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来历范文

时间:2023-09-29 07:46:18

风筝的来历

风筝的来历篇1

风筝,我国南方称“鹞”,北方称“鸢”,其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风筝”一词始见于五代,明代陈沂《询刍录》记载:“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此后,“风筝”一词沿用至今。据史料记载,风筝最早用于运载、通讯等军事领域,大约唐、五代时期,风筝逐渐转变成为一种供人娱乐的、技艺性很强的玩具,至北宋时期在民间普遍流行,南宋甚至还出现了以放风筝著称的艺人。明清时,风筝更加普及,已经成为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

在我国风筝的发展演变历史中,形成了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四大风筝产地,其中尤以北京风筝最为突出。较之其他产地,深受皇城文化影响的北京风筝,在达到放飞功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风筝造型的美观和谐与画面的吉祥寓意,极大地增强了风筝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因此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风筝文化。

哈氏风筝是北京风筝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清朝末年,历经四代传人,迄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历史。哈氏家族祖籍河北,回族人氏,其祖上考中武状元全家迁入北京,后来家族破落,曾先后从事过建筑、餐饮、洋行等,清光绪年间在北京琉璃厂开了家回民饭馆,业余时间制作风筝出售,由此名声渐起。1939年孙殿起著《琉璃厂小志》载:“哈记风筝,在琉璃厂中间路北仁威观。案:近数十年,以哈记制售之风筝为最著。”—百多年来,哈氏风筝历经四代人的传承发展,由最初的节令性极强的维持生计的“玩意儿”,演变为今天精美绝伦的民间艺术品,从而在北京的风筝流派中独树一帜,极具代表性。

哈氏风筝的开创者哈国梁(1828-1903),最初以制售灯笼为业,后因喜爱玩风筝,遂开始销售别人扎制的风筝,在此期间自学风筝的扎制技艺。因大风筝售价较高,其所制作的均为此类,从而奠定了哈氏风筝的发展基础。

第二代哈国梁之子哈长英(1867-1946),自幼随家中长辈学习风筝制作,加之本人善于钻研,制作技艺愈加高超,在北京城的名声也越来越大。1903年,美国教授罗福购买了哈长英制作的4件硬拍子风筝——双鱼、钟馗、香炉和莲花葫芦,并将之带回国,现藏于美国旧金山自然博物馆,成为现存历史最久的哈氏风筝实物。1915年在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哈长英制作的蜻蜓、蝴蝶、仙鹤、花凤等4件风筝获得了博览会银奖,自此,哈氏风筝名声大振,自成一派。当时北京城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进北京逛厂甸儿,玻璃琉璃大沙燕儿。”“大沙燕”指的就是哈家的瘦沙燕风筝。哈长英制定了风筝各种骨架的规格比例标准,为哈氏风筝后期各类型多样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首创的“打伞”风筝是最早的可折叠风筝,串旗筝也是他的一项创举。哈长英还研究创制了哈氏风筝的许多独特工艺,如抗强风特性、“膀尖前翘、后心贴地”的反背弓骨架设计、加“背条”的骨架强度增强方法等。哈长英对哈氏风筝工艺的改良,使其在放飞性能上大为突破,超过了其他风筝流派。

哈氏风筝的第三代传承者为哈长英的六个子女:哈魁斌、哈魁寿、哈魁亮、哈魁光、哈魁明、哈晶漪。他们自幼受家庭熏陶,在风筝扎放技艺上均各有所长,其中尤以哈魁明的制放结合技术最为全面,并成为最终继承祖业者。哈魁明(1916-1993),幼时即随父学习风筝扎制技艺,二十岁左右已经相当全面地掌握了哈氏风筝制作中的“扎、糊、绘、放”四门技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和“线”二者的重要性,将哈氏风筝的技艺体系发展为“六技”。哈魁明一生醉心于风筝艺术,不但全面继承了前代的技艺,还通过自己的研究与实践,丰富和完善了哈氏风筝的艺术文化内涵和理论总结。他开创性地提出:依据风筝的骨架结构和所适应的风力范围,将风筝分为类的分类方法,即硬翅类、软翅类、硬拍子类、软拍子类、软片类、伞翼类、串类和立体类等。他还依据自身经验写成了名为《筝践》的笔记,其中记载了大量风筝扎制技艺要诀及相关民俗,并有手绘哈氏风筝图谱百余幅,图文并茂,对哈氏风筝的传承起到极大作用。他后与其子哈亦琦合著《中国哈氏风筝》一书,该书分别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和美国旧金山书局出版发行。

第四代哈亦琦(1954-),自幼接触并喜爱风筝,1977年正式随父学艺,现为哈氏风筝的唯一传人。多年来,哈亦琦潜心于哈氏风筝的继承和发展,随着自己视野的拓宽和艺术修养的提高,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对哈氏风筝的艺术风格进行突破创新,设计制作了一系列新型风筝,极大地丰富了哈氏风筝的种类。他在色彩运用上亦大胆改善,力求适应新的审美需求,尝试运用几何图形、二方连续、渐变色、青花瓷、民族图案等多种元素,使装饰效果更加强烈。这些改变,为传统的哈氏风筝注入新的血液,扩展了发展空间。此外,哈亦琦在父亲对哈氏风筝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精简,确定为七大类型,总结了大量哈氏风筝文字资料,并绘制了近百幅历代哈氏风筝样式图谱,此工作仍在继续中。为适应现代社会市场需求,他还发展了以观赏为目的的小型风筝。目前除继续哈氏风筝技艺的传承和研究外,哈亦琦还担任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玩具协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等诸多社会职务,为北京民间艺术的推广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分类及艺术特点

风筝由于其造型、工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各派根据其自身特点所采用的分类方法不尽相同。哈氏风筝则根据基本骨架结构、起飞性能和适应风的范围等几方面综合因素,将风筝分为七大类,在这七大类中又可细分为多种骨架形式。

1 硬翅类

凡骨架中含有翅膀结构,且翅膀边缘为竹条扎成框架者均属于此类。硬翅类风筝骨架是靠两翼飞行的基础骨架,在此基础上又根据设计及题材的需要,派生出沙燕型、米字型和多硬翅型等多种骨架形式。

风筝的来历篇2

关键词:潍坊风筝;起源;审美特点;发展

风筝在中国可谓是历史悠久,相传最早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其实风筝真正的起源已经无法证实,最早的风筝并不是玩具,而是用于军事、通讯上。唐代晚期,因为有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风筝”的叫法。还有一些民俗学家说,风筝是古人是在清明节前后怀念世故的亲友,所以在清明节鬼门短暂开放,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传送给死去的亲友。不管怎么说,如今风筝流传下来,并家家习以为俗。

潍坊市被世界各国推崇为风筝之都,是中国著名的风筝产地,明代就已经出现轧制风筝的艺人,清代放风筝习俗开始流行,风筝艺术达到鼎盛阶段。道光年间,郭麟吟清明的一首竹枝词描绘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郑板桥有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这里的“纸花”指的就是风筝,因为风筝又叫做“纸鸢”这首诗就将清明节潍坊风筝满天飞的情景描绘出来了,特别是春暖花开之时,风筝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项运动。《潍县志》也记着:“清明,小儿女作纸鸯,秋千之戏,纸鸯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之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惟妙惟肖,奇巧百出。”每逢春天,潍坊的天空鸢飞蝶舞,一只只风筝放飞在云端,一条条银线纵横在天空。潍坊的风筝以其独特的题材,生动的艺术造型,精巧的扎制工艺,鲜明的民间色彩,突出反映着潍坊风筝的地方特点,历来受到中外风筝爱好者的青睐。

1 风筝的实用性

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认为,从民俗史上来说,放风筝的原始意义,是具有巫术性质的,其最初的寓意是放飞病痛、邪恶,将一切不祥的东西放飞于天空,随风筝飘走。潍坊最具特色的龙头蜈蚣风筝的“龙头”,以前也曾经被做成一个“鬼头”,春天,人们把风筝放到天空,剪断放走,意味着放走旧年的灾祸晦气。表达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和祝福。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有一段记述多病的林妹妹用风筝放侮气的情节:暮春时节,风飘柳絮,林黛玉等众姐妹在大观园内放起了风筝。而曹雪芹本人也是一名扎制风筝的高人。

风筝的内容和题材丰富多样,承载着人们的感情,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它因物喻义、物吉图案,将情景物融为一体,因而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例如:“蝙蝠”。蝙蝠因与“遍福”、“遍富”谐音,尽管它形象欠美,但经过充分美化,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以丰富的寓意、变化多姿的图案,体现了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

2 风筝的审美特点

2.1 色彩搭配

风筝的用途主要是用来放飞到空中,离地面几十米或几百米的高度,为了能够便于观看,风筝的颜色一定要鲜艳,颜色对比要强烈。色彩是最能区分各民族各地域美术特色的一种重要标志,突出反映着民间艺术的地方性,潍坊风筝的用色基本使用四种颜色:品红、槐黄、品绿和锅烟子黑色。四种颜色对比是很强烈的,民间艺术家制作风筝多是靠经验和实践,以纯色为主,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富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潍坊风筝在绘画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自然形成了基本的两大类。一种是色彩淡雅的文人国画风格,这是自近代以来形成的一个风筝绘画流派,它在绘制上有独具的特点,观赏价值极高,曾多次在风筝比赛中为潍坊争得了荣誉。另一种是色彩浓艳的民间传统绘画风格,龙头蜈蚣风筝即是这种传统风筝的代表作。它的色彩特点形成,与潍坊民间的绘画有直接关系。并受到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影响,色彩鲜艳,大的色块涂抹,对比强烈明快,远观近看皆宜。

2.2 造型题材

潍坊风筝在结构和造型上是非常严谨的,讲究工整,对称和均衡。风筝的造型和结构都是源于自然,模拟自然,风筝艺人们根据大众的审美需求将自然景物或者动物夸张变形,形成千姿百态,丰富多变的风筝形象。地域特色明确,造型独特,形象逼真,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动物植物形象都很经典,人物的造型基本借鉴和采用了木版年画中的“男性形象粗壮健美,女性形象婀娜多姿”的手法。动植物造型更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例如最具特色的“龙头蜈蚣”风筝。

1986年3月,民间艺人杨同科与儿孙共同创作了长达350米的龙头大蜈蚣风筝,成为第三届潍坊风筝会场上的焦点,引起了全国全世界的关注,蜈蚣头风筝也成为潍坊风筝的象征性代表。勤劳的潍坊艺人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追求,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将龙头和蜈蚣的躯体倏然变成一条长龙,让艺术得到升华,令人耳目一新。集龙头和蜈蚣为一身在这里,人民自己创造的艺术品不再是仅有实用价值和观赏功能,还寄托着人们的某种思想感情和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试想,龙和蜈蚣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可风筝艺人却硬是把它们联结在一起,并给予一个顾名思义的名字“龙头蜈蚣”。这无论从造物法则上还是称谓上都是有些矛盾的,但只要从劳动人民的文化心理上去分析,就比较容易理解。我国人民历来把龙视为至高无上的神灵,蜈蚣在潍坊民间又传说是龙的子孙,因此,风筝艺人取龙头为首,以蜈蚣作腰节,构成了龙的风筝。这样一条龙头蜈蚣风筝,与人民群众吉祥如意的传统观念相吻合,因而一经问世即被人们所接受。

3 潍坊风筝的发展及启示

2006年6月,经国家文化部批准“潍坊风筝”被正式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当地政府也非常重视风筝的继承和发展,建造了专门的风筝博物馆,自1984年开始,每年的4月20号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节”。

潍坊风筝作为民间艺术的代表之所以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正是因为其重视传统,注重发挥民间艺术与地方特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走了一条审美功能,实用功能与发展经济效益的良性发展道路。潍坊风筝已经成为潍坊人的文化艺术的象征,它将不断适应新时代的人们的审美艺术需求,迈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参考文献:

[1]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M].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2]潍坊地区出版办公室.潍坊风物[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3]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史志编纂委员会.寒亭区志[M].齐鲁书社,1992.

[4]潍坊市文化局史志办公室,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编印.文化艺术志[M].1983.

[5]孙立荣.潍坊风筝[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6]刘镇等.风筝与国际风筝会[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7]杨洛书.杨家埠年画之旅[M].中国画报出版社,2006.

风筝的来历篇3

到了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至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相传在公元前5世纪时,希腊的阿尔克达斯就发明了风筝,可惜后来失传。直到公元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中国返回欧洲后,风筝才开始在西方传播开来。又从其它考据证实,风筝约第10世纪传至韩国再至日本,13―14世纪才传至欧洲。美国也有放风筝的故事,当时的人们以为雷电与闪光,是宗教上神的怒吼而生恐惧,富兰格林则利用风筝,证明了雷电与闪光是空中放电的现象,而发明了避雷针。

有着悠远历史的风筝,一直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人们经常通过风筝的造型和写在上面的文字来寓意吉祥:“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就是人们通过风筝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中国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技艺。但记述中国风筝的详细资料或专述中国风筝具体技艺的资料并不多见,仅存的多为风筝世家或风筝玩家个人收集的谱式。中国除“谱”外还有一种可贵的实物资料――“条”,即制作某种风筝骨架所用的标准竹条。这一般都是在大批生产风筝的世家中代代相佳的,如北京“风筝哈家”就有一捆流传几代的“条”。这就补充了“谱”上只有画面,没有骨架或只有骨架而没有具体竹条尺寸的不足,使风筝技艺的流传更加完整。在文字、图画和实物之外,中国民间工艺的技艺传授主要靠“口传心授”,这就是在民间艺人中使用的“诀”。

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扎、糊、绘、放,简称“四艺”。简单地理解这“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但实际上这四字的内涵要广泛得多,几乎包含了全部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内容。如“扎”包括:选、劈、弯、削、接。“糊”包括:选、裁、糊、边、校。“绘”包括:色、底、描、染、修。“放”包括:风、线、放、调、收。而这“四艺”的综合活用最终反映了风筝的设计与创新水平。

风筝的形状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动物,如雀鸟、昆虫及几何立体等。而图案方面,主要由个人喜好而设计,有动物、蝶、飞鸟等,琳琅种种。风筝的建造材料除了丝绢、纸张外,还有塑胶材料造的,骨杆有竹篾、木材及胶棒来造。以竹纸风筝的制作为例,制作风筝首先将竹篾浸水,令竹篾软身,再用刀将竹篾破开,然后修半形,选质薄纤维长而均匀、富有韧性的纸裁成四方,进而将竹篾贴在纸上,然后慢慢屈曲,直至长竹篾两端触到纸的对角之上将它贴好。最后一步就将风筝的尾巴贴在风筝的下方,较好线与风筝的角度后,就可起放。

中国民间擅长制作风筝的能工巧匠数不胜数,其扎制手法亦各具特色。清朝同治年间有名的风筝艺人陈善庭擅长扎制动物风筝,其风筝作品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传统的风格见长。陈善庭最拿手的是“十二生肖”风筝。他给每只风筝赋予了一定的寓意和象征,不仅表现出生活情趣,而且反映出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类题材的风筝,很受群众喜爱,他的纸扎品,至今在民间仍有“雷震子”和“仙鹤童子”的风筝画稿。现代风筝制作大师张效东,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人,自幼跟爷爷学习雕刻、风筝扎制。他善于探索,博采众长,创新扎制了声、光、电一体的动态风筝,堪称风筝一绝,被誉为为“风筝怪才”。他的部分作品被国内外各大风筝博物馆收藏。

在中国,大江南北皆有制作风筝的民俗,潍坊、开封、北京、天津、南通、阳江并称中国六大传统风筝产地。山东潍坊更是被世界各国风筝爱好者推崇为“世界风筝之都”。潍坊风筝制作工艺精美,流派众多,逐渐形成了选材讲究、形象生动、绘画艳丽、起飞灵活的传统风格与艺术特色,和京式风筝、津式风筝等交相辉映,鼎足而立。

风筝的来历篇4

关键词:风筝    传统艺术。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创造出许多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艺术,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其中,中国传统的风筝艺术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

风筝又名“纸鸢”、“风鸢”、“木鸢”,是我国古老的发明,放风筝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历史。自风筝诞生以来,放风筝成为了一项很好的健身娱乐活动,不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喜爱,当你把风筝放到蔚蓝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时,那畅快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放风筝不仅成了人民喜爱的一项体育、娱乐活动,而且在军事、科研、航空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用风筝传信;唐朝的张伓被围困时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步传到民间。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绦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借助风的吹动力量,笛孔作响,声如古代乐器“筝”的声音,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

到了宋朝,风筝已有很大发展,品种增加,性能提高,并与人民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中也都有放风筝的场面;明朝画家徐渭写过很多与风筝有关的诗,如“柳条搓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我亦曾经放鹞喜,今年不知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

清朝的玩风筝之风更盛。传说慈禧曾派太监专程到天津找“风筝魏”扎一个“寿星老骑仙鹤”风筝给她玩。

现在故宫里还收藏着三支溥仪玩过的大风筝。曹雪芹在《红楼梦》七十回中生动地描写了大观园中姐妹们放美人、大鱼、蝙蝠、凤凰、沙雁等各种风筝的情景。可以说,中国玩具风筝在这时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其实,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如日本、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在欧美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开始在那里向着实用的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的努力,最后由美国的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飞行的飞机。

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支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到明清时,风筝已风行世界各地,并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在法国巴黎,成立了法国风筝俱乐部,法国北部的耶迪普城,每年举办一次国际性风筝节。在日本,著名的东京博物馆内,设有专门展览风筝的展室。

中国四大风筝。

经过历展,我国逐步形成了四大风筝生产中心,即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1、北京风筝:北京风筝的品种很多,传说曹雪芹所著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中就有四十多种风筝的扎法,现存的一本《北平风筝谱》中收集了二百余种北京风筝。在众多的北京风筝中,有一种性能最好,对全国风筝影响最大,也最具有代表性的风筝,那就是外形象一个“大”字的“沙燕儿”,也称“扎燕儿”或“沙雁儿”。(图1)“沙燕儿”的头是燕子头的平面变形,它的眉梢上挑,两眼有神,被赋予了人的感情。再加上那对剪刀形的尾巴,使人看上去就会想到燕子。人们在沙燕儿的膀窝、腰节、前胸和尾羽等处加上蝙蝠、桃子、牡丹等吉祥图案,寓意着幸福、长寿和富贵等美好的愿望。

“沙燕儿”的结构简练,主骨架只由五根竹条组成。

翅膀由上、下两根竹条在端部弯曲而成形状特殊的“膀兜”。这翅膀使沙燕儿在风小时能起飞,风大时也飞得稳,其飞行性能优于其它类型的风筝。由沙燕儿演变成的风筝很多,遍及全国。如天津的硬翅蝴蝶和“轱辘锅子”;山东潍坊外号叫“跑破鞋”的硬翅鱼和硬翅人物风筝;南通的“五音蝼姑”等。

2、天津风筝:天津风筝也很多,但以软翅风筝最突出。他们运用软翅结构,不仅可以作成飞鸟或昆虫的翅膀,还能做成金鱼身边游动的鳍或武士背后飘扬的旗,还可以用很多小的软翅排列在一起,组成一个大风筝。例如用几个蝴蝶围绕着花丛组成“百花齐放”,用很多鸟围绕着凤凰组成“百鸟朝风”等。

天津风筝的骨架,很多是“楔”、“卯”连接,不用线绑。

风筝的来历篇5

我和王婷婷老早说好一起放风筝的,一到塑胶跑道,解散了。

我找到王婷婷,王婷婷先把风筝包装拆开,然后取出风筝,她再把铁棍插了进去,最后把线给接上去。接下来,我们跑到草坪上,我托着风筝的尾巴,王婷婷在前面跑,我把线一放,太好了!风筝迎风而起,成为最高的一只,跟其它的风筝比起来,我们的风筝简直是鹤立鸡群嘛!

“哎呀,王婷婷你别跑了,风筝要‘坠机’了!”我大喊。话音刚落,风筝光荣地殉职了!

天呀,一开始就给我们个下马威,可气呀!失败乃成功之母,再来一次!被我们命名为“小马宝莉”的风筝又“破土重飞”!我担心我们的风筝再次中了大奖,大喊:“王婷婷,小心一点,别再‘坠机’了!”“我知道!”此话出自王婷婷金口。

飞呀,飞,不知是如我所想还是因为我有张乌鸦嘴,“小马宝莉”再次over了。我的气泄了一半,王婷婷脸都气红了,气呼呼地说:“你这个不争气的风筝!我不放飞你我不姓王!”GOOD,有志气!

瞧,她又从草坪那一边开始跑,一阵风吹来,似乎助她一臂之力。“哗”地一声,“小马宝莉”在天空中找到了自己的天地。“耶,我成功了!”王婷婷高兴地大喊。

可是,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容易逝去,我看了看王婷婷,心里默默地念着:王婷婷,你的风筝又……想必你也知道了。

王婷婷两眼冒着火花,瞪着“小马宝莉”,仿佛要吃了它似的。王婷婷拜风筝所赐,又跑到草坪边,让我托着尾巴,跑着,她大喊:“让梦想再次远航!”我也大喊:“远航吧,我们的梦!”功夫不负有人心,“小马宝莉”终于腾空起飞,带着我们的梦,飞向蓝天!

我望着“小马宝莉”,不禁想起我们的生活。是啊!我们的生活难道不像是风筝吗?风筝经历过“坠机”,那我们的生活也一定会经历各种磕磕绊绊,才能像风筝一样飞向天空!

虽然这次风筝节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梦永远不会结束。我相信,我的梦会乘着风儿经历各种磨难,飞得更高,更远,更真实。

风筝的来历篇6

对于古筝表演者而言,具备良好的音乐感觉是表演者必备的条件。

一、乐感是古筝表演者必备素质之一

乐感是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一个人的音乐的表现能力的高低也往往反映出他们对音乐的鉴赏水准。从筝乐中要通过音乐作品的审美感悟,把技能、情感、知识与想象结合起来,在情感的体验中培养学生的乐感。

二、培养学生乐感的同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

筝乐是一门有表现力的艺术,从音乐中获得审美体验不仅仅是靠纯听觉感受。从音乐的物理属性来讲,音乐具有一定的频率、振幅。音乐是音高、音色、音质、音波、声音、在时间中先后或同时发响的组合体,它是非视觉性的,也不能象语言一样直接传达概念与思想。在筝乐作品中,蕴涵着调式美、旋律美、指法美、体裁结构美及显示出的自然美、艺术美。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感体验,给升华了的乐思赋予情感性、思想性,将其净化成一种美的东西,在灵魂深处生根发芽。在筝乐作品中领略作品的结构,了解历史素材,掌握技法要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融入情感,表达乐思,展现个性,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在审美体验中,人们可以通过联想、情态、情绪、感情等心理活动以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的提高的目的。情绪体验或实践会产生由情感体验及实践引发的情感。如“喜”的情感可引起兴奋性的情感,它可以形成高度紧张的兴奋状。如:古筝曲《战台风》(王昌元曲),全曲共分五段,音乐形象、生动、具体,用“扣摇”来表现台风,用“扫摇”来表现台风的肆虐。紧张激奋后是一片风平浪静,清新明朗,表现雨过天晴,人们战胜了台风的喜悦。音乐审美中音乐直接引起的是情绪体验,而情感体验则是在联想活动介入后产生的。

三、培养学生的乐感应该加强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

古筝艺术博大精深,文化底蕴深厚。中国古筝音乐文化有着它的历史特定的因素,受当地经济生活、社会结构、民族心理、、民间风俗及地方方言多方面的影响。除了掌握筝技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其它学科中吸取养料,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筝谱,还要让他们了解和熟知古筝流派的历史、流变、发展和传承、创新等等,了解我们民族自己的宫、商、角、徵、羽和上、尺、工、凡、六、五、乙,要在“文化知识”方面去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去研究筝乐文化。在各流派的筝曲中,不同地区的演奏家在演奏同一首作品时演奏的风格不尽相同,这与演奏者的阅历、人文素质、音乐天赋、内涵及技巧掌握熟练程度都有密切的关系。技术在某一首乐曲中的运用是有限的,而音乐的表现力则是无限的。演奏者可以很好地掌握演奏技巧,但乐曲的内涵却得不到表达也是败笔,所以文化知识的积累对演奏者来说尤为重要。

地域文化是筝曲流派形成的基础文化。每一个古筝流派的形成都是与我国地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地理环境、风俗民情和当地的民间音乐都对筝曲风格及演奏技法等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客家筝曲古朴清雅的演奏风格是客家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交通闭塞的情况下从而仍保留中原古乐的特征所致等等。

很多筝曲的题材都取自于古诗词或古典小说,二者都能使筝曲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和深厚。例如,筝曲《孔雀东南飞》就是取材自同名叙事诗创作而成,乐曲用不同的旋律音调刻画了不同的人物,相当到位地表现了诗中人物和情感。筝曲《秦桑曲》也是以古诗为题材创作的。“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还归日,是妾断肠时。”这是李白《春思》中的佳句,这首乐曲婉转缠绵,情感细腻,与《春思》相得益彰,可谓诗中有乐,乐中有诗。文学内容与筝曲的联姻,使筝曲的文化意味更加浓厚。

筝曲中的文化意蕴除了地域性与文学性两方面以外,还有历史性内容也是值得一提的。很多筝曲以某一历史朝代的典型历史事件来体现朝代特征,记录历史事件,仿佛一部部感性化了的记录片,真实地再现历史,却又增添了许多情感的宣泄。例如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先生创作的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就是很好的例子。作者选用传统乐曲《满江红》的旋律素材,表现了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奸臣陷害,囚禁在临安(今杭州)狱中,在赴刑场前夕,他对社稷面临危难的焦虑、对家人处境的担忧、对奸臣当道的愤恨,以及对自己精忠报国却无门可投的无奈而引发的感慨。同样是何占豪创作的古筝曲《西楚霸王》则是以刘邦项羽的垓下之战这一历史事件为题材的,乐曲很好地结合了叙事和抒情两种手法,从头至尾都流淌着一股悲壮的气息。

四、结合乐感完美的表现作品内涵

体会乐曲中风格调式音阶多样化技巧,最终都要靠富于完美的技巧和乐感来完成对它们的演示。良好的音乐感在演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包括基础性的音乐感,如:音高感、节奏感、速度等,也包括了综合性的音乐感觉,如:旋律感、和声感、曲式结构和风格等。没有良好的内在乐感,在音乐表演实践中就体现不出音乐作品美的内涵。乐感有先天性和后天性的条件,特别是综合性的音乐感,只有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训练和培养才能发展为音乐表演所需要的良好乐感。

风筝的来历篇7

【关键词】古筝 伽倻琴 相同点 不同点 双向交融

古筝与伽倻琴均属于民族乐器中的拨弦乐器,但古筝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而伽倻琴则系朝鲜与韩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二者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对二者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于二者各扬其长、互相借鉴、互促共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古筝与伽倻琴的相同点

对古筝与伽倻琴比较研究的第一个层面,也是基础层面,就是对二者的相同点进行具体的比较研究。

具体而言,这种相同点又细分为以下几点:

(一)乐器形制大体相同

古筝多以桐木制造,音箱为长方形,面上张弦,弦下设柱,柱可以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接五声音阶定弦。最早为五弦,后发展为七弦、十二弦、十三弦、十六弦。现在已发展为二十一弦的S形筝。其音域有4个八度,并可以转调。

伽倻琴的形制与古筝相似。原来分为雅乐所用与俗乐所用两种形制。雅乐所用的伽倻琴琴身亦为桐木制,张十二弦或十三弦,每弦有一柱,可移动以调节音高;俗乐所用的伽倻琴与雅乐所用的伽倻琴大同小异。现代伽倻琴张十三弦,弦下设柱。

由此可见,古筝与伽倻琴的乐器形制大体相同。

(二)乐器特点大体相同

古筝与伽倻琴作为不同民族的乐器,有着相同的民族乐器的特点——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演奏技巧丰富,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三)乐器功能大体相同

古筝与伽倻琴都具有多种艺术功能,既可以独奏,又可以合奏、重奏、伴奏,还可以用于弹唱。例如央视《星光大道》栏目中张晓荣自弹自唱的《枉凝眉》(电视剧《红楼梦》的插曲)。

(四)乐器文化大体相同

古筝与伽倻琴均属于东方民族乐器,彰显出东方音乐的含蓄委婉、柔美细腻、气韵生动、声情并茂等共同特点。

二、古筝与伽倻琴的不同点

对古筝与伽倻琴比较研究的第二个层面,也是其深入层面,是对二者的不同点进行具体的比较研究。

具体而言,这种不同点又细分为以下几点:

(一)乐器历史不同

古筝的历史非常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前221年)的秦国,就有了古筝,故古筝又名“秦筝”。至汉、魏时期,古筝已成为民间集会时不可或缺的重要乐器,诗人曹植就有“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等赞美古筝艺术魅力的诗句。至晋,更涌现出桓伊、郝素等优秀的古筝演奏艺术家。

而伽椰琴虽然历史比较悠久,但与古筝相比,则相对要晚一些。据史料记载,它产生于公元6世纪时朝鲜新罗南方的伽倻国。而俗乐所用的伽倻琴,则始于高丽朝或李朝时代。所以伽倻琴比古筝的历史要晚1000年左右。

(二)音乐风格不同

古筝与伽倻琴虽然都是民族乐器,但是却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

古筝体现的是中国汉民族与各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

伽倻琴体现的则是朝鲜民族与大韩民族的音乐风格。

(三)音乐作品不同

古筝的音乐作品与传统的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相统一,例如《哭周瑜》《泣颜回》《天下大同》《高山流水》《汉宫秋月》《寒鸭戏水》《昭君怨》《凤求凰》等。

而伽倻琴的音乐作品则与朝鲜民族与大韩民族传统的或民间的民族器乐作品相统一,例如《阿里郎》《春天年年到人间》(朝鲜歌剧《卖花姑娘》选曲)等。

(四)音乐文化不同

古筝的音乐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一致。古筝的演奏艺术,常与传统的诗、词、歌、赋、曲(戏曲艺术)相结合,共同构成传统文化的亮点。据东晋裴启所著的古小说集《语林》一书中所述:“晋孝武宴西堂,诏桓子野弹筝。桓乃抚筝而歌怨诗。悲厉之响,一堂流涕。”①而历代诗人咏古筝之作,不胜枚举。例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奔走看牡丹,走马听秦筝”的诗句、薛能“十二三弦共五音,每声如载远人心”的诗句、元代诗人杨继桢“开国遗音乐府传,白翎飞出十三弦”的诗句等,都证明古筝与古诗已结下不解之缘。至于古筝曲《汉宫秋月》《昭君怨》,就更与元人马致远所作元杂剧《汉宫秋》密不可分。

而伽倻琴的音乐文化则体现的是传统的朝鲜文化、高丽文化、大韩文化,其主要特点是乐、歌、舞的三位一体。

(五)音乐流派不同

古筝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艺术流派,各有不同的风格特色。例如“河南筝风格泼辣清新、粗犷豪放……山东筝风格华丽明快、铿锵悠扬……潮筝风格色彩丰富、韵味独特……”②如此等等,比比皆是。

而伽倻琴所形成的许多不同艺术流派,也各有它们自己的特点。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规划课题立项论文,立项编号:11C057)

注释:

①王晓红.民族器乐系统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121—122.

②邱大成.筝艺指南[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0:38.

风筝的来历篇8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从1993年起就研究风筝发电,当时,荷兰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乌波·奥克斯建立了这个项目。创新风力发电系统研究总是聚焦于技术,而不是开拓商业应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这个团队也不例外。他们历时多年,研发出三种不同型号的风筝,包括充气管型风筝——就像风筝冲浪者所用的那种,充气飞机型风筝,还有螺旋桨风筝。

他们一直钟情于布料做的风筝,其主要优势就是便于展开,在碰撞和回收方面占优。他们使用的充气管型风筝和飞机型风筝速度更快,较螺旋桨风筝更具优势。目前,他们还是以手动方式来放飞这些风筝,地面有驾驶员,还有绞盘操控小组。该领域的领跑者马卡尼(Makani)和天帆(SkySails),目前已经开发出了自动化的发射、飞行和回收系统,结实而且管用,马卡尼用的是硬质的风筝翅膀,天帆用的是货船拖曳式螺旋桨风筝。

因为有了空中控制系统,其地面基站就相对简单,只有一个绞盘,所缺的就是一套自动发射和回收机构。这在风力非常强和非常弱的时候都是必需的。如果利用陆上高空风发电,很快就会碰到问题,因为那条风筝线可能长达数公里,几乎看不大见,会高高地深入到小型飞机和直升机飞行空域。在下沉风域也会碰到问题,如果风筝落了下来,那非常纤细但坚韧的风筝线可能会垂挂到电线、道路或建筑物上。在风筝线断了的情况下,代尔夫特的软结构风筝本身基本上不会带来危险,但整体上来看,潜在的不利因素相对于其它风筝来说要高,这也表明为什么大多数公司进行项目商业化时,会选择海上或比较偏远的地方。

克里斯多弗·格莱特最近的商务旅行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他考察了非洲沿海肯尼亚、坦桑尼亚及塞内加尔的首都和乡村,跟那些与电力相关的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大学院校和公司会面。他经历过好几次断电,了解到很多农村地区根本就没接通全国电网,花很多钱用卡车运柴油来发电。在此情况下,小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在特定区域和条件下具有非常好的价格优势。

非洲的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容易受风筝发电影响的技术设施和空中交通都不多,选址时顾虑较少,相对合适。当然想得到更多相对复杂的技术和电子设备方面的支持,还是有难度。格莱特已经为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技术找到了一些科研和运用的机会,正在想办法得到资金方面的援助及更多的关注。

上一篇:甜甜小妹范文 下一篇:个人房屋租赁协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