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安慰孙女范文

时间:2023-11-27 18:43:48

奶奶安慰孙女

奶奶安慰孙女篇1

在不断的艰苦中,我长大了,这让人很高兴,可是奶奶,她却已经有两条弯弯的皱纹垂在嘴巴两边,在那个时候,我的眼泪滴答滴答的流了下来,而且是不停的、不停的流泪……

为了报答奶奶,我想帮助奶奶每一件事情,可是奶奶还是说我很小,帮不了的,力气又不足,所以帮都没帮到。

不过有三四次,奶奶骂了我,说我无能,很没用。那时我真的好想哭好想哭,我忍住了一会儿,眼泪又滴答滴答的流了下来!要知道,被人骂的感觉是最最最最最最不好的!我很想让奶奶知道,我不是无能的,我是有用的。虽然奶奶很慈祥,但她也有不好的一面,有一次,我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心里老不踏实,我想把它补回来,可我的能力根本做不到,我只好告诉了奶奶,奶奶骂了我几句,我又哭了。不过,我还是觉得,奶奶是慈祥的,永远不会有不好的一面,除非你把她气坏了。

我真的好像对奶奶说:“奶奶,我不是无能,也不是没用,你只是看不到我真实的一面而已,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看到一个孝顺又听话又长进的孙女儿,还有,我还想对你说,你不可以这么骂我,要给我自信和信心,不要一点小事情就搞成大事情,这样还不好啦,如果我是奶奶,假如我的孙女打碎了花瓶,我会对我的孙女说:孩子,做错事不许哭,重要的是改过就可以了!我并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孙女发脾气。所以,奶奶,你也要改过你的错,我相信你,总有一天你会用慈祥的脸对着我笑的!

奶奶安慰孙女篇2

三年前一个冬天,灵灵的父母因为情感不和,几度闹离婚,经过两场官司的较量后,离婚终于有了眉目,可抚养权的争夺仍在进行中,谁也不愿意放弃抚养权,这点让法院左右为难,后来,灵灵的爸爸考虑到自己是家中独苗,两个年迈的双亲没有精神寄托,怕父母承受不了儿媳离婚,孙女也跟着远走高飞的残酷现实的打击。灵灵爸爸给灵灵妈妈一笔钱,让她放弃对灵灵抚养权的争夺。最终法院将灵灵判给了爸爸,让孩子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为了帮孙女驱赶失去母爱的痛苦,奶奶申请提前退休,爷爷下班立刻回家,变着法子讨孙女欢心。爷爷奶奶都是知识分子,除了照顾灵灵,还教她知识,给灵灵讲故事,什么《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不仅如此,爷爷还教灵灵习字,背古诗。

这种宁静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半年后。有一天,妈妈突然出现在灵灵家门口,喊着灵灵的乳名。看着女儿面对自己一脸恐慌,灵灵妈妈有些不甘,为了巩固自己与女儿的情感,她妈妈不惜一切代价讨好灵灵,带着孩子上麦当劳吃汉堡,上蓝水星玩各种刺激的游戏,上华侨公园看冰雕,给孩子买漂亮的新衣服,买新奇古怪的玩具,所有孩子喜欢的,她都全部满足。

从那以后,每次妈妈送灵灵回来准备离开的时候,灵灵都哭得死去活来。直到奶奶强制抱走的那刻,孩子仍泪眼汪汪呼喊着妈妈。

就这样,哭,成了灵灵每天的必修课。鞋带出来了,她哭;汤太烫,她哭;走路摔倒了,她也哭。常常搞得两位老人不知所措。爷爷倒是耐心,每次都将灵灵轻声细语哄着,情急之下,他也会吓唬灵灵几句:小心被你妈妈卖掉!谁知灵灵听后的哭声就更大了:我要妈妈!不要奶奶!我要给妈妈打电话!

看着心爱的孙女嫌弃自己,奶奶埋怨媳妇添乱,孙女一直快快乐乐地生活,因为媳妇,孩子变得难带,从前,孙女总是奶奶前奶奶后地叫个不停。而现在,只会哭着找妈妈。往后,媳妇一来电话,奶奶怕孙女受媳妇引诱,跟自己不亲,干脆谎称孙女不在家,出去玩还没回来。

怕孙女情感偏向媳妇,爷爷对灵灵更是疼爱有加,要什么买什么,跟着媳妇较量,竭尽全力满足孙女的所有要求,只要孩子喜欢,统统给。可灵灵依旧哭。

只是从此以后,灵灵沉默寡言,进入了一种可怕的境地,她孤单,几乎不说话,经常沉默不语。在家里极少说话,出门更是小哑巴,看着小朋友嬉戏玩耍,她只是愣愣地望着,不管大人怎么哄劝,她就是不愿意与小朋友一起玩耍,也不愿意离开,就那么呆呆地望着……

灵灵是不幸的。从这个事例不难发现:残缺的家庭让孩子成了大人情感拔河中的一根绳子。绳子的一端系着爷爷奶奶,另一端系着妈妈,一颗幼小的心就这样被大人硬生生地扯成两半。

妈妈千方百计讨孩子喜欢,却不能时刻呆在孩子身边照顾孩子,给孩子以心灵上的安慰。灵灵因想念妈妈而排挤奶奶,这给爷爷奶奶的抚养带来一定的困难。奶奶爱孙女,怕媳妇争夺孩子的爱而排挤媳妇,故意以孙女不在为理由拒绝。这如同雪上加霜,让孩子因得不到母爱而变得孤寂失落。

在这场争夺爱的情感斗争中,大人安然无恙,可孩子幼小的心灵早已千疮百孔。多么可怜的孩子!多梦的年龄成了忧伤的泉源,自闭的禁地。短暂的母爱过后,换来的却是漫长的等待,孤独的神伤与寂寞的煎熬。在苦与乐的相互映衬下,孩子更加怀念与母亲相聚的快乐时光。积压在胸中的苦闷得不到释放,加上爷爷奶奶与妈妈的敌对情绪,将孩子逼进自闭的境界。孩子过度想念妈妈而不敢倾诉出来,怕遭爷爷奶奶谴责。她唯有用“孤僻”去对抗,躲在窗台默默地眺望远方,永无止境地等待妈妈的归来……

如果双方不将自己的占有欲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那么孩子也就不会受伤。

为了灵灵早日走出自闭的沼泽,我利用空闲时间,上过她家几趟,跟灵灵的爷爷奶奶做了几次思想工作。我说,没有一个母亲会伤害自己的孩子,只是她的做法不够妥当。孩子缺少健全的爱,导致自闭寡言,这与拒绝孩子母亲探望有直接的关系,如果站在孩子角度,为孩子的身心健康着想,我们应努力成全孩子,让她拥有一份完整的爱。

在我的开导下,灵灵的爷爷奶奶终于认识到孩子是她妈妈所生,离婚也不是孩子母亲所愿意的,那是缘尽使然。后来,两位老人答应我,为了孩子早日恢复健康,他们允许孩子的妈妈看望孩子,就让孩子的妈妈自然地来,自然地走,一切顺应孩子的本意。两位老人表示,为了孩子的健康,在情感上他们会更大度些,如果孩子能恢复到从前那种快乐无忧的性格,他们都愿意做出让步,也不会在孩子面前,说她母亲的坏话,让孩子小小年纪就领悟到大人世界的冷漠,他们会努力让孩子感受到一份真情,一份温暖。

走出灵灵家,我又走访灵灵妈妈,就灵灵目前的情况跟她做了交流,灵灵妈妈也没有想到自己过分的疼惜反而影响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对此,她感到很痛心。在我的开导下,她也逐渐认识到爷爷奶奶长期照顾孩子,自然能与孩子建立深厚的情感。而自己心血来潮看一次,孩子对自己不亲,不足为奇,只要孩子能健康成长,犯不着跟两位老人做情感较劲。到头来,孩子被爱折磨得伤痕累累,那也不是她想要的结果。哪有妈妈不疼惜自己的孩子。只要孩子心灵健康,为什么不能做出让步呢?

临走时候,灵灵妈妈告诉我,她会格外注意爱的尺度,不会像从前那样靠物质去引诱孩子,让孩子离不开自己,相反,为了孩子更健康,她愿意在孩子面前维护爷爷奶奶的形象。

在学校里,我让班主任老师多号召同学们关心帮助灵灵,多创设组织一些活动,让灵灵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每次活动,我也加入其中,渐渐地,我跟灵灵熟悉起来,对于我,她不再像从前那样保守,聊天的次数多了,孩子的话匣子也被打开了,她的脸上也开始有了同龄孩子的童真。她告诉我,爷爷奶奶跟妈妈的关系比以前好多了。而且妈妈也常常来看她,还告诉我,妈妈说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就会常常来看她。

暑假前夕,我带女儿去逛公园,听到后面有人喊我,回头一看,竟是可爱的灵灵,她扎着两条辫子,像燕子般欢欣雀跃地向我奔来。出乎我意料的是:灵灵的后面是撑着太阳伞的妈妈,还有手中拿着水壶与背包的爷爷奶奶,俨然一个幸福的家庭。

望着孩子幸福的表情,我笑了,为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努力感到无比欣慰……

爱,是一种无私的给予,被爱的孩子是世间最幸福的天使。但所有的爱都必须以孩子健康为前提。如果大人为了满足私欲,争夺孩子的眷恋,不顾及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心灵的承受力,一味地强行“爱”孩子,这种不健康的“爱”容易将孩子推向另一个极端,最后孩子因为心灵受伤而被迫走进另一种境地,选择用“孤僻”的性格来对抗“冷漠”的世界。

奶奶安慰孙女篇3

“421”家庭中的老人是怎样争打“亲情牌”的?他们为什么要争夺带孙子的权利以及孙子的归属权?这种传统观念、亲情矛盾该如何破解?请看本期特别关注——

争带孙子殃及儿女

2009年年底,骆勇业的儿子兵兵出生。由于骆勇业和妻子时蓉都是独生子女,双方老人都只有兵兵这一个孙子,自然格外重视,外婆和奶奶决定一起来家里帮忙照看兵兵。看到两位老人抢着照顾孩子,骆勇业和时蓉甭提有多高兴了。但没过多久,他们的烦恼就来了。

兵兵3个月大时,时蓉要上班,夫妻俩商量后决定让奶奶和外婆轮流带兵兵,一边带一个月。谁知过了半年,兵兵的奶奶和外婆因为带孙子的事较上了劲儿,谁也不让谁。“今年2月只有28天,天数这么少,我都没跟她计较,她却越来越过分了,总是拖延送孙子的时间。”兵兵的外婆抱怨。兵兵的奶奶则说孙子是男方的血脉,自古以来都是由爷爷奶奶带。

一次,兵兵感冒了,听到兵兵在医院输液时的哭喊声,四位老人都心疼得不得了,双方老人相互指责、埋怨。兵兵的奶奶责怪兵兵的外婆给兵兵穿的衣服太少了,反过来,兵兵的外婆责怪兵兵的奶奶给兵兵洗澡洗慢了。最后,兵兵的外婆非要把兵兵接到自己家里去,而兵兵的奶奶却坚决不同意。看着双方老人互不相让,骆勇业和时蓉夹在中间很为难,只得找了一个保姆帮忙带孩子。可是,两家老人还要分个主次,说保姆只是帮忙,主心骨还是要靠家里人。到底是由爷爷奶奶“掌权”,还是由外公外婆“主导”,双方无法达成一致。

结婚之初,骆勇业和时蓉的夫妻感情不错。儿子出生后,给这个家增添了许多乐趣。可现在双方老人为争夺带孙权针锋相对,搞得家无宁日。说起孙子为什么应该由自己带,骆勇业的母亲有一大堆的理由:“骆勇业是我家独苗,现在有了这个孙子,我不照顾谁照顾?”时蓉的母亲也毫不相让:“时蓉也是我家独女,我们就这一个外孙,凭什么不让我们来带?”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此,四位老人争吵了五年多时间,兵兵现在都5岁了,老人们仍不罢休。时蓉的父母更是三番五次找上门抢孙子,两亲家为了孙子成了仇人。

双方老人不断争吵,无形中影响了骆勇业和时蓉的夫妻感情,他们经常为各自的父母发生争吵。“我们感情没问题,但是再这样闹下去,我们会被逼疯的!”权衡再三,骆勇业和时蓉到民政局办理了协议离婚手续。一个好端端的家,就这样被四位老人给拆散了。

孙子该由谁来带?

阿梅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婚后第三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了。让阿梅没有想到的是,为在谁家坐月子这个问题,母亲和婆婆发生了分歧。母亲认为自己熟悉阿梅的生活习惯,在娘家坐月子会把阿梅母子照顾得更周到。但婆婆认为,在婆家坐月子是传统,自己的孙子一出生怎么能在外公外婆家?虽然表面上双方表现得很礼貌,但暗地里却争得不可开交。阿梅夫妇左右为难,两边讨好,最终在即将临盆时才达成协议:阿梅在婆家坐月子,母亲每天过来照顾。

阿梅坐月子期间,母亲和婆婆再次在如何喂养孙子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都认为自己的方式是对的。争执过后,两位老人私下里又不断向阿梅夫妇抱怨。渐渐地,两位老人的分歧越来越大,甚至演变为口舌之争。

等孩子满月后,阿梅决定搬回自己家,避免再发生矛盾。没想到,婆婆和母亲再次为谁来带孙子发生争执。阿梅和丈夫商定,每周由两家老人轮流带孩子。虽然此举暂时缓和了矛盾,但两家老人显然较上了劲儿。这家给孩子买玩具衣服,另一家肯定会买更好的。孩子身体稍有异样,一方必定抱怨另一方。阿梅和丈夫小心地在两边的老人之间周旋。然而,老人在各自子女面前的抱怨,还是或多或少影响了小两口的判断,渐渐地,阿梅和丈夫也开始为孩子发生争吵。

当孩子两岁多时,阿梅的父亲因病住院,母亲为了照顾父亲,不得不暂时将孙子放手让奶奶照顾。然而,两个月后,当阿梅的父亲康复,老两口提出继续轮流照顾孙子时,阿梅的公公婆婆却不同意,并想出各种理由百般阻挠儿媳将孩子带到娘家。阿梅的父母思孙心切,不得不找上门去。虽然看到了外孙,两家人却不欢而散。此后,阿梅的父母几次前去看孙子,都受到亲家的刁难。最后,阿梅的父亲忍无可忍,一怒之下,揪住阿梅公公的衣领想要理论,谁知,阿梅的公公竟然从门后抄起一根木棒大打出手,四位老人一场混战……

为此,阿梅的公公因伤人被派出所拘留处罚,阿梅的父亲也因受伤再次住进了医院。两亲家成了水火不容的仇人。

孙子该跟谁的姓?

丁磊在湖南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朋友们羡慕貌不惊人的他娶了个好老婆。他的妻子叫王玲,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拥有研究生学历,家境又好。更为难得的是,身为私营企业老板的岳父不但不嫌丁磊穷,还十分欣赏他的工作能力。

结婚两年后,王玲生下女儿。女儿出生后的第三天,王玲跟丁磊商量:“我给女儿取了个名字,叫王嫣好不好?”丁磊一听,脸色立马就变了:“按照中国的传统,孩子应该跟父亲姓呀。”王玲不依:“恋爱时你可是亲口答应孩子跟我姓的。”“我那是哄你高兴,结了婚就应该回归现实,你也要考虑一下我父母的感受。”小两口争论了一晚上也没争出个结果。没想到过了几天,双方的父母也加入了这场“论战”。“丁磊恋爱时口头答应的事我们做父母的不晓得,这是不能算数的。”丁磊的父母对亲家如是说。在他们看来,自家就这一个儿子,如今孙女还跟儿媳姓,这不是让丁家绝后吗?

爷爷奶奶不同意,外公外婆也不依不饶:“我们就一个女儿,我们辛辛苦苦创下一片家业就指望外孙女来继承。”两位老人说,他们不挑女婿的相貌、收入和家境,要求外孙女姓自己的姓一点也不过分。法律规定男女平等,孩子可以跟父亲姓,也可以跟母亲姓。

双方吵吵闹闹,互不相让,眼看孩子快满月了,名字还没取好。身心俱疲的王玲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就偷偷带上户口本到派出所给女儿上了户口,取名王嫣。

丁磊得知妻子瞒着自己给女儿上了户口后,怒气冲冲地找王玲算账。王玲冷冷地对丁磊说:“孩子已经姓王了,同意的话好好过日子,不同意也没关系,我们离婚好了。”

丁磊的父母听说儿媳瞒着他们给孙女上了户口,不姓丁而是姓王,老两口异常气愤。丁磊的母亲对着儿子大声吼道:“你老婆没安好心,她这分明是要让我们丁家绝后!”丁磊的父亲不甘心受儿媳的欺负,说儿子如果不把孙女的姓改过来,就让他和王玲离婚。在父母的支持下,丁磊一纸诉状将妻子告上了法庭,称王玲未经自己同意擅自为女儿取了名字并申报户口,对夫妻感情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要求与王玲离婚,孩子归自己抚养。王玲爽快地答应离婚,但要求孩子必须由她抚养。

本着家庭矛盾尽量和解的原则,法官耐心细致地做双方的思想工作。为了照顾男女双方及四位老人的情绪,最终这个“421”家庭达成了一致:孩子的名字由“王嫣”改为“王丁”。这样,两个家庭才化解了矛盾。

争夺孙子为哪般?

“421”家庭的老人,为什么要使出浑身解数争夺带孙子的权利和孙子的归属权?记者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有句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尽管破旧立新、男女平等的口号喊了几十年,但传宗接代的旧观念依然在一些老人心中挥之不去。许多老人盼望子女早点结婚生子,自己享受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乐趣。可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一对夫妻一个孩子,使得老人带孙子的机会越来越少,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不可避免地要争夺孙子的带养权和归属权。虽然孩子随父姓或母姓都可以,但做爷爷奶奶的认为,子女随父姓是古人流传下来的规矩,不能说破就破,否则就对不起列祖列宗。而做外公外婆的则表示,应破旧立新、男女平等,女儿也可以接续香火。

记者从网上搜索“孩子跟谁姓”这个问题,立刻就有上万条信息出现,而且各大论坛对此问题的讨论也十分激烈。某新闻网站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四成独生子女家庭中曾因孩子姓氏发生过争执。

二、打发孤单寂寞的时光。王大妈刚退休时空虚又孤独,吃不好睡不香。不久,她的孙子出生了。孩子刚满月,儿媳就去上班了,带孙子的任务自然落到她身上。于是,从早到晚王大妈一心一意呵护着孙子。看着孙子一天天长大,会说话、会走路了,王大妈心里甭提有多高兴。慢慢地,王大妈心情变好了,吃得香,睡得也好。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现在老年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有的老年人为此发挥自身的爱好与特长,参与社区各种文化活动,或看书看报,以此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但也有一些老人,由于缺乏业余兴趣爱好,每天除了看看电视,力所能及地帮助做些家务外,再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做,日子过得寂寞无聊。于是许多有小孙辈的老人,就会把带孙子当成精神寄托。

三、缺少儿女亲情的慰藉。72岁的老李夫妇,并没有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老李夫妇住老城区的旧房子,儿子儿媳住在新城区的新房子,相隔十几公里。儿子儿媳每天起早贪黑上班,晚上累得不想动,礼拜天或在家辅导孩子的功课,或带着孩子上公园玩,很少回家看望父母。

得不到儿子儿媳的精神慰藉,老李夫妇感觉很孤单,几次跟儿子儿媳提出要把孙子带在身边,晚上辅导孙子的事情也由他们负责。但孩子的外公外婆不同意,说老李夫妇没文化,教育不好孙子。孩子的外公外婆认为,他们以前是教师,比孩子的爷爷奶奶文化高,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老李夫妇听了很不高兴,为此,两亲家闹得很僵。

生活中,像老李老两口这样的“空巢”老人并不少,他们丰衣足食,却整天郁郁寡欢,愁眉不展,原因是缺少儿女亲情的慰藉。据调查,我国一些城市约有七成年轻人对父母缺少精神关怀,双休日也很少回家看望老人。

专家支招:

亲情矛盾这样化解

四位老人、一对夫妻和一个小孩,这样的“421”结构家庭越来越多,双方老人争夺带孙子的权利和孩子归属权已呈普遍的社会现象。如何破解这一亲情矛盾?为此,有关专家提出了三个破解办法。

一、老人应打破传统,丰富晚年生活。首先,作为“空巢”老人,要想走出孤独寂寞的生活境地,最重要的是要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老年人要打破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不要过多地去计较孙子跟谁或由谁来带,而应该更多地考虑怎样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事实上,无论孩子跟父亲姓还是跟母亲姓、由爷爷奶奶带还是由外公外婆带,都是父母的骨肉,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后代。在儿女需要时,老人可以帮儿女照看孙子,但切忌把精神寄托全放在孙子身上。否则,等孙子长大读书了,老人还是会觉得寂寞。每位老人都应该学会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排解寂寞,比如打腰鼓、跳舞、打麻将、走亲戚等等,这样的话,生活自然可以过得丰富多彩一些。

其次,做儿女的应主动担负起带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父母是养育、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父母照看孩子,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对亲子关系的建立十分重要。所以,不管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孩子,还是请保姆带孩子,都不应代替或取代父母,而只能是一种辅助带孩子的角色。即便需要父母帮忙,也应综合考虑各方的情况,孩子由谁带不是关键,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居住条件、教育方法、文化程度等等,都应该是考虑的因素。孩子的父母一定要抽出时间和孩子、老人多交流,把科学、现代的育儿观念慢慢灌输给老人。

二、共同协商,照顾双方的感情。当然,做儿女的在主动担负带养孩子的责任的同时,也要考虑双方父母含饴弄孙的心理,让他们都能享受到天伦之乐。夫妻俩认识要统一,为孩子设置一个固定的抚养时间段,如周一到周五由两家老人轮流照看,周末则自己照看。也可以采取“交班”式,即宝宝出生后将外公外婆接到家中帮忙照看孩子,孩子半岁时,再将爷爷奶奶请来“接班”。做儿女的一定要以坚定的语气告诉老人关于轮流照看孙子的规划决定,并说明这个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至于孩子跟谁姓的问题,也容易解决。其实姓氏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意义。2007年出台的《姓名登记条例(初稿)》中首次对公民起名作出了硬性规定:公民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允许采用父母双方姓氏。孩子的名字采用父母双方的姓氏,这样既符合规定,又照顾到了双方父母的心理和情感。

三、齐心合力,关注老人精神生活。“421”家庭,独生子女养育孩子后,必然会出现孙子跟一方父母生活的问题,也必然会有一方父母孤单过日子。要解决这个复杂的家庭亲情问题,靠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的齐心合力。

首先,政府有责任将其列入议事日程,考虑老人们的心理问题和教育问题。比如,让“空巢”老人入住老年公寓等社会养老机构养老,或者是由政府买单让他们享受居家养老的方便,从而让老人得到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安抚,走出孤独,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其次,社会要给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活动场所,让他们老有所乐。比如上老年大学,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文化活动等。老年人精神有了寄托,才不会感到寂寞,才能把注意力从孙子身上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

奶奶安慰孙女篇4

十年之前,老奶奶的女儿去世,老奶奶伤心得心都碎了,心就像那打碎的花瓶,被分成了好几块。可是上天无情的关了扇门,就会给你开扇窗的。命中注定会有一个人来安抚老奶奶。一个小女孩让老奶奶找回了生活的乐趣。老奶奶觉得这个小女孩就是上天派来安慰她的,老奶奶对那个女孩说:“我叫仁爱,那么你就叫仁善吧。”“奶奶,从今以后我就叫仁善了。”女孩说。仁爱奶奶看着这个满脸笑意的小女孩伤心好像减少了许多。可是风水轮流转好事过了头,坏事就要来了。

老奶奶被查出了癌症,幸好是早期。不过医生说:“如果不早点治疗的话老奶奶会有生命的危险。”听到了这个消息,就像是晴天霹雳。从此以后,仁善省吃俭用凑足这钱。经过长时间,钱终于凑好了,可是经过长时间的等待老奶奶的病情恶化了。

老奶奶得救了。

这件事情过后,老奶奶更加疼这个孙女了。

奶奶安慰孙女篇5

我班有一名男生叫小强,他性格特别倔强。在学校,三天两头就与女同学吵架,和男同学打架,态度蛮横无理,老师教育他,他的头抬得老高,从不正面对着老师,还时不时跟老师顶嘴。在家里,父母、爷爷奶奶全不放在眼里,只要是小强认准要做的事,没人拦得住他。有一次,放学的时候下雨了,小强回家淋了一点雨,当他看到奶奶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等他时。小强的气一下上来了,生气地吼道说:“我在外面淋雨,你却在家里舒舒服服地看电视。”奶奶看到自己的孙子这么没礼貌,拿起棍子准备教训他,但哪里是孙子的对手。小强的姐姐见势不妙,教训起不懂事的弟弟来。小强觉得受了奶奶和姐姐的气,没吃饭就跑出家门,奶奶叫他拿伞,他却说:“你那烂伞,我不要!”小强的奶奶跟在他后面追到了学校,见到我,把中午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我,委托我一定要好好教育小强,不然孩子长大了再也转变不过来了。走时,还给了两元钱托我给小强,晚上好乘车回家。回到教室,我把奶奶给的钱递给小强,还没等我开口说话,他气冲冲地说:“她的钱,我不要!”那愤怒的语气,那仇视的眼神,让身为老师的我又心痛又无从下手。

以前很多男孩子在家里不听话,但是在学校却非常听话。因此家长遇到不好教育的,总是打电话向我求助,我总能解决得得心应手。对于倔强的小强,我该如何教育?如果不抓住契机及时教育,会害了他一辈子,毁了他的前途,而且班里有了他,其他学生也会染上一些坏习惯,班上后面的管理会越来越难。教育好小强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只能挑起这个重担。

一、电话家访,详细了解学生的情况

小强的家庭条件不错,父母在外做生意,家里一直是奶奶带他。因为父母重男轻女,从小都很宠爱小强,想要什么买什么。而他的奶奶对孙子管得特别严,有时奶奶管教孙子,小强的父母喜欢护短,这样,小强就养成了目中无人、我行我素的性格。从小有父母的袒护,所以小强对奶奶的教育置之不理,认为奶奶不喜欢他,认为奶奶的管教是多管闲事。

二、采取强硬态度,削弱嚣张气势

对于小强这样的学生,一开始采用说服教育是行不通的。有一次,他与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就打起架来,我去了解情况的时候,他竟傲慢地歪起个头,一脸的蛮横无理。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对他大声训斥:“你小强,其他什么都好,就是脾气差,对人不礼貌,不知道感恩长辈,与同学相处没有容忍之心。像你这样的学生,我见得多了。如果你这种性格不改变,今后步入社会,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肯定吃大亏!你现在还小,要改变自己完全来得及,不要害了自己啊!我现在教育你,是对你负责,你长大了才会明白老师和长辈对你的一片苦心,到时候自然会感谢我!”看到平时很少发火的我今天脾气这么大,他开始冷静下来,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可能他心里也觉得我这个老师不好惹,从那以后,他对我的态度转变了许多。

三、发动全班学生,对喜欢耍脾气的小强进行孤立,促使小强改正自己的脾气

后来,小强对老师的态度改变了,但还是经常与同学打架,我就发动其余学生,尽量不接近小强,有什么事情大家都离他远远的,让他没有机会发脾气,慢慢让他心情平静下来。由于同学们的暂时疏远,小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受同伴的欢迎,蛮横倔强的性格开始慢慢改变了许多。

四、课外谈心,走进孩子的内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课下,我主动找小强谈心,了解他内心的动态。给他讲父母养家的辛苦,讲同学之间如何才能相处得融洽,讲奶奶年近70,本应该在安享晚年了,可还在辛辛苦苦地带孙子,是多么的不容易,长辈们的这些辛苦付出都是心甘情愿的,而作为晚辈,有时一句问候的话语或者给他们端一杯开水等很平常的小事,都会让他们倍感欣慰。渐渐的,小强自私冰冷的心开始融化了。

五、利用上课,对全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每一节课的教学,我都不会忘记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我总是寻找教育契机,给学生的心灵上播下感恩的种子。

六、与家长沟通,不要一味地责骂孩子,多与孩子交流,用言行逐步感化

家长会后的第二天,我对小强进行了表扬。给同学们讲了小强如何孝敬奶奶的,还鼓励其余学生也要像小强一样孝敬长辈。小强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心里乐滋滋的,脸上绽开了幸福快乐的笑容。从那以后,同学们也乐意跟他一起玩了。

在对小强进行思想沟通的同时,我还经常与小强的奶奶通电话,叮嘱她老人家对孙子不要过于唠叨,遇到缺点需要正面引导,对于孙子的点滴进步要多表扬鼓励。要用欣赏、关爱孩子的态度对待孙子。

奶奶安慰孙女篇6

“果蔬奶奶”蹿红网络,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虽然被儿子遗忘,却没有被社会遗忘。那些伸手援助“果蔬奶奶”的“好人榜”是对尊老、敬老、爱老传统美德的最好诠释。

然而,让人忧虑和悲哀的是,八十多的老人本该安享晚年,却还要靠卖菜来维持生计。那个上了清华又到国外读书的儿子,如今已娶妻生子,30年只与母亲见过一面。在这位儿子的心中,可能老人早已“死”去。否则,也不可能如此不近人情,30年来没有给自己母亲一丁点的安慰和念想,怎么能心安呢?

孝道,乃侍老奉亲之道。中国象形字中的“孝”字,上面为一老人,下面为一孩子。《说文解字》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呼教切。” 天下父母皆能体会到拉扯儿女的苦楚,既然明白父母对子女的厚恩,就当尽心给父母以厚报。因为父母不仅给我们生命,还给了我们心灵的慰藉和生命的依傍。

在“孝”字的天平上,不论是一处豪宅,还是一间茅屋;不论是貂皮大衣,还是一件小棉袄;不论是大洋彼岸的鸿雁,还是近在咫尺的口信;不论是以万计的金钱,还是带着体温的窝窝头,在老人的心目中都是等值的。

羊有跪乳之举,鸦有反哺之报。从古到今,唱“墙头记”的不肖子孙不乏其人。长着人皮,不如禽兽,忘恩负义的逆子遭世人唾弃。而逆子逆孙往往是枣大核硬,娶了媳妇忘了娘,令人不齿。其实,我们的父母期盼回报的是什么?不是多少多少金钱,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在他们的心中,或许只要能经常听到对他们关切的声音,经常抽点时间来到他们身旁报一声平安,偶尔收到匆匆的问候……

奶奶安慰孙女篇7

您好!

我有一些心里话,已经埋藏很久了,每次话到嘴边,又咽进了肚子里。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把心里话都向您说出来。

奶奶,自从有了弟弟后,您对我和妹妹的爱就少了许多。平时,我和妹妹犯了一点小错误,您就狠狠的批评我们,有时还被臭骂一顿。而弟弟呢,就算犯了一个大错误,您也很少骂他,有时还对他疼爱有加。为此,妹妹常在背后说您太偏心了,有时您听见了,以为是我说的,无论我怎么解释您都不听,您知道我有多伤心吗?

记得有一次,我刚到您家,弟弟就递给我一个陀螺,要和我比赛。妹妹一听也要参加,弟弟立马拿住我的手说:“我和姐姐一队。”妹妹也嚷着要和我一队,弟弟不肯,结果两人吵了起来。您听见吵闹声,便跑过来安慰弟弟,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我和妹妹臭骂了一顿。无辜的我也牵扯在内,我那不争气的“金豆豆”象打开的水龙头一样哗哗的流了下来。奶奶,您知道当时我是怎么想的吗?我想:“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喜欢我的。”我想对您说:“奶奶,请不要这样对待我和妹妹,难道女孩就真的没出息吗?”

奶奶,请您不要再坚持“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了,好吗?

顺祝您:

万事如意,幸福安康!

您的孙女:刘雅婧

奶奶安慰孙女篇8

我叫钟艳,是**市**镇**村的中心户长。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在座的各位朋友共同探讨婚育新风问题。

翻开历史的画卷,婚育犹如一幅图画,向人们讲述着关于人类起源、繁衍后代的美丽传说。然而,“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阴影成为画卷中的败笔。“有儿不愁家贫、不孝无后最大”的封建礼教思想一直侵蚀着人们的思想,直到现代,“唯男子才能传宗接代”、“女人只能围着锅台转”的思想仍然涛声依旧。就拿我来说吧,1993年,我与本村的农民张凤山相知结为姻缘。婚后,我们互敬互爱,一年后,我生下一个可爱的小女儿。孩子出世,对于初为人母的我真是欣喜无比,一向不善言辞丈夫也欢实起来,初为人父的喜悦写在脸上。可我们哪里知道,对于观念陈旧的公婆来说,孙女的降生犹如一块石头砸在他们的心上:满心欢喜等着抱孙子的公公见到孙女一甩衣袖转身而去面带失望的婆婆把脸一扭离开了产房,我的心真象是哑巴吃了黄莲--有苦说不出来啊!望着刚刚落地就遭冷落的女儿,我的眼泪象断了线的珠子噼呖啪啦往下掉。丈夫一个劲儿安慰我:老人守旧是正常的,等孩子会喊爷爷、奶奶就好了。听着丈夫一席话,我的心多少有些安慰。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孩子4岁了,每天都跟在爷爷奶奶身后甜甜地喊着爷爷奶奶。这样一来,公公婆婆的态度多少有些转变。一次,婆婆拉着我的手说:“按国家政策规定,咱还可以生第二胎。往后,孩子我给你带,你再生一个,咋说也不能让咱张家断了后,将来连个接户口本的都没有。”我开始给婆婆讲道理,同时也谈到自己是中心户长,要以身作则。没成想,工作没做成婆婆反而对我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不答应生二胎,就再不准我当中心户长。这以后,只要我一出门婆婆就开始摔盆摔碗,说些指桑骂槐的话,弄得我进退两难。有时婆婆也对着我哭天抹泪:“咱们张家三代单传,可不能在咱这辈断了香火呀!”,望着劳累一生、满头白发的公婆,我的心也碎了。就在我极度痛苦矛盾的时候,我们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尚象春风般吹进每个家庭。一时间,学习报告会、演讲赛、宣传品入户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不断展开。我认准这是个大好机会,便多次鼓动公公婆婆到村人口学校去看一看、听一听,他们抱着好奇的心态去了。这一去可让他们大开了眼界:在那里,公公婆婆第一次听到了“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少生孩子快致富”等新名词,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动,思想开始转化。我和丈夫趁热打铁,抓紧做思想工作,列举村里为生儿子造成孩子多、生活痛若和贫困的实例,说明重男轻女的害处,耐心细致地宣传“生男生女一样好、依靠致富能养老”的新思想,并把我们俩人商定的发家致富规划讲给老人听,激动起公公婆婆追求美好、富裕生活的愿望。镇计生办的同志得知我家的情况后,也主动上门来做工作,给公公婆婆吃“小灶”,苦口婆心的谈国策、讲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公婆婆终于转变了认识,支持我们只生一个,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女儿和发家致富上来。公公深情地说:“以前我们老俩口真是老糊涂了,现在得抓紧时机发家致富。”妇女主任宫秀芝还多次到我家帮助研究适合我家特点的致富项目。由于我家耕地少,劳动力相对过剩,最适合搞个体经营,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我们很快就建起了豆腐坊。由于我们讲求信誉、注重质量,所以全村人都愿意买我家豆腐,生意逐渐地红火起来。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规划,向更富裕的目标迈进,去年年初,我们又围绕着小豆腐坊做起了大文章,搞起了以豆制品加工为主、养殖为辅的系列化家庭经济:建成了大型的标准化猪舍,发展直线育肥科学养猪。现在已出栏了168头肥猪,出售了89头仔猪,仅养猪和豆腐加工两项就收入4万元,跨入了小康行列。在繁忙的劳动之余,我与丈夫更加强了对女儿的培养教育。女儿天资聪颖,活泼可爱,能歌善舞,还会讲故事,对爷爷奶奶更是格外关心。一次婆婆感冒躺在床上,女儿给奶奶端水、唱歌、还不时用白嫩的小手摸摸奶奶发不发烧,婆婆感动的一把搂过孙女,一种欣慰的满足感荡漾在她的脸上。现在我们一家人和和美美、勤劳致富,日子越过越红火。公公婆婆高兴得逢人就讲:“俺现在可想通了,生男生女一样好,依靠致富能养老。”每当听到公公、婆婆那发自内心的笑声,看到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情景,我的心里真是比吃了蜜还甜。

在公公婆婆的支持下,我更加精神焕发,在辛勤忙致富的同时,不忘中心户长的职责,经常抽时间组织中心户的姐妹们学习五期知识、生殖保健知识和婚育新风知识,还以自己家庭少生快富的经历和变化,现身说法,向群众宣传新观念,讲述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好处。在我的影响和带动下,一股双少生优育、比勤劳致富的新风尚在我们村篷勃兴起。全村118户一孩家庭有76户表示不生二胎,只要一孩;有3户已领了二孩生育证的夫妇又主动退回了二胎证,决心要把劲使在发家致富上。看到我们夫妇这一点星火,燎原了全村的致富热潮,我与丈夫感到无比的欣慰。

上一篇:元旦经典名句范文 下一篇:共建和谐校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