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10-03 02:22:30

嫦娥的古诗

嫦娥的古诗篇1

关键词:明月意象 古典诗歌 美学特征

明月作为一个独特的审美意象,在华夏诗歌长卷中,始终占着十分重要和独特的地位,一部中国古典诗歌美学史也是一轮明月亘古不变的千年映照。明月的华夏诗歌内涵,饱含着深层次的审美文化特质,我们以明月这个独特又具普遍性的意象为切入点,对华夏诗歌美学特征进行溯本追源,从而引出明月在诗歌中的独特的审美意蕴。

一、明月的外在美与心灵需求的高度融合,形成人们诗意的寄托对象

为了区别和对应太阳的名称,月亮古称太阴,是太阳系中第五大卫星。尽管它的表面灰暗,但它仍是地球人仰望天空时除了太阳之外最为灿烂和熠熠生辉的天体了。月相的变化规律,给人类无限的启发、想象和神思,它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诸如语言、历法、艺术等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中国文学,几千年以前,明月就在它的源头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妇孺皆知的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天狗食月、玉兔捣药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记载了中国关于月亮的最早传说。由于月亮散发的清辉明洁清凉又能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感官体验,因此月亮常常被人寄予无限的想象。嫦娥奔月等关于月亮的传说和人们用肉眼所看到月亮还是有所区别的,但是人们以现实的月亮为基点,通过想象可以构建出符合自己内心精神需求的月亮来,人们时常能够抓住月亮呈现给他们的一些外在特征,人们再将人世的生活经验与哲学思考赋予亘古不变的月亮,给月亮既有区别又相同于自己星球的社会情态。

中国人对月亮的称呼极多,这些称呼都是美称与雅号,从没有过恶意的调侃,这是因为月亮是人们理想的寄托之物,谁都不忍心去贬低它,哪怕这个人是个十恶不赦的罪犯,他对月亮照样心存美好,月亮可称得上是地地道道的大众情人,它可以根据观赏对象和年龄来变换自己的性别特征和审美趣味,以致男女老少都喜欢它。关于月亮的称呼,众说纷纭,我们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从明月的称呼中探索出人们对明月的感情因素,而诗歌中屡见不鲜的明月意象更是诗人对明月的无限向往。我们只举为大众所熟知的,月亮的别称有:银钩、玉钩、玉弓、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嫦娥、婵娟、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桂月、桂轮、桂宫、桂魄、广寒、清虚、望舒等等,不一而足。但这些雅号无一不是人们对月亮充满了热切的爱,它是人们寄托美好的意象。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因为这般明朗,明月常常是月亮的书面语,从纯粹美学的意义上来讲,作为一门学科,美学的任务是揭示和阐明美学特质以及审美现象,明月外在的显著特征符合人们的审美取向,并最终定格为一种美的事物,它帮助人们了解美、借鉴美,明月同时也是一个超世俗功利的审美意象,它反映了人内心深处的终极关怀和追求。因明月具有永恒性,使它又与其他审美意象不一样,明月可以把人内心的终极关怀和追求融入诗意之中,用生动感人和美好的特质去打动人的情感、触动人的心窝,并能够栖息在人的心房,且能帮人轻轻掩上心门,陪伴人,消除人的孤独,给人以慰藉,因而它更易被人所接受。美学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寄心于明月使人的灵魂超脱世俗的纷纷扰扰,告别莫名其妙的感伤,从而使人们能够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二、明月的内涵美与人们审美取向的契合,形成人们理想的倾诉对象

明月外在如此美轮美奂,隔着三十八万千米,古往今外,人们常常遥望着这个美的化身,轻轻诉说自己温暖的梦想、心灵的波折、生活的苦难,普通人对明月寄托的言语,因为无法形成文本,我们只能去猜测,当然这也是可以感受的;而诗人因为将自己的寄托言语融入诗行,明月附在他们的诗歌中形成审美意象得以流传下来,形成中国古典诗歌中关于明月意象这一审美风景。心理美学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心理学的,它侧重研究的问题是:在审美体验中人们的感官活动是如何表现的。美的审美体验就在于我们在观赏自然美和艺术美时心里愉悦与丰富的过程。

我们研究明月在华夏诗歌中的美学特质时,重点不应该停留在明月这个审美意象上,尽管明月很美,但我们通过明月这种诗歌中包含的意象来指路,可以观照人情美和人性美。例如在研究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引起我们的美感时,重要的已不仅仅是研究大海、明月的本身特点,而是研究海上明月给相隔天涯的人们搭起思念和相互祝福的桥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相处两地、远隔天涯的人们,可以在明月高悬的地方相遇、相惜,以至相互拥抱。

明月的这种终极关怀和施予人们幸福的恩赐,世间几乎无物可以替代,尽管明月是无意识的,它只是一个天体,一个日夜不断运行在自己轨道上的星辰。但人们不管,人们将无限的美好付诸明月,尽管明月长久地默默无闻,但人们从不计较,也正因为沉默是金这一点,让人们更加迷恋它。因为钟情于明月,人们对它存在的想象有着无限广阔的空间。不把明月的定位局限在欣赏的形式上,把明月的魅力隐藏在诗歌里,映照出的是现实中人的悲欢离合与爱恨情愁,明月是无所不知的亲人,明月又是一种高山流水式的知音。我们去诗歌中看明月这个意象,可以看到慰藉,看到祝福,看到美,看到人类的心灵和智慧。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屈原《楚辞・天问》)(意思是: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悲悯情怀如屈原者,月夜仰首,在天问中,他问明月,问玉兔,也问世人,问寄托在心中无限的希冀与念想。明月没有回答他,也正因为没有回答,明月在人们的心中具有了一份永恒的深沉美感。辛弃疾这人算是一个铁血男子,阳刚十足,可面对明月,终归也变得柔肠万分,在《木兰花慢》中有“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再来看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这首明月之诗《月夜忆舍弟》,点名的不仅仅是秋思无限,更添国恨绵绵,与在《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颇具异曲同工之妙。古人说:“待到那烟花三月里,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旧历三月,人下扬州,看的不只是烟花烂漫,更重要的是要看扬州月,杜牧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之句,唐人徐凝更加钟情扬州月,他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诗歌使扬州名扬四海,明月美的力量在诗歌中得以展现,其张力如此巨大,历久弥新。在扬州城附近的瓜州,也记下了王安石的明月情怀,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写尽了古今多少乡愁真味,如今读来仍不免感慨万千。以“梅妻鹤子”著称的林逋,也喜明月,他在《山园小梅》中写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对明月心爱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再来看诗人李益笔下的明月,他写道:“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每读李益,总是伤。李益太孤绝了,明月只好化成一颗硕大的泪珠,祭奠他远去的背影,报答他平生的钟情与爱意。

三、明月的内涵美与人生遭遇的映衬,形成人们借月抒怀的审美意象

明月外表美意十足外,它的内涵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特殊的感情和意义,使其具有丰富的内在美和意蕴美,并长期地成为人们表达人生际遇的特定对象。理性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或发展活动。其意思和感性相对,而明月常常是感性和理想的相互糅合,更多时候更倾向于感性,以致明月在诗歌中承载的意蕴在别具一格之外又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感受。

月亮又叫嫦娥这一意象,屡次出现在诗歌中,它代表着一种特殊的文学意象。嫦娥是忧郁才子李商隐诗中多次反复抒写的一个女性形象。将嫦娥这单一意象反复吟诵,形成嫦娥意象群,并赋予它独特丰富的意蕴,这和李商隐的人生际遇十分契合。

关于嫦娥,《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张衡《灵宪》云:“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明月和嫦娥交接,凄惶而惆怅是神话传说中嫦娥意象的主要内涵,后代人们总是借嫦娥的故事来表达一种凄楚彷徨的心境,也曾这样借助嫦娥感慨内心,如《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的“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面对明月,想起嫦娥,万千别恨,都融入月夜,都在嫦娥的无限悲痛中了。我们谈论的是诗歌,这是词,不作更多的探讨,但其中明月意象之寄托之深,不言而喻。

当然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大多时候,明月代表的是一种美好、一种愿望、一种希冀、一种梦想,尽管月亮有圆有缺,不能永远保持花好月圆的局面,但在人们心目中,月亮永远都是思念,只不过月亮圆的时候人们的思念跟着圆,月亮弯的时候,人们的思念也跟着弯罢。

我们再来看闻一多推崇备至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被称为“孤篇盖全唐”的诗歌杰作,诗里几乎每一句都含有“月”字,堪称明月诗之最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夜如湿玉,明月高悬,这景致,孤绝十分,美得让人心碎。江面水波潋滟,婆娑的树,皎洁的明月,就能荡漾起那亘古的神韵了。星和月,是不一样的,星太遥远,只有月才占得住人的心;月离人也不近,才诠释了距离之美;圆缺变化使它动感十足,美意千分。

若没有明月,这春江一水该是多么的寂寞,寂寞是一种禁锢,寂寞意味着灵魂的缺失。春江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处在月夜之下,月华映照着女子的脸,总泛起温纯的光,眸子里多是温柔的情意,一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结尾,诗意蔓延,掩不住那份难得的千古神思。月华如水,泻下清澈的光,张若虚笔下的诗句是深层的哲学思考,借明月这一审美意象反复吟诵,轻柔的风淡淡地拂过那哲学的丛林,那江面,在那清辉皎洁之处,明月这一审美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高度融合了,它堪称中国古典诗歌美学殿堂中的蓝宝石。

四、结语

明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长卷里屡屡出现,且历久弥新,它包含着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真正能够传世的文学往往是那些能够安慰内心孤独和抚平灵魂创伤的作品,而明月恰恰通过文学,尤其是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给人们以美好的梦想和远方的希冀,透过明月这一审美意象并挖掘出它内在的特征,让心灵的感触引发出读者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对深层次解读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2] 张法.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罗漫.神话・诗骚・文学史[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4] 王光明.读古代文论札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7.

[5] 礼记・乐记[A]//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 钟嵘.诗品序[A]//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嫦娥的古诗篇2

关键词: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当代汉语词汇;影响;学习策略

一、中国神话传说对当代中国汉语词汇的影响

在口语或书面语中,中国人经常引经据典,涉及神话寓言、诗词歌赋。这对留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难点所在,更是吸引人之处。许多神话传说依旧“活在”当代中国社会的语言文化中,本文选取两个典型事物――“嫦娥奔月”、“牛郎织女”两个神话传说,以此为例来谈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对当代汉语词汇的影响。

(一)“嫦娥奔月”对当代汉语词汇的影响

1.对诗歌用语的影响

唐朝诗人李商隐曾做诗《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从古至今,“嫦娥”不断出现在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人们一看到“嫦娥”这个词,就会想到月亮,想到冷清的生活。

2.对专业词汇的影响。中国人有登上月球的渴望,也因此将自己比作“嫦娥”,希望能像她一样飞往月亮,中国绕月探测工程被命名为“嫦娥工程”,中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即命名为“嫦娥一号”,此系列还有“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另外,相传嫦娥在月亮居所叫做“天宫”,中国研发的一个目标飞行器被命名为“天宫一号”,“嫦娥奔月”对专业词汇的影响可见一斑。

3.对节日用语的影响。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此夜,人们仰望朗朗明月,称为“拜月”。“拜月”一词也来源于“嫦娥奔月”的传说――每逢中秋后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和月饼,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希望能与之“团圆”,中秋又称“团圆节”。

“拜月”、“团圆节”等词语被保留在节日用语里。

(二)“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对当代汉语词汇的影响

1.对专用语影响。用“牛郎织女”称呼某对夫妻时,多指分居两地的夫妻,如果夫妻长期分离,就会说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

在中国,介绍青年男女相亲,就说给他们“搭鹊桥”,因为被迫分开的牛郎和织女,是在喜鹊搭桥的帮助下才得以相会。

2.对节日用语影响。牛郎和织女相会的七月初七日被中国人定为七夕节,这一天也是中国的“情人节”。从古代典籍的记载看,民间认为织女聪明美丽、多才多艺,在七月七日晚间,向织女乞求智巧,可以除去笨拙,变得眼明手巧,故亦称为“乞巧节”。

二、基于古代神话传说的汉语词汇学习策略

了解与汉语词汇相关的文化既可以增强词汇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准确的运用汉语词汇,对真正掌握汉语词汇有很大帮助。

(一)通过了解古代神话传说来培养词汇学习兴趣

平常我们在说话中会经常用到一些含有中华民族特殊文化传统信息的词语:

“母夜叉”(传说中很丑陋,很厉害的一个怪物,现在指凶悍、不讲理的女人)

“玉皇大帝”(传说中天上最大的神,F在指有权势的人)等等。

其中有很多词语留学生能通过对中国神话的学习理解,而这些大部分是无法靠翻译来形象感知的,只有通过对神话故事的学习才能更好的掌握这些词语。

(二)通过阅读古代神话传说来扩大词汇量

多阅读有利于汉语词汇学习。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大量的汉语阅读有助于增加词汇量。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书籍,进而不断地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并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通过古代神话传说来理解汉语词汇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很多关于神战胜灾难或与影响人类生存的自然现象做斗争的题材,分布相当广泛,如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大禹治水以及精卫填海等,体现了古代人们为了生存对大自然的抗争。

三、结论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对汉语语言文化、词汇学习有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其影响涉及到方方面面,覆盖到各个领域,是汉语词汇学习不可或缺的背景知识。在当代汉语词汇中,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的词汇有很多,汉语语言及其文化又使古代神话传说持久不衰、世代流传。因此,学习中国文化,尤其是通过了解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重要典故,对于丰富汉语词汇,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增强词汇学习的趣味性和高效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语言学习也具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程憬.中国神话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戴禄华,尹乔,谢锦芳.论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词汇的影响[J].怀化学院学报,2011(10):81-84.

[3] 樊小玲. 牛郎织女传说中牛意象的文化解读[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03):12-15.

[4] 景莹.现代文学中“奔月”“射日”神话题材重写及价值取向[J].求索,2015(01):148-152.

[5] 李海霞.中国神话作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6] 矛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7] 沈华.中国神话传说[M].合肥:黄山书社,2013.

[8] 尹泓.嫦娥奔月神话的意象和母题分析[J].民间文化论坛,2010(05):93-99.

[9] 祝鹏程.2014民间文学研究年度报告――以神话、传说与故事为主[J].民间文化论坛,2015(01):70-80.

嫦娥的古诗篇3

呀!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好美啊!”我不由地赞叹道。只见四周仙气缭绕,奇花异草,应有尽有。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着,有牡丹花,有玉兰花,有玫瑰花——其中开得最娇艳的要数桂花了,一朵朵桂花金灿灿的,一朵挨着一朵,就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可是,怎么空无一人呢?这时,耳畔想起了如天籁般美妙的歌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歌声显得有些凄凉。寻着歌声,我看见了一位国色天香,高雅秀丽的美女出现在我的眼前,她手中抱着一只毛色洁白,唇红齿白的兔子,莫非她们就是嫦娥和玉兔。可是嫦娥脸上怎么没有一丝笑容呢?一脸哀愁,还不时发出阵阵叹息声。她应该非常孤独和冷清吧。

我径直走上前:“嫦娥姐姐,我叫邱添,是从人间来的。乘着这花好月圆的日子,我特意来邀请您去人间共度佳节!”“欢迎你,人间的朋友,”嫦娥姐姐说话的声音好温柔:“我很愿意和你去人间看看,可是——”“哎呀,别可是了,我都等不及了!”还没等嫦娥姐姐说完,我就拉着她返回了人间。

我们穿行在大街小巷,我向她讲着人间的风俗习惯。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学校。我们在蕊春园里赏花,在银杏树下谈古论今,在葫芦池边欢笑,在迎雁亭里欢唱,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坪上促膝长谈——嫦娥姐姐听得出了神,看得入了迷。她脸上没有了往日的哀愁,增添了几分笑容。这时,只听“啪”得一声,火花四起,使整个夜空绚烂夺目。嫦娥姐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壮观美丽的景色,她沉浸在这欢乐祥和的气氛中。随着烟火渐渐熄灭,嫦娥姐姐要回到空中去了。临走前,我送了一盒雪月饼给她,作为礼物,希望她能常到人间来看看。嫦娥姐姐收下月饼,说了声:“谢谢。”就挥了挥长袖,如风似的飞到了天上。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非常的依依不舍。

夜,已经很深了。当我重新睁开眼睛时,一切又恢复了正常。再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她更圆,更明了——

嫦娥的古诗篇4

中秋节来历作文范文一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所以称中秋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之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被看着是团圆的大好日子,也被人们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不要忘了,让真情贺卡给远方的亲人朋友一个问候祝福团圆之夜,明月高悬。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们的游子,更是以月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夜今白,月是故乡明。”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春风有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现在中秋节这一天,全国人民还可以享受一天的假期,合家团圆呢!

中秋节来历作文范文二

中秋节有许多习俗,比如吃月饼,但是你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吗?

传说以前后羿到山里去寻友访道,看见西王母路过此地,就向西王母求到一包不死药。回到家后,后羿舍不得撒下妻子嫦娥,就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但这正好被徒弟蓬蒙看到了,蓬蒙就起了坏心眼。

有一次后羿带着徒弟去打猎,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后羿一走,蓬蒙就拿着宝刀闯进房间里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没有办法,突然她灵机一动,把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因为嫦娥心里牵挂着丈夫,所以嫦娥飞到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发现嫦娥在天上对他说:“今天晚上月亮会变圆,你晚上做一块面团在屋子东北角,等到午夜时我们夫妻二人就团圆了。”后羿按照嫦娥说的做,到了午夜,夫妻二人终于团圆了。两人离别时嫦娥对后羿说:“每年的8月15这天,你都要做好面团,等到午夜时分我回来了之后再走。”每年都做好面团,等着嫦娥回来。后来,这个习俗被大家继承下来,发展成为现在的中秋节,中秋节吃月饼也就成了习俗。

我非常喜欢这个神话,也非常喜爱中秋节。

中秋节来历作文范文三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有以下一种解释。

有的人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庄稼寸草不生。后来一个名叫后羿的人,力大无穷,运足神力把9个太阳射了下来。

后来,后羿娶了一个名为嫦娥的女人。后羿除了教徒弟和狩猎外,终日与妻子同在。人人都羡慕这对恩爱的夫妻。

有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便向皇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药,就能升仙。

后羿让嫦娥保管那包药,但不巧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让后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外去打猎,蓬蒙假装生病没去。待后羿走后不久,篷蒙手持宝剑闯入后院,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篷蒙的对手,就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神仙。

傍晚,待后羿知道所发生的事时,想杀了蓬蒙时,可小人“小人”早已逃之夭夭了。忽然,他看见月亮上面有一个影子,他就跟,可是他怎么也跟不到那个影子,因为他前进三步,影子也跟着他前进三步。

后来后羿就放弃了,回到家,由于牵挂妻子,就在嫦娥平时最爱的花园那里点香、供水果等。

后来百性知道这件事以后,就也学点香、供水果等后来就发展到了吃月饼。希望嫦娥能保佑他(她)们。

看了中秋节来历作文的人还看

1.中秋节的来历作文3篇

2.中秋节的来历作文500字

3.中秋节的来历作文450字

4.中秋节来历作文

嫦娥的古诗篇5

一、中秋节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团圆美满的主题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祭拜月神的活动。在远古时代,人们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神。太阳是光明的源泉,统治白天的宇宙,是最高的神祗;而夜晚则属于月亮,故月亮成为第二位的神灵。《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帝王希望通过神的保佑来达致国家稳定、百姓安康、人寿年丰。如此,中秋月亮的圆满形象,自然就引申出象征团圆美满的社会意义。贵族和文人仿效帝王祭祀月神活动,把拜月的习俗推广至民间,到唐代,中秋已经作为节日固定下来。

每当中秋,九州同庆,家家团坐。举头望天,天上明月皎洁可爱;低头看地,地上供桌红烛高照,檀香缭绕,供品罗列;环顾身畔,身畔亲朋好友喜气洋洋,高谈阔论;放眼四野,四野处处弥漫着庄稼成熟的香气。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备感人生之幸福美满。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并不总是和平与美满。中秋月满,而人生却往往漂泊不定,备受天涯孤旅的煎熬。在月的清辉下,游子们心底里那根最柔软最脆弱的琴弦被有力地拨动着,弦音里回荡着对家人朋友、故土家园的无限相思意。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发思乡之幽情;苏轼则高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望的美好却无法取代现实的残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正由于此,团圆美满令人备感珍惜与向往。

由渴望团圆而引发思念,由思念而引发对家国的深情。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中秋佳节累积起中国人独特的思念亲人的文化情怀以及爱国爱家的传统美德。时至今日,无论是久居海外的华人,抑或是海峡两岸的同胞,每当圆月高挂的时刻,彼此心中都流淌着共同的情感与渴望――团圆和思念。

二、月亮传说: 惩恶扬善的启蒙教育

八月十五的月亮与许多美妙的传说相联。巍峨的广寒宫、温柔的嫦娥、可爱的玉兔、执着的吴刚和高大的桂花树都是传说中必不可少的物象。这些故事,不仅装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童年梦,而且在其幼小的心灵上引发了关于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最初体会与判断。这种来自于童年时期的审美体验,对于成年后的心灵走向和性格形成亦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1.嫦娥奔月:版本演变中的审美转向

在所有的月亮传说中,嫦娥奔月是最为著名,也是最广为人知的。在民间流传的多个版本中,其情节颇有差异,而嫦娥的形象也有着很大的不同。第一个版本是说嫦娥贪恋奢华,窃药弃夫,最后成了月精白蛤蟆。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嫦娥》一诗中就慨叹:“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而在第二个版本中,嫦娥则由虚荣女人跃升为体恤万民的女中豪杰,她勇吃灵药以救众生,随之奔月成仙,成了人人崇敬的月神。第三个版本是流传最广泛的版本,说后羿学生逢蒙趁后羿出门打猎,威逼嫦娥交出不老药。危急之时嫦娥把药吞下去,立刻直飘云霄。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在这一版本中,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了嫦娥。这样,经过多个版本的不断演绎,嫦娥的形象渐渐与人们的美善品味相符,表达了人们对美善的追求和向往。因此,嫦娥也奠定了其月亮女神的地位,代表了美丽、善良以及一切足以表达女性优美的品格。

2.玉兔捣药:济危扶困的侠义讴歌

根据屈原的《天问》,人们推知,月宫中不仅有一只蟾蜍,还有一只玉兔。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个成仙的兔子看到嫦娥被关在月宫里无辜受罪,非常同情,于是让他最小的女儿去陪伴嫦娥。汉乐府《董逃行》中就有“玉兔捣药”的掌故。玉兔传说,尽管情节繁多,但玉兔的侠义精神贯穿其中。在人们的美丽遐想中,玉兔已然成为美的化身、善的化身。或许正是因为玉兔的高贵品格吧,玉兔被称为“太阴君”或“兔儿爷”。每年的八月十五,过去无论宫廷还是民间,人们都要郑重其事地对其祭拜。

3.吴刚伐桂:锲而不舍的精神力量

《酉阳杂俎•天咫》说:“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李白也有诗:“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仔细品味吴刚伐桂的故事,会发现其中饱含着复杂而深刻的哲学意味,带有催人泪下的悲剧力量――既以罪与罚的残酷表达对世人的严厉警戒,又以悲壮的英雄式意志力来激励后人。吴刚的努力和行为本身就浸透着一种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力量,而这种力量也正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虽经历无数苦难却从未屈服,并随着时光流转而日益闪耀光彩的不竭动力。

以上列举了流传广泛的与月亮有关的部分神话传说。神话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原始认知和体验,蕴涵着一个民族的哲学、艺术、宗教、习俗乃至整个民族心理价值体系的初源。我们从中清楚地体会到中华民族的美善情感,深切地感受到人们对于真善美的强烈追求,对于假恶丑的极力鞭挞。其中所蕴涵的积极因素,在历史的长河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给他们以恒久的美的熏陶、善的培育。

三、中秋习俗:道德规范的养成

节日都有许多仪式,强调着某种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中秋节也不例外,通过其独特的仪式和风俗习惯,传达着其独有的道德意蕴。

1.祭月仪式

远古时期,人们对月的祭祀,表达了对月的敬畏情绪。到了后来,对月的畏惧心理减弱,而尊敬的态度仍在继续。只不过这种尊敬的背后被赋予了世俗伦理的意味。《国语•周语》说:“古者先王即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尊君。”古时天子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日为兄,以月为姊,所以天子祭天地有示孝的意义,祭日月有示悌的意义,因而以此教民。这说明祭月的目的在于给百姓作个孝悌的示范。

最初祭月是皇家的专利。古代皇家祭月有一套完整的祭祀规则,借以表达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其中,既有政治的意义,更有道德教化的意义――既祈求神灵保佑国泰民安,又教化万民遵守秩序,和谐共处。到了唐代,祭月仪式走向民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民间习俗,继续承载团圆美满的世俗伦理观念,并在八月十五固定的时间内,有了特定的内容。如全家团聚、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赋诗等活动,这已完全符合了民俗节日的性质。至北宋太宗年间,朝廷正式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现实的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日益浓厚,中秋节俗的变化更是明显,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到了近现代,祈求心事达成的祭月习俗仍在民间流传,同时又辅以许多独具特色的习俗,成为中秋节的一道情趣盎然而又充满无限憧憬的美好风景。

2.赏月、饮酒、赋诗

月亮在人们心中是美丽、温柔、恬静和可爱的,集所有阴柔之美于一身。其表情极为丰富,每天都给人新的形象,而其形象又在不断轮回,既引人无限遐想,又令人充满期待。

人们对月亮情有独钟。赏月之俗由来已久,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晋代就有了,东晋权臣庚亮就曾南楼赏月,南朝梁元帝赋有《江上望月》诗。到唐时,赏月成为文人时尚,而到宋时则成为全民共同参与的盛大活动。中秋节可谓赏月的最佳时日。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这一天恰逢秋收季节,人们满怀丰收在望的喜悦与欢畅,其情绪充实而愉悦;同时,此日的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在如此美好的日子里,人们兴致盎然,情绪高涨。亲人团聚,对美景饮美酒,举杯邀明月,把酒话桑麻,亲情款款,其乐融融。情由境生,情动于中而言于外,赋诗抒情成了中秋节的重要娱乐形式。所以,古往今来有关中秋的诗词不计其数,多有传世的名篇佳作。

在循环出现的中秋明月光的笼罩下,“赏月”培养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对圆满人生的理想和追求;“饮酒”促进了亲友间的交往,增加了亲密感;“赋诗”则在抒感的同时营造出融洽、和睦的家庭氛围。

3.人月双圆:阖家欢聚喜意浓

天上月圆,地上人圆,“花好月圆人团聚”乃是中国人最向往和最珍贵的人间美景。看着天上的圆月,就自然联想到人间的团圆。这一天,已经结婚的女儿一定要返回夫家,以喻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就说:“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民间有“宁留女一秋,不留女中秋”的说法。

无论平时亲人是否分隔两地,但只要这一天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人们就会感到格外的满足与欢畅,多重多重的心事、多浓多浓的忧思都一并放下,脸上透露着幸福,空气中弥漫着轻松,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一种愉快的心境。中秋之夜,一家大小选取月照最佳处,先摆上时令瓜果及糕点等供品,焚香祭拜月神,求月神帮助自己实现心愿;继而,大家边吃边聊,也许是相互介绍一下生活知识,或谈论一下生产经验,如果恰巧有从外地归来的家人朋友,必然会谈及外地风光、文物和传说,让大家听得新鲜而有趣,当然,长辈们也会指点着明月,向儿孙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这其间,或许还会穿插吟诗作对,制谜猜谜等活动。

4.分食月饼,共享亲情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在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不仅赏月拜月,而且还要吃月饼。时至今日,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在各地仍盛行不衰。

月饼,又称作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它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情感,祈盼丰收和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共同心愿,同时,月饼也被用来当作礼品送亲赠友以联络感情。

我们在一个个中秋节的陪伴下长大,中秋节的精神哺育着我们。在中秋节的神话中,在中秋节的习俗里,我们怀着团圆美满的理想,踏踏实实地生活,乐观地走向未来。

嫦娥的古诗篇6

关键词:月亮 神话 《山海经》 嫦娥

一、什么是神话

追溯到我国遥远的上古时期,人们在艰苦的自然环境里无助的祈求生存,他们在自然界中感受到的惊讶与恐惧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于是幼稚的认为一切都是“神”在主宰。长此以往,关于“神”的故事就流传下来,变为今天我们熟知的“神话”。那么,什么是“神话”呢?国内的神话研究开始的太迟,就连“神话”这个字眼也是在近世纪从国外输入的,而现在对神话概念的界定大致也是一个从狭义界定到广义界定的过程:

我们看看马克思先生和鲁迅先生对神话的界定: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1]

“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2]

再来看看陈建宪先生对神话的界定:

“神话是人类共同体(氏族、部落、民族等)在氏族时代以原始思维为基础,将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不自觉地形象化、人格化,从而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神灵为主角,表征着特定群体的神圣信仰的语言艺术。”[3]

不难看出,马克思先生和鲁迅先生对神话的界定是比较片面的,而陈建宪先生对神话的界定注重了神话的产生与发展,强调了神话产生的特定时间和环境,是一个广义的界定。从神话研究的角度看,对“神话”概念的界定其实是一个由狭义到广义递进的过程,还需要不断地完善,我们可以用袁珂先生的一段话来具体的解释说明一下:

“古代神话产生于原始社会母权制时期,起初本是简单的、零散的,后来才逐渐汇为比较复杂的整体,并且和历史紧密结合起来。它发展到奴隶社会初期便已登峰造极。以后,当有文字的历史记载开始出现的时候,古神话便逐渐消亡了。其后在各个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随着现实生活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的愿望,又陆续有为数不少的新的神话和神话因素浓厚的传说故事产生出来,直到今天,还未断绝。”[4]

二、古代与月亮相关的神话

月亮与太阳一样,作为唯一的天体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在古时候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一)月亮的诞生与出入

1、月亮的诞生

在上古时期的神话中,关于月亮的诞生,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版本:

第一种版本认为月亮的诞生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相关,都是讲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因为过于劳累,濒临死亡之时幻化出月亮。首见《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中记载: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另见《述异记》卷上记载: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

以上两则都是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两段神话的截取,但是都认为月亮是由盘古的眼睛幻化而来的。只是《述异记》中说的比较笼统,而《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中记载比较详细,明确的指出月亮是由盘古的右眼幻化而来的。这样看来,盘古的两只眼睛分别幻化成太阳和月亮,似乎很好的解释了天上为什么只有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

第二种版本则是根据《山海经·大荒西经》的记载而来的,根据这里的讲述,月亮的诞生则是和帝俊(舜)的妻子相关的: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这段神话记述的是帝俊的妻子常羲,常在西方荒野的某个地方给她的十二个月亮女儿洗澡。这样看来,帝俊和妻子常羲就是月亮的父母,起初的月亮是有十二个的,可是后来为什么只剩下一个,就不得而知了。

还有一种版本,见于《太平御览》卷四引《淮南子》:

“日月,天之使也。积阴之寒气,久者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

这个版本大致认为天地初

,宇宙混沌一片,后来宇宙衍生出一种元气,这种元气中较清明的部分上升形成天,较浑浊的部分下沉形成地。天地的精气融合在一起又孕育出阴阳二气,而阴气积聚就形成水,水气的精华部分就凝结成了月亮。

2、月亮的出入

在上古时期人们的眼里,太阳和月亮的生活也是很规律的,每日升起落下,昼夜交替,这样也就自然有了关于日月出入的记载。月亮出入的记载一般和太阳出入的记载是被记载在一起的,《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日月所出之地有六个:

“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

“大荒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暓,日月所出。”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门,日月所生。”

“东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

同样,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也记载了日月六个所入之地: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

“大荒之中有龙山,日月所入。”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鏖鏊钜,日月所入者。”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常阳之山,日月所入。”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  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还有一处记载讲到日月的出入之地是一个,即方山:

“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树,名曰柜格之松,日月所出入也。”

太阳和月亮就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每天或从大言山或从合虚山或从明星山或从鞠陵于天山或从猗天苏门山或从壑明俊疾山中升起,或从丰沮玉门山或从龙山或从日月山或从鏖鏊钜山或从常阳之山或从大荒之山落下。如果仔细研究下就会发现,太阳和月亮升起的这六座山,依次是从南到北排列的,而太阳和月亮落下的这六座山则是从北至南排列的,这样的安排恐怕不仅仅只是一个巧合而已吧?!

月有阴晴圆缺,这一现象又如何解释呢?其实在古人的眼中,日月的出入的时间长短、行次安排也都是有神在掌管的,他们控制着月亮的阴晴圆缺、出入行次:

“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北方曰,来之风曰,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

《山海经·大荒东经》

“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

《山海经·大荒西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山,名曰嘘。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山海经·大荒西经》

同时,古人认为月亮出入还有一定的交通工具,而且还有专门为他们驾驶的神。屈原在《楚辞·离骚》中说: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王逸注:望舒,月御也。洪兴祖补注:《淮南子》曰:月御,曰望舒,亦曰纤阿。”

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也有所记载:

“阳子骖乘,纤阿为御。”司马贞索隐:“服虔云:‘纤阿为月御。或曰美女姣好貌。’又乐产曰:‘纤阿,山名,有女子处其巖,月历巖度,跃入月中,因名月御也。’”

如此来看,引文中被称为 ,石夷和噎的就是可以掌管太阳月亮甚至星星的出入的神了,而纤阿则为月亮驾车,他们几位神共同担负着管理日月星辰的职责,使他们有章有法的出入,不会恣意妄为。

(二)传说中的月神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都认为无论是日月星辰还是山川河流都是有神仙主宰的,像风伯雨师,雷公电母,共工祝融等等。自然,在美丽的月亮里也有一位掌管月亮的月神:

1、常羲

在我国的上古神话中,关于常羲的记载只有《山海经·大荒西经》中的一条: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常羲是帝俊的妻子之一,从上文看,常羲,生了十二个月亮,也就是月亮的母亲,那么,说常羲是月神也就不为过了。

值得一提的是帝俊的另一个妻子,她叫羲和:

“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南经》

“东海之外,甘泉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羲和,为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常浴

日于甘渊。”

《山海经·大荒南经》

羲和孕育了十个太阳,自然也就是太阳的母亲。但据郝郭行《山海经笺疏》云:

“与羲和当即一人。”

以及《山海经·大荒南经》中记载:

“羲和盖天地始生,主日月者也。”

中国远古神话中的日神、月神很有可能只是羲和一人。羲和与常羲名字中共同带一个“羲”字,而且她们都是帝俊的妻子,都在某个地方给太阳或者月亮洗澡,如果考虑到神话在流传过程中的流变,那么,这个说法就应该是值得肯定的。

2、西王母

关于西王母的神话记载就要比羲和常羲的记载多得多,自然,关于西王母为月神的考证也就详尽得多:

“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月,名曰西王母。”

《吴越春秋·越王阴某外传》

“西王母者,古加勒氏国之月神也。《轩辕黄帝传》言:‘时有神人西王母,大阴之睛,天帝之女。’可为月神确证。” 《穆天子传考证》卷二

上面的材料很明确的说明了西王母就是月神,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更加详细的描述了西王母的住所、样貌: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山海经·大荒西经》

根据文中描述:西王母住昆仑山,在西海的南面,流沙的边上,赤水的后面,黑水的前面她拥有人的脸,虎的身,有花纹有尾巴。头戴胜,长着老虎的牙齿和豹子的尾巴。这个西王母的描述很令人恐惧,与我们所认识的神人有着强烈的对比,似乎这个描述更像一个妖怪。然而,她不仅是月神,更有不死神药,掌管天之刑罚:

“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文选·祭颜光禄文》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姬娥窃之奔月。”

《淮南子·览冥》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山海经·西次三经》

这样看来,西王母除了是月神之外,还是一个拥有不死神药,甚至可以使凡人成仙的神,更掌管了天上的刑罚,称得上是天之刑神。

3、嫦娥

嫦娥奔月与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并称中国的四大神话。嫦娥奔月的故事也是脍炙人口,经久流传。嫦娥作为月宫之主,月神的身份自然是无疑的。而在这里,我们要关注的是嫦娥奔月的版本与关于蟾蜍、玉兔和吴刚伐桂的来源这两个问题:

(1)嫦娥奔月的两种版本

关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了,大家能够达成共识的版本大致是后羿因为射日有功得到了西王母赏赐的不死之药,而这不死之药又因为各种原因被嫦娥服下,飞升去了月宫:  “昔常娥以不死之药奔月。” 《文选·月赋》

“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文选·祭颜光禄文》

然而,嫦娥为什么要服食不死之药呢?是主动还是被动?这奔月的原因就塑造了嫦娥奔月不同的版本。先看嫦娥为什么主动服食不死之药: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

《灵宪》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淮南子·览冥训》

原来,嫦娥贪恋天上的生活,不顾与后羿的多年夫妻之情,独自服食不死之药飞升成仙;在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嫦娥与羿原是天上的一对神仙眷侣,因为奉命为人间除妖灭害而来到人间。虽然羿为人民除掉了许多为非作歹的怪兽妖魔,但也射落九个太阳得罪了天帝,天帝则惩罚他不许他回到天上。嫦娥当初陪羿一起下凡,时间一长,不堪忍受民间疾苦,怀念天上的神仙生活,于是趁羿外出的机会偷偷吃了不死之药飞升,又怕天上众神笑话她,于是独自去了偏远的月宫。

另一种版本则认为嫦娥为了不让不死之药落入歹人之手才被迫自己吞下,这个版本的记载也主要来自于民间的传说:

“羿射九日,造福于民,娶妻嫦娥,贤惠善良。有一道赠羿不死之药,羿交与嫦娥收藏。羿弟子逢蒙心怀不轨,乘羿外出,欲盗灵药。嫦娥为保护灵药,不得已吞入口中,遂

飞升入月。”[5]

凄美的爱情故事并没有就此完结,神话的文本记载和民间的传说还赋予了她不同的结局:一说嫦娥奔月之后,刚到达月宫身体就起了变化,幻化成一只蟾蜍;一说嫦娥奔月后,发现月宫空无一人,寒冷寂寞,她在漫长的悔恨中,慢慢地变成了一只蟾蜍;一说嫦娥被迫奔月后,与羿的真情感动了月母,允许嫦娥每年在月圆之日可以下界与羿在月桂树下相会一次;一说嫦娥奔月后想再配一种药,回到人间与羿团聚,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一说嫦娥奔月后,向丈夫倾诉懊悔。她告诉羿,如果在第二日月圆之时用面粉作丸,如圆月之状,然后叫三遍嫦娥的名字,嫦娥就能从月中飞下夫妻重圆。

(2)蟾蜍、玉兔捣药与吴刚伐桂

在寒冷寂寞的月宫里,不仅有奔月的嫦娥,还有关于蟾蜍、玉兔捣药和吴刚伐桂的故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看关于蟾蜍和玉兔的说法:

有人认为月宫的蟾蜍是嫦娥幻化的: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其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蛤。” 《灵宪》

有人认为月宫里是有玉兔的:

“厥利为何,而顾菟在腹?”王逸注:言月中有菟,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菟,一作兔。”

《楚辞补注·天问》

刘向认为,月宫中既有蟾蜍,又有玉兔:

“月中有蟾蜍与玉兔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于阳也。”

《五经通义》

而闻一多先生则认为,月宫中没有玉兔,只有蟾蜍。他认为“顾菟”是“蟾蜍”的音转,月兔之说是“顾菟”误解所致。他在《天问释天》中说:

“以语音讹变之理推之,盖蟾蜍之蜍与兔音近易混,蟾蜍变为蟾兔,于是一名折为二物,而两设蟾蜍与兔之说生焉。”

在民间流传的嫦娥奔月的神话版本里,我们也发现月宫里有美丽的嫦娥,有捣药的玉兔,鲜有关于蟾蜍的说法。蟾蜍的说法也仅限于说嫦娥私吞不死之药,飞升月宫,作为一种惩罚,让她变成了丑陋的蟾蜍。其实,关于蟾蜍和玉兔的争执在文学界中一直在持续,众说纷纭,各有所长。

而关于吴刚伐桂的神话记载仅有一条,来源于唐人段成式《酉阳杂姐·天咫》: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从神话的分类角度看,吴刚伐桂应该也属于惩罚神话的一种。吴刚因为在学仙的过程中犯了错误,因此被罚要砍倒月桂树。也许吴刚所犯的错误时很难被饶恕的,因此月桂树怎么也砍不到,吴刚却怎么也砍不到,只能就这样一天一天,无休止的一直砍下去。

(三)月老

与月亮相关的还有一个关于“月老”的传说,见于唐人李复言《续幽怪录·订婚店》:有一个叫韦固的人夜晚经过宋城,看见有一位老人倚着行囊坐在地上,对着月亮查看一本书。韦固很好奇,便询问老人家在看什么。老人告诉他:“我看的是婚书”。韦固又问:“那袋子里的红线是干什么的?”老人说:“这是用来栓住夫妻的脚的。男女孩一生下来,不管是仇敌贵贱,还是天南地北,只要红线栓在一起,就一定会成为夫妻”。韦固不相信,向老人询问自己的妻子是谁,老人领他来到一个老太太跟前,指着怀里的孩子说:“那个孩子就是你的媳妇”。韦固一看,老太太丑陋无比,瞎了一只眼,行为古怪,便要杀她,老人连忙制止。但是等老人走后,韦固还是叫仆人去刺杀这一老一小,结果没有杀掉她们,只是小女孩的眉间被刺了一刀。14年后,韦固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因为政绩突出,受到刺史的赏识,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韦固。这个女孩子有一点非常古怪,眉间总粘着花,即便是在沐浴时也不揭下来。韦固很好奇,向她寻问原因,她说小时候被人刺伤,眉间留下一道疤痕。韦固听了惊叹不已,原来她就是当年老太太抱着的小女孩。文本中记载的那位月下老人就是专门掌管世间的婚姻匹配的神,他用一根红绳为情人们牵线搭桥,他就是传说中的“月老”。

三、月亮神话的影响

关于月亮里的神话其实有很多,书面记载的不少,民间流传的更是数不胜数。人们正是因为对月亮有着一份别样的情怀才能塑造出这么多与月亮相关的美丽神话,而一个个精彩绝伦的神话故事也同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1、中

秋节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之一,在农历的八月十五这一天,家人齐聚一堂,摆上瓜果佳肴,边赏月边吃月饼。而吃月饼这个习俗相传是为了纪念嫦娥的:

“羿射九日,造福于民,娶妻嫦娥,贤惠善良。有一道赠羿不死之药,羿交与嫦娥收藏。羿弟子逢蒙心怀不轨,乘羿外出,欲盗灵药。嫦娥为保护灵药,不得已吞入口中,遂飞升入月。羿归追月不及,无奈只能遥望明月以寄相思。此时正值八月十五。后来人们每年此时便置如圆月般的团食和果物于庭院,以寄托对并和嫦娥的思念,年年如是,世代相传。因时值仲秋,便称为中秋节。”[5]

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民间还赋予它一个美好的结局。相传嫦娥奔月后告诉羿,如果能在第二日月圆之时用面粉作成像月亮一样圆形的东西,将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对着月亮叫三遍嫦娥的名字,嫦娥就能从月中飞下,与他重逢。羿按照嫦娥的说法做了之后果真夫妻团圆。自此,每逢八月十五,羿就凭借这如月的圆饼与嫦娥团聚一次,这个习惯也渐渐影响了世人,当初的圆饼也演变为今日的月饼了。

关于月饼的,还有一个故事。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凭借月饼隐蔽的传话取得胜胜利,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恰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皇上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圆饼,望着空中明月,笑着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还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自此此后,月饼成为军队祝捷食品,吃月饼也成为每年的习俗。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元代末年,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的机会,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元兵)”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如约在这天夜里一起杀死了无恶不作的“鞑子”,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的胜利。

渐渐地,月饼就有了团圆的象征意义。把月饼做成圆形的,一面与天上的圆月遥相呼应,一面更与团圆之意相得益彰。民间的烹饪高手更是将月饼越做越精细美味,成为中秋节上不可缺少的食物。

2、中秋祭月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古老的礼仪。周朝时,古代帝王就有春分于东日坛祭日、夏至于南地坛祭地、秋分于西月坛祭月、冬至于北天坛祭天的习俗。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礼记》

“夕月之夕”,就是在夜晚的时候祭祀月亮。这种礼仪起初只在王室进行,渐渐也影响到了民间。

“秋暮夕月”就民间较常见的习俗。“夕月”,就是祭拜月神。摆设一个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葡萄等祭祀的瓜果,将月亮的神像放在朝着月亮的那个方向,点上红烛清香,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再由女主人分月饼给家里的人吃,以求月神的保佑。

其实在中秋佳节的时候,民间还有许多人文活动,像各家各户相互赠饼、人们祭拜月光马儿和兔儿爷、舞火龙赏花灯,文人墨客们相约聚在月下,对酌小饮,吟诗作对,更有不同地区色彩民族色彩浓厚的抛帕招亲、偷菜求郎、窃瓜祈子等风俗,煞是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3、月亮情怀

月亮自古就是诗词歌赋不可缺失的美好意象。它不仅仅是文人的思念、忧愁,更是诗人内心的鸣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是诗人望月怀远,思念远方的故乡与亲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是诗人借月寄思,抒发不见爱人的离愁别绪;“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是诗人以月释怀,感叹人生的无常,时光的蹉跎;“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是诗人用月抒情,感伤离散之苦、亡国之痛。

不止是月亮,月亮的神话也被广泛的运用到文学作品之中,尤以嫦娥奔月为主:李商隐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抒发自己凄凉寥落的身世之感;明边贡用“月宫清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暗喻自己身在官场的孤独苦闷;就连毛泽东先生也借“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寄托自己的无限哀思。最值得一提的是嫦娥奔月的神话在以《西游记》为主明清小说中更是有了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像《开辟演义》、《有夏志传》、《女仙外史》、《镜花缘》、《聊斋志异》等,都有关于嫦娥奔月神话的叙述。

神话

,虽然是上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界无知地猜测与想象,却是想我国上古文学史上一个灿烂夺目的分支。月亮神话作为神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着无法掩盖的光芒。美丽的神话不仅承载着上古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更是上古人们适应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写照,寄托了上古人们渴望征服自然界,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3页。

[2]《鲁迅全集》(九),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页。

[3]《神话解读》,陈建宪,湖北教育出版社997年版,第11页。

[4]《中国神话传说》,袁珂,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第34页。

[5]《中国民俗传说故事》,吉星,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嫦娥的古诗篇7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节神话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于是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9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1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而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 小人蓬蒙在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后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傍晚,后羿知道此事后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3步,月亮退3步,他退3步,月亮进3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

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伐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500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事,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玉兔捣药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 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妹们,到月宫陪伴嫦娥住了!

玉兔入月宫

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

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陪伴嫦娥,为其下凡的捣灵药

中秋节由来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嫦娥的古诗篇8

一、古诗教学现状反思

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作过详尽的统计,70%左右的课堂教学问题都源于教师研究教材和把握教材的欠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没有细读文本,没有自己的感受怎么跟学生对话?而好的教学设计正来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

传统的古诗教学,在方法上偏重于理性积累,以背诵、默写、解释为主,轻感性体验。大多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常常走进以下误区:一是倾盆大雨式的背诵;二是信口开河式的问答;三是填鸭式的串讲,为了节省时间,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四是囫囵吞枣式的翻译。教师仅把诗歌大意告诉学生就算完成任务。这些方法仅仅满足于语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学生难以体会诗歌最美的情感。

二、基于文本解读的古诗教学探讨

诗词的阅读与欣赏应当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跨入语义学与美学的领域,用心灵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

1.解读诗眼,突破难点

“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诗眼”,有的是指诗中最精妙的字。古人作诗,每每讲究“炼字”,或炼动词,或炼形容词等,以求炼出“诗眼”。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潜” “润”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春雨绵绵之特点,“绿”写活了春风,隐隐传出了江南春来早的讯息,令人赏心悦目,堪称“诗眼”。“诗眼”,也有的是指诗中最能言情述志、凸现主题的诗句。如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集中体现了诗人执著的求索精神,可谓全诗之“警策”。作为语文教师尤其要对古诗进行文本细读,发掘“诗眼”,从而轻而易举地化解古诗教学的难点。例如,执教《嫦娥》时,

(1)初读诗歌,聚焦诗眼。先让学生初读古诗,读通古诗,把握古诗大意。问:嫦娥此时的心情怎么样?从诗歌中的哪一个字可以看出?捕捉学生的答案,总结出一个“悔”字,就是古诗的诗眼。

(在初读的基础上,教师巧妙引导,穿针引线,协同学生找到古诗词的诗眼。然后聚焦诗眼,再读古诗词。)

(2)问题引导,介入文本。教师继续追问:“悔”是什么意思?嫦娥在后悔什么?(偷灵药)嫦娥在什么地方后悔?(云母屏风)嫦娥什么时候后悔?(长河渐落晓星沉)长河指什么?你看到过长河吗?晓星又是什么?你看到过晓星吗?此时正值黎明前的黑暗,可以想象,嫦娥是彻夜未眠。那么,她在思念谁呢?(围绕诗眼,教师组织系列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求能够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既要深入诗歌的意境,又要兼顾字词的解释。)

2.解读留白,体悟意境

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学生学习古诗,借助想象、联想,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如课题组组织教师观摩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师的录像课《长相思》时,对王老师古诗词补白的处理记忆犹新。王老师抓住词中“言犹不尽”之处,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遐想驰骋的空间。

师:你们都看到了纳兰性德跋山涉水的画面,辗转反侧的画面,抬头仰望的画面,孤独沉思的画面。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3.解读插图,激发兴趣

翻开人教版的语文书,每一首古诗都配有相应的插图,那些朦胧的、唯美的,翰墨飘香的经典国画,与古诗相呼应,传达着一个信息:中华文化充满魅力。对于今天的儿童来说,古诗是很陌生的,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而这样的图文并茂,正好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插图,加强直观感受,调动学生感官,使学生初步感受美,激发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如上《回乡偶书》抓住“图文比对”这根闲聊的主轴,从图切入,聊“交朋友”(认识唐代儿童),聊“认亲戚”(活化诗人“贺爷爷”),聊“少小”,聊“老大”,聊“鬓毛衰”……在师生轻松诙谐的对白中,让学生在直观看图的形象感知中无形地品悟了诗中的词眼儿,以词串句,解决了四句小诗的初读悟意。

4.解读意境,音律激情

音乐和文学有着不解之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古诗中的意境,有时的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给教学中的信息发射与反馈形成了一种屏障,但在课堂上适当运用音乐,既能给学生带来美感,使之心驰神往,又能为再现意境创设氛围,为情感交流架设起一座桥梁。声情并茂的古诗朗诵配以格调一致的乐曲加以渲染,能很好地再现意境,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如执教《题临安邸》时,边播放音效,边提问(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中,在金兵战马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在课堂结束之际,教师又播放MTV《满江红》,随着悲壮的歌曲响起,老师动情言说(面对破碎的河山,面对苦盼的人民,抗金名将岳飞喊出了“尽忠报国、还我河山”的豪言壮语。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如同黑夜中的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光照千秋。),使得整堂课荡气回肠,学生心潮澎湃。

(在音乐声中,教师启发: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遍畅谈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拉家常……)

这里的补白,使学生通过对词人“身”在哪里、“心”在何处的叩问,真切体悟到了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幽怨哀愁。学生先是触情想象,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放飞出自己的灵性。由此,征途的艰辛、战争的惨烈,与家乡的美好、亲人的温暖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的文思如滔滔江水般喷涌而起,一泻千里,同时又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精神洗礼。

每首诗都有情感的支点,教师要细读文本,利用含蓄空白,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研读,咀嚼语文文字的精理妙义,体会古诗丰富的内涵,唯美的意境,进而立体地诠释文本内涵,从而带动学生对文本新意义的发现和构建,促进情感升华。

5.解读拓展,探求意象

古诗写作年代久远,言简意赅,短短几十个字承载着诗人的思想感情,包含着作者的生活经历。学生年龄小,阅历浅,他们很难同诗人心与此情、意同此理。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课中、课后链接相关的学习资源,适当的拓展性阅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执教《芙蓉楼送辛渐》时,对“寒雨”的理解作了以下拓展处理,教师问:古往今来,诗人对雨情有独钟,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一场怎样的雨?有“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又是一场怎样的雨?而文中“寒雨连江夜入吴”又是一场怎样的雨?由此学生纷纷说,是一场寒冷的雨、孤独的雨、让人心寒的雨……这样的理解有助于了解人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古诗的意境。

三、结束语

上一篇:寻找幸福范文 下一篇:团圆的诗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