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小记范文

时间:2023-11-25 04:11:48

菜园小记

菜园小记篇1

今天早上,爸爸对我说:“咱们家南边有一块空地,咱俩把它改成菜园怎么样?”我一听,高兴的说:“好啊。”

然后,我们拿着铁锨、镰刀和小铲子,来到了空地。哇!满地都是野草:有高的芦苇,低的茅草,还有爬满地的拉拉秧。我心想:除掉它真是小菜一碟。我抓起镰刀就砍了起来,草虽小,但真不好砍,左砍右砍砍不断。我又用手拔,拔不动。我生气了,狠狠一砍,哎呦!真疼。我一看,手被砍破了,我马上用纸包了起来,这时爸爸说:“割草应该用左手握住草,右手拿镰刀从草根那里一割,就好了。”我试了一下,还真不错。不一会就把草割光了,我正要把砍掉的草扔掉,爸爸说:“别扔,草翻到土里可以做肥料。”只见爸爸熟练的把地翻好,把带来得南瓜种子种进了土里,全部弄好,已经是中午12点了。我看着开好的菜园,仿佛看见种子发了芽,长了叶,开了花,结了果。真是一派丰收的景象啊!

胜利油田第二十三中学四年级:张子任

菜园小记篇2

制作:贺红亮许天明摄影:北京乐比多菜品摄影

金牌主厨:杨建华杜智国特邀点评:北京吴卫东

白常继

50岁,从厨32年,高级烹饪技师,擅长杭州菜、中华药膳,随园官府菜主要研究成员之一,现任北京方庄南北一家酒楼行政总厨,兼北京电视台“食全食美”节目特约主持人。

大事件:

2007年2月,北京“南北一家”店内正式推出随园官府菜,没有零点,全为宴席,人均消费大约200元。随园官府菜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媒体和食客的关注。2007年4月初,本刊第一时间、独家采访《随园食单》主要研究者之一、南北一家行政总厨白常继先生,率先披露其中的精美旺菜,其制作之精细、菜肴之精美、选料之巧妙,让人惊叹。

将《随园食单》搬上餐桌可不容易,参与这项工作的有北京39位烹饪大师,还包括多位历史学家,共同研究3年。

大背景:

喜欢古文的人大抵知道,《随园食单》是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袁枚的著作。袁枚也是一位美食家,在《随园食单》中,他对此前的中国饮食文化的无头绪和杂乱无章及缺乏研究的情况作了一个总结,详细记载了自己所吃过、见过的各门各派各官府美食的特点和烹调方法,共记载了菜肴350款。

《随园食单》被视为厨师的“圣经”。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南京金陵饭店厨师长薛文龙大师曾研究《随园食单》,还原出100多道菜品,但随着年代变迁,菜品流失殆尽。2004年,北京白常继等大师组成随园食单研究会,正式研究随园菜。经过近3年的时间,共还原出300多道菜品,并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改良和创新。

清代的菜品还符合如今客人的口味吗?白常继先生介绍,烹饪大发展是近30年的事情,在此之前,菜品口味、烹调方法变化非常小。随园菜制作相对简单,选料广泛,口味以咸鲜为主,有一种回归本色的感觉,反而很适合现代人的口味。

大特色:

随园官府菜在操作方面有诸多要求,比如用刀,不能用切葱的刀再切别的原料,否则会串味;用油方面,严禁最后淋明油,防止口感油腻不爽;提倡普通原料巧妙运用;上菜要快,不可中途耽误;提倡分档取料,用不同的方法烹调不同的部位;烹调过程中,不要将油脂溶入汤中,不要用过多的油;原料要处理干净,成菜不可浑浊。

大披露:

包道台雪梨野鸭片

《随园食单》原文记载:野鸭切薄片,秋油郁过,用两片雪梨夹住炮烦之,苏州包道台家制法最精,今失传矣。用蒸家鸭法蒸之,亦可。

原料:野鸭腿肉(可用普通鸭腿肉代替)300克,雪梨400克。

调料:黄豆酱油5克,盐3克,料酒3克,干玉米淀粉15克,蛋清一个,色拉油适量。

制作:1、野鸭肉洗净切0.3厘米厚的薄片,加入除色拉油之外的所有调料拌均匀腌制20分钟,然后入四成热的油锅中火滑30秒左右至八成熟。雪梨洗净去皮去核后,切成与野鸭片大小相似的夹刀片。然后将滑好的野鸭片放入梨片中夹实。2、煎锅上火烧热,下油烧至三成热时,下雪梨夹野鸭片,中火两面煎至雪梨变色、鸭肉成熟即可。

特点:鸭肉鲜香,梨酥味美,两相借味,堪称绝妙。

吴卫东点评:我有一道菜是将土豆切夹刀片,里面放入腌制滑油的肉片,刷油后入烤箱烤制而成,效果很好。此菜搭配不错,但是成菜雪梨颜色不鲜亮,我认为可以将做好的雪梨夹入烤箱烤制,过程中取出刷蜂蜜和麦芽糖,烤好后颜色发黄,可能更美观一些。

杨建华试制点评:按菜谱中的做法我试了一遍,个人感觉不是很可口,我改了一下,将做好的雪梨夹挂糊炸,口感不错。虽然有悖于随园菜原意,但是能据此出一道新菜,对厨师也是一种借鉴交流。

萝卜汤圆

《随园食单》原文记载:萝卜刨丝滚熟,去臭气,微干,加葱、酱拌之,放粉团中作馅,再加麻油灼之。汤滚亦可。春圃方伯家制萝卜饼,扣儿学会,可照此法作韭菜饼、野鸭饼试之。

原料:汤圆粉500克,白萝卜300克。

调料:葱、姜末各5克,盐3克,胡椒粉5克,生抽3克,料酒2克,猪油10克。

制作:1、将汤圆粉加适量水和成面团待用。2、将白萝卜洗净,擦成细丝,用开水略烫去异味,然后过凉,挤去水分,加入所有调料拌成馅。3、取面团,做成小剂子,包入萝卜丝馅,下六成热的油锅小火炸至金黄色并成熟(或用开水煮熟)即成。

特点:汤圆酥松微脆,馅心味美鲜香。

杜智国试制点评:汤圆多甜馅,用萝卜做汤圆很新颖,注意的是萝卜汆水后多冲洗几遍,否则有苦味。另外,汤圆用炸的方法口感会更好。

杨兰坡套蟹

《随园食单》原文记载:将蟹剥壳,取肉、取黄,仍置壳中,放五六只生鸡蛋蒸之。上桌时完然一蟹,惟去爪脚。比炒蟹粉觉有新色。杨兰坡明府以南瓜肉拌蟹,颇奇。

原料:大闸蟹5只,鸡蛋3个,南瓜粒100克。

调料:盐5克,料酒2克,咸蛋黄3个。

制作:1、将蟹用绳子绑好,入沸水(里面略加葱姜、料酒)汆至壳黄并熟,捞出开盖,去脚,取肉和蟹黄,入盛器。2、在蟹肉和蟹黄中打入鸡蛋液,拌入南瓜粒,加盐、料酒调味,重新倒入蟹壳内,入笼覆膜旺火蒸3分钟左右至熟,取出入盛器。3、锅下底油10克,下咸蛋黄小火炒散,下蟹腿、蟹腹小火翻匀,补少许盐,入盘中间(除了蛋黄火局之外,还可采用油炸、姜葱炒等烹调方法)。

特点:营养丰富,色味均佳。此菜除了还原《随园食单》中的做法之外,还做了创新,就是将剩余的蟹脚用咸蛋黄火局好后入盘,不浪费原料,一菜双味。

点评:蒸蟹加南瓜粒,做法很好,造型也不错。但是,中间的蛋黄火局蟹不方便客人食用,建议将蟹腿中的肉拆出,无论火局,还是炒芦笋、银芽等,效果会比现在更好些。

晒干肉

《随园食单》原文记载:切薄片精肉,晒烈日中,以干为度,以陈大头菜夹片干炒。

原料:猪精瘦肉500克,卷心菜150克。

调料:葱、姜、蒜片各5克,色拉油30克,白糖3克,料酒2克。

制作:1、将猪瘦肉切成0.3厘米厚的薄片,加入盐、料酒(只入底味即可,500克瘦肉加入5克盐、10克料酒)腌制30分钟,然后放在通风处晾晒1天左右至表面变干,内里软。2、卷心菜切成粗丝,加入少许盐腌制20分钟,用水冲洗一下,挤干水分。3、锅下宽油,六成热时下肉干小火炸40秒左右至熟。4、锅下色拉油,下料头炒香,下肉干大火翻炒均匀,加入大头菜丝炒匀,下白糖、料酒调味,出锅即可。

特点:肉质干香。

杜智国试制点评:用料简单,但方法考究,香味很足,各档次饭店均可推出。

梨炒鸡

《随园食单》原文记载:取雏鸡脯肉切片,先用猪油三两熬熟,炒三四次,加麻油一瓢,芡粉、盐花、姜汁、花椒末各一茶匙,再加雪梨薄片、香蕈小块,炒三四次起锅,盛五寸盘。

原料:嫩鸡脯350克,雪梨100克,香菇50克。

调料:香油2克,盐5克,姜汁、花椒末、水生粉各3克,淀粉、猪油各20克,蛋清一个。

制作:1、取嫩鸡胸肉,切0.3厘米厚的薄片,加入蛋清、淀粉、3克盐腌制20分钟,然后入四成热的油锅中小火滑30秒左右至八成熟。雪梨、香菇切小块,其中香菇飞水备用。2、锅中放猪油烧五成热,下鸡肉片中火翻炒均匀,加入香油、水生粉、2克盐、姜汁、花椒末炒匀,再加入雪梨、香菇块,大火翻炒三四下起锅,盛入盘中即可。

特点:鸡片嫩,梨片脆,入口回味无穷。

菜园小记篇3

据1956年公私合营时企业登记册记载,桂馨斋创业于清乾隆元年(1736),创业人为一对来京谋生的南方夫妇,他们先在菜市口摆摊销售自制小菜,后在铁门胡同30号租赁房屋招收徒工,开设了桂馨斋南酱园。陈振森老人是13岁进桂馨斋学徒的,他清晰地记得当年门店上的一副门联:桂毓燕山分冀北,馨盈易水胜江南。酱裕周官百世瓮,园留庄子八千年。藏头诗意寓桂馨斋能够流芳百世,千年不衰。

桂馨斋开业后,因酱菜质量好,经营得法而吸引了京城远近的顾客光临,生意逐渐兴旺发达起来。当时,桂馨斋有一个来自河北故城县姓沈的徒弟,诚实懂事、聪明能干,深得东家夫妇的喜爱。东家便将做酱菜的手艺及配方传授于沈某,使沈某学到了真实的本领。经过长期磨炼,沈某成为经营酱园的能手。后来,东家夫妇年老南归,除取些盘资费用外,将桂馨斋的全部资产赠与沈某,由其继续经营。

沈某接管桂馨斋后,励精图治,通过向亲友筹措资金,添置生产器具,同时招收徒工,扩大生产规模和经营范围,并在铁门胡同慈康寺附近建起一座手工作坊,开设了批发业务。由于沈某经营得法,酱菜制作精细,质量上乘,很快桂馨斋便闻名京城,不但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而且得到了清朝宫廷的重视,曾赐予“腰牌”一块,白地红穗帽子一顶,黑色马褂一件,凭此可进入皇宫送菜。酱园的声誉名噪京城。

沈某非常善于管理,在内部订立了各项规章制度,规定每年盈利不于当年分配,每三年为一账期,所得红利的三分之一归工人,三分之二归股东,内外股东各半。这些办法调动了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买卖做好了,大家才会有好处,因而都爱店如家,齐心协力经营。沈某坚持勤俭办店,以身作则,干活抢在前头,不当甩手掌柜。酱园的用人制度规定:不添少东家,不添少掌柜,不住闲人,对外不作保。沈某在桂馨斋干了一辈子,晚年在本柜中选任一接替他的新掌柜。他告退后,仍任股东,并和柜上订立合同,规定分红办法仍为三年一账期,一切规章制度不变。以后的历任掌柜都以沈某为榜样,为桂馨斋酱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清光绪三十年(1904)始,桂馨斋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先后开设了南桂馨斋、桂馨栈、桂馨东记三个分号,在原宣武区大川淀14号(即现在的南横街),还曾拥有一座相当规模的工厂,人员超过百人。那时,京城大部分油盐杂货店都从桂馨斋购进酱菜、腌菜等产品,销售到千家万户。因桂馨斋老店位于铁门胡同,故很多人都喜称其为“铁门酱园”,而淡忘了桂馨斋的名号。

在1938年编制的《北平旅行指南》一书中的“著名食品”一节里,桂馨斋是唯一一家以酱菜食品收录的老字号酱园。1939年出版的《日下旧闻录》中记载:“北平酱菜,颇多著名,每年运往京东、东三省、上海等地者颇多,还远销日本,为京市出产之大宗,甜酱菜现以桂馨、天源、东杨、天义顺等四家为最佳。”

自日本侵占北平,直到北平解放前,由于战争频仍,原料供应不足,产量下降,业务萧条,桂馨斋与其他行业一样,江河日下,年年亏损,仅靠吃老本维持,先后关闭了两个门市部,只留下老柜桂馨斋和桂馨东记,门店只留下14人,其余人员搬进加工厂或遣返回家。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扶持老字号,给桂馨斋带来了生机。1956年公私合营,以桂馨斋为首,与兰馨斋、瑞馨斋等几十家小酱园合并为北京市宣武酱菜厂,规模不断扩大。1988年企业进一步扩大为北京市酱菜食品三厂。1992年8月15日,才重新恢复了老字号。

菜园小记篇4

“妈妈的味道”成为田趣园的味蕾根基

说起田趣园口味的由来,就要从郭建儿时的一段舌尖记忆。有一次小郭建在山上看到两只野鸡打架,斗败的一方奄奄一息,被他建拿回家。经母亲的巧手烹制成一道菜,那炒野鸡的香味引来了邻里的男女老少,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这也成为郭建记忆里最难忘的味道。当时,城里的主妇炒菜能有油盐酱醋已经是“最高配备”。郭建的母亲当时烹饪那只野鸡时,完全是用最简单的手法发挥出了食材最本初的味道。若干年后,这种返璞归真的手法,被称为――“裸烹”。

这也就是郭建日后创建田趣园和经营过程中一直坚持的理念――用最原始最显本味的“笨方法”做菜。田趣园的原材料选自湖南、四川、贵州等地的山野乡村,坚持绿色、营养、健康,其菜品烹制简单,调味单纯,保证了食材的本质本味。

田趣园,用西方理念打造东方味道

2008年,郭建将国外学习工作生活的经验融入到餐饮行业来,以自己的方式和理念倾心打造第一个品牌――田趣园本味菜馆。第一家直营田趣园本味菜馆开在长沙市开福区湘春路,装修风格、用餐范围、用餐氛围都透露出西方的情调,让长沙的消费者第一次感觉到“原来平民化消费的湘菜店也可以如此有格调”。

与很多餐饮管理者不同,田趣园的当家人郭建本身就是厨师科班出身。后为了接触更新更广阔的从厨理念,赴德国进修了6年烹饪。他发现在菜品方面,外国人喜欢保持专一的口味,所以外国的餐馆餐牌可以用很多年不变。而国内的情况是,人们大多喜欢频繁享受不同的味道,因此国内餐饮企业的餐牌不到半年就要换一次,导致厨房新菜品的更新压力会很大。食客盲目追求不同的口味,迫使厨房会加入各种新的化学成分来改变菜品的味道,这也就是现在各种食物添加剂增生的原因之一。

得益于郭建独到的经营理念和烹饪要求,田趣园本味第一家店的生意很好。在VI系统上,田趣园尽可能地把植物、花艺等方面的效果和风格都真实还原到田趣园的店面上,但整体装饰风格又十分接地气,不会变成令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的非主流门面。在餐饮出品,田趣园一直深入食材原味、烹调技法的研究,倡导在带给消费者美味的同时,更将一种全新的“绿色营养、怡心健康”的餐饮理念带入长沙。对于顾客而言,田趣园就是要努力把中式田园的创意装修融入到消费者的用餐环境中,让消费者在温馨、自然、时尚的舒适环境中品尝到健康、美味的食品,同时体验有亲和力的服务,让消费者充分地享受自己的“味觉”空间。现在田趣园的很多特色菜品都是郭建在德国时在当地华侨的用餐建议下改良的,既符合食品安全需求,又能满足国内消费者刁钻的口味需求。

连锁加盟,品牌梯队式多元发展

受西方餐饮市场品牌连锁发展的产业思路影响,郭建的心中一直有个“连锁梦”。他认为,只有建立起标准规范的形象元素、设置好清晰可行的加盟流程、维系住田趣园本味的市场口碑,才有可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信任并加盟田趣园品牌。于是,从2011年开始,田趣园正式成立管理公司,全心推广田趣园品牌的加盟计划,并配套田趣园本味菜馆的品牌,衍生出“郭三疯”和“纸飞机咖啡店”等全新业态形式。目前,长沙已经有7家直营的田趣园系列餐饮门店,2家“郭三疯?水煮鱼”和“郭三疯?手抓骨”主题餐厅,年内还将有陆续有田趣园本味菜馆筹备开业。

融合创作,引领新潮

田趣园的餐饮类型延续了经营上的“融合”理念。有一段时间,全国各地特别流行吃川菜,而川菜里那道经典的“沸腾鱼片”在田趣园被改良成为“椒香鱼片”。这道菜主要用料为雄鱼尾部肉,一经推出后就大受好评,成为当时点单率最高的菜品之一,也被众多餐饮门店竞相模仿,导致了市场上的雄鱼尾巴价格水涨船高,从最开始的一斤3元涨到一斤6元,火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菜园小记篇5

、、、、、、、、杞、、杏、、桑、、枣则可能已为人们栽培的品种、而(果)字则为各种果树的通称。因为在河北省的藁城的商代遗址出土的桃仁和郁李仁。这些果实,也有可能是人们栽培的果树。自然,商代的圃和囿还是不很普遍的,仅为奴隶主们所专有。圃、囿中栽培的蔬菜和果木也是为供他们独占享用,奴隶们吃的还是野菜和野果。西周以后,圃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西周初年辅政大臣召公,《史记·燕召公世家》:《素隐》说:"召者,畿内菜地。始封于召,故曰召公。"畿内菜地,自然是周王室和重臣们的菜圃了。周代的王室不仅有专门种菜的菜圃,而且设立了专门管理菜果的职官。《周礼·地官司徒》中有"场人"的设置,"场人每场下士二人,府一人,吏一人,徒二十人。"文中的"每场"二字,说明当时的场不止一处,场人的职责:"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凡祭祀、宾客,共其果。事亦如之。"周代以来,在秋收时节,把一定的土地压平筑实,以供谷物晾晒脱粒之用,叫做场。春天到来时,再松土以种蔬菜,就是圃,故场圃二字常连用。《诗经·豳风·七月》:"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即说明这一情况,所以说明场也包括圃。场人的主要职责就是栽培果蔬和收藏。《周礼·天官冢宰》的长官称"大宰",大宰的职文说:"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二曰园圃,毓草木,……"郑玄《注》说:"树果曰圃,共樊也。"说明当时已有设樊篱的圃。周王室既设官职以管理菜果的栽培,蔬菜和果实自然也是奴隶主贵族们日常的食物。到了春秋时期,列国都有了自己专设的种植菜果的园圃,例如见于《左传》、《国语》等书的记载,鲁国有蒲圃、郑国有原圃、卫国有菟圃、晋国有桃圃等。这些园、圃的规模也是相当大的。如《左传·庄公十九年》:"(周惠王)取*2国之圃为囿。"杜预注:"圃,园也。囿,苑也。"苑囿中虽可能种植一些菜、果,但主要是放牧养野生动物以供天子、诸侯游猎之用,占土地范围一般都是很大的。《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齐宣王之囿方四十里。*2国之囿可以为囿,可见其面积也是很广阔的。

西周以后,除了周王和诸侯公室的园囿外,已出现了平民和农民经营的圃。如《周礼·地官司徒》有"阅师"的官职。阅师是乡官,主征六乡贡赋之税。他的职责中有"任圃以树事、贡草木。"这里的圃要纳草木之贡,当不是王室、诸侯直接经营的圃,而为民间所经营,只向官府贡献一定的"草木"就可以了。

春秋时,园圃发达以后,栽培蔬菜、种植果树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有的人也因有了专门的经验和技术而自成一业。《论语·子路》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老圃自然以种植蔬菜为终身专业的老人。到了战国中期,《孟子·告子上》说:"今有场师,舍其梧木贾,养其木贰棘,则为贱场师焉。"场师是培养菜果有经验的人,当也是随着园圃事业的发展而从农业中分化出来的专职技术人员,他们的专业也是明确的。

西周至春秋,随着园圃的发展,蔬菜和果树的产量已大有增加,特别蔬菜成为人们日常食物的组成不可缺少的部分。自然,一般平民和奴隶更常用以辅助粮食不足。《尔雅》(汉初学者缀辑周至汉代诸书旧文而成)说:"谷不熟为饥,菜不熟为馑。"饥与馑相连而说,可见蔬菜在人们饮食中的重要性。果实在人们生活中受到的重视是不及蔬菜的。在先秦时期农业还相当落后,人们选择果实的标准,主要是含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发热量大而耐饥饿,易于贮存和加工的品种。因此,在果实中受到重视的应该是栗、榛、枣等少数品种。到了春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进步,果实的用途也大有发展,从文献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果实已发展到(1)生食:例如:《诗·魏风·园有桃》:"园中有桃,其实之肴殳。"(2)干制,盐腌作为贮备:《礼记·内则》:"桃、梅卯盐。"(3)调味:如梅。(4)礼仪:《仪礼》:"实笾豆、供祭礼、待宾客。"(5)礼品:依《左传》、《礼记》记述的"妇女之贽"主要是各种果品。

我国蔬菜果树有了较详细的记载,是在西周以后,兹分述如次,主要蔬菜:

《诗经》这部大多数选自民间的诗歌总集,涉及到植物的有一百三十二种,其中有二十来种是可以作为蔬菜食用。应该说明,菜蔬是人们用以维持生存利用最早的植物。"菜"字的原意即有"采集"的含意;在远古时代,"菜"可以认为是"采集植物"。它们在人们采食的历史过程中,可能比谷物类还要早得多,因为菜不需要等到一定成熟季节和结成籽实就可以采而食之。因为许多菜,还是幼嫩时期更为美好。但是,我们今天要确定某种蔬菜开始栽培于何时,是有困难的,因为蔬菜都是由野生经过天然淘汰的人工培育驯化而成为栽培作物,但它们一些品种长期以来都是野生与栽培并存,我们要严格地区分某种菜在什么时期栽培格或野生,自然是难以确定的。我们只能依据文献中记述的情况加以讨论。现将先秦文献中见到的重要蔬菜分述如下:

葵:《诗·豳风·七月》:"七月烹葵及菽。"在先秦,蔡在煮(烹)食的同时也用作菹(腌渍菜),如《周礼·天官·醢人》:"馈食之豆,其实葵菹。"又《仪礼·少牢馈食礼》中有"执葵嬴,以投主妇……韭菹在南,葵菹在北。"当时葵已有多种。

冬葵《管子·戎》:"抚公此伐山戎,出冬葵,布之天下。"

荆葵:《诗·阵风·东门之木分》:"视尔如莜,贻我握椒。"《尔雅·释草》:莜,蚍血不。郭璞注:"今荆葵也,似葵紫色。"

菟葵:《尔雅·释?》:"希,菟葵"。郭璞注:"颇似葵而小叶,状如藜,有毛,啖之滑。"

蔠葵:《尔雅·释草》:"蔠葵,莃露。"郭璞注:"承露也,大茎小叶,华紫黄色。"

戎葵:《尔雅·释草》:"齐,戎葵。"郭璞注:"今易葵也,似葵,华如木槿华。"

藿:《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藿。"藿,前人都注为大豆的嫩叶。先秦时是作为蔬菜吃的。如《仪礼·公食大夫礼》有"卜藿",可能是与豆叶共煮的羹,但春秋至于战国,藿主要是平民和奴隶的食物。例如《说苑·善说》:"献公之时……献公使人告之曰:"肉食者已虑之点,藿食者何与焉?"祖朝对曰:"……食肉一旦失计于庙堂之上,若臣等藿食者宁得无肝脑之涂于中之地乎?"藿食者自然是在野的平民了。

芹:在先秦时是相当普通的食用蔬菜。《诗·小雅·采菽》:"沸植泉,言采其芹。"又《齐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吕氏春秋·本味》:"菜之美者,云梦之芹。"芹除作为鲜菜吃外,也用作菹。如《周礼·天官·醯人》:"加豆之实,芹菹免醯。"《尔雅·释草》:"芹,楚葵。"郭璞注:"今水中芹菜。"从《诗经》中的诗句结合《尔雅》注释看,可以认为先秦的芹,是后世的水芹。可能大部分是野生的。后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菜部》里说:"芹有水芹、旱芹,水芹生江湖波泽之涯,旱芹生平地。"后世的芹菜可能是水芹培育而成的。

茆(蓴、莼):《诗·鲁颂·沣水》:"思乐沣水,薄果其茆。"郑玄笺:"茆,免葵也。"陆玑疏:"茆与荇菜相似,菜大如手,赤圆,有肥者若手中浴不得停,茎大如匕柄,中可生食,又可以鬻,滑美,江南人谓之*9菜,或谓之水葵,诸波译水皆有。"孔颖达疏:"茆,江南人谓之莼菜。""春、夏采食其嫩叶,也可作菹。如《周礼·天官·醢人》中有"朝事之豆,共实茆菹。"后世仅有少量栽培,大部野生,在先秦应是野生蔬菜。

蒲、苟:《诗经》中有关蒲的诗句是很多的,如《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又《大雅·韩奕》:"其蓛非何,非苟及蒲。"蒲在先秦时,用途已很多,可能主要用以织席,但也可食用,据《尔雅·释器》:"采谓之敕"郭璞注:"敕者菜茹之总名",可见蒲和苟都是作菜用的。《周礼·天官·醢人》:"加豆之实,芹菹,免醢,涂蒲,醯醢,芖菹,雁醢,苟菹、鱼醢。"郑玄注引"郑司农云:深蒲,蒲弱入水深故曰深蒲。"《尔雅·释草》:"苟,竹萌。"郭璞注"初生者。"说明蒲与苟都用作菹。

菖蒲:《左传·僖公三十年》:"冬,王使周公阅来聘,飨有昌歇。"杜预泾:"昌歇,菖蒲菹。"《周礼·天官·醢人》:"朝事之豆,其实昌本。"郑玄注:"昌本,即苕蒲根也"说明菖蒲是用作菹吃的,但也可作鲜草吃。如《吕氏春秋·遇合》:"文王嗜昌蒲,孔子闻而服之,缩安页(不安之意)而服之,三年然后安之。"这即先秦时菖蒲作菜的记述。

荷:《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湿有荷华。"又《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尔雅·释草》:"荷,芙渠,郭璞注别各芙黄,江东呼荷;其茎茄,其本密。郭璞注:茎下曰在泥中者,其华蒸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莲子也"。对于荷的根、茎、叶、花、果实、仁各部分都作了明确的解释,自然各部分也都是食用的。

薇:《诗·召南·草虫》:"涉被南山,言采其薇。"又《小雅·四月》:"山有蕨薇,阻有杞木夷。"《尔雅·释草》:"薇,垂水。"郭璞注:"生于水边。"又陆王笼疏:"山菜也,茎叶皆似小豆,更生,其味亦如小豆,藿可作羹,亦可生食。今官园种之,以供宗庙祭祀。"以上两说都成立,则薇在山中和水边都有生长,在先秦是野菜,可能后代才开始栽培,"以供宗庙祭祀。"薇这一野菜,在历史上很有声誉。这是由于《史记·任夷列传》里说:"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看来,这种野菜可以维持生命。但薇究竟是什么菜,在先秦文献中,却没有明白记载。

芥:在西安丰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菜籽,据鉴定认为有可能是芥菜籽,说明芥菜是我国原产的栽培蔬菜之一。先秦文献里有关芥的记载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季门之鸡门,季氏介其鸡。"杜预注:"季平子后阝昭伯二家相近。故鸡门。"孔颖达疏:"正义曰:’读介为芥捣其芥子为末,播其鸡羽’。"贾逵云:"捣其芥子为末,播其鸡翼,可以迷后阝氏鸡目。"《礼记·内则》:"鱼脍芥酱","脍春用葱,秋用芥",郑玄注:"芥,芥酱也。"说明春秋战国时已经重视芥菜的培养和芥子的利用。汉代以后,芥菜的栽培已正式见于农书,而品种日益发展。后世,芥的利用也超出了蔬食、调味的范围。

葑:《诗经》里有关葑的记载是不少的,例如《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庸阝风·桑中》:"爰采葑矣。"《唐风·采苓》:"采葑采葑,首阳之东。"《尔雅·释草》:"葑、须、葑芚。"可见葑是一类菜的名称。据郑玄笺:"葑,蔓菁也。"蔓菁,又叫芜菁。

菲:《诗·邶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韭(芶)菜,多年生草本植物,丛生,叶细长而扁,开小白花。叶和花嫩时可以吃。

葍:《诗·小雅·我行其野》:"我行其野,言采其葍。"《尔雅》:"葍,*[上艹下富]",郭璞云:"大叶白花根如指,正白可啖。"今人认为是开白花的小萝卜。

山葱:《尔雅·释草》:"苍,山葱。"等种类,随着时代的推移,葱的栽培地区日益扩大,种类也不断增加。

蒜:《夏小正》有:"十有二月,纳卵蒜。"《夏小正》文字简略,后人有不同解释。据晋人崔豹在他写的《古今注》中说:"蒜,卵蒜也,俗谓之小蒜。"明代人王徐光启《农政全书》里也说:"按初中国只有小蒜,一名山蒜。"《尔雅·释草》:"芻,山蒜。"先秦时,人们吃的蒜应是小蒜、山蒜。

蕨:《诗·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又《小雅·四月》:"山有蕨薇,湿有把木夷。"《尔雅·释草》:"蕨,芺。"又据陆玑疏说:"蕨,山菜也,初生似蒜,茎紫黑色,可食,如葵是也。"(按:蕨,古今同名,我国各地荒山都有生长,幼叶可吃称蕨菜。根茎曼生土中含淀粉,可提取以供食用或酿造。)

荼:先秦时,已是一种为广大群众采食的野菜。《诗·豳风·七月》:"九月菽苴,采荼新樗,食我农夫。"《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吕氏春秋·任地》:"日至苦菜死而资生。"《尔雅·释草》:"荼,苦菜。"后世也称为苦荼,为野生蔬菜。

见于先秦的果实主要有:

桃:河北省藁城是商代遗址中出土的桃核为我们的先民食用桃实提供了实物证据,但还难以确定当时桃树是野生还是栽培的。到了西周以后,桃树已成了栽培果树当应确切无疑。这从《诗经》里一些涉及桃的诗句中见到。《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魏风·园有桃》:"园有桃,其实有肴殳"。既然桃树在园中,结的果实又很大,自然是栽培的桃树了。桃是果实中高级品种,生食和加工均宜。

李:在我国栽培食用也是最古老的果树之一。《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杞,北山有李。"《王风·丘中有麻》:"丘中有麦……丘中有李。"丘中有麦和丘中有李并提,麦多为人们植于丘中,李原生深山,现在丘中,亦当为人们所栽培。《诗经》中的诗歌,歌桃者也多有李。例如《召南·何被衤农矣》:"何被衤农矣,华如桃李。"《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可见《诗经》时代,桃李亦为人们所并重。春秋至战国,桃、李可能是人们栽培或采食最广泛的果实,如《管子·地员》:"五沃之土,……其桃其李。"在《山海经》里的记载更多了。《中山经》:"卑山其上多桃、李。"《东山经》:"岐山其木多桃、李。""孟干之山,其木多桃李。"《北山经》:"边春之山多桃、李。"等等。

梅:《夏小正》:"正月,梅、杏、木也桃则华""五月,煮梅。"古时凡供蓄存之果品,必须使干。生果若欲使干,必先煮过,故此煮梅。梅味极酸,先秦时的主要食用方法,可能是用以与盐共作调味之用。《礼记·内则》:"曾用梅",可见梅为重要调味物料。梅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春秋时期已引至黄河流域,驯化为栽培果树。

杏:《夏小正》除有"正月,梅、杏、木也桃则华"的记载外,还有"四月,园有杏。"的记述。杏是原产我国的果树之一,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到了春秋以后,已有很大发展。

枣:《夏小正》:"八月剥枣。"《诗·豳风·七月》:"八月剥枣"。从《诗·七月》之诗可以看到,枣已是定期收获的果品,当也是普遍种植的果树。

栗:《夏小正》:已有"八月*$(采)零"的记载。零,夏玮英释为落,栗实外有猬状之刺包之,至秋成熟时,外皮裂开而实零落。果实富含淀粉而甜美,为人们食用是很早的。西周后已成为普遍栽培的果木,可从《诗经》里见到:《庸阝风·定方之中》:"树之榛栗。"《郑风·东门之土单》:"东门之栗,右践家室。"《唐风·山有枢》:"山有漆,阝显有栗。"《秦风·车邻》:"陂有漆,阝显有栗。"《小雅·四月》:"山有嘉卉,侯栗侯梅。"这些诗章里歌唱的栗,绝大多数都可

肯定是人工栽培的。

枣和栗不仅在《礼记》里被列为人君燕食所加庶羞,而且日益成为民间的重要食品。《战国策·燕策》论:(燕国)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可见战国时期,这两种果木(也是优良木材)种植之多,产量之大,几乎可以为充饥的木本粮食了。

榛:桦木科,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榛实(坚果)比栗小,很早已为人们采食。《诗经》里有关榛的诗句,有:《邶风·简兮》:"山有榛"《庸阝风·定方之中》:"树之榛栗。"《曹风·尸鸟鸠》:"尸鸟鸠在桑,其子在榛。"《小雅·青蝇》:"管管青蝇,止于榛"等等。可以认为,西周至春秋以后,榛已被人们栽培,但大部分还是野生的。但是,榛实和枣栗一样被人所重视。如《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女贽不过榛栗枣,以告虔也。"《礼记·曲礼》:"妇人之挚,木具、榛、脯、、枣、栗。"这种习俗见于春秋时期及以后的记述,起源当是更早的。

梨:我国原产梨,属于东方系统的亚梨种,我国劳动人民栽培梨树有悠久的历史。但《诗经》里却未出现梨字,而梨属的许多品种则以不同的名称,分见于《诗经》、《庄子》、《韩非子》、《山海经》、《尔雅》等书,主要的品种有:赤罗、甘棠、杜、沙棠、木且、山橘、棋等等。

梨树的野生繁多,战国以来,野生型逐步演化,劳动人民培育出了许多优良品种,自汉以后,梨已成为我国十分重要的果品。

柿:柿属植物是分布在热亚带的果树,但唯有中国是著名的温带果树。在先秦时已有栽培。柿的鲜果充发成熟后,味甜,干燥后含糖可达百分之六十二,是广大人民喜爱的鲜食和加工食品。

瓜:《诗经》里涉及瓜的记述是比较多的。如《大雅·帛系》:"帛系帛系瓜瓞,民之初生。"《大雅·生民》:"麻麦巾蒙巾蒙,瓜瓞唪唪。"这些诗句是形容瓜的栽培和生长旺盛,结果实丰硕。《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则是记述瓜的收获季节和吃瓜的方式。《礼记·曲礼》:讲削瓜礼,为天子削瓜去皮后,切成四块,再以横断,再用细葛巾覆盖着。为诸侯削瓜时,只从中破开,用粗葛巾盖好。为大夫削瓜后,不再葛巾覆盖。为士削瓜,则不必破开只去皮和加以横断;为庶人削瓜则横断也不用了。

菜园小记篇6

临泽县城关小学五(6)班

杨童

打我记事起,我就喜欢和爷爷去果园。果园,顾名思义,就是果树园,可是爷爷在果园里还种上了小白菜、豆角、茄子和萝卜,所以,我又称它为“小菜园”。

春天,爷爷去种菜,我也跟了去,帮爷爷种菜。其实呀,好多时候是在帮倒忙,爷爷挖好了坑,撒好了种子,我来填土,我把小坑个个填成小土堆,让爷爷哭笑不得。

小芽冒出来了!爷爷拿着锄头,我拿着小铲子,我们一起去锄草,我把野草挖完了,同时也把白菜挖了,爷爷问:“白菜呢?”

我说:“白菜还没有长出来呀!”

爷爷看见了我挖的“野草”,大笑起来说:“哈哈,小白菜都让你给挖了,怎么长?”听了爷爷的话,我调皮的伸了伸舌头,又爬上树摘苹果去了,这时,一只知了落在了枝头,我放下苹果,轻轻地向枝头移去,看准了,一扑!哎?N,我摔了个狗啃泥,咦!我的苹果呢?啊!它已经变成一个“花”皮球了。捉知了不成,反丢了一个苹果。

哇!好漂亮的金蝴蝶,我等它停下来蹑手蹑脚的过去,哈捉住了!“你好,蝴蝶姑娘,我想和你做朋友,可是你老飞,没办法,我只能捉主你,不过你放心,我这就放你走!”。你一定会笑我的异想天开,在这片乐园里,昆虫和花草成了我最好成的朋友。

在这片乐园里,到处是欢乐,昆虫,果树,这就是我童年记忆宝盒里的最美,最美好的回忆,最美,最美的童话。

指导教师

菜园小记篇7

菜友:涓涓

居住地:西安

职业:高级会计师

清晨,西安这座城市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在一座高层住宅区内,一户人家的窗外摆着几盆嫩绿的菜苗。它们在阳光下静静地生长着。女主人在窗口边耐心地为她的宝贝们浇水,此刻她有着一份贤淑温婉的美丽。

她叫涓涓,是一位从小生活在西安市里的女子。 会把杂草当蔬菜的她,竟因一次偶然间的突发奇想,开始了阳台种菜。那天是2010年12月12日,涓涓清楚地记着这个日子。

从涓涓在花盆里撒下菜籽的那一天起,那些蔬菜就成了她的孩子。她每天都会认真细致地观察花盆里蔬菜的长势,用相机记录下蔬菜的成长过程。涓涓说第一次看到花盆里长出菜芽时,她兴奋极了,大呼小叫地唤丈夫和读高中的女儿一起来看。他们一家人都为这个新生命的出现而感到无比喜悦。

涓涓喜欢把种菜的快乐与身边的人一起分享。她很用心地将记录蔬菜成长的照片制作成了MV,通过网络发给朋友和同事们看。“我的种菜成果很具有煽动力,同事们看到我制作的阳台菜园MV以后,掀起了单位里的阳台种菜热潮。”涓涓笑着说。

回忆起种菜的趣事,涓涓说第一次种菜的土是老公陪她到农村的田地里偷回来的。家里的蔬菜虽然产量很少,但是特别好吃。有一回涓涓摘了一个西红柿,老公和女儿争着要吃这个西红柿。那时涓涓的脸上满是幸福。

菜中悟道

菜友:竹竹

居住地:上海

职业:老年大学学员

阳台菜园的主人叫竹竹,因为爱上种菜,她从此过起了慢生活。竹竹开始阳台种菜,是因为好奇心。“每一种菜都有不同的风采和脾气。当你看到它们每天都不一样时,你会有高兴,有期待,还有收获的喜悦。”

或许和人生阅历有关吧,已经退休的竹竹能够在种菜中悟出许多道理。“种菜会让你学到很多其他地方学不到的知识。比如:菜园专家告诉我们,育苗需要低温,少水和不能太多的营养。其实,对我们养生是有启发的。我在学保健,发现人和植物的健康有相通的地方。温度低的地方人相对长寿;人有湿,需要祛除;人吃得太好,容易得病。育苗的方法与这3条都符合啊。其实道理很简单,人和植物都生长在一个星球上。菜的一生很短,但你却能从它的一生中得到受益一辈子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种菜让竹竹变了许多,她说自己比以前更宽容、更懂得理解他人了。“当你看到过菜的成长,你会发现有些事是由不了它们的。同样,我的生活,我们的工作也一样。其实这就是顺其自然的法则。”

城市农耕梦

菜友:小彭

居住地:长沙

职业:网络管理员

丰沛的雨水滋润了长沙的万物生灵,同样也滋润出了这里的人们热爱自然的品性。在这片土地上耕种的人们,对于自然有着深厚的情感。

离开农村老家的小彭虽然已经在城市生活多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彭一直住在像鸽子笼一样狭小的空间,每天固定上下班,失去了在家乡生活的乐趣。为了弥补这份缺失,小彭在自家不大的阳台上种了几盆蔬菜。“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喜欢田园的味道。我在阳台上种的菜并不多,但我喜欢做这些。种菜对于我是一种调节生活的方式。”

为了让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快乐,他创建了“我爱菜园网”。令小彭意外的是,原来每一个城市里都有着许多像他一样喜欢种菜的人,大家纷纷加入了进来。“建立‘我爱菜园网’的目的是想为菜友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解决种菜中的疑难问题,分享彼此的收获。用真正的行动来倡导健康、环保、节约的生活方式。”小彭说。

对于大多数城市农夫来说,种菜不仅仅是为了乐趣,也为了收获安全、无污染的蔬菜。他们希望有一天在小阳台上也能像在土地上耕种一样,收获满足全家食用量的蔬菜。

阳台种菜入门攻略

指导专家

空中花园设计师

植物营养学硕士

职业:北京派得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

NO.1:选菜

初学者最好选择易于种植的蔬菜或速生菜。例如,青江菜和油麦菜,这两种速生菜全年皆可种植、约五、六周即可采收。苦瓜、葱、姜等适应性强,因本身有股特殊味道,昆虫不喜接近,无需除虫。

NO.2:购种

通常在农家、园艺店、花市、菜市场、农艺市场、种子门市部等地方,都可以找到需要的种子或苗。

NO.3:容器

几乎任何类型的容器都可用来种菜,只要它足够坚固、能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排水通道。许多生活中的器物经过改装都可利用,如塑料盆、提桶、花箱。

NO.4:排水孔

无论选用何种容器栽种蔬菜,都必须保证底部排水通畅。市场上购买的花盆花槽等专业容器,底部都有排水孔。用生活器物改装的容器,一般可在底部周围均衡地钻几个直径0.5~1cm的排水孔。

为避免浇水时泥土流失,可进行“垫盆”,即用碎的花盆片、瓦片或窗纱覆盖住排水孔。为促进排水,再在盆底铺上一层粗砂砾或小石子,保持排水通畅。

NO.5:土壤

菜园小记篇8

关键词:反思;分析;实践;总结

新课程改革强调理念向实践转化,需要教师不只是教学者、学习者,同时还应该成为一个研究者,这就是我们教师要“成为反思实践者”。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中,最常用也最便于使用的方法是进行活动反思,反思不是简单的反省,而是对活动成功经验的总结和对不足之处的醒悟。教师应该以反思的方式提升教学智慧,以研究的态度开展,以实践为依托,做一名反思实践者。

说到种植,我们“80后”的教师自己都不会,有的教师家住在镇上小区里,家里都不种蔬菜了,有的教师都是爸爸妈妈种点蔬菜,自己根本不会亲手栽种。在幼儿园里,我们有了一块种植园地,为了开展我们的园本课程,搞好种植活动,我们必须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反思。

一、反思的实践意义

教师的反思不仅仅是一种事后的反思行为,即不仅是教师实践的深思熟虑、反复思考和批判总结,还应有着其属于意识层面的深层含义。反思作为一种意识,总是激发某种体验,伴随着实践。

二、在反思中总结

本学期,我们在一起总结上学期课题活动中的不足,进行小组讨论研究时,列出了需要改进的几个方面,争取落实到位,真真实实开展好种植园地活动。

我们在课题计划中提出:“幼儿园种植园地较小,所以扩大种植面积是一个首要问题。”这点我非常赞同,我们的种植园地中农作物不够丰富,通过上学期我们组织幼儿参与的一些种植活动发现,班上的幼儿一部分生活在农村,对青菜、金花菜、菠菜见得比较多,平时进餐也会常吃到,我们也通过活动,让幼儿逐渐养成了观察、记录、讨论的好习惯。而其他一些蔬菜,由于我们种植园地很窄小,没有种植,孩子们也不能更多地了解和观察。所以本学期课题计划中提出的这点,我们要想办法去解决。

三、在反思中解决问题

1.种植面积小

我们努力扩大种植园地的面积,丰富了蔬菜种植园地,利用春、夏两个利于蔬菜种植的好季节,发动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种植活动,现在我们的种植园地的蔬菜非常茂盛,教师带领孩子们在晨间、户外活动、散步等时间经常进行观察,孩子们更是用爱心关爱着每一株蔬菜。孩子们成功地收获了茄子、辣椒、开花的黄瓜、丝瓜、豇豆等蔬果。

2.种植工具紧缺

种植需要的工具缺乏,在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我们请来了小朋友的爷爷奶奶,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小铲子、化肥、鸽子粪等材料,使得我们的种植园地土壤肥沃了许多,蔬菜也长得非常好。

3.正确的观察方法

经常开展讨论交流活动,及时帮助孩子们一起分享,一起学习和总结,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记录,孩子们不识字的,我们可以鼓励幼儿一起参与绘制观察图表,孩子们有了观察的成就感和浓厚的兴趣,接下来不用我们提醒,孩子们自然而然会在生活中、园内园外、家里户外大自然中去观察探索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特点。此外,请家长把孩子最近的观察发现带到我们幼儿园来交流学习。

对于幼儿来说,做什么事情都很受成人的影响,要让幼儿有观察兴趣,教师自己必须有饱满的热情,始终以极大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这样一来才能感染幼儿,带动幼儿观察的兴趣。

四、在反思中分析实践

1.现状分析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孩子们在家亲自动手进行种植劳动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了。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有模有样地开始了种植活动:有的手拿小铲子挖土,有的埋土,有的等同伴种完后拿着小杯子拎着小水桶负责浇水,充分享受种植的过程。

2.带孩子动手参与

和孩子一起劳动、交流、探讨,才能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多了解一些孩子的想法,多感受一些孩子的活动,多接触一些科学探索的知识,孩子们也特别高兴,和小朋友在幼儿园一起种植植物,我们教师也多了一份闲情雅致。

3.实践案例

1、3月初,我们大班的教师所带的大班小朋友和我们幼儿园的“种植高手”门卫的保安叔叔一起种植了空心菜,我们小班小朋友一起观看了整个种植过程,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2、4月初,我们开展了小班种植活动《种瓜啦》。在活动中,我们通过迁移种植青菜的经验,带领孩子们一起种瓜秧,继续学习了栽种的过程。

五、在反思中再总结

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关注植物的生长,记录孩子们观察的情况,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愿意连续观察与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情感。通过活动的照片和填写的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情况记录表来进行商讨,一起交流分享,互相提建议和意见,并及时相处对策改进。

在活动中课题组的教师共同商讨,结合环境、季节、资源、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等各方面因素,及时有效地做好反思、分析、实践、再反思的工作。为开展好幼儿园种植活动做好切实的研究,成为一名反思实践者。

参考文献:

[1]沙龙活动“反思:成为实践反思者”..

[3]朱光明.从反思日记到反思性实践者:谈教师反思日记的写作.http://.cn/xiaoyu/qk/2007/11/jsjy/201011/t20101106_947355.

htm.

上一篇:奇妙汉字范文 下一篇:劳动最光荣手抄报内容范文