

(二)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善与恶反映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的人们的利益和实践活动的要求。善恶观念是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评价善恶必须是与是否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为标准。善和恶是人类历史的两个方面,对金钱和财富的追求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真善美的追求促进了人类精神文明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善与恶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只是其作用的方向不同而已。所以脱离了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关系和实践来谈善恶,是没有科学依据和标准的,就像我们今天不能要求原始人懂得真善美,亚里士多德懂得使用电脑,牛顿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一样。

1. 不同的阶级不同人群对善恶标准不一样。文化、政治都是为阶级服务的工具,善与恶的标准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是不一样的,有这鲜明的时代色彩。封建社会,地主利用土地压迫剥削人们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善,农民看来是一种恶;资本主义社会,追逐金钱压迫无产阶级和农民,在资产阶级看来是一种善,而在无产阶级和农民看来那就是一种恶;有的人为了自己的贪欲残杀犀牛,偷猎者认为这是一种善,而对于犀牛和环保主义者那就是一种恶等等,这些我们都不难理解,人们总是在为自己采取的行动寻求合理理由,只是大家的理由不同而已。

2. 不同的实践对善恶标准不同。人们总是生活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中,就是同一时代的人也有不同的生活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善恶标准,如同封建社会提倡男尊女卑、三纲五常,而今天却猛烈抨击。

五、启示

人生而如白纸,出于自身生理的需要适当的索取不能称为恶,善和恶是人们基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评判,以行为的善和恶来反推人本性的善和恶的逻辑是极不合理的。面对“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彩色馒头”、“彭宇案”“小悦悦事件”“马加爵杀人案件”等社会事件和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冲突、种族歧视、信仰危机等问题,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对人们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其向善的本性和愿望,外界制定的一整套社会规则和规范去正确引导和激励,从而实现善的行为和结果。

参考文献

[1] 休谟著.关于运译人性论[m].商务印书馆,1980.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3] 张岱年.如何分析中国哲学的人性学说[j].北京大学报, 1986年第一期.

[4] [苏]谢苗诺夫.婚姻和家庭的起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敬畏自然教案篇7

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成为交流的主体和互动学习的主人,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机动地采取各种形式组织教学。例如,在组织综合实践课“成长的快乐”教学时,笔者采用的方法就是分小组收集资料,让学生把自己小时候不同年龄段的照片收集起来,分小组讨论,小组总结,小组发言,最后各小组将本组认为最有趣的照片选出来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与全班同学交流。此活动合作性强,学生体会深刻,有助于提高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又如,在讲解“中国石拱桥”一课时,笔者首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供不同形状的石拱桥图片;然后让学生试着将图片分类,并说出图片的特点,使学生在不同分类的基础上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最后让学生从图片中任选自己喜欢的图形进行比较,共同探讨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共同讨论交流后汇报,这样就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新的知识。教师创设的合作机会既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它使组内的每个学生都有亲自动手的机会,都有所收获。

二、课堂教学中注重合作的有效性

初中生自主能力较差,因而在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教师要精心组织,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要取得合作探究的实效,建议采取以下方法。一是精心选取值得合作探究的问题。如《羚羊木雕》中“是金钱重要,还是友谊重要”,《愚公移山》中“愚公和智叟到底谁智慧谁愚蠢”这类问题就没有合作探究的必要。还有一类情况,所提问题其实是“伪问题”,如“假如‘我’不主动喊母亲一同去散步,母亲会怎么想呢”(《散步》),又如“如果你是柳宗元的朋友,此时应该怎样劝慰他呢”(《小石谭记》)等。要选取那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有助于学生发展智力、训练思维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二是及时捕捉课程生成资源,为我所用。笔者讲授《敬畏自然》一课时,其中“研讨与练习”有一问:“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有学生回答:“这和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意思一样。因为大家彼此都是平等的,你伤害别人,别人就会伤害你;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我们以前对自然伤害得太深了,所以遭到报复,今后敬畏它,它就会敬畏我们。”这个回答别有新意,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联系起来,属于课程生成资源。教师及时捕捉这一资源,并进一步将之拓展联系到师生关系、学生关系、家庭关系层面上,然后要求以该同学的回答为“样本”作为这一问题的“答案”,各自组织文字作业。毫无疑问,这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影响深远,作用巨大。

三是认识到学习团队的组成不要拘泥于形式,应灵活操作,可以是同桌,可以是前后位;可以是小组,也可以是整个班级。面向所有学生进行的合作探究其效果也同样好。同理,几个人聚在一起是一种方式;大家倾听一个人发言,然后予以附和、补充、辩驳、纠正,也是一种方式。

四是对于四人小组这样的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要有所规划。这次针对这两三个小组,下次针对那两三个小组,深入进去,参与其中,询问一下,关注一下,谁主讲,谁补充,谁概括,谁记录,人人都要有事做。教师的深入和参与对合作探究的有效性意义重大。一个学期下来,班级的每个学生都受到了教师多次的询问和关注,这无疑对学生的成长、方法的习得、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总之,教师一定要将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树立为自己的一个教学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反思中不断总结,至于教学中具体采取何种形式,要根据课型和学生学习状态灵活运作,而不必拘泥于形式,束缚住自己的手脚。

敬畏自然教案篇8

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人民。严以用权、用权为民至关重要。首先,在思想上:

1、必须敬畏权力。要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敬畏就是心怀敬重并持以畏惧。古训说:“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态度。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心中就有了准则和规范,遇事就会有所顾忌,三思而行;如果心里“无所畏”,做事“无所惧”,也就离犯错误不远了。一个党员干部,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才能恪守做人之本、为政之德,才能作出一番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政绩,也为自己身前留下一个好口碑,身后树起一座真丰碑。

2、权力不能任性。“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这是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讲的一句话,引发了社会广泛热议。总理的话是警告掌握着权力的各级政府官员,当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切不可任性滥权、。党员干部应该从思想根子上解决好“为谁当官、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时时刻刻自警自励,正确行使手中权力,严格按原则、规矩和程序办事,始终做到仰不愧党,俯不愧民,内不愧心,外不越矩。在行使权力时更要慎之又慎,以负责的态度科学决策,倾听民声、尊重民意、爱惜民力,一切以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

3、权力必须监督。监督不力必然导致权力腐败。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自视特殊,不愿接受监督,刻意规避、干扰甚至对抗监督。监督是最好的“防腐剂”。我们财政干部要在资金使用安全、高效上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监督机制。要严格审核项目的合规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监督过程中要创新监管机制,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和新任务。

1、加强学习,坚定信念

纵观任何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无不是放松了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所致。腐败分子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就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金钱、名利的诱惑下,放弃了对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出现了“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想索取,不想奉献;只讲钱财,不讲原则”的不良信念。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自己要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学习中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警省能力,不断增强自身拒腐防变能力。

2、强化廉洁从政意识,做严格自律,廉洁从政的表率

在实际工作生活中,一要能顶得住歪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一些歪理邪说在社会上流行,在正确使用权力时,就必须提高觉悟,坚定信念,增强自身免疫力,真正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大是大非不糊涂,党性原则不丧失,不被歪理邪说所俘虏。二要耐得住清贫。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并且特别注意处理好“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因为社会发展总有个过程,总要经过从少数人富裕到共同富裕的阶段,但这个阶段我们不能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要抗的住诱惑,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特别要慎重交友、慎重用权;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声誉。

3、敬业爱岗,乐于奉献

要立足本职,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自身履行职责的能力。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真诚公平的对待人,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强化奉献意识、增强宗旨意识。深怀爱岗敬业之心,切实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沾的东西不沾,不该做的事情不做,以良好的形象取信于人,不贪图便宜,不斤斤计较,多做事,做实事,做好事。认真转变思维方式,积极探索财政工作新模式和新方法。

4、带头遵纪守法

党的纪律、各种法律、法规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在纪律面前没有特殊党员和特殊干部,作为党员干部更不能等同于一般干部,必须严格遵守,模范执行各项党纪国法,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群众,取信于组织。同时,要自觉地接受监督,而决不能漠视甚至规避监督。

强调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因此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

一、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干部必须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不越轨、不越底线。坚持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党言党、忧党、爱党、兴党、护党。

二、做经济上的“清白人”。古人云:“廉,清也”。我们要按照“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和良好心态。从自身的生活作风抓起,从细处着眼,从司空见惯的小事和小节抓起,加强世界观改造,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蚀。树立民主意识,自觉主动地接受组织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把监督看作是促进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在经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自我约束,作廉洁自律的表率。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清正廉洁转化为行为习惯。

上一篇:世博英语范文 下一篇:小兵过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