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 敬畏生命

时间:2022-08-24 12:49:46

敬畏自然 敬畏生命

[摘要]仅欧茨小说《大瀑布》书名本身就可以引起读者关于自然的无限遐想。小说展示了一个由人与自然构成的、和现代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深邃而丰富的伦理世界,揭示了人与自然息息相通的关系,反映了自然对人类的重大影响以及重返与自然的和谐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大瀑布;自然;生态伦理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有一位杰出的女作家的话,那就是乔伊斯・卡罗尔・欧茨。”颇具权威的《科尔库斯评论》说:“这(《大瀑布》)是迄今为止她最好的作品――也是一部代表作。”

《大瀑布》讲的是一个结婚才一天的新娘阿莉亚,在大瀑布的蜜月旅行中失去了她的丈夫,因此成了“大瀑布的寡妇新娘”。接着,一位年轻富有、英俊潇洒的青年律师德克・波纳比闯入了她的生活并给了她完美的婚姻。然而,年轻的律师出于正义卷入“爱的运河”案件,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阿莉亚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继续着关于爱、关于自然、关于命运的思考。这部作品的丰富性使读者有充分的自由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鉴赏,如果我们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对《大瀑布》作深入的透视,就可以发现一个由人与自然构成的、和现代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更为深邃而丰富的伦理世界。

《大瀑布》这个书名本身就可以引起读者关于自然的无限遐想。

故事背景正是著名的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北美尼亚加拉大瀑布,这个绚丽多彩而又神秘莫测的背景令人震撼,因为从1900年开始,这里就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自杀天堂”。一百年来,大瀑布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如此神奇,如此魅惑,如此锐不可当,使人不由得生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小说的第一句话即展示了尼亚加拉大瀑布的神秘色彩,让读者充满了阅读悬疑小说的紧张:“有一个人后来纵身跳入了马蹄瀑布。没人知道他什么时间跳的、也没人提。”原来,1950年6月12日,在纽约州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彩虹大酒店,当结婚才一天的新娘阿莉亚早晨醒来时,发现了丈夫留下的神秘纸条。她从警方得到残酷的消息:一个酷似她丈夫的人于当天清晨纵身跃入了马蹄瀑布。阿莉亚痛不欲生:“我这个新娘,一天之内就成了寡妇。”

有着科学和神学信仰的优秀青年、阿莉亚27岁的丈夫吉尔伯特,终于在新婚后的第一个早晨奔向了他的生命之路,他放弃了对搜寻化石的热爱和对上帝的热爱,听从了大自然神秘的召唤,带着“一种轻蔑的致敬”和“一种公然反抗的致敬”完成了自己在人间的最后一跃。

欧茨似乎无意于过多追溯吉尔伯特的死因,但她指出了主人公“科学之路”和“信仰之路”的内在矛盾:在寻找化石的征程中发现的6500万年前的化石和基督教创世纪中6000年前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相距甚远。于是,这个神学院的优秀学生对基督教信仰产生了深刻怀疑:“如果‘信仰’是基于无知,那它有什么好?”事实上,作者正是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自己对宗教及其人类中心主义的怀疑。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特别是基督教问世以来,人类中心主义开始统治世界。基督教的《创世纪》 (Genesis)记载上帝创造了万物并按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派人类管理这个世界,人是优越于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存在。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优越感越来越强,对大自然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由远古时代对自然的顶礼膜拜变成了现代的颐指气使,征服自然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然而,自然从没有俯首听命于人类的征服,而是处处以它自己的方式征服着人类。

普里什文在《大地的眼睛》里指出,“我们无条件地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君主’”,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财富,使之有益于自己,但还不知道,这是我们在控制大自然呢,还是恰恰相反,是大自然迫使我们服从他的规律。”阿莉亚的女儿朱丽叶像哥哥一样,从小就十分想念在自己年幼时即已身亡的父亲,她经常会在冥冥之中听到来自大瀑布的父亲的呼唤,那种声音焦急、亲切而又清晰。她想寻找他靠近他,想沿着父亲的声音感受他的灵魂。终于在父亲的忌日这一天,她来到了瀑布的栏杆边上,两手紧紧地抓着湿湿的栏杆。瀑布里的声音吸引着她,她一点也不难受,更不是因为伤心或悲痛来到了这里,只是,她感到这是她该来的地方,是美好的地方,是可以安置灵魂的地方。最终朱丽叶的灵魂和大瀑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欧茨在此表达了这样的主题:自然是有生命的,在强大的自然面前,人类是这样弱小和无助而又和自然息息相通。我们无法控制自然,我们也无法离开它。

小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爱的运河”,从更深刻的角度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以及自然对人类的重大影响。

男主人公德克‘波纳比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并且年轻英俊、事业有成,是当地法律界有名望的律师。他对在大瀑布中失去丈夫的寡妇新娘阿莉亚一见钟情,很快组成了幸福的家庭。一次偶然,他接触了一桩黑幕重重的工业污染案,并勇敢地做了受害人的律师。随后,他的生活卷入厄运。

作者描述的这桩工业污染案件是确有其事的,那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爱的运河” (Love Canal)。“爱的运河”又译为“乐甫运河”,该地方位于纽约州北部,原先是一处化学物质填埋场,于1953年改建为居民区。当地的居民并不知道他们的家园和学校是建立在有毒的垃圾场之上的。作者以深入的笔触讨论了这一历史事件。

小说中,“爱的运河”事件是以“奥谢克案”开始的。一次大雨中的邂逅,使德克了解到妮娜・奥谢克的故事:她所居住的科文庄园,有严重的化学污染。她的父亲54岁时死于肺气肿,肺里有许多铁屑。小女儿3岁的时候死于白血病。出于对受害人的极大同情,德克开始着手调查这个案子,发现了盘根错节的秘密,以“爱的运河”为中心的大面积地区,存在严重污染。这个案件牵扯到法律界、教育界、金融界的众多人物,主要污染者斯万化学公司的前身,甚至和自己的父亲有着密切关系。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激烈展开了,德克・波纳比最终失败,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也是人类为工业文明付出的巨大代价。

19世纪以来,人类的工业生产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性的生态危机。到了20世纪,工业和科技文明对自然的征服和破坏,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爱的运河”正是这种破坏进程中的一个缩影:污染严重的化学物质被掩埋在幼儿园、学校和居民区的地下,人们长期生活在化学物质的毒害中。可见,人类欲望的增强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身心健康造成怎样巨大的伤害。

“这些交汇在(隐秘的、填好的)爱的运河的街道上,到处都是奇怪的疾病,而且患病率与这个城市其他地方或美国普通的地方相比,高得惊人。流产,出生的畸形儿。精神错乱,中风。心脏病,呼吸疾病……癌症!各种各样的癌症……”

这些触目惊心的疾病,正是人类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旗帜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掠夺自然、蹂躏自然所造成的极端 恶果,对大自然的摧残使人类自己陷入了灾难的深渊。正如德克。波纳比所说:“这不是一条运河,永远也不会是一条运河,而且,它和爱一点关系都没有。”人类为了追逐经济利益,吝于给自己赖以生存的大地赋予任何关怀,最终只能危害同类。《大瀑布》向工业文明发出了强烈的质疑和激烈的批判。

生态伦理学的创始人利奥波德在他的《大地伦理学》中认为,人类必须重新考虑人们作为自然界的成员和公民的角色,人在自然界的恰当地位,不是一个征服者的角色,也不是一个根据个人利益或经济利己主义作出有关环境决定的经济企业主的角色,也不是人类家庭成本利益计算者的角色,而应当是大地(自然界)共同体中一个好公民的角色。人类应该尊重他的生物同伴,而且也以同样的态度尊重大地社会。

在经历了自然的考验与命运的轮回之后,小说的“尾声”部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明的寓意:重返与自然的和谐。

1978年9月21日,在德克・波纳比去世十六年之后,一场别具纪念意义的追思会在美丽的风景公园举行。那是一个温暖的下午,“虽然根据日历现在该是秋天了,尼亚加拉大瀑布地区的天气却很温暖、明媚,像是夏天。”此时,爱的运河案已以经不断被提起要翻案,居民协会的人数更多了,律师和支持者也更多了。报纸上的头版头条已经印上了德克・波纳比当年的照片,他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英勇无比”,“超前于时代的悲剧人物”,“正义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智力超常、精神高尚的律师,他被一个由化学公司的金钱、政治、司法腐败以及人们早年的‘生态无知’结成的邪恶联盟‘残忍迫害、追杀致死’”

虽然“北边安大略湖上有层层黑云”,但天空毕竟是晴朗的。生活也如眼前的景色,终于呈现了曙光,尽管代价有些沉重。风景公园里,空气清新舒适,音乐曼妙怡人。黄铜管乐弹奏的普塞尔庄重活泼的五重奏,美妙中掺杂着一丝忧伤。然而,忧伤过去,到了最后一个乐章终于欢快生动起来,尽显出美国式的乐观主义。德克心爱的儿子罗约尔兴奋地意识到,土壤、水、岩石,这些神秘活力的东西对自己是那样有吸引力。他为自己是德克・波纳比的儿子而感到自豪,为波纳比这个曾经给他带来屈辱的姓氏自豪!

在90分钟的追思会上,“太阳时不时钻进碎片般的浮云中,很快又探出头来。大峡谷上面出现了彩虹”。更为美妙的是,“观众中突然出现很多发光的黄色小徽章,上面印着‘支持洁净水’运动”。

不是吗?“人们想征服别人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要让一滴水永远不干涸,就让它流到大海中去。人类从自然中产生,也必然要回到自然中去,重建与自然的和谐。法国思想家阿尔伯特。施韦泽认为,人类感情的最基本的事实是,“我是个要活下去的生命,我是众生之一员”,由此,就要敬畏每个想生存下去的生命,就像敬畏他自己的生命一样。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何不该如此呢?

上一篇:返璞归真的现实主义剧作 下一篇:李安电影《色·戒》的写情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